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县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县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篇1

(一)紧扣一个主题

紧扣农民增收主题。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从政策的扶持入手,建立政策倾斜和利益补偿的长效机制。从发展高效农业不断扩大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新空间,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优化区域布局,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建立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科技支撑机制,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业产业化的内在发展动力。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力,进一步完善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多渠道、多层面增加农民收入。

(二)实现两大转变

⒈在发展思维上由就农业抓农业向跳出农业抓农业转变。深刻理解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积极策应党中央的农业发展政策,转变观念,创新思路,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方式,从产业规划、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等方面统筹考虑,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实行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一起抓。

⒉在工作方式上由行政干预向政策推动、提供服务转变。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借助外力和启动内力相结合,经济手段和组织措施相结合,在传统产业中融入更多的创新因素,用市场经济的办理念指导农业。努力改变依靠行政手段的传统做法,提高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引导广大群众遵循市场规律发展农业经济的水平;努力改变直接指挥生产经营活动的传统做法,提高充分尊重农民和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并努力搞好社会化服务的水平;努力改变只重视抓生产的传统做法,提高按照抓生产与抓市场并重的原则来引导农民开拓市场的水平;努力改变凭主观意志办事的传统做法,提高依法办事、依法行政的水平。

(三)完善三项机制

⒈完善粮食生产的激励机制。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两个“一号文件”,加大宣传力度,把政策原汁原味、原原本本交到农民手中,让农民了解政策、理解政策,提高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积极探索良种补贴与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订单生产和种植基地四挂钩,大力提高粮食单产,适度提高复种指数。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切实抓好抗灾物资、资金、技术的准备。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为粮食生产提供有效保障。

⒉完善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积极应对中央的农业扶持政策,加强了解、研究国家投入政策变化,做好畜牧、水产、林业、水利、扶贫、水保等方面的争资、争项工作。加强对农龙头企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社会管理、和农村社会事业的财政投入。加大农业资金的整合力度,管好、用好各类支农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整合农业资源,积极开展农业招商。建立农业投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个私业主向农业领域投资。

⒊完善农村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完善农村工作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约束机制、落实机制、督查机制、服务机制、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积极做好考评,对农业农村工作实行科学的管理和考核评价,逐步探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广大干部群众发展愿望的农村工作机制。营造各级各部门重心下移、城乡发展互动、所有资源统筹运作的工作体系。

(四)深化四项改革

⒈农村税费改革。全面落实“两免征”政策,规范整治涉农收费,建立农民负担举报制度,健全和完善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

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全省林改工作的步骤和时间安排,广泛宣传,精心组织,规范程序,依法实施,对全县万亩林地的使用权和林木的所有权进行确权,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切实做到“明晰产权、减轻税费、放活经营、规范流转”,确保年内顺利完成林改工作。

⒊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做好四座国有水库的水利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对全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进行调查摸底,明晰水利工程所有权和管理机制。按照“谁建、谁有、谁受益”的原则,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改革,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多种经营。

⒋农口下属企事业单位改革。年内全面完成农业、水务、果业、水保下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点要抓好县畜牧良种场、农科所、渔种场、园艺场四个企事业单位的改制工作。按照公益职能和服务职能分离的原则,逐步理顺动物防疫和农技推广管理体制,稳定农业技术人员队伍。

(五)做活五篇文章

&

水、科教、卫生等基础建设。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牛、水产、茶叶、蔬菜、中药材等产业,推行“参与式”扶贫,提升扶贫开发层次。继续抓好领导干部联系到村到户和县直单位包村、干部包户扶贫工作。健全和完善扶贫培训体系,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和农村综合脱贫能力。

×县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篇2

1.1 用水现状

2011年底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以下简称“阜蒙县”) 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量18982万m3, 其中:地表水8726万m3, 地下水10256万m3。按用水部门分:阜新市工业及城市生活取水量2891万m3, 县城区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量647万m3, 县城外企业用水量800万m3, 小城镇生活及工业用水量17万m3, 农村生活及畜牧业用水量2824万m3, 农业灌溉用水量11803万m3。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全县水资源平均开发利用率41.01%, 其中:绕阳河流域东沙河, 大凌河流域细河海州以上、佛寺以上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最高, 分别达到63.88%、66.68%、69.39%;柳河闹德海以上、牛河境内全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低, 分别为18.2%、15.98%。作为经济高速发展中的自治县, 面临的水资源压力更为紧迫。阜蒙县目前正常年份需水量为20900万m3, 而各类水利设施实际年供水能力19000万m3, 污染加剧使可用水量减少, 水危机严重制约阜蒙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1.2.2 水资源紧缺与用水浪费并存

阜蒙县属于“三性缺水 (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 地区”, 尽管水资源如此紧张, 但用水浪费现象普遍存在, 大大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据统计, 目前农业灌溉年缺水1800万m3, 县城工业和生活年缺水516万m3, 是全省26个缺水市县城市之一。目前各用水部门普遍存在浪费现象, 水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合理地利用, 用水效益偏低。

1.2.3 用水效率较低, 节水潜力很大

目前阜蒙县用水效率还很低, 单方水的GDP产出明显低于全国平均值。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 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 用水效率的提高, 节水尚有较大潜力。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 应成为水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通过全面建设节水高效农业, 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的用水效率;通过推行工业的清洁生产, 使工业用水量降低, 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 而且可使城市废水量相应减少, 大大削减污染负荷。

2 农业节水技术措施

2.1 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技术措施

提高天然降水的有效利用量, 减少灌水次数和灌水定额, 是最节省投资的节水措施。对于有一定降水量的缺水地区, 意义尤为重大。通过平整土地, 修水平梯田, 机械深松和耕翻, 秸杆还田覆盖保墒, 筑畦埂和使用保水剂等农业技术措施, 增加土壤入渗能力和保水能力。还可通过人工集流场汇集雨水, 存放在调蓄池中, 作为点播浇灌 (如坐水种) 的水源, 变雨养农业为集雨农业。

2.2 输配水工程节水技术措施

渠道防渗技术能有效地减少渠道渗漏损失, 有效利用水资源。浆砌块石衬砌防渗较土渠减少渗漏损失50%~60%;混凝土衬砌防渗较土渠减少渗漏损失60%~70%;塑料薄膜防渗较土渠减少渗漏损失70%~80%。低压管道输水技术是阜蒙县井灌区普遍采用的一种节水技术, 管道水利用系数平均在0.95以上, 与土渠灌相比, 平均亩次毛灌水量减少40m3~50m3, 有节水、节地、造价低廉、快速输水和便于管理等优点。

2.3 田间节水技术

田间灌水技术常分为全面灌溉和局部灌溉。全面灌溉是指全面湿润整个农田根系活动层的土壤, 包括地面灌溉及喷灌。局部灌溉只湿润作物周围的土壤, 行间或棵间的土壤仍保持干燥, 又称微量灌溉, 如滴灌、微喷灌、膜下灌及渗灌等。

2.4 节水灌溉模式与措施

阜蒙县节水灌溉技术模式与措施主要有6项:⑴设施农业节水灌溉高效技术模式, 主要是利用日光温室、塑料棚等保护设施;⑵井灌区生态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 在山前平原和沿河一级阶地减少灌溉用水量, 实行最敏感时期充分供水等;⑶丘陵提水灌区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 修建方塘、水井工程, 通过输水管道直接进行半固定式喷灌;⑷渠井结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模式, 利用渠道引河水、库水灌溉, 采地下水井灌作为补充水源;⑸河道截潜流节水灌溉, 通过修建地下截潜方式引水灌溉;⑹节水抗旱灌溉工程技术模式, 主要措施是坐水种经济作物、软管灌溉、小型机组移动喷灌等。

3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新理念

3.1 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

建设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 充分发挥政府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保证公共利益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培育农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参与热情, 拓宽公众参与途径, 调动广大用水户参与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的积极性。

3.2 建立健全用水总量和定额管理制度

要确定水资源的宏观管理控制指标和微观用水指标。明确取用水量和具体节水要求, 通过控制用水指标实现节水;根据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提出用水、排水、排污总量控制指标, 计算行业节水潜力, 依据经济技术条件、取用水可能性以及水资源配置方案, 建立节水鼓励政策, 节水奖励, 超计划用水加价和惩罚制度。

3.3 加大投入力度拓宽投资渠道

县、乡 (镇) 政府要把建设节水型农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保证节水型农业建设的投入。加大对设施农业供水管网改造支持力度, 对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制度建设、水资源监测和取水计量设施安装与改造给予支持。资金保障是节水型农业建设的主要保障措施之一, 一是国家投入资金的及时到位, 二是地方政府保障配套资金及时落实, 三是吸收社会资金建设农业节水灌溉工程。

3.4 依靠科技创新推进节水进程

针对节水型农业建设的基本需要, 深入开展相关科学研究, 主要包括流域水循环过程、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生态环境需水、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用水需求的经济管理手段与技术政策、区域农业用水定额标准、水权水市场、农业用水水价、节水型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等研究。大力开展节水灌溉配套等新技术研究, 发展节水灌溉面积, 推行节水灌溉自动化管理技术。

摘要:阜蒙县农业用水面临着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的困难, 提高用水效率将是未来农业节水的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阜蒙县水资源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从农业节水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发展可持续节水型农业的观点, 并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理念出发, 对未来节水型农业研究的创新思路。

×县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篇3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这个基础性产业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中,然而,农村经济结构中的不合理之处也随之显露出来,这也成为影响我国农民收入,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现状 对策

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重要时期,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也成为了增强农业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首要任务,本文将从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现状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

1.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

近几年来,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突出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进展。

(1)农业内部开始打破了传统粮棉型、数量型为主的单一结构,多元化、效益型结构日趋合理,种养模式不断优化。

(2)区域特色逐步形成。

(3)农村经济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2.结构调整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1) 农业从业人数比重偏大,农业劳动力转移严重滞后。

(2) 农业信息化、产业化程度低,农户生产规模偏小,农业区域布局存在着“小而全”、“大而全”的现象,区域特色突出不够,大型农业产业带建设不够,各种专业化组织发展以及农村流通、信息组织与网络建设不健全,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乏力,农产品加工深度不够。

(3) 农村城镇化水平偏低,非农产业发展滞后。

(4) 农业东、中、西部区域差别扩大;绿色农业尚待进一步发展和基础设施不强。

二、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当前和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目标,以加工经营企业为龙头,以农业合作经营组织为纽带,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业标准化为基准,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新跨越。

1. 以培养农业人才为方向,培育新型农民。

2.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促进提质增效。

3. 以农村经济组织为纽带,提升服务能力。

4. 以统筹城乡为基础,促进社会公平。

三、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1. 采取因地制宜、比较优势原则。

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人口众多,城镇密集,科技先进,农业生产条件优越,须利用有利条件,致力于发展“两高一优”集约农业,强化与中西部地区经济联系。中部地区是我国中等发达地区,拥有重要资源型城镇和工矿企业点,农业发展具有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须加快生态环境整治,大力发展粮油烟等重点品种农业,发展商品畜牧业和生态林业,承东启西。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不发达地区,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棉花、瓜果享有盛誉,草原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地区背靠中亚,发展外向型经济前景广阔。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早作农业、生态农业,抓紧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

2. 发展现代农村服务业,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務体系。发展现代农村服务业必然要求我们对传统农村服务业进行改造。改造传统农村服务业的关键是要建设好为农服务的流通网络和流通设施。建设为农服务的流通信息网络,重在抓好三件事:一是要建立内部经济信息中心。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若干个“龙头”或集团公司联合起来组成一个联合体,建立一个经济信息中心,以信息中心为核心,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主要销售站建立信息站,进行信息采集、过滤、分析、综合,形成科学抉择,引导生产,沟通产销。二是要完善经济信息市场的服务体系。在建立内部经济信息网络的同时,还要要不断加强民间信息网络建设,完善系统化服务功能,注重信息价值和使用价值,加快经济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更有价值地促进农副产品的流通。三是要创造条件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使农副产品信息的传递达到快、准、全、新、特的效果。 建设为农服务的流通设施,重在四个方面:一要改善仓储条件;二是要增加必要的加工设施;三要强化运营功能设施;四是建立多层次的专业市场。农村现代服务业必须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要大力发展农村信息、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旅游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除了要大力发展农村现代信息、咨询、法律服务业外,要重点发展农村现代金融和旅游业。

3. 搞好农村小城镇建设,全面实现农村经济现代化。

发展小城镇可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加快农村产业升级。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是工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小城镇是农村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促使乡镇企业从分散逐步集中,形成聚集效应。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以一定规模人口和集聚为基础的,要改变农村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局面,就必须着力发展小城镇。因此,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有着光明的前景。加强小城镇建设规划,突出重点,着力推动小城镇体系升级;围绕发展,强化功能,着力优化小城镇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创新体制,为小城镇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保证;强化城镇管理,发挥城镇建设功效。根据我国国情特点在组织农村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城镇规模与市场容量、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统一规划与地方特色、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关系,帮助农民逐步实现产品生产工厂化、聚落条件城镇化、生存环境生态化和生活方式现代化,使小城镇真正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现代化建设的中心。

4.努力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进一步强化农业开放意识。一方面,围绕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精加工等重点,搞好项目论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全方位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和国内外农业经济、技术的协作。另一方面,按照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创名优品牌,参与国际竞争。

参考文献:

[1]武巧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六大原则.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2(05).

[2]刘泽民.关于在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增加农民收入的思考.山西农业.2000(03).

[3]赵继文,赵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分析与思考.河南农业.2004(10).

[4]谢鹏云.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甘肃农业科技.2002(10).

×县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篇4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为契机,突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从规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村干部日常管理、基层党组织活动、基层裆部队伍建设、党建经费保障机制入手,切实抓好服务型农村党组织建设,全力建设更具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打造一支能够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为促进马币苏区振兴发展、全面赶超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主要举措

1、加强阵地建设,提升规范化建设水平。统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功能定位,使之具备“八室”功能:便民服务室、接待室、计生办公室、会议室兼党员活动室、综治室、村主任办公室、村书记办公室和文化娱乐室,并进行规范化布臵;继续完善基本设施配套,统一配备标准规格的村“两委”标牌、党旗、国旗、旗杆、制度牌和办公室门牌等,全面改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牌匾规格不

一、制度五花八门的现象。继续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评星定级活动。根据活动场所配套设施、场所环境、布局布臵、活动氛围、管理使用等方面的情况,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评定为不达标、一星、二星、三星四类,表彰先进,批评后进,增强规范化建设后劲。

2、强化干部日常管理,营造振兴发展良好氛围。按照值班考勤制度化、工作程序化、管理绩效化的要求加强村干部的日常管理。一是完善村干部值班考勤制度,每天(含法定节假日)至少安排1名村干部在村部值班,详细做好值班记录。将值班

安排表、联系电话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民聚集地公开,方便党员群众联系。定期督查、通报村干部值班情况。完善《村干部绩效管理及考核办法》,建立较科学合理的村干部管理机制,对村干部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全面考核,考评过程凸显群众的评议主体地位,把群众满意率作为衡量村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注重考评结果运用,实行考核结果在乡镇、村两级公开公示,作为村干部发放绩效奖励、评先评优、提拔重用、换届提名、招考录用的重要依据。

3、积极搭建活动平台,丰富组织活动。一是推行村党组织和村委会任期目标责任制,科学制定村党组织三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分阶段部署活动,围绕制定的工作目标,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承诺、践诺、评诺活动。二是以“四大平台”(“双带”平台、创业平台、培训平台、服务平台)为载体,广泛开展“三培两带两服务”、农村党员创业致富金融扶持、农村党员“一集四库”(教育脚本素材集、编摄库、师资库、演员库、景地库)培训、农村党员“定区联户”、党员先锋创绩、民情家访等活动。三是集中创建一批党建基础扎实、特色明显、亮点突出、成效显著的党建工作示范典型,努力树立全县基层党建工作新品牌。

4、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做好第九届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突出抓好第九届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达到实现“一低六高”目标,即村“两委”成员中致富能手的比例提高,大学生村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的比例提高,35岁以下村“两委”年轻干部的比例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的比例提高,村“两委”女委员比例有提高,村“两委”成员文化程度提高。强化教育培训,举办3期县级村书记主任大学生村

干部培训班,督促各乡镇把村组织干部培训纳入整个干部培训规划,制定村组干部年度培训计划,并把“两小”组长纳入乡镇培训范围。继续推行村党支部书记分类管理制度,将村党组织书记分为一、二、三类进行管理、考核和激励,与绩效工资、年终评先评优以及选拔任用、考试录用等直接挂钩。

县农业农村局2021年工作计划 篇5

一是做好“大规划”,争创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在完善全域乡村振兴规划的基础上,加快编制“多规合一”的乡村振兴乡镇规划和村庄规划,全力推进甘棠—任市、普安—永兴和回龙片区3个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力争今年创建省市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2个、示范村8个,确保争创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

二是建强“大基地”,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高水平推进1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建成“四个十万亩”产业基地。加快东方希望100万头现代化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坚决确保年出栏生猪36万头以上。全域推广“稻田+”“果林+”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建成“稻田+”核心区5万亩、“果林+”核心区8万亩,确保稻渔园区成功创建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明年力争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计划。

三是培优“大产业”,争创“万达开”现代高效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加快建设任市农产品加工园区,启动建设3000吨水产品加工厂和10万吨水产饲料加工厂,推动产业延链发展。提档升级莲花世界、橄榄庄园等农旅融合景区,加快推进“稻田+”乡村嘉年华4a级景区创建,全力打造川渝地区乡村旅游目的地。携手毗邻区县,高标准打造30万亩川渝特色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建成万达开现代高效特色产业带。

四是创响“大品牌”,争创中国西部鱼米之乡、虾蟹之都。全面创响“稻田+”“果林+”区域公共品牌,努力培育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和企业,确保全年“三品一标”45个以上。持续开展川渝滇黔陕线下推介活动,全面深化与京东集团合作,建成全域数字农业信息平台,打造特色水产、优质大米、畜禽果蔬等京东农场6个以上,推动开江优质农产品进入“京品源”线上销售平台、畅销全国。

×县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篇6

一、总体工作思路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节约集约用地方针,充分发挥国土部门职能作用。加快土地规划修编,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着力在集体建设用地、农民建房、土地开发整理、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工作中有所创新和突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的政策引导和资源保障。

二、主要措施

(一)加快修编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十五”规划实施来看,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城镇建设规模控制过死;二是项目建设预留地过少;三是基本农田保护率过高;四是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矛盾突出,在项目建设中,有近50%的用地都涉及到规划的调整问题。因此,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小城镇建设,当务之急应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规划的修编和调整,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目前,我局已着手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对全县的土地资源进行全面更新调查,并建立相关数据库,力争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为规划修编、摸清土地家底打好基础。

(二)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我县农保工作有一个较好的基础,全县已签订县与乡、乡与村、村与组(农户)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落实了保护面积、责任人、保护人。但我县在建设用地与农保的矛盾仍然存在,必须继续加强耕地保护,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每年对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对成绩突出的乡镇、村和农户,予以表彰奖励。二是严格审批项目用地,凡用地红线图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一律不予通过。对省以上重点项目以及特殊行业用地确需选址在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则按照法定程序调整总体规划,并补划同筹数量和质量的基本农田。三是加强农村村民建房用地规划管理,严禁零星占用土地建住宅,引导农民建房向规划的中心村集中。

(三)深化农村征地制度改革。近年来,我县在征地过程中,在关心农民利益方面做了积极努力,对失地农民提供低保,对其再就业实行优惠政策,但仍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进一步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依照法律规定制定符合实情的征地补偿标准,目前正在制定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工作,制定成果将逐级上报省政府公布实施。二是修改和完善征地程序,建立土地征收的协商机制和司法裁决机制,把征地过程纳入规划化和法制化轨道。三是制定完整的切实可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四是对经营性项目用地,必须通过市场与农民集体和承包农户平等谈判协商后,并通过招拍挂方能取得土地使用权。

(四)开展农村住宅示范小区建设。只见新房、不见新村,或只见新村不见新貌是目前我县农村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运用规划控制、政策鼓励、示范引导农民合理建房,力争3~5年时间,使农村大部分村居面貌得到较好改变。

1、编制村庄规划,统一安排住宅建设用地。建议有条件的乡镇,每年选择1~2个群众积极性高、有一定人口规模的村,划定农村住宅示范小区用地,主要是利用空闲地、荒杂地及存量地,可免收相关规费。县、乡建设主管部门协调好住宅小区的总量、布局,提供农村住宅通用图集和技术服务,引导村民按图纸施工建设,保持徽派民居统一风格。

2、鼓励旧村改造,鼓励零星户、自然村向中心村、集镇集聚,鼓励集中建设农村村民住宅小区,县政府可专门制订相关配套的优惠政策,按照“政府引导、统一规划、群众自愿、属地运作”的原则予以实施。在城郊结合部地段,可与房地产开发项目捆绑,通过招拍挂方式运作,把村民安置住宅建设作为招拍挂必备条件之一。

3、城关镇总体规划范围内的一、二级土地中,原属于集体所有的农村居住用地和生活保障用地,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转为国有土地划拨使用,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在补缴国有土地出让金后,可以上市交易。

(五)切实抓好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是通过开发整理新耕地,从根本上弥补各项建设对耕地的占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县荒地资源较多、坡坎多、中低产田以及徽水河沿岸滩地多的实际情况,全面组织开发整理,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宜农则农、宜渔则渔、宜桑则桑,力争在“十一五”期间,较好完成土地开发整理任务。

主要措施:一是成立县土地开发整理机构,有关乡镇确定专人负责,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二是制订奖励扶持政策,县从土地出让金收益拿出30%作为奖励资金;坚持谁开发,谁收益原则;实施多渠道投入政策,采取向上争取一点,财政拨一点,乡镇集体拿一点,农户投工投劳筹一点办法;新增耕地面积的耕地开垦费按1000~1500元/亩由开发人取得。三是县国土局具体负责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从规划、申请、立项、施工到监督检查,竣工验收,全程搞好服务。四是走因地制宜,综合开发整理的路子,将土地开发整理与滩地改造相结合,与落实村庄规划相结合,与改造中低产田相结合。

目前,庙首土地整理项目已经省级批准实施,该项目省级总投资716万元,计划在2007年底完成。继续抓好三溪土地整理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力争进入国家项目笼子,总投资达1800余万元。通过两个项目的实施,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努力建成农业产业化的示范基地。

(六)加大对出让金收缴与管理力度。近年来,全县出让金征收额稳步提高,但不少企业用地因种种原因仍要求政府缓交或减免,从各乡镇看,年出让金征收幅度从零到几万元不等,企事业单位用地,银行抵债土地上市及企业之间转让土地等仍有很大的征收空间。根据出让金的收缴及使用规定,以及“工业反哺农业”的整体趋势,可通过以下措施加强收缴与管理:一是严格按照《划拨用地目录》,从严控制出让金减免范围。二是国土部门加大征缴力度,依法征收土地出让金。对按现行政策不该使用划拨供地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登记,建立台帐,制订处置方案,报请县政府研究同意后实施。如:对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要求补交出让金,可采取按下限计缴,分期缴纳等优惠政策。对党政机关使用的划拨土地,凡已改变用途或转让出租使用的,必须依法办理出让手续,或政府依法收回此类土地,通过招拍挂公开推向市场,重点是沿街、主干道的门面房。三是实行征缴与使用相结合,下达各乡镇考核指标,凡各乡镇征缴数,原则上全额用于各乡镇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七)抓紧抓好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工作。我县是地质灾害易发县之一,全县约200个地质灾隐患点。为进一步加强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根据《全省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方案》,我县已有3个重点危险点列入省批准同意实施避让搬迁或工程治理计划,2006年安排版书白杨岭,2007年安排白地洪川和俞村下周家,以彻底消除其地质灾害隐患。

灾害危险点治理工作的基本原则:一是避让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二是统筹兼顾,集中与分散安置相结合。三是明确责任、市、县为主与省补助相结合。

资金筹措和相关政策主要有:市、县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可需资金,可通过列入财政预算、从本级土地出让金和探矿权、采矿权价款中安排一部分及搬迁安置群众自筹一部分等多渠道解决。省补助的搬迁经费,比照省行蓄洪区移民建房补助标准,户均补助搬迁经费1.7万元,其中建房补助1.6万元,公共设施建设补助1000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安置点建设用地由当地乡镇政府编制土地置换方案依法报批。确需占用耕地的,由当地乡镇政府负责复垦旧宅基地或开垦其他土地作为补充,新增耕地经验收及确认并实现“占一补一”或“占少补多”的,可不再缴纳耕地开垦费。

×县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篇7

县委、政府两办调研组

11月29日—12月9日调研组深入到农综办、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畜牧局、新农村办等6个涉农单位和溧河、樊集等相关乡镇,采取现场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解剖典型等有效形式,初步理出了明年农村经济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今年以来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突出重点,狠抓特色,扎实工作,农业农村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培育壮大了优质蔬菜生产基地、优质皮南杂肉牛生产基地、花生生产基地。全县蔬菜面积达到35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206万亩,顺利通过了第二次全国无公害蔬菜基地示范县复检。全县新建养牛小区5个,规范完善5个,新建母牛专业村9个,新增母牛1200头,肉牛存栏量达到28万头,其中皮南杂肉牛12万头,已有8家养殖企业通过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并获得商检注册出口基地,5月份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皮南肉牛肉品鉴定暨新闻发布会,被确定为全省40个畜牧业生产重点县。棉花和油料生产双双进入全省20强和全国100强。

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培强壮大了一批农产品加工和营销龙头嘉元脱水食品公司、郑州广安饲料等龙头企业生产能力不断扩充,嘉元食品公司等6家企业进入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行列,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完善了养牛担保协会等协会组织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了“龙头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另外,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打响了无公害蔬菜、皮南杂肉牛等产品(产业)品牌。

三是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稳步推进。率先在全市制定了《新农村建设三年实

施纲要》和《实施细则》,明确了工作重点和初级目标。20个县级示范村的沼气建设和“四

清”等阶段性工作成效明显,农民卫生习惯有所改变,村容村貌得到初步改观。

四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坚持田、水、路、林综合治理,通过政策

引导、项目带动、机制创新、部门联建等办法,较好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县新打

配机电井219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8万亩、节水灌溉面积065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8

万亩。尤其是去冬今春我县的植树造林工作实现了新突破,造林面积达到94万亩,共新植

幼树920多万株,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平原绿化高级达标。

五是创新了农村工作机制。注重靠体制和机制创新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创新了投入机制、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等,不断激发了农村工作活力。在基地建设上,采取

反租倒包、转包经营等土地流转方式,实现了规模经营,特别在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上,积极

推行股份制和个人私营为主导的经营机制,实现了贴身、贴心经营。在林业生产上,突出“

两权”拍卖,大力推进非公有制造林。在农村公路建设上,引入村民议事机制,充分依靠群

众力量发展公益事业,较好解决了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投入的问题。

二、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我县是平原农业县,农业资源比较丰富,农产品优势比较明显,近几年全县的农业和农

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周边县区相比,还有差距,农业本身还存在一些障碍性的问题

和制约因素。

1、结构因素。农业内部,种植业比重相对偏大;蔬菜、畜牧产业链条

仍不够完善,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规模较小、辐射带动能力较弱,而有的加工企业与基

地联系不够紧密,尤其是畜牧业生产还缺乏能够带动产业发展的骨干龙头企业。

2、市场因素。现有的县内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作用发挥不够,管理较

为混乱,县外销售窗口明显萎缩,致使销售渠道不畅;农产品在市场开发上还没有完全走出

去,农业标准化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仍然滞后,农产品的品牌效应没有打响,优质不

优价的问题较为明显。

3、机制因素。在当前的双层经营体制上,土地过于分散,土地集约规

模经营短期内还难以破题;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农村合作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关系

较为松散,与农户、与基地衔接不够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仍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农民对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服务的需求。

4、资金因素。目前,我县乡村两级经济实力也普遍较弱,90以上的村

×县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篇8

关于2006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

各区委、督导办,XX街道办事处,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现就抓好2005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2006年,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议和县委十届六次全委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特色农业大县”和“绿色生态靓县”的总体目标,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化建设和龙头企业培育为重点,以加大扶持引导为关键,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创新思维,强化举措,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奋斗目标是:全县农业总产值增长5.4%,粮食总产量达到3.4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80元以上,全县不发生恶性涉农案件。

为完成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助农增收为核心,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突出发展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把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放在农业产业发展的首位,努力提高质量,扩大总量。充分发挥四川邦农实业有限公司、齐祥食品公司、生猪协会等龙头带动作用,推行“饲养场+大户”、“公司+农户”、“协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扩大生猪饲养总量;大力发展DLY等优质肉猪,力争培育年出栏DLY肉猪300头以上的大户300户,1000头以上的专业合作社30个,1万头以上的专业合作社3个,全县DLY肉猪饲养量达到15万头。同时,大力发展小家禽和草食牲畜。力争全县出栏生猪75万头、草食牲畜40万头、家禽1000万只,畜牧业产值达11亿元。

2、稳定发展以锦橙100号为主的经济林木产业。切实加强锦橙100号标准化管理,全面推行无公害栽培技术,建好标准化示范园,力争锦橙100号无公害基地认证增加1500亩,培育锦橙100号优质苗木200万株。抓好果品的加工增值工作,进一步扩大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新栽、改劣等方式,扩大相如梨和核桃规模,力争形成优势产业。力争全年果品产量达到7000万公斤,优质果产量达到产量2500万公斤。

3、稳步发展蚕桑业。巩固基地,扩大规模,加强管理,提高产量,实现蚕业经济恢复性增长,力争全县发种3万张,产鲜茧90万公斤。同时,做好蚕丝绸公司改制工作,确保整个行业稳定发展。

4、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稳定发展种业,完善品种结构,努力拓展市场,提高种业效益;大力发展蔬菜、小杂粮、药材等短平快、适销对路的特色种植业,加快助农增收步伐。

5、大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我县畜禽、水果、种子三大特色产业和蚕桑、蔬菜、水产等拳头产品,引进、培育一批新的示范作用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从资金、信息、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四川邦农实业有限公司、齐祥食品公司等一批生产型、加工型龙头企业快速扩张,力争进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的行业;指导海峡农业、恒基农业、优质果品公司等一批生产型、流通型龙头企业,不断完善经营方式,自我发展壮大,力争进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指导可口爽、蓬雪面粉、绿源油脂、XX丝绸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工农互动,共同发展。

6、切实加强产业安全。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业,全面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大力整治假冒伪劣、欺行霸市等坑农害农行为;切实加强动、植物防疫、检疫,抓好禽流感、生猪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和其他烈性传染病的防治,加强植物检疫工作,继续做好柑洁溃疡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7、不断拓展劳务产业。按照“巩固东部,进军西部,开拓海外”的思路,大力发展劳务产业。通过政府引、部门找、龙头带、亲友帮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拓宽劳务输出渠道。进一步加强对劳务输出的组织和引导,加强与外地企业、劳务中介组织的合作,搞好成建制输出。结合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进一步加强劳务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能力和输出效益。大力整顿和规范劳务市场,坚决打击用工欺诈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大力抓好“回引工程”,鼓励有志之士回乡创业。力争全县劳务输出18万人,创收10亿元。

8、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全面复耕撂荒土地,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利用好空闲土地,大搞增间混套,提高复种指数。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和旱育抛秧、地膜覆盖、杂糯间栽、苕豆套作、病虫综合防治和配方施肥等高产栽培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二、以加大投入为关键,全面落实各项扶农政策

9、积极争取国家对农业的投入。把加强项目开发作为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支撑来抓,加大力度抓好农业项目开发、推介,重点抓好农业产业化、水利、水保、林业、农村道路等工程的立项审批,切实增大农业发展投入。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工程招投标制和县级报帐制、项目业主制,抓好项目的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发挥。

10、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县、乡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县财政新增30万元支农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引导、支持、保护、调控”作用,支农资金重点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农业新技术推广。

11、多方激发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对农业的投入。加强银政、银企合作,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强对农户、业主的诚信教育,建立涉农信贷担保体系,组建担保公司,加大对重点产业、龙头企业、专重大户的信贷扶持力度。鼓励农户之间、各种经济组织之间、企业与农户之间开展多方面的股份合作,激发各方面资金投资农业农村,逐步形成民间投入为主、信贷、财政共同投资的多渠道、开放式投入机制。

12、充分发挥扶农资金的整体效益。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改进投入方式,整合项目资金、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和民间资金,形成资金流,向重点产业、龙头企业、重点乡镇、重点村社、专重大户集中,发挥整体效应,提高使用效益,实现农户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税、业主受益、银行得利的多赢局面。

三、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13、切实加强村道公路建设。把村道公路建设作为今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群众自愿、多元投入、量力而行”的原则,认真做好宣传引导和组织发动工作,掀起村道公路建设热潮。通过竞争立项、以奖代补等方式,积极引导社会闲散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村道公路建设,利用好“一事一议”政策,广泛发动群众出资出劳,多渠道筹措村道公路建设资金。走“民建、民管、民受益”的路子,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理财,加强质量监管,确保村道公路质量。进一步落实村道公路养护责任和措施,切实提高村道公路通行能力。全年新建、改造村道公路280公里,硬化乡村公路10公里,新建改建县乡道路21.7公里。

14、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水库病险和标准化整治,确保安全运行。集中抓好以小型水利设施标准化整治、节水改造、人饮工程、户办工程为主的四大工程,完成13座小

(二)型水库标、183口山坪塘、95座石河堰的标准化整治,新开渠20.3公里,清淤、维修渠道466公里,节水改造36.1公里,发展节水灌溉2500亩,新增有效灌面20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平方公里。每个乡镇建设1个以“六个一”配套为主要内容的户办工程示范村,全县完成户办工程4400户。支持和鼓励群众按照“自建、自管、自有、自管”的原则,修建小微水利设施。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实施好人饮解困和人饮安全工程,解决好旱山村群众饮水问题。

15、切实巩固造林成果。抓好苗木培育,搞好补栽补植,加强森林病虫防治,突出抓好森林防火,进一步加强森林管护和林业执法,切实保护好我县森林资源。严格执行退耕还林政策,严禁截留、抵扣和挪用退耕农户补助资金。全年完成退耕还林、封育、补植、环城绿化2.53万亩。

16、大力推进扶贫新村和小康示范村建设。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综合治理,搞好扶贫新村建设。以产业培植为重点,以新村建设为载体,以基层党建为保障,加快小康示范村(社)的建设,把小康示范村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区、基层党建样板区、社会治安模范区”,力争做到特色产业、新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多项配套、有机结合,真正形成一批产业支撑有力、群众增收致富、人居环境优美、村风民风淳朴的新农村。

同时,继续实施好中改、水保、扶贫开发项目,改善农业基础和农民生产条件,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四、以强化领导为根本,切实增强“三农”工作执行力

17、切实改进工作方式。县委、县政府成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四大家分管(联系)领导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农工办、财政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进一步加大对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力度。继续实行县委常委联系区、县级领导和县级部门联系乡镇的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区、乡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指导和帮扶。县(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为“三农”工作服务的能力。各区、乡镇领导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协调解决农村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和发动群众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收入持续增长。要充分调动基层站所,尤其是农业服务中心的积极性,为农户提供好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工作。进一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建立起“农户+产业组织”的双层经营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18、全面、准确贯彻执行涉农政策。严格执行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耕地保护等各项涉农政策,严格“一事一议”的用途、程序和标准,禁止“多事一议”或把村“一事一议”变成乡“一事一议”。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承包合同的管理,规范土地流转。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管理,严格执行涉及农民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度、涉农收费公示制度、农村报刊订阅费用限额制、农村中小学收费一费制,严肃查处涉农收费的违纪违法行为,杜绝涉农案件发生。加强村社财务管理,规范村社财务公开,建立民主理财监督机制,使村级财务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19、切实改进和加强目标管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农业和农村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重点,对小康示范村建设、龙头企业培育、专合组织发展等重点工作,实行县级领导和县级部门定点定项联系制度,将目标、进度、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头,跟踪检查和督促落实。对产业化建设与管理、农民增收、订单农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考核到具体项目,把各区乡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亮点作为重点考核,把解决“三农”问题成效作为区乡班子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严格考核,重奖重惩,推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再上新台阶。

中共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

×县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篇9

某某县人民政府:

根据《某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等工作检查验收的通知》(政办通〔2011〕号)要求,我局组织了4名干部职工,于12月10日从茂租乡开始了2011年度农村国债沼气、秋冬农业开发和草原生态补助机制项目抽验工作,到12月21日结束,历时12天。在验收过程中采取一听、二看、三查的办法,即听取项目乡镇工作情况汇报,查看项目资金、查看项目档案,随机抽查项目村,实行逐户检查、逐户登记的方法进行验收。现将2011年度国债沼气等项目验收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验收情况

我县2011年实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秋冬农业开发和草原生态补助机制的项目共涉及4个乡镇()。根据项目验收办法,在项目验收乡镇自验、县里的复验的基础上,我们对4个乡镇进行了验收抽查。这次验收共随机抽查了9个项目村,项目农户192户,4个乡镇所抽查的项目村100% 完成了建设任务。

(一)农村国债沼气项目

项目验收涉及我县4个乡镇()2800口沼气池建设,其中:大寨700口,茂租400口,东坪800口,红山900口。验收组对4个乡镇8个行政村26个村民小组(大寨镇官村肖家湾、大坪子村民小组、松坪村锅底塘、管家沟村民小组,茂租坪子村铜厂窝、海家坪、山脚、桐子厂、岩脚村民小组,油房村新山、小龙潭村民小组,东坪杨柳村,老街村,红山天星村苏麻地、学堂、田坝、老房、思毛坪、保家岩口、尤家营、郑家海子村民小组,白果村大丫口、丰家坪、下坪村-1-

民小组)沼气建设情况进行抽查,相关乡镇全部完成2011年沼气池建设任务。同时,档案资料也按照一户一档建立规范。

(二)秋冬农业开发

项目验收涉及我县4个乡镇()秋冬作物种植77500亩,其中:小春作物44700亩,秋冬作物32800亩。验收组对4个乡镇的秋冬农业种植进行了抽样检查,通过询问农户进入地块(样板种植)查看,相关乡镇都全面完成了种植任务。

(三)草原生态补助机制

项目验收涉及我县4个乡镇()全部村民小组,草原生态补助共40.99万亩,其中:禁牧的有5.8万亩,草畜平衡的有35.19万亩。验收组对4个乡镇的草原生态补助进行了抽样检查,共对20户农户进行了检查,草原承包信息录入正确,图、表、地相符,在线录入信息完整,通过核实,与草原承包面积相符,档案资料完善规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沼气检查验收过程中,发现项目建设农户未挂牌(国债沼气池建设项目)。

二是在草原生态补助检查验收过程中,发现农户的一折通帐号不一致(如:尾数有660、887还有卡号等),要求一折通帐号尾数统一为889。

上一篇:牛郎织女改写作文下一篇:心胸外科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