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社反思

2022-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四年级品社反思

水平二(四年级)《田径—立定跳远练习方法》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设计理念

本课以《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的“以生为本,能力为先,用教材教”为指导思想,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创设游戏化、生活化的学练情境,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体现“方法是教学内容”的理念。

二、教材分析

立定跳远是基本的跳跃活动内容之一,也是中小学生最为常见的跳跃动作,经常被作为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和腿部爆发力的练习方法。其动作方法较为简单易学,是常用于评价学生跳跃能力的一个素质测试项目。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立定跳远这一动作载体,明确起跳速度与角度是决定远度的重要因素,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跳跃能力,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提膝收腹与落地轻巧,教学难点是能够自然协调地连续跳跃。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立定跳远动作比较熟悉,但是跳跃时要做到落地轻巧、屈膝缓冲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虽然学生有着争强好胜的心理,但一味地练习立定跳远动作,会导致学生丧失兴趣。因此,在设计上,以各种游戏比赛为主要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游戏和比赛中体验双臂快速前摆起跳提膝收腹达到一定腾空高度后轻巧落地,让学生在“学、思、看、练”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技能提高跳跃能力。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立定跳远的练习方法、要领以生活化(穿越时空挑战)等形式展开教学,用驱动式的语言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四、设计思路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本课把立定跳远的多种练习方法作为学习内容,通过游戏“哼哈二将”、地形跑、队列原地踏步走练习、游戏“穿越时空挑战”、多种形式跳跃垫子、跳跃组合练习等教学步骤,增加练习的距离、次数、高度,变化练习的形式,创设多种任务,培养学生跳跃兴趣和能力,发展学生的体能。

五、教学过程

(一)热身准备

1.游戏“哼哈二将”。学生分成男女2组相对而立,教师做屈左臂动作女生喊“哼”,做屈右臂动作男生喊“哈”,要求学生跟上教师的节奏并做到异口同声,声音要短促响亮有爆发力。

设计意图:通过有节奏的“哼”“哈”小游戏,调动学生的上课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体验瞬间爆破发声的感受,为跳跃练习时快速起跳瞬间发力做铺垫。

2.地形跑接队列练习。学生成一路纵队在教师带领下绕着小垫子进行地形跑,随后由慢跑过渡到齐步走,成四列横队两两相对站立,进行原地踏步队列练习。教师以动作要领“手臂摆直、大腿抬高、两眼前望、精神饱满”为口令引导学生,教师每喊四个字学生接着喊“1-2-1”,要求踏步有节奏、声音响亮整齐、动作舒展有力。

设计意图:地形跑和踏步练习既是课前的热身活动,又能让学生熟悉练习场地,同时将队列练习有机渗透到课堂组织调动中,为下一步组织教学服务,而不是枯燥单一的队列练习。

(二)主教材教学

1.“穿越时空”挑战。教师通过时钟提示,让学生双腿自然开立,做跳起空中转体落地的练习,挑战跳转的角度。练习中,教师先让学生自由练习,体验空中转体腾空落地的感觉,然后再进行“穿越時空”挑战的游戏。

挑战一:比谁跳得轻而稳。跳转180°,比一比谁落地时最稳、声音最轻。教师提示小白兔的跳跃特征,要求学生做到屈膝缓冲,进行自我保护,避免受伤。

挑战二:比谁跳转度数大。游戏中,学生为了跳转的度数大,必须要跳得高,滞空时间要长。通过游戏比赛学生逐渐明白:一是双腿要充分下蹲;二是双臂要向前上方快速摆臂;三是要快速蹬地起跳。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化的情境创设,即一系列的跳转练习和比拼,让学生保持长时间的亢奋,通过兴趣驱动更好地发展跳跃能力和平衡能力,由此自然地将深蹲充分、双臂快速上摆、落地轻而稳的技术要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游戏比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技术,提高跳跃能力。

2.跳跃小垫子。通过“穿越时空”挑战的练习,学生体验了原地跳跃时双腿充分下蹲、双臂向前上方快速摆臂、快速蹬地起跳、落地屈膝缓冲的技术要领。为满足学生跳得远的愿望,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跳跃小垫子的多种练习。

练习一:跳过放置在离起跳线20cm处的一块折叠平放的小垫子,要求学生双脚起跳双脚同时落地,做到快速起跳、落地轻巧。

练习二:跳过打开纵向放置的小垫子,要求学生蹬地有力、屈膝缓冲。

练习三:跳过纵向和横向叠加的3层高度的组合垫子练习,要求学生用力蹬地往高跳起,做到提膝收腹、全身协调发力跳跃。

设计意图:根据任务设置,跳跃不同高度和远度的垫子,让学生充分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

3.组合练习:“连续跳跃3块小垫子”

练习方法:学生4人一组,按顺序连续跳过3块纵向平放的小垫子。

设计意图:通过连续跳跃3块小垫子的练习,发展学生的连续跳跃能力,增强学生体能,突破自然协调地连续跳跃的教学难点。

六、课后思考

本节课属于“智慧课堂”环节,组织形式是现场命题、现场抽签、集体备课30min后上课。由于时间较紧,处理教材和教学细节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有些练习仍是“蜻蜓点水”,如学练要求不到位、学练深度不够等,特别是没有把方法作为教学内容这一理念充分呈现出来,有待改进。

作者:李杰尔

第2篇:四年级上册品社

第一单元 生我养我的地方

1.找找我们的家乡

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2、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以及相邻省份县市区。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为家乡设计名片,表达爱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 教学准备:

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唱家蒋大伟的照片;中国地图、浙江省地图、青岛市行政区图;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歌曲,说一说

1、谈话:小朋友们喜欢听歌唱歌吗?今天,我要给大家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大家听听歌声中那是一个什么地方?

2、播放歌曲,出现桃花图,随着歌曲的结束,画面定格在歌唱家蒋大伟。

3、交流听后感受,教师进行小结:是啊,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那美丽的家乡。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永远是最美丽、最可爱的地方。(指画面)这位就是这首歌曲的演唱者蒋大伟先生。虽然他居住在国外很多年了,但常常用这首歌来赞美他的家乡,他的祖国。

活动二:看地图,找一找我们的家乡

1、有外国朋友听了蒋先生的歌,也要到中国来走一走。你希望他来哪里啊?(学生说来我们的学校;崂山)可是咱们中国地域广阔,单凭“崂山”这个信息,太难找了!怎么办?别急,有宝贝!(学生马上说出了地图)。

2、出示中国地图。看看它像什么?(一只雄赳赳的大公鸡)

3、教师根据地图简单讲解:中国由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 2个行政特区组成。看,北边有黑龙江、内蒙古,南边有海口,东有江苏上海,西有新疆和西藏自治区。你能在地图上找到我们的家乡浙江省吗?在你的地图上给浙江省填充颜色。

4、我们山东是一个富裕的地方,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因为我们处在东南沿海。生活在这里感觉如何?带着这样的心情,大声地说:我的家乡在山东省!

5、在我们山东省的周围有哪些省?小组内学习,给山东省的邻居画上不同的颜色。

6、邀请同学上台介绍,认识浙江的相邻省份。 活动三:地图放大镜

想把我们的家乡看得更加仔细吗?让我们走进山东省来看看。

1、课件山东省的地图,简单了解省内的城市。了解我们的家乡的山东省青岛市。组内说一说。

2、在这张地图上还不能找到我们的家乡。请仔细看看桌上的“青岛市政区图”,。(小组活动)

3、用“我的家乡在 省 市 镇”的句式汇报家乡的地理位置。允许学生在说正确的基础上,详细地说出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这下,人们就能找到我们的家乡了!

活动四:向你介绍我的家乡

在我们的集体里,还有一些来自省外的同学,请他们在地图上为我们指指他的家乡所在省,教师协助说说这些省的相邻省份。 活动五:家乡名片展

1、剪下家乡所在省的地图,贴一贴。

2、剪下家乡所在市的地图,贴一贴。在地图周围画上家乡美丽的山水,写上自己对家乡的

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中国气候的地区差异造成各地区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重点介绍南北和东西差异,探讨如何促进地区间的合作和交流,把各地区的特色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激发学生尊重各地的特色和爱国热情。

同时,本课内容为学生第四单元的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过读图了解中国的秦岭—淮河分解线,分析中国南北地区的气候差异。

2、通过讨论分析中国南北的气候差异对南北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

3、激发报效祖国,服务家乡的志向。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秦岭—淮河地理分解线南北方气温和降水的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课]:请同学们来猜一猜下列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民居?再来猜一猜 俗语(陕西四大怪:面条象腰带,国馈象锅盖,房子半边盖,辣子是道菜。)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个地区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学生回答:略。

过渡:是的,说明了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是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形成,验证了中国的一句俗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刚才我们同学提到了南方和北方两个词,请问南方和北方分布在我国的哪个部位,他们的分解线是哪一条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图,把它找出来。

学生讨论:略。 讲述:我们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北方,以南为南方。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书本上的两封邮件,请大家找一找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在哪里。 学生回答:这两封邮件反映的是南方和北方在气候、景观、和生活上的不同。

提问:除了邮件反映的差异外,你还了解到北方和南方哪些不同点呢? 学生回答:略。

总结:南北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差异:饮食、民居、交通、气候、服饰、语言等。请同学们仔细的看下面的图片,南北方的这些差异的形成跟什么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展示:南方和北方饮食、民居、交通的图片。 学生回答:南北方这些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自然环境形成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气候中的两大因素气温和降水决定的。

叙述:我国南方北方的气温差异很大,尤其是在冬季。我们一起来看看一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就可以清楚的知道。

展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展示:题目:读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

1、找一找哪条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找出1月均温最高点和最低点,计算南北的最大温差。

3、归纳1月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学生活动:看图,讨论。回答。

教师:指图讲述。对学生进行读图指导。

展示:1月我国南方北方的景观图片和1月漠河和三亚天气预报。直观教学加深印象。 讲述: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南北的温差很大。那么,夏季也就是7月份我国的平均气温又是如何呢? 展示: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看图请说出七月平均气温南北方差异情况。

总结: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夏季南北气温有差异,但差异比冬季小。

转承:我们的生产、生活不仅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受降水的影响也很大。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

A、秦岭—淮河分界线比较接近哪条等降水量线? B、中国的降水量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看图、讨论、回答。

总结:我国降水量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多于西部。影响降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季风影响的强弱。

提问:通过对气温和降水的分析,请同学们说一说南北方的这样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和内河航运(交通)有什么影响? 学生活动:自由讨论发言。

转承:请同学们结合我国南北方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分析南北方生产和生活的差异,认真讨论并填写下表。 展示表格:

区域内容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 1月均温 年降水 干湿状况 耕地类型 主要农作物 民居特色 饮食习惯 交通工具

讲述: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各地的人们由于当地的自然环境的特定性决定了该地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进行不同是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些方式各有各的特长和优点,我们应该对不同地区的人们的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给予认同和尊重。生产生活方式如此我们对待我们的同学也应该如此,尊重个性发展,只有如此我们校园才会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同学们才能更好成长。 课堂小结:

气候的差异导致民居、饮食、交通等等的不同。 课堂练习:“好吃不如饺子”东北饺子店,在老家河北秦皇岛开第一家店时生意就非常火爆, 1998年落户南昌时,经营场面和秦皇岛一样火爆,一时间,南昌市兴起了一股“饺子热”。但是,没过多久生意便渐渐冷淡下来,渐渐发展到今天的门可罗雀。老板百思不得其解。

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板这是为什么吗? 课外作业: 填充图册

3. 发展中的家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并进行简单地整理和应用。

2.通过调查、访问、参观和辩论等,认识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积极地为家乡献计出力。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认识到家乡在发展过程中的美中不足,坚信家乡的未来更美好,树立初步的教学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

通过调查、访问和参观,汇报和发展,萌家乡的变化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

如何辨证地看待家乡的发展变化,如何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

四、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生自主组合成研究小组,有计划地参观、调查、访问。教师了解学生搜集到的资料,认识到和发展。激发家乡的变化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深情导入 家乡在变化 1.住房的变化

(1)同学们,想知道老师家住的房是什么样吗?(多媒体出示自家现在住房的图片)老师家原来的住房可不是这样的(出示自家老房子照片),将两张照片放在一起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2)你们家的住房有变化吗?是怎样变的? 将课前搜集的照片拿到投影仪上展示。

(3)是啊,许多同学家的住房都变得高大、宽敞、美观了。我们的家乡不仅是住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他地方也在家乡的变化变化呢!你发现没有? 揭题《家乡的变化》 2.出行的变化

(1)交通工具的变化

①老师小时候上学,大多数时间是步行,家离学校又远,每次步行到校都要1小时左右,所以为了不迟到,我每天得5点就早早地起床。偶尔在路上遇到骑自行车的邻居带我一程的话,就可以节约很多时间,早早地到校。如果遇下雨天,那老师还得更早地起床,因为泥路不好走。

②课前让同学们调查爸妈小时候上学使用交通工具的情况,谁来汇报调查情况?学生讲述父母小时候上学使用交通工具的情况。

小结:以前我们能用的交通工具少,自行车算是不错的交通工具,多数步行。

③现在我们是怎么到学校上课的?是家长用电瓶车、摩托车、甚至小轿车接送,或者坐校车来的。

(2)道路的变化

上学的道路有没有发生变化?

(以前是泥土路,好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后来有了沙石路、柏油路,平坦、宽阔,走在上面很舒服,雨天上学也很快。)

(三)谱写赞家乡的变化歌,展示才华

1.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幸福,我们的心中充满着对家乡的赞美之情。请听一听一位小朋友发自内心的赞歌。 (配乐朗诵:《森林公园》)

2.你从他的心声中感受到了什么? 3.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也来尽情地抒发对家乡变化的美好感受吧。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商量,或者写一首小诗,或者写一段美文,也可以画一画你认为最美的一角,还可以用一首歌来尽情地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5.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汇报。

6.小结:透过同学们丰富多彩的汇报,老师也真切感受到了家乡巨大的变化,让我们真切地说一声:“可爱的家乡,我爱你!”(课件出示这句话)

(四)提出问题,课外延伸

家乡巨大的变化,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了自豪与骄傲。然而,这些变化有时是不是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烦恼呢?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讨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引领学生观察生活,了解家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地为家乡献计出力。

二、教学过程

(一)辩论交锋,升华认识

1.上节课,我们知道:家乡变得更美丽、富裕了,人们的生活也因此越来越幸福、快乐。但是,有人说:“家乡的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烦恼。汽车多了,空气差了;楼房多了,绿地少了??”(课件出示) 2.家乡的变化带来的烦恼

(1)家乡的变化带给你或其他人烦恼了吗?上节课布置大家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你收集的是什么?指名交流。

(2)欣赏诗歌《高楼与花园》 诗歌反映出小作者什么心声?

3.辩论:家乡的变化——快乐还是烦恼? (1)(课件出示)家乡的变化是给我们带来快乐还是烦恼呢? 辩论:正方:家乡变化带给我们快乐。 反方:家乡变化带给我们烦恼。 (2)学生辩论。

通过刚才精彩的辩论,我们知道,家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便利,让人快乐;同时我们也看到,家乡在变化过程中也给我们带来了烦恼,叫人忧虑,令人遗憾。怎么样避免烦恼,让家乡在发展的过程中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呢?这得靠全社会许多人一起去努力。

(二)链接生活,建构角色 1.执着少年爱家乡

(1)辩论中老师还感到:虽然大家年龄还小,但已经开始关心着家乡的发展。你们真是家乡未来的希望。 有一个小同学不仅关心着家乡的发展,还在为家乡的发展出力呢! (2)阅读书上的小故事。

(3)说一说:你怎么看小丹宁的这一行为?(热爱家乡、执着) 2.家乡的“美中不足”

(1)与小丹宁一样,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一些“美中不足”,让我们每个小队行动起来,睁开慧眼寻一寻这些不足,写在下面的表格中,同时写下可反映问题的相关部门。 (2)交流。

表扬优胜小队,奖给“优秀雏鹰小队”红旗。

同学们在课后可继续调查家乡建设中的“美中不足”。 3.我为家乡出点子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为家乡的发展做些啥?你有什么“金点子”? 对能想出好点子的同学发放“金点子”奖牌。 4. 我们在行动

(1)现在的家乡在人们的建设中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有生机;未来的家乡由谁来建设?我们!

(2)其实从现在起,我们就可以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了,课后,大家愿意去解决家乡建设中的问题吗?(指《家乡建设中的“美中不足”》表)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时可请大人帮忙。同时将自己的“金点子”落实到行动中去,那时,我们的家乡一定更美好! (三)、播放歌曲,升华情感 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师总结全文:

我们生在家乡,长在家乡,即便有一天,我们不得不离开生我养我的土地,但我们的心永远停留在这一方故土上。让我们永远牢记:我们有责任,为家乡美好的明天竭尽全力。 板书设计: 家乡的变化

热爱家乡 建设家乡

4.他们是家乡的骄傲(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家乡的历史和变化;情感目标:学习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感知家;行为目标:激发对家乡人的钦佩和热爱;教学重点:夸夸我们的家乡人;教学难点:夸夸我们的家乡人;教学过程:;

一、谁是我们的家乡人;1.师:你知道谁是自己的家乡人吗?三(3)班的同;2.师:在特定的环境中,你们刚才所说的来自一个村

4.他们是家乡的骄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家乡的历史和变化

情感目标:学习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感知家乡人的可爱 行为目标:激发对家乡人的钦佩和热爱 教学重点:夸夸我们的家乡人 教学难点:夸夸我们的家乡 教学过程:

一、谁是我们的家乡人

1.师:你知道谁是自己的家乡人吗?三(3)班的同学也正在讨论这一问题呢!李悦冉说和自己一个村、一个乡的人就是自己的家乡人,王若岩说和自己一个县、一个市的人也是自己的家乡人。吴淼想了想说,邻居家的大姐姐在外地上大学,她说在她们那所大学里,一个省的人都是家乡人。这位大姐姐说得对吗? 充分开展讨论,了解什么人。

2.师:在特定的环境中,你们刚才所说的来自一个村的人是家乡人。一个镇的人,一个市的人,一个省的人,乃至一个国家的人都是家乡人。现在老师和你们虽然不是来自同一个村,同一个镇,但我们都是张家港人,所以我们也是家乡人。 3.说一说家乡话。

师:你们的家乡话和普通话有区别吗?

4.师: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古代的人们也一样,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怎样在古诗词里抒发自己的对家乡的感情的。

欣赏古诗,理解家乡人浓浓的家乡情。(《回乡偶书》)

二、夸夸我的家乡人

1.师:家乡景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位可爱的家乡人吗?

2.学生自由发言。从夸自己身边喜欢的人、能干的人,到夸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再到夸对家乡有贡献的人,激发学生对他们的热爱之情。 3.师:是啊,我们的家乡人真了不起啊! 4.编个小快板,夸夸自己的家乡人

学生从夸身边的普通人、家乡的现代人,引发到夸夸家乡的历史人物以及家乡美丽的传说,让学生感知家乡历史的久远。 三.家乡的骄傲

1.准备:采访为家乡贡献大的人或找一找为家乡增光添彩的文体明星。 2.设置“家乡光荣榜”。 3.师:你觉得家乡人中,谁为家乡作出的贡献大?如果请他们到班里来,你想问什么问题? 4.学生讨论发言

四、课外拓展:引导用多种方法了解对家乡有贡献的古今中外名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

情感目标:学习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感知家乡人的可爱 行为目标:激发对家乡人的钦佩和热爱 教学重点:夸夸我们的家乡人 教学难点:夸夸我们的家乡人 教学准备:家乡的名人

一、“家乡的骄傲”小展示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家乡人有了很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要来看看同学们自己收集的资料。

2.展示收集的资料,收集人员在旁做适当的介绍

3.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来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的。

二、我是小小家乡人

1.读《我是小小家乡人》 2.讨论思考作为家乡的小公民该做些什么,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做家乡合格小公民的意识。 开展模拟小品

3.设计“我的服务计划”

师:说了那么多,那我们可要把他们落实到行动上。做事情要有计划,在我们为家乡做点什么之前,先来设计一个“我的服务计划”吧! 独立设计 相互交流

三、美丽的传说

1.读《美丽的传说》 2.学生谈谈感受

3.介绍一下自己知道的一些当地的美丽传说。

师:看了书上的美丽传说,我看到不少的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那么就让我们一个一个来介绍自己知道的美丽传说吧!

4.说说听后的感受。

四、浓浓的家乡情 1.赏析《静夜思》 2.谈谈自己的感受

3.师:让我们当一回小作家,写写自己对家乡的感情吧! 4.独立完成《思想情》 5.相互交流

五、小结

第二单元 我会学习 5.多问为什么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今名人从小好学、勤学的故事,收集相关的格言和谚语。

2、 明白爱学习源于对知识的渴求,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

3、 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知道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 学生读一读诗歌“问号”之歌

2、 老师提问:你的脑海里有哪些小问号呢?

3、 老师讲一讲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

二、 讲故事

1、 教师讲述故事。

2、 老师简单介绍华罗庚的生平事迹,然后选派一名学生讲述他的故事。

3、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并在“心情园”中记录自己的感受。

四、 格言和谚语的教学

1、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格言,补充讲述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2、 学生收集勤奋好学的格言和谚语,以小组形式汇报交流。

3、 学生选 取一名或一名座右铭

五、 组织小调查

1、 学生课前向爷爷奶奶了解祖辈的学习条件,学生可以将他们以前学习环境的照片带到课堂。

2、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先人的学习条件状况,记录现在自己的学习条件。

3、 小组展开讨论,交流调查后感想,然后每个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想。

第二课时

一、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蓝毛淘气三千问》中的“蓝猫”说:遇到的事情我总爱问个“为什么”,因此我知道的事情特别多。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向我问个“为什么”的士后,说出来大家听听吧!

学生讲述心中疑惑的问题。

教师小结:同学们发现的问题真不少!学习贵在多问,在生活中要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 (板书课题:多问为什么) 二.故事会

1.教师谈话:许多科学家小时候都爱问为什么,谁先讲一讲自己搜集的小故事? 2.学生讲故事并谈体会。 3.学生讲班级勤学好问的故事,并请事例中的同学讲讲自己的感受。 4.小结。

三、一张白纸引出的问题

1.教师出示一张白纸,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写在纸条上,粘贴到黑板上。 3.小组交流感兴趣的问题。

4.小记者采访。采访的内容:你提出的问题真好,你是怎么发现这个问题的?

5.小结:一张白纸,同学们就提出真么多问题,通过采访,我们知道只有做出大胆提问、细心观察、积极动脑、勤于实践??才能发现好的问题。

四、“问题”的解决

1.教师指着黑板上粘贴的问题引导:“刚才同学们提出这么多问题,你想怎么解决呢?”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五.问题的“积累”

1.课件。蓝猫”说:我发现了3000个问题,你敢跟我比一比吗? 2.学生探讨积累问题的好办法。 3.课件出示爱因斯坦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6遇到困难的时候

第一课时

认知:

1、知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困难和不幸,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2、得在同学遇到困难和不幸时,应该给予同情和帮助。

1、同情同学的困难和不幸。

2、愿意帮助同学解决困难。 行为:

1、当同学有困难或遇到不幸时,能尽力帮助解决。

2、安慰、关心有困难或不幸的同学。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困难和不幸,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当同学有困难时,要尽力帮助解决;当同学遇到不幸时,要给与同情、关心和安慰。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有困难同学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困难吗?当你遇到困难时,如果有人帮助了你,你是怎样的心情? 当你看到同学遇到困难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板书课题:十 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如果有人主动帮助,我们会感到温暖、激动、感激。同时,当我们看到同学有困难时,我们也愿意尽力帮助他们,给他们以温暖和关心。 二 、 学习课文,启发明理。

陈星同学就遇到了不幸,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节 提问:

1、火灾给陈星家带来那些不幸和困难?

(房子烧光了,东西也烧光了,经济、心理、物质都受到了损伤,也没有地方住„„) 教师:无情的大火,烧掉了房子,使陈星一家无家可归;一切的生活用品都没有了,陈星一家心急如焚;陈星的学习用品也都烧光了,一时无法坚持学习了„„

2、此时的陈星是一种什么心情?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心情非常的难过、伤心„„陈星满怀悲伤地跨进教室„„,)

3、如你是陈星同学,这时候会有什么感受?你会怎样做? (非常同情他,希望能够帮助他)

4、陈星的同学们是什么心情?

教师:这一切无不牵动着大家的心,同学们的眼前仿佛大火还在燃烧,恐怖笼罩在同学们的心头,同学遭受了这么大的不幸作为他的同伴怎能不为他焦急。看,同学们有的眉头紧皱,有的掉下了同情的眼泪,有的感到震惊,有的陷入了沉思。同学的心情也和陈星一样,非常沉重,为他的学习和生活担忧。

5、读班长王晶说的话,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一段话的? 还是班长王晶想得周到:“陈星在生活上、学习上有很多苦难,这时他最需要的是关心和帮助,让我们都深处认清的手来帮助他战胜困难。”这句话表达了全体同学的心声。 板书:同情 关心 帮助

(学生自读课文第

二、三节)

6、同学们是怎样关心和帮助陈星的?

(用关心的话语;找来新课本和书;送来的新衣服、新鞋子;还有师生共同的捐款。) 教师:大火无情人有情,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送上一包包学习和生活用品,和包含同学爱、师生情的捐款。

7、如果你是陈星的同学,你会对陈星说什么?会为陈星做些什么? (我会对陈星说:你别难过,我们大家会帮助你的。)

教师:我们都有一颗爱心,同学遇到了不幸和困难我们怎能不揪心,看到同学那样难过,我们会送去温暖的话语,尽全力帮助同学渡过难关。

8、面对同学们的热诚关心和真诚的帮助,这时候陈星会怎么想?假设你是陈星,这时候会有什么感

(陈星会非常的感动,觉得同学和老师对他非常的关心,每一个人都很热诚的帮助他。我要是陈星会流出感动得眼泪。)

小结:同学们的友爱之情温暖了陈星的心。是同学们热诚的关心、真诚的帮助给了他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使他在困难和不幸面前鼓起勇气,努力克制重重困难,刻苦学习。

9、你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什么? 小结: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不幸,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当同学有困难或不幸时,我们要尽力解决,而且要给予关心、同情和安慰。)

三、结合实际,提高认识.

1、你帮助过有困难的人吗?如果帮助过,请把当时的情况说给大家听。

2、补充有关故事、深化观点。请听录音故事:《爱心温暖着大家》 提问:

(1)大家是怎样做的? (2)王伟是怎样想的?

3、你还知道你周围或社会上一些献爱心的故事吗?请你讲给大家听。 (希望工程;班集体的好人好事) 4.出示课后“议一议”, 假设你是白帆,你会怎样做?为什么?

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地小结。

(1)李军摔伤了脚,不能到学校上课。白帆住在他家附近,想帮助他补习功课,可这样就要耽误自己看动画片,他一时拿不定主意。 (当同学遇到困难时,想帮助他时和自己的利益发生了冲突,白帆应该站在李军的角度去为他想,动画片可以明天在看,以后也有机会重拨。)

(2)班中要开中队会,跳舞的同学要穿白裙子,小红家里很穷,没有的穿,白帆有一条新的还没有穿,她有点舍不得借。

(她应该站在小红的角度出发,同学有困难应该主动帮助。)

小结: 在帮助同学时,有时可能要牺牲一些自己的利益,只有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体会他的困难,才能诚心诚意帮助他。 四.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通过学习这一课,我们懂得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困难和不幸。这时,最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当同学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尽力帮助解决;当同学遇到不幸时,我们要给予同情、关心和安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第二课时

困难在哪里

谈话导入:学习是快乐的,同时也是充满挑战的。在你的学习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小组表演说一说。

教师讲发现的学习中的困难或放录像。

二、我的办法多

1.这些困难能不能解决呢?

2.师生共同把刚才说或表演的困难分类,每个小组试着解决一类问题。 3.全班交流解决困难的方法. 4.走迷宫活动,看谁用的时间少. 5.教师补充材料,《解决问题的逆向思维》引导学生说一说还有那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6.师生小结。 三.困难不可怕

1.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方露的数学成绩不好,他努力学了一段时间,成绩仍然没有上去。他想:我是学不

2.小组探讨对待困难应有的态度;3.故事园;4.讨论:假如爱迪生放弃寻找合适的灯丝;5.小结;

四、我们这样做;1.演讲 会;2.我的“名言”;3.师生小结;

五、总结激励;7我的老师多;第一课时;活动过程;说说我们的“老师”;谈话导入:在学校里,我们有很多的老师;在 生活中,;全班交流;小结;

二、电视带给我们的;1.我喜欢看电视;(1)教师引导:如今,电视走进了千

2.小组探讨对待困难应有的态度。 3.故事园。

4.讨论:假如爱迪生放弃寻找合适的灯丝。 5.小结。

四、我们这样做 1.演讲会。 2.我的“名言”。学生设计并展示自己的“名言”。 3.师生小结。

第3篇:四年级品社四单元教案

主题一 《无声的朋友》

主备人:许跃红

教学目标: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调查其现状及使用、维护情况,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能主动、自觉地爱护公用设施。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朋友,是谁呢?他的名字就藏在你们的信封中。请大家打开看一看,但不要说出来。

2、讨论一下,说出他的特点和作用,让其他组猜一猜。(邮筒、公用电话、站牌、垃圾箱、喷泉、雕塑、路灯、阅报栏等)

3、猜猜游戏,并把谜底贴到黑板上。 虽然这些朋友的名字都不一样,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是什么?(板书:公用设施)

4、他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好伙伴,现在正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看,你们找到了哪些朋友?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看看谁写的多。

5、学生活动。

6、校对板书。是呀!他们的朋友遍布天涯,那儿都能找到他们的影子。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你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它的帮助。

还有的公共设施虽然我们没有直接使用它们,那么他们是不是可以不存在,如:广告牌,雕塑等

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城市的建设中多么需要公用设施啊!它们部分日夜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美化我们的环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无尽的便利。

板书:方便生活、美化环境 了解公共设施损坏的情况。

最近,我们收到许多公用设施的投诉,是什么呢,请看课件:教科书上的卡通图画)看了这些公用设施的诉说,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发言

在你的身边,有破坏公用设施的现象吗?学生发言

小结:伤害了这些生活中无声的好朋友,受伤害的其实是我们健康的生活,是我们自己。

还用更严重的看:小偷偷井盖,致使人掉入水沟淹死,在我们一年级时,那时我们学校正在拆迁,由于那些捡破烂的用锄头铲子在找破烂,捣破了我们的下水道管,我们学校水漫金山,电脑、录音机都进水了,造成我们学校损失严重。

宪法规定: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破坏公共财产是不文明的行为,严重的甚至是违法犯罪行为。(课件)

这是一封公用设施写给我们的信: 亲爱的人类:

你们每天都在享受我们为你们提供方便,但是你们不但不感谢我们,而且还肆意地损坏我们,我们决定罢工。

讨论:试想一下,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无声的朋友,让我们行动起来爱护他们。我们可以开展些什么活动爱护我们的公用设施。读读课文上的建议(给公用设施洗洗澡、写倡议书、开展宣传活动)

我就以我们学校为例,开展一次活动。各小组选择其中一个设计活动方案。 (

1、擦拭学校的公用设施、

2、写一份倡议书、

3、给一年级小朋友怎样爱护公共设施?)

公用设施是国家的公共财物。每天都在为人民服务,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方便。公用设施也是安定社会、文明社会的标志,是不可缺少的社会需要。只要我们人人都重视爱护公用设施,从我做起,那么,我们的城市会越来越美,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文明、安定,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主题二 《大家生活在一起》

主备人:许跃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公共秩序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维持正常社会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

2、激发共同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愿望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以集体利益为重,共同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自觉性。

3、懂得在公共场所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做一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学习主题故事《在一根细绳面前》 讨论:

警卫员为什么想和任老从小门进公园?说明了什么?

任弼时为什么不肯从小门进公园?说明了什么? 交流 讲伟人、名人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故事。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听了他们的故事,我们有什么收获?

讨论: 在生活中的许多“细绳”面前,我们将如何面对? 寻找身边的“细绳” 观察教科书中的图

思考:这三幅图中的“细绳”指什么?把你收集的公共秩序记录下来,贴在班上的宣传栏中。

交流: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细绳”吗? 社会调查活动 明确调查内容:去附近的广场、路口、集市看看哪里秩序好,哪里秩序不好。 注意事项:

分组选择不同的调查路线和地点,并提醒学生要做好记录。 在调查活动中要注意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懂礼貌。 注意安全。

开展调查活动。

讨论:对于维护公共秩序,讲文明、懂礼貌。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拓展活动

回家问问爸爸、妈妈,他们是怎样看待公共秩序的,并把所学的道理和他们共同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做一些倡议人们遵守公共秩序的宣传,号召大家都来遵守公共秩序。

主题三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主备人:许跃红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公共安全与人民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知道公共安全的重要性。注意公共安全,不做危及公共安全的事,发现不安全的隐患,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保护公共安全设施和标志,自觉遵守公共安全。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体会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出示挂图(书中三幅组图)。 讨论:(1)图中的这些行为,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2)什么叫公共安全?

(3)在生活中你见过或听过像这样忽视安全的现象吗? 出示图片(三起安全事故) 为什么要注意公共安全?

在我们地区发生过公共安全事故吗?这些公共安全事故给我们什么启示? 讨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是什么意思?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了解怎样注意公共安全 出示各种安全标志。

你认识这些标志吗?在哪见过?有什么作用?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有安全标志?安排学生课外收集安全标志,并张贴到班上的墙报上。

讨论:有了这些安全标志就能保证安全了吗?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出示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还有哪些行为可能伤害他人?在什么地方容易被伤害?见有安全隐患的地方,我们该怎么办? 设计安全用语

出示书中安全用语范例。讨论:安全永远有什么作用?它有什么特点? 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最需要安全用语?为什么? 分小组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安全用语。 交流小组设计的安全用语。

四、实践活动

讨论:我们能为公共安全做些什么呢?

自由选择活动内容,自由结组开展实践活动。

活动总结:通过活动,你们有什么收获?今后怎么办?

主题四 我们是邻居

主备人:许跃红

教学目标:

懂得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有利于大家文明、健康地生活,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愿意与邻居和睦相处,树立维护和增进邻里之间和睦的责任感。学会与邻居友好相处,以礼待人,并为维护家庭的周边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了解自己的邻居

问卷调查:你想有怎样的邻居?交流、总结问卷结果。看到全班的调查结果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小组交流:你有怎样的邻居?介绍自己熟悉的邻居。 联系实际讨论:

从你家与邻居的关系中,说一说“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 你现在明白为什么要与邻居和睦相处了吗?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夸夸我的好邻居

出示图片(邻居互助),并提问:你家和邻居之间有这样的故事吗? 讨论:怎样与邻居和睦相处?

将自家与邻居之间互助的事记录下来,在班上夸夸好邻居。开个家庭会,专门汇总一下近些年来邻居帮助自家的情况,想一想怎样回报好邻居。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拓展活动

通过调查了解,选择自己能为邻居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选择一两项坚持做下去。在班内设墙报栏《我为邻居做好事》,自愿张贴。

和家长一起回顾自家和邻居曾经发生过的矛盾,找一找自家的原因、或做一次换位思考,想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借节日之机与跟自己有矛盾的邻居伙伴通一次电话,表示节日的祝福。

主题五 文明从我做起

主备人:许跃红

活动目标:

指导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表现,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活动准备:写有活动内容的卡片等、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开展“我来做一回……”的社会体验活动

1、布臵任务(学生抽取写有任务的卡片)。出示课件1

2、根据所抽任务结组。

3、小组讨论:在公共场所开展体验活动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4、分小组课外开展体验活动。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活动汇报(一星期后)

1、分组准备汇报内容和形式。出示课件2

2、班级汇报,全班评价(说一说,演一演等)。

3、评选“文明使者”。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举办“文明使者”的经验墙报

1、出示书中的文明使者经验。出示课件3

2、总结“文明使者”的经验。

3、选取不同类型的学生作品刊登出来,并组织学生学习、交流,谈谈自己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四 、谈体会,明道理

出示课件4:在平时的日子,时时、处处按“文明使者”的标准要求自己,你会发现,我们都会成为文明使者。

板书

文明从我做起——时时、处处 让我们都成为文明使者

第4篇:四年级品社总结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承担了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以《课程标准》为指南,根据《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特点,按照课程特点制定实施了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紧紧抓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引导和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班绝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参加了少先队组织,班上班风好,学风好,在去年的期末考查中,合格率100%,但也有几个学生,组织纪律涣散,上课时能勉强遵守课堂纪律,课余时间就不能自觉了,本学期得对他们进行自律教育。

二、教学工作

1、本学期能较充分的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等直观教具和挂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注重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从他们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入手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课堂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班级、自然社会多讲、多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促进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经常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中实践,在自然生活中观察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2、广阔的教学阵地。

教学中打破教学场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学外,还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教室以外的场所去进行教学活动。领学生在校园内进行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打扫落叶”、“你丢我捡”的活动。强化“知”、“行”统一,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我在教学时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体现了新课标教学理念,它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索。学生们主体积极参与,萌发了高度的热情。

3、多样化的情境式表演。

我结合有关教学内容,采用讲故事、听歌曲、情感朗诵、角色游戏、小品表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学中分别让学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内容。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这时更应该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情境表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真实、亲切,能使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融入课堂教学,比较自然地主动发展,从而深化道德认识,内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作业设计冲破封闭的圈子,向课外延伸,跟生活接轨,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三、存在的问题

1、开放式的讨论、小组合作,个别学生的主体得不到充分发挥。

2、在培养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特别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没有真切的情感体验。

四、评价方法

1、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基础上,对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改正不足,继续努力。

2、学生自评

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3、学生互评

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总结

四年级 2009.8

第5篇:四年级品社教案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走进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

1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用眼睛观察家乡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等展开对家乡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学会用流畅的语言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看书本的第2页。你们猜图上的老师带着这群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呢 (回答:观察家乡。) 对了,他们正在观察自己的家乡。从今天开始,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学习和了解自己的家乡了。

二、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页的课文——妞妞的日记,并回答,妞妞和她的同学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三、教师介绍广州。(虽然并不是每个同学都来自广州,但广州算是这班学生的第二故乡。故选取广州作为学习的对象。) 教师展示有关于广州的各种图片。并介绍以下内容:

1、广州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房子,景色,人们的生活等)

2、广州的特色食物。(白云猪手,早点等)

3、广州的名胜古迹。(陈家祠等)

五、大家开口说。

1、师说:大家现在已经对广州有一定的了解了,现在,你们也来说说自己原来的家乡,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2、学生活动:四个人一个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家乡。(约8分钟)然后,学生发言,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

1 (1)、师: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重点让小明带领大家去看看他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课件演示小明的家乡花都的变化)(课件上有广花公路、物流公司、白云国际机场„„)

(2)、师:同学们,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自由畅谈)

(3)、师:家乡的变化真大呀!让我们各展风采,一起来说说家乡的变化!(学生畅所欲言,谈变化)

(4)、交流讨论

(5)、师:听了大家的介绍,老师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你可曾知道,我们的家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6)、小结:同学们说的对,是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气象,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六、家庭作业 :根据自己的观察,完成教科书第7页的观察记录,并布置下节课作画的准备。

用手描绘家乡

教学重点:通过作画(描绘自己的家乡),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二、阅读。请学生阅读教科书8至9页的内容,了解别人是怎样对家乡进行描绘的。

三、大家来做小画家。学生个人作画,教师巡视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同学之间亦可互相讨论作画的内容。

四、展示画得比较好的同学的画,并让他们讲讲画这幅画的含义和画这幅画时的心情。(画面展示了农村新貌、商机无限、翱翔天空„„)

五、教师进行简单的点评。

1、表扬画得好的同学,对于一些不认真地同学进行不记名的简单批评。

2、同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六、家庭作业 :

1、向家长介绍这两次课的学习内容。

2、向家长了解自己的老家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地图上看家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地图的基本知识,掌握识别方位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能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4、学情分析: 对于小学生来说,大部分孩子对家乡的概念不太清楚,教师课前要渗透什么是家乡,家乡与籍贯的区别,并让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初步接触地图,本课的学习难度较大,课前的准备要充分,既要让学生自己学看地图,又要在课上采用一些活泼的游戏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认识地图,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向家长了解自己的家乡在哪里。

2、中国地图 四川省地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听歌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歌颂家乡的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地图乐园,从“地图上看家乡”。(板书课题 )

二、知方向、识图例

1、看地图知方向

师:看,认识它吗?(出示中国地图) 生:这是一张中国地图。

3 师:它像一只大公鸡,雄赳赳气昂昂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你知道在地图上怎么辨别方向吗? 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贴方向

请四位同学每人分别拿一个东、南、西、北的卡片,把它们贴在方向标准确的位置上,其他同学来做小裁判。

3、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师:有些方向并不是正南正北,那么这些方向叫什么名字呢? 学生回答并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贴到相应的位置。

4、小结:在看地图的时候,要做到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5、地图图例知多少

师:同学们你发现了吗,地图就像一幅画,在查看地图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符号,它们叫做图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看地图的图例) 师:说出图例代表什么。(学生先回答,教师再指导、点拔。)

三、看地图,找家乡

1、同学们,认识了方向和图例,读懂了地图,我们来找一找家乡在祖国的什么位置。

师:看,我们中国由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 2个行政特区组成。北边有黑龙江、内蒙古,南边有海南,东有江苏、上海,西有新疆和西藏自治区。 师:让我们在书上的地图里找到四川省并给它涂上漂亮的颜色吧。 学生在书上找到四川并涂色。

师:我们四川省都有哪些好邻居呢?同桌合作找一找并给它们做个记号。 指名回答有哪些邻居。

2、找成都

师:同学们想把我们的家乡看的更仔细吗?让我们走进四川省吧! 出示四川地图) 师:我们成都在四川省的什么位置?有哪些邻居? 学生观察并回答。

3、走进成都

师:同学们,想不想走进成都市看看家乡的美景? (出示图片)

4、教师简单介绍成都的行政区划。

4

5、学生看地图并回答。

我的家所在市:—————————— 它在四川省的方位: ————————

四、总结全课

成都市是四川省的一部分,四川省又是是祖国的一部分,四川省成都市只是祖国版图上一小块地方,我们对我们的家乡,感情是什么样的?河北省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是我们心中最美丽、最富饶、最可爱的地方,让我们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家乡吧!——祝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走进美丽的家乡》教学反思

这节思品课的内容是“走进美丽的家乡”,上完这节课让我对思想品德课有了更深的认识:要让思品课成为学生们所关心的一门课。上课的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使生活成为重要的教育素材。思品课上要有意识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有情感色彩的教学情境,促学生情,以情促行。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够基本完成,学生能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互动,学生能够大胆积极的发言,因此,课堂气氛比较好。这节课重在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家乡的美、展示家乡的美,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小组交流中把自己家乡的美、自己家乡的特点表现出来,并能够站在讲台前介绍,学生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合作能力。“小画家”这一环节,作为这节课的亮点,得到了体现。学生在做“小画家”时还能够根据自己家乡的特点展示自己的家乡的优势,做到符合实际。同时在教学时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5 但是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之处。环节之间的过渡性语言没有锤炼好,因此语言比较贫乏,所以环节之间的过渡处理得不是很好;学生评价语言方面,教师“非常好”的次数讲得比较多,没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评价,因此在以后的教学方面,还要在教学语言上多多锤炼,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动力。

《展览室里故事多》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家乡的变化。

2、懂得保护环境是热爱家乡的表现。 能力目标:

1、通过家乡变化对比提高学生珍惜资源、热爱家乡的认知能力。

2、制作家乡环保书签提高学生动手宣传环保的能力。 情感目标:

引发学生关心爱护家乡自然资源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对家乡了解也更多,对家乡的变化也会了解更多,这成为本课实施的关键。本节课旨在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意识,并内化为学生的行为,真正提升品德课的实效性,达到品德课教育“无痕化”的目的。此次品德课的教

6 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在品德课的学习中可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做事。

3重点难点: 提高学生珍惜资源、热爱家乡的认知能力。 4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教师提问,引入新课。

二、引导展示

1、下组指导学生小组学习。

2、引导学生总结家乡的变化及原因。

三、演示变化

1、教师演示课件。

2、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应对。

四、共同珍惜

1、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怎样关爱家乡、保护环境? 小结从生活的小事出发关爱家乡,积极宣传环保。

2、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指导学生进行环保书签的制作。

五、布置作业

1、将环保书签赠送给周围的人宣传环保。

2、通过实地察看、调查访问、上网查找等方法搜集家乡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的资料。

7 《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 》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搜集材料让学生在生活当中有所发现,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材料的方法,让学生在“家庭寻宝”的搜集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对以前的社会生活产生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今昔对比了解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培养学生善于创新善于发现的精神。

3.、通过学生自我阐述今昔对比,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并鼓励学生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美。 2学情分析

四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在生活中发现事物的能力,并且能够通过恰当的方法来所及材料。但是四年级的孩子总结概括能力不强,对事物之间的联系缺乏理解,因此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一方面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事物之间的今昔对比感受人类是怎样用自己的智慧促进社会进步,从而使学生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有趣的事物表面,而是上升到情感上,获得精神上和知识上的财富。 3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学生展示自己“寻宝”的发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点睛之笔。通过了解“宝物”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智慧的赞叹,对家乡的人爱之情。

8 难点:通过今昔对比发现社会的变迁,人类的进步,从而更加赞美人类智慧的无穷。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展示“宝贝”

请同学们出示自己在家庭寻宝活动中的发现,并向同学们介绍这些宝贝是什么,他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初步认识以前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教师在这里要适当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材料。

活动2【讲授】今昔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一、以前的游戏

教师出示图片,为学生讲解以前的游戏是怎样玩的,以前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并引导学生联系现在的游戏,让学生说说以前的游戏有什么特点,现在的游戏有什么特点;以前玩具简陋,现在的玩具精美,这体现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适当引导。

二、以前的食品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了解以前的事物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说一说现在的食品和以前的食品有什么不同。

三、以前的图书与童话

教师出示图片,给学生讲解以前的连环画以及动画,那时候的制作比较粗糙。同时引导学生回忆现在看过的动画片和书籍,通常都是制作比较精良,这正是家乡人智慧的提现。

四、以前的生活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通过今昔对比说一说现在生活有哪些方面的进步。 活动3【活动】描绘你的童年

我们刚才看的图片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我们父母甚至是爷爷奶奶的童年生活,你觉得他们的童年生活有趣吗?你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给大家讲一讲你的童年生活,并说说你的童年生活和你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的童年生活有什么不同。以主题讨论活动的形式展开。

活动4【作业】今昔对比,你有什么想法?

通过作业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通过今昔对比,你有什么想法?

《说不完的家乡故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有关水的发展变化的历史。

2、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2学情分析

我们南阳市虽然不是水资源十分缺乏的地区,但是每年也不同程度地发生旱涝灾害,在农村旱的时候连最基本的生活用水都困难。在实施本主题的教学之前,我有意识的与学生进行了交流,我发现这些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如何合理的利用水、本地水资源基本情况”等等问题的关注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对水的认识只停留在“水是每天都要用到的”“与生活相关的一种必需品”。至于“水是从哪来的、水带

10 给人类的巨大作用到底是什么、人类究竟该如何合理的利用水”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他们所不了解、关心不够。

如何让学生正确、快速、积极的了解和认识水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形成良好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是本课题的关键所在。 3重点难点

1、了解家乡有关水的发展变化的历史。

2、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师:老师说一条谜语,看谁能很快地猜出来:“小溪里游玩,池塘里睡觉,江河里奔跑,大海里舞蹈”。 (学生经过讨论得出正确的谜底)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家乡水的故事。(板书课题《家乡水的故事》)

活动2【讲授】出示教学目标、自学提示

1、了解家乡有关水的发展变化的历史。

2、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3、家乡人的取水方式有什么变化?

4、水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活动3【讲授】探究学习

师: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用水很方便。那么,大家知不知道以前我们的家乡人是怎样用水的呢?请大家阅读书上第46~47页

11 的文字和图片,简单了解一下家乡人用水都经历了哪些阶段。(学生阅读书上的文字和图片。)

师:大家通过阅读,了解了家乡人的用水经历。请你们根据自己课前的调查,说一说你家用水都经历了哪些阶段?

(学生根据课前的调查说自己所了解到的家乡人用水的变化过程,由于大部分学生的爷爷奶奶在家,所以他们会了解到许多真实的变化历程。)

师:从大家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生活用水真是越来越方便了。 活动4【活动】调查汇报

1、学生小组活动

师:大家知道,我们的衣食住行、社会的生产和发展都离不开水,那么,它具体都用在哪些方面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书上的图片,将水在日常生活中、城市绿化及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分类填写在下表上。 水的用途 日常生活 工农业生产 城市绿化 其它方面

(我将这个表格每个小组都发一份,让其中一人执笔,在讨论中完成此表。)

2、课堂汇报交流

师:从大家的汇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水,而人类对水的需求又是无限的。所以,水是很宝贵的资源,人类应该节约用水。 师: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呢?(出示相关课件)

(学生在回答中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从家乡看祖国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调查走访,查阅资料,收集影像资料等方法了解家乡的历史。能够进行一定的整理、分类、比较、分析活动中获得的资料,并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2.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及家乡人为家乡所做出的贡献。

(二)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搜集整理。

2、学习课文内容,知道怎样去了解家乡历史与文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和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进一步形成家乡的概念,加深对家乡深层次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热爱自己的家乡,进而热爱自己的祖国。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走进美丽的家乡和家乡的故事两个单元的学习,对家乡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侧重于要求学生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合作学习,学生完成任务比较容易。

13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2、知道家乡的发展史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发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难点: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复习激趣

1、同学们,通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我们对家乡的人和事,都有了大概的了解,感受了家乡的美丽和家乡的故事,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2、“除了以前大家了解到的家乡的情况,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3、学生发表意见。

活动2【讲授】讨论学习方法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看来大家都非常想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风土人情及家乡发展的现状。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想清楚了解这些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哪一些方法、途径去完成呢? (参观、访问、调查、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网络等) 在完成这一任务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呢?

(笔记本、相机、录音笔等)

如何获得那些对我们有用的资料呢?

(调查:首先选出小组长和记录员,制定好调查计划,设计好调查的内容等。)

2、同学们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要想清楚地了解一样事物的过去与现状,我们必须用制定详细的计划,如何做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做适当的记录。)

3、教师总结:同学们都讲得非常好,要想了解一种事物,必须通过有计划的调查,才能对它进行全面的了解,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究竟可以通过什么方式。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总结出:访问知情人、参观名胜古迹、去图书馆查阅资料)

活动3【活动】制作调查计划

(三)制作调查计划

1、我们都知道要通过调查采访的方式才能获得所要的资料,那现在我们就一起制定一份“调查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计划”,我们先来参考一下57页这一图表。

(教师根据教科书上提供的计划格式,分项进行指导,重点应放在内容的确定上)

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调查的目标制定调查计划。

3、汇报、展示小组制定的计划。

活动4【讲授】简介潼南文化,激发学生调查兴趣

(四)教师简介潼南文化,激发学生调查兴趣。

(五)情感升华,家乡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祖国的一部分,热爱家乡,就是热爱祖国,要热爱祖国,首先要从热爱自己的家乡做起。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课后调查自己的家乡文化历史,著名人物等

《扎根在家乡的传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喜爱家乡的凉茶文化,体会凉茶中的人文情怀,并产生传承此家乡凉茶文化的意识。

2.初步懂得广东地区的凉茶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3.知道凉茶文化是广东地区饮食文化中的风俗习惯。 2学时重点

了解广东的凉茶文化,知道凉茶文化是广东地区饮食文化中的风俗习惯。

3学时难点

体味凉茶中的人文情怀,并产生传承此家乡凉茶文化的意识。

4 教学过程

一、品茶激趣,揭示课题

1、品茶激趣

师:同学们,在老师前面有几杯饮料,哪位同学想来品尝?你尝到的是什么?(凉茶)你们刚才喝的就是广东凉茶。

2、板书课题

师:其实喝凉茶是我们广东独有的乡风乡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板书:乡风乡俗—广东凉茶)为什么喝凉茶会成为我们广东的乡风乡俗呢?今天让我们走进广东凉茶文化。

二、小组合作,探究凉茶

师:课前我们分小组对广东凉茶这六个方面进行了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现在请各小组长拿出研学案组织组员互相交流。请你认真聆听,想想从中你有什么发现?(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

1、小组交流、分享资料。

2、教师引导,学生汇报。 师:下面请第一小组来汇报。

预设一:学生汇报课前调查访问身边人喝凉茶的数据。(读数据)

师:小小的数据已说明了喝凉茶是广东人的一种习惯。原来这与我们广东的气候有关。下面请第二组来汇报。

预设二:因广东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春夏多雨潮湿,秋冬干燥,偏于燥热。)。

师:广东凉茶历史源远流长,它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有请第三组。

预设三:学生讲有关凉茶的历史故事。

17 师:那么广东凉茶是怎样由一碗凉茶演变到现在凉茶?请第四组

预设四:学生汇报凉茶的演变。(可以用实物)

师:从凉茶的演变,我们看到了广东凉茶、适应时代,不断创新,传承发展。下面请第五组。

预设五:学生汇报凉茶组成的材料。(展示实物)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图片,你们看?

师:从这些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生:凉茶的材料都是一些花草)

师:广东凉茶就是由这些极其普通的花草、蔬果等制作而成。这些材料组成了不同品种、功效的凉茶。有请第六小组。

预设六:学生汇报常见的凉茶品种、功效。(板书:保健) 师:调查了凉茶的品种与功效,你们发现了什么?(生:不同品种不同功效的凉茶,也适合不同体质的人群。)

师:所以我们要合理饮用凉茶,(凉茶的分类)

过渡: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下面情境,请你做小医生帮帮他们。

游戏抢答,合理保健

1、出示抢答题:

师:请根据下面情况合理饮用凉茶。

①没胃口或消化不良:A七星茶;B夏枯草(答案:A) ②喉咙痛:A果汁红茶;B、下火王茶(答案:B;)

18 ③夏天消暑:A绿茶;B冬瓜水(答案:B;) ④感冒咳嗽:A桔子茶;B感冒茶(答案:B;)

师:谈到感冒茶我就会想起小时候的一个故事,有一天我感到全身酸痛,咽喉肿痛,妈妈知道了就煲了一碗四时感冒茶逼我喝。我强忍着苦味喝下去了。第二天我发现喉咙不痛了,全身舒服很多。慢慢地我学会喝苦凉茶了。现在我做妈妈发现儿子流鼻血或感冒了也教他喝凉茶,凉茶就这样一代传一代。在生活中相信你们与凉茶也有许多不同的故事。

过渡:请你们在小组里交流你与凉茶的故事。

四、诉说故事,感悟亲情

1、小组交流说故事

2、诉说凉茶故事。

师:你与凉茶有哪些故事呢?谁来说?

师: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板书:关爱)你还有什么想说?

师:哪位同学还想说与凉茶有关的故事?

过渡:看广东凉茶不仅具有保健的作用,它还蕴涵着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由此广东人十分珍爱这种凉茶文化,人们为此做出不少的努力。如今的凉茶已闻名中外,请看视频。

激发情感,传承文化

1、播广东凉茶申遗视频

19 师:自广东凉茶申遗成功,王老吉、加多宝、邓老、徐其修„„一个个凉茶品牌为人熟悉,凉茶逐渐发展成为饮料,2007年广东省凉茶饮料销售量已突破500万吨,还取代了可口可乐成为中国销量第一的饮料。

2、师:作为一名广东人,此刻心情怎样?那作为新一代广东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传承“广东凉茶”?

总结:我们作为新一代广东人不仅要把引以为豪的广东凉茶文化传承下去,还要把广东的饮早茶、煲靓汤、唱粤剧等风俗传承下去。

六、总结提升,课堂延伸

师:今天就让我们回到家后,给家人端上一碗爱心凉茶,感谢一下辛苦工作的家人吧!

拓展资料:罗汉果菊花茶的做法:先将菊花用清水泡一下,浸出一些灰尘,罗汉果敲破,掰成小块;再将菊花、罗汉果(连壳)一起放入杯中,加入沸水,待五分钟后可饮用。

《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了解家乡的民族风俗。

初步懂得风俗及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知道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步形成批判地继承家乡风俗、文化的意识。

20 2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以外来务工子女为主,学生远离家乡,对家乡的认识仅仅是曾今玩过的地方。由于孩子的年龄尚小,家长也没有给孩子讲过家乡的风俗和文化。

3重点难点

了解风俗及文化的地域特点。(重点)

初步形成批判地继承家乡风俗、文化的意识。(难点) 4教学准备

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向长辈了解家乡特有的风俗和文化。 教师提前查阅一些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看图说意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图上画的谁在干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补充,并总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文化和习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乡风乡俗。板书:乡风乡俗

活动2【活动】说一说家乡的风俗

咱们班的I同学来自不同的地区,你们的家乡一定也有不同的风俗和文化。你能介绍介绍吗?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点明哪些属于风俗(就是生活习惯),哪些属于文化(就是艺术特色)。活动3【讲授】小故事

21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增进了我们对不同地区风俗的了解,让我们认识到它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老师也给大家讲个风俗小故事:鸡头敬客。你的家乡有风俗小故事吗?谁能讲一讲?

活动4【活动】讨论

说一说:为什么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风俗和文化?师总结:历史原因、地理环境原因等造成的。

活动5【作业】本课小节和作业

针对乡风乡俗中文明与封建迷信并存的情况,同学们要提高认识,拒绝封建迷信,同时相信科学、追求文明。作业:搜集有关家乡的风俗和文化的传说和故事。

22

第6篇:四年级品社试卷分析

茅庄完小2010—2011学小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试卷分析

本年级44人,全员参与考试,A级学生有29人,占65.9%,B级学生有5人,占11.4%,C级3人,占6.8%,D级7人,占15.9%。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首先从试卷上来看,学生的书写逐步做到规范、美观、卷面清洁,大多数学生书写规范、大方;

其次,从做题的整个过程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已逐步养成、逐渐规范,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以积极的心态和愉悦的心情面考;

最后,从做题的质量上看,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完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相当牢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试卷上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个别学生的书写不认真、不规范,有应付的现象,不能认真答卷。

“生活链接”中学生对于第3小题“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迅速切断电源、千万不能接触触电人”、7题“祖国妈妈的地形地貌包括( )( )( )( ),我们班这学期取得的荣誉有( )( )( ),作为班集体的一员,我感觉( )等等。普遍失分较多,这些内容有个别属于课外延伸的知识,学生对课本以外的知识了解的较少,造成了丢分。

“火眼金睛辩对错”和“智能ABC”大部分学生回答的较好,基本都没有失分,但也有个别学生判断、选择出现了个别错误,说明了学生对课本中出现的基础知识掌握出现漏洞。

“智力冲浪”中学生失分较多的是第(1)小题,“为了取得胜利,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只答出一种办法,第(2)题,学生在回答时没有写清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另外,对于第2题,大部分学生回答较好,也有部分学生回答较片面,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

三、原因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品德与社会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社会知识经验,但是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良好习惯和学习方法还没养成,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还不够强,学生的观察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高,在学习时还不能深入挖掘教材,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与实际问题的联系还较差。在今后,我们还应多联系实际生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审题能力和知识的扩展方面的训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

四、采取措施

1、培养加强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兴趣。

2、加强学生对题目的审题能力,做到细心、细致。

3、多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社会生活知识经验。

4、对教材拓展、延伸,补充生活中知识。

第7篇:四年级品社试卷分析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 试卷分析与成绩分析

期末文化素质检测已经结束,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们又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掌握了更多的本领。这次考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考试了解学生这一阶段的真实的学习情况和我的教学效果。为了尽快地查找不足,总结经验,更好地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服务,下面我简要地把这次品社测试做一个综合的分析

一、试卷评析:

从卷面情况来看,所考的题型多样,内容难易适中,出题内容全面,概括了所学知识,体现了新课标学习的理论,是一份比较理想的答卷,题型有三类,分别是基础知识积累运用、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从整体看,非常注重语文综合能力的检测,除了检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及课内外阅读能力之外,还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能比较客观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体现素质教育的教育基本理念。

二、学生成绩分析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大致如下: 掌握较好的是基础理论部分,得分率可达到75%以上。部分学生对于拓展性的知识了解不够,或是知道某些知识点,但充实不到自己的理论系统。

学生丢分较多的题目,还是探究与实践类的题目,学生不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所学知识适当的渗透到生活中,从而更好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1)个别学生审题意识还比较差,反映出学生做题的不认真与毛糙。例第三大题:判断题第3小题,学生做错的较多。虽然考前我强调了要审清题,但还有做错的。

(2)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扩展与延伸做的还不是很好,对一些资料的收集还不很全面,致使学生出现了知识的盲区。

(3)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差、有错别字,失分的学生都是在第四大题。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1)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认真分析本门课程的特点,抓住其生活性特点,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教学,使学生联系生活学知识。 (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4)要把当堂知识落实到位,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理解题意。 (5)加强过程性规范训练,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学习资料,规范训练,培养学生审题

侯静

上一篇:周一国旗下讲话稿下一篇:优秀广播广告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