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护理管理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将护士从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在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基础上,以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服务满意度为主导的护士绩效考核方法。方法:考核方案是基于护理工作量、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风险及技术要求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日常工作和表现为重点,综合考核工作业绩、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绩效考核护理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绩效考核护理管理论文 篇1:

绩效考核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摘 要】目的:探討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绩效考核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呼吸内科 15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行绩效考核的制度,观察制度施行后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后,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与管理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绩效考核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显著的效果,能够大大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如果能够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管理,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

【关键词】绩效考核;呼吸内科;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1]。各大医院为了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其中更新管理理念、优化管理制度是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方式 [2]。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各大医院应用于医院管理中,其应用效果受到了医院管理层的广泛关注 [3]。笔者为了得到一些临床实践的指导,以本院呼吸内科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绩效考核应用于护理管理中,探讨了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效果,大致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如下文所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呼吸内科 15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要求全为女性,拥有护士职业营业证书,且从事护理工作 1年以上,岁数在 24~ 45岁之间,其中受教育程度为: 1名中专毕业, 4名大专毕业, 10名本科毕业。纳入研究的护理人员都身体健康,无心理和精神类疾病,每周从事护理工作至少 35个小时。 15名护理人员对本次研究的内容与目的都全面了解且自愿参加,在绩效考核制度下对患者进行护理。

1.2绩效考核实行方法

1.2.1酬劳分配原则

酬劳分配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则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质高酬。由专门成立的质控小组对护理人员平时的工作进行监督,记录并统计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岗位、服务质量等方面作为考核的标准,以此为依据进行酬劳的调整和奖金的分配。

1.2.2 绩效考核的内容:

由专门成立的质控小组经讨论后制定严格的考核指标,指标分为一、二两级。一级指标包括护理工作量、护理安全、护理质量;二级指标包括护理岗位和工作效益。统计每月的患者出入院数量、患者的病情、护理工作量、护理质量等,护理质量的评价内容又包括护理人员所提供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护理安全的评价内容包括护理差错、护理纠纷、护理投诉的发生情况。收治的急诊人数和患者的特别表扬列入附加的加分项。

1.2.3 绩效考核的具体实施

成立专门的质控小组对护理人员每天的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若有不良事件或护理差错发生应做好详细记录并告知当事人,让当事人及时作出纠正,以不断提高个人和医院的护理质量,随机进行一些大的考核和抽查并对考核情况进行记录,以月为单位对考核结果进行统计,采用评分制给出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得分,基础分为 100分,以平时考核的情况酌情加减分,最后得分大于等于 90的为优秀,大于 80分而小于 90分的为良,大于 70分而小于 80分的为中, 70分以下的为差。根据最后的考核等级进行相应的奖惩。

1.3 评价方法观察护理人员在实行绩效考核后的工作积极性,统计并分析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与管理前进行比较。统计管理后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以此作为护理质量评价的一个方面,并与管理前进行比较。绩效考核实行六个月后,给参与研究的护理人员所经手的患者发放特别制定的、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使患者或其家属匿名填写对所受护理的评价,由相关人员对患者的评价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价情况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三级,总满意度为认为一般与满意的人数之和除以总人数。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24.0统计学工具统计分析实验所得到的数据,把计数资料进行 x2检验,计量资料进行 t检验 , P<0.05表明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行绩效考核后,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主要体现在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比起管理前有明显提高( P<0.05);绩效考核实行前,时而有一些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如护理投诉、护理纠纷、护理差错等,绩效考核实行后,这些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都明显减少( P<0.05);经过调查发现,绩效考核实行前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为 88.6%,绩效考核实行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为 96.8%,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

3 讨论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近些年来呼吸类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且大多为老年患者,发病急,病情重,病程长,这也就对呼吸内科的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的质量,各大医院都在积极改善自己的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受到了医院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其应用于护理管理,能够大大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再配以严格的奖惩制度能够很好地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5]。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绩效考核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显著的效果,能够大大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如果能够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管理,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军 .绩效考核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8,26(11):98-99.

[2]亢文敏 ,李晶 .绩效考核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中国卫生产业 ,2018,15(12):66-67.

[3]李姗 .绩效考核在门诊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3(14):152+154.

[4]曹玲玲 .绩效考核应用于呼吸内科护理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7,25(09):84-86.

[5]郝永先 ,谭玲 .浅谈绩效考核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J].大家健康 (学术版 ),2016,10(03):294-295.

作者:林红梅

绩效考核护理管理论文 篇2:

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将护士从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在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基础上,以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服务满意度为主导的护士绩效考核方法。方法:考核方案是基于护理工作量、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风险及技术要求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日常工作和表现为重点,综合考核工作业绩、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考核内容包括:业务水平、护理工作质量、学习及成长、医德医风、科室纪律、精神面貌。结果:体现了护士层级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公正、公平、公开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能充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提升了工作潜能,提高了护理质量,使优质护理服务深入持续开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安全、优质、专业、人性化、满意的护理服务[1]。

【关键词】护士岗位管理;绩效考核

卫生部2011年制定并颁布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 年)》[2],其中针对深化公立医院护理管理改革一项任务明确指出,以实行岗位管理为切入点,完成护理岗位设置并明确岗位职责、上岗条件,完善与护理服务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患者满意度相挂钩的绩效考核制度,使护士的收入分配、职称晋升、奖励评优更加注重临床护理实践。我科自2012年12月开始,以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3]为指导思想,探索了将护士从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在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基础上,以护理工作质量、护理服务满意度为主导的护士绩效考核方法,现将工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绩效考核及绩效奖金分配的对象为风湿免疫科全体护士。风湿免疫科开放床位44张,护士总数19名(包括护士长1名),其中主管护师4名,护理师4名,护士11名。护士长不参与考核。

2方法

2.1原则: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科学评价体系,实施基于护理工作量、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风险及技术要求的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日常工作和表现为重点,综合考核工作业绩、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考核结果与护理人员的收入分配、奖励、评先评优、职称评聘和职务晋升挂钩,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提升工作潜能[3]。

2.2成立以护长为组长的护理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该小组由护长、责任组长、高年资责任护士3~5名组成。

2.3采取每季度考核的考核方法。

2.4采用第三方调查方法了解患者的满意度情况。

2.5 绩效考核内容: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将护士的业务水平,护理工作质量,学习与成长,医德医风、科室纪律、精神面貌作为考核要素,并按百分制进行核算,权重分别30%、50%、10%、10%,每季度进行考核评定,以积分的方法进行量化考核[4]。

2.5.1业务水平(30%):根据我院临床护理岗位评价考核表,由护长对全体护士进行评价、责任组长对责任护士进行评价、责任护士对责任组长进行评价,取两者的平均分,分值≥95分该项为满分,<95分则将所得分值乘以30%。

2.5.2护理工作质量(50%)

2.5.2.1护理工作量、工作效率(10%):根据自定的工作量、工作效率评价表,由护长对全体护士进行评价、责任组长对责任护士进行评价、责任护士对责任组长进行评价,取其平均分,分值≥95分该项为满分,<95分则将所得分值乘以10%。

2.5.2.2责任制整体护理(20%):根据责任制整体护理考核表,对护士在分级护理、护理文书书写、管床责任制、健康指导四方面进行考核。根据岗位管理设置要求,责任组长由主管护师职称或高年资护理师担任,因此其考核标准要求高于责任护士,设定责任组长考核分值≥95分该项为满分,<95分则将所得分值乘以20%,责任护士考核分值≥90分该项为满分,<90分则将所得分值乘以20%。

2.5.2.3患者满意度(20%):根据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满意度≥95%该项为满分,<95%则将所得满意度乘以20%。

2.5.3学习与成长(10%):主要包括在职培训、教学、科研、论文发表等方面的能力。

2.5.3.1完成当月在职培训考核成绩≥90分为满分,60-89分则将所得成绩乘以10%,<60分则该项分值为0.

2.5.3.2有教学任务的带教老师当月加1分,带教满意度<90%当月扣1分;

2.5.3.3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当月加2分,有科研项目当月加5分。

2.5.4医德医风、科室纪律、精神面貌(10%)。包括护士仪表仪容、患者投诉、患者书面表扬、科室纪律等。

2.6 护士绩效考核的统计方法:根据本方案建立电子表格,录入计算公式,录入相关数据后自动生成数据。

2.7 护士绩效奖金分配计算方法:绩效奖金=个人绩效考核总分%×职称系数×岗位系数×奖金基数/分。

3效果

3.1体现了护士层级管理,提升了护理管理质量:责任组长对下级护士的指导、质控以及在管床责任制、患者满意度的分值高于责任护士,故考核总分责任组长,年资高的责任护士高于年资低的责任护士。上级护士对下级护士的指导、质控,也使科室的护理质量管理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如护理部的护理质量管理检查,实施前得分为95.3分,实施后得分98.6分。

3.2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升了工作潜能,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升,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护士岗位管理是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每名护士分管6~8名病人。绩效考核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使管床护士更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自理能力、心理动态,并予相应的健康宣教,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实施绩效考核前患者的满意度调查结果90%,实施后患者满意度调查基本稳定在96%~99%.同时收到病人书面表扬信多封,锦旗多面。

3.3 绩效考核方案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深入持久地开展,最终实现了让病人满意、护士满意、医生满意、社会满意。

4结论

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将绩效考核与个人收入、评先评优、职称评聘、职务晋升挂钩,形成了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竞争机制,体现了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能充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提升了工作潜能,提高了护理质量,使优质护理服务深入持续开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安全、优质、专业、人性化、满意的护理服务[1]。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实施方案(试行).2013-4-28

[2] 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2011-12-31.

[3] 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2012-05-04.

[4] 刘保萍,陈海英,雷华,王萍.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 21) : 110 -112.

作者:吴丹纯 周小香 练荣丽

绩效考核护理管理论文 篇3:

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绩效考核是组织利用特定的工具和方法对员工的工作效果进行考察评价的过程,实施绩效考核能够充分激励护士工作热情,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本文就实施绩效考核前后2010年度和2011年度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差错的发生率进行分析,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金娥 吕 玲 李 娜

上一篇:建筑企业薪酬管理论文下一篇:水池结构设计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