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学校工作计划

2023-0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好的工作计划能为我们更好的完成工作拟定方向和实现路径,帮助我们实现更好的成长,在新的阶段,让我们一起来做好计划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二月学校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十二月学校工作计划

全面实施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高校科技工作科学发展

一、“十二五”以来高校科技工作回顾

2011年以来,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总体部署,结合科技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的同步实施,在教育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根据“加强战略性思考、系统性部署和创造性操作”的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宏观设计和政策引导,重点推进了六项工作。

第一、编制发布了《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高校科技工作的核心是推进两个结合,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是由关注数量的扩张转向关注内涵和质量的提高;必须特别强调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是高校科技工作的本质要求,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是高校科技工作的主攻方向,体制机制改革是提高高校科研质量的根本动力。规划明确了“以强化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为主线,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推进协同创新为战略选择,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通过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坚持把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作为本质要求,坚持把推进协同创新作为战略选择,坚持把加强原始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根本保障,坚持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强大动力”的基本要求,确定了“科技综合实力和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国际竞争力和学术影响力显著增强,高校创新体系基本建成”的总体目标,从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关键共性技术有效供给能力、科技人才队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基地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任务,根据目标要求选定了四个方面的战略重点,并且制定了包括“组织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2011计划、加强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培育和建设、统筹部署科技体制改革试点”为主要内容的行动计划,作为推动工作的主要抓手。《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十二五”期间高校科技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高校科技战线都要认真学习领会,用规划的思想理念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第二、制定并组织实施“2011计划”。

为落实胡锦涛同志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历时近一年制定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教育部、财政部于2012年3月联合印发,5月联合召开视频会议,正式启动实施。“2011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第三个体现国家意志的战略性计划。实施“2011计划”,是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的战略举措,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行动。

“2011计划”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推进高校八个方面的机制体制改革(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探索促进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健全寓教于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建立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通过任务牵引和中心建设推动转变高校创新发展方式,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1计划”的实施坚持全面开放的原则。一是面向各类高校开放,只要具备协同创新的基础、具有强烈改革意愿、能够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均可参加;二是广泛汇聚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创新力量,形成多元、开放、动态的组织运行模式。

“2011计划”的实施坚持分层实施的原则。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按照“2011计划”的总体精神和要求统筹规划,设立校级协同创新计划,在具有优势的领域组织优秀团队开展协同创新。支持地方政府设立“省级2011计划”,吸纳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与当地产业和企业组建协同创新体,推进协同创新。支持行业产业部门组织和引导高校、企事业单位共同实施协同创新项目,联合支持协同创新活动。在此基础上,国家每年评审认定一批“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形成分层实施、系统推进的工作机制。

“2011计划”的实施坚持择优认定的原则。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明确有针对性的建设要求、准人条件和评审标准。在高校充分培育的基础上,每年择优遴选出符合“国家急需、世界一流”要求、具有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具备良好机制体制改革基础的协同创新中心,认定为“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

为推进“2011计划”的实施,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组织了全国范围的宣讲活动。2012年5月下旬到7月初,在各地教育部门的积极支持下,在全国各地共组织了32场宣讲报告,753所高校的4500余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二是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研讨与交流。2012年7月中旬到9月初,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着力推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为主题,先后组织召开了北京地区高校、农林类高校、综合性高校、工科和行业类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人文社科领域的6个专题研讨会,交流不同类型协同创新的思路和具体操作细节。三是广泛调研,重点推进。先后考察了60多所高校,听取120余所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筹备情况汇报,参加了40多所高校组织的培育启动和战略研讨活动,重点推进了多个前期基础较好、有一定新思路的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工作。四是研究制订了认定方案。抽调高校有经验的专家成立“2011计划”认定工作研究小组,在充分研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暂行办法》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专家认定细则》等工作文件以及2012年度的认定工作方案并启动了认定工作。

第三、建立科技部、教育部两部协作机制。

和科技部建立两部之间的工作会商机制,共同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我们落实《高等学校“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又一工作抓手。在两部领导的支持下,教育部、科技部于2012年7月联合签署了“关于加强协同创新,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合作协议”。协议围绕“提升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推进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校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促进高校科技平台建设与共享、提高高校科研国际合作水平”五方面确定了十八项重点工作,并就建立定期会商工作机制、加强政策措施的协调配合达成一致。在协议签署前后,我们就一直围绕协议内容组织两部合作项目的实施,主要做了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共同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共同编制了《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产学研合作“十二五”发展规划》。共同和江苏省签订了两部一省“关于推动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支撑江苏省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合作协议”,推动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参与南京无线谷、苏州纳米园建设。二是共同推动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印发了《教育部科技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的通知》,发布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方案。与科技部联合批复了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10所高校成立首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并对首批10个研究院提供了1亿元的经费支持。三足开展学科交叉中心调研工作。联合科技部基础司对浙江大学和同济大学进行调研,充分了解两校在建立学科交叉研究机构方面已有的做法和经验,以及对两部联合支持学科交叉中心的建议和需求。四是共同推进高校科学家工作室的建设。组织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形成了高校科学家工作室后备专家库,已有两个高校科学家工作室在首批六个中入围。五是推进科技资源的共享。组织“中华民族健康与疾病遗传资源共享平台”和“轨道交通基础数据与知识服务平台”两个基础数据平台,对照国家平台标准要求进行自查,争取将两个基础数据平台纳入国家平台。对全国40多所“985”、“211”部属高校大型仪器装备设施进行全面摸底调研、分类梳理和深入分析,为高校大型仪器装备设施平台纳入国家平台做好前期准备。六是共同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两部共同组织对全国86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评价,新评审认定国家大学科技园9家。组织开展“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申报和认定工作。

第四、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建设。

制定发布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在高校科技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围绕该意见的落实,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加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组织修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调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定位。积极争取财政经费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稳定支持。对2011年批复立项的21个依托中央部门高校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建设计划论证,对建设期满的35个实验室进行了验收。组织实施了2012年度工程和材料科学领域5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通过评估发挥“以评促建、带动发展”的作用。二是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督促指导2011年直属高校立项建设的2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按照建设计划任务书要求做好各项建设工作。督促并协助部分直属高校做好2012年信息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指导部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培育组建工作,争取立项建设。三是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国家发改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2-2030年)》的编制。对列入“十二五”建设重点的项目(部署高校牵头6项)通过集中会议交流、逐项调研督促、学术交流讨论等形式进行重点培育,要求相关学校做好项目启动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经与发改委等部门的反复协商,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建设的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经纳入发改委“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将作为试点先行启动建设。

第五、加强学风建设和科研经费管理。

2011年12月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为落实该意见,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联合社科司、监察局研究制定《开展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工作方案》。推动落实各级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办事机构,加强科研诚信规范建设,做到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不端行为查处机制“三落实、三公开”。二是组织学风宣讲。与中国科协签署合作协议,在科学道德和创新文化建设、教育科普资源开发与开放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联合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开展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召开了集中宣讲大会,58000余人参加了各地组织的集中宣讲。要求教育部科技委各学部召开学部工作会议时在会议召开地至少举办一场学风宣讲大会,科技委专家共做学风宣讲报告53次。三是加强宣传工作。在教育部网站开通“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专题,国内250余家网站转载相关新闻报道。组织教育部科技委11个学部推荐了18位优秀科学家的先进事迹,在“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专题网站中进行了集中报道,发挥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

针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我们于2011年12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通知》,重申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科研经费管理的各项政策,切实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管,明确高校一把手的领导责任。为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主要作了三项工作。一是研究制定了教育部未来五年《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计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主要工作任务。二是积极组织试点。选择具有工作基础的6所高校先行试点,重点研究建立符合高校特点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三是联合财务司、监察局组织召开了全国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视频会议。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引导高校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责任,开展自查自纠。

第六、积极抓好体制机制改革试点。

一是稳步推进基础研究特区建设。“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进展顺利,已建立起两校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人员聘用、人才培养等改革措施陆续出台,并取得了一批阶段性科研成果。复旦大学“上海数学中心”启动建设,中心成立了校长牵头的组织管理机构,制定了管理办法和章程,按照国际一流的标准,面向海内外招聘了第一批首席P1人员。根据国务院和中央领导批示,调研了清华大学量子计算中心和数学中心,相关建设方案已经报国务院,将按照基础研究特区机制体制改革的要求支持两个中心的建设。二是深入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加强与地方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联系,建立健全协同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工作机制。督促10所试点高校和甘肃、重庆两地科学制定和完善了11个产学研合作办学、1个科研组织模式改革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推动试点单位围绕改革目标,加快工作进展,制定配套政策。组织试点单位开展经验交流,总结工作进展,交流政策措施及保障条件、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瓶颈制约,研讨2013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和工作推进措施。

按照“常规性工作形成规范、提高效率,开创性工作集中力量、形成突破”的原则,在加强宏观谋划、顶层设计的同时,精心组织策划,努力推进面上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在高校科技战线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高校科技工作蓬勃发展、持续向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2011计划”开局良好。“2011计划”启动实施半年多来,尽管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但是得到了高等学校、行业部门、地方政府、骨干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和积极响应,呈现出积极稳妥的发展态势。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更加坚定了高校实施“2011计划”的信心,增强了高校深化改革的决心,为“2011计划”的实施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和发展空间。二各类高校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已有300余所高校按照“2011计划”的要求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协同创新,有150所高校成立了校级协同创新中心,高等学校正在迎来深化改革的新高潮。三各地政府高度重视,竞相支持,将“2011计划”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新支点。有26个地方成立了省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省级2011计划领导小组”,22个省市自治区落实了2012年度“省级2011计划”的专项经费。四行业产业部门鼎力支持,骨干企业主动加盟。近50%的大型骨干企业实质性地参与到高校的协同创新中心组建之中,已承诺和落实的新增资源超过200亿,高校协同创新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五社会各界积极支持,踊跃参与。2/3以上的中科院研究所、60%的行业骨干研究院所以不同方式参与到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组建当中。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中不断涌现出新的经验和新的思路。

2012年,共收到89所中央直属高校和31个省市自治区推荐的167项“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申请,其中面向科学前沿类29项,文化传承创新类28项,行业产业类55项,区域发展类55项。“2011协同创新中心”专家认定工作自2013年1月12正式启动。经初审确定了35家协同创新中心进入复评答辩。通过复评答辩,确定了17家协同创新中心进入现场考察。

“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评审标准非常严格,在党组“宁缺毋滥、树立标杆”的要求下,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有实效的标准,认定内容高度聚焦到“明确的协同需求、雄厚的协同基础、有效的协同机制和明显的协同增效“上。首批认定工作,就是要遴选出若干扎扎实实先行先试,通过推进机制创新取得一定协同成效的“协同创新中心”,为明确今后操作的思路和模式树立标杆,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全国高校实质性推动计划实施。

二是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依托高校新建2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占新增总数的60%;新增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新增3个国家能源创新研究基地,新增国家空中交通管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特色学科重点实验室1个。组织6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申报2011年创新能力建设。立项建设22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40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进行了验收。华中科大大学承担的“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北京科技大学承担的“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高校和军事医学科学院联合承担的“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一北京基地”开工建设。

三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有了新成绩。两年来,55位高校专家当选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占新增选总数的53%以上;共获得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资助42项,占资助总数的70%,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74人,占新增总数的66.8%;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2项,占资助总数的78%。继续组织实施“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1-2012年共遴选资助创新团队196个,新世纪优秀人才2175人,为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研究拟定了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十二五”规划,新建79个“111计划”引智基地及10个地方高校引智基地,完成了102个引智基地的评估工作。3所高校获得科技部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认定,8所高校获得科技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认定。

四是科学研究能力有了新提高。两年来,高校牵头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133项,占项目总数的68%;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89项,占项目总数的67%;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11个民口重大专项近1/4的课题,获得经费支持近1/4。高新技术领域经批复立项由高校承担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共计228项,国拨经费约24亿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476项,国拨经费约27.3亿元。科技部仪器开发专项高校牵头承担16项,总经费近5亿元,总立项项目中超过90%的项目有高校作为项目子任务承担单位。基金委仪器研制专项牵头30项,资助经费4.47亿元。高校承担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立项206项,占总项目数的1/3。承担各类国防科研项目近5000项,获项目经费近70亿元。2012年全国高校科技总经费已达1150亿元。两年来,国家三大奖高校共获得397项,占总数的71%。高校为第一单位的296项,占总数的52%。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7项,占总数的61%;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74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70%,5项一等奖项目均为高校获得;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276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73%。

二、高校科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党的十八大对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今后五到十年,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时期,是国家由大变强的重要历史阶段。需要高等学校更好地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特殊作用,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服务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为国家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从宏观层面看,高校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主要有六个方面。

一是国际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发展进入了活跃的创新阶段,国力的竞争主要是创新能力的竞争,科技竞争已经从技术层面前移到基础研究,且竞争的焦点正日益向知识、人才和机制创新等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聚集。发达国家希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而新兴的经济体则大幅度增加投入,希望借此赶超发达国家,实现弯道超越。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因此,优化创新机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的投入和吸纳,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高层次创新人才聚集、培养能力,是坚持科学发展、增强国家核心竞争能力的迫切需求。

二是我国面临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30多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也在增大,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需要解决的是三个问题:一是推动产业升级解决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处于低端的问题。我国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科学研究积累不够,原始创新能力不强,许多基础性、原理性问题没有解决。只有通过原始创新,才能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互动,建设附加值更高的产业体系,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实现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二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关键共性重大技术问题和开发重大技术装备,形成新的技术体系。三是解决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资源环境的压力巨大。我们必须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避免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老路,这有赖于我们在能源、资源、材料、生物、地球、环境等科学领域有新的突破。因此,提高解决关系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支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已成为当前十分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三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面临新的突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要以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同时也提出要建立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十一五”以来,通过构建一批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建设一批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紧密合作,推动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降低技术对外依存度,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而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解决重大战略性科技问题,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则需要通过完善学科体系建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强化战略领域的知识基础积累,提高原始创新、知识创新的能力来支持。温家宝同志在中国科协第八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基础与战略前沿研究积累不够、能力不强的问题逐步显现,这些问题如果不抓紧解决,将成为制约我国长远发展的新瓶颈”。深入推进科教结合,加快建设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必将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第二个突破口。

四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从1998年扩招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我们用十多年时间,把中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快速推进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高等教育的生源逐步减少并趋于平稳,规模扩张的任务已经基本结束。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新的历史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高质量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在国家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关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高质量的智力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最主要的方向,就是鼓励高等学校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形成学校的优势和特色,破解“千校一面”的局面。高质量高等教育最核心的内涵,就是通过大力增强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来大幅度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促进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紧密结合,在服务国家的战略需求中形成学校的优势和特色,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当前推动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需求。

五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4月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重要讲话,对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讲话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再一次强调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明确指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要以重点学科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高为突破,加大支持力度,健全长效机制”,“鼓励重点建设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到目前为止,全国高校科学院院士人数的73.8%、工程院院士人数的54.4%、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的79.29%、长江学者的80%以上集中在排名靠前的36所重点建设高校。36校拥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国高校总数的76.6%,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占全国高校总数的54.6%,国家工程实验室占全国高校总数的47.1%,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全国高校总数的37.5%。2010年,36校科技经费总和占全国高校总数的47.4%,其中政府资金占全国高校总数的52.1%;36校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占45.1%;技术转让收入占47.8%。一批高水平大学的优势学科在科研装备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都已基本具备冲击世界一流的能力,正处于由量变向质变跨越的前夜,而实现这个跨越的根本在于体制机制的突破。如果说14年前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是吹响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军号的话,胡锦涛总书记这次讲话不仅是进一步强调了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战略意义,同时也明确了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可以说是吹响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冲锋号!建设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一流学科,推进若干大学冲击世界一流,是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六是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挑战。2012年7月6号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十八大前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胡锦涛同志、温家宝同志、刘延东同志分别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会上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会议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强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任务,对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核心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并建立完善与之配套的政策环境和支撑条件,关键是系统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科技资源配置的决策体制、科技评价体系、科技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科技人员评聘管理制度,重点是全面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会议明确要求加快推进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上取得重要突破。推进科研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既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现实和紧迫的任务,也是高等学校面临的重大挑战。

从工作层面看,我们也至少面临着必须认真面对的三大挑战。

一是“2011计划的实施”要求我们要有更大的改革创新的勇气、更多的组织协调的智慧、更坚韧的执行能力。“2011计划”是一个以任务牵引的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带动高校改革发展的计划。其目的是通过计划的实施助力解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方向和路径问题,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引导高校转变发展方式。必须站在学校整体发展、形成应对国家重大需求的优势和特色的战略高度做好顶层设计;必须跳出科研看科研,站在推动学校机制改革的高度做好谋划并协调各方力量;必须按照确定的改革方向,克服各种困难持之以恒地努力推进。在推进这个计划的过程中,要发挥好科管部门的参谋作用做好方案设计,并在学校党政班子的领导下,充分调动学校各部门支持改革、推动改革的积极性。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提高科管队伍能力、让科管队伍在学校改革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一个重大机遇。

二是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需要我们率先更新观念。中共中央[2012]6号文件要求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文件的任务分工,明确了教育部牵头的5项任务和参与的28项任务,包括“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按照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调整学科设置、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高校创新能力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改革完善科技评价体制和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等等,其核心是调整高校发展方式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使高校在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我们来说,首当其冲的就是要率先更新观念,尽快实现在工作理念上从关注数量的扩张向关注质量和内涵的提高的转变,在科研目标上从关注“成果”的多少向关注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转变,在科研组织方式上从分散、封闭、重复、竞争向协同创新、形成合力转变。只有真正转变了观念,才能突破原有的运行机制而形成新的运行机制,才能不断创新出新的方法、真正推动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

三是加强科研经费监管需要我们调整和完善科技管理组织构架。加强科研经费监管,从本质上来说,是由于高校科管工作内外部条件都发生了变化而提出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从外部来看,国家科技投入越来越大,期望也越来越高。从内部来看,我们要实现从数量扩张为主向以质量和内涵的提高为主的转变,必须真正下功夫解决叫了多年的“重争取、轻过程管理”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加强科研经费监管,实际是要在我们原有的以争取项目和经费为目的的组织构架上,建立面对项目的服务和监管的组织构架。所谓监管主要是要强化服务能力。要强化服务能力必须有组织保障,形成对外组织项目和经费争取,对内强化服务和监管能力的新的科研管理组织架构。这也是一场改革和创新,也是对我们的挑战和机遇。

三、2013年高校科技工作的要点

2013年高校科技战线的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任务,落实中央[2012]6号文件、高校“十二五”科技规划的部署;按照“加强战略性思考、系统性部署和创造性操作”的要求,坚持“常规性工作形成规范、提高效率,开创性工作集中力量、形成突破”的原则,以实施“2011计划”为关键抓手,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加强高校创新体系建设,提升高校创新能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一)组织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

扎实做好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工作,总结有效做法,树好典型。继续组织宣传宣讲活动,着力引导高校发展方式转变。切实加大组建培育工作的指导力度,加强与部门、地方的协调沟通,争取社会各界更大的支持,引导高校加快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制定“2011计划”的总体发展规划。完善“2011计划”的制度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研究制订《2011协同创新中心暂行管理办法》、《2011计划专项经费暂行管理办法》以及《2011协同创新中心绩效评价和评估暂行管理办法》。组织开展2013年度申报认定工作。

“2011计划”的实施坚持以机制创新为特色、以改革成效为标准的基本要求。“2011计划”是一个改革性的计划,强调多方汇聚、有效协同,参与的各方既可以是强强联合,也可以是优势互补,但要求实质性参与和发挥作用。体制机制改革强调改革的可操作性和执行落实效果,目的是打破协同创新中的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聚集所遇到的壁垒。形成有益于机制体制改革的协同创新机制,并使两者有机结合,是“2011计划”的核心,也是计划的本质要求和成功关键,更是实施操作的难点。

各高校应该要再次对于“2011计划”的总体精神和要求进行学习,统筹规划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计划和方案,落实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组建中的各项保障制度,真正做到在具有优势的领域组织优秀团队开展协同创新,并把机制体制改革和中心运行管理落到实处。一是加强学习“2011计划”的精神和本质要求。结合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思路和经验,充分领会“2011计划”的目标、精神和要求。二是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考虑。“2011计划”是一个校长工程,学校领导层面要统筹全校学科优势,考虑清楚了再推进实施,而不仅仅是相关的学院和学科自下而上的推进。三是要加强资源汇聚和投入,保障中心运行发展。“2011计划”是一个改革的计划。学科上的整合,人事制度的改革,都需要成本投入保障,维持中心的正常运行也需要充足的成本保障。资源汇聚包括学校本身的投入,但更多的是发挥协同创新的聚集作用,充分利用国家、行业等方面的现有资源,积极吸纳地方、企业以及国内外社会的支持与投入。没有稳定的资源投入和保障,“2011协同创新中心”不可能顺利的发展和运行。四是找到制约发展的关键,重视机制体制的突破。只有机制体制的突破,形成涉及多方面、系统性的综合改革,才能转变高校办学治校理念,促进优秀创新团队的形成、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标志性创新成果的产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

各地政府应做好“省级2011计划”的设立和管理,吸纳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与当地产业和企业组建协同创新体,组织和引导高校、企事业单位共同实施协同创新项目,推进协同创新,利用“省级2011计划”,探索提高省属高校创新能力的新路子。“2011计划”的实施只有胜利者,没有失败者,只要去做,去实施,不论是否进入国家认定的范围,学校各项工作总有收获。

(二)以评价奖励改革为切入点,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改革。

贯彻落实中央[2012]6号文件。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文件,协调相关司局完成教育部负责的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分工任务年度工作,积极配合完成参与任务。研究制定《关于改进高等学校科技评价的实施意见》及评价实施方案,推进高校科技评价改革试点工作。研究制定《关于高校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意见》。继续抓好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深入推进高校基础研究改革特区试点和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三)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

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升高校基础研究创新能力,增强高校承担国家基础研究任务的实力与水平。联合科技部启动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建设。制订《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暂行办法》,加快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与培育,组织高校承担“十二五”规划的部分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加大对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和建设的指导力度。完成《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修订,调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定位,完善和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布局。

(四)加强技术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组织创新和过程管理,提升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和技术创新、技术支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大对高校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技术创新基地建设的指导力度,完善和优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布局,推进高校技术创新基地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机制体制改革,加强能力和内涵建设。加强产学研结合的机制体制创新,总结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模式和有效经验,推进高校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深化教育部与广东省、江苏省、天津市的省部合作工作,推动高校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继续推进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试点。完善教育部B类重点实验室布局调整。研究军民融合、寓军于民的科研体制机制,制定《高校国防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加强需求对接,重视质量管理和过程管理,指导高校提高承担各类国防科研计划的能力。研究提出推动高校科技资源及仪器平台资源开放共享的实施意见。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和辐射工作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五)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调整完善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的评审指标体系,坚持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统筹考虑,把科教结合的理念贯彻始终。积极参与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实施,培育科学家工作室,组织推荐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示范基地。继续推进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落实规划、完善布局。努力增加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投入,加强对高校具有研究基础和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的培育支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优化科研环境,弘扬创新文化。

加强部门间合作,落实教育部与科技部、科协的合作协议。加强科技管理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地方和高校科管干部培训。围绕高校科技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战略研究和政策咨询,抓好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培育建设。继续推动学风建设机构、学术规范制度、不端行为查处机制三落实、三公开;加大优秀科学家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推动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制度化、长效化。继续抓好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试点,组织高校开展自查自纠,指导高校全面落实“全国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视频会议”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三个文件精神。扎实推进科普工作,将科普工作纳入高校科技评价体系。

(七)大力推进高水平实质性的国际科技合作。

积极组织引导高校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国际科技合作发展规划。结合“2011计划”,制定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的建设办法和实施方案。依托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际合作联合研发基地。推动高校积极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或区域性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支持优秀科学家到国际科技组织、学术组织、标准组织、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任职。鼓励高校举办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国际学术期刊,提高我国在国际学术领域影响力。

作者:王延觉

第2篇: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工作,培养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的职业农民与农村实用人才,2011年12月30日,农业部印发了《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各级农广校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以培养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实用人才为重点,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生产服务技能为核心,以人才培养进村化、教学模式多样化、办学手段现代化为发展方向,坚持教育与培训并重、远程教育与实践教学并重、满足农民的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需求并重,实现“十二五”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任务。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农广校”)是农民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农民培训、职业农民教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根据《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和《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有关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国各级农广校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总体要求,始终坚持以农为根、以教为本、特色立校、育才强农的办学思想,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和创先争优的精神,积极推动教育培训和自身建设持续快速发展。

(一)培养大批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培养农村实用人才66万人;推进农村高等职业教育,中专后继续教育和合作高等教育培养22万人;承担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绿色证书等工程项目任务,培养专业农民2516万人,职业技能鉴定获证120万人;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2亿人次。

(二)体系建设明显加强

推进体系发展,各级农广校达到2577所;各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达到2111个,增加21%。推进县级农广校建设,开展县级农广校办学水平评估,A级校达到481所、农民培训先进校和中等职业教育先进校各100所。推进队伍建设,专兼职教师达到63525人,增加54%;中央农广校对A级县校校长进行全面轮训,地方各级校加大办学人员和专兼职教师培训力度。

(三)条件建设取得实效

基本建成了中央农业广播电视教育中心大楼,为建立国家级农业技术媒体资源库和农业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部分基层农广校建成了集教育、培训、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楼,办学条件得到一定改善。办学经费不断增长,2010年办学经费与“十五”末相比,增加67%,教学实习基地扩大116%。远程教育手段得到加强,新建2个卫星直播分中心;农村“大喇叭”广播站新建7000个,达到12000个;卫星接收小站新建551个,达到1615个;建成“农广在线”视频网站,开发移动数字多媒体播放器(农业技术多媒体资源库)。11所省级农广校承担了农业高技能人才鉴定体系建设项目,职业技能鉴定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四)开发大批教学媒体资源

建立统分结合的多种媒体资源开发机制,中央农广校组织制作广播节目939个专题1414集,电视节目1890多种,930多小时,组编出版文字教材310种。地方各级农广校有针对性地开发区域性、乡土性媒体资源,累计制作广播节目65000小时、电视节目5700小时、计算机课件51000个,编印文字教材和培训资料63000种。

(五)调查研究深入细致

开展大规模农民教育培训调研,对全国31个省(市、区)、225个县(市)、1.9万个农户进行入户问卷调研,基本掌握了农民素质现状、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特点、县域职业教育资源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情况,为有关部门制定农民教育培训和县域职业教育政策提供了参考。成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农村教育专业委员会,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等4个研究基地,完成《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战略研究》等一批重点课题,出版《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基本情况调研报告》、《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研究论文集》等一批专著和论文集。

(六)宣传和对外交流更加广泛

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报道,呼吁社会各界对农业和农民教育的重视,营造有利于农民教育培训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远程教育领域的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全面提升对外交流合作能力。实施“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等项目,引进在线课程设计开发与管理方面的先进理念与实践经验。选派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国外考察和培训,邀请国外专家来访,有效拓展了国际视野,宣传了中国的农民教育培训和农广校的作用。

(七)建立服务中心工作联动机制

创新农民教育培训形式,充分发挥农广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组织实施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行动。针对突发禽流感等疫情和低温雨雪冰冻、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各级农广校快速反应、上下联动,组织专家制播减灾、抗灾节目,开展抗灾技术培训,指导当地群众科学应对灾情、恢复生产。服务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编制水稻等10个产业技术农民培训大纲,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培训。

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速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三化同步”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推进农业现代化,关键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切实将我国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轨道上来,这对农民教育培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全国农广校系统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政策环境前所未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颁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农业部等部门颁发《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规划》,对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民教育培训作出战略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农民教育培训的支持政策体系将更加完善、资金投入力度将不断加大、关注支持农民教育培训的社会氛围将进一步改善,这为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形势任务更加紧迫。站在粮食“八连增”,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高起点上,破解农业生产资源刚性约束的束缚,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繁荣农村经济,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面对大量青壮年农民转移,务农农民数量萎缩、结构失衡、素质下降的实际,迫切需要农广校利用天网、地网、人网合一的优势,在普及宣传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以及党的强农富民政策中发挥主渠道作用;随着农业产业升级、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农村土地流转和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出现了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出现了农村经纪人、植保员、防疫员、沼气工等大量新的职业和岗位,迫切需要开展系统性技能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和农民中等职业教育;随着大联合、大协作、大培训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格局逐步形成,更深层次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结合,迫切需要农广校利用从中央到乡村办学体系健全的优势,发挥上引下联搭建农民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农广校系统作为国家农民教育培训的专业机构肩负着重要使命,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存在问题必须重视。一是能力建设亟待加强。校长队伍的创新能力、开拓能力、管理能力与事业发展要求极不适应;专职教师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亟待提升。二是基础条件建设缺位。办学经费投入长期不足,县级农广校基础条件建设明显不足,C级校以下占20%多,硬件条件、教学手段亟待改善。三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任务繁重。农村劳动力结构、农业生产主体发生深刻变化以后,现行农民教育培训目标任务、教学模式、办学路径、方式方法、管理制度、教学质量都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四是办学支持政策不足、竞争日趋激烈、招生组织难度不断增大。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农广校体系建设和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主动适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以培养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实用人才为重点,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生产服务技能为核心,以人才培养进村化、教学模式多样化、办学手段现代化为发展方向,坚持教育与培训并重、远程教育与实践教学并重、满足农民的现实需求和长远发展需求并重,培养造就大批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教育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办学体系更加健全,教育培训能力显著增强,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水平大幅提升,农民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作用更加突出,主渠道地位更加牢固。

扩大办学规模。有组织地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25亿人次,使接受培训的农民掌握1~2项实用技术;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培训和绿色证书培训500万人,职业技能鉴定200万人,农民创业培训10万人,逐步提高承担阳光工程培训任务的比重;培养农村中等职业人才75万人,对提升农村实用人才学历层次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继续开展中专后继续教育和合作高等教育,培养高等专业人才25万人,培育大批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提高办学质量。教育培训针对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内容实用实效,形式喜闻乐见,效果农民满意。接受教育培训的各层次学员,知识得到丰富,技术得到提高,能力得到提升,达到相应的培养目标,成为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农广校办学在政府部门有位子、农民心中有口碑。

巩固发展体系。保持各级农广校主要由农业部门主管的体制不变、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变、独立设置办学的格局不变。依托农业部门或县域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和健全农广校体系。加强条件建设,使达到A级标准的县级农广校比例提高到40%。依托县级农广校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覆盖率达到100%。

提升教育培训能力。专兼职教师队伍规模扩大到10万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校长和管理人员队伍能力不断增强,工作水平逐步提高。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加大,县级农广校建立实训基地的覆盖率达到100%,教学媒体资源开发步伐加快,远程教育手段得到强化,办学质量明显提高,中央和省、县、村三级农民教育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健全。

四、主要任务

(一)广泛开展普及性培训

运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科技明白纸,以及乡村社区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多种形式和途径,普及科学知识,传播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和农情预测预报信息,宣传农业农村先进经验和强农惠农政策。通过大容量、快速度、多频次、广覆盖的培训,引导农民学习新知识,树立新观念,增强质量安全、资源环境保护、文明健康生活和法律等意识,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二)深入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根据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重大农业工程项目需要,面向农业生产一线劳动者,开展高产优质新品种、高产高效种养技术、农机农艺融合新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动物疫病防控技术、防灾减灾技术、农产品加工和运销技术等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培训。结合农时季节,因地制宜,综合运用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田间学校、流动课堂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利用每年冬春农闲季节开展农民科技大培训,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产业发展能力。

(三)着力开展农民证书培训

积极承担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等农民培训项目,对农民进行系统产业技术和技能培训,重点增强农业生产经营、农村服务等领域从业农民的职业技能。主要面向种养大户、生产能手等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和绿色证书培训,培养生产经营领域具有绿色证书的专业农民;主要面向农村经纪人、农机手、动物防疫员、植保员、沼气工、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等,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农村服务领域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农民,提高他们的生产经营服务水平和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就业能力,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四)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教育

继续实施农村实用人才“百万中专生计划”,重点面向村组干部、种养大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等,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使农民职业教育深度融入当地农村农业产业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开展送教下乡,探索和完善半农半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根据县域、乡村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结合产业设置专业和课程,结合农业生产季节安排教学计划,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需要选择教学地点、时间和方式,农民干什么、学什么、学中干、干中学;针对农业生产实际,开发针对性强,农民易懂易学的文字教材和媒体课件,骨干专业的核心课程课件配套率达到90%以上;不断完善农民职业教育评价制度,建立健全以学员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多元主体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继续开展中专后继续教育和合作高等教育,推进高等教育进农村,为农业农村生产一线培养高层次人才。

(五)扎实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民创业培训

依托各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采用“把新农村建设先进村作为课堂,把农村优秀带头人请上讲台,把新农村建设先进经验作为教材”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大学生村官培训,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增强信心、提高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素质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队伍。对有一定产业基础、文化水平较高、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和返乡农民进行创业培训,使他们树立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方法、提高创业能力,促进其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办农业企业。

(六)积极开展农业远程教育

利用农广校卫星网络系统,开设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大讲堂,对农技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开设现代农业科技大讲堂和农耕文化大讲堂,重点讲授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农技推广的新理论和新模式,农业政策和法规,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和模式,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状况等,普及现代农业知识,弘扬传统文化。开发在线课程,利用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农广在线和各地农广校开设的互联网站,开展在线课程教学、辅导答疑和考试考核,实现开放办学和远程教学。

五、实施重点

为确保实现“十二五”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任务,启动实施全国农民教育培训能力巩固提升行动,重点推动以下五大工程建设:

(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程

大力推进送教下乡,推进培训教师、媒体资源和人才培养“三进村”,把农民教育培训办到乡村、办到合作社、办到企业,为农民创造更加便利的学习条件。结合国家粮食主产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一批送教下乡示范村,引导和支持各地积极探索适应农民教育培训规律、农业生产和农民学习特点,具有农广校办学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推进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采用工学结合、农学交替、分段学习、半农半读等方式,方便农民完成学业。不断提高农民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加强特色专业、精品专业建设,改革农民教育培训评价制度,建立健全以学员为中心,以实践能力为本位,多元主体参与的农民教育培训质量评价体系。

(二)资源整合创新工程

加强广播、电视媒体资源综合利用,继续办好中央电视台《农广天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栏目和地方电台电视台的教学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倡导各级农广校共同参与开发文字教材、音像教学节目和计算机课件,集中体系智慧,开发具有鲜明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农民教育培训教学资源;倡导区域性教学媒体资源共同开发,利益共享,加强区域性教学媒体资源建设和综合利用;建立优秀教学媒体资源评优制度,促进各种教学媒体资源质量不断提升。利用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农广在线”等网络平台,建立网上课堂,为各级农广校开展网络教学提供支持,积极探索组建农民教育培训网络电视台,提高为农服务能力。

(三)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以提升能力为核心,分层次、分步骤对各级校长、教学管理人员、辅导教师实施轮训,以提升领导和管理能力为核心,着力打造适应农广校事业发展、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优秀校长队伍。以提升教学能力为核心,着力打造一支熟悉农民教育培训规律和远程教育特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以提升教学规范化管理能力和水平为核心,打造一支能力强、水平高的优秀教学管理人员队伍。选聘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和农村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吸引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推行导师制度,建立教师与学员稳固、长久的教学服务关系,使教师成为学员生产实践的师傅,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开展教学能手评选和优秀课件评比,鼓励教师努力钻研业务,强化能力。倡导教师“下基层、接地气”,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转变思想、改进作风,创先争优,办农民满意的教育培训。

(四)基础能力与条件建设工程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县级农广校设置基本标准,明确县级农广校办学必须达到的基本条件。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的支持,开展标准化县级农广校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充实教学设施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创建农民教育培训示范学校。依托区域产业特色鲜明、办学条件较好的省、市级农广校建立特色现代农业培训基地;依托各级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建立教学实训基地。在中央农广校和各省农广校建设国家和省级教学媒体资源开发和传播中心;在县级农广校建立教学媒体资源接收和转化中心;在村级教学班建立教学媒体资源应用和辐射点,强化远程教育手段,提高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化水平,努力构建农业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五)制度与机制构建工程

加强制度建设,健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制度,完善送教下乡和半农半读的各项管理制度与考核评价制度,实现中等专业教育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建立新型绿色证书制度,使培养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形式更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实际需求;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现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有效衔接,全面推行农民职业教育“双证制”。推进产教结合,建立和完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场所等与农业生产需求、农民意愿紧密结合的导向机制。推进农广校与职业教育中心合作,实行错位发展、合作办学,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探索建立农教结合工作机制。推进远程教育与实践教学结合,既重视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应用,又注重对学员实践技能的培养,建立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相互补充,远程教育与现场指导相互结合,知识与技能培养并重的远近结合教学机制。推进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加强理论研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农民教育培训之路,建立广泛的合作交流机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和农广校工作,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农广校的重视与支持,突出农民教育培训的公益性质,强化农广校的公益性地位,将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和农广校建设纳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将农民教育培训和农广校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支持政策,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充分调动办学人员的积极性,提升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能力。加强与联合办学单位的沟通和协调,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重视和支持农广校发展。

(二)争取政策支持

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教育、发展计划等部门支持,将半农半读的农民中等职业教育纳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助学范畴,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农民免除学费。争取各级财政设立农民教育培训专项,用于农广校等机构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争取将县级农广校标准化建设纳入国家或省级农业(或教育)基本建设范畴,设立农广校基本建设专项,改善办学条件,增强教育培训能力。

(三)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广泛宣传农广校在农民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和特色优势,弘扬农广精神和农广文化,提升农广校的社会影响力,营造有利于农广校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国际合作,争取并实施好国际合作项目,扩大远程教育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对外学术合作和交流,努力扩大并提升农广校在国际远程教育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第3篇:棉纺织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规划

为了保障棉纺织行业健康发展,根据《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纲要》、《纺织工业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要求,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制定了《棉纺织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规划》,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一规划。

To guarantee the lifeful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China Cotton Textile Industry Association has formulated the 12th Five-Year Plan for China’s Cotton Textile Standardization grounded on the targets and requirements prompted by The Outline of the 12th Five-Year Plan for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China Textile Industry and the 12th Five-Year Plan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of China Textile Industry. This paper presented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this Planning.

加强棉纺织标准化工作,是纺织行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规范技术、方法、产品和产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严谨的技术标准。为了保障科学发展观在棉纺织行业顺利实施,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纲要》、《纺织工业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要求,特制定《棉纺织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棉纺织标准化工作回顾

1.主要工作进展

“十一五”期间的棉纺织标准化工作整体上按照计划实施,较好地完成了主要工作任务,基本满足了棉纺织行业产品发展的需要。主要工作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完成了现行纱布标准的清理、分析和评价

以提高现行产品标准的时效性、适用性与协调性为目的,着眼于科技进步和生产需要,组织行业专家,对现行的多项产品标准进行清理、分析和适应性评价,提出了整体性评价意见,为今后的标准化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2)产品标准向国际标准看齐

随着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新纤维的不断涌现,棉纺织纱、布新产品不断增加,棉纺织制定新产品标准数量不断增多。“十一五”期间已有本色纱布标准 74 项(表 1)、色织布标准 16 项、牛仔布标准 5 项,其中国家标准 14 项,行业标准 81 项,全部为推荐性标准。其中产品标准 66 项,方法标准、基础标准 29 项。相应配套的方法标准和基础标准大多是等同、等效、参照ISO标准,基本适应各大类常规品种的需要。

(3)建立了标准化工作新机制与标准系列化制修订模式

为适应标准化工作新形势要求,提高标准质量和适用性,按照新的标准化工作思路,基本建立了由生产、科研、管理等多方面专家参与,专职与兼职标准化专家协同的标准化工作新机制。基本形成了相关标准系列化同步制修订模式,促进了标准之间的协调统一。

(4)跟踪国内棉纺织新技术,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十一五”期间,我国棉纺织行业的发展已完成了由传统技术向数字化控制技术的转化,而且正在向信息化技术体系过渡。纺织标准化紧跟新技术发展的步伐,积极跟踪国内外新技术的发展,密切关注国外科技发展和相关技术标准信息;加强与ISO及其他国际标准组织的联系,积极参与了国际标准化活动;组织翻译、出版了国际标准汇编和国外标准化动态信息;对已成熟且符合我国国情的国际标准,予以转化或直接采纳为我国国家标准,逐步缩小了与国际标准化水平的差距。

(5)加强了标准宣传和信息服务

建立了“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网站”,及时宣传标准制定、发布、实施等信息,咨询、解释标准技术问题,网上征集标准反馈意见,畅通了标准信息渠道,提供了标准化信息服务。为今后棉纺织产品信息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6)组织有关标准的培训工作

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纺织人才交流培训中心联合举办全国棉纺织(色织)行业标准学习班,分析国内外标准的差异,传授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基本方法。

(7)组织起草节能降耗水平标准

中国棉纺行业虽然长期以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属于能源消耗和原料消耗的大户之一。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全球经济化的发展,我国纺织工业的生存发展又一次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原材料不断涨价,水、电成本急剧攀升,棉纺企业发展形势更加严峻。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十一五”期间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号召企业“向科学管理要能源,向技术进步要能源”,坚定不移地竖立科学发展观,加强能源基础管理,狠抓设备改造和节能技术措施的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节能、降本、增效的成果。在标准制修订上也结合企业意见,重新制定纯棉纱布单耗标准水平。让企业能够找到目前企业在节能方面,在行业内所处的地位。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棉纺织标准化工作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信息更新和应用服务标准建设的力度相对薄弱

棉纺织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标准化的需求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在不断增加,而新技术标准相对滞后的问题依然存在。“十一五”期间基于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但在标准的建设上仍然滞后于生产。

(2)标准化工作的经费投入依然不足

标准化工作是公益性工作,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十一五”期间虽然加大了标准化经费投入,但当前标准制修订成本高,标准化需求范围明显增大,标准化经费仍显不足,影响了标准制修订的进度和宣传贯彻的质量。

(3)标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不够充分

“十一五”期间对现行标准进行了认真的评价和清理,特别是采用同类标准系列化同步制订的方式,增强了相关标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但是,由于标准制修订方式的改革需要一个过程,标准体系还不完善,系统化和相互间的协调性还不够。

(4)标准还缺乏系统管理机制

目前棉纺织行业从产品管理项目中包括本色纱、本色布、染纱线、色织布、牛仔布等产品,在协会管理章程中,色织布技术委员会、牛仔布技术委员会是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的分支机构,但上述产品标准归口单位却不是一个单位,很难形成统一管理体系。尤其近年来色织布、牛仔布归口单位启用修订标准的起草单位,在行业内为不知名中小企业,标准也没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试套工作,修订后标准很难代表广大企业产品质量要求。

二、“十二五”标准化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继续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棉纺织企业的发展,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保持棉纺织业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建立和完善标准化体系,加快关键技术、产品标准的制修订,不断提高标准的科学性、时效性、实用性和协调性。

2.基本原则

(1)需求为牵引,应用为导向

以棉纺织行业科学发展应用的需求为牵引,以提高纱布标准在行业发展中的适用性为导向,大力推动棉纺织标准化工作。

(2)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标准处统一规划和协调下,整体构建棉纺织标准体系框架,完善相应的标准系列;采用同类标准系列化同步制修订方式,按照基础先行,急用先上,分步实施的方针,加快标准制修订步伐。

(3)采用最新科技成果,提高标准水平

充分吸纳国内外棉纺织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实践成果,加快制定新技术、新产品标准,提高标准的时效性、适应性和技术水平。

(4)标准制定为主,兼顾急需技术规定

为加快标准制定效率,提高标准的适用性,对某些尚未完全成熟的技术在先期技术试验和生产验证的基础上,及时制定、发布暂行技术规定或指导性技术文件,再转化为正式的技术标准。

三、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与具体措施

1.总体目标

建立并不断完善动态、科学的棉纺织标准体系;面向国家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制修订一批急需、适用的基础性和专业性标准,初步解决标准数量不足、严重滞后于生产的矛盾;加大标准的宣传、培训力度,促进标准的贯彻执行,提高我国棉纺织标准化水平。

2.重点任务

(1)建立和完善棉纺织标准体系,加快关键基础性标准制修订

根据棉纺织技术发展和成果应用与服务的特点,在深入分析和研究各类标准的定位、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棉纺织标准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基本建立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可扩展性、协调性以及结构化的棉纺织标准体系,并不断完善和更新。同时要加快基础性标准的先行研究和制修订,重点开展国家基本技术规定、名词基本术语等方面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2)理顺棉纺织产品标准管理机构

本色纱布标准在现有管理基础上,根据国家标准委员会要求,成立棉纺织标准分技术委员会。协会要协调好与牛仔布、色织布归口单位关系,色织布和牛仔布技术委员会要参与到标准管理当中去。

(3)促进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继续跟踪国际科技发展和标准化工作动态,保持与ISO及其他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联系,积极参加、承担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同时,对于成熟且符合我国国情的国际标准,加快向我国国家标准的转化,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3.具体措施

(1)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整棉纺织标准结构,缩短制修订标准周期,增强标准的时效性,保证标准的覆盖面。重点制定市场急需的标准,逐步拓宽新标准制定的领域,使标准在规范市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加快采用国际标准步伐,到2015年,80% 产品标准要基本与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接轨。

(3)逐步拓宽棉纺织标准范围,全方位开展棉纺织标准化工作,到2015年,棉纺织标准要基本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标准管理体系及灵活、高效,统一协调的机制。

(4)到2015年,棉纺织标准的总体水平要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标准化人员素质,标准化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我国棉纺织行业的发展服务。

四、保障措施

1.加强标准前期研究

适应棉纺织科学与技术迅速发展的现状,加强棉纺织标准化前期基础研究,掌握技术发展趋势,做好前期技术准备,每年召开棉纺织的标准年会,为提高标准的制修订效率和适用性打下良好基础。

2.积极推进标准化管理体制的创新

加强对棉纺织标准化工作的统一管理与协调,完善标准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生产单位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开放型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机制和技术协调机制;密切标准制修订与基础项目的联系,加快有关项目成果向标准转化;建立国家、行业、地方标准之间合理的衔接与互补关系,发挥各自的作用。

3.加强高素质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适应我国加入WTO以及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需要,在稳定原有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同时,大力培养具有很好的外语表达能力、较高的专业技术素质和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具备国际标准化知识的标准化专门人才。工作方式在主要依靠标准化专业队伍的基础上,发挥协会专家技术委员会和生产技术骨干的作用。

4.进一步争取国家财政的支持

多渠道争取立项,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力度,争取对标准基础研究优先支持、标准体系建设、重点技术法规和标准制修订工作。同时,调动各方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棉纺织产业发展。

5.加强宣传贯彻工作,提高实施力度

积极做好基础性、通用性国际标准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加强标准的维护更新、推广应用和实施监督,扩大标准的影响,推动棉纺织领域重大项目的标准贯彻工作。在本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制定棉纺织标准的年度计划,并监督和促进棉纺织标准的制修订按照规划实施。

作者:景慎全 叶戬春

第4篇:学校十二月份工作总结

㈠学校带领全体教师,继续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改革。总结前期活动成果,让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上好公开课,写好总结,介绍经验并推广学习,有力地促进了课改的质量提升,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㈡开展的最美乡村教师学习活动。人人参与学习,并在日常工作中付之行动,提升了教师的师德水平,增强了爱岗敬业的精神。

㈢狠抓学生冬季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展。启动了长跑活动仪式,并坚持每日活动中,利用大课间及每日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坚持长跑训练,使学生增强了体质,并成功开展了冬季长跑比赛活动。

㈣全面做好了迎接教育局年终检查的准备工作。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了自检、自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充实了档案材料,各室装备使用正常,上课教师认真备课,校园环境卫生进行了大清扫,并做到了保持日日良好,师生精神面貌高昂,时刻为迎检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并于12月24日完成了迎检工作。

㈤全面做好了各学科的复习考试、考核工作。为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对所有非考试学科进行了考核,对考试学科做好了全面复习计划,对好、中、差生采取不同的要求,尽最大的努力让他们复习好,并考出最好的成绩。

㈥继续狠抓常规管理,时实做好安全工作。虽然到了期末,但学校日常管理丝毫不放松,日常检查、巡查坚持到底,安全教育落实到位,安全检查永不放松,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有计划、有秩序的进行,确保了师生生命、学校财产的安全,为学校工作的全年完成,收好尾做出了贡献。

下府经济开发区学校2013-12-31

十二月份工作总结

下府经济开发区学校2013-12-31

第5篇:十二月份学校安全工作总结

平顶山市第三十二中学

平顶山市第三十二中学 十二月份学校安全工作总结

我校继续坚决执行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精神,认真部署安全工作,使全校师生提高安全意识,切实防范安全事故,积极营造安全、稳定的工作、学习环境。具体工作如下:

1、12月8日,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安全工作会议,认真研究落实有关安全措施,总结上月安全状况,并在上月总结的基础上研究确定本月的安全防范重点,对全校安全工作作出明确指导。

2、为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管理,我校认真执行校园安全制度,完善有关措施,加大防范力度,杜绝校外人员入校滋事。

3、12月20日,政教处牵头,各部门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隐患彻底排查整治,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了整改。

4、政教处对宿舍管理加大管理力度。因住宿学生较多,人员密集,宿舍防火、用电安全成为管理的关键环节。宿舍管理员认真检查床板、线路,增强安全责任意识,确保住宿安全。

5、饮食卫生一直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膳食科加强了对食堂的卫生管理,杜绝不可靠食品进食堂,提高伙食卫生质量,保证了师生的饮食卫生安全。

6、12月21日,对食堂员工进行了一次专项消防安全培训。 防范胜于救空,责任重于泰山,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查漏补缺,把安全工作搞好,为教学服好务。

第6篇:杨柳学校二月份工作小结

杨柳学校安全工作小结

覃佐中

新学期开学了,本人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原则,调整心态,主持学校全面工作:

一.组织主持召开4次例会,布置开学工作,每一周工作;传达上级会议精神,重新学习中心学校的十条规定,以“中小学教师素质问题”、“专业素质问题”为题材进行师德教育;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题组织政治学习。组织召开一次后勤工作人员会议,提高师生伙食质量,组织进行开学典礼。

二.全面排查学校的一切设施设备。排除9处安全隐患,完成“科学实验室”后期工程,并投入使用,组织安装工人重新安装140多米的水管。

三.全面落实教学常规,落实:“高效课堂”的5个基本点,分析去年底的教学效果,制定新学期的教学教改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摆脱落后的困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做好了几件具体事:

①严格要求学生准时入学、报到制度,按规定时间上、下学。 ②落实学校行政值日登记制度,管好校门,坚持巡视查岗。

③落实班级管理安全责任制度,哪个班出问题,班主任负全责。 ④严格执行就餐制度。

⑤实施学生“一日一鸡蛋或两日一鸡蛋”制度,改善学生伙食。 ⑥号召学生:“节约粮食”禁止学生随便倒饭现象。 ⑦一周一核算食堂收支。

存在的问题:①教学质量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②行政工作不到位,督查登记不完善,月查失分严重!

2012-02-29

杨柳学校三月份工作小结

覃佐中

二月份,学校积极组织开学工作,认真细致的制订了符合学校实际的工作计划、教学计划、安全计划、各学科计划和写字计划和课外活动计划。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制定一系列整改方案,

三、

四、

五、六月份是按计划实施落实阶段,三月份工作总结如下:

1、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不仅仅责任到班,责任到人,要求工作务实,毎周五学生离校时,亲自带行政路口值勤,并对车况、乘车人数进行了解,提醒司机同志行车安全。向学生进行防火、防电、防盗、防骗等安全知识讲座,并组织了一次防火逃生演练,并实地进行“灭火”演习。

2、组织并配合安装工人按要求完成“四室”的建设,效果好!

3 组织学生参加了石门县统一安排的健康体检活动,并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为师生提供了健康保障。

4、抓好常规管理,为教学工作提供优良的环境,向先进单位学习,派出教师12人次去中心学校,苏市学校听课取经,让年青人发挥特长,锻炼提高,打造优质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芬围,为改变杨柳学生的唱读(杨柳腔)、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质量停止不前的局面打下基础。

5. 落实写字训练计划,落实大课间活动,注重培养特长生(四年级学生覃丝雨练习二胡),支持教师,提供时间和资金制作教具,鼓励教师写论文,要求年轻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要出成绩。

6.认真组织青年教师培训和校本培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县教育局最近发的工作纪律通知,教师明确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

7. 继续加强食堂管理,确实提高学生生活质量.

杨柳学校安全工作小结

覃佐中

新的学期,本人认真履行职责,坚持原则,主持学校全面工作。

学校积极组织开学工作,认真细致的制订了符合学校实际的工作计划、教学计划、安全工作计划。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制定一系列整改方案,制定各类应急预案,把学校安全工作摆在“重中之重”。

1、把宣传工作、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利用开学、国庆长假、元旦节放假书写宣传标语20多幅,一月一期宣传专刊,教师例会,总结上月、上周安全工作,查漏补缺,布置下月、本周安全工作。

2、“常抓不懈,警钟长鸣”,不仅仅责任到班,责任到人,要求工作务实,坚决落实学生离校“签领”制度,落实毎周五学生离校时,行政路口值勤,并对车况、乘车人数进行了解,提醒司机同志行车安全,确实做到:“学生全部安全离校,行政一行放心下班”

3、学校有目的地开展活动,向学生进行防火、防电、防盗、防骗等安全知识讲座,并组织了一次防火逃生演练,并实地进行“灭火”演习。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血溅的车轮》,全体背诵《安全拍手歌》,启发号召学生徒步上学,效果较好!

4、根据学校的实际,日日巡查,发现隐患,及时排查、整改!本期排查、整改的项目:硬化地面100平方米、维修栏杆9处、修捡教学楼、寝室楼、办公楼屋面、维修校门、整改部分电路、校园里安装路灯、搜通排水道等

5、严格管理好食物的储藏、食堂的经营、杜绝“三无”产品进商店。

一期来,牢记警训:“时时敲响安全鈡,时时紧绷安全弦”,把握“安全无小事”这个度,认真工作,一期来,学校没有发生任何大小事故。

第7篇:十二五学校规划

蔚县城第二中学 “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年至201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期间,蔚县城第二中学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全面开创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根据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特制定蔚县城第二中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与基本经验

(一)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学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发展办学特色,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连续获得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法制教育先进单位、国防教育先进单位、数学学科教研基地、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全校教职员工继续发扬“热爱二中、建设二中、宣传二中、奉献二中”的二中精神,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德育工作扎实有效。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原则,认真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革命传统教育、“八荣八耻”教育、公民素养教育,定期举行理想信念、法制安全、身心健康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注重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荣获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上一中人数一直位于全县前列。提前班人数逐年递增。初中教育成功接受了省政府教育督导验收、省教学评估督导验收。职业高中与张家口煤机技校、北京顺义劳动局技校联合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新增联办校北京黄庄职业高中,职业教育欣欣向荣。

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学校通过各种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和专业化水平。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积极参加市县教学教研活动。五年来,有近二十名教师在省、市级优质课评比及基本功竞赛中获得奖励。

1 办学特色日益鲜明。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以“办素质教育、建和谐二中”为目标,职教、普教并重,协调发展的办学模式。校园文化建设卓有成效,成为张家口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

教育科研成果丰厚。围绕创建研究型学校的目标,学校以课题研究带动教育科学研究发展。学校编印校本教材《蔚县剪纸》、《中华传统节日诗词》、《蔚县城第二中学校园文化手册》。

学校管理不断优化。学校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即时制管理,采取年级和教研双线管理办法,得到市教研室领导充分肯定。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县先进党支部。

军民共建成效显著。学校始终重视国防教育。学期初均开展新生入学军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健全学生体魄。多次被市政府表彰为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办学条件根本改善。学校实施了部分校舍改造,调整了学校各区域布置,对食堂举行了改制,进行了校园景观文化建设,校容校貌发生巨大变化,办学条件得到部分改善。

(二)基本经验

“十一五”期间,在县教育局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二中人的团结拼搏,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逐渐成为蔚县人民心目中的品牌学校。

“十一五”期间学校发展所形成的基本经验是:

一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在“十一五”规划的引领下,学校树立了先进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办素质教育、建和谐二中”的办学目标,即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润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文化塑校的办学思路,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科学、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是大力发扬二中精神。在 “热爱二中、建设二中、宣传二中、奉献二中”的二中精神感染下,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全校上下凝心聚力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是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学校秉承“对学生一生幸福负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尽心尽力,积极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越的教育条件。

四是精心打造教师团队。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教师团队文化。

2 五是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学校坚持课程改革的方向不动摇,以课改为抓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发展学校特色,积极开设多样化的特色课程和校本课程。

六是一贯重视文化建设。围绕创建现代化、有特色、高质量的研究型学校这一办学目标,努力建设底蕴丰厚、精神丰盈、内涵丰富、物质丰足的学校文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和育人氛围。

七是全力提供物质保障。立足校园现代化,重视校园的软硬件建设,具备了较好的硬件设施,为师生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工作、学习条件和优美的生活环境,为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十二五”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是我国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政策指南。纲要要求通过改革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在中学阶段,强调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负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这些新的要求和思路都为我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挑战。

“十二五”期间是国家开始执行中长期规划纲要的前五年,全国上下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将在纲要精神的指引下,努力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评价制度,积极探索促进义务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的新途径,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子,力争对全县乃至全市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起到一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二)蔚县教育未来发展新目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蔚县基础教育的迅猛发展是我校面临的有利环境,也是一种压力。“十一五”期间,蔚县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全县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矛盾还很突出并将持续存在,义务教育领域竞争也将日趋激烈。

“十一五”期间,学校在基础设施、师资队伍、教育质量、课程改革及办学特色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走在蔚县教育的前列。面对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如何强化内涵建设,把握有利形势,继续在蔚县教育的大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为蔚县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是 “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面临的又一挑战。

三、“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秉承“对学生一生幸福负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遵循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思路,确立公平、优质、个性、开放的教育价值观,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的、多样化的发展,努力培养“奋发向上、人格健全、知书明礼、素质全面”的具有二中特质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

(二)总体目标

把二中办成蔚县一流、在张家口有影响的,现代化、有特色、高质量的示范学校。

(三)具体目标

1.提升现代化水平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确立先进的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发展。

完善即时制管理制度。理顺学校内外部的各种关系,确立合理的学校组织架构,使即时制管理制度更民主、科学、有效。

优化数字化校园。及时更新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紧跟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

实施新校园建设。加快新校区建设,优化学校环境,提高办学品位。 2.促进特色发展

促进个性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每位学生的素质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

拓展办学特色。根据新课程要求,进一步做优、做强信息技术、英语、音体美和科技等方面的办学特色。

3.坚持优质发展

加强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构建高效课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优质高效课堂,形成“二中课堂教学模式”。

提升教学质量。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义务教育进一步提升学生升 4 入高中学校的比例;职业高中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就业质量。

4.建设研究型学校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增强教师研究意识。强化学科教学的研究,以教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提升学校科研水平。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在课题研究、科研成果发表等方面再上台阶。

四、“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促进学生人格发展

坚持德育为先。优化德育资源,丰富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公民素养、法制观念和心理素质的发展,使每位学生都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

重视公民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每位学生都能关心公共事务,热心公益事业。

强化法制教育。继续聘请法制副校长,以校本法制课程、普法报告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定期开展法制教育系列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2.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增强学生学习能力。树立现代教育质量观,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减负增效,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丰富教育内容,将学校教育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增强实践智慧。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加强校本课程研发,开展研究性学习,积极引用外部学术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交往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外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交往,增进学生与同学、老师及社会各界的交往,使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积极适应社会。

3.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优化运动条件。加大体育设施投入,进一步改善体育运动的条件,拓展学生活动空间。

5 丰富活动形式。开好开足体育课,办好运动会,抓好体育队和艺术队建设,继续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和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重视心理教育。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增设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使每一位二中学生都成为心智健康、乐观进取的优秀学生。

4.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确定个性化发展目标。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有1-2项艺体类特长。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

加强个性化课程建设。进一步创造条件,探索课程体系改革,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个性化课程资源。

促进特长生发展。加大投入,为有特长的学生提供特殊的学习、训练、探究的条件,开设微型课程,促进学生的特殊才能得到最大程度发展,培养拔尖人才。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优化教师学历结构。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教师的学历结构。到2015年,保证学校教师本科率90%以上。

加强名师培养力度。扩大名师的培训规模,力争各学科均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名以上的市级学科带头人和市级骨干教师。

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借助学校资源,帮助青年教师制定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继续实施学校培青工程,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2.提升教师职业道德

加强师德教育。继续实施师表工程,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深入进行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等方面的师德教育。

强化法制观念。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政策法规,提升教师把握国家教育政策的能力和依法执教的水平。

提升职业幸福感。关爱教师发展,减轻教师压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3.加强教师业务培训

开展全员培训。继续发挥专家引领作用,邀请省市级专家来校做报告。开展以提 6 升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为重点的“高端对话”,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加强骨干教师培训。继续实施名师工程,培养一批在张家口市具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实施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定期开展班主任系统培训,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打造一支优秀的班主任团队。

提升实验教学人员素质。优化实验教学人员队伍,为开齐、开足、开好教学实验课提供人员保障。

4.发展教师专业能力

增强管理能力。通过自主学习、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等方式,增强全员育人意识,不断提升教师的内驱力,全面提升教师的教书育人和教育管理能力。

提升教学能力。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结合学科特点,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平等、民主、和谐、共进的教与学关系,促进每一位教师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获得教学能力的提高。

提高科研能力。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各层次的“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表科研成果,促使教育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三)促进学校整体发展 1.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

优化管理团队。优化学校管理团队的学科、年龄结构,提升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加强管理者对学校的专业领导、道德领导和趋势领导,坚持践行教育家办学。

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构建自主高效课堂,完善“二中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二中教学品牌;向课堂教学要效益,保持学校高中上线率在全县前列。

增强示范作用。继续保持学校高位发展态势,进入张家口市优质初中行列。 2.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

弘扬二中精神。加强“三风”培育,不断提炼和丰富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使二中精神深入人心,并引领学校不断发展。

优化育人环境。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继续美化校园景观,构建平安、健康、生态和人文校园。实施新二中的建设和搬迁。

营造和谐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形成学校的文化特色,塑造学生心灵,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形成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7 3. 进一步发展办学特色

光大传统特色。进一步彰显学校现有的信息技术、音体美特色,做优、做强特色学科,提高特色学科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增强特色学科的辐射力。

创新学科特色。在现有办学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市教育局学科基地建设,培育学科特色,打造学校品牌。

4.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

加强校际联系。职业高中加强校际合作,扩大联合办学力度。义务教育加强与市级优质学校合作。继续扶持县内薄弱学校。

五、“十二五”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管理制度保障

继续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理校,提升学校管理的精致化水平,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积极探索评价制度改革。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方式,力争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对教师的评价制度改革,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增强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及集体归属感。

(二)物质资源保障

拓展办学空间。积极争取更多的财政投入,举行新校园建设工程;争取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扩大学校用地面积。

提升装备水平。更新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进一步改善教学与办公条件,进行教室多媒体配置。

加强资源建设。加强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购买用于教育教学研究的数据库,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

(三)外部环境保障

争取政府支持。密切与市、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积极为学校的发展争取有利的政策支持。

加强社区联系。密切与学校所处社区的联系,为学校的发展营造和谐、安全的社区环境。

赢得家长配合。通过组织家长委员会、召开家长会等多种形式,促进家校合作,调动家长资源,为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8 密切媒体关系。积极与市县媒体沟通,扩大我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媒体舆论引导,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十二五”期间,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困难同在,全校师生在县局的正确领导下,一定会同心协力,团结求实,开拓进取,把学校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十二五”的二中会更加美好。

二O一一年三月

第8篇:学校“十二五”发展纲领

目前,随着党中央和国家政府将工作重点转向农村,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充分认识到农村是我们这一农业大国发展的根本,而发展农村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的根本在教育。为适应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提升**中心学校的办学水平。服务于农村的经济建设,本着立足当前,考虑长远,促进学校持续稳步健康有效发展的原则,结合

学校实际,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校重点任务是逐步完成学校硬件建设,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保证学校健康稳定的发展。通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16914平方米,建筑面积4875平方米的寄宿制标准化学校。以来,随着学校“明德工程”的竣工,逐步实现了操场硬覆盖、修建了保温式冲水厕所、新按电动大门、购置体育教学器材与健身器材、改建老三室、新建餐厅、宿舍楼、锅炉房,新购大型幼儿滑梯、图书、打印机、教师桌椅、文化长廊、路灯等。学校所辖3个村小、2个教学点,已经成为具有初中6个教学班、小学32个教学班办学能力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实现了园林化校园建设要求。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图书室、师生阅览室、学生机房、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教学用房和设施齐备。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教育教学已形成一定的体系和特色,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实力雄厚,教科研引领教育教学,中考成绩年年名列全市乡镇前茅。“十二五”期间,是我校抢抓机遇,提升办学水平,树立办学品牌,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要通过工作创新,科研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来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二、“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促进教师发展为途径,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主题,以优化教育资源和办学条件为手段,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进一步完善学生教育、教师发展、质量管理的办学体系,全力营造“以人为本,人尽其材,德才兼备,均衡发展”的办学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与特长,用文化的方式探索有效的生命化教育教学模式。打造常规管理、特色兴校的品牌,实现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现代化。

三、“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

确立强烈的服务意识,树立现代办学理念,以发展为主旋律,以质量为生命线,以创新为推动力,坚持以强化管理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坚持优化办学条件和内涵提升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形成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和学校特色,实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教育条件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使办学理念、素质教育的成果、教育教学质量、师资队伍水平和办学水平进入农村名牌学校的行列,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和几年来的发展趋势,实现留住本地生源,吸收外来学源,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均衡发展,到2015年把我校建设成吉林省农村名校。

四、十二五”期间学校发展的重点任务

1、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完善硬、软件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

“十一五”期间,学校的占地面积,教室、实验室等辅助配套设施已具规模,基本满足目前教育的需求。在“十二五”期间,有计划地逐步完善教学设施,立足现实升级提高。五年内争取修建原**中学旧楼,改造村小教学点,新建警卫室,增设心理健康室,上塑胶跑道,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实现班班多媒体,教师人手一台电脑,添置体育运动器材(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增添音乐、美术教学设备,全面实施信息化工程,提升学生微机房的档次,完善学校教育网络平台及软件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学图书馆的建设。建设一支适应教育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的师资队伍,大力推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教育管理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2、全面提升实施课堂模式改革的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实施课堂模式改革,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科教学研究和实施,加强对“绿证”课程的校本研究,积极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如:食用菌、养殖、药植等,积极构建符合农村学校特色的教育管理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更新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成材,建立促进学校自主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激励机制和

评价机制。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核心,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加强学科教研,使小学毕业成绩和中考成绩位于同类校前茅。加强学生养成教育,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紧密联系的德育工作体系。大力推进园林化校园建设,促进学校个性发展并形成特色,让每一个孩子充分发展,全面推

进高质量的素质教育。

3、加强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全面提升师资水平。

坚持科研兴校的思想,加强先进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先进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成果的推广和实践,坚持教育科研为教育教学服务、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以全面实施课堂模式改革方案和加强学科建设方案的素质教育为主题,紧紧围绕以文化的方式进行生命化教育的发展目标,关注课堂教学和教育改革,加强“划片教研”活动研究,在已有一批国家、省、市级立项课题的基础上,扎实研究,着力形成一批前瞻性、针对性、实效性较强的研究课题成果。通过课题研究,促教师骨干群体的快速成长,使他们成为即擅长教育教学实践,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加强“网络研修”,建立一支效益适当、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市、县学科带头人、市、县青年优秀教师人数在同类校领先的,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

4、农村办学模式改革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结合。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奠基工程,要求农村教育发展不仅培养少数升学有望的学习尖子,而且还要重视大多数学生的培养教育,那就是加强办学模式改革,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的原则,把农村文化教育与科技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适当设置与农村经济、市场经济、乡镇企业等有关的专业和课程,利用信息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使普教、职教、成教有机结合,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新型农民。

五、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具体措施。

1、明确方向,科学定位,逐步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

要实现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客观地认识校情,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学校定位,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十二五”期间学校要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面向农村教育,面向社会需求,面向教育现代化。一方面着力为上一级学校培养输送合格人才,另一方面着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文化加技能的合格人才,向着“积淀文化底蕴、注重精细管理、打造农村品牌、创办特色学校、培育合格人才”的目标阔步迈进,实现**跨越式发展。

2.积极推进学校管理机制、激励机制的创新,提高办学效益。

管理机制的创新是学校快速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学校管理文化的宝贵财富,为实现“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必须对现有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继续完善年级主任负责制,搞好“有效教研组”的评比工作。力争把我校中小学的“有效教研组”推向**市。激励机制的创新重点在于能调动全体老师的积极性,把教师的潜能能充分挖掘出来。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事关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和源头性的工程。“十二五”期间,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思想是: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以培养年轻优秀骨干教师为重点。加强培养新教师、骨干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培训,实施“名师工程”:培养校级学科带头人5名,市级学科带头人3名,省级学科带头人2名。完成教师的合理配备,中小学38个班级要按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配备,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达到名校水平。

4、加强学校教科研工作,增强科研创新能力。

加强学校教科研工作,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增强办学实力的需要,是学校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努力构建“以学校为基地,以课题为载体,以教师为主体,以质量为中心”的工作模式。进一步强化科研意识,全面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一批科研骨干力量和科研型教师。把科研和课堂模式改革结合起来,与教职工成绩测评结合起来,促进教科研水平全面提高,做到以研促教,以教科研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加强农村教育,服务当地经济。

农村初中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性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继续实行3+1分流教育模式,不仅把学生留住,而且要考虑到学生将来毕业出路和就业技能,实行文化与技能并进,使农村毕业生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本领,开展全员培训,使学生掌握致富技能,根据学生择业方向和学习基础组建相应的实用技术培训班。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契机,以分流教育及控流为出发点,以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材,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加强基地建设,满足学生实用技术培训要求,搞好以种植、养殖、娱乐、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建设,积极、稳妥地推动办学模式改革工作。

6、加大校园教育文化建设,注重文化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校园教育文化建设是一个学校的气质,是一个学校的内涵,“十二五”期间,学校要把握当地经济发展的脉搏,以精神文明建设和特色德育建设为主导,办好文化长廊,办好学校网站,办好学校广播台。在学校管理上体现文化管理的光辉,实现管理者与职工的和谐,教师与教师的和谐,教师与学生的和谐,让整个校园成为洋溢文化气息的倾心校园,成为充满智慧灵光的和谐校园。

**市**中心学校

第9篇:浒溪学校十二五规划

为打造好浒溪学校交易的辉煌明天,特订些十二五规划

一、 全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棉提高教师的各项素质,抓实教师本身的业务学习,努力加强教师的学历晋升,力争十二五期间,教师学历100%达到专科或者专科以上,奋力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业务精,能力过硬教师队伍。

二、 狠抓学校硬件建设,尽全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学学习环境,2012年初修好学校围墙大门,力争2012年底硬化好教学楼前上下操场和学校后厕所周围的空地,建好球场,校门边传达室,修好沙坑,垃圾场,旗杆,上操场两边花地,前台栏杆,拟建好语音功能室,办公室,校长室,总务室,配置防盗门,两楼梯间焊制好铁门,力争2012年最迟在2013年建成县合格学校.

三、 申报争取项目资金,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拆除86年建的原来二层旧教学楼,兴建一栋集教师周转房,学生宿舍,教师厨房,教室于一体的三至四层综合大楼,努力办建一所寄宿制学校,以建成一所崭新面貌的浒溪学校。

四、 进一步办好学前班,力争十二五期间,办成完善的学前三年教育体系。以迎接浒溪学校全新的教育“明天”!

上一篇:医保工作整改报告下一篇:滨河小学德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