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护理论文

2022-05-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常规护理上给予其舒适护理,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护理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护理论文 篇1:

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从我科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病例数各为100例,护理组患者进行6min步行试验同时进行护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仅进行6min步行试验。结果护理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较,护理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组患者运动后心率、血压及运动中最高心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与正常水平更接近。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了患者的心功能。

【关键词】护理干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价值;步行试验

老年心血管疾病中,慢性心力衰竭是常见病,同时也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体力活动受限、运动耐量下降和生活质量下降是其主要特征。6min步行试验是慢性心力衰竭评估运动耐量的方法,而运动耐量的评估又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指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护理干预,通过6min步行试验对患者运动耐量进行评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从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我院共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其中男性患者145例,女性患者55例,年龄为58-78岁,平均年龄为65.3岁。主要疾病有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冠心病、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扩张型心肌病等。病程为9-26年,平均病程为13.5年。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病例数均为10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性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常规采用6min步行试验,试验全过程由1名医师负责,在特定情况下,对患者在6min时间内步行距离进行测量。护理组患者给予6min步行试验的基础上,同时配合护理干预。选择一个通风、安静的大约为30m左右的平坦走廊,画一直线在地面上,在直线上每隔5m的地方做上1个标记,将椅子放在走廊的两头及中间位置,方便患者步行过程中休息。向患者详细讲解试验的方法、目的和意义,告诉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和注意事项。将遥控心电监护仪给患者带好,对患者试验前的心率、心律进行监测,同时对试验前的血压进行测量。由2名护士、1名医师完成试验,医师在开始试验后负责对患者的心率及心律进行监测,同时,对试验过程中患者心率的最高数值进行记录,试验过程中一旦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则应立即停止试验。在走廊的一端,1名护士用秒表计时,并向患者每2min报时1次,将患者的行走距离记录下来,另1名护士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观察,陪同患者行走,并鼓励患者,如发现患者不适,则帮助患者就近休息。结束试验后,再次对患者的血压、心率进行测量,并做好记录。将患者送回病房,且将整个试验过程中的数值作好详细记录。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干预、饮食指导、服药指导和感冒预防等,并建立应急预案、掌握注意事项、预防突发事件等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疗效。

3讨论

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在世界范围内对健康的危害日趋严重,是各种功能衰退或心脏病结构损伤心室充盈或射血的结果,其恶化很难被阻止。然而,心衰患者中,一半的患者均可避免再入院。再入院的患者中,大多均因为未提供适当的护理、未选定最佳的治疗方法、未能及时随访、缺乏健康教育等所造成的。再入院也可能是因为患者未控制饮食、未坚持药物治疗、没有能力实施自我护理等造成的。因此,给予患者6min步行试验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通过本组应用,护理组护理干预后的疗效、心率、血压、运动耐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充分表明了护理干预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虹.张海泳.沈玉枝.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72-73.

[2]牛家兰.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7):110-111.

[3]陆娟.向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现代护理,2010,13(11):1008-1009.

[4]张玉燕.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心功能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2(5):847-848.

作者:李春霞

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护理论文 篇2: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资料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常规护理上给予其舒适护理,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79.41%,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能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治疗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舒適护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也叫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该病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较高 [1]。舒适护理主要考虑的是患者的舒适度,让患者能够从生理和心理感受到愉悦,舒适,进而提升治疗的疗效。本文主要就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并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在6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4.64)岁;患者病程在4个月-1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6±3.23)年。将6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其舒适护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如严密监测患者病情、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其舒适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给予患者舒适的环境 舒适的病房环境,能够减少疾病带给患者的不适感。因此,护理人员应保持病房的舒适,调节病房的湿度和温度,并做好病房的消毒工作。

1.2.2 给予患者舒适的生活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常伴有气喘或水肿,因此护理人员在对其进行护理时,应指导患者正确的体位,视患者的病情,调整患者床头的高度,让患者能够感受到舒适感。同时,对于缺氧的患者,因根据其缺氧的程度,给予患者吸氧护理。此外,还应给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排痰护理,护理人员应轻轻拍打患者的背部,帮助患者排出痰液,必要时可给予患者雾化吸入[2]。

1.2.3 舒适的输液护理 在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时,要对患者的输液进行护理。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和输液的量,避免输液过快或过慢,加重患者心衰的症状。

1.2.4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病情的相关知识,用药的原则以及治疗的目的及效果等,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此外,对于出院的患者,应做好相关的出院指导,提升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1.3 观察标准 通过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实行打分制,总分为100分;≥85分为非常满意;60分-85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17.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9.41%,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主要是指患者心脏的排血量无法满足机体带血的需要,只是组织的灌注不足或体循环静脉有淤血,该病属于进行性加重临床综合征[3]。慢性心力衰竭多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多发,严重影响到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治疗的同时,给予老年患者科学、有效的护理,对于提升患者心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疗模式的逐渐转变,临床护理过程中越来越注重人性化护理方式。舒适护理要求护理人员需具备专业的技术外,还应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使其从心理以及生理上得到满足。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疾病较为复杂,给予老年慢性心理衰竭患者舒适护理,不仅能够改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而且还能提升护理的质量,进而提升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本次研究表明,给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9.41%,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给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舒适护理,不仅能够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而且还能进一步促进治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葛凤英.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729-1730.

[2] 潘永华.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的生活质量和心功能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8):8-9.

[3] 徐玉云.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3):501-502.

作者:张国萍

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护理论文 篇3:

小儿心力衰竭重症的临床护理策略分析

【摘要】 目的 探析分析小儿心力衰竭重症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75例心力衰竭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心力衰竭重症患儿住院尾号随机分为干预组(38例)常规组(37例)。两组心力衰竭重症患儿均采用镇静、强心、扩血管吸氧及利尿等方式治疗。干预组心力衰竭重症患儿采取干预护理措施,常规组心力衰竭重症患儿单一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心力衰竭重症患儿不良症状及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心力衰竭重症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8684%;常规组心力衰竭重症患儿护理总有效率为5946%,对比两组心力衰竭重症患儿临床护理效果差异,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小儿心力衰竭重症患儿进行有效、积极的护理,使患儿早日康复。

【关键词】 小儿;心力衰竭重症;临床护理;策略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034

心力衰竭是一种因各种心脏功能性或结构疾病引起的心室射血能力受损或充盈等综合症状。基于患儿射血功能受损及心室收缩功能降低,从而患儿心排血量不能使机体代谢得到满足,组织及器官中血液灌注不足,伴随着体循环或者肺循环出现淤血现象[1],这种病症表现形式为患儿呼吸困难,患儿感觉身体无力局限患儿活动,并出现水肿现象。治疗这种病应注意延缓及防止出现心衰现象,缓解患儿心衰等临床症状,有效降低患儿死亡率[2]。笔者为进一步了解小儿心力衰竭重症的临床护理策略,选取我院75例心力衰竭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75例心力衰竭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心力衰竭重症患儿年龄分布在3岁至9岁,平均年龄为65岁,病历为1月-3年。按照心力衰竭重症患儿住院尾号随机分配,其中干预组心力衰竭重症患儿38例、常规组心力衰竭重症患儿为37例。对比两组心力衰竭重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及病症等方面,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此基础上,可对比研究对于心力衰竭重症患儿进行的临床护理效果。

12 方法 两组心力衰竭重症患儿在进入医院后均采用镇静、强心、扩血管吸氧及利尿等方式治疗[3],并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对心力衰竭重症患儿进行护理,促进心力衰竭重症患儿康复。

13 统计学处理 本组选取对象均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研究心力衰竭重症患儿临床护理资料,其中,计量资料之间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检验结果P<005,证明对比两组心力衰竭重症患儿之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检验结果P>005,证明对比两组心力衰竭重症患儿之间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护理,干预组心力衰竭重症患儿总满意率为8684%,常规组心力衰竭重症患儿总满意率为5946%;干预组心力衰竭重症患儿非常满意度为7895%,常规组心力衰竭重症患儿非常满意度为4324%;干预组心力衰竭重症患儿比较满意度为526%,常规组心力衰竭重症患儿比较满意度为1081%;干预组心力衰竭重症患儿满意度为263%,常规组心力衰竭重症患儿满意度为541%。通过对比,干预组心力衰竭重症患儿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心力衰竭重症患儿的护理效果,对比两组心力衰竭重症患儿护理效果,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小儿心力衰竭重症是一种患儿心脏功能性及结构疾病导致的心室射血能力受损或充盈等综合症状。心力衰竭重症患儿在进入医院后采用镇静、强心、扩血管吸氧及利尿等方式进行治疗,同时,对心力衰竭重症患儿进行常规临床护理及干预措施护理,促进患儿康复,降低患儿死亡率[4]。基于心力衰竭重症患儿射血功能受损及心室收缩功能降低,患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因此,護理人员在对于患儿进行镇静、强心、扩血管吸氧及利尿等方式进行治疗时,应密切关注心力衰竭重症患儿出现呼吸困难,或感觉身体无力[5],局限患儿活动及水肿等症状。通过对心力衰竭重症患儿进行治疗,加之有效的干预护理措施,进而延缓及防止心力衰竭重症患儿出现心脏器官衰竭症状,缓解心力衰竭重症患儿心衰等临床症状,有效降低患儿死亡率,这在小儿心力衰竭重症临床治疗及护理上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达珍小儿心力衰竭70例临床分析[J]西藏医药杂志,2012,34(02):20-22

[2] 李雄,阳明玉,秦静庭,张立飞,林毅,王丹,王长英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心力衰竭疗效评价及脑利钠肽的变化[J]海南医学,2012,23(04):27-28

[3] 李运泉,陈国桢,覃有振,刘东红,张式鸿,王慧深,李格丽小儿心力衰竭N端脑利钠肽原的临床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8,17(03):285-288

[4] 张新颖,王玉林脑钠肽在儿科心血管领域的应用现状[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03):553-555

[5] 张清友,叶青,杜军保纽约大学儿童心力衰竭指数在儿童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09):703-707

作者:刘庆玲

上一篇:顶岗实习双向培训的思考下一篇:工程建设安全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