读余华作品《兄弟》有感(精选11篇)
李秋杰
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余华
前段时间有幸重新拾起了余华的作品《兄弟》,余华的作品我一向都不会只看一遍,《活着》我看了三遍,哭了三回,看了电视剧《富贵》,看了电影《活着》都不止一遍,我对父母时代的那段岁月十分痴迷,我特别想知道父母甚至是爷爷奶奶是怎么度过那段艰难的岁月的,我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知道那个时代的机会;《许三观卖血记》看了纸质版的书,看了电子版,也看了韩国的电影《许三观卖血记》前段时间也一同看了《在细雨中呼喊》。余华的作品就是这么写实,让人仿佛就是置身那个激流涌荡的时代,跳入那场让人余生都会留下烙痕的文化大革命中去。
《兄弟》就是横跨那段时期的伟大作品,余华将自己的写实功底发挥的淋漓尽致,犹如看了一场时长特别长的纪录片,喜怒谩骂,人生的起起落落,文化大革命中每个人的嘴脸,面对自己的利益时每个人的心理拿捏得十分传神,这些都是读完之后的感觉,就像很舒服的大醉了一场,醒来虽然一切依旧,但是每一个细节还都记得那么清晰。
我在大学时期曾经两次在图书馆打开了这本书,但是我翻了几页之后我就在想,怎么还有这样的书啊?太恶心了吧?过了一年之后,再次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同样的场景,比之前多看了几页,觉得还是不能接受,我当时想的是,再伟大的作家也会有那么几部书是庸俗不堪的吧?直到毕业后半年,因为工作的原因,每天早上要坐20分钟下午20分钟的班车,我觉得这段时间不利用起来实在是可惜,就重新拜读了余华大师的这部让我像被人泼了一盆冷水那样的著作。
好了,交代完前面的背景,下面直接说重点,故事的梗概就是以李光头和不同父不同母的兄弟宋刚的传奇一生,李光头的爸爸臭名昭著,年轻时因为在厕所偷看女人而掉进去淹死,所以就跟母亲李兰相依为命,宋刚的母亲因为得病去世,就跟爸爸宋凡平一起生活,命运的安排,两家组合在了一起,于是,就开始了兄弟俩的幸福而又悲惨的一生。
为什么之前一直看不下去呢?因为开篇就是李光头在厕所偷看女人被人抓了,余华大师描述之详尽,令当时充满理想主义的我阵阵作呕,怎么会有人把五六十年年代的露天厕所描述的那么仔细?我实在看不下去,就这样错过了这部好书,错过了李光头的调皮搞笑,脑洞大开,错过了宋刚的温文尔雅和胆小善良,错过了好爸爸,好丈夫,好男人宋凡平。不过,好书什么时候看都不晚,我再次在脑海里完善了文化大革命时的细节,知道了“红卫兵”们的“壮举”,知道了好人不一定活的很好,知道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悲哀,每个时代都是最好的时代。
《兄弟》这部小说是分上部和下部,上部主要讲的是兄弟俩小时候的一些故事,包括李光头的一些小流氓行为,宋刚经常会被欺负,再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的一些疯狂的举动,母亲李兰病了又病,父亲宋凡平耐心地爱着这个来之不易的小家,到最后父亲被红卫兵活活打死,母亲李兰去世,爷爷去世,就剩兄弟两人在这世间相依为命。下部主要讲的是改革开放时期人们的浮躁,物欲横流,宋刚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李光头捡起了破烂,在政府门前,后来创业成功,摇身一变成为了大老板,宋刚成为了这个超快节奏时代的淘汰品,连续做了很多工作依然养不起自己最爱的女人,之后毅然外出打工,靠卖保健品挣钱,一出就是好几年,李光头成为富豪之后,重新追求起了兄弟宋刚的老婆,并成功到手,宋刚回到家后得知此事,卧轨自杀,至此全书完。我用了半个月的闲碎时间看了这部书,有笑有泪,当然是哭的多,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简直是我都想冲过去打那些所谓的红卫兵们,看到父亲宋凡平惨死车站,我哭了好久…
怎么说呢?我觉得那个年代的人们应该是印象更深刻吧?我虽然90后,但对那段时光着实着迷,我太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每个经历过的人都怎么想,这也许就是情结吧,就像冯小刚导演拍的思想类的电影一样,都是有情结在里面的,就像9月30上映的《芳华》,我一定会去看的,我相信冯导的这部电影不会差的。
我看完书正好22点, 有太多情绪, 戴着耳机听着凄婉的《醉红颜》, 加上室外冰冷的气息, 独自彳亍在回寝室的路上, 不禁潸然泪下。或者是被宋刚的愚钝与忠诚打动, 或者嗤笑李光头的无理与荒诞, 或是在感叹那个臃肿浮夸的时代里人性丑态的爆炸, 或是在惋惜美好没有土壤成长, 或是被其彼此的结局所触动, 或因无力改变而无奈, 或因已成定局而神伤……
或者说, 这部作品便是一个细腻的悲剧, 我曾在读的过程中一次次不得不放下书本, 深呼吸, 排遣一下被他故事内容拨动的内心浩大悲伤, 特别是在描写宋凡平被活活打死的全过程及他死后被砸腿的过程……
他是一个完美好男人, 但是却被那个时代给活活抹杀了。那是一个盲目与人情冷漠的时代, 有人背叛了亲情, 有人背叛了爱情, 有人背叛了友情, 到了最后, 是主角之一的宋刚卧轨自杀, 他的死唤醒了一部分人。要从混沌中走出来, 是要有代价的。
看到这儿, 可能在想, 既然这部作品完全没有“人性”, 我们何必要看?恰恰相反, 雨果曾在他的作品里写过“幸福的生活都是一样的, 不幸的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 故事是发生在中国由封建走向开放, 由浮躁走向成熟的时期, 发达国家用几百年走的路, 我们几十年就走完了, 其中必然会有人性良知与改变的探索过程。作者带着放大镜去给我们展示每一个细腻而震撼的悲剧, 在人性的沦丧画面中, 唤起我们对真善美的无限强烈的渴望, 作品特意去渲染与展现一些不齿的镜头, 正是让我们有一个明辨是非的过程, 你若不知道黑夜有多漆黑, 你便无法珍惜白昼妩媚的光明。由极恶而引出极善的可贵。
因为我极度厌恶黑暗, 所以我无限珍惜每一缕曙光。当丑到极致, 便能美到无暇, 只因丑到尽头, 再走一不, 便是美。读完一本好书, 便感觉生活更加明朗一分。
以前,看过由这部小说改编过来的电视剧,不过里面的情节与小说有点出入,所以就在网上找到这篇小说简单地看了一遍。尽管是第一次读余华的《活着》,但读完以后感受多。他让我对活着,更或是生命有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的审视,或者说是另一种认识。
这部小说以时间为主线,讲述了福贵如何从游混于社会的阔少爷变成一无所有的佃农,如何从刚开始无所事事的“败家子”到最后持家生活的“顶梁柱”,如何从刚开始的淡漠亲情到后来饱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痛。小说中,作者对于“死亡”的安排更是匠心独运。父亲的死第一次把他从生活中唤醒,使他开始谋求自己的生活;老全以及伤员们的死使他开始了解到战争的残酷,生活的残酷,更体会到家的温暖;就在他与家人团聚之时,母亲的死更是引发他对自己深深的自责,也让他刚刚品尝到亲情的心跌落谷底;就在一切趋于平静的时候,儿子“有庆”的死再次给了这个家庭以沉重的打击;人近暮年,就连唯一支撑他活下去的希望——孙子“苦根”,也离他而去,死因是撑死的„„现在看来近乎荒谬的情况,也是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遭遇,集中反映在主人公福贵的身上,生活的疾苦,亲人的离去„„一次又一次地体会着从天堂直坠入地狱的感觉。小说通过一系列的“死亡”来表现“活着”的手法,不得不使人拍案叫绝。
看着主人公福贵的人生经历,当一个个至亲至爱的离他而去时,他的内心该是如何呢?换句话说,他又能如何呢?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我的身上,我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或许我会和他一样选择了很多活着的人的都会的一种做法——活着,努力的、艰难的、勇敢的活下去;也许我会选择另外的方法,用死亡来结束自己悲惨的一生。但这这是一种逃避,逃避生活带给我们的灾难,逃避自己的人生,并不能解决什么,只会徒增活者的人的痛苦。但活着这往往是最难的一个做法,人的一生中有痛苦,也会有幸福。你无法逃避,也无从逃避,你的选择,或许你根本就没的选,只能是面对。正如余华所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的,而不是为活着以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的。”在这篇小说中人是卑贱的,请允许我这么说,活着才是最大的幸福,然而我们当中的人却视而不见,他们认为活着理所当然的。一心追求名利,金钱,女色„„,他们都把活着当什么啦!他们对活着是如此的浪费,如此的无视,如此的不当一回事!或许只有看过这部小说才知道原来活着真不错,对应于那些轻视生命,浪费生命的人来说,活着只不过是一种无形的浪费。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人的一生中有太多太多的诱惑,它们会时不时的出现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说真的面对这些我们或许会心动,但当我们想要去得到时,我们可能要付出很多,忘记很多,背叛很多,甚至是至亲的亲情。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去做呢?而《活着》则在这一方面有教会了我很多,它剔除掉了城市的浮噪和喧哗,它赋予人类精神洗练和升华的过程。它给那些为金钱而生与死的人以当头一棒,它教训了那些亵渎自己生命的懦夫,它更多的只是在告诉人们: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情而活着的。对于那些遇到什么事想不开,就拿自己生命开玩笑的人来说,或许他们并不知道活着的意义,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活着?活着干什么?可是换一种思考方式,无论是怎样活着,直要能体会到活着的本身的意义那就行了,不需要为了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活着之外的东西而失去那些应有的活着的幸福。
就像小说里的主人公——福贵,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困境,其实再怎么好的解决办法都需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要好好的活着,只有活着才有希望,才能去解决困难。人死如灯灭,死了留下的只有遗憾和痛苦,并不能解决困难。
读《活着》原因有两个:
一、手机里的苹果商店里有这本书;
二、这本书的名字比较文艺。可能因为年轻,总是喜欢故作深沉,所以选了这本书来看。
初读这本时,我经常会笑。家人会问我,什么书让我看了以后笑的这么开心。说说其中的两个情节吧。
第一个是书的一开始,福贵跟老牛福贵说话,说家珍、凤霞、二喜、有庆怎么样怎么样。笔者一问才知道,原来啊老头福贵在跟老牛福贵聊天呢,随便说了几个名字,是想让老牛福贵知道其他牛都在帮忙干活,没有偷懒,是牛就应该帮忙干活的。可是这本书看完以后我才突然回忆起来书开头的这段有趣的情节,福贵口里说的那些人全是离自己远去的亲人的名字。
第二个情节是在福贵被抓去当壮丁打仗那会,因为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国民党军队一片涣散,空投下来的子弹撒了一地,没有人要,甚至都找不到一块合适的地来舒舒服服地躺着睡觉。每次空投大家都忙着抢米和大饼,后来因为缺乏草料,有米也没有用生不了火。福贵说没抢一次比拉一个星期的大炮还累,浑身酸痛,全身也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春生竟然没有人堆人,人叠人去抢大米,而是专门脱其它人的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胶鞋底是可以生活的。
在这本书里,我对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远的“人民公社”、“大锅饭”、“红卫兵”等等词眼有了一些了解。第一次真的感觉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公公婆婆的年龄要比我的爸妈要稍微年长一些,问了一下他们记忆中的那时候。公公家在农村,公公的爸爸还是村里的大队书记,再加上公公那时候是家里唯一的男娃,所以公公回忆起来说那个时候他有的吃,他清晰地记得当时家里就他一个人吃的山芋其它人全吃的萝卜,他还依稀记得当时很多人都在食堂吃饭确实是很热闹很好玩。婆婆的家不在农村,婆婆说那个时候整天都很饿,去了食堂也是很稀很稀的稀饭根本没得吃。婆婆说有一次好不容易2分钱买了一个烧饼,刚拿到手就被一个小叫花子抢了去,那个小叫花子年级也不大,一抢到饼就往上面狂吐口水。还有一次邻居阿姨带了块肥肉给婆婆吃,可能是因为那块肥肉没煮熟的关系,婆婆吃完就头晕,仿佛那块肥肉吃到脑子里去了。刚跟公公婆婆住那会,我其实有点受不了,实在太节俭了。做什么事都是小心谨慎,如果跟钱有关肯定是算了又算了。听公公婆婆讲完这些,终于能够理解他们了。我想如果我也曾经历过那样的生活,我可能比他们对自己更狠了。还好现在的我读到了余华的文字,了解了那一段特殊岁月的生活。现在的我不愁吃不愁穿,整体还要想办法减肥。现在的我衣服一大堆,有些甚至穿都没穿过。以后,也许我也得换一种方式去活着,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就足够了。
福贵是家里唯一存活下来的人,他送走了一个又一个他最亲的人。而那样的悲剧就是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大背景造就的。我认为福贵很可怜,他面对了亲友的一次又一次的死亡,亲手给他们挖好坟墓。福贵却看的很开,他心想自己能把自己的亲人一个个送走他也就放心了,这样他自己死的时候也就能安心了。
福贵的妻子家珍,人如其名,真可以说是家里的珍宝。这样的女人让我很佩服,如果不是她的执着,福贵可能早就在哪个犄角旮旯死掉了。在福贵还是一个阔少爷时,福贵整体在外面吃喝嫖赌,家珍始终苦苦守着福贵,等福贵回心转意。聪明的福贵还给家珍做过特殊的菜,四盘蔬菜下面全夹着一块肥肉,也就是告诉福贵,女人看起来不同,其实都一样。福贵破产以后,福贵的丈人把家珍接回家了。家珍在娘家把儿子有庆生了下来就回来了。就像福贵他妈说的:“家珍是你的女人,谁也抢不走。”后来的家珍更令我佩服,福贵被意外抓走了去打仗,家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个人送走了老婆婆,拉扯大两个孩子。她完全可以回自己富裕的娘家,丢下孩子不管,福贵不在家,她把家里打点的井井有条。家珍这样的女人,用福贵的话说,一生都是清清白白的,其它女人死了以后多多少少都有人说闲话,家珍这样的女人死了以后绝不会有一个人说闲话。一个女人死后没有人说闲话,这也许也可以作为女人一生成功的写照了。
家珍的儿子有庆和女儿凤霞都死于医疗事故。县长的老婆生孩子,大出血,需要大量的血。校长便把学校里所有五年级的孩子带到医院去献血,结果只有有庆一个人的血型符合。医生为了救活县长的女人,抽血竟然能抽上瘾,听到有庆喊头晕,脸色发青,嘴唇发紫也不闻不问,就这样活活把一个12岁的孩子抽血给抽死了。凤霞童年发了一场高烧变成了哑巴,哑巴凤霞在家里总是抢着活干,尽管这样,为了攒钱给有庆念书,福贵和家珍商量着把家珍送给了人家。后来的家珍还是回来了。然而到了试婚年龄的凤霞却没有人来提前。二喜出现的章节是我认为这本书里写的最温暖的,我觉得好人有好报,哑巴凤霞竟然找到了真正疼自己的偏头二喜。二喜给丈人家修房子,给丈人买酒喝,还风风光光地把凤霞给娶回了家。书里的一个情节总是让人感觉很感动,那就是哑巴凤霞和偏头二喜俩人每次都是手牵手回娘家。想到这一幕,总是让人感觉小人物也有小幸福。但是我心里总是害怕,我知道这样的书里没有一个人会有好结局的,现在越美好,等会更悲惨,果然,幸福的凤霞在生儿子苦根的时候大出血死了。
这家够惨了,结果勤劳沉默的二喜竟然在下水泥板时被两块水泥板活活压成了一块肉饼。爷孙两个相依为命,小苦根发了高烧,福贵心疼孩子给孩子煮了豆子吃,结果孩子没数,活活把自己给吃撑死了。
从此老头福贵就与老牛福贵相依为命,福贵把自己的亲人一个都埋了,他还在自己的枕头底下放了10元钱,再穷也不动那10块钱,村里人都知道,哪天福贵走了,埋他的人就拿这10块钱帮他操办后事。
文学的火焰一直在思绪之中得到长久的燃烧,从未在心灵的空间中熄灭,文学的存在是我在生活之中找到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我想这应该是他最为合理的解释。对于作家余华的作品个人之前在上大学的时候就接触过,读他的第一部小说《活着》后来陆续看了的其他的小说《许三观买血记》《兄弟》等其他的作家作品,但是从未读过他的杂文,应好友的介绍,对此书的评价甚高,我便买回来读了,读后的感觉,在语言上相对路遥的《每天早晨从中午开始》要轻松的多,路遥那部作品给人一种思想上的沉重感,当初读完以后感觉思绪之中又有一种情绪,余华杂文给人心灵上一种震撼,文章篇幅不大,但是留给人思索的空间足够支撑你心灵上思绪的翅膀。
读完《我只知道人是什么的时候》我思考最多的是人性是什么,便查字典中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狭义上是指人的本质心理属性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属性,是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第二种解释:“广义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属性其中包括人与动物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属性无论是人本质心理属性,还是人与动物所拥有的属性,他都是人所拥有的心理属性,那么这种属性也就不是后天性的结果,只能是人类的天性属于无条件反射”看完这个关于人性的解释的时候,想在当下的社会中人性的泯灭成为司空见惯,人在扮演社会角色的过程中似乎失去人本性之善良。“碰瓷”“扶不起”“抹黑革命英雄”这种卑劣的现象时有发生,面对种种社会现象所造成的影响值得深思。道德的缺失,文化的缺失,法律的缺席造成人性本质上善的蒙蔽,娱乐至死成为当下盛行的风气,中学生的思想中树立的理想是我要当网红,遗忘了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等一代科学巨匠,将网红明星当成自己偶像崇拜,反观当下不正之风气,应当在弘扬传统文化上做点功课这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认真的践行弘扬传统文化,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身边的同学,严于律己,修身养性,在工作之余多读一点书,让自己的视野足够的开阔,心性有涵养,形成独立的人格,生活有质感足够的充实,我想这应该是当下我们能做的。
时代前进的步伐赋予我们这一代人使命,面对当下社会不良现象,我们应恪守心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准则,在人性善的本质上尽心,做一个合格现代人。
读《鱼兄弟》有感
今天,我在家里看了一本慈恩基金会捐的图书,名字叫做《鱼兄弟》。
这个故事讲的是:有两条小鱼生活在一个湖里。有一天,湖面上飞来一只野鸟,对它们说:“鱼兄弟,你们怎么还生活在这里?”鱼哥哥说:“有什么事吗?”野鸟说:“这里的水明天就会被晒干。”鱼弟弟听了,心里很害怕,就问道:“那我们怎么办?”野鸟说:“后山有一个更大的湖,你们愿意跟我一起去吗?”鱼弟弟听了,高兴极了,立马说:“我和你一起去。”野鸟用嘴衔着鱼弟弟,带着他飞走了。飞到半路,野鸟就把鱼弟弟吃了。过了几天,野鸟又来欺骗鱼哥哥说:“鱼弟弟在后山很想你,让我给你带个信。”鱼哥哥知道鱼弟弟被鸟吃了,它恨透了野鸟,就说:“请你把头伸到水面上来吧!”野鸟很高兴,把头伸到了水面。鱼哥哥猛的跳出水面,张开嘴咬紧野鸟的`脖子,把它拖到水里淹死了。
朋友是用来相互帮助的,不是来利用的。主人公李小哲说过“不要欠朋友的太多,因为你可能永远没有机会还。”跟朋友在一起不求他能给予我山珍海味,只求在我饥饿的时候能给我递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面条可以让你吃得很饱,它更真实。朋友可以没钱可以没地位,但他不能没有素质,有些所谓的朋友、兄弟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对他们的行为表示可耻。早点跟没有素质的人断绝关系,跟他们在一起就是没品味。
爱情,喜欢一个人就大胆的追吧。去体会下没有虚荣、不与利益挂钩的纯纯的爱。为什么很多打架事件都是为了争夺女人呢?是为了在女人面前赢得尊严吗?为女人断绝兄弟情谊、你争我斗,不能证明你有多牛X,只能说明你很愚昧你是个不折不扣的呆逼!
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你不会有好结果,这是命中注定。
“小伟哥应该死,因为没有人能够别人活着,为朋友也不可能。小伟一辈子都误以为自己的仗义是很光彩的事,一直都错误地认为对朋友就是应该毫无保留、真心相对。”“小伟应该死,因为他活的方式不对。”
文中的小伟哥是个很孝顺很讲义气的南城老大。我很钦佩他,喜欢他的作风,也想过像他那么豪迈。但我是我,他是他,我只是小伟不是什么大哥。我有我追求的目标,我们走的道路不同„他真心地对待兄弟,总是喜欢为社会打抱不平,可是最后还是被他身边的兄弟害死,好人不一定有好报,黑道是条不归路。
你不对别人狠点,别人就会对你狠,人越心软越低贱。在我身边不管你是谁,只要你错了,你就应该接受惩罚。社会上的人们为什么那么势力呢?见到领导就像狗一样靠过去,见到明星就尖叫个不停,见到农民工就避之而不及„不是每个人都会像农民工那样腼腆、老实。管你是谁?与我无关。
故事中提到一部电影《爆裂刑警》,片中一生尽职的警察中枪病危坐在饮料自动售货机旁,他投进一枚硬币,可乐始终没有出来,临死前的一秒钟,可乐咣的一声掉下来。画外音说:其实的一生要求很简单,他想他投了硬币,可乐就应该掉下来,就这么简单,可是他始终没等到„你要知道你的付出不一定有回报。
阿远总是经常提到这样一句话:“我跟你们不一样”,其实你可以做得很好的,请相信自己。年少的你可能需要打一次架,算是人生中的一个经历吧。我没有打过架,如果你想让我打,你可以来体验一下,呵呵
兄弟的故事背景是文革时期,男主人公李光头的爸爸因在厕所偷看女生而掉进厕所被淹死,捞他上来的宋凡平成了李家的恩人。几年之后,宋的妻子病逝,李光头的母亲李兰改嫁到宋家,从此,宋的儿子宋刚和李光头成了兄弟。
在故事的前半部,余华多少显得有点罗嗦,直到李兰嫁给宋凡平之后,故事开始变的精彩,很少看到余华那样温馨的笔触,那样一个幸福的家庭,让读着文章的我也不禁跟着微笑。
可是在小说里,尤其是余华的小说里,幸福的感觉总是转瞬即逝,李兰去上海看病,文革开始,那个有着宽阔肩膀伟大的爸爸,却因造反派的蹂躏再也没有办法保护他的两个儿子了。
于是,从那一刻开始,首先是眼圈发红,到后来的眼泪掉到键盘上,我忍不住的难过。
以往的余华,他的笔是冷静客观的,把一个故事娓娓道来,只叙述故事本身,丝毫不见作者的主观意识,兄弟依然是这样,故事却越发的细腻和煽情。文中经常一大段一大段的叙述一件本可几笔代过的文字。比如宋凡平被反动派活活的打死后,两兄弟哭着央求周围的人把他们的爸爸救活并带回家;还有李兰在医院苦苦的等着他的丈夫,那一天的时间,用了快一个章节来描述。
所以,就像看电影一样,那些幸福是鲜活的,那些苦难的,却也残酷的展现。于是就忍不住掉眼泪……
我的感觉是:我们现在活着,应该好好的活着,幸福的活着,所以,没有理由,再为些许的小事去忧伤。
许久没有静下心来看一本好书了,在这青山环抱,绿树萦绕的农家小院,享受着冬日的暖阳,爱不释手地一口气看完了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并深深地为书中人物悲剧命运所牵挂,也为那特定时期人的真情善良所感动。说实话,上部相当的震撼人心,下部却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作者以他特有的诙谐,幽默及风趣的笔触,别具一格的写作手法,所揭示小说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更加令人震惊,震撼,使人一次又一次地悲从心来,止不住的泪流满面,痛苦难抑。。。
《兄弟》创作与二十一世纪初,描写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世纪末中国特定环境下特定的人物命运,可以说是整个大环境下的一个缩影。正如书中后记所言,小说的前半部,描述了史无前例的文革时期,一个小人物家庭的悲惨遭遇,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坎坷的时代,相当与欧洲中世纪的黑暗,读后感《余华兄弟读后感》。小说的后半部,讲述了**结束后的三十年,那是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了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而我们中国只要四十年就全部经历了,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四十年之中,这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经历。
李光头-----宋刚,一对特定时期,特定背景的难兄难弟,来自不同的家庭,是命运把他俩组合在一起,兄弟俩性格迥异,命运也是截然相反,却相依为命地共同度过了最为艰难的童年时期,直至生生死死几十年,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化成了灰,也是兄弟”。
特定的背景,特定的社会大环境,使他们俩幼小的心灵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经历了常人不常有的痛苦人生,具备随机应变的智慧与能力,余华用那特有的描述手法把李光头那种被时代扭曲的本能及机智,宋钢本性所具有的忠厚与善良,刻画得入木三分,催人泪下。特别在车站爸爸宋凡平惨死的那一章,其悲剧效果尤其突出,两个本应享受父母疼爱的小孩,面对惨不忍睹连本人面貌也无法辨认死去的爸爸,跪在地上苦苦相求,送爸爸上医院,以其极端的手段求人用板车拉爸爸回家的那一幕,让人有一种撕心裂肺般的疼痛在心头萦绕,让人心酸地久久难以忘怀。前半部,他们在逆境中同甘苦,共命运,面对生活中的一次次磨难,难以忍受的痛苦打击,象被野火烧灼的野草,顽强地重生,艰难地成长。
宋凡平-------李兰一对患难中的苦命鸳鸯,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零七个月的夫妻,但他们的爱却不同凡响,穿越了至死不渝的人生磨难,直至到天堂相依相伴。这里着重描述的是宋凡平的智慧、善良与坚强,一个正直善良的体育教师,在那特殊时期的特殊身份(地主成分),就遭受了如此不公的命运,直到为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导致他注定是悲剧的命运结局。
在看守所,因为被打断了胳臂,以至断臂象一根棍子一样郎当地吊在肩膀上,面对孩子们恐惧的眼神,他竟然轻描淡写地解释说是因为这只胳臂累了,让它好好的休息休息,并用他惊人的善良与智慧,教会了孩子们如何使胳臂休息的绝招,让孩子们觉得爸爸真的有什么独门绝技而感到无比的兴奋与自豪,消除了恐惧和悲伤,作者的这一段描写,简直可以与揭示法西斯残忍的美国影片《美丽人生》相媲美。对李兰,那怕是在历尽折磨的看守所,他的那份爱还是那样的执着,那一封封充满爱意的书信,丝毫没有透露那怕是一点点的痛苦,一直在编织着那份美丽的谎言,给妻子带去心灵上的慰藉,最后为去兑现那个美丽的约定,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无论是对妻子,对孩子他都是一个大大的人字特写,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了孩子们的一生。
同样坚强的李兰,为守住那份爱,保持了几年不洗头的发型,只为了对丈夫坚贞不渝的守侯,到临死的那几天,洗过的一头黑发,瞬间变成了满头白发,而后有条不紊地安排好自己的后事,到天堂陪伴宋凡平,那特定时期的爱情啊,是何等的惨烈。
随着时间的流逝,逝者再也不会相伴,两人也长大,感情依然深厚,可是在面对自己感情的时候,两人有了分岐,因为是兄弟,相互并不忌恨,可是,宋钢因为和林红走在了一起,就要和那时连吃饭也没有着落的李光头一刀两断,并说出了很绝情的话,说,他们的父母不同,并且他们都已经死了,他们就不是兄弟了,难道他忘了自己在监死的李兰面前许下的诺言,只因为爱情的出现?可是为什么必须失去一样呢,两者是不矛盾的啊!
小说前半部分的人物形象比较丰满,他可能善于写那个年代的故事,写的宋凡平和李兰身上都有许多传统的,人性的美德,在面对困难时,坚韧,乐观,举手投足,每个微笑,都在塑造人物形象,他们是困境下有着完美体现的人。
可是宋钢――宋凡平的儿子,他从父亲那里继承来的不应该仅仅是相貌,还应有性格吧,宋钢虽然善良,可是懦弱,没有原则。
他答应李兰的话,要照顾李光头一辈子,可是他为了林红背弃了,林红是漂亮,可是找妻子的标准不应只是漂亮吧,他喜欢林红什么呢,林红说喜欢他,踏实可靠,值得信任,可是爱他就要接受他,包括他共同患的兄弟,她不明白,宋钢和李光头过去的事情对他们意味着什么,这种感情,太难隔断了,即使李光头在追求她的过程给了她伤害,可是他是自己丈夫的兄弟就要换一种态度去对他了。
在后来的生活中,李光头发达了,比较有戏剧性地成功了,和人物性格有关,笔墨不多,只是情节,他成功了,他太忙了忽略了他的兄弟,可是在他心里,宋钢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在心里从没有背弃他的兄弟。
小说情节安排了李光头的发达,宋钢的潦倒,和李光头对兄弟情的惦念,李光头的发达和性格和自己的机遇有关,可是成功也是需要经营的,作者归许多因素于李光头适应这个社会,如鱼得水,我不喜欢的是,宋钢应该是个儒雅的人,怎么会为了钱去做那种骗人的不体面的营生,他可以没有许多钱,平平淡淡,也不至于那么残吧。
丁玲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女作家,1927年以日记体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而震惊文坛。以大胆的披露女性的内心世界而闻名。显示了时代女性的苦闷彷徨及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丁玲1936年到延安以后曾经陆续发表了小说《在医院中》,《我在霞村的时候》,杂文《三八节有感》,散文《风雨之中忆萧红》等作品,以她知识分子敏锐的目光,冷静的观察,独立思考的态度,写下了这些独具一格的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作品依然散发着独特的光彩,给后人以思想的启迪。
《在医院中》的主人公陆萍,为向往革命由上海来到延安。被分配在医院里工作。工农出身的医院领导对医务全是外行,既不尊重知识又不尊重人才,把医院弄得乱糟糟。“她不敢把太愉快的理想安置的太多,却也不敢把生活想得太坏,失望和颓丧都是她所怕的,所以不管遇着怎样的环境,她都好好地替它做一个宽容的恰当的解释。”陆萍以极大的热情,努力改变医院面貌,然而得到的回报却是诽谤,中伤以及一顶顶可怕的大帽子。她的结局是离开了医院。这篇小说对根据地某些单位工作中的问题,对工农出身的干部的弱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陆萍走后,作家感慨的写道:“新的生活虽要开始,然而还有新的荆棘。人是要经过千锤百炼而不消溶才能真真有用。人是在艰苦中成长。”表现了丁玲对现实的清醒的认识。
《在医院中》通过年轻女医生陆萍被分配到一座新建医院后的感受,遭遇,尖锐的揭示了具有现代科学民主思想和高度责任感的革命知识分子与农民小生产思想习气,官僚主义的矛盾。这篇小说在共产党领导的区域内首次提出反对小生产思想习气的问题,显示了丁玲对于现实生活敏锐的思想穿透力以及坚持独立思考,勇于揭露矛盾的胆识。
《我在霞村的时候》描写一位名叫贞贞的农村姑娘,因为反抗包办婚姻不幸落入火坑,当了一年多日寇的随军妓女。后来她逃出魔掌,跑回家中,又受到周围那些愚昧,自私,冷漠,毫无同情心的群众的鄙视,厌弃,于是拒绝原先爱她的夏大宝的求婚,离家治病学习去了。丁玲对于贞贞寄以无限的同情,把这受侮辱者写得比周围嘲笑她的群众都要高尚,赋予贞贞以“复仇女神”的“强硬”性格,以表示对旧的习惯势力的反抗。表现了作者一贯的对妇女深受社会欺凌的不平和愤慨。
小说把贞贞在日本军队中遭受的一切放在背景和回忆中,而把贞贞与乡土中国陈旧意识的冲突放在前景,表明丁玲已经敏锐的注意到在民族巨大的“善”之外,阴影中尚有一些“恶”。小说中的“我”正是在这里起作用的,“我”是目睹,耳闻封建陈旧意识对贞贞攻击的目击者——即阴影中的“恶”的目击者,而且知道厌恶这“恶”,正是在“我”的厌恶中,我们窥见了另一个大众,一个由几千年封建小农意识汇聚的无意识杀人团。这个杀人团仅仅由于贞贞经历了非人的蹂躏便欲将她列入无意识被杀者之伍。作品中的贞贞是一个有个性,有自我的下层人。在某种意义上,她与霞村人之间无法融合是必然的,随着她的举动超越了大多数人的道德规范,她便注定作为个人遭到大众的放逐和自我放逐。贞贞与落后村民的冲突在某种意义上类似于知识分子与大众的冲突,是先进意识形态中的个人与农村落后群体的冲突。作家对贞贞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和理解,对农村的几千年来形成的狭隘封建的小农意识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和揭露,很有思想的力度。对鲁迅的“批判国民性的弱点”是一个继承和发展。
杂文《三八节有感》,揭露延安生活中的阴暗面与缺点,主张发扬鲁迅“为真理而敢说,不怕一切”的精神,铲除“根深蒂固的封建恶习”,勉励女人要取得平等,得首先强己。指出必须注意的事项。
“第一,不要让自己生病。无节制的生活,有时会觉得浪漫,有诗意,可爱,然而对今天环境不适宜。没有一个人能比你自己还会爱你的生命些。没有什么东西比今天失去健康更不幸些。只有它同你最亲近,好好注意它,爱护它。
第二,使自己愉快。只有愉快里面才有青春,才有活力,才觉得生命爆满,才觉得能承受一切磨难,才有前途,才有享受。这种愉快不是生活的满足,而是生活的战斗和进去。所以必须每天都做一点有意义的工作,都必须阅读一些书,都能有东西给别人,懒惰只使人感到生命的空白,疲软,枯萎。
第三,用脑子。最好养成一种习惯,改正不做思考,随波逐流的毛病。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最好想想这话是否正确?这件事是否处理的得当,不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是否自己可以负责。只有这样才不会有后悔。这就叫做通过理性,这样,才不会上当,被一切甜蜜所蒙蔽,被小利所诱,才不会浪费热情,浪费生命,而免除烦恼。
第四,下吃苦的决心,坚持到底。生为现代的有觉悟的女人,就要有认定牺牲一切蔷薇色的温柔的梦幻。幸福是暴风雨中的搏斗,而不是在月下弹琴,花前吟诗。假如没有最大的决心,一定会在中途停歇下来。不悲苦,即堕落。而这种支持下去的力量却必须在“有恒”中来养成。没有大的抱负的人是难于有这种不贪偏宜,不图舒服的坚忍的。而这种抱负只有真真为人类,而非为自己的人才会有。”
以上是引用了丁玲作品中的原话。说得多么好,多么中肯!丁玲的这些话直到今天依然对广大女同胞有反省和警示的意义。无论在何时何地,女性都要拥有健康的体魄,积极乐观的态度,独立思考的习惯,持之以恒的精神。《三八节有感》在21世纪的今天读起来丝毫不觉得过时,依然闪烁着可贵的理性之光。我们可以时时检点自己,是否做到了这些?
《风雨中忆萧红》是一篇怀念散文。有一些句子写得非常精彩,有内涵。“世界上什么是最可怕的呢,决不是艰难险阻,决不是洪水猛兽,也绝不是荒凉寂寞。而难于忍耐的却是阴沉和絮聒;人的伟大也不只是能乘风而起,青云直上,也不只是能抵抗横逆之来,而是能在阴霾的气压下,打开局面,指示光明。”“我不缺乏冷静,而且很富有宽恕,我很愉快,因为我感到我身体内有东西在冲撞;它支持了我的疲倦,它使我会看到将来,它使我跨过现在,它会使我更冷静,它包括了真理和智慧,它是我生命中的力量,比少年时代的那种无愁的青春更可爱呢!”“当我昂头望着天的那边,或低头细数脚底的泥沙,我都不能压制我丧失一个真实的同伴的叹息。在这样的世界中生活下去,多一个真实的同伴,便多一份力量,我们的责任还不止在于打开局面,指示光明,而且还要创造光明和美丽;人的灵魂假如只能拘泥于个体的狭隘之中,便只能陶醉于自我的小小成就。我们要使所有的人都能有崇高的享受,和为这享受而做出伟大牺牲。”丁玲的散文语言朴素精炼,感情真挚,总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作家具有宽阔的胸襟,一往无前的勇气,坚持理想的精神,这些都是值得后人敬仰的。
阅读丁玲作品,仿佛走入了她那个特定的时代,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革命者的形象伫立在眼前。她是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冷静的头脑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有胆有识,有责任感的人。她敢于大胆揭露当时的解放区存在的种种弊端,鞭挞落后的小农意识,暴露狭隘自私的国民性弱点。同时丁玲是一个胸怀宽阔,理想坚定的革命者。她总是面对现实,剖析现实,鼓舞人们去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哪怕历经坎坷,而不计较个人得失。阅读丁玲作品,使我们的思想受到洗礼,它教会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挫折和困难,那就是要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为了心中的目标而不懈的努力。好的文学作品总带给人以思考和启迪,以温暖和力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阅读吧。
读丁玲的《三八节有感》,所想到的
“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作为第一个到延安的知识女性,毛泽东曾赋诗于丁玲。可见当时毛主席对丁玲,抱着极高的期望值啊!原本打算可以完全借助,丁玲在文艺界的声望与地位,来打造成“我党政治文化的御人”,从而抬高自己的政治地位,但丁玲后来的表现,却让主席失望了。
对于丁玲来说,文学大于政治。骨子里,她愿意自己是一个纯粹的作家,而非“左手政治,右手文学”,做一个叱咤风云的革命家。而这两个选择,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注定难与成功。
1942年中央机关的第一份报纸《解放日报》,迎来创刊的第一个“三八”国际妇女节,作为诞生在延安的重要的媒体,承载着极为关键的政治任务,而担任该报文艺主编的丁玲却忽视了此宗旨。从她站在的文学观点上看,只有写出好作品来,才为最重要的
丁玲的文学天赋是很高的,而且创作经验颇丰。她到延安不久,就敏锐地察觉到当时的男女不平等。于是,即兴写出了《三八节有感》,站在一个新女性的立场上,分析妇女解放的进程以及对妇女自身定位的剖析、表达了当时对革命女性的困境、生存的艰难、处境的尴尬、渗透着浓浓的女性情怀。
丁玲以一个作家的良知,揭示了滋生在革命队伍里不良的陋习与流弊。随后该篇文章发表在当年的3月9日的《解放日报》上。
孰料,以实现起千层浪,委实是“一支纤笔,胜似三千兵”,引起了轩然大波。“老子在前方打仗,后方却有人骂我们”、“前方的同志为党、为全国人民流血牺牲,你们在后方吃饱饭骂党!”一时间丁玲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虽然从文学的角度来说,《三八节有感》立足现实,充满对女性的人文关怀,但从政治角度来说,它的矛头指向性强,当时触动了某些人脆弱的神经。
当时处在“抗战救国”的大声中,作家首要的任务,理应是讴歌人民、颂扬边区政府、号召妇女起来,建立国际妇女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消灭法西斯而斗争。
而不能是过多地暴露所谓不好的一面,该篇文章的“不合时宜”地发表,丁玲遭到被批判,也就在所难免了。
文艺整风运动随后而来,《三八节有感》被定性为鲜花盛开的广阔原野上万劫不复的“大毒草”。迫于形势丁玲在会上做了深刻的检查:“这篇文章是篇坏文章......主要不对的地方是立场和思想,我只站在一部分人身上说话,而没有站在全党的立场上说话。文章里说的一些,并不占主要的缺点,又是片面地看问题,直指出某些黑点,而忘记肯定光明的前途......我知道,这最多也是一个正确认识的开端,我应该牢牢拿住这钥匙一步一步地脚踏实地地走,前边还有九九八十一难在等着我呢!” 果然一语见谶,这篇文章带来的灾难接踵而至。1955年丁玲被打入“反党集团”、1957年又被打成“右派分子”、1958年《三八节有感》等一批当时在延安受过批判的作品,又被重新送上在“再批判”的祭坛,一篇文章就这样扭转了丁玲的命运,从此种下了后半生的苦果。
读《丁玲作品集》有感
好早时,在书市上买了一本《丁玲作品集》,但一直未顾上看,这几天无事,抽空看完了。集中选有丁玲的处女作《梦珂》,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第一部长篇小说《韦护》以及《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时》《母亲》《阿毛姑娘》等十七部长、中、短篇。通过此次阅读,再加上以前读过的《水》《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夜》《从夜晚到天亮》等小说,基本上丁玲的主要作品我都读过了。说实在的,丁玲那个时代作家的作品,不要说80、90后们,就是对于我,也都不太具有吸引力了(这也是为什么书买来却长久未读的原因),但它毕竟代表了一个时代。
丁玲可以说是一生坎坷。早年受五四运动思潮影响,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1927年开始小说创作,处女作《梦珂》于同年年底发表于《小说月报》,不久又完成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一出手就引起文坛的热烈反响。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及左联党团书记(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绑架,幽禁三年。1936年9月在党的营救下逃离南京,经上海潜赴西安,不久到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保安县。在陕北历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等职。丁玲在当时也算世界知名作家,那时陕北的文化人还很少。丁玲到陕北,受到欢迎。连伟大领袖都曾写诗赞曰:“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但后来在整风运动中,因杂文《三八节有感》遭批,还是伟大领袖说了一句:“丁玲同王实味不同,丁玲是同志,王实味是托派。”才得以过关(王后被冤杀)。新中国成立后,丁玲曾任中国文联委员、全国文协(后改为作协)副主席、《文艺报》主编、《人民文学》主编、中央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并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但好景不长,1955年和1957年被错误地定为“丁玲、陈企霞反党小集团”和“丁玲、冯雪峰右派反党集团”主要成员。1958年又受到“再批判”,并被下放到北大荒劳动改造。“文化大革命”期间深受迫害并被投入监狱,1979年平反。晚年的丁玲被骂成“左”,丁玲晚年曾说道:“我不管它‘左’还是右,我也不晓得什么叫‘左’和右,我只晓得现在骂我‘左’的人,都是当年打我右的人!”
我个人认为,丁玲的遭遇还是文人相轻的结果,卖力、起劲批丁玲的许多是文人。文人相轻既不稀奇也不可怕,但一和政治、权力结合就变味了,能量也就更大了。
丁玲一生著作丰富,有些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著作有《丁玲文集》五卷。
读丁玲《水》有感
丁玲的《水》我已读完了,在我正读这篇文章时,我的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也在不停的变化。我的心时而喜悦,时而愤怒,时而……
《水》是1931年夏作的,当时中国正处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作者就想借这篇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统治的黑暗 和农民的反抗精神,革命精神的争涨。
在读这篇文章时,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几个部分。文章开头写一家子人在黑暗的灯光下谈话,在人们的谈话中,我们知道了人们是如此的相信迷信。文中说:“菩萨我不信他就这末和我们做对头,过一年涨一次水,真的只是菩萨做鬼,我们一定要将菩萨打下来……这充分的说明在当时人们的心里还有着根深蒂固的封建迷信残余思想。他们的思想还是如此了陈旧,他们的是还没能完全的解放。当我读到这时,我真的很气愤,但在气愤的同时我也为人们担忧。我起他们的愚昧、无知。
但是,他们还有让我羡慕的一面,当洪水向他们袭击时,他们却成团的向堤边飞快的滚去,振着臂,咬着牙在奋战。他们在没有官府的组织领导下,却那么齐心协力,自觉冒死护堤。这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力量,团结的力量,伟大的力量。还有当女人们带着老少到堤上去时,男人们却拼死的喊着让他们离去,甚至于大声的骂他们。虽然他们是在骂他们,可是在他们的叫骂中,却有着无限的爱。这展示给我们的是男人们那种无私的爱,他们不想女人,孩子,老人们受到伤害,他们想让他们好好的活着,他们不想让他们牺牲。他们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羡慕,值得我们崇拜的。
文中在有令我气愤,令我崇拜的部分外,还有令我愤怒的部分。令我愤怒的一部分是:“当洪水淹没了农民是山地、村庄,冲走了农民的亲人,那些活着的人也有许多被饿死或得瘟疫而死时,那些官僚们却不给予他们任何东西。他们拿了农民的捐,不修堤,去赌、去讨小老婆。”这是多么令人愤怒的啊!他们简直是冷血动物,农民们都那么痛苦了,他们还要镇压他们。他们不去城里调米粮,在城里只是调来荷抢的兵士来镇压农民,他们的冷酷无情真的很令人愤怒。
文中有一部分写农民们有了一些觉悟。写他们在受了严酷的压迫和镇压下,受了这样的欺骗和打击以后,他们增长了认识。“慢慢的他们有了组织了。一个小村推举出一个头目来,头目聚在一起商量着事情。着说明了他们有了受压迫的觉悟,有了斗争的觉悟。”可是在文中还说他们推举的头目却多半是家里好些的,认的字的。在本乡就是做头目的角色。并不是他们利益的代表者,而是统治者阶级的柱石。农民们骂那些头目帮镇长、县长继续欺骗、压制他们。但他们既相信李塌鼻的话,又愿意依赖着这些头目。着充分的说明了农民们的无知,那时的他,只是初步的觉醒,而并未完全的觉醒。
文章最后写:“天将朦胧的时候,这队长,这饥饿的奴隶,男人走在前面,女人也跟跑。咆哮着,比水还凶猛的朝镇上扑去……他们开始觉醒了他们是多么勇敢啊!
近期拜读了鲁迅先生的部分作品,并且浏览了一下记录鲁迅生平和事迹的相关作品,如《鲁迅青少年时代的故事》、《鲁迅故家的衰败》。通过阅读,我了解到鲁迅先生是怎样地为革命、为人民而艰苦地工作着、劳动着,是怎样地使“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时时想到中国,想到未来”的。
我本人只是简单地巡阅了鲁迅的一小部分作品,如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是一些漫画性质的小本,既生动又形象。通过阅读,初步了解了鲁迅部分作品中的内容,以及他是怎样为自己的作品命名的,知道了有关他的一些战斗的历程。每当想到他在充满白色恐怖的.年月,从早到晚,手、口、脑交替使用,“轮流休息”,夜以继日地忘我地工作使他把自己锻炼得像一架机器,就觉得自己很惭愧。他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他三十年如一日,毫不懈怠,时刻争取时间拼命写作,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以成熟、高超的艺术技巧,热情歌颂历史人物,鼓舞人们的斗志,讽刺反动统治者的丑恶,深刻揭露和抨击封建势力,向着黑暗与暴力勇猛进袭,呼啸前进,为革命鞠躬尽瘁,一直到1936年10月18日,在他逝世前的一天,还手握战笔,写完了最后一篇日记。
鲁迅先生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产,这些不仅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从鲁迅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可以学到鲁迅崇高的革命精神、顽强的战斗意志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我觉得,接受这个遗产,阅读、研究和宣传鲁迅的著作,决不仅仅是文艺界的任务,而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做的事。
【读余华作品《兄弟》有感】推荐阅读:
余华《兄弟》读书心得体会11-17
读韩愈作品有感07-04
读余华活着读后感1000字12-02
余华 《活着》读后感07-04
余华小说的修辞方式09-12
余华小说活着的简介09-27
余华小说《活着》的读书笔记600字06-06
化妆毕业作品05-23
摄影作品06-01
王维作品有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