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爆炸事故分析

2023-0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青岛爆炸事故分析

基于鱼刺图分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致因

摘要:煤矿瓦斯爆炸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威胁时刻存在,因此,必须对煤矿瓦斯爆炸所引起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已发生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分析,是为了更好地在以后的瓦斯煤矿开采过程中对瓦斯爆炸诱因进行有效地控制,使煤矿开采安全顺利地进行。本文通过鱼刺图对某煤矿事故原因进行分析,为以后的煤矿开采提供经验。

关键词:瓦斯事故,鱼刺图,事故分析,安全生产

前言

近年来,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频发,说明截止目前,瓦斯爆炸仍然是我国煤矿开采过程中具有巨大的威胁。我国煤矿瓦斯事故具有明显的空间、时间特性,其与我国煤层赋存地质条件、井下复杂构造条件相关[1, 2],煤层赋存环境复杂,瓦斯含量大,突出矿井和高瓦斯矿井较多,且煤层顶底板多属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等软性岩类,煤层透气性低,瓦斯抽采难度大、效果差,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 煤层的低透气性、强吸附性、高瓦斯的特点更为明显[3, 4]。因此,对于瓦斯爆炸事故机理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近代,许多学者对瓦斯爆炸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其采用最多的方法有:模糊神经网络法、事故树分析法、熵权和模糊综合法、层次分析法和聚类法。张景钢,安美秀[5]等提出PII分析法,该方法完善了对事故致因因素研究方法和视角,提出预防煤矿事故措施将有助于煤炭企业提高自身安全管理水平。邓 军,何勇军,翟小伟等[6]基于安全控制论的基本原理,从控制目标、控制动作、控制模型和状态观测等4个方面总结出系统安全控制失效的原因,并提出了辨别危险因素、找出安全约束条件、建立安全控制系统、识别失效安全控制以及分析失效原因、提出安全措施的事故分析新方法,祝楷首次尝试使 用STAMP模型详细分析煤矿事故[7],张津嘉,许开立,李力等[8]运用社会技术系统理论,从风险源、作业情境、煤炭企业、行政部门、政府等5个层次阐述了各个层次因素的作用传导关系,提出了行政干预、技术控制及多重防御措施;杨蒙召,曹治国,顾泽元等[9]运用于Rough Set理论对矿区REES系统中的瓦斯事故进行有效分析雷云山,袁梅,陈翔等运用事故致因理论中的人 - 环匹配论进行分析,发现事故由客体( 煤层瓦斯) 的变动性突兀和主体( 人) 对事件理解、响应错误所致,并提出相应的措施;肖素丽[10]运用分形理论对瓦斯事故进行分析。

本文运用鱼刺图对某煤矿发生的瓦斯事故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分析该煤矿此次发生事故的原因,为瓦斯煤矿开采提供指导方案。

1、鱼刺图法简介

鱼刺图( Fish Bone Fig) 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所发明,故又名石川图。鱼骨图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它也可以称之为“Ishikawa”、“因果图”、“因果分析图”、“特性要素图”。其特点是简捷实用,深入直观。它看上去有些像鱼骨,问题或缺陷(即后果)标在“鱼头”外。在鱼骨上长出鱼刺,上面按出现机会多寡列出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有助于说明各个原因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鱼刺图分析步骤如下[11]:

(1)确定问题。(2)调查问题。(3)分析原因。(4)综合分类。(5)分类填图。

2、基于鱼刺图对瓦斯事故原因分析

众所周知,发生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的3个必要条件:空气中瓦斯含量在爆炸范围内;高温热源存在时间长度大于瓦斯的引火感应期长度;瓦斯-空气混合气体中的氧浓度大于12%[13-16]。其中供氧条件在通常情况下是自然满足的,因而在大多数条件下只要一定浓度的瓦斯及引爆火源同时存在,瓦斯爆炸就必然發生。

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和事故构成要素,认为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是人、系统和方案这3个因素在同一时空,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系统的不完善的不安全状,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以及方案的缺陷,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事故。人为因素是造成瓦斯事故的直接原因,系统的不完善、方案制定的缺陷也间接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2.1对人员问题的分析

在采掘过程中,所有的机械都得人为地控制,瓦斯的检测也需要人亲自测试。在整个掘进过程中,有安全员、瓦检员、防突队在第一现场,三大员是否持证上岗、岗前是否培训、发现问题是否及时上报;瓦斯检测机构对瓦斯进行取样解析,测定瓦斯浓度,鉴定是否为瓦斯突出煤层。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操作、防突队员技术也是瓦斯事故的诱因,有人员带明火入井。鉴于以上的分析,绘制出关于人员问题诱发瓦斯事故的鱼刺图,如图1。

2.2对系统因素诱发瓦斯事故原因分析

瓦斯抽采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系统,分别有:瓦斯检测系统、通风系统、采掘系统、抽采系统等。瓦斯检测系统:瓦斯检测点布置是否合理、线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瓦斯检测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通风系统:风量是否充足、通风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通风巷道布置是否合理、通风线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采掘系统:掘进是否按设计施工、采掘过程中是否有扰动临近煤层,采掘是否失衡;抽采系统:抽采管路布置是否合理,抽采系统是否完善、抽采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鉴于上述分析绘制关于系统问题的鱼刺图,如图2。

2.3 对方案制定问题分析

在采掘过程中,方案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指导,若如方案出现问题,在工人在施工过程就找到正确的指导思想,不能有效的施工。在抽采过程中,需要遇到的方案有:抽采方案、瓦斯治理方案、应急预案、防突措施方案。抽采方案:抽采半径是否合理、抽采周期是否合理、抽采钻孔布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瓦斯治理:方案是否完善,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生产标准化、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防突措施方案:方案是否完善、防护设备是否配备、防突路线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应急预案:逃生路线是否明确、应急措施是否到位、应急预案是否完善、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等。根据上文所述,绘制出方案问题鱼刺图,如图3。

3.瓦斯事故爆炸综合分析

根据瓦斯事故爆炸机理,瓦斯、火源、人员问题、系统因素以及方案制定因共同影响着事故的发生与否,5个因素看视独立的,但又是相互相成的。在通常供氧充足情下,瓦斯积聚与火源同时作用致使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的不安全状态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又导致了瓦斯的积聚和火源的产生。方案的不合理、系统的不完善导致人员工作问题,人员工作存在问题能导致系统的不完善。

通过以上分析,绘制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分析图,如图4所示。

4.某煤矿事故的致因分析

某煤矿事故发生后,经专家组查阅图纸、设计、报告、措施、记录等技术资料,现场勘查和询问矿有关人员,综合分析认为:110102切眼掘进工作面所掘3号煤层为突出煤层,该切眼掘进范围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结果失真,抽采瓦斯不达标,工作面突出危险性无效,掘进前方煤层未消除突出危险,在瓦斯压力、煤柱应力作用下,工作面在进行锚杆支护作业时诱发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矿井只有打钻抽采队、防突队、通风队,防突员未经过培训、无证上岗,无专门防突机构,无专业防突技术员。

矿井对防突工作过程未进行监督控制,特别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关键环节井下煤样取芯由打钻队负责,矿井无人监督。综合分析,110102切眼掘进工作面违规采用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瓦斯作为区域防突措施,瓦斯治理方案制订存在缺陷、现场落实不到位,导致煤层突出危险性没有消除,作业过程中扰动煤体,诱导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暴露出区域防突措施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未按照矿井编制的工作面防突设计施工、未按要求安装瓦斯抽采计量装置、采掘接续严重失调、掘进工作面防突区域验证测点布置不合理等问题。

5煤矿瓦斯事故的预防

各种方案制定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符合生产标准化相关内容,且要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各类系统相互相成,避免出现采掘失衡,通风系统要保证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供电线路完好,抽采系统完好,瓦斯检测系统要合理布置。

所有机构必须完整,所有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前进行岗前培训,发现问题需及时汇报相关部门,施工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停止作业的必须立即停止作业,禁止携带明火入井,严禁井下吸烟,必须按照设计施工,鉴定机构需实事求是地在井下进行取芯取样,井下解析,严禁弄虚作假。

政府需加强对瓦斯矿井的监管力度,如遇任何安全隐患,都要不折不扣的监督整改,整改不合格,坚决不能生产;矿领导也需要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1]冯阳, 施龙青, 牛超等. 2001-2013年中国煤矿瓦斯事故分析[J]. 煤矿安全, 2015(06):231-234.

[2]孙继平, 钱晓红. 2004—2015年全国煤矿事故分析[J]. 工礦自动化, 2016(11):1-5.

[3]钟德洋, 刘勇, 康向涛, 等. 2007—2015年贵州煤矿瓦斯事故分析与防治建议[J]. 煤炭工程, 2016(11):69-72.

[4]郭美安,毕杰,张蕾. 2010年全国煤矿瓦斯事故分析及对策建议[N]. 中华合作时报.

[5]张景钢, 安美秀. 基于PII分析法的煤矿瓦斯事故分析研究[J]. 煤矿安全, 2016(09):237-239.

[6]邓军, 何勇军, 翟小伟, 等. 基于控制论的八宝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分析[J]. 煤矿安全, 2015(11):234-237.

[7]祝楷. 基于系统论的STAMP模型在煤矿事故分析中的应用[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8(04):1069-1081.

[8]张津嘉, 许开立, 李力, 等.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的瓦斯爆炸事故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736-740.

[9]杨蒙召, 曹治国, 顾泽元. 基于Rough Set的矿区REES系统中的瓦斯事故分析[J]. 工业控制计算机, 2009(08):62-63.

[10]肖素丽. 分形理论在煤矿安全事故分析中的应用[D]. 南华大学, 2011.

[11]王世鹏.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鱼刺图分析[J]. 煤矿安全, 2011(02):113-116.[12]周海宁. 基于从业人员因素的云南煤矿安全事故分析和防范体系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

[12]祝楷.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原因研究[D].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7.

刘荣波,1993,06,男,汉,贵州遵义市,硕士研究生,矿业工程

作者:刘荣波

第2篇: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数据分析

摘 要:瓦斯是我国煤矿五大危害之首,尤其以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显得更为突出,笔者通过对2000年至2009年掘进工作面重大及以上瓦斯爆炸事进行分析,发现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平均死亡人数高于其它地点瓦斯爆炸事故死亡人数,其中乡镇煤矿发生起数及死人书占到了70%左右。

0、引言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占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2012年我国原煤产量已达到36.5亿吨,占世界的31%,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国家制订了坚持以煤为主的能源战略,煤矿安全生产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瓦斯爆炸的危害及预防关键

瓦斯被视为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首,瓦斯灾害中尤其以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频率之高、一次性死亡人数之多、财产损失之巨、社会影响之坏等特点显得尤为突出。一次性死亡人数达到10人的重大及以上瓦斯爆炸事故对煤矿来说更是致命的,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带来极坏的社会影响。在瓦斯爆炸事故中,以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显得尤为突出,掘进工作面不仅是最容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场所,还是发生事故以后救援难度最大的地点,预防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已成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点。

2、重大及以上瓦斯爆炸事故统计

2000年至2009年十年间,瓦斯事故发生起数占煤矿事故发生起数的15.5%左右,死亡人数却占到了总死亡人数的40%左右,瓦斯爆炸事故发生起数及死亡人数占瓦斯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的比例均为80%左右,无论是发生次数及死亡人数均远远高于瓦斯突出事故和瓦斯中毒事故,瓦斯爆炸事故的致死率更高,损失更加巨大。

由表1可见,2000年至2009年的十年间,一次性死亡10及以上的重大及特别重大瓦斯事故其中瓦斯爆炸事故共241起,死亡5851人,2000年发生重大及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61起,死亡1188人,发生起数与死亡人数均为十年之最;2008年重大及特别重大事故发生8起,死亡175人,死亡人数为十年最少;2009年发生重大及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6起,为历年发生起数最少年份。

由表2可见,爆炸地点在掘进工作面出的瓦斯事故一共有72起,占瓦斯爆炸事故比例的29.9%,死亡1871起,占瓦斯爆炸事故总死亡人数的32.0%。另专家统计与掘进面有关的瓦斯爆炸事故占到总瓦斯爆炸事故的67%以上,死亡人数所占比例更高。发生起数最多的年份为2002年和2005年,均为14起,死亡人数最多的年份为2005年,达到了546人。

根据材料记载,在这其实72起事故中,一次性死亡达到30人的事故一共14起,死亡875人。一次性死亡人数达到100以上的事故有3起,分别为2005年发生的河北省唐山市恒源实业公司“12.7”特别重大瓦斯煤层爆炸事故、遼宁阜新矿业集团孙家湾煤矿 “2.14”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和2008年发生的山西临汾洪洞县瑞之源煤业公司“12.5”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三次事故死亡人数依次为108人、214人和105人。

3、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统计数据分析

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在煤矿建设与生产过程中占有者重要的地位,是煤矿可以进行顺利生产的前提保障,在研究预防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之前需要对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的数据统计进行分析。

3.1、按事故发年份进行分析

瓦斯事故是煤矿事故预防的焦点,预防瓦斯爆炸事故是预防瓦斯事故的重点,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的预防更是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关键。图1为2000年至2009年掘进工作面重大及以上瓦斯爆炸事故发生起数统计图。由图可见,在2000年至2009年的十年见,掘进工作面重大及以上瓦斯爆炸事故发生起数的趋势分为两个阶段,2000年至2006年之间呈现出明显波动趋势,发生起数依次为11起,4起,14起,3起,8起和14起;2007年至2009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发生起数一次为8起,4起和1起。

图1 2000年至2009年掘进工作面重大及以上瓦斯爆炸事故

发生起数统计图

图2为2000年至2009年掘进工作面重大及以上瓦斯爆炸事故死亡人数统计图。由图可见,在2000年至2009年的十年间掘进工作面重大及以上瓦斯爆炸事故死亡人数无明显趋势,呈现出较大的波动, 以190人为分界线,死亡人数在190人以上及以下的年份各五个,最多的一年出现在2005年达到了546人,为死亡人数最少的2003年的50人的11倍左右。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特别重大事故发生的偶然性,一次死亡达到数百人以上的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会将当年的死亡人数大幅度的拉高。

3.2、按事故发生矿井性质进行分析

按煤矿所有制形式对煤矿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手段,所得到的结论对我国进一步完善并加强对煤矿的管理起着重要意义。按照相关的规定,我国煤矿按所有制形式将煤矿性质分为国有重点、国有地方和乡镇煤矿三种,除去这三种以外的被归为其他类。根据权威数据统计,在2005年,我国共有煤矿22000余处,其中国有重点煤矿724出,国有地方煤矿1702处,乡镇煤矿约20000余处,这三种矿井的产量分别为10.4亿吨,3.0亿吨和8.5亿吨。国有重点煤矿矿井数量占我国煤矿总数的3.3%,产能占到了我国煤炭总产量的47.5%,是我国煤炭生产的主力军。零散分布的乡镇煤矿数量占到了我国煤矿总数的91%左右,虽然单位产能较小,但其总产能达到了我国煤炭产能的38.8%,是我国煤炭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3为我国2000年至2009年间各种性质煤矿掘进工作面重大及以上瓦斯爆炸事故发生起数统计图。由图可见,2000年至2009年的一共72起重大及以上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中,国有重点煤矿和国有地方煤矿各发生了8起,共占总数的比例为22.2%,乡镇煤矿发生了53起,占总数的比例为73.6%,其他类型的发生了3起,占总数的比例为4.2%。

图4为我国2000年至2009年各种性质煤矿掘进工作面重大及以上瓦斯爆炸事故死亡人数统计图。由图可见,2000年至2009年间因掘进工作面重大及以上瓦斯爆炸事故死亡的1871人中,乡镇煤矿的死亡人数为1314人,占到了总数的70%,国有重点煤矿的死亡人数为317人,占总数的17%,国有地方煤矿死亡人数为188人,占总数的10%,其他类型的死亡人数为52,占总数的3%。

4、结论

1、2000年至2009年发生在掘进工作面的重大及以上瓦斯爆炸事故为72起,死亡1871人,死亡人数占重大及以上瓦斯爆炸事故死亡人数的31.9%,其平均每次事故的死亡人数高于其它地点瓦斯爆炸事故死亡人数,可见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爆炸事的预防工作应该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

2、在掘进工作面发生的重大及以上瓦斯爆炸事故中,乡镇煤矿发生发生53起,死亡1314人,占到了70%左右,但其煤炭产量近仅占到同期煤炭产量的38.3%,单位煤产量的死亡人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预防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因以乡镇煤矿为主。■

作者简介:

李淑彪,男(1987,05—?),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人, 2013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李淑彪 赵力飞 尚晓颖 祝林柄

第3篇:基于故障树模型的液化石油气气瓶爆炸事故分析方法

摘 要:针对液化石油气气瓶爆炸事故频发的现状,应用故障树模型分析方法,对导致爆炸事故发生的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判断。通过求解故障树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分析事故的发生路径和预防方法,借助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计算结果及排序,制定出减少液化石油气气瓶爆炸事故发生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气瓶 故障树模型 爆炸事故 风险识别

近30年來,液化石油气钢瓶作为生活燃气的载体,已在城乡得到广泛使用。虽然在进入21世纪后,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通过管道进入千家万户,使得民用气的便捷性和安全性都有极大提高,但是我们同时可以发现,天然气的使用并未使民用液化气完全淘汰,在广大的中小城市的老旧居民小区、流动餐饮摊贩中,使用液化石油气钢瓶作为燃气的载体仍然是主要选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役的液化石油气钢瓶超2000万,并且每年还在不断增长。液化石油气气瓶中所充装的气体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加之气瓶所具有的移动特性,大大增加了气瓶风险管控的难度,使得液化石油气气瓶成为威胁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风险因素[1-3]。因此,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液化石油气气瓶从制造到使用的全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价,识别出高风险因素,建立液化石油气气瓶的风险评估体系,是保障液化石油气气瓶全生命周期服役安全的重要环节。

风险评价是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生产过程和作业过程中的风险源,包括危险危害因素、危险源、隐患、故障等进行辨识和评估。风险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其中定性分析方法包括风险可接受准则、安全检查表法、风险矩阵等;定量分析方法包括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故障模式及影响因素(FMEA)、故障树分析(FTA)、可操作性研究(OS)、致命性分析(CA)、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等。本文采用故障树分析(FTA)方法,识别液化石油气气瓶失效事故中的高风险因素,识别高风险因素,并制定出风险控制方法,有效的安全生产与使用[4-6]。

1 故障树分析方法

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FTA)是一种演绎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它是从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开始,层层分析其发生原因,一直分析到不能再分解为止;将特定的事故和各层原因之间用逻辑门符号连接起来,得到形象、简洁地表达出其逻辑关系的逻辑树图形,即故障树。通过对故障树简化、计算达到分析、评价的目的。故障树分析方法是一种图形逻辑演绎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依据故障树对所有事件的两种状态(发生与不发生)进行分析,其目的在于根据故障树的结构查明顶上事件的发生途径,确定顶上事件的发生模式、起因及影响程度,为改善系统安全提供可选择的措施;定量分析是在求出各基本事件发生概率的情况下,计算或估算系统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系统的有关可靠性特性,并以此为据,综合考虑事故(顶上事件)的损失严重程度,并与预定的目标进行比较[7]。

故障树中的最小割集是指引起顶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表征了系统的失效途径,一般需要借助布尔代数法或行列法等数学方法求解。最小径集是指不引起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基本事件的集合,表征了事故的最佳预防措施与途径。通常将故障树中的“与门”和“或门”互换后得到“成功树”,借助“成功树”的最小割集间接得到事故树的最小径集[8]。

下面以液化石油气瓶发生失效事故为例,通过故障树分析法定性分析导致事故发生风险因素。

2 液化石油气气瓶爆炸的故障树分析

2.1 故障树模型的建立

由于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这就决定了液化石油气气瓶的危险主要是爆炸和火灾[9]。发生爆炸多为瓶中的气体压力超过了气瓶的承压能力,而发生火灾则是需要在一定的空间内有足够的气体泄漏,而导致泄漏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通过对大量液化石油气气瓶失效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10],确定了导致气瓶发生失效事故的多方面原因。根据建立故障树时的顶事件确定原则,选取液化石油气气瓶失效事故作为顶事件,将火灾和爆炸这两种主要的危险失效事故作为次顶事件,从液化石油气气瓶的设计、制造、使用、检验等多方面分析事故的底层原因,从而确定故障树模型的基本事件。图1所示为液化石油气气瓶失效事故故障树分析模型,模型中各符号所代表的相应事件见表1。

2.2 故障树定性分析

(1)最小割集分析。

根据布尔代数的计算方法对事故树中的最小割集进行计算如下:

T=M1+M2=(X10+X11+X12+X13+X17+X18+X19+X20+X21)×(X14+X15+X16)×X1+(X2+X3+X4+X5+X6+X7)+(X9+X10+X11+X12+X13)×X8

得到液化石油气气瓶爆炸故障树模型中的38个最小割集,如表2所示。若每个割集中所包含的所有基本事件都发生的话,那么便会导致顶上事件的发生。

(2)最小径集。

将液化石油气气瓶爆炸故障树模型中的与门以及或门逻辑关系取反,即可得到“成功树”,然后再计算出“成功树”的最小割集,即是液化石油气气瓶爆炸故障树模型的最小径集。

(3)结构重要度。

故障树中众多基本事件对顶上事件均产生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这就需要对基本事件进行结构重要度分析。结构重要度主要用以分析各基本事件的发生对顶事件发生的影响程度。结构重要度的值如果较高,那么在风险评估项目的事故树模型中基本事件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可能性就越大,结构重要度可按如下公式进行近似计算[11]:

(1)

其中,Ii为第i个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Kj为第j个最小割集,Nj为第i个基本事件位于Kj中的底事件数,xi∈Kj表示第i个子事件属于第j個最小割集。由此计算可得液化石油气气瓶爆炸事故故障树中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为:

I(X7)=I(X6)=I(X5)=I(X4)=I(X3)=I(X2)>I(X8)>I(X1)>I(X16)=I(X15)=I(X14)>I(X13)=I(X12)=I(X11)=I(X10)>I(X9)>I(X21)=I(X20)=I(X19)=I(X18)=I(X17)

通过对以上液化石油气气瓶爆炸事故树中各个原因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大小的分析,我们能够得出结论:基本事件X2~X7的结构重要度系数最大,X8的结构重要度系数次之,X17~X20的结构重要度系数最小。

2.3 事故安全性对策分析

根据故障树的定性分析可知,导致液化石油气气瓶发生爆炸的最小割集有38个,这也就意味着导致爆炸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有38种。从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分析结果来看,X2(人为加热)、X3(灌装地点与使用地点温差较大)、X4(连续暴晒)、X5(称量装置失效)、X6(未对称量装置进行称重)、X7(称量人员未经培训上岗)这7个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最大,是液化石油气气瓶爆炸事故发生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要相应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其次在气瓶充装的过程中,严格执行气瓶充装操作规程,充装地点及充装条件也要满足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充装过程中所用到的各类计量器具要按周期及时进行计量检定,操作人员也应当进行培训,并且取得相应的资质,持证上岗,工商管理部门也要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查处气瓶充装的黑作坊,以保证气瓶充装过程的合理合规。在使用时要使气瓶远离火炉等热源,同时在夏季避免长时间将气瓶置于室外的高温中,以杜绝由于高温造成瓶内气体膨胀而引发的气瓶超压爆炸事故。

X8(气瓶未定期检验)的重要度排在第二位,因此要保证在用气瓶的定期检验,及时淘汰质量不合格的气瓶,这也是保证气瓶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X1(空间密闭,排风不畅)的重要度排在第三位,这就要求我们在室内使用液化气的过程中保持开窗通风,避免由于液化气泄漏而导致可热气体在室内的大量聚集。

综上所述,为避免液化石油气气瓶爆炸事故的发生,可以从2方面入手:

(1)加强气瓶检验。各类气瓶检验机构要加强对气瓶的出厂检验和定期检验,一方面可以杜绝质量不合格的气瓶投入市场,另一方面要通过周期检验及时淘汰市场中使用时间较长,存在质量问题的问题气瓶,从质量管理方面避免事故的发生;

(2)加强气瓶管理。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大巡查力度,坚决查处市面上所存在的各类非法液化气灌装作坊,保证气瓶充装过程的合理合规,同时也可以避免问题气瓶在市场上的流通使用。

3 结语

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了导致液化石油气气瓶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通过结构重要度的分析,明确了人为加热、空间密闭、充装过程存在纰漏、气瓶未定期检验等因素是气瓶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避免事故发生的两方面对策:

(1)加强气瓶检验。各类气瓶检验机构要加强对气瓶的出厂检验和定期检验,一方面可以杜绝质量不合格的气瓶投入市场,另一方面要通过周期检验及时淘汰市场中使用时间较长,存在质量问题的问题气瓶,从质量管理方面避免事故的发生;

(2)加强气瓶管理。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大巡查力度,坚决查处市面上所存在的各类非法液化气灌装作坊,保证气瓶充装过程的合理合规,同时也可以避免问题气瓶在市场上的流通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柏林.家用液化石油气爆炸因素及防治对策[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13(32):30-32.

[2] 李慎彦.关于规范液化石油气瓶安全管理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6,32(7):38-40.

[3] 仇飞,谢浩平,陆益锋.液化石油气瓶泄漏原因分析[J].广东化工,2015,42(22):170-171.

[4] 杨虹霞,孙有仙.事故树定性分析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9):203-206.

[5] 姜宗博.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及其在承压设备中的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3.

[6] 陈伟珂,张欣.危化品储运火灾爆炸事故多因素耦合动力学关系[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27(6):49-54.

[7] 罗云.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8] 李震,李金林,张勇.基于事故树模型的海洋平台爆炸事故[J]. 中国海洋平台,2019,34(2):34-38,46.

[9] 陈国华.液化石油气钢瓶事故综论[J].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09,25(9):29-32.

[10]吴旭正.特种设备典型事故案例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11]辜冬梅.车用压缩天然气(CNG)气瓶事故风险评估[D]. 西南石油大学,2013.

作者:吉楠 李保绪 罗金恒 李丽锋

第4篇:青岛爆炸事故分析

7月16日晚,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起火事故造成部分原油泄漏进入近海,附近海域肉眼可见原油的痕迹。这是7月17日在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起火事故附近海域航拍的画面。

16日18时许,大连新港附近中石油的一条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起火,起火管道为直径900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毒。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附近海域至少50平方公里海面遭受污染。

事故回放

目击者:以为发生了地震

中国石油8.10+0.070.87% 壹桥苗业19.21+0.020.10% 獐 子 岛15.74-0.55-3.38%

毫米的原油储罐陆地输油管线,后引起700毫米管线起火,燃烧产生气体主要为含硫和芳烃类气体,无剧

“当时我听到一声巨响,还以为发生了地震。”17日16时左右,在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起火发生22小时后,大连边防检查站新港分站政委陈志刚回忆说,“昨天傍晚爆炸起火时我正在操场上散步,听到巨响后回头一看,不远处的输油管线瞬间冒起浓烟,由白到黑,逐渐浓烈,火势也起来了”。

“爆炸发生10分钟后,爆炸地点升腾起几米高的火柱,火光几乎映亮了整个30万吨原油码头。16日深夜,这里油烟遮挡了大半边天,到17日上午油烟浓度开始下降。”陈志刚说。

事故调查

责任属油船方还是中石油待判定

大连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副局长孙本强昨日表示,对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起火事故的原因,辽宁省政府已经成立调查组开始启动调查,目前还不能对事故原因做出判断,需要调查、分析之后才能得出结论。事故责任到底是在油船方还是中石油,现在还不能判定。

孙本强说,辽宁省政府成立的调查组已经开始向事故现场的值班人员、操作人员调查,同时与事发时正进行卸油作业的外籍油轮进行登船接触。

孙本强表示,此前媒体所说的爆炸原因只是根据表现形式所做的初步判断,要做技术上的分析才能做出进一步的判断。

清除油污

布设围油栏9000多米

截至18日15时,辽宁海事局等部门出动海事工作人员400人次,在溢油海域布设围油栏已扩大到9000多米,清理过的海域,表面污染状况有一定改善。

记者了解到,辽宁海事局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组织协调下,紧急从其他省市调运清污应急物资。从秦皇岛调来的2000米围油栏、2吨消油剂17日晚抵达大连,从青岛和北京调运的30吨消油剂昨日运抵大连。

目前,海事部门已组织了20余艘清污船舶,在最大范围内对海上形成的50多平方公里的油污开展清除作业。

有关专家介绍,这次输油管线爆炸造成的海洋污染,可能超过50平方公里,清理海上油污是一项艰巨工作。

环境影响

现场气味仍难闻影响程度待评估

大连市环保局副局长吴国功昨日表示,环保部门已经对这次事故的 环境影响进行监测,影响程度尚待评估。

吴国功说,事故发生后,环保部门对 环境影响的监测一直在持续,20多个空气监测点和十几个水质监测点展开工作,大气的环境质量没有因灾害而产生超出范围的影响,究竟有多少原油泄漏正在进行核实。他说,受到较重污染的海域约11平方公里,轻度扩散的有50平方公里,泄漏原油的扩散将受到天气、潮汐等情况的影响。

吴国功表示,原油燃烧会产生40多种污染物,但对人体不会产生太大的不利影响。

记者在事故现场看到罐体冒出的浓烟明显变淡,但现场气味仍然难闻,喉咙和眼睛在长时间受到刺激后都很不舒服。

渔业反应

上市公司:养殖海域未受原油污染

吴国功昨日表示,泄露原油的扩散将受到天气、潮汐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影响程度有待评估。而獐子岛集团和壹桥苗业两家主营海产品的上市公司昨晚不约而同地发布公告,称公司养殖海域未受到泄漏原油污染。

2006年上市的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在公告中称,事故发生海域距公司獐子岛养殖海域约90公里,泄漏原油没有进入公司养殖海域,没有对养殖产品造成影响。6月中旬才登陆深交所的壹桥苗业则表示,壹桥苗业地处瓦房店市炮台镇,属渤海内湾海域,虽然距爆炸地点约有60千米,但事故发生地属黄海海域,渤海地处黄海西北部,陆地阻隔了两个海域,因此公司所在海域没有受到泄漏原油的污染。

獐子岛集团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虾夷扇贝、海参、皱纹盘鲍、海胆、海螺等海珍品为主要产品,拥有国内惟一的国家级虾夷扇贝原良种场和国内一流的海参、鲍鱼等海珍品育苗基地,年总加工能力超过2万吨。壹桥苗业公司主要经营虾夷扇贝、海湾扇贝、海参等海珍品育苗及海参养殖、销售业务。

第5篇:青岛石油管道爆炸事故分析

事故概况2013年11月22日凌晨3时,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皇岛路与斋堂岛街交会处的中石化管道公司输油管线破裂,原油泄漏。上午10时30分左右,管道公司和黄岛油库在清理油污过程中,开发区海河路和斋堂岛街交会处发生爆燃,距此地约1公里外的雨水管道末端入海口处发生原油燃烧。 事故后果

造成55人死亡,9人失踪,145人受伤住院。 被定性为重大责任事故。

约1000平方米路面被原油污染,部分原油沿着雨水管线进入胶州湾,海面过油面积约3000平方米。 事故原因

初步分析是管线漏油进入市政管网导致起火

相关企业未成功检测泄漏地带的油气条件,违规使用非防爆电器已被视为更直接的原因。 油气混合气体引发爆燃(理论上讲,输油管道内没有足够的空气,不会爆炸,第二次爆炸应该是泄漏的油气进入排水系统之后引发的。如果是管道爆炸,必然有操作失误或者管道破损,导致管道内部进入大量空气。) 事故分析

在这次事故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是,输油管道与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布置不合理;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对输油管道疏于管理,造成原油泄漏;泄漏后的应急处置不当,未按规定采取设置警戒区、封闭道路、通知疏散人员等预防性措施。这是一起十分严重的责任事故。目前警方已控制“11·22”东黄输油管线泄漏爆炸事故中石化相关人员7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人员2人。

输油管道与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布置不合理,交叉重叠,而且保护措施不到位。 企业隐患排查不落实,对原油管线检查不细,监测不到位。

应急处置不当原油泄漏以后,没有及时采取断然措施,警戒、封路、通知和疏散人民群众,造成了群死群伤。 直接机理

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的直接机理是输油管线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的管线腐蚀严重,引起原油泄漏,流入暗渠,空气和原油在密闭空间里混合。在原油泄漏后,救援处置中违规操作触发了爆炸。 事故和当地的管线布局也有关系。事故发生地段管线布局不合理,造成管线腐蚀严重,胶州湾潮汐的运动可能将原本应流入海里的原油倒灌,逆向漂移至斋堂岛街区段,造成爆炸在人员相对密集区发生。

第6篇: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反思

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反思截至11月25日,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爆燃事故的遇难人数已上升为55人,失踪9人,受伤166人;其中,30位轻伤者已经出院,现在在医院治疗人数为136人。这次输油管线事故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使众多家庭陷入巨大悲痛。

至今关于泄漏、爆燃的具体原因,目前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还在调查中。我们为死伤的群众工人给予深深的哀悼的同时,也应以此为鉴,给我们国网公司员工们敲响警钟,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做到杜绝此类事件,防患于未然,更好地确保电网企业尤其是我们土建安装专业的安全生产,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的安全?

1、明确各级安全责任,确保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

事故发生前,相关部门凌晨两点多早已接到相应通知,然而,直到事故发生整整7个多小时的时间,却没有做出疏散群众,错过了降低事故危害的最好时机,这是从最高领导到现场调度机构,甚至是底层现场指挥者的整体失职,是极端的不负责任现象。在我们基建现场,安全是永远不老的话题,做好安全管控,关键在各级领导和现场主要负责人。

各级领导首先要把人员安全摆在第一位置,督促下属各部门建立起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发生事故责任机构图、安全隐患名单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定制安全检查和整改计划,增加抽查、巡查次数,并把抽查结果作为施工项目部的绩效考核重要一环,并将结果和外协施工队伍经济利益相挂钩,使其在根本上重视安全问题,做到到心中有数、检查有力、监督有效。

现场主要负责人要明确自身的责任所在,在自己所在现场严格要求各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设立专项安全员对危险源和安全措施进行实时管控,及时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强对外来民工的各项管理,现场项目经理要确实执行作业指 导卡和作业指导书,保证施工现场现场安全管理到位,督促施工队伍做好安全措施,监督各个工人对安规的执行情况,发现风险立即增加安全措施或改进施工计划。每日要对当日工作进行安全总结,在安全问题上一刻也不能松懈,随工程实施总结经验教训,采用闭环管理确保安全问题不会发生。

对于现场施工的主要实施方施工队伍,一定确保其施工资质一定到位,不出现过期或者资质不足的情况,确保不会有资质不达标的工人进场,进场前要对工人进行安规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场,每天工作都要有现场安全站班会,确保每一名工人明确自己的施工内容、所存在的危险点、所布置的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在最基础的位置强化安全责任概念,让基层工人树立起安全意识。

2、做好事故安全应急防护措施,发生事故迅速反应 7个多小时充裕的时间组织抢修时间,相关部门却没有有效的组织起安全防护措施,反应过于缓慢究其主要原因便是对突发事故的准备不足,临时指挥肯定会存在不规范、不全面的弊端,这就体现出了事故应急演练预案的重要性。事故应急演练预案是针对具体事故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包括当事故发生时组织结构、应急流程、责任机制、疏散方案等其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所制定的相关内容。制定事故应急演练预案是风险控制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的扩大,减轻事故造成的财产和生命损失。而为了发现预案中所存在的问题、疏漏,使职工熟悉预案内容以保证事故出现时能快速反应,开展风险隐患辨识以及应急演练是非常重要的。土建现场多数施工人员来自外协队伍,自身素质不是很高,各施工项目部就更应重视应急演练的重要性。在进场开工前,业主、监理和 施工项目部应一同对施工现场进行进行风险辨识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安全措施,施工项目部将安全施工条件和安全注意事项告知施工队伍,确保落实到个人。根据可能风险制定出事故应急预案并随之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包括触电、火灾、地震、洪涝、台风等可能风险,均要组织进行演练培训和紧急救护措施培训,使安全预警理念深入人心,以确保事故发生后可以快速发应。

3、严格进场施工设备及分包队伍资质审查,从最根本杜绝隐患

这次事故的管线建成于1986年,至今发生这样的事故,已经安全运行了近27年,就是这样牢固的管道却发生如此重大的事故,我们更应该反思在日常工作中对我们现场设备和安全工器具的管理模式是否有漏洞。首先应该加强机械设备的资质管理,在进场前应检查机械设备是否已进行相关的检测以确保设备合格,安全工器具能否提供相应的实验结果,资质不合格的设备与工具不允许进入现场;在机械操作人员方面,完善持证上岗制度,特殊作业人员持合格的特种作业上岗证方能准许进入现场工作,并有专业人员编著作业指导卡,在现场履行完确认手续才能开始工作,以防止操作时因出现遗漏工序导致风险隐患。这样从人到机械全方位管控,以确保现场基建设备的安全使用,同时将施工资质和其金钱利益相挂钩,使外协施工队伍更加重视设备和人员问题,从施工的根本保证人身安全。

安规上要求“确保人身、电网、设备的安全”,人身时放在第一位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它是那么珍贵,我们在对青岛爆炸案中失去生命的同胞们进行哀悼的同时,更应进行自我的反省,为了永远的杜绝这种危害极大的事故,我们电力企业更应该重视安全问题,把安全问题放在重中之重。我们将以此为鉴,查漏补缺,改进自身的管理方法的管理理念,让安全理念根植人心,让安全问题不再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第7篇:中石化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原因查明

此前,国家安监总局已将省青岛“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认定为责任事故,事故共造成62人遇难,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输油管路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管道腐蚀变薄破裂,原油泄漏,流入排水暗渠,所挥发的油气与暗渠当中的空气混合形成易燃易爆的气体,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集聚,现场处置人员使用不防爆的液压破碎锤,在暗渠盖板上进行钻孔粉碎,产生撞击火花,引爆了暗渠的油气。由于原油泄漏之后到爆炸八个多小时期间,泄漏的原油已经形成的混合气体受排水倒灌的影响,在排水暗渠当中急剧蔓延、扩散,从而导致在大范围内连续发生爆炸。

2013年11月22日10时25分,位于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储运分公司东黄输油管道原油泄漏发生爆炸,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

经调查认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输油管道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管道腐蚀减薄、管道破裂、原油泄漏,流入排水暗渠及反冲到路面。原油泄漏后,现场处置人员采用液压破碎锤在暗渠盖板上打孔破碎,产生撞击火花,引发暗渠内油气爆炸。管理上的原因是:中石化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不当。山东省、青岛市、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及相关部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不深入不细致,管道保护、规划、市政、安监等部门履行职责不力,事故风险研判失误。

根据调查事实和有关法规规定,对中石化管道分公司运销处处长裘冬平、安全环保监察处处长廖达伟、潍坊输油处处长兼副书记靳春义,青岛市黄岛区委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管委办公室副主任兼应急办主任汪啸,青岛经济开发区安监局副局长李宝

三、石化区分局局长任献文等15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8人。其中,给予中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中石化股份公司董事长傅成玉行政记过处分,中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中石化股份公司董事长王天普行政记大过处分,中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石化股份公司总裁李春光行政记大过、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中石化股份公司副总裁、安全总监王永健行政记大过处分、免职;给予中石化管道分公司党委书记田以民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党委常委、总经理钱建华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给予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起(副省级)行政警告处分,市委常委、副市长牛俊宪行政记大过处分,市委常委、开发区工委书记张大勇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免职,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恒勤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开发区安监局局长薛凌行政撤职、留党察看二年处分,开发区行政执法局(市政公用局)副局长马启杰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黄岛区薛家岛街道工委书记薛仁龙(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任青岛市规划局黄岛分局局长)党内警告处分;给予山东省油区工作办公室主任杨希珍行政记过处分。

同时,国务院责成山东省人民政府、中石化集团公司向国务院作出深刻检查,责成青岛市人民政府向山东省人民政府作出深刻检查。

国务院同意事故调查组提出的工作防范措施建议,要求深刻吸取事故的沉痛教训,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保障油气管道安全运行。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布局,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将全文公开事故调查处理报告。

第8篇:青岛爆炸事故损失7.5亿 中石化承担赔偿责任

2013年11月22日,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事故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1月9日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对媒体表示,事故被认定为责任事故,爆炸原因为输油管路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管道腐蚀变薄破裂,原油泄漏,流入排水暗渠,所挥发的油气与暗渠当中的空气混合形成易燃易爆气体,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集聚。这起事故,企业有责任,违章作业,政府监管部门也有责任,在原油泄漏到爆炸的8个多小时从企业到政府未采取有效警示措施及时疏散群众。

1月10日,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正式披露了调查结果,认定这起事故是一起特别重大责任事故;对包括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青岛市委副书记、青岛市市长张新起在内的48名责任人分别给予纪律处分,此外对涉嫌犯罪的15名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调查组认定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5172万元。

设安全生产警示日

昨日中国石化在公告中称,将会承担其相应赔偿责任,这部分资金将主要来自中国石化在以前积累的安全生产保险基金和公司向商业保险公司投保的商业巨灾保险的保险理赔资金。公司决定将每年11月22日作为中国石化安全生产警示日,以告慰逝者,警示后人。截至发稿新京报记者未联系到中石化相关人士就具体赔偿事宜作出评论。

不过在事故发生之后,中石化即摆出低姿态,爆炸隔天,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现场向青岛和全国人民道歉。

在10日调查组公布调查情况后,中石化在其官方微博上表态,“坚决服从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责任的认定,并接受对相关责任人员的处理决定”,“并再次向全国人民和青岛人民深深致歉”。

第9篇:案例分析——青岛输油管爆炸

案例

案例经过:

2013年11月22日上午,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一输油管道发生破裂事故,维修过程中引发起火爆炸。

2013年11月22日中午十二时,丽东化工厂门口爆炸导致形成大沟,一辆履带挖掘机、一辆重卡被掀翻,记者在现场看到,沟内可见两具尸体。

青岛市新闻办通报称,22日凌晨3时许,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一输油管道发生破裂事故,造成原油泄漏。上午10时许,抢修过程中,管道破裂处起火。市、区政府领导及开发区公安、消防、安监、市政、环保等多部门立即赶赴现场,正组织力量紧急处置。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截止11月22日,已造成55人遇难、9人失踪、136人受伤。斋堂岛约1000平方米路面被原油污染,部分原油沿着雨水管线进入胶州湾,海面过油面积约3000平方米。

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爆燃事故发生前漏油点现场情景(11月22日7时32分手机拍摄)现场共有中石化施工人员21人。其中,除1人站位较远外,9人遇难,8人失踪,3人受伤。

“场景像灾难片一样”—爆炸现场被炸起的路面1

“场景像灾难片一样”—爆炸现场被炸起的路面2

爆炸现场被掀翻的车1

爆炸现场被掀翻的车2

事故现场大量石油漂浮在水面上

候鸟羽毛被浸满油污后,便无法飞翔。

疑是泄漏点

悲伤遇难者家人

事故遇难者遗体

黄岛区丽东化工门前爆燃点再次找到一名遇难者遗体,遇难者的手臂露在外面

案例焦点:

1、原油泄漏7小时后发生爆燃,中石化应急响应为什么没有启动?黄岛区相关部门接到报告后未疏散群众?

2、石油天然气管线为什么在人群密集地区铺设?同时在一条窄路上敷设11条不同管线的规划是否合理? 案例分析:

1、 直接原因:管线漏油进入市政管网导致起火。

2、 间接原因:输油管道与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布置不合理,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对输油管道疏于管理,造成原油泄漏;泄漏后的应急处置不当,未按规定采取设置警戒区、封闭道路、通知疏散人员等预防性措施。

3、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第十二条 管道企业应当根据全国管道发展规划编制管道建设规划,并将管道建设规划确定的管道建设选线方案报送拟建管道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核;经审核符合城乡规划的,应当依法纳入当地城乡规划。

第十三条新建管道通过的区域受地理条件限制,不能满足前款规定的管道保护要求的,管道企业应当提出防护方案,经管道保护方面的专家评审论证,并经管道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批准后,方可建设。管道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十条 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五米地域范围内,禁止下列危害管道安全的行为:

(一)种植乔木、灌木、藤类、芦苇、竹子或者其他根系深达管道埋设部位可能损坏管道防腐层的深根植物;

(二)取土、采石、用火、堆放重物、排放腐蚀性物质、使用机械工具进行挖掘施工;

(三)挖塘、修渠、修晒场、修建水产养殖场、建温室、建家畜棚圈、建房以及修建其他建筑物、构筑物。

第三十九条 管道企业应当制定本企业管道事故应急预案,并报管道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备案;配备抢险救援人员和设备,并定期进行管道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发生管道事故,管道企业应当立即启动本企业管道事故应急预案,按照规定及时通报可能受到事故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者减轻事故危害,并依照有关事故调查处理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及时上报事故情况,并根据管道事故的实际情况组织采取事故处置措施或者报请人民政府及时启动本行政区域管道事故应急预案,组织进行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

第四十四条 管道建设工程与其他建设工程的相遇关系,依照法律的规定处理;法律没有规定的,由建设工程双方按照下列原则协商处理,并为对方提供必要的便利:

(一)后开工的建设工程服从先开工或者已建成的建设工程;

(二)同时开工的建设工程,后批准的建设工程服从先批准的建设工程。 分析总结:

①针对在建工程要纳入当地城乡规划,根据“后开工的建设工程服从先开工或者已建成的建设工程、同时开工的建设工程,后批准的建设工程服从先批准的建设工程”的原则做好与其他管道的避让和保护工作。管道的安全保护设施应当与管道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严把施工过程控制,管道建成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竣工验收,经验收合格方可正式交付使用。

②应当建立、健全管道巡护制度,和安全责任制度。管道巡护人员发现危害管道安全的情形或者隐患,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处理和报告。编制深化相应应急预案,并在规定的时间长度内熟悉演练,提高员工素质,培养其应急逃生和应急处置能力。

③针对出现其他管线在建与已建石油燃气管线交叉或安全间距不足,以及其他地上他建筑物、构筑物占用的现象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等其他法律予以制止,阐明利害,必要时要诉诸于法律手段。

上一篇:植物细胞工程重点下一篇:松材线虫病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