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研究毕业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印度研究生教育始于加尔各答大学,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经多年发展,印度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如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位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逐渐完善等,但也面临不少问题,如研究生导师的缺乏和流失,研究生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大量研究生毕业即失业,大学毕业生攻读研究生的愿望不强等。为此,印度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当前印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财政研究毕业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财政研究毕业论文 篇1:

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摘 要: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根据江苏省1992-2010年的统计资料,从毕业生就业结构入手,重点研究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并结合江苏“十二五”规划,提出优化毕业生学科结构的对策措施,以期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学科结构;产业结构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世界各国经验表明,在既定的经济总量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就业容量的扩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当今全球产业结构升级的步调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之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协调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

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是高等教育结构在现实的经济产业结构条件下的社会写照,包括层次结构、学科结构、地域结构、所有制结构等。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作为毕业生就业结构的组成部分,是指不同类型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一种横向结构,是学科发展和社会职业要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合理的学科结构应该满足学科发展和社会职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1]

本文从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入手进行实证研究,把握产业结构变化对于毕业生就业存量和增量影响的趋势,并提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优化策略,探索既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又有利于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水平的对策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2000~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及初次就业率(截止毕业当年8月31日)分别为:107万(70%)、114万(70%)、145万(74%)、212万(75%)、280万(73%)、330万(72.6%)、413万(72%)、495万(71%)、559万(73%)、611万(74%)、639万(76.6%)、660万(77.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毕业生基数逐年扩大,而初次就业率增幅不明显,失业毕业生规模不断增大。目前毕业生就业难表现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供需失衡,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毕业生人数的连年增长导致供过于求,产业结构升级的加速与高等教育的滞后性导致一些市场需求弱化的人才类型仍在进行大量培养,不少大学生在考大学填报志愿时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这就造成了高校的人才供给超出了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数量。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人才总量不足,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科技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紧缺,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失业毕业生规模也不断扩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结构性失业,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才市场职位空缺与大量失业现象的并存。[2]

二、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研究 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产业的劳动对象、劳动手段不同,所需劳动力的数量、规模不同。这就要求培养劳动后备军的高等教育部门按各经济部门、产业发展设置各种学校、专业,并与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的比例相适应。新的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要求教育部门设置新的专业,培养新的专业技术人才。

学科结构不仅能够反映出科技发展和知识进步所形成的学科分野,也能够反映出社会分工和职业差别,并且关系到高级专门人才的结构,对于分析毕业生人力资本使用效率问题意义重大。有鉴于此,分析产业结构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学科结构之间的关系,将其作为评价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合理与否的直接指标,可以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度。

1.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我们选择江苏省的统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江苏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的经济强省和教育大省,研究江苏省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

关于专业分类,在研究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92),将各个专业分为五个学科门类,即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以及人文与社会科学。文章分别考察5大学科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各层次就业人数分别以XK(研究生)、BK(本科生)、CK(专科生)表示。产业数据以gdp、age、sec、ter来表示,对应标签分别为国民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文中的高校毕业生是指纳入国家教育部招生计划之内的高等学校毕业研究生、本科生与专科生。

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局公开发布的《江苏统计年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来源于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江苏省高校就业状况白皮书》,选择毕业当年就业人数以及毕业生就业分布状况进行统计。①

2.各指标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尤其是2002-2010年增幅更为明显。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呈持续稳定增长态势,2007年以后,第一产业增长缓慢,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第二产业居于主导地位。目前江苏省处于工业化后期前半阶段,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自然科学方面,研究生就业人数增长缓慢,本科生就业人数在2007-2008年获得跨越式发展,专科生就业人数连续多年增长不明显;农业科学方面,研究生就业人数连年持平,本科生就业人数在2005年出现峰值之后缓慢减少,专科生就业人数存在小幅度增长;医药科学方面,研究生就业人数持续稳定增长,2009年起速度变缓,本科生亦然,专科生就业人数逐年增加,未出现波动;工程与技术科学方面,研究生就业人数经过多年的持续增长后于2009年开始下降,本科生就业人数呈现曲折上升态势,专科生就业人数自2002年起直线上升;人文与社会科学方面,研究生就业人数自2007年起逐年减少,本科和专科生就业人数连年持平。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不同学科的就业人数与产业结构相关,但是存在3-4年的滞后,而关系国计民生的医药科学和农业科学的就业人数总体上比较稳定,较少出现波动。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高等教育正在由精英式向大众化发展,各学科的招生和就业人数在1992-2001年阶段逐年增长,2002年以后开始出现不稳定因素;二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急需大批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应用型学科不论是招生人数还是就业人数都会逐年增大,而基础型学科比例会逐年减小。关于不同学科就业人数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由下面的相关系数矩阵表格来验证。

3.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研究

分别研究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就业人数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通过对比研究,相关系数矩阵结果表明:研究生、本科生中农业科学就业人数与三大产业的相关性相对较小(见表1、表2),医药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就业人数与第二、三产业具有较强的正向相关性(见表1、表2、表3)。这说明,以农业为主导的第一产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较小,以技术密集型行业为主导的第二、三产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较高。而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需要较多的是应用型学科,所以近年来高校招生构成比例就出现了基础学科型人数相对下降,应用型学科毕业生人数相对上升的现象。而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是否长期稳定,需要进一步的验证。4.各指标ADF检验

各变量时间序列的ADF检验结果显示(见表4)第一产业数据不平稳。这说明第一产业是江苏省的劳动力转出产业,正在走向小部门化,对高学历人才需求非常有限。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数据相对平稳是因为第二产业是主要的经济产出产业,是江苏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很有潜力发展成为最主要的劳动吸纳产业,是解决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产业。

三、总结与对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联动发展的关系,产业结构的演进决定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变化,同时,学科结构也反作用于产业结构。合理的就业学科结构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良好的发展。二者互动互联的吻合程度取决于高等教育对市场需求变化反应的灵敏度:如果学科结构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求,则会阻碍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如果学科结构过度超前,则会导致教育过度。二者的相关性具体表现在:

第一,产业结构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具有一定制约性。高等学校的学科设置及发展既受内力的作用又受外力的作用,内力指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外力主要指社会产业发展的需求。当今,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除了要依托国家的教育政策、财政投入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以外,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生源。充足的生源是一所大学办学的最关键一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使得学生在入学时越来越注重专业的选择,这就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应该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根据现实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做出适时适度的调整,紧跟产业发展脚步,真正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避免高等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顺利接轨,更好适应经济发展。

第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优化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高等院校是知识创新的主要发源地,是知识经济的动力,也是企业改革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驱动器。各种学科专业相互渗透和发展,往往会促成新科技成果的诞生。这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市场的发展会不断出现新的方向。当前高效低耗的经济形势使得某些产业逐渐萎缩,在客观上也刺激了某些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而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主要受科学技术进步与文化发展的影响。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加快技术革新速度,尽快发展壮大这些急需人才的新兴学科,以满足国际社会对此方面人才的需要。高等院校要通过提前培养人才对已有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新兴产业的诞生、发展起导向作用。

高校毕业生是改善劳动力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所需人力资本的重要来源,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比区域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作用更明显。结合江苏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下文简称“十二五”),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应该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自我调节机制,以更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对照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江苏确定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物联网和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海洋工程装备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江苏新兴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647亿元,按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测算,到2020年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18%。政府提出的这一目标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风向标,应以此为契机,科学做好各类人才需求的预测,合理设置专业结构,并以此来决定培养人才的规格与不同学科专业在不同学校中的规模比例,加快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布局的优化。

目前江苏高等院校专业种类完备,覆盖面较广,但是与产业发展脱节,存在划分过细和急需科类重点不突出的问题,缩小了毕业生的就业出口,增加其就业难度。首先,针对第一产业劳动力转出的现实状况和“十二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要结合实际,重点培养有利于推进农林、港口、海洋、交通等行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专业人才,以提高苏北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其次,江苏仍处于工业化阶段,特别是苏中地区,要加快产业转移步伐,在保证建筑、机械、化工、纺织、建材、医药等专业人才数量的同时,要按照江苏省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的规划进行适当调整,对于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和新兴产业领域的学科,要进行重点扶持,创新培养模式,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做大,并带动传统产业的创新提升;苏南地区除了要继续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所需人才之外,还要积极寻找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大力扶持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商贸等专业,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在调整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不能单纯迎合市场需求,要平衡长线学科与短线专业的关系。

总之,在当前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和加快“两个率先”进程的任务引领下,产业结构的调整要能够带动毕业生就业增长与人才合理流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调整也要能够服务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高等院校要优化人才培养服务,建设经济转型升级时期的人才支撑体系,根据产业结构的演进主动调整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以适应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同时应注意,一定时期内的产业结构与毕业生就业学科结构的协调是相对而言的,不存在绝对的平衡,应该适时、合理地进行调整,以保持二者的动态平衡。

注释:

① 基于江苏高校毕业生就业原始数据,首先进行预抽样。采用Stata10.0软件,以完全随机的方法在2008、2009、2010年江苏省毕业生就业样本中抽取1%的样本量,将“专业”变量中所有属于第一产业的赋值为1,属于第二产业的赋值为2,属于第三产业的赋值为3;再将“就业单位名称”变量中所有属于第一产业的赋值为1,属于第二产业的赋值为2,属于第三产业的赋值为3。考察“专业”和“就业单位名称”两个变量分别在对应一、二、三产业中是否有相关性。结果显示为高度相关,二者与对应分析结果一致。在总体样本中采用直接抽选法对样本分学历层次进行单纯随机抽样,共抽取样本5000份。运用SPSS17.0软件对抽取的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将“专业”变量中所有属于第一产业的赋值为1,属于第二产业的赋值为2,属于第三产业的赋值为3;再将“就业单位名称”变量中所有属于第一产业的赋值为1,属于第二产业的赋值为2,属于第三产业的赋值为3。进行crosstabs分析,选择“专业”变量作为行变量,“就业单位名称”变量作为列变量。选中“Chi-square复选框”,考察二者是否对应。结果显示,大部分毕业生样本所学专业对应的产业与就业单位所对应的产业一致,即进入非本专业就业部门的毕业生人数少,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选择用各样本的专业变量对产业结构进行考察。

参考文献:

[1] 张奎明.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结构问题及其对质量的影响[J].河南社会科学,2003,11(3):104-106.

[2] 项光勤.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现状、原因和对策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5(6):112-116.

(责任编辑 于小艳)

作者:乔学斌 赵丁海

财政研究毕业论文 篇2:

跨越式发展中的印度研究生教育:成就与问题

[摘 要]印度研究生教育始于加尔各答大学,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经多年发展,印度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如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位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逐渐完善等,但也面临不少问题,如研究生导师的缺乏和流失,研究生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大量研究生毕业即失业,大学毕业生攻读研究生的愿望不强等。为此,印度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当前印度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印度 研究生教育 成就

研究生教育是学生本科毕业之后继续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印度研究生教育也分为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研究生教育位于印度高等教育中的最高层,不仅担负着为印度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而且也关系到印度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一、印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沿革

印度第一所开始承担研究生教育的大学是加尔各答大学(Calcutta University)。加尔各答大学成立于1857年,恰逢恰尔思·卡宁(Charles Canning)担任印度总督。时任英属印度教育部长弗雷德里克·乔治(Dr Fredrick John)提议英国政府仿效伦敦大学设立加尔各答大学,目的是培养统治印度的人才。一开始该计划并未获得批准,经过多方努力,最终该大学于1857年1月24日成立。加尔各答大学是印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3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其它两所大学分别为孟买大学和马德拉斯大学。

在20世纪早期,慕克吉(Ashutosh Mukherjee)成为加尔各答大学的校长,他在学术质量方面的眼光非常具有前瞻性。他认为印度的大学不应该放弃大学的基本功能——承担研究生的教学和科研,该主张得到萨德勒委员会(the Sadler Commission)的支持,在此背景下,加尔各答大学建立了研究生教学部。由于印度科学界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C V·拉曼(C.V.Raman)、大学教育委员会(UEC)的负责人拉达克里希南(S.Radhakrishnan)和其它大学的一些名人被邀请去加尔各答大学举办学术讲座,加尔各答大学声名鹊起,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其它大学来参观、学习,一时间加尔各答大学成为了其它大学学习的榜样。

在20世纪早期,加尔各答大学是印度学术发展的领导者,是印度研究生教学和科研的中心,这与印度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一致的。在印度,加尔各答是西孟加拉邦首府,位于印度东部恒河三角洲地区,胡格利河(恒河一条支流)的东岸。从1772年到1911年加尔各答一直是英属印度的首都,在这期间,西孟加拉邦是印度工业化程度最高的邦之一,其首府加尔各答也一直是印度近代教育、科学、文化和政治的中心。

受加尔各答大学的影响,印度其它大学也开始将其注意力转向研究生教育,不仅包括一些历史悠久的大学,也有一些新成立的大学,例如达卡大学(Dacca University)、贝拿勒斯印度大学(Benaras Hindu University)、安得拉大学(Andhra University)、迈索尔大学(Mysore University)、勒克瑙大学(Lucknow University)、奥斯马尼亚大学(Osmania University)、巴特那大学(Patna University)、安纳马莱大学(Annamalai University)、马德拉斯大学、孟买大学、旁遮普大学(Punjab University)、阿拉哈巴德大学(Allahabad University)等。

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印度有充足的资金支付大学教职员工工资,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印度经济出现了萧条。“加尔各答的谷物价格指数从1920年的153下降到1932年的68,而糖类的指数从1920年的407下跌到1932年的146。实际上,印度一般农民的生活水平下降到接近维持生计的底线。”[1]经济萧条导致印度在支付大学教职员工工资方面出现问题,大学在为研究生部门提供资金方面也出现了困难。但贝拿勒斯印度大学(BHU)和阿里格尔大学(Aligarh University)的情况稍好一些,因为他们能从外部获得捐款。当时的大学通常是由高等法院的法官兼任大学校长,因为当时管理大学的工作本来就不多,所以没有必要任命一名全职的大学校长。

在19世纪初期,学院开始纷纷建立,一些学院也成立了研究生部门。当大学建立了研究生部门时,有20至30所学院正在开展研究生教学,而且做得相当不错,但当时有一些大学做得并不好,这样导致当大学系统开始重视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时候,而学院却没有被驱除出去。

在印度独立之前,其研究生教育发展缓慢。在1857年到1947年间,印度仅建立了18所大学。除大学进行研究生教育外,能进行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医学院只有15所,能进行工程技术研究生教学的工程学院只有11所(主要包括土木工程、电机工程和机械工程)。独立前,印度培养的研究生数量少,且增长慢。1910年到1940年的30年间,全印度授予了27个数学博士学位, 平均每年授予的数学博士学位不到1个。独立前十年中,印度每年培养的工程师只有美国的四十分之一,是英国的八分之一[2]。

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度研究生教育发展迎来了春天。在1950-1951年度,印度共有19992名研究生,其中34%的研究生在附属学院注册学习,65%的研究生在大学的教学院系或大学的专业院系注册学习[3]。也就是说,1/3的学生是在学院完成了他们的硕士、博士学位的。20世纪60年代,印度政府决定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1961年印度高校开始建立研究生部,专门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

在1969年10月3日,大学拨款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喀拉拉邦大学(Kerala Universities)和卡利卡特大学(Calicut Universities)通过深入调查研究,然后撰写了关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报告。在这次大会上,邦政府和大学都接受了这个报告。但是喀拉拉邦大学认为,关于研究生教育在印度的发展是一个广泛的问题,应该召集一些附属学院的院长、大学的专门院系的领导做进一步讨论。于是,有关各方在1971年4月19日召开了会议讨论这个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人员,大学拨款委员会的一部分秘书也出席了该会议。

下面是参会人员一致同意的条款:第一条,大学不应该认可1971-1972年新开设的研究生一年级的课程。第二条,固定研究生招生的数量是可取的。第三条,进入研究生课程的最低入学标准应该提高。学科中第一层级的班级应该坚持理科硕士的入学标准,该入学标准通常为印度低种姓出生的人群保留5%的入学名额。第四条,应该对各个学科研究生教师进行培训并提供良好的设备。在每一所学院和大学,研究生教师的中坚力量应给予社会鼓励和物质支持,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提高他们的能力。这可能需要通过制定一些规则和条款来保证研究生教师的工作时间,以便他们能坚持高质量的进行研究生教学和科研。第五条,选择一些学科开设进修科目,特别是在科学学科,应该有组织地开展一些活动,使研究生教师能更好地熟悉他们各自专业领域的最新学科动态。为了使在大学专门院系学习的研究生比在附属学院学习的研究生更加优秀,可以考虑在大学专门院系的支持下为研究生开设持续时间较长的特殊课程。第六条,在私立学院进行研究生课程的入学考试可以探索采用集中入学考试的模式,来确保选拔更好的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第七条,允许在任何学科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学院数量应该和人力资源的需求、地理位置分布紧密相关。第八条,应该为那些说马拉雅拉姆语的人接受研究生教育提供适当的设备和条件,以便为他们培养更多的优秀研究生 [4]。

在这次会议召开之后,印度研究生教育开始飞速发展起来。据统计,从1950-1951年度到2000-2001年度印度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从19992名增长到775304名,增长了38.8倍。其中,附属学院的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从1950-1951年度的6877名增长到2000-2001年度的512902名,其注册学习研究生数量占总的注册学习研究生数量也从1950-1951年度的34.4%增长到2000-2001年度的66.2%。大学教学部门/大学的专业院系的研究生数量也有所增长,从1950-1951年度的13115增长到2000-2001年度的262402名,但其注册学习研究生数量占总的注册学习研究生数量却从1950-1951年度的65.6%下降到2000-2001年度的33.8%。表1完整地记录了这种情况的变化。

印度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2007-2008学年的12.5%增长到2009-2010学年的17.3%,按照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划分来看,印度完成了从精英高等教育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的跨越,跨越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特点鲜明。

二、当前印度研究生教育取得的成就

(一)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1947年独立之初,印度高等学校只有极少数专业授予个别博士学位,到1970-1971年度,印度授予博士学位的数量增长到2461个,到1981-1982年度增长到6404个。1991-1992年度授予博士学位的数量增长到8743个;在2000-2001年度,该数字增长到11534个[6]。2000-2001年度之后,印度的研究生数量持续增长,2005-2006学年印度的在校研究生总数增长到747787名,其中文科硕士生为481521人,科学硕士生为230247人,博士生为36019人。

(二)学位体系逐渐完善

按照印度法律的规定,只有大学才有学位授予权,学院只有依附于某个大学,其所授课程才有可能获得授予学位所需要的学分。印度的学位包括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大体上分别在高等教育的三个阶段进行攻读,学制基本维持在8年,即3年初级学位(学士学位)课程,2年高级学位(硕士学位)课程和3年专业研究(博士学位) 课程。由于各专业性质不同,对研究生要求不同,攻读年限并非整齐划一,而是略有区别。例如,学生攻读人文、自然科学和医学课程需要两年时间获得硕士学位,攻读工程技术课程需要一年半的时间获得硕士学位。

(三)质量保障体系逐渐健全

1.国家评估与认证委员会。根据1986年国家教育方针的建议,印度国家评估与认证委员会(NAAC)于1994年9月成立,作为大学拨款委员会(UGC)下设的一个自治机构,它是印度高等教育质量与评估的全国性组织,在印度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起主导作用。NAAC的主要任务是对高等院校进行评估和认证,人员主要来自人力资源开发部教育司、大学拨款委员会、全印技术教育委员会和印度大学联合会。

2.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NAAC主要负责高校外部质量保障,而为了更好地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必不可少。高校内部质量保证组织工作由质量咨询委员会领导,质量咨询委员会由校长担任主席,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组成人员包括高级官员、管理人员、教师、社会名流等各界人士,其职责是监督院校质量保障措施的实施,记录、发布院校质量方面的有关数据和信息,准备院校年度质量保障报告。

三、当前印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困难

(一)研究生导师的缺乏和流失

印度独立以来,研究生的数量持续增长,对研究生导师的需求也不断增长,而有能力的教师的数量是有限的,从而出现了研究生导师的短缺。此外,今天很多印度人仍然抱有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研究经费,评更高一级的职称等思想,科学研究动机并不纯正。再加上印度研究生导师的工资与发达国家同级别研究生导师的工资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发达国家的工资较高,科研和生活环境较为优良,使得少量能力出众的印度研究生导师选择出国移民,印度持续的人才流失严重影响了印度的大学,以致招聘不到足够的优秀教师。根据美国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中心主任、世界著名比较高等教育学家菲利普·G·阿特巴赫(Philip G.Altbach)2009年的统计,在印度高校中,只有1/3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且主要分布于研究型高校[7]。2013年12月17日,美国皮尤中心援引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数据称,中国在移民输出国排行榜上,从1990年的第7跃升至第4,移民人数从410万增至920万,排在印度(1420万)、墨西哥(1320万)和俄罗斯(1080万)之后[8]。印度外流人才中的40%都去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也是吸引印度人才的热门国家。

(二)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不尽如人意

印度的一些理工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也包括一些像经济学这样的社会学科,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但是发展速度过快,当超越了一定限度之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另外,印度建立一些顶尖高等教育机构,像印度理工学院(IITs)和印度管理学院(IIMs),吸引了大量的优秀学生,导致其它的大学录取优秀的学生较为困难。而且对于这些机构,印度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对这些机构投入了大量资金,导致对其它高校的投入不足,造成后者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从某些角度上来看,这些顶尖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较高,但在整体上,印度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的教育开展的并不怎么好,这种情况并不能让人们满意。据印度报业托拉斯(PTI)2012年8月7日报道,印度最大测评公司“MeriTrac”报告称,在过去5年中,印度工商管理硕士(MBA)的合格率下降,目前仅21%能达到用人单位标准,而2007年的数字则为25%。在过去5年中,印度的MBA人数增加了近4倍,从2016-2017年的9.47万人上升至2011-2012年的35.26万人[9]。

(三)大量的研究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研究生教育呈现大发展、大繁荣的景象,研究生培养机构和培养数量都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这为印度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沛的人力资源,但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大量研究生毕业即失业。高学历人才并不一定好就业,这一问题在印度显得尤为突出。2015年8月,印度切蒂斯格尔邦政府面向社会招聘30个打杂岗位,这些岗位并非“美差”,其职责包括端茶倒水等,月薪大约1.4万卢比(约合1400元人民币)。邦政府原打算安排2000至3000人应聘,而应聘人数竟超过了7.5万,包括一些工程师以及艺术和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在内的不少高学历的人也申请应聘,原定月底举行的应聘考试不得不取消。印度2015年7月公布的就业统计显示,在印度整体失业率不到3%的大背景下,有超过14%的高学历、高技术人才找不到工作,这其中既有“高端”人才宁失业不“低就”的心态在作怪,也有印度就业市场难以提供足够合适工作岗位的原因[10]。

四、解决当前印度研究生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一个国家高层次的人才,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印度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已引起了印度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印度政府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一)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

当前印度大多数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学院坐落于中等规模的城市。如果在同一座城市拥有超过一所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学院,他们应立即共享包括学术在内的各种资源。如果这些学院在同一学科开展研究生教育,那么一些内容可以在一所学院讲授,也可以在另外几所学院教授。可以让学生在另外一所学院学习一段时间,接受不同课程或相同课程,以及不同的教导方式和教学内容。通过资源共享,高校不仅能够节省开支、提高教育质量,还可以开拓学生眼界、拓宽学生知识面。如果一座城市拥有两所以上的学院和高校,他们也都可以被纳入共享网络。通过将不同学院和高校的资源汇集在一起,将实现高校旨在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节省教育成本。

此外,一所高校内部的资源也要实现共享。有关部门应将其校内的图书馆和实验室设备等资源集中在一起供全校师生使用。现在印度的一些高校,在学校内部实施条块分割管理,各个学院分开管理研究生教育,各个学院都有一些教学和科研设备,但是仅限本院研究生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当然,研究生教育资源要实现高校之间以及高校内部共享,需要制定合适的制度,而且应要求大学遵守这些制度。

(二)通过培训提高研究生导师的水平和能力

为提高印度研究生导师的能力和水平,应坚持让研究生导师进行系统、多次、长期的在职培训。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参与的培训应该是高水平的,且应是采用先进教学方式进行的培训,这样能使被培训者比通过其它方式培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其对工作的兴趣。

为了保证研究生导师的质量,首先,应建立一个更加严格的研究生导师遴选机制和完善的再培训模式,鼓励研究生导师在职进修。其次,改革对学生的考察方式。印度10%的大学现在采用的是在学期末进行考试的模式,应引导其他大学往这个方向发展。同样重要的是,教师出试卷的风格应进行改革,要把握好试卷的信度、效度和难易程度。这也反过来要求教师改变他们的教学风格以及出题模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来没有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将不允许参与研究生教学,也不能担任研究生导师。但也不能搞一刀切,对于那些没有获得博士学位、但已是研究生导师且意愿继任的老师,应考虑他们的诉求。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份行动计划,持续五年时间,或更长的时间,慢慢地、有步骤地改变。

(三)研究生教育实行荣誉体系

在印度本科生教育层次,加尔各答和新德里正在集中实行的荣誉体系效果良好,应鼓励、促使它在更大范围内实行,包括研究生教育。在印度,当前只有不超过20%-30%的大学在本科生教育阶段提供“荣誉课程”。该课程是为那些更加富有进取精神的学生开设的,通过这样一种途径丰富本科生教育,使这部分同学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其他学生可以选择“荣誉”课程,也可以选择那些易于通过的课程。当然这种现象因大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荣誉体系在印度研究生教育能被更加广泛地推广,在某种程度上,能鼓励研究生学习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强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四)收缩研究生教育规模

当前印度研究生教育体系过于庞大,使得本来就稀缺的教学、科研资源被分散的更加稀薄,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通过缩减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可以将可用的、有限的教师队伍、教学和科研资源集中起来。可以通过对一些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进行评估等方式来缩减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比如,如果该高校的一些学科和专业被评估为不合格,将停止这些学科和专业的研究生招生。

此外,印度应该鼓励所有符合要求的、有潜力的人攻读研究生。印度的高校没有能力,也不可能招收所有愿意攻读研究生的候选人或所有能负担起研究生教育费用的候选人。所以,高校和有关部门应该确保两件事情:一方面,在研究生招生时,保证有能力的研究生候选人不被遗漏,如果有必要的话,甚至要在财政上帮助他们;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不应该打折扣。

参考文献:

[1]斯坦利·沃尔波特.印度史[M].李建欣,张锦冬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13:323-324.

[2]张琦,曾向东.印度的研究生教育与改革[J].外国教育动态,1988(3):46.

[3][4][5][6]Amrik Singh.Fifty Yea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India——The role of The University Grants Commission[M].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2004:132-133,139-140,133,158.

[7]Gillian Clarke, Ingrid Lunt.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in post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access and employment outcomes [R].HEFCE,2014:82.

[8]孙卫赤,陈晨,汪嘉波等.印俄中移民输出大国人才外流存隐忧 [N].环球时报,2014-06-19.

[9]李娜.印报告称印度工商管理硕士合格率仅为21%[EB/OL].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2-08/3005274.html,2014-8-25.

[10]邹松.印度青年就业追求稳定感 [N].人民日报,2015-08-27(22).

(责任编辑:平和光)

作者:李雁南 王文礼

财政研究毕业论文 篇3:

中共四川省第九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杜青林,男,汉族,1946年11月生,吉林磐石人,196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7月参加工作。吉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毕业,经济学硕士。

现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1964年7月以后,在吉林省的地方基层和国有企业工作,曾任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分厂副厂长、党委副书记。1978年以后,先后任共青团吉林省吉林市委书记,共青团吉林省委副书记、书记,长春市委副书记。1985年5月任吉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1988年4月任吉林省委副书记,先后兼任省委组织部部长、政法委书记。1992年3月任海南省委副书记。1993年2月任海南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1998年2月任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2001年8月任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2006年11月任四川省委书记,2007年1月任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十三大代表,中共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八届、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蒋巨峰,男,汉族,1948年10月生,浙江诸暨人,198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7月参加工作。复旦大学经济系毕业,大学学历。

现任省委副书记、省长。

1975年9月以后,在浙江省诸暨县工作,曾任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副县长兼县计经委主任、绍兴市政府副秘书长、诸暨县委书记。1990年8月任浙江省委办公厅副主任。1993年4月后,先后任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省委副秘书长兼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6月任温州市委书记。2000年4月任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2002年3月任四川省委副书记,2002年4月任四川省委副书记、副省长,2002年6月兼任四川行政学院院长。2007年1月任四川省委副书记、代省长。2007年1月任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省十届人大代表。

李崇禧,男,汉族,1951年1月生,四川简阳人,197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4月参加工作。四川财经学院财政专业毕业,大学学历。

现任省委副书记。

1972年4月以后,曾在四川省制药厂工作。1982年8月后,曾任四川省纪委二处干事、省纪委二室副主任,1988年9月任省纪委二室正处级副主任、主任。1993年4月任省纪委常委、四室主任,1993年7月任省纪委常委。1995年3月任甘孜州委副书记。1996年3月任阿坝州委书记。2000年8月任省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兼省直机关工委书记。2000年12月任省委常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兼省直机关工委书记。2002年5月任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2007年5月任省委副书记。十六大当选为中央纪委委员,省九届、十届人大代表。

欧泽高,男,藏族,1947年12月生,四川松潘人,198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3月参加工作。四川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大学普通班学历。

现任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委民工委副书记。

1969年3月以后,曾下乡当知青、代课教师,师范学校教师、教务处副主任。1983年9月后,曾任红原县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1988年5月任阿坝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989年2月任阿坝州委副书记,1989年4月任阿坝州委书记。1993年2月任副省长、省委民工委副书记,2000年12月任省委常委、副省长、省委民工委副书记,2001年1月任省委常委、民工委副书记,2001年3月任省委常委、民工委书记。2002年3月任省委常委、民工委书记、政法委书记。2002年5月任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民工委副书记。2007年5月任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民工委副书记。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五届三中全会上递补为中央委员;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省九届、十届人大代表。

王少雄,男,汉族,1950年12月生,重庆武隆人,197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2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世界经济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

现任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

1968年12月以后,曾下乡当知青和在涪陵中心航管站工作。1972年4月至1975年9月在成都地质学院水文系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专业学习。1975年9月后,任成都地质学院团委副书记、书记,院党委委员、宣传部副部长。1986年4月任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1988年9月任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1993年9月任成都市委副书记。2000年8月任成都市委副书记、副市长。2002年3月任省委宣传部部长,2002年5月任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十六大代表。

魏宏,男,汉族,1954年5月生,山东沂南人,197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11月参加工作。省委党校经济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

现任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

1970年11月以后,在部队曾任排长、副政治指导员、正连职干事。1982年12月后,曾任四川省永川地区、永川县人事局干部,1986年7月任省委组织部主任干事、副处长、副秘书长。1995年3月任省委组织部秘书长,1997年1月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2000年8月任雅安地委书记,2000年12月任雅安市委书记。2002年8月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主持工作),2002年9月任省委组织部部长,2002年12月任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曾先后毕业于长沙铁道兵学院政治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系研究生班。中共十六大代表,省十届人大代表。

李春城,男,汉族,1956年4月生,辽宁海城人,197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4月参加工作。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研究生毕业,工学硕士,助理研究员。

现任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

1973年4月后,曾下乡当知青。1975年9月至1978年7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微特电机及控制电器专业学习。1978年7月后,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辅导员、教师、党委办公室副科级调研员、党委组织部副部长。1987年9月任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党组书记,1988年4月任共青团哈尔滨市委书记。1992年11月任哈尔滨市太平区委副书记、区长。1995年12月任哈尔滨市委常委、太平区委书记。1997年11月任哈尔滨市副市长。1998年12月任成都市副市长。2000年8月任泸州市委书记。2001年1月任成都市委副书记、副市长、代市长。2001年2月任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2003年6月任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2003年8月任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05年1月任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中共十六大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共青团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列席代表、团中央委员,省九届、十届人大代表。

李登菊,女,汉族,1956年3月生,四川彭州人,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程师。

现任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

1978年2月至1982年1月在四川农学院农机系农机化专业学习。1982年1月以后,在彭县灯泡厂工作,曾任副厂长。1984年11月后,先后任彭县工业局副局长,彭县副县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县长。1993年11月任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1997年8月任成都市市长助理。1998年6月任成都市副市长,1998年12月任西安市副市长。2000年8月任成都市委副书记,2003年8月任成都市委副书记、副市长。2004年8月任省委常委,2004年12月任省委常委、省总工会主席。省十届人大代表。

叶万勇,男,汉族,1953年9月生,湖北武汉人,197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2月参加工作。四川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2001年7月授予少将军衔。

现任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

1969年2月以后,曾在西藏军区察隅边防五营任文书、干事,昌都军分区政治部直政科干事、独立连政治指导员。1981年5月任西藏波密县人民武装部政工科副科长。1981年7月后,任西藏军区副营职干事、秘书,正营职干事,离退休干部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山南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西藏军区政治部老干部处处长。1993年5月任西藏军区驻川办事处副政治委员,1996年7月任驻川办事处政治委员。2000年8月任西藏军区政治部主任,2005年12月任西藏军区副政治委员。2006年10月任省军区政治委员,2007年1月任省委常委、省军区政治委员。曾先后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南京政治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国防大学联合战役指挥员班。

柯尊平,男,漢族,1956年9月生,陕西安康人,197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3月参加工作。西南交通大学计算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

现任省委常委、副省长。

1974年3月以后,曾下乡当知青和在西安铁路局安康电机段工作。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西南交通大学物理本科师资班学习。1982年7月后,在西南交通大学工作,曾任助教,系团总支书记,系党支部副书记,校党委办公室秘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1992年9月任校党委常委,1993年11月任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常务副院长,1995年8月任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1999年3月任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2000年8月任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2001年2月任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2001年6月任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2007年5月任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八届省委委员,省十届人大代表。

王怀臣,男,汉族,1953年12月生,河北大名人,197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12月参加工作。电子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管理学硕士。

现任省委常委、副省长。

1972年12月以后,在部队曾任干事、参谋。1980年3月后,在中央书记处和中央办公厅曾任干事、副处级秘书、正处级秘书。1990年9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机关党委书记。1995年8月任成都市委副书记。2000年8月任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2002年1月任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2007年5月任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八届省委委员,省十届人大代表。

钟勉,男,汉族,1963年5月生,四川犍为人,198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7月参加工作。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毕业,经济学博士。

现任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委办公厅主任、省委保密委主任、省直机关工委书记。

1984年7月以后,曾任省委政研室干事、副科级研究员、主任干事、省委财经办主任干事,1988年12月后任省委办公厅综合处副处长、省国资局政策法规处处长、省委办公厅副处级秘书。1993年5月任省委办公厅正处级秘书。1995年4月任峨眉山市委书记。1996年12月任乐山市委常委、峨眉山市委书记。1997年8月任乐山市委副书记,2000年1月任乐山市委副书记、副市长。2000年5月任省旅游局局长、党组书记。2003年2月任资阳市委书记,2006年2月任资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2007年2月任省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2007年3月任省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保密委主任、省直机关工委书记。2007年5月任省委常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保密委主任、省直机关工委书记。曾先后毕业于四川财经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本科;西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系硕士研究生。八届省委候补委员,省十届人大代表。

黄新初,男,汉族,1957年10月生,湖北孝感人,198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7月参加工作。四川联合大学经济系研究生毕业,经济学博士。

现任省委常委、阿坝州委书记。

1976年7月以后,在湖北省孝感县工作,任小学教师。1982年1月后,在成都发动机公司工作,曾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分厂团委书记,公司团委副书记、书记。1988年8月后,先后任共青团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青年联合会主席、共青团四川省委常委。1993年4月任共青团成都市委书记、共青团十三届中央委员。1995年2月任共青团四川省委副书记,1996年10月当选为省青年联合会主席,1997年8月任共青团四川省委书记。2000年8月任阿坝州委书记。2007年5月任省委常委、阿坝州委书记。曾先后毕业于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本科;四川大学经济系硕士研究生。中共十六大代表,八届省委委员,省九届、十届人大代表,七届省政协委员。

上一篇:德育教学工作计划(精选2篇)下一篇:初中学校工作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