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本(精选10篇)

文本 篇1

文/司艳平

参加国培送课下乡活动已经两年,第一年讲的是朱自清的《背影》,以在生活的艰辛中感受爱贯穿课堂;第二年讲的《写景作文片段训练》,以课本为轴心,梳理写景手法的相同运用,进而学生当堂写作,当堂点评。如今,国培再次送课下乡,我在想自己的教学内容。《皇帝的新装》是我一直未曾投入上过的一篇课文,就来上上它,如何呢?

备课时,我眼前晃悠的全是王君老师的“自我的深度迷失”,她对《皇帝的新装》的解读,我印象极深,再看她的“认识你自己”的课堂实录,我心里有了谱,就将《皇帝的新装》定位为主题型文本,但我还是想上出与王君老师不同的感觉。我认为,这篇文本不仅仅是自我的迷失,更是整个社会群体的迷失,而要对整个社会迷失负最大责任的应该是皇帝。皇帝的不务正业,对自我缺少省察,这都是导致闹剧上演的诱因。可是在选择课堂落点时,我犯了难,几经思考,我将落点落在“倾听底层声音”,将百姓定位为唤醒皇帝迷失的人。

当我把这个设计发给王君老师后,她的意见点醒梦中人。主题型文本的解读,应该立足文本本身,如果单单拎出哪一点,单单考虑几句话,就想从中挖掘出你想要的东西,显然有点空中楼阁,立论站不住脚。这篇课文的基调是讽刺,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安徒生没有讴歌谁,有的只是讽刺与批判。然后,君姐又为我指出了一个方向,倘若在主题型文本上难以突破,不如另辟蹊径,寻找不同的课型。她让我读《语文教学通讯》12期的贾龙弟老师和诸雪群老师的《童话阅读要有童话感》一文,从中寻找灵感,寻找新的突破点。

我迫不及待找到这篇文章,认认真真读了起来,读着读着,我被吸引了。作者说,童话阅读需要童话的姿态,童话阅读也需要儿童的视角。更为主要的是,童话教学应该以儿童的思维去理解童话,蹲下身来和孩子对话,才是童话阅读教学的路径。读到此的时候,我心内仿佛被掘了一口井,童话教学的走向究竟在哪里?我的心仿佛流出了清泉,虽然只有几滴,却给了我巨大的灵感。

于是,我丢开原有的设计,重新定位课型,重新选择教点。王君老师说,教学其实是一种选择。选择哪种课型,选择怎样的教点,选择什么方法,选择什么方向,这也是考量一个语文教师的成熟度。抛开主题型文本,我将文本重新定位为语用型兼诵读型,在多层次的朗读中进行语言训练,以读为抓手,是我选择的教学方法。

要在读中与学生领悟童话语言的独特魅力,要在读中与学生平视,以他们的视角看待童话。要教出童话的味儿,要教出童话语言的味儿。坐着想,走着想,吃饭想,睡觉想,就在这时,我忽然有了古人所讲的“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感觉,这种对待文本痴迷的程度是我从教将近二十年的第一次。就像是在诚心对待相爱的恋人,不知该以怎样的竭尽全力的心思来面对它。这样的感觉,很美,很享受。你会觉得你就是整个世界,整个世界只剩下你眼中的文本,眼中的课堂,其他的俗物全都不入你眼。那种自得自乐沉浸其中的感觉,美妙无比!

一番相思下来,课堂的思路明晰地印在脑海,课堂的整个定位好像是由来已久,只不过是你没找到那个敞亮的豁口。当我把新设计发给君姐的时候,她说,这个设计有意思,又让我在课堂的整体性上稍作修改。如果不是君姐,就没有我的这个设计,更没有这节堪称我的里程碑的课。

讲课结束后,听课老师说他们被这样的设计震撼到了,震撼到它的耳目一新,震撼到课堂上学生的精彩一浪高过一浪,震撼到童话的语言可以这么教。关于这节课,我要说的还有很多很多,先将备课札记写出来,作为岁月的留念,作为对君的感谢。

【传说】小揭(湛江)(416585502)2015/1/19 13:15:05 靠自己的力量去开发这方面的内容。

这是连学科专家都没有来得及完成的伟业。要一线教师来做,真是太难了啊!

我真替平妹妹捏一把汗。

但让我惊喜的是,艳平两天后传过来的新设计,让我眼前一亮。并且她还告诉我,她准备自己来一个“同一个人的同课异构”,就《皇帝的新装》,主题型文本上一次,语用型文本再上一次。

好伟大的艳平!

这次看她的教学设计,我只提醒了她一个问题:语用型文本的上法,最忌讳的就是把课上成了习题课的模式。扎根语用,不是回归落后年代的“字字句句落实”。重心在语用,但又要把“语用”和主题理解巧妙融合,这样的语用课,才是活的语用课。艳平心领神会,说马上调整。

之后的第三天,我就接到了她整理的第一个课堂实录。我不放过她,要求她两个都整理,并要求她写出“悟课”。我知道整理课堂实录工作的繁重艰难。但我狠狠心。课上了,不记录,就白上了。不充分地反思,也白上了。好不容易折腾一回,那就要争取最大的效益。繁重和艰难,都要战胜。

艳平的决心和果敢让我叹服。她咬紧牙关,在最短的时间内,整理完了所有文字稿,一共15000多字。

我想,这是她献给自己的2015最好的礼物。这样的呕心沥血,这样的开拓奋进,持之以恒下去,艳平,了不起啊!

课本身,我倒觉得不用多说了。他们已经成为了文字,成为了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史记》。他们永载了史册,将永恒了。艳平,有了自己的又一块纪念碑,而且,这一次是大理石的,甚至是水晶的,质量很高。这一课,是艳平的“代表课”。

主题型文本的上法,艳平最后定位在“比”上。这个点,我以前还真没有发现。看来艳平读文本,读到了非常细的地步。她对文字,是相当敏感的。而这种敏感,对于教师,弥足珍贵。或者说,这是老天爷给的饭碗哟。

语用型文本的上法,她则用力在童话的几种特殊表达上:一是代用语气词。二是矛盾反差。三是程度夸张。四是刻意反复。应该说,这些都是童话语言表达的突出特点。研究这些,引导学生咂摸这些,其价值是非同小可的。怪不得同事们惊呼: 这样的课堂耳目一新,让他们眼前一亮。是!我们在“主题”的圈圈里兜得太久了。这样的上法,真是一种全新的开拓啊!

如果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艳平可以继续思考:如何组织这四方面的内容?好的教学内容有了,你完成了教学设计的一半,还有一半是什么呢?就是教学创意,教学思路。还是那个建议,如何把“语用”更自然,更体贴地与“主题”理解融合,让他们相得益彰,水乳交融。这个工作,事实上你还没有太做。你现在的“平行铺展”几个要点的上法,优点是清晰明白,缺陷是还比较生硬。一堂课如一场戏,一篇文章,一首歌,这就需要起承转合,需要铺垫蓄势。你的好原料,还需要加工呢!

当然,这是更高的要求了。面对这样的要求,我自己暂时也还不能一下子想出好法子来的。

谢谢艳平,你的研究,让我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增了信心。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艳平最大的收获,乃是战胜自己和获得了研究的快乐。

语文的乐趣,是真实的。语文人的研究幸福,也是满满的啊!享受“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快乐,是最有分量质地最好的享受啊!

【昭君专栏】享受“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快乐 2015-01-19王君语文湿地

享受“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快乐

文/王君

我亲眼全程见证了艳平妹妹研究《皇帝的新装》。因此,感动,且振奋。我被一位年轻教师的探索深深打动,并被她在研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才华折服。一个爱语文,爱生活的老师,只要肯下功夫,肯花时间,没有上不好课的呀。元旦第一天,艳平妹妹通过老公传过来她的一个公开课教学设计,请我帮忙看一看。我一看课题是《皇帝的新装》,心头就紧张。这样的名篇,老一辈早就上出了高度,崔颢题诗在上头啊!年轻一辈,包括我,也有过绝不浅薄的研究。平妹妹来上,难度有多大,可想而知。

我只看了一遍,就发现了问题。艳平显然是主题型文本的上法。她想出新,把主题归纳的落脚点放在了“上层统治者应该多倾听民意”上。我觉得这不太恰当。显然,除了那个说真话的小孩子外,童话中的整个人群,包括老百姓,都是安徒生讽刺的对象。在这个故事中,没有褒扬老百姓的意思。艳平这么讲,有些牵强。

我给她提了两个建议:第一,重新思考文本主题的落脚点。第二,主题型文本的上法已经被大家上滥了,能否换一个角度上,上成语用型文本,兼诵读型文本的方式。这样,才可能真正出新。

建议是提出来了。但其实,我自己心中也没有底儿。这个童话如何有全新的解读,在语言运用上如何去开掘,都绝不是简单的问题。这意味着,艳平需要把自己的第一轮设计完全打倒,彻底重来。

她的元旦,怕是全没有了。我很心疼。

我没有时间帮上具体的忙,只推荐了一篇文章,《语文教学通讯》2014年12期的《童话阅读要有童话感——从两个童话阅读题说开去》。这贾龙弟老师和诸雪群老师的文章。很能帮助我们打开思路。真好!

我想象着艳平会怎么上。作为经典童话,《皇帝的新装》是一个多意义诠释文本。仅仅就主题挖掘,就有无数条路可走。独辟蹊径,是天大的挑战。这些年来,我们在“主题”上纠缠得太多了,太久了。多得,久得我们都要忘记了童话阅读的主体是儿童,忘记了童话教学应该拥有的儿童视角,忘记了童话教学“审美、教育、认识、娱乐”的几大大功能都应该奠基在“审美”上才能最好地发挥作用。我们的语文教学,思想教育的痕迹太重了。王旭明老师提倡“真语文”,李华平教授说“语文学科不要迷失在学科丛林的沼泽中”,余映潮老师说“仅仅致力于文本解读式的教学是偷懒的教学”„„这些叮嘱,是沉重的,也是击中现在语文教学的沉疴的。语文学科应该着力于“语用”,这个观点,任何时候,都不该过时。

但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语用”的现存知识太少了。已经有的那么一点点,根本不足以应对创新的课堂教学。语文老师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针对具体的文本,靠自己的力量去开发这方面的内容。

这是连学科专家都没有来得及完成的伟业。要一线教师来做,真是太难了啊!

我真替平妹妹捏一把汗。

但让我惊喜的是,艳平两天后传过来的新设计,让我眼前一亮。并且她还告诉我,她准备自己来一个“同一个人的同课异构”,就《皇帝的新装》,主题型文本上一次,语用型文本再上一次。

好伟大的艳平!

这次看她的教学设计,我只提醒了她一个问题:语用型文本的上法,最忌讳的就是把课上成了习题课的模式。扎根语用,不是回归落后年代的“字字句句落实”。重心在语用,但又要把“语用”和主题理解巧妙融合,这样的语用课,才是活的语用课。艳平心领神会,说马上调整。

之后的第三天,我就接到了她整理的第一个课堂实录。我不放过她,要求她两个都整理,并要求她写出“悟课”。我知道整理课堂实录工作的繁重艰难。但我狠狠心。课上了,不记录,就白上了。不充分地反思,也白上了。好不容易折腾一回,那就要争取最大的效益。繁重和艰难,都要战胜。

艳平的决心和果敢让我叹服。她咬紧牙关,在最短的时间内,整理完了所有文字稿,一共15000多字。

我想,这是她献给自己的2015最好的礼物。这样的呕心沥血,这样的开拓奋进,持之以恒下去,艳平,了不起啊!

课本身,我倒觉得不用多说了。他们已经成为了文字,成为了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史记》。他们永载了史册,将永恒了。艳平,有了自己的又一块纪念碑,而且,这一次是大理石的,甚至是水晶的,质量很高。这一课,是艳平的“代表课”。

主题型文本的上法,艳平最后定位在“比”上。这个点,我以前还真没有发现。看来艳平读文本,读到了非常细的地步。她对文字,是相当敏感的。而这种敏感,对于教师,弥足珍贵。或者说,这是老天爷给的饭碗哟。

语用型文本的上法,她则用力在童话的几种特殊表达上:一是代用语气词。二是矛盾反差。三是程度夸张。四是刻意反复。应该说,这些都是童话语言表达的突出特点。研究这些,引导学生咂摸这些,其价值是非同小可的。怪不得同事们惊呼: 这样的课堂耳目一新,让他们眼前一亮。是!我们在“主题”的圈圈里兜得太久了。这样的上法,真是一种全新的开拓啊!

如果要提出更高的要求,艳平可以继续思考:如何组织这四方面的内容?好的教学内容有了,你完成了教学设计的一半,还有一半是什么呢?就是教学创意,教学思路。还是那个建议,如何把“语用”更自然,更体贴地与“主题”理解融合,让他们相得益彰,水乳交融。这个工作,事实上你还没有太做。你现在的“平行铺展”几个要点的上法,优点是清晰明白,缺陷是还比较生硬。一堂课如一场戏,一篇文章,一首歌,这就需要起承转合,需要铺垫蓄势。你的好原料,还需要加工呢!

当然,这是更高的要求了。面对这样的要求,我自己暂时也还不能一下子想出好法子来的。

谢谢艳平,你的研究,让我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增了信心。我相信在这个过程中,艳平最大的收获,乃是战胜自己和获得了研究的快乐。

文本 篇2

我在课前精心准备了很多春笋和竹子的相关图片, 课堂教学也按自己预设的教案有条不紊地进行。考虑到这篇课文只有两个自然节, 篇幅很短, 我把每一个自然节中的每一句话都逐一进行讲解, 重点指导一年级孩子有感情朗读, 在朗读中感知、体会春笋蓬勃向上、永不满足的顽强生命力。两个自然节学完之后, 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原来嫩生生的春笋娃娃最后长成了什么?”孩子通过幻灯片展示, 很容易回答出长成了高大的竹子。我紧追不放地问道:“那么, 当你们看到郁郁葱葱而又高大的竹子, 此时你们想对那些春笋娃娃说什么?”“春笋, 你好好生长, 千万不要死呀!”“春笋, 你干吗要长这么高?别人会把你砍掉做东西用的。”“春笋, 你也会有自己的孩子吗?”孩子高举着小手, 回答得很踊跃, 想象力也挺丰富, 可没有一个能回答到“点子”上。于是, 我一遍遍地引导他们:“瞧, 阳光照一照, 春笋娃娃欢快地舒展了四肢;春风吹一吹, 它们勇敢地抬起头, 又往上长一长;春雨淋一淋, 它们咕嘟咕嘟地喝了个饱。”还是无济于事, 所有孩子的回答都脱离了轨道, 我只好无奈地对他们说:“你们这么小的年龄, 真有爱心, 将来一定会成为保护环境的卫士”。原以为通过这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既可以让孩子学习这篇课文得到最后的升华, 又可以成为本节课的亮点之一, 完美地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没想到会是如此偏颇的回答, 糟糕的收尾。课是上完了, 我的心情却因此闷闷的、沉沉的。

课后, 很多老师围坐在一起进行评课。大家一致认为我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学思路很清晰, 只是很明显地把文本肢解了, 从而使孩子解读文本时缺少整体感, 整节课教学有些“散”。我自己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 认识世界、发展思维, 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孩子、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开展阅读教学前, 教师要能准确地把握教材, 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熟稔于心。教学中教师带领孩子一同走进文本, 师生运用一定的教法和学法解读文本, 击破教学重难点, 实现教学目标, 和文本进行有效对话。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 要找到解读文本的“切入点”。很多课文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 或者是标题, 抑或是文中某个关键词、关键句, 比如《春笋》一文中的“向上, 向上, 再向上”就是孩子理解的关键句。还有一些关键词语如“冲破”、“掀翻”、“冒出来”等等, 都是整篇文章的支点, 抓住它们往往能将整篇文章撬动起来, 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整体感知课文, 就会让孩子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 而不至于将文本“大卸八块”, 给人以割裂之感。

基于文本,超越文本 篇3

【片段】

师:读了几遍课文后,你们基本上明白了文章所讲的道理。如果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欣赏《最大的麦穗》一文,譬如“大学者苏格拉底教育学生有什么独到之处,他的弟子如此学习对你有什么启发”等,带着这样的问题再次与课文对话,你们肯定会有更多“美丽”的收获。

生:孙老师,我认为苏格拉底的教学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课文中写了他的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从“随手扔掉”可见他的弟子不够爱惜粮食,从而也可以说明苏格拉底的教育有疏漏之处。

师:你敢于向权威挑战,精神可嘉!掌声鼓励!

生:我认为文中苏格拉底的第一句话是自相矛盾的,“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所谓“最大的麦穗”,一定是有比较而产生的,“只许进,不许退”就导致弟子们没有办法进行全方位的比较。那么,这个“最大的麦穗”是没有办法找到的,所以这种提法的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生:从中也能看出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有些太听话了,不敢怀疑老师,盲目行动,最后落得两手空空。

师:这些问题我课前也没有想到。你们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有自己的见解,的确了不起。

【赏析】现代课堂教学的理念提倡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权,只唯实。在学生的眼中,课本是神圣的、无可挑剔的,小学生将课文看成“金科玉律”。孙老师的课堂打破了这种陈规。当第一个学生对权威苏格拉底的教学提出了质疑时,孙老师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充分肯定了这名学生的见解,并且让其他学生鼓掌表扬。正是由于受孙老师态度的影响,接着才会出现学生对课文的其他质疑。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总是利用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化的情感去推断、感受文本。当然,有几个学生的结论有不大成熟或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是他们能超越文本,敢于质疑,敢于批判,这是难能可贵的。阅读教学是一种对话,是学生、教师、文本、教科书编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情感、态度、需要、价值观和生活经验与文本展开对话,产生带有主观色彩的感受、理解和体验,往往会超越文本,充满创造的色彩。孙老师的这一教学细节告诉我们,引导阅读就是要让学生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视野,学会思考,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接纳不同的观念,拥有宽广的胸襟和敢于批判的勇气。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基于文本,更要超越文本!(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竞选妇女主任文本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父老乡亲、姐妹们:大家好!首先要感谢领导和父老乡亲对我的信任,使我有机会在这里进行竞选。今天我演讲的内容是:爱岗敬业,履行职责,努力争当一名合格的妇女主任。这次我竞选妇女主任,主要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一是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立党为公的政治信念。在新的历史使命条件下,我认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和“人民公仆”的价值定位,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精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实践,做到了这些,才能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神圣使命。二是有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善于专研的敬业精神和求真务实、雷厉风行、敢于碰硬的工作作风。敢于决断的气质、竞争开放的性格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是新时期对每个干部的要求,也是我不断努力的方向。

我坚持不唯人、不唯书、只唯真、只唯实的工作态度,敢于管、善于管,不断积累从事本职工作所必须的业务技能和管理艺术。三是我热爱妇女工作,愿为妇女事业奋斗终生。妇女是我们国家的“半边天”,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显著的成绩。我热爱妇女工作,就是要带领广大妇女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发挥聪明才智

一、我的竞岗优势

第一、对全村的情况及所有育龄夫妇的情况都非常熟悉。我能够真诚地对待育龄群众,把她们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诚心诚意地为她们服务。

第二、我会始终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开展工作,会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和村委会的领导做扎实、有效的工作,第三、我坚持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己运用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计划生育业务学习,努力学习计划生育政策、法律法规,并在实践中探索,不断提高自己为育龄群众服务的能力。

二、如果我成功当选,我会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本职工作,完成上级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2.带头学科学、用科学,勤劳致富,起好表率作用。3.教育妇女遵纪守法,实行计划生育,抵制封建迷信和落后习俗,树立勤俭持家、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的新风尚;引导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组织和发动妇女积极开展一系列有益于妇女的活动,使姐妹们平时的生活丰富多彩!充分发挥妇女在发展农村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4.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活动,经常了解、收集妇女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切实为妇女办实事,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父老乡亲、姐妹们多多给我支持和帮助,我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的。谢谢大家!村妇女主任主要职责

一、宣传、贯彻党和政府在村的方针、政策、教育,引导村

妇女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居民。

二、组织村妇女参加“文明家庭”和拥军优属等活动,提高

村妇女文化科技水平,帮助村妇女增收致富,弘扬社会公德,职

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三、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反映妇女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代表妇女参与村的决策,发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

用,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落实。

四、宣传普及有关妇女儿童的法律法规知识,抵制封建迷信

和陈规陋习,配合有关部门打击拐卖儿童、嫖娼、卖淫、赌博、吸毒等社会丑恶行为,推进依法治村。

五、普及科普知识、环境保护知识、妇幼卫生保健知识,宣传优生、优育、优教,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六、协助党组织,做好培养妇女入党积极分子工作。

七、因地制宜建立妇女儿童活动阵地。

文本解读《穷人》 篇5

摘要:解读视角:

一、以“编者”视角解读文本;

二、以“读者”视角解读文本;

三、以“教师”视角解读文本;

四、以“学生”视角解读文本

一、以“编者”视角解读文本:

1.文本在教材中的位置:《穷人》选自人教课标版第十一册第三单元,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其他课文为《别饿坏了那匹马》、《唯一的听众》、《用心去聆听》。

2.编者选取该文本的目的:这几篇课文都紧紧围绕这第三单元的单元主题,即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来感受真情的美好,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编者在选取这篇文本时,还考虑到了文本的体裁,这是一篇叙事小说,有众多环境、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编者希望学生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能够体会这些描写的深层涵义,通过对描写的分析理解来更加深刻地体会人物的品质,并且在以后的习作中,运用这些描写手法。

二、以“读者”视角解读文本

1.《穷人》一课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晚年时根据雨果的叙事诗改写的一篇同名短篇小说。小说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描写,成功塑造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百姓──桑娜夫妇光彩照人的形象,展现了他们淳朴善良、克己待人的美好心灵。这部作品之所以动人,不是因为它的作者是伟大的托尔斯泰,而是因为他在有限的篇幅内描写了真实善良的人性,展现了扣人心弦的情节,营造了虽然充满悲苦但同时又充满温馨的环境。也就是说小说所包含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与人物,在《穷人》这篇小说中都堪称典范,既是阅读鉴赏的典范,也是写作的典范。2.从小说三要素角度来解决文本

(1)环境描写——小说首先呈现了人物所处的环境:又黑又冷的冬夜,屋外寒风呼啸,海上正起着可怕的风暴,最糟糕的是一早出海打鱼的人去还没有回来,屋内则温暖而舒适,扫的干干净净的地面,擦得闪闪发亮的食具,尚没有熄灭的炉火。还有,睡在床上的孩子们香甜而均匀的呼吸声„„这一切都昭示着这个家里女主人的勤劳和贤惠。当我们看着桑娜一边在胸前画着十字,一边听着她虔诚地为丈夫祈祷的声音,想象着他和她的丈夫是怎样每天从早到晚地干活,甚至冒着巨大的风暴出海打鱼,以艰难维持一家七口的生活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家庭的温馨被笼罩在贫穷的阴影之下,沉重的生活负担和总是给人带来可怕的风险的预感,随时都会让这个家庭面临灭顶之灾,读者仿佛置身于这所坐落在海边的小屋,仿佛听见了巨浪的轰鸣,看着那香甜的睡在床上的孩子们,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此刻面临着怎样的危险,我们也不由得与这个屋子的女主人桑娜一样,“感到心惊肉跳”。

就这样,托尔斯泰在小说的开头便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他将人物置身于具体的生活背景之中,通过描写房间的布置与陈设,反映生活的穷困与主人公的勤劳;通过描写风暴的可怕和由此自然而然产生的联想,强化生活的艰难与这个家庭随时可能面临的巨大灾难。

这两段环境的描写,同时还埋下了一个悬念,也是故事发展的一条线索,在这样可怕的夜晚,渔夫能否平安归来,这个穷困而勤劳的家庭,这个心惊肉跳的女主人,牵动着善良的读者的心我们都希望,渔夫最终能平安归来。

(2)情节描写:接着,小说展开了扣人心弦的情节,情节展开的由头是这样的:邻居西蒙是个寡妇,独自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又身患重病,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桑娜前去探望,却意外发现西蒙已经在贫困中悲惨地死去,她的两个孩子还睡在她的身边。我们顺着桑娜的目光看到了惨死的西蒙,看到了那两个失去母亲的可怜的幼儿,我们的心也不由得紧紧的揪了起来:这两个可怜的孩子该怎么办呢?但桑娜似乎没有做过多考虑,她只是“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它们抱回家里”,虽然“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至此,托尔斯泰在情节的发展中已经埋下了两个悬念:渔夫能否平安归来?如果他能平安归来,那么他会怎么看待妻子收养孩子的事?这两个悬念先后被推出,一环扣一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推动着情节的发展,牵动着读者的心。(3)人物描写: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相当细致,桑娜再抱回孩子时没有做过多的考虑,反映的是她善良的本性,也是她出于一个女性一个母亲的自然本能。这种不加修饰不曾拔高的人物描写是十分真实和自然的。当桑娜把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与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时,她才真正开始了思想斗争,她似乎开始意识到了自己在做一件什么事情。家庭的贫穷和由此带来的沉重的生活负担,让她不能不考虑自己所做的这件事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在这里托尔斯泰表现出了惊人的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功力。桑娜的忐忑不安,反复思量、患得患失都无比真实地再现了一个处在穷困境地的善良女性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当渔夫回来了,夫妻俩展开了几段对话。这几段对话看似寻常,甚至有点家长里短,但读者却感到十分紧张。我们能够理解,桑娜为什么“不敢抬起眼睛看他”,理解她为什么“脸色发白”,也能理解她的沉默。当桑娜试探地说出西蒙已死,剩下两个幼小的孩子无人照顾时,读者也随即屏住了呼吸„„尤其是看到“农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嘴里念叨着“是个问题”时,读者是多么紧张、急切地想知道渔夫最终的态度。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当我们与桑娜一起听到这样的话时我们也不由得如释重负,原来,在他魁梧黝黑看似粗鲁的外表之下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三、以“教师”视角解读文本

1.首先,教师应该了解这篇小说的核心语文价值为: 一是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乐于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二是要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美好情感的。2.教学板块分解:

第一板块——感受穷人之贫穷

这一教学板块,主要通过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感受桑娜一家生活的艰难穷困,感受渔夫由于生活所迫冒着暴风出海打鱼的无奈与危险从何而来,为理解人物善良美好的品性做铺垫。第二板块——感受穷人之高贵

这一教学板块,主要通过桑娜救助西蒙遗留下的两个孩子,设身处地的体验理解和感受桑娜复杂的内心世界,以及在丰富的心理活动背后所折射出来的高贵、善良而美好的人性的光彩。第三板块——领悟作者创作之高妙

这一板块旨在通过分析、鉴赏作者的创作手法,比如悬念的设置、细节的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等,领略托尔斯泰高超的文学创作技巧。第四板块——创作穷人续篇

这一板块意在请学生结合小说内容续写《穷人》,展现桑娜和渔夫收留了西蒙遗留下的两个孤儿之后一家人的艰难生活。要求:学生能初步结合在学习穷人时领略到的作者的创作方法,通过运用恰当的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并尝试通过设置悬念来构建吸引读者的情节。

四、以“学生”视角解读文本

1.新课标中指出,第三学段阅读版块的学段目标包括: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2.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已初步具备阅读短篇叙事性小说的能力,并能了解故事梗概,能简单叙述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说书自己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3.在学习《穷人》这篇文章时,学生的学习难点包括:(1)对人物内心描写和动作细节描写的品析(2)分析人物对话,抓住重点语句,了解人物品质(3)理清脉络情节,学习制造悬念的创作手法

纯文本简历 篇6

姓名:

联系电话:

E-mail:

籍贯:姓别:女◆受教育情况:

◆求职意向:

从事药物产业及研发方面的工作,或一些管理方面的工作

◆实践经历:2005年——2006年参与成立山大PC俱乐部并任副主席

2006年——2007年沂蒙山野外实习齐鲁医院药剂科专业实习

◆专业技能:英语水平:国家英语六级

计算机水平:国家计算机等级三级(网络技术)

熟练操作Word、Excel等office办公软件;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

◆所获奖励2006年山东大学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所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代动力学、药剂学、药事管理学、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等。

文本 篇7

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究竟该如何把握?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进行思考与探索。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思考, 认为阅读教学的改革应该做到“基于文本、超越文本”。基于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 但不是全部。因为教材提供的文本是有限的, 阅读能力的提高, 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必须在基于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才能最终完成。而这也是新课程对教师处理教材时的要求。因此, 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谈谈对“超越文本”的理解。

一、什么是超越文本

超越文本有两层含义:一是让阅读教学“回归生活”, 确立“生活语文”的观念。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 阅读教学将面对“枯枝朽木”而陷入一潭死水之中。在阅读教学中超越文本, 必须确立“生活语文”的观念。既要打破“课堂空间”的束缚, 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 让“文本”活起来、生动起来, 又要强调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背景和对生活的理解, 个性化、生活化地“解读”文本, 开展创造性阅读。二是让学生大量阅读“文本”外的文章, 增加积累。

二、为什么要超越文本

1.文本的容量有限。

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基于文本”仅仅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而不是全部, 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必须在基于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才能最终完成。

2.语文学习的规律。

语文的学习是积沙成塔、一步步积累起来的。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言:“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 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 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 也就是说, 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据有关专家研究得出结论: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课本的4.5倍的时候, 学生的阅读能力才有可能形成。因而阅读教学必须遵循规律、超越文本。

三、怎样超越文本

1.善用空白

“空白”处欲言又止, 话到嘴边留三分, 借用修辞, 置疑不答, 言此意彼。这些“黄金处”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方沃土, 我们可以引领学生于无字处探寻作者的思想, 教会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与作者对话, 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体验真起来, 语言活起来。

如教学《七颗钻石》一文时, 我抓住初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和爱幻想的天性, 让学生进行想象补白:在完成概括性复述、生动性复述, 并捕捉到文本的价值取向——爱的伟大力量后, 我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 并适时地播放了歌曲《爱的奉献》。学生抓住 “陌生人讨水喝后”这个发散点, 找到了文本的隐形翅膀, 答案个个精彩:“宙斯被那小女孩的爱心感动, 于是把她带到天上, 封她为‘爱与智慧之神’”;“上帝发现人类还存有真善美, 于是洒下甘霖, 大地恢复了生机。” 这样的超越使学生加深了理解, 丰富了课文的内蕴, 真正把文本蕴涵的内容转换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 同时也在自己的心田里撒下爱的种子, 并且把握了童话和想象的特点。

2.打破束缚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亲自调查研究, 经历获得知识的过程。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 让文本活起来, 即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 特别强调打破“课堂空间”的束缚, 整合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生活课程资源。

例如《端午日》的教学, 按原先的教法, 就文而文, 了解风俗民情, 完成教学。学生在被动学习中收获甚少。后来, 我在教学中有计划地让学生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问长辈、查资料等方式, 了解端午节的来源及习俗, 从而进一步丰富对课文的理解。由课文内容生发开来, 我又组织学生去调查家乡的风俗。学生在开发这种语文课程资源的过程中, 升华了对家乡的感情, 提高了语文素养。这样的教学生动地体现了“回归生活”的新课程理念, 既是对教材的“创生”, 也是对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这样生活化情景的创设, 是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 与作者以及文中的主人公在思想感情方面产生强烈的共鸣, 形成“心理相融”。既加深了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也真正达到了“在感受生活中学习语文, 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的境界。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创造性学习, 让学生处于探索性, 创造性的环境中, 能够有效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到现实中, 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景去收集信息, 分析信息, 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 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利用旧知识进行创新。

3.高屋建瓴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 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 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 甚至创造意义。超越文本, 不仅仅是文本内容的超越, 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解答,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给学生以方法的引导, 从而让学生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

如学生在学习《台阶》一文时, 对“父亲”这一形象的解读似乎没有多少障碍, 但要真正捕捉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境界, 则仍需引导学生把握细节、仔细推敲。本单元的要求是学会质疑。换作一般课程, 就是让学生就疑问处提出疑问, 但实践证明, 有些问题是浅显而无价值的, 因此, 应该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学会质疑。我在教学时, 先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 让学生明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远比回答一个问题有价值得多。在唤起学生激情的同时, 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和教师的阅读经验理出一般质疑的角度, 以这些角度为抓手, 学生自然而然地提出疑问, 对传统的农民形象逐步有了比较完整的印象。

4.抛砖引玉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那么, 如何搭建桥梁, 努力使学生从文本走向广泛的课外读物, 从而增长见闻, 以求“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呢? 这需要教师智慧的“抛砖引玉”。

曾看到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对名家的介绍, 没有作家作品的累赘复述, 只是三言两语, 却极具震撼力:“沈从文, 小学毕业, 大学教授, 代表作《边城》, 如果你去书店买上一本, 湘西风情尽显眼前。”多么巧妙的语言啊, 那是教师智慧的展示, 不仅仅是对作家作品的简单介绍, 更能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 这不正是我们让学生爱学语文的一个好的源头吗?这不正是我们为学生打开的一扇文学之门吗?没有浓厚的兴趣, 就没有痴心不改的钻研。用这样有激情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其对语文学习产生源源不断的内驱力, 学生就会具备积极学习的意向。

在课堂教学中, 如何巧妙地结合文本引导学生去读经典名著, 读热销儿童小说, 拓展课内外阅读时空, 引领学生走进绚丽的母语殿堂, 是智慧教师所孜孜以求的。可以说, 教师的睿智在于抛砖引玉, 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魂牵梦萦”的遐想, 获得“豁然开朗”的顿悟和“妙不可言”的感受。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创造心理学》, 浙江人民出版社。

[2].曹玉龙《“读”出作文水平》, 《江苏教育研究》2007年第8期。

[3].陈晓红《中学语文创新性教学初探》,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解读文本不等于肢解文本 篇8

我在课前精心准备了很多春笋和竹子的相关图片,课堂教学也按自己预设的教案有条不紊地进行。考虑到这篇课文只有两个自然节,篇幅很短,我把每一个自然节中的每一句话都逐一进行讲解,重点指导一年级孩子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感知、体会春笋蓬勃向上、永不满足的顽强生命力。两个自然节学完之后,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原来嫩生生的春笋娃娃最后长成了什么?”孩子通过幻灯片展示,很容易回答出长成了高大的竹子。我紧追不放地问道:“那么,当你们看到郁郁葱葱而又高大的竹子,此时你们想对那些春笋娃娃说什么?”“春笋,你好好生长,千万不要死呀!”“春笋,你干吗要长这么高?别人会把你砍掉做东西用的。”“春笋,你也会有自己的孩子吗?”孩子高举着小手,回答得很踊跃,想象力也挺丰富,可没有一个能回答到“点子”上。于是,我一遍遍地引导他们:“瞧,阳光照一照,春笋娃娃欢快地舒展了四肢;春风吹一吹,它们勇敢地抬起头,又往上长一长;春雨淋一淋,它们咕嘟咕嘟地喝了个饱。”还是无济于事,所有孩子的回答都脱离了轨道,我只好无奈地对他们说:“你们这么小的年龄,真有爱心,将来一定会成为保护环境的卫士”。原以为通过这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既可以让孩子学习这篇课文得到最后的升华,又可以成为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完美地结束本节课的教学,没想到会是如此偏颇的回答,糟糕的收尾。课是上完了,我的心情却因此闷闷的、沉沉的。

课后,很多老师围坐在一起进行评课。大家一致认为我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学思路很清晰,只是很明显地把文本肢解了,从而使孩子解读文本时缺少整体感,整节课教学有些“散”。我自己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孩子、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开展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能准确地把握教材,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熟稔于心。教学中教师带领孩子一同走进文本,师生运用一定的教法和学法解读文本,击破教学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和文本进行有效对话。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要找到解读文本的“切入点”。很多课文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或者是标题,抑或是文中某个关键词、关键句,比如《春笋》一文中的“向上,向上,再向上”就是孩子理解的关键句。还有一些关键词语如“冲破”、“掀翻”、“冒出来”等等,都是整篇文章的支点,抓住它们往往能将整篇文章撬动起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整体感知课文,就会让孩子对文本留下完整的印象,而不至于将文本“大卸八块”,给人以割裂之感。

让学生演绎文本 篇9

——《小摄影师》教学反思 周显锋

当我以饱满的热情走进教室给学生讲解《小摄影师》一课时,发现学生学习并不积极,表现很怠慢,课堂出现老师一头热的状况,我不断的思考:问题出在哪里呢?《小摄影师》这篇课文,内容上还是比较简单,主题比较鲜明,学生读读课文就应该就能理解课文,我反复的去讲解课文内容,去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学生当然不愿意听了。课堂上,我立刻改变教学方式,只对课文的要领进行提炼,其它的就不讲了,让学生多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出感情,然后来演一演课文的内容。

一、演绎文本中的重点词语。

词语是语言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小学生只有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词语,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才能运用语言,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小摄影师》一课中,描述小男孩见到高尔基后不断“打量”,很多同学对“打量”一词不能理解。我先让学生查工具书掌握“打量”一词的含义,然后再安排学生到讲台上表演小男孩打量高尔基这一环节:两个学生走上讲台,“高尔基”慈祥地站在那里,“小男孩”面带微笑仔细地看着高尔基。这就是“打量”,学生不仅理解了它的意思,还体会到小男孩见到高尔基后那种欣喜、敬仰的心情。第一组的两个同学表演完了,又有许多小手举起来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高涨,学习的自主性也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演绎文本中的重点情节。

《小摄影师》一课中,有许多内容描述了生动的场景,学生通过朗读,这些场景已在脑中留下初步印象,若进一步组织学生表演,静态的文字就会化为一个动态的“社会文化情景”,既有声,又有情,此时,声情并茂,内容会更加直观,形象,丰富,学生进入文我交融的情境之中。当学生学到小男孩给高尔基照相这一情节时,我就让两个学生到讲台上表演这一情节:“高尔基”按“小男孩”的吩咐坐好后,“小男孩”摆弄着“相机”准备照相,突然“小男孩”着急的哭了„„表演结束了,但学生们却还停留在剧中,深深的为小男孩捏了一把汗。同学们通过观看“照相的情景”,深深的理解到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爱。表演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过程。在表演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对剧本进行大胆地创造,使剧本显示出表演者飞扬的灵性来,使学生再次超越自我。

三、演结尾推测,助内容延伸。

教学的结束意味着学生新的语文学习的开始。有许多文章结尾意犹未尽,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如在这时引发学生对结尾进行想象推测,学生头脑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就会被进一步激活,从而有效地训练其思维创新能力。《小摄影师》一文结尾时描述到,小男孩匆匆的跑回了家,晚上,高尔基还在等待小男孩。我就让学生演一演,第二天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孩子们经过自己的思考演出了不同的情节。有点演到,第二天小男孩又来给高尔基照相,这次他如愿的照了相,而且还和高尔基合影;有点演到,第二天小男孩来给高尔基照相,但高尔基却外出了,但高尔基却自己留了一张照片送给了小男孩,而且还给小男孩写了书信;还有点演到,第二天,小男孩去上学了,小男孩没有来找高尔基,但高尔基却到学校去找小男孩了„„每个剧本,都代表着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化了课文的主题,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使阅读教学的课堂,放射出亮丽的光彩。

文本互涉——让文本对话更高效 篇10

一、借助文本互涉,理解文本意义

文本对话的核心是对文本语言所蕴含的意义的理解,如果阅读者对文本意义的解读产生了偏差,这样的文本对话肯定是无效的。所谓文本意义,就是指文本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作者所要体现的本质思想与内核。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古今中外名著,其中一些文学作品由于离高中生具有一定的时空距离,因此,对于其中所蕴含的文本意义的本质,高中生是不容易理解的,甚至还会对文本的本质意义产生“误读”。在高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不能“死守书本”,而应该借助文本互涉从多角度将众多文本和作者纳入文本网链中进行比对和联系,这样,才能使他们充分理解文本中的深层次涵义。

例如,高中生对于鲁迅作品的理解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如果在教学中“就文论文”,很难使高中生读懂鲁迅作品的本质意义。人教版的初中、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鲁迅每一个时期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的,比较系统地反映了鲁迅的战斗精神和思想发展的大概脉络。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借助文本互涉引导学生分析出独立成篇时所不能发现的新意。如,在《祝福》中,作者把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通过各种细节描写把她的奴性揭示得淋漓尽致。教学中,如果学生仅仅是基于这一篇课文来解读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他们便会简单地认为祥林嫂是一个可气、可怜、可悲的人,是贫穷的生活和个人性格所导致的。这样的解读由于没有基于当时社会的大背景与制度,所以是很肤浅的。其实,在这一篇作品中,作者对祥林嫂的批判是对当时整个国家的国民奴性人格的批判,这样,在教学中就要善于借助文本互涉,引导学生在这一文本的基础上分析《阿Q正传》中的阿Q、《故乡》中的闰土、《药》中的华老栓这些人物形象,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放在一起分析就会发现鲁迅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所讽刺的奴性人格。

这样,学生在文本互涉下,就能够有效地对鲁迅作品所蕴含的本质意义在时代的背景下进行思考,对其中的人物形象在封建制度下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难点。

二、借助文本互涉,丰富文本体验

所谓文本体验,就是指读者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对文本所蕴含的意义及思想的理解与感受。《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意味着,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是富有体验性的,在这个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阅读思维。在高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借助文本互涉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选择多种文本来阐释目标文本,这样,就能够让高中生的阅读体验变得丰富、变得多元。

例如,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这一首词中用诗意的语言描写了秋的美,从而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纵向文本互涉与横向文本互涉来丰富高中生的阅读体验。第一层次,可以通过纵向文本互涉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充分感受毛泽东诗词的乐观和奋发。同样是对秋的描写,在刘禹锡笔下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在张继笔下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在晏殊笔下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一些诗人都表达了秋的“悲”,而毛泽东则是表达了秋的“喜”。第二层次,可以通过横向文本互涉引导学生通过拓展阅读感受毛泽东诗词的伟人气魄,课堂上,可以给学生呈现毛泽东的其它诗词,如《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等,学生在对这一些诗词的阅读过程中,自然能够充分感受毛泽东诗词的精华所在。

以上教例中,基于《沁园春·长沙》这一首词,通过纵向文本互涉与横向文本互涉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与拓展阅读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毛泽东诗词的特点和蕴含的情感。这样,学生的阅读体验才是丰富的、才是多元的。

三、借助文本互涉,深化文本评论

文本评论是文本对话的高级形式,是在阅读文本以后对文本进行自主化的、富有个性化理解的过程,具有思考的深入性与理解的创新性的特征。高中生的阅读能力已经比较强,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他们会带着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对文本进行评论。在文本评论的过程中,学生要结合文本的内容、文本的背景、文本的脉络,如果仅仅基于一篇文本,学生的文本评论是没有深度的。在高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文本互涉,通过相关文本的内在联系来帮助学生深化对文本的评论。

例如,在教学《六国论》这一篇课文时,引导学生对“六国灭亡的原因”进行评论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如果仅仅限于这一篇课文,学生的评论是很肤浅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呈现贾谊的《过秦论》、苏辙和苏轼的《六国论》、清朝李侦的《六国论》这一些相关文本。在这一些文本的依托下,引导学生提取六国灭亡原因,学生在对这一些文本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不同的人对于“六国灭亡的原因”的认知与理解都是不同的,这是因为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此时,再让学生从自己的理解角度来谈一谈“六国灭亡的原因”,这样,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观点,在观点争鸣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能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把握。

总之,在高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借助文本互涉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意义、丰富文本体验、深化文本评论,从而让文本对话更有深度与广度。

上一篇:幼儿园音乐室设计方案下一篇:关于开展“教风、学风建设月”活动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