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2024-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医院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共9篇)

医院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篇1

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已经遍布于全院的各个部门,随着各种应用的深入,医院业务对计算机的依赖与日俱增,在享受计算机给医院带来种种好处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风险。考虑到医院内外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可能引起的危害,以及与其它部门和系统的依赖性。为了确保关键业务的连续,必须有系统、有组织地作好应急预案的准备,尽量降低风险,减少损失。为防患于未然,特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定义

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是在对各部门的全部业务处理功能的严格调查基础上,针对每项关键业务流程,受信息系统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突发事件的影响,准备和实施的一套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其基本价值在于:在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出现之前就已经制定相应措施,做好一定准备;一旦信息系统安全事件发生,可以提供和实施这些替代方案,以最大限度地争取时间,减少损失。

二、医院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报告程序

当各工作站发现计算机访问数据库速度迟缓、不能进入相应程序、不能保存数据、不能访问网络、应用程序非连续性工作时,要立即向信息科报告。信息科工作人员对各工作站提出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做好记录,经核实后及时给各工作站反馈故障信息,同时召集有关人员及时进行讨论,如果故障原因明确,可以立刻恢复的,应尽快恢复工作;如故障原因不明、情况严重、不能在短期内排除的,应立即报告院领导,在网络不能运转的情况下由院领导协调全院各部门工作,以保障全院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分级

根据故障发生的原因和性质不同分为三类:

一类故障:由于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光纤损坏、主服务器数据丢失、备份硬盘损坏、服务器工作不稳定、局部网络不通、价表目录被人删除或修改、重点终端故障、规律性的整体、局部软件和硬件发生故障等造成的网络瘫痪。

二类故障:由于单一终端软、硬件故障,单一病人信息丢失、偶然性的数据处理错误、某些科室违反工作流程引起系统故障。

三类故障:由于各终端操作不熟练或使用不当造成的错误。针对上述故障分类等级,处理原则如下:

一类故障——由信息科主任上报院领导,由医院组织协调恢复工作。

二类故障——由网络管理人员上报信息科主任,由信息科集中解决。

三类故障——由网络管理员单独解决,并详细登记维护情况。

四、发生网络整体故障时的首要工作

1、当信息科一旦确定为网络整体故障时,首先是立刻报告院领导,同时组织恢复工作,并充分考虑到特殊情况如节假日、病员流量大、人员外出及医院有重大活动等对故障恢复带来的时间影响。

2、当发现网络整体故障时,各部门根据故障恢复时间的程度将转入手工操作,具体时限明确如下:

(1)30 分钟内不能恢复——门诊挂号、住院登记、药房等部门转入手工操作。

(2)6 小时内不能恢复——各护士工作站、药房、120 急救站、手术室、医技检查转入手工操作(具体时间由信息科通知)。

(3)24 小时以上不能恢复——全院各种业务转入手工操作。

五、各部门的具体协调安排

1、所有手工操作的统一启动时间须由信息科通知,相关部门严格按照通知时间协调各项工作,在未接到新的指示前不准私自操作计算机。

2、门诊挂号收费处工作协调(1)由各收费部门主任负责总体联络协调,要与信息科保持联系,及时反馈沟通最新消息;(2)当网络系统运行中断超过 30 分钟时,要通知收款员转入手工收费程序;(3)门诊收款员要建立手工发票使用登记本,对发票使用情况做详细登记;(4)当系统恢复正常时,由收款员负责对网络运行稳定性进行监测,如不稳定,及时向信息科反馈情况。(5)在接到使用计算机的指令并重新启动运行后,收款员逐步转入到机器操作。

3、出院结算处的工作协调(1)由财务科主任总体负责联络协调;(2)原则上不在住院处、记帐处进行费用补录,以防止出现帐目混乱;(3)当系统停止运行超过 24 小时,对普通出院患者,推迟出院结算时间。对急诊出院的患 者应根据病历和临床护士工作站记录,进行手工核算,出具手写发票。(4)在网络停止运行期间,出院患者急需结算时,应由该科护士工作站追查是否还有正在 进行的检查项目,并向出院结算处提供详细费用情况后,方可送交结算。

4、护士工作站的协调(1)护士工作站由护理部共同协调;(2)网络故障期间临床科室应详细记录患者的所有费用执行情况;(3)科室详细填写每位患者的药品请领单(包括姓名、住院号、费别、药品名称及用量),一式两份,一份用于科室补录医嘱,另一份送药房作为领药凭证。

5、医生工作站的协调(1)网络故障期间临床科室应详细记录患者的所有费用执行情况;(2)出院带药由主管医生负责掌握经费情况,如出现费用超支时原则上不予带药;(3)接到信息科通知恢复运行时间,按要求补录医嘱。

6、医技检查工作协调(1)在网络停运期间应详细留取、整理检查申请单底联;(2)网络恢复后根据检查单底联登记,通过手工记价补录患者费用。(3)对即将出院或有出院倾向的患者,主治医师要在检查申请单上要注明,检查科室应及时通知科室或住院处沟通费用情况。

7、药房工作协调(1)药剂科应常备医院《药品目录》,必要时由信息科提供药品最新价格;(2)网络故障时,根据临床科室提供的药品请领单发药;(3)网络恢复时对临床科补录的摆药医嘱进行发药并确认,同时与发药时药品请领单内容详细核对,如发现内容不符,须详细追查;(4)网络恢复后对出院带药处方及时进行确认;各工作站接到重新运行通知时,需重新启动计算机,整体网络故障的工程恢复工作,由信息科严格按照服务器数据管理要求进行恢复工作。

六、应急数据恢复工作规定

1、当服务器确认出现故障时,由网络管理员按《数据备份恢复方案》进行系统恢复。

2、网络管理员由信息科主任指定专人负责恢复。当人员变动时应有交接手续。

3、当网络线路不通时,网络管理员应立即到场进行维护,当光纤损坏时应立即使用备用光纤进行恢复,交换机出现故障时,应使用备用交换机。

4、对每次的恢复细节应做好详细记录。

5、平时每月对全系统备份数据要进行模拟恢复一次,以检查数据的可用性。

七、网络服务器故障应急处理规程

网络服务器故障是因硬件或软件原因致使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停止,一旦发生故障,按下列规程处理。

1、信息科应设 24 小时专人值班,监控网络运行。发现问题,在及时处理的同时迅速向科室领导汇报。故障排除后,应完成故障报告,在技术讨论会上汇报。

2、遇到较大故障,信息科工作人员应迅速集合,集体攻关。具体分为 3 个组做以下工作:(1)故障检修组:集中系统管理员继续分析故障、查找原因、修复系统。

(2)技术联络组:迅速与软、硬件供应商取得联系,采取有效手段获得技术支持。

(3)院内协调组:通知全院各科室故障情况,并到关键科室协助数据保存。

3、全院各系统使用科室制定相应的系统故障数据保护措施,并建立数据抢录小组,发现停机,应保存断点,保护原始数据,断点前后表单分开存放。

4、在停机期间,相关科室应组织数据抢录小组在岗待命,一旦系统恢复,当日应立即完成对重要数据的录入,第二天完成全部数据补录。

5、故障排除后,信息科工作技术组应按制定方案分片包干,协助重要科室进行数据补录工作。

医院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篇2

随着医院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应用和普及,医院的网络建设越来越复杂化。同时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所需要做的工作越来越多,只有建立系统的安全网络系统,才能为医院的健康稳定运行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1 现阶段医院网络与信息存在的安全风险分析

目前我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网络系统,以天融信网闸、内外网核心交换机为核心、组建了包括门诊、病房、急诊楼、放射科在内的网络系统,通过内网核心交换机与铁通、省医保、市医保进行联系,外网核心交换机与联通和电信进行联系,形成较为系统、完善的网络系统如下图所示:

目前在网络信息安全方面主要是来自网络病毒、黑客攻击、网络入侵等,主要有:

1.1 病毒、黑客的攻击威胁

网络病毒及黑客攻击是造成电脑系统产生破坏性瘫痪的重要威胁因素之一,而医院系统的各种数据也处于互联网中,同样有着这种威胁和风险的存在。一些医院信息系统的杀毒软件落后或者缺乏必要的更新管理,进一步增加了系统的风险性。

1.2 软件漏洞风险

医院使用的系统中,如果在最初的编程设计方面不够科学和全面,存在软件漏洞,就很有可能成为黑客所利用的工具,造成系统破坏及信息被盗,同时网络病毒和木马等也会因此而侵犯系统,造成系统的不稳定及瘫痪,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在IP协议中,不法分子也会利用预测序列号等方式进入系统内部,盗取信息,破坏系统。

1.3 操作风险

在系统操作方面,如何操作人不懂得正确的操作程序,缺乏足够的知识,就有可能在操作过程中造成操作失误,造成系统毁坏,还有可能引入病毒程序。而且如果加以处理,还将进一步增加危害性。因此操作人员的操作基础及安全意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有效防范医院网络与信息风险的预案措施

2.1 医院内外网的隔离及防护方面

一般来说,医院网络的病毒、黑客、木马都是来自外部网络,因此要确保医院网络的安全,就需要从内外网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一般医院都将网络线路分成了内线和外线两个部分,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网线接口来进行内外网的切换。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置网闸来实现内外网的有效隔离,从而切断来自外网的病毒、黑客木马等。为进一步提升保护效果,还可以增加入侵检测系统,对医院网络内的多台计算机进行分析和检查,查找是否有可疑系统入侵,如果发现并将其进行隔离。这一技术是继防火墙技术之后的又一新型防护技术,不过是只对入侵特征进行分析,如果将其完全隔离,还需要借助防火墙技术,通过双重手段实现有效防护。

2.2 网络协议建设方面

为了防止不法分子通过冒充IP地址的方式,进入医院系统盗取或破坏信息,可以定期进行清理,设IP地址相同或口令相同,并将IP地址及口令与医院系统的计算机MAC绑定,如此黑客即使冒充IP或口令,也会由于缺乏医院计算机的MAC向绑定,不能顺利进入医院内网。另外,还可以通过构建动态与静态结合的防护技术,对于静态信息引入授权访问技术,来限制不法分子查阅及盗取医院信息。动态防护方面主要是通过数据加密形式,如借助RSA加密技术,进行动态加密,来防止信息被盗。

2.3 医院网络安全制度建设方面

在医院的网络系统中操作人员主要是医务人员等,因此还需要对这些进行必要的使用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加强培训制度建设,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在出现各类安全问题时能够应急处理。同时,还应建立数据实时备份制度,对备份情况开展相应的检查,尤其是重要数据要做好备份保存,并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不同岗位人员要有不同等级的访问权限,确保数据可靠完整。

2.4 应急系统构建方面

要在医院内部构建有效的应急处理系统,建立统一领导和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实施统一领导,分工明确,协调有力,各司其职的应急预警处理系统。加强安全监测、分析、评估,建立重大事故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事件要及时进修核查、处理。

2.5 提高安全技术手段

(1)提高外网与内网之间的连接安全。主要是首先需要加强医院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通信内容的扫描,如DOS攻击、Java、Java Script侵入等,这些都需要进行主动防御,还可关闭不必要的端口,禁止访问非法站点,过滤不明通信。提高防火墙功能,应用新一代防火墙技术,加强防火墙的识别功能,如普通应用与移动应用的风险识别,有效识别用户信息,主动防御。应用IDS入侵检测系统,在安全策略库基础上,加强网络与业务系统的通信内容的监测,设置对于安全造成威胁的告警系统,与防火墙联动,主动阻断攻击事件,提高主机资源的抵御能力。进行VLAN划分,对不同的科室设置不同的信息资源访问权限,从而提高网络使用的安全性,降低网络安全维护成本。

(2)重点建设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应用流量监测系统,根据医院中重要的信息系统分类,一般旁路部署于三层交换机,通过镜像端口对各个应用系统进行流量的分流,分别对每二个系统的访问流量、用户、停留时间等进行监测和分析,检查用户自己设置的阀值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主动进行告警。应用SAN存储系统,对医院内部的数据存储设备实施集中管理与整合,促进存储冗余,通过数据权限的设置、备份等技术受到确保数据安全。

(3)实现桌面终端的安全。给医院的每个桌面重点安装防病毒软件,也可以通过自动下载的方式或统一分发的方式安装,要确保同步更新,实现集中管理,确保防病毒能力,不管何种类型的病毒,不管是Windows还是Linux系统,发现入侵系统的可疑程序即刻清除。做好终端管理,主要是在USB使用、移动硬盘等外部设备时要加强控制,尤其是在安装和使用来自互联网的非法软件时要注意程序的安全,要设置非法网站的访问控制,确保安全应用。要及时进行软件升级,要及时进行系统补丁的升级,修复存在的安全漏洞。

(4)加强全网的安全监测和管理。健全和完善安全监测平台,要确保所以安全设备实现有效联动,提高对医院内部所有网络的基础设备与安全设备的监测水平,确保业务安全运行、性能达标、配置科学、预警有效,加强风险分析并生成量化报告,实现安全运行标准化,提高安全防范的整体性。要建设云安全管理平台,借助虚拟化平台,将不同种类的安全措施实施集中管理,对于数据防丢失(DLP)、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SIEM)与终端保护方案等都实施云服务,通过虚拟化来降低维护的成本,提高医院内部网络安全运行效率。加强与防病毒厂商的合作,不断提高服务器的安全检测功能,不间断识别网络通信和阻止虚拟架构的配置更改,有效停止未授权用户的操作行为,在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条件下抵御外部攻击等。

总之,要不断完善医院的安全应急处理能力,及时解决出现的安全问题,建立相应的责任制,构建分工明确、协调有力、技术有支撑、制度有保障的风险处理系统。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发展,社会生活和工作的各个角落已经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医院系统管理中也逐步引入网络与信息技术来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虽然这些技术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质量,但也相应的存在的一定的风险。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医院网络及信息管理方面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应急预案解决措施。

关键词:医院网络与信息,安全,风险,应急预案处理

参考文献

[1]吴南.医院网络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问题及保障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6.

[2]纪凤锦,孟双双,刘建.PACS在医院网络建设中的应用及维护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16.

医院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篇3

1.1编制目的

根据路桥集团海外公司生产实际,工程项目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所在国的政局时有变化,一些突发事件对我工作人员及项目安全潜在一定的威胁。为保障海外工作人员的安全,及时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确保公司员工及财产的安全,特建立海外项目人员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及预案。

1.2编制原则

1.2.1预防为主,快速响应:时刻做好应对海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和应急响应,认真做好日常信息收集,监测预警及宣传教育等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涉外事件的因素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2.2以人为本,确保安全: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保障项目部职工临时工的生命、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2.3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涉外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由海外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主要成员组成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总经理任组长,书记任副组长,统一领导和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前方沟通、综合协调、联络人、维稳(负责善后事宜)等业务组;当事海外项目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做好应急救援事宜。应急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综合协调、联络人、维稳(负责善后事宜)等业务组,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局势进展。突发事件小组按职责分工做好应急处置的相关工作。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海外公司所属各海外项目部,面对重大安全威胁突发事件,严重威胁我公司海外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或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各类突发事件。

2.组织机构和应急职责

2.1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设立三级管理体系,海外公司领导小组为一级,项目部领导小组为二级,项目各科室、各班组为三级。

2.1.1海外公司重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由以下成员组成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书记

成员:副总、总工、部门负责人

(1)沟通业务组(国内):总工任组长,工程部经理为成员。

(2)综合协调业务组(国内):书记任组长,办公室主任为成员。

(3)联络人业务组(国内):副总任组长,人力资源助理为成员。

(4)维稳业务组(国内):副总任组长,政工、保障部、企管部、财务部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1.2海外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应由以下成员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书记 副经理

成员:项目经理助理、办公室负责人、机料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工程负责人。

(1)应急办公室(海外):项目书记任组长,项目办公室、机料、财务、工程负责人为成员。

(2)综合协调业务组(海外):项目副经理任组长,项目办公室、机料、财务、工程负责人为成员。

(3)联络人业务组(海外):项目总工任组长,项目人力专员为成员。

(4)维稳业务组(海外):项目书记任组长,项目办公室、机料、财务、工程负责人为成员。

2.2应急职责

2.2.1重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职责(公司级)

审定各海外项目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掌握项目部所在国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可调用应急资源;批准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负责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指挥、协调管理和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响应行动;判断事件形势和事态发展走向,提出处置建议;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迎接下一步行动。

2.2.2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小组职责(项目级)

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商议或直接发出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令,指挥、协调、调用应急资源,集中力量组织救援,按程序向上级报告。

2.2.3国内业务组

沟通业务组(国内):当事故发生时,立即与项目部、国内上级部门、政府有关部门联系,请求紧急救助。

综合协调业务组(国内):掌握海外公司可调用应急资源;指挥、协调管理和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响应行动;判断事件形势和事态发展走向,提出处置建议。

联络人业务组(国内):建立海外人员详细档案,传递人员动态信息。

维稳业务组(国内):对回国人员,出现人员伤亡死亡情况,进行医疗救治、伤残鉴定、人员安置、人身意外保险、抚慰抚恤等善后处理工作。

2.2.4国外业务组

应急办公室(海外):应急办公室负责将各项应急指令传递给相关部门和人员;负责制修订项目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确认应急联络电话;负责应急值班,收集、接收、报告和传达突发事件信息,跟踪事件动态,并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提供应急处置工作的技术信息支持和通信保障工作。

综合协调业务组(海外):负责协调与有关部门联系,协调突发事件应急过程中需要外交途径解决的问题和信息收集、汇总和上报。并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负责应急资金筹集,确保资金能满足求援抢险需要;负责应急物资的购买和调配。

联络人业务组(海外):每天编制《海外人员动态表》、建立包括国内联系人在内的完善的人员信息表格,及时传递给国内。

维稳业务组(海外):对海外人员,出现人员伤亡死亡情况,进行医疗救治、伤残鉴定、人员安置、人身意外保险、抚慰抚恤等善后处理工作。

2.2.5应急的各项准备

(1)车辆准备;(2)消防设施的准备;(3)急救药品的准备;(4)防护用品的准备;(5)食物储备的准备;(6)人员精简的准备;(7)现金准备。

2.2.6紧急救助

当事故发生时,项目部立即与中国大使馆及当地中资机构联系,请求紧急救助。

2.2.7通信联络

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和应急小组相关人员通信联络要保持24小时畅通。

3.应急程序

3.1信息收集、分析和预警

3.1.1应急小组收集、获取、记录、整理各个渠道的信息,收集渠道包括但不限于:(1)政府通告;(2)外交部门、使(领)馆通告;(3)新闻媒体。(4)来源于本单位各级组织和员工的信息。

3.1.2应急小组对预报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

3.1.3应急小组下达预警指令,由各项目科室负责人负责执行。

3.1.4根据事态变化,领导领导小组下达解除预警指令,由应急小组通知各科室、班组,解除预警。

3.2应急预案启动

3.2.1当突发事件发生,现场应急预案启动,并立即上报领导小组,同时启动应急预案。

3.2.2预案启动后,应急小组和有关人员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并报告海外公司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3.3 应急工作步骤突发事件按照其发生、发展过程,分为瞬时事件和非瞬时事件

3.3.1瞬时事件,即发生和结束在瞬间完成,应急反应主要是救治伤者、恢复生产和处理善后。

3.3.2非瞬时事件,即事件本身在持续发展,应急反应主要是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3.3对非瞬时事件,项目部根据事发现场情况,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着重应急资源的协调、技术支持、法律、外交、商务及信息管理。

3.4信息发布

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应在信息发布前报海外公司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审批。

3.5应急预案终止

根据突发事件的控制和发展情况,由公司突发事件领导领导小组组长下达本预案的终止令。

3.6善后处理

应急预案终止后,出现人员伤亡死亡情况,进行医疗救治、伤残鉴定、人员安置、人身意外保险、抚慰抚恤等善后处理工作,由维稳业务组负责。

4.预案实施与解释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医院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篇4

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简介

为了完善医院的消防安全工作,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广大医护人员、患者、医院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相关规定,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医院灭火和应急疏散工作由灭火行动组、通信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救护组、现场警戒组组成,具体分工如下:

1、灭火行动组:由医院保卫科和义务消防队员组成,保卫科长张志宏任组长,并兼任火场临时指挥员,灭火行动组主要负责本院初期火灾的扑救工作。

2、通信联络组:由医院总值班、各部门、重点要害部位负责人组成,医院办公室主任崔文利任组长,负责通信联络及各部门工作的统一协调。

3、疏散引导组:由医院保卫科和重点部门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医院保安人员组成,保卫科消防专干任组长,负责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及财产的安全转移。

4、安全救护组:由医务科领导及各临床科室骨干人员组成,负责火灾时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5、现场警戒组:维持火场秩序。

二、报警和接处警程序

1、中控室值班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对全院的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动静态全方位24小时监控。

2、中控室收到监控区的火警信号及火警电话后,应立即用对讲机通知保卫科值班人员、巡逻员赶赴现场,并电话通知值班领导。

3、值班人员赶赴现场后,如未发生火灾,应查明警示信号的报警原因,并做详细记录。

4、如有火灾发生,应根据火情,立即拨打“119”报告消防队,并将信息反馈中控室,同时进行灭火及疏散工作。

5、中控室根据火灾情况,调集有关人员启动灭火和应急预案。

三、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与措施

1、为使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顺利进行,保卫部门应加强日常性检查,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2、公共聚集场所应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出入口有明显标志,消防通道及防火门不能锁闭,疏散路线有明显的引导图例。

3、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人员应迅速赶赴火场,利用应急广播指挥人群有组织地疏散。

4、疏散路线尽量简捷,安全出口的利用要平均。

5、疏散引导组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统一指挥。

四、扑救初期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1、当火灾发生时要沉着冷静,采用适当的方法组织灭火、疏散。

2、对于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抓住战机,迅速消灭。

3、对于不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采取“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先控制火势的蔓延,再开展全面扑救,一举消灭。

4、火场如有人员受困,要坚持“先救人,后救火”的原则,全盘考虑,制定灭火疏散方案。

5、火场扑救要采取“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6、火灾扑救要服从火场临时指挥员的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当消防人员赶到后临时指挥员应将火场现场情况报告消防人员,并服从消防人员统一指挥,配合消防队实施灭火、疏散工作。

7、火灾扑救完毕,保卫部门要积极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调查火灾原因,落实“三不放过”原则,处理火灾事故。

五、通信联络,安全救护及现场警戒的程序和措施

1、所有参加灭火与应急疏散工作的部门领导、工作人员应打开通信工具,确保通讯畅通,服从通信联络组长的调遣。

2、总务科通知值班水工、电工在火场待命。

3、医务科组织人员在现场及时救治火场受伤人员,必要时与其他友邻医院联系救治工作。

4、医院车队应调集车辆,确保交通畅通。

5、医务科、总务科、设备科人员对被抢救、转移的物资进行登记、保管,对火灾损失情况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清理登记。

6、安保人员迅速赶赴火场,进行现场警戒,维持秩序。

六、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的生产恢复工作

1、事故报告

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作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

2、事故统计

对事故过程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工作提供依据。

3、事故分析总结

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做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定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

4、进行奖惩

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处理应急预案 篇5

为有效防范医院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风险,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建立和健全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计算机技术和医院业务应急处理和保障能力,确保患者在特殊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持续、稳健运行。

根据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要求和有关信息系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并结合医院的实际,编制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和职责

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管理的总体要求,成立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保障领导小组(简称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全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工作。

1.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由院长担任。副组长由主管副院长担任。

成员由信息科、财务科、院办、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药剂科、等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应急小组日常工作由信息科承担,其他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2.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医院信息化建设全面领导工作;(2)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各科室信息化建设工作;

(3)组织相关科室负责人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信息化工作,根据医院信息化需要对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进行调整;

(4)研究决定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事项。(5)制定医院内部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6)做好医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

(7)协调医院内部各相关部门之间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协调 1

与软件、硬件供应商、线路运营商之间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

(8)组织医院内部及外部的技术力量,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二、医院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报告程序

当各工作站发现计算机访问数据库速度迟缓、不能进入相应程序、不能保存数据、不能访问网络、应用程序非连续性工作时,要立即向信息科报告,夜间与总值班联系,由总值班联系信息科值班人员。信息科工作人员对各工作站提出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做好记录,经核实后及时给各工作站反馈故障信息,同时召集有关人员及时进行分析,如果故障原因明确,可以立刻恢复的,应尽快恢复工作;如故障原因不明、情况严重、不能在短期内排除的,应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在网络不能运转的情况下由应急领导小组协调全院各部门工作,以保障全院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分级

根据故障发生的原因和性质不同分为三类和其它故障:

一类故障:由于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光纤损坏、主服务器数据丢失、备份硬盘损坏、服务器工作不稳定、局部网络不通、价表目录被人删除或修改、重点终端故障、规律性的整体、局部软件和硬件发生故障等造成的网络瘫痪。

二类故障:由于单一终端软、硬件故障,单一病人信息丢失、偶然性的数据处理错误、某些科室违反工作流程引起系统故障。

三类故障:由于各终端操作不熟练或使用不当造成的错误。针对上述故障分类等级,处理原则如下:

一类故障——由信息科主任上报院应急小组领导,由医院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恢复工作。

二类故障——由系统管理人员上报信息科主任,由信息科集中解决。三类故障——由系统管理员单独解决,并详细登记维护情况。

1、当信息科一旦确定为网络整体故障时,首先是立刻报告应急小组领导,同时组织恢复工作,并充分考虑到特殊情况如节假日、病员流量大、人员外出及医院有重大活动等对故障恢复带来的时间影响。

2、当发现网络整体故障时,各部门根据故障恢复时间的程度将转入手工操作,具体时限明确如下(如病人或病情需要可随时转入手工操作):

(1)30分钟内不能恢复——门诊挂号、住院登记、门诊医生、药房等部门转入手工操作。

(2)6小时内不能恢复——住院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手术室、医技检查转入手工操作。

(3)24小时以上不能恢复——全院各种业务转入手工操作。

五、应急数据恢复工作规定

1、当服务器确认出现故障时,由网络管理员按《数据备份恢复方案》进行系统恢复。

2、网络管理员由信息科长指定专人负责恢复。当人员变动时应有交接手续。

3、当网络线路不通时,网络管理员应立即到场进行维护,交换机出现故障时,应使用备用交换机。

4、对每次的恢复细节应做好详细记录。

5、平时应定期对全系统备份数据要进行模拟恢复一次,以检查数据的可用性。

六、网络服务器故障应急处理规程

网络服务器故障是因硬件或软件原因致使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停止,一旦发生故障,按下列规程处理。

1、信息科应设专人管理,监控网络运行。发现问题,在及时处理的同时迅速向科室领导汇报。故障排除后,应完成故障报告,在技术讨论会上汇报。

2、遇到较大故障,信息科工作人员应迅速集合,集体攻关。具体分为3个组做以下工作:

(1)故障检修:集中系统管理员继续分析故障、查找原因、修复系统。(2)技术联络:迅速与软、硬件供应商取得联系,采取有效手段获得技术支持。

(3)院内协调:通知全院各科室故障情况,并到关键科室协助数据保存。

3、全院各系统使用科室制定相应的系统故障数据保护措施,并建立数据抢录小组,发现停机,应保存断点,保护原始数据,断点前后表单分开存放。

4、在停机期间,相关科室应组织数据抢录小组在岗待命,一旦系统恢复,当日应立即完成对重要数据的录入,第二天完成全部数据补录。

5、故障排除后,信息科工作技术组应按制定方案分片包干,协助重要科室进行数据补录工作。

6、故障排除后2天内,信息科应组织技术研讨会,分析故障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完成故障排除报告院领导

七、应急保障

(一)平时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防护

1、组织管理措施:应急组织机构要进行层层把关,层层落实,对组织机构中的人员及联系方式,要做到及时更新,并进行定期的安全知识培训。

2、技术保障:一方面进行网络设备的安全加固,例如增加防火墙、入侵监测设备等,对已知的系统漏洞及时安装补丁程序,另一方面要进行技术储备,对内部进行人员定期培训,同时采取通过向专业网络安全公司购买安全服务的方式,加强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和效率。

3、在网络工程建设和规划方面,要切实加强网络安全方面考虑,设计时要考虑设备的冗余备份,信息存储的异地备份等。

(二)应急预案演练

医院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篇6

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事故运行机制,有效预防、积极应对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处置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减少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健康损害。特制定我院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机制。建立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医疗救治体系,在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时迅速开展医疗救治。

二、人员及技术保障

开展专业技术人员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培训,加强应急处置力量建设,提高快速应对能力和技术水平。健全专家队伍,为事故核实、级别核定、事故隐患预警及应急响应等相关技术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三、物资与经费保障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所需设施、设备和物资的储备与调用应当得到保障;使用储备物资后须及时补充;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产品抽样及检验等所需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保障应急资金。

四、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宣传培训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急准备,落实各项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加强宣教培训,提高公众自我防范和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意识和能力。应当加强对食品安全专业人员、食品生产经营者及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与培训,促进专业人员掌握食品安全相关工作技能,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提高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五、报告时限和内容

发现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损害的情况和信息,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负责本单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关部门报告。报告疑似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时,应当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人数等基本情况。

六、应急处置措施

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利用医疗资源,开展食品安全事故患者的救治。

七、责任追究

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食品安全事故重要情况或者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总结

医院计算机网络故障应急预案分析 篇7

1 应急预案责任制

应急预案责任制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 医院院长为应急预案责任制的第一负责人, 并与其他部门的相关责任人共同组成保证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可靠运行的管理小组; (2) 医院计算机网络故障管理小组主要负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 保证医院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 并及时对管理工作进行协调等; (3) 医院计算机网络中心的主要工作是承担应急恢复信息系统运行的技术保证; (4) 医院的后勤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应急恢复信息系统供电和网络布线的技术保障; (5) 医院各个行政部门、业务职能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保证医院的正常运作秩序, 并依据相应的应急预案采取一定的措施。

本文所设计的医院计算机网络故障应急预案可广泛应用于门诊、急诊、医务科、护理部、财务科、药局等医院信息系统的各业务职能部门。当医院计算机网络发生较大面积的故障时,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向领导小组上报。接到报告后, 领导小组要以最快的速度启动故障应急预案, 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医院计算机网络恢复正常运作。

2 应急预案通报制度

应急预案通报制度中有以下几个要点: (1) 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出现较大面积的瘫痪、供电系统故障时, 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及时向故障应急预案的部门负责人上报, 同时, 部门负责人应通知医院管理部门、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药局等做好应急措施; (2) 故障负责部门要在15 min内大体查明导致计算机网络大面积瘫痪或供电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 并将系统恢复正常运行所需的时间和查得的结果告知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必要时, 还要上报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 (3) 在排除故障后, 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或后勤管理部门需要及时上报领导小组, 请求结束应急预案措施。领导小组经商议后决定是否停止应急预案, 并由医务科向医院的其他部门下达决策结果; (4) 在排除故障后, 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或后勤管理部门需要向领导小组上报故障原因、处理结果等信息; (5) 对于系统瘫痪超过15 min的故障, 计算机网络中心应即刻通过电话上报该市卫生局信息中心和医疗保险部门。

3 信息系统故障的应急措施

各业务部门一般应在获知信息系统故障不能排除, 并获知故障初步原因和所需恢复间后, 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各业务部门应在窗口设置“计算机故障”告示牌, 部门负责人及时到现场组织、协调工作。 (2) 启用应急预案时, 在排除信息系统运行故障的同时, 在门诊大屏幕上循环播出故障告示, 做好解释以及对患者的疏导、应诊等工作。 (3) 当医疗保险结算系统出现故障时, 患者需按自费标准登记和缴费, 并打印白费收据。待信息系统回复正常后, 再作进一步处理。 (4) 医院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时, 在财务科、急诊收费窗口开启费用查询单机版软件或参照事先打印的费用单价, 对医疗保险患者按自费标准结算, 并开具手工收据。另外, 其他业务部门也可以启动手工作业。 (5) 财务结算部门一般在故障后的15个工作日内, 凭原手工收据为医疗保险患者重新划卡结算。 (6) 对信息系统故障期间产生的手工数据, 应视情况在故障排除后予以补录。

4 技术保障实施细则

4.1 网络设备保障

当前置机、帧中继工作正常, 发生医疗保险患者结算失败时, 计算机网络管理部门应与医疗保险信息中心联系, 了解故障原因和恢复时间。

4.2 服务器保障

主服务器采用双机互为热备, 磁盘阵列柜的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区域控制服务器备有备用服务器。

4.3 应用软件保障

应用软件保存各版本源代码和文档。对软件升级采取立案、报批、修改、测试、爿验收的管理模式, 降低软件质量风险。应用软件版本升级或程序补丁造成部门和全部不能正常运行时, 系统管理员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复原程序。

4.4 供电保障

医院信息系统主机房采用2路电源供电, 同时配备UPS备用, 对按照UPS技术手册所规定的时间定期放电重启测试。信息系统主机房2路电源中的任何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时, 另一路备用电源通过手工切换, 即可恢复供电。当2路电源同时发生故障时, 可采用UPS供电。

5 计算机网络中心应急措施

计算机网络中心的应急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计算机网络中心工作人员监测到系统故障或接到业务部门信息系统故障的消息后, 应立即向本部门负责人汇报, 并按《计算机网络中心员工岗位职责》立即排查通信线路、网络设备、服务器、数据库、应用程序和供电设备的运行状况等, 并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初步汇总, 找出故障原因、预计恢复时间。 (2) 计算机网络中心工作人员应按各自的岗位职责, 告知各业务部门故障的原因和故障恢复时间。对于主要业务部门信息系统瘫痪超过15 min的故障, 应通过电话即刻报告给该市卫生局信息中心和该市医疗保险信息中心。 (3) 计算机网络中心工作人员应按《技术保障细则》排除故障, 必要时, 应立即联系供应商获得技术支持。 (4) 如果故障恢复时间较长, 计算机网络中心负责人应向领导小组及时汇报, 由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处理。 (5) 信息系统故障排除后, 计算机网络中心负责人应立即上报领导小组, 由领导小组决定是否停止应急预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朱长生.数字化医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及对策[J].医学信息, 2005 (07) .

医院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篇8

1 数据统计与分析

1.1 文献年度分布。文献年度分布及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从图1文献年度载文量和变化趋势来看,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成果大体呈上升趋势。2005年最早出现2篇研究文献,2010年研究成果量迅速增长到13篇,2013年达到32篇的峰值,2014年又回落到20篇。可以看出,该领域研究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2000年到2009年是起步阶段,2010年到2015年是快速增长阶段。

1.2 文献来源分布。对文献来源进行统计,结果显示,125篇文献分布在36种期刊、一个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一个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发文3篇以上的有14种期刊,共60篇,占总发文量的48%;档案学核心期刊共发文48篇,占总发文量的38.4%,分别如下:《兰台世界》16篇,《档案学通讯》9篇,《档案学研究》和《中国档案》各5篇,《档案管理》《北京档案》《浙江档案》和《山西档案》各3篇,以及《档案与建设》1篇。

1.3 研究机构分布。125篇文献的第一作者大致分布在高校院系、高校档案馆和地方档案局(馆)、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具体分布如表2所示。

由表1可知,研究机构分布广泛,有高校、高校档案馆和地方档案局(馆)、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这也可分为档案学者和档案工作者。其中,发文在3篇以上的研究机构有:湘潭大学12篇、河北大学5篇、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4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档案馆3篇。数据显示,档案工作者的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58.4%,档案学者的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41.6%。可以看出,档案工作者是我国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的研究主体。

1.4 作者分布。普赖斯定律:n=0.749(ηmax)1/2,其中发文量n篇以上的为核心作者,ηmax 为发表论文最多的作者所发表的论文数。由表2可知,发文最多的为湘潭大学的向立文,共计发文9篇,所以ηmax=9,n=2.247,取最大整数3,所以发文量3篇以上为该领域研究的核心作者,如表2所示。

统计数据显示,核心作者共发文18篇,占文献总量的14.4%。根据普赖斯定律,当核心作者发文量约占文献总量的20%时,学科的核心作者群才算形成,所以该领域还未形成核心作者群,有待学者们进一步加深研究。

表3显示,125篇文献共出现了141位作者,从期刊论文的合著情况看,共有36篇文章的作者在2人或2人以上,合著度是28.8%,而且是以2人合著为主。总体来说,我国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文献合著率较低,作者之间交流较少,合作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2 主题内容分析

笔者将文献的主题内容研究划分为7个方面,具体发文量及占比,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我国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的内容广泛,其中档案部门应急预案建设研究最多,占文献总量的44%,学者对这一研究主题主要阐述了档案应急预案的重要意义、编制原则、分类和基本内容、编制步骤、存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等问题。由于2006年1月6日国务院发布并实施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8年汶川地震后,国家档案局编制并发布了《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和《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因此研究内容就相对细化了。如出现了对专门类型档案馆的应急研究,主要有医院档案馆、企业档案馆和城建档案馆应急研究。此外还有鲁汉蓉《基于旅游目的地的藏族档案防灾策略探析》,陈文贵《论建立山美水库水利档案灾害应急处置预案体系的重要性》等的案例研究。

学者对于另外几个方面的内容也进行了研究,如档案部门应急抢救机制,毛惠芳以一篇硕士学位论文详细介绍了通过预警、应急和抢救,来构建档案灾害管理体系。而许登霞对构建档案馆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谈了几点思考,提出应当从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档案安全防范重点、加强档案馆库建设、加强安全设施建设以及加快档案数字化进程来来构建档案安全保障体系。除此之外,在档案馆自然灾害防治的研究上,胡红霞以美国、日本为例,介绍了发达国家档案自然灾害防治的历程和经验,认为我国可以借鉴其发展,如高度警惕的防灾意识、充分的防灾准备等。

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存在的问题。

3.1.1 研究主体分布不均衡,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群体。统计数据显示,研究机构分布在高校、高校档案馆和地方档案局(馆)、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由于高校档案馆和地方档案局(馆)、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的人员都属于实际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凭借其丰富的工作经验优势,其发文量比档案学者要多,因此档案工作者是我国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的研究主体,这导致了我国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主体分布不均衡。而且从论文的作者分布与独著、合著及合著度来看,合著度较低,还未形成有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群,还有待档案学者和档案工作者进一步加深研究。

3.1.2 主题内容研究不够深入且较多重复。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的主题内容涉及7个大的领域,覆盖面较宽。但从纵向角度来看,则不够深入、系统。如有44%的文献是对档案应急预案的重要意义、编制原则、分类和基本内容、编制步骤、存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等问题的研究,一方面聚合度高,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大量的重复研究,所提论点相似,缺乏创新点。这种过多偏重宏观方面的研究选题,使得研究成果不够深入、更不够系统。

3.1.3 研究方法单一。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研究方法多是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少。在125篇文献中,只有5篇运用案例分析法,如丁平以贵阳城建档案信息系统为例展开分析;鲁汉蓉结合西藏旅游特色谈藏族档案防灾策略;陈文贵从山美水库水利档案谈灾害应急处置预案体系的重要性;卞咸杰通过汶川地震谈对档案馆建筑安全设计的启示;胡红霞以美国、日本为例,介绍了发达国家档案自然灾害防治的历程和经验。个别硕博论文运用到了社会调查法。不过总体来看,研究方法还是过于单一,形式不够新颖,没有较强说服力。

3.2 建议。

3.2.1 档案工作者和档案学者加强合作,建立团队。由于档案安全应急预案是一项业务性较强的工作,因此作者之间可以建立团队,相互交流。团队的形式有很多,档案学者之间、档案工作者之间,最重要的是档案工作者和档案学者之间的团队合作,发挥学者的理论优势和实际工作者的业务能力,相互探讨,更好地促进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的实践工作。这不仅能形成有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群,还能解决研究主体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3.2.2 细化档案安全应急预案,为学界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档案部门在制定预案时,多是照搬上级制定的预案,只将其文件名字换一下,而内容却是笼统的、方向性的话语。因此要将理论和实践要相结合,细化档案安全应急预案,进而完善相关理论。基于细化的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学者们的研究才能挖掘更多的创新点,研究成果也会更加深入、系统。

医院行政部门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篇9

一、常用电话号码[

-http:///]

火警电话:119,消防股***转***

二、院部消防工作分工职责

***(院长):具体负责指挥抢救伤员、疏散人员、物资、救护等协调全院消防工作。

***(副院长):具体负责伤员救治、组织抢救、转移伤员等工作。

***(副院长):具体负责疏散围观群众,向公安消防火场总指挥报告灾情,按统一步骤,组织职工贯彻执行,做好安全工作。

***(副院长):负责指挥疏散人员,看管好抢救出来的物件,协调各科室抽调人员组织灭火、抢救。

***(办公室):负责报告火警,切断电源,通知科室参加灭火,转移设备、安排救火所需水源、救火设备。到一线参加灭火,指引群众疏散等工作。

三、应急措施

1、指令一名职工负责建立防火安全情况登记表,内容应包括消防栓、灭火器、仓库通道、电线、电路、门窗等情况。

2、日常巡查中应重点检查消防栓、灭火器、仓库通道情况,如发现问题,应仔细观察分析,找出原因,及时解决,并汇报科、处及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同时应在登记表中做好记录。

3、任何人发现火灾应立即报警,同时报告院总值班及院领导。报警人员在报警时应同时说清着火地点、部位、燃烧物品、火灾状况等。同时报告院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做好灭火前的必要准备工作,及时记录火灾情况。

4、接报告后,本部门在场工作人员必须无条件及时赶赴现场,参加救火行动。在领导小组指挥下,疏散救护工作要有条不紊,责任到人。首先进行引导护送,向安全区(安全通道、消防楼梯)疏散,同时要查清现场是否有遗漏人员,疏散次序按现场通知办。其次是接应救护车,指引救护人员及时对伤员进行处理或送于未有火灾发生处进行救治。

5、现场成立灭火救灾指挥部,由院领导及事发部门负责人组成,院长任总指挥。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查看火情,掌握火势发展情况,随时向119指挥中心通报火情,根据火情指挥切断电源、可燃性气体源,指挥工作人员灭火,指挥抢救伤员,疏散物资,及时控制火势蔓延。在向119报警后,及时派出人员接应消防队和清除交通通道障碍,疏散围观群众,做好警戒工作。公安消防队到达后,及时向公安消防火场总指挥报告灾情,按统一步骤,组织职工贯彻执行,做好安全工作。

6、现场指挥员有权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决定如下事项:使用各种水源,限制用火用电直至停止使用,划定警戒区,封锁道路等。

7、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划分安全警戒线,安全警戒线分为建筑物外围警戒和火灾现场警戒。外围警戒要及时消除路障,劝阻无关人员、车辆离开现场,维持好建筑物外围秩序,为公安消防队到场展开灭火创造有利条件。火灾现场警戒要及时指挥疏散人员,看管好抢救出来的物件。

四、责任分析

1、当班人员(含临时工)人为引起火灾,当班人员负全责。当班人员(含临时工)未能及时发现火情或者发现火灾但未及时报告、未立即扑救,当班人员(含临时工)负主要责任。

2、日常巡查中未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未及时上报和未及时采取救急措施,属当事人责任。

3、因平时未认真维修保养,导致消防用水、用电、灭火器材不完好,影响灭火行动,当事人负主要责任,科长负领导责任。

4、紧急状态时,科长未及时调集人力、物力及时救急,属科长责任。

5、各处、科室负责人的手机无故关机,致使火灾事件不能顺利上传下达,均要追究各自的责任。

五、事后总结

1、轻伤事故的报告不超过20小时,重伤以上重大事故的报告不超过1小时(从发现起计算)。

2、发生事故的次日,应将事故基本事实情况、结果及责任人的处理意见,书面报院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3、发生事故科室负责人在事故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在所属部门大力宣传,杜绝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4、事后组织重建、医院工作秩序等,由院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安排。

上一篇:商务个人工作述职报告下一篇:商标权法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