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公园现状(推荐6篇)
郊野公园的保护与开发专题研究
(四)郊野公园的游憩活动设计
● 游憩项目:
郊野公园的游憩项目一般分为观光型、参与型和专业型三类,主要功能包括:
1、生态保护
2、观光游览:自然风光、古村落/建筑、宗教建筑等。
3、运动健身:短途步道、长途步道、爬山道、自行车道、骑马、运动场、游泳浴场、专业水上活动、水上休闲等。
4、休闲娱乐:烧烤炉、露营点、木屋、钓鱼、小型游乐场、体验牧场、活动赛事、表演等。
5、科普教育:科普展览、视听室、自然教育步道、博物馆等。
6、配套设施:淋浴、公厕、凉亭、停车场、餐饮、纪念品商店、残疾人通道等。
7、商务会议:会议中心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奇创旅游规划咨询机构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守正出奇,为传奇而创造!
美好生活缔造者
●主题活动:
郊野公园应举办多种体验自然的活动,在激活人气的同时提升公众对自然的认识,如香港渔农署举办了一系列让公众及学生参与的教育活动,包括学校教育活动、公众教育活动、主题讲座、主题实践活动、主题日活动、主题游戏与竞赛等,具体有郊野公园义工计划、企业植林计划、自然三步曲–实践、远足植树日、香港郊野全接触、郊野小记者及不同的导赏、野外研习、讲座、比赛及工作坊,让大众加深对自然护理的认识。在2013年,愈29万人次参与各类型的自然护理及教育活动。
守正出奇,为传奇而创造!
郊野公园是城市的边缘的自然景观区域, 它以其独有的资源和地理优势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认识自然的愿望。它的存在的是为了使市民在邻近市区的地方可以享受到郊野的康乐和教育设施。郊野公园具备开发生态旅游的独特优势, 而如何针对资源特色和优势, 提出科学地保护与利用, 将资源潜力发挥出来。
2 建设必要性
在龙岩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中,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组织与开发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龙岩三山郊野公园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满足城市居民公共生活的同时, 对于塑造城市形象、优化城市环境、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 1 城市发展的需要
结合龙岩红色旅游发展规划要求, 对龙岩西湖山、大锦山、黄邦山公园进行景观概念设计, 通过红色主题文化塑造和休闲产业经济植入, 营造一个体现城市精神、生态环境优美、经济业态良好的综合性郊野公园, 从而提升城市形象, 完善城市功能, 促进城市产业经济发展。
2. 2 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
龙岩三山郊野公园的景观工程建设, 有利于市民更亲近绿色, 亲近自然; 有利于调节区域小气候等作用, 进化空气质量的, 给市民提供一个更优的生态环境。
3 实际案例———福建龙岩三山郊野公园概念性总体规划
3. 1 项目概况与区位
三山郊野公园位于龙岩市区西南郊区, 城市主干道华莲路正西侧, 未来这一区块将处于城市中心, 交通条件优异。本案辖西湖山、大锦山、黄邦山三座主峰, 山明水秀, 规划用地面积约1168 公顷, 其中水域面积8. 3 公顷。
3. 2 场地现状
西湖山、大锦山、黄邦山三座山体以丘陵山地及河流盆地为主要地形。北部西湖山为低矮丘陵, 与大锦山之间有红坊溪蜿蜒而过, 自西向东流向市区, 大锦山666 米主峰为三座山体最高峰, 向南黄邦山海拔逐渐降低。西湖山及大锦山多煤, 开采后遗留众多次生地貌特征, 但也对山体造成了破坏, 局部山体存在安全隐患。
3. 3 设计原则与设计理念
( 1) 生态保护优先。保护健全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景源, 突出山林野趣; ( 2) 依托资源, 合理分区。依据规划区地形地貌及资源禀赋条件, 根据配套产品的策划思路, 合理分区, 安排主打项目, 使各功能区主题明显而又相互呼应, 并以此进行总体布局; ( 3) 可持续性发展。协调、持续发展原则。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均衡近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关系, 使生态环境走上良性循环; ( 4) 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规划区的生态保护要求、土地属性和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发展建设用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 旅游区在进行项目设置时应充分考虑现有土地利用状况, 在分析资源特色、市场需求及分期建设时序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进行生态景观林、服务设施及其它开发建设, 以实现对土地的有效利用。
3. 4 设计定位
根据规划区资源、自然地貌条件以及区域的发展方向等, 确定规划区旅游产品规划的指导思想是: 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地方性文化为前提, 努力发展生态养生、休闲度假游和运动探险等旅游产品,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出系列特征化、多元化、精品化的旅游产品, 营造龙岩市民的心灵家园, 营造观光、度假、养生体验、运动探险、文创等多层次旅游目的地。
3. 5 方案设计
3. 5. 1 主题构思
根据山的高差, 首先, 在山脊线上建设红色文化休闲景观轴 ( 一轴) ———龙岩红色文化休闲教育主题、其次, 在半山腰上建设环山路———体育、休闲度假、娱乐主题、最后, 在最接近城市的滨水区建设一带 ( 滨水休闲体验带) ———滨水商业服务主题, 层层递进, 有步骤地展开主题建设, 和城市功能形成自然衔接。沿规划结构构想展开公园的功能区域 ( 八大功能分区) : 滨水休闲体验区、旅游度假区、游乐场、红色文化体验区、户外运动体验区、生态植物园、动物园、生态农庄休闲区。
3. 5. 2 设计结构
( 1) 一轴: 红色文化体验轴。沿黄邦山至大景山山脊线上由南向北为景观轴, 以龙岩红色文化开始、发展、壮大、辉煌四个阶段为主题, 分别设立先觉台、星火亭、将军楼、燎原阁等景观建筑作为线路连接和控制点, 在景观轴大锦山区域从环山路到山顶, 结合登山路径在半山设立将军广场, 重点展现龙岩68 位开国将军生平事迹; ( 2) 一环: 生态景观体验环。在环山公路为主干, 串联全园各个功能分区, 在山地与城市的过渡地带通过道路坡度变化、路桥合理布局、植物林相变化营造一个起伏有序的多样化环形带状生态景观系统, 将城市引入公园, 让公园生长到城市, 形成城市和公园的有机过渡; ( 3) 一带: 滨水休闲体验带。从公园主入口开始通过在溪流两岸由东向西设置系列滨水活动项目, 同时结合滨水活动项目溯溪而上, 以桃花为特色植物, 将客家土楼元素融入建筑风格, 营造码头、亲水平台、生态驳岸、桥梁等滨水景观。通过船、桥、路强化西湖山和大锦山的空间联系, 成为公园东西双向城市的连接线; ( 4) 八大功能分区。以生态和区域文化相结合的景观手法, 在全园建设八个节点景观化的功能区: 滨水休闲体验区、度假休闲体验区、红色文化体验区、户外运动体验区、生态农业体验区、游乐园、植物园、动物园。
4 道路系统规划
4. 1 公园外部交通的衔接
规划道路拟利用外部较为完善的道路系统进行衔接, 华莲路和公园对接方向建设主入口, 主入口周边已经存在较为成熟的社区, 离火车站也较近。在现行和规划的公园附近的道路口建衔接道路, 和公园的规划项目对接, 建造公园的次级入口, 使公园的交通融入到市政交通系统中, 增加周边居民以及游客的可进入性。外部通往公园的主要城市干道上要设置明显的标识和引导系统。
4. 2 公园内部交通的衔接
公园内部的道路建设主要是依据景观、工程、生态三大原则, 主要分为五个主类: 五类道路的衔接共同构成公园的交通环线系统。道路规划具体详情可见道路规划图。
5 植物种植规划
公园种植规划整体布局遵循园林艺术布局法则, 达到“源于自然, 又高于自然”的景观效果。
植物景观规划应因地制宜, 不同功能分区需要有不同的植物景观特点, 依据据设计意境和主题的需要选择树种渲染气氛。根据公园各景区的性质和功能提出植物景观规划特点: ①强调植物景观的群落效果, 利用植物形体的不同创造不同特征的景观空间, 植物配置以常绿树种为基调, 同时科学合理地搭配常绿树和落叶树、乔木与灌木的比例; ②强调空间景观层次的丰富性, 做到多种乔木、花灌木、草、地被植物有机结合; ③强调植物群落的生态性, 达到最佳的遮阴滞尘、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生态防护和优化环境等作用。
6 结论
景观设计是在满足创造美、形式感和功能性的基础上, 也能够与自然景观相互融合、和谐共存, 为人们提供舒适美观的生活环境, 创建生态体系。郊野公园是我国近年来非常热门并兴起的一种公园类型。想要体现郊野公园的“野趣”特征, 本文提出了规划建设的方向, 为其他郊野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齐童, 曾瑶, 张凡.国内外郊野公园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 2010 (12) .
[2]侯科龙.山地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初探[D].西南大学, 2011.
[3]郝美彬.山地型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快节奏下生活的城市居民更加喜爱在自然环境中放松身心,郊野公园也随之兴盛起来。郊野公园活动多与自然有关,如散步、远足、骑自行车、露营等。如何让郊野公园设计为我们更好的服务,是一值得研究的问题。
郊野公园是指位于城市边缘地带,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具有游憩功能的大众型公园。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受到一些西方国家郊野公园成功案例的影响下,我国部分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纷纷开始规划和建设郊野公园。
1.北京郊野公园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对郊野公园的研究与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2007年初,北京市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开始启动“郊野公园环”的建设,预期将建成60处约4000公顷的公园,实现每隔3公里一处,实现郊野公园环绕京城。并通过利用北京郊区丰富的自然山、水、森林等资源,形成一个“绿色包围圈”,将北京城区包裹在其中,形成天然的绿色屏障。因此近几年来,在北京郊野公园如雨后春笋般的大量被建成。
北京市郊野公园,其地理位置多环绕于北京城区外部,其自然风景旅游资源较丰富,具备不少高山、峡谷、森林、湖泊等。其特性更适合北京本地市民,为市民提供享受自然风光,假期游玩或短期度假等场所。以当地及周边城市居民为主要服务人群。
2.北京郊野公园设计要点
(1)公园要以满足游客的游览需求为基本
设计最根本的原则是以实用性为核心,所以设计作品就必然具备一定的使用功能。由于公园这一类是服务于广大群众的公共场所,所以更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北京市郊野公园的游客主要由当地居民和本市市民所组成,所以满足此类人群的游览需求是至关重要的。郊野公园游客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公园附近地区的中老年居民,他们多以公园为组织活动的场所,进行日常健身活动与交友。另一类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本市市民到郊野公园“一日游”或者短期度假。
对于距离郊野公园较远的市区游客,此类人群选择自驾游形式的居多。所以郊野公园在主干道路上设置清晰的景区提示标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规范且明显的提示标志,能有效的引导自驾游游客找到郊野公园的具体位置。公园入口处往往会给游客留下游玩视觉感受的第一印象。所以公园入口位置不能设置在隐蔽的小路上,不然本身就没有明显的标示指引,会使第一次来的游客不容易找到入口。大门应设置在主干道路附近,交通方便,通达度高。并且为居民进行漫步、健身、远足、烧烤,以至家庭旅行及露营等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满足游客的需求十分重要。
(2)建设主题性郊野公园
北京郊区本身具备丰富的自然风景资源。北京郊区自然保护区有20个之多,截止到今天建有的森林生态类、地质遗址类和实体类公园就有20多个。高山湖泊众多,怎样能得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充分利用,怎么将这些自然资源优势尽可能发挥出来,这成为郊野公园设计的一大重点问题。
北京郊区分布的自然旅游景点间的直线距离较近,具有一定的组团性,并且大部分都是以自然景观山水为主的景点。所以旅游景点为依托的郊野公园,更应该造就出其独有的特色。做到避免周边景点重复,资源雷同,能发挥出各个景自身最佳的特色和优势,给游客一种新鲜感。
增加公园的景观特色,做到为游客营造一个主题性特色的公园空间,让“一日游”游客在一天的时间内充分感受到主题性下的视觉冲击,从而增强其休闲娱乐的感官体验,让游客尽性而归,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要做到,让公园中不光具备与市区内普通街心公园的体育健身设施类似的休闲设施,更要体现出郊野公园亲近自然的特性。要真正的体会游客的游览需求,并且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让公园不再千篇一律,没有特色。
(3)提高郊野公园游览率,带动周边经济发展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而季节性对于北京郊野公园客流量影响较大。北京市民郊野游玩多倾向于,春季踏青,夏季纳凉。而到了秋冬季节,公园客流量就有明显的下降。怎么在秋冬季发展特色游览项目,使郊野公园四季客流量稳定,对郊野公园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公园景观设计的植物选择上,应多选用北方冬季观赏嫉值较高的常绿及彩色植物,来增加公园秋冬季节的观赏性。比如常绿针叶树种,白皮松、雪松、云杉等。由于北京的常绿阔叶树种较少,可选用一些引进树种。如:小叶女贞、腊梅、石楠等。彩色树种有,山杏、梧桐、红桦等。
在公园规划时,应该更多关注到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与工作需求,更好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是目前北京郊区旅游的主要特点。如何整合这种郊区居民私人建立的家庭式“农家乐”等形式的景区周边吃住行服务资源,使之让当地居民和游客得到双赢,是景区面临的很大问题。
结语
郊野公园服务于中心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城市的景观风貌。所以郊野公园设计既要具备郊野特色,又要与当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相结合,同时又要考虑到城市整体发展政策、生态系统保护、物种多样性等问题。随着北京市政府将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之中,加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同时应该对郊野公园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细化责任分配。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郊野公园审批、建设、管理提供清晰有效的法律依据。并且对游客加强环保宣传教育,依靠社会各界力量,引入企业和周边居民参与管理的机制。郊野公园符合“山水城市”理念、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在我国已初露头角,今后必然成为公园建设类型中一大趋势,拥有很好的前景。
十一假期间,我虽然没去远处玩,但是去郊野公园玩飞机也让我玩得很高兴。
一听妈妈说要去郊野公园,我兴奋极了,在前一天晚上就把我大大小小的模型飞机擦得干干净净的,又把它们的电池充上了电,我带着:今天把电量充满,明天让飞机飞得更好的念头,把飞机摆成中队的样子,就去睡觉了。
第二天,爸爸开车带着我和妈妈来到了郊野公园,这个公园里有个小朋友玩的滑梯、还有用于健身的器材,但这都不是我的目的地,我要去的是更靠里的免费的足球场。到了足球场以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小飞机的电源,开始了飞行。只见小飞机在我的`操控下,进行着各种特技动作:横滚、翻跟头、尾旋、倒飞……爸爸也插上塞斯纳182的电池,开始了飞行,正当我和爸爸飞得起劲时,球场上来了一位叔叔,放起了外形古怪,由两条不能改变长短的绳操控的风筝,这个风筝一飞到天上就嗡嗡作响,左右打转,把其他放风筝的人都吓跑了。原来这是模型杂志上介绍过的国际线操纵特技模型风筝。它是一种特殊的风筝,这种风筝可以做出许多高难动作,还有专门的比赛哪!
1.1 产生背景
风景名胜区指景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以提供人们游览观赏,休憩娱乐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1]。早期在国外,将国家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逐渐演变,定性为风景名胜区。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景观独特,经过大自然的雕琢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观。1982年以来,国务院已先后审定公布了六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自1986年,建设部开始陆续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截止目前,全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量已达187处,省级风景名胜区约480处,共计667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108 935 km2,占国土面积的1.13%[2]。
而目前对郊野公园的定义在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在《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将郊野公园划为其他绿地,即地处城市近、中、远郊较大面积原始状态的自然景观区域,与城市的绿点、绿块、绿线、绿片遥相呼应,有机的结合构成完整的城市生态环境绿化系统。早期的郊野公园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而建设,在我国则是以香港郊野公园为代表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规模。
1.2 发展进程
对于风景区的发展,基本可以划分为七个阶段。分别为:萌芽阶段→五帝前;发展阶段→夏商周;形成阶段→秦汉;快速发展期→魏晋南北朝;全面发展阶段→隋唐宋;进一步发展阶段→元明清;复兴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从最早的图腾崇拜到大禹治水,再到宗教祭祀活动盛行,这时的风景区已经有了初期的雏形。而随着文人墨客崇尚山水文化,到后来的风水学兴起,风景区得到了进一步的快速发展。一直到近代,风景区的规模逐渐变大,并且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与管理日益成熟完善。
对于郊野公园,国外相关研究较早。郊野公园音译自“country park”,英国郊野公园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1929年~1969年)、停滞期(1970年~1991年)、复兴时期(1992年至今)。在我国始于香港,其初衷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并提供市民一个康乐教育的场所。从1997年~2008年间香港已经建设了24个郊野公园,总面积达到433 km2,占香港43%的土地面积[3]。内地以北京、成都、上海、南京等为代表的大中型城市也在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建设。
2 风景名胜区与郊野公园的对比分析
风景名胜区不仅以自然风光为观赏对象,更重要的是人文景观,有一定的范围、地域和明显的界定。科学、文化、美学、历史及游览价值极高,能够有效的保护文化资源促进当地的经济建设,推动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而郊野公园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使城市生态用地得到保护,不受人工干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从规模上讲,相比郊野公园风景区规模要较大,一般小型风景区也在20 km2以上,特大型风景区的规模要达到500 km2。在功能上,风景区在生态、游憩、科教、景观、经济方面尤为突出,而郊野公园则对促进自然保育、保护城市生态、控制城市蔓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管理方面,风景名胜区由国家、省及地方共同管理实现。郊野公园由政府引导,从而实现城市边缘区土地类型转变,由于郊野公园属于国家公园,因此在土地获得上要具有一定的条款和约束。风景名胜区应当依据资源特征、环境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安排,应严格保护自然与文化,保护原有景观及地方特色,加强景观培育。防止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而郊野公园以自然特色为原则,在郊野公园景观设计中,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保护利用当地的植被、地形,创造自然特色的景观。以公众参与为原则,提高郊野公园的利用性(见表1)。
正因如此,风景区与郊野公园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存在的问题,而分析出问题所在,即能对两者较好的和谐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促进两者的资源利用与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 风景名胜区与郊野公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虽然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发展,风景区与郊野公园的规划和管理都得到了提高,但是这两种绿地形式受复杂性、多样性、特殊性的限制,多多少少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以下从问题出发,剖析原因,多方面探讨限制其规划管理的原因。
3.1 风景名胜区面临的问题与成因
3.1.1 管理体制的尴尬
统一管理是我国政府对风景名胜区的一贯管理政策,但在实际的规划管理中,多头审核、多头规划、多头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使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管理处于极为尴尬的境况。由于管理机构的不统一及不同部门利益不同,常出现开发建设的混乱影响景区风貌。
3.1.2 规划与实施不符
我国的大部分风景区尤其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风景名胜区,都有出台相应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但在实际的规划管理中,有很多不按规划或违背规划操作的现象发生。例如以西湖、桂林为代表的风景保护区受到高层建筑的破坏,这些都导致风景区向商业化、人工化发展,使景区处于濒危状态。规划一套,实施又是一套的做法也是目前风景区不能很好发展的一大制约条件。
3.1.3 保护与利用的冲突
有利用就要有开发,有开发就会有影响,由于风景区发展历史较短加上其复杂性,统一和系统的评价方法目前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在实施过程中,保护和利用的矛盾问题就会突显出来。政府管理者在保护的长期利益和短期的利用利益上,大多会选择短期效益,加之农、林,村镇、城市间的矛盾,管理者的财力精力都显得不足,结果长期发展导致风景区不破坏不发展,大发展大破坏。
3.2 郊野公园面临的问题与成因
3.2.1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在我国,郊野公园的建设还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因此,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先制订思路严密,措词严格,责任严肃的法律条文,再由相关部门确定总量控制和建园特色势在必行。没有法律法规作保障,郊野公园的建设发展很难达到更高的层次。
3.2.2 缺乏系统科学的论证
没有经过细致缜密的科学论证研究,就大规模的修建郊野公园,造成对自然的破坏,有些设计理念更是以破坏自然为代价,试图模拟一个新的自然而破坏原有的痕迹和特征。盲目的耗费资金,过分的人工造作,随意添加所谓的现代特色,片面追求景观设计的视觉效果却忽视了景观的功能作用,不仅破坏自然环境,又增加城市负担。
3.2.3 保护力度与公共监督欠缺
由于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与监督手段,在对郊野公园的利用过程中,游客的保护意识并不强,乱扔垃圾,折采植物,攀爬建筑,投食观赏动物的现象屡禁不止。即使一些郊野公园会罗列出禁止开展的活动项目,但将郊野公园视为野炊场所,或是携带宠物,不顾其危险性与破坏性的行为仍然较多的发生在郊野公园中。
4 风景名胜区与郊野公园协调发展的对策
对于城市环境的改善、服务大众等来讲,两者都具有显著的作用,但毕竟由于政策的不同、规模的不同及市民对两者的看法不同等等原因,存在着如何将两种绿地协调发展的问题,以便发挥它们在城市绿地中的积极作用。
4.1 实现两者的功能交叉与互补
风景区与郊野公园功能和性质上相似大于区别,因此两者在利用上可以进行交叉与互补,例如一些离城市较近的小型风景区可以起到郊野公园的作用,而规模较大的郊野公园,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风景区的拥挤。很大一部分市民不能够明确区别风景区与郊野公园之间的关系,可通过政府引导,明确标识,旅游区介绍等手段增强人们对两者的认识,以便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需求来合理的选择出行目的地,同时可以避免旅游旺季“扎堆”现象的产生,从而减少这两种绿地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的目的。
4.2 规划内容的强制化、制度化、具体化
为避免实施过程中随意的篡改规划内容,在对两者的规划过程中,应明确提出规划内容并进行强制化和政策化并举,特别是对于资源保护方面,选择各自的规划内容来进行建设,才不会出现两者混淆又模糊不清的现象。而风景区与郊野公园的资源环境都是以面为主,因此布局形态宜以面状或环岛的空间布局。在规定开发建设的合理位置,建筑容量,风格风貌都应有具体的实施标准与参考依据,实现规划布局有依可循,有理可据。
4.3 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保护与开发对于两者来说都是一项长期并且难以解决的问题,风景区的资源与文化是相当珍贵的,而郊野公园的自然环境同样值得珍惜,因此本文认为,对于这两种绿地的建设,保护大于开发。任何开发利用都应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在环境可自我修复的条件下适度开发,有续利用风景资源,从思想与制度上明确保护优先的核心。
4.4 合理的发展机制与政策引导
风景区与郊野公园能否顺利的进行,制度架构和政策引导很重要。随着利益化不断驱使,在城市边缘地带,一些绿地被肆意“圈地”“租地”,甚至一些地区的农民将此作为发家致富的手段之一。导致风景区与郊野公园的土地获得陷于窘地。因此制定一个强有力的专门机构或政府部门,协调好国家与集体所有制土地的关系,并由政府颁布相应法规,明确风景区与郊野公园的用地界限,土地获取方式,采取多样灵活有效并且符合国情的补偿机制等。
摘要:对风景名胜区与郊野公园进行对比,分析它们所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总结出适合两者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解决城市扩张保持生态特色,实现人文景观与自然的有机结合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郊野公园,规划管理,政策,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强,贾建中.风景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实施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2.
[2]赵京生.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的性质[J].中国园林,2003(2):203-205.
[3]王恒,高蕾,钱文军.郊野公园景观规划中的网络效应研究——以咸阳市二道原为例[J].南京师范学院学报,2012(9):39-40.
关键词:宜居城市;郊野公园;生态环境;设计策略
1 宜居城市
1.1 城市的宜居性理论
“宜居城市”这一概念,是城市人居环境理论发展与实践结合的产物。国内外诸多学者在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下,经过长达百年的研究与实践,创建了在中西方文化可以共同认知的“人类聚居学”和“人居环境科学”。[1]
早在二战开始之前,西方学者就已经对人居环境进行了初步研究。讨论如何既可以加快工业化的步伐,又可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二战后,西方国家进入大规模的城市重建时期,在城市重建过程中,更加注重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和谐发展的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美国是较早提出宜居概念,并进行宜居城市评定的国家。美国学者P.Evans认为,城市的“宜居性”概念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适宜居住,其二是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他还认为宜居城市应该是一个可以享有健康的生活,具有较强的交通可达性,拥有富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的城市。[1]
在国内的宜居城市理论研究上,吴良铺院士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概念和理论,之后在其相关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一些学者提出了“宜居”这个概念。张文忠研究员认为宜居城市是所有城市的发展方向、规划和建设目标。而学者李鸿辉则从“城市的本质是人的生活”这一角度出发阐述城市宜居性,他认为宜居城市体现了两层基本含义,一是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二是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目前,通过国内学者对宜居城市概念的理解以及国内外宜居城市的建设的实践经验来看,宜居城市的概念主要是其广义上的理解,即指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地域文化和谐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比较好,并且能够满足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们在这里工作、生活、游玩、居住的城市。
1.2 城市宜居性的评价体系
国内外现有的国家各部门发布的宜居城市评价体系和学者们提出的评价体系中,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指标最高,在各评价体系中的出现率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2]由此充分说明生态环境对于宜居城市的重要性。而在城市的生态体系中,城市郊野公园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员。通过对郊野公园的规划和设计,将城市边缘的具有生态功能的湿地、山林、农田以及传承了地域历史文化的村落保留下来。山林和农田通过郊野公园的设立得以留存,预防城市的蔓延,并将这些绿色和自然的元素渗透到城区,与城市的绿地系统形联系和呼应,通过构成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3]因此,城市郊野公园的规划和设计对城市宜居性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2 郊野公园的概念和实践
2.1 郊野公园的概念
郊野公园在我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属于“其他绿地”,其内容为:“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4]内地郊野公园的设计模式师于香港。而香港的郊野公园规划理念受英国郊野公园的影响较大,但也有到美国的自然资源优先保护的理念蕴含其中。虽然至今对“郊野公园”这个概念政府和相关机构尚未明确定义,但从学者们对郊野公园的分析和阐述中可以总结出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从广义上的概念:郊野公园是地处于城市外沿边缘地带的绿化圈、农田、森林、湿地、水域、绿带等。其二是从狭义上来讲,郊野公园是指地处于城市的边缘,具有山好、水清、林美的优美的自然生态风景资源并且保有深厚地域文化底蕴的环境体系,经过规划和设计,可以为城市居民的游憩、休闲、娱乐、教育等一系列活动提供公共开放空间。同时,它也是考量一座城市宜居程度的一项重要参考系数。
2.2 郊野公园的实践
郊野公园早期的雏形源于英国乡野的乡村公园。1968年,《英国乡村法》最早提出郊野公园是指“位于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公园”。从1968年到2000年的几十年间,英国的郊野公园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准备阶段、停滞阶段和复兴阶段。
1971年,香港政府制定了郊野公园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76年,香港的《郊野公园条例》颁布,其中指出“开辟公园的目的是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回归和欣赏自然广阔天地和游玩的好去处”。目前,香港已经拥有23个郊野公园和17个特别保护区,香港的40%的土地基本上被郊野公园覆盖。
内地城市建设的第一批郊野公园也是受香港郊野公园的影响,以“城市发展”为出发点,以保护生态环境系统为目的,在城市外沿规划和建设郊野公园。深圳凭借着临近香港的区位优势,在2003年颁布了《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2004—2020)》条例,启动了21个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计划。北京也在2004 ~ 2020年的城市绿地结构规划中,提出建立四个郊野公园作为国家公园的方案。[5]上海也于2012年开始了郊野公园的选址工作,在上海的郊区初步选定了21个地块建设郊野公园,总占地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其中,近期建设的廊下郊野公园、长兴岛郊野公园、青溪郊野公园即将对市民开放。
3 郊野公园的规划设计策略
3.1 选址策略
郊野公园的选址是建设的第一步,十分中重要,郊野公园的功能和综合效应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能否起到提升城市宜居性的目的,关键因素在于选址。因此,要从生态资源、文化底蕴、交通可达性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首先,要具有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其中包括有一定规模的山林和水景;其次,所选区域位置具有比较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地域文化及建筑特色,可以进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规划;再次,要具备良好的交通可达性或可以创造多种交通工具的可达性。[5]
3.2 路径规划策略
路径伴随体验整个园区,对于一个郊野公园的规划是否合理是十分关键的评价对象。美国郊野公园的步行路径设计对国内郊野公园有着借鉴意义。美国格林斯博罗的郊野公园(Greensboro Country Park)设置了一条8km长的穿梭在山林中曲折蜿蜒的徒步及越野自行车路径。并且为游客们提供了垂钓、骑马、攀岩等活动。[6]游憩路径最能体现一座郊野公园的特色。国内的郊野公园步行路径的设计上过于人工化,大多选用硬质材料,影响了自然之美。在路径的功能上主要进行车行路、游玩路径和小径的划分,并根据不同人群的行为特征进行设计。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资源,路径的密度要根据自然景观的承受力来进行设计。
3.3 公共服务设施设计策略
郊野公园的公共服务设施是满足游人游憩需求的主要方式,因此其设计主要体现人性化、功能化和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要求。郊野公园的公共服务设施更注重人性化的考量,其设计要体现对残障人士的关心、对远足爱好者的照顾、突发情况的应急设施和安全系统等方面设置。公共服务设施也要与路径的设计一样,对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不造成影响和破坏。美国的郊野公园在公共服务设施的设计上十分注重游客的游憩活动,如丛林野战、攀岩、垂钓等游憩活动,使游客与自然最大可能的产生互动。
3.4 公共艺术策略
艺术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是对自然界最纯粹的表露与提炼。城市郊野公园是城市生活中现代(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人走近自然的最好途径,它不仅保护了自然生态及野生动植物,也满足了城市居民休闲游憩,回归自然,提升生活品质的需求。
艺术是在自然物质基础上的自然流露,公共艺术的介入,不仅能够提升郊野公园自身的内涵与艺术气质,更加能够激发出现代城市的活力和生命力。可以邀请各领域的艺术家进驻到郊野公园,进行短期采风或游走,进行艺术创作。可通过绘画、雕塑、装置、新媒体、数码艺术、地景艺术等多种形式,展现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不同见解。使游客们不仅感受到自然气息、人文气息,更能感受到由城市渗透到自然中的艺术魅力。
4 结语
郊野公园的规划和设计是切实推进城乡发展战略转变,实现人居环境的优化,城市宜居性提升的重要途径。郊野公园在聚焦都市游憩,以人为本的塑造特色郊野活动空间。在保护生态资源和传承地域文脉的同时,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游憩、休闲的需求,避免或减轻长假人流大规模外涌出游的现状,缓和城市问题。通过对郊野公园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可以优化城市总体空间结构,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稳定城市增长边界。
参考文献:
[1]白丹.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2]赵世强,刘辰星.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重构[J].价值工程,2016,35(21).
[3]周年兴,俞孔坚.农田与城市的自然融合[J].规划师,2003,19(3):83-85.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郊野公园发展的模式与策略选择[DB/OL].中国农业规划网.
[6]徐唏,刘滨谊.美国郊野公园的游憩活动策划及基础服务设施设计[J].中国园林,2009,25(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