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戏曲进校园总结

2022-1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是一种事后记录方式,针对于工作结束情况、项目完成情况等,将整个过程中的经验、问题进行记录,并在切实与认真分析后,整理成一份详细的报告。如何采用正确的总结格式,写出客观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戏曲进校园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小学戏曲进校园总结

浅谈小学戏曲进校园的途径与方法

【摘要】中国是文明古国,拥有无数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戏曲作为中国文化艺术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具有极其鲜明的特点,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过去,传统戏曲是民间普及率最高的艺术欣赏活动。现在,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渐渐被现代流行文化所埋没。所以,让戏曲艺术走进小学校园是戏曲艺术想要蓬勃发展的必要途径。通过小学生进行戏曲文化的传播,可以为学生从小培养艺术素养打下良好基础,真正从源头上解决戏曲艺术的传承问题。

【关键词】戏曲疑问;小学校园;途径与方法

一、积极营造校园戏曲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

(一)戏曲文化环境的布置

想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戏曲文化氛围,首先就是利用最直接的方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对戏曲艺术产生了解,通过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如在学校的黑板报、宣传栏、文化长廊向学生普及戏曲基础知识,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对戏曲产生最基础的了解,配合小学生本身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培养对戏曲艺术最初始的兴趣。

(二)戏曲文化的视听结构布置

戏曲艺术进校园,需要学校利用当前已有的传播手段,在日常对学生进行戏曲文化的熏陶,如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等形式为学生们开设戏曲欣赏的栏目板块,播放一些小学生或名家演唱的戏曲有名片段供学生赏析,还可以在日常引导学生通过收看央视戏曲频道或是在公园走访一些传统戏曲表演者了解并欣赏传统戏剧。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另一方面对缺乏戏曲天赋的学生也可进行艺术认知的熏陶。戏曲作为一项视听艺术,其色彩华丽的服饰、宛转悠扬的唱腔、一板一眼的身法手势、种类繁多的脸谱,都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兴趣的要素,学生在收看收听相关传统曲目之后,不仅会对传统戏曲产生启蒙认识,逐渐地也会对传统戏曲产生系统完整的记忆体系,将传统戏曲这一经典民族文化深深地烙在学生的脑海里。

二、将戏曲文化融入课堂,让学生走近戏曲艺术

传统戏曲进入小学校园,最主要的阵地还是课堂教学,作为戏曲艺术进校园工作的主力军,小学音乐教师承担的责任意义重大。虽然当前小学阶段的戏曲艺术的教学内容大部分还是以赏析和知识了解为主,小学音乐教师要敢于创新,将现代音乐教学与传统戏曲教学有机结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理特点,对易学、易唱的名段进行模仿、演唱,通过亲身演唱,帮助同学身临其境的感受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传统戏曲的学习兴趣。

小学戏曲课堂的阵地不仅仅局限于音乐课堂,还可以与语文、美术、思想品德课堂相结合。在语文课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赏析一些戏曲的经典唱词,了解修辞手法和思想主旨,对学生在写作方面会有较大提升。在美术课堂,老师可以教学生手绘脸谱面具、自制戏剧头饰、设计戏剧服装等,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戏曲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在思想品德课上可以利用戏曲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于中国戏曲这一历史悠久的文化瑰宝作以历史分析,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学习并传承戏曲文化精神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三、积极开展戏曲活动,引导学生传承戏曲精神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和音乐教师对于戏曲学习的专业性,学校不仅要把戏曲作为课堂内容引进校园,更要将其提升到传承发展民族文化,与不良、低俗文化作斗争的高度来认识。为了提高戏曲教学的专业性,学校可以定期聘请当地戏曲名家或专业学者来校开展知识讲座或传播演出,在给老师提供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艺术修养提高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充分感受专业戏曲从业者的表演能力和戏曲的魅力。在学校内部可以成立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的戏曲社团,聘请校外专业戏曲从业者进行训练与指点,为有基础的学生向专业化发展提供广泛的平台。学校可以积极开展戏曲知识竞赛、戏曲展演比赛等形式给学生提供表演、实践的舞台,不仅能让有天赋的学生展现自我得到锻炼,也可以让有兴趣的同学提高对戏曲学习的积极性,让戏曲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加强戏曲传承的普及程度。

四、结语

戏曲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引入小学课堂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扩展,最重要的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并逐步发展。这不仅是当代戏曲文化的发展需要,更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虽然戏曲进校园的工作还任重道遠,但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戏曲教学内容中出现的问题,真正让戏曲艺术从娃娃抓起,在学生今后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仲春梅.戏曲进校园的意义分析[J].戏剧之家,2017 (12):31.

[2]李旭.让戏曲艺术点亮小学音乐课堂[J].考试周刊, 2017(12):40.

[3]孙伟,冯磊.论戏曲艺术与校园德育的交融[J].高校教育管理,2012(03):27-31.

作者:李秧秧

第2篇:“戏曲曲艺进校园”研究综述

摘要:自2008年2月教育部宣布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10省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后,随即在全国逐步推广。“京剧进课堂”活动的展开,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研究的范围也延展到了戏曲曲艺这两个大的方向,各界人士对于“戏曲曲艺进校园”这一校园活动纷纷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讨论。目前,学界对“戏曲曲艺进校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承与保护的历史意义和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意义上;在校园实施上主要集中在课堂内校本课程与师资的研究以及课堂外如何培养兴趣与实践活动的相关研究。对于课堂外如何延续实践活动的研究相对较少,相应的评价体系近乎没有。

关键词:戏曲曲艺进校园 传承与保护 校本特色课程 师资 兴趣 评价体系

2008年以前,跟戏曲曲艺进校园相关的研究相当少,内容只是浅浅阐述推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自2008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之后,研究出现了一个高潮,学者们对于戏曲曲艺进校园的研究围绕着京剧这一剧种,内容主要涉及的方面有京剧传承的重要性、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化、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将来发展提出的意见等。由此可见,教育部颁布的《通知》相当大程度上推动了各界对于京剧进校园的研究。2013年开始出现对其他戏曲剧种进校园的相关研究,如“越剧、粤曲、豫剧、太康道情戏、常德丝弦”等具有地方代表特色的剧种,这些研究又拓宽了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意义、丰富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上的审美体验,学术价值进一步的提升。另外,在2007年就有曲艺进校园这方面的文章,数量上相当少,从2011年李飞飞的《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之后开始有一定的价值,关于曲艺进校园直接相关的文章一共有5篇:其中李飞飞的《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是对于天津曲艺进校园的研究;权莉的《乐亭大鼓进校园》是对乐亭大鼓进校园的研究;何素英《龙舟说唱在广东佛山地区中小学的传承研究》是对龙舟说唱进校园的研究,另外,王刚的《点曲艺之灯照明日之星》和任盛奥的《曲艺进校园弘扬传统文化的思考》这两篇文章则是对其他曲艺进校园做了综合的研究,其他曲艺的相关研究甚是缺少。

一、戏曲曲艺进校园意义的研究

在戏曲曲艺进校园的活动中,教学一线专家和学者的贡献比较突出。对于其意义的研究较多,大部分文献都集中在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两个方面的研究。

(一)历史意义的相关研究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14条《教育、宣传和能力培养》,即就各缔约国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社会确认、尊重与弘扬的同时,必须向青少年进行宣传和传播信息的教育计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附件第7条,也制定了“以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作为该项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有人的途径,对于活的文化传统更应该在相关社区尤其是青少年当中得到继承和发扬”。这两个文件颁布之后,学校对于戏曲曲艺进校园更加重视了,各界学者们一致认为其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迫切的,也是非常及时且意义重大的,窘迫的民族文化走出了困境。其中孙小宏的《戏曲音乐进校园——浅议京剧进中小学课本》将很多国家把自己民族特色文化纳入基础教育中,目的就是保护民族文化。在邓琪瑛的《关于“戏曲进中小学”校园活动的探索》中提到儿童对戏曲的“传承”不仅是对民族文化实质的保护与继承,更是一种对中国优良传统艺术文明的拓展与文化精髓的弘扬。李永贞的《浅谈京剧进课堂这一政策的实施状况》中在两个方面阐述了其重要意义:使民族文化走出困境和使民族精神發扬光大。

(二)教育意义的相关研究

戏曲曲艺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既提升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和表演才能,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真谛,笔者认为,专家学者的研究中大都围绕着新课标中的审美性,对其提升素质教育的美育、德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陶冶情操的同时也塑造了健康的人格。其中范雅鸣的《另一条途径——戏曲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提到实践过程中艺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儿童的集体精神和协调意识,也培养了儿童的组织纪律性和竞争意识与自信心。何素英的《龙舟说唱在广东佛山地区中小学的传承研究》提到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进一步理解民族音乐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就要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树立民族自信心,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同时,进而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还有很多学者也都是通过阐述“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来说明戏曲曲艺进校园是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有利措施。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于戏曲曲艺进校园意义的研究是有一定的深度的,在其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和教育中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又有着绝对的认同。然而,有些文献只是单纯的对戏曲曲艺进校园活动做了意义的理论研究,缺乏了一些实践基础做支撑,有些则通过对实践研究得出了其历史与教育意义的理论总结。

二、戏曲曲艺进校园实施的相关研究

在戏曲曲艺进校园活动实施中,每个学校都依据自己的本土特色,研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实施方式。对于实践实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内与课堂外这两方面,在课堂内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围绕着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师资培养等方面的研究。课堂外则放在了培养学生兴趣的实践活动研究上。

(一)课堂内

1.校本特色课程的相关研究

实践教学中很多学者就发现对于传统戏曲的学习,选择教材非常重要,由于各地区的文化传统、地理环境和曲种的不同,编写出适合全国各地的一套教材是不可能的,那么依据当地特色可以编写出一套结合当地音乐教材,选择一些有意义且易学的曲种曲目让学生们学习。于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成了各学者研究的重点,王刚的《点曲艺之灯照明日之星》和张旭东的《传统与现代携手建构京剧新课堂——关于“京剧进校园”的尝试与思考》就是从自身特色出发编写的乡土音乐教材,巧选欣赏内容,引领学生们感受传统音乐。秦港西《太康道情戏进中小学音乐课堂实践与研究》则是通过课堂实践,完善了其校本课程的开发。

2.关于师资的相关研究

教育部在下达戏曲进校园通知的同时,针对15所试点学校的音乐教师组织参加了京剧课的培训,让教师不但要知道如何教、如何唱以及如何做之外,还了解了每个唱段背后的故事和意义,由此可见,政府对于解决师资培训是绝对支持和扶持的。很多学者在戏曲曲艺进校园课堂内的实践中发现,很难找到那么多符合条件且业务精良的老师来承担课堂教学这项任务,有些学校认为长期用外聘教师也不是长久之计,戏曲曲艺进校园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解决师资问题。关注的焦点都集中于在职教师的培训上,如王刚的《点曲艺之灯照明日之星》中提到对于在职教师的培训,不但提升了他们的教学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热情。菅永霞的《乡土戏曲文化进中小学课堂的策略探析》中认为不但可以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还可对职前教师培训,这样也对基础音乐教育提供了保障。许多学者都对这一问题作出了表述,阐明师资在戏曲曲艺进校园课堂中的重要地位。

(二)课堂外

1.关于培养对戏曲曲艺兴趣的相关研究

中国戏曲曲艺艺术理应受到孩子们的喜爱和关注,但是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孩子们不喜欢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李会娟的《平山地区音乐文化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传承与实践》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得出结论:孩子们对于地方音乐文化表示不能理解或不感兴趣,于是学习的兴趣就成了我们继承与发扬传统艺术的第一个敲门砖。徐超《“娃娃唱戏娃娃看民族文化代代传”——京剧进入中小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也直接的“从孩子喜欢才是硬道理”来进一步阐述这一观点。学者们就以提升学生们学习传统艺术的兴趣为主要出发点,探索出许多辅助的手段,比如采用趣味教学法,或者先普及戏曲知识、开设戏曲长廊、开通戏曲音乐频道和戏曲角,举办戏曲文化展和戏曲俱乐部等活动,这些举措都是为了让学生们走近传统艺术,理解戏曲曲艺艺术的内涵从而吸引他们。笔者认为在实践措施中除了提升学习的兴趣,还可以结合地方特色,把握学校亮点发挥自身优势,有针对性的实施一些吸引学生的措施。

2.关于课堂外实践活动的相关研究

戏曲曲艺是视听结合的艺术,是表达和传递的艺术,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了戏曲曲艺知识之后走出课堂,面向舞台。笔者整理发现有些学校以社团活动或第二课堂为载体,将课内学习的知识与课外活动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循序渐进的理解戏曲曲艺艺术的内涵。如菅永霞的《乡土戏曲文化进中小学课堂的策略探析》中提到在课堂外举办戏曲俱乐部、戏迷擂台赛活动,同時还举办了戏曲文化展和戏曲文化主题讲座,鼓励学生走出去参加各种课外戏曲文化活动。在许志芳的《梨韵悠悠唱响校园——浅谈小学戏曲进校园的途径与方法》和罗秋霞的《曲韵悠扬孕育粤雅校园“曲艺进校园”特色实践报告》中也提到在课堂外组织学生排练节目并深入到社区和社会福利院进行文艺汇演,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演实践能力、提升了心理素质,还培养了学生们的爱心。笔者认为,通过课堂外的实践活动,一方面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拓展到了舞台,提升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将戏曲曲艺艺术传递给了大众,让社会大众看到孩子们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所做出的努力,同时发扬传播了民族文化。但是相关实践活动延续性的研究较少,缺乏了新鲜度的保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戏戏曲曲艺进校园,各界专家学者基本都是持支持的态度,其探索研究都是在意义、传承和保护、课内外的相关研究上较多,笔者发现,对于戏曲曲艺进校园的活动中,评价体系的研究少之又少,几乎没有一套完整体系,笔者认为对于戏曲曲艺进校园这一活动应当更加深入到这一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着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为戏曲曲艺进校园提供更深厚的理论基础,才能将这一措施尽善尽美的完善下去,更好的将我国的文化发展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李飞飞.基于地方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权莉.乐亭大鼓进校园[J].少年儿童研究,2013,(6X):26-27.

[3]何素英.龙舟说唱在广东佛山地区中小学的传承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4]王刚.点曲艺之灯照明日之星[J].曲艺,2014,(09):24-25.

[5]任盛奥.曲艺进校园弘扬传统文化的思考[J].才智,2014,(21):116.

[6]孙小宏.戏曲音乐进校园——浅议京剧进中小学课本[J].科技信息,2012,(13):282.

[7]邓琪瑛.关于“戏曲进中小学”校园活动的探索[J].创新,2009,(10):60-62.

[8]李永贞.浅谈京剧进课堂这一政策的实施状况[J].黄河之声,2014,(12):54-55.

[9]范雅鸣.另一条途径——戏曲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J].东方艺术,2001,(02):64.

[10]张旭东.传统与现代携手建构京剧新课堂关于京剧进校园的尝试与思考[J].江苏教育:小学教育,2009,(02):58-59.

[11]秦港西.太康道情戏进中小学音乐课堂实践与研究——以清集乡第二中学为例[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12]菅永霞.乡土戏曲文化进中小学课堂的策略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1,(28):38-39.

[13]李会娟.平山地区音乐文化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传承与实践[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

[14]徐超.娃娃唱戏娃娃看,民族文化代代传——京剧进入中小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京剧,2009,(06):38-40.

[15]许志芳.梨韵悠悠唱响校园——浅谈小学戏曲进校园的途径与方法[J].音乐天地,2009,(03):21-22.

[16]罗秋霞.曲韵悠扬孕育粤雅校园——“曲艺进校园”特色实践报告[J].生活教育,2015,(16):124-125.

[17]彭婷.将常德丝弦纳入地方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构想与建议[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作者:燕翔

第3篇:传统戏曲进校园的策略研究

摘 要 传统戏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小学审美和道德教育提供了资源。近年来,戏曲进校园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重视不够、师资不足和学生学习兴趣缺乏等。为了提升戏曲进校园的成效,实施主体应该借助政府平台,构建激励机制,将特聘和培训相结合,加强中小学戏曲师资力量建设,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传统戏曲进校园,为教育教学发挥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 传统戏曲 校园 中小学

传统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独特的文化魅力,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戏曲进校园,将传统戏曲文化传承与中小学通识教育结合,是弘扬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途径,是提升青少年传统文化素养、培养中华美育精神、增强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有利于中华戏曲的传承和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社会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当前,传统戏曲进校园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遇到一些问题。如何提升传统戏曲进校园的教学实效,切实提高中小学对传统戏曲的认知,发挥传统戏曲的审美和德育功能,成为一个需要切实思考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传统戏曲进校园的意义

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舞台艺术形式。我国戏曲种类繁多,如山西约有54个剧种流行各地,除了四大梆子,还有雁北耍孩儿、二人台、道情、上党皮簧等小戏[1]。传统戏曲很多剧目都有弘扬爱国、爱家和仁爱的“德育”价值,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独特审美和艺术表现形式,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2]。

早在2008年,教育部就开展了“京剧进中小学”活动,在一些中小学的音乐课中加入京剧板块。山西省也积极响应,提出“晋剧进课堂”,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和教育影响[3]。201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要求“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强化戏曲内容的教育教学。大力推动戏曲进校园,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到各级各类学校演出,鼓励大中小学生走进剧场”。2017年,国家多部委出台《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19年争取实现大中小学学生每年免费欣赏一场优秀戏曲演出;两年后实现戏曲进校园的全覆盖,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

国家政策层面的戏曲进校园系列举措为传统戏曲文化发展提供了支持,为传统戏曲文化的普及提供了条件。2016年,《关于实施山西省戏曲传承发展振兴工程的意见》提出“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向大中小学生推荐优秀戏曲。设立‘戏曲进校园’补贴制度,鼓励大中小学生走进剧场。大中小学应采取多种形式,争取每年让学生免费欣赏到一场优秀的戏曲演出。鼓励学校建立戏曲社团和兴趣小组,与本地戏曲院团合作开展戏曲普及活动,建立戏曲普及基地,举办以少年儿童为主体的戏曲展示和比赛,中小学可特聘校外戏曲专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2018年,《山西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决定在中小学增设戏曲课程和校本课程,将戏曲教育形成地区和学校特色。

为了弘扬传统戏曲文化,我省戏曲进校园主要采取了以下形式:第一,省市各级政府部门举办戏曲进校园活动。2018年,山西多部门联合主办戏曲进校园活动,将一些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优秀剧目,如上党梆子《太行娘亲》、京剧《长乐未央》、晋剧《于成龙》《党的女儿》《高君宇与石评梅》等呈现给全省中小学。太原市教育局也主办了优秀文化艺术进校园的“双百工程”,邀请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山西省晋剧院等优秀演员走进杏花岭实验学校、小店一中等,演出戏曲选段,普及戏曲知识。第二,一些中小学也自发组织戏曲演出,弘扬地域戏曲文化。例如,2019年,平定县东关小学举办了晋剧专场汇演,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第三,其它形式的戏曲进校园。一些中小学还定期举办戏曲文化展览、讲座、鉴赏等活动。另外,一些条件较好的中小学在音乐课程中加入戏曲教学模块[4]。

近年来,我省戏曲进校园活动,将精彩的戏曲表演和戏曲知识传播到了中小学,形式多样,规模较大,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戏曲进校园增强了中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传统戏曲历史悠久,是地方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关系到民族精神的传承和认同。戏曲进校园活动是青少年了解地方历史文化的有效形式,在耳濡目染中提升了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第二,戏曲进校园将美育和德育相结合。民乐演奏、历史服装、戏曲扮相、坐念唱打等等都蕴含着民族传统的审美艺术。传统戏曲剧目或改编剧目,或宣扬仁爱德行,或表彰爱国情怀,大多弘扬正向价值观,是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戏曲进校园让青少年在欣赏“美”的同时感受是非善恶,有利于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戏曲进校园将有助于传统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戏曲进校园不僅限于校园,也为社会营造出重视传统文化的氛围。戏曲进校园不仅有利于培养专业戏曲艺术工作者,还有利于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兴趣和热情,为戏曲培育年轻观众。传统戏曲通过现代传媒和教学手段,在校园被青少年认知和欣赏,有利于传统戏曲的人才培养,形成学戏曲、唱戏曲的氛围,为戏曲教育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途径。

二、传统戏曲进校园的问题及分析

从2008年戏曲进校园试点以来,省市各地根据自身情况,积极推动戏曲进校园活动,具有规模大、持续时间较长、覆盖范围较广等特点,在宣传和教育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为下一步戏曲进校园的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和基本实现全覆盖创造条件。但是,戏曲不但要进入校园,还要常态化地进课堂,在这期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此,应该深入分析中小学在戏曲进校园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制约性因素[5]。

1.学校和教师对戏曲进校园活动不够重视

自2008年以来,国家和省级层面已经开始推进戏曲进校园,但是很多学校仍然缺乏对戏曲课程应有的重视。原因在于学校缺乏戏曲教育的财力支持,或是缺少戏曲教育的教师。尤其是对音乐课程缺乏重视,加之与普通音乐模块相比戏曲课程实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难度较大。在这种背景下,政府部门主导的戏曲进校园活动结束之后,学校层面就不能继续“接力”将戏曲继续送入课堂,而是偃旗息鼓、不了了之。有些学校尽管设置戏曲模块,也只是简单的戏曲知识展示和多媒体戏曲欣赏,缺乏实施的教学和课程设计,只是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无法实现让中小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升审美情趣和道德教育的目的。

2.中小学戏曲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受音乐教师培养模式的制约,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技能多集中在器乐、声乐和舞蹈方面,很少专门接受专业戏曲技能训练。由于音乐教师对传统戏曲兴趣不大,或者入门较难,阻碍了中小学戏曲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在传统戏曲模块部分,只能简单向学生讲解知识,或是进行戏曲欣赏,无法深入进行教学,实现不了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德育功能的实现。因此,中小学应该不断充实传统戏曲的师资力量,全面提升音乐教师的传统戏曲素质。

3.学生对戏曲音乐缺乏价值认同

由于流行文化的普及和流媒体技术的进步,当前青少年普遍对流行音乐更为偏好,电视综艺、电影和演唱会吸引着青少年的感官,对安静地品味戏曲缺少兴趣,很少有年轻人主动接触传统戏曲,对传统戏曲文化没有兴趣或认知,甚至认为这是“老年人”的特殊癖好。地方戏曲与流行音乐相比,语言深奥或晦涩,尤其方言比较难懂,旋律、舞台动作和唱腔都比较传统,与现代快节奏、通俗的艺术形式不同,学生接受起来比较难[6]。加之作为七零后和八零后的父辈多对传统戏曲不了解或不感兴趣,青少年缺乏家庭环境的熏陶,戏曲传承存在隔代断层,这更增加了青少年接受传统戏曲的难度。

三、传统戏曲进校园的推动策略

“戏曲进校园,进课堂”是在传统戏曲音乐受到冲击和冷落背景下,为了继承、弘扬和发展传统戏曲文化,从“娃娃抓起”,全民培养,旨在提升民族文化素质的“宏大”系统工程。我省戏曲进校园也需要借鉴其它省市经验[7-8],动员教育和文化部门,从市县重点突破。

1.借助政府平台,建立全民共识,构建激励机制

目前,山西省委、教育厅、财政厅和文化旅游厅等已经联合主办四届戏曲进校园活动,积极将戏曲文化送到中小学校园,已经基本实现了“大中小学学生每年免费欣赏一场优秀戏曲演出”的目标。各级市县也结合地方特色,基于自身经济和文化条件,组织了戏曲进校园活动,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和文化效益。然而,戏曲进校园还要进一步扩大影响范围,要从“自上而下”转变为以“学校为主体”,让社会各界认识到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认同基础,动员政府、校园和家庭等形成合力。教学主管部门要构建戏曲教育的激励机制,宣传成果,揭示不足,从制度层面调动各级中小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级中小学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戏曲教学的重要性,利用当地的戏曲文化资源,引进人才,创新机制,积极推行戏曲教学的课堂改革,为戏曲进校园提供一个积极的社会环境。

2.加强中小学戏曲师资建设

戏曲进校园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师资不足,导致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戏曲教学模块中无法展开有效教学。2016年《关于实施山西省戏曲传承发展振兴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小学可特聘校外戏曲专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学校兼职艺术教师”。中小学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戏曲资源,聘请戏曲剧团或戏曲专业学校的教师,直接为广大中小学师生进行授课;也可聘请这些专业人员对本校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增强其戏曲文化修养和技能。地方师范教育也要加强音乐教师的戏曲教育培养,提升未来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戏曲文化素养和技能,使其成为戏曲进校园的倡导者和实施者。

3.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

戏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要重视教学形式的创新,激发中小学学生的兴趣。中小学要鼓励学生建立戏曲社团和兴趣小组,与本地戏曲院团合作,排演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难度较低的本地戏曲或时代新戏,组织演出或参与比赛,将戏曲知识讲授和戏曲欣赏变为戏曲学习实践,让学生真正感受戏曲的魅力,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培养整个学校的戏曲氛围。同时,也要创新中小学戏曲教学的模式,例如山西省图书馆多次举办“山西戏曲动漫”项目,将青少年喜欢的动漫和戏曲结合,提升了其戏曲传统和学习的兴趣,值得中小学借鉴[9]。另外,还要加强音乐戏曲模块与其它科目的融合,例如美术课可以增加戏曲脸谱艺术介绍,认识色彩的道德意义;历史课可以讲戏曲艺术的发展史,尤其是地方剧种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语文课还可以选择一些与戏曲相关的文章,让学生以不同视角学习戏曲文化,增加对戏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传统戏曲蕴含着独特的民族审美和道德价值,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意义,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部分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进一步推动戏曲进校园工作,完善戏曲教学课堂,需要在认识、师资和学生學习兴趣上下功夫,也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邵云芳.山西戏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大同大学学报,2009(06):34-36.

[2] 张舒,正明.山西的戏曲文明[J].文史月刊[J],2016(05):66-71.

[3] 康湘坪,程惠萍,张静波,等.戏曲进课堂,任重而道远[J].山西教育,2008(06):16-18.

[4] 张玥.戏曲特技进舞蹈课堂的可行性分析——以蒲剧特技为例[J].北方音乐,2018(24):236,245.

[5] 周威.戏曲音乐进课堂若干难点问题的探讨与对策[J].民族音乐,2009(04):89-90.

[6] 李莉.让学生走近戏曲——中学戏曲教育要突出戏曲特色[J].安徽文学,2008(06):252-253.

[7] 刘洁,刘建.非遗传承:地方戏曲进校园的区域样本[J].教学与管理,2018(13):15-16.

[8] 黄琼瑶.戏曲进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北方音乐,2011(11):132-133.

[9] 李婷.基于校园行服务推广之“山西戏曲动漫“项目[J].科技传播,2019(11上):47-148.

[作者:黄娟(1980-),女,山西新绛人,晋中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杨 子】

作者:黄娟

第4篇:渭店小学戏曲进校园总结

马泉办渭店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

戏剧曲艺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把戏剧曲艺文化引进校园,不仅是对戏剧曲艺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现对我校这学期来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如下:

一、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民族特色

1、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材料,也是创建特色学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通过这学期的努力 ,戏剧曲艺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校特色教育品牌。

2、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随着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凡是参与此项活动的老师,很多戏曲文化精髓随着岁月流逝,渐渐被人们淡化或遗忘,学校必须要紧紧抓住机会,通过各种途径去挖掘整理,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氛围,唤起全民意识,为此,在这学期的工作中,我校组织

教师根据实际,结合校领导的安排,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3、增进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的友谊,为学校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在开展此项活动中,我们紧紧抓住教育质量这一中心,把学校工作与传承优秀文化相结合,与老百姓最关心的子女教育相结合,在访查,深挖的同时,不忘本职工作,把深挖资源与家访结合起来,收集老百姓对学校工作的各项意见和建议。这一做法,既收集到了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又帮助了老百姓,更难得的是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和认可,无形之中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名誉,为更好地开展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创造了条件,大大地调动了全社会挖掘,传承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为我校开展戏曲文化进校园既节省了时间,又拓宽了空间。

4、拓宽了视野,调动了学生,改善了条件。

在开展此项活动的过程中,吸引了一大批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中,同时,在活动中,我们根据工作需要,我们适时调整工作计划,成立了资料收集整理组,这个小组的建立,为了解、研究我校民族文化特色提供了大量的原始依据,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了捷径,通过广大教师的收集,整理与编排,提高了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

开展此项工作,绝大多数时间教师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师都是兼职的,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不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2、老百姓时间紧、能够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都是年纪较大的老人,作为老百姓与教师,作息时间是不尽相同的,他们没有多少时间来配合学校开展此项工作。

三、下一步的打算

1、结合学校学科特点,重点抓好民族音乐,使其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紧密结合。

2、抓紧深入开展戏曲文化内容的深入搜集,调整作息时间,抓紧收集原始资料,因为熟悉戏曲文化的多数是年越古稀之人,让戏剧曲艺文化精髓不因人员的流逝而消失。

3、加大校本教材的重新编排力度,开展民族音乐的编辑。根据地方特色,安排调整课时计划。

4、加强专业引领,提升教师执教水平。

将戏剧曲艺文化引进校园,对教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单靠教师在师范院校学的那点儿知识是不够的,在此活动中,最主要的是要走出校门,走进村子和田间地头向民间艺人学习,对难度较大的要将民间艺人请进校园坐堂授艺,培训教师,这才有助于在校园内开展戏曲文化学习教育活动。

马泉办渭店小学

2017年5月18日

第5篇: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

戏曲进小学有助于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我国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需要年轻群体进行继承与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1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的传播和普及,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全县戏曲振兴发展,完成戏曲进校园,形成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促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衔接,根据__县“戏曲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对戏剧曲艺文化的工作进行阶段总结如下:

(一)配合县壮剧团,加大宣传民族文化力度。

201_年5月27日,__县壮剧团到我校“戏曲进校园”活动演出。拉开了我校戏曲进校园的帷幕。

(二)制定好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方案。

7月5日领导班子召开讨论关于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会议。7月12日制定__一小“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民族特色,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计划假期在文博楼每层楼的走廊上打造民族文化特色,贴上北路壮剧文化,瑶族铜鼓舞及高山汉族山歌等民族文化。楼道文化就是在楼道醒目地方悬挂__的乡土文化,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惜怜时间,努力学习,立志报效家乡和祖国的雄心斗志。

(三)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_年7――9月

学校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入手开展调研,对已有的办学宗旨、办学精神、办学目标、发展战略等进行重新审视,找出学校的主要问题点和发展点,科学定位确立美丽校园建设目标。

(四)存在的问题: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

开展此项工作,图音教师大多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还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对壮剧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校的黄一格等四位同学曾代表__县到北京参加“壮家有戏 __有情—__壮剧艺术与壮族马骨胡音乐展示会”演出,孩子们表演的行当获得了一致好评。随着马骨胡声响起,生、旦、武、丑等四大壮剧行当轮番上台,步伐、表情、唱腔根据行当角色或诙谐幽默,或泼辣滑舌,或威武志气,或乖巧温柔,引得观众阵阵掌声和笑声。壮剧文化的传承从孩子抓起俨然已成为民族文化艺术复兴的新常态。

去年到北京参加“壮家有戏__有情——__壮族马骨胡与北路壮剧音乐展示会”演出的六年级学生罗舒尹说道:“从一开始接触壮剧我就对它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在学习排练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这不仅仅是兴趣,其实它的每每一出戏的背后都蕴含一个故事,而且我越来越被这些故事吸引,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壮剧将其发扬光大。”

(五)下一步的打算。

1、结合学校学科特点,重点抓好民族音乐,使其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紧密结合。

2、抓紧深入开展戏剧曲艺文化内容的深入搜集,抓紧收集原始资料,因为熟悉戏剧曲艺文化的多数是年越古稀之人,让戏剧曲艺文化精髓不因人员的流逝而消失。

3、加强专业引领,提升教师执教水平。将戏剧曲艺文化引进校园,对教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让壮剧走进音乐课堂,增加壮剧的一些唱段与基本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壮剧,让更多的孩子们喜爱自己民族的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的孩子家长认识到壮剧传承的重要性。

民族文化的传承,应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熏陶,将壮剧艺术发扬光大。舞台上传来余韵悠远的马骨胡,孩子们跟随音乐唱起纯正的壮腔曲调……我们坚信,这名声响亮的__壮剧文化瑰宝,定会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浪潮中迎来发展的春天。

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2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衔接,根据__县“戏曲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对戏剧曲艺文化的工作进行阶段总结如下:

(一)配合县壮剧团,加大宣传民族文化力度。

201_年5月27日,__县壮剧团到我校“戏曲进校园”活动演出。拉开了我校戏曲进校园的帷幕。

(二)制定好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方案。

7月5日领导班子召开讨论关于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会议。7月12日制定__一小“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民族特色,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计划假期在文博楼每层楼的走廊上打造民族文化特色,贴上北路壮剧文化,瑶族铜鼓舞及高山汉族山歌等民族文化。楼道文化就是在楼道醒目地方悬挂__的乡土文化,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惜怜时间,努力学习,立志报效家乡和祖国的雄心斗志。

(三)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_年7――9月

学校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入手开展调研,对已有的办学宗旨、办学精神、办学目标、发展战略等进行重新审视,找出学校的主要问题点和发展点,科学定位确立美丽校园建设目标。

(四)存在的问题: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

开展此项工作,图音教师大多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还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对壮剧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校的黄一格等四位同学曾代表__县到北京参加“壮家有戏__有情—__壮剧艺术与壮族马骨胡音乐展示会”演出,孩子们表演的行当获得了一致好评。随着马骨胡声响起,生、旦、武、丑等四大壮剧行当轮番上台,步伐、表情、唱腔根据行当角色或诙谐幽默,或泼辣滑舌,或威武志气,或乖巧温柔,引得观众阵阵掌声和笑声。壮剧文化的传承从孩子抓起俨然已成为民族文化艺术复兴的新常态。

去年到北京参加“壮家有戏__有情——__壮族马骨胡与北路壮剧音乐展示会”演出的六年级学生罗舒尹说道:“从一开始接触壮剧我就对它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在学习排练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这不仅仅是兴趣,其实它的每每一出戏的背后都蕴含一个故事,而且我越来越被这些故事吸引,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壮剧将其发扬光大。”

民族文化的传承,应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熏陶,将壮剧艺术发扬光大。舞台上传来余韵悠远的马骨胡,孩子们跟随音乐唱起纯正的壮腔曲调……我们坚信,这名声响亮的__壮剧文化瑰宝,定会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浪潮中迎来发展的春天。

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3

戏剧曲艺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把戏剧曲艺文化引进校园,不仅是对戏剧曲艺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现对我校这学期来戏剧曲艺文化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民族特色

1、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材料,也是创建特色学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通过这学期的努力 ,戏剧曲艺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校特色教育品牌。

2、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随着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凡是参与此项活动的老师,各级领导以及民间艺人都深刻认识到,很多戏剧曲艺文化精髓随着岁月流逝,渐渐被人们淡化或遗忘,学校必须要紧紧抓住机会,通过各种途径去挖掘整理,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氛围,唤起全民意识,为此,在这学期的工作中,我校组织 教师根据实际,结合校领导的安排,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3、增进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的友谊,为学校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在开展此项活动中,我们紧紧抓住教育质量这一中心,把学校工作与传承优秀文化相结合,与老百姓最关心的子女教育相结合,在访查,深挖的同时,不忘本职工作,把深挖资源与家访结合起来,收集老百姓对学校工作的各项意见和建议。这一做法,既收集到了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又帮助了老百姓,更难得的是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和认可,无形之中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名誉,为更好地开展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创造了条件,大大地调动了全社会挖掘,传承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为我校开展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既节省了时间,又拓宽了空间。

4、拓宽了视野,调动了学生,改善了条件。

在开展此项活动的过程中,吸引了一大批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中,同时,在活动中,我们根据工作需要,我们适时调整工作计划,成立了资料收集整理组,这个小组的建立,为了解、研究我校民族文化特色提供了大量的原始依据,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了捷径,通过广大教师的收集,整理与编排,提高了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

开展此项工作,绝大多数时间教师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师都是兼职的,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不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2、老百姓时间紧

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都是年纪较大的老人 ,作为老百姓与教师,作息时间是不尽相同的,他们没有多少时间来配合学校开展此项工作。

三、下一步的打算

1、结合学校学科特点,重点抓好民族音乐,使其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紧密结合。

2、抓紧深入开展戏剧曲艺文化内容的深入搜集,调整作息时间,抓紧收集原始资料,因为熟悉戏剧曲艺文化的多数是年越古稀之人,让戏剧曲艺文化精髓不因人员的流逝而消失。

3、加大校本教材的重新编排力度,开展民族音乐的编辑。根据地方特色,安排调整课时计划。保证我校民族文化凸显本土特色。保证我校教育为地方发展融为一体。

4、加强专业引领,提升教师执教水平。

将戏剧曲艺文化引进校园,对教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单靠教师在师范院校学的那点儿知识是不够的,在此活动中,最主要的是要走出校门,走进村寨和田间地头向民间艺人学习,对难度较大的要将民间艺人请进校园坐堂授艺,培训教师,这才有助于在校园内开展戏剧曲艺文化学习教育活动。

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4

为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我国戏曲文化的魅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教育战略,我校积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传递正能量,提升综合素养。

为彻底落实好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我校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方案,全方位落实,积极推进,以保证此工作的正常开展。

我校还把戏曲纳入到各年级音乐课程中,要求音乐教师每学期必须教唱会学生2—3首戏曲精品唱段,并且开设戏曲精品社团,由音乐教师和外教负责。

还聘请张文魁老师为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利用活动课进行戏曲辅导,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戏曲。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练习唱功,排练节目。

排练场上,孩子们兴致勃勃,一举一动有模有样,享受着艺术的乐趣。

在全县开展的“戏曲进校园”展演活动中,我校学生的表演,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和掌声。

我校的戏曲节目《童腔京韵》获得一等奖。

请大家,欣赏一段吧!

孩子们的服装设计,身段体验,表演互动,以及曲目背后的历史文化,都进一步丰富了课堂文化,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传承了民族精神,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戏曲文化灿烂瑰丽,戏曲艺术多姿多彩,全校师生近距离感受了中国戏曲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一个个戏曲的经典选段,唱腔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音韵美妙加上专业演员唯美细腻的表演,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戏曲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5

今年9月7日,我州召开戏曲进校园工作推进会,传达贯彻落实全省“戏曲进校园”工作__片区推进会精神,总结交流前阶段工作,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借开学之际,掀起全州戏曲进校园活动的新高潮。

在戏曲进校园活动中,各县市根据自身特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进会上,__市教育局、__县委宣传部、__县教育局、__市非遗中心作为基层单位代表,作交流发言。

__市文联、市非遗中心整合资源,将一批老专家、老艺人纳入戏曲教学库,积极开展戏曲讲座和培训,为各中小学校派去戏曲辅导员,充实专业教学力量。

__市在中小学校秋季学期课程中开设戏曲课,并将戏曲进校园工作纳入全市“农村学校艺术实验县”工作评价体系、“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评价内容,积极开展“戏曲工作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__县结合实际,制定了戏曲进校园工作方案,明确“既普及戏曲知识,又培养后继人才”的工作目标,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小组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等多种工作手段相结合,实现县域全覆盖,乡镇有示范,县里有样板,剧目有特色。

___县选取京剧、豫剧、黄梅戏、咸丰南戏等经典剧目名家唱段,制作成光盘光碟,供学校在大课间、主题班会及课余时间播放。利用音乐课、选修课开设戏曲课程。县南剧团结合送戏下乡,将《女儿寨》《土司夫人》等南剧剧目送进中小学校。

7月15日至8月13日,__县举办了一次戏曲夏令营活动,向学生普及南剧的唱腔特色、起源发展、戏曲音乐、表演等基础知识。如今,__县实小、二实小、县民中、县一中、中等职校等已建立22个戏曲社团组织,为校园戏曲群体和个人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

__县还在中小学校开展戏曲表演,将优秀人才纳入“艺术小人才”“艺术特长生”选拔范围,长期跟踪培养。目前,全县共25人被纳入培养计划。

此外,来__县戏曲进校园的方案和思路,在全省戏曲进校园启动会上作现场交流发言;利川戏曲进校园工作在师资培训上取得了突破。

__市、__县开展的戏曲夏令营,既丰富了学生的暑期生活,滋养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也为引导广大学生度过安全、文明的暑期作出了贡献。全州戏曲进校园活动开展有声有色。

第6篇:桥头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

桥头小学戏曲进校园工作汇报

霓裳羽衣窈窕影, 彩衣织就红罗裙。 轻舞飞扬飘天际, 梨园经典润桥馨。

为贯彻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提出的“传承经典、共享文化”活动,落实青山区教育局文件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戏曲传承发展,鼓励广大青少年参与校园戏曲学习,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学生戏曲艺术素养和审美素养,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让传统经典文化沁润校园文化,帮助学生建立健康文化概念,抵制不良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我校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梨园传承润桥韵、学唱经典添桥馨”系列活动,将戏曲进校园活动与我校校园文化紧密结合,让梨园之根扎得更深,让梨园之花开得更艳。

此项活动一开始,学校就召开行政会,统一认识。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艺术,推动民族经典文化传承,拓宽学生学习艺术空间,以“戏曲进校园”活动为桥梁,打造校园桥文化教育特色,让传统文化经典在我校发扬光大。

大家充分认识到: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表演才能;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体现素质教育的真谛;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抵制不良文化,振兴戏曲艺术;让戏曲走进校园,有利于丰富我校校园文化,让校园文化更坚实、更丰满。

为此,学校在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时注重两个结合: 1.把“戏曲进校园”活动与学校校园文化彰显相结合; 2.把“戏曲进校园”活动与体艺2+1活动相结合。 在实施过程中,把握四个原则:

1.教育性原则。坚持育人宗旨,遵循教育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练,引领学生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培养,营造“求真、唯美、乐善、好学”的校园文化。

2、学习与欣赏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学生兴趣为动力,注重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将戏剧曲艺学习和经典名段欣赏结合起来,在审美愉悦的艺术实践过程中逐步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普及戏剧曲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特长学生和有浓厚兴趣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努力提高学生戏剧曲艺表演水平。

4、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原则。戏剧曲艺的知识普及要以校内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特长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实施“学生社团与社区剧团挂钩”、“学生活动与社区活动结合”等模式,通过学生社团外活动、观剧活动、专题讲座、示范观摩等多种形式,有效地推进戏剧艺术教学和欣赏活动。

在实施中,注重发挥戏曲学习的桥梁作用:

1.戏曲文化学习课程化。

开设戏曲学习课程,将戏曲文化融入学校艺术课堂教学中,戏曲文化作为学校艺术教育课程资源;

2.戏曲文化学习普及化。

营建校园戏曲学习氛围,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校园戏曲文化知识推广和宣传,让戏曲文化深入师生心中;

3.戏曲文化学习常态化:戏曲文化推广与学校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融入学生校园生活中;

4.戏曲文化学习特色化:将“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成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特色。

早在2017年春季,我校就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戏曲操学习和戏曲学唱活动,让戏曲走进了孩子身边。

学校领导和区教育局体卫艺站领导沟通,邀请武汉市汉剧院专业演员到学校进行“戏普”活动。

戏曲的美,戏曲的韵在桥小孩子们的心中悄悄埋下了种子。 学校根据安排,趁热打铁,开展学习戏曲操。校长王晓星率先垂范,利用下班时间带领教师们跟着视频学习戏曲操,让戏曲操变成增强素养和强身健体的必备技能。并亲自上阵,每天大课间教学生做。一个月下来,孩子们的兰花指、亮相等做得有模有样。上学期末,学校举行了戏曲操比赛活动,评选了:梨园新唱桥少年、戏曲新韵桥少年。全校学生学戏曲操兴趣盎然,得到了家长的欢迎、支持和配合。 我校承办了2017年 “青山区首届中小学生戏曲操”比赛活动。我校将此次活动的承办当成是一次进行戏曲知识普及活动、一次戏曲节目展演活动,活动的组织得到区教育局领导和兄弟学校师生的高度评价,我校戏曲操队获得一等奖。

在武汉市“戏曲进校园”展演活动中,我校师生兴趣高涨,在全校掀起了学戏、唱戏、做戏的高潮。但是,毕竟我校学生基础差,学生少,在展演中存在挑选演员范围窄的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校长王晓星又是亲自披挂上阵,她自己找专家学唱京戏,练身段。周六周日组织年轻教师一起学习戏曲动作,从云手到台步,从翻掌到亮相,一个个动作学习、一个个动作纠正,在学习过程中,小老师们感叹,戏曲真美。

师生们合力演绎《梨花颂》,梨园一曲诉真情。

下面以一组镜头展示梨园魅力、师生热情。

1. 王校长,你的头饰真美,我想摸一摸;(许可馨 王晓星)

2. 老师,你真好看,我想亲亲你;(许可馨 王晓星)

3. 老师,这个动作是这样吗?(秦芳、李洁等指导学生)

我感觉自己穿越了(老师单人照)

5. 我的扮相不错吧(杨航、秦芳、潘虹合照)

6. 我们是梨园小花(孩子们合影)

我们的梨花颂,我们的梨园情。(全体合影)

2017.11

第7篇: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

中国戏曲文化是一种蕴含极为丰富的文化。用当今流行的话来说,它是一个普遍联系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结构的整体结构。戏剧曲艺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把戏剧曲艺文化引进校园,不仅是对戏剧曲艺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材料,也是创建特色学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通过这学期的努力 ,戏剧曲艺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校特色教育品牌。

戏曲的表演唤起学生了解、熟悉、热爱中国戏曲及热爱祖国的高尚热情。开设这一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今后,还要努力营造环境,开展一些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只有这样,学生对戏曲才能印象深刻,兴趣浓厚。我将认真的学习、探索,再接再厉,为学生的课余生活增添色彩。

在戏曲教学中,戏曲中拖腔的演唱是最大的一个难题,一字多音,半天唱不完一句,如果仍用传统的听唱或视唱的方法来教唱,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因此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表演上,通过小组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学生边唱边表演,不但学会了演唱,还进一步感觉到了学习戏曲的乐趣。这一学期我和孩子们模唱了《唱脸谱》、《女驸马》、《卖水》、《打猪草》、《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等经典唱段,我们共同学习,共同体验其中的乐趣。

开展此项工作,绝大多数时间教师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师都是兼职的,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不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结合学校学科特点,重点抓好民族音乐,使其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紧密结合。抓紧深入开展戏剧曲艺文化内容的深入搜集,调整作息时间,抓紧收集原始资料,因为熟悉戏剧曲艺文化的多数是年越古稀之人,让戏剧曲艺文化精髓不因人员的流逝而消失。加大校本教材的重新编排力度,开展民族音乐的编辑。根据地方特色,安排调整课时计划。保证我校民族文化凸显本土特色。保证我校教育为地方发展融为一体。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着手于作品欣赏、观看视频、发声练习、模唱京剧、黄梅戏、豫剧等戏曲作品选段,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各种戏曲的发展情况及相关知识;了解唱段内容,感受其情感表现,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学会演唱部分戏曲选段,能够用简单的、经过提炼的动作进行戏曲唱段表演并尝试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戏曲的表演唤起学生了解、熟悉、热爱中国戏曲及热爱祖国的高尚热情。开设这一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今后,还要努力营造环境,开展一些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只有这样,学生对戏曲才能印象深刻,兴趣浓厚。我将认真的学习、探索,再接再厉,为学生的课余生活增添色彩。

第8篇: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

浦北县实验小学 2018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的传播和普及,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全县戏曲振兴发展,完成戏曲进校园,形成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促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衔接,根据钦州市“戏曲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对戏剧曲艺文化的工作进行阶段总结如下:

(一)制定好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方案。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戏剧曲艺进校园”活动,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也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青少年艺术修养的有效载体,是探索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为此,学校成立“戏剧曲艺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加强活动的指导,并由潘副校长专门负责。学校提供经费支持,为此项活动创设必备的条件。

2.大力宣传,营造氛围。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校园广播、网络、黑板报、橱窗及晨会、班会、家长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戏剧曲艺艺术,让全体教师、学生及家长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戏剧曲艺进校园”活动的良好氛围。以学校艺术教育活动为载体,广泛宣传实施成果,鼓励学生学习戏剧曲艺艺术和有关知识,提高演艺水平。 3.结合实际,特色立校。根据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考察、结合、利用好当地的戏剧曲艺资源,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个人爱好与擅长,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学习。利用音乐课、大课间、活动课等时间进行学练,积极引导学生收看中央综艺和戏剧频道。寻求上级有关部门支持,构建大一统的戏剧曲艺特色及培训、普及模式。

4.加强指导,促进特色创建。学校将组织专门人员,定期不定期对各班级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与指导,成果展示活动,同时把“戏剧曲艺进校园”活动列入学校文化特色创建,为促进艺术特色学校的创建和地方戏剧曲艺艺术的振兴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分阶段进行:

1、宣传发动阶段:2018年3月―6月。根据钦州文件要求,成立学校“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结合日常工作,重点做好宣传发动、氛围营建和培训等工作。

2、师资培训阶段(9月份):根据实施方案,采取分批、分级的培训方式,选取有特长的教师积极参加戏剧曲艺知识培训班,提高音乐教师和指导教师的戏剧曲艺素养,掌握戏剧曲艺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奠定师资基础。

3、组织实施阶段(10月―11月):学校组织开展戏剧曲艺专业指导与教师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4、阶段成果展示阶段:2018年12月。根据本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对学校“戏曲文化进校园”阶段工作进行展示。

(三)存在的问题: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

开展此项工作,图音教师大多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还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

(四)下一步的打算。

1、结合学校学科特点,重点抓好民族音乐,使其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紧密结合。

2、抓紧深入开展戏剧曲艺文化内容的深入搜集,抓紧收集原始资料,因为熟悉戏剧曲艺文化的多数是年越古稀之人,让戏剧曲艺文化精髓不因人员的流逝而消失。

3、加强专业引领,提升教师执教水平。将戏剧曲艺文化引进校园,对教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让戏曲走进音乐课堂,增加戏曲的一些唱段与基本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戏曲,并且认真全体师生认真学会市推广的戏曲广播体操,让更多的孩子们喜爱自己民族的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的孩子家长认识到壮剧传承的重要性。

民族文化的传承,应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熏陶,将戏曲艺术发扬光大。我们坚信,这名声响亮的戏曲文化瑰宝,定会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浪潮中迎来发展的春天。

第9篇: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3篇

篇一

为了丰富校园生活,开拓学生的视野,我们学校开设了校本课程--戏曲,这近半年的时间我收获很大:从观看大量视频到模仿学习唱段到最后节目表演,整个过程不论是学生还是我自己都从中学到了许多,得到了锻炼。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着手于作品欣赏、观看视频、发声练习、模唱京剧、黄梅戏、豫剧等戏曲作品选段,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各种戏曲的发展情况及相关知识;了解唱段内容,感受其情感表现,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学会演唱部分戏曲选段,能够用简单的、经过提炼的动作进行戏曲唱段表演并尝试有个性的创造性活动。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在戏曲教学中,戏曲中拖腔的演唱是最大的一个难题,一字多音,半天唱不完一句,如果仍用传统的听唱或视唱的方法来教唱,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因此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表演上,通过小组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学生边唱边表演,不但学会了演唱,还进一步感觉到了学习戏曲的乐趣。这一学期我和孩子们模唱了《唱脸谱》、《女驸马》、《卖水》、《打猪草》、《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等经典唱段,我们共同学习,共同体验其中的乐趣。

戏曲的表演唤起学生了解、熟悉、热爱中国戏曲及热爱祖国的高尚热情。开设这一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今后,还要努力营造环境,开展一些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只有这样,学生对戏曲才能印象深刻,兴趣浓厚。我将认真的学习、探索,再接再厉,为学生的课余生活增添色彩。

篇二

xxxxx小学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

戏剧曲艺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把戏剧曲艺文化引进校园,不仅是对戏剧曲艺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现对我校这学期来戏曲进校园活动总结如下:

一、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民族特色

1、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材料,也是创建特色学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通过这学期的努力

,戏剧曲艺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校特色教育品牌。

2、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随着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凡是参与此项活动的老师,很多戏曲文化精髓随着岁月流逝,渐渐被人们淡化或遗忘,学校必须要紧紧抓住机会,通过各种途径去挖掘整理,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氛围,唤起全民意识,为此,在这学期的工作中,我校组织教师根据实际,结合校领导的安排,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3、增进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的友谊,为学校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在开展此项活动中,我们紧紧抓住教育质量这一中心,把学校工作与传承优秀文化相结合,与老百姓最关心的子女教育相结合,在访查,深挖的同时,不忘本职工作,把深挖资源与家访结合起来,收集老百姓对学校工作的各项意见和建议。这一做法,既收集到了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又帮助了老百姓,更难得的是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和认可,无形之中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名誉,为更好地开展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创造了条件,大大地调动了全社会挖掘,传承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为我校开展戏曲文化进校园既节省了时间,又拓宽了空间。

4、拓宽了视野,调动了学生,改善了条件。

在开展此项活动的过程中,吸引了一大批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中,同时,在活动中,我们根据工作需要,我们适时调整工作计划,成立了资料收集整理组,这个小组的建立,为了解、研究我校民族文化特色提供了大量的原始依据,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了捷径,通过广大教师的收集,整理与编排,提高了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

开展此项工作,绝大多数时间教师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师都是兼职的,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不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2、老百姓时间紧、能够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都是年纪较大的老人,作为老百姓与教师,作息时间是不尽相同的,他们没有多少时间来配合学校开展此项工作。

篇三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的传播和普及,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全县戏曲振兴发展,完成戏曲进校园,形成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促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衔接,根据xx县“戏曲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对戏剧曲艺文化的工作进行阶段总结如下:

(一)配合县壮剧团,加大宣传民族文化力度。20xx年5月27日,xx县壮剧团到我校“戏曲进校园”活动演出。拉开了我校戏曲进校园的帷幕。

(二)制定好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方案。7月5日领导班子召开讨论关于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会议。7月12日制定xx一小“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民族特色,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计划假期在文博楼每层楼的走廊上打造民族文化特色,贴上北路壮剧文化,瑶族铜鼓舞及高山汉族山歌等民族文化。楼道文化就是在楼道醒目地方悬挂xx的乡土文化,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惜怜时间,努力学习,立志报效家乡和祖国的雄心斗志。

(三)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xx年7――9月

学校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入手开展调研,对已有的办学宗旨、办学精神、办学目标、发展战略等进行重新审视,找出学校的主要问题点和发展点,科学定位确立美丽校园建设目标。

(四)存在的问题: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开展此项工作,图音教师大多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还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对壮剧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校的xxx等四位同学曾代表xx县到北京参加“壮家有戏

xx有情-xx壮剧艺术与壮族马骨胡音乐展示会”演出,孩子们表演的行当获得了一致好评。随着马骨胡声响起,生、旦、武、丑等四大壮剧行当轮番上台,步伐、表情、唱腔根据行当角色或诙谐幽默,或泼辣滑舌,或威武志气,或乖巧温柔,引得观众阵阵掌声和笑声。壮剧文化的传承从孩子抓起俨然已成为民族文化艺术复兴的新常态。去年到北京参加“壮家有戏xx有情--xx壮族马骨胡与北路壮剧音乐展示会”演出的六年级学生罗舒尹说道:“从一开始接触壮剧我就对它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在学习排练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这不仅仅是兴趣,其实它的每每一出戏的背后都蕴含一个故事,而且我越来越被这些故事吸引,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壮剧将其发扬光大。”

(五)下一步的打算。

1、结合学校学科特点,重点抓好民族音乐,使其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紧密结合。

2、抓紧深入开展戏剧曲艺文化内容的深入搜集,抓紧收集原始资料,因为熟悉戏剧曲艺文化的多数是年越古稀之人,让戏剧曲艺文化精髓不因人员的流逝而消失。

3、加强专业引领,提升教师执教水平。将戏剧曲艺文化引进校园,对教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让壮剧走进音乐课堂,增加壮剧的一些唱段与基本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壮剧,让更多的孩子们喜爱自己民族的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的孩子家长认识到壮剧传承的重要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应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熏陶,将壮剧艺术发扬光大。舞台上传来余韵悠远的马骨胡,孩子们跟随音乐唱起纯正的壮腔曲调……我们坚信,这名声响亮的xx壮剧文化瑰宝,定会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浪潮中迎来发展的春天。

上一篇:家长教育孩子经验交流下一篇:深化公安改革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