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形象设计策划合同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形象设计策划合同(精选8篇)

企业形象设计策划合同 篇1

合同编号:

甲方:

乙方:

甲方为了提高知名度,统一企业形象,达到更高的社会认知,获得更广泛的公信力。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特委托乙方对甲方的企业形象进行策划,达成如下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条 设计内容

乙方为甲方进行企业形象设计,包括如下内容:

1.企业标志:企业的标志;

2.企业名称标准字:企业的正式名称,以中文及英文两种定名;

3.品牌标准字,代表企业产品的品牌,以中文及英文两种设计;

4.企业的标准色;

5.企业标语:对外宣传公司的特长、业务、思想等要点的标语,以中文及 英文两种设计;

6.专用字体:公司主要使用的文字(中文、英文)、数字等专用字体;

7.公司证件:徽章、工作证、名片、旗帜等;

8.文具类:公司专用的信封、信笺、各种表格、文件袋、笔记本等;

9.符号类:各种公司招牌、建筑物的外观、霓虹灯、大门、入口标志等;

10.广告类:各种报纸、杂志、宣传卡、招贴、年历、广播、电视、pop广 告等;

11.商品包装类:各种纸盒、纸袋、购物包、皮箱、容器包装、包装纸等;

12.交通用具类:各种业务用车、运货车等企业的各种车辆等;

13.服装类:男女制服、工作服、臂章、工作帽、领带等;

14.法律文书格式类:各种法律文书的字体、格式等;

15.其他:橱台、家具、餐具、烟灰缸、壁饰等;

16.人员素质类:管理人员的言行、工作人员的言行、勤务态度、待客态度等;

第二条 合同期限

本合同的履行期限为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第三条 收费标准

1.本合同根据双方协定,合同总价为 万元(大写:)。

2.付款方式:

(一)在本协议签订后5个工作日内,乙方向甲方开具合法发票。

(二)甲方在收到乙方发票后15个工作日内,向乙方支付服务费。

(三)乙方在收到甲方支付的服务款项后开始向甲方提供服务。

(四)上述付款仅用于双方交易资金结算和本协议约定的用途。

3.支付形式:

甲方应当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将合同款项支付至乙方指定账户: 开户行: 开户名: 银行账号:

第四条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乙方应当诚实履行合同,积极与甲方联系,设计方案应得到甲方的书面认可。

2.乙方应当在本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向甲方提供初步方案,否则视为违约。

3.乙方在签订本合同时,已经充分明白合同文件中的所有条款,乙方提交的方案须符合甲方的实际,方案必须具有联系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否则视为乙方违约。

4.乙方负有向甲方汇报工作的义务,乙方在向甲方提供初步方案后,不得再自行进行任意更改,除非经家方书面同意。

5.乙方应当保证在合同签订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家方提供具体方案的策划人员名单和以前设计过的成功案例,策划人员名录递交给后不得自行变更,除非经甲方书面同意。

6.乙方应保证该方案符合甲方的业务范围和特色,乙方所提供的方案和设计应没有任何纠纷和权利瑕疵,否则乙方应承担全部责任并向甲方赔偿损失。

第五条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应当及时向乙方提供制作企业形象设计方向的有关资料,及时向乙方说明自己想达到的相关要求。

2.甲方应按本合同向乙方按时支付费用,乙方完成所有工作后,甲方应当向甲方付清所有款项。

3.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甲方要求停止制作应及时通知乙方,乙方已收的前期费用不予退回,对本阶段已发生的工作量,甲方应给予补偿,具体补偿数额由双方协商确定。

4.甲方有权对乙的工作进度予以具体了解,并经常性检查乙的工作进度。

5.甲方认为乙方供的方案不合理、不具操作性的前提下,有权要求乙方按照其修改意见进行修改,乙方拒绝修改的,甲方有权拒绝支付相关费用。

第六条 合同的解除、终止、变更

1.本合同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可予以变更,解除和终止。

2.本合同单方解除的,应提前1个月通知对方,并应承担相应的损失。

第七条 违约责任

第一条 乙方因提供服务中涉及的产品质量不合格(按国家相关标准执行)、服务人员态度恶劣等问题引起客户索赔的,一切费用由乙方承担。

第二条 甲方不得利用本协议约定的合作进行任何非法行为。一旦出现,所有法律责任均有甲方自行承担,若乙方因此承担了相应责任,有权向甲方追偿。第三条 合作期间,由于各自公司发生资产的重组、法人结构变化、战略调整等重大事项,导致双方无法按照本合同执行,双方均有权在提前30日通知对方的前提下,提前终止合约不需承担其他责任。双方按照合约进行终止后的财务清款。

第四条 乙方因向甲方提供服务开具给甲方的发票,甲方不得用于任何非正当渠道,成本列支和进项税额抵扣等事宜需要根据相关税务法规的要求处理,如因甲方违反税法等国家相关规定造成乙方的全部经济损失,需由甲方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第八条 争议解决

双方之间发生争议的,应当进行友好协商解决,在无法通过协商解决的情况下,任何一方均可向广州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处理。

第九条 其他事项

1.本协议书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2.本协议书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应持积极态度友好协商解决,并达成书面的补充协议。

3.本协议书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甲方:

乙方:

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___年__月__日

企业形象设计策划合同 篇2

所谓勘测设计合同, 是指委托方与承包方为完成一定的勘察设计任务, 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具有以下特点:当事人双方应具有法人资格, 设计方需满足相应资质要求、持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资格证;合同订立必须符合建设程序、具有工程建设合同的特点。勘察设计企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以所签订的合同为依据。

所谓合同管理, 就是指勘测设计企业对本方作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变更、履行终止以及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这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牵涉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许多方面和部门。

市场经济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法制经济, 再贴近些说, 是契约经济、合同经济。现代社会可以讲是合同社会。一个企业的经营成败与合同和合同管理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合同及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全过程就是由洽谈、草拟、签订、生效开始, 贯穿合同履行过程, 直至合同失效为止。我们不仅要重视合同签订前的管理, 更要重视合同签订后的管理。系统性就是凡涉及合同条款内容的各部门都要一起来管理, 合同管理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的事, 它是企业经营生产活动的“核心”。动态性就是注重履约全过程的情况变化, 特别要掌握对我方不利的变化, 及时对合同进行修改、变更、补充或中止和终止。切不可以为签了合同就万事大吉, 把合同束之高阁。要防止由于合同管理不善而遭到的惩罚。本文针对近年来勘测设计合同管理实践中暴露出来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了治理对策, 目的是加强企业的合同管理, 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1 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合同签订阶段的问题

(1) 君子协定。

君子协定指合同当事双方的口头承诺。由于勘测设计合同的履约过程时间跨度较长 (不同于买卖合同的钱物两清) , 不应采取口头承诺的方式。作为企业, 合同当事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代表各自企业的利益, 若没有书面协议, 受益方一旦毁“约”, 将给投入方造成很大的损失。目前, 由于计划经济遗留的后遗症, 此类现象还不少。

(2) 合同主体不当。

合同当事人主体合格, 是合同得以有效成立的前提条件之一。而合格的主体, 首要条件是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合同当事人。较为典型的是国家对建筑企业资质的监管, 我国《建筑法》第十三条规定, 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 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后才能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如果发包人与没有资质或者资质等级低达不到要求的承包人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属无效合同。这里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虽然具有上述两种能力, 但不是合同当事人, 即当事人错位, 也是合同主体不当;二是虽然是合同当事人, 但却不具有上述两种能力, 同样是合同主体不当。

(3) 合同文字不严谨。

不严谨就是不准确, 容易发生岐义和误解, 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起争议。依法订立的有效的合同, 应当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而这种体现只有靠准确明晰的合同文字。可以说, 合同讲究咬文嚼字。

(4) 合同条款挂一漏万。

就是说不全面、不完整, 有缺陷、有漏洞。漏掉的往往是违约责任。有些合同只讲好话, 不讲丑话;只讲正面的, 不讲反面的;不懂得签合同应当“先小人后君子”的诀窍, 一旦发生违约, 在合同中看不到违约如何处理的条款。

(5) 只有从合同而没主合同。

主合同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合同, 如建筑工程总承包合同等。从合同是指以主合同的存在为前提才能成立的合同, 如建筑工程分承包合同及保证合同、抵押合同等。没有主合同的从合同是没有根据的合同, 是“无源之水”, 而“无源之水”是不存的。

(6) 违反法律法规签订无效合同。

《合同法》第52条规定,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而无效合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目前不少的合同, 部分条款明显违背法律的有关规定, 有些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的目的, 实质也是无效合同。

(7) 境外合同文本的疑问。

我国加入WTO后, 有些合同使用境外文本。由于国情不同、语言文字不同, 加上翻译问题, 这些合同文本存不少疑问, 如:适用法律、国际惯例、标准语言等。对这些疑问不能回避, 必须在合同上加以澄清, 弄清其含义, 或堵塞其漏洞, 以免造成损失。

1.2 合同履约阶段的问题

合同履约阶段是出现问题最多而又往往被忽视的阶段。合同签订阶段的问题往往在履约阶段爆发;同时, 合同履约过程中的变化带来的问题也需要在履约阶段解决。合同履约阶段的问题主要有:

(1) 合同管理脱节。在履约过程中往往由于客观条件的改变、现场条件的变化等, 业主提出超出合同条件的要求, 而设计方没仔细研究“合同”, 又处于合同的“弱势”方, 一味地满足业主提出的要求, 而没意识到合同条件已经发生变化, 应向业主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待事后发现时已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很难争取到这部分利益。

(2) 变更合同的没有变更。在履约过程中合同变更是正常的事情, 问题在于不少负责履约的管理人员缺乏及时变更的意识, 结果导致了企业受损。合同变更包括合同内容变更和合同主体的变更两种情形。合同变更的目的是通过对原合同的修改, 保障合同得到更好地履行和一定目的的实现。作为乙方的勘测设计企业, 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关键在于变更要及时。

(3) 应当发出的书函 (会议纪要、供图协议、索要资料清单等) 没有发。在履约过程中及时地发出必要的书函, 是合同动态管理的需要, 是履约的一种手段, 也是勘测设计企业自我保护的一种招数。可惜这一点往往被忽视, 结果受到惩罚。《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示范文本) 》, 把双方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合同的组成部分。对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4) 应签证确认的没有办理签证确认。履约过程中的签证是一种正常行为。但有些勘测设计企业的现场管理人员对此并不重视, 当发生纠纷时, 也因无法举证而败诉。

(5) 应当追究的合同权利过了诉讼时效。勘测设计行业被拖设计款的情况相当严重, 有些拖欠没有及时诉诸法律, 但当起诉时才发现已超过了诉讼时效, 无法挽回损失。超过了诉讼时效等于放弃了债权主张, 等于权利人放弃了胜诉权。

(6) 应当行使的权力没有行使。《合同法》赋于了合同当事人的抗辩权, 但大多数勘测设计单位不会行使。发包方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勘测设计进度款, 设计单位可以行使抗辩权停止工作, 但由于多种原因而没有行使, 结果客观上造成了垫资, 导致发包方的欠款数额愈来愈大, 问题也愈来愈难解决。但大多数勘测设计单位不会行使。发包方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勘测设计进度款, 设计单位可以行使抗辩权停止工作, 但由于多种原因而没有行使, 结果客观上造成了垫资, 导致发包方的欠款数额愈来愈大, 问题也愈来愈难解决。

(7) 没有足够重视证据 (资料) 的法律效力。并不是所有书面证据都具有法律效力, 有效的证据应当是原件的、与事实有关的、有盖章和 (或) 签名的、有明确内容的、未超过期限的。不具备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据只是废纸一张。

2 合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历史根源

当今的勘测设计企业, 大多数是从计划经济时期走过来的国有事业单位, 不少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的思想方法和管理方式以及管理制度都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在计划经济年代, 勘测设计任务由上级下达, 按地域分工承担勘测设计任务, 是按照财政拨款结算的。一切都在上级计划控制之内。勘测设计单位只管生产, 无须讲经营, 更不讲什么效益。发包方给任务只需一纸“任务书”。因此, 在长达三十多年的计划经济年代里, 勘测设计单位基本上没有合同这回事, 也就不存在什么合同管理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 自改革开放以来, 勘测设计行业由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 出现了市场竞争, 勘测设计任务的取得再也不由上级下达, 而是通过市场承接, 勘测设计单位与发包单位签订勘测设计合同。勘测设计单位开始接触合同, 引入合同意识和合同管理, 但由于处在起步阶段, 因此当时的合同是很不规范的, 也没有什么示范文本, 合同的内容过于简单和粗糙, 甚至有漏洞, 并由此引出了不少教训, 交了不少学费。作为勘测设计企业的有关人员, 深感合同的重要, 深感加强合同管理的重要。对比80年代初期, 现在勘测设计企业的合同管理则完善得多了, 可以说已基本到位。但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至今还在合同与合同管理上存在。

2.2 认识根源

勘测设计行业不少从业人员对市场与合同、合同与合同管理两对关系缺乏认识。首先, 是对市场与合同的关系缺乏认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这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 市场的运作需要合同。《合同法》规定合同有三种形式:口头、书面和其他形式。这三种形式概括了市场全部的交易行为方式。也就是说, 市场是靠合同运作的, 市场主体各方都是靠合同去履行其权利和义务的。另一方面, 合同的成立必须以市场为前提。没有市场谈不上什么合同。合同是市场的产物, 是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有些业内人士不了解市场与合同的必然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只顾到市场承揽任务, 却不去签订合同或者草率签订, 结果遇上纠纷就没有协商与调解的依据, 或者依据不足;其次, 是对合同与合同管理的关系缺乏认识。两者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合同管理是对合同洽谈、草拟、签订、履行、变更、中止、终止或解除全过程的管理。合同产生在合同管理的前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往往受到高度重视。一旦合同签订了, 勘测设计任务到手了, 就容易将合同束之高阁, 甚至忘记, 忘记了合同履行过程是实现权利和义务的过程, 而仅仅把它看成是生产过程, 又回到了计划经济的旧观念上。因此, 合同管理的问题大多数产生在中期和后期履行阶段。但这并不是说前期阶段就没有问题。前期阶段所出现的问题, 多数是由于急于签成合同而过于草率或者对发包人的迁就, 于是, 就产生了本文第一节的问题。

企业合同管理是指企业对以自身为当事人的合同依法进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 以及审查、监督、控制等一系列行为的总称, 其中订立、履行、变更、解除、转让、终止是合同管理的内容, 审查、监督、控制是合同管理的手段。对市场来说, 企业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于:实现企业对市场的承诺, 体现企业的诚信, 提升企业的品牌和形象, 使企业更牢固地立足市场, 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企业来说, 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于:一方面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市场接轨, 满足市场的需要, 提高企业适应市场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使企业在履约过程中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 企业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 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应围绕着这个核心而开展。成功的企业合同管理, 是把合同的权利和义务按职能分工分解到各部门, 由各部门去履行属于自己职能范围的权利和义务。只有这样, 合同管理才能真正到位, 履行责任才能真正落实。可以说, 企业合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各子系统、分系统共同配合。本文第一节所提出的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部门之间的履约责任不明确、不沟通、不落实, 造成失误所致。合同管理比其他管理更需要信息沟通和处理。

2.3 法律根源

这里是指合同的法律根源。表现为两个滞后:合同法律滞后和我们的合同法律意识滞后。在计划经济年代, 我国没有合同法, 因为计划经济不需要合同, 也就不需要合同法了。我国的《经济合同法》于1981年12月才颁布。到1985年3月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 1987年6月颁布《技术合同法》。但三本合同法都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 不少新的合同问题在法律上是空白的。1993年修改了《经济合同法》, 但这次修改只是临时性的, 并没有消除合同法诸法并存和有关法规相互冲突的现象。直至1999年3月才制定了统一的合同法。由此可见, 我国的合同法律是滞后的。换言之, 在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 在十年的市场经济进程中, 我们所处的合同法律环境是不完善的。由于合同法律滞后, 再加上上述的历史根源和认识根源, 勘测设计企业的从业人员的合同法律意识则更为滞后, 最明显的表现是不清楚合同与合同法律的关系, 订立和履行合同往往离开合同法律,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想怎么签就怎么签, 缺乏依法订立合同和履行合同的意识, 以致产生了问题, 造成不少失误和损失。合同法律是合同订立和履行全过程的法律依据, 也就是说合同要依法订立。合同法律的作用, 从宏观来说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秩序,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微观来说是规范合同各方主体的行为, 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任何离开合同法律所签订的合同都是无效合同, 不受法律保护。

2.4 制度根源

这里是指企业缺乏一套严谨的合同管理制度, 合同管理未能体现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的要求。由于存在以上三个根源, 导致企业合同管理制度的滞后, 制度跟不上合同管理的客观要求。勘测设计行业在改革开放初期, 企业只有合同而没有合同管理。由于吃亏交了学费, 于是开始建立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 但很不完善。直至90年代中后期才不断补充完善, 合同的洽谈、签订、履行、变更到中止或终止、解除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用制度规定下来。但由于有以上三个根源, 加上旧的习惯势力的影响, 有章不循的现象还不时出现, 就必然会产生问题。在实际工作中, 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要搞好合同管理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订制度固然重要, 执行制度更为重要。无章可循不行, 有章不循也不行。而且, 随着市场的规范运作和市场形势的发展变化, 合同管理上也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 提出新的要求,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原有的合同管理制度。其次, 要搞好合同管理还必须借助现代化的、先进的管理手段, 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使管理方式动态、简单、方便、快捷、准确, 使之能适应管理和市场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

3 解决问题的主要对策

3.1 领导重视, 全员参与

领导重视是搞好合同管理的重要保证。勘测设计企业的各级领导应树立牢固的“合同”意识, 建立以合同为“核心”的经营生产运作体系, 落实各级责任人, 并使之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全员参与是合同得以顺利履行的基础。全员参与是指员工在工作过程应强化合同意识, 使合同洽谈、草拟、签订、履行、变更、中止、终止或解除全过程的管理都有相关岗位人员履行职责, 每一环节都有“责任人”才能保证合同的正常履行。

3.2 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1) 选好人员。

企业领导可依照合同管理人员应具有的素质条件, 选择本企业优秀人才担任合同管理人员, 把优秀人才放在这个岗位上。

(2) 组织好在职学习。

可根据企业与市场的实际, 有针对性地组织合同管理人员参加在职学习。方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布置学习任务, 定期检查;进行短期培训;结合实际进行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分析总结;参加法律专业或经济管理专业的学习。同时必须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以上努力, 使其在岗位上成才。

(3) 到有关院校深造。

为应培养高素质的合同管理人员, 应选择工作出色的骨干到有关院校深造。企业要舍得花钱进行智力投资。

(4) 建立岗位责任制。

对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实行岗位责任制, 明确他们的责、权、利, 对有贡献的合同管理人员应给予奖励。

通过以上途径, 全面提升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的素质, 包括他们的思想水平、法制水平、文字水平和业务能力。

3.3 建立和健全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

主要是建立和健全企业合同管理的组织网络和制度网络。组织网络。是指企业要由上而下地建立和健全合同的管理机构 (包括专职机构和兼职机构) , 使企业合同管理覆盖企业的每个层次, 延伸到各个角落。一般地说, 大型的勘测设计企业, 总部应当设合同管理专职部门, 分公司或二级生产单位设合同管理专职或兼职部门, 项目部应设合同管理岗。如果设有法律工作部门, 则应当配合合同管理部门, 起到法律咨询、合同评审、履约监督和组织仲裁、诉讼的作用。制度网络。一是指企业要就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个环节, 建立和健全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 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对合同的洽谈、草拟、评审、签订、下达、交底、学习、责任分解、履约跟踪、变更、中止、解除、终止等各个环节, 都应落实责任部门或责任人;二是指企业各层次都应有自己的合同管理制度。总部要建立和健全总的合同管理制度, 分公司或二级生产单位应根据自身的需要补充自己的合同管理制度, 项目部也可以作一些必要的补充。

建立和健全勘测设计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 必须根据我国的《合同法》和相关的法规, 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合同法》是建国以来、特别是开放改革以来, 对合同管理经验教训的总结, 又是合同理论的实际运用。分则第十六章对建设工程合同, 作出了专门的法律规定, 更有利于勘测设计企业规范自己的合同管理, 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特别是286条, 在历史上第一次赋予勘测设计企业, 在建设工程的折价或折卖所得中优先受偿的权利。《合同法》的大多数法律条文都可以纳入企业合同管理制度之中。

合同管理的组织网络和制度网络, 构成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体系的运作, 必须通过定期检查来保证。要检查合同管理组织和制度是否适应合同管理的需要和市场需要, 对不适应部分进行必要的调整。一句话, 对合同管理体系也应进行动态控制, 及时调整, 不断完善。

3.4 积极参加“重合同、守信用”活动, 提高企业合同管理水平

上述三项治理对策, 都是企业内部的战略措施, 积极参加“重合同、守信用”活动则是一项外部措施, 目的是借助外部措施, 推动内部的合同管理。“重合同、守信用”活动, 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开展的, 目的是提高合同履约率, 维护市场秩序和经济秩序。

(1) 企业应主动、积极参与“重合同、守信用”活动。营造“重合同、守信用”的氛围, 企业领导要主持制订开展活动的计划, 明确当年的目标, 指定合同管理部门落实人员从事这项工作, 并且定期检查活动开展情况, 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使活动持续、健康地开展;

(2) 根据活动的六项标准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把这项活动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在六项标准中最重要的一项是:除不可抗力、对方违约、双方同意解约外, 企业签订的合同履约率必须达100%。因为履约要靠企业上下的努力, 靠企业管理方方面面的配合, 所以必须同整个企业管理结合起来, 其中合同管理首当其冲。100%的履约率, 是对合同管理的最高要求, 容不得我们半点马虎, 否则就不达标。这项活动对企业的合同管理, 无疑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和严厉的约束;

(3) 大力推行勘测设计合同示范文本。勘测设计企业可根据不同情况, 在《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推荐的合同示范文本基础上编制适合本单位的多种版本的合同示范文本, 请法律专家、合同专家审核定稿后作为本企业的合同示范文本, 提高合同文本的质量。“重合同、守信用”活动要求推行合同示范文本;

(4) 争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指导和支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合同的监督管理, 争取其指导和支持, 不但有利于企业从宏观上管理合同, 还可以从微观上防止无效合同和诈骗行为的发生, 有利于协调合同主体之间的关系, 提高履约率。

摘要:对勘测设计单位在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历史根源、认识根源、法律根源和制度根源上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企业形象设计策划合同 篇3

关键词:水利施工企业;施工合同;合同管理;风险

在水利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施工合同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从目前我国水利施工企业合同管理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文章分析水利企业在施工合同中常见的风险,结合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相关内容,提出强化合同管理,增强风险意识的措施,对保障水利施工企业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施工合同以及施工合同风险分析

施工合同是施工企业重要的施工依据,是调整合同双方行为,完善经济运行关系,保护双方合法利益的最有效手段。受到市场环境以及水利施工企业的行业特点的双重影响,合同风险贯穿于施工过程的始终,全面了解施工合同风险,减少风险带来的危害和损失,对于水利施工企业至关重要。

1. 招投标阶段风险

作为大型的建筑项目工程,水利施工企业都需要通过招投标获得项目,在这个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合同风险:首先,对建筑单位的资信了解不到位,造成工程款拖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为了取得施工项目,一些水利施工企业忽视了对建筑单位的资信审查,盲目的追求项目,以项目拿下为目标,为后期工程款不能及时收回埋下伏笔。其次,组织管理不到位,造成报价失误,造成施工企业经济损失。水利施工项目规模大,涉及利益和因素多,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而一些施工企业缺乏专业、全面、准确的评估,不仅增加了报价,而且也为竞价谈判甚至合同的签订,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最后,盲目压低报价,得不偿失。竞价阶段,企业为了争取中标,往往会采用低报价的策略,由于前期对施工项目的评估不够全面,造成竞价过低,在工程实施阶段,甚至发现亏本的情况,盲目的赶进度,也难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

2. 合同签订阶段风险

首先,合同超出法律规定范围,造成法律风险。施工合同的签订必须在法律规定范围之内完成的,一些水利施工企业对国家相关法律缺乏理解或者理解不透,亦或者想通过打擦边球,获得项目,违反法律法规,最后就要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其次,合同细节风险,合同签订之后具有法律效应,违反合同就要承担相应的赔偿,在现实情况下,许多施工企业为了满足建筑单位的要求,被动接受建筑单位的一些“霸王条款”或者对于合同的细节把握不够,忽视了相关细节,就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失。最后,对于合同本身也存在风险,合同从内容上到格式上是否合法,是否存在责任不明的情况,是否存在无效合同这都需要水利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加强对合同本身的把关和控制,关于合同价格方面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水利施工企业的规模大、周期长、涉及利益多等因素造成施工成本波动很大,而在于建筑单位签订合同时,固定价和包死价都会给未来水利施工项目的施工造成巨大的财务风险。

3. 合同履行阶段风险

合同规定了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相关责任和义务,是合同是否能够实施的最关键阶段。其风险主要表现在:首先,变更风险,项目实施受到施工变化、环境变化以及建筑单位的原因导致施工条件的变更,会增加施工方的施工成本,相关资料收集不齐,会增加索赔难度;其次,拖欠工程款风险,水利施工项目的工程款巨大,建筑单位拖欠工程款会影响项目的进程,增加企业成本;最后,其他风险,在合同履行阶段还存在其他风险,例如,单方解约或者验收延期情况下的工程结算程序等等。在合同履行阶段和合同本身存在矛盾,或者一些不确定条款的影响,都会是水利施工企业陷入被动。所以水利施工企业要强化合同管理,减少合同风险,维护施工企业利益。

二、完善合同管理,维护企业权益的措施

1.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对于水利施工企业来说,需要建立健全专业的合同管理机构,并配置专业合同管理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工程造价评估,工程合同签订和变更都要熟悉的掌握和了解。并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对从项目的竞标、合同的签订以及合同的履行都要建立一整套的规范流程,规范合同管理内容,提高合同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建立风险预防和处理机制,对合同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应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提高合同风险的控制能力。

2. 强化合同风险事前预防

首先,水利施工企业从招标书的相关文件的认真把握,对招标项目的合法性以及建筑单位审查都要做全面的评估,把风险控制做到事前,在源头上解决可能存在的各种合同风险。其次,科学评估,合理报价。对水利施工项目的施工环境、技术要求、施工方案、施工成本、工期都要做全面的评估,得出合理的报价,从宏观角度出发,利用报价策略,提高对报价的控制能力,力求既能得到施工项目,又能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3. 增强履约控制意识,督促合同履行

施工合同关键在于双方的合同履行,所以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的加强履约的控制意识,督促对方的合同履行。首先,水利工程涉及勘探设计、工程建设等方方面面,种类繁多。所以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台账,方便监督管理,实现对项目的有效控制,减少合同存在的风险;其次,对于建筑单位,施工方要及时督促其履行合同条款,规范合同履行,对于项目变更或者因为其他因素导致合同发生变化的,要加强与建筑单位的协商,保护施工企业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刘晓霞.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探讨[J]. 山西水利, 2005(5)

[2]杜树蕾. 施工企业合同风险管理的防范方法[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

企业策划合同书 篇4

协议书

第一条协议双方

甲 方: 石家庄市一品江山饮食娱乐有限公司

乙 方: 石家庄市海纳百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第二条目的和范围

1、乙方为甲方开展企业形象策划,帮助其塑造企业形象,开发优势资源,创造企业优势、产品优势和产品市场竞争优势。

2、CI计划工作内容范围详见《CI系统工程导入案》作业项目书,其法律效用与本协议相同。

第三条双方责任

1、甲方责任:

(1)甲方所经营方式、方法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规定,保证不违法经营。(2)根据乙方提出的要求,主动向乙方提供全面、真实的资料。

(3)为乙方工作人员提供企业现场工作的条件。

(4)指定专人与乙方联系,并协助乙方工作。

(5)根据本协议精神,如期向乙方支付咨询项目的有关经费。

2、乙方责任:

(1)必须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的精神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协议规定的义务。

(2)必须严格按甲方的要求,为其提供的资料进行保密;由于乙方未能按甲方的要求对资料保密造成甲方的损失,由乙方负全部责任。

(3)乙方工作人员进入企业现场工作时,必须遵守甲方的规章制度,服从甲方人员的指导。

(4)乙方在策划CI计划的过程中,应随时征询甲方的意见,加强联系。

第四条 费用和支付方式

1、作业项目费用预算,合 10万元人民币。

2、甲方按6 :3 :1分三次向乙方付清咨询、设计费用,即:第一次支付经费:签定本协议后2天 1

内,甲方先向乙方支付全部经费的60%,即6 万元,乙方收到甲方的第一批经费后,即开始工作;从乙方收到甲方第一次经费之日起,45天之内乙方必须完成“CI调研评估”的全部工作和“策划作业阶段”与“基本设计系统”的部分工作。

第二次支付经费:甲方在第60天内向乙方第二次支付经费为总额的30%,,即3万元。乙方收到甲方第二次支付经费后,必须在第80天内完成“策划与行销策划”的大部分工作项目。

第三次支付经费:乙方必须在第100天内完成CI协议工作的全部内容,甲方于第120天内向乙方付最后一次经费为总额的10%,即1万元。

3、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系统完成一个策划与设计工程,正常情况下不能少于150天时间。但由于甲方必须在2007年销售旺季中准备就绪,开始全面拓展本地市场。乙方以务实、高效的态度支持、配合甲方。因而,在策划与设计过程中,打破常规,先急后缓,将各阶段的工作(程序)重新组合,穿插进行,唯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在短时间内完成系统工程案。

第五条 违约责任

由于一方的过失,造成本协议不能履约时,由过失一方承担违约责任。如属双方的过失,则由双方承担各自应负的违约责任。

第六条 协议的修改、变更及解除

对本协议及附件,需经甲、乙双方签署书面协议方能生效。

第七条协议的定立、解释和争议的解决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管辖。

第八条协议生效期

从甲、乙双方签定本协议之日起,本协议书生效。本协议书有效期为一年零六个月,设计与策划历时3-6个月,项目完成后,为甲方提供一年跟踪咨询服务.

甲方:乙方:

代表签名:代表签名:

企业形象设计策划合同 篇5

Visual Identity

2013年月日

合同编号:

VIS(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策划、设计合同书

甲方(委托方):

地址:电话:

乙方(执行方):

地址:电话:

经甲乙双方协商,乙方为甲方设计VIS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内容参考附件),并

达成以下协议:

1、甲方全权委托乙方为其公司导入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并用 的时间对

其视觉识别系统进行有效的执行(执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其他与VIS相关的项目,如企业画册、年报、等相关设计,费用需双方协商);

2、甲方在年月前为其企业导入视觉识别系统中的基础部分(包

括企业标识、标准颜色、中英文标准字体、标志字体组合规范、标志字体禁止组

合规范示例等)年月至年月为乙方对甲

方企业视觉系统的执行阶段;

3、乙方需在 年月前整理一套符合甲方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一套

交付甲方在未来的运营中作执行参考依据;

该项目费用分为两个部分,即视觉识别系统VIS导入及视觉识别系统VIS的执

行(顾问);

项目总费用合计:万元整(大写:

整)

1、本合同签订后,甲方即向乙方支付合同总费用50%,即人民币¥(大写:元整)

2、基础系统部分导入确认完毕付项目总额的30%即

人民币¥万元整(大写:元整)

3、VI规定内容整理完成;甲方需向乙方支付项目总额的10%,即人民币¥元整(大写:元整)

4、跟踪服务期内分两次付余款,日期分别为年月元整(大写:元整),年月日付余款人民币¥万元整(大

写:

元整)

1.方需在规定时间

年月至年月完成甲方公司VI

规定内容的整理工作,并报予甲方签字认可。

2.甲方有责任全力配合乙方开展本合同所规定的工作,并根据乙方需要提供相

关资料。

3、因版权、文责所引发的法律责任,经济纠纷全部由甲方承担。

1、乙方对设计完成的作品享有著作权。甲方将委托设计的所有费用结算完毕后,乙方可将作品著作权转让给甲方(需另行签订转让合同)。

2、甲方在未付清所有委托设计费用之前,乙方设计的作品著作权归乙方,甲方

对该作品不享有任何权利。

3、甲方在余款未付清之前擅自使用或者修改使用乙方设计的作品而导致的侵权,乙方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合同签订后,甲乙双方均应全面的履行本合同;

因VI策划是乙方智力成果整体的体现,其工作特点并没有明显的阶段性,乙方

在开始着手策划时就已经在全面的履行合同,鉴于此,甲方承诺如提前终止合同,仍承担向乙方支付全部合同款的义务(甲乙双方一致同意终止的除外)

。a

甲乙双方如因履行本合同发生纠纷,应当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甲乙双方

任何一方均可向合同签发地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解决。

同附件为本合同一部分,本合同壹式贰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甲方执

贰份,乙方执壹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甲方:乙方:

代表签字:代表签字:

签章:签章:

企业向企业借款合同的范本 篇6

企业之间的借款合同有效的观点:

1.《合同法》第十二章借款合同中,没有对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主体资格进行限制,其第211条第2款规定,也只是对利率才适用国家有关限制规定。

2.《贷款通则》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制定的规章,其第73条规定应该只是针对《商业银行法》第11条、第79条规定禁止非法融资行为作出的规定。否则,即使企业间的借款合同无效,法律后果也不能是借款人被“取缔”。

3.只要企业间的借款行为没有非法融资行为,应该属于民间借贷。否则,《商业银行法》第46条准许商业银行间

“同业拆借”的规定,不是有任人唯亲之嫌!

4.司法解释虽然也是法律渊源,但在我国却不是完全意义上立法,只是对审判实践经验的总结。由于当时《合同法》尚未颁布,因此,其解释也只是针对在司法实践中,如何适用当时还在施行的《经济合同法》、《借款合同条例》的解释。

5.从《经济合同法》第24条、《借款合同条例》第2条可以看出,当时的民法中的借款合同仅只贷款人是金融机构(银行、信用合作社)的借款合同,与《合同法》规定的借款合同有所区别。

6.退一万步,就算企业间的借款合同不是《合同法》第12章所指的“借款合同”,难道不能是有效的无名合同吗?(比如说“拆借合同”或“民间借贷合同”)

企业向企业借款合同范本

借款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 职务:____

地 址:________ 邮码:____ 电话:________

贷款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 职务:____

地 址:________ 邮码:____ 电话: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 职务:____

地 址:________ 邮码:____ 电话: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借款方为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进行,向贷款方申请建筑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经贷款方审查同意发放,为明确各方权责,特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条 本合同规定____ 年贷款额为人民币(大写)____ 万元,用于____。

第二条 借款方和贷款方必须共同遵守贷款办法,有关贷款事项按办法规

定办理。

第三条 贷款自支用之日起,按实际支用数计收利息,利率为月息____ ‰,超计划贷款的超过部分利率为月息____ ‰,逾期贷款加计利息20%,挪用贷款挪用部分加罚利息50%。

第四条 贷款方保证按照本合同的规定供应资金,贷款方如因工作差错贻误用款,以致借款方遭受损失时,应按直接经济损失,由贷款方负责赔偿。

第五条 贷款方有权检查贷款使用情况。检查时,借款方对调阅有关文件、帐册、凭证和报表,查核物资库存和施工生产情况等,必须给予方便。

第六条 借款方如违反合同和贷款办法的规定,贷款方有权停止贷款,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

第七条 方对借款方归还贷款本息承担责任,如果借款方未按期清偿贷款本息时,担保方应在接到贷款方还款通知后一个月内负责归还。

第八条 本合同有效期:自____ 年

____ 月____ 日起,至____ 年____ 月____ 日为止。

本合同正本一式三份,签章各方各执一份。

借款方:____________(盖章)________ 代表人____________

贷款方:____________(盖章)________ 代表人____________

担保方:____________(盖章)________ 代表人____________

企业形象设计策划合同 篇7

新《劳动合同法》是中国历史上最受关注的一部法律, 本身就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象征。这说明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企业对《劳动合同法》的关注应在于其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尤其新法对企业薪酬体系的影响可谓之大。从篇幅看, 《劳动合同法》关于薪酬的条款达29之多, 占总数98条的近三分之一, 相对于1994年颁布的17%, 体现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薪酬的保护力度再加大。

一、《劳动合同法》的宗旨及立法背景

《劳动合同法》的宗旨:明确劳动合同上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建立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其制定和修改是以中国当前的主要社会现状为背景:1.1995年1月1日起执行的劳动法见效甚微;2.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3.普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4.黑窑奴工震惊世界;5.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6.工资低, 中国收入只有美国的3%;7.滥用试用期。

二、薪酬条款的修改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新《劳动合同法》对薪酬条款的修改, 明显增加了企业的劳动用工成本, 加大了用工管理难度。针对中国当前劳动用工存在的突出问题, 如企业滥用试用期、不按法律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不支付加班费等, 新法都做了调整,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缴纳社会保险, 薪酬支出明显增长, 却可能引起员工的不满

新法第十七条规定, 社会保险为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同时新法草案中也有加大企业按法规给员工缴纳相应社保福利的内容。两部法律的先后实施, 必将使得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成为绝对大多数企业的必然选择。

事实上, 法定福利给一些企业增加的成本, 不仅包括企业应缴纳的费用, 还包括员工个人应缴纳的相关费用。最容易产生的后果是, 企业赔了夫人又折兵——薪酬支出增加了, 但员工实际到手的收入却减少了, 员工心生不满。因此, 企业在进行薪酬设计的时候, 除了将社保福利纳入薪酬结构外, 还必须考虑增加员工的薪酬, 至少保证发到员工的工资不低于原有水平。

(二) 劳动派遣不能有效降低成本

新《劳动合同法》针对一些用人单位滥用劳务派遣问题, 对劳务派遣用工形式进行了规范。限定了劳务派遣合同的期限;在明确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承担用人单位义务外, 还规定了用工单位应当履行的义务;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规定被派遣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的, 由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劳务派遣公司的成本及风险都大大增加了, 而这部分成本及风险, 势必会通过各种方式转嫁给用人单位。

(三) 关于试用期工资

以前法律规定, 职工在试用期内达不到录用条件, 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并且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同时, 由于试用期间职工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 有的用人单位, 特别是生产经营季节性强的中小型企业, 在生产旺季大量招用员工, 规定较长的试用期, 在试用期结束前, 以劳动者达不到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变相盘剥劳动者。还有的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 严重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通过设定较长时间的试用期, 来规避对职工应尽的法定责任, 是近年来在许多用人单位中突出存在的问题。有人将这种现象戏称为, “试用期”变成了“白用期”。

新的《劳动合同法》为此对试用期的时间周期上作出了严格限定“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 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 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 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 试用期不成立, 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新《劳动合同法》为此对试用期工资待遇上作出了严格限定“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和“第二十一条:在试用期中, 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 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违反试用规定的处罚“第八十三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 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 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 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四) 关于经济补偿

新的《劳动合同法》对实行了十余年的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制度作出了突破性的规定, 经济补偿金的适用范围、计算方式等均与之前的经济补偿制度有所不同。

因此, 企业想与劳动者解除合同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基本上很难。企业对辞退劳动者的经济补偿范围加大, 而劳动者承担违约金只有两种法定情形。

三、企业在新《劳动合同法》下的薪酬管理

一般情况下, 劳动法规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间是相互对立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法是两个不同的价值体系: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追求——增强企业竞争力;劳动法律的目标追求——实现劳资力量的平衡。劳动法规倾向于保护雇员的利益, 人力资源管理则是站在企业的立场上提高经济效益。因此, 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 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挑战。

(一) 认清新法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增加

由新《劳动合同法》而导致的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增加,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无法避免的成本, 即缴纳社会保险、试用期工资等。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但企业可不必将其看作是一种负担, 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力资源成本增加是必然趋势。另外, 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 法律的倾向性保护是为了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这对企业是有益无害的。二是可以控制的成本, 包括经济补偿和违法成本。关于违法成本在这里不用多说, 只要企业遵守法律便可避免。企业需要关注的是经济补偿, 它要求企业在进行薪酬设计时, 必须加入经济补偿这一项。新法加大了经济补偿的使用范围, 企业的责任更重。这就要求企业改变以往管理理念, 转变管理模式,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减少员工流动率。

(二) 改变以往观念, 把员工当作合作伙伴

企业在实现自身目标的前提下, 必须改变以往将员工视作实现题目的的观念, 确定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和职业提升的企业理念。倘若企业只是把员工当作花钱雇佣来的打工仔, 对其招之即来, 挥之即去, 或者只想让他们多贡献, 少获得, 对他们的就业安全、职业生涯及个人发展全然不予考虑, 那么企业就不可能赢得员工的忠诚和献身精神。企业必须把员工当成必须依靠的、互助互利的合作伙伴, 实实在在地对他们报以忠诚和负责, 像关心企业的利润和发展一样关心员工的生活、前途和命运等, 员工才会投桃报李, 与企业同舟共济。

(三) 改进管理水平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 将促使中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历史性的转型。企业往往将人力资源管理简化为减成本、增效益。经常忽视一个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企业谋利益的同时, 也是在为员工谋利益, 求发展。只有让双方利益的存在互动关系, 达到双赢状态, 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持续发展。

(四) 创新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估体系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里, 其中组织个体 (员工) 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团队的创新能力。但根据协调理论, 在组织个体创新一定的情况下, 协同作用可以使素质发掘更大的潜力, 从而大大提高团队整体的创新能力。

激励机制的目的是激发员工通过高水平的努力实现组织目标, 并因此满足自身的某些需要。绩效评估则是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和行为作出评价, 并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以及工作产出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创新的绩效评估体系应该有利于团队目标的实现, 有利于团队绩效的提高, 有利于员工学习的改善和能力素质的提升。企业绩效管理, 必须要考虑到绩效评价的多种方法和多方介入, 要将企业发展和员工权利结合起来, 处理好效益与公平的关系, 营造一种和谐的劳动关系氛围。

另外, 企业在薪酬管理中, 需要进一步测算并制定合理的薪酬计划, 这一薪酬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考虑到法律的相关规定以及工会或员工的影响和作用, 如工资集体协商的规定等, 并严格执行薪酬确定和实施的相关程序。

新《劳动合同法》通过倾向性地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雇员, 促进劳动关系的协调、就业的稳定, 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它要求企业只有真正“以人为本, 人才制胜”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将雇员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实现企业与雇员的双赢,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是针对我国目前的社会现状, 特别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及企业用工不合理的普遍现象而提出。由于劳动者明显处于弱势地位, 《劳动合同法》旨在通过倾向性地保护雇员, 以达到实质公正的平等状态, 最终实现雇员和企业的双赢。本文主要阐述新法对企业薪酬体系的修改规定及影响, 分析当前企业和劳动者对新法的反应, 提出企业如何对待新规定,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修改,影响,薪酬管理

参考文献

[1]、《劳动合同法》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2]、《劳动法》1995年1月1日起执行;

[3]、周建.新《劳动合同法》下的薪酬设计手册.人力资源.60-63页.2008, 2;

[4]、杨方方.新《劳动合同法》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转变.人力资源.55-58页.2007, 8;

[5]、常凯.《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与企业发展新趋势——以《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契机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http://ahlenlee.fyfz.cn;

[6]、中国劳动咨询网http://www.51labour.com;

[7]、劳动合同法网http://www.ldht.org/;

建筑企业合同收入确认的思考 篇8

摘 要:建造合同是为建造一项资产或者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数项资产而订立的合同。建筑施工企业建造的产品建设周期长,建造体积大,造价高,一般先有买主后有标的物,为不可取消的合同。由于建造合同所涉及的资产的建设期很多是跨几个会计期间,由于对外提供信息的需要,施工企业必须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合同收入和费用进行确认,以正确反映本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有关合同进度及本期业绩的有用信息。

关键词:施工企业;建造合同;收入确认

财政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15号——建造合同》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行,新颁布的准则对建筑施工企业建造合同收入和费用的确认、计量进行了规范。在资产负债表日,合同收入因施工企业对合同结果的估计不同而有不同的确认方法。具体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当期的合同收入和费用;第二种情形: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地估计,不能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当期的合同收入和费用。

以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当期的合同收入和费用,操作起来简便,合同收入与达到完工进度而发生的合同成本相配比,体现了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能正确地反映当期已完工部分的合同收入、费用和利润,因而在建筑施工企业应用比较广泛。然而,这种方法,只有在建造合同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时才能运用,而建造合同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合同总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能够清楚地区分和可靠地计量;合同完工进度和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确定;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存在无法同时满足此四条件的情形,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合同的结果无法可靠地确定,在这种情形下,不能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当期的合同收入和费用。

1 建造合同结果不能可靠地确定的原因

(1)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技术难度大,工程设计变更频繁,实际工程量发生了变化,造成合同总收入无法确定,预计的总成本不能及时可靠计量。

工程项目的地质条件千差万别,施工过程中,建设方往往根据地质的实际情况对项目进行设计变更,在有些情况下,工程数量的变化也相当大,超出了合同范围,施工企业边施工边进行签证,以获得经济补偿,这些变更和索赔会增加合同总收入。但是合同中一般对变更和索赔控制非常严格,必须要经过相当复杂的程序,经现场监理、建设方代表或设计院签字,双方对收入的确认存在很大的差异,建设方与施工单位反复多次协商达成协议,收入的确认要经过相当长时间,施工企业没有及时按合同对工程总价进行合理预计,造成工程合同总收入无法及时、可靠地计量。另外,一些项目施工图纸滞后,无法编制施工图预算,合同预计总成本没有及时进行修正,而工程完工进度是依据实际发生的成本占预计总成本的比例来确定的,实际发生的成本和预计总成本不是在同一口径下测算的,当期合同收入也不能按完工百分比法来计算。

(2)一些建设方的信誉低、实力差,经营管理混乱或发生了财务危机,严重影响了与建造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一些项目因建设方的各种原因而陷入停工,施工企业发生的很多损失得不到补偿,还有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建设方以种种借口拖欠工程款,数额较大,且时间长,这些都导致与合同有关的经济利益不能及时地流入企业,坏账的可能性增大。即使执行了完工百分比法,将来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现时核算的经济利益仍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3)施工企业本身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实际已发生的工程成本无法及时可靠地计算,未完工尚需发生的成本无法可靠地预计,无法按完工百分比来确定工程完工进度。

施工企业合同成本核算基础工作不到位,没有建立各种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转移、报废、清查制度,没有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和工程量统计制度,成本核算不完整,一些已完工项目发生的成本没有及时地归集,如分包工程已完成,工程款已收到,但分包成本未按分包合同进行结算归集;材料已购入并耗用,但因材料领用单据没有入账,实际成本虽已发生,而财务却没有入账;一些材料虽已领出库,但在现场并未使用,这些导致实际发生的成本不真实。对本期未完工程量没有统计,对尚需发生的成本无法可靠地预计,预计总成本只能按最初的估计,而无法可靠地计量,因此不能按完工百分比确定合同收入与合同费用。

2 建造合同不能可靠估计时合同收入与费用的确认方法

按照建造合同准则的规定:如果建造合同的结果不能可靠估计,则不能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和计量合同收入和费用,而应区别以下两种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1)合同成本能够收回的,合同收人根据能够收回的实际合同成本予以确认,合同成本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合同费用。

例:某建筑公司与建设方签订了一项总金额为1800万元的建造合同。第一年末累计实际发生工程成本1400万元,当年施工企业与建设方结算值为1500万元,不存在已完工未结算的工程款,双方均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对合同预计总收入不能可靠地估计,对尚需发生的成本无法可靠地估计,施工企业在年末时对该项工程的完工进度无法可靠确定。在本例中,该公司不能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由于建设方能够履行合同,当年发生的成本均能收回,所以公司可将当年发生的成本金额1400万元同时确认为当年的收入和费用,当年不确认利润,而不应确认1500万元收入同时确认1400万元成本。财务处理为:借:主营业务成本1400万元,贷:主营业务收入1400万元;借:应收账款1500万元,贷:工程结算1500万元。

(2)合同成本不可能收回的,应在发生时立即确认为合同费用,不确认合同收入。

例:某建筑公司与建设方签订了一项金额为800万元的总价包干合同。因主要材料价格上涨,第一年末累计实际发生工程成本600万元,当年施工企业与建设方结算值为500万元,不存在已完工未结算的工程款,预计其它款项无法收回,对尚需发生的成本无法可靠地估计。本例中,对尚需发生的成本无法可靠地估计,不能应用完工百分比来确认合同收入与费用,由于建设方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能收回合同收入500万元,其它合同成本不能收回,应在当期全部确认为费用。财务处理为:借;主营业务成本600万元,贷: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贷:工程施工——毛利100万元。

3 加强建筑企业执行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的措施

(1)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各种财产物资的收发、领退、转移、报废、清查制度,建立、健全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和工程量统计制度,制定或修订工时、材料、费用等各项内部消耗定额;完善各种计量检测设施,严格计量检验制度,使成本核算具有可靠的基础,使实际发生的成本准确地计算,尚需发生的成本可靠地预计。

(2)对于为完成合同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必须及时、准确地进行归集和登记,对于为完成合同尚需发生的成本必须进行科学、合理地预计。应当划清当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成本的界限,未完合同成本与已完合同成本的界限。不得以估计成本、预算成本或计划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3)应根据实施建造合同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准确、及时地登记合同发生的实际成本、已办理结算的工程价款和实际已收取的工程价款,并根据工程施工进展情况,准确地确定合同完工进度,计量和确认当期的合同收入和费用。

上一篇:1.2安全教育案例下一篇:邓论社会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