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上册反思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反思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反思 篇1

1、诗人

刚读《诗人》还以为这是一诗歌,因为它的语言像诗,细细读了几遍后发现它是一篇说明文。全文总分结构,线条清晰,分别讲了诗人是画家、音乐家、魔术师、哲学家、文学家,最后告诉我们诗并不难学。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就构想着何不就紧紧抓住文章结构上特点,以“在作者眼里,诗人是什么?”这一问题作为学习任务,以此驱动孩子们在文中去探索和寻找答案呢?然后通过“读”的指导和合作学习,让孩子们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孩子们读诗、写诗的兴趣,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我就按照这样的构想逐个环节组织下来,总体来看效果是不错的,学生的学习热情较高,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特别是在带着大家学完“诗人是个大画家”一部分后,我让孩子们举一反三,用同样的学习方法同桌合作学习其他段落这个环节上,我有了意外的惊喜。说意外是因为刚认识他们,对他们的阅读能力不了解,有些担心他们完成不了合作学习任务。交流汇报时,开始只有一两个同学的小手举起来,我不断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孩子愿意将自己的学习感受与大家分享了,孩子们不但完成了合作学习任务,而且找到了信心。

本课教学最大的遗憾是原定2课时完成,实际用了3课时,我反思原因有三:

一是孩子们课堂习惯非常糟糕,随意插话,思想开小差,不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我不得不三番五次进行提醒和纠正,耗费了很多时间,需要尽快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二是课前对课中出现的问题预设不够,考虑不周,研读教材还不够细,备课中对学生的估计不足,还是习惯性的站在了教师的角度;

三是孩子们课前预习不充分,有些孩子根本不知道怎么预习,基本的扫清生字任务都没有完成。要加强预习训练,指导学生预习方法,规范预习内容,在每一天的学习中培养孩子们的预习习惯。

2语言的魅力

语言有着怎样的魅力?这个问题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恐怕三言两语难以说清,然而《语言的魅力》这篇文章,却以一个简单的故事向我们诠释了语言的魅力之所在。一位诗人在一个街边乞讨的盲人老妇身边的木牌上加了几个字,结果竟让路人纷纷解囊相助。“春天来了”四个简单的字为何能有如此大的魔力,不仅唤醒人们的同情心,还改变了人们的行为呢?这是一个很有探索价值的问题,也是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心灵对话的催化剂。

在本课学习过程中,围绕这个问题,鼓励他们主动地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发展思维。有效的朗读让学生在阅读、表达、思维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1、抓住“变”与“不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还是这个地点,还是这位老人,为什么上午、下午乞讨的结果却有这么大的不同。让学生比较阅读,感悟人们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来至于什么。

2、激发想象,形成对比。对诗人加的四个字“春天来了”,让学生对春天来了的景象展开丰富的想象,尽情抒发对春天的感受,继而把孩子们的思绪收回来,“这一切美妙的景象对于这个盲人老妇来说似乎与她没有多大关系,她的眼睛里只有黑暗,除了黑暗还是黑暗......”让无限春光与老妇人眼前无尽的黑暗形成对比,此时此刻,孩子们的同情心自然地生发出来,从而体会到了“春天来了”四字的作用,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

3、联系生活,适当拓展。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回到生活中,交流搜集的打动人的语言。

不尽人意之处是:当诗人看到路人都纷纷向老人施舍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神情,没有抓住“欣慰”一词

让学生多角度思维,诗人欣慰的是什么呢?不然,学生对诗人加了几个字后的这句话所表现出来效果会有更深刻的情意体验。

3、书本里的蚂蚁

《书本里的蚂蚁》是一篇精致浅显的童话故事,故事好懂有趣,学生喜欢,故本课教学主要采取朗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由地读、自由地说、质疑问难、合作学习。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文字的魅力,课中我设计了“文字串门”游戏,让学生变换标点和文字顺序改变句子的意思。学生对这个游戏尤为感兴趣,连平日里不怎么爱动脑的陈卓都举起了小手,很多同学在游戏结束了还意犹未尽。我不由想到,如果依据课文的不同特点,相应的在教学中组织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和语言活动,不是更能激发孩子们学语文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与阅读的主动性吗?“文字串门”游戏从形式上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在过程中发展了学生思维,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

根据学生的情况,我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我的教学。

一、直面经典,反复诵读。

朱熹说过:“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或多或少地接触了不少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因此我设计了问题:你学过哪些描写农村的诗吗?引导孩子说农村,领略农村生活的多姿多彩。过渡到范成大看到的农村是个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指导学生读诗,围绕读正确了、读通顺了,完成对诗的初步感知。引导学生通过看注解、看插图的方式读懂诗的意思,从而再读诗,读出层次,读出感情。

二、品出诗味,想象诗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范成大这首诗只是截取了农村生活的几个画面,犹如刚刚揭开农村画卷的一个小角,我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展卷看去,那是一个活脱脱的农村田园连环画甚至是连续剧。

三、学以致用,多元表达。

我们学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用语文。教学中,我关注学生个性的表达和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通过“耘田”的亲身体会,充分的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并能够创造性的改写诗句。达到快乐语文,快乐成长。正如诗人所看到了“也傍桑阴学种瓜。”学中有玩愉悦,玩中又有学长进。

希望这些诗的语言能够在孩子的精神生命中扎根、发芽、成长,就如同这季节绵绵的春雨,滋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田,能腻得流出水来。

语文乐园

(一)此《乐园》是很有些“文”味儿的。从第一题的读词,感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语言文字的沧海桑田;到第二题成语积累,对于创作(写作)的专题探讨;再看第三题诵读经典,对于“求学”的至理名言;以至于阅读中,一词多义的轻松诠释;探究与发现中,体会反问句的语感训练„„无不透出浓浓“语文”味儿。这样的《乐园》,教起来兴趣盎然,学起来津津有味。只是不懂,习作怎么安排一出《我喜欢的歌》,无论与课文还是《乐园》其他题目,都缺乏联系,说不上读写结合,更不明确如何进行四年级开篇作文的学法指导?唉!鄂教版啊——

根据教学体会,孩子们对第一题,第三、四题都挺有兴趣的。口语交际说的时候难以具体,到由说导写(小练笔)时,虽然是个性作业,我还是如一次习作大课那样,先讲解,再动笔,批阅草稿后再讲评,修改,遂写就第二

(三)稿。现在大部分孩子都明白介绍一本书,可以从内容、作者、版本、装帧、版式等多方面入手了,而不至于写就千篇一律的“内容提要”。如果可以,我希望将此次的习作指导由《喜欢的歌》调换成《请读一读这本书》,与整个第一单元更有针对性,也更完整和谐。

4、儿童和平条约

条约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因此,教学本课如果局限在文字内容上,是很难实现教学目标的。

战争与**给人民带来的伤害,对于身处和平年代的孩子们孩子们来说,感受是模糊的,要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必须适当以事例、图片、影像资料来充实条约内容,帮助学生来感受战争、恐怖活动给人民尤其是是儿童带来的痛苦,只有体会到战争的可怕,才能感受到和平的珍贵,才能激发孩子们对和平的渴望。

本课教学,我有选择性的利用了南京大屠杀和伊拉克战争两个事例,让学生来感受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尤其是战争中孩子们的生活。学生感受到了战争给人们造成的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给孩子们带来的恐怖和痛苦;战争所带来的疾病、饥饿、死亡„„对“消灭这一切”的渴望在孩子们心中升腾,对和平的呼唤从孩子们心中响起。在此基础上体会朗读,让学生将美好愿望与现实相结合,设想自己如果是只和平鸽,我会飞到哪?做些什么?这节课,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交流积极,在读中获得了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

5、太阳,你好

课文用朴实的文字,向什么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写作上的规律:2──6自然段结构相似。为此,我采用边扶边放的办法,精讲一个自然段,总结学习本段的方法,其余的段落让学生分小组自学,再全班交流。这样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也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率。

教学中,我抓住开头和结尾两个自然段,体会本文含着的意思。让学生联系课文说说:太阳看见了什么,听说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再联系第四课,可以知道,人类还有很多战争、饥饿、疾病等灾难。既然太阳看到了这么多不平的事,为什么还“微笑着,行走在天上呢”?体会出太阳最爱小朋友的原因──因为太阳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世界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另外,这两个段落还让学生认识排比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的作用,知道作者把太阳当人来写,使人感到亲切、生动。

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让学生理解“苏醒、活跃”的意思,再联系本课想象春天到了,草木发芽,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第七段,先引导学生理解太阳爱哪些小朋友,再理解各种皮肤的小朋友泛指全世界所有的小朋友。最后出示简化的句子,与课文中的句子相比较,在朗读的基础上领悟反复的修辞手法。至此,明白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太阳公平、公正地爱每一个小朋友。

拓展部分让学生说几句问候和感谢太阳的话,学生说的大同小异,没有创新的思维。

本文要求背诵2──6自然段。为了提高效率,我采用引读的方法,比如师生互换角色,互相引读;在小组里,由同学互相引读等。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了构段规律,对提高表达的能力大有裨益。

6、检阅

我分析了教材。走出教材,面对学生,我发现学生对学习这篇课文还有很大的难度。首先:检阅对很多同学来说,是很陌生的事,课文中所描述的事情和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其次,课文篇幅较长,初读课文,很多学生大概意思都读不懂,更不用说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人文内涵了。再者,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没有直白的叙述,都是隐含的,只有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才能读懂。考虑到这些,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了一些效果:

1、谈话揭题,一举两得。本课开始,我就问学生什么叫检阅,孩子们基本没人知道,于是我就问他们你们看过我国对部队的检阅吗?于是课堂里就热闹了起来,纷纷的说了起来,这就是检阅,他们不但了解而且也知道了检阅是很隆重的,让学生感受阅兵式的庄严、隆重的场面,让学生明白这是多么重大、要求又是多么严格的事。同时,为后面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做好铺垫。事情这么重要,怪不得孩子们会犹豫不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去。同时,这么重大的事也让博莱克参加了,更可以看出孩子们做出这一决定的伟大。

2、推敲字词,揣摩人物心理。上课时,我抓住了文中小朋友矛盾的心理,通过找词句、划词句、交流等方式来体会:“谁都不愿意开口”(怕伤害博莱克),“终于有人开口了”(但也没有解决问题),“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在(这个鸦雀无声,表面看是一点声音也没有,但其实心里却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再加上下面连续六个问号的句子,这静止的画面更是孩子们思想斗争的矛盾的焦点,思想的高潮。)通过这些词句的推敲,一群集体荣誉感强、心地善良的孩子渐渐清晰。在前面充分理解孩子心理的基础上,本课的难点,最后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这群小伙子真棒!”的理解,也水到渠成!经过这么艰难的抉择,这群孩子值得称赞。

3、以读为本,以读促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节课,我在引导学生任何一个环节的学习上,过度的方法,采用的手段,都是朗读。第一次两遍朗读,目的在读通课文,了解大意。聚焦博莱克的画面,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男女比赛读、站起来读等方法感受自信的博莱克。检阅之前孩子心理的分析更是通过朗读来体会。读一读,划划词句,读一读孩子们当时的心理。通过朗读,学生理解了,通过朗读,学生投入了,通过朗读,学生感悟了。

古诗 初秋行圃

开课时,我抓住诗题中的“行”字切入,让学生辨析“行”为“散步”之意,其设想是由此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走进诗人所在的园中漫步,与诗人一起看日落,听蝉鸣,寻蝉踪,在与作者漫步的过程中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准备不充分,纰漏百出,与课前设想的效果相距甚远,我总结有这样几大硬伤。

1、读得不充分。学习古诗,不管是领会诗的含义,还是体味诗的意境,都离不开朗读。本节课,主要是采取了生自由读,指名读和齐读三种形式,对朗读的方法,读中感悟指导不力,所以看似注重了读,实是浅尝则止,没有读进去,读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2、难点没突破。“无情”与“最有情”是一对矛盾,如何引导学生来体会?课中我虽提出这对矛盾让学生探究,通过引发学生想象,想象落日赐予园子美丽的景象来体会落日的有情,又因落日离去而“无情”,但学生体会更多的是作者为日落而悲伤,这是因为引导的侧重点不对所致。

3、预设不充分。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每节课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充分的预设,才可能对课堂上生成的东西进行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今天课堂上出现的一个生成是我没有想到的。“秋天来了,蝉就要死了”,孩子们的认识是蝉只能生活在夏天,天气变寒冷了蝉就要死了,而日落就成了罪魁祸首,又怎么可以说“最有情”?这可是我没有想到的,面对孩子们“秋天来了,蝉就要死了”这样的感叹,突然间我不知道该如何引导。现在想起来,孩子们感受不到“偏催蝉鸣”中所包含的“最有情”是因为孩子们站在了蝉的角度,而不是诗人的角度。如果引导孩子们从诗人的角度来体会,如:正是因为蝉在枝头的寿命很短暂,所以落日催促它尽情鸣唱,落日多善解人意呀!这不是“最有情”吗?这样利用意外的生成有效的引导也是可以突破难点的。如果课前预设充分些,面对孩子们这样的“感叹”,我也就不会迂回反复而不得解了。

4、对学法的指导不力。在朗读的时候应指导明确,而不能对四年级的孩子提出“你为什么这样读”的问题,在引导学生感悟想象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从本课的学习中习得方法,发展能力。

总的来说,这节课留下这些硬伤的主要原因是课前备得不充分,今后教学特别要注意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设计的环节要符合学生心理。有了充分的准备,课堂上才能很好的把握和调控。

语文乐园

(二)乐园的头三题编排的挺不错,让我想起多年前人教版的《积累、运用》,对于学生语言积累还是非常好的。只是希望每单元的“写一写,背一背”能更贴合单元课文,像这个单元以“爱”为主题:爱自然,爱和平,爱生活,爱太阳,爱同学,爱与自己相同或不相同的人和事„„我们的老祖先这方面的训教也好,至理名言也罢,多了去了!不和课文联系着学,多可惜?等到高年级要积累时,缺少刚学课文时的心态,往往成了为默写而背,为考试而默,要教会他们活学活用就更难了!

7、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量少讲,把课堂的时空让给学生,启发学生自读自悟,充分感受语言的美,想像文中的情境之美,进而感悟作者的微言大义。首先是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领略文章大意,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的欲望。接下来,组织学生通读全篇,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中心,找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个中心句,借以概括全文,把握全篇。然后,再由中心句展开,让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是通过哪些内容具体表达这一中心的,并找出文中精彩的词语和句子,交流欣赏。重点理解“莞儿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这是对文章中心的展开,由点再回到面,借以对文章进行细致的揣摩和研究。学生在个体研读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加深对课文的认识。重点感受和理解“看花”一段。教师朗读,学生想像。想像鲜花的美丽,体验美好的情感,加深学生的感悟。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入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最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

课后回味,觉得朗读指导还是不到位,渗透在字里行间中的美,蕴含在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始终没有能够让学生更加充分地去领略。

8、阳光洒下来

这么长的文章怎么教呢?我决定,将这一课的教学任务,简化为一项——教学生如何借助课后思考题展开阅读,如何勾画批注。

所以,没有了繁琐的开课,直奔课后思考题三:修鞋的老伯伯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阻止了平时那几个毛小子肤浅的回答,要求全班默读,静思,勾画。标注出所有描写老伯伯的句子。提示不止

一、两处,一段段细致扫视一番,可能有描写外貌的,有写动作的,神态的,语言的„„通通勾下来。

交流时,就是理解课文,品味写法的时候了!

我重点指导了1、6、7、10、12、16节中的相关语句。特别是第六节“很像看报纸的外公”处,是课堂上的灵光一闪,自己事先备课时也未想到:联系开篇的话,修鞋人是“老伯伯”,比外公年轻——一目了然了,劳动的辛苦,生活的艰辛,学生水到渠成发言如井喷,关键是,带着孩子们体验到了“联系上下文理解”的乐趣:我可以发现别人都不知道(忽略了)的!就连我自己,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体会到大家之为大家的细密严谨,现在的流行写手,为什么只能叫写手,不辨自明!(文章内容为:“我看看。”老伯伯低下头,看着我手中的东西。他的眼镜滑在鼻梁上,很像看报纸的外公。)

后面的几个自然段,是通过动作、语言,更传神地描写人物心理活动——课堂上,我只引导孩子们把两处“哎——哎——”体会明白。通过这样的学习,孩子们也明白了那句“读好就是学懂了”,对于我头天早读时,批评他们第一处“哎——哎——”读错了,说明没读懂,回家没认真预习,孩子们也就心服口服了。(文章内容为:“哎——哎——”老伯伯像不知道怎么办好似的,终于一把又抓住我的书包,说:“我看看,还有什么地方要缝。”他拿过书包,仔仔细细地检查,然而并没有找到。“哎——哎——”他又说。)

当然,还是有困惑。对于“批注”这样的习惯,肯定存在着差异性,而且比试卷上的基础知识更显著,如何缩短反应迅速的孩子与学困生之间的差异,换句话说,如何让每个孩子课堂上“动”起来?还没找到更有效的办法!

为此,我也专门听了一节英语课,他们读的形式之多样的确让我耳目一新,但课下一思考,问题出来了:一节那样的英语课只学几个单词啊?最多一点儿简短的句式。口语训练,目标定位在“开口”就行。而我们中高段的语文课,难就难在“启心”,心要愿意跟着你转,靠热热闹闹的声音刺激、感官刺激是没有用的,必须要自愿地和文本对话。

9、父爱深深

对于母爱,大多数学生感受比起父爱都要深刻一些。这篇文章体现的深深父爱,它不像母爱那样表现在生活上的细致入微的关怀,孩子们感受起来可能不深刻,正如文中的“我“一样,在经过了很长时间之后才领悟到”金钱难以替代真情。

教学时,以“我”的情感变化这条自始至终的线索,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我”的内心变化,引导学生感悟。同时,以“为什么父亲不给我买音箱,而要和我一起做音箱,做音箱的钱已经足够买一个音箱了?”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感悟父亲的爱。感觉学生对父爱的感受还是不够深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对文本中的内容挖掘还不够深,如在“日复一日,闲暇”这两个词语进行感悟时,没有将“日复一日”的情景具体化,可以引导学生将爸爸和“我”做音箱的那种情境想象具体,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去理解,做音箱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会很顺利吗?有困难来了,爸爸和我怎么处理的?为学生还原一个父子做音箱的夜晚,这样孩子们对父亲的爱感受自然就会深刻许多。

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首抒写乡情的千古绝唱,著名诗人王维直抒胸臆卸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样传诵千古的名句。

如何让学生感受是个优美的音韵,体悟完整的意境,从而理解诗人情感的生发和变化呢?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第一步:初读古诗,首先问学生:“你喜欢过节吗?过节时开心吗?”学生兴趣高涨,在学生情绪被调动起来的时候我乘机追问:但是在这样一个喜庆的节日里却有一个人闷闷不乐的,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信学过了课文,聪明的小朋友们一定能够找到答案。接着让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并了解王维。然后我出示这首古诗:“王维的诗可以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指名读,让学生说说体会。第二步:精读古诗,在学生说出感受后提问:“诗人为什么这么悲伤呢?”让学生带问题读课文第一小节,强调王维身在异乡长安,离开家乡蒲州两年了,重读“两年”。随即引出:“时间过得可真快呀,一晃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引述:“大街上„„”让学生想象大街上热闹的景象而王维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我创设情境;“此时此刻,如果你在异乡,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的心情怎么样?你会怎么想?王维呢?”抓住课文第二句反复朗读体会,尤其是“每逢”、“倍思亲”„„等重点词语进行感悟,并指名读、评议、练读、精读加以感悟,体会王维的思乡之情。在充分悟读的基础上再次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会每句诗的意思,并试背古诗。第三步:拓展并复习。在学完课文的基础上再回忆李白的思乡古诗《静夜思》,最后在课文全部结束的基础上第三次出示古诗,让学生诵读,达到课堂的深化和学生的巩固。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我富有激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读得很有韵味,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10、蝉

上《蝉》这节课感觉很有趣,一是因为动物世界神奇、有趣、令人向往;二是因为和孩子们一起了解、探讨蝉的知识是个有趣的过程,我感觉如此,学生亦然。

文章介绍了蝉脱壳、鸣叫、听觉、视觉四个方面的知识,学习重点是通过品味语言,学生能自己复述蝉脱壳的过程,并学会把内容写具体。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蝉脱壳时的动作,来感受蝉脱壳的过程是一种体操表演。反复的读描写蝉脱壳时动作的词,体会作者是怎样有顺序地把蝉脱壳过程写具体的,辅以填空来加深记忆,为学生复述这个过程打下基础。整节课上下来,轻松愉快,学生兴趣盎然,结课时留下蝉的三大不解之谜激发学生查阅课外资料,丰富自己的学习成果。

11、看松鼠做巢

文中的“我”是个很可爱的孩子,为了让松鼠做巢更轻松,巢更舒适,三次给予帮助费尽心机,但结果却是白费心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也感受到了小松鼠的执着,作者的执着。

作者给松鼠的三次帮助是文章的重点,所以我抓住一个问题贯穿教学过程:“作者给了小松鼠几次帮助,结果如何?”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过程中,通过读作者的三次得意与失意让学生感受童心童趣,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浓浓情意,许多孩子读出了松鼠的坚持不懈。课后我觉得这里面还可以读到作者对松鼠的一种尊重,“我”为什么不尝试别的办法了,因为“我”懂得,小松鼠为做巢忙忙碌碌地爬上爬下,那是它做巢的方式,一种生活习性,“我”应该尊重,所以文尾说这是最好的材料,但教学时却局限在让学生体会小松鼠的执着这一层面,如果我放得更开一些,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或许他们能读出更多不同的感受。

12、天鹅

托翁的轻盈童话,美丽得让人不忍:小天鹅在长途迁徙中因体力不支而掉队,但它靠着自己的力量和信念,在危机四伏的大海上积蓄一夜的体力,第二天,又独自腾空追赶远去的同伴。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中,课文将一个勇敢机智、沉着冷静、有着执着信念的天鹅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全文,体会理解小天鹅形象,是教学的重点,而根据句子内容想象画面情境,是教学的难点和策略。情景的体验,形象的感知,引领孩子们情系天鹅,在语言文字的品读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创设情境,反复用语言渲染强化氛围,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小天鹅所处的困境,真心为这只年幼体弱、疲惫不堪、孤单失群的天鹅的命运而担忧,从而感知困境中的小天鹅形象。

从引导学生走进小天鹅所处的环境入手,到逐步走进小天鹅的内心世界,想象它在海上艰难的一夜的心灵感受,与其展开心灵的对话,感知勇敢沉着、冷静执著的天鹅形象;直到最后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它,用神情的朗读赞美它,真正情动天鹅的过程,即是美感熏陶的过程,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过程。

古诗 《望洞庭》 上《望洞庭》这首诗歌时,在让学生听完老师的范读之后,我就引导学生自由地读诗歌,读的过程中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接着指名几位学生朗读,然后再齐声朗读。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不是硬生生地要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而是将画面和朗读结合在一起,边看图边说说画面的景色,感受景色之后再通过朗读加深诗句的理解。

在教学“潭面无风镜未磨”时,我引导学生先看图,然后语言启发,这湖面怎么样?这平静的湖面就好像——镜子,让学生在看图的基础上感受湖面像镜子。在理解“白银盘”时,有孩子说:白银盘是指月亮,还说出了自己的理由:以前不是一直把月亮比作玉盘吗?我没有急于纠正而是请那位同学再读诗句,看看插图,他想了半天,说“白银盘是指这个湖面,山就像放在里面的青螺”,我表扬了他并告诉孩子们:文中的插图也会给我们理解诗句意思带来帮助。这节课我给了孩子们较多自悟的空间,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也悟出了学习古诗的方法。

语文乐园

(四)这个《乐园》,从词语由小到大的归属关系,到“探究发现”表示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由描写动物的一组课文扩展出“含动物名称的成语”,再由积累词语上升到积累格言警句,内在的序列性还是比较清晰的。

就我班教学实效来看,孩子们对“含动物名称的成语”最感兴趣了,课堂上意犹未尽,就连“经典诵读”中都占去半壁江山。但说起容易用来难,要真正明白这么多成语的引申义、比喻7,从而恰到好处地运用,恐怕非一日之功,我也只能利用中午“经典诵读”的时间,带着学生简单按“褒贬”分了类。

《游戏》的口语交际,孩子们有话可说,其后设计小练笔,从口头语向书面语言深化。

《落叶》习作,要求学生在认真观察落叶基础上,着重抓住落叶的形状、颜色以及看到它的感受写下来。

中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迅速发展,表现为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微性和概括性有较大的增长。如果说低年级是想象活动的“敏感期”,那么中年级最佳的习作训练形式是观察作文(素描作文)。第四单元的《落叶》就属于自然景物描写。课前,让学生观察落叶的形状、颜色等;课中让学生说落叶的形状、颜色以及由此想到的,而且使学生将说的写下来。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使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写,有话可说,作文不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本次教学,比较满意的是“直观感悟,读中学写,丰富想象”和“触类旁通,根据想象,自由表达”这两个环节。当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出自己拾到的落叶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之时,我相机板书“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指导他们将所想串联起来,并相机指导排比句的写法,此前出现在学生作文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省略号及排比句使用不恰当。本次指导后,这一问题,有了较明显改观。

1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注重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这篇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90多年前,学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周恩来同志的生平了解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前搜集周恩来青少年时代学习生活的资料,为学好课文做好准备。

2.注重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体会课文中少年周恩来的思想感情,感受他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这篇设计中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这些方法包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情景、在对比中思考、用表演再现课文情境,等等。

14、小萝卜头的故事

本文篇幅较长,而且文中涉及的历史离孩子们很远,因此理解起来有难度,为此,我采用了多种手段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通过教师的导和引,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实现长文短教。

首先让学生自由读文,找出文中的人物,在黑板上,用箭头标明故事的结构图,指导学生将文章内容梳理清楚。然后我抓住几处最能体现主题的重点片断和词句,进行反复地读和发挥学生的想象,来一步步揭示文章的主题,体会文中的情感。如在引导孩子们感受小萝卜头不怕苦时,启发想象:他在监狱里学习,要吃哪些苦?没有一个“苦”字,你是怎么感受到苦的?想象雨季来临小萝卜头学习的情境?滴水成冰的冬天又会是怎样?再如抓住人物的语言想象画面,指导孩子们读好“我是一个好孩子,我爱中国共产党”来感受小萝卜头努力学习的形象。通过引导学生与课文真真切切地对话,学生感受到了小萝卜头虽然身陷困境,但他善良、乐观、向上,对自由无限的向往和渴望。但因为受条件制约,没能让学生观看相关影视片断,没有辅以声像资料,情境的营造和对孩子们的情感激发还欠火候。

15、童年读《水浒传》

阅读课文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做到能将课文内容复述出来。按照“想看《水浒传》──爱看《水浒传》──读《水浒传》有收获”的顺序进行复述。

作者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武松打虎”为且入口,教学时我让学生抓住作者对这个故事的喜爱来感受这本书的魅力。学习第四段,让学生抓住“迫不及待、津津有味”这两个成语,还有最后一句的描写,来体会作者是多么爱读《水浒传》,由此可见这本书的魅力。并且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个句子,发现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写自己是如何读《水浒传》的。

为了增加学生的兴趣和趣味性,我设计了小练习:

1、把《水浒传》中人物的姓名和绰号连线。(比如:史进──入云龙)

2、把人物和故事连线(比如:鲁达──拳打镇关西)。

古诗 子夜吴歌

教学这首诗我以诵读为主线,通过不同层次地读来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体会情感。第一个层次的读是自由练读,把全诗读通顺,读出节奏;第二是让孩子们借助注释读懂古诗大意。第三个层次就是读出诗的意境,读出作者的感情。前两个层次的读比较简单,学生基本上通过几遍自读可以达到。要读出诗的意境和情感,可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了。所以,我先抓住“一片月”和“捣衣声”让孩子们想象思妇们的生活情景,为什么夜已深,家家户户还传来洗衣声呢?让孩子们感受到丈夫远征,妻儿老小生活之艰难。再从“吹不尽”和“玉关情”中启发想象和思考:秋风吹不尽的是什么?通过想象让孩子们走进思妇与“良人”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去感受身心分离之苦,广大百姓生活之苦。边体会边朗读,在孩子们产生了情感共鸣后,读最后一句,引导认识“战争之残酷,和平之可贵。

这节课在启发学生想象人物内心活动时因为迂回反复浪费了一些时间,有些孩子想象单一,受局限,前面一个同学的想象时常牵制住了后面同学的想象,在引导的时候应该强调孩子们去想象不同身份,不同情境下思妇内心的活动,如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会想些什么?再如在没有战争的日子里,一家人是怎么生活的?通过这种对比想象把学生体会到的情感在逐步推进和升华。

语文乐园

(五)这个《乐园》什么都好,就是《口语交际》和《习作》让人恨得牙痒痒!每次鄂教版的习作就是最让人伤脑筋的地方。完全看不到训练的序列性,这也就罢了!东一榔头西一棒,一会儿写人,一会儿写景,一会儿叙事,一会儿想象,这也罢了!最怕其“看图写话”!整个一“挪威森林”——让人绝对找不着北!

比如这个《桥》:写说明文吧,不像!几幅粗制滥造的电脑“水版”画,怎么去细致说明这种并每天接触的“建筑”,还别说是要写出历史变迁的味道。

说是写想象作文吧,这四幅图又是什么?“把这四幅图连起来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这看到的不是实实在在要写“看图说明”吗?

独木桥?天哪!城里的孩子们几个见过?更别说走过?立交倒是见的多,但如何描写也不生动吧:我们课上努力挖掘,也就“四通八达”“纵横交错”而以,充其量写出“像中国结”“像莲花”等并不高明的比喻俗套——那么多可以写的自然美景,那么多可以发现的新鲜事物,这“立交桥”算什么?

也真难为孩子们!难为教这课的老师了!

要有哪位大师来上上这节课,教我们如何引导孩子们把这样的文章写生动,写得入情入理,嘿嘿,真要好好听一听,学一学!

口语交际也够呛,讲了一课时,布置“生活点滴”写一写,还是干涩得连流水账都不算。不怪孩子们,若是换成《父与子》那样的经典,孩子们一定能写得更好——这样的拙劣漫画(能算漫画吗?存疑!)——我都说不好,写不好,何况孩子?

16、伯牙断琴

本课教学我抓了两个重点:一是伯牙的琴艺是怎样练成的?二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伯牙和钟子期是知音?

开课就让学生质疑:伯牙是什么人?与第一段的教学同步进行,简介伯牙,紧承介绍,提出问题:伯牙的琴艺是怎样练成的?安排学生自读自悟1──3自然段,在读对和读顺的前提下,尝试搜集整理资料,在课本上作批注。结合“仙境、陶醉、浑然、情不自禁”等词语的理解,体会伯牙弹琴的投入,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学生解答第二个问题比较容易,都能在书上画出相关的语句。训练学生的朗读语感时,他们朗读的效果没有达到我想要的那种状态,可能想象画面引导得不够到位吧!这部分学习由三个“时而”组成的排比句时,我拓展了一个小练习:钟子期会怎样赞叹呢?引导学生仿照前面“高山”和“流水”的部分来发表感慨,学生表达不够完整,只说了一部分,而且没有新意,想象力不够。可见学生语言的贫乏,这也是语文教学工作的缺陷之一,平时学生的阅读量太少了,语言的积累不够,需要运用的时候显得苍白。大量阅读将是下个学生需要抓的工作重点之一。

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怎样看待伯牙断琴这件事?这个问题是个开放的答案,我没有限制哪一种答案,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理解,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这也是语文课程理念的要求。

17、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本课阅读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故事所蕴涵的关于“朋友”的含义。在学生多方面接触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创设大量的语言实践练习,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学习第一部分,让学生找出描写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又结合课文的插图进一步了解这位伟人的不修边幅,为后文学习小女孩教他穿戴埋下伏笔。第12自然段,抓住爱因斯坦的动作神态,表现了他的幽默,学生很喜欢朗读,我要他们表演这个环节,孩子们跃跃欲试。

在全文的学习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不同语气,表现人物特点。既获取了快乐学习的体验,又入情入境地理解了课文。

本文的故事性很强,为了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复述训练,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主要内容,我安排了训练的层次,循序渐进,切实提高:

1、文章写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

2、给每一件事情假一个小标题进行概括

3、参照小标题进行复述。这个方法比较好,学生复述课文有据可依,不会因为课文太长而不遗漏某个环节。

18、山和海的书信

本文以独特的书信形式,写出了山和海互相景仰的事实,告诉我们:应该多看别人的优点,真心的喜欢对方,欣赏对方,这样才能成为朋友。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本课两个部分构段方式相似,我重点指导阅读第一个部分,采用边扶边放的方法,把导学与自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习第三自然段时,让学生畅谈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大海,谈出自己的想法,读出自己的感受。比如学习第一个分句,让学生展开想象,感受晴天的时候,白云倒映在海中的美丽倩影。第三、四个分句,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太阳西下和月亮升起时,大海变成金色和银子,想象这两种不同的美。

在充分朗读这段后,我让学生说一说大海在其他时候是什么样子,设计成练习的形式:

───────时,你───────,这时的你,看起来真───────;

───────时,你───────,这时的你,看起来真───────;

在课堂上落实读写训练,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提高语文能力。

由于有了第一部分的学习基础,所以在学习第二部分时,我半扶半放,让学生合作学习。我用过渡的语言引导学生阅读:将这两封信对比着读,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很快找到它们的写法很相似。我让学生回忆刚才学习第一部分的学习方法,在小组里合作学习,在相应的地方写上批注,然后全班交流。这样节约了时间,又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

古诗 《别董大》

网络环境下,语文学科跨越式发展创新、探索试验的总体目标是以语言运用为中心,使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方式中获取新知。因此,在《别董大》这首古诗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围绕课文主题、创设送别情境。

这堂课的一个主题是让学生“走进送别诗、感受送别诗”,因此,在教学中整节课紧紧围绕“送别”这一主题展开,以听歌曲《送别》导入,创设送别的情境;在学诗时引导学生感悟送别时的情谊;扩读和打写都围绕送别,主题突出,结构完整。

2、灵活运用资料、挖掘诗意内涵。

为了在教学中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的去感悟诗情,我通过引导学生课前、课上阅读补充资料,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丰富古诗内容为学生深入理解诗意、体会使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作铺垫。

3、通过角色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这首古诗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走进送别的场面,让学生思考董大的忧愁是什么,你怎样开导他?如果你是董大听了朋友的劝慰你的心情怎样?通过学生的换位思考和角色体验,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了诗句的内涵,使诗句更加富有生命力,使古诗教学鲜活起来。

语文乐园

(六)在单元整体备课时,就很喜欢这一组,都是围绕“朋友”展开的,话题集中,又从“知音”“忘年交”“互相欣赏”几个方面多维展开,不仅是语文训练,对学生的品德形成、情商发展,亦大有裨益。《乐园6》更是围绕这一话题,积累了不少“朋友”的好词佳句。“口语交际”和“习作”,也终于和课文“接上轨”,还是难得的“无缝链接”,并不见得要怎样的牵强附会,启而不发,真是难得!

不说教法,倒是记录一部分这两周围绕“朋友”话题,结合班中实事新闻展开的几次“晨会”,及后续作业,主要是“生活点滴”和“百家争鸣”两种。既是教育,也是教学。生活及教育,生活及语文,终于有了完美的注脚——这样的单元问什么不能在鄂教版教材中多一点出现呢?

19、观潮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大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在本学期的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我特意选择了这篇课文进行教学,重点讲读“潮来时”的情形。上完课后,效果感觉良好,也有许多的感受、体会。回顾整堂课的教学,这堂课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出以下一些教学思想:

一、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了以人为本;

二、整堂课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积累的训练和指导,注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实施并落实语文五好目标,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三、恰当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总之,从整堂课的教学可以看到,学生通过充分读,学生实现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读中展示;通过自己领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自由评,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

“读中感悟,议中深入”,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学生在通过听力训练时明白了按顺序、抓特点的写作方法,这一难点也得到突破。总的来讲,本课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不足的是在前面的读、悟、品的环节中耗时过多,积累语言这一练的环节因时间把握不够,如句子比较、背文方法的指导、成语积累的训练就稍嫌不足了。我想可能是我教学设计安排的容量是否过多,因时间的问题我在教学时就临时作了一些调整或缩简,以后在设计和教学中还需注意到这些因素,毕竟设计时可能总想到要尽善尽美,但实施起来还是会有很多的变数。另外略显不足的是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气氛跟平时的课堂相比还显得不够活跃,除了客观的原因外,我想我的教学感染力还有待于提高。俗话说,玉有瑕疵,人无完人。通过了这次教学,有满意之处,也有不足的地方,但它们都将是我的收获,我的所得。

20、听泉

1、选材妙。鼎湖山是自然保护区,是联合国生态观测站。树多林密,作者独选泉;泉有形,山有色,但作者独独选择了“听泉声”这一点入手,重点介绍了鼎湖山奇妙的泉声和听泉时的美妙感受,将自己对泉水的独特体验、丰富想象,通过华丽的语言、精妙的表达,把鼎湖山的泉声真切地传达出来。这就是作者选材的巧妙之处。(作者为什么选择“听”泉,而不是“看”泉,有三点原因:①作者登山时,雨意尚未消尽,山间还有雾气、水汽,看不清溪流,所以作者选择了“听”。②小溪泉抵不上大瀑布壮观,去摹形描状,很难生色。③通过“听”,让读者借助作者的描述,在想象中去捉摸泉之形,去品味泉之美。)尽管“听”贯穿全文,从题目看是“听”支配“泉”,但是从全文看,实际上,作者是以“听”为线索来写“泉”。听是一个过程,泉是本文的关键,全文是在颂泉,而听只是认识泉的手段。作者的意图是借听——赞泉、颂泉。

2、意境美。重点写了两个场景。第一场景:雨后山中“耳”听泉。从未见泉形,先闻泉声“过了寒翠桥,就听到”;接着“泉声不绝于耳”,但泉水时隐时现,犹抱琵琶半遮面;而后“更加清纯悦耳”直至与钟声和鸣,如“美妙的音响”。描画出泉声响,泉水多、泉声美。第二场景:借宿寺中“心”品泉。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由于泉水流经地点、周围环境、水量多少、地势高下之别,泉声也轻柔、清脆、厚重、雄浑不同,作者按照由弱到强、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描绘

3、语言美读全文,给我们展示的简直就是一幅“工笔画”,这是作者的语言刻画细致,生动活泼,用词准确,可以说是精雕细琢。

首先构架美:在组织文章过程中,以空间变化和时间顺序为组织文章的线索,移步换景。(白天——入夜)(山外——寒翠桥——山中——庆云寺)。文章前后也多处呼应。泉水“时隐时现”、“不绝于耳”、寺中“古树参天”都和篇末“滋润着万木,蕴育出蓬勃生机”相呼应,因为泉多所以树茂,因为树茂,所以泉“时隐时现”。

其次修辞美:采用了比喻(写得真切)、排比(泉声的千变万化)、拟人(写出水的欢快活泼)。如第四段比喻成各种乐器已是妙不可言了,还把泉当成活泼的小姑娘,“绕过、拍打、穿越、流连”,假如我们换成“流过”读起来又是什么味道呢?

再次用词精:如“涌流”与“流泻”“传送”。

4、情感丰富:对泉的喜爱(当人来写),让词句本身就充满感情。“清纯悦耳”对景的喜爱,第二段“安详厚重”形容钟声,表现出鼎湖山的古老幽远,“欢快活泼”形容泉声,表现鼎湖山的年轻活力。结合原文读出了对岁月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及泉水荡涤心灵留下的深情。

21、三潭印月

在因题开课后大胆质疑:为什么是“三潭印月”而不是“三潭映月”?初读了解大意后,直奔主题:抓2、4两个关键语段精读理解。在品读的同时,关注表达方式——找出文中的四处问句,学生很容易将其分成两类——由设问句谈构段方式,由反问句的句式变换练习,指导朗读,体验情感,并相机迁出首尾呼应的直接赞美西湖的句子。牵一发而动全身,趁热打铁,整合书126页《乐园七》中的口语交际,说说赞美的话。

古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

古诗教学使学生能够汲取中国古典文学的精粹。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数量,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狭窄,对诗歌所描述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及情感都有一定的距离,因而古诗教学一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姜老师这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在古诗中的运用,避免了局限性,使古诗教学真正活了起来。

一、创设诗境,感知整体美

古代诗歌遣词造句高度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意,因此在教学中巧妙运用电教媒体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

1、画面展示意境法。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将古诗中的“形象”代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片,那么教学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音乐感受意境法。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听觉的音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拔动了学生的心弦,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那深情的乐曲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美丽的西湖之畔。实践证明,运用音乐法来感受诗中意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通过此环节的教学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

三、指导朗读,体会情感美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教学中若采用形象直观的录像,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启发想象,训练表达美

诗歌的语言不仅精炼,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特有的语言形式为学生创造性地表达美提供了天地。在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展示美的对象,学生从中体验美,并积极地发现美、表达美、营造出一幅幅的景象。

在教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第一句时,播放两幅画面。学生看图描述画面。他们纷纷举手“诗人在客船上,满湖碧水,波光闪闪,远处满山秀色,岸边垂柳依依。”“不知不觉中,下起了蒙蒙细雨,景物朦朦胧胧,湖面水雾迷茫。” 教师又问:“为什么把西湖比成美女西施呢?”有的说:“这是对西湖美的赞颂”有的说:“因为西湖不管晴天还是雨天,风景都那么令人陶醉,就像一位美女,淡妆和浓妆都是好看的。”有的说:“西湖和西施都有一种天然之美。”

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电教媒体传递、变动、再现作用,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这样有利于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古诗教学效果

总之,这节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积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的潜能。抓住儿童心理,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渗透学习方法,促进学习实践,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2、女娲补天

回忆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感慨颇多:

一、质疑问难,引出精彩

在学生读课题后,我问他们想知道什么。学生的问题提的很好,提出了两个中心问题“女娲为什么补天”和“女娲怎样补天”。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就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女娲为什么要补天?”为主线展开教学,在引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灾难来临前人们幸福的生活和灾难来临后可怕的情景。在学习灾难来临后的可怕这一自然段时,学生又出乎我意料地质疑“为什么天会塌下一个大窟窿”。这时,我正迟疑要不要给他们讲讲共公怒触不周山的故事时,没想到班里又小手如林,“老师,我知道为什么天会塌下一个大窟窿,那时因为水神和火神打架时„„”“老师我也知道这个故事叫《共公怒触不周山》,我也看到过的。”我感叹孩子们丰富的课外知识,这是课外书给他们带来的知识,正是他们质疑问难的精神,才使他们的这一课外知识得以展示,也使课堂出现了精彩的亮点。

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应该是阅读教学的永恒主题,“以读为本”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上,“读”贯穿始终,对学生读课文除了每次都有要求外,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集体读,个别读;大声读、默读„„等等。不同形式的读也是有不同的功能。默读有利于对文字的揣摩;出声朗读能加强感受、增强记忆;指名朗读可以给对文本有不同感悟的学生施展个性的空间;自由朗读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感受文本,品味语言。集体朗读有增强气势、激发共鸣的功能„„同时,为了更深入、准确地体验情感,我指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来做文章,通过细心揣摩,入情入境地朗读,使学生获得情感、升华情感。

三、挖掘课文的空白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课文的文字浅显易懂,表现人物精神的关键语言文字也是不难理解的,但如何从浅显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情感来,确实需要利用想象挖掘文本的空白点,将文本再创造,以充实内容,使人物形象饱满,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所以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补白想象:让他们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说得很好。有的说:“我仿佛看到洪水冲来,房屋倒塌,人也被冲走。”有的说:“我仿佛看到孩子们在哭着寻找爸爸妈妈。”在这些补白想象中,进一步体会到神话的神奇,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积累并运用了语言。

23、木兰从军

在常规教学中,我们都是教完课文后,简单介绍一下《木兰诗》,由于考虑到诗比较长,难度较大,所以很少让学生接触原诗。但是翟老师的这节课,却巧妙地将原诗中的部分诗句节选出来,与文本内容相融合,进行对比教学,这样处理教材,个性鲜明、令人眼前一亮。

一、有机整合,凸显主题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不仅取决于学生自身的阅读水平,更决定于教师对文本理解的视野与深度。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充分挖掘原诗中能够凸显文本主题的元素,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体验、探究、感悟。在片段一中,教者将课文第二自然段一句话“木兰见到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焦急万分”与原诗中一、二两句进行比较阅读,抓住“叹息”一词,细细感悟,从而体会到“叹息”背后的一颗为国为家的忠诚之心,凸显了文本的主题。片段二的教学中,教者把木兰放在战争结束、凯旋而归这一背景之下,让学生揣度此时此刻木兰的所思所想,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基础上,教者再次引用了《木兰诗》中的两句,通过读、议,更加体现出木兰的赤子之心。课文与原诗进行有机整合,实现对文本意义进行主题性概念的构建。

二、亲近原著,诵读经典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增加阅读量。”“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比较阅读,能使学生感受到原著的语言风貌,引导学生主动走近原著、亲近原著。在文质兼美、形神俱胜的原著诵读中,学生不仅对古代女英雄花木兰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同时也感受到古典文化的无穷魅力,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升。我以为,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教者如能不断挖掘与整合这些教学资源,我们的学生会获益无穷。

24、,《军神》

《军神》这篇课文记叙了刘伯承在德国医生沃克的诊所里不打麻醉剂成功地施行眼部手术的事。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也表达作者对刘伯承的赞美之情。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品读人物的言行,来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有着钢铁般意志的精神,体会军神的含义。

一、让学生“善问”,促进自主学习

首先要求学生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要敢于提出来,然后师生共同梳理问题,收集展示问题,引导共同提炼教学的核心问题,作为探究主线。本课确定“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为中心问题,引导学生从刘伯承的表现及沃克的神态变化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这一中心。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

《军神》一课中刘在手术中的表现一段描写细致,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着重刻画了刘的什么?当学生知道是动作、神态时,再让学生抓重点词和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学生畅所欲言,深刻地理解了刘伯承忍受巨痛所表现出的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三、从读到写,重在学会表达

教学中,力求巧妙渗透写作方法的教学,如,课文的主人公是刘伯承,却用了大量篇幅描写沃克医生的神态变化,这是为什么?这一提问使学生注意到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是因刘伯承而引起的:伤势严重仍无比镇定,令沃克十分惊疑;拒绝使用麻醉剂使经验丰富的沃克双手颤抖、不忍心动手术;手术中以超人的力量忍受着巨痛并清醒地数出医生割了多少刀,这令沃克大加赞赏。课文以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的眼光去看刘伯承的表现,更能体现他坚强的意志。

这一设计让学生理解了侧面烘托的好处,也体会到了课文用了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表达方法,今后运用于写作实践,从而学会了表达。

古诗 《元日》

1、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

教学中我运用多种理解诗意的方法,让诗中的画面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起情感,从而体会诗人的感情,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同时将自己的情感、诗中人物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和谐统一起来,真正体现“作者、文本、读者”三者间的对话。

2、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用联系上下诗句的方法学习古诗。学生理解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句子都可是交流自己的感受。避免逐字逐句讲解的呆板做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反思 篇2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习作任务, 大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每单元后安排的“我的小笔头”, 一个学期共六次;一部分是平时的小练笔, 包括每篇阅读课文后的仿写、续写、改写等, 还包括课外的日记、摘抄等。下面笔者就每单元后“我的小笔头”的习作教学谈些认识和建议。

习作1, 写“我喜爱的地方”。“阅读链接”和“口语交际”中都涉及了家乡最美的地方, 这为学生习作作了必要的铺垫。例文《梦中的外婆家》也写出了外婆家的藤花书屋、淡红的花朵、大竹园……是那么美, 那么亲切,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美美地读一读例文, 亲切地感受这一切。这时, 教师再适时引导:喜爱才能写出美, 你最喜爱哪儿?然后,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 想清楚自己最喜欢什么地方后, 再回忆那个地方怎么让你喜爱, 想清楚一个个细节, 一幅幅画面, 一个个情景, 然后及时转入书面写作。当学生有了初稿或写了一部分时, 可以再做一次简单交流, 教师把有表达特色的习作片段展示出来, 让大家比较、借鉴。比如:通过什么方法突出了景物特点?是通过对比, 借助想象, 运用比喻、拟人?还是恰当引用?或是通过排比增强语势?教师用学生活生生的习作说明怎样作文, 这样更能启发学生的思路, 也给写作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范例。

习作2, 重点练习书信体写作。在根据例文明确书信写作的基础要求和了解书信的格式后, 进行有目的、有实际意义的写作实践。“你有什么心里话?有什么受感动的事?请写封信告诉亲人和朋友。”教师可以就“口语交际”中“我看课外兴趣班”的话题, 结合学生生活中上各种辅导班的实际情况, 谈谈自己的感受、建议, 这样, 让学生有一种表达的需要, 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次习作要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我手写我心, 说出心里话, 即使这种心里话有些偏差, 如厌恶学习之类的, 教师也不该“一棍子打死”, 堵塞学生表达的欲望, 教师正好可以此为契机, 疏导学生的这些想法, 寻求教育良方, 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习作3, 写自己收藏、收集的经历和体会。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读导语中的排比句和省略句, 启发学生思路;也可以提前布置, 让学生调查了解自己周围的人有哪些收集或收藏;还可以让学生拿来一些实物介绍, 例如集邮册、标本、贴画等, 讲述收集与收藏的有关知识和趣事, 讲述这之中的苦辣酸甜, 在此基础上完成习作。

习作4, 由漫画编故事。这是继本单元文化主题“生命离不开绿色”之后, 关于环境保护的一幅漫画。教师应先跟学生一起回顾本单元的内容, 进一步感受“生命离不开绿色”, 从而关爱自然, 关爱他人, 关爱自己, 继而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弄清图意, 展开想象, 创作故事。其中, 加强看图指导是重点, 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观察图画, 不可写成千篇一律。习作完成后, 必须让学生的习作有更多的欣赏者, 让学生得到情感的满足, 这就要加强习作的交流、评改。教师可以组织小组交流, 可以让全班进行交流, 也可以是面批面改, 还可以是同学互批互改, 并且把优秀习作和对它的修改、评语, 都放在“习作园地”中展览。

习作5, 编故事。如果让你在海里投放一个“漂流瓶”, 你会在瓶子里放些什么?结果怎样?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习作练习, 学生乐于来写, 教师则用启发谈话帮助学生把思路打开, 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来写作。由于此类文章学生容易完成, 教学时可以限时来写, 要求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之后, 打好腹稿, 当堂完成, 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广泛性。

习作6, 要求写人。要想写出人物有意思的事,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习作范例, 看清提示, 突出本次习作的重点注意事项。在进行写前指导的同时, 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的习作心理, 创设情境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 并帮助学生做好材料的筛选, 以符合本次习作的要求。此外, 评议要放在课内:一看是否切题, 选材是否突出“有意思”。二看内容是否具体, 是否运用了已学的习作知识, 如对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等。也可以请文中所写的“当事人”来评议。最后, 学生根据大家的评议进行修改。学习修改也是本册习作教学的重点之一。

本册教材在读写结合方面, 有些做得很好, 值得以后借鉴使用。如根据《海上的风》仿写自己喜爱的事物, 根据《地震中的父与子》续写对父亲的话, 根据《门前的小树死了》仿写调查报告, 写《龙卷风》后的小练笔, 为《准时的登陆表演》设计海报等。阅读与习作是密不可分的, 二者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书, 从而使学生做到“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反思 篇3

我在黑板上列出三组思考题:

A组:1.你觉得文中那些词用得好需要积累下来的,并借助工具书弄清它准确的读音及意义。

2.通读第一部分,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并从原文中找出能揭示每一则新闻报道的主要事实的语句。

B组:1.通读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一则新闻报道的主要事实,并用表格的形式展示整个救助过程,从中发现新闻报道具有什么特点。

2.在报道中编者穿插了资料、图片、表格,各有什么作用?

C组:1.通读第一、二部分后思考:解说词再次叙述了事件的始末,是不是简单的重复?前后两部分叙述风格一致吗?

2.小小的金丝猴值得人们去这么关注吗?对全社会的行为你有何看法?

题目公布出来后我首先征求学生的意见,让他们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结果只有4人选择A组,15人选择B组,其余的都选择C组,他们的理由是认为C组题简单一些,其实他们并没有读懂题目,只觉得C组题2可以自由发挥。于是我按能力重新分布,A组20人,B组23人,C组16人,人员确定以后就分4人一组讨论,一人做记录,教师巡视,发现不再是过去那种差生只是听众和看客,只在旁边和其他同学嬉闹的局面,每位同学都有事可做,教室纪律井然有序,没有出现嘈杂的场面,因为这些题目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是第一节课,由学生阅读文本,自主合作探究。

第二节课继续讨论,教师到各组了解讨论情况,发现要使学生对这些问题获得较圆满的答案还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就及时给予指导,A组主要问题是对新闻导语的概念未完全理解,经过辅导能马上找到导语即概括新闻主要事实的语句,但第八则报道第一段不能完全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又提醒他们看看标题,弄懂标题的含义后再到下文去找答案,学生找到答案,对第一段作了补充,进而完成了第二题,完成比例为75%。B组完成情况比较好,能抓住新闻报道的主要事实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个别处语言不够精炼教师予以纠正,完成比例85%。C组题是比较阅读,难度大,完成起来要费劲一些,刚开始学生只能从形式上找到不同点,一篇是新闻报道,它按时间顺序详细的报道了抢救金丝猴的全过程,让我们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篇是为《东方时空》作的解说词。而内容、表达方式上就没有挖掘出更多的不同点,主要原因是对文本阅读得不够,我就要求他们立足文本,深入文本,并参与他们讨论,通过点拨,提示, 50%的同学完成了95%的思考,40%的同学完成了50%的思考,10%的同学是逆向思维。

第三、四节课由各组同学汇报讨论结果,其他组作补充和修正,歧异之处教师及时更正明确,教师重点对C组题作了总结:

1.解说词不是简单重复事件的始末,是从不同角度展现同一事件。第一部分是新闻报道的组合,脉络清晰,新闻之间以时间为顺序形成自然连缀,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激起读者对下一个故事的关注;新闻的标题醒目,导语清晰地告诉读者事件发展概况;辅助资料为理解文本提供了方便;图片让人们自然关注小小金丝猴的命运,投入到事件中去,激发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第二部分除了交待事件的经过外,还着重描写了几个细节,如:发现的过程、转送护理的过程、得名的过程、抢救的过程、离去后“再生”的过程;画面感很强,在一系列画面的铺陈中,我们逐渐被事件本身所饱含的人文关怀所感动;解说词以情动人提升了事件的社会意义;文章最后还提出这一事件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可以说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充实、深化。

2.动物也有生存的权利,人们对它的救助,表现了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对可贵生命的尊重,特别是“楚楚”的形象,昭示着在同一座地球家园,生命间的互相关爱成为了人类美好的理想。

课堂反馈,教师设计了这样几组题:

A组:1.词语积累

2.选择当天的报纸阅读,标出标题、导语、主体。

B组:1.“楚楚”的离去引发你那些思考?

通过对本文的阅读,你对跟踪阅读有了那些认识?

C组:1.如果不是金丝猴而是一只狗、一只猫,情况会是怎样呢?

2、寻找报刊杂志上追踪报道某事件的新闻来阅读,学会跟踪阅读,养成跟踪探究、深入思考的习惯。或对你感兴趣的某作品,查找与之相关的写作背景介绍,人们对它的评价以及作品争鸣等,把你阅读思考及时记录下来。结果:

A组有20人,准确率达100%的:占60%;90%的:占20%;50%的:占20%。

B组有21人,准确率达100%的:占27%;90%的:占43%;50%的:占27%。

C组有15人,准确率达100%的,占67%;50%的:占33%。

教后反思:

这堂分层教学尝试课共花了四个课时,使我真切的感受到我们的课堂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过去机械的、被动的“注入式”为“探究式”,并且不是一刀切的“探究式”,而是根据学生能力、知识水平分层合作探究,这样能很好的调动各层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有利于学生发挥、发展,对差生是一种鼓励,一种自信心的建立,让他们有获得成就感的机会;对好生是对有效时间的充分利用,是高思维品质的培养。其实刚开始要把学生按能力分层实施教学时,我是难于启齿的,有顾虑,怕差生有想法,果然只有4人选择A组,学生谁也不愿承认自己是差生,对好的学生又怕他忽略基础的训练,何况他们是普通班的学生。但从实践中发现这样做效果比较好。2.辅导对象明确,内容明确,目的明确,变“团结户”为“个体户”,进行研究生似的教学,各有所得,效果明显。但是这种模式的教学适于小班进行,班过大,课堂上教师辅导不过来,容易影响教学进度。

纵观整个分层尝试教学的过程,发觉教师对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能力估计过高,只粗略的讲解了新闻的基本特点及要素,还自认为讲得很透彻,就要学生自行找导语,结果A组的完成起来有点困难。学生初次学新闻,不光要讲概念,还要理论联系实际,拿些报纸上的新闻,跟他们分析讲解,让他们真正有了认识后,再进行教学,可能就要顺利得多。C组题1比较阅读,对学生驾驭两篇长文章的能力也是估计过高,学生事先没有充分预习好,没有细致的通读全文,想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就要学生缘木求鱼,结果学生也只能求得表面上的东西,如果不是及时发现问题,参与他们的讨论恐怕难以达到预计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计适合学生个体特点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这样他们就能获得一种成就感,更加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欲望。所以C组题2学生感兴趣,能畅所欲言,言之有理。但我觉得学生还是在按照老师为他们设计的套路在学习,缺乏真正自主的学习,他们只有“答”的份,没有“问”的机会,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人们的目光进一步聚焦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上,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所能预计的,而是出现双边共时,动态生成的特点,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必须知道做什么,怎样做。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行为还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因为学生正处于认知、情感、价值观的发展阶段,他们的知识水平、社会阅历还有限,他们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产生更多的教学智慧,在教师、学生两个主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碰撞出火花,这对我们自身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反思 篇4

本课两个部分构段方式相似,我重点指导阅读第一个部分,采用边扶边放的方法,把导学与自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习第三自然段时,让学生畅谈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大海,谈出自己的想法,读出自己的感受。比如学习第一个分句,让学生展开想象,感受晴天的时候,白云倒映在海中的美丽倩影。第三、四个分句,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太阳西下和月亮升起时,大海变成金色和银子,想象这两种不同的美。

在充分朗读这段后,我让学生说一说大海在其他时候是什么样子,设计成练习的形式:

───────时,你───────,这时的你,看起来真───────;

───────时,你───────,这时的你,看起来真───────;

在课堂上落实读写训练,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提高语文能力。

由于有了第一部分的学习基础,所以在学习第二部分时,我半扶半放,让学生合作学习。我用过渡的语言引导学生阅读:将这两封信对比着读,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很快找到它们的写法很相似。我让学生回忆刚才学习第一部分的学习方法,在小组里合作学习,在相应的地方写上批注,然后全班交流。这样节约了时间,又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 篇5

学习内容

学习大公鸡的制作方法

学习目标:1学习用彩泥制作大公鸡

.2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习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大公鸡

学习准备

:彩泥。

学习过程:

1、导入:大公鸡挺拔矫健的身影,再加上一身光滑漂亮的羽毛,总是显得那么自信。我们来用彩泥制作大公鸡。

2、观察思考:用彩泥制作的大公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在造型和色彩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3实践探索

A、塑造身体

(1)选择2~3种颜色邻近的彩泥,揉合后制公鸡的身体,使其色彩更加丰富。

(2)将彩泥搓成一头粗一头细的条状,并将细的一头向上弯曲。

提示: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比例大小的协调。

B、刻划头部

(1)选择红色彩泥制作鸡冠,黄色彩泥制作鸡喙并安装好。

(2)选择白色和黑色彩泥制作鸡眼眶、眼睛,安装在鸡头部的两侧。

提示:注意大胆使用鲜艳亮丽的颜色。

C、添加翅膀和尾用搓、剪的方法装上翅膀和尾等部分。

D、安装基座

做一个大小合适的基座。把大公鸡安装在基座上。

4思考与实践

你还能依据动物的基本特征做出其他可爱的小动物吗?

第二课:面具

学习内容:学习做面具的制作方法

学习目标:1、学习用彩泥制作面具,感受古老的面具文化。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习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面具。

学习准备:彩泥、雕塑刀

学习过程:

一、导入:

面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国的民俗活动中,人们在一些传统节日里戴上面具,以表示对自然的崇拜。在民间的一些戏曲表演活动中,戴面具有也是主要的化妆手段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彩泥制作面具。

二、观察思考

这些面具有什么特点?哪些地方最吸引你

三、实践探索

A、设计头部和脸形

B、刻划五官

(1)用双手大拇指在面部适当的位置压出两个眼窝。

(2)用夸张的手法,分别做眼睛和鼻子,安装在头部适当位置。

(3)运用挖的方法刻划嘴巴。制作牙齿,安装在嘴巴中。

(4)塑造一对特别的耳朵,安装在头部两侧。

小提示:安装一定要牢固!

C、装饰调整

在头顶、额上等处加上适当装饰。

四、思考与实践

如果有兴趣,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来设计制作一个面具。

第三课:南瓜针线盒

学习内容:学习南瓜针线盒的制作方法。

学习目标:1、学习用陶泥制作南瓜针线盒,感受陶艺情趣文化。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习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针线盒。

学习准备:泥,泥浆,雕塑刀。

学习过程:

1、导入:

这个南瓜针线盒是用陶泥制成的,有趣吧!你也想动手做一个吗?

2、观察思考

说一说,南瓜针线盒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3、实践探索

学习徒手成型做南瓜针线盒。

看看右边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1)团泥球。

提示:将和好的泥巴团成泥球。

(2)捏盒身。提示:左手托泥球,右手大拇指从泥球中间插入,与食指、中指相对用力一边挤压泥球,一边旋转,捏成中空盒身。

(3)粘泥条。提示:先把泥巴搓成细条状,用泥浆涂抹粘接处后,再把泥条粘在上面,用手轻压粘牢。

(4)做盒盖。提示:先用手将泥巴压成扁平状,再用竹刀把它切

割成合适的形状。一定要把它装饰得漂亮点儿。

4思考与实践:如果有条件,可将泥制的南瓜针线盒烧制后送给妈妈,她一定很开心,而且还能长期保存。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做出不同形状的针线盒或其他物品来。

课后小记

第四课:葡萄熟了

学习内容:学习葡萄熟了的制作方法

学习目标:1、学习用彩泥制作葡萄。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习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一串葡萄。

学习准备:泥,泥浆,牙签,擀面棍,雕塑刀。

学习过程:

1、激趣导入。

又到葡萄成熟的季节了。那一串串晶莹的葡萄就像无数剔透的明珠,在绿叶的掩映下,充满了诱惑。真想美美地吃一口。想用泥巴做一串葡萄吗?赶快准备吧!

2、观察思考

仔细观察右边的这盘葡萄,像真的吗?

3、实践探索

学习用泥条盘筑和徒手成型的方法制作一盘葡萄。

A、制作泥盘底。先将泥巴用手或擀面棍压平,用牙签画一个圆形,然后用雕塑刀切割成型。盘筑时,上下泥条对齐后

粘牢。

B、盘筑盘边。先搓泥条,然后将泥条沿盘边粘接,向上盘筑。

C、制作葡萄叶

(1)用雕塑刀把压平的泥巴切割成葡萄叶子的形

状,再用牙签画出叶脉。

(2)用泥浆把切好的叶子粘贴在盘沿上。仔细观察一下,葡萄的叶子是有大有小的哦!

D、制作摆放葡萄。将泥巴团成大小相近的圆球形,并摆放到盘子中,用泥浆粘牢。

4、思考与实践

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做出其他形状的果盘和不同的水果吗?自己动手试一试

别忘了,做好之后给爸爸、妈妈“品尝”一下,尝尝“味道”怎么样

第五课:小拖鞋

学习内容:学习小拖鞋的制作方法。

学习目标:1、学习用彩泥制作小拖鞋。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习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小拖鞋。

学习准备:泥,泥浆,雕塑刀,牙签,擀面棍,布等。

学习过程:

1、激趣导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穿的拖鞋的式样可多啦。让我们用泥做双漂亮的小拖鞋吧!

2、观察思考

说一说你的小拖鞋的式样。观察泥拖鞋,你能看出

它是怎样做成的吗?

3、实践探索

让我们用泥板粘接的方法做一双泥拖鞋吧!

A、制作泥板。把一块泥巴擀成板状。

B、制作鞋底、鞋面。先用牙签画出鞋底、鞋面的形状,再用雕塑刀切割

成型。

C、粘接鞋面。先用牙签在粘接处划几下,让表面变粗糙,然后再

涂上泥浆,把泥制鞋顼和鞋底粘牢。

D、装饰成型。你能把你的小泥拖鞋装饰得更漂亮一点儿吗?

4、思考与实践

拖鞋的样子可真多。你还能用这种方法做出其他样式的拖鞋吗?泥拖鞋在特制的窑炉里高温烧制后会就成陶瓷。如果有条件。你也可以试一试。

5、课后小记

第六课:会动的小动物

学习内容:学习会动的小动物的制作方法。

学习目标:1、学习用彩泥制作会动的小动物。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习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会动的小动物。

学习准备:泥,泥浆,弹簧等。

学习过程:

1、激趣导入

小动物当然会动,可是你见过用泥巴做的小动物也会动吗?仔细观察,看看它们是怎么做的?你知道了吗?

2、观察思考:你见过梅花鹿吗?说说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3、实践探索

试着做一只会动的梅花鹿。想一想,鹿腿可以用其他的东西代替吗?

A、做鹿头。把一块泥巴搓成圆球状,捏出嘴巴,再粘上眼、耳、鼻。

B、做鹿身。用一块泥巴搓成一个椭圆形,再粘上一个小尾巴。

C、做鹿腿。

组合粘接

(1)先把鹿腿粘接在鹿身两侧,用手指轻压并抹平。

(2)再用弹簧把头和身体连接起来。

注意:弹簧的两端是分别旋转插入的。

D、装饰成型

梅花鹿身上的花斑点可以用泥球装饰,也可以用硬的物品压印出花纹。

4、思考与实践

你做的梅花鹿的头能摇动吗?想一想,除了梅花鹿,你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做哪种小动物呢?除了头可以摇动,你还可以让其他部位动起来吗?我老狼的眼睛也会动哦!

第七课:有趣的仙人球

学习内容:学习有趣的仙人球的制作方法。

学习目标:1、学习用彩泥制作有趣的仙人球。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习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有趣的仙人球

学习准备:泥,泥浆,牙签等。

学习过程:

1、激趣导入

仙人球四季常青,其形状奇特,具有观赏价值;它的生命力极强,能够克服恶劣的环境在沙漠里生长,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你见过这种植物吗?下面我们用泥巴做一个仙人球吧!

2、观察思考

观察仙人球,说说它的形状和结构特点。

3、实践探索

学习用徒手成型的方法做一个仙人球。

A捏球身

先将一块泥巴搓成椭圆形。

B粘上泥条捏出棱角边

先将泥条从上到下粘接在椭圆形上,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挤捏泥条外侧,使其成棱角边,上部顶点可用工具整理好。

C添加剂

将泥巴搓成小锥形,涂上泥浆,粘接在棱角边上。

D组合整理完成

可以用牙签将几个大小不同的仙人球插接在一起。除了用泥条做刺以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4、思考与实践

怎样才能做空心的仙人球?你还能做哪些有趣的造型呢?你做的仙人球也这么有创意吗?

第八课:漂亮的花瓶

学习内容:学习漂亮的花瓶的制作方法

学习目标:1、学习用彩泥制作漂亮的花瓶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习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漂亮的花瓶

学习准备:泥,泥浆等。

学习过程:

1、激趣导入

各种各样的花瓶不仅能用来插花,还可以作为摆设供欣赏。看着这么漂亮的花瓶,你一定很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吧!

2、观察思考

观察右边的花瓶,说说它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前面哪一课中学过这种方法?

3、实践探索

学习用泥条盘筑花瓶。

A做瓶底

B用泥条盘筑瓶身扩张时将泥条粘在下层泥条的

外侧,收缩时粘内侧。泥条之间用泥浆粘牢。

C瓶身装饰

知道吗,这些波浪花纹也是用泥条做的。你还有更

好的装饰方法吗?

D瓶颈收缩

注意:瓶身的收缩与扩张决定花瓶各部分大小的变

化。

你见过用拉坯机做花瓶吗?

4、思考与实践

你的花瓶做好了吗?用泥条盘筑的方法,你还能做出更有趣的作品吗?如果有条件,可以将做好的花瓶烧制成陶瓷花瓶。

第九课:可爱的泥娃娃

学习内容:学习可爱的泥娃娃的制作方法。

学习目标:学习用彩泥制作泥娃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习重难点:有创意的制作泥娃娃

学习准备:泥,泥浆等。

学习过程:

1、观察思考

2、实践探索

3、制作泥板

4、卷成泥筒

5、做出五官

6、添加四肢

7、对头部进行装饰

学生制作,教师评比。

8、思考与实践

学习泥娃娃的制作过程后,你还可以用泥板成型的方法创作出生活中哪些不同的人物造型呢?

通过实践,你发现了泥巴有哪些特点呢?

9、课后小记

第十课:泥制——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学习内容:学习泥制——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制作方法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习用彩泥制作中国印。

学习重难点:有创意的制作中国印

学习准备:彩泥,泥浆等。

学习过程:

1、观察思考

观察草图幷画出草图

2、实践探索

A、做印身

B、做印纽

C、画图形

D、刻印章

E、完成作品

学生制作,教师评比。

3、思考与实践:

你知道“北京奥运会会徽”的特殊意义吗?用这种方法除了做奥运会会徽之外,还可以做什么?

4、课后小记

第十一课:菠萝

学习内容:

学习菠萝的制作方法

学习目标:学习用彩泥制作菠萝,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习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菠萝。

学习准备:彩泥,泥浆等。

学习过程:

1、导入

A、观察思考:

说说菠萝与其他的水果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

B、制作步骤

将布平铺碗底

铺泥球

做菠萝身

收后

做叶子

装饰叶子

2、思考与实践

借助碗或其他磨具,还能做出许多精美的泥塑作品。课后自己动手试试吧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反思 篇6

这是四年级第一学期的一篇美文。文章中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以自己独特的视眼,欣欣然观望着这世界。一颗充满阳光的心,让她同情着那饱经风霜的修鞋人,善意地用“不用找零钱”的方式给予老人一点无私的关爱;一双充满阳光的眼,让她感觉世界如此美好绚丽,情满人间,爱满心田。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笔触细腻,几个准确的动词,几句朴实的话语,几个含情的眼神,便淋漓尽致地勾勒出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品析词句,把握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教学难点是通过对难句“妈妈说‘你是个好心肠的小姑娘’总像阳光从头顶洒下……所有一切看上去都非常的好。”的品析,理解尊重、关爱便是那从头顶洒下的阳光,浸润人的心扉,世间万物也因此而美丽。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读准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正确运用“不知所云”等造句。

2、通过品读词句,理解难句“妈妈说‘你是个好心肠的小姑娘’总像阳光从头顶洒下……所有一切看上去都非常的好。”,从而把握文章中心,感受到“爱便是那洒下的阳光”激发学生尊敬关爱他人,用真爱拥抱世界的情感。

3、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能通过朗读读出“我”的纯真可爱,修鞋匠的朴实善良。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脉络。

第二课时: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为指导,以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我设计了以下的学习活动

(一)导入揭题,激趣入情

1、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平凡得如同沙砾的人,似乎微不足道,但他们的存在真真切切地给人们带来了方便,不容忽视。你能举一两个例子吗?(擦鞋的,卖早点的,修鞋的……)

2、教师小结揭题:看来,同学们都是有心人,能发现身边这些人存在的价值。昨天,我们学习的《阳光洒下来》中的那个小女孩也有一颗细腻的心,一份真挚的情。她一直关注着大院门口的那个修鞋匠,让我们一起随她去看看那位修鞋匠是怎么工作的吧。“学起于思,而缘于疑”,从“微不足道”到“可以写入文”的鲜明的反差,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品词析句,批文入情

1、这个鞋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章,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2、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然后指名交流。

3、学生会从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找到“老伯伯的手很巧”。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体会鞋匠手艺的“巧”,教师引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并圈出描写鞋匠一系列动作的词:比划、取、划、提、剪、套、合上、按、举、敲、拿、削、磨、摸。让学生反复朗读并想象其一系列动作,从而体会到鞋匠动作的娴熟,如行云流水

一般一气呵成。同时也充分感受到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积累了语言。

4、接着让学生继续交流,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出修鞋匠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可能会从“一张脸有点干,皮肤黑红、皱皱的”,体会到鞋匠每天风吹雨淋,很辛苦地劳作。教师点拨提升:这张脸是饱经风霜的写照,正因为如此他才会熟能生巧,手艺精湛。

学生还可能从“老伯伯捏去原有的断线头……小心地对好包带……”“一把抓住我的书包……仔仔细细地检查”这些句子中体会出老伯是个朴实,工作认真的人。学生的这一理解只是浅层次的,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我”只是一个小女孩,老伯却一如既往地认真帮我修书包,从而提升学生认识,老伯是个朴实,而且能一丝不苟对待每一个顾客的人。

(三)朗读感悟,缘情入境

1、终于,有一天我也需要请老伯帮我修东西了,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想想“我”为什么不要老伯找“零钱”?

2、学生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得到情感的熏陶。先组内交流讨论,后指名交流。学生可以通过“针断了”“老伯伯轻叹一声”“仿佛有什么东西轻轻拍了一下心脏”这些语句体会到“我”看见老伯的针因给我修包而断了,心里感到十分歉意。从“他的眼镜滑在鼻梁上,很像看报纸的外公和做针线的外婆”体会到老伯让“我”联想到自己慈祥的外公外婆,平添几分亲切之感。这是促使我不让老伯找零钱的两个原因。其实原因有三,因引导学生联系前面老伯人物形象的品析,体会到我最主要是因为老伯对工作的认真,对顾客的一视同仁让我感动,想要给予他一些帮助。

3、小结:是啊,诚实的劳动犹如栽花,回报的是姹紫嫣红。我的钱虽不多,但那是对老伯劳动最真的肯定,是一份真情的回报。

4、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自读自悟,走近文本,走进文本,与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再指名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此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要读出真情实感,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四)辩论激情,情动辞发

1、我做了这件事后,担心大人责骂,可妈妈确实爱怜地说我是“傻丫头”,我真的傻吗?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学生通过前文的精读品析,相信会有正确的认识,但教师不应以自己的感受替代学生的感悟,应允许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针对问题展开辩驳。学生会认为“我”不傻,我是尽我的所能在回报老人,给予老人一点真情关爱,也可以看出“我”很尊敬这样平凡的劳动人民。但是并不[排除有学生认为“我”是“有点傻”,那些钱确实能买好多针了。如果我心理过意不去,可以今后多光顾他的生意呀,那样岂不要比施舍的方式更好?对于这一课堂动态生成,教师不应简单的以对错来判别,而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读下文妈妈的“你是个好心肠的小姑娘”,帮助学生理解爱是无价的,金钱在真情真爱的面前是苍白的。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通过这一学习活动,可以创设开放活跃自主的课堂气氛,绽放了思维的火花,情动辞发,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2、在学生对于我到底“傻不傻”的问题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出示:“妈妈说‘你是个好心肠的小姑娘’总像阳光从头顶洒下……所有一切看上去都非常的好。”,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通过前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辩论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这一难点应该是不攻自破。学生会理解那“像阳光从头顶洒下的”就是关爱,正因为有爱才使“我”有一双发现美的眼,感觉一切都是那样美好。

3、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提升总结:我们的心田因关爱而肥沃,我们的灵魂因关爱而饱满。当关爱的阳光洒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们才会抛弃世俗的怨恨,感受到万物如此多姿,生命如此多彩。

4、你用敏锐的眼,善良的心发现身边有需要关爱的人吗?你有过被他人关爱的经历吗?

这个学习活动有机地从课堂向生活延伸,真正立足与学生的终身发展。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尊重普通劳动人民的情感。

(五)作业

1、观察一个身边从事像修鞋匠那样的服务行业的人。

2、写一篇观察日记。

3、给予身边的人一点关爱。

上一篇:关于济南重点小升初面试下一篇:中学党支部大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