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绩效考核内科护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药品零差价政策对三级医院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影响研究 ——以辽宁省某三甲医院为例

摘要:研究目的及意义:以辽宁省某三甲医院为例,通过对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前后住院患者的次均医疗费用、医疗费用内部结构、医疗费用影响因素以及药品零差价政策对相关利益者的影响分析,了解三级医院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的变化状况,探索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后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内部结构不合理的部分,以及该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药品零差价政策,合理控制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的增长提供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研究方法:选取辽宁省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间断时间序列法分析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前后住院患者次均医疗费用变化情况;运用结构变动度分析法分析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前后住院患者和不同科室代表性疾病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内部结构变化情况;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前后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影响因素变化情况。研究结果:(1)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后的第一个月,住院患者的次均医疗费用、次均药品费、次均化验费和次均检查费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次均药品费由政策实施前的下降趋势转为上升趋势,次均检查费与政策实施前相比呈明显上升趋势,并逐渐高于政策实施前水平。(2)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后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结构变动度为14.40%;药品费和化验费呈负向变动,材料费、手术费、护理费、诊疗费、治疗费、检查费、床位费和其他费呈正向变动;结构变动率前三位的依次是药品费、手术费和护理费,累积贡献率为72.87%。(3)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后内科疾病次均医疗费用显著下降,外科疾病次均医疗费用略有下降,妇科疾病次均医疗费用显著上升;内科疾病医疗费用结构变化度高于外科和妇科;内科疾病的药占比下降幅度高于外科和妇科疾病;外科和妇科疾病的手术费占比上升幅度最大,内科疾病的治疗费占比上升幅度最大。(4)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前后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影响因素基本相同,均为是否手术治疗、住院天数、有无并发症、是否首次住院和药占比,其中药占比在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后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减弱,回归系数从0.009下降到0.003。(5)药品零差价政策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医药企业、患者。研究结论:(1)药品零差价政策在短期内实施效果较好,住院患者次均医疗费用得到有效控制,次均药品费大幅下降,但该政策在实施一段时间后,住院患者次均药品费和次均检查费均出现上升的趋势,医疗服务中的用药行为和检查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2)药品零差价政策在优化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结构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药占比大幅下降,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护理费、手术费、诊疗费在住院患者医疗费用中比重有所提高,但涨幅较小。检查费在医疗费用中的比重不降反升,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3)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后外科和妇科疾病医疗费用未得到有效控制,内科疾病医疗费用下降明显。不同科室疾病医疗费用结构变动度有所差异,内科疾病明显高于外科和妇科疾病,说明药品零差价政策调节内科疾病医疗费用结构的能力明显高于外科和妇科。(4)药品零差价政策实施前后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住院天数、有无并发症、是否手术治疗、是否首次住院和药占比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的增长。对策与建议:(1)进一步加强药费控制,切实落实药品零差价政策;(2)以“三医联动”为切入点,优化医疗服务费用结构;(3)建立弹性补偿机制,完善医院绩效考核制度;(4)加强“三早”预防宣传,强化临床路径管理;(5)强化利益相关者之间联动监管策略。

关键词:药品零差价政策;三级医院;住院患者;医疗费用;间断时间序列

学科专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1.研究背景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目的与意义

4.研究的创新点

(二)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

2.研究方法

2.1 文献研究法

2.2 专家访谈法

2.3 实证研究法

2.4 实证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

1.药品零差价政策在辽宁省的实施概况

2.政策实施前后住院患者次均医疗费用变化情况

3.政策实施前后住院患者医疗费用结构变动情况

4.政策实施前后不同科室代表性疾病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变化情况

5.政策实施前后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6.药品零差价政策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分析

(四)讨论

1.医疗服务中的用药行为和检查行为需要进一步规范

2.医疗服务费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3.不同科室疾病医疗费用结构变动度差异明显

4.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受多种因素影响

(五)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加强药费控制,切实落实药品零差价政策

2.以“三医联动”为切入点,优化医疗服务费用结构

3.建立弹性补偿机制,完善医院绩效考核制度

4.加强“三早”预防宣传,强化临床路径管理

5.强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动监管策略

(六)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药品零差价政策及其实施效果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论文提纲下一篇:公共危机治理分析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