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绿地空间设计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运用科学手段对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范围及其合理布局进行分析,有利于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面貌与稳定秩序,并为居民提供高效与公平的日常游憩场所。文中以武汉市江汉区为例,基于GIS网络分析法,通过构建以道路网络、公园和人口为核心的矢量数据库,得到不同类型公园的不规则式服务范围与承载力。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公园绿地空间设计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园绿地空间设计论文 篇1:

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理念下公园绿地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发展更加注重城市化品质的提升以及以人为本城市化理念的体现。在此背景下,许多城市都提出了休闲空间发展理念,旨在连接、整合城市开放空间,统筹空间资源。文中对公园绿地设计方法的研究突破性地跳出了固有的从公园绿地内部出发、“就事论事”进行研究的思维模式,把视野延伸到与之有密切关联的城市规划层面中,在城市发展的大格局下重新审视公园绿地的角色地位,以此为基础更新公园绿地设计方法。

关键词:风景园林,公园绿地,休闲空间,设计方法,设计要素

DOI:10.3969/j.issn.1672-4925.2016.01.013

考虑到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公园”、“城市公园”等词汇并非国标中所明确规定的对象,不同的语境下存在有多重含义,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歧义,为保证本研究的科学性和实际可操作性,本文将研究对象确定为《CJJ/T85-200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G1类“公园绿地”,具体包括G11综合公园、G12社区公园、G13专类公园、G14带状公园、G15街旁绿地在内的所有公园绿地。

随着城市发展指导理念的转变,城市发展不再单纯追求GDP增长,而把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品质和居民生活的幸福感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城市都提出了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理念,将“大众休闲文化”作为城市发展“新的推动力”,内化于城市转型与发展进程之中。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理念是以城市开放空间为基础,以地域文化价值发掘为内容、人本需求满足和城市发展质量提升为目标的空间资源统筹发展模式。其理念的关键在于“连接”和“整合”城市开放空间,同时提出规划设计需要协调统筹周围环境因素,在保证城市环境完整性不被破坏的基础上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这将公园绿地、城市和人之间的关系联系得更为紧密,使公园绿地的内涵不再仅限于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和为大众提供活动场地,同时也将其视为创造城市休闲空间的重要载体和提升都市区竞争力的“软区位因子”,赋予了当下公园绿地“功能复合”的属性。然而文献调研显示,在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理念背景下进行的公园绿地研究较为欠缺,大众并未充分了解当前公园绿地的意义和内涵,关于公园绿地设计方法的研究也鲜有突破。设计方法研究的滞后直接导致设计理论与项目实践的脱节,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难以为公园绿地项目的实施提供实际指导作用。因而本文试图从城市发展角度入手,对当下公园绿地在城市中的地位和具有的意义进行分析,分析当前的公园绿地设计方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公园绿地设计方法的革新寻找突破口。

1当下公园绿地设计方法

1.1公园绿地设计方法类型剖析

查阅当前国内有关公园绿地设计方法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大量文献都是基于《CJJ/T85-200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G1公园绿地下的公园绿地子类逐一进行设计方法的研究。而笔者认为,在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理念下对公园绿地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应提出符合当下环境需求的公园绿地设计类型,其原因可概括为以下3点:首先,按照《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对公园绿地的划分,综合公园是区别于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单列出来的,然而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理念下公园绿地承载了诸多环境需求,基本都具有综合性的功能属性,使综合公园与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等公园绿地之间的概念界线越来越模糊;其次《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主要针对的是公园绿地的形态和位置,而社区公园和专类公园则是针对公园绿地的功能,在研究公园绿地设计方法时需要从同一视角出发对不同设计类型进行区分:第三,当下出现了一些“新型”公园绿地,如滨水公园、雕塑公园、湿地公园等,体现出新的时代背景和大众需求赋予公园绿地的新功能和新内涵。因此本文认为,应跳出《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的框架局限,结合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理念背景,重新对大众对公园绿地的需求进行梳理,进而从公园设计角度提出符合环境要求的公园绿地设计类型。

1.2公园绿地设计方法的研究视角

目前公园绿地设计方法的研究视角主要从公园绿地内部出发,按其特征可分两类:一类从公园绿地内的实体要素——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出发,认为公园绿地内最基本的组成要素是植物、水、地形、建筑等,深入剖析各要素的特点并逐一提出设计方法:另一类主要对公园绿地的平面形态及空间布局作深入研究,将公园绿地内各自然和人工要素抽象概括为点、线、面、体,基于美学和大众行为心理对公园绿地设计方法进行研究。而笔者认为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理念下公园绿地具有“功能复合”的属性,这就需要紧密联系公园绿地内不同要素,通过对不同要素组织关系的整体性研究来寻求满足当下环境需求的公园绿地设计方法。

2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理念下公园绿地的内涵

2.1生态环境需求

公园绿地作为保护本土植物和维护生物生存繁衍的载体,对于保护优化城市环境、创造低污染的生态环境有着突出作用。一些公园绿地项目选址于工业废弃地不仅成为棕地修复的一种手段,也为这些衰败地区重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2.2生活环境需求

在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理念下,公园绿地在开发过程中也更加注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沟通过程,利用公园绿地开发的契机加强公众参与,统筹协调不同利益群体形成共识,在协调过程中调整公园绿地的发展方向,使其成为休闲空间发展理念下有效的城市管理工具。

2.3城市发展需求

在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理念下公园绿地成为改善城市整体环境的有效途径,通过连接和整合原本散落的城市开放空间和破碎的城市景观,纳入城市绿地体系,形成连续、网络化的环境要素综合体。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保护性开发来挖掘城市空间的潜力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公园绿地对于城市发展而言有着重塑城市竞争力、提升人才和资金吸引的作用,是城市重要的“软区位因子”。

3公园绿地设计方法

3.1公园绿地设计类型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得知,城市休闲空间发展战略下公园绿地需要同时满足生态环境需求、生活环境需求和城市发展需求3个层面的需求。不同公园绿地对于这些需求的满足有不同程度的偏重,使其在具有一定共性特征的基础上具有独自的特色。侧重满足同一需求的公园绿地具有一定的相似特征,对其设计方法可以统一研究。本文根据公园绿地所要满足的休闲需求,将公园绿地的设计类型划分为自然生态型公园、运动休闲型公园、滨水游憩型公园和文化纪念型公园(表1)。

3.2空间组织模式及策略

本文对于公园绿地设计方法的研究主要分空间氛围把握和意向要素选择2个步骤,对不同公园绿地设计类型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

3.2.1宏观把握,确定理念

不同的公园绿地设计类型所要带给人们的空间感受是不同的。采用大视角审视不同公园绿地设计类型的空间特点,把握其所要表达的空间氛围,是选择设计要素的基础。不同场地条件赋予了自然生态公园不同的自然生态资源,同时不同的地域环境又造成人们自然观的差异。

在自然生态型公园景观空间的设计过程中,需把握人与自然的深层关系,结合地域文化背景,提炼大自然中不同要素之间的组织关系和结构特征,对其进行抽象式概括,获取自然最本质、最简单的表达形式,重现自然界景物空间环境。

休闲运动型公园在空间设计时应注重运用独特的思维与理念,将休闲信息隐喻其中,借助环境心理学创造出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空间,促进人际交流,带给人们丰富的休闲体验。

滨水游憩型公园的景观空间不仅要表现城市滨水性生态特征,还需要充分尊重城市滨水文化内涵和人性化需求,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水、自然、文化和人4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通过把握城市滨水带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滨水带和文化传统的关系、滨水带和人的关系,对地域生活背景和生活形态进行提炼和概括,创建能够体现滨水风貌环境特征和历史文化环境特征的景观空间和生活图景。

文化纪念型公园着眼于对历史发展过程的继承和延续,其空间要反应历史变化过程中各个时期自然和社会发展变迁在人们潜意识中留下的烙印,这当中包括了行为方式、心理结构、审美意识等多方面因素,通过提炼梳理既有景观和历史意向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形式结构将这种关系还原到设计对象和现实环境中,建立历史场景与现代生活的连续性,将历史文化和价值推移到现实中。

3.2.2组织要素,营造空间

所有的景观都是通过景观设计要素来实现的。公园绿地设计要素是构成公园绿地的基本结构层面,对于抽象的公园绿地的设计方法研究需要通过对公园绿地设计要素的研究来具体实现。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理念下,公园绿地的基本设计要素也在发生转变,公园绿地无法仅仅依靠抽离周边环境的单体要素设计来创造富有体验性的景观空间。本文提出城市休闲空间发展理念下公园绿地的设计要素需要进行更新,应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植物、水体、地形等单体要素的组织模式上,以此作为公园绿地新的基本设计要素,借由这些设计要素表达设计意图。根据公园绿地的形态构成,将公园绿地的设计要素分为具有节点意义的点状设计要素和具有轴线意义的线状设计要素。相对而言,点状设计要素相对静态而线状设计要素相对动态。结合不同公园绿地设计类型的空间特点,分别对点状设计要素和线状设计要素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设计原则以营造扣人心弦的情感空间。

对于自然生态型公园而言,要素的设计可以通过运用微缩简化法、拆解组合法和抽象概括法描摹中国自然山水形态。点状设计要素可通过组合片石、树木、水体叠加地形来创造,山的轮廓,林木的颜色,水面的涟漪,记忆中若有似无,寻求内藏于集体潜意识之中的山水审美观的共通之处。线状设计要素可通过抽象概括或直接描摹自然路径,把握路径的收放以及路径与林木、水体的关系。通过这样的设计手法所造之景为中国自然山水的归纳与升华,迎合了中国人尽在不言中的情感逻辑。

休闲运动型公园不仅需要提供人们日常活动、交流所需的设施和场地,其空间还需营造出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氛围,注重将人的活动内容与形式与置身其中的场所感相协调。在对点状和线状要素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将构筑物和设施与周围环境的组织方式,结合不同的形态、色彩、质感创造出丰富的体验。

滨水游憩型公园最具特色的是滨河线性空间,它也是滨水游憩公园的信息连续集中带。通过线状设计要素可以创造出或人工或自然的滨水空间,帮助人们组织方向感和距离感,同时也满足人们返朴归真的休闲需求。除了是人们滨水游憩之地,滨水游憩型公园也是人们沉思冥想、寻觅旧日记忆的的场所,在设计点状要素时可考虑运用“乡土设计”方法,寻找场地的地域特征,使所创造的空间能融合地域文化环境和滨水生态环境。

文化纪念型公园的空间主要体现质朴、隽永并富有韵味的文化氛围,因而首先需要分析挖掘场地的历史脉络和遵循的历史时代特征。可采用类推的设计方法对点状和线状设计要素进行布局和尺度与格局的推敲,以简洁的设计手法创造出深邃意境;同时秉持批判性的继承态度,对历史原型的精髓进行借鉴,突破原有闭锁沉闷的、空间拥挤的局限性,最终在公园空间的精神格调上体现出历史文化的朴素、宁静、明洁与自由。

4结语

本文对公园绿地设计方法的研究模式较之既有研究有很大突破,它跳出了固有的从公园绿地内部出发研究其设计方法的思维定式,把视野延伸到与之有密切关联的城市规划层面中,视公园绿地为城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其意义和内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与城市一样也是处在一种发展状态中,目的在于使公园绿地的设计能与城市发展理念有效衔接,赋予其时代内涵。

注:本文曾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作交流。

作者:马唯为 金云峰

公园绿地空间设计论文 篇2:

基于GIS江汉区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范围及优化布局研究

摘要:运用科学手段对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范围及其合理布局进行分析,有利于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面貌与稳定秩序,并为居民提供高效与公平的日常游憩场所。文中以武汉市江汉区为例,基于GIS网络分析法,通过构建以道路网络、公园和人口为核心的矢量数据库,得到不同类型公园的不规则式服务范围与承载力。结果表明,20 min日常游憩服务范围占该区总面积75.5%,且菱角湖公园、王家墩公园、龙王庙公园的承载力较弱,由此得出江汉区存在真空盲区与隐形盲区。针对不同盲区,进行针对性的公园绿地优化布局,将居民日常休闲游憩与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切实地结合起来,实现公园绿地的合理布局。

关键词:风景园林,G1S,公园绿地,可达性,服务范围,优化布局

DOI:10.3969/j.issn.1672-4925.2017.03.004

目前许多城市的公园绿地布局存在分布不均、见缝插绿等诸多问题,导致公园绿地的服务范围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可达性是影响公园绿地服务范围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从空间中任意一点到达目的地的难易程度,反映人们在此过程中所克服的空间阻力大小,常用时间、距离、费用等指标来衡量。可达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合理性与服务公平性研究,是评价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合理性的重要因素。

目前常用的公园绿地服务范围研究主要有缓冲区法、引力模型法、费用加权距离法、最小邻近距离法。然而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缓冲区法将公园边界视为均可进入,但未考虑人们进入公园过程中的人为或自然阻碍;引力模型法虽然涉及较多考虑因素,但对公园绿地特征的量化也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费用加权法由于评价类别较多,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最小邻近距离法存在显著误差,也未考虑人口聚集的误差问题。此外,现有相关研究成果较少涉及公园绿地承载力分析与优化布局策略。本文以武汉市江汉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分析法,该方法充分考虑公园绿地的可进入边界与人口聚集问题,以实际道路网络为基础计算公园绿地在某一阻力下的覆盖范围,较客观地反映人们的出行机动能力。本文通过建立道路交通网络与人口数据,对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服务范围与承载力进行分析,最后利用韦伯型设施区位模型提出江汉区公园绿地优化布局的具体方法。

1研究区域

江汉区是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之一,面积为28.29 km2,常住人口71.9万人。全区下辖民族、民权、花楼等13个行政街道。截至2015年底,已建成公园绿地136.19 hm2(表1),其中有7个综合公园,占公园绿地总面积89.54%,包括2个全市性公园和4个区域性公园。根据《武汉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至2020年,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提升至38%、45%、16.8 m2/人,实现“500 m见绿,1000 m见园,2 000 m见水”的目标。

此外,江汉区具备以下的城市特征能够反映研究的典型性:1)绿地现状具有先天優势,是武汉公园绿地分布数量最多、最为集中的一个片区;2)该区地小人广,人口密度仅次于洪山区,居民对公园绿地的使用需求大;3)交通区位条件优越,拥有汉口火车站、省市长途汽车客运站等一批重要交通枢纽,同时也是武汉重要的商贸核心区。

2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数据来源与处理

研究数据来源于Digital Globe 2016年7月份武汉市主城区遥感影像图,影像级别为16级,像素分辨率2.06 m。首先利用ENVI 5.0对影像图进行校正,然后借助GIS构建以道路交通网络、公园和人口为核心的矢量数据库。道路交通网络包括提取道路中心线构建的线要素与提取交点模拟实际交叉路口的点要素,道路属性包括类型、长度和步行时间;公园数据库按照不同类型公园,包括公园出入口、公园位置与公园面积;人口数据库包括各街道人口数量与人口密度。

2.2研究方法

2.2.1网络分析法

网络分析法可称为基于道路网络的费用加权距离法的矢量版或综合了进入公园过程中的障碍的缓冲区法,该方法是计算按照某种交通方式(步行或车行)以道路网络为基础,城市公园在某一阻力值下的覆盖范围。一个网络由“中心”、“连接”和“节点”构成,公园绿地即为“中心”,面积较小的街旁绿地可直接以绿地的几何中心为“中心”,由于综合公园面积较大,以实际开放的出入口为“中心”,认为到达出入口即为进入公园,其服务范围由多个“中心”形成的服务范围叠加而成。道路交通网络即为“连接”,道路交叉口即为“节点”,此外,通过道路的时间即为“阻力”。本文基于GIS网络分析(Network Analyst)的出行范围可达性评价,对构建的矢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服务范围可用于衡量公园绿地布局优劣。

2.2.2韦伯型设施区位模型

公园绿地布局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研究内容,属于设施布局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韦伯型设施区位模型应用于公园绿地的布局,主要有3种典型形式,多设施重心模型、最大福利模型与P-中心模型,其中,多设施重心模型是为了解决2个或2个以上设施的选址问题,使得需求点到距其最近设施点的加权距离总和最小。本文基于此模型进行新增公园绿地数量与位置的确定,从而得到较科学的布局方案(图1)。

3结果分析与讨论

综合公园规模较大,为全市或市内某一区域的居民服务,提供游览观光和日常游憩活动,全市性公园服务半径定为2 000~5 000 m,区域性公园服务半径定为1000~2000 m。将街旁绿地与专类公园等面积小于2 hm2的公园绿地称为微型公园。由于规模较小,主要考虑以步行为主的日常游憩活动,根据《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服务半径定为500 m。需要强调的是,为了客观地反映居民到达公园的方便程度,从公园出发步行10 min、20 min、30 min所能达到的范围称为步行服务范围,这是衡量公园可达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3.1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分析

考虑到现实道路及周围的城市阻力,基于GIS分析得到的服务范围为不规则形状,由于全市性公园为全市居民甚至外来游客提供服务,因此以区域性公园为主体研究对象更能反应综合公园对江汉区的服务能力。图2显示的是不同类型公园绿地服务范围的叠加结果。结果表明,全市性公园5000 m服务范围可覆盖整片江汉区,2000 m以内服务范围未能覆盖全区。综合各类公园绿地服务范围(全市性公园服务半径取2000 m),发现西部、北部及南部边缘区域未被覆盖,其中,西部邻近建设大道北侧王家墩商务区,自身用地属性为水体与绿地,规划将建设成公园绿地;北部为机场第二高速两侧居住与科研教学用地,邻近三环线的带状绿地;南部区域为中山大道以南的居住与商业用地。可通过增加公园数量或优化道路结构改善公园绿地的服务能力。

3.2步行服务范围

3.2.1综合公园步行服务范围

从图3可知,综合公园步行30 min可覆盖81.5%的区域,步行20 min覆盖62.7%的区域,未覆盖的区域与上述范围基本一致。由于综合公园承担旅游观光及日常游憩2种功能,步行20min以上很难说属于公园的服务范围,只能说明综合公园的旅游观光服务范围基本覆盖全区,日常游憩服务范围覆盖量尚不足。

3.2.2微型公园步行服务范围

微型公园主要为街旁绿地,从图4可知,即使是步行30 min,覆盖范围面积仅占51.1%,步行20 min以内覆盖范围更小。由于微型公园面积较小,只有通过增加公园数量才能弥补当前的空白地带。

基于上述结果.将综合公园与微型公园步行10~20 min的覆盖范围叠加作为公园的日常游憩服务范围,日常游憩主要包括居民经常性的活动,例如散步、锻炼、聚会聊天等活动。未覆盖的范围除了西部、北部、南部边缘区域,还有位于汉口火车站铁路沿线的块状用地。

3.3公园绿地承载力

以日常游憩服务范围的服务能力结合江汉区各街道的人口数据进行分析,能真实地反映公园绿地的服务效率。基于江汉区各街道人口数量与面积数据,通过GIS进行矢量化处理,得到各街道人口数量,计算街道人口数量与面积之比得到人口密度。将13个街道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与服务区范围进行叠加分析,结果表明,服务范围内人口数量多的街道依次为汉兴、唐家墩、常青,均在10万人以上,最低仅1.6万人:人口密度高的街道依次为前进、满春,均在1000人/hm2以上,最低仅135人/hm2。通过计算,日常游憩服务范围占江汉区总面积75.5%,而公园绿地服务范围内人口数量占研究区总人口的比重为81.2%。

将各个公园绿地服务范围与人口分布叠加计算,按照规范,综合公园应能容纳服务范围内人口数量15%~20%,将其与公园容量的比值定为公园绿地承载力(表2)。比值以100%为界,值越小,说明公园服务人口数量超过规定指标,承载力越弱。其中菱角湖公园、王家墩公园、龙王庙公园的承载力较弱,虽然周边有一些微型公园,但还不能满足居民的日常游憩需求,尤其是南部片区,仅有一个龙王庙公园,远不能满足高密度人口的游憩需求。

4公园绿地优化布局策略

本文将公园绿地未覆盖的服务范围分为真空盲区或隐形盲区。真空盲区是各类公园绿地规定服务半径形成的服务范围或所有公园绿地日常游憩20 min以内步行范围未能覆盖的区域。隐形盲区无法从图面信息直接获取,由于服务范围内人口密度较高,超过公园人口容量而产生。

4.1隐形盲区的消除

区内存在较多隐形盲区,通过上述计算分析找到隐形盲区,主要位于覆盖范围内的南部、东部与西部,应在综合公园与专类公园周围增加公园绿地,减轻这些公园的人口负荷。结合武汉市绿地系统相关规划,综合考虑交通路径、现状用地布局、自然环境等因素,确定增加公园的数量与位置(图5)。

为了有效分流游憩人数,按照人口密度选择性地增加公园绿地,新增公园绿地多为街旁绿地与带状绿地,遵循方便市民到达,尽量提高公园可利用面积的原则。需指明的是,南部的龙王庙公园周围盲区存在部分旧城风貌区与历史文化街区,绿地布置在保护原有城市肌理的基础上进行,需提供较多微型公园,形成小型分散的绿地结构,此外,沿长江建立滨水带状公园。

4.2真空盲区的消除

根据图3和综合公园与微型公园步行10~20 min的覆盖范围叠加分析结果,发现真空盲区主要存在于西部片区、南部江汉商业圈与北部片区。新增公园绿地的布局具有如下特征:1)公园绿地的位置未受到限制,可在盲区的任意点,選用自由选址模型;2)人们出行的日常游憩活动会选择就近原则,不会因为距离的远近而减弱或增加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属于空间无阻尼力:3)希望规划多个公园绿地,因此选用多设施重心模型。

将周围居住用地以小区或社区为单元划分作为需求点,结合周围环境因素,确定需要增加微型公园的数量与位置(图5)。其中,西部盲区在原有绿地与水体的基础上,建议建立区域性综合公园;南部盲区居住与商业混杂,人口密度高,宜沿道路建立带状公园,以及靠近人口密度较低的边缘位置建立社区公园以及街旁绿地,同时仍考虑重点地段的历史风貌保护原则进行布置;铁路周围盲区采用增加沿线带状公园的方式,完善休闲游憩服务功能。北部盲区需要面积较大的社区公园,以满足周围密集居住区居民的游憩需求。

综合以上2种策略,得到增加公园绿地的数量与位置,形成系统化的绿地结构,消除隐形与真空盲区,提升公园绿地的服务效率与使用率。

5结语

本文基于GIS网络分析得到江汉区公园绿地服务范围,结合人口密度进行深入分析,得到公园服务的隐形盲区与真空盲区,发现江汉区公园绿地的服务承载力大大超过公园容量。该方法较科学地挖掘潜在的问题,并通过韦伯型设施区位模型中的多设施重心模型提出公园绿地合理布置的方案。

该方法只考虑交通出行点,反映各个公园的出行机动能力,但未考虑人们的出行目的、社会经济等因素,因此得出的结果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需要通过实地调研或访谈的方式进一步完善。

作者:陈明 戴菲

公园绿地空间设计论文 篇3:

本土文化传承与城市公园绿地规划

【摘要】本土文化与城市公园绿地相结合是两者再生的重要途径,本土文化是城市公园绿地规划提升的关键因素,城市公园绿地是本土文化传承的有益载体。从本土文化在城市公园绿地规划中的价值维度与作用原理出发,提出了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建设的本土文化功能提升策略。

【关键词】本土文化;城市公园绿地;价值维度;作用原理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重要的游憩资源,其主要功能,不仅是供市民游憩、娱乐、休闲,同时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增加休闲空间以及防震减灾等功能。城市公园绿地规划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环境质量和城市居民游憩活动的开展,并且对城市景观文化的塑造和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对城市公园绿地规划所进行的研究主要是从城市公园绿地的景观格局、生态效益、休闲空间和应急避险四个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系统性建构研究。虽然我国各地陆续兴建了一大批投资大、高规模以及设施全的城市公园绿地,对城市公园绿地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在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建设中仍然存在诸多矛盾和误区。从本土文化传承的角度审视,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开发无论是在实践还是理论上都面临着重要的转型期。由于本土文化具有物质、精神、制度与行为等多维度特征,因此,城市公园绿地本土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与综合的筹划发展过程。

一、本土文化与城市公园绿地的相互关系

(一)本土文化是城市公园绿地规划提升的关键因素

在外部世界趋同现象愈发明显的大背景下,很多国家和地区更为重视本土文化在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建设中的挖掘与应用。一方面,以此推动本土文化的传承、城市品位的提升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健全城市公园绿地规划体系、增加居民休憩活动以及拓展城市休闲空间。因此,本土文化在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建设中的价值实现成为城市公园绿地规划成败的关键因素。由此使得城市规划者们格外热衷于城市公园绿地文化功能的建设,期望以此塑造城市独特的文化品质。

(二)城市公园绿地是本土文化传承的有益载体

一座城市所具有的本土文化内涵是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城市风貌的重要标志。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只有不断挖掘城市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使本土文化得以传承,城市品位得以提高。本土文化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基于自身“文化基因”不变的情况下借助于某一载体不断地与外界先进文化进行融合共生,进而呈现出“螺旋式”的演进轨迹。同理,城市公园绿地因其所具有的综合功能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脉的发展与延续通过城市公园绿地的功能、结构与形态得以体现。而在整个过程中,“人”便成为本土文化与城市公园绿地进行合作的媒介与桥梁。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本土文化的有益载体表现在:(1)城市公园绿地传承本土文化中的民俗风情。城市公园绿地从城市游憩的角度考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绿地文化是游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教育、商业、文化、娱乐和广场等共同构成城市游憩景观系统。民俗文化作为人们社会生活中同时被当做社会规范加以认定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方式,当与城市公园绿地规划相结合时,就会使得城市公园绿地功能表现得更具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2)城市公园绿地传承本土文化中的基因图谱。一座城市表现出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城市精神,是通过不断挖掘其自身的经典文化元素,不断继承其自身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本土文化的创新提升。而本土文化基因图谱可以通过“要素提取→人本感知→主题演绎→载体设计→体验反馈”过程体现在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内涵上。(3)城市公园绿地传承本土文化中的心理诉求。城市公园绿地有了文化就有了活力,有了灵魂,有了精神。本土心理学认为基于本土文化的心理学研究,更强调折衷、整合的方向,即一方面追求普适性,另一方面试图把握本土文化内涵。城市公园绿地不仅是城市环境和空间组成的重要部分,更是作为基于本土文化心理诉求基础上居民游憩组合和感受城市精神的有益载体。

(三)基于本土文化的城市公园绿地规划是最优方式

将本土文化与城市公园绿地规划相结合,既增加了城市公园绿地的文化底蕴,又传承了优秀本土文化,两者兼容相并,共融共生。(1)城市公园绿地本土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面貌和体现城市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城市公园绿地本土文化建设使得城市绿地规划建设深深地打上了“本土”烙印,而本土文化所体现的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艺术价值、精神价值以及独特的存在价值将会使城市个性更加鲜明以及城市混合功能更加有效。(2)本土文化以城市公园绿地为载体,不仅是本土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也是城市文脉延续的内在要求。城市公园绿地本土文化建设可以达到资源保护、历史延续与景观再生三重效果。将本土文化特色价值挖掘作为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建设的起点,以多种时空景观背景变化与人性价值取向融合为要点,充分发挥出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特性。(3)增强城市公园绿地本土文化属性是“以人为本”与“和谐城市”的完美体现。城市公园绿地不仅仅是城市居民生活休闲游憩空间物化的客观存在,某种意义上讲,它所承载的本土文化属性才是形成城市意象的重要元素,维持城市秩序的关键组元。

二、本土文化在城市公园绿地规划中的价值维度

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开发是城市游憩休闲空间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体现出城市休闲发展的社会伦理观和价值取向。一个半世纪以来,城市公园绿地由数量有限、布局分散的公共园林发展为规模庞大、紧密相连的城市绿地系统;由结构简单、形态划一的景观构成发展为交错立体、流派纷呈的现代园林景观;由功能有限、职能单一的休闲园林发展为功能多元、职能明确的现代城市公园。在国外,利用本土文化的独特品质与文化内涵,促进城市公园绿地功能开发和文脉传承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战略性发展方向。不仅如此,将本土文化应用于公园绿地功能开发之中,使公园绿地成为本土文化的优良传承载体,有助于提升城市整体人文环境与竞争力、促进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已形成共识。

(一)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开发中本土文化的多样性

本土文化的多样性是指本土文化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应当在弘扬传统文化基础上重视对地域文化的保护和挖掘,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是一个民族文化多样性认同的首要条件。本文将本土文化多样性认同观念渗透到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开发中,进而形成城市公园绿地生态文化发展观,基本要求为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规划应考虑其空间形态、结构特点以及外在表现等,并继承民俗的、传统的文化,回到重塑个性的思路上来。

(二)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开发中的后现代思维向度

后现代主义思想与人本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物质一技术导向的经济学,朝着象征一文化导向的经济学转变。后现代主义高度重视人的因素,充分体现出包容他者。因此,城市公园绿地在规划开发中应当坚决摒弃那种将城市公园绿地建设作为城市形象工程的现代主义官僚做法,而是应站在人与绿地、人与人关系重构基础上的后现代思维的建设向度上,才能克服将人与绿地相割裂的城市公园绿地建设二元论的现代主义思想所形成的城市公园绿地文化功能提升有限、城市公园绿地特色不突出和城市公园绿地文化定位主题模糊等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市民对城市公园绿地的“场所依赖”(Place Attachment)。

(三)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开发本土文化的价值取向

本土文化是一种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并带有历史传承性,能融合历史和现代文明,体现地方人文和自然特色的地域文化,它包含了许多不同体系、不同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而这些物质与非物质的内容是创造城市艺术形象的基础。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建设除了应重视经济价值,还应注重其社会价值,从市民文化归属感和可持续发展角度,立足于本土文化基点,探讨城市公园绿地规划本土文化传承导向的非功利性价值取向。随着生态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的日渐深入人心,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建设所体现的本土文化价值取向为城市居民提供一种切实的休闲游憩空间,是公益性的,是一种回归的理念,也是一种对新型人地关系的准确诠释。

(四)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开发本土文化的文关怀

人文关怀就是关怀人的精神,就是把本土文化看成是有人参与的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个体自身内部这三个层面互相联系地展开的历史过程,它强调文化创造对人的全面本质的关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反对一切以发展经济、技术和精神等为理由将人的发展引向片面、割裂人的丰富性的形而上学的人类观和发展。本土文化所内涵的人文关怀对保持和维护城市发展形态以及城市形成肌理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开发要充分挖掘蕴含当地历史文化内涵的题材元素,立意于本土地域文化特征,又要富有时代新意,努力在两者契合的基础上,通过有效规划和指导,实现城市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

三、本土文化在城市公园绿地规划中的作用原理

本土文化是一个国家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并使其源远流长的有利佐证,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性格表达与内在底蕴的外在客观表现。某种意义上讲,它对社会生活形态和经济结构属性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渗透融入与深层结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一)本土文化保护所传承的文化基因是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开发的支撑载体

文化基因是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开发中的核心要素。本土文化遗产借助文化基因这一主要载体,将有利于系统演化的功能信息通过“信息模板”(思维理念)运用到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开发过程中以实现这一过程的“自催化”,从而实现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开发过程“自稳定”基础上的“自我超越”。

(二)本土文化保护所唤醒的文化自觉是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开发的拓展舞台

文化自觉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思考、一种广阔的文化境界、一种执著的文化追求,同时是一种具有高度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理念。文化自觉在公园绿地规划开发中的提升表现,将会成为公园绿地规划开发中的支持框架。第一,从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开发的理念角度审视,文化自觉是公园绿地规划开发理念的创新平台。第二,从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开发的实践角度衡量,文化自觉是公园绿地规划开发过程的渐次推进。第三,从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开发的发展角度思考,文化自觉是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开发演进的涨落触发。

(三)本土文化保护所要求的文化创新是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开发的提升基地

文化创新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则,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在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开发中的不断变换,将会成为城市公园绿地规划中的动力源泉。首先,文化创新为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开发提供发展动力;其次,文化创新为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开发创造保障机制;最后,文化创新为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开发形成演进轨迹。

通过对本土文化保护中文化基因、文化自觉以及文化创新三个方面对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开发影响意义分析,由此可见,本土文化所包含的此三方面是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开发过程中文化价值功能显现的基点。反之,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在上述三方面价值体现过程中也会对本土文化遗产保护呈现重要的反作用,充分体现了城市公园绿地规划的文化生命力。

四、城市公园绿地规划本土文化功能的提升策略

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只要把握住了本土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精神,就使得城市公园绿地有了生命力,使得城市发展文脉得到有利延续。为了避免城市公园绿地仅仅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附属物,还应当在重视城市公园绿地物质功能和生态功能基础上,关注其社会功能。Williams(1995)认为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可以成为社区交流的重要场所、保护环境的场所、加强环境教育的场所。

(一)文脉梳理与元素提取

在城市历史发展进程中,梳理城市地域文脉资源,提炼特色文化主题,提取特色文化元素,有助于明确城市公园绿地文化开发的核心内容。对城市文脉进行梳理分类,在此基础上对核心文化元素进行提取,按其属性特征然后分别将其与相适宜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子要素进行适度结合,从而从本质上提高城市公园绿地的本土文化功能。其中,城市公园绿地在规划建设中对地域文脉进行梳理和关键元素提取过程中,应保证与城市形态、城市意象以及城市结构相适应,以高基点促进高效率。

(二)资源整合与内涵拓展

从城市公园绿地战略性功能实施的角度,对城市公园绿地各种内外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紧扣城市区域发展向度坐标上以本土文化为城市公园资源整合的突破点,不断丰富本土文化内涵,继续深化本土文化内容,从根本上增强城市公园绿地文化内涵,通过不同文化类型的城市公园游憩休息组合,以使城市居民的本土文化心里诉求得到满足。这种满足来自三个“耦合”,即城市公园绿地规划与本土文化传承问的耦合;城市公园绿地本土文化功能与城市居民本土文化心理诉求问的耦合;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优化与城市形态重构问的耦合。

(三)文化设计与意象塑造

城市公园绿地文化设计是指应加强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的文化属性的同时,融感性思维、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于一体,以城市公园绿地景观为载体,从而表达城市公园绿地所从属的历史文化空间,也同时吸引不同文化圈的受众,以不同的视角,解读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自身,从而形成城市公园绿地景观形态的意象表达。这种意象表达不仅仅是将城市公园绿地景观从具象上升到抽象,更是凸显出了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建设的人本价值取向。进一步解释,将本土文化精神的内核融入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设计中,经过文化设计的城市公园绿地才具有意象表达的深刻性。

(四)文化主题与文脉传承

一般来说,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物化结构要素大多为景观中的可见形式部分。大小尺度的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相互映衬,共同构建成为具有一定层次和规模的景观群落。而这些物化结构要素的背后,各景观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了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的不可见部分。因此,根据文脉梳理成果,提炼文化主题,挖掘城市公园绿地景观之间的文化关联性成为提升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本土文化功能的重要策略。在城市公园绿地文化意象组团与“文化认知链”打造的基础上,一方面,提升了城市公园绿地的文化能级,另一方面,增加了本土文化传承路径。一个好的文化主题可以让城市公园绿地更具生命力与吸引力,本土文化内容通过城市公园绿地得以体现。将本土文化与城市公园绿地很好的结合既是本土文化的现代传承的好思路,也是增加城市公园绿地文化底蕴的有效途径。

五、结语

本土文化在现代城市公园绿地功能开发中的整合与应用,既满足着现代城市民生需求、产业要求与文化诉求,也是地方政府、社团、公共组织等相关人士关注的重要命题。但是,困于我国城市公园绿地文化总体理论指导不够,整体文化策划能力不高、文化规划发展较缓等掣肘,公园绿地文化功能的提升依然有限,存在着城市公园绿地特色功能不明晰、文化定位不明确、文化认知感不强烈等现实问题。在全球化和城市化席卷而来的大背景下,更要充分尊重城市内部孕育的传统习惯,找准城市公园绿地与本土文化相耦合的最佳结合点,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建设的合理与完善是以深厚的本土文化内涵作为支撑的。因此,本土文化是城市公园绿地形态的根,是城市公园绿地演化的魂。

作者:赵磊

上一篇:二年级家长代表发言稿(精选2篇)下一篇:公司总经理竞聘演讲稿(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