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安全应急预案

2022-10-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完善安全应急预案

完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

湖北省将应急预案编制、评估、修订、备案、培训、演练、监督管理作为各级政府、部门评先和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条件之一,并作为行政许可条件审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对应急资源进行动态化管理,提高了事故灾难应急处置的能力。

湖北省各级政府的预案和各监管部门专项预案备案率为100%;高危行业预案备案率为100%;规模以上企业预案备案率为100%,并全部纳入动态管理。这三个100%意味着目前全省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的专项预案、安全监管及负有安全监管职能单位的部门预案、涉及安全生产有关组织和生产经营单位的基层预案(含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评估、修订、发布、备案、培训、演练等工作得到了规范,全省基本形成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体系。

落实工作责任

湖北省将预案编制、评估、修订、备案、培训、演练、监督管理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形成了安全生产工作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专业人员全力抓的局面。

湖北省成立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及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领导小组及工作专门班子。将应急预案编制、评估、修订、备案、培训、演练和监督管理工作作为履行政府监管职能、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大事来抓。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湖北省制定了《湖北省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报备管理实施方案》,明确了预案报备管理范围、工作流程、机制和完成时间。

为落实工作责任,湖北省把预案管理作为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业务工作,纳入安全监管范畴。湖北省做到了应急预案制定“有依据”、评估备案“有人做”、修订发布“有人管”、监督管理“有成效”, 明确了应急预案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责任。应急预案管理已经成为安全检查和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每年都要开展1~2次专项执法活动。同时,坚持“四不放过”,即: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类企业没有预案或预案没通过评估不放过,应急预案没修订、发布、备案不放过,应急预案没检验或演练不放过,应急预案管理人员责任不落实不放过,采取“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管理方式,督促一线生产经营单位不断充实、完善企业预案和现场处置操作卡,提高企业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置能力。

湖北省把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作为辖区安全检查的重要内容,做好协调指导工作。做到“逢检必查、逢缺必补、逢错必纠”。同时,作为行政许可条件审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评先和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条件之一,每年在省政府与各市州、省有关部门签订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中,专门将应急预案的制定、评估、报备、培训、演练、监督管理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年度责任目标考核,实行“两个必查、一个加大”,即:在年度目标考核中必查应急预案,必查演练记录;加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在目标考核中的分值,从以前占总分的5%,提高到10%。通过考核,进一步推动了应急预案管理工作。

狠抓编制 评估 备案

按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湖北省抓住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发布、报备等一系列工作,提高了事故灾难应急处置能力基础。

湖北省狠抓预案编制,组织编写了《湖北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7件事故灾难类专项应急预案和25件部门预案。近年来,湖北省对全省安全生产各类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预案进行了修订,并补充增加了《湖北省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湖北省尾矿库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部门预案,政府部门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建立。湖北省还组织、指导、督促高危行业和其他规模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分层次制定应急预案和完善管理工作。规模以上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存在多个重大危险源的单位,根据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类型及其应急救援工作的特点,制定了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现场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并要求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容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活动和作业岗位,制定出专门的预案或岗位应急措施。目前,全省规模以上企业1万2067家生产经营单位已全部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针对部分企业应急预案存在的内容粗略、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规范性和科学性不够、预案之间相互衔接不紧等问题,湖北省抓提高应急预案的质量工作。组织选择了几家编制应急预案工作抓得较好的部门和企业进行经验介绍和现场观摩,通过抓典型、以点带面、提供范本等形式,及时解决各类企业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湖北省还组织了4个指导小组,深入到企业宣贯培训,通过技术交流、评审研讨等多种形式,提高企业应急预案管理人员的编制和管理水平。

湖北省组织各级部门、单位及规模以上企业从合法性、完整性、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操作性和衔接性等7个方面对各类应急预案规范评审程序。湖北省通过对企业现有危险源进行全面评估、分析,以及对企业形成的主要危害提出切合实际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提高了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应急预案在企业能“看得见、用得上、效果好”。湖北省还对各级政府、部门、中央驻鄂企业、省属企业及重点单位上报的应急预案,组织专人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附件项目以及编制程序等内容的规范性和编制程序进行了形式评审,指出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使应急预案更贴近实际。

湖北省将高危行业的预案审核作为行政许可的必备条件,纳入行政许可。一是将审核报备应急预案作为申报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前置条件。采取形式审查与现地核查相结合的办法,确认应急预案落实后,再组织许可审查。二是将专项检查、隐患排查结果纳入许可审查指标体系。结合专项检查、隐患排查等活动,对高危企业应急预案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记录在企业安全管理台账中,将结果与企业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工作指标挂钩,促使高危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湖北省下发了应急预案报备管理系统软件信息采集表格,包括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登记表、应急预案管理登记表和应急救援资源登记表,明确信息采集的责任人,做好软件数据录入的准备工作,完善备案管理制度。湖北省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及其他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本着立足现实、充实加强、细化职责、重在完善的指导思想,把重点放在充实、加强和提高上,实现应急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依法加强对应急预案备案工作的监督管理,提升全省应急预案管理水平。

资源动态化管理

为建立应急资源、预案报备管理系统,规范应急资源、预案的动态化管理,构建覆盖全省的事故应急资源、预案数据库系统,湖北省把重点放在应急平台建设上,实现与省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信息平台的有效对接、资源共享。

湖北省组织专家对平台建设方案整体设计、分步实施。并对建设项目进行了论证、评审、验收等工作。湖北省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把重点放在应用软件的开发、硬件平台投入、资源数据采集上。

湖北省按照全省应急实际需求,规范应用软件。重点分为两部分开发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数据库及其应用软件,一是非紧急状态下的数据库建设,实现数据信息的规范采集及模糊化、智能化数据查询,保障应急所需的各项信息能够快速显示;二是紧急状态下的信息数据保障,尤其是事故对应的应急资源与预案调度显示是另外一项重点工作。应急救援资源数据库存储了约5010篇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2996种危化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142种物质的危险源临界量数值,54种高毒物品信息,55种职业危害接触限值数据,重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和其他应急资源等信息均通过网络实时报送,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了支撑平台,实现了预案工作动态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报送效率和信息准确性。应急预案数据库将已经完成的预案远程导入,完成预案的报备、分类、查询、存储工作。在应急演练和应急处置中,可通过系统远程调取事故单位信息、预案分类信息、事故类型信息、应急资源信息、相关专家队伍装备信息,为快速响应提供支撑。地理信息数据库建立了覆盖全省重点企业、应急资源的地理信息分布系统。通过电子地图,方便、快捷、形象地展示重点应急对象的总体概况、区域内重大危险源分布,将图形化的地理信息与文字化的企业、危险源、隐患、事故、专家、救援物资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关联,根据基本事故信息,自动生成有关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建议。

增强管理能力

应急预案管理涉及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和重大危险源,量大面广,湖北省有重点、分步骤地提高了应急预案及应急资源的管理水平。

湖北省组织开展了不同类型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班,有重点地对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分类应急预案专题培训,指导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管理工作。

湖北省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班和应急预案编制技术培训班,讲解应急预案编制、评审、报备管理要求和知识、应急演练方案的编制与实施、网上信息采集的方法和途径等。在此基础上,组织指导高危行业企业和规模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分门别类制定应急预案和岗位应急措施。

湖北省结合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和全省“安全生产月”等活动,编制相关宣传资料,广泛宣传应急管理知识,提高全社会和生产经营单位对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为深化应急预案管理奠定了基础。

编辑 宁 远

作者:湖北省安全生产监管局

第2篇: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减轻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危害,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高效、有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农业部农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规章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下列情形的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1)使用农药造成的农作物药害事故;

(2)使用农药造成的水生生物、蜜蜂、蚕等有益生物死亡事故;

(3)在农药使用环节发生的人畜中毒事件。

1.4 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科学处置;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管理、条块结合;规范有序、快速高效。

2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2.1 组织机构

农业部成立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国范围内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担任,副组长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所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主管副司长担任,成员由农业部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

农业部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工作机构。办公室设在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办公室主任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主管副司长担任,副主任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主管副所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管副主任担任。

地方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成立应急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负责本辖区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2 领导机构职责

(1)指导处置农药使用安全事故。

(2)确定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控制级别,部署应急处置措施。

(3)向社会发布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信息或公告。

(4)确认处置结果,决定解除警情。

2.3 工作机构职责

(1)受理、收集、整理农药使用安全事故信息,向领导机构报告农药使用安全事故有关情况。

(2)组织专家对农药使用安全事故进行评估,提出启动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级别建议。

(3)组织开展事故技术鉴定,提出补救措施,查缴涉案农药产品。

(4)监督、检查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5)汇总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处置结果,提出解除警情建议。

(6)对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备案和管理。

(7)组织实施事故应急处置相关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演练工作。

(8)领导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

3 监测和预防

3.1 监测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预防预警监测机制。建立农药信息监测点,定期对农药产品质量、使用状况等进行调查分析。

3.2 应急准备措施

(1)建立完善农药监督抽查制度,及时公布农药质量状况信息。

(2)建立农药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强化信息交流。

(3)加强对农药生产、经营、使用者的培训,保障农药使用安全。

(4)对农药质量、使用状况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防范农药使用安全事故措施。

4 应急处置

4.1 应急事件分级

根据人畜伤害、经济损失、受害面积、社会影响和控制难易程度,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级。

4.1.1 Ⅰ级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Ⅰ级使用安全事故:

(1)农作物药害面积在5万亩以上或者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

(2)家禽、水生生物、蜜蜂、蚕等有益生物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

(3)发生100人以上中毒或者5000头(只)以上牲畜中毒;

(4)其他需要认定为Ⅰ级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

4.1.2 Ⅱ级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Ⅱ级使用安全事故:

(1)农作物药害面积在1万亩以上或者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2)家禽、水生生物、蜜蜂、蚕等有益生物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3)发生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者1000头(只)以上、5000头(只)以下牲畜中毒;

(4)其他需要认定为Ⅱ级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

4.1.3 Ⅲ级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Ⅲ级使用安全事故:

(1)农作物药害面积在1000亩以上或者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2)家禽、水生生物、蜜蜂、蚕等有益生物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

(3)发生3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者300头(只)以上、1000头(只)以下牲畜中毒;

(4)其他需要认定为Ⅲ级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

4.1.4 Ⅳ级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Ⅳ级使用安全事故:

(1)农作物药害面积在200亩以上或者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

(2)家禽、水生生物、蜜蜂、蚕等有益生物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

(3)发生5人以上、30人以下中毒,或者100头(只)以上、300头(只)以下牲畜中毒;

(4)其他需要认定为Ⅳ级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

4.2 信息报告

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同时上报上一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并在初次报告后,密切跟踪事态发展,及时报告最新动态。特殊情况下允许越级报告。

特别重大、重大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在2小时内向农业部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同时抄报农业部办公厅;情况紧急时,可先通过电话等方式报告,随后补报书面报告。农业部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2小时内通过《农业部值班信息》报告国务院。

4.3 先期处置

事故发生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调查,采取积极措施防止事态扩大,避免造成次生灾害,同时根据调查核实情况,提出事故等级建议。

4.4 分级响应

根据事故的等级,由相应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启动应急响应。发生Ⅰ级使用安全事故,农业部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全国应急响应;发生Ⅱ级使用安全事故,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指挥领导机构启动省级应急响应;发生Ⅲ级使用安全事故,地(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指挥领导机构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发生Ⅳ级使用安全事故,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指挥领导机构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

4.5响应措施

(1)组织召开会商会,分析形势,研究落实应急措施。

(2)派出工作组赶赴事故发生地慰问受害群众,核查情况,指导开展处置工作。

(3)组织技术鉴定,分析事故原因,研究制定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4.6 指挥与协调

(1)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下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急处理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督导,根据需要组织有关专家协助应急处置,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区域通报情况。

(2)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在启动本级预案时,由于能力和条件不足等特殊原因不能有效处置农药使用安全事故时,可请求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启动相应级别的预案,或者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建议,由其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7 信息发布

根据分级响应机制,相应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区分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不同情况,按照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机构的统一部署,及时、客观、准确地发布信息。

4.8 应急结束

根据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机构的决定,公布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结束,解除警情。

5 后期处置

5.1 善后处置

(1)善后保障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配合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保障本行政区域内因农药使用安全事故致病、致残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保障事发地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供给。

(2)减少损失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农民积极恢复生产,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5.2 评估总结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分析、评价农药使用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损失,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并形成案例报告。

6 保障措施

6.1 资金保障

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所需经费应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6.2 技术保障

部、省、市(地)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农药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承担农药应急处置农药产品质量的检测工作。

农业部和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设立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处置技术专家库,负责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技术支持。

6.3 信息保障

农业部建立农药监管网络信息平台,收集、分析和公布农药产品质量、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等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6.4 人员保障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队伍,负责应急处置相关工作。

7 监督管理

7.1 应急预案演练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有计划地开展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7.2 宣传教育与培训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人员以及辖区内有关人员进行农药使用安全事故救助知识的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农药安全使用及事故处置知识。

7.3 监督检查

Ⅰ级使用安全事故的处置情况,由农业部组织监督检查。Ⅱ级和Ⅲ级使用安全事故的处置情况,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监督检查。Ⅳ级使用安全事故的处置情况,由地(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监督检查。

7.4 奖惩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对失职、渎职的有关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8 附则

8.1 预案管理

预案要定期评估,并根据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的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

地方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报上一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8.2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因农药残留超标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按照国家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规定办理。

8.3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3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2016年6月3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公布,根据2019年7月11日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应急管理部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实施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 应急管理部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第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二章 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七条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第八条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 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 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 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 應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五) 有明确、具体的应急程序和处置措施,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 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需要;

(七) 应急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应急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 应急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九条 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任组长,吸收与应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以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

第十条 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辨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

事故风险辨识、评估,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

应急资源调查,是指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并结合事故风险辨识评估结论制定应急措施的过程。

第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同级人民政府以及上一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应急预案,结合工作实际,组织编制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

部门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明确信息报告、响应分级、指挥权移交、警戒疏散等内容。

第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标准,结合本单位组织管理体系、生产规模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与相关预案保持衔接,确立本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并体现自救互救和先期处置等特点。

第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事故的,应当组织编制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第十四条 对于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的事故风险,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或将专项应急预案并入综合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指挥机构与职责、处置程序和措施等内容。

第十五条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场所、装置或者设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应当规定应急工作职责、应急处置措施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事故风险单一、危险性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只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第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向上级应急管理机构报告的内容、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清单等附件信息。附件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更新,确保准确有效。

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或者实际需要,征求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意见。

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的各类应急预案之间应当相互衔接,并与相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和涉及的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相衔接。

第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应急处置卡。

应急处置卡应当规定重点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以及相关联络人员和联系方式,便于从业人员携带。

第三章 应急预案的评审、公布和备案

第二十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本部门编制的部门应急预案进行审定;必要时,可以召开听证会,听取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

第二十一条 矿山、金属冶炼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带储存设施的,下同)、储存、运输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并形成书面评审纪要。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第二十二条 参加应急预案评审的人员应当包括有关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方面的专家。

评审人员与所评审应急预案的生产经营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三条 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者论证应当注重基本要素的完整性、组织体系的合理性、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的针对性、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

第二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者论证后,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向本单位从业人员公布,并及时发放到本单位有关部门、岗位和相关应急救援队伍。

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其他单位、人员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有关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的其他单位和人员。

第二十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报同级人民政府备案,同时抄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应急预案,应当抄送同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

第二十六条 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以及宾馆、商场、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进行备案,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前款所列单位属于中央企业的,其总部(上市公司)的应急预案,报国务院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并抄送应急管理部;其所属单位的应急预案报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并抄送同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

本条第一款所列单位不属于中央企业的,其中非煤矿山、金属冶炼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國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的应急预案,按照隶属关系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备案;本款前述单位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备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确定。

油气输送管道运营单位的应急预案,除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备案外,还应当抄送所经行政区域的县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

海洋石油开采企业的应急预案,除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备案外,还应当抄送所经行政区域的县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海洋石油安全监管机构。

煤矿企业的应急预案除按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备案外,还应当抄送所在地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第二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申报应急预案备案,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应急预案备案申报表;

(二)本办法第二十一条所列单位,应当提供应急预案评审意见;

(三)应急预案电子文档;

(四)风险评估结果和应急资源调查清单。

第二十八条 受理备案登记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对应急预案材料进行核对,材料齐全的,应当予以备案并出具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材料不齐全的,不予备案并一次性告知需要补齐的材料。逾期不予备案又不说明理由的,视为已经备案。

对于实行安全生产许可的生产经营单位,已经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的,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可以不提供相应的应急预案,仅提供应急预案备案登记表。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备案登记建档制度,指导、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应急预案的备案登记工作。

第四章 应急预案的实施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普及生产安全事故避险、自救和互救知识,提高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技能。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将本部门应急预案的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培训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的培训活动,使有关人员了解应急预案内容,熟悉应急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

应急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师资、参加人员和考核结果等情况应当如实记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至少每两年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本部门、本地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风险特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以及宾馆、商场、娱乐场所、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经营单位,应当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并将演练情况报送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前款规定的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进行抽查;发现演练不符合要求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

第三十四条 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撰写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报告,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应急预案提出修订意见。

第三十五条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制度,对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行分析,并对应急预案是否需要修订作出结论。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中型规模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三年进行一次应急预案评估。

应急预案评估可以邀请相关专业机构或者有关专家、有实际应急救援工作经验的人员参加,必要时可以委托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实施。

第三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并归档:

(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上位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调整的;

(三)安全生产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

(五)在应急演练和事故应急救援中发现需要修订预案的重大问题的;

(六)编制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

第三十七条 应急预案修订涉及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应急处置程序、主要处置措施、应急响应分级等内容变更的,修订工作应当参照本办法规定的应急预案编制程序进行,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报备程序重新备案。

第三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落实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应急物资、装备配备及其使用档案,并对应急物资、装备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适用状态。

第三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时,应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有关力量进行救援,并按照规定将事故信息及应急响应启动情况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第四十条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结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对应急预案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将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工作纳入年度监督检查计划,明确检查的重点内容和标准,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执法检查。

第四十二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每年对应急预案的监督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

第四十三条 对于在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人员,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四条的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编制应急预案的;

(二)未按照规定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的。

第四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在應急预案编制前未按照规定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的;

(二)未按照规定开展应急预案评审的;

(三)事故风险可能影响周边单位、人员的,未将事故风险的性质、影响范围和应急防范措施告知周边单位和人员的;

(四)未按照规定开展应急预案评估的;

(五)未按照规定进行应急预案修订的;

(六)未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应急物资及装备的。

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规定进行应急预案备案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等部门依照职责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4篇:关于进一步完善防御台风应急预案的通知

福州市教育局文件

榕教办[2010] 306号

关于进一步完善防御台风应急预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属学校:

根据《福建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闽政办〔2007〕228号)规定,出现台风橙色、红色预警信号时,学校停课。现将《福州市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的“防御热带气旋(台风)工作简则”修订如下:

(一)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做好防风准备。

1、加强值班值守,向主管领导汇报情况,切实掌握情况,部署防风工作。

2、做好学校建筑物及设施的排查;做好对危房的加固工作和危房师生的转移工作。

(二)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学校进入防风状态。

除继续做好蓝色警戒信号工作简则外,还应做好如下工作:

1、实行全员动员投入抗热带气旋工作。

2、市、县(市)区教育局、市属各校及市防御热带气旋、 1

暴雨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亲临第一线,加强防热带气旋工作的领导。11个联络小组组长负责通知各自的联络单位,做好防抗工作。

3、停止露天集体活动和大型集会,立即疏散人员。

(三)橙色预警信号,学校进入紧急防风状态。

除继续做好黄色警戒信号工作简则外,还应做好如下工作:

1、各级各类学校停课(含幼儿园、托儿所)。寄宿幼儿园、小学的学生,家长应及时将孩子接回家,家长确有困难学生须留园、留校的,园方、校方应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安全防范。市、县(市)区教育局、市属学校负责人、市教育局防台风、暴雨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要检查危险区师生撤离情况,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2、如未接到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通知,学生可根据气象部门通过新闻媒体发布的橙色、红色预警信号,自行决定不到校上课。

4、留校师生切勿随意外出。

3、及时做好各项处置工作。

(四)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学校进入特别紧急防风状态。 除继续做好橙色预警信号工作简则外,要特别加强防风措施。当台风中心经过学校时,风力减到最小或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转向突然吹袭,要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

此外,根据《福建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规定,出现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时,“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 出现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时,“处于危险

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出现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时,“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停课、停业,立即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暂避”。今后,出现暴雨预警信号,如未接到上级教育部门的通知,学校可视情作出停课决定。

接此通知后,学校要进一步组织修订防御台风应急预案,组织学生学习熟悉预案内容,并及时将有关防御气象灾害的规定告知家长。

特此通知。

福 州 市 教 育 局二〇一〇年九月十四日

第5篇:学校安全应急预案安全应急预案1

擂鼓镇护驾小学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根据学校安全工作的需要,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学校发生食物中毒安全事故时,能够统一指挥,有条不紊地进行紧急施救,使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学校应急处理指挥机构 总 指 挥: 王守明

副总指挥: 师桂平 刘兴安 余朝阳 成 员: 各班班主任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现场指挥负责人 王守明

应急指挥负责人 师桂平 与有关部门紧急联系或求援事宜负责人 余朝阳

临时救护工作负责人 刘兴安 师桂平 有关对外进行情况通报负责人 王守明

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学校本着为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的目的出发,在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管理,一旦发生学生非正常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停止食堂的生产活动,并于1小时内向人民政府、中心学校和卫生院报告。

2、积极配合协助卫生机构救助病人。

3、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4、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注意事项

(1) 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 如有个别家长来校探视,由学校校务处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3) 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组织人员做好食物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

(4) 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有关领导同意,未经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三、事故报告、处置联系电话 学校值班电话:4458068 镇中心学校:4451033 急救:120 擂鼓镇护驾小学

2011年秋

第6篇:安全应急预案

一、消防中控室应急预案

(一)打架斗殴处置程序:接到命令后,立即携带警具赶到现场,将斗殴双方或肇事者分开,检查双方身上是否带有凶器,检查机关办公楼设施有无损坏,控制事态发展,如有人员受伤,立即通知医务室,并及时通知服务中心安保处或西城分局西长安街派出所。

(二)三种人员处理程序:当发现有明显醉意的来访者,说话颠三倒四,头脑不清醒的精神病患者和上访人员,应采取以下措施: 1.首先要控制、制服醉酒闹事的,以免事态扩大。

2.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人力,采取一切手段,将事态迅速控制,尽最大努力把上述三种人控制在一定范围,避免造成不良影响。

3.检查身份、来意、工作单位和住址,通知人大机关信访站,服务中心安保处和西城分局西长安街派出所。

(三)爆炸事件处理程序:

1.发现可疑物品(怀疑为应爆器材或炸弹)有异常声响时,发现人立即通知安保科。千万不要私自搬动或打开可疑物,以免发生爆炸。安保科人员到位后,立即将可疑物品放入防爆桶或把防爆毯覆盖在可疑物上。如不能排除可疑物为爆炸物品时,拉上警戒线,及时请示安保处领导,组织人员疏散,并立即同西城分局西长安街派出所取得联系,在民警未到达现场前,派专人看护现场,禁止一切人员入内,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2.某部位发生爆炸事件后,目击者首先保护好爆炸现场,立即向服务中心或安保处领导报告,注意在场人员的动态、表情,注意发现线索,组织抢救伤员和灭火。安保科立即报告北京市公安局内保局并积极协助公安机关破案。

二、电梯应急预案

(一)困人应急预案:

电梯因故障或停电等原因造成困人时,应首先安抚被困乘客保持镇定并耐心等待,然后由维保单位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操作证的维修人员按下述方法实施救援:

1.切断电梯主电源以防止电梯意外启动,但必须保留轿厢内照明。 2.确认电梯轿厢所处的位置。

3.当电梯停在距某平层位置约±600mm范围内时,维修人员可以在该平层的厅门外使用专用的厅门三角机械钥匙打开厅门,并拉开轿厢门,然后协助乘客撤离轿厢。

4.当电梯处于上述范围外之时,应由电梯专业人员组织施救。

(二)进水应急预案:

电梯一旦发生进水情况,维修人员接用户报修后以最短时间赶到现场后立即切断电梯总电源(包括动力和照明电源),协助用户清理积水部位,在电梯层门口设置“电梯故障,禁止使用”的警示牌,待进水部位完全干燥经检查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

(三)发生火灾应急预案:

大楼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启动电梯的消防迫降功能,使电梯内乘客快速离开。并协助用户劝阻楼内人员勿乘座电梯。

(四)发生地震应急预案:

如果有地震预报,应将电梯停在基站,关闭电梯门并切断电梯动力和照明电源;如果突发地震灾害,应立即使电梯就近平层、开门,使乘客快速离开轿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通话装置指导轿厢内乘客如何做,当确认轿厢内无人后切断电梯动力和照明电源。

(五)故障应急预案:

发生电梯运行不正常,应立即停止电梯运行,同时维修人员应立即检修。若有人员伤害或重大设备损坏时,积极组织抢救,并注意保护现场,同时通知公司领导立即报告所在地区质量监督部门。

(六)事故后处理应急预案:

1.电梯进水、火灾、地震等其他灾害后,应由维修人员对电梯全面检查,更换损坏部件,确认能运行方可投入使用。

2.电梯困人救援结束后,由维修人员对电梯全面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投入使用。

3.有关防碍电梯正常运行故障排除后,电梯方可投入使用。

三、安全保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汇报制度

1.事故指设备损坏或发生的人员伤亡。 2.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班组长、部门经理报告,抢救伤员,不得有任何的隐瞒。重大事故应保护现场,以待物业部领导及专业技术人员对事故现场调查研究,分析事故原因。

3.设备发生事故后,采取紧急措施,保证其它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活动任务的顺利进行。

4.事故发生后一周内,由班组长写出事故报告,写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原因、责任人和改进措施、处理意见,报物业部经理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处理意见。 5.设备技术组将事故报告按工种登记、编号、分册,建立设备事故档案。召开事故分析会,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6.对明知设备有问题仍带病运行造成事故或隐瞒事故发生原因,包庇责任人的行为,通报批评,扣罚效益工资,给予严肃处理。

7.消防中控室值班员按以下程序汇报各项工作,逐级领导批准后再向上一级汇报。

(1)汇报中控室班组长; (2)汇报公司物业部经理;

(3)汇报安保科和人大办公楼总值班室值班领导; (4)不得越级或向其他部门汇报,违反汇报程序严肃处理。

四、电气安全操作及应急措施

(一)正确穿戴劳保用品,特别是对电工特殊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

(二)严禁无证上岗,熟练的掌握电工基本知识和所负责的电气设备情况,严格按照用电、停电及其它设备要求所规定的程序作业,不得任意违规作业,防止操作不当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

(三)对停电检修、带电抢修及登高作业时一定要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做好挂牌、专人监护等作业前的计划准备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有始有终完成每一项任务。

(四)对供配电设备、仪表屏、电线电缆沟及各种电气运转设备要严格按规定时间检查,并认真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五)落实防护措施,特别是对电气控制室等关键场地做好防护工作,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六)杜绝火种,对电气设备有异声、跳火现象要立即检修,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七)正确使用各类电工专用工具,特别是在带电作业情况下,不能有麻痹思想,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八)认真学习安全、消防知识。特别是在发生触电情况下的救护工作和发生电气火灾的扑救工作,熟悉救护业务和消防知识,能在应急情况下会正确处理好各类事故。

(九)电气灭火:火灾发生后,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可能是带电的,如不注意,可能引起触电事故。根据现场条件,可以断电的应断电灭火;无法断电的则带电灭火。电力变压器等电器设备有大量的油,着火后可能发生喷油甚至爆炸事故,造成火焰蔓延,扩大火灾范围。

1.发现起火后,首先要设法切断电源,要注意以下几点:

(1)火灾发生后,由于受潮或烟熏,开关设备绝缘能力降低,拉闸时最好用绝缘工具操作。

(2)应先操作高压断路器而不应该先操作隔离开关切断电源,低压应先操作磁力启动器而不应先操作闸刀开关切断电源,以免引起弧光短路。

(3)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选择适当,防止影响灭火工作。

(4)剪断电线时,不同相电线应在不同部位剪断,以免造成短路;剪断空中电线时,剪断位置应选择在电源方向的支持物附近,以防止电线剪断后断落下来造成接地短路和触电事故。

2.带电灭火安全要求:为了争取灭火时间,防止火灾扩大,来不及断电,则需要带电灭火,带电灭火须注意:

(1)应按物品的种类选择适当的灭火器。二氧化碳、二氟一氯一溴甲烷(1211)二氟二氯甲烷或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剂都是不导电的,可用于带电灭火。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剂(水溶液)有一定的导电性,而且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油影响,不宜用于带电灭火。

(2)用水枪灭火时宜采用喷雾水枪,这种水枪通过水柱的泄漏电流较小,带电灭火比较安全;用普通直流水枪灭火时,为防止通过水柱的泄漏电流通过人体,可以将水枪喷嘴接地(即将喷嘴接向埋入接地体、或接向地面网络接地板);也可以让灭火人员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靴或穿戴均压服操作。

(3)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用水灭火时,水枪喷嘴至带电体的距离:电压110千伏及以下者不小于3米,220千伏及以上者不应小于5米。用二氧化碳等有不带导电的灭火剂灭火时,机体、喷嘴至带电体的最小距离:110千伏者不应小于0.4米,35千伏者不应小于0.6米等。

(4)对架空线路等空中设备灭火时,人体位置与带电体之间的仰角不应超过45度,以防止导线断落危及灭火人员的安全。

(5)如遇带电导线断落地面,要划出一定的警戒区,防止跨步电压伤人。

五、升降梯安全操作

(一)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平台是否完整,确认无损坏,无漏油等后方可使用。

(二)作业场地必须是在水平地面,严禁在松软地面作业。使用前要确认功能正常,按规定正确操作固定支架。

(三)升降梯载重量必须严格执行规定,不得超范围使用或探出升降平台外工作。在室外大风、雨雪时,禁止使用升降平台,防止发生事故。

(四)升降梯使用过程中必须设有监护人,操作人员必须熟知操作程序、安全规定和警告铭牌等有关注意事项。

(五)如发现升降梯有漏油、操作失灵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送设备人员检查维修。

(六)在远距离移动升降梯时,应将升降平台降至最低,使工作平台朝前,由两人以上负责移动,期间平台上严禁载人载物。

(七)升降梯使用完毕后,必须拔下钥匙,防止无关人员擅自使用,将灰尘杂物等清扫干净,放置于远离高温潮湿的环境下。

六、井下作业安全制度

(一)作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饮酒后、精神不振时,禁止下井或地沟作业。

(二)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着装,佩戴安全帽和使用安全护具,认真检查设备和工具后,方可下井作业。

(三)明确工作任务、了解现场环境,架设围挡和警示标志,地面设立监护人员,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四)进入井下或地沟作业前,要提前打开井口通风,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机械通风。进人前要做缺氧试验,例:点火等,如果里面缺氧千万不可进入。

(五)在有人井下或地沟作业时,需要架设临时照明,灯头、电线要采用防水接线等,电压不得超过36伏。

(六)为防止窒息,监护人不得随意离开井口等施工场所,并且定时联系作业人员。

(七)在井下或地沟作业时,需要使用焊接工具,应先开据动火证并随身携带灭器。在潮湿地带作业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并穿绝缘鞋。

(八)工作结束后将井下的所有材料全部收回,不得留有杂物。如使用焊接工具,需检查工作现场是否留有火种。

(九)清理工作现场,整理工具,将掀开井盖复原,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七、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一)电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作业;其他用电施工单位必须由专业电工负责现场临时用电,且通过相关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用电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熟悉岗位操作规程,按规定穿戴相应劳动防护用具。

(二)临时用电设备和线路的安装、巡检、维修或拆除,必须由电工完成,并设监护人;要求电工每天填写工作记录,每周报部门经理审核签字。

(三)配电箱体或防护装置上应有防触电警告标志,周围配置电气灭火器,禁止带电作业,要求挂牌检修,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必要时拉闸切断电源,工作结束后锁好配电箱。

(四)配电箱设置要求规范,外有名称、编号以及负责人标识,箱内标明分路负荷名称,箱门内侧贴系统接线图。

(五)配电箱、开关箱应安装端正、牢固,防砸、防尘、防腐蚀,或制作防护栏和防砸棚。箱内不得放置任何杂物,并保持整洁、干燥防雨。

八、天然气安全管理制度级应急措施

(一)每周5日、25日15:30由我公司维修人员检测燃气系统是否有泄漏,并做记录。

(二)厨房出现燃气泄漏报警时,应立即由中控室人员协同维修组人员到厨房检测燃气浓度,查明原因处理故障,并详细记录。

(三)厨房燃气连续报警却未发现泄漏故障,我部门应联系燃气厂家和维保单位检查原因。

(四)厨房燃气泄漏报警时,中控室值班人员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1.燃气泄漏报警后,中控室值班人员立即与维修值班人员携带测试设备赶到现场查看情况,如确认泄漏,应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后,通知安保科值班领导及公司部门领导,必要时疏散现场人员。

2.人员进入漏气部位,必须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戴上防毒面具;没有防毒面具,则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可能屏住呼吸;应立即切断燃气总阀,打开门窗,加快气体扩散,并疏散现场范围内的非相关人员,协助救援、抢修的消防人员和维修人员维持现场秩序。

3.若燃气泄漏发生在室内,要保持冷静,谨慎行事。切记现场不可操作照明、换气扇等开关,不操作闸箱开关,不使用手机电话及对讲机,不脱换衣服,防静电火花,引爆泄漏的气体。若燃气泄漏发生在室外,应马上疏散周围人员,建立警戒线,防止围观,并严禁烟火和使用电气设备。

4.发现有中毒等受伤者。在做好防范措施后,应立即小心、妥善地将受伤人员抬离事故现场,根据情况施行人工呼吸等现场救治,并通知医疗部门前来救护或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抢救。同时记录好被抢救人员的姓名、性别和送往医院的名称。

5.应详细记录燃气泄漏的时间、地点、故障情况和修复过程。

(五)燃气设施关系到重大安全责任,值班人员接到厨房燃气报修后,应立即按以下步骤处理:

1.在总值班室取电磁切断阀间(西B112)钥匙和燃气报警器(西B118)钥匙。

2.检查西B112燃气阀间的燃气切断阀门,如阀门关闭(下降位),按以下步骤操作:检查西B118报警器故障的原因,确定无燃气泄漏后,手动抬起西B112电磁切断阀阀杆,再到西B118联动箱复位。抬起燃气切断阀杆后,切断阀又被关闭,故障未排除,应继续查找燃气泄漏点,彻底排除后按以上步骤进行恢复。

3.燃气切断阀门开启正常,再按以下步骤操作:到西庭院燃气表间,检查燃气IC卡表显示屏、燃气数量和IC卡表是否有电,电量不足应更换电池。检查燃气表间设备正常,厨房仍无燃气,要及时与燃气集团厂家联系,电话:96777。

(六)厨房因燃气泄漏发生火灾,处理人员按火灾处置流程处理。

九、防汛安全值班制度及措施

为确保办公楼在汛期及时有效应对突发灾害,避免损失,按以下要求做好值班工作:

(一)值班人员每天收听天气预报,大暴雨前向部门领导汇报,增加值班和备勤力量,做好防汛准备工作。

(二)提前检测雨水泵、污水泵,保证各设备运行正常,做好避雷系统检测。B205强电间防汛物资室准备平板车、抽水泵、疏通机、线轴、雨具、照明灯具等抢险工具,确保及时排除积水、疏通堵塞地漏等抢险工作。

(三)大雨前用密封条封堵B1电梯厅门缝,防止雨水流入电梯底坑。在三条车道雨水篦子后方放置沙袋,打开两侧雨水篦子,防止雨水流入车库。

(四)夜间值班室不得完全关闭窗帘,要随时观察雨情及时检查汇报。带班负责人统一指挥抢险,指挥人员、维修人员要保持24小时手机畅通随时联系情况。

(五)暴雨期间,值班员根据情况打开4层庭院和楼顶下水管篦子,保证排水畅通,避免雨水流入楼内。通知运行组值班员随时检查雨水泵运行状况,防止雨水泵故障溢水。

(六)值班员、中控人员、备勤人员加强大楼内巡视封堵漏水部位,雨后及时对其全面修补、复查工作。

十、气体灭火设备操作

系统的启动方式为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手动控制三种。一般情况下应使用手动控制,在保护区无人的情况下可以转换为自动控制,当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不能执行时,应采用机械应急手动控制。

(一)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是一种高效灭火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密封要求严。为了确保工作的可靠性,应由经过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的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有记录、技术资料等档案存档。

(二)每月应对本系统检查两次,检查内容及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储存容器、选择阀、灭火剂流动管路单向阀、压力软管、集流管、启动装置、管网与喷嘴等全部系统部件进行外观检查,系统部件应无碰撞变形及其它机械性损伤,表面应无锈蚀,保护涂层应完好,铭牌应清晰,手动操作装置的铅封和安全标志应完整。

2.每个储瓶内灭火剂的压力指示值应在绿色区域内。

3.启动瓶氮气的压力指示值应在5MPa 以上。

(三)每年应对本系统进行两次全面检查,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护区的开口情况、防护区的用途及可燃物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应符合原设计规定。

2.灭火剂储瓶间设备、灭火剂输送管道和支、吊架的固定,应无松动。 3.压力软管,应无变形、裂纹及老化现象。 4.各喷嘴孔口应无堵塞。

5.灭火剂的输送管道有无损伤与堵塞现象。

6.对每个防护区进行一次模拟自动启动试验,如有不合格项目,则应对相关防护区进行一次模拟喷气试验。

7.用标准压力显示器检验储瓶内压力和检漏用压力显示器的准确性。

(四)注意事项:

1.本系统的所在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环境温度为0℃~50℃,且干燥、通风良好。空气中不得含有易爆、导电尘埃及腐蚀部件的有害物质,否则必须保护,系统不得受到震动和冲击。储瓶间应设在人员易于接近,出入方便,且不得引起房间内火灾,瓶组架必须用地脚螺钉紧固。

2.灭火系统喷射灭火剂前,所有人员必须在延时期内撤离火情现场,灭火完毕后,必须首先启动风机,将废气排出后,工作人员方可进入。

3.在日常维保养或周期检查时应严格按照操作程序,防止灭火剂的误喷。 4.拆装过程中应避免碰伤表面而影响外观。

5.无关人员切勿乱摸乱动本系统的零部件,以免发生意外。

十一、火灾报警设备操作及应急预案措施

消防中控室值班员接到火警后,立即携带消防应急包、对讲机,三分钟内赶赴现场,并按以下情况处理:

(一)误报。立即通知消防中控室,中控室值班人员把主机复位到正常工作状态。

(二)确认火灾,火势不大。立即使用最近的灭火器灭火,防止火势蔓延错过扑救最佳时机。

(三)当火势较大无法控制时,立刻上报主管领导通知安保科负责人和机关办公楼办公室,如休息日或夜间须通知值班负责人。(安保科:83072018 ;机关办公室:83072002)经批准后将自动报警控制系统设置为联动状态,设备自动切断着火区域的电源,打开排烟风机、关闭着火区域防火门和防火卷帘门、启动声光报警器、启动中英文消防广播。并通知机电维修值班员,手动控制消防电梯。(电话:83072004或83072264)

(四)消防中控室值班人员发现险情和火情时,有权调动备勤室、热力站、机电维修值班人员,并通知义务消防队员、宿舍保安员和警卫部队,携带灭火工具立刻赶赴现场实施扑救。对于经常误报警的地方,应加强巡视检查。

(五)经火灾现场最高领导批准后拨打火灾电话119报告火警。派出人员到大会堂西侧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辆。

(六)由安保科负责人(或值班经理)通知上级领导,组成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赶赴现场,现场最高领导者根据火势情况做出全部或局部疏散决定,并组织指挥疏散和灭火工作。

(七)消防控制室接到疏散命令后,利用应急广播指导疏散人员。

(八)通知各门卫值班人员和警卫部队,控制办公楼出入口,防止无关人员及不法分子混入。

(九)火灾预警与报警处理流程:

主机收到烟感报警→CRT显示反馈信息→按消音鍵→携带应急包、对讲机等必备用品前往现场查看火情→报告中控室情况→确认火灾进行扑救→回中控室后按主机复位键(恢复设备正常状态)→同时恢复CRT报警,用户名“1”密码“123”→CRT火警灯继续闪烁,按下CRT指示灯恢复键,闪烁灯停止。如遇厨房区域发生火灾,应立即关闭天然气管道阀门。

十二、安全防火管理制度

(一)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经常开展“三知、三会”防火安全知识的学习,强化安全防火意识,每年全员集中学习培训防火安全知识。三知:知火灾的危险性、知火灾的扑救方法、知火灾的预防措施;三会: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器、会逃生自救。

(二)消防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任何安全隐患要及时改正。消防责任落实到人,逐级签定消防责任书。

(三)日常巡视人员熟悉消防器材的存放地点,能正确使用消防器材。注意防火检查,随时清除易燃易爆物品,发现火险隐患及时向领导汇报。设备技术组每季度集中检查,按期测试设备,不能解决的故障及时请厂家处理,保证不带病运行。

(四)煤油、润滑油等易燃物要安全存放并设专人管理。应及时清理维修现场可燃物,严禁在楼内工作现场动用明火。

(五)电焊、气焊、氩弧焊设备要设专人管理,使用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严禁无证人员操作设备。

(六)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电焊、气焊、氩弧焊等均称动火作业。在楼内动火作业人员要严格履行“三级”动火申报审批制度,未经许可不得在任何部位动火作业。

(七)动火作业施工者均应熟悉动火部位及周围环境,必须在接到动火通知书后方可动火作业,并按“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做好防范措施。

(八)动火作业完工后,作业人员必须认真检查现场,确认无火种后方可离开。

(九)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动火任务的,必须重新办理动火手续。

北京华堂机电设备责任有限公司

2013年6月17日

第7篇:安全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目的

为了保护西安市临潼区(以下简称本区)建筑工地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在发生建筑工地安全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施工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2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健全机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依法规范,职责明确。反应及时,措施可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工程建筑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西安临潼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区辖区内从事房屋建筑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等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施工生产过程中各类突发建筑工地安全事故。

1.5 分类分级

根据建筑工地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将事故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事故等四个级别:

(1)特别重大(Ⅰ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Ⅱ级)事故:是指造成10人~30人死亡,或者50人~100人重伤,或者5000万元~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Ⅲ级)事故:是指造成3人~10人死亡。或者10~50人重伤,或者1000万元~5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Ⅳ级)事故:是指造成1人~3人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应急指挥机构

在临潼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临潼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专项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统一组织指挥全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建设局,由区建设局副局长主持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工作。

总指挥:分管副区长

副总指挥:建设局局长

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区建设局、区委外宣办、区安监局、区交通局、区卫生局、区财政局、区人事局、区发改委、区监察局、区民政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电信局、区气象局、公安临潼分局、技监临潼分局、质监临潼分局、环保临潼分局、药监临潼分局、供电临潼分局等

2.2 应急职责

2.2.1 应急指挥部

制定本区应对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和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指挥协调与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的的应急联动行动;向应急领导小组、区政府和市应急办报告应急救援情况。

2.2.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负责收集分析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相关信息,组织开展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监控和预防工作;负责与上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联系工作,及时上报现场应急处置进展情况;协调和调动相关成员单位应对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应急工作;按照应急指挥部的要求开展相应应急工作。

2.2.2 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区建设局

负责收集分析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相关信息,参与组织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应急指挥部,指挥协调应急救援队伍实施应急处置及应急救援行动。

区外宣办

负责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新闻发布和新闻报道工作。

区安监局

指导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负责事故的调查、分析及处理工作;组织建筑工地的定期检查;组织开展建筑工地安全施工宣传教育。

区交通局

负责保障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现场区域交通道路畅通,必要时可实行临时性交通管制措施;协调有关部门作好抢险救援车辆有序通行并协助组织疏散人员和物资;组织配合建筑工地安全事故抢险物资、器材的运输。

区卫生局

组织开展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中受伤人员的医治、救护,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人员抢救情况。

区财政局

负责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的资金保障及管理,并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区人事局

做好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善后处置有关工作。负责处置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中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奖惩工作。

区发改委

负责重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项目计划的协调安排,协调有关方面落实项目资金。

区监察局

监督检查处置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过程中,各单位和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及工作效能等情况,依法追究对事故的防范、发生、处置有失职、渎职等情形的单位和个人的行政责任。

区民政局

协调有关部门对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中受灾施工人员及周围群众开展临时性生活救助,协调做好死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负责组织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中受伤人员保险理赔相关工作。

区电信局

负责协调相关通信部门保障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的通讯畅通;负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快速修复损坏的通讯设施,及时恢复通信畅通。

区气象局 提供雨情、水情等灾情预报;为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救援工作的安排提供决策保障。

公安临潼分局

负责组织本区建筑工地突发事故现场的治安保卫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的查处工作;参与本区建筑工地突发事故的救援抢险行动。

技监临潼分局

负责协调处置建筑工地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突发事件。

质监临潼分局

负责组织协调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和事故查处工作;定期检查建筑工地特种设备及相关设施的安全状况。

环保临潼分局

负责建筑施工工地及周边环境污染的监测和实时报告;组织污染源的排查,对事故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物等有害物质的处置提出建议,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供电临潼分局

负责协调相关电力部门保证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的电力供应;负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快速修复损坏的供、配电设施,及时恢复正常供电。

药监临潼分局

组织协调建筑工地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负责收集、处理建筑工地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信息,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3 预警和预防机制

3.1 信息监测与报告

预警信息包括建筑工地施工突发事故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主要发布途径有电视台、广播、各类公共显示屏、短信息、互联网、内部有线和无线通信手段等。

3.2 预警级别

根据建筑工地施工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将事故预警信息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四级: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来表示。

3.3 预警发布和解除

预警信息由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发布和解除,并报市应急办备案。

4 应急响应

4.1 分级响应程序

4.1.1 Ⅳ级响应行动

一般(Ⅳ级)事故应急响应:本区范围内发生一般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后,事发单位首先报告建设局,并按照应急处置方案采取先期处置措施。建设局接到报告后,应迅速指派相关管理人员前往事发现场调查,并报告区应急办。建设局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分析研判,认为必要时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建议启动本预案。领导小组依据建设局报告的事故情况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决定启动本预案时,由建设局牵头,成立临潼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专项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统一组织指挥全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行动。

4.1.2 Ⅲ响应行动

较大(Ⅲ级)事故应急响应:本区或邻近区域发生较大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后,事发单位首先报告建设局,并按照应急处置方案采取先期处置措施。建设局立即报告区应急办,由区应急办上报市应急办,由市应急办组织应急处置工作。与此同时临潼区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本预案,由建设局牵头,成立临潼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专项应急指挥部,在市政府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指挥下,参与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行动。

4.1.3 Ⅱ级响应行动

重大(Ⅱ级)事故应急响应:本区或邻近区域发生重大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后,事发单位首先报告建设局,并按照应急处置方案采取先期处置措施。建设局立即报告区应急办,由区应急办上报市应急办和省应急办,请求启动省级相关应急预案。与此同时区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本预案,由建设局牵头,成立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专项应急指挥部,在上级政府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指挥下,参与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行动。

4.1.4 Ⅰ级响应行动

特别重大(Ⅰ级)事故应急响应:本区或邻近区域发生特别重大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后,事发单位首先报告建设局,并按照应急处置方案采取先期处置措施。建设局立即报告区应急办,由区应急办上报市应急办、省应急办及国务院应急办,请求启动国家级相关应急预案。与此同时区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本预案,由建设局牵头,成立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专项应急指挥部,在上级政府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指挥下,参与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行动。

4.2.3 事发单位

(1)事发单位要在第一时间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组织抢救受伤或被困的人员。

(2)事发单位要随时将事故处置情况报告区应急办和建设局。

4.3 成立应急工作小组

应急指挥部可根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组织成立以下应急工作小组:

4.3.1 抢险救援组

由事发单位和建设局有关人员组成。依照专家组制定的抢险救援方案,组织抢险力量实施抢险救援。

4.3.2 安全警戒组

由公安临潼分局和区交通局等部门组成。组织人力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和道路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4.3.3 专家咨询组

由建设局邀请有关专家根据建筑工地事故现场情况对事故应急救援和防范次生灾害提出技术措施,制定抢险救援方案,为建筑工地事故抢险救援和事故调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4.3.4 信息发布组

由区委外宣办负责组织收集相关信息,按照指挥部指令,实事求是、及时主动、准确把握、正确引导的原则以新闻发布会和听证会的形式对外发布信息。

4.3.5 医疗救护组

由区卫生局和120急救中心有关人员组成。及时组织医疗卫生救援,迅速展开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送入就近医院进行治疗。

4.3.6 事故调查组

由区安监局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现场的勘察、取证,查清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制定防范措施,提出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同时积极配合国家、省市事故调查组的调查工作。

4.3.7 善后处理组

由财政局和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确定伤亡人员的赔偿标准,确保伤亡人员得到及时赔付。协调事故单位通知伤亡人员及其家属的安抚等项善后处置工作。

4.4 安全防护

(1)抢救方案可根据现场实际发生事故情况,迅速调集汽车吊、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及人员、车辆迅速投入抢险及抢救伤员行动,并及时调查现场情况,如有施工人员失踪,立即判明方位,紧急安排技术专家根据工程特点、事故类别,制定抢救方案,同时安排受灾群众的生活问题,必要时请求武警、消防部门协助抢险,请公安部门配合,疏散围观人群,维持现场秩序。

(2)及时与市120急救中心和附近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3)在事故现场应急救援行动中,安排专人负责及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4)在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行动中,抢救机械设备和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4.5 扩大应急

根据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事态发展,若事故严重程度超出本区应急处置能力,需要区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参与应急处置时,区应急办应立即向市应急办或邻近区县应急主管部门报告请求紧急支援。

4.6 新闻发布

区委外宣办负责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新闻发布和新闻报道工作。

4.7 应急结束

当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行动业已完成,伤员已得到妥善救治,事故现场发生次生灾害的可能已经消除,由应急指挥部发布应急结束的指令。

5 后期处置

5.1 应急恢复

现场应急救援行动完成后,由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和事发单位人员进行建筑工地事故现场清理工作,撤除警戒装置和人员,为恢复生产和施工做好准备。

5.2 善后处置

区民政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物价局等单位会同事故单位开展事故善后处置工作,包括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等事项。应尽快消除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伤人员及其亲属,维护本区社会秩序稳定,尽快恢复正常施工。

5.3 保险

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应急结束后,区财政局和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监督相关保险机构及时受理受灾企业和人员的保险理赔工作。

5.4 调查总结

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应急行动结束后,由区安监局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顾问成立事故调查组,调查和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并将调查评估报告报送区应急办。评估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经过;现场调查结果;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责任认定等结论性意见;事故处理结果或初步处理意见;事故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改进工作的建议和应对措施等内容。

6 应急保障

6.1 通信保障 建立健全本区应急通信网,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确保通信畅通。确保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及应急队伍成员通讯畅通,确保与省、市应急办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通讯联络。

6.2 资金保障

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国家有关要求按期足额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专户存储;必须按照要求提取安全专项措施费用;必须依法为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和工伤保险并支付保险费,保证救援资金和对伤亡人员的经济补偿。

6.3 医疗保障

由区卫生局牵头,本区各主要医院配合,对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行动提供医疗救护的相关医疗人员、医疗设备、药品和医疗设备等。

6.4 交通运输保障

由公安临潼分局和区交通局负责救援队伍和疏散人员的运输工作,确保抢险队伍、车辆、器材及时到位。

6.5 宣传、培训和演习

区建设局、区安监局等相关部门应组织加强对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应急知识宣传和培训,不断提高本区建筑施工人员的应急自救、互救能力。

临潼区应建立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制度。建设局应组织各成员单位通过桌面(模拟)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等形式,及时发现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7 附则

7.1 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建设局负责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修订或更新。

7.2 奖励与责任

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

对在本区建筑工地安全事故应急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建筑工地安全事故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3 制定与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建设局负责制定和解释。

7.4 预案实施日期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8篇:安全应急预案

河北xx有限公司经营计划部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目的与适用范围

1.1 目

为了提高办公室正确、及时应对与处置办公区火灾的能力,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安全工作方针。确保办公室办公区的消防安全,在一旦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能及时、有效、正确地处理火灾事故;正确地使用灭火器材,控制火势蔓延;迅速、有序、安全地组织火灾现场人员的疏散和自救;及时地报警以得到专业消防人员的救援,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1.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扬州曜阳国际老年公寓会所三楼办公室区域范围内所有建筑和设施发生的火灾事故处置应急工作。

救援与预案

2.1 应急救援

指在发生火灾事故时,采取的消除与减少火灾事故危害、控制与防止火灾事故恶化、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

2.2 预

指通过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危害程度而事先制定的如何组织抢险与救援的方案。

3.1 办公室安全领导小组

成立办公室安全领导小组,组长赵伟,办公室安全领导小组是办公室火灾事故应急救援现场工作的决策、指挥机构

3.2 相关部门

本预案涉及的办公室相关部门,应根据本部门在防火工作中应履行的职责,落实各项支持保障措施,尽职尽责、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在处置火灾事故时做出快速应急反应。

3.3 事故报告

发现火灾事故,现场人员应根据现场情况,立即在第一时间向办公室安全领导小组领导报告,办公室安全领导小组在接到报告核实情况后立即向分管院长、院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利用现有的消防设施进行自救,组织人员和设备进行疏散撤离。

3.4 现场应急指挥机构

现场应急指挥机构组成

现场应急指挥机构组成人员由办公室安全领导小组根据火灾事故发生地点、级别而定;应急指挥机构必须确定应有效使用的通讯系统,以保证应急救援系统各个机构之间有效的联系。

若生重大火灾事故发,院安全领导小组和相关责任部门在未到达火灾事故现场之前,由办公室安全领导小组担任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现场指挥灭火工作,同时开展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工作,及时联系康复中心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急救并安排专人护送重伤人员到医院进行抢救;办公室安全领导小组配合院领导负责处理灾后相关事宜的善后工作。

3.4.1 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主要职责

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负责人应及时对受影响区域顾客、工作人员进行疏散并及时向院领导报告事故处理最新进展情况,按照指示精神统一指挥、组织火灾事故现场的抢险援救(或配合社会救援)、现场保护、后勤保障、善后处理、事故调查等工作。

3.4.2 办公室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在接到通知后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火灾事故现场开展应急救援等工作。

资源配置

4.1 通讯保障

火灾发生后,要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把有线电话、移动手机等有机结合起来,为扑火工作提供通讯保障。

4.2 灭火器材、设施保障

办公区域各部位要按照规定配备适量、合适、有效的灭火器材,办公室应按照要求定期对各种消防设施(包括消防通道)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能够正常使用。

4.3 资金保障

处置突发事件所需经费由办公室统一报销。

主题内容

5.1 基本要求

5.1.1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防消结合,以防为主。把保护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保护财产安全,把火灾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5.1.2 办公室不仅要落实预防火灾的各项措施,更要做好紧急应对突发火灾事故的思想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建立应对突发火灾事故的有效机制,做到常备不懈,快速反应,处置得当。

5.1.3 应急措施要注重采取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手段,保证所有预测、预警设备的完好。

5.2 工作程序

5.2.1 办公室安全领导小组火灾事故处置程序和措施

办公室安全领导小组接到火灾事故信息后应立即向分管领导、院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听从安全领导小组对整个火灾事故的统一协调、指挥工作。

安全领导小组根据火灾现场情况作出判断,立即通过通讯工具,向火灾现场人员发出紧急疏散、自救等指令。

办公室根据院安全领导小组的指示向火灾发生部位发出火灾警报,根据火势蔓延方向,指挥人员有序疏散。

办公室安全领导小组向相关各部门发出扑救火灾和引导人员疏散转移的指令同时做好伤员的救治和120急救车的召唤。

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后,办公室要组织各部门及时清点人员逐人落实并向院安全领导小组报告。

5.2.2 信息报送

造成人员伤亡、财产严重受损的重大火灾应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5.2.3 责任追究

对火灾肇事者的责任追究,由当地司法部门依法审理;对火灾事故负有行政领导责任的追究,依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及我院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9篇:安全应急预案

长葛市后河镇榆林村森源希望学校2013-2014学年度

安 全 应 急 预 案

为了加强和改进学校安全检查工作,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健康,平安地学习、工作、生活,打造平安校园,防范师生安全事故发生,并能快速、及时、妥善处理突发安全事故,切实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从我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一、安全事故应急领导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1.指挥有关教师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安排教师开展相关的排危抢险或者实施求教工作。

3.根据需要对师生员工进行疏散,并根据事件性质,报请上级部门迅速依法采取紧急措施。

4.根据需要对事件现场采取控制措施。

5.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督察指导。

6.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应根据“生命第一”的原则,决定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教师在一切教学活动中,都要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警钟长鸣”的意识,万一遇到突发安全事件,要沉着应对,首先确保在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及时上报,学校安全事故应急的领导和成员闻迅后迅速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求助。

(一)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学校全体师生发现校园火灾均应及时报警,迅速向学校领导汇报。发生在教育场所的火灾,教育活动必须立即停止,并对人员进行安全转移或疏散。如果有伤员,及时抢救。

1.发生火灾事故时,在场教职工及抢险救灾组人员迅速疏散学生,撤离到安全区域。

2.迅速切断有关电源。

3.在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的同时,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4.积极配合消防人员灭火。

5.在进行灭火的同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防止火势蔓延,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学生疏散:敬长庚报警接警:杨书钦

信息上报:孙宏亮负责救援:孔俊鹏

(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应迅速送医院诊治。

2.迅速向上级主管部门、卫生防疫部门报告。

3.做好所食用食物的取样工作,以备卫生部门检查。如是食用校外食物所致,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5.做好家长、家属的工作。

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家长接待:敬长庚后勤保障:杨书钦

信息上报:孙宏亮负责救援:孔俊鹏

(三)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发生交通事故时,对受伤人员及时送医院抢救,并要记清肇事车辆的型号、牌号。

2.保护好事故现场以及重要物品、证据。

3.迅速向交警部门报告,再向学校、家庭、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4.做好家长、家属的工作。

5.配合交警部门做好调查、取证、事故处理等工作。

家长接待:敬长庚后勤保障:杨书钦

信息上报:孙宏亮负责救援:孔俊鹏

(四)恶性伤亡事故。

当学校内发生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时,应立即保护现场,并报告学校应急预案处理的领导,对未死亡人员,学校应采取现场急救,无法或无能力救治,或者无法判断伤亡情况的,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公安部门、医疗救治中心等)报警。

对恶性伤害事故的原因要进行及时调查,实事求是配合部门提供相应证据证件,事故的处理根据调查结果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处理。

学生疏散:敬长庚报警接警:杨书钦

信息上报:孙宏亮负责救援:孔俊鹏

(五)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

应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采取就地隔离、就地观察、就地等待医疗部门治疗。加强预防控制措施,防止造成疫情扩散,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或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应及时采取如下措施:

1.对全校师生员工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发放必要的防护用品。在公共卫生场所完善洗手设备,提供流动水、洗手液、除菌消毒肥皂。

2.所有教室、办公室,人群聚集场所要增加通风的时间和强度,教育师生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注意个人卫生,增强抗病能力。

3.建议师生员工尽量避免接待外地来访的客人,各种集体性人员聚集活动推迟或取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集体活动。

4.一旦发生疫情,严控外来人员进入,教育学生自我保护,限制学生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对我校外出工作人员,学生实行登记制度,经医院进行必要的身体检查,才能复校。

5.学校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家长接待:敬长庚后勤保障:杨书钦

信息上报:孙宏亮负责救援:孔俊鹏

(六)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

发生自然灾害必须以生命安全第一,学校经请示后可以采取必要的停学,对影响师生安全的教育活动,都应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在上下学路上可能危及学生生命安全,应及时告知家长接送或在路上扩送,也可以报警,对可预见性自然灾害,应在未发生灾害前,作出安全部署,对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如地震、龙卷风等,应尽力采取保护和自救措施,事后应及时施救,并将事实情况通过汇报程序汇报。

学生疏散:敬长庚后勤保障:杨书钦

信息上报:孙宏亮负责救援:孔俊鹏

(七)人为破坏。

1.加强校园保卫,阻止外来人员进入校内。

2.发生暴炸等恶性事故,及时报警,学校应保护生者,进行人员安全疏散,对伤员进行救治。

3.发生绑架等突发事件,及时报警,并配合公安部门提供相关破案线索。

4.发生打架斗殴致人伤残等突发事件,报警,及时送伤者入医,保护现场,调查原因。

学生疏散:敬长庚报警接警:杨书钦

信息上报:孙宏亮负责救援:孔俊鹏

(八)、其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如发生师生身体受到意外伤害时,应及时送伤者到医院诊治。

2.及时向学校、家庭和有关部门报告。

3.注意事故现场保护,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

4.妥善处理事故。

长葛市后河镇榆林森源希望学校

2013年9月1日

上一篇:彩色的翅膀阅读下一篇:电厂检修班长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