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2011年度建设方案(精选10篇)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2011建设方案
编写提纲
一、概述
(一)县域基本情况
(二)县域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2011实施项目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20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20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二)2011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三、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一)项目区可供水量分析
(二)项目区需水量分析
(三)项目区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四、项目建设内容
详细说明2011工程建设范围和布局,建设地点,要建设内容、各类工程数量与规模、建设标准等。
五、水文地质
(一)水文地质
(二)工程地质
主
六、工程设计方案
(一)设计依据
(二)工程等级划分和设计标准
(三)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四)工程设计方案
七、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条件
(二)主体工程施工
(三)施工进度安排
八、环境保护设计
(一)环境现状
(二)环境保护设计
九、工程管理
(一)管理机构
(二)主要管理措施
(三)小型水利设施管理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改革
(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十、设计概算
根据本工程建设内容,按照省上颁发的有关办法和具体规定,测算本工程总投资(含资金整合),并提出资金筹措方案。
十一、经济评价
(一)评价依据
(二)评价方法与参数
(三)国民经济评价
(四)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十二、附件
(一)设计概算表
关键词:重点县建设,措施与经验
高台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 黑河干流中游下段, 属严重干旱缺水地区, 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县, 农田水利在发展和改善我县农村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虽然对一些骨干水利工程进行了节水改造, 但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还较为薄弱, 这与构建新农村和谐水利和统筹城乡发展很不适应。如何使农村水利与经济社会发展很好结合点起来, 紧紧围绕“民生水利”开展工作, 进一步开创农村水利工作新局面, 是水利工作面临的重点课题。高台县自2009年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一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以来, 以重点县项目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为引导, 统筹安排, 采用“集中投入、突出重点、区域推进、建管并重、注重实效”的工作模式, 强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区建设。项目从2010年3月20日开工到10月底结束, 已累计完成衬砌斗渠100公里, 修建各类建筑物2561座;修建塘坝1座;滴灌面积33.33公顷;旧井改造577眼;完成工程总投资3891.6万元, 总工程量50.06万立米。项目的实施, 有效地恢复和提升我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功能, 显著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可改善灌溉面积0.55万公顷, 新增节水能力455.2万立方米, 为构建和谐用水, 推动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县已实施的2009年和2010年重点县建设项目, 主要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建管规范化
为了加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的建设管理, 规范建设行为, 保证项目建设规模、工期、质量和效益达到设计目标, 县政府成立了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 并成立了高台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办公室, 对工程建设的计划、进度、质量和财务管理全面负责, 不受行政干预, 独立行使法人职权。在工程建设中, 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负责制, 招标投标制, 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四项制度”。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 对工程规模、效益、质量、投资进行了严格控制。同时针对工程量大面广, 时间紧, 任务重和项目多的特点, 办公室下设财务科、物资供应科、质量监督科等相关职能科室, 从财务管理、物资供应、工程质量、建设监理等方面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了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现场监督、物资供应和资金管理的工作。同时在资金管理上坚持专款专用, 严格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设立账户, 分类核算, 实行工程量结算会签制度, 保证资金合理使用和安全运行。
二、探索创新机制, 积极发挥村民“一事一议”的主体作用
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规模小、范围广、影响因素多。目前, 我们实施的重点县建设项目需要引导农民筹资筹劳来建设完成, 自筹比例占到了项目总投资的30%~35%。因此, 正常基建工程程序无法满足工程建设实际需要, 且自从农民义务工取消后, 群众不愿意投工投劳进行一些项目建设, 仅仅依靠政府已无法完成工程项目建设。因此, 我们积极探索村民“一事一议”制度, 从项目申报开始, 严格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积极动员、宣传, 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通过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进行“一事一议”, 充分尊重农民意见, 对工程建设内容, 建设方案、资金筹措、投工投劳方式以及建后管护机制与受益区群众积极协商, 拿出合理、可行的意见, 形成村民“一事一议”材料, 并签订投劳折资协议书, 通过这种方式, 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受益区群众的主体作用, 同时, 及时将项目建设的进度、受益区群众投工投劳情况等内容在村公告栏进行公示, 保证项目建设的公开、透明, 从而克服施工期与春播期冲突的重重困难的情况下, 积极投工投劳, 支援项目建设, 为项目建设顺利实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项目建设连片治理, 突出工程效益
高台县组织编制的重点县设项目, 以高台县人民政府批准的《高台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作为安排项目依据,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建成一片, 治理一片, 发挥效益一片”原则, 编制完成了重点县三年建设方案, 分年度实施方案, 力求实现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面上建设向重点建设转变、单项突破向整体推进转变的模式, 选择在农业增产增效潜力大、示范作用显著、前期工作充分、建设规划完备、群众积极性高的村社, 引导受益农民投工投劳,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加快工程建设步伐。我县的2009年度和2010年度项目就选择在渠道破损严重, 渠系水利用率低, 群众对项目建设积极性较高的新坝、红崖子、六坝和罗城灌区的20多个村社进行斗渠衬砌, 实现了连片集中治理;对多年了影响我县红崖子灌区红沙河村的塘坝进行新建, 从而有效改善红沙河村0.02万公顷农田灌溉条件和解决477户、1773人、1.24万头 (匹) 畜的饮水安全水源问题;对多年来影响水资源管理, 水量浪费严重, 水费收缴困难的六坝灌区, 通过重点县建设, 对全灌区527眼机井全部进行了更新配套, 架设智能水表, 实现了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加强了水资源的科学调度,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项目实施后, 可改善灌溉面积0.55万公顷, 新增节水能力455.2万立方米。
四、整合项目资金, 加大设施投入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是一项强基础、惠民众、管长远的民生工程。通过采取加大政府投资、发动群众投劳措施, 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各投其资、各负其责、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综合治理”的原则, 制定切实可行的资金整合计划, 整合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和资金, 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 形成了国家投资骨干、地方出资配套、群众投工投劳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目前已整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土地整理项目、小型农田水利补助项目、节水补助及实验示范项目等项目中涉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9个项目, 共计整合资金2909.96万元, 衬砌渠道126.82公里, 配套建筑物239座, 新建取水口1座, 改建塘坝1座, 维修机井42眼。项目建成后, 可改善灌溉面积1040公顷, 项目区年节水量62.88万立方米, 预计增加粮食生产能力83.3万公斤, 增加农民总收入180万元。
五、实行社会监督, 保证工程质量
由于工程建设量大面广, 工程建设施工期短, 进度快, 占线长, 劳力多, 工程质量紧紧依靠监理人员, 施工技术人员和政府监督人员无法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因此, 县水务局积极协调各受益村社, 按照“谁受益、谁监督”的原则, 分段进行了承包, 每个村社设置3名~5名专职农民质量监督员, 对施工企业的工程建设质量进行监督, 从而确保每个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该项措施的实施, 在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六、强化建后管理, 落实管护责任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主体不明确,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主体缺位, 产权不清晰, 管理责任不明, 存在“有人用无人管”的现象, 农民缺乏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 运行管理和维护责任难以落实, 使得工程老损失修, 效益急剧衰减, 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发展, 影响了农民生产生活。
高台县的重点县建设项目完成后, 分别进行了县级竣工验收、市级复验和省级抽验, 并按照有关批准文件进行逐项清点, 办理移交手续, 与其签订工程启用协议, 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及农民用水者协会相关章程、管理制度, 全部交付农民用水者协会负责管理。并以高台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为依据, 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种“民建、民用、民管”的群建群管模式, 理顺管理体制, 激活运行机制, 加强农民用水者协会能力建设, 落实了管护责任主体, 确保工程长期良性运行;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水管单位”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 实行农业供水的“一价制”水价政策, 推行水管单位“一费开票到户”、农民用水户协会“一票收费到户”的水费收缴机制, 有效加强了用水管理, 规范了收费行为, 促进了节约用水, 减轻了农民负担。
七、加强宣传报道, 营造社会氛围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民生水利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水利的重要基础,是粮食生产安全的保障,是关系国家发展的大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是做好农田水利工作的重要一环。
会议强调,各重点县要按照国家财、水两部要求,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规范细致及时做好项目申报工作。
一要统筹安排、科学谋划,严格按照国家文件要求,确定重点县三年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建设重点。重点县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和“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的原则,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以工程配套改造和管护机制改革为手段,以各级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为引导,通过资金整合、集中投入、整体推进战略,迅速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和管护水平,全方位推动小型農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国家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县项目以来,全国各地积极组织项目的竞争和实施。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作好项目规划,通过竞争,成为全省第三批28个小农水重点县市区之一。其项目发展思路、工作方法和保障措施,值得一些地方借鉴。
一、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聊城市东昌府区坚持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取得较好成效。进入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市)之列,一直是东昌府50万人民的一个期望目标,对此全区上下目标一致,信心满怀。
(一)老百姓得到小水利建设的实惠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是农民摸得着、看得见的民心工程,是赢得民心,促进和谐,树立了和政府形象的工程。今年盛夏,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的高山蔬菜和新鲜瓜果喜获丰收,农民朋友将他们种植的‚金太阳‛黄皮西瓜送给水利干部职工品尝。这个乡平均海拔700米,被称为‚宜都的西藏‛,农民之所以对水利有这样淳朴的感情,在于前两年水利部门在这个乡实施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为农业提供了水源保障,农民通过种植高山果蔬致富。这个项目得到省财政厅、水利厅的大力支持,至今农民还念念不忘。2009年,宜都市在丘陵地带的松木坪镇徐家湾村实施国家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后,项目区内粮食、油料、蔬菜、茶叶等普遍增产增收,今年大旱没有受灾。
(二)小水利建设助推了农村面貌的改善近年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民办公助、山区小农水等小型农田水利项目,适合当前新农村建设实际需要,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宜都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无一不是水利建设的先行者。枝城镇九道河村曾是全省老区贫困村,近年来通过综合整治河堤、堰塘等小水利,将大片河滩变为良田沃土,农民利用宝贵的土地发展冬枣,人平年收入近万元。宜都市按照‚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要求,制定‚碧水新村‛计划,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恢复河塘、渠系的引排功能,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民基本达到家家住楼房、户户吃自来水、天天用太阳能。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将进一步加快我市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中央精神鼓舞基层农田水利建设的热潮 今年中央1号文件聚焦水利,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又专门研究水利事业发展大业。这些都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干部和群众大兴水利建设的信心。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市)项目,将更加增强基层的责任感、紧迫感,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县项目依,将再掀水利建设热潮,推进农村水利向纵深发展。宜都市超前思考,提前规划,及时完成了‚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的编制,规划重点项目22项、总投资13亿元,有的项目已经开始实施。农民在尝到小农水带来的好处后,积极性十分高涨,在实施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市)项目中,势必踊跃参加,事半功倍。
二、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必须有牢靠的工作基础
(一)客观上有合适的地理地貌
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特点在于一个‚小‛字。宜都地处长江与清江的交汇处,被称为 ‚三峡门城‛。现辖7镇2乡1个街道办事处。国土面积13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59万亩,地貌特征‚七山一水二分田‛。人口39.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33万人。长江、清江、渔洋河纵贯宜都境内,‚两江一河‛,堤防总长近70公里。全市水利工程星罗棋布,除省管高坝洲大型水库外,有中小型水库46座,堰塘10221口,涵闸45座,机电排灌站206处,灌溉主干渠496公里,田间末级渠2500公里,控制灌溉面积13.7万亩。自然的地理地貌适合小水利建设因地制宜展开,现有的水利设施需要小水利项目来进一步补充完善,这也是科学发展的需要。
(二)主观上有较好的水利工作基础
近几年来,宜都市按照‚依托项目求发展、改革创新求突破、持续发展求和谐‛的科学治水方针,积极探索并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丘陵特色的水利建设之路,受到国家水利部、省水利厅等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水利报》、《湖北日报》等多家媒体予以了宣传报道。
一是政府主导走在前。近几年,宜都市年年都把水利建设目标任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列入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实行跟踪督办,责任考核。
二是科学规划走在前。按照‚城乡统筹,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力求实效‛的方针,编制完成了《宜都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等10多个专项规划,《宜都市2010-2020年农村水利综合规划》获市人大常委会一致通过,形成了一整套科学有序的水利建设规划体系。人大全程监督,纪委开展后评价,宜都市的水利项目建设始终处于规划、审议、实施、评价‚一条龙‛的良好状态。
三是试点工作走在前。宜都市先后荣获了‚全国水资源管理先进单位‛、‚全省水利建设先进县市‛等称号,同时也是‚全国水利改革试点县市‛、‚全国节水灌溉试点县市‛、‚全国饮水安全示范县市‛和‚全国水利普查试点县市‛。2010年被水利部农水司确定为研究基层水利发展的工作联系点。全市饮水安全覆盖率达到100%,成为全省四个国家饮水安全建设示范县市之一。水环境综合治理被评为‚宜昌市十大民生水利工程‛,并列为全国农村水利工作会议的参观现场。四是改革发展走在前。在全国率先实行‚产权受益户共有制‛改革,实现了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管理责、权、利的统一,盘活了水利存量资产,拓展了水利投资渠道,调动了民间资本兴修小型水利设施积极性,建立了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长效机制。改革产生动力,上级安排到宜都市的每个水利项目都能如鱼得水,顺理实施。
五是质量监管走在前。创建的‚监管办—质监站—‘二次监理’‛三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得到上级水利专家们的肯定和好评。《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水利报》等媒体陆续报道,并配发评论。《中国水利杂志》、《国家水利发展研究》等国家水利权威杂志推介,在全国推广。
(三)组织上有坚强的制度保障
宜都市历来重视水利工作,围绕‚民生水利、平安水利、生态水利、和谐水利‛目标,加快水利建设,建立了一整套水利建设和管理制度,从市到乡,逐级逐项强化责任,加强督办,形成了协调有序、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农村水利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实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必须有严格的措施保障
(一)严格规程,精心组织
一是建好组织机构。为抓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宜都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建管办公室,确定了项目法人,配备了工作专班。
二是明确目标责任。进一步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每个乡镇水利服务中心公益性服务人员不少于2-3人,按照‚以钱养事‛的要求足额保障经费,保证公益职能履行。分片区落实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与领导干部实绩考核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市委每年召开一次常委会研究水利建设工作,市政府每个季度召开一次专题办公会议,统筹安排和部署项目建设工作,分管领导每个月对项目区进行一次现场检查,随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三是编好规划方案。按照科学布局、合理选点、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贴近民意、惠及百姓的原则,不断完善《宜都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宜都市规划项目总投资6660.7万元,从2011年开始分3个实施。项目竣工后,将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4.02万亩,灌溉保证率达到85%,项目区农民每年增收近1100万元,实现农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加植被覆盖、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损失、保水保土的生态环境效益。
四是确保工程质量。全面落实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工程联系机制,按照一个工程一个领导牵头、一个专班协调、一个干部联系、一个技术人员把关的要求,保证工程如期顺利竣工,确保这一项目建成优质工程。
(二)多元筹资,全力以赴
一是确保国家项目资金全额、直接投入到项目;二是确保财政配套资金落实到位,优先满足项目需要;三是市财政每年拿出4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直接用于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的奖补;四是整合土地整理、退耕还林、扶贫开发、农业开发等涉农项目资金,3年2620万元,统筹使用。五是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六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小水利建设。
(三)总结经验,大胆创新
宜都市连续8年荣获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称号,连续5年位居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前两位。目前在中部‚百强‛县市排名22位、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166位。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4.2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316.3亿元,财政总收入14.7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亿元。宜都市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等45项国家级荣誉,获得全省水利建设先进县市等280项省级荣誉。社会保障、政务公开、城乡统筹、饮水安全、便民服务等100多项特色工作纳入全国、全省试点、示范,被中央党校和新华社赞誉为‚全国探索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试验田‛。全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在宜都市实施,不仅使项目区呈现出‚田成方、树成行、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亮丽景观,而且一定也能办出好成效,办出好经验,办出好样板,办出全国示范点!
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
财农〔2009〕92号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决策部署,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财政部、水利部决定,在继续做好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的同时,从200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县市区,实行重点扶持政策,通过集中资金投入,全面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为做好重点县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重要意义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保障。针对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普遍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的问题,2005年,中央财政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以“民办公助”方式支持各地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诸多原因,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标准低、工程不配套、老化破损严重,以及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滞后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为了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必须集中资金投入,连片配套改造,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由面上建设向重点建设转变、由单项突破向整体推进转变、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彻底改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各级财政、水利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把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任务,认真部署并切实做好组织实施工作,确保重点县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
(一)指导思想。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要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和“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的原则,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以工程配套改造和管护机制改革为手段,以各级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为引导,通过资金整合、集中投入、整体推进战略,迅速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和管护水平,全方位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而提高水分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基础保障。
(二)建设原则。重点县建设要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实际,不断完善和创新“民办公助”机制,严格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各县要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和发展可能,组织编制县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科学确定工程措施和类型,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区分轻重缓急,分期分批组织实施。
集中连片、突出重点。项目建设要相对集中连片,形成规模,发挥工程的整体效益,重点解决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卡脖子”工程和“最后一公里”工程,优先安排农业增产增效潜力大、示范作用显著、前期工作充分、群众积极性高的区域。
尊重民意、民办公助。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按照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有关要求,组织农民参与工程规划、筹资、投劳、建设、运行、管护的全过程,使农民真正成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受益的主体。
整合资源、完善机制。要积极整合中央与地方、各部门之间的相关资金、技术等资源,加强部门合作,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继续完善小型农田水利长效投入机制,形成以用水户管护为主、基层水利服务组织指导为辅的工程管护机制,实现工程的长期高效运行。
三、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主要任务与目标
(一)主要任务。以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的配套改造为主,因地制宜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适度新建小微型水源工程。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在搞好分类建设管理的基础上,突出建设重点,增强示范效应。建设适度规模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片、现代化灌排渠系示范片、雨水集蓄利用示范片、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结合水价改革)示范片等若干个不同类型的示范片。
(二)主要目标。在全国范围内分批次分阶段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使每一个重点县经过若干年建设,基本完成县域内主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在重点县建设任务完成后,要使县域内:
——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提高10-15%,或达到60%以上。
——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提高15%,或达到50%以上,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提高5%,或达到23%。
——纯井灌区的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工程面积占该区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比例达到80%以上。
——高效农业区的喷灌、微灌工程面积占该区工程面积比例达到50%以上;井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不低于0.75;渠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大中型渠灌区斗口以下、小型灌区渠首以下):缺水地区平均不低于0.65,丰水地区平均不低于0.55。
——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以上;缺乏灌溉条件的山丘区和灌区的高岗地,通过新建小型水源工程发展补充灌溉,基本解决农民口粮问题;
——着力推进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以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为重点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
四、做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几点要求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是一项强基础、惠民众、管长远的民生工程。各级财政、水利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格执行有关管理办法,扎实做好重点县建设各项工作。
(一)强化重点县建设的组织领导。各级财政、水利部门要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将重点县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有效工作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省级财政、水利部门要认真做好重点县选择、实施方案审查、以及项目监督检查、绩效考核和验收工作。各重点县财政、水利部门要合理确定建设任务,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抓好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二)科学编制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各地要高度重视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已编制完成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的县,要尽快提请县人大或县人民政府批准。所有涉及农田水利的建设项目,都应以县级农田水利规划为指导,并将县级农田水利规划作为国家安排补助投资的重要依据。未编制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或对规划编制工作不重视的县,不列入重点县建设范围。
(三)积极整合资金,切实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力度。各地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五部委《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05〕50号)要求,切实承担起农田水利建设的责任,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纳入政府投资和财政预算,千方百计增加投入。省级财政部门要按照2005-2009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尽快建立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并切实增加资金投入规模。中央财政将把地方财政投入力度作为中央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分配的一项重要因素。各地在切实加大专项资金投入的同时,要加强资金整合,进一步拓宽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渠道。各地要按照《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的指导意见》(财农〔2006〕36号)要求,努力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以县级农田水利规划为依据,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专项资金为引导,以重点县建设为平台,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在不改变资金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积极整合各项涉及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统筹安排,集中使用。
(四)严格管理强化考核,切实加强对重点县的监管。一是规范重点县选择程序。省级财政、水利部门要严格按照重点县选择基本条件,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定重点县名单,并采取适当形式对重点县名单进行公示。二是建立重点县建设绩效考核制度。采取科学的方法,将重点县建设的组织管理、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投入、资金整合、资金使用和监管,以及管护机制等因素纳入考核范围,具体考核办法由财政部、水利部制定。三是重点县实行动态管理。要按照重点县绩效考核制度,对重点县数量一年一考核、一年一确定,中央对省进行考核,省对重点县进行考核,并引入竞争机制,将考核结果与以后重点县数量和资金规模直接挂钩。对考核结果较差的重点县取消资格。四是加强资金监管。各级财政部门要建立和完善资金监管体系,加强对重点县建设资金的监督与检查。建设管理和资金使用混乱、存在严重违规违纪问题的重点县不再列入下一重点县范围。五是加强工程建设管理。重点县要积极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组织专业技术队伍,精心设计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强对重点县的技术指导,及时了解掌握工程建设进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五)认真做好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工作。在抓好重点县建设的同时,要针对部分县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最薄弱和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继续实行有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建设。省级财政、水利部门要统筹协调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与专项工程建设任务,合理配置资金与技术资源,确保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与专项工程建设两项工作取得实效。
财政部 水利部
落实责任
全面完成2010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
重点县建设任务
(2011年11月1日)
我县2010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作,在省财政厅、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县扶贫、国土、农业等单位的紧密配合下,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使项目区灌溉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确保了粮食生产安全,特别是同现代农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全面提升了现代农业发展条件。根据会议安排,我就2010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作作一简要汇报,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资金计划下达及执行情况
2010年9月1日,市财政局、市水务局以“商财办农[2010]116号”文下达了2010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计划2420.18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800万元,省级财政配套整合资金562万元,县级配套50万元,群众自筹328.18万元,整合资金680万元。要求新修和加固水窖(池)246个、引水堰闸15座、渠道39.4km渠系建筑物152座、输水管道5.75km、要求完成土方5.17万m、浆砌石2.76万m、砼1.206万m。根据计划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我们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计划的衔接、制度的
333
订立、管理的完善有机的结合起来,力求改变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的局面,逐步形成了一个布局合理、建管结合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格局。
我们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先行、集中投入、整片推进、协会优先、良性管理、绩效考评、当年见效”的建设思路,起好步,开好局,积极推进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扎实有序开展。截止9月初,项目区云盖寺、结子、西口、茅坪、张家等5个乡镇,已累计完成土方开挖5.17万m,浆砌石2.76万m,砼1.2万m,完成投资2420.18万元,占计划下达的100%。完成水窖246眼,渠道39.4公里,管道5.75公里,渠系建筑物152座,恢复增加灌溉面积1.62万亩。
二、主要做法
一是组建机构,落实责任,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县政府成立了以主管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资金协调小组、技术指导小组、绩效考评小组,具体负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日常工作。项目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机构,负责本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组织领导和项目实施。为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不走形式,任务不落空,县政府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纳入部门和乡镇任期目标考核内容,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逐级负责,任务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是宣传发动,统一认识,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大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县通过逐级召开县乡干部会、村组干部会、群众大会的办法,教育引导群众统一思想认识,积极投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同时,采取张贴标语、333
印发传单,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手段,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教育,增强了全县上下加快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信心和决心。
三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逐步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我县先后三次派人参加财政部、水利部在北京、黑龙江和海南举办的培训班,学习领会国家政策,指导开展我县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我县委托陕西省泾惠水利水电设计院编制完成了《陕西省镇安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09—2011年)》,计划利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县域主要灌区的改造提高,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溉工程体系。通过三年的建设,使有效灌溉面积从现在的5.2万亩提高到10.3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提高13.5%;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从原来的0.4提高到0.63;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61%。规划涉及全县25个乡镇、87个村、5.15万亩农田的引水和田间灌溉工程。在规划的框架内,我们又委托泾惠设计院完成了《镇安县2011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和标准文本,已通过省级审查并上报财政厅和水利厅,待投资计划下达后,将迅速开展项目建设。
四是规范建设行为,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根据《陕西省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我们制定了《镇安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并落实到各项目区。“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始终把质量管理放在第一位,努力做到“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为了规范建设行为,提高管理水平,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全面实行“四项制
度”。市局批准了项目法人单位,对施工和监理实行了招投标,签订了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实行合同化管理。申请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行政府监督。抽调技术力量,配合监理,加强现场质量安全管理。真正做到规划工作高水平、指导工程高起点、组织施工高要求、工程验收高标准,达到工程质量优,施工进展快,投资效益好的目的。
五是筹措资金,整合项目,合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优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落实县级配套资金50万元;采取“一事一议”的方法,动员项目区群众积极投工投劳,以劳折资促进项目建设;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80万元,基本口粮田建设资金400万元,配套完善项目区建设,做到板块式推进,努力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为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根据《陕西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绩效考评实施细则》我们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资金专户,通过县财政局实行报帐制。县监察局、县审计局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全程监督,保证资金使用安全、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人员安全。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按照《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办法》,依据中纪委关于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要求,制定了《镇安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指导我县项目区建设。
六是夯实责任,加强管理,保证工程设施长期稳定发挥效益。对已改制的灌溉工程,继续维持产权和经营权不变。今年新建的工程,将按照“明晰所有权、拍卖使用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的原则,采取租赁、承包、拍卖、股份合作等形
式,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流转,落实管护责任,促进水利设施长期发挥效益。水窖节灌工程归户主所有,采取“谁建、谁管、谁所有”的原则落实产权,明确管护责任。在小水项目区积极引导和推广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大棚蔬菜、中药材、烤烟、茶叶等,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发挥水利工程灌溉效益,走高效农业发展道路,把中省投资效益落实到具体产业发展上。
户县位于西安市西南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水,地处关中“一线两带”和“西安一咸阳经济圈”的核心部位,是一个传统的城郊型农业大县。户县被列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以来,及时编制完成了《户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规划(2009—201 1年)》,2009年项目概算总投资2 93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80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61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612.16万元,财政涉农整合资金225万元,受益群众集资及投劳折资686.84万元。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项目区乡镇、村组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项目取得较快进展。截止目前,已新打机井20眼,铺设地埋管36.8km,地埋线14.5km,衬砌U形渠2km,浆砌石明渠2km,涵洞1.3km,新建护井房40座,护井台5座,累计投入劳动工日3万个,投入机械2 400台班,完成土方8.6万m3衬砌浆砌石6 500m3,砼500m3完成投资1 677.5万元,占投资计划的80%。
为了确保中央小水重点县建设项目顺利实施,一是成立了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水务局局长、财政局副局长任副组长,各项目区乡镇长为成员的重点县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多名业务技术骨干负责具体业务技术指导和组织协调工作;二是建立了办公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工作人员包抓项目单位,坚持周周检查项目,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通报项目进展情况,分析、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县财政局按照《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了资金运行机制,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户核算、专人管理、单据报账、国库支付、台账备查,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四是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在兴修水利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和组织农民开展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确保重点县项目建设顺利完成;五是项目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以切实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整体效益为目的,通过政府协调,部门协作,以立项扶持的小水重点县建设为平台,对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支农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实现资金规模效益;六是按照“统一部署、分类管理”的原则,严格按照项目“四制”(项目法人制、合同制、监理制和招投标制)组织项目建设;七是通过县电视台和金户视野进行报道,提高项目实施的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八是制定了参建三方例会制度、工程质量抽检制度、隐蔽工程旁站监理和报验制度等,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重点县建设项目如期全面完成,建成精品工程。
1.1 绪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部署,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从200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县市区,实行重点扶持政策,通过集中资金投入,全面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是济阳县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保障。针对该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基础差、建筑物工程配套率低,加之现有工程经多年运行,普遍存在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等问题,通过全县范围内的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基本改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山东省财政厅、水利厅“2009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立项指南”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济阳县海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和济阳县水土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需求,通过对中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专项资金的集中投入,使全县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连片配套改造,形成节水灌溉规模,发挥工程的整体效益,重点解决仁风镇西南部、垛石镇东北部、垛石镇南部、太平镇东部等灌溉无法保证区域的农业灌溉;对太平镇东北部和孙耿镇北部等地区的灌区末级渠系进行配套改造,解决影响农田灌溉的“最后1km”工程;对新市镇所在地的灌区固定渠道及建筑物进行整治,解决长期困扰该地区农业灌溉的“卡脖子”工程和“最后1km”工程;对土马河沿岸的小型扬水站进行重建,解决河沿岸部分地区的灌溉问题。
为达到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目标的要求,针对黄河补源灌溉的特点,济阳县根据本县实际情况,规划2009~2011年济阳县小型农田水利主要建设任务为:对两处中型灌区末级渠系进行配套改造,共6.5万亩;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4处,共11万亩;对1处中型灌区固定渠道进行改造,共9万亩;新建、维修和重建小型扬水站共22座。由于济阳县的农田主要依靠引黄灌溉,所以渠道淤积成为制约当地灌溉的主要问题,全县80%以上的引河灌溉渠道因为淤积问题而无法正常发挥灌溉功能,济阳县西北部的新市镇矛盾尤为突出,因此,规划在新市镇建设现代化灌排渠系示范片1处,共9万亩,工程建成后将解决当地灌溉的“瓶颈”问题并为济阳县其他相同问题地区起到示范作用。
根据三年建设规划方案要求,2011年主要建设任务为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一处,沿齐济河两岸新建灌溉泵站9座,采用低压管道灌溉技术,灌区面积2.3万亩。受济阳县水务局委托,我院编制完成《济阳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实施方案(2011)》报告。施工组织设计
2.1 施工条件
2.1.1 水文气象
济阳县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雪稀少,春季多风、雨水较少,夏季雨热同季、降水集中,秋季日照充足、多晴好天气。气温常年平均值为12.8℃,极端最低气温-22.7℃、极端最高气温40.5℃。年降水量常年平均为578.1mm,主要集中在6、7、8、9四个月,保证率达80%的降水量为480mm,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大降水年达1028.5mm,小降水年为247.9mm。年平均相对湿度65.6%,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84h,全年辐射总能量为520.84kJ/cm2。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SW)风,其次为东北(NE)风,常年平均风速为2.9m/s。无霜期195天左右,最大冻土层深度56cm。
2.1.2 施工交通及用水用电条件
2011年实施方案节水灌溉工程位于104国道以西,六一路以北,工程周围都有乡村道路连接,施工区交通便利。项目区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良种普及面广,通讯电力骨干设施完善,电力供应充足,工程位置处有10KV高压线通过,工程供电方便快捷。
工程施工区域,地形平坦,场地条件较好。泵站位于齐济河两岸,施工用水可直接提取河水,沉淀后应用。施工用电全部采用网电。
2.2 施工围堰及施工排水
(1)施工临时围堰
泵站进水池开挖前,应先将河道内积水排除,施工期选在非灌溉期,采取断流方式,在河道内修筑临时施工围堰,上游围堰修筑在9号泵站上游侧,下游围堰修筑在洪官屯北桥6号泵站下游侧。施工围堰采用编织袋装土回填,回填边坡1:1,顶宽1.5m,围堰顶高出河道水位0.5m,根据目前测量的河道水深确定,上游围堰顶高程19.55m,下游围堰顶高程19.23m,施工完成后拆除围堰至原河底高程。
排水方式为在基坑上游东侧、下游西侧角各设一集水井,用4台扬程为3~5m、流量为120m3/h的潜水泵抽排,运行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初期明排水按一天运行3个台班,4.5天排完,施工期间每天运行两个台班,运行时间为10天。
当管道沟槽开挖出现地下水时,采取集水坑抽排至就近排水沟渠内。
2.3 主体工程施工
本工程主要包括灌溉泵站、低压输水管道、乡村道路、灌溉排水管涵等四大部分。主要工程内容包括管槽土方开挖、土方填筑、石方砌筑、管道铺设、管道配件安装、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工程等。施工依据的主要规范:
(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2)《泵站施工规范》(SL27-91);(3)《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5)《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20203-2006);
(6)其他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和技术规定 2.3.1 土方工程施工
(1)土方开挖
进水前池、进水池土方开挖,采用1m3反铲挖掘机开挖,就近堆放在堤顶外侧。
管道沟槽土方开挖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槽底宜挖成弧形管床,管床对薄壁塑料管的包角应不小于120°,土方就近堆放至管槽一侧,0.3m以外,用于沟槽土方回填。
槽底应平直、密实,并清除石块与杂物,排除积水。超挖则应回填夯实至设计高程;开挖后若地基软弱应采取加固措施;地下水位较高,土层受到扰动时,可铺15~20cm砂垫层。管槽开挖完毕应检查合格后再敷设管道。
(2)土方回填
土方填筑包括泵站进水池、泵房基坑回填、乡村道路路基回填、管槽土方回填。回填所需土料采用亚粘土,粘粒含量宜为15%~30%,塑性指数宜为10~20,且不得含有植物根茎、砖瓦垃圾等杂质;填筑土料含水率与最优含水率的允许偏差为±3%。进水前池、进水池挡土墙外基坑回填,采用挖掘机挖土,配合人工回填,人工夯实,压实度90%。
路基土方回填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推土回填,拖拉机压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管道沟槽土方回填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推土回填,人工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一般回填达到管顶以上15cm后再进行最终回填,压实度90%。考虑回填后的沉陷,预留沟槽土方沉陷值,使填土面略呈拱形,拱起高度取30cm。
管槽回填前,应清除石块、杂物,排净积水。回填必须在管道两侧同时进行,严禁单侧回填。所填土料含水量要适中,管壁周围不得有直径大于2.5 cm的砖瓦碎片、石块和直径大于5cm的土块。承压能力较小的塑料管道沟槽回填前,应先使管道充水承受一定的内水压力,以防管材变形过大。回填应在地面和地下温度接近时进行,以防填土前后管道温差过大,对连接处产生不利影响。
管道试水回填应严格按照《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20203-2006)要求执行。
2.3.2 水泵、机电设备安装、管道铺设
水泵及机电设备安装按照生产厂家的设备装箱技术文件及国家、地方的有关安装技术规范、规程执行,保证安装质量标准。机电设备安装完成后,应按要求进行调试,各项测试数据均应在规定允许范围内,在此基础上,对机组进行空载运行,检验安装效果,并按规定进行试运行。
PVC-U管道、PE管道、管件、给水栓安装及验收,严格按照《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20203-2006)要求执行。2.3.3 乡村道路工程
乡村道路主要为路基回填和路面施工,使用推土机将原路面平整,原土压实后回填路基,其上铺级配碎石,路拱坡度2.5%。
干压碎石路面采用75~50mm粗碎石做主骨料,形成嵌锁作用;用石屑填满碎石的孔隙,增加结构的密实度和稳定性。碎石的最大粒径不超过80mm。碎石强度应大于三级,针片状和软弱颗粒不应超过15%。碎石路面压实厚度120mm。
干压碎石路面分为三层,有下承层、基层及面层,下承层为土路基,基层为填隙碎石,面层为石屑磨耗层,具体施工程序如下:
准备下承层:基层的下承层为土基,原土路基表面平整后压实,没有任何软弱地点和松散的材料。
施工放样:恢复中线,每10~15m设一桩,并测出标高。备料:根据基层宽度、厚度和松铺系数1.2,计算各段需要的粗碎石数量。填隙料用量约为粗碎石重量的30%~40%。
摊铺粗碎石:按松铺厚度均匀铺粗碎石。
初压:用8t两轮压路机碾压3~4遍,每次重叠1/3轮宽,碾压由边至中,使粗碎石稳定就位。
撒铺填隙料:用石屑撒布机或类似设备将填隙料均匀撒铺于压稳的粗碎石层上,松厚约2.5~3.0cm。
碾压:用振动压路机慢速碾压,将全部填隙料振入粗碎石的空隙中。再次撒布填隙料和碾压,第二次撒布填隙料,松厚约2~2.5cm。用振动压路机继续碾压,直到全部孔隙被填满为止。
终压:用12~15t压路机再压1~2遍。碾压前宜在表面洒少量的水,洒水量大于3kg/m2。碾压完毕,在其上撒铺2~3 cm厚石屑磨耗层。碎石路面施工时应严格遵守有关公路路面施工规范、规定。2.3.4 混凝土工程
由于砼浇筑方量较小可就近设置砼拌制系统。根据各单项建筑工程砼浇筑强度和施工条件,确定采用移动式0.4m3砼搅拌机拌制砼,胶轮车直接运输入仓。入仓后的砼分别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砼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砼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砼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砼初凝之前将上一层砼浇筑完毕。砼浇筑完毕后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
建筑物预制件按设计要求的强度,采用就地预制、养护、吊车吊装就位。
本工程主要吊装件为预制混凝土涵管,单件最大起吊重量为2.0t,吊装设备利用5t汽车起重机起吊,平板载重汽车运输。
2.4 施工总布置
济阳县2011建设项目包括: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项目总灌区面积2.3万亩;主要工程为9座泵站及低压管道铺设。建设乡村道路3.74km及穿越乡村道路的灌溉、排水管涵2座。本工程施工总布置的内容包括:料场布置、土方堆存与弃置、场内外交通及衔接、施工仓库、加工厂及生活福利设施。
料场布置: 泵站及管槽土方回填全部采用开挖土,泵站施工场地均布置在河道两岸,范围为工程确权划界的范围内。所需砂石料就近堆放在泵房南北两侧。
土方临时堆存与弃置:
各泵站及管涵开挖土方用于自身填筑,均临时堆存于各建筑物基坑两侧。管槽开挖土方沿管道轴线向一侧堆放,考虑施工机械,安装人员操作及材料堆放等因素,管道施工临时占地按照宽度5m计算,共计占地774.90亩。
场内外交通及衔接:
泵站位于齐济河两侧,东岸沿堤顶修筑施工道路一条,顶宽5m,高0.25 m,边坡1:1.0,作为场内交通道路使用,西侧有一条乡村土路可作为施工道路使用,施工时也可先施工新修道路,作为泵站施工道路使用。管道埋设可借助田间道路或灌排沟渠,不需另外修筑施工道路。
施工仓库与加工厂:
本工程施工加工厂主要包括: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砼拌和系统及附属仓库等。仓库除油料库外均设于加工厂内,经估算,本工程施工建加各类加工厂及水泥仓库、油料库、设备库、钢材仓库、其他零星材料仓库总面积1200m2,占地1.80亩。
土方挖填工程、混凝土浇筑等主体工程施工机械停放场就近设在齐济河两岸,主体工程施工场区附近,面积1120m2,占地1.68亩。
生活福利设施:
管道埋设与安装及建筑物工程施工的生活福利设施分段集中设置,根据工程长度在六一路和林场路各设一处,根据高峰期施工劳动力人数,按人均20m2占地面积计算,生活福利设施共计占地7.40亩,为临时占地。
施工总进度: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项目、工作量及施工条件确定工程总工期为4个月,泵站与管道铺设同时进行。计划2011年的9月中旬开工,12月中旬完成全部工程施工,具备使用条件。
综合说明...............................................................................................1 1.1 绪言..............................................................................................1 2 施工组织设计......................................................................................2 2.1 施工条件.....................................................................................2 2.1.1 水文气象............................................................................2 2.1.2 施工交通及用水用电条件................................................3 2.2 施工围堰及施工排水.................................................................3 2.3 主体工程施工.............................................................................3 2.3.1 土方工程施工....................................................................4 2.3.2 水泵、机电设备安装、管道铺设....................................5 2.3.3 乡村道路工程....................................................................6 2.3.4 混凝土工程........................................................................7 2.4 施工总布置.................................................................................7
济阳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实施方案(2011)
施工组织设计专题报告
项 目 负 责 人:杜瑞香 廖展强 报 告 编 写:王翠翠 主 要 参 加 者:武秀芹 司晓磊
山东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
第一条
指导原则.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是国家扶持农业的重点项目,对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了将这一项目管护好、使用好,使其长期正常运转和发挥效益,特制定本管护制度。
第二条
明晰产权,及时移交。
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包括新建和更新改造工程,工程完工并经过验收合格后,由县水务局组织落实工程管理体制和管护主体,管护主体单位制定管理运行办法和相应管护制度,项目建设单位进行资产登记,在县水务局的主持下由建设单位向管理主体正式移交。
对于所有权明确的更新改造工程,改造后仍移交原产权所有者;对于所有权不明确,管理不善的工程,按受益区域重新明确所有权,进行移交;对于新建工程,按受益区域明确产权,移交产权所有的当地镇村或农业机构;对于能够进行产权置换的应组织产权拍卖,实现产权置换。
第三条 制定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
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后要及时移交,产权所有者要制定相应的管护制度和管理标准要求,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做到责任明确、制度规范、落实到位。成立由农民用水户协会牵头的管护机构,建立专职管护队伍,经常性的进行检查监督,确保制度落实、责任到位,工程设施完好无损。
第四条 筹集管护经费,严格使用管理。
经费是管护工作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各产权所有者要根据“谁受益、谁负担”、“以工程养工程”的原则,合理筹集资金,制定管护费用的使用办法。管护费用要用于工程设施的维修和管护人员的报酬及奖励,严禁挪用和浪费。
根据水利工程管护体制分类落实管护经费。对于由专管机构负责管理的水利设施和骨干工程,其管护经费纳入灌区统一的筹措,由财政资金按比例配套落实;对于由个人承包、社会团体经营管理的水利工程,按相应的管理制度,在核定水价时核算计入管护经费,从水费中收缴。
第五条
认真执行各项工程管护标准。
1、机井灌溉工程管护标准:保持机井设施完好,各项操作规范,田间暗管工程要随时检查各类构筑物完好、运行正常,管线无破损漏水。井房内外整洁,门窗完好,电气设备定时进行检查维护。
2、滴灌设施首部工程管护标准:保持泵站设施完好,定期检修,运行正常。管理区域干净整洁,无杂物,进出水池内水流顺畅,管道连接完好,构筑物无明显沉陷裂缝、漏水现象,各类设备安全运行无故障。
第六条
创新管护运行机制。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量大面广,各有特点,在管护运行上要创新机制,可采取个人或联户承包经营,拍卖使用权,股份经营,专管专营等多种形式的管护设施。
2、制定并认真落实奖惩制度。对工程运行管护检查,督促各管理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管护制度,落实管护人员和资金,对损坏工程,要及时维修,经检查后仍不整改的,将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处罚。
第七条
搞好项目建后管护的宣传工作。
各项目产权所有者要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对项目管护的重要性进行宣传,提高项目区农民认识和管护自觉性,做到家喻户晓,形成人人爱工程管工程的良好社会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农水重点县项目设施的利用率。
第八条 管护的主要内容
输水管道、滴灌配套设施的管理:(1)正确的管理好、使用好,使其充分发挥效益;(2)有效地防止人为性的损失和破坏;(3)每年灌溉前应组织人员进行清淤排障,保持其畅通无阻;(4)对自然和人为性损坏的断面和设施进行及时的修复,并认真分析总结损失的原因,防止再次发生。
第九条 工程管护工作步骤。
项目工程竣工之后,坚持“谁所有、谁负责、谁受益、谁管护”原则,对所有的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管护、维护,保证工程正常、永久使用。具体要分五个步骤将工程管护责任制度落实到人。第一步是项目竣工后,进行固定资产登记;第二步是将登记后的工程移交给产权所有者;第三步是由产权所有者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制订工程管护制度和标准要求;第四步是由产权所有者负责将水利工程分类实施公开拍卖,产权置换,个体承包,联户承包等管理形式,责任到人,具体落实管护制度和标准要求;第五步是由县级水利部门、地方乡镇政府和产权所有者共同负责对工程运行管护实施监督。
第十条 其他规定
1、严格档案管理制度
小农水重点县工程涉及规划设计、竣工验收、资金帐目等全过程的档案资料,工程移交时的资产登记和工程管护制度资料都要保存完整,留存归档。档案资料要按照规定标准进行建设管理,项目建设管
理单位都要规范整理档案,确定专人,专门管理。
2、严格目标责任管理制度
(湖屯片)PVC管道
施工单位:肥城市德信建筑设备
施 工 管 理 报 告
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肥城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2009年项目(湖屯片)PVC管道施工管理报告
1工程概况
1.1工程位置
项目区位于湖屯镇中部,东至镇界、西至西湖西村,南至钱庄社区,北至老太临路以南。涉及镇驻地及所属48个行政村。
1.2主要建设内容
1、新打深井2眼,开口孔径380mm,中孔260mm,井深240mm。
2、配套水泵2台,恒压变频控制柜2套。
3、埋设暗管3.6万米。
4、新建办公楼一栋及配套设施。工程投标
肥城市湖屯镇供水站项目工程由肥城市水利局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上发布招标公告后,我公司投标人员分成技术和商务两个小组分头搜集基础资料,到现场研究分析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法、施工工艺,顺利完成了标书的编制工作。我单位以良好的信誉和务实的施工方案以及合理的工期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施工进度管理
肥城市湖屯镇供水站项目工程由我单位自2010年 月 日开工,截止2010年 月 日全部竣工。
施工准备:2010年 月 日-2010年 月 日 项目工程:2010年 月 日-2010年 月 日 我单位经过紧张的施工,严密的施工工艺和精致的工程质量,于2010年 月 日提前完成了工程施工任务,为工程顺利交接提供了先决条件。我单位能够提前完成施工任务,是因为有协调和严密的项目经理部,有优良的施工队伍,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工期保证措施,才能提前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任务。
3.1组织保证措施
在合同签订的同时,做好全面组织准备工作,加强与监理工程师及地方政府的联系和协调。在合同签订后,立即开展各项准备工作,在开工令下达前基本完成。同时技术准备工作也超前进行,如各种原材料测试,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在甲方的统一布置和指挥下,认真搞好本工程施工项目程序的规划布置工作,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分清重缓急,保证重点和难点,兼顾一般,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派遣施工管理经验丰富、组织指挥能力强的项目管理班子和业务精、技术熟悉、诚实、敬业的有过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迅速进驻现场,参加该工程建设。
成立工期控制小组对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施工技术、外部环境进行预测,做到超前决策,使各分项工程工期目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严肃施工纪律,严格地执行施工组织设计的各分部和分项施工方案及进度计划,保证工程按期完成。3.2技术保证措施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加强科学计划管理,项目部根据本项工程总体计划安排,按月发布现场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月施工计划,各班组根据月计划作好旬安排并按日制定施工计划单,一日一碰头,并根据计划执行情况,召开调度会,掌握计划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法,确保计划的完成。
以质量促进度保工期,统筹安排工序,严格按照设计、技术规范及招标文件要求组织交底,杜绝质量事故,避免工程返工,确保一次性达到合格,保证各项工程、各工序有条不紊的进行。
采用合理施工工艺流程,推广新技术、新材料,作好施工保护措施,有效地缩短工期。
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安全促生产,以安全保工期。主要施工方法
4.1.1 PE管道工程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土方开挖→验槽→PE管道安装→试压土方回填→交工验收
4.1.2供水站办公室建设施工流程
挖槽→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基础回填→主体工程→屋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水电安装工程→交工。4.1.3供水站水源井施工流程
确定井孔位置----设备安装-----开钻施工-------成井工艺-----交工验收
4.2 管道工程 4.2.1土方开挖
①开挖深度,PVC管道工程开挖深度一般控制在0.8m—1m,宽度0.5m—0.8m。
②由于开挖深度较浅,拟采用PC—160小型反铲挖掘机开挖。4.2.2 PVC管安装
①为确保PVC安装质量,首先要对已开挖的管槽底进行处理,一是采用人工进行管底整平,清除底部杂土,将管底整平、挖直;二是管底垫铺3-4cm河砂,将PVC管安装在质地良好的管槽内。
②PVC管安装前要先用砂纸清除两端接头部位,清除泥土和杂物,要清干净彻底。
③用刷子将粘合胶均匀的涂刷在接口两端的结合部,一定要涂严涂足,要连续摸两遍。
④粘合胶涂完后要迅速将接口两端对齐,将管子一头插入另一头内15cm-20cm,然后从管子另一端用锤击的方式向接口内推进(锤击时要在管子端口处垫一块厚5cm左右的木板,将木板平放在管子端口处,用锤击木板推进管子前进),直到完全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⑤每50M左右设一个出水口,节制阀根据管道分支实际情况进行安装。
⑥出水口和弯头安装要用混凝土对其进行加固,固定墩的具体尺寸0.4M×0.4M×0.4M。⑦每个出水口安装完后,外面再套上Φ500水泥管,对其进行保护。
4.2.3 进行打压试验
PVC管安装完成,要对管道安装和管道质量进行严密性打压试验,经打压,检查管子的质量和安装无质量问题后再回填。
4.2.4 回填
①回填时一定要认真,先回填细土,杜绝用大块土粒或者石块直接接触管壁,避免挤压管道使之变形。回填后要踏实,但避免重压和通过重载车辆。
②需要通过重载车辆的地方,要采用砌石或砼浇筑的方法对PVC管道进行保护。
③回填完后,有条件的地方要对埋设PVC管道的管槽进行浇水蛰实。
4.3 水源井工程
1)确定井孔位置:
有专业地质勘测工程师到现场测定井位,确保打出丰水好井。
(2)设备安装:
1、根据水井出水量要求,井孔结构设计井深、井径,结合地层情况选好钻探机型以及相应的辅助设备。
2,.钻机到位后,钻机绝对安装稳定,钻孔开凿圆,正直,钻孔下管时采用于扶正器下管,使井管位于所钻凿孔中心,钻凿孔施工是严格按照丰收250型冲击钻机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的。
3、钻孔之前应做好机台调平,设备布置,器材堆存,塔架竖立,钻机安放等工作。
(3)施工方法
A、深井井孔采用清水冲击法施工,用直径219mm抽筒钻井一径到底,以后每1.5mm为一加助型护孔器钻井,达到设计孔径600mm,深度50m左右(具体深度钻探后确定)。
B、钻机到位后,钻机绝对安装稳定,钻孔开凿圆,正直,钻孔下管时采用于扶正器下管,使井管位于所钻凿孔中心,钻凿孔施工是严格按照丰收250型冲击钻机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的。
C、深井施工严格按甲方要求和合同施工。井管焊接接头绝对焊接牢固,井上至地面标高0.5米。
D、在松散地层中钻探成孔,最好采用冲击式钻机清水水压逐级扩孔法施工工艺。
E、在基岩含水层中钻孔成孔,最好采用回转式岩心钻进,在钻进过程中,应进行地下水水位和循环液孔内消失量等水文地质观测。F、钻探成孔的过程中,应根据技术要求进行描述、分层取土样、取水样、测温等。还要保证取样质量和数量。
G、下管前我方做好了一切下管准备,尽量缩短下管成井时间,并严格检查滤水管的完好,投放滤料时应沿井管外侧连续均匀填入,将井的部位填密后,投放直径40-60mm粘土球在施工下管前进入了施工现场。(4)成井工艺:
1、下井管前,应对钻孔孔壁,孔径、孔深进行校核,查明孔壁是否规则圆滑,发现有缩径等不规则孔壁时必须及时修整,以保证后续工序的顺利实施,并实测孔深。
2、换浆。用稀浆或清水压入孔底,自下而上将原成孔时的浓浆换出孔。当井内返上泥浆与压入的稀浆水的浓度基本相同时,换浆即已完成。
3、下管。下管必须按技术要求进行。要安装井管找中器,焊工作业,并加焊2-4块拉板,必要时管内须加浮板,管底必须用钢板焊封。
4、填砾料。将选好的砾料投入井管过滤器及孔壁之间的环状空间内。根据地质技术要求和地层情况选用静止投砾法,管外返水投砾法,抽水填砾法等工艺。
5、止水。常用方法为粘土球止水法。必须保证粘土球质量,并保证分层填入,逐层填满,填实。
6、洗井。洗井的目的是彻底清除钻井过程中孔内岩屑等对含水层的封堵,同时抽出滤水管周围含水层中泥浆、粉、细砂等沉淀,以保证含水层出水通畅。
7、井孔在验收前,必须进行简易抽水试验,测定井的实际可开采水量,在开泵后30min取水样测量含沙量和进行水质分析采样。而后编写凿井工程报告。
(5)、井孔验收
井孔验收时必须具有的资料和技术标准
井孔验交单(包括井结构、施工工艺、及水量、含沙量等资料)井孔尺寸与验交单一致并符合设计要求 井的出水量100T/H 井水中的含沙量,少于达1/20万(体积比)
5.施工质量管理状况
5.1质量管理机构设置
为圆满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项目部设立适合于本工程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配备了强有力的技术人员负责本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5.2 质量管理体系
按质量要求制定标准化作业程序,保证各道生产工序合格。每道工序必须通过班组自检、质检工程师专检、项目总工终检,上报监理工程师、现场业主代表核检,达到标准经过签证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3 工程质量控制 5.3.1 质量管理标准
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及地方性文件,进行管理。5.3.2 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三检制”进行工序检验,上道工序不验收、下道工序不施工。有效发挥实验室的作用,进行检测。工序验收后由监理工程师和业主代表现场签证。从而大大增加了工作效率、加强了工程质量监督,确保了工程质量。
6.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6.1安全管理目标
在施工期间内达到了以下目标:
1、杜绝了人身重伤或死亡事故;
2、人身轻伤和一般事故频率降低到0.6%以下;
3、杜绝了重大火灾事故;
4、杜绝了重大机械设备事故;
5、杜绝了交通事故;
6、实现了“事故零目标”。6.2 安全管理措施
1、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
2、进入施工现场戴好安全帽。
3、在施工现场设立明显的警示牌,严禁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区域。
4、加强车辆交通管理,严禁酒后驾车、严禁开快车。
5、经常检查施工机具及配套设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6、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6.3 现场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现场施工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设计要求和施工组织进行。
2、保持施工现场整洁,各种料物堆放整齐,施工垃圾及时清理。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2011年度建设方案】推荐阅读:
关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初探10-28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06-14
施工总结小型农田水利11-16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探析论文12-12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10-31
2021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方案12-01
小型现场活动方案06-19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09-20
小型便利超市策划方案06-15
小型休闲农庄规划方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