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形势分析

2022-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粮食生产形势分析

甘肃省粮食生产形势及新时期粮食安全对策研究

摘要:基于2010 — 2019年甘肃省粮食生产数据,应用统计分析法,从粮食生产总量、品种结构、区域生产能力等方面分析甘肃省粮食生产形势。从耕地和水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灾害、技术储备、比较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粮食生产条件,研究新时期甘肃省粮食绿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藏地于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藏地于技”,寻求粮食生产技术的突破和提升;优化粮食区域及品种布局,增加优质绿色食物有效供给;强化行政推动及财政支持;提升宏观调控能力,重视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等新时期甘肃省粮食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粮食生产;粮食安全; 新时期;甘肃省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1.08.015

Key words:Grain production;Food safety;New period;Gansu Province

当前,全球粮食供需基本平衡,粮食贸易总量持续增长,粮食安全状况总体向好。但国际贸易争端等影响国际粮食安全环境的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区域性短缺和局部粮食不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1 - 3 ]。尤其诸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和在全球范围的持续蔓延,致使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性和风险性加剧[4 - 5 ],以粮食进口为主的部分国家和地区粮食短缺问题凸 现[6 ],国际粮食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严峻[7 ]。我国是当今世界粮食产量、消费及进口最大的国家[8 ],粮食安全必然受到世界贸易格局的影响。我国各级政府坚决贯彻“粮食生产稳字当头”的粮食安全使命,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9 ]。

甘肃省历史上是一个缺粮省份,是国家定位的11个粮食产销平衡省份之一[10 ]。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立足于省内保障基本供给,通过多种措施发展粮食生产[11 ]。尤其是近年来,得益于多项强农惠农政策对粮食生产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的突破和全面推广,甘肃省粮食生产快速增长,实现了粮食生产由总量基本平衡到部分调出的历史性转变[12 ]。然而,甘肃省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耕地等资源缺乏,气象灾害与生物灾害叠加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大,这些粮食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始终存在[13 ];由于自然选择和比较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影响,主粮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14 ],年平均需调入200万多t小麦、近60万多t大米才能保证口粮需求,端牢端稳“一碗面” “一碗米”的任务依然艰巨[15 ]。多年人均粮食占有量平均为425 kg,依据我国粮食安全人均占有原粮不低于400 kg的最低标准衡量,总体粮食保障程度较好。但区域人均粮食生产占有量极不平衡,嘉峪关、兰州及甘南3个市州人均粮食占有量在200 kg以下,天水市和临夏州在400 kg以下,属甘肃省粮食生产的薄弱区域。甘肃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统筹发展解决好贫困地区人口的“米袋子”“菜篮子”“钱袋子”,实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如果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或遭遇重大疫情,都会加剧对粮食生产供应能力的考验。保障粮食安全,首要是保障粮食生产[16 ],立足甘肃粮食生产实际,研究新时期甘肃省粮食发展问题十分必要。

1 甘肃省粮食生产形势判断

基于甘肃省2010 — 2019年粮食生产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法,分析全省粮食生产能力、粮食作物结构及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等粮食生产现状,判断甘肃省粮食生产形势。数据来源于历年《甘肃农村年鉴》《甘肃发展年鉴》和甘肃省粮食行业统计数据。

1.1 粮食生产能力分析

1.1.1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2010 — 2016年,甘肃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在280万hm2以上,2017 — 2019年有所有降,分别下降到了278.25萬、264.50万、263.8万hm2。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占比从2010年的84%逐步提高到2019年的95%以上,减少的播种面积主要是杂粮等低产粮食作物,粮食作物种植结构更加优化。小麦播种面积小幅度缩减,玉米增加幅度较马铃薯略大,总体小麦面积保持在73.33万hm2以上,玉米、马铃薯面积分别在100.00万hm2、66.67万hm2左右,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结构相对稳定。小麦播种面积占比小幅下降但稳定在31%左右,玉米占比小幅度波动上升至40%左右,马铃薯占比基本稳定在29%以下。

1.1.2 粮食总产量 从表1可知,2010 — 2019年,甘肃省粮食总产量以年均2.32%增长率平稳增加,2015年最高,达到1 171.13万t,2019年1 162.90万t。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类粮食作物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从2010年的86%提高到2019年的95%以上。三大类粮食作物的产量小幅波动增长,其中玉米的增产幅度和对粮食总产量的贡献均较大。2019年,小麦、玉米、马铃薯总产量分别在280万、590万、230万t以上,10年间对粮食总产量的贡献依次为25.41%、53.72%、20.87%;2012年后,全省粮食产量突破1 100万t,有超过二分之一来自于玉米的贡献,这得益于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全省适宜地区,尤其是广大旱作农业区的大力推广,玉米以平均41%的播种面积贡献了全省51%的粮食产量,在保障甘肃省粮食生产安全的同时,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

1.1.3 粮食单产 2010 — 2019年,甘肃省粮食单产以年均3%的增长率逐年增加,2010年最低,为3 420 kg/hm2;2019年最高,达到4 500 kg/hm2,但仅为当年全国粮食平均单产的78.7%。三大类主要粮食作物单产呈微小波幅逐年增加,玉米平均单产最高,为5 460 kg/hm2;小麦平均单产接近3 300 kg/hm2;马铃薯(折粮)平均单产略高于小麦,为3 345 kg/hm2。

1.1.4 粮食人均占有量 2010 — 2019年,甘肃省粮食人均占有量以2015年为拐点,从2010年人均最低374 kg缓升至2015年最高点人均450 kg,呈波动回升态势,2019年粮食人均占有量439 kg。2012年以来,甘肃省粮食人均占有量超过了400 kg,依据我国粮食安全的最低标准人均占有原粮不低于400 kg的标准衡量,甘肃省的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总体较好。

1.1.5 口粮自给率 甘肃省根据省情、农情和灾情,依据水资源需求吻合效应,大力发展降水期和作物需水期相吻合的玉米、马铃薯等高产秋粮,挤压了小麦等低产夏粮作物,实现了甘肃省粮食总产量与总需求的紧平衡,但主粮品种结构失衡。2019年,甘肃省粮食自给率97.70%,谷物自给率为90.77%(小麦、稻谷和玉米),玉米自给率为159.19%,而作为主要口粮的小麦自给率仅为58.36%,稻谷自给率低至1.88%,粮食作物“种”与“食”结构性矛盾突出。

1.2 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分析

依据甘肃省农业生态类型、农业种植模式、生产技术体系及耕作制度等,将甘肃省14市州的粮食生产划分为五大区域,分别为河西灌溉区(武威、张掖、酒泉、金昌、嘉峪关5市)、中东部旱作区(定西、庆阳、平凉3市)、中部沿黄灌区(兰州、白银2市)、陇南山区(陇南、天水2市)、高寒阴湿区(甘南州、临夏州2州)。

1.2.1 区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2010 — 2019年,区域粮食播种面积波幅较小,总体稳定。中东部旱作区、陇南山区、河西灌溉区、中部沿黄灌区和高寒阴湿区,10 a平均播种面积依次保持在113.33万、60.00万、40.00万、33.33万、16.00万hm2,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比例依次为44%、22%、15%、13%、6%(图1)。中东部旱作区承担了全省主要的粮食播种面积任务,其次是陇南山区,中东部旱作区是甘肃省粮食生产的重点区域。

1.2.2 甘肃省区域粮食产量 2010 — 2019年,区域粮食产量总体增长。中东部旱作区、河西灌溉区、陇南山区、中部沿黄灌区和高寒阴湿区,10 a平均粮食产量依次在370万t、300万t、210万t、110万t、80万t左右,对全省粮食产量的贡献依次为35%、27%、20%、11%、7%(图2)。中东部旱作区的贡献最大,其次河西灌溉区,这两个区域的粮食生产能力支撑着甘肃省的粮食供给安全。

1.2.3 区域粮食单产 2010 — 2019年,区域粮食单产总体增加,区域间单产水平差距明显。10 a平均单产以河西灌溉区最高,在7 200 kg/hm2左右;其次是高寒阴湿区,在4 650 kg/hm2左右;陇南山区较低,在3 450 kg/hm2左右;中部沿黄灌区、中东部旱作区处于全省最低水平,在3 150 kg/hm2左右。甘肃省区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差距明显,着力提高中东部旱作区的粮食单产,是甘肃省粮食进一步增产的潜力所在。

1.2.4 区域粮食人均占有量 2010 — 2019年,省内各市州人均粮食占有量小幅波动缓慢增长。用市州人均粮食生产占有量10 a平均值代表区域人均粮食占有量水平评估的结果表明,甘肃省多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25 kg,但市州间极不平衡,嘉峪关市最低,50 kg以下;张掖市最高,为1 038 kg。嘉峪关、兰州及甘南3个市州人均粮食占有量均在200 kg以下,天水市和临夏州在400 kg以下,为甘肃省粮食安全供给的敏感区域。

2 甘肃省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2.1 耕地资源有限

2.1.1 耕地面积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甘肃省耕地面积总体稳定,2003年最低,为339.87万hm2,以后逐步恢复,目前稳定在353.33万hm2以上。粮食播种面积总体呈波动减少态势,2003年249.33万hm2是40多年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最低点。甘肃省采取系列措施恢复粮食播种面积,近年来基本保持在280万hm2(图3)。粮食播种面积的波动,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同时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明显,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在粮食种植比较效益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情势下,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任务更加艰巨。

2.1.2 耕地质量偏低 甘肃省土壤肥力水平整体偏低,耕地地力基础贡献率平均为47.7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5百分点;中低产田数量占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高于全国5百分点;土壤养分含量低,82.50%的耕地面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20 g/kg。依照全国耕地质量划分等级标准(1~4优等、5~8高等、9~12中等、13~15低等),甘肃省耕地质量平均等级比全国平均9.96等低3.14等,全省无优等地,高、中、低等地占全省耕地的比例分别为0.01%、27.56%、72.43%。高等地仅为500 hm2,主要分布在水气条件较好的陇南市;分布在武威、酒泉、陇南和张掖4市的中等地占全省中等地总规模的67.00%;分布在定西、庆阳、天水、白银、平凉、陇南和兰州7市的低等地占全省低等地总规模的83.00%[17 ]。从平均等级看,嘉峪关、酒泉和张掖3市最高,平均等级分别是10.18等、10.49等和11.87等;庆阳、平凉和定西3市最低,分别是13.59等、13.69等和13.91等。耕地质量等级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粮食生产能力的差异。

2.2 水肥利用率较低

甘肃省水资源紧缺,多年平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全国的1/2,单位面积耕地水资源占有量约为全国的1/4,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3.67%[18 ]。单方水粮食生产率约1.1 kg,远低于发达国家单方水粮食生产率2 kg以上的水平。肥料的增产贡献率52.27%,低于全国4百分点;肥料利用率平均19.5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百分点[19 ]。

甘肃省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部分开发利用困难。长江流域自产水资源量100亿m3,开发利用率只有1.5%,省内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陇南市位于该区域;黄河流域自产水资源量约128亿m3,开发利用率32.00%,中东部地区的定西、平凉、庆阳等省内粮食主产区地处该流域;内陆河流域自产水资源总量最少,仅有61亿m3,开发利用率高达120.0%,河西灌溉区5市地处内陆河流域。黄河流域集中了全省70%的人口及GDP,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1%,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3;黄河耗水指标30.4亿m3,人均仅167 m3,只有全国人均用水指标500 m3的33%,而且流域内水低地高,开发利用困难,制约了中东部旱作农业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内陆河流域水少地多,水高地低,开发利用过度,生态用水与经济社会发展用水矛盾突出。中东部旱作区所处的黄河流域和河西灌溉区所处的内陆河流域是甘肃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两个区域。因此,如何提高广大旱作区的粮食单产水平及河西灌溉区的节水效率,是未来甘肃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科技攻关重点[20 ]。

2.3 生态环境脆弱

甘肃省生态环境脆弱,山地和沙区占土地总面积的90%以上。农业生态系统退化明显,45.8%的土地荒漠化,28.6%的土地沙化,90.0%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退化,66.0%的土地面积出现水土流失[21 ],在工业化发展、城镇化推进、经济发展等多重压力下,资源环境的约束瓶颈加剧[22 ]。

2.4 自然灾害叠加

甘肃省旱灾、暴洪、霜冻、冰雹、大风、沙尘暴、干热风等自然灾害频发[2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多种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大,对粮食稳定生产构成了较为严重的威胁[23 ]。1978 — 2019年,甘肃省年均受灾面积近132.00万hm2,占耕地面积近37%,其中多年受灾面积超过了166.67万hm2,受灾较严重年份,受灾面积超过了200万hm2。年均干旱受灾面积81.10万hm2,占受灾面积的61.33%,旱灾是影响粮食稳产高产最主要的灾害类型[24 ]。2011年以前,粮食作物成灾面积基本在66.67万hm2以上,2012年以后呈下降趋势,但年均仍有33.33万hm2成灾。

2.5 技术储备面临新挑战

2019年,甘肃省小麦、玉米、马铃薯单产比2000年分别提高了近60%、25%、40%,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核心的旱作农业技术的突破与深度转化,显著提出了旱地粮食作物单产,稳定了甘肃省粮食生产大局,甘肃农业实现了由被动抗旱向主动抗旱的历史性转变[25 ]。排除农业本身的生产周期长等属性原因,从目前科技创新的实际情况判断,甘肃省农业科技投入强度不足、农业科研投入的结构性问题突出等原因,导致支撑粮食增产的技术储备明显欠缺[26 ],在灌区粮食生产潜力已发挥到较高水平后,旱作技术在短期内难以取得重大技术性突破和种质资源创新的情况下,粮食大幅度增产的技术攻关难度面临新挑战[12 ]。

2.6 粮食生产效益和比较经济效益逐年下降

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效益逐年下降。依据甘肃省粮食生产的成本收益数据测算,2017年较2010年的单位面积平均现金收益分别上涨-23.06%、-17.80%、127.04%,种植成本分别上涨82.71%、104.95%、138.21%。除马铃薯受销售价格上涨和产量增加的双重影响,平均收益与成本上涨相当外,小麦和玉米的收益均在下降。近8 a来,粮食生产中人工和机械费合计均超过总成本的50%,是影响成本上涨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种子费、化肥费用的上涨。种植成本的大幅上涨和收入的小幅增长,导致粮食作物自身种植效益总体上逐年下降。

种粮比较效益呈下滑态势。将粮食作物的成本收益率与甘肃省特色经济林果—苹果、高原夏菜—花椰菜进行比较,小麦的成本收益率最低,从2010年开始连续亏损;马铃薯成本收益率基本持平,玉米的成本收益率持续下降。2017年苹果、花椰菜、马铃薯、小麦、玉米的成本收益率依次是16.4%、14.57%、-8.12%、-39.64%、-44.49%,苹果、花椰菜的现金收益分别是小麦的26.3、12.2倍。受粮价过低及人工、机械和农资价格等大幅上涨的影响,各类补贴不足以弥补和抵消生产成本的增长,种粮比较效益仍呈下滑态势,影响了农户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3 新时期甘肃省粮食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藏地于地”,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当前,甘肃省处于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过渡期,新时期将面临城镇化推进、生态建设、粮食安全等“多頭争地”局面,耕地减少不可逆转;随着人口的增加及饲料、食品、工业用粮等需求增长,粮食刚需增加。必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完善耕地监管制度,强化监测监管效果,确保耕地“占补填平”质量过关;加大土地整治力度,特别是撂荒地、废旧宅基地等的整治复垦,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不动摇;落实“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保水保肥、控污修复”等耕地质量提升措施,建设基础地力提升、盐碱地改良、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快速培肥工程,促进耕地质量全面提升;实施提高粮食生产比较经济效益的系列措施,最大限度将全省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266.67万hm2以上,以确保粮食生产与经济社会、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3.2 “藏地于技”, 寻求粮食生产技术的突破和提升

以中东部旱作农业区、河西灌溉区两大稳定甘肃省粮食生产大局的关键区域为核心,布局一批粮食丰产工程和技术项目,强化科技对粮食生产的引领支撑作用。重视粮食作物种质创新和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挖掘种质资源的抗寒旱特质,创育抗逆丰产优质的粮油作物新品种,挖掘旱地粮食作物单产潜能;集成创新抗旱节水和养分高效管理技术,提高粮食作物的水肥利用效率,克服寒旱生境对粮食增产的制约,提高旱作农业的可控水平;实施“降耗增绿”工程,开展粮食绿色增产科技攻关,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促进粮食生产绿色增长;实施小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行动,加强突发农业灾害技术攻关及应急防控能力建设,提高粮食生产防灾减灾能力[27 ];推广农机装备智能技术,大幅降低粮食生产成本,重视智慧农业平台的研发应用,发挥大数据技术在应对自然灾害、病虫灾害等方面的作用。

3.3 优化粮食区域及品种布局, 增加优质绿色食物有效供给

通过粮食消费大数据分析,预估未来食物消费结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科学规划甘肃省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及品种结构。一是稳定小麦播种面积[28 ],优先发展庆阳、平凉、天水冬小麦生产基地,创新一批种质资源、应用一批抗旱节水技术,切实提升产量和改善品质,使小麦产量突破300万t,逐步提高小麦自给水平;二是稳定全膜玉米播种面积,增加粮饲兼用玉米和饲用玉米面积,优先在庆阳、平凉、临夏等旱作区,张掖、酒泉、白银等灌溉区稳定发展畜牧养殖企业,带动饲草玉米生产,提升肉类消费供应能力;三是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优先在定西市、白银市、兰州市、张掖市、陇南市等地发展淀粉型、全粉型和菜用型马铃薯生产基地,全面推广脱毒种薯及立式深旋耕作和绿色覆盖垄作技术[29 ],使马铃薯总产量达到400万t(折粮);四是适度增加优质特色小杂粮的播种面积,加大品牌培育,提升保障粮食安全和生产效益[30 ]。

3.4 强化行政推动及财政支持

粮食具有基础性刚需属性,仅靠市场调节难以解决供需矛盾。在当前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仍然较低的情况下,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必须切实改革粮食补贴政策机制,完善粮食主体功能区的利益补偿机制[31 ],将粮食补贴资金与粮食生产直接挂钩,确保粮食补贴资金切实用于粮食生产的低效益补贴。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农业机械装备等均为粮食生产的基础保障条件,基于经济欠发达的省情,首要把农田水利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从全省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水资源合理优化配置的全局出发,统筹谋划,稳步推进水利工程建设,持续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2 ]。另外,在防范重大灾害、推广重大技术等方面,都需要强有力的行政推动和持续的财政扶持。

3.5 提升宏观调控能力, 重视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将区域粮食安全置于国际国内开放的系统中统筹考虑,综合调控。充分发挥政府储备调控、市场购销调节、适度进口调剂等相结合的粮食宏观调控的作用,重视粮食应急储备保障体系建设,增强区域应急救灾救援能力。长期稳定与黑龙江、吉林、河南、河北、新疆、山东、四川、安徽、陕西、宁夏、广东等国内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销合作,缓减省域粮食结构性矛盾突出问题[33 ];充分发挥甘肃省“一带一路”核心区优势,加快甘肃省粮食口岸及丝路旱寒粮食物流节点建设步伐,打通甘肃省通向中亚、西亚及欧洲的商贸及粮食物流通道,将甘肃省粮食安全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确保省域粮食安全[34 - 35 ]。

4 结束语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阶段[36 ],与此同时,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会更加复杂,粮食发展的内外部风险正在不断加 深[37 ],迫切需要从全球化视角重塑粮食安全战略导向。

“十四五”时期,将是甘肃省粮食安全防风险的凸显期,必须显著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以解决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首先要牢固树立粮食安全底线思维,党政同责践行“粮安天下”的战略部署,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切实加大科技投入,促进科技创新,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战略。树立开放思维,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加快甘肃省粮食口岸及丝路旱寒粮食物流节点建设步伐,依靠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缓减粮食结构性矛盾、地区性粮食生产短缺及粮食生产资源约束瓶颈,巩固拓展扶贫攻坚成果,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永春,王秀东.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粮食安全国际合作发展及展望[J]. 农业经济问题, 2018(11):70-77.

[2] 倪洪兴. 世界粮食安全形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中国党政策干部论坛, 2014(9):91-95.

[3] 金三林,柳 岩,刘乃郗. 全球粮食安全长期趋势对中国的影响及战略[J]. 中国发展观察,2018(17):17-20;61.

[4] 黄 飞,徐玉波. 世界粮食不安全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J]. 农学学报,2018,8(10):97-100.

[5] 倪洪兴. 开放条件下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选择[J]. 农业经济问题,2009(7):4-8.

[6] 何翠云. 疫情下全球粮食危机预警的启示[N]. 中华工商时报,2020-04-03(003)

[7] 方 言. 以“三稳”筑牢我国粮食安全底线[J]. 农村工作通讯,2020(10):39.

[8]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资深专家组. 粮食供应保障牢靠供应链短板待补齐[N]. 粮油市场报, 2020-04-14(B03).

[9]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EB/OL]. (2013-12-21)[2021-02-23]. http://www.12371.cn/special/2013zyncgzhy/.

[10] 于丹丹. 甘肃省粮食安全和口粮安全及播种面积保障研究[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5.

[11] 汤瑛芳,王恒炜,李红霞,等. 甘肃省粮食作物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分析[J]. 甘肃农业科技,2014(7):8-13.

[12] 梁仲科,李 福,潘 新. 构筑甘肃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J]. 甘肃农业, 2015(4):18-24.

[13] 卢李朋. 甘肃省粮食生产的时空特征及影响机制分析[D].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

[14] 马丽荣,汤瑛芳,王建连,等. 区域安全视角下甘肃省粮食供需平衡态势分析[J]. 甘肃农业科技,2021,52(1):75-81.

[15] 马海霞. 甘肃省社会粮食供需平衡的数据测算及战略选择[D]. 兰州:兰州大学,2015.

[16] 韩卫江. 紧扣我省发展实际 全力保障粮食安全[N]. 甘肃日报, 2013-10-15(004).

[17] 汪延彬,胡燕凌,卜春燕,等. 甘肃省耕地质量等别特征与空间分布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11):138-144.

[18] 翟自宏. 解决甘肃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6(12):106-108.

[19] 崔增团. 提升耕地质量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 发展,2013(10):25;29.

[20] 魏胜文,乔德华,张东伟. 甘肃农业科技绿皮书—甘肃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21] 余志刚,樊志方. 粮食生产、生态保护与宏观调控政策[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5):108-112;140.

[22] 段小红. 旱灾对甘肃省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7):35-38.

[23] 杨封科,何宝林,高世铭. 气候变化对甘肃省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J]. 應用生态学报,2015,26(3):930-938.

[24] 尹宪志,邓振镛,徐启运,等. 甘肃省近50 a干旱灾情研究[J]. 干旱区研究,2005,22(1):120-124.

[25] 王恒炜,梁志宏,韩永东. 甘肃旱作农业的成就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启示[J]. 中国水土保持,2015(7):4-7.

[26] 魏胜文.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保障全省粮食安全[N]. 甘肃日报, 2013-12-27(011).

[27] 化青春,杨文雄,袁俊秀. 甘肃省小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J]. 甘肃农业科技,2016(5):64-66.

[28] 张 武,吕和平,文国宏,等. 建立陇东旱塬夏播(复种)马铃薯生产基地刍议[J]. 甘肃农业科技,2020(10):78-82.

[29] 杨祁峰.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狠抓农村环境治理 强化粮食增产 增加农民收入[J]. 甘肃农业,2014(3):20;23.

[30] 窦学诚,龚大鑫,关小康. 甘肃省小杂粮产业竞争优势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30(5):1-6;14.

[31] 吴 玲,刘腾谣. 我国粮食生产区域变化对粮食主产区影响效应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8):116-123.

[32] 杨文雄,柳 娜. 甘肃省粮食稳步发展的对策建议[J]. 可持续发展研究,2012(3):1-4.

[33] 周德高. 提高甘肃粮食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基本认识和思考[J]. 中国粮食经济,2018(11):58-59.

[34] 倪洪兴. 开放视角下中国粮食安全战略再思考[J]. 农村工作通讯,2014(2):49-51.

[35] 尚勋武. 保持战略定力确保粮食安全[N]. 人民政协报,2020-5-14(007).

[36] 何立峰.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J]. 宏观经济管理,2021(1):1-3;7.

[37] 202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中国经济发展新航向[EB/OL]. (2021-01-04) [2021-03-09].中国青年网.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sz/202101/t20210104_12646427.htm

(本文責编:杨 杰)

作者:汤瑛芳 李红霞 刘锦晖 王建连 马丽荣

第2篇:以新安县为例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保持粮食生产力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在自然灾害频发、耕地刚性减少、农资价格上涨、农民纷纷外出务工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河南省新安县把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作为贯彻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重要抓手,强化站位抓落实,稳定生产保粮安,坚持以工业的思路发展粮食生产,建立健全农民种粮的激励机制,不断培育、壮大粮食生产能力,让粮食生产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农民施展才能的“福地”,形成了政府重粮、部门抓粮、农民种粮的强大合力,有力地保障了县域粮食安全。

关键词:粮食生产 能力提升 做法

一、基本情况

新安县地处豫西属浅山丘陵区,是一个传統农业大县,总特点为:“山陡、岭多、沟谷碎,七岭、二山、一分川”,用四句话可以概括:“春季少雨天干旱,夏热雨大伏旱多,秋高气爽寒来早,冬冷见多雨雪少”,总面积1160.3平方公里,折合174.05万亩。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豆类、谷子、红薯、油料等,71.8%的耕地处于丘陵地带,间有少量沟谷地,多实行一年两熟或二年三熟,种植方式有单作、间作混作。

由于新安县土壤质地瘠薄,地力不肥,水源缺乏,耕作自然条件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制约。而且旱灾频发,十年九旱,特别是常遇“卡脖子旱”,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加之多为跑水、跑土、跑肥(三跑田),农业耕作种不保收,80%以上“靠天吃饭”。

特别是建国前战争不断,新安劳苦百姓连“糠菜半年粮”的生活也难以维持,十之八九家无隔宿之米,普遍过着食不饱腹、衣不遮体的生活,春冬闲月,日仅两餐,稀汤灌肠,藜藿充腹,冬眠无被,偎草窝以避寒威,外出逃难者比比皆是,粮食问题日趋严重。

二、建国后粮食生产格局变化

建国后,新安县在解放思想过程中进一步转观念、转方式,因地制宜,加大粮食生产的投入,积极引进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和种植技术,种植耐旱作物和品种,搞好轮作调茬,整修水平梯田,蓄墒保墒,向单产要增量,使县域有限的农业基础焕发出蓬勃生机,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开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繁荣的“三赢”局面。

建国70年来,综观新安县粮食生产,大体经过了以下七个阶段:

(一)持续上升期(1949—1957)

1947年8月25日,新安县获得解放,当时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差,耕作方式古老,加之经济、天时、地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据统计,1949年全县总人口23.1万人,总耕地面积74.8万亩,粮食总产只有9526.6万斤,其中夏粮总产为4389万斤,秋粮总产为5137.6万斤,粮食不能自给。

1950年实行土地改革后,有近2万户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这一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951年,出现了第一个粮食生产高峰,每亩产量由94斤增长到118斤,1950年到1952年,三年粮食平均总产达到11416.7万斤,比1949年增长19.8%,亩产增长6.3%。

1953-1957年,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种植业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从1955年开始,对小麦、玉米、红薯等作物种植推广合理密植,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产量都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五年平均粮食总产13303.3万斤,亩产138斤,总产比恢复时期增长18.5%,亩产增长16.9%。

(二)急剧下降期(1958—1962)

1958年,农业生产上开始出现“瞎指挥”,提出在新安县大种水稻,后因水源不足,种稻失败。同时“浮夸风”“共产风”也愈刮愈烈,出现了不少所谓高产“卫星”和各行各业全面“大跃进”的局面,加上“全民大炼钢铁”高标准吃粮,粮食浪费殆尽。随后三年连续大旱,粮食生产出现了大倒退。1961年全县粮食总产只有7637.4万斤,比1949年减少1889.2万斤,下降19.8%;亩产下降为86斤,比1949年的亩产111斤下降22.5%。

1958-1962年,五年平均粮食总产只有11467.7万斤,比上五年下降13.8%;亩产124斤,比上五年下降10%。广大群众为了饱腹,采摘野菜、树头菜等代为食品,导致浮肿病人增加,许多妇女也因此患上子宫脱垂症。

(三)曲线发展期(1963—1977)

1963-1965年,通过国民经济调整,公社(现为乡镇)内部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分给社员自留地5.23万亩,借种地8.5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21%,粮食征购也实行了定产、定购、定销,经过一系列调整,生产元气复苏。1964年,粮食亩产127斤,总产11752万斤,接近1956年的生产水平。1965年虽然旱灾严重,而粮食总产仍达10443.2万斤,亩产118斤。

之后几年,全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推行“坡(田)改梯(田)”,实施旱地粮食耕作保墒增产技术,建立水平梯田和反坡梯田,进行深耕改土,以肥调水,以种节水,增强蓄水保墒能力,把“三跑田”变为“三保田”,蓄住天上水,保住地下墒,促进旱作区粮食大幅度均衡增产。1967年播种面积85.99万亩,总产16252万斤,亩产187斤,1968年粮食亩产为189斤。

1970年开始,推广麦垄套种、贴茬点种新技术,提早播期避过旱期,增产效果显著。之后又推广使用化学肥料、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改善生产条件、繁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并积极防治病虫害,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71年,粮食播种面积86.52万亩,总产18602万斤,亩产215斤,其中夏粮37.54万亩,亩产138斤,总产5180万斤;秋粮58.98万亩,亩产273斤,总产13430万斤。1976年,全县粮食总产22034万斤,比1966年增长39.9%;亩产266斤,比1966年增长37.4%;1977年,播种面积84.29万亩,总产21155万斤,农民吃粮基本自给。

过去15年,粮食总产量平均增长速度为3%,低谷时期出现过5年徘徊。可以看出,全县粮食生产出现的周期时间长短不一,增长的幅度大小不等等现象,但基本上反映出新安县粮食生产的趋势,即粮食的平均亩产每次激增之后,要经过2-3年才能稳定下来,随着投入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始新的增长,积聚4-5年后,又有一个新的突破。

(四)高速增长期(1978—1985)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安县实行了以包干到户为主体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叫大包干),广大农民掌握了种植主动权,在抓好深耕改土和搞好农田基本建设的同时,根据季节、墒情和作物生长发育阶段,综合运用耕磨、中耕、培土、地膜覆盖等措施,粮食得以增產。1978年粮食总产达21155万斤,极大地增强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之后,广大农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粮食生产中去,家家户户增加农业生产投入,购置了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喷雾机、地膜覆盖机等机械化配套农具设备,引进推广了滴灌、喷灌等灌溉技术,精耕细作,粮食生产获得空前未有的丰收。1983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0768.1万元,比1976年增长65.4%,比1978年增长51.7%;粮食总产量29808.4万斤,亩产达368斤,比1976年增长40.9%,比1978年增长46.6%,比1979年增长81.3%。

198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0167.9万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值12088.3万元,比1949年增长7.06倍。1985年,在遭受旱、涝、风、雹等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粮食总产仍达22200万斤,比1949年增长1.33倍,全县农民生活达到“不吃红薯面、小麦吃不完”的水平。

(五)低谷徘徊期(1986—1992)

随着政策的深入人心,一些农户为了多出农田和耕种方便,将田中的水井和渠道毁坏,加之,种粮收益与种植经济作物和外出务工收益差距拉大,耕地面积锐减,技术服务落后,以及化肥、农药、种子、地膜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用工成本日益提高,造成粮食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民越来越不重视粮食生产,对农田开始粗放耕作,出现了粮食生产投入越少,生产率降低的恶性循环现象,导致生产连续下降徘徊,粮食产量大幅度滑坡,粮食总产量下降到七十年代水平。特别是1986-1987年,连续两年特大旱灾之后,又使粮食产量陷入了低谷。

1991年春,新安县旱灾严重,夏粮较上年减产45%,秋粮减产68%,全县有56%的小麦不能播种。旱情持续到1992年,夏粮总产仅52万斤,占正常年景的30%,秋粮产量10000万斤。1990-1992年,全县从外地调入粮食8638万斤,统销农村受灾群众。

(六)科学种田期(1993—2008)

1993年,农业生产开始向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传统农业开始由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在水利条件好的乡村发展小麦、玉米、瓜、菜一年三熟、四熟,达到亩产千斤粮,亩超千元值;在土质较好的喷灌旱平区,以间作套种和利用地膜为主,实行粮粮间作、粮菜间作,增强单位面积和经济效益;在一些机械化程度高、水利条件好的地区,优化机械化组合,提高生产效益;在一些贫瘠的地域,加强集体协作力量,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改善生产条件。随着主粮作物广泛应用良种和复合高效肥料、叶面施肥等十几项科学技术,有效地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增长。当年,粮食总产达到39044.6万斤,分别比1978年的21154.6万斤和1986年的17568.4万斤增长84%和122%,向国家贡献商品粮3000万斤。同时,广大农民利用自己的承包田,广泛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多种经营活动,果树栽培、药材种植、家庭养殖普遍开展,农民收入逐步增加。

1994年,在全县12个行政村,建立高标准良种基地1.2万亩,全县的种子生产走上集良种引进、繁育、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轨道。全县良种年经营量由1987年不足50万斤增加到300万斤,先后引进、示范、推广小麦优质品种90个,玉米优质品种31个,优质红薯品种16个,优质大豆品种8个,优质谷子品种14个,优质花生品种6个,全县48万亩农作物品种全部实现了良种化,当年,粮食总产达32000万斤。

1995年全县实施小麦“一优双高”(优质、高产、高效)开发项目,6万亩小麦创历史最高纪录,平均单产844斤,总产5304万斤,开发区内0.56万亩丰产方、示范田,亩产突破900斤大关。

1996年,实施“九五”期间粮食自给工程项目,共投资1219万元,治理综合面积2.89万亩,新打机井37眼,配套机井57眼,硬化渠道17.9公里,敷设地埋管道64.7公里,修建机电灌站7座,建喷灌0.50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74万亩,新发展旱涝保收田1.34万亩,新增科技示范面积1.4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470万斤。

1997年,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全县加强对抛荒田、低耕田、贫瘠地的改造,清理农村闲置土地、搞好旧宅复耕,到2000年,全县共累计开发复耕土地3.37万亩,其中耕地1.60万亩,全年粮食总产达37805.4万斤。

1998-2000年,保护价收购政策深入人心,全县农民踊跃售粮,三年间共收购粮食14020万斤,全县粮仓全部爆满。

2002年起,全县对小麦后期生长开展叶面喷洒及防干热风、防病虫、防后期脱肥的“一喷三防”工作,使全县34万亩小麦的后期生长得到保障,每年挽回产量损失15%以上。

2003年实行农业税费改革,取消“三提五统筹”,全县13个乡镇全面取消农业税和乡统筹、村提留以及劳动积累工、义务工,实行农民种粮补贴,每年亩均发放种粮综合补贴8.23元。

2008年,在全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集土壤样品6300个,植株样品390个,安排田间试验示范样品113个,制定了小麦、玉米等大宗作物不同区域的农作物施肥方案,并积极与化肥生产企业协商,生产专用配方肥料。当年,全县已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186.2万亩,总增产粮食10653万斤,总效益8560.4万元。

(七)规模经营期(2009—2018)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现代农业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等,粮食生产的潜力几乎挖掘到极限,广大农民原先自行调整的种植结构,也没有创造出最高的收入,特别是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部分土地因无力管理而撂荒,虽然扩展了家庭收入渠道,但同时也影响到粮食生产。

为此,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强化“农业支撑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相互支持的良性循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抓好土地整理、主体培育、形式创新、机制建设等工作,积极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将责任田转包到种粮大户、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手中,发展集约化种植。2011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普遍兴起,到2016年底,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农民合作社达210个,年种粮8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已增加到100余户。

2018年,土地流转总面积达28.7万亩,其中2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的面积达65%。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1.59万亩,其中小麦34.05万亩,玉米28.53万亩,红薯3.83万亩,大豆2.55万亩,同比下降1.3%;全年粮食总产量41080万斤,同比增长0.8%,其中夏粮21460万斤,秋粮19620万斤,比1978年21060万斤增加20020万斤,增加94.2%,年均增加2.36%。

三、稳定粮食生产的主要做法

粮食单位面积产能的低效性,决定着必须以规模化生产予以弥补,而这又恰是新安县粮食生产的短板。为了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的稳定和提升,需要因地制宜,着力优化粮食生产区域布局,构建现代粮食生产体系,建立现代粮食经营体系,在资金、技术、装备、粮食种类选择上下功夫,想方设法走出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一)全面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

粮稳,富民才有基础,民富,稳粮更有保障,坚持“稳”字当头,稳面积、稳政策、稳产量,成立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把粮食生产列为考核的主要指标,层层签订责任状,逐级量化落实;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将责任目标与年度考评挂钩,严禁滥占滥用耕地,搞好旧宅复耕,稳定基本农田面积,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营造了“政府主导、部门参与、齐抓共管、全面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坚定不移地落实各种惠农政策

针对新时期的特点,创新制度,建立促进粮食增产的长效机制,及时兑现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国家各种农村直补政策资金,做到了“不截留”“不缩水”。同时,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种粮大户给予优惠政策,除了国家支持“真金白银”的财税政策外,强化了科技、人才、信息、市场的支撑,建立了利益补偿机制,这一举措不仅调动了重粮抓粮的积极性,而且也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粮食生产上,形成粮食生产强大的社会合力。

(三)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支撑能力

坚持科技强粮,大力推广应用粮食高产稳产的区域化、良种化、技术化和机械化,采取高产、稳产、优质、低耗、高效的技术路线,加速粮食生产技术改造;重点加大短板机具扶持力度,调整优化农机化发展扶持政策,对小麦机播机具、高效植保机械加大配套扶持;加快推进农机科技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重点突破农作物机播、高效植保等薄弱环节,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深化农机农艺融合,全力推动粮食种植全程机械化。

(四)搞好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

为实现粮食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抓好无劳动力和全家外出务工农户承包耕地的流转服务,促进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推广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适时收获、统一秸秆还田,这种“六统一”的管理模式,让粮食种植科学、方便、高效,规避良田粗放耕作和抛荒;在开展土地确权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土地流转,支持鼓励一批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成立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的家庭农场,建立粮食生产基地,构建“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合作社+公司+农户”“集体+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模式,实现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保障了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不减。

(五)夯实粮食生产发展基础

通过大力开展粮食高标准创建活动,建设了一批旱涝保收、节水高效、耕作先进、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科技覆盖率高的标准农田,提高粮食产量;通过引导农民增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积极做好水土保持、改水改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粮食增收;通过优质品种的育种繁育和品种改良推广,提高粮食单产面积产量和品质;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普及推广精量播种、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地膜覆盖等技术,提高粮食生产的可持性;按照“县有技术骨干、镇有技术标兵、村有技术能手”的要求,通过田间地头现场技术指导和经验交流、举办电视讲座、开办农民技校、发放种植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搞好技术培训,指导农民适时种植。

结 语

粮食增产要在制度创新、粮食增产的长效机制建设上下功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深入分析粮食生产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问题,将粮食生产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行政推动、政策引导、模范带动、科技进步等有效措施,持续勇扛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進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全面提升了粮食生产现代化、智慧化水平,保障粮食持续增产,为粮食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河南省新安县粮食局)

作者:郭庆华

第3篇:粮食安全战略视野下我国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

摘要:区域粮食生产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分析近年来区域粮食生产量度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粮食安全贡献度的概念,确定了其计算方法,并通过分析山东省1995—2012年粮食生产状况,验证了粮食安全贡献度作为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指标的直观性,证明了粮食安全贡献度是衡量区域粮食生产可持续性的较为科学的量度指标。

关键词:粮食安全;区域粮食生产;粮食安全贡献度

区域粮食生产,特别是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基础。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粮食生产条件、农业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如何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科学量度区域粮食生产,是科学划定区域粮食生产指标任务、建立区域粮食生产补偿机制的前提所在。

1 我国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研究概况

1.1 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研究的意义

区域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近年来,随着对我国粮食安全的热议,作为全国粮食安全保障源头的区域粮食生产也备受关注。做好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不仅为科学评价区域粮食生产提供了可靠依据,而且对健全我国区域粮食生产体制机制、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2 目前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的局限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我国区域粮食生产量度分析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绝大多数都引用了区域粮食安全的概念,并且套用了粮食自给率、粮食储备水平、粮食产量波动系数、人均粮食占有量、低收入居民粮食保障水平等国家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1],部分学者利用耕地压力指数建立起了区域粮食安全量度模型[2],并结合区域粮食需求和供给,在综合粮食生产波动系数、耕地压力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粮食安全系数为指标的区域粮食安全量度模型[3],从区域粮食供求平衡的角度分析了区域粮食安全,但均未站在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从区域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的角度进行量度分析。

曾福生等提出了粮食大省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度的问题,并借鉴库茨涅茨的“农业四大贡献”理论进行了相关理论分析和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简单数据比较,但没有提出粮食大省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度的计算方法,也未针对某一省份进行计算分析[4]。马树庆等提出粮食调出省也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保证国家粮食供给是粮食主产省粮食安全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仍然运用了粮食总产量、粮食稳产系数、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贮藏系数、粮食商品率、粮食市场状况等国家粮食安全传统评价指标作为区域粮食安全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吉林省的粮食安全评价[5]。王兆华等提出了粮食主产区对全国粮食安全的贡献率,并列出了不同年份粮食主产省份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率数据,但没有明确阐述贡献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6]。算分析得知,山东省粮食调出量由1995年的891.4万t,下降为2012年的294.4万t,波动式下降趋势较为明显;粮食安全贡献度也由1995年的16.73%,下降为2012年的2.72%,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图1)。从以上量度指标可以看出,近年来,山东省粮食产量虽逐年增长,但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却在不断减小,正从粮食调出大省向粮食产销平衡省份过渡。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审视,山东省近年来的粮食生产状况是不可持续的。

由此可见,粮食安全贡献度更能较为直观地反映出区域粮食生产状况,特别是区域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是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角度,衡量区域粮食生产是否具备可持续性的较为科学的量度指标,也是建立国家层面上的区域粮食生产补偿机制的重要参考指标。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政策动态跟踪”课题组.粮食安全评估指标与方法研究综述[J]. 经济研究参考,2007(13):44-51.

[2]蔡运龙,傅泽强,戴尔阜.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资源调控[J]. 地理学报,2002,57(2):127-134.

[3]刘丽丽,刘金萍,李建国,等. 区域粮食安全度量研究——以重庆市万盛区石林镇为例[J]. 中国农學通报,2010,26(6):348-354.

[4]曾福生,匡远配. 粮食大省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6):662-666.

[5]马树庆,王 琪. 区域粮食安全的内涵、评估方法及保障措施[J]. 资源科学,2010,32(1):35-41.

[6]王兆华,褚庆全,王宏广.粮食安全视域下的我国粮食生产结构再认识[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3):257-260.

作者:王兆华 褚庆全

第4篇:粮食生产形势分析8[1].14

关于对全市粮食生产形势分析的报告

绥化市农业委员会

2009年8月15日

今年我市的农业生产,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克服了前期回暖晚、6月份低温寡照等不利天气,战胜了干旱、洪涝、冰雹大风等自然灾害。目前看,农作物长势比预想的要好,总体形势比较乐观。

一、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今年粮食生产经历了严峻考验,多灾并重,多灾并行。年初以来,全市范围内先后不同程度遭受了大雪低温回暧晚,持续严重干旱,连续降雨洪涝伴随冰雹大风,低温寡照,农作物生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造成一定面积的受灾绝产。一是干旱灾害严重。4月22日至5月末,全市持续近40天没有有效降雨,受旱面积达1600多万亩,严重干旱面积达610万亩,导致芽干吊干不能正常出苗面积90万亩。虽然进行了毁补种但仍有个别地方出现缺苗断条和

二、三类苗增多现象。二是洪涝灾害。5月28日开始降雨到7月18日,全市平均降雨为381毫米,已经超过了历年

5、

6、7月份三个月降雨之和。集中降雨导致诺敏河、通肯河泛滥,部分农田受淹,加上内涝地块农作物受涝严重,受涝面积达249万亩,其中成灾面积115万亩,绝产面积达36.7万亩。三是冰雹灾害。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冰雹灾害频繁发生。据统计,全市有7个县(市)区不同程度遭受冰雹袭击。海伦、绥棱、北林、明水、望奎、庆安、兰西等县(市、区)受灾较重。全市受灾面积149万亩,累计绝产面积19.8万亩。四是风灾。7月17日北林区、庆安县出现了雷雨大风天气,风速达 1

到10级以上,最高风速可达13级,造成该区域内的房屋、农田和树木受灾严重。据统计,全市共有26个乡镇受灾,毁坏水稻育苗大棚443栋。全市风灾受灾面积67万亩。五是低温寡照。6月份以来的持续降雨天气异常,气温偏低,光照严重不足,农作物不能正常光合作物,生长缓慢,据调查,生育时数少105小时,生育天数拖后5—7天。

每次灾害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抗灾减灾,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在抗旱斗争中,全市先后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两次,现场推进会议两次,共投入抗旱资金13500万元,浇灌面积670万亩,毁补种面积近50万亩,育苗移栽和补栽40多万亩,经过全市上下艰苦努力,抗旱保苗工作取得了胜利。在抗洪斗争中,各级党委、政府针对今年汛期提前,降雨集中,境内五条河流泛滥,河套地大部分被淹,部分低洼地积水内涝,个别地区遭受冰雹和大风袭击的实际情况,指挥抗灾抢险,转移受困群众,指导抗灾自救。通过今年发生的严重灾害不难看出,我市的农业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有限,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仍摆脱不了自然条件制约。

从前一阶段农作物受灾情况看,的确给农作物造成了一定影响,造成粮食作物不同程度减产。①旱灾。干旱导致毁补种面积增加,

二、三类苗增多。6月份统计

二、三类苗达21%,但进入7月份以来,光照足、温度高,全市玉米、大豆二类苗转化升级达8%以上,其余13%也发生明显变化。按常年

二、三类苗8%计算,今年的

二、三类苗增加了5个百分点,面积90万亩,按亩均800斤减产3成计算,减产粮食

2.16亿斤。②洪涝灾害。成灾面积115万亩,预计可减产3成,按平均800斤计算,可减产粮食2.76亿斤,绝产36.7

万亩,按平均800斤计算,减产粮食2.94亿斤。③冰雹灾害。累计绝产面积19.8万亩,按平均800斤计算,减产1.5亿斤。④风灾。受灾面积67万亩,因后期自然恢复没有对产量造成太大影响。另外,据田间调查,由于干旱造成玉米地块保苗株数不够,大豆矮小、结荚数减少,造成了一定减产。以上共计减产粮食9.36亿斤。

二、粮食产量形势分析

由于近期天气晴好,对农作物生长发育非常有好处。据专家介绍,6月份损失的积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弥补,如果不遇早霜危害,有望获得丰收.客观分析今年的粮食生产状况,增产因素很多。一是高产粮食作物面积增加。今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达260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138万亩。在种植的2240万亩粮食作物中,玉米面积达1340万亩,比去年增加了130万亩。其中有101万亩是因结构调整种植的玉米,按种植玉米较其他粮食作物亩增产600斤计算,增产玉米6亿斤;还有29万亩属今年新纳入统计面积的(庆安、绥棱、海伦临近农场、林管局新纳入的统计面积),按玉米单产1100斤计算,新增粮食3.2亿斤。水稻种植面积398万亩,比去年增加3万亩。从水稻主产区反映的情况看,长势不比去年差,个别地区还要比去年好一些,再加上有一定面积增加,水稻总产将稳定在上年水平。二是高产创建面积扩大。我们以三百工程为牵动,大力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全市落实三大作物高产创建面积800万亩,其中玉米410万亩,水稻200万亩,大豆190万亩,三大作物创建产量预计实现总产100亿斤。三是玉米高产攻关有突破。一积温带重点推广肇东五里明立体通透栽培模式,

二、三积温带重点推广育苗移栽、地膜覆盖保护地栽培模式,全市吨粮面积达到76万亩,

预计可实现总产15.2亿斤。四是科技支撑能力和标准化水平提高。全市推广应用农业先进适用技术15项4800万亩次,新技术推广到位率较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20处,面积11.2万亩。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坚持生产条件,生产过程和生产技术的标准化,农业标准化率达到了89%。五是秋整地增产潜力得到发挥。去秋,我们加大力度,实施秋翻整地,特别是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和大型农机具作用,扩大深松整地面积,全市秋整地面积1300多万亩,其中深松整地面积就达800多万亩,这些深松整地地块,今年都表现出明显的抗旱耐涝性能,经过考验,凡是深松整地地块,庄稼高一头、差一色,效果非常好。六是抗灾保苗增粒重促早熟措施落的实。5月份的干旱期间,我们以出苗为核心,保苗为重点,促苗为手段,积极抗旱保苗,大旱40天,对夺全苗保全苗没有造成太大影响;6月份洪涝冰雹灾害发生后,及时组织农民抢排积水,进行毁补种,特别是对因持续低温寡照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各地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强化促早熟措施落实,玉米、大豆做到了二铲三趟,三大作物基本喷施了一遍磷酸二氢钾,农作物长势接近常年,为夺丰收奠定了基础。从以上增产因素分析看,全市粮食总产有望达到180-200亿斤水平。

三、下步工作安排意见

目前看,全市农业生产尤其粮食生产正在向积极的好的方向发展。为实现年初确定的农业发展目标,努力夺取农业丰收,我们必须抓住未来有效时间,切实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把各项抗灾、促早熟夺丰收措施落到灾处,具体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要加强田间管理,保证农作物安全成熟。要教育农民

牢固树立常年抗灾促早熟思想,克服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切实增强防低温、强管理、促早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旱田上,当前农作物呈旱象,有灌溉条件的适时组织浇灌,减轻干旱对产量的影响。要突出玉米、大豆的田间管理,促进快速生长发育,扩大磷酸二氢钾的喷施面积,能多喷一遍是一遍,要及时放秋垄、拿大草,增强透光和通风能力,加快农作物成熟,尤其是玉米要落实割除空秆、隔行去雄、除掉无效穗、站秆扒皮晾晒等常规措施,实现早熟高产。在水田上,突出水层管理,实行浅、湿、干间歇灌溉,以干为主,前水不见,有条件的井灌区要采取设臵晒水池、轮换灌水口、加宽灌水口、昼晒夜灌、减少灌溉次数、清除渠道杂草等综合措施,促进早熟。

二要搞好病虫害防控,努力减少损失。要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时发布病虫害讯息,指导农民开展防治工作。要突出水稻稻瘟病有防治,特别对易感病品种和易发生区域集中重点进行防治。同时要搞好大豆蚜虫、红蜘蛛等虫害的防治工作,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要加强指导服务,推进促早熟措施落实。要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大力宣传防低温、强管理、促早熟的各项措施,做到家喻户晓。各级领导要转变作风,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抓落实,帮助协调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要组织农业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服务,确保防低温、强管理、促早熟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努力夺取今年农业丰收。

四要认真抓好抗灾自救工作,做好明年农业生产准备。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抗灾自救工作纳入日程。要利用育苗大棚,搞好棚室蔬菜生产;要组织受灾农户,抓住这段有利时机,大搞劳务输出;要鼓励扶持农户发展畜牧养殖,努力增

加农民收入。为做好明年农业生产准备工作,由宝山市长率领水稻主产区主管农业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观考察了建三江水稻生产示范基地。近期还计划率玉米主产区的同志去吉林考察玉米生产,将外地经验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推进我市粮食生产再登新台阶。

第5篇:2010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形势分析

与会代表:

按照会议主办方要求,下面我介绍一下2010年黑

龙江省粮食生产情况。

一、2009年秋粮生产情况简要回顾

2009年我省农作物总播面积20806.6万亩,比2008年增加2675.6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699.5万亩,比2008年增加3217.5万亩;2009年粮食总产870.6亿斤,比2008年增加25.6亿斤。其中:玉米播种面积7280.3万亩,比上年增加1809.3万亩;单产317.2公斤,比上年减少15.85公斤;总产390.1亿斤,比上年增加25.7亿斤;总产390.1亿斤,比上年增加25.6亿斤。水稻播种面积3953.8万亩比上年增加275.8万亩;单产427.6公斤,比上年增加14.85公斤,总产319.9亿斤,比上年增加16.3亿斤。大豆播种面积7294万亩,比上年增加1336万亩;单产98.45公斤,比上年减少5.7公斤;总产118.4亿斤,比上年减少5.7亿斤。

二、2010年秋粮生产形势分析

今年我省的粮食生产可以说是在克服了历史罕见

的低温多雨、播期延后、冰雹、龙卷风、各种病虫灾 1

害的情况下,夺得了粮食生产的大丰收。

今年我省农作物播种面积21365万亩,比上年增加558.4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322万亩,比上年增加623万亩,增长3.1%。其中,水稻面积4462万亩,比上年增加505万亩;玉米面积7847万亩,比上年增加567万亩;大豆面积6718万亩,比上年减少576万亩。目前,我省各类粮食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小麦已收获归仓,水稻进入完熟期,玉米进入腊熟期,大豆进入黄熟期。据专家预测,我省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作物单产将有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总产将登上一个大的新台阶,再创历史新高。

第6篇:关于粮食供需形势的分析

一、当前我国粮食供需形势

我国粮食在经历了1996--1999年连续四年丰收后,2000年产量减少到9213亿斤,当年生产和消费已经开始出现缺口,现在已经连续四年靠挖库存弥补。今年我国还可以靠挖库存平衡国内市场供求,但我国粮食形势正由供过于求向供求偏紧过渡。

(一)关子2003年粮食供需形势和市场情况的简要回顾

2003年是我国粮食由供过于求向供求基本平衡转变的一年,由于粮食减产较多,产需缺口进一步扩大,国家粮食库存下降幅度较大,市场粮价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

1、粮食产量减少,消费量平稳增加,进出口大体平衡,末国家粮食库存下降较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3年粮食产量8613亿斤,比上年下降529亿斤,是1990年以采粮食产量最低的一年。粮食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全年粮食消费在9760亿斤左右。当年产需缺口为1147亿斤。据海关统计,2003年1—12月共进口粮食456亿斤(其中大豆415亿斤),出口444亿斤,进出口大体平衡。因此,当年产需缺口主要靠动用库存来弥补。2003年,我国国家粮食库存下降较多。

2、2003年下半年市场粮价较大幅度上涨。

由于粮食连续四年减产,粮食库存减少,粮食供需形势逐步发生变化,供求形势的变化促使价格回升。

2003年上半年市场粮价开始稳中略涨,2003年10月以后,在大豆和食油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小麦、大米、玉米三大品种的平均涨幅达20%--30%。综合分析粮食生产,库存,国际市场粮价等因素可以看出,国内市场粮价上涨是恢复性的,而且还有一定的合理上涨空间。

3、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已经发生变化。

1998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分别为17.07亿亩和10246亿斤。自那以后,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占有量和国家粮食库存逐步减少,这表明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发生了重要转折。

(1)耕地面积连续六年减少。近几年,平均每年减少1430万亩。

(2)粮食播种面积连续五年减少。2003年播种面积14.91亿亩,比1998年减少2.16亿亩,平均每年减少4320万亩。

(3)粮食产量连续四年减少。2003年产量8613亿斤,比历史最高年份1998年减少1633亿斤,平均每年减少327亿斤。

(4)人均占有粮食连续四年减少。2003年人均占有667斤,仅相当于1975年水平,比历史最高年份1996年减少157斤。

(5)国家粮食库存连续两年大幅度减少。

(二)关于2004年粮食供需形势的分析预测

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工作高度重视,在党的农业政策引导下,2004年粮食生产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但当年产需仍存在较大缺口。由于库存还比较充裕,可以弥补当年产需缺口,全年粮食供应是有保证的。但国家粮食库存将继续下降,粮食供求形势将逐步趋紧,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粮食生产的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预计粮食产量增加,消费平稳增长,当年产需仍有较大缺口,粮食进口大干出口,国家粮食库存继续下降。

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2004年我国粮食计划产量为9100亿斤,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当年粮食消费量在9850亿斤左右,我们预计当年产需缺口在700亿斤以上。初步分析,当年粮食供需缺口主要靠挖国家库存弥补,国家粮食库存继续下降。

2、2004年粮食价格稳中趋涨。

在经历了连续

七、八年的价格低迷后,去年以来粮食价格有所回升,特别是第四季度以来出现两次较大幅度上涨。

2004年2月下旬,从江浙沪地区开始,粳米价格大幅度上涨,短时间内粳米市场价格上涨近30%。受此影响,其他地区大米价格也上涨较多。小麦和玉米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目前,各地市场价格已基本稳定下来。粮食收购市场放开后,粮价走势将主要受供求关系、粮食生产成本以及国际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从目前国际粮食市场供求趋势看,据美国农业部1月份月度报告预测:2003/2004全球谷物产量在18.25亿吨左右,消费量19.32亿吨左右,当年产需缺口1.07亿吨左右:世界谷物库存将由4.17亿吨下降到

3.12亿吨左右,小麦、玉米、大米库存均有所下降,因此全球粮食供求还是偏紧趋势,粮食价格将维持在较高水平。近年来,世界贸易量每年大体在2--3亿吨,其中小麦、玉米和大米分别在1亿吨、1亿吨和0.2亿吨左右。考虑到国内当年粮食产需缺口较大、库存持续下降,粮食供需逐步偏紧以及国际市场粮价较高等因素,初步分析,2004年国内粮食贸易将在较高价位上运行。考虑到粮食库存分布不均衡以及运输制约等因素,个别地区粮食价格也可能存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波动的情况。

3、全年粮食总量可以平衡,但存在品种和区域结构矛盾。

今年粮食供求总量大体可以平衡,但存在一定的品种和区域结构矛盾突出。从品种上看,近几年,我国稻谷、小麦、大豆都产不足需,玉米产需大体相当。今年稻谷、小麦、玉米的消费都要挖一部分老库存。大豆相对短缺,预计进口量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从生产和库存看,我国南北气候、地质条件等差异较大,粮食生产受区域经济和自然条件等制约,地域性特征比较明显。我国小麦生产主要集中于冀鲁豫和黄淮海地区,占全国总产的68%左右;玉米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冀鲁豫,占全国总产的64%左右;大豆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占全国总产的50%左右;稻谷生产主要集中在两湖、两广、江西,安徽、江苏,四川等省,占全国总产的68%左右。粮食生产优势化布局特点比较明显。与粮食生产相一致的,粮食主产区国家粮食库存量大,所占比重高,如:黑龙江,吉林和河南三省粮食总库存占全国库存总量的比重较高。2001年放开的8个主销区目前的库存总量只占全国库存总量的比重较低。另外,我国粮食消费区域性特征比较突出,不同地区粮食消费数量,品种也有一定的差异。据统计局数据,2000年辽宁、吉林、陕西等省农民口粮消费不足230公斤,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则超过280公斤。从口粮消费结构看,南方地区以稻米为主,北方地区以面食为主。粮食又是粗大笨重物品,难以在短期内迅速运到。这些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区域和品种不平衡问题。

4、明后年我国粮食供求仍将有较大缺口。

由于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加上粮食生产比较效益差,恢复粮食种植和粮食产量要有一个过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增加,我国粮食消费以每年90亿斤的速度递增。因此,我们必须抓紧时间恢复发展粮食生产,促进粮食总量和结构的基本平衡。另外近几年世界粮食产量也处于较低水平,供需存在较大缺口。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粮食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二、近期鼓励粮食生产和稳定粮食市场的调控措施

(一)鼓励粮食生产的措施。

粮食安全的根本问题是粮食生产,粮食生产上去了,粮食供给有了保证,粮食安全也就有了保证。大力促进粮食生产,确保今年产量有明显回升,是稳定粮食大局的根本性措施。近期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恢复和增加粮食生产。

主要有:

(1)在粮食主产区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今年先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河北、内蒙古,辽宁,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11个粮食主产省(区)的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并主要用于鼓励粮食生产;其他地区降低农业税税率1个百分点。

(2)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和规模。前两年国家对大豆和小麦实行良种补贴,效果很好。今年对大豆,小麦继续实行良种补贴,同时把良种补贴成点范围扩大到水稻,主要安排在能够调出大米的重点产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农民种植

水稻每亩补贴15元,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省农民种植早稻每亩补贴10元,种植粳稻、中籼稻每亩补贴15元。

(3)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如果今年的早籼稻上市价格低于每公斤1.4元,由国家指定的粮食经营企业按每公斤1.4元敞开收购;市场价格高于这一价格水平时,按实际市场价格收购。对中籼稻、晚籼稻和粳稻及今年秋季播种的冬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正在研究。

(4)切实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国家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稳定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旨在真正让利给农民,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5)采取有力措施保证粮食播种面积。

(6)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增产技术。

(7)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这项工作由各省(区、市)政府负责落实,国土资源部负责检查。㈣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

(二)近期稳定粮食市场的措施。

针对近期粮食市场供求情况,我们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粮食市场供应,稳定粮食市场价格。

主要有:

(1)组织好粮源,保证销区市场供应。根据二月底以来南方大米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情况,国家加强了对东北地区库存稻谷销售工作的指导,3月底,黑龙江省组织了库存陈稻谷拍卖,4月底吉林省也将组织库存陈稻谷拍卖,以增加供应,满足消费需求。根据市场情况,如有需要,我们将继续组织主产区拍卖库存陈粮,保证市场供应。

(2)国家组织了一定数量的小麦进口。目前有的已经到港。

(3)各地区特别是销区按国家有关规定继续充实地方储备,并加强管理。

(4)开展了粮食库存检查工作。

(5)铁路部加工对粮食运输的支持,加强了对铁路运输收费的检查监替,严肃查处了趁运力紧张之乱涨价、乱收费的行为。

(6)国家有关部门加快<全国粮食应急预案》制定工作,目前就有关问题已基本达成一致。

(7)加强了对中央储备粮的管理,并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央储备粮紧急动用预案的研究。

第7篇:成都市粮食生产的现状研究分析论文

摘要

:文章结合成都市2002~2015粮食生产数据,从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三方面分析成都市的粮食生产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粮食生产;变动情况;结构调整

成都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油基地。本文利用成都市2002~2015年的粮食生产数据(不包含简阳市)进行分析,数据无特殊说明均来自《2016年成都统计年鉴》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

1成都市农业基本概况

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全市2015年末常住人口1465.7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418.18万人,全市土地面积12121km2,其中耕地面积42.28万hm2。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10801.1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75.14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3.47%。2015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8.39万hm2,比上年减少1.61万hm2,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6.57万hm2,减少1.69万hm2,蔬菜、瓜果类播种面积17.14万hm2,增加0.56万hm2。粮食总产量230.15万t,比上年下降2.91%,蔬菜总产量570.84万t,增长5.33%,水果总产量130.81万t,增长6.28%。2015年末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7690元,比上年增长9.6%。数据显示,成都市农业产业结构正不断优化,农村居民收入正不断提高。

2成都粮食总产量变动情况

粮食总产量的变化是由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化及单位面积产量变化共同决定的。从成都市粮食总产量变化(图1)来看,2002~2005年粮食总产量在波动中下降;2005~2009年期间粮食总产量呈上升趋势,实现了粮食产量连续4年增长,年均增幅1.78%;2009~2015年期间粮食总产量开始逐年下滑,年均降幅达3.14%,这与近年来成都城市化速度加快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关。水稻总产量与粮食总产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小麦产量基本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玉米总产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成都市粮食13年总产量减少68.9万t,降幅为23.1%,其中水稻、小麦总产量分别50.1万t、27.4万t,降幅分别为25.7%、49.1%,玉米总产量增加6.6万t,增幅为31.6%。

3成都市粮食播种面积情况分析

3.1粮食播种面积变动情况

2002~2015年期间,成都市粮食播种面积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与成都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及城镇化发展关系密切。13年间成都市城镇化率增加16.1%,城镇化建设转移了农业人口,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下降,同时耕地被城市占用,也对粮食播种面积带来较大影响。13年间成都粮食播种面积降幅为32.0%,其中水稻播种面积降幅为32.2%,小麦播种面积降幅较大,达到53.2%,而玉米种植面积变化不大,常年保持在4.24~4.98万hm2之间。近年来,成都市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平稳增加,到2015年已达17.14万hm2,特色果树及中草药的种植面积也稳步提升,农业产业结构的科学调整,使成都农业从业者收入增加,都市现代农业更具活力。

3.2成都市三大粮食作物占比情况

成都市播种面积最大的3种作物分别是水稻、小麦和玉米。13年间成都水稻播种面积占比相对稳定,一直保持在47.0%~48.7%之间,变化幅度不大。小麦是成都第2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比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已从2002年的24.1%下降到16.6%。玉米是成都的第3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比有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8.9%上升至13.5%。

4成都市粮食单产与城镇化率变化分析

2002~2015年间成都市粮食单产在波动中提高。粮食平均提高48.8kg/667m2,其中水稻、小麦、玉米分别提高48.0kg/667m25.4kg/667m2及80.8kg/667m2。从各粮食单产增长率来看,水稻、小麦及玉米单产分别提高9.6%、8.8%及27.6%,玉米单产提高较快,水稻与小麦单产提高速度较慢。

5结论与启示

5.1结论

近年来,成都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下降,粮食总产量也随之下降。水稻是成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一半,因此水稻生产与粮食生产呈现基本相同的波动规律。成都市粮食作物平均单产均在波动中提高,但水稻、小麦的单产提高速度较慢,玉米的单产提高较快。

5.2启示

上述分析表明,成都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的大背景下,粮食总产量下降不可避免,但仍需采取措施保障成都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土地整理工作,切实保障耕地数量。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适当增加粮食规模化、机械化种植面积,提升粮食生产效率。③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方式与方法,选育高产优质的水稻、小麦品种,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④优化粮食补贴政策,使补贴向对粮食增产有实际贡献的新型经营主体(例如合作社、种粮大户等)倾斜,提高种粮者生产积极性。⑤创新粮食流通、销售形式,推行“互联网+粮食”,使粮食生产—运输—销售体系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小月.经济新常态下四川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1):8-11.

[2]徐红丽,任尚,张明.郑州市粮食生产能力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6,36(15):153-155.

[3]李跃建,魏鹏,蒋小松,等.加速种植业结构性调整促进四川从粮食安全转变到食物安全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4):1-3.

第8篇:当前生猪生产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大幅下跌,规模养殖户处于亏损状态,严重影响了畜牧业发展,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指示精神,我局对全市生猪生产形势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就生猪生产形势分析如下:

一、当前生猪生产形势分析

一季度以生猪为主的畜牧生产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实现了开局好、起步快的良好局面。全市出栏生猪120.52万头,增长5.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存栏309.86万头,增长4.6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6个百分点,其中能繁母猪24.55万头,增长5.19%,占猪群的7.9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63个百分点;仔猪54.56万头,占猪群的17.61%。近期,生猪生产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生猪价格大幅下跌,养殖户严重亏损。4月底,毛猪价格跌至3.8元/斤,5月上旬,毛猪价格回升到4元/斤,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3.8%;一等猪肉价格7.5元/斤,比去年同期下降42.3%;肉食品加工企业生猪边口收购价达1.6万元/吨左右,同比下降0.3万元/吨。目前,毛猪价格跌破了5元/斤的成本价,养猪全面亏损,散养农户每出栏一头肥猪亏损145元左右;规模养殖场每出栏一头肥猪亏损150-200元;自繁自养购买饲料的规模养殖场每出栏一头肥猪亏损70元左右;管理水平高、自繁自养自配饲料的规模养殖场盈亏基本持平。由于毛猪价格低、疫病困扰、养殖成本高、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严重伤害了农民养殖积极性,致使农民生猪补栏积极性受挫,将对畜牧业发展带来极其严重的影响。对于养殖户来说,价格大幅度下跌,将面临严重亏损,流动资金严重不足或资金链条断裂,生产能力将受到削弱,甚至出现宰杀母猪的现象。特别是小规模养殖户破产难以避免,退出养猪产业将成为必然选择。对于消费者来说,当前猪肉价格过低,必然会挫伤农民养猪积极性,吃高价猪肉的历史迟早又会重演。

二是仔猪和种猪交易量大幅减少、价格大跌。4月份,仔猪和种猪行情应当是一片惨淡,随着毛猪价格下跌幅度加大,养殖户已经从少赚进入全面亏损,仔猪补栏量不大,因此,仔猪和种猪交易量进一步减少,价格大跌。优质仔猪6.5元/斤,比去年同期下降12.5元/斤,同比下降65.8%;一般仔猪4.8元/斤,比去年同期下降7.2元/斤,同比下降60%。2009年一季度的仔猪价格出现了罕见的与毛猪价格两者不同步现象。春节过后,毛猪价格呈持续下跌势头,而仔猪价格并未及时随活猪价格下跌而下跌,而是保持了反弹势头,直至3月底才出现大幅回落。仔猪价格与活猪价格不同步,将潜伏巨大的市场风险。优质种猪(公、母猪同价)4000元/头,同比下降1200元/头,下降23.8%,销售量下降60%,种猪交易量的大幅下降,将可能导致2010年生猪价格大幅上涨。

三是猪肉产品外销受阻、猪肉加工企业亏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猪肉产品主要销售地的沿海城市企业倒闭或大量裁员,猪肉需求量大大降低,无猪肉产品出口市场,致使外销受阻,外销量大大减少,以冻肉为原料的肉类食品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受国外进口猪肉冲击,进口猪肉平均比国内猪肉低3000-5000元/吨,而四川猪肉不再具有价格优势,平均每头猪比东北三省、山东、河南等地的高50元左右,致使外销冻肉销售价格一路下滑,生猪边口接收价1.6万元/吨,去年同期为2.3万元/吨,同比下降30.4%,冻肉销售均价1.4万元/吨,同比下降42.9%。市有生猪屠宰加工企业12户,年屠宰加工能力达450万头,冷库库容达2.3万吨。目前,预计全市冻肉库存占总库容量的30%左右。威远县的任源公司冻肉库存1100吨,占该企业库容量的55%;资中县福元公司冻肉库存1200吨,占库容量的20%。四川福润公司冻肉库存300吨,占库容量的4.62%。肉类加工企业处于生产量越大亏损越严重的状态,每生产一吨分割肉就要亏损2000元左右,因此,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纷纷限量宰杀。

四是工业饲料产量、销售量和价格下跌。由于毛猪价格下跌,规模养猪场为减少饲料成本,多数采用自产自配饲料,因此,造成工业饲料产量和销售量减少,饲料价格下跌。饲料产量下降。一季度,全市工业饲料总产量8.94万吨,同比下降7.5%,其中配合饲料4.88万吨、添加剂预混料0.04万吨,分别下降22.91%、23.2%,浓缩饲料0.91万吨、同比增长23%。饲料销售价格纷纷下降。猪用配合饲料4125元/吨,同比下降4.1%;浓缩饲料6500元/吨,同比下降18.98%;添加剂预混料7000元/吨,同比下降12.5%。主要饲料原料价格稳中有跌。玉米1800元/吨,同比下跌2.7%;豆粕3450元/吨,同比下跌13.8%;鱼粉8100元/吨,与去年持平。饲料企业销售量下降幅度大。年产量5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饲料销量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5.81%、27.4%;年产量1万吨以下的饲料企业饲料销售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20%。

二、生猪价格下跌的原因分析

一是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省猪肉出口外销形势严峻。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国际金融风暴,目前尚难言底。受其影响,国外市场需求大幅下滑,四川省外向型发展的生猪产业面临很大困难。据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1-2省出口冻猪肉2727.74吨,同比分别下降25.51%;省商务厅定点监测企业分割肉外销约4.3万吨,同比下降26.5%。到目前为止,内江市猪肉出口为零。

二是生猪价格进入回落期。根据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规律,生产快速恢复,形成新的供需格局之后,市场价格将会进入回落期,寻找新的平衡点。近两年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扶持生猪产业,陆续出台了能繁母猪补助、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生猪良种补贴、生猪养殖政策性保险等一系列含金量极高的政策,促进了生猪生产发展。与此同时,2007年以来生猪价格持续攀升,且较长时间处于高位,养殖效益可观,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养猪业,加速了生猪生产发展。从而形成了供大于求的格局,使生猪市场价格进入了回落期。

三是甲型H1N1流感的影响。墨西哥、美国等国家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并在全球蔓延,导致民众对吃猪肉产生了一定忧虑,购买量相对减少,致使我国猪肉出口受阻,国内供应充足,国外市场需求萎缩。

四是发展畜牧业保障机制不健全。长期以来,畜牧业发展保障机制不健全,影响养殖业健康发展。畜牧业生产、销售、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利益分配严重失调,整个畜牧生产环节周期长,风险大,效益差,饲料、屠宰、运输、销售等环节却处于盈利,而生产环节处于微利、保本或亏损,养殖户利益得不到保障。往往市场行情好时,大家蜂拥而上,行情差时,甚至出现宰杀母猪的现象,已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

三、后势预测

随着夏季消费减弱和出栏高峰的到来,今年2-3季度,生猪价格可能会跌入谷底,并在谷底持续一段时间震荡。预计10月后,随着消费旺季的增加,猪价会缓慢回暖,春节后一段时间会有所回升,并持续一段时间。

从生猪价格波动周期看,生猪价格的波动一般是3年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分4个阶段,即市场高潮期、回落期、低潮期和回升期,每一个阶段大约6-9个月时间。目前生猪盈利期已过,已进入回落期,预计在今年10月前,仍保持这种低位运行趋势。

从生猪生产周期看,每出栏一头生猪需5个月左右。在2008年生猪高价位运行的刺激下,春节生猪大量出栏后,母猪存栏增加,仔猪供应量逐步回升,投放量增加,生猪生产规模逐步扩大,预计在6-9月份会形成新的出栏高峰期,而此时恰恰是生猪消费的淡季,毛猪价格有可能小幅下跌。

从生猪饲养群体看,主要是千家万户、养殖大户和规模场。近几年,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人们就业方式多样化,千家万户的饲养量呈下降趋势,规模大户和规模场的养殖量逐步上升,规模化养猪将出现批量集中出栏,将致使生猪市场供大于求。

从市场需求看,中国人素有喜食猪肉的传统,国内猪肉消费市场稳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半年几大节日和冬季制作腌腊食品的增多,猪肉消费增长,生猪需求总量将会上升,将会带动生猪价格上升。

四、几点建议

1、建议养猪场户加强种源保护。畜牧业作为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效益低的弱势产业,受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的影响巨大。规模养猪户面对目前猪肉市场的“寒冬”,要开源节流,尽量压缩管理成本,增加流动资金注入量,适时调整存栏结构,在强化饲养管理、加大疫病防治的基础上,加强种源保护,择机淘汰部分经产母猪,选留后备母猪,保护好生猪生产能力。目前,暂不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待时机成熟,增加母猪补栏量,以迎接新一轮赢利期。

2、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整合项目资金。进一步将畜牧项目资金整合,重点向生猪养殖规模户倾斜,确保资金管理使用规范、透明、安全、高效,依靠项目来支撑和推动生猪生产。二是继续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继续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建立畜牧业长效风险防范机制,继续实行保费分级承担,保障养殖户利益,规避疫病风险,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尽快兑现2008年现代畜牧业发展补助政策。生猪规模养殖场业主往往投入了基础建设,就缺乏生产流动资金,圈舍建设好了,猪只投入生产了,但缺少资金购买饲料,且饲料资金需求量较大,将严重影响生猪生产发展。因此,尽快兑现市委[2008]21号文件出台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补助政策,以缓解生猪规模养殖户巨大的资金压力。

3、建议加大规模养殖户的融资扶持力度。生猪规模化养殖户租赁的土地和生猪圈舍不能作为贷款抵押,存在抵押难和贷款难的问题。建议市农业担保公司、农村信用联社适当放宽贷款政策,在每个县(区)确定2-3户确需贷款的生猪原种场,给于贷款扶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以杜绝宰杀母猪现象发生,保障下一个盈利期有充足的猪源。

4、建议国家建立畜牧业保障机制。根据《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实施细则(暂行)》的规定,要全力完成省政府下达的1000吨冻猪肉储备任务,以增强养殖户的市场预期,稳定生猪生产发展。在生猪市场价格低迷、养猪亏损严重时,建立最低保护价机制,收购生猪作为猪肉储备;建立肥猪补贴政策,与粮食、油料一样,交售一头肥猪给予一定的补贴;建立种猪补贴政策,对种猪场种猪给予补贴,保障猪源,保障农民利益,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9篇:安全生产形势分析的报告

县人民政府:

2008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县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事故,未发现校园安全事故。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均在控制进度以内,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平稳。现将2008年上半年我县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如下:

一、安全生产基本形势

1—6月份,我县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2起,死亡2人,死亡人数占市政府下达全年控制指标的20%。同比,事故起数增加5起,死亡人数少死亡5人,下降71.4%,其中各行业事故主要分布为:

1、煤矿:未发生职工伤亡事故。

2、非煤矿山:机制砖厂发生事故1起,受轻伤3人。

3、危险化学品未发生职工伤亡事故。

4、烟花爆竹未发生职工伤亡事故。

5、道路交通:发生事故5起、死亡2人,受伤8人。

6、建筑施工发生事故6起,伤6人。

7、其他行业未发生事故,无人员伤亡。

8、火灾:发生事故引起、死亡零人。同比下降38起。

全县未发生3人以上死亡的安全事故,未发生校园安全事故,春节、全国“两会”及“五一”期间,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二、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的主要特点

(一)全县安全生产的特点:

1、全县安全生产总体形势继续转好。通过全县上下开展“压事故、控指标、保平安”攻坚战和隐患排查治理专若整治,全县上半年事故死亡人数迅速下降,1一6月死亡人数较上年同期少死亡5人,为实现全年安全生产控制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大部分行业和地区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与去同期相比,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五大高危行业安全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尤其是道路交通死亡人数比上年同期下降5人,安监部门直接监管的四大高危行业实现了“零死亡”目标。

3、重要时段安全生产形势稳定,春节“两会”、“五一”期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1一6月份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特点:

1、事故总量依然偏大。虽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四大高危行业未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但全县事故总量依然偏大。1一6月,事故总量与去年同比增加5起,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2、建筑安全事故高发仍需高度重视。当前建筑工程项目多,工程复杂、施工总面积增长较快,监管难度较大。今年以来,建筑安全事故异常攀升,1一6月发生事故6起,虽未造成人员死亡,但重伤较多,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忽视安全,防范意识淡薄,设备隐患、防护缺失,无证违章作业,无资质施工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3、工业园区安全事故多发。今年1一6月份发生的事故多数发生在县工业园区,共发生事故7起。园区安全生产状况不好,事故频发,已成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的突出矛盾。

4、意外事故多发,增加稳定压力。1一6月份,全县发生意外死亡事故3起,死亡3人。意外事故有2起发生在园区,有2起发生在电力行业,充分暴露了企业安全培训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到位。虽然意外死亡事故不属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但负面影响仍然较大,有的意外事故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行。

5、火灾事故起数大幅下降,但较大火灾隐患仍需进一步督查整改。1-6月份,全县火灾事故发生引起,比去年同期下降38起,减少62.3%。但单起火灾经济损失仍然有较大幅度增长,尤其是5月5日园区三仁医药公司火灾,给园区消防安全再次敲响警钟,园区企业消防投入不足,防火责任制不落实的矛盾已十分凸显。

三、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县1一6月安全生产形势虽然平稳,但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容忽视。

1、全县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存在监管漏洞。主要体现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未建立或建立不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作业现场管理不到位,制度执行不到位,业主安全意识不强,企业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无资质承包,层层转包和以包代管,“三违”现象普遍存在。

2、安全生产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扎实,敷衍了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工作还不能满足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

3、少数地方和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安全检查工作不扎实,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隐患排查工作不力,对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整改督促不力。

4、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不平衡,整治成果不巩固,有的乡镇和部门没有按照整治要求开展工作,存在等、拖、看现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严重不到位。

5、少数乡镇和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履行职责不到位,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的问题依然突出。

6、基层监管力量薄弱,安全监管压力日益加大。各乡(镇)安监队伍配备不到位,监管力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县级安监队伍中,由于受人员、经费、装备等安全投入方面限制,监管力度相对较弱。特别是煤矿整顿关闭工作的有效实施,园区危化品项目的引进,高危行业急剧增多,而监管专业干部缺失,给安全监管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7、联合执法长效机制有待完善。在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规范农村客运市场,加强摩托车安全监管等方面,还没有真正形成联合执法长效机制,职能部门缺乏沟通,配合和协调。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难以及时、到位。

8、一些共性和难点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解决。非法营运比较突出,“三无”车辆屡禁不止,乡镇短途客车超载违章比较严重,农村摩托车数量剧增,违法载客比较突出。农村建筑市场无资质施工现象突出。

四、当前安全生产领域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切实加强乡镇安监站建设。虽然今年经县编委研究,同意成立各乡(镇)安监站,但只是增挂了牌子,监管人员仍然没有落实。应要求各乡镇配备至少1名专职安监员,切实解决好乡镇安全监管工作有人抓的问题。

2、尽快解决崇仁县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大队的编制。2007年5月28日,县编委虽然在县安监局内设机构增挂了“崇仁县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大队”的牌子,但未解决编制。目前,全市各县区都成立了执法大队,并增加了编制。其中:临川区增加编制6人、宜黄县增加编制3人,乐安县增加编制3人,资溪县增加编制2人、广昌增加编制3人、金溪县增加编制4人、黎川县增加编制2人、东乡县增加编制3人、南丰县增加编制4人、南城县增加编制3人。全市11个县区中只有崇仁县没有增加编制。这既与崇仁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所承担的安全监管任务不相适应,也与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县的荣誉极不相称,为此,要求县人民政府增加县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大队全额拨款事业编制3名。

3、成立崇仁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并增设编制。市政府已成立抚州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并核定事业编制10名。根据市政府的要求,临川区、南城县、崇仁县、黎川县等四个县区必须成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而且我县在去年目标考评时对市里也有承诺。目前,临川区已组建,核定事业编4名,南城县已组建,核定事业编制3名,黎川县已组建,核定事业编制2名。但崇仁县还未组建到位,据此,市安委会已于4月21日向我县下达了督办单,责成加快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市安全生产2008年目标考评办法也规定,凡未成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要扣1分。为此,应成立崇仁县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并增设全额拨款事业编制2名,股级职数1名。

4、选调1名化工专业的技术干部,充实安监力量。鉴于园区4个化工企业的引进,天行化工已经试产,为了切实加强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监管,为化工企业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应面向社会公开选调1名化工专业的技术干部到县安监局工作,以确保化工企业安全生产。

5、尽快出台《崇仁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暂行办法》。目前,我县大量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未按规定进行安全预评价,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就投入使用,留下大量的安全隐患, 2008年市安全生产目标考评办法规定,未按规定落实“三同时”制度的扣2分,为了规范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建议县政府尽快出台《崇仁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暂行办法》。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研究制定《崇仁县2008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强化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建立事故指标控制奖惩长效机制。

2、进一步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在继续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督查,通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面排查各类事故隐患,按照属地分级管理原则、规范建立台帐、强化隐患整改力度,加大各项监控措施。

3、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执法。树立执法先行、执法开路的理念,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形成联合执法、集中打击长效机制,加大事故查处力度。

4、进一步落实事故防范措施。以安全评估评价和安全许可为切入点,切实做好高危行业以及工业企业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审查、审批、严格源头管理。同时争取县政府重视支持,建立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加大专业应急队伍建设,整合应急资源,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5、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安全培训工程,不断提高职工对事故的防范能力,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6、进一步提高安全监管效能。整合全县安全监管力量,加大安全监管检查力度,实行便行检查、专业审查、监督整改、依法处罚相结合,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的执行力。

上一篇:医保工作管理制度下一篇:北京管理咨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