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挖掘重组个性解读——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之文本解读

2022-1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十八载, 有些课文反复讲过好几遍, 可到了新的一届, 拿到该篇课文我却印象不深。回忆初中学这篇文章时, 仿佛也不记得当时语文老师讲过什么内容了。究其原因, 我们当老师的在备课时往往仅仅参照教参、课件, 常常照本宣科, 逐句逐段分析课文, 而没有真正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 没有进行有效的重组, 没有老师自己个性化的解读, 导致一遍又一遍, 遍遍走马观花;一次又一次, 次次蜻蜓点水!为此, 我很困惑, 也在思索!

2016年10月21日上午, 我们国培班学员在巴蜀鲁能校区观摩了朱佳老师上的《大雁归来》一课。

一上课, 朱佳老师就播放了一段视频“迁徙的鸟”, 创设氛围, 引出课题。接着简单介绍记者利奥波德, 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研讨与练习题一, 记者在《沙乡年鉴》的序言中提到的内容, 朱佳老师特别强调其中的“正在失去的那些东西”, 那么记者到底觉得失去了什么呢?

然后, 朱佳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探讨文中提及到的关于大雁的一些知识, 点明《大雁归来》是一首野性的诗歌, 以及记者在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而这美好的情景中却暗藏杀机与灾难, 随着一声枪响, 大雁从高空坠落, 记者的心也随之滴血, 记者强烈的环保意识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这也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最后, 朱佳老师让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语句子, 写一首小诗来表达此时此刻的情感, 朱佳老师还展示了自己创作的小诗来作范例。

通过朱佳老师这堂课, 我也再次强烈地感受到:一堂好课, 必须要切实地走进文本, 紧扣文中内容, 善于把文本内容进行重组, 挖掘其内涵主题!

那么, 该怎样去具体操作实施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积极探索。

1 善于抓住“主问题”贯穿课文

什么是“主问题”呢?所谓“主问题”, 是相对于课堂上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性的碎问而言的。它指的是课文研读教学中能化解文章重点和难点, 能够激活学生兴趣和思考或者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如此看来, 对“主问题”的设计, 就是对课堂提问的设计, 即在阅读教学中, 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的提问或问题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更集中更深入的阅读思考和讨论的设计。

主问题一定是在教师深入研读文本之后, 生成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 这些问题必须展示文本的教学价值点。在教学中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艺术效果。

主问题的设计可从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记者意图入手;可从分析课文思路、借鉴结构技巧入手;可从欣赏课文语言、评味词句妙处入手;或者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文章主旨或反映的社会现状, 也可从探究、创新的角度入手等, 多元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积极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重庆北碚区陈家尧老师在执教《吆喝》时, 用了四读法来构建主问题:一读:印象中的吆喝。让学生自读, 谈读出了什么内容?二读:如歌的“吆喝”, 对文中的“吆喝”进行品说—品读—品唱。三读:精神的“吆喝”, 体会吆喝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灵世界。四读:文化的“吆喝”, 感受“吆喝”的文化价值。这样根据根据文本阅读方式来设计, 紧扣题目, 由浅入深体会吆喝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意义, 就让学生兴趣盎然, 积极品味一声声吆喝下的市井民情!

2 善于攫取课外知识充实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高阅读品位……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 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 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 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在教学时适当地补充课外知识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 对于学生理解课文也大有裨益!

我在教《咏雪》这篇文章时, 先要求学生根据注释理清文章人物的关系, 学生也能很快明白:谢安、谢朗、谢道韫同为东晋四大家族中陈郡谢氏的人物。不过谢安是谢家领袖人物, 使谢家跻身四大家族的人物。谢朗、谢道韫是谢安的侄子侄女。谢朗是谢安的二哥谢据的儿子。道韫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 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 王凝之的妻子。

文章补充谢道韫是“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教参提到, 这句话补充了谢道韫的身份, 是突出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但学生对这样的分析理解起来太空洞太苍白。于是我通过查找资料分析, 可能王凝之代表的并非他一个人, 他代表的是王家这个大家族, 在东晋, 本来就有“王与谢共天下”之说, 再联系到刘禹锡的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不难看出, 以王导 (王羲之叔父, 书法家, 东晋初宰相) 为首的王家和以谢安 (晋孝武帝时丞相) 为首的谢家是当时非常显赫的两个大家族, 谢道韫和王凝之的婚姻无疑是是两个家族的联姻, 那谢道韫的身份地位也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然后再引导学生回忆《三字经》中“蔡文姬, 能辨琴。谢道韫, 能咏吟”的句子, 就更能加深学生对谢道韫的文学才华的赞叹了!

3 善于融入个性情感感悟课文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也是教师永远的一项基本功。正如有位专家所言:“千重要, 万重要, 文本解读最重要;这个法, 那个法, 不懂文本就没法。”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必须充分重视解读文本这一环节, 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生成乃至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提供必要的依据。教学时才有可能超越形式, 摆脱模仿的窠臼, 富有个性色彩。

摘要:本文针对语文备课语中忽视文本内容的现象, 思考如何有效钻研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 并结合教学中的尝试与实践来探讨挖掘重组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文本内容,挖掘重组,个性解读

上一篇:高速公路隧道光面爆破施工技术应用下一篇:医疗投资企业流动性风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