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教案人教版

2022-1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三化学教案人教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初三化学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化学2中物质构成的奥秘

摘 要: “人教版”化学2的主题1是物质结构基础,涉及宏观物质的微观构成。本文分别从原子之间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两个角度综述了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以利于学生从原子、分子水平上初步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

关键词: 高中化学课程 微粒 化学键 分子间作用力

1.引言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教版”必修模块化学2要求学生能从原子、分子的水平上初步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而这必须以学习构成宏观物质的微粒(原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为前提。

2.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化学键

分子内、晶体内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化学键。依据成键方式的不同,化学键可分为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几种类型。

2.1离子键

由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叫离子键,其实质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通常情况下,活泼的金属元素(包括NH)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包括酸根、OH)之间可以成键。以NaCl的形成为例,Na和Cl反应的微观解释:钠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钠原子的最外层的1个电子转移到氯原子的最外层上,使钠原子和氯原子分别形成了Na和Cl,这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生成了稳定的化合物NaCl。

2.2共价键

两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其本质是两原子轨道重叠,两核间电子概率密度大吸引原子核而成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按成键元素不同,可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一般来说,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都能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而成键。共价键有键能、键长和键角三个参数,键能表示原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键长和键角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共价键的强弱则决定着分子的稳定性和极性等。以HCl的形成为例,H和Cl反应的微观解释:当氢原子和氯原子相遇时,它们易获得1个电子形成最外层8电子(氢原子最外层为2电子)的稳定结构,且二者获得电子的难易程度相当,都不能把对方的电子夺去,这两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双方各以最外层1个电子组成1个共用电子对,在两个原子核外的空间运动,从而使双方都达到稳定结构。在形成的HCl中,由于氯原子对电子的吸引比氢原子稍强一些,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而偏离氢原子,形成极性共价键,而在H和Cl中共用电子对既不偏离又不偏向,形成非极性共价键。

2.3配位键

这是一类特殊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是由两个原子中某一个原子单独提供与另一个原子共用,即成键原子一方有孤对电子,另一方有空轨道。可表示为:A:+B→A:B。以NH的形成为例,NH形成的解释:当H与NH相遇时,NH中氮原子周围还有1对孤对电子,而H+则提供空轨道,二者结合都能达到稳定结构,就形成了一种新的共价键——配位键。

2.4金属键

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叫金属键,其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和电子间的静电作用。金属键没有固定的方向,其强弱通常与金属离子半径成逆相关,与金属内部自由电子密度成正相关,决定着金属的光泽、导电性、导热性等性质。

3.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中相邻原子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实际上分子之间也存在一种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这就是分子间作用力。

3.1分子间作用力

存在于分子之间的非化学键的相互作用称为分子间作用力,也叫范德华力。按其实质来说属于静电力,与分子极性有关,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能量比化学键要弱得多,作用范围也小。分子间作用力的来源是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对大多数分子来说,色散力是主要的。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可以影响物质的熔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以卤素单质熔沸点的变化为例的组成和结构相似,随着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相应也越高。

3.2氢键

与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X(氟、氧、氮等)通过共价键结合的氢,如果与另一吸引电力能力的原子Y(或X)接近,则在原子X与Y之间以氢原子为媒介,生成X-H-…-Y型的键,这种键称为氢键。它的实质是静电作用,能量比化学键弱得多,但比范德华力稍强,不同于一般的范德华力,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分为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两大类。氢键的形成对物质的熔沸点、溶解度等都有影响,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对物质的性质的影响是显著的,并且往往是相反的。以常见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和冰中的氢键为例,和HF的沸点一反正常的递变规律,原因在于它们的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使其沸点升高。在液态时,除了以单个分子存在外,还通过氢键形成(在固态冰中水分子间以氢键结合成排列规整的晶体。

4.结语

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化学基础上为全体高中生开设的课程,必修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三维目标方面的发展。“人教版”化学2的物质结构基础知识可加强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培养学生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探究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习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2 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李院生

第2篇:人教版初中化学实践题的研究

【摘 要】人教版的初中化学教材在2012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针对实践题进行简要分析,以及化学教材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人教版 初中化学 实践题

随着我国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教材进行改革是理所当然的。新教材在保留原有精华的同时,增添了与实际生活结合密切的新化学知识。

一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实践题分析

1.化学新教材提供了多样的实践形式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因此,优秀的化学教材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形式和内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兴趣。在人教版的初中化学教材的改革中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采取了多种诸如师生对话、调查与研究、小组讨论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实践专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的学习过程。化学新教材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形式突出了化学探究的趣味性。如在调查与研究的栏目中,鼓励学生通过调查当地燃料的使用情况和来源,对如何合理地使用燃料给出建议,这一栏目的设置鲜明地体现了化学教材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激发学习潜力和兴趣。

2.化学新教材中实践题更注重探究性

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任何化学理论都要在实验中得以体现和验证,初中化学是化学知识的基础。人教版化学教材改版后在实验数量方面,在删除五个数量的同时增加了十二个,进一步突出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突出了实验的探究性,有助于学生在動手中获得化学探究的无限乐趣,提高创造力和观察力。以教材上册中的水电解实验为例,改版之前只是一个简单的演示实验,在新教材中,将这一实验改为了探究性实验,很好地锻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探究能力。

3.化学新教材实践题更具创新性和时代性

在对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的研究中发现,在实践题方面除了形式丰富多样,更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实践创新性,有助于充分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新教材中的实践题摆脱了固定的操作模式,如在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实验的比较,鼓励学生独自选择一套制取的装置,使得学生在增加知识的同时,唤起其创新的兴趣,进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在化学新教材的内容方面,增加了一些更具包容性、开放性的内容,注重从实际生活出发,与时代紧密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化学知识的可读性,也使教材的编排内容更趋合理。

二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的改革启示

1.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中存在的不足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实验安全的问题不够重视。实验不规范和实验室混乱等不良现象不仅威胁生命,而且还对化学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也存在不良影响。

2.进一步推进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改革的建议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教材的广泛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初中化学教学改革,但仍有改进的空间。化学教材可进一步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因为初中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应努力保持并不断地强化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其次,在实验方面可增加一些微型化的化学实验,不仅绿色环保,还可有效节约实验的成本。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教材初中化学新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不管是在宏观上的体系和结构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更在实验和习题方面进行了改进。虽然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但整体上来说,算是一次成功的教材变革。

参考文献

[1]季永红.对初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微[J].中国校外教育,2014(2)

[2]王秀丽.试论初中化学新教材的三个走向[J].成功(教育),2012(24)

[3]邱仲秋.解读初中化学标准实验教材中的“新”[J].学周刊,2012(3)

[4]张耀文.初中化学新教材教学初探[J].发展,2010(2)

〔责任编辑:项万和〕

作者:蔡福兵

第3篇: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创新与改进探究

摘 要:化学实验是化学的本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正确地引导初中生进行化学实验,不仅可以促进初中生对化学知识的扎实掌握,而且可以锻炼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每一位进入初中化学实验室的教师都认为,应高度重视零星化学实验的系统性和实验的普遍性,以进一步拓宽初中化学实验学习的视野和思路。本文简要论述了人教版生物初中化学课零星实验的创新与改进。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课程;创新

引言:

随着我国初中学校基础硬件设施条件的改善,初中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方法也应该有很大的改变,把每一个初中生的实验认知能力水平提高作为研究和设计每一个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技术前提和理论基础,从而发展和优化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培养广大初中生的创造力和化学实验学习的兴趣,提高初中学生的实验探究创新能力,拓宽初中学生的实验学习视野和思路。

一、初中化学实验创新的意义

(一)创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和活动最好的老师。在我国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可以充分激发中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欲望,引导中学生积极地探索化学现象反应产生的根本原因,充分调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有关化学教材和实验的活动积极性。由于其化学教材和实验课程的可操作性强,可开展化学实验,以帮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进行知识交流与实际合作的能力。在完成有关化学的实验后,学生和教师可以充分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和乐趣,有利于培养中学生树立较强的自信心。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开始进行化学实验之前,学生必须自行设计化学实验,并且自己制定相应的实验方案和实施的计划。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也必须自己动手做。因此,初中学生必须通过对尝试确定实验化学现象以及实验方案的过程进行系统性的思考,在对实验过程结束后对观察到的实验化学现象的特征和原理进行了总结。

(三)初中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

在各种观察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化学基础知识能力来观察和解释各种化学的现象。在各种观察化学的实验中,学生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嗅觉、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的能力来了解和观察各种化学的现象,开展各种观察化学现象的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水平的同时,加强了学生对于化学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帮助学生进一步端正了学习态度,树立严谨的数理化学习态度。

二、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改革与改进对策

(一)创新和改进初中化学实验方法

在目前的初中化学实验教育和学校的实验教学中,如果部分教师和学生只用一些关于化学的实验作为教材,会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对于化学不能深入进行理解,这不能很好地保证实验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实现。因此,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总体目标和方法进行了改革和改进,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加深对于化学的实验和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印象。例如,在化学的实验中,要求学生进行杯中溶液的生活化实验时,溶剂和杯中溶质难区分其溶剂的概念和杯中溶质相关的计算,教师可以在生活化的实验教学中演示该化学实验,可以帮助教师通过这样生活化的实验例子给教师和学生们更好地进行讲解。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材的创新与完善

在目前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中,改进化学实验材料的客观性可以大大增强初中化学实验的客观性、安全性和实验的有效性,教师们要实施化学实验不仅限于阅读化学教材,很多的因素影响都会直接使得化学实验的材料直接影响化学实验的结果。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改进和使用化学实验的材料,使得化学的实验能够顺利进行,最终有效地保证了化学实验的安全和准确性。

(三)初中化学实验设备的创新与改进

在我们进行大量的化学研究和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可以改进和使用许多化学实验辅助装置。因此,教师和学生们可以通过改进和使用创新化学实验的仪器,简化了实验操作过程,提高了化学实验的效果。例如,一位化学老师在一次进行实验分子运动的实验中,通过使用燃烧杯来进行实验在我们的教材中,在实际进行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氨的化学挥发性太强,教师和学生们可以通过对滤纸的处理来改进化学实验。首先,将试管中的滤纸全部拆开,使其滤纸的宽度为1cm,间隔2cm的间隔,一定距离将滴落在试管溶液中的棉花和酚酞液滴落在试管中的滤纸上,然后,将试管中的水平放置在一个合适的水平位置,浓氨水滴在滤纸中的棉花上,再用红色的棉花封住滤纸的管口。最后,学生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试管中的棉花上的酚酞逐渐地变红。

三、结束语

总之,初中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制度改革的实施可以进一步优化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和教师学习实验化学的积极性和兴趣,帮助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实验化学的知识,提高初中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效率。在研究和实施初中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制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校要积极地探索,不懈努力,提高初中化学课堂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婷.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改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張文.浅谈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的创新与改进[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73.

[3]张文杰.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的几则创新与改进[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26(04):19-20.

lang=EN-US>[D].四川师范大学,2017.

作者:胡文钧

第4篇:人教版 初三化学教案 上册全套大全

湖南永州蓝山一中课题研究小组 雷阳助 E—mail:leiyangzhu@126.com

绪 言

【教学目的】

1.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对象;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来判断一些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总结、应用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试管,铁架台,玻璃片,研钵和杵,酒精灯,坩埚钳,镊子,石棉网,单孔橡皮塞,导管,玻璃棒,烧杯,药匙,棉手帕,火柴,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高锰酸钾,浓硫酸,70%的酒精溶液,胆矾,水,镁带,碱式碳酸铜,澄清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表演魔术)

1.“顿变鲜血”(氢氧化钠溶液使无色的酚酞变成红); 2.“魔棒点灯”; 3.“烧不坏的手帕”

学生对此会感到神秘、奇怪,然后引导学生去看书上提出的几个为什么。

讲述:我们会在生活中发现许多类似的问题,而这些有关物质及变化的问题在化学课里可以得到初步的解释,因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强调:做以下实验时注意三个方面的观察:

- 1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湖南永州蓝山一中课题研究小组 雷阳助 E—mail:leiyangzhu@126.com 讲解:这两种变化唯一的区别是是否的新的物质生成,那么这两种变化有没有联系呢?

小结: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例如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同时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却是化学变化。

讲解:镁带能燃烧说明镁带具有可燃性,碱式碳酸铜受热由一种物质转化成三种新物质,说明碱式碳酸铜在加热条件下不稳定。而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小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阅读:学习化学的意义、化学史及怎样学习化学

当堂练习:1.指出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⑴人的呼吸

⑵打碎玻璃

⑶铁变成“铁水” ⑷木材燃烧

⑸水结冰

⑹镁带燃烧

⑺钢铁生锈

2.指出下列物质的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⑴水的密度为1g/cm3 ⑵酒精具有挥发性

⑶碱式碳酸铜在加热条件下具有不稳定性

⑷镁带具有可燃性

⑸水在0℃以下就会结冰

课堂小结: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它们的区别与应用。

布置作业: 化学书1. 2. 3.

- 3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湖南永州蓝山一中课题研究小组 雷阳助 E—mail:leiyangzhu@126.com

§1-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氧气的性质,掌握化合反应的概念。

2.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初步让学生接触元素符号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用具】木炭、硫、细铁丝、石灰水、3瓶氧气、燃烧匙、火柴 【教学方法】讲述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问:什么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物质?

物理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沸点、硬度等,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空气中,空气中有近20%的氧气,请学生观察所收集的氧气,回答氧气的物理性质?

然后请学生阅读课文P11页第

一、二自然段,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

一、氧气(O2)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态,固态时呈淡蓝色。 讨论:鱼类为什么能在水中生活?它们不需要氧气吗?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氧气不是完全不溶于水,而是不易溶于水,在水中只能溶解有少量氧气,水中溶解的氧气可以供鱼类生存。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前一节我们学习了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的固体。

1.碳(C)与氧气的反应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按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观察。

演示:碳在氧气中燃烧

反应前:木炭是黑色固体,反应中,在空气中点燃可以燃烧,伸入集气瓶中燃烧更旺,发出白色,放出热量。反应后,木炭消失,往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问:如果木炭没有点燃在氧气中能燃烧吗? 2.硫(S)与氧气反应 观察燃烧匙在加热过程中,硫状态的变化以及硫在空气中与在氧气中燃烧火焰的区别。并指导学生用飘闻的方法闻气味的方法。

比较两个演示实验的现象,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没有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呈蓝紫色火焰。为什么?

物质燃烧是有的有火焰,有的没有火焰,只有气体或蒸气燃烧才有火焰。

碳是固体燃烧没有火焰,硫在常温下是固体,但在加热时,硫从固体→液体→气体,所以硫燃烧是硫蒸气与氧气反应,呈现火焰。 问:木炭、硫、在空气中燃烧,能燃烧,在氧气中燃烧得比空气中更旺,为什么? 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因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被其它气体冲淡了,或者说在空气中氧气只占21%,而在纯净的氧气中氧气占100% 所以木炭、

- 5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湖南永州蓝山一中课题研究小组 雷阳助 E—mail:leiyangzhu@126.com

§1-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氧气性质的学习,了解氧气的用途。 2.初步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

【教学重点】氧气性质,氧气的用途 【教学难点】氧气性质

【教学用具】蜡烛、燃烧匙、一瓶氧气、玻璃片、石灰水 【教学方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碳、硫、磷、铁可以氧气中燃烧,还有哪些物质可以在氧气反应呢?

演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用干燥的集气器,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这样可观察到瓶壁上的水雾。)

提示: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与在空气中燃烧现象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从(1)反应程度;(2)颜色变化;(3)生成产物;(4)放、吸热量等四个方面回答观察到的现象。

现象:(1)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2)发出白光;(3)瓶壁上有出现水雾,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4)放出热量。 4.蜡烛与氧气反应

这个实验说明蜡烛主要成分是含有碳和氢的。 问:蜡烛与氧气反应是化合反应吗?为什么? 答:不是,因为生成物有两种。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说明:氧化反应有的是化合反应,有的不是化合反应。要看具体反应来判断反应类型。

三、氧气的用途

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是人类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指导学生阅读P14页课文氧气的用途图示,归纳氧气的用途。 【小结】

1.从氧气可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掌握氧气的用途。 【布置作业】P14-15 3-4

- 7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湖南永州蓝山一中课题研究小组 雷阳助 E—mail:leiyangzhu@126.com §1-3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操作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用具】氯酸钾、二氧化锰、酒精灯、集气瓶、水槽、铁架台 【教学方法】讲述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我们在实验室制备氧气时,还可用高锰酸钾来制备,这个实验老师已做过,这里我就不再重复,我只强调一下,实验应该注意的一些地方:

注意事项:①在安装实验仪器时,应遵循的实验步骤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②应该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及如何检查;③固体药品怎样装入试管中;④试管口应该稍向下倾斜(为什么?);⑤怎样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应先移动酒精灯,使整个试管均匀受热后,再固定加热,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⑥用什么方法收集(排水法),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还可用什么方法收集,该在什么时候收集;⑦怎样检验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并如何验证该气体是否已收集满;⑧实验完毕时,应先将导管移开,再熄酒精灯。(为什么?)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略)

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反应的表达式,会发现一个什么问题?

反应物是一种物质,反应后,产物有多种,我们将这类反应统称为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关键字眼:反应物是“一种”,产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

前面我们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但在实际生活中,工业生产过程中,需大量的氧气,不可能通过象实验室一样去制备,这们,产生的量既少,又浪费,我们知道大气的组成中,氧气占21%,这是一个很大的氧气仓库,于是人们就想是否可以从空气中取得氧气。实践证明,这种想法是行得通的,人们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将空气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其液化,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比液态氧低,这们氮气就先蒸发出来,剩余的则主要是液态的氧。

【小结】

这一节主要讲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反应原理,介绍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方法的操作原理和过程。

【布置作业】P17-18 1-2

- 9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湖南永州蓝山一中课题研究小组 雷阳助 E—mail:leiyangzhu@126.com 物质在空气里起氧化反应的时候是否有燃烧现象,决定于温度是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

【布置作业】P21 1-3 复习这一章

- 11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湖南永州蓝山一中课题研究小组 雷阳助 E—mail:leiyangzhu@126.com 所以物质的化学性质,都是由分子所保持。

四、纯净物和混合物

演示:铁粉与硫粉的混合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未混合,混合后,分离后铁粉与硫粉的颜色

混合物:由二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这些物质相互没有发生反应,混合物所有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课堂练习:下列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1)空气(2)冰、水混合物 【小结】

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它的质量很小,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运用分子的概念,可以区别纯净物与混合物。

- 13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湖南永州蓝山一中课题研究小组 雷阳助 E—mail:leiyangzhu@126.com 1,氧原子核电荷数为8。

(2)原子的大小主要由核外电子运动的空间决定

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原子核的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

(3)原子核虽小,它还可以再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组成。 【小结】

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原子是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运动的电子两部分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布置作业】

- 15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湖南永州蓝山一中课题研究小组 雷阳助 E—mail:leiyangzhu@126.com §2-3 元素、元素符号(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元素的概念

2.掌握元素符号的写法及所代表的意义 【教学重点】

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以及代表的意义 【教学难点】元素符号代表的意义 【教学用具】

【教学方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二氧化碳是由二个氧元素和一个碳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

(3)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二个氧元素和一个碳元素构成 (4)二氧化碳分子是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5)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氧原子和碳原子构成

2.氧气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 氧气分子是由____________构成。

因为元素有一百多种,由元素构成的物质约有一千多万种,若文字表示各元素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将十发麻烦,所以人们就确定了一套来表示各种元素的符号。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是学习化学的工具,正确掌握这一用语,对学好化学有重要作用。

四、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意义

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如S,表示硫元素,表示一个硫原子。

2.元素符号的写法。

(1)第一个字母用印刷体大写 如碳-C 氢-H 氧-O等等。

(2)有二个字母时,第二个字母应该小写。 如铜-Cu 锰-Mn 镁-Mg等等。

(3)元素符号的专用汉字都有一定规律: 气态非金属元素都有“气”字头,如氧、氢等 液态非金属元素有“氵”旁,如溴

固态非金属元素有“石”字旁,如碳、碘等

金属元素都有“钅”字旁(汞除外),如钠、钙等。 【小结】

要求记忆常用元素有名称和其元素符号:能区别哪些是金属元素,哪些是非金属元素。

【布置作业】

记忆元素周期表前20位的元素及其元素符号。

- 17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湖南永州蓝山一中课题研究小组 雷阳助 E—mail:leiyangzhu@126.com (3)二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写法:根据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行读的后写,后读的先写。如四氧化三铁Fe3O

4、五氧化二磷P2O5等

三、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和元素符号前数字的意义。 前面数字表示:分子个数。

右下角数字表示:原子构成的个数。 练习: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O: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依据单质,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规定,能正确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 19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湖南永州蓝山一中课题研究小组 雷阳助 E—mail:leiyangzhu@126.com

第三章水氢

§3-1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及其人类关系的常识,使学生了解水的重要性

2.使学生初步了解水污染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加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节水和防止水污染 【教学难点】节水和防止水污染 【教学方法】讲述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我们知道空气对我们来说是生命存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物质,那么,还有什么物质对生命有重要作用,可与空气相比较的呢?那就是水,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关于水的问题。

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它属于哪一类物质,它在自然界中主要以什么状态形式形成。

水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属氧化物,它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液态和固态形式存在,还有一些以气态形式存在。

一、水的自然界存在

阅读课本P45页“水的存在”。

水占地球表面的3/4,人体中约占体重的2/3,鱼体含水达70-80%,蔬菜含水达90%以上。

水是生命产生和存在的基本前提,它是构成任何生物体的基本成份,没有水,人和动植物都不能生存。水对工农业生产也有巨大的作用。

二、水对工、农业生产的作用。 阅读课本P45-46页“水与工、农业”,讲解水与人类的关系,强调水的重要性。 知道了水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之后,我们就该懂得如何来保护水资源。

三、保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水对人类活动是极其重要的,虽地球上水的含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且分布不均,故需要节约用水。

2、水的污染

污染原因:工业上排放的“三废”,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施肥、农药的不合理利用等,都会造成水的污染。 3.预防和消除水的污染

由于水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以及工业生产,故需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和消除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工业“三废”经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合理利用农肥和农药等。

【小结】1.水的重要性2.水的存在3.水的污染、预防和消除污染

- 21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湖南永州蓝山一中课题研究小组 雷阳助 E—mail:leiyangzhu@126.com §3-3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原理 2.理解什么样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3.学习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氢气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实验室制氢气的反应原理和基本操作 2.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

【教学用具】橡皮塞、酒精灯 【教学方法】讲述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水的电解,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如何检验电解时产生的气体?

我们通过电解水可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从实验中可知,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因为它是一种最轻的气体,故人们把它命名为“氢”。

用电解水来制取大量的氢气,耗电量大,工业上常用天然气或水煤气等原料来制备氢气。

一、氢气的工业制法

利用天然气或水煤气为原料进行制备。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氧气的的制法,它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要求不同引起的,工业上要求量多,而实验室则是要求纯度高。同理,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原理与工业制法的原理也不同。

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

用金属和酸反应制得 2.原料及方法

①原料:金属常用锌或镁或,酸常用稀硫酸或盐酸。 ②实验方法:

演示:锌粒与稀硫酸反应。

(1)先在试管中放几粒锌粒,再加5亳升稀硫酸。

现象:锌粒逐渐减小,溶液表面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管壁发烫,反应放热。 (2)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现象:生成的气体可以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问:产生淡蓝色火焰可能是什么气体?

(3)把反应完毕,试管里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加热,蒸发液体后冷却 现象:有白色固体生成,是硫酸锌固体。 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Zn H2SO4 ZnSO4 H2 阅读课本P50页小字前一段内容,并认真观察图3-

6、图3-7。 因为氢气不溶于水(这个性质在电解水时已学过),故氢气可用排水法进行收集,再者由于氢气的密度很小,(说明一种气体密度大小,是通过它与空气的密度进

- 23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湖南永州蓝山一中课题研究小组 雷阳助 E—mail:leiyangzhu@126.com

§3-4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纯净的氢气和不纯的氢气点燃的不同现象。

2、了解点燃氢气之前为什么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及检验方法。 重点:

氢气的可燃性。

难点: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及检验方法 【教学用具】橡皮塞、酒精灯、试管 【教学方法】讲述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问:

1、实验室里制取氢气用到哪些药品,其反应方程式是怎样的。

2、什么是置换反应。 引入新课:

在前一节课我们已经接触过氢氯知道氢气的一些物理性质,现在我们来回忆归纳总结一下氢气的物理性质:

一、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演示:先让学生阅读P53页“氢气的物理性质“这段内容:并演示图3-9实验。 现象:摇动导管时,肥皂泡迅速上升,并向上飘去。

结论:氢气是一种无色、无气无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沸点为-252°C熔点为-259°C,并注意与氧气的物理性质进行比较。 设问:实验室收集氢气为什么可以用向下排空法? 答:因为氢气比空气轻,并举些生活的实际例子。

2、化学性质。

讲解:氢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a、点燃纯净的氢气。

讲解:回忆做水的电解时,在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可燃烧,并放出淡兰色火焰是氢气,氢气燃烧会生成哪些产物呢?

演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现象:

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

2、产生淡蓝色火焰。

3、烧杯壁上有水珠成。

4、放出大量的热。 结论:

如果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会怎样呢? b、点燃不纯的氢气。

演示:演示图3-11氢气的燃烧及氢气与氯混合气的爆炸实验。

现象:刚点燃时,氢气安静燃烧过一会儿,突然听到“的爆炸的声,塑料瓶被气流高高起。

分析:(1)点燃前纸筒内是纯净的氢气拿掉小孔上的纸团后,氢气从小孔逸出遇火燃烧。

- 25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湖南永州蓝山一中课题研究小组 雷阳助 E—mail:leiyangzhu@126.com §3-4 氢气的性质和用途(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氢气的可燃性,掌握氢气的还原性。

2、通过氢气还原氧化铜了解还原反应。

3、根据氢气的蛋白质了解氢气的主要.用途。 重点:氢气的还原性。

难点和关键:氢气的还原性。

教具:试管、导管、酒精灯、火柴、氧化铜、锥形瓶、长颈漏斗、锌粒、硫酸、带橡塞的导管、夹子。 教学过程: 问:

1、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1)为什么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到液面下,而不能位于液面上?(2)为什么可用排水法收集氢气?(3)用排空法收集氢气时为什么瓶口要向下?

2、氢气在常温下较稳定,当点燃时能发生什么反应? 氢气+氧气→水 H2 O2 H2O 氢气在点燃条件下可以与单质氧发生化学反应表现为可燃性,除些之处,氢气还能与一些氧化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氢气的还原性。

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

现象:(1)黑色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的铜。 (2 )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氧化铜+氢气→水+铜 CuO H2 H2O Cu 注意:1)装氧化铜的试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2)先均匀加热,再固体在有药品的地方加热。

3)应先停止加热,让氢气继续通入一段时间,再停止通氢气(为什么?) 氢气夺取了氧化铜里的氧,跟它合成水,氧化铜失去氧,变成光亮红色的铜。 在反应里,氧化铜失去氧变成铜,我们说氧化铜被还原。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氧被夺去的反应。

问:氢气还原氧化铜,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反应?为什么?(置换反应) 氢气的用途

请学生阅读课文P56-57,氢气的用途部分。

【小结】氢气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利用氢气的性质,在化工生产中有重要有用途,氢气还可用于生产盐酸,合成氨等。

- 27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湖南永州蓝山一中课题研究小组 雷阳助 E—mail:leiyangzhu@126.com 质发生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失去电子,而使次外层变成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易得到电子,也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

根据以下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说明它们各属于金属、非金属还惰性气体。 【小结】在多电子的原子里,原子个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可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电子的排布规律。

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代表的意义,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学会判断该原子是金属、非金属或是惰性气体元素。

- 29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湖南永州蓝山一中课题研究小组 雷阳助 E—mail:leiyangzhu@126.com §3-6 化合价(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形成的实例来了解化合价的含义

2.掌握化合价,正价、负价等概念,能从物质结构理论的初步知识 认识化合价的本质和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3.掌握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为和零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掌握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为和零 【教学方法】讲述法 ,练习法 【教学过程】

复习:1.阴离子阳离子的概念

2.离子化合物的概念,共价化合物的概念,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离子化合价和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其中举了几个常见的例子:如离子化合物:氯化钠、氟化钙;共价化合物:水、氯化氢等,我们对比一下这四个例子,不难看出,这些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比总是一定的,比如氟化钙中钙与氟的原子个数之为2:1,不可能为1:1,也不可能为1:2等其他的一些比例关系,否则的话,就不能使其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的最外层成为稳定结构,就不能形成稳定的离子化合物了。同理,水、氯化氢中各原子的比例也是一定的,否则,构成的原子的最外层不会达到稳定结构,也就不会形成稳定的共价化合物,而且,原子是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所以元素之间相互化合形成某种化合物时,其各元素原子数目之间必是一定的简单的整数比,这种“一定数目”正好反映了元素原子的形成某种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化合价,我们这节刘术来学习化合价。

一、化合价

1.定义: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化合的性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是几种原子化合的性质,那它的数值是怎样确定的,这我们要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来讨论,它的数值有正负之分。 2.数值的确定 ①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其正负值与离子所带的电荷相同。 ②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就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跟其它元素共用电子对的对数,正负号决定于共用电子对偏向和偏离,偏向哪一方,则此方就显负价,另一方显正价。 3.化合价的书写

元素的化合价是写在该元素的正上方,把正负号写在数字前,如KCl:应注意的是,化合价的书写应与离子带电荷数的书写相区别,不可混淆。我们从化合物中

- 31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湖南永州蓝山一中课题研究小组 雷阳助 E—mail:leiyangzhu@126.com

§3-6 化合价(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巩固元素化合价知识,熟记元素化合价

2.能根据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并能判断所写的 化学式是否正确

3.学会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教学重点】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 【教学难点】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 【教学方法】讲述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化合物里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是正确书写化学式的原则

四、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 1.标出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

例1:标出下列物质的各元素的化合价。 氯化锌金属锌氢氧化钠

1).先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2).标出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2.求化合物中某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3.已知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步骤:①先写出组成化合物的元素符号,一般正价写左边,负价写右边,把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上方。

②求出两种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 ③求各元素的原子数。

④把原子数标在相应的元素符号右下角。

⑤检验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 【小结】

根据化合价概念,可以正确书写化学式,也可以判断所书写化学式是否正确。 只有确定知道有某种化合物存在,才能根据元素的合化价写出它的化学式,切不可应用化合价任意写出实际上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作业】P65 2 、3

- 33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湖南永州蓝山一中课题研究小组 雷阳助 E—mail:leiyangzhu@126.com 问:为什么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会相等呢?

答: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只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重新组成而生成其它物质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相等的。

问:蜡烛在燃烧时,越烧,蜡烛越短,质量也就越小,说明它不适合质量守恒定律,对吗?为什么?

这种说法不对,因为蜡烛时,反应物是蜡烛的氧气,而产物为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产物都以气体形式散逸到空气中,所以越烧,质量越轻,它还适合质量守恒定律的。

问:镁带燃烧后的产物比镁带重,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适合这个反应,对吗?为什么?

这种说法不对,因为这个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是镁带和氧气,而的物只有一种氧化镁固体,氧化镁的质量应等于镁带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和,这个反应依然适合质量守恒定律。

【课堂小结】总结全节内容,突出理解质量定恒定律。 【课后作业】P70 .1 、

2、 【板书设计】

- 35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湖南永州蓝山一中课题研究小组 雷阳助 E—mail:leiyangzhu@126.com 既然书写化学方程式有一定原则,那么要怎样进行书写化学方程式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反应物写在左边,生成物写在右边,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不只一种,则用“+”把它们接起来,并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连接起来。 2.配平化学方程式;

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是使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配平的方法较多,有最小公倍数法、奇偶法、观察法等,下面我们来学习初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找出左右两边同种元素所含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在化学式前配相应的系数,使其原子个数相等,然后把短线改为“=” 3.注明反应条件,生成物物质状态;

条件一般为点燃、加热(△),催化剂,高温等这些条件,写时一般写在“=”上方,但当其它条件与催化剂同时存在时,则一般将催化剂写在“=”上方,而将另一条件与写在下方。如果生成物中有气体放出则标上“↑”,但当反应物中也有气体参加时,就不标,生成物中有沉淀生成时标“↓”,但当反应物有固体参加时,也不需标上。

【小结】总结全节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课后作业】P73

1、

2、3 【板书设计】

- 37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湖南永州蓝山一中课题研究小组 雷阳助 E—mail:leiyangzhu@126.com 2.注意解题格式的书写规范化。 3.注意单位的收写要求。

练习1: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可得到多少克氧气?

练习2:在实验室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若制取10克铜,需氧化铜多少克?至少需氢气多少克? 练习3:实验室用5克锌粒跟5毫升稀硫酸反应,待反应完毕后剩余锌粒3.7克,问可生成多少克氢气?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大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为0.09克/升)(精确到0.01)

练习4:实验室要制取2瓶,每瓶250毫升的氢气,要多少克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才能制得?(氢气的密度为0.09克/升) 【小结】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化学方程式是正确的,经配平的,在解题时,应该注意解题的书写格式要规范。 【课后作业】P76

1、

2、3 【板书设计】

- 39 -

中考资源网期待您的投稿!zkzyw@163.com

第5篇:人教版初三化学教学计1

初三化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进度

1、开学至3月28日,授完新课,做完实验八至十和部分选作实验。采用市编资料等对学生进行训练与检测。

2、3月28日至5月20日,专题复习和训练:⑴化学基本常识(运动形式、仪器性能、药品使用、基本操作);⑵空气的组成与污染防治;⑶氧气的制备、性质、用途、燃烧与缓慢氧化;⑷分子和原子;⑸元素和元素符号;⑹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⑺水及水的污染防治;⑻氢气的制法、性质、用途;⑼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及化合价;⑽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⑾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⑿碳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单质、氧化物、碳酸盐);⒀常见的有机化合物;⒁铁和铁的化合物;⒂生铁、钢和常见金属;⒃溶液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饱和性、溶解度、组成表示法);⒄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⒅化合物的电离与溶液的导电性;⒆常见的酸、碱及其通性;⒇常见的盐、盐的性质、化学肥料;〔21〕初中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采用市编资料等对学生进行训练与检测。掌握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复习。

3、5月21日至6月中旬,综合复习,强化训练,模拟考试。

二、教学要求

1、各班要参照以上教学进度,结合本校的实际,制订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保证化学教学有序进行。

2、要特别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挥究过程,获得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素质。

3、课堂教学要讲究教法,讲究艺术。做到程序要规范,环节要紧扣,知识要落实,效率要提高。

4、激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优化创新能力,让化学教学充满新的活力;营选创新环境,培养创新品质;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创新灵感。

5、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作用。化学实验具有生动、直观、新异有趣等特点,要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兴趣,搞好实验教学,提高实践的技能技巧。

6、把多媒体应用到化学教学中。多媒体不但能强化课前研究,而且还能优化教学过程,能创设情景、解剖难点、模拟实验、提高视度等;多媒体还能进行辅助学生总结和反馈检测。

7、化学教学中要贯穿人文精神。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坚定,热爱科学和精神;培养学生道德高尚,献身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唤起学生关注地球,关注人类,提高环境道德素质,树立社会责任感等。

8、要认真研究市“中考说明”。研究专题的知识结构和重点,研究样卷的内容和标高,做到不超纲,不拓宽,不加大难度 。

9、提高自身素质。深化教研教改,提高教研水平,做到表达准确,板书简洁,操作规范,教法创新,使自己的备课、教课、说课、操作、写作等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有关活动

1、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全市化学教研会。

2、评选:(1)优秀论文评选。①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意境创设艺术;②对“××××”实验评价和优化的设想。(2)研究性学习的教案和学案评选。。

3、全国初中化学竟赛(初赛4月5日,复赛4月20日)

4、复习备考研讨会

第6篇: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化学总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第7篇:人教版_初三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2010---2011学第一学期

初三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林峰中学谭岳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目的是把已有的化学知识,通过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的认识。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为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实验计划。

一、对实验进行分类

根据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把实验分成两大类: 演示实验探究实验

二、提高认识,充分准备,上好实验课

1、要认真备课,备教材,备仪器,备药品,备演示方法。

2、提前到实验是做好准备工作。

3、可以试讲。

4、注意实验教学的科学性,注意操作的正确性,实验结果的明显性。

5、注重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认识水平,科学合理地安排出演示程序。

6、实验教学对学生的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①教师的演示实验大都涉及教材的重、难点,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概括,上升为概念、理论,易于理解和接受。学生只有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才能丰富感知内容,并向知识和能力迁移,缺乏观察这个基础,学习质量一定不高。后排学生如对演示实验现象看不清楚,要先做记录,课后让他们到讲台或实验室再做观察,力争看清真相。

②学生分组实验有验证性实验,也有探索性实验。在做实验时不可能次次都成功,因此凡是不成功的实验,都要当堂重做,或课后补做,直至成功。

③实验报告是学生实验的真实记录,是实验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真实反映出实验的全过程。如改进装置、操作、或是采用代用材料、药品或仪器,都要学生在实验报告中予以说明,不能照抄课本上的实验指导。若实验失败或现象失真,学生要实际情况记录下来,待找出原因后,再重做。严禁弄虚作假,臆想猜测,照本抄写,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④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家庭小实验,做好实验记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及时反馈实验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总之处理好以上几点问题,实验教学就会迈向一个新台阶。

第8篇:初三化学人教版第二章测试题

2012年暑假班宏志英语数学培训学校九年级化学测试卷二

(考试内容:第二单元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王盼 班级姓名成绩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30分)

1.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出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法国的拉瓦锡B.英国的汤姆生

C.瑞典的舍勒D.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白磷燃烧B.汽油挥发

C.水遇强冷变成冰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B.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C.矿泉水,河水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4.下列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底部应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

A.木炭B.硫粉C.铁丝D.红磷

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它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不变

C.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D.可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6.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态氧是一种淡蓝色液体B.氧气难溶于水

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气体D.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

7.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

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

A.硫磺B.红磷C.铁丝D.木炭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A.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

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物质

9.下列关于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B.有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全不是化合反应D.所有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10.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双氧水B.空气C.氯酸钾D.氧化汞

11.在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后果是

A.加热时无氧气产生 B.加热时产生氧气少 C.产生氧气缓慢 D.没有影响

12.常温下,某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小,不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有挥发性,该气体泄漏时对人体有严重危害.收集该气体的最适宜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 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 D.用气球泡收集

13.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有无集满的方法是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B.向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

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D.将鼻子伸到瓶口闻一下气味

14.在试管中装入少量碘和锌粉的混合物,没有什么明显的化学反应.向其中滴入几滴水,则迅速发生反应,且水的质量未改变.则上述变化过程中水充当

A.氧化剂B.反应物C.催化剂D.生成物

15.将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的混合物装入试管并充分加热,反应完成后试管中残渣中物质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二、填空题(每空2分,计30分。)

16.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

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切面呈银白色,将钠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在水面急速游动,发出嘶嘶声,顷刻间熔化成一个银白色小球,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

根据以上内容,请归纳金属钠的有关物理性质:

(1)(2)

(3)(4)

17.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在A中可以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无色无味的D中,木条熄灭,向D中加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推断:

A是;B是;C是;D是。

18.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下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②,

③,④„„(只答四点即可),它们也有许多不同,请指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

⑵甲进行实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

⑶写出上述三个实验中有白烟产生的那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9.市场上有些食品装在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内,显得鼓鼓的。经询问得知:这样充气的包装,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较长时间保鲜、保质和不易压碎。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大明猜想是二氧化碳,小明猜想是氮气。

⑴假设猜想正确,请你用实验方法证明。

验证方法及操作

可能看到的现象

结论

20.右图是化学中“有名”的装置,有如下用途:

(1)可以用做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从_____________端进氧气。

(2)可以用做排水法收集氧气,在集气瓶中装满水,从______端进氧气。

(3)医院里给病人输氧为了给氧气加湿和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气瓶和病人之间连接该装置,在集气瓶装半瓶水,将______端接氧气钢瓶,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就知道氧气的输出速度。

21.右图表示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按示例填空:

A部分:是化合反应,不是氧化反应,例:二氧化碳+水→碳酸;

B部分:,例:;

C部分:,例:;

22.下面这则短文是某科普杂志上一篇文章的一部分,请认真阅读,并回答问题。

臭氧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

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以及家用电冰箱中的制冷剂“氟里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氧气和臭氧是不是同种物质?。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人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3)你认为应采取什么方法保护臭氧层?

三、实验题。(10分)

1、通过本章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收集装置是

________(填字母编号)。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再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B装置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液体药品是

________;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用C装置制取氢气,在有孔塑料板上放

置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

(5)实验室中也可通过加热固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其中二

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叁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1 A

2 A

3 A

4 C

5 D

6 C

7 B

8 D

9 B

10 B

11 C

12 D

13 B

14 C

15 C

二、非选择题

16.氧气、硫、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17. (1)金属钠颜色为银白色 (2)密度比水小 (3)熔点低 (4)硬度不大

18.⑴都是燃烧,都放热,都有氧气参加,生成物都是一种,都是氧化反应等;甲的实验有蓝紫色火焰或乙的实验有白烟等;⑵液态;⑶略。

19.假设大明的正解,答:用注射器抽取包装袋内气体试样,将其打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包装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20.⑴a⑵b⑶a,导管口向水中冒出的气泡的速度。

21.B:是氧化反应,不是化合反应;葡萄糖+氧气→水+二氧化碳

C: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铝+氧气→三氧化二铝

22.(1)不是同种物质 (2)木条燃烧,并且比在氧气中更剧烈 (3)减少含碳或氮气体的排放,禁止使用氟里昂作制冷剂。

第9篇: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探究项目导学案(实验报告)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活动实验报告(导学案)

姓名 合作者 班级 日期 探究实验的名称 探究实验的目的:

(1 1)初步学会用探究的方法了解蜡烛的性质 ,并学会对实验变化中的现象进 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 2)通过探究,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实验用品:

探究内容:

1 1、点燃前: (1 1)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观察蜡烛的形状、颜色、状态、,并闻一闻气味; (2 2)探究蜡烛的硬度、密度、溶解性: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投入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步骤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1 1、点燃前:

(1 1)

观察石蜡的制作材料、形 状、颜色、状态,闻气味。

(2 2)

切割石蜡,将一小块石蜡 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1 1)

石蜡能切割说明 (2 2)

2 2、燃烧时 :

(1 1)

用打火机点燃蜡烛,探究蜡烛燃烧时的现象及火焰的分层情况。

(2 2)

探究蜡烛火焰温度分布情况。

取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在火焰中, 1 1- -s 2s 后取出,观察小木条在火焰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推测

(3 3)探究蜡烛燃烧的生成物( 改进实验):

在距火焰上方 1 1 厘米左右处罩一个干冷的漏斗,将漏斗倾斜,观察内壁及管口的现象; ②同时用一只干燥的小试管套在漏斗上端的管口处。

10— 5 15 秒后,迅速将试管正立 (防止试 管内物质倒出),并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然后向其中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振荡, ,观察试管内的 现象。

火焰哪一部分温度最高。

(正确操作)

(错误操作)

(错误操作)

A(正确操 (错误操

实验步骤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2 2、燃烧时:

(1 1)

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 2)

用一小木条平放入火焰 中,测试火焰不同层的温度; (3 3)

在火焰上方罩上一干 冷的漏斗;②同时用一只干 燥的小试管套在漏斗上端的 管口处,一会迅速将试管正 立,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振荡,观察现象。

(1 1) (1 1) (2 2) (2 2) (3 3) (3 3) ; ② 。

3 3、熄灭后:

(1 1)探究蜡烛熄灭后的有关情况:吹灭蜡烛,观察现象;迅速用打火机顺着白烟熄灭的方向点 燃白烟,观察现象。

实验步骤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3 3、熄灭后:

(1 1)刚熄灭时的现象,点燃 熄灭时上方白烟 (1 1) (1 1)

实验结论:(1 1)

(2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和建议:

测评练习:

1 1、点燃蜡烛时,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火焰分三层 B.

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点燃蜡烛时,石蜡先融化后燃烧 D.石蜡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 2、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温度最高的是( )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D.无法确定 3 3、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生成物是( )

A.

二氧化碳 B.水 C.

二氧化碳和水 D.

无法判断 4 4、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石蜡

问题和建议:

实验步骤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分析原因 1 1、点燃前:

(1 1 )

观察石蜡的制作材料、形状、颜色、状态,闻气味, 切割石蜡,。

(2 2)

将一小块石蜡投入盛 有水的烧杯中。

(1 1) (1 1)石蜡能切割说明 ,

(2 2) (2 2)

2 2、点燃烧蜡烛实验过程 (1 1)

点燃蜡烛 (2 2)

用一小木条平放入火 焰中,测试火焰不同层的温 度 (3 3)

在火焰上方罩上一干 净干燥的漏斗;在火焰上方 (1 1) (1 1)

(2 2) (2 2)

(3 3) (3 3) 罩一小试管,一会迅速将试 管正立,滴入少量澄清石灰 水,振荡。

3 3、熄火蜡烛时 (1 1)刚熄灭时的现象,点 燃熄灭时上方白烟 (1 1) (1 1)

结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个人感想下一篇:电子招标采购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