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流逝过程中,我们不断接触各种事物,这些事物会带给我们一定的启发,对于这些心得体会,我们应当记录下来。如何让自己的心得体会更具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工作会议心得体会》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近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切实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保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二、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明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要加快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进度,抓紧制定实施全国粳稻生产发展规划,加快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下大力气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坚持大生产大流通,继续利用好优势产区的生产能力,同时加大销区就地生产和就地供应力度。
三、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规范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
四、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支撑。抓紧制定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力争到2020年新建8亿亩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力争2011年完成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机构的任务。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公路、沼气、危房改造,促进农村教育、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试点工作。制定和实施未来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及相关规划。
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全面深化、整体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尽快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含义和实施办法,研究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导意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扩大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统筹研究解决好农民工问题。
会议指出,我国水利改革发展的任务极为艰巨复杂,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全面部署水利改革发展,有利于全党全社会统一思想认识、形成治水兴水合力,既是基层干部群众、“三农”战线同志和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也为推动水利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会议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水利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
会议指出,2011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极为重要,推动农村改革需要统筹协调的关系极为复杂,保持农村和谐稳定需要开展的工作极为繁重,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摘自《农民日报》
本刊讯:1月12日,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房俐,副省长王守臣,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延春、李福升,省委财经办主任郭庆海,省妇联主席关德伟,省水利厅厅长宿政,省农委主任任克军出席会议。省农委副主任于文波、吴晓光,监察专员王峻岩,副主任刘丰艳、于强、柳涛,巡视员于畅洋,主任助理孙邦群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全省各地区农口综合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省水利厅、省林业厅、省畜牧局等单位的代表列席会议。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房俐作了重要讲话。她指出: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和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农业农村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重中之重”和“三化统筹”的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县域财力增强和农村和谐稳定的目标,突出发展五大主导产业,重点抓好十大产业系列,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运行机制,强基础、调结构、保供给、促增收、惠民生、建制度,加快推进“五大一强”建设,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按照上述总体要求,2011年农业农村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粮食生产正常年景下实现600亿斤,力争再创历史最好水平;肉、蛋、奶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7%、5%和8%;林业实现产值870亿元,增长16%;园艺特产业实现产值830亿元,增长19%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3000亿元,增长1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增长10%以上。努力实现粮食、畜牧、园艺特产、林业、农产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新突破,玉米、水稻、大豆、生猪、肉牛、禽类、乳品、参茸(中药材)、蔬菜、林特产品十大产业系列有新发展,粮食大省、畜牧业大省、园艺特产业大省、林业大省、农产品加工业大省和农村经济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房俐强调:
坚定不移地推进“三化”统筹。“三化统筹”,是“重中之重”所系,是“统筹城乡”所需,理所当然,势在必行。我们必须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更加自觉地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等重点任务,运用超常思维,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超常干劲。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在思想上进一步重视,不能有丝毫忽略;在工作摆位上进一步突出,不能有丝毫削弱;在政策措施上进一步强化,不能有丝毫减弱;在工作落实上进一步抓紧,不能有丝毫放松。
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加快推进“三化”统筹的重要载体。今年要突出强化“三个拉动”:强化工业和项目拉动;强化特色经济拉动;强化服务业拉动。要把加快城镇化建设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动力和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
全面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作要在统筹治水上取得新突破,针对水旱灾害频发、水利建设滞后的瓶颈制约,大幅度增加投入,大规模开展建设;要在科学用水上取得新突破。把节约用水放在科学用水的首位,积极开展重大节水科研并大力推广研究成果,开工建设节水农业灌溉工程;要在依法管水上取得新突破。抓紧研究制定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办法和措施,建立完善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深化水利改革,推进生产水利和民生水利跨越发展,以战略之举、创新之法和着实之策破解我省缺水特别是农业缺水之困。
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产量稳步增长;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加大农业实用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大市场、大流通。
着力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民生是生存发展之本、社会和谐稳定之基。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紧紧围绕富民来谋发展、订政策、抓落实。为此,要深入挖掘农民增收潜力;要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改革是动力,制度是保障。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必须抓住建立完善农村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这个关键环节。当前,我们要围绕农业农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深化“四个方面”的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和产品。
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今年和“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关键是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为此,要切实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将之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巩固和加强农业农村工作一刻不放松;要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要着力改进工作作风;要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王守臣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本次会议已经提出了2011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业农村工作总体要求。其核心内容是:
关于农村工作四个目标:粮食增产是“十二五”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农民增收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农村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实现农民增收是“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县域财力增强是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我们今后发展的潜力和希望所在。农村和谐稳定是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也是搞好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粮食增产是基础,农民增收是核心,县域财力增强是关键,社会和谐稳定是保障。
关于五大主导产业:一是粮食产业。 “十二五”期间我们在工作中要重点抓好30个产粮大县,集中建设专用玉米产业带、优质水稻产业带、优质大豆产业带和绿色有机杂粮杂豆生产基地。二是畜牧产业。 “十二五”我们要重点抓好3区3带,集中建设15个规模化标准化牧业园区。三是园艺特产业。到2015年,园艺特产业产值达到1760亿元,年递增19%以上。因此,全省要着力建设5个北方园艺特产基地。四是林业产业。到2015年,林业总产值达到1400亿元,年递增12%。重点抓好“四区五带”建设,着力实施八大工程。五是农产品加工产业。到2015年,全省粮食加工转化达到70%以上,畜禽和特产品达到65%以上,玉米秸秆和畜禽等副产物综合加工转化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实现5000亿元以上,年递增15%。
关于十大产业系列:就是重点抓好玉米、水稻、大豆、肉猪、肉牛、禽蛋、乳品、参茸(中药材)、蔬菜、林特产品等十大产业系列。
关于六项重点任务:强基础、调结构、保供给、促增收、惠民生、建制度。既是2011年全省“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十二五”乃至更长远时期“三农”工作的战略重点。
王守臣副省长强调,今年我们要做好下列工作: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按照中央要求,“三农”投入要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即: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坚持不懈地抓好粮食生产。这是我省“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继续加大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规划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力度,努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一如既往地抓好产业增收,下力气抓好劳务增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继续抓好政策增收;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优质畜牧业、精深加工业和高效园艺特产业,积极发展林业和水产养殖业,加快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二是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三是切实抓好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工作。四是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五是抓好种业建设。六是加快农技推广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七是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八是搞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启动实施第二个十年绿化美化吉林大地规划,提高气象服务“三农”能力,切实搞好东北地区人工增雨影响天气服务中心建设;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二是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三是大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四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五是切实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在谈到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问题时,王守臣副省长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水利改革发展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突出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水利水毁工程修复重建;科学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切实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08年12月27~2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认真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研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制订提出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
强化农业基础,稳定农业生产
要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决不能因某些品种和局部地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出现认识上的反复,决不能因年度的丰歉而出现工作上的摇摆。要进一步落实各地区的粮食安全责任,调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加强粮食战略工程建设。
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大宗作物区域化布局,启动长江流域和黄淮海地区棉花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支持东北地区优质大豆、长江流域“双低”油菜、适宜地区木本油料生产,扶持优势产区发展糖料、马铃薯、天然橡胶等生产。推动园艺产品集约化生产,推动畜牧水产规模化养殖,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农产品生产环节推动标准化生产,在食品加工流通环节强化企业质量安全责任,在政府监管环节健全全程监管体系。
大力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大幅度增加建设投资的机遇,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大事,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明年要把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拉动农机工业发展、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工作来抓。
着力强化科技支撑,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健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学种田和养殖水平。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不失时机出台调控措施,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增加主要农产品储备,改善进出口调控,搞好农产品购销和调运,努力稳住农产品市场价格。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明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都要继续增加,并逐步完善补贴办法。
内外联动,多措并举,最大限度拓展就业增收空间,落实好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措施,扩大农业产业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容量。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困难加剧、部分农民工返乡回流问题,引导企业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予以支持。
加大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科学规划产业发展,促进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扩大县域经济发展自主权。
发展公共事业,改善农村民生
要提高投入强度,加大推进力度,扩大覆盖范围,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要重点办好“水、电、路、气、房”五件实事,解决6 000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落实城乡电网同网同价政策,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公路投资力度,增加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投资,扩大秸秆固化气化试点范围,加快农村安居建设。
提升农民消费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家电下乡”,对农民购买彩电、电冰箱、手机和洗衣机等指定家电品种予以直接补贴,并根据需要增加新的补贴品种。引导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实施新的扶贫标准,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对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
深化农村改革,增添发展活力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认真落实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各项措施,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严格执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各项要求,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抓紧制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的具体办法,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力争3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推广技术、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的激励机制,对涉农贷款定向给予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扩大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地区性中小银行,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目的就是贯彻落实中央l号文件精神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加快发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刚才,苏市长就对中央和省及江门市最近召开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作了传达,以及对我市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形势作了具体分析,很符合实际。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要深刻领会中央1号文件精神实质,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统揽农业农村工作
2月8日,新华社授权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也就是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文件很明确地体现出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体现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出党中央和国务院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的思想。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揽农业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央1号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形成全党建设农村,发展农业,扶持农民的共识,进一步提高领导和指导农业农村工作水平,促进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有新发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一)要从思想上认识中央1号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六大后,中央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农业和农村工作,强调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一致同意,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央1号文件的主题。自文件公开发表以来,在广大农村引起巨大反响,给中华大地吹来了一股浓浓春意,温暖广大农民的心,调动广大农民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积极性,催发了农村勃勃生机。文件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一系列重大的政策措施,指导性强、“含金量”高、给农民实惠最多。我们一定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用正确政绩观全面领会和理解1号文件精神实质,并着力把1号文件贯彻落实到广大干部群众,成为推进新时期新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要从感情上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从1982年至1986年一连5年中央都把解决农业农村工作问题的文件作为第1号文件发出。今年1号文件,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专门性文件,有很强针对性,指出农业农村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得到加强,把“三农”问题摆到越来越重要位置上来,从由巩固和加强其基础地位到摆在首要位置再而成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来抓.这充分说明中央历来是关注农业、关心农村、支持农民的.过去由于各方面原因,像苏市长刚才的分析,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虽然取得瞩目成绩,但在发展中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目前最突出的、最紧迫和最盼望解决的是农民增收困难问题。农民人均收个连续多年处于恢复性增长,普遍增长3-4%左右,尤其一些纯农产收入持续徘徊,甚至有的下降,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趋势。如果不尽快扭转这样的局面,不仅影响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将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将动摇农业基础地位,也将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延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三)要从政治上明确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专门制定促进农民增收的文件,是新中国成立后未曾有过的。这既体现了党中央对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前段时间,我到农村基层和对一些农户调查,的确存在一些问题,形成一些粗浅看法,总的感觉农业效益最低,农村收入最难,农民生产最苦,也即是农业弱、农村差、农民穷,这是“三农”中的“三最”问题。我市已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建设作了很大努力,并逐年采取措施加大力度予以解决,农民毕竟占多数,他们不小康,就没有全市小康.因此,促进农民增收,不断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体现以人为本,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农业农村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既是当前紧迫任务,又是长期工作,事关全局,是全市大事,希望各行各业各部门都要从政治角度来考虑问题,从大局出发,创造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发展环境。
(四)要从责任上把握促进农民增收各项政策措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要有高度工作责任感,要全面掌握党和国家对农村方针政策,运用法律法规规范工作行为。坚持以1号文件的各项政策措施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对农业和和农村工作一定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用足用活1号文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支持农业的保护农业,同时结合当前农村形势和实际,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1号文件提出的政策措施.使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尽快展现新飞跃.
二.要以求真务实作风把中央1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加快促进农民增收步伐.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求真务实作风把中央1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去年中央召开两次农村工作会议及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三会”都体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的农业农村工作就是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一)要把求真务实作风落实到思想方法上,加大实施农村“三化”战略力度。
去年底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河南时提出的“切实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他最近又到陕西,海南。江苏等省考察工作时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一定要用求真务实作风落实好各项工作,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温家宝总理在分管农业农村工作时对全国2100个县(市)已深入到1800多个,大部分时间到基层到农村,到大部分基层和农村。这反映出中央领导工作作风何等扎实。各级领导要思想清晰,方法对头,突出中心任务,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观念,转变服务观念。关键解决思想方法问题。要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加深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的认识,着重解决只看到农
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只看到农业的增长幅度慢;只看到整个农业给政府提供的税收有限;就忽视和不愿意投入精力、不愿意投入资金的认识不全面问题.应该懂得不管农业产值在GDP中占的比重多低.增长率多低,对财政贡献多低,起码要明白人类社会的生存和繁衍是离不开农业的,任何
国家是需要农业的这个道理.城市再繁荣、再漂亮,没有饭吃,那只能是死城、空城。这些年大中城市面貌变化很快,两三年不去可能不认识,但在许多地方农村,十年八年不去,再一次去,仍是过去的样子,星星还是那个星星。这反映出没有很好地做到城乡统筹兼顾。因此,城市和工业发展一定要起到带动农村发展作用。
(二)要把求真务实作风落实到发展思路上,突出解决好当前农民增收难点和重点问题。
1、市委市政府已推出相应扶持政策措施.1号文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很准确地抓住了当前三农之中重点和难点,有很强的针对性。目前,就本市而言农民增收的难点和重点在那里,也应该在纯种粮农户和边远山区.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求真务实作风落实到发展思路上。中央提出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提供支持,既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又能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力。比如对良种给予补贴,对粮食主产区农民购置大中型农机具给予补贴,支持发展粮食产业,扶持转化加工,拉长粮食产业链,使农产品转化加工增值,农民得到更多实惠,按照1号文件,我市促进农民增收也相应出台一些政策措施.4月30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是今后我市扶持三农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撑点。
2、继续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个调整已不是简单地压缩粮食面积,要按江门市提出的2004年粮食播种面积不能再减少,而要稳定粮食生产面积;调整要从效益、品种、加工、增值上考虑,作为促农民增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从农业内部通过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文章做好做足,从一定程度上讲,这在相当长时间内还是农民增加收入重要来源,也即是从现有的比较合理产业布局内部进行挖潜,加大提纯催优工程力度,把农民增收由主要靠增加产量,提高价格转向主要靠提高效益,扩大就业;努力拓展农业农村外部结构调整优势,形成从农业内部、农村外部多层次促进农民增收格局。
3、大力发展农村
二、三产业,推进新阶段乡镇企业的发展.不论它是什么所有制,不论它的规模大小,只要它符合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和安全生产的要求,就应该促进其发展,就应该加大力度扶持。要结合实际,着眼于农产品加工业,立足于服务“三农”,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加快开发优势产品和优势产业,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和管理,使农村富余劳力转移到
二、三产业。
4、发挥承接产业转移资源优势,加大农业招商力度,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当作重点来抓.我市农业龙头企业招商已形成良好势头,既有种养(如开平温氏公司北山种苗猪场,年产种猪6万头,可带动养猪农产200多户)又有加工(开平五联、丽冠人造板有限公司).农业招商应突出引入龙头企业,着力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附加值,加快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拉动农产品流通;要突出抓特色,抓特色就是抓效益,就是抓市场,用品牌和规模来提高效益;对现有龙头企业要壮大实力、增强竞争力、提高带动力,扩大吸纳富余劳力就业机会.要强化畜牧业在农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注重安全,进一步加强对禽畜业防疫免疫监测监控,树立长期作战思想。
5、要为农民外出进城就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提供方便.加大公共设施财政投入,加大农业信息网信息载量;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各行各业不能随便欺农、坑农、卡农、吃农;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合作医疗和社会保险;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引导农民使用良种和实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既抓终端产品,更要从源头抓质量,全程严格控制;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广配套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
6、加强农业行政执法,进一步规范农资经营市场。抓好高剧农药鼠药销售和使用管理,确保安全;加大扶贫工作力度,这是农民实现增收的重点和难点,要创新扶贫思路和措施,实施“双层”扶持战略,既扶贫困村又扶贫困农户,扶持和带动贫困农产实行产业化经营,走产业化经营扶贫路子。
(三)要把求真务实作风落实到深化改革上,为促进农民增收创造更加有利条件。
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形成产业分离、城乡分割、工农分治的城乡差别,从客观上制约了农村社会发展,束缚农民增收。因此,要进一步深化城乡改革,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要逐步健全公共财政政策,对农业农村给予更多的财政投入;二要进一步支持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利、电力、乡村道路等加大投入);三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推进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更合理配置,加快农村经济发展。①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按中央提出的从2004年开始,农业税税率总体上每年要降低一个百分点,用5年免除农业税,以少取促增收,同时要全面取消农林特产税,做好落实工作。②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证的登记和发放工作,落实好农民对承包土地的长期使用权,经营自主权、流转选择权、收益权和法定处置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有序进行。③继续深入开展减轻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工作,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四要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四)要把求真务实作风落实到组织统筹上,加强党对农业农村工作领导。
党管农业农村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市委已成立了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做好推进农村“三化”工作,加快解决“三农”问题进程;要正确处理与农民关系,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教育,改变作风,增加对农民感情,增强工作责任感;要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依法办事,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出发,高屋建瓴、深刻精辟阐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同时提出明确要求。李克强在讲话中深入分析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形势,并就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更好履行政府“三农”工作职责等重点任务作出具体部署。
会议指出,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出台的“三农”政策行之有效、深得民心,有效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发展。
会议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关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会议指出,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要进一步明确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调动和保护好“两个积极性”,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搞好粮食储备调节。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负责,中央承担首要责任,各级地方政府要树立大局意识,增加粮食生产投入。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当增加进口和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高度重视节约粮食,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关于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会议指出,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农村集体土地应该由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民家庭承包,其他任何主体都不能取代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不论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利。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
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关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会议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要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要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使权力和责任紧密挂钩。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关于“谁来种地”,会议指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提高种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加农民务农收入。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要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创造良好务农条件和环境。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与此同时,也要继续重视普通农户的生产发展。
关于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会议指出,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要重视农村“三留守”问题,搞好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要重视空心村问题,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重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有序。要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快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会议指出,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涉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继续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处理好政府和农民的关系,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尊重农民和基层首创精神;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把方向、管大局、抓重点,地方按照中央“三农”决策部署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城镇化,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突出特色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会议强调,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重视“三农”工作,多到农村去走一走、多到农民家里去看一看,真正了解农民诉求和期盼,真心实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会议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团结一心、扎实工作,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认真落实这次会议的各项部署,奋力开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崭新局面。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24日下午的全体会议上作了总结讲话。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等出席会议。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党委和政府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负责同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军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等。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出发,高屋建瓴、深刻精辟阐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同时提出明确要求。李克强在讲话中深入分析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形势,并就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更好履行政府“三农”工作职责等重点任务作出具体部署。
会议指出,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出台的“三农”政策行之有效、深得民心,有效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发展。
会议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关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会议指出,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要进一步明确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调动和保护好“两个积极性”,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搞好粮食储备调节。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负责,中央承担首要责任,各级地方政府要树立大局意识,增加粮食生产投入。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当增加进口和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高度重视节约粮食,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关于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会议指出,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农村集体土地应该由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民家庭承包,其他任何主体都不能取代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不论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
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利。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关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会议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要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要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使权力和责任紧密挂钩。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品质量的信心。
关于“谁来种地”,会议指出,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提高种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加农民务农收入。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要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创造良好务农条件和环境。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与此同时,也要继续重视普通农户的生产发展。
关于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会议指出,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要重视农村“三留守”问题,搞好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要重视空心村问题,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重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有序。要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快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会议指出,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涉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继续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处理好政府和农民的关系,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尊重农民和基层首创精神;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把方向、管大局、抓重点,地方按照中央“三农”决策部署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城镇化,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
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突出特色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会议强调,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重视“三农”工作,多到农村去走一走、多到农民家里去看一看,真正了解农民诉求和期盼,真心实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会议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团结一心、扎实工作,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认真落实这次会议的各项部署,奋力开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崭新局面。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24日下午的全体会议上作了总结讲话。 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等出席会议。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党委和政府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负责同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军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等。
篇一:2015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稿
2015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讲话稿
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2015年3月18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部署,总结去年、安排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等会,***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关于去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基本估价
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卓有成效地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和改革创新。据统计,全县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86.23亿元,增长4.7%;农业增加值53.10亿元,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91元,增长12%。粮食生产、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安全生产、农机秋冬种、移民工作、农经工作等被评为全省先进,水利建设、林业工作、农业机械化、农业综合开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多项工作被评为全市先进。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现场会等在*县召开,我县在会上作了经验发言。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小型水利工程改革试点等得到部省充分肯定。去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特点是:
1.产业发展总体良好。
一是传统产业稳步发展。
全县收获油菜面积65.76万亩、棉花23.94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6.97万亩、总产51.49万吨,首次跨入10亿斤产粮大县行列。出栏生猪108.85万头、肉牛3.04万头、肉羊29.5万只、家禽1707.5万羽,起水水产品6.15万吨。
二是高效产业持续扩规。
新发展葡萄3730亩,达到3.4万亩;新扩茶叶6180亩,达到2.145万亩;新扩楠竹5600亩,达到3.367万亩;新扩花卉苗木1.45万亩,达到4.54万亩;蔬菜播种总面积达到21.6万亩,其中商品蔬菜基地
2.58万亩;新扩苹果柚5000亩,总面积达到1.2万亩;养殖南美白对虾1.2万亩,亩平纯收益6000元左右。
三是 品牌创建取得成效。
我县被确定为三品一标创建示范县。获得三品一标认证100个。*县太青山有机食品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 民生建设不断升温。一是生态命脉保护效果显著。
水资源保护:重点整治了46处水源地和29处取水口。所涉17处水源地的水面养殖合同全部予以解除或改签。依法关闭了饮用水源保护区内5家排污企业,拆除、关闭养殖场53家,取缔珍珠养殖2100亩。林业资源保护:办理各类林业案件128起,挽回经济损失112万元。清理木材经营加工单位20户。国土资源保护:开展土地、矿产巡查126次,发现和制止国土资源违法案件85起。
二是生态家园建设持续深入。
结合春节、植树节和清明节等重要节日,组织乡镇对乡村主干道进行突击性整治。整合一事一议项目资金,按照每个乡镇15万元的标准,建设乡镇垃圾焚烧炉21个,其中13个已点火运行。对216家工矿企业和62家规模养殖场继续实施重点监控。
三是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凸显。
去年确定的50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发展规划编制已全面完成,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完成村组公路硬化121.5公里,改造危桥7座;完成沟渠清淤护砌166.6公里、机耕道建设62.3公里、堰塘清淤扩容105口,解决52960人饮水不安全问题。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提升,在三边及农户房前屋后开展植树造绿;明确专职保洁员全天候清扫主干道和公共场所;全面实施农村五改工程和新型能源建设;对示范村内的农村危旧房实施改造。
四是扶贫攻坚强力推进。
义务教育、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卫生设施、交通基础、社会保障等六件实事已全面完成。扶贫办点工作稳步推进,按照全县农业户籍人口年人均4元的标准,县财政安排扶贫专项资金300万元,整合部门扶贫资金625万元;发动后盾单位投入资金790万元,帮助25个贫困点村开展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
五是农村交通建设进展顺利。
市政府下达我县农村公路建设任务38公里,已建成农村水泥路
38.32公里。下达危桥改造计划21座,已全面竣工。全县1631公里
农村公路纳入统一管养,启动维修改造线路8条,涉及里程130多公里,已全部竣工通车。 六是农村安全饮水建设力度空前。
投资1.13亿元新建、改扩建集中供水工程18处,解决24.2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已全面完成。
3. 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标准建设。
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以全市第
一、全省领先、全国一流为目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三大建设,着力打造六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完成建设总投资1.94亿元,其中县财政专项投入400万元,整合涉农资金750万元,整合部门项目投入3500万元、社会投入1.475亿元。
4. 创森工作稳步实施。
篇二: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 林 铎
(2014年3月1日)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历时一天半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已于今天上午结束了。会上传达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了今年全省的农村工作。大家要把中央和省委农业农村工作精神,原原本本地学习、传达、贯彻,特别是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推进农村改革都做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思想。会上,宪魁书记代表省委作了重要讲话,讲的非常全面、具体;陆昊省长就推动农业现代化等一些重要问题做了深入的分析,引用了很多的数据,阐明了我省的比较优势,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各区、县(市)要认真组织学习,真正吃透中央和省委的会议精神。刚才,希斌同志的讲话很全面,也很透彻,既讲清了中央、省委的要求,也总结了我市在“三农”问题上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我们今年农业农村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并且对一些案例做了重点分析,大家要很好的领会,
部署的重点工作要坚定不移地落实。下面,我主要围绕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再强调几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重大意义,把思想统一到中央要求和省委部署上来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深化农村改革做出全面部署,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城镇化等重大问题上提出突破性、创新性的改革意见,为我们深化农村改革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在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中,对我省我市来讲,最能够体现和发挥政策集成效应的,就是中央批准的在我省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项改革,把它纳入到“五大规划”,多次研究、部署。宪魁书记和陆昊省长反复强调了组织实施好这项改革的重大意义。这项改革试验作为国家级战略规划,立足现代农业建设,强调综合配套,具有先行先试的性质,对我市乃至全省、全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实施好这项改革试验,是我市探索农村改革发展新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我市加快发展不可多得的机遇。
作为典型的二元结构城市,我市农业比重大,占全市gdp的10%,是副省级城市中最高的;农村范围广,农村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7%,
这里还不包括城八区里面的农村面积;农业人口数量多,占全市总人口的52%。我们要实现领先全国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短板在农村,优势也在农村;要实现“四化同步”,短腿就是农业现代化。通过改革试验,我们就有了放手改革的空间,就有了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的条件,就可以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就会获得改革的红利和先发优势,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牵动全市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这个事关全市发展的重大战略,抓住机遇、顺势而上。要吃透用活政策,弄清基本底数,总结已有经验,进一步明确推进改革试验工作的清晰思路。要不断加大改革试验的宣传力度,动员并激发全市上下,特别是广大农民参与改革的热情,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形成思想认同,达成上下共识,汇聚强大合力,把改革试验作为推动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切实把难得历史机遇转化为发展的现实成果。
在这方面,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我们农业农村都面临着重大改革任务,又有好的机遇,国家给我们先试先行的机会,不仅是要推动这项工作,关键还要通过改革总结出经验,作为国家推动农业农村改革的政策依据。所以,我们不要停留在口号上,停留在会议上,要扎扎实实地研究农业农村问题,明确农村改革的目标、细化内容,采取有
力的措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因此,我们在各个方面都积极争取纳入省、市试点,无论是科技示范试点、农业示范试点,还是电子商务试点、云计算试点,目的就是更好地利用国家的政策争取各个方面的支持,更系统地推进各个领域的工作。包括我们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也一样,就是要通过这样一个全民动员的过程把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步向前推进,真正使整个城市的品质得到极大的提高,全民的素质能有一个极大的提升,各个领域的工作都是如此。进入试点肯定就会有压力,如果“小富即安”,就没有这些事情,我们跟着走,日子也照常过。哈尔滨现在的发展还有很多薄弱的环节,通过这些改革试验的机遇,能够把“三农”问题解决的更好。
二、坚持问题导向,全力破解改革试验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改革试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不可能齐头并进,要坚持点与面结合、整体设计与重点突破结合、正确的方向与合理的节奏安排结合,善于聚焦关键环节,把握主要矛盾,解决重点问题,突破制约瓶颈。
一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农村改革,关键点和难点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核心是激活量化农村“资产、资源、资金”要素,这是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的重要基础。这些年,我们一直强调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但水平总也上不去。200亩以上的土
地规模种植面积28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9.2%,以前给我的数字是230万亩,虽然提高了一些,实际上水平还是很低的,与绥化都比不了。种植业如此,养殖业更是如此,双城雀巢,最高峰的时候号称二十
七、八万头奶牛,现在实际上也就十
七、八万头。由于不是规模经营,奶的质量、产量都有很多问题,平均每头牛也就是4吨多,与发达地区相比差一半。根本原因就在于农业农村的资源资产,特别是耕地的权属不清晰。耕地权属不清,就无法流转,也就形不成组织化和规模化,自然也就影响了水利化、机械化和科技化的程度,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等就更无从谈起。这里面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确权以后,就给农民吃了“定心丸”,农民可以放心流转土地。现在国家、省里在方正、阿城进行试点,而且方正试点已取得了很好的经验,省委陈润儿副书记也专程到方正调研,了解情况。从实施的效果看,方正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以后,今年新增了107个农业合作组织,大大提高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我们要认真总结推广方正经验,探索出一条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路子,按照“尊重历史、依法办事、先点后面、整体推进”的原则,以明晰产权为基本方向,以“资金、资产、资源”量化到人为根本目标,以政府推动、试点引路为实现途径,加快完成农村土地、林地、水面、草原等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
篇三:农村工作会议发言稿
农村工作会议发言稿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中央、市农村工作会议及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农村形势,回顾去年我县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具体安排部署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任务。根据大会安排,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去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进一步分析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形势 去年,我县的农业农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各级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届六中全会和中央、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这个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做了大量工作,实现了农村经济新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保持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形势,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较好地完成了农业农村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农业增加值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42元,比上年增加73元。粮食生产在遭遇特大旱灾的情况下有所减产,但粮油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品质不断提高。主要多经产品产量增加,商品率得到提高,出栏生猪65.52万头,小家禽出栏337万只,比上年增长14.6%,水果总产量4.2万吨,增长16.7%,水产品产量5920吨,增长6%,西瓜产量3176吨,蚕茧产量1万担,商品蔬菜生产完成9.6万吨,增长20%。
(二)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迈出了新步伐,成效开始显现。以调整农业经济结构为主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优势,着力抓好10大商品基地和6大产业的建设。全县现已种植沙田柚5.7万亩、夏橙2万亩、伏淡季水果3.2万亩、密植桑园1.3万亩,粮经种植比例已达6:4,农产品商品率提高到52%,多经收入增长15.2%。在全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10个百万骨干工程中,我县有柑桔深加工、黄籽油菜、优质瘦肉型生猪、笋材两用竹、花卉苗木5项工程列入其中。积极培育专业大户、专业村社和龙头企业,涌现出一批新的科技示范典型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农业产
业化企业。多渠道投资4500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水利设施、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形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辐射效应更加明显,带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产业优势更加突出。命名表彰了一批专业乡镇、村、社和龙头企业,荣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被列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积极推进以“种子工程”为重点的农业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积极推进以“种子工程”为重点的农业科技进步,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建立了沙田柚、夏橙、伏淡季水果母本园、良种畜禽扩繁场和水产品试验示范基地。引进优质粮油品种50余个、伏淡季优质水果品种20余个,新荣昌ⅰ系、“洋二元”优良种猪推广力度加大,发展良种笼养蛋鸡180万只,农产品优质率提高到33%,沙田柚、夏橙荣获xx年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称号,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增加到45%。
(四)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实施了长江干流绿化、中日合作环保造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工程,造林1.2万亩,狠抓了龙溪河大灌区、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农业综合开发、农村人畜饮水和场镇自来水工程。改造中低产田1.6万亩、坡瘠地40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新建沼气池2760口,改节能灶2540户,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35000人,对病险水库和渠道防渗开展了重点整治,整修各类水利工程设施2403处,新增有效灌面3000亩。完成了范家桥水库续建工程可研报告评审批复工作。
(五)按照xxxx的要求努力实践“xxxx”,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确保了农村社会稳定。进一步巩固完善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减负政策,严格农民负担监管,全县农民条例内负担保持在1997年水平,对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等现象进行了专项治理,农民条例外负担进一步减轻。继续深化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工作,不同程度的解决了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基层干部作风的转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篇四:乡镇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在全镇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共分盐镇委书记 张 炜
2012年3月 日
同志们:
经镇委、镇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镇农村工作会议,参加今天会议的有班子成员、机关干部、镇直单位负责人、全体村干部。刚才,镇委委员、副镇长李祥林、吴绪旺和镇委副书记杨邦禄宣读表彰了2011计划生育、农业战线各项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对胡家村实施了计划生育“黄牌警告”。同时4个村和一个镇直单位的代表作了典型发言,这充分展示了镇委、镇政府“彰显靓点,扬惩倡戒,促进工作”的重要举措。 今天的会议,既是对我镇今年农村工作的全面部署,也是对今后一个时期全镇“三农”工作思路、重点和主要措施的梳理,目的就是要理清思路、找准方向、明确目标、振奋精神、强化措施,促进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促进农业和农村快速健康发展。下面,我根据党委、政府的集体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供同志们讨论时参考。
2月4日至5日(即正月十
三、十四),县委、县政府在
翔宇会议中心召开了全县三级干部会议,并作了电视现场直播。县四大家领导、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各村支部书记、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部分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县委书记董新发作了题为“抢抓壮腰工程机遇,推进三化同步发展,为加快监利跨越赶超步伐而努力奋斗”的书面讲话。5日下午,大会进行会议总结、表彰,我镇是全县表彰的“水利建设先进单位”,分盐村作为环境整治示范村,受到了大会的表彰。下面,我着重把董书记的讲话精神,摘要进行传达。
董书记的讲话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清发展形势,坚定跨越赶超信心。
(一)要充分肯定成绩。
2011年,全县上下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兴县,开放强县”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一是负重奋进抓发展,县域经济水平提升;
二是全力以赴抓招商,工业兴县步伐加快;
三是齐心协力抓抗旱,农业经济稳定增长;
四是坚持不懈抓创卫,城市面貌明显改善;
五是以人为本抓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二)要正视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不适应新形势。 一是工业发展步伐不快;
二是农业增收能力不强;
三是城乡建管水平不高;
四是经济发展环境不优。
另一方面,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不适应新形势。 一是政策水平有待提高;
二是工作作风有待优化;
三是精神面貌有待提升。
(三)要坚定发展信心。
一是市县党代会明确了新目标。县第13次党代会提出了未来五年“全省第一方阵、荆州县市领先”,实现“五个翻番”的奋斗目标。
二是壮腰工程提供了新机遇。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实施壮腰工程,加快荆州振兴的战略决策。
三是三级换届带来了新气象。一大批干事认真、工作踏实、群众公认的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形成了新的坚强领导集体,集聚了跨越发展的活力。
第二部分,明确发展目标,加快跨越赶超步伐。
(一)坚定不移壮工业。
一是在园区建设上实现大突破;
二是在招商引资上实现大突破;
三是在项目建设上实现大突破。
(二)坚持不懈强农业。
一是狠抓农业基础提升;
二是狠抓农业产业化建设;
三是狠抓新农村建设提速;
四是狠抓农村政策落实。
(三)三城同创促建管(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
一是抓规划,构筑发展平台;
二是抓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三是抓管理,提升城市品位。
(四)统筹推进惠民生。
一是扎实推进社会事业;
二是高度重视民生工程;
三是切实狠抓人口计生;
稳定。
展合力,夯实跨越赶超基础。
想,培育加快发展的强大气场。
风,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担当。
四要强化民本意识;
实,夯实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 实;
实;
实;
实。
优,创造加快发展的一流业绩。
导,构筑加快发展的战斗堡垒。 四是全力维护社会第三部分,凝聚发
(一)坚持解放思一要更新发展理念;二要培育发展文化;三要营造发展气场。
(二)切实转变作一要强化责任意识;二要强化担当意识;三要强化服务意识;五要强化效率意识。
(三)狠抓工作落一是闻风而动抓落二是聚精会神抓落三是领导带头抓落四是强化督查抓落
(四)努力争先创一是要当先进; 二是要争上游; 三是要创一流。
(五)加强党的领一是加强一把手自
身建设;
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二、2011年的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年初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突出重点抓落实。在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扎实开展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为目标,进一步加 篇五: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文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文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2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研究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全面部署明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开好这次会议,做好明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农村民生改善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做好全局工作提供了支撑、增添了底气。
会议强调,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目前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超过进口价格,而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农业生态环境受损,耕地、淡水等资源紧张。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集约发展、可持续发展。
会议指出,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意义重大。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可以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有巨大新增投资需求,用好这个空间,可以更
好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可以形成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会议指出,要深刻认识新常态下农业农村外部环境和自身内部发生的重大变化,善于在变化中捕捉机遇、逆境中创造条件,不断挖掘新潜力、培育新优势、拓展新空间。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努力完成明年农村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要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完善顶层设计,抓好试点试验,确保改有所进、改有所成。结合新一轮村“两委”换届,选好用好管好村“两委”带头人,不断增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负责人作大会交流发言。
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等出席会议。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党委和政府分管农业和农村工作负责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负责人,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军队及武警部队有关单位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在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会,主要是认真分析一季度全市项目农业建设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针对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再鼓劲,再发动,推进全市项目农业建设加速升温,促进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健康开展,全面加快“农民收入倍增工程”建设。今天,我们看了
海安的项目农业典型,刚才,又听了海安的介绍。海安县抓项目农业建设领导力量集中,社会动员充分,思路明,措施实,工作成效明显。海安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现在,我结合最近调研和工作中掌握的情况,对今年以来项目农业建设作一点评,对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作提几点要求。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项目农业建设再创新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开局喜人今年以来,全市各地紧紧围绕农民增收,把项目农业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重点突破,强势推进。最近几天,由市农办组织牵头对各县(市)区上报的项目农业建设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从目前大家提供的资料看,一季度全市项目农业建设开局良好,形势喜人。全市项目农业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力度大。各地高度重视项目农业建设,对项目农业考核的份量进一步加重,评比的形式进一步改进,奖励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海安、启东计划每季度召开项目农业点评会和推进会,分析项目农业建设的经验与不足,分阶段提出项目农业建设的工作要求,对进展缓慢的乡镇给予通报。启东市对重大项目的实施成立专门会战小组,现场办公,全程服务。海安县积极推进农业亮点工程,凡列入亮点工程的项目,县四套班子分管负责人和农口部门负责人分别挂钩联系。春节一过,通州、如东就排出农业重点项目,由党政主要领导带队,组织专门人员外出招商。如东县出台了促进项目农业建设的政策文件,明确要求农业项目在用地、用电、贷款、收费等方面,享受比工业项目更多的优惠,对农民创业发展项目农业给予特殊的政策。如皋、海门对重大项目落实有关部门和人员挂钩负责,挂图作战。二是项目多。根据各地上报的情况,一季度各县(市)区申报项目数达462个,经有关部门初审,可以列入以后验收范围的有442个,这些项目是否能达到考核要求,要待竣工验收后才能确定,但从发展的数量看,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汇总资料显示,上报项目计划总投资28.05亿元,一季度已投入13.06亿元。项目数和投入数均创历史新高。据统计,一季度我市新批农业外资项目48个,同比增长7倍;合同利用外资1.22亿美元,同比增长29倍;实际利用外资2084万美元,同比增长6倍。新批外资项目数、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三项指标在全省均名列前茅,也创下了我市一季度农业利用外资的最好成绩。剔除项目农业不列入考核的纺织、木材加工等项目外,全市农业合同利用外资达484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1015万美元,也创下历史新高。启东市、通州市农业利用外资走在全市前列,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到486万美元、263万美元。三是质量高。据各县(市)区上报的资料,从招商引资情况看,农业项目规模明显扩大。在已立项和开工建设的农业项目中,投资额在千万元以上的项目有64个,占项目总数的14.4。出现了总投资2.5亿元的启东市中江生态植物园、总投资1.2亿元的海安茧丝绸公司、总投资7500万元的海门花木城和总投资6500万元的海安家惠油脂技改项目等一批超5000万元的大项目。在利用外资上出现了总投资2000万美元的启东永和隆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投资1018万美元的通州市恒加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超千万美元的大项目。在规模扩大的同时,项目与区域主导产业的关联度加大。如皋围绕花卉苗木产业招商,引进了一批项目,为花卉苗木产业做大做强奠定了基础。四是后劲足。今年以来,各县(市)区的在谈项目和储备项目也呈增高趋势。启东总投资额2673万美元的肉牛饲养、屠宰、加工一条龙项目和总投资1500万美元的精制木糖醇加工项目等都在进一步跟踪、洽谈之中。随着苏通大桥的开工建设,南通在上海经济圈中的区位优势日益凸现,上海客商纷纷看好南通农业,上海资金进入南通农业领域的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上海奶牛集团投入5000万元在启东市兴建奶牛基地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充足的后劲,加上良好的区位条件,为下一阶段全市项目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大力推进项目农业建设的同时,各地充分发挥项目农业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示范、辐射作用,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农民增收步伐加快。全市粮食生产形势稳定,优质品种面积继续扩大,蔬菜和花卉苗木面积不断增加。畜牧业克服外地高致病性禽流感带来的不利影响,总体保持稳定。海水养殖发展势头强劲,观赏和休闲渔业发展加快。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强势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劳务输出已完成全年目标的57.2,境外新派劳务人数继续保持全省领先。一季度,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
到2464元,同比增长13.3增幅高出去年同期2.4个百分点。纵观一季度形势,全市农村经济呈现出活力增强、结构优化、发展加速的良好态势。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项目农业建设和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地区间项目农业建设不平衡性较大,个别地方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办法不多,推进力度不大,大投入、
大发展的浓厚氛围并没有真正形成;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化,基层运转困难,农民负担反弹的压力加大;城乡统筹的力度不够,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入明显不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大大高于粮食涨幅,压缩了农民的增收空间;一些地方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缺乏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等等。究其原因,既有体制问题,也有认识问题,更有工作方法和推进力度问题,需要我们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二、抢抓机遇,突出重点,保持和放大全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当前,农业和农村加快发展面临极好的机遇。去年以来,中央和省、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政策,特别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围绕农民增收提出了很多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其“含金量”之高,为改革开放以来所少见。政策是最大的资源,政策是最大的机遇。这个资源能不能利用好,这个机遇能不能抓得住,关键看我们的工作举措是否有力。我们要紧紧抓住今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这一重大政策和历史性机遇,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1号文件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要求上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切实把“三农”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更加直接、更加有力、更加扎实的措施,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扶持力度,巩固和放大一季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对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年初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已作了全面部署。各地要紧紧围绕推进“农民收入倍增工程”这根主线,坚决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的各项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当前要突出抓好四项重点工作,加大力度,扎实推进。
(一)切实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今年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先后下发了一系列文件。最近,国务院和省政府又先后下发文件,强调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这一系列举措,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事关国计民生,粮食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市粮食生产总体情况是好的。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保护的方针,采取围垦、复垦等措施,保持了耕地的基本动态平衡,保障了全市的粮食生产。2003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16.7万亩,粮食总产293.2万吨,单产359.1公斤,年人均占有粮食375.9公斤,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抓好当前粮食生产,要坚持“一个确保、两个提高”。“一个确保”就是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使大面积粮田达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标准。“两个提高”就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技术推广,坚持产量、质量、结构、效益的统一,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水平和粮食生产效益。中央1号文件在要求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明确要求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我们要全面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在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能力、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定不移地推进结构调整,坚持发展高效农业的方向不动摇,坚持推进结构调整的力度不减弱。当前集聚各类资本、加快结构调整面临极好的机遇,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今年中央在对其他一些行业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的同时,加大“三农”政策扶持力度,对积极向上争取财政资金极为有利;二是国际资本加速向长三角转移和我市区位优势日益显现,为农业利用外资创造了条件;三是当前上海农业产业加速外移,上海客商看好南通农业,一批大项目已落户南通,农业接轨上海形势看好;四是我市民间资金相当丰富,争创江苏民营经济第一大市已全面启动,为激活民间资本投资项目农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抓住当前机遇,加快结构调整,快人一拍,领先一步,就能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争得主动。我们要抢抓当前有利机遇,以项目农业为主抓手,始终保持农业招商引资的猛攻态势,一刻不松,一着不让,借势发力,强势推进,全方位、大力度地吸引各类资本集聚南通农业,加速全市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当前,大力实施项目农业,积极推进结构调整,要在“三个一批”上狠下功夫:一是做大做强一批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是农业结构调整的示范区,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区,是优质高效农产品的样板区,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前沿阵地。要强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努力完善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受益的现代农业园区运行机制。二是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去年,我市一批主导产业逐步凸现,关键就是因为通过发展项目农业,形成了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龙头;而我市一些本来具有优势的产品没有做大做强,关键就是因为龙头企业不大不强,带不动产业和农户。因此,全市下一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就是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龙头;通过产业集聚,培育龙头;通过重点扶持,壮大龙头。三是做大做强一批主导产业。要大力培育优势农产品,突出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全面组织实施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发展规划,培大做强优质稻米、弱筋小麦、优质棉业、双低油菜、园艺蔬菜、特色林业、花卉苗木、优质畜禽、蚕桑业、生态观光农业等十大主导产业。不管哪类地区,无论哪个产业,都要按照发展“龙型经济”的思路,使基地、加工、营销配套成龙,从而形成龙头强产业、产业促龙头的良性循环。
(二)切实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今年以来,各地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明显成效。据各县(市)区上报的数据,全市一季度新增劳务输出3.43万人,完成目标的57.2,其中境外新派劳务5607人,同比增长144,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全市培训农村劳动力3.13万人,完成目标的34.8;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1612元,同比增长16.5,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78.6。但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平衡性很大,快的如如东、通州、海安,一季度已完成了计划的60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是今年农村工作的重头戏,各地要紧紧抓在手上,特别是进展较慢的县(市),不能停留在一般号召和一般抓法上,必须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来推进这项工作。在工作推进中要做到“四个加快”:一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是关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兴办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加快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我们初步考虑,从今年起,市级将安排一定的资金,扶持县(市)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工作。各县(市)区要加大力度,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对培训服务机构的奖励。二是加快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劳务中介组织发展的程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水平要积极支持、大力培育社会各类职业中介机构,形成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加大对劳务中介组织的政策扶持,对转移农村劳动力业绩突出的劳务中介组织要大力予以表彰奖励。要加强对劳务中介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劳务中介组织和经纪人市场评估考核、信用等级制度,规范劳务中介行为,规范劳务市场秩序,依法打击非法劳务中介,切实保护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快农村劳务信息网络建设。建立高效的劳务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了解和发布劳务供求信息,是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要加快市、县、乡(镇)三级劳务信息联网步伐,尽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务信息网,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与外地劳务信息网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四是加快清理取消不合理的规定和收费。要彻底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限制,对城乡劳动力就业一视同仁。切实减轻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经济负担,除法律法规规定的收费项目外,一律不得出台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收费,已经出台的一律取消。强制农民参加的培训一律不得向农民收费。向建筑企业收取的建筑管理费,一律不得转向民工摊派。严禁向进城就业农民收取任何形式的押金和保证金。严禁利用发放证件之机进行违规收费和搭车收费。进城就业农民子女在入学条件、收费标准等方面与所在城镇学生一视同仁。
(三)切实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入力度。近几年来,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城乡环境落差加大,突出表现为,农村河道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严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环境尤其是农民生活居住环境普遍较差,成为影响农村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推进这项工作,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多少年来,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大多是靠农民自己办的。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个实事办好,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如果继续“眼睛向下”,把办实事的物质保障盯着农民的“口袋”,既不符合为农民办实事的初衷,又有违农民的意愿,更不符合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各级党委、政府要牢固树立城乡统筹发展的观念,逐步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投入保障机制,切实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要加大对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水利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与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休戚相关,事关全局,影响长远。当前,我市农村河道淤积十分严重,据市水利部门测查,全市一至四级河道共淤积土方1.62亿方。由于淤积严重,导致河道引排能力下降,河网调蓄能力降低,造成近几年连续发生夏季暴雨成灾,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同时,由于淤积严重,水体自净能力减弱,加之一些河道沿线的企业排污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河道污染严重,水质日趋恶化,已成为社会和广大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因此,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快农村河道的清淤,切实扭转农村水利功能日益退化、水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各地要把县乡河道疏浚作为今年全市农村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按照全面规划、分批实施、建设生态型河道的要求,实行综合治理,从整体上提高县乡河道引排能力和水环境质量。农村统一规定的“两工”取消后,各级财政要切实加大县乡河道疏浚的资金投入,为这项工作扎实推进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要加快农村“三清工程”建设。实施农村“三清工程”,是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具体体现。少数基层的同志认为,这项工作面广量大,无从下手,真正要搞好,需要很大的投入,也不容易见成效。平心而论,这项工作确实不容易见“政绩”,但这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当然,这些工作一下子要在整个面上见多少成效是不现实的,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逐步缩小城乡环境差距是完全可能的。农村环境问题累积性的矛盾十分突出,如果现在再不着手推进这项工作,将来更加被动,就会积重难返。各地要像重视城市创建一样重视农村“三清工程”,切实加大对农村“三清工程”的投入。要全面发动,加紧部署,搞好计划,分步推进。年初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各县(市)要选择30个左右的村作为“三清工程”的示范村,重点推进,各区所有的村要全面实施。各县(市)区要创新思路推进工作,“三清工程”的基础性投资各级政府要予以保障,但这项工作最主要的还是要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否则,即使现在搞好了,过后还会“回潮”。也可以探索采取机关部门挂钩帮扶共建的形式,推进“三清工程”。
(四)切实加大减轻农民负担的力度。今年我市减轻农民负担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一些地方以“捐资”为名搞乱集资,违规强行收取税费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今年农村税费政策调整后,农民负担反弹的压力加大。因此,对当前减轻农民负担的形势要有清醒的认识,要采取坚决措施,实现“两个确保”。要确保中央和省、市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规定落到实处。今年,中央和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全省农业税税率下调3个百分点,取消统一规定的农村“两工”,实行一事一议筹劳,减负力度前所未有。为贯彻中央和省减负精神,最近,市里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控减农民负担工作的通知》,对今年全市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现在,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十分明确,关键是要抓落实,要把中央和省、市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规定执行到位、落实到位。要加大对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和督查,确保各项减负政策落实到户。要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程序,严格控制筹资、筹劳的标准,加强对筹资、筹劳使用监管。今年是实行一事一议筹劳的第一年,我们重申要坚持以出劳为主,实行以资代劳必须坚持群众自愿。据我们了解,有些县(市)有实行全额以资代劳的苗头。如果这样,对于去年“两工”以资代劳工日限额4—5个的县(市),农民的负担必然会高于去年。因此,我们强调,即使根据群众自愿搞以资代劳,也不得突破去年的工日数。事实上,村级事务并不是无劳可派,要做的事情很多,关键是在于组织。要加大涉农负担信访和案件查处力度,对农民反映强烈的问题要进行督查督办,一抓到底,严格责任追究。对违反政策加重农民负担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要确保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农业税调减和统一规定的“两工”取消后,基层政策性减收幅度较大。各县(市)区要按照统筹城乡的原则,采取转移支付的办法弥补基层因政策减收形成的财力缺口,确保乡(镇)、村正常运转,切不可将资金缺口留给基层。要充分考虑物价及实际支出不断增加的状况,在财政许可的情况下,加大对村级的资金扶持,切实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要加强村级资金管理,对管理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抵扣、挪用、截留。严格规范村级管理资金的使用程序和开支范围,严格控制村干部人数。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和民兵训练支出应列入县、乡财政预算,不得挤占村级资金。大力做好村级债务化解工作,严禁以费垫税、举债垫交税费,切实防止村级债务反弹,特别要防止产生新的债务。
三、切实提高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水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不断提升各级党委、政府驾驭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水平,努力营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创业热情,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奋发图强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真抓实干的行动,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的全面创新,确保全年农业农村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进一步形成重视“三农”的风尚。去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政策扶持力度。特别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三农”问题作为1号文件下发,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第一次就农民增收下发专门文件,把农民增收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省委、省政府3号文件,进一步就推进全省农民增收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全国上下关心、关注“三农”的氛围正在形成。各级党委、政府要抓好这个机遇,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重视“三农”工作的良好风尚。要着眼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全局,用更多的精力关注农村、关爱农民、关心农业。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对于“三农”工作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协调研究,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资金投入和研究重大政策时,自觉地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考虑,分管领导要全身心地扑在“三农”工作上。各级宣传媒体要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农业农村发展的新亮点、新成就,宣传农村涌现的新典型、新风尚,为农村跨越发展鼓劲造势,凝心聚力,尽快形成“三农”工作的宣传强势。
(二)进一步营造奋勇争先的氛围。去年和今年一季度,全市项目农业发展迅猛,关键就是县(市)区广大干部群众奋勇争先,奋力拼搏。在今后的项目农业建设和农业农村工作中,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奋勇争先、奋力拼搏的精神状态。当前,面对全市经济发展你追我赶的激烈竞争,面对先进地区农村发展的迅猛势头,我们不能自我陶醉、盲目乐观,必须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多看看我们存在的问题,多看看我们面临的困难,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乘势而上,埋头苦干。要在全市迅速掀起比学赶超的热潮,营造奋勇争先的浓烈氛围。各县(市)区、各乡镇都要调高标杆,选定自己赶超的目标,确立切实可行的方案,采取扎扎实实的措施。从一季度项目农业建设的情况看,各个县(市)区发展不平衡,暂时领先的县(市)区要乘势而上,自加压力,以更高的标准、更扎实的工作,推进项目农业建设取得更好的成绩;暂时落后的县(市)区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原因,振奋精神,奋起直追,争取后来居上。
(三)进一步弘扬调查研究的风气。当前,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迫切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广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针对农村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有计划、有选择、有重点地深入到农村一线,摸清实情,系统剖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调查研究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基层,深入实践,从而不断提高决策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调动和保护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创造热情和创新勇气,不断从农民群众的创业实践中汲取创新的智慧和经验,研究确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思路,让广大群众受惠。>
(四)进一步养成扎实务实的作风。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发展见实效、农民得实惠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标准。要大兴务实之风,工作重心下移,指挥位置靠前。村级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干部是农村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村基层干部工作在农民中间,处在各种矛盾的前沿,处理的事务比较繁杂,而责任又很重;解决问题的难度比较大,而要求又很高;工作的条件比较艰苦,而待遇又不高,要在工作上多指导、政治上多帮助、生活上多关心。要切实抓好村干部的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双带”能力和服务水平,引导他们自己带头用科技、闯市场、早致富,同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要抓两头带中间,实行分类指导,推进整体工作向前发展。要强化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各项任务要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督促检查力度,加强分类指导,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抓两头、带中间,推进整体工作向前发展。同志们,一季度全市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扎实的基础。希望大家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奋勇争先,奋力拼搏,确保全年农业农村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不断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政策导向解读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1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系统总结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科学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重点研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问题,全面部署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强调,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
会议提出了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保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切实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服务,引导金融上年,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二、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明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要加快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进度,抓紧制定实施全国粳稻生产发展规划,加快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下大力气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坚持大生产大流通,继续利用好优势产区的生产能力,同时加大销区就地生产和就地供应力度。
三、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规范和降低集贸市场摊位费和超市进场费。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规范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恶意炒作、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运用多种调控手段,努力稳定农产品市场。
四、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强化农业发展基础支撑。抓紧制定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力争到2020年新建8亿亩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建设,力争2011年完成在全国普遍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机构的任务。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综合施策、多措并举,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公路、沼气、危房改造,促进农村教育、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试点工作。制定和实施未来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及相关规划。
六、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全面深化、整体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尽快明确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含义和实施办法,研究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指导意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扩大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统筹研究解决好农民工问题。
两届农村工作会议内容及关键字对照:
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一、毫不松懈抓好主要农产品生产供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菜篮子
二、持之以恒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农田水利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良种培育、农业机械装备建设
三、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技能培训
四、下大力气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建设,电网改造,教育、医疗、公共文化、社会保障,农村环境治理
“三化同步”: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 董峻、潘林青)22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部署,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化同步”是中央科学把握现代化发展规律、着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化同步”是“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
韩长赋回顾了“十一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他用了四个“显著”来概括:农业基础地位显著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农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是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增收最多的5年,创造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韩长赋说。 但同时他也表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许多突出问题,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城乡失衡仍然突出,最需要统筹。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
“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协调发展,是‘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战略目标。”韩长赋表示。
“三化同步”明确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方向
韩长赋认为,“三化同步”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一脉相承,是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的丰富和发展,也是中央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三农”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方向和目标。
韩长赋分析说,“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深入发展,农产品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结构加快升级,为现代农业发展既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又提出了严峻挑战——耕地、水资源紧缺,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特别是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加速外流。 “如果处理不好,农业就面临削弱和萎缩的风险,农村就面临凋敝和忽视的风险,城乡失调、工农失衡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现代农业就会更加滞后。”韩长赋说,“这方面,国外和我国改革开放前都有过深刻的教训。”
他进一步解释道:“从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程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工业化、城镇化不发展,农业现代化就缺乏动力;农业现代化若跟不上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步伐或者被忽视,就会导致工业化、城镇化陷入停滞,造成‘三化’都难以为继。”
谋划“三农”发展新举措要遵循“三化同步”重大原则
韩长赋说,科学把握“三化同步”推进的内在要求和基本规律,就要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带动作用,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辐射作用,实现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
“‘十二五’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韩长赋说,“要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把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作为中心目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韩长赋提出,要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使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明显进展。为此,农业部将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立足农业发展实际,进一步理清“十二五”建设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超前谋划和推进一批重大工程,深入研究和实施几项重大政策,推动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推荐阅读:
2019中央农村工作会议09-25
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会议简报10-26
县农村工作会议发言材料06-12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总结06-14
2018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模拟试题及解析09-13
在全区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上的讲话05-28
在上半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7-06
在全县农村改厕和灭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1-03
在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11-04
陆昊在全国共青团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