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线大型、小型养路机械作业

2024-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营业线大型、小型养路机械作业(通用7篇)

营业线大型、小型养路机械作业 篇1

第 1条

各机械车驾驶员及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持有驾驶证和操作证,按所取得的相应岗位资格持证上岗。学习驾驶员应在司机指导下方能驾驶运行。

第 2条

各机械车驾驶员及操作人员应按分工对车辆的走行、制动、油路、电路、工作装置、锁定装置及车内备品、信号用具等进行全面检查,确认齐全、完好后方准出车。

第 3条

大型养路机械作业前,施工负责人应掌握施工地段的线路设备状态,作业前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制订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下达各机械车执行。

第 4条

大型养路机械编组挂运或进行施工作业时,必须指派一名施工负责人统一领导,全面指挥,并遵守下列规定:

1.各机械车连挂运行前,必须连接好风管,试风试闸,锁定工作装置,确认正常后方可运行,其牵引辆数不应超出大型养路机械技术性能允许范围,并应尽量将功率大、轴距大或较重的机械编排在前部。

2.机械车连挂运行时,由第一位车担当本务机。驾驶员应认真执行有关行车规定,做到“彻底瞭望,确认信号,高声呼唤,手比眼看”,确保各机械车操作同步,谨慎驾驶不超速;遇有降雾、暴风雨(雪)、扬沙等恶劣天气时,应降低速度运行。

3.各机械车按规定排列顺序解体作业时,必须保持不小于10 m的安全间距。各工作装置放下或收起必须准确到位;清筛车、配碴整形车在双线地段放下工作装置时,应和驻站联络员取得联系,确认邻线无来车时方准放下;在线间距不足4.2 m的双线区段作业时,配碴整形车靠邻线一侧的犁板严禁作业。

4.大型养路机械无火回送或远距离转移施工地点时,应编挂在列车尾部。严禁大型养路机械溜放、通过驼峰和作为动力对货物列车进行调车作业。

5.大型养路机械押车人员在列车运行时,必须在驾驶室内关好车门,身体不得探出车外,并注意倾听走行系统有无异响,动车时观察是否缓解,发现问题时应用无线电话及时通知押车负责人,以便采取应急措施。

在电气化铁路区段,押车人员不得登上车顶,停车检查时应避免与接触网支柱及其附近金属结构物接触。遇接触网断线或其他接触网附件损坏时,所有人员不得接近,并与其保持10 m以上的距离。

第 5条

大型养路机械作业时,应按本规则第二章第二节有关规定做好施工防护。

第 6条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封锁前的准备作业和线路开通后的整理作业应根据需要办理施工慢行手续。

第 7条

大型养路机械在无人值乘停留时,必须采取防溜措施,并在两端各50 m处设置移动停车信号。

第 8条

大型养路机械在施工作业中,应注意下列事项:

1.大型养路机械驶入施工封锁地段,必须严格遵守本规则第2.5.11条规定。

2.各机械车在封锁区段独自运行时,续行间隔不得小于300 m,速度不得超过40 km/h,并应做好随时停车的准备。

3.清筛机在作业中应注意接触网支柱、信号机及其附属设备等障碍物,以防刮碰。

4.捣固车在圬工桥面作业时,必须事先拆除护轨,测定轨枕底下道碴厚度,如厚度不足150 mm时,严禁进行捣固。

5.配碴整形车在作业中应注意信号机及其附属设备等障碍物,以防刮碰;在电气化区段作业,接近接触网支柱、信号机及其附属设备等障碍物时,应提前收回侧犁,通过后再作业;在道心内有障碍物时,应及时提起中心犁。

6.稳定车在线路水平严重不良地段严禁进行稳定作业。

7.桥梁上的稳定作业应严格控制,必须在桥梁上进行稳定作业时,应制定安全措施。稳定装置应在桥台外起振、停振;作业中设备管理单位应随时观测桥梁状态,遇异常时,应通知稳定车停止作业。在技术状态不良的桥梁上严禁进行稳定作业。

8.在无缝线路或电气化区段作业,应遵守本规则第二章第三节中有关安全技术规定。

第 9条

在夜间施工作业时,大型养路机械及施工现场必须有充足的照明。第 10条

大型养路机械应配备车载列车无线调度电话、无线电话等通信设施及灭火器具、防护信号用品。作为本务机运行的大型养路机械还应配备机车信号、运行监控装置等行车设备。按机组配备复轨器和捣固装置顶升设备,并经常保持完好,缺少或损坏时,应及时补充或修复。

第 11条

机组人员对油箱和油路部位应经常进行检查,防止漏油,在车上和车下检修作业中严禁吸烟。

第 12条

大型机械在线间距小于6.5 m地段进行清筛、铺轨排作业,邻线通过列车速度不应超过120 km/h。

小型养路机械

第1条

凡上道使用涉及行车安全的小型养路机械,必须经过铁路产品认证。小型养路机械、机具及防护设备应专管专用,加强日常检修和定期检查,经常保持良好状态。未设置安全装置、未经产品认证和状态不良,严禁上道使用。

第2条

在线路上使用小型养路机械作业时,应由线路工长担任施工负责人。各种小型养路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经技术业务培训并考试合格由段批准后方可上岗。

第3条

小型养路机械上道作业时,施工负责人应确认设置好防护;应按本规则第2.2.7条、第2.2.8条规定设置防护;防护设备应采用自动报警器或无线通信等装置。

第4条

使用小型机械作业时,其下道架应有专人负责,并随主机移动,距离不得大于15 m。

第5条

小型养路机械、机具、防护电话和自动报警器等必须性能良好方可上道;如在作业中发生故障,应停机下道进行检修。采用成组机械作业时,应由施工负责人统一指挥送、断电工作。

第6条

营业线大型、小型养路机械作业 篇2

如何加强管理,保证大型养路机械技术性能稳定和运用安全,充分发挥大型养路机械的作业效率,是两个大型养路机械管理和使用单位必须面对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1 合理组织、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涉及运输、工务、电务、车辆等部门,因此在开始施工之前,应由局属工务处领导、大型养路机械主管单位和运输处、调度所、车站、电务等有关部门组织召开施工协调会,统一安排各单位施工配合任务。

1.1 总体要求

1)各有关单位要从大局出发,按照路局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作业进度及安排,周密协调,严格按照局有关要求和规定配合作业。

2)各配合单位要向施工单位提供准确的作业区段内设备分布状况和影响作业的设备位置,对影响作业的设备要提前拆除,并在作业完工后恢复各自影响作业的所辖设备。

3)各单位的配合人员必须在“天窗”给点前1 h到达施工作业现场,并做好有关配合准备工作,确保施工作业安全,保质保量地完成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作业任务。

1.2 各部门工作

1.2.1 运输部门

1)根据施工单位每月的作业计划,根据当日的作业完成情况,由调度所下达次日施工计划通知书,并抄送车务、工务、电务、车辆等相关单位及相关业务处室。2)调度所要千方百计协调安排好施工封锁点,多给点,给满点,建立考核机制,确保大型养路机械上道作业时间不少于180 min。站内施工,列车可侧线通过时,给点要力争长一点。高温季节的“天窗”点尽可能地安排在早、晚等适合无缝线路作业的时间。施工区间“天窗”时间确定后,提前1 d下达施工单位,未经主管局长批准,不得挤占。

1.2.2工务机械段

1)大型养路机械施工必须制订详细的安全组织措施。2)在无缝线路地段作业时,严格执行无缝线路作业“两清、三测、四不超、五不走”制度。3)为保证施工列车及时转场,提前2 d向局调度所提出转场申请。4)按局调度所命令在给定“天窗”内机械设备工作正常,做到不延点。

1.2.3电务部门

1)作业前应对影响作业的设备妥善处理,如轨端传感器连接线、电源钢丝绳、枕木连续线卡等,达到不影响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作业为准。2)各有关电务段在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作业期间,每日要指定专人携带所需料具跟车配合,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处理恢复。3)作业后要指派专人检查设备,如有损坏要及时整修达标,不得影响开通使用。

1.2.4工务部门

1)各段要提前做好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作业的各项准备工作,并指派一名副段长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的配合工作。现场必须指派一名不低于主任领工员的干部随车,负责配合指挥及协助施工单位与有关配合单位联系。2)向施工单位提供准确的线路参数和有关曲线要素及位置,并于施工前2 d列表交施工单位。曲线要素的位置要用规定字母标注在轨枕左侧端面上。3)线路如有大漫弯或坑,必须用精确法起道或拨道时,应事先把起道或拨道量用红漆按作业方向每隔5 m写在轨枕左侧。起道量大于50 mm时,应注意道碴是否足够。4)遇有桥梁时,无碴桥不进行作业,有碴桥轨枕底道碴厚度大于150 mm方可作业;同时要按施工负责人的安排及时拆除桥上护轮轨,护轮轨放在道心,护轨距两侧钢轨距离应各大于350 mm,并固定牢固不侵限。遇有道口时,按施工负责人的安排及时拆除道口,捣固后及时恢复。遇有涵洞时,应注明枕下道碴厚度,若小于150 mm时不进行捣固作业,拆除的道口、护轮轨等设备要在施工完毕后立即恢复,在未恢复前,要派专人看守,以防丢失或人为破坏。5)线路上如有轨距杆、防爬器、木撑时,轨距杆应打到紧靠轨枕处,防爬器可不打倒;安装在钢轨下的支撑两侧不应超出钢轨底。6)在给点后,工务段要及时拆除接头胶垫,捣固完毕后及时恢复接头胶垫。对涉及车辆部门安装红外线探头(大型机械无法作业)的处所,要随大型机械组织人工捣固。

2积极协调,提高“天窗”利用率

大型养路机械采用开“天窗”作业,“天窗”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大型养路机械的使用效率,所以一方面应为大型养路机械作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施工“天窗”兑现率,保证每次施工“天窗”时间不少于3 h;另一方面应探求施工组织的合理化,协调好各方面关系,进一步提高“天窗”点的利用效率。

2.1采用“一天双点”的施工组织形式

试推行一天开两个“天窗”封锁点,上、下两个点同步推进的作业方式。这种作业方式的优点是大型养路机械利用率高。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路局领导应组织运输部门研究这种方案在行车组织当中的可行性,遇到上、下行“天窗”重合的地段时,适当调整运行图,使上、下行两“天窗”有一定的间隔时间,保证工人的吃饭时间和简单保养时间。

2.2增加封锁时间

工务处成立“天窗”协调小组,到各施工点积极组织协调“天窗”时间,确保“天窗”兑现率。

2.3减少下令到接令之间的时间

调度所和车站、工务机械段预先在封锁点前办理好相关手续,尽量不占用封锁时间下令、抄令。

3强化管理,提高设备完好率

1)积极采用大型养路机械的状态修与计划修相结合,确保大型养路机械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大型养路机械的状态修与厂修相结合,可以合理利用路局费用,避免加大成本。

2)抓好冬季检修的有利时机,对大型养路机械进行全面检修。在施工生产中,良好的设备是搞好施工的保证。

4职工培训管理

怎样充分发挥职工的能力来实现企业的目标,科学的方法是通过投资职工未来,提升职工能力来获得企业的未来。投资职工未来有两方面:提升文化素质和提升业务素质。提升职工文化素质是要推行文化达标,企业应在时间上、资金上鼓励职工,通过脱产培训、函授、自考等方式提升文化素质。提升大机职工业务素质要做好两个方面工作:1)通过培训宣传企业文化,鼓励团队精神,强化职工对自身和企业未来的信心,提升职工的职业素质,通过预期管理把职工的能力发挥出来;2)完善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培训基地建设,明确各级培训目标。

5大型养路机械作业效能的管理

企业的宗旨之一是创效。机械设备管理的原则是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保证二者的协调统一,大型养路机械作业效能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工作中建立和完善较为准确的人工费、配件和油料消耗定额是以后走向市场的基础保证。在这两年多的工作中,根据自身学习和别的大机段的既有经验,已建立了一套结合单位和市场的大型养路机械的作业台班定额。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不断提高和改善,大型养路机械的作业效能管理将是一场持久战,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认真、负责、务实,扎扎实实将基础工作做好,使单位的大型养路机械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营业线大型、小型养路机械作业 篇3

【关键词】大型养路机械;管理水平;效能;措施

引言

近年来,为适应铁路高速、重载及轨道结构重型化的发展,我国大型养路机械正朝更高作业效率、更高作业精度、更全作业功能、更广适用范围,并融入更多先进技术的方向发展,呈现出高效化、集成化、智能化、环保化的特点。在此趋势下,作为一线施工单位和人员,需要配套提高养路机械管理水平和作业效能,以便提高大型养路机械利用效率和作业质量。

1.提高大型养路机械检修水平

近年来,大机检修精益化的概念被提出来,以检修体系网络化、检修过程智能化、检修信息中心化为特点,重点是要建立大机综合检修保障信息系统、建立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系统、建立大机故障只能诊断专家系统,从而实现设备、场地、管控、检修人员、物资等多方面在技术信息、管理信息、物流信息、资金信息的汇集,实现大机整机、总成全寿命过程使用可靠性的最优控制。

2.大机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大型养路机械物资种类繁多、价格昂贵且供货周期长,库房分布于各大机施工驻地和段大机检修基地,物资设备部门很难及时准确掌握各库房的物资信息,盲目订购和储备就会导致成本的浪费。要科学地管理大机物资,就必须全面及时地掌握本单位的大机物资信息。随着信息化手段在各个行业的推广应用,大型养路机械的信息系统管理成为一种趋势。神华铁路在2013年3月份推广使用ERP系统,包括基础数据管理、计划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等,实现了信息透明化、公开化,便于物资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对物资管理全程的实时监控,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大型养路机械的物资管理质量。

然而,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在使用中也暴露除了一些问题,如:系统虽然建设完成,但是自动化的管理水平却还很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应用性不强;养路工程零备件设备的管理系统建设不完善,大多数的系统只是建设了一个查询平台,但是对于库存警报、配件定期核查难以实现;很多的企业的养路工程配件管理系统信息较为封闭,信息不能有效沟通,造成数据的应用效率较低,而且数据无法在部门之间得到协调,系统没有真正的起到协调的作用,难以集成化系统。

因此,应当继续完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使其既可以完成工程单位的养路工程零部件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还可以及时了解查询各设备的使用情况,对设备主管部门的决策起参考作用,以提高设备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使养路工程零部件设备发挥最佳功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运营成本。

3.“天窗修”的充分利用

天窗在铁路施工维修的重要时间内占有重要的位置。正确有效的使用和安排天窗时间,可以有效地提升施工维修的进度。并且在节省工程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说应当从我国铁路运输组织及现状特点的层面出发,综合分析研究列车旅行速度、线路通过能力及天窗的开设形式等多个层面,以确定天窗开设时间的合理范围与程度。

现阶段“天窗修”施工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维修作业数量多、类型复杂、分布广、信息化水平低;(2)车务段管辖点多、线长,设备单位天窗需求较大,造成维修计划项目较多,从而审批质量难以保证;(3)补报维修计划手续的繁琐造成计划补报脱节;(4)维修作业周计划提报涉及设备单位较多,使得计划提报、审批人员不足;(5)站段管辖范围及办公地点的不同,使车务站段与设备单位计划卡控、对接困难;(6)维修计划提报涉及设备单位较多,计划提报方式各不相同,导致计划提报传达不畅;(7)维修作业量大,涉及单位多,各部门上报各自主管业务处室统计分析情况后造成全局维修作业统计分析情况不准确。

针对这些问题,有单位采用了维修天窗管控系统,减少了维修计划传达、递交的手续,大大减少了基层人力,提高了站段维修计划办理效率和办公成本,严肃了站段审批流程,通过层层会签、审批,降低了维修计划错误发生的几率。

4.大型养路机械的防碰撞

近年来,有基于无线测距技术研发的大型养路机械车间距离预警装置得以开发和应用。利用无线通讯技术实现大型养路机械施工机组车间距离、标识等信息的实时共享,可有效预防同一施工区间内车间碰撞事故的发生。无线测距技术不受恶劣天气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能满足大型养路机械全天候作业的需求,具有自动组网功能,且具有较强的组网能力,便于实现车间信息的及时共享,能有效降低车辆跟踪运行和联挂时发生碰撞的风险。

与此同时,大型养路机械施工人员防碰撞技术研究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基于机器视觉的人员检测技术对于施工人员定位存在缺陷,而GPS定位的精度和适用范围也十分有限。近来有研究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对目标进行局域定位,并采用新的定位算法对施工人员进行实时定位,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5.结论

综上所述,大型养路设备的高效运作是公司为了实现低投入、高回报的宗旨。为保证大型养路设备的高收益,高效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当前,大数据、云计算逐渐应用于各行各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型养路机械的管理也应当顺应潮流,进行管理模式的升级,以减小运营成本,提高大型养路机械使用效率和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凤霞.基于ERP系统的大型养路机械物资管理探讨[J].科技传播,2016(2):90-92.

[2]李东立,许博,罗建龙,等.普速铁路营业线维修“天窗”管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5,24(12):8-12.

[3]苏宝平,周刚.基于微波雷达的轨道车防撞报警系统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3,21(6):1648-1653.

[4]徐济松,高春雷,王发灯,等.无线测距技术在大型养路机械车间防撞中的应用研究[J].铁道建筑,2015(12):120-122.

[5]唐玉青,李建勇,王恒.基于无线通信的养路机械施工人员防碰撞技术研究[J].机电工程,2014,31(4):495-500.

作者简介

大型养路机械专业知识大纲 篇4

1.概述:捣固车的分类、DC-32k捣固车和WD-320动力稳定车的主要参数。

2.动力传动系统:柴油机的基本术语(上止点、下止点、活塞冲程)、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循环;柴油机基本构造及燃油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的作用;柴油机机油的选择原则、机油加注及更换注意事项;柴油滤清器排气、发电机皮带检查;柴油机温度显示和机油压力显示;柴油机常见故障(启动困难、冒黑烟、冒白烟、冒蓝烟)。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特点及主要液压元件;液力传动的定义、液力变矩器的组成及工作工程;液力机械变速箱的组成、工作温度、测量油箱油位高度;动力换挡机构的作用。分动齿轮箱的作用、车轴齿轮箱的作用、主离合器的作用、传动轴的分类和作用。快速运行动力传动系统两种传动方式及动力传动路线。

3.走行系统:转向架的概念、功用及组成;DC-32k捣固车转向架和QS-650k清筛机转向架的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构架的结构特点及维护要求;弹簧减振装置的组成、安装及维护;与车架连接装置组成、维护要求;轮对轴箱装置组成、作用、维护要求。

4.车钩缓冲装置:车钩缓冲装置的组成、安装及作用;车钩的作用、开启方式,大型养路机械所用车钩形式、型号、组成;缓冲器的作用、型号、组成;车钩三态的概念、应用及安全注意事项;车钩高度及调整方法,高度差的限度要求及超限后的危害。

5.制动系统:制动、制动力、制动距离、制动机、基础制动装置、手制动机的定义;基础制动装置作用原理;大型养路机械采用的制动方式、闸瓦分布状态、单元制动器的组成、闸瓦按材质分类;DC-32k捣固车制动缸活塞最大有效行程、闸瓦调试间隙、调整活塞行程的方法及注意事项;YZ-1型空气制动机控制过程;空气制动阀作用、空气制动阀总体结构、单独缓解阀作用、空气制动阀四个作用位置、空气制动阀用作自动制动阀时电空阀得失电情况;紧急制动阀作用;调压阀作用及控制的压力;中继阀作用、中继阀总体结构、总风遮断阀作用;分配阀作用、分配阀总体结构;紧急放风阀作用、紧急放风阀总体结构及电空阀得电情况;YZ-1型空气制动机综合作用的四种状况及定义;大闸的操纵、小闸的操纵、紧急制动阀(按钮)的使用、附挂回送时的转换;性能试验;JZ-7型空气制动机组成、作用以及各阀件之间的控制关系。

6.电气控制系统:DC-32k捣固车电气控制系统组成及各系统作用,电气控制系统电路元件代号组成。电源基本组成,蓄电池配置情况,发电机的功能;故障报警电路监视的信号状态。

7.行车安全装备:行车安全装备定义及主要组成部分。轨道电路的定义、作用,常用轨道电路组成。闭塞作用与分类。机车信号作用、分类、运用。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GYK)基本概念、组成、主要功能。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GYK)控制基本原理、监控模式。车载无线通信设备主要种类,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主要组成、常用功能。

8.运行操纵:运行前动力系统、走行系统、钩缓装置、制动系统的静态检查;运行前的操纵控制系统检查准备;柴油发动机启动前的操作检查、柴油发动机启动及启动后的检查、运行操纵前的检查;运行选择司机室后的检查和确认、一般情况下的驶离、特殊情况下的驶离、速度控制、停止运行;大型养路机械连挂准备(被挂车)、连挂作业、摘解作业;安全操纵“十六字令”及呼唤应答的手比姿势。

9.检查保养:日常检查保养的要求;柴油发动机、液力机械变速箱、传动轴、轴箱悬挂装置、车轴齿轮箱、车钩缓冲装置、基础制动装置、手制动机、气动系统、液压系统的日常检查保养;临时停放、长期封存、磨合期、工地转移前、工地转移后的针对性保养。

10.救援起复:常见的起复方法及定义;起复索具的作用。考试内容包括以上项目中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驾驶人员应知应会的内容。

铁路局小型养路机械应用管理办法 篇5

总 则

第1条 小型养路机械(以下简称‚小机‛)是指用于线、桥、路作业(施工)的小型机械,是实现我局工务作业机械化的关键设备。为了适应部、局‚集中修、机械修、专业修、天窗修‛的要求,加强我局小机运用、检修、保养等管理工作,保证小机的运用安全,充分

××局(集团公司)设备管理综合规则》、《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铁路局设备综发挥小机的功效,根据铁道部《合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 本办法仅适用于局管内用于工务生产的各类小机的应用管理工作。

第3条 小机应用管理贯彻‚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技术管理与效益管理相结合;维护、保养与针对性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适时更新相结合;提高装备科技含量与企业产品更新换代相结合‛的原则。

第4条 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并将小机应用管理工作纳入本单位主管领导任期内的考核。

第二章 管 理

第5条 实行铁路局、站段二级管理。各段必须明确设备管理职能部门,配齐、配足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与设备。

第6条 局工务处为全局工务系统小机的主管部门,其管理职责为: 1.贯彻执行铁道部、铁路局有关养路机械及机械动力设备管理的技术政策、标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结合局情制定管理办法。

2.每年汇总上全局机械动力设备数据库,掌握全局主要小机的数量、技术状况、使用动态、主要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小机运用组织模式,按时向铁道部、局设备主管部门报送有关报表。

3.根据路局发展、运输安全生产及现场实际需要,制定全局小机的发展规划;审查、汇总、提报工务系统更新改造和大修建议计划并组织有关项目实施(采购时提出技术要求,组织工务有关人员配合局物资采购部门对属于局采购的设备进行选型、招议标),收集设备的使用情况并反馈相关部门。

4.检查、指导各段小机运用组织形式、作业程序、设备安全操作、作业质量。根据小机作业特点、优势,按照‚检养修‛分开原则,积极推进先进的机械化组织形式。

5.掌握小机应用的安全状态和薄弱环节,分析使用中的安全倾向性问题,提出对策和整改措施,督促整改落实。

6.组织本系统小机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开展维修、操作人员岗位技术比武,不断提高小机‚用管修‛人员业务素质。

7.组织推广小机设备管理先进经验和运用‚四新‛设备。8.检查、指导全局小机的修理工作,探索和推行切实可行的修理体制。

9.审批局管小机设备的报废,配合局国有资产调剂管理中心办 理闲置设备的调剂处置工作。

10.参加部、局组织的新型小机的技术鉴定、评定和安审工作。第7条 工务段、工务机械段是各类小机直接应用管理单位,其管理职责为:

1.执行部、局有关小机的技术政策、标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管理办法、发展规划,结合段情制定小机应用发展规划、管理考核办法,完善奖惩激励措施,并组织具体实施。

2.掌握本段主要小机的数量、技术状况、使用动态,建立健全相关台账,统计和分析小机运用技术指标,每年年底汇总本机械动力设备数据库,按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呈报有关资料、报表。

3.按要求编制、上报本单位小机更新改造和大修建议计划。4.根据路局下达的更新改造计划,组织对站段自办设备按合法程序实施采购。对所有更改项目设备按照采购合同书和验收标准逐台验收,签署验收意见;建立健全设备收存、发放台帐和技术挡案,及时组资,做到帐、卡、物相符;对新型设备或改进设备,配合供货方对有关人员进行管理、操作、维修培训,确保正常使用。

5.根据小机技术状态、配备情况和生产任务,在段生产成本中,合理安排小机设备维修、配件费用;按月制定小机检修计划,根据车间、班组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小机巡检制度;全面开展小机的日常保养工作。

6.明确小机归口管理部门及管理职责,明确段各级生产管理部门的专兼职管理人员和岗位职责。工务车间应设有专(兼职)设备管 理人员,现场班组负责人为本班组小机管理第一责任人。量化各级管理人员对小机日常检查和跟班检查次数,定期召开小机管理工作会议。

7.段各级部门加强小机日常管理、指导、督促工作,小机的‚用管修‛情况、作业质量应纳入定期验收检查、考核。

8.小机管理、使用、维修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工作应纳入本单位全员教育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小机操作、维修人员技术比武。

9.积极组织运用小机新设备,提出性能改进合理建议,及时掌握新设备运用情况并上报。

10.掌握小机的运用安全状态和薄弱环节,分析使用中的安全倾向性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组织整改。参加由小机作业引起的事故分析和处理工作。

11.按上级设备管理的有关规定组织小机报废技术鉴定,办理报废、闲置、封存及启封的有关手续,配合路局进行设备调拨。

12.小机设备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表格填写和计算,参照《成都铁路局设备综合管理暂行办法》(成铁计统“2007”590号)中附表和附件的内容。

第三章 配置与运用

第8条 随着线桥设备不断升级,养护标准不断提高,养路机械化力度加大,我局小机数量急剧增加,各段必须加强职工技术业务培训,积极推广普及小机运用、保养、维修知识。各单位要加快培养既掌握线路维修专业知识,又熟悉小机运用知识的新一代养路工,满足 新的线路维修体制要求,适应铁路发展需要。

第9条 工务段、工务机械段及工务车间、班组小机按照《工务主要养路机械配置标准(试行)》(成铁工“2011”560号)相关规定结合生产实际配备。

第10条 凡上道使用涉及行车安全的小机,必须经过铁路产品认证,具备准入资格。小机及相关防护设备要专管专用,并加强日常检修和定期检查,经常保持良好状态。未设置安全装置、未经产品认证或状态不良的设备,严禁上道使用。

第11条 小机设备运用实行定人定机管理,各类小机使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由段批准。

第12条 在线路上使用小机作业时,应由工长及以上的人员担任施工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应督促小机操作人员做好小机上道前及使用中、使用后的检查,确保状态良好。

利用小机进行各类施工作业时必须执行《安规》第2.4.13~2.4.20条规定。小机在作业过程中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机下道进行检修,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下道时,应按照‚宁停勿撞‛的原则,及时拦停列车,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尽快撤出,放行列车。

第13条 按规定必须在‚天窗点‛或‚封锁点‛使用的小机,不得利用列车间隔时间上道使用。凡路局规定可以利用列车间隔时间上道的小机,必须有专人随机,并配齐相关防护。

第14条 对于探伤仪、轨检仪等需利用列车间隔时间上道作业的小机,上道作业时,施工负责人予先确认按规定设置好防护,防护 5 设备应采用自动报警器或无线通信等装置。

第15条 小机作业结束,下道后必须按规定摆放,不得侵入限界,使用下道架的应放置稳固并采取防溜措施,加锁固定,下道架不得向线路方向倾斜。

第16条 小机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机或使设备质量和技术性能降低,影响正常使用的均为设备事故或故障。设备发生故障要及时排除,故障未排除严禁继续上道使用;设备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使用,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按照事故处理权限及时上报并积极组织抢修。对设备事故应按‚三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原则,并按照事故性质进行处理。

加强设备事故和故障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对经常、反复发生的故障部位和部件,应认真分析原因和规律,制定相应措施。

第四章 检 修

第17条 小机的检修工作包括保养和修理。保养分为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修理分为小修、项修和大修,小修、项修、大修的验收要严格按标准执行。日常保养由现场班组负责,定期保养、修理由专职修理人员负责。保养应填写保养记录,修理应填写修理记录并经修理人员和使用部门签认。

第18条 日常保养应指定专人负责,在每日作业完毕后进行,主要以清洁、紧固、调整、润滑为主要内容;定期保养由小机包修人完成,以全面检查、调整、紧固、润滑并排除不良状态为主要内容;小 修由专职修理人员对小机进行全面检查、紧固,更换磨损零、部件;项修由专职修理人员针对小机出现的故障进行修理或更换;大修是由专职修理人员对小机进行全面解体检查,修复或更换全部磨损超限的零部件,全面恢复设备性能。

第19条 小机的检修应严格遵守修理规范,认真执行检修技术标准,努力缩短停修时间,降低修理成本。

1.各段应制定小机定期保养、巡修制度。定期保养、巡修周期要确保每季度至少对管内小机全覆盖一遍。应急、防洪抢险设备应安排专人负责保管,并定期试机,确保设备常态良好。

2.设备检修应实行包修负责制,设备检修人员应做到: 1)熟练掌握设备修理技术,做到‚两不‛(不漏检漏修、不违章作业)、‚三懂‛(懂设备构造性能、懂修理工艺、懂技术标准)、‚四会‛(会检测、会修理、会分解组装、会调试)。

2)对包修设备要做到定期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认真填写‚设备巡回检查记录薄‛。

3)按照设备检修范围和磨损零件的换修标准对设备精检细修,保证修理质量。

4)及时填写设备检修单,做好质量信息反馈工作。

3.要根据《设备备件管理制度》的要求,制定备件储备范围和定额,有计划的采购和生产,做好供应和管理工作。

第五章 大 修

第20条 各段应按照《成都铁路局设备综合管理暂行办法》(成 铁计统“2007”590号)第四十九条规定:‚设备修理计划是单位生产财务计划的组成部分,要统一安排,严格执行……各单位应按照财务部门的要求,提报下设备大修申请计划,填写‘设备大修理建议计划’,报业务处和财务处审批。‛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分劈安排小机维修费用,对于使用较为广泛、频率高、价值较高的生产主要小机,积极提报大修建议计划,由路局或段统一安排大修资金。

部分主要小机大修项目、周期参照附件1:工务部分主要小型养路机械大修项目、周期参照表。

第21条 路局下达的小机大修计划,各单位应及时制定实施方案,报工务处备案,并尽快组织实施。

第22条 各级管理部门应积极探索小机大修的模式,不断完善小机大修技术标准、大修工艺和验收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可指定具备大修能力的单位或生产厂家进行小机大修,委外大修必须签订大修合同,明确大修项目、质量检查和验收等事项。

第五章 报废与改造更新

第23条 对修复费用较高或修后技术状态仍不能满足设备最低性能要求的小机,应参照铁道部工务局文件《关于发布‚轻型轨道车‛等十一种(类)养路机械完好标准和报废条件的通知》(工机“1998”22号)、《关于发布‚小型液压捣固机械‛等六种(类)养路机械完好标准和报废条件的通知》(工机“1996”20号)等技术条件,按相关规定上报局财务处、计统处、国资办,按照规定办理报废手续。

第24条 为改善和提高设备精度、性能和效率,需要进行加装改 造时,必须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并按管理权限审批后实施。设备加装改造应尽可能结合大修理进行。设备加装改造后要及时组织试用和技术鉴定,改造部分的技术资料要全部存档。

第六章 检查与考核

第25条 小机检查考核内容参照《铁道部设备管理工作评定标准》、《红旗设备标准》等相关规定项目,包括小机利用率、完好率、日常保养、修理、台帐、管理考核办法、制度、技术标准等方面。

第26条 小机管理工作纳入工务系统半安全评估检查项目及相关考核。工务处加强日常检查、督促、指导工作。

第27条 各段小机的完好率不得低于90%,小机完好标准: 1.作业性能、质量满足部、局相关技术标准。2.动力指标满足额定参数要求。

3.各传动系统运转正常,各滑动面无严重锈蚀、磨损。4.电气和控制系统、安全装置等齐全有效。

5.无超温、超压现象,基本无漏油、水、电、气现象。6.润滑装置齐全,管道完整、油路畅通,油质符合要求。7.附件和零件、部件齐全,内外整洁。

第28条 因管理混乱、严重失修而影响生产或造成小机大量闲置浪费的,应限期整顿并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责任,并与路局更新改造和大修投入挂钩。

对玩忽职守、违章指挥或违反操作使用、维护、修理规程而造成设备事故和经济损失的当事人,要根据情节轻重,分别追究经济责任 和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29条 本办法由局工务处负责解释。

第30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原《成都铁路局小型养路机械管理办法》(成铁工“2009”242号)文同时废止。

营业线大型、小型养路机械作业 篇6

一些故障发生后,由于无配件更换,对设备运转影响较小,设备可以工作,但会影响作业性能。例如,RGH20C型道岔打磨列车的打磨单元角度编码器故障(该编码器为OEM配件),将导致某一个打磨单元不能工作(该车型具备20个打磨单元,可同时作业)。缺少一个打磨单元,虽不会导致设备停止运转,但会对作业性能及效率产生影响,缺少越多,产生的影响也越大;另一些故障发生后,若无配件更换,将直接导致设备停止运转,不能进行作业。例如,RGH20C型道岔打磨列车的速度编码器故障,将直接导致设备不能运转。

2.2设备带病作业,产生安全隐患

设备故障后,若不能及时修复,带病作业将会给设备运转和设备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例如,PGM-48型钢轨打磨列车的走行液压泵故障,若不能及时更换出现故障的液压泵,长时间工作,将导致分动齿轮箱齿轮受力不均而异常磨损,严重时将导致齿轮掉齿损坏。更严重时会导致齿轮箱卡死,影响设备运行,若在铁路上运行时出现故障,将影响铁路正常运输、运营,产生严重后果。

2.3机械使用成本增加

配件供应渠道的单一和配件的无用浪费,将直接导致机械使用费的增加。

2.4设备长时间停用,影响生产效益

由于配件原因导致设备不能及时恢复运转,将直接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对于铁路运营所需要的周期性线路大修、维修性维护产生直接影响,增加运输成本。

★ 供应链库存管理论文

★ 大型水电厂管理研究论文

★ 大型公用建筑结构施工及管理研究论文

★ 大型水电开发项目工程管理论文

★ 大型工厂管理规章制度

★ 精益化管理的煤矿物资库存管理应用论文

★ 大型仪器设备管理论文

★ 进口石油运输安全策略研究论文

★ 管理论文

营业线大型、小型养路机械作业 篇7

大型养路机械、轨道车辆车轴 超声波探伤工艺规程(试行)总则

1.1 车轴是各种大型养路机械、轨道车辆的重要部件。对大型养路机械、轨道车辆车轴的轴颈、轮座、防尘板座及齿轮座等应力集中部位实行超声波探伤是发现各种车轴内部缺陷及疲劳裂纹,防止断裂事故、确保行车安全的可靠措施。为了规范车轴的探伤工作,保证探伤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适用于大型养路机械(包括D08-32型自动抄平起拨道捣固车、SRM80型全断面道碴清筛机、WD-320型动力稳定车和SPZ-200型双向道床配碴整形车)、轨道平车及160HP以上轨道车等走行轴的超声波探伤。其它车辆车轴的超声波探伤可参照本规程。

1.3 大型养路机械、轨道车辆的车轴探伤应贯彻预防为主、质量第一的工作方针。

1.4 对大型养路机械、轨道车辆车轴实施探伤的过程中,探伤人员应根据具体的车轴型号,结合本规程中的相关参数及规定进行。1.5 本规程未做规定者,按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规定执行。1.6 本规程由北京铁路局起草,由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提出并归 —3— 口。2 探伤范围

2.1 凡大型养路机械、轨道车辆车轴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均需按本规程实行超声波探伤检查。2.1.1 大型养路机械每年进行一次。

2.1.2 轨道车、轨道平车走行3000km~5000km或行驶满一年。2.1.3 车辆颠覆或脱线。2.1.4 车辆大修。

2.1.5 单独更换车轴或轮对。

2.2 判为轻伤的车轴,下次探伤时间缩短为正常周期的一半,并由司乘人员加强检查。3 探伤人员

3.1 大型养路机械、轨道车辆车轴超声波探伤人员,必须取得铁道部门无损检测资格鉴定考核委员会颁发的超声Ⅱ级或以上级别资格证书方可独立工作。

3.2 探伤人员应熟悉被探车轴的材质、制造工艺,以及易于产生缺陷的部位、性质、形状及分布情况和车轴几何尺寸。3.3 探伤人员应熟知有关被探车轴的内部质量标准和有关技术条件。

3.4 探伤人员应了解大型养路机械和轨道车辆在运行中车轴应力集中的部位及范围。4 主要设备及性能

—3— 4.1 超声波探伤仪

4.1.1 六通道超声波探伤仪应有六个通道同时显示和每通道单独显示功能,并有足够的显示亮度。

4.1.2 每个通道灵敏度余量均应≥46dB;K1斜探头探测压装部深度为 1mm 的人工伤余量应≥26dB。4.1.3 水平线性误差≤2%。4.1.4 垂直线性误差≤6%。4.1.5 每道衰减器总量≥80dB。4.1.6 动态范围≥26dB。

4.1.7 分辨力(纵波纵向)≥26dB。4.1.8 探测深度(纵波)≥3m。4.1.9 适用于交流、直流两种电源。4.2 试块

4.2.1 车轴超声波探伤TZS-R型专用标准试块一套,见图1。4.2.2 各种轴型半轴实物试块各一件,如图

2、图

3、图

4、图5所示。按各种轴型加工的半轴实物试块的人工伤部位见附录三规定,人工伤深度应符合TB/T2494.1—94和TB/T2494.2—94要求,并在1/2轴长度的端面上钻Φ10mm、深60mm的平底孔。

4.2.3 GDC型专用试块一套,如图

6、图

7、图

8、图9所示。4.3 ZHT-1型组合探头

4.3.1 探头频率为2.5MHz-5MHz。4.3.2 回波频率为f ±15%。

—3— 4.3.3 直探头声轴偏角≤1.5°。4.3.4 斜探头折射角误差Δβ: 4.3.4.1 β≤45°时,Δβ≤1.5°。4.3.4.2 β>45°时,Δβ≤2°。

4.3.5 超声波小角度纵波探头探伤参数,见附录二。4.3.6 超声波纵波探伤参数,见附录三。

4.3.7 以超声横波检查轮座、齿轮座镶入部疲劳裂纹使用K0.7~K1.6横波斜探头,如图

10、图

11、图12所示,超声波横波探伤参数见附录四。5 探伤前准备

5.1 专用组合探头由6个不同角度的单个特殊探头组成,探伤前应按被探轴型组配每个单探头的角度。6个单探头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全轴、齿轴座内侧、齿轮座外侧、轮座内侧、轮座外侧、轴颈顺序排列(对应于六通道探伤仪1~6道)。

5.2 检查横波斜探头的入射点和K值,按TZS-R型车轴标准试块使用说明规定方法进行。

5.3 了解被探车轴的型号、几何尺寸、走行公里数、组装年限。5.4 擦试探测面。为了保证探伤过程中有良好的声耦合,拆除轴箱盖和销钉后,还必须除去轴端面的锈污和毛刺。5.5 测距的标定

5.5.1 纵波探伤测距的标定:

5.5.1.1 使用专用组合探头检查各种车轴时,应按探测长度进行标 —3— 定(相关参数见附录三),具体调整方法是把 0 度探头置于TZS-R型标准试块C面上,将第五次底波前沿用仪器粗调和微调旋钮调至荧光屏刻度第4大格,如图7所示,此时屏幕上刻度每大格(1cm)代表车轴实际长度250mm(详见TZS-R型车轴超声波探伤标准试块使用说明书)。

5.5.1.2 用半轴实物试块直接标定。以轴承脂做耦合剂,将第一次底面回波用深度粗调和微调旋钮调至荧光屏刻度相对应的格数(半轴实物试块长度÷250 = 格数),屏幕上每一大格代表车轴实际长度250mm。

5.5.1.3 用GDC型试块标定。用仪器调节旋钮,将第一至第四次底波前沿调至示波管显示屏机械刻度第2、4、6、8大格,此时,每大格代表试块(或车轴)实际尺寸250mm。5.5.2 横波斜探头测距的标定:

5.5.2.1 将K值探头置于TZS-R标准试块R面上,调节仪器微调和水平旋钮,使A面下棱角最高反射波前沿和A面上棱角最高反射波的前沿分别对准荧光屏水平刻度的第2与第4大格上,见图8。此时,仪器刻度每大格代表探测深度H为40mm,其水平距离L和声程S可用式1和式2计算。

L=K H

(1)

S=H√K2 +1

(2)

5.5.2.2 斜探头置于半轴实物试块轴身上,将半轴实物试块轮座(或齿轮座)内侧(或外侧)人工伤反射波前沿用水平(或延迟)—3— 和微调旋钮调至荧光屏刻度适当位置(例第五大格,见图9),根据公式3~5计算出屏幕上每大格代表的实际探测深度H、水平距离L及声程S值(详见TZS-R型车轴超声波标准试块技术说明)。

Φ1 + Φ2

H = ─────

(3)

Φ1 + Φ2

L = K(─────)= K H

(4)

Φ1 + Φ2 2

______

_______

S = ───── √K2 +1 = H √K2 +1

(5)

式中:K=Tgβ;

β=探头折射角;

L=从探头入射点至人工伤的垂直距离(mm);

S=横波声程(mm);

Φ1=轮座(或齿轮座)直径;

Φ2=探头所在位置的直径。

水平(L)/格数——每格代表的水平距离 ;

深度(H)/格数——每格代表的深度;

声程(S)/格数——每格代表的声程。探测程序 6.1 纵波探伤

6.1.1 纵波探伤灵敏度的确定:

6.1.1.1 使用GDC型专用试块调整探伤灵敏度。将与被探测车轴相 —3— 对应的专用组合探头置于涂有耦合剂的GDC型专用试块端面上,如图10所示,依次调整穿透(一通道)、齿轮座内侧(二通道)、齿轮座外侧(三通道)、轮座内侧(四通道)、轮座外侧(五通道)、轴颈(六通道)等部位探测灵敏度。

6.1.1.2 全轴穿透探测灵敏度的调整。使用GDC型专用试块调整全轴穿透探伤灵敏度,仪器“增益”最大、“抑制”关,调整探伤仪第一通道衰减器控制键(详见CZT-1型超声波车轴探伤仪使用说明书),使GDC型试块端面直径φ5mm平底孔反射波高度为荧光屏满刻度的80%,再增益16dB~20dB(轴端直径<φ120mm,增益20dB;轴端直径≥φ120mm,增益16dB)作为车轴超声波穿透检查的探伤灵敏度。

6.1.1.3 齿轮座内侧探伤灵敏度的调整。仪器“增益”最大、“抑制”关,调整仪器第二通道衰减器控制键,使人工伤反射波高度为荧光屏满刻度的80%,然后增益18dB~22dB,作为判伤灵敏度,再增益4dB作为扫查灵敏度。

6.1.1.4 齿轮座外侧探伤灵敏度的调整方法与6.1.1.3相同,先增益16dB~20dB作为判伤灵敏度,再增益4dB作为扫查灵敏度。6.1.1.5 轮座内侧探伤灵敏度的调整。调整仪器第四通道衰减器控制键,使人工伤反射波高度为荧光屏满刻度的80%,然后增益14dB~18dB作为轮座内侧判伤灵敏度,再增益4dB作为扫查灵敏度。

6.1.1.6 轮座外侧探伤灵敏度的确定。调整方法与6.1.1.5相同,先 —3— 增益12dB~16dB作为轮座外侧判伤灵敏度,再增益4dB作为扫查灵敏度。

6.1.1.7 轴颈探伤灵敏度的确定。仪器“增益”最大、“抑制”关,调整仪器第六通道衰减器控制键,使人工伤反射波高度为荧光屏满刻度的80%,然后增益8dB~12dB作为轴颈判伤灵敏度,再增益4dB作为扫查灵敏度。

6.1.1.8 使用半轴实物试块调整全轴穿透探伤灵敏度。仪器“增益”最大、“抑制”关,调整探伤仪第一通道衰减器控制键(详见CZT-1型超声波车轴探伤仪使用说明书),使半轴实物试块端面直径10mm平底孔反射波高度为荧光屏满刻度的80%,再增益16dB作为车轴超声波穿透检查的探伤灵敏度。

6.1.1.9 使用TZS-R型标准试块调整全轴穿透探伤灵敏度。将探头置于试块C面,调整第一通道衰减器控制键,使第一次底波为荧光屏满刻度的80%,在此基础上检查平轴端车轴时,提高增益45dB,作为车轴超声穿透检查的探伤灵敏度;检查轴端带螺纹或轴径直径<120mm的车轴,提高增益50dB,作为车轴超声穿透检查的探伤灵敏度。

6.1.2 纵波探伤操作程序:

6.1.2.1 用仪器控制键输入车型、轴号、探头角度等有关参数(参见附录三)。

6.1.2.2 将与被探轴相对应的组合探头置于涂好耦合剂(油脂)的轴端面上,使6个单探头均有良好的声接触。仪器置于六通道同时 —3— 显示状态下,向探头体施以均匀压力,观察第一通道扫描线上应出现底波的位置是否有轴端面反射波出现,如有幅度足够高的反射波,表示组合探头接触良好,否则应重新检查组合探头的弹簧是否正常。然后匀速顺时针旋转组合探头360°,观察六条扫描线是否有异常反射波出现,如有异常反射波出现,则应使用单通道显示键依次显示第一通道和出现异常波的相应通道,判断该轴是否有伤和伤的大小。判伤时除周向旋转探头判断伤的周向长度外,还要单独上、下移动有异常波的探头,以提高判伤的准确性和判断伤的尺寸及位置。

6.1.2.3 车轴全轴探伤必须从两端进行,严禁仅从单端探测。6.1.2.4 判伤

6.1.2.4.1 0 度探头穿透探测全轴超声波的衰减情况时,如果轴端面反射波高<50%,则认为该轴透声不良。如果发现始波与底面回波间有伤波出现、且波高≥80%,应根据伤波在荧光屏上所处的格数,计算出伤在车轴上的位置,再将探头放到轴另一端面上探测,如果亦有伤波出现,而且伤在轴上所处位置与前者相对应,则判该轴有超过标准的伤,应予落轮检查。

6.1.2.4.2 车轴各应力区疲劳裂纹判断。当在显示六条扫描线时发现某部位有可疑反射波出现,则应将仪器转换成单道显示状态,根据反射波的位置和特点进行判断。车轴疲劳裂纹反射波的特点是波峰尖锐、反射干脆、猛烈,当探头周向旋转时,有一定的周向长度,裂纹反射波幅度由低变高再由高变低,有规律地逐渐变化,无突变 —3— 现象,反射波没有明显的位置变化。当探头在轴端面上作上、下扫查时,裂纹反射波的位置随着探头上、下扫查,在扫描线上左右移动,其幅度由低──高──低有规律逐渐变化,无突变现象,并且探头向上扫查比向下扫查时波幅下降速度快。6.2 横波探伤

6.2.1 在探测落轮的车轴探伤时,可采用横波探伤方法探测各应力区疲劳裂纹。

6.2.2 横波探伤灵敏度的确定:

6.2.1.1 将带弧形的K值(0.7~1.6)探头置于涂有耦合剂的半轴实物试块的轴身上,调整仪器衰减器控制键,使轮座(或齿轮座)人工伤反射波高度达荧光屏满刻度80%,再提高增益10dB~18dB作为轮座内、外侧(或齿轮座内外侧)的横波探伤灵敏度。6.2.1.2 将带弧形K值(0.7~1.6)探头置于TZS-R标准试块R面上,按图

7、图8所示方法,探测TZS-R试块上1毫米深的人工伤,调整仪器衰减器控制键,使人工伤反射波高度为荧光屏满刻度的80%,然后再提高增益12dB~18dB作为轮座内、外侧或齿轮座内外侧的横波探伤灵敏度。6.2.2 横波探伤操作程序:

6.2.2.1 用仪器控制键输入车型、轴号、探头K值等有关参数(参 见附录四)。

6.2.2.2 探头扫查区域。以横波探测不退轴承和齿轮的车轴轮座内、外侧和齿轮座内、外侧时,均在轴身上进行(探头K值的大小 —3— 视几何尺寸而定)。探头的扫查区域必须保证轮座(或齿轮座)内、外侧探测区域之和大于轮座全长,即必须保证探头主声束扫查整个轮座(或齿轮座)全长,如图9所示。

6.2.2.3 斜探头移动方法。使用横波斜探头探伤时,使探头均匀受力(0.2kg~0.5kg),以20mm/s~50mm/s的速度在轴身上沿轴向往复移动。6.2.2.4 判伤

车轴疲劳裂纹是一种金属表面断裂,内部含有气体,多出现在轮座和齿轮座的压合线上或卸荷槽的底部,呈线性分布,有一定的周向长度和深度,其反射波的特点是干脆、波峰尖锐、猛烈、根部粗些。又因为裂纹有一定深度,当探头前后移动时,反射波在扫描线上左右移动,而且波幅有从低到高再到低的逐渐变化规律,没有突变现象。在车轴几何尺寸和探头K值一定时,其声程为常数,故疲劳裂纹反射波波幅最大时的前沿所对应的刻度不变。探头周向扫查时,裂纹反射纹仅有幅度的逐渐连续高低变化,没有位置变化。车轴探伤中除根据裂纹反射波特点判断外,还应注意观察轮心反射波或台阶反射波的变化,当出现裂纹反射波时,周向移动探头,由于疲劳裂纹的存在,轮心或台阶反射波会随着裂纹反射波的升高而降低。如果裂纹较深时,轮心或台阶波消失。7 车轴超声波探伤中常见杂波及其特点

7.1 在大型养路机械、轨道车辆车轴超声波探伤中,常见的杂波主要是由压装部的腐蚀坑、腐蚀沟、刀痕、透油透锈、台阶和卸荷 —3— 槽底部等引起的反射波。

7.2 腐蚀沟的反射波。腐蚀沟是多个腐蚀坑连成的,多出现在使用年限较长的车轴表面的疲劳裂纹区域内,有时与裂纹重合,长度不等。一般在横波探伤时有较明显的反射波形,其特点是较宽,多峰前后移动探头时反射波在扫描线上左右移动,其移动距离较裂纹波小,且有交替起伏现象。

7.3 刀痕反射波。超声束在车轴压装部表面遇到粗糙刀痕时,在荧光屏上会出现数条反射波,且彼此间距相等,波峰尖锐,探头周向移动时,一周均有这种波形;前后移动探头,刀痕反射波有此起彼落现象。

7.4 轮毂孔内表面缺陷反射波。由于车轮制造过程中在其内部存在缺陷,如果缺陷恰好存在于车轮内孔表面,在紧箍力足够大的条件下,则会出现很强的缺陷反射波,其在荧光屏上出现的位置比车轴表面裂纹反射波略靠右,移动探头时,这种内孔缺陷波很快消失。7.5 透油透锈反射波。轮对经过长期运用后,压装部有时会发生透油透锈现象。轮座处的透油透锈实际上是一种表面夹杂物,一般在间隙较大时,会造成油泥锈垢固化后紧贴在车轴表面,这些紧贴在轴表面的油锈混合物,在探伤时会引起较强的反射波。透油透锈反射波前后沿不规则,比疲劳裂纹反射波宽的多,波峰不尖锐,幅度低,严重者会形成所谓的“空心波”。探头前后扫查时,有起伏变化,但无左右移动现象。因为透油透锈的存在,一般轮心波或台阶波波幅很小,甚至消失。

—3— 7.6 轮心反射波。车轴探伤时,超声束穿透轴与轮心的压装面到达轮心上表面棱角处所反射回来的反射波,称为“轮心波”。其特点是反射比较强,根部较裂纹波宽,探头前后扫查一定距离后很快消失。如果降低探测频率,轮心波波幅增大,提高探测频率波幅减小或消失。轮心反射波出现在裂纹反射波之后,探头周向扫查时,只有幅度变化而无位置变化,且一周都存在。

7.7 台阶波。轮对在不落轮条件下轴探伤时,在超声传播路径上,遇到车轴几何尺寸突变的台阶时,会出现台阶(轮座、齿轮座前后肩和卸荷槽等部位)反射波。其特点是波幅高、反射强、猛烈,波的前后沿干净无杂波。探头前后扫查时,反射波在扫描线上左右移动;探头周向扫查时,一周都存在。8 探伤记录及管理

8.1 车轴探伤结束后,如果发现车轴有伤,且伤波高度≥80%,超过TB/T24—94标准的疲劳裂纹或透声不良时,判为重伤;凡伤波高度>40%、<80%者判为轻伤。判为有伤的车轴,必须用白铅油在轴身上注明缺陷部位和长度。

8.2 探伤结束后,探伤人员应认真填写车轴探伤记录表(详见附录一)。探伤记录的填写,应做到字迹清晰、整齐、不涂不改。8.3 探伤前认真输入有关车轴探伤参数;探测后,用探伤仪所带打印机打印每根轴的探伤结果。

二、附录一:轨道车、轨道平车、大型养路机械车轴超声波探伤 —3— 记录表(表1)

三、附录二:超声波小角度纵波探头探伤参数(表2)

四、附录三:轨道车、轨道平车、大型养路机械车轴超声纵波探伤参数(表3-1~6)

五、附录四:轨道车、轨道平车、大型养路机械车轴超声横波探

伤参数(表4-1~7)

六、附录五:GDC型试块示意图

七、附录六:轨道车、轨道平车、大型养路机械车轴示意图

上一篇:知识学习试题及答案下一篇:中国养老行业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