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粮食主题活动

2024-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珍惜粮食主题活动(共12篇)

珍惜粮食主题活动 篇1

开展“厉行节约、从我做起”班级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活动宗旨:

1、通过主题活动使全体教职工、小朋友知道资源有限,不容浪费的现实,从而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

2、每个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全体人员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一张纸的良好习惯。

3、用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人,创建人人讲节约,不浪费的良好社会风气,做一个时尚的“节约者”。

状元街第二幼儿园2013——2014第二学期

“厉行节约、从我做起”活动倡议书

全体教职工、各位家长、幼儿: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习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必须集中解决四风问题,园里结合我园工作实际,为了落实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相关精神和要求,引导全体教职工、幼儿和家长树立“勤俭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在家在园处处倡导节能低碳生活方式,形成珍惜资源、节约资源的良好风尚,我园决定开展以“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从我班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为主题的节约节能活动,现向全体教职工发出倡议如下:

1.工作中做到“四提倡四节约”。一是提倡尽量利用自然采光,下班后离开办公室或教室,随手关闭电灯、饮水机和办公设备,节约每一度电;二是提倡使用盥洗间、卫生间后人走水关,节约每一滴水;三是提倡复印、打印纸张做到两面使用,节约每一张纸;四是提倡废物再利用,加强公物管理和使用,最大限度提高物品使用率、延长设施设备寿命,节约每一种资源。

2.在家中积极使用高效节能灯具、器具,广泛使用节水型产品,尽早淘汰国家禁止使用的低能设备和产品,积极倡导废旧物品再利用,分享交流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和节约创意,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巧制作、巧装饰、巧烹饪”等征集活动,推广大家的好创意、好做法。

3.深入开展“光盘行动”。提倡三做到:提饭——根据幼儿人数掌握好提饭量,减少剩饭;打饭——根据幼儿的进食量少盛多添,避免浪费;吃饭——不撒饭菜、不剩饭菜;设立“文明就餐监督员”,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让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深入人心。

4.各班围绕活动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教育幼儿从小节约每一滴水、珍惜每一粒粮食,爱护每一件公物,强化幼儿的节约行为和习惯,形成“我节约,我光荣”的思想。

5.组织开展“厉行节约,从我做起,从我班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班长论坛。请各班班长及部门负责人征集班级部门成员在园在家开展厉行节约、节能低碳生活中的好经验好方法,在班长论坛上公开交流,让节约节能、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和好方法小窍门能够让每一位教职工分享。

珍惜粮食主题活动 篇2

从中长期发展战略角度看,今后中国粮食问题的趋势是:

1 粮食需求:刚性增长

我国今后的趋势是多方对粮食的需求呈刚性增长。其原因是:人口越来越多;工业用粮越来越多;更值得注意的是,人均原粮消费量越来越多。

今后中国人均粮食究竟需要多少?各方面意见很不一致。有的认为400kg就够了;有的认为需要500kg;有人根据以往多年粮食消费数字,认为可以稳定在380kg的水平。这些研究都有一定根据,但从眼前、从静态看的多,从中长期发展、从动态角度看的少。

正确评估人均粮食需求,对制定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具有先决意义。借鉴台湾学者对大陆与台湾人均食物消费量的历年比较研究[7],或许对认识这一问题有所裨益。为了比较,就需要将各种食物折算成统一的标准单位,在这里,按中国人的习惯以原粮作为基本单位。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能量在转移过程中,必然有一部分能量作为无效能而散逸到系统之外,故此定律又称能量散逸定律。应用这个定律延伸得出:(1)当碳水化物(淀粉含能10042k J/kg)转化成蛋白质(含能20920k J/kg)和脂肪(含能38493k J/kg)时,要消耗许多能量。例如,生产100kg以碳水化物为主的玉米只消耗20×107J热能,储存149×107J热能;而生产含蛋白质和脂肪甚多的大豆却消耗151×107J热能,储存205×107J热能。因此,一般情况下,玉米单产为大豆以及油料作物的两倍以上;(2)当第一性产品(植物产品)转化为第二性产品(动物产品)时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例如,一般要3.5kg粮食生产1kg猪的活重(而1kg市场出售的猪肉则需6kg多),而1kg粮食与1kg猪牛羊肉所含的能量是差不多的。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报道,2001年世界上吃肉蛋奶多的发达国家,人均占有谷物量675kg,而吃肉蛋奶少的发展中国家只有252kg。可见,随着经济发展与生活的改善,人均消耗粮食逐步增加。时下有人认为,吃肉多了,口粮吃的少了,粮食就耗费少了,这是一种误解。

(1)大陆历年人均原粮数与公布的生产统计数是相近的。从表1可以看出,1965、1970、1975、1980、1985、1990各个年份人均原粮数分别是270、272、287、341、422、441kg;而公布的生产粮食人均占有量分别是272、293、316、327、364和400kg。后者未包括食糖和水产品。据靳晋介绍的资料[8]计算,1988年台湾按人均消费的食品量折算得出原粮为786kg,又按台湾年粮食生产量和进出口总量折算得出的人均原粮消费量为768kg,均与表中的数字比较接近。可见,从大陆和台湾两个角度,都说明本文的折算标准是大致可行的(表1)。

(单位:kg)

资料来源:据台湾大学萧清仁等《两岸粮食政策与制度研究》的数字折合成原粮。

(2)人均口粮量:台湾由于原基数较高,从1965年起人均食品中的粮食(口粮)量呈逐步下降趋势。大陆由于原基数较低,因而1985年以前,全国人均口粮一直呈上升趋势,但1985年以后转为下降,到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的米面等成品粮已下降到78kg(折原粮105kg),农民家庭每人消费的原粮为218kg[9]。

(3)1965~1990期间,两岸食用油和食糖均呈上升趋势,台湾的人均消费量相当于大陆的4~5倍。

(4)1965~1990年期间,两岸的动物性食品人均量均呈上升趋势。台湾的肉类消费大致为大陆的3倍,水产类为7~10倍,这是造成台湾原粮消耗远高于大陆的主要原因。这也证明了随着经济增长,人均口粮下降而动物性食品大幅度上升,从而大量热量散逸、原粮消耗剧增的规律。

(5)从表1中合计的原粮数一栏可以看出:(1)人均原粮消费量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不会长期在原地踏步。(2)无论大陆还是台湾,都随着经济发展与生活改善、随着高蛋白质和脂肪的植物性食品以及动物性食品的增加,热量散逸增多,人均原粮消费量逐步上升。在1965~1990年的25年期间,大陆人均消费原粮增加171kg、台湾284kg,大陆每年消费原粮增加7kg,台湾为11kg。(3)1965~1990年期间台湾人均原粮消费量约为大陆的170%~200%,差距有逐渐缩小的趋势。当前,大陆的人均合计原粮消费水平375kg原粮,约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2,大致相当于台湾20世纪60年代中期水平。随着大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优质食品消费的增加,大陆人均原粮消费量必将逐步增加。对此,必须在思想上和战略上做好准备。

2 粮食增产:步伐减缓

今后的趋势是粮食总产和单产将继续增加,但增长率渐减。

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长,2000~2007年8年平均年总产比1949~1951年平均增加了165%,单产增加了近两倍(表2)。现在的问题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将怎样?

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增长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有人认为是无限的,理由是科技进步和物质条件的与时俱进。原苏联土壤学家威廉士就认为,只要外界生活因素不断改善与配合,单产的增长就是无限的[9],这种观点对当时我国学术界影响颇大。最近,经济学家茅于轼据中国统计数据提出:“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无关”的论点[6],引起广泛关注。鉴于此,刘巽浩、陈阜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公布的资料[10-13]对全国1949~2007年的粮食总产、单产、面积、复种指数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初步结果见表2、表3。

全国粮食总产和单产平均在1949~2007年期间的不同年份有增有减,总的趋势是逐步增加。若以10年上下为一单元计,则均呈增加趋势;三大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单产分别统计,其趋势相同。今后,随着物质条件改善和科技进步,这个趋势仍将延续下去,也有可能单产再上一层楼。这说明了粮食单产增长的绝对性。

与此同时,单产变化的进程也告诉我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粮食单产增长率迅速增加,每播种面积年单产增长率达2.5%~3.4%,到70~80年代达到顶峰(3.9%),90年代后逐步下降(2.1%),到21世纪初降至0.7%;稻谷、小麦、玉米变化趋势与此基本类似。另一方面从三大粮食作物单产增长率比较看,相对低产的小麦增长率最高,中产的玉米居次,高产的稻谷最低。从纵横两层面比较说明,随着粮食单产基数的增加,单产增长率逐步下降。也就是说,今后随着科技进步,作物单产仍将继续增加,但在作物光合速率没有重大突破情况下,增长的幅度与空间可能将逐步降低与缩小。这意味着单产增加的相对有限性。

作物单产增加的相对有限性有其生物学的内因根据。影响粮食单产的外在因素很多,政治、社会、经济、科技等都起着重要作用,但从历史长河看,内因仍是主导。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Y)决定于作物光合作用速率(P)、光合面积(L)和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D)三要素,即Y=PLD。当光合时间一定时,单产决定于光合速率与面积的关系。作物在密度较低阶段其光合速率与面积矛盾不大,因而单产可以逐步上升。到密度上升到一定高度,叶面积系数高达4-6时,叶片间相互遮阴严重,照光叶面积系数与叶面积系数之比(LAI光/LAI)缩小,因而降低了光合强度,光合强度与面积矛盾加剧,导致单产增长率降低。

3 耕地面积:多方侵占

基本趋势是耕地减少,播种面积对粮食总产的贡献越来越大。

3.1 粮食耕地面积在减少

我国人均耕地少(0.1hm2),后备耕地也少(约667万hm2)。据统计,1996~2007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830万hm2。城镇建设、工业、交通用地大量占用优良耕地,农业结构调整所需的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在人们的视线以外,还有一项占地大头是“退耕还林”、“杨上粮下”,大量侵占基本农田,这是近一二十年耕地减少的重要特征之一。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退耕还林”耕地面积已达800万hm2。值得庆幸的是,据我们在全国各地考察,实际存在虚数。然而,即或有公布数的1/4~1/3,耕地减少数量也相当可观了。

“杨上粮下”是另一项减少粮食耕地的重要途径。国务院早已明令禁止在基本农田植树造林,但有的部门却我行我素。据刘巽浩、胡跃高参加中国工程院对山东省实际考察中发现,山东省1991~2000十年间,有林地增加243万hm2。2004年全省有林地面积293万hm2,其中平原片林119万hm2,加上平原农田林网与公路绿化带,以杨树为主的平原林地约占全省有林地的1/2,平原林木蓄积量己占全省林木蓄积量的61%。粗略地讲,该省粮食作物耕地、经济作物耕地与林业用地己成三足鼎立之势。从鲁西到鲁东,可看到大平原一些肥沃耕地己变为耗水耗肥的杨树天下。更严重的是,这种“杨上粮下”的趋势还在发展之中。

问题不仅是山东,在河北、河南、安徽以及湖南、湖北、江苏等地,平原耕地上到处可见大片的杨树林,麦田间种杨树、公路两侧杨树绿化带、杨树农田防护林带,就连洞庭湖退耕还湖的土地上也大量种植杨树林。据统计[14],1991~2000年十年期间,黄淮海地区的冀、鲁、豫三省林地增加829万hm2,其中有许多是在平原粮田上种植杨树。地处平原而土地面积不大的河北省衡水地区杨树已扩展到6.7万hm2。

“杨上”的直接结果就是“粮下”。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农业增产迅速,鲁冀豫三省在粮食播种面积稍有减少情况下,粮食总产与人均粮占有量均有大幅度的增长,至1995~1996年到达顶峰。90年代中期以后粮食状况开始恶化,尤其是2000年以后粮食播种面积、总产、人均粮占有量均呈较大幅度下降态势。2003年与1995年相比,鲁冀豫三省粮田面积下降10.5%,粮食总产下降8%,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16%。其中山东省降幅最大,河北省次之,河南省粮食播种面积与总产略增、人均粮占有量略减[14]。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这种粮食恶化态势则更为严重,2004年秋,在江苏省江阴市考察了解到,经过四年的结构调整,该市粮食总产由42万t猛降至22万t。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农区,在全国农业与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0年,鲁冀豫三省粮食总产要占全国的23%。黄淮海平原“杨上粮下”的局面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全国若也如此发展下去,国家的粮食安全就岌岌可危了。

3.2 以面积保总产的作用在由小变大

土地是作物生产的载体。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中,粮食总产是面积与单产的乘积,这是常识。通过1949~2007年全国粮食单产、面积与总产的相关性的研究发现:

粮食播种面积与总产的相关性虽低于单产的相关性,但始终与粮食总产和粮食总产增长率呈正相关状态。面积与总产的相关系数在0.009~0.827之间,面积与总产的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为0.4562~0.932之间;1949~2007年半个多世纪的期间内,面积与总产相关系数有大有小,但总的趋势是随着时段的推进而由小到大,单产和面积对粮食总产的贡献呈现互为消长态势。前中期(1949~1996)单产对总产的相关系数大(平均0.986)而后期(1997~2007)缩小(0.558),面积对总产的相关系数前期小(平均0.418)而后期增加(0.641)。从面积对总产增长率的相关性看,前中期(1952~1996年)相关系数为0.581,而后期(1997~2007)上升至0.972。随着单产水平提高,面积的作用越来越大(表4)。可见,无论相关大小,都不是面积与总产“无关”,而是单产和面积都与总产有关。

随着单产的提高,近十年来面积与总产关系变得更为密切。1998~2003年期间粮食播种面积下降13%,同时粮食总产下降16%,从2003~2007年,播种面积增加6.3%,粮食总产增加16.7%。全国总产增长率与播种面积增长率成高度相关,相关系数高达0.892,高于近十年粮食单产与总产的相关系数(0.662)。其中,以我国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三省为例[12],1998~2007年的十年期间,粮食播种面积由836万hm2下降为490万hm2,减少了41%,而单产从5122kg/hm2增加至5481kg/hm2,只提高4%,因而粮食总产由4341万t下降为2646万t,相应减少了39%。教训深刻。

国际实际经验也给我国提供了良好的佐证。代表粮食低产水平的印度和代表高产水平的日本的实践尤其值得重视。据FAO资料[15],近40多年间(1961~2003年),印度粮食单产和面积对总产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288与0.966,而日本相应为0.989和0.898。同期印度面积对总产的贡献率仅为1.9,而单产的贡献率达98.1;日本则相反,面积贡献率高达178.3,而单产的贡献率为~78.3。这些事例充分说明,对低产的印度来讲,增加总产的关键是提高单产,而高产的日本增产的关键则是保播种面积。近40多年以来,日本粮食播种面积直线下降(从425万hm2降至200万hm2),随之粮食总产也直线下降(由1981万t降至1175万t),农业处于尴尬境地。这个教训是深刻的。当前中国复种指数约150%多,包括复种在内的谷物年单产水平已比日本高出1/4,因而单产增长率的空间已相对缩小,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作物复种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大。

4 粮食进口:安全隐患

大国效应使我们左右为难,出路是力争粮食基本自给。

2007/2008年度,全世界生产谷物21亿t,季末库存量4亿t,可供进口或出口的近2.6亿t。传统的谷物出口的大国主要是美国(约占40%),其次是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绝大部分都是发达国家。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基辛格)[16]。英Raj Patel在《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一书中[17]指出,世界四大跨国粮食巨商ADM、Bunge、Cargill、Louis Dreyfus掌握世界80%粮食交易量。

掌握粮食的大国以粮食为武器对世界进行控制。20世纪50、60年代,美国不希望印度走社会主义道路,于是给以粮食援助,但当印度表示不赞成美国轰炸越南后,美国就推迟了食物援助项目续签。美国人威廉.恩道尔在《粮食危机》中说[16],1973年世界粮食危机时,美国六家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粮食储备的95%,华盛顿与粮食巨头紧密联系成为美国粮食武器的核心,基辛格推行粮食外交政策,将粮食援助作为国家权力工具。

中国当前农产品进口花钱最多的是木材、纸浆等林产品(据第二次农业普查,中国大陆现有林地面积2.27亿hm2,是耕地的1.75倍[18],但一半多木材靠进口,值得深思)。目前,大豆和油料对进口的依靠度已很大,每年进口大豆3000多万t、植物油1500万t,分别占国内需求量的2/3和60%,约相当于3200万hm2的产量。其它粮食品种进出口量不大,近年来稍有净出口。

如果单纯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进口一些粮食或许成本更低,现有的国家财政力量也是允许的;如果单纯从生态学角度来讲,进口农产品有利于节约水土资源。这些都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站的高一点,从战略全局看、从国家安全看,就会有另外一种答案。我国和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省不同,大国效应限制了我们过多依靠国际市场(尤其是西方大国)的粮食资源,否则会危及国家安全。当前我国面临的石油危机是现实的,已引起高度重视。未来如果处理不当,我国可能面临的潜在粮食危机将比石油危机更为严重。原因是,我国进口的石油分布是相对多源的,因而可望分散垄断性。贸易粮则不然,它集中于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手中,一旦有事,我们的国家安全就将受到重大威胁。

另外,从发展农业和有利于农民增收角度看,如果大量进口粮食等农产品,就会侵犯农民利益,削弱农业生产的发展(目前国内大豆生产委靡不振已有前车之鉴),而农业的削弱反过来又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今后,少量进口谷物或作为品种间的调剂恐怕在所难免,但消费粮食的主体(90%~95%)必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之上。

5 农业资源:边缘匮缺

光、热、水、土资源有利有弊、事在人为。

鉴于世界舆论对中国粮食的担忧,1996年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峰会上,我国政府承诺,要努力保持粮食基本自给(95%)。问题是:我国的农业资源是否能承担起粮食基本自给的重任?当时在罗马的一个美国记者访问刘巽浩,“你认为中国95%粮食自给有可能吗”?回答是:“如果我们真正花大力气搞好农业的话,这种可能性不是不存在的”(我们认为当时我国并未花力气搞好农业)。此话并非是一种外交辞令,而是基于对我国资源可能性的分析。

通过对全国31省市的实地考察,我们得出:某些学术界人士把我国的农业资源说的太悲观了!主要论述有:“2/3是中低产田”、“水土流失增加3倍”、“土壤肥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全国水资源奇缺”、“东北黑土变成了黄土高原”、“长江变成了黄河”,等等。

无可讳言,我国人口多,人均水土资源少,先天不足,这是限制我国农业的发展的重大难题。但是,这种资源短缺并非是无可作为的极端贫乏,而是一种捉襟见肘的边缘性匮缺[19]。如果我们真正花大力气去搞农业的话,扬长补缺,那么就有可能做到衣食不缺或基本自给。根据是:(1)耕地资源:不是原公布的0.9547亿hm2,而是1.3亿hm[13,18],农作物播种面积不是1.53亿hm2而是约2亿hm2[20];东部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上中下游平原)土层深厚、平坦、土壤肥沃,土地生产力高,可亩产吨粮。(2)水资源:我国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40mm,比世界平均680mm略少,特别是广阔的大西北只有150~500mm,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但作为我国主要农区的东部地区降水丰富,由北向南达600~2000mm,为湿润半湿润地区。从黑龙江的瑷珲到云南的腾冲一线是500mm等雨线,我国90%以上耕地、森林、农作物分布在此线以东的地区。(3)光热资源:东部农区光热资源丰富。≥10℃活动积温2500℃~7500℃,且光热水同季,光热水土配合良好,这在世界上也是很难得的,比同纬度的世界上一些地区要优越得多。东北虽然气候寒冷,但冬冷夏暖,长城以北一直到黑龙江的北部还可种植喜温的玉米、大豆、水稻,而同纬度的西欧只能种喜凉作物。长城以南进入暖温带、亚热带,可一年二熟甚至三熟,而同纬度的西亚、阿拉伯半岛、北非却是干旱的荒漠气候。丰富的光热水资源弥补了土地资源的不足,当前全国种植指数约150%上下,它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粮食的播种面积与总产。近几年,南方有些省份变双季稻为单季稻,粮食总产下降,大量浪费宝贵的资源,这种倾向值得关注。

除自然资源之外,我国还拥有丰富的人工资源,它是自然资源的强大补充与完善,将自然资源和人工资源融合在一起,是农业生产与增产的可靠保证。(1)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2)物质资源:当前,我国已有强大的农用工业,如能源、水利、农机、化肥、农药、塑料等,可以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5300万hm2的有效灌溉面积与化肥是集约农业增产稳产的坚强保证。近来有人高喊我国粮田化肥使用量可以减少30%~50%,其后果将导致土壤养分资源库存的严重消耗与土壤肥力的减退,这种轻率言论对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甚为不利。(3)科技与人才资源:农业科技进步和人才是农业增产稳产的保证,目前我国已有相对完整的农业科学研究体系和农业教育体系,只要政策得当,它们将焕发出巨大的力量。

从上述分析可见,尽管我国的人均农业资源是紧张的,但只要我们“真正花力气搞农业”,大幅度增加投入、依靠正确的政策与科技进步,做到粮食基本自给不是不可能的。国土局与FAO合作研究的资源与人口承载力项目得出,在低投入条件下,我国国土资源只能承载14亿人口,而在高投入条件下,可承载16~17亿人口[21]。

6 粮食定位:永恒的难题与主题

综上所述,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的难题是切实存在的:粮食需求越来越多,水土耕地资源越来越少;粮食的单产增加率递减、粮食面积与非粮食面积(经济作物、林、草、湿地等)竞争加剧;大量的大豆和油料进口已相当于3200万hm2耕地之多,在国际政治斗争中以粮食作为武器的战略越来越被频繁运用,今后即或有钱也难以足量进口粮食的潜在危机客观存在。这些问题与矛盾都是深层次的和长期性的,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由此可见,我国遇到的粮食问题与难题多种多样,粮食问题实质上是中国农业的主题,同时又是国家性的难题。从战略高度看,粮食问题是中国永恒性的难题,解决粮食问题是中国农业永恒的主题。难题是客观存在的,要化解难题首先要将它作为国家性的主题,必须未雨绸缪,从长计议,大幅度增加农业投入,认真搞好农业。

从当前的表面现象看,似乎中国的粮食问题还并不突出。国内市场粮食并不紧缺,近几年还有少量玉米出口,在某个时间某个品种还会出现“卖粮难”的现象;世界粮食市场和贸易都还存在着潜力。所以,有人认为不必杞人忧天,不必强调耕地红线和进口红线,认为可以放手让市场去左右一切。这种短视的认识如果转化为政策,将会严重损害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低估其危害性。

由于粮食在我国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及面临的长期性的种种问题与难题,因而必须从战略上做好应对准备。正如温家宝总理对我们《对黄淮海平原“杨上粮下”现象的思考》[14]一文的批示中指出: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千万不可因这两年粮食增产而盲目乐观、掉以轻心。赞成把粮食安全作为战略问题,进行专门规划和部署(温家宝,2005~11~15)。

7 战略性建议:五大对策

从中长期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考虑、在现有增产500亿kg粮食规划(这只是小小的一步)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采取具有战略性、长期性的对策:

(1)大幅度持久地增加农业投入,加强粮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加强三大平原粮食商品基地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逐步走向全国粮食供求的动态平衡。坚定信念,努力达到粮食基本自给。

(2)依法治粮,实行国家粮食安全分区分级责任制。制定农业投入法、国家粮食安全法、建设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法。加强粮食安全运行机制与组织建设,实现中央与地方各级的国家粮食安全官员责任制等政策与法律[22,23]。建议要从战略高度及早制定《全国中长期农业与粮食发展规划》。

(3)积极推行农业现代化与粮田经营适度规模化,奖励种粮大户,优化土地流转政策,落实社会化服务体系。保证水、化肥、农机等生产资料的优价供应;增加粮农与粮食的直接或间接补贴,不断提高与保护粮农种粮的积极性,使粮农收入达到或接近菜农、果农及牧民的收入水平。

(4)从全国一盘棋出发,处理好粮食主产区与粮食输入地区的关系、农林牧关系、粮经饲比例;保护并合理利用各种自然和人工资源、保护耕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与复种面积,节约工业交通与居民用地、杜绝杨树林等侵占基本农田。

确保粮食安全是中国永恒的主题 篇3

去年8月,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相关报告中指出,“粮食产需缺口扩大”已成为我国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而国际市场粮食供求总体偏紧,将导致粮食供需总量平衡和市场调控的难度加大。预测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总量11450亿斤。按照粮食自给率95%以上测算,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需要达到10800亿斤以上。

尽管中国粮食实现“八连增”,但由于2011年遭遇夏粮减产、西南干旱、南北方洪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仍十分脆弱,能否确保粮食供求平衡很难预料。从全国来看,近期云南地区出现了连续3年干旱,东北地区入冬后的降水也偏少,发生春旱的概率增加。

同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在增加、强度在加大,对此不可掉以轻心。据《中国水旱灾害公报》公布的数据,1950年至2009年,全国农业平均每年因旱受灾3.26亿亩,年均因旱损失粮食158亿公斤,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粮食损失的60%以上。

气象灾害的轻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粮食的收成、品质优劣和成本高低。其中,干旱、水涝两大类气象灾害是制约世界粮食稳产增产的主要障碍之一,旱灾粮食损失更占气象灾害损失总量的60%左右。干旱是造成我国粮食减产的最大“元凶”。

现在有一种声音称,即使国内出现粮食短缺,价格信号会很快传递到国际市场并增大供给,所以粮食自给自足政策不一定坚守。我们不禁要问,靠进口粮食就能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

这里有必要提及1994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撰写的《谁来养活中国》一书。当时,这本书震动了中国和世界。该书认为,全球粮食价格的不断攀升,引发的世界粮食危机,再一次向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敲响了警钟。从2000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9年出现粮食求大于供的局面。目前,中国主要通过进口大米、小麦、大豆等来弥补这一缺口。

以广东省为例,近年来,该省粮食年产量和亩产量都逐年下降。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已从1980年的近597万公顷减少到2008年的约440万公顷,减少157万公顷。相对于广东每年3400多万吨的粮食消费需求量,每年2000多万吨的粮食缺口必须依赖省外采购或从国外进口。仅2009年,广东省就进口粮食539.8万吨,比2008年同期增长39.7%。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不仅是我国历朝历代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还是当前我国经济走向现代化之路的根本保障。对于随时可能发生的粮食安全危机,我们宁可信其有,并带着深刻的忧患意识,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万无一失。

面对国内外粮食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政府只有把仅仅满足于国内需求的“口粮农业”上升为服务于国家全球竞争的战略产业,才能真正掌握我国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确保粮食安全是政府工作中的永恒主题。鉴于国际和国内粮食供给的减少并不是一个短期现象,需要一个长期的综合性的国内粮食政策确保粮食供应。

珍惜粮食主题班会主持词 篇4

甲:华夏自古重节俭,珍惜粮食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阶段我国国情的必然要求,更是一名合格公民应尽的义务。

乙:或许学校的饭菜不是最可口,但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粮食。看看生活中这些让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

1、出示图片(解说员解说)

解说词:餐桌上、垃圾桶里,经常会有同学们吃剩的饭菜等食物;也许有的同学会说,饭是我自己花钱买的,愿意怎样就怎样。可是不知道你是否意识到,你浪费的不仅仅是粮食,还有父母的血汗,你丢弃的也不只是些米饭,还有勤俭节约的美德。因为,一粒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20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多少辛勤的劳动呀!可以说,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

过渡:甲:为了了解同学们的用餐习惯,我们派出了四路记者进行现场采访,请同学们实话实说。(逐一点记者名字)

2、记者采访:(4名记者采访12位同学)

那么我们又是咋样做得呢?

A记者、作为一名中学生,看到这样的画面有何感想?

B记者、平时学校吃饭是否有剩菜剩饭现象?为什么?

C记者、吃饭是否挑食、厌食?

D记者、平时是否用零用钱买零食充饥?

过渡:乙:简单总结。接下来请欣赏情景剧《如此潇洒》,表演者:

3、表演情景剧:《如此潇洒》

珍惜粮食主题活动 篇5

小学“珍惜粮食”主题班会总结两篇

篇1

“民以食为天”,粮食作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生命资源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地球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粮食已成为人世界共同产注的重大问题。对于当今这些“饭来伸手,吃来张口”的多数独生子女来说,培养他们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和习惯具有重大的意义。

3月10日,我校所有班级召开了以“珍惜粮食”为主题的班会,在班会课上,教师向学生介绍粮食是如何生产的,粮食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等等。通过活动,学生反思了自己对待粮食的态度及爱吃粮食的习惯,从而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粮食与我们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来之不易,懂得要从小爱惜粮食,做到爱惜劳动果实、养成物尽其用,不浪费,勤俭节约的好品质。活动的效果不错。在活动尾声,学生们给出了自己对于节约粮食,珍惜粮食的一些建议:

1、珍惜粮食,适量定餐,避免剩餐,减少浪费。

2、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为耻。

3、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

4、看到浪费现象勇敢地起来制止,尽力减少浪费。

5、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

6、不偏食,不挑食。

此次班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具有一定的意义。

篇2

10月22日下午,我们502班召开了以“珍惜粮食”为主题的班会。

这次主题班会课的内容主要是围绕节约粮食、珍惜粮食、不浪费粮食展开的,在本次在班会上,我对全班同学进行一组调查:

(1)你在学校有没有把饭吃完的经历吗?

(2)如果有的话,你怎么处理剩下的饭菜?

(3)你有不爱吃的菜吗?

(4)你怎么处理不爱吃的饭菜?

(5)你能够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来盛饭菜吗?

然后出示一系列浪费粮食的图片,激发学生产生共鸣,参与活动。目的主要是:

1、让学生了解粮食是怎样种出来的;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创新能力;

3、体验种粮的辛苦,使学生爱惜粮食。

珍惜粮食主题活动 篇6

只有经历过后,才能牢记在心;只有不断反省,才能不断长大。

我自从上了小学,就有了零花钱,也就开始浪费资源。有时在电视上看见了难区的人们,我只会捐点钱罢了,想:只怪他们的命不好,是上天不公,不关我的事。所以我还是挥之度外上天让我有条件,我又何必节约,简朴呢?直到那一天,我懂得了节约

那次,我和我父母去了桃园摘桃子。我抬起头,桃树上红彤彤的桃子让我馋涎欲滴。我飞一般地拿起了篮子,冲进了那个大桃园,开始了摘桃之旅。在我摘桃子的过程中,我想,反正我们摘下来的桃子要付钱的,一定要挑最好的,不能吃亏!于是只要摘到小的或者有点烂的桃子,就毫不犹豫地丢到地上让我惊奇的是,那时的我竟让没有一丝的内疚。

突然,眼前出现了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他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眼,手上拿着一个绿色的布袋子,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只见他弯下腰捡起了一个个桃子。我奇怪地问:你为什要把桃子捡起来呢?因为还能吃啊!哥哥,你不知道,我爹妈为了种这片林子花了很多心思!这时我才知道他是果园的小老板。他又嘟囔着:一人扔一个,那得浪费多少个,坏了一点削削也能吃

这让我想起我刚才做得见不得人的事,脸刷的一下红了起来。小男孩拿起一个桃子,往身上擦了擦,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的脸更红了,自私、浪费等一系列的字眼浮现在我眼前唉!我已经是中学生了,却把老师常提到的勤俭节约扔到了脑后。

世界粮食日珍惜粮食宣传口号 篇7

2、桌上一粒饭,农民一滴汗。

3、吃饭不忘农人苦,穿衣不忘工人忙。

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5、嘴是无底洞。大吃胜过小赌。

6、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

7、民以食为天,粮以俭为先。

8、放开粮食市场,加强监督管理。

9、增强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意识。

10、食不净则多病,食不尽则多蝇。

11、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

12、文明礼貌,秩序井然。

13、今年过年不节约,节约要节粮食。

14、倒掉的虽是剩饭,流走的就是汗水。

15、节约用水一点一滴,珍惜粮食一颗一粒。

16、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17、提高粮食品质,增强法制意识。

18、粮食搞上去,浪费降下来。

19、浪费犹如河缺口,节约好比燕衔泥。

20、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21、增强节约粮食,爱惜粮食意识。

22、出门走路看风向,穿衣吃饭量家当。

23、节约光荣,人见人赞,浪费可耻,谁闻谁恶。

24、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

25、打击非法经营粮食,维护粮食流通秩序。

26、爱惜粮食,人人有责。

27、节约粮食,人人有责,节约粮食,人人有利。

28、爱衣常暖,爱食常饱。

29、家有万担,不脱补衣,不丢剩饭。

30、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31、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32、干净、卫生,你我共同努力。

33、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34、一米一粟来之不易,爱粮节粮人人有责。

35、创建节约型社会,从珍惜粮食开始。

36、惜衣有衣穿,惜饭有饭吃。

37、省下一颗粮食,已许可以救活一个人生命。

38、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

珍惜粮食主题活动 篇8

有一次,我看到电视上关于非洲受灾地区小朋友忍受饥饿的样子,我这才真正明白“爱惜粮食”的含义。他们每人拿着一杯用污水和清晰可见的几粒米饭合成的“午饭”,眼里竟满是满足,看了使人心酸啊。那些弟弟妹妹们还很小,可他们却不得不承受缺少粮食,忍受饥饿的痛苦。

我的家乡就在农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整天都穿梭在田里,与酷日寒风作伴,可谓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每当我看到他们那样不辞辛苦地劳作,都为自已浪费每一颗粮食的`行为,感到无地自容,爱惜粮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还记得长征途中,多少革命烈士冒着牺牲的危险,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就是让我们过上幸福的日子。如果我们再不珍惜用先烈们鲜血换来的粮食,怎么对得起他们?

那一双双绝望的眼睛,那一滴滴汗水,都警示着我们——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啊!粮食等同于人的生命,我们浪费粮食,等于在挥霍自己的生命!浪费粮食是可耻的,是一种犯罪!当你浪费粮食前,一定要切记,这米饭是许多人付出的结果;要切记在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的人吃不饱!

珍惜粮食 崇尚节俭 篇9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我今天与大家交流的主题是:珍惜粮食,崇尚节俭。

世界的贫困与粮食的贮量息息相关,消除世界贫困的首要一点就是解决世界人口的粮食问题。在我国,珍惜粮食,崇尚节俭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更有“粒粒皆辛苦”的古训,这足以证明我们的国民上上下下把粮食问题看得是多么的重要。

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仍在逐渐减少,人口却在不断增加。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中国还是一个缺粮的国家,粮食是不能浪费的。也许会有同学认为: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了,物质也丰富了,倒掉一些粮食也不是什么大事。那么请看看这样一份数据:截至2011年底,我国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仍有2365万人,这,相当于澳大利亚全国人口,仍旧有如此之多的人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我国人均粮食拥有量仅有362公斤,不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还低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更让人感慨的是,新中国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版图大了很多吗,可是由于人口猛增,人均占有的粮食竟比唐宋时代还少了200多公斤。

我校的餐厅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就餐环境。在就餐时间内我们不仅要注意进出餐厅的秩序,餐盘的放置,最主要的是要节约粮食。很多时候,泔水缸中总是堆满了剩饭剩菜,其中不乏整个的馒头和几乎没动过的蔬菜。有些同学直接就把小半碗饭菜倒掉了,饭菜吃不净的情形几乎人人存在。针对浪费现象,我们的老师对我们进行了及时的耐心的说服教育。今天,这样的现象有了很大改善,但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的改善,是许多同学苦于学校的纪律约束,而不是真正地从思想高度,从灵魂深处认识到这样做的必要性。我们应该能够看到:珍惜粮食,崇尚节俭,不仅是我们修身养德的基本内涵,而且还是我们汶中人社会责任感的基本体现。

所以学校德育处、团委向同学们提出以下要求: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

2、遵守就餐秩序,做到不剩饭,不挑食,坚持杜绝浪费行为。

3、就餐时不大声喧哗,不随意走动,不追逐打闹。

4、学生干部,要以身作则,广大学生要互相监督,做到节约粮食。

5、生活节俭,不盲目攀比,不随意浪费。

6、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果。

7、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带回家。

最后,让我们全体师生积极行动起来,自我修身,从珍惜每一口饭菜做起,珍惜粮食,崇尚节俭,尽到我们每一个公民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是

年级

班的,主题是“珍惜粮食 崇尚节俭”

同学们,我们不能忘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有的同学抱怨饭菜不好吃,我想毕竟众口难调。可是我们应该理性的认识到:学校餐厅的饭菜是卫生的,有营养的,有利于你们身体健康成长的。而小卖部里几乎人人喜欢吃的方便面、辣皮、辣条等食品根本无任何营养价值、反而对于正在长身体你我们带来不利影响。

珍惜粮食作文 篇10

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来的,农民伯伯在里面付出了都少汗水和泪水,有谁能知道?

下面就来说说我吧。

前些年,我回到奶奶家时,看见奶奶正在种白菜。我急忙凑过去看。过程非常多:1。首先选择优良的品种,白菜的品种有好多种,可分为直筒型、原头型、卵圆形三个基本生态类型。

2。播种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在立秋天后三天 3——5天播种合适。

3。播种前的准备工作,要挖5——10厘米的坑,先顺沟浇水,水渗透后,将种子均匀撒在沟内,并撒盖0。8——1厘米厚的细土,每亩用重量0。5千克左右……大白菜长出幼芽后,采取勤浇水,在无雨的情况下,每天可浇一次水……

4。肥水管理,追肥,大白菜产量高,需肥量大,在施足底肥基础下,不要及时追肥。浇水,气温日渐下降,天气暖和,可适当多浇水。

5。捆叶和收获。

在种白菜期间,我可帮奶奶了不少忙,干完活后特别累。过了几个月后,我回到奶奶家帮忙去收白菜,收的时候也特别累。

珍惜粮食教案 篇11

通过这次教学,让同学们认识到勤俭节约、爱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让同学们在教学当中树立起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并贯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二、教学目的

让大家懂得粮食的重要性和劳动人民的艰辛,形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三、教学主题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四、教学时间

20xx年10月17日(本周五)

五、教学主持

韩威 李珂涵

六、教学议程

1. 认一认,请4位同学认一认图片中的粮食作物(玉米、水稻、麦子、土豆),并作简单介绍。

2.讲一讲,请3位同学分别讲讲“粮食日的由来”、“粮食的作用”以及“名人爱惜粮食的故事”。

3.答一答,请10位同学答一答有关世界粮食日的相关知识,答对的同学可获得小奖品。

4.想一想,为世界粮食日拟定几个宣传标语,突出“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主题,并请6位同学读一读自己拟好的标语,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点评交流。

5.诵一诵,由主持人带头,全班集体朗诵《珍惜粮食》的诗歌。

6.最后由陈老师总结。

附录:相关资料

答一答:

20xx年世界粮食日是第几届:第33个世界粮食日!

20xx年世界粮食日主题:发展可持续粮食系统,保障粮食安全和营养。

20xx年世界粮食日时间:10月16日(每年时间都定于此日)。

精制大米比糙米营养价值 。

A、高 B、不一定

“陈粮”( ) “陈化粮”。

A、就是 B、不一定是

农户家庭储存粮食 使用磷化铝熏蒸。

A、不适宜 B、适宜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其中, 是描写动物冬眠醒来的节气。

A、清明 B、惊蛰

五谷是指稻(稻谷)、黍(黄米)、稷(小米)、麦(小麦)和( )。

A.包谷(玉米) B.菽(大豆)

“QS”标志是( )的英文缩写,获得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其外包装上必须标注一个醒目的蓝白色QS标志。

A、食品质量安全 B、食品包装安全

我国有一个成语叫“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是指( )

珍惜粮食的标语 篇12

2、虽然一粒米不容易,但不要努力。

3、别忘了给农民吃,别忘了给忙碌的.工人穿。

4、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读资料难。

5、严厉打击粮食违法经营行为,维护粮食流通秩序。

6、倒下的是残羹剩饭,逃跑的是血汗。

7、饭后应自觉清理残羹剩饭。

8、节约粮食是每个人的责任。节约粮食对每个人都有好处。

9、树立节约意识,倡导节约实践。

10、科学利用粮食,节约粮食,建设节约型社会。

11、节约烟酒钱,刻不容缓。

12、节约粮食,建设节约型社会。

13、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食物的宝藏开始。

14、如果你想生活得好,勤劳、节俭、储蓄三宝。

15、粮食,汗水,珍惜粮食,造福人类。

16、提高粮食质量,增强法制意识。

17、人们以食为天,以食为先。

18、相互谦恭,就像一家人。

19、饮水思源,食之俭朴。每一样食物都很难改变。

20、节约是美德,请珍惜你盘子里的食物。

21、桌上的一粒米让农夫汗流浃背。

22、珍惜粮食,节约资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3、出去走走,看看风往哪个方向吹。

24、有多余的衣服穿,有多余的食物吃。

25、倡导节约粮食,促进可持续发展。

26、扔掉的是吃剩的,流走的是汗水。

上一篇:参观展厅活动方案下一篇:有温度的中考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