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社实训基地经营管理论文

2022-05-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旅游管理专业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着诸如,学校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发展和维护不够、旅游企业在为学生实习的安排上积极性不高、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不强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具体措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旅行社实训基地经营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旅行社实训基地经营管理论文 篇1:

对校内生产性旅行社实训基地经营管理的探究

摘要: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之举,是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建立校内生产性旅行社实训基地,可以令学生直接参与旅行社的生产性活动,了解旅行社的整个经营运作模式。本文从生产性实训基地运作模式、经营管理的成效、实践中碰到的问题、改革思路等方面做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旅行社 校内生产性实训 经营管理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活动越来越普及,旅游者对旅游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意味着旅游业迫切需要既具备熟练的旅行社业务操作能力,又有高超带团技能的综合性人才。建立校内生产性旅行社实训基地,可以令学生直接参与旅行社的生产性活动,了解旅行社的整个经营运作模式。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作模式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独自或与政府、企业联合,在校内建设具有生产(经营)功能的实训基地,通过生产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社会等生产性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并实现经济效益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模式。

(一)校内生产性旅行社实训基地运作模式类型

1.设立资质齐全的独立旅行社

由学校按《旅游法》规定独立投入30万注册资本组建具备固定经营场所、必要的营业设施和必要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导游的旅行社。该旅行社由学校派人负责经营管理,接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检查。优点是可以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自己设计旅游产品,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为其提供旅游服务;缺点是投入大,成本高,不能形成规模效应。

2.与旅行社合作组建旅行社分社

与当地实力强大的旅行社合作组建该旅行社分社,该分社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只能以设立社的名义从事旅游经营活动,其经营活动的责任和后果由设立社承担,分社需要缴纳一定数量的质量保证金,可以独立招徕、组团、接待旅游者,但经营范围不能超过设立社的经营范围。

(二)选择适合的运作模式

经旅游企事业调研,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实际情况和学院的内外环境分析,学院决定与苏州文化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于2011年1月1日在学院内部正式设立了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营业部。营业部不具备法人资格,企业对营业部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财务、统一招徕、统一接待。营业部的盈亏由校方獨立承担,苏州文旅在技术、管理、服务上给予支持和协助。

二、校内生产性旅行社实训基地经营管理成效

(一)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校内生产性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为学校的专业教师和在校学生。该教师曾具有旅行社业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带领在校学生进行旅行社计调、外联、导游等工作。教师既能深入了解旅游行情,避免脱离了实际,亦能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转为工作案例,将实际工作遇到的情况讲述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完成一系列的情景教学、项目教学,从而能够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的能力,不再是纸上谈兵。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

以往旅游管理专业在进行实践活动,如远程导游实训时,是通过校外的旅行社进行组织、协调,代为处理交通、住宿、景点、导游服务等事务。现在组成校内旅行社后,这些事务可以由校内师生一一处理,不必再由校外的旅行社来办理。同时,校内的各系部的活动和教工旅游活动都由校内旅行社来组织接待。校内师生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完成各个真实的旅游活动,由学生为主导、专业教师在旁指导。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际作业情境中,不仅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独立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建立校内旅行社,一方面,校内师生可以参与苏州文旅以及苏州旅游局举办的业内培训及会议,可以获取行业内最新信息嵌入在教学课程中,与时俱进。同时也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学生对旅游业有更深入的了解,明确自己对该行业的认可程度,进一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邀请旅行社总经理或部门经理为学生开展企业文化、行业发展的讲座,或者直接由旅行社总部派资深员工给学生进行讲课。

(四)扩大了学院的知名度

建立校内旅行社,可以通过旅行社对外的宣传广告、学生导游的带团过程以及参加行业的各类会议等对外活动,使更多的人熟悉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从而扩大学院的知名度,增加学生的就业渠道。

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与实训时间有冲突

校内旅行社的建立,增加了很多学生实践的活动。例如,某些旅行社需要我校学生给中小学生春游时做引导员,而这些时间都是在周一至周五整天的活动,学校都有课程的安排,此时发生了教学与实训实践活动相冲突的情况,需要做出一定的协调工作。

(二)教师和学生参与度有限

目前,校内旅行社的师生参与度有限,主要集中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师生参与在内。教师主要参与的是指导学生的旅行社工作,使学生能加速适应工作环境,实际的导游工作参与较少。学生的参与活动主要有实训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目前参与过的人数为8名,主要负责计调外联的工作;担任导游工作的学生为92人次,参与学期项目实训的学生为162人次,参与中小学生春秋游活动的学生为701人次。其中,中小学生春秋游活动由于课程上的时间冲突,有非旅游专业的学生参与。总体而言,师生的参与度还需要不断增加。

(三)旅行社实际业务量少

校内旅行社的业务现主要是以校内师生旅游以及学院各类培训为主,近三年内包含散客旅游、团队旅游等形式的业务数量近80个,其中出境旅游8个。总营业收入近240万,业务量较少。

(四)管理制度比较随意

校内旅行社会给学生带来一种非真实公司的错觉,学生总以为自己是在学校里,工作不够上心,显得比较懒散,时常出差错。到旅行社上班没有约束性,学生平时在指导教师上课或者会议等不在办公室的情况下总是做些与工作无关的事宜。还有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入职、离职十分随意,学生认为学校旅行社的管理者就是自己的教师,不会为难他们。而教师在这方面的管理上,会因为身份的双重性,有一定的尴尬,给管理上造成一定的困难。

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经营管理改进设想

(一)将旅行社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教学计划

在教学计划中设立相应的实训周,时间上应该机动,主要满足实践实训的需要为主。如果在时间安排上有所冲突,需要在时间上做出相应的调整,或者将实训的内容直接融入课程中。学生在外实训时,教师也参与在内,观察学生的表现,在课堂上指出学生实训过程中的优缺点,以便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以旅行社为载体,吸收其他专业参与

校内旅行社工作岗位中有外联、门市、财务等岗位也适合其他专业的学生。例如,可以由营销专业的学生为校内旅行社的旅游产品制定一系列的营销方案;会计专业的学生做校内旅行社的财务报表,成本利润核算等。除此以外,还可以跨系的学生参与其中,如信息系的学生设计建立校内旅行社的专用网页,艺术系的学生进行网页设计等等,从而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三)进一步加强宣传,扩大业务量

校内旅行社是苏州文旅下辖的一个部门,因此苏州文旅总部在报纸上刊登旅游产品广告时会有列出校内旅行社的联系方式,但是由于是大众化的广告,关注到旅行社的可能性比较低。校内旅行社是位置在学校内部的实训楼里,不如在街边的店铺位置明顯,所以知道的人甚少,就连自己学校的学生都不一定知情,故业务量不高。因此,需要加强宣传力度。第一,应该让全校师生了解旅行社存在;第二,再辐射到周边的学校;第三,在高教区内的各类企业中发宣传单;第四,通过优质的服务感染顾客,获得客户的信任和忠诚度,让客户再介绍给他们的亲朋好友。

(四)规范内部管理流程

校内旅行社是依附于苏州文旅的一个营业部,除了苏州文旅的企业规章制度以外,还需要结合校内旅行社自身的实际情况增加相应的规章制定。例如,工作岗位的具体职责和内容;实习生与见习生之间的分工明细;工作时间,学生的工资待遇等问题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以便于现任的员工离职时,接替的人员能通过工作流程明确自己的操作步骤。确立管理流程能减少因为管理规范的缺失而导致运营管理的困难。

参考文献:

[1]俞彤.校企共建旅游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探索[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95-97.

[2]叶娅丽,陈学春.高职高专校内旅行社实训基地建设与运作模式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1):55-57.

[3]伍静.学校旅行社实训基地企业化运作模式探讨[J].学周刊,2012(10):177-178.

[4]黄璐,章春军.依托园区企业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5):52-54.

[5]欧阳驹,占胜.旅行社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共享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2(19):124-125.

基金项目:本文为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校内旅行社生产性实训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编号:2012IVT02GS019) 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高雯雯(1983- ),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旅游企业管理。

(责编 张翼翔)

作者:高雯雯

旅行社实训基地经营管理论文 篇2:

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摘 要]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旅游管理专业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着诸如,学校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发展和维护不够、旅游企业在为学生实习的安排上积极性不高、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不强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一、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实训基地是针对行业或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而设立的仿真工作环境,是系统的技能和模拟的场所。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一般是围绕着旅游行业或岗位的技能要求而设立的系统技能训练场所,可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与校内实训基地相比,校外实训基地因更能提供系统的技能训练环境,其地位和作用更让人关注。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是指旅游院校通过与旅行社、酒店、餐饮企业、旅游景区签订实习协议,由旅游企事业单位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满足学生顶岗实训需要的场所。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既可以为学生提供满足专业技能所必须的施展才华的场所,又能为企业带来无限的生机活力,为旅游企业解决劳动力短缺以及技术管理上的困难,便于旅游企业发现和选拔人才。因此,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和旅游企业的共同发展架起了一座桥梁,也便于学校和旅游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实训教学的计划能顺利开展,保证实训教学的规范化。多年来,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一直是困扰着旅游管理专业向前发展的羁绊,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学校在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发展和维护上存在问题

1.学校发展校外实训基地的能力有限

学校从旅游管理专业自身的教学目的和责任出发,多在努力地通过多种途径与相关企业建立联系,寻求校企合作的最佳途径。例如大多酒店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酒店实习必须达半年以上,为了满足酒店和学生的要求,有的学校特意调整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将四年级上学期本应一个学期上完的课程安排半学期上完。但高校毕竟是教学科研单位,要走出象牙塔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牵扯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多,特别是需要投入的经费多,投入的精力多,这些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使得实训基地的数量严重不足。

2.学校在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上没有计划,缺乏梯度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是既要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又要掌握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运作规程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在这些旅游企事业单位,因此,考虑到学生实践知识的掌握和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旅游管理的校外实训基地应该是多样的,至少在旅行社、旅游景区及三星、四星、五星级饭店中都有实训基地。但很多院校对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实训I基地,要建几个、几种类型的实训基地,缺乏计划,考虑不周,他们大多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设置实训基地,有的与旅行社联络多,相应的旅行社实训基地就多一些,如果与饭店联络多,饭店的实训基地可能就有好几个。而且只要能和这些企事业单位取得联系,不管他是规模大的旅行社还是小旅行社,还是五星级的饭店还是三星级饭店,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和多方面实践能力锻炼的需求,造成实训基地的建设严重缺乏梯度。

3.学校对校外实训基地没有充分利用和维护

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利用和维护历来是校方实习环节中比较难以解决的难题,因在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上存在盲目性、随意性,虽然建立起一些实训基地,但如果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只需要一两家旅行社或饭店、景区,其他的实训单位因院校长时间没有与他们联系,没有花时间和精力、经费去维护,自然也就缺乏热情没有音信了。

(二)旅游企业在为学生实习安排上存在问题

1.积极性不高

实训单位接受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到单位实习,实训单位既要抽出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大学生,也会影响到单位原有的工作流程的安排。一些实习单位虽然出于校企双方的合作协议或出于个人感情接收了学生实习,但仅把它当做一项任务来完成来应付,安排学生打打杂或干晾着,一两个月下来学生根本没有学到任何东西。

2.实训安排的空间不够

虽然学校在选定实训单位时,与实训单位签订了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实训单位能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实训单位的场所、规模发生了变化,限于办公条件的限制,留给实习学生的实习空间就很小。一些企业虽然理解大学生实习的重要性,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他们不敢放手让大学生在一些重要的岗位实习工作,害怕打扰他们既有的管理秩序和工作流程,而且担心商业秘密被泄露等原因,造成学生实习的空间很有限。

(三)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存在问题

教师应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组织者,承担着指导教学实习的重任,教师的工作经历和实践经验在旅游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西方大学旅游教育十分重视教师的实践经历,在教师的聘任上,拒绝缺乏实践经验空洞的理论家,要求有在实际部门工作的实践经历,对所教内容十分熟悉。但考察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绝大部分教师,没有旅游行业的实践经验,甚至部分教师的学术背景是非旅游和管理专业者。当他们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都很欠缺的情况下,当然无法圆满地担当起实训基地建设组织者和指导者的重任,也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二、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一)学校提高认识,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高校要认识到,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在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上要考虑到旅游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在培养目标上应当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优先考虑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市场和行业发展趋势为导向,努力培养出符合旅游企事业单位实际需求的人才。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所在。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体现现代教育综合化的特色,应超越我国传统的单纯“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固定僵化模式,推出课堂教学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设置体系,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在有关课程的学时分配上,科学设置课堂教学和操作实习所占的比例。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如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在学时分配上,课堂教学和操作实习各占一半,所有实习实践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有了这样的认识和观念,才能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上真正下功夫,很多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

(二)实施校企合作,建立诚信合作和协调机制

校企合作就是指学校和相关企业联合开展教学活动,和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在这种合作的模式下,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指导学生顺利掌握操作技巧;企业为学校提供对学生的需求信息,使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人才;企业委派某些高级管理人员兼任学校的客座教授,把行业中的新发

展、新业态、新问题带进课程中。当然校企合作是在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下进行,学校如果一味希望企业无偿提供实训条件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是无法长久下去。旅游管理专业也应该发挥自身专业的优势为旅游企业提供管理咨询规划、市场调查、员工培训等服务,通过这些服务,加强双方的沟通和理解,使实训基地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旅游院校与旅游企业的合作,要真正做到双赢、共同发展,还需建立良好的信誉与协调机制。首先旅游院校要与选定的实训基地签订协议,约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协议具体要涉及到事项安排及实训教学的目标,实习过程中的管理,满足实习要求的条件,为学生提供的实习生活补助等内容,双方都应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履行自己的义务;其次旅游院校要与实训基地构建利益协调机制。虽然签订了双方合作的协议,但一旦双方人员变动、旅游企业转制等情况出现,就很难保证校外实训基地的长效稳定,必须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双赢的利益协调机制。例如可以建立旅游院校与旅游企业共同组成董事会的联合办学机制,董事会定期对学校的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培养与使用等问题做出决策,使教产结合实现更为实质性的合作,使实践教学落到实处,也可以建立政府层面的学校企业协调机构,从战略角度调控促进校企合作、教产结合。

(三)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师资队伍是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搞好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一支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对学生的实习能进行切实有效的专业指导。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老师应做到:一是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博览群书,积累知识,特别是对所授课程涉及的相关学科知识要融会贯通,提高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设计和运行能力;二是通过挂职锻炼和调研,增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实践经验。旅游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职业性等特性,没有在旅游企业工作和学习的亲身经历,教师很难在教学实践环节给学生以具体的启发和有针对性的指导。虽然实训基地会选派有实践经验、技术过硬的员工作为学生实习时的指导教师,但如果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对旅游企业完全缺乏感性认识,就无法做到有针对性的教学示范,会直接影响学生上岗实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罗清德,旅游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旅游学刊,2003(旅游人才与教育教学特刊)

[2]杨卫武,旅游与会展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63~66

[3]祁颖,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新思路和基本模式[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6)

作者:卢世菊 李东娟 王 剑

旅行社实训基地经营管理论文 篇3:

流通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探索

【摘要】商贸类院校院内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商贸类人才培养的关键措施和重要保证,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院内“流通现代化工程”实训基地是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培训中心,也是我院得办成品牌院校和特色专业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流通现代化,实训基地,现代服务业

江苏“十五”规划中要把江苏建设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而支持国际制造业基地的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其中包括金融、保险、运输、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可以为江苏的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并可大大提高其质量,实现制造业发展与服务业发展的“双赢”。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就业技能的教育,高职学院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基础能力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基本建设:是学院抓内涵、抓质量、上台阶、上水平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也是学院做特、做强、做优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我院“流通现代化工程”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的角度展示我院在院内实训基地方面的探索。

一、“流通现代化工程”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商、贸、财、经、旅为主,文、理、工、艺兼备的高职院校,学院本着立足商贸、现代服务业,面向社会,适应市场,服务经济的办学宗旨,形成了专业设置社会化、办学形式多样化、教学内容实用化、实践教学职业化的格局。学院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在院内,各专业都有许多相关的专业实验室,同时,学院在院外和许多企业联合建立了众多实践性基地。在流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些已远远不能够满足社会对商贸类人才的要求;一方面,没有一定的职业基础,企业很难提供对口的实践机会,同时,企业的实践过程大多数时间缺少系统性,此外,校内传统的各专业实训室并不能让学生了解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内在联系,感受到现代商贸流通的气息和脉搏[1]。

在院内建立真实情景的商贸流通类的专业实训基地、有助于学院根据教学要求安排专业实训,免去学生在院内外之间奔波,节省了学生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生在从容的真实情景实践环境下进行有效的系统的训练,完成现场实习难以做到和替代的实训内容要求[2].同时聘请行业、企业的精英任实训指导教师也有利于校企紧密结合,有利于加强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与信息交流。

2004年,学院突破传统的单一实训模式,在深入剖析现代流通服务业的特点和广泛的对外调研的基础上,将原来各系部各专业的独立的实验实训室进行了功能上的优化和整合,投资1400万元,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由上海商学院和我院共同设计建设方案,经过近一年的建设,2005年建成省级示范性的也是全国一流的商贸类的综合实训基地——“流通现代化工程”实训基地。这是一个基于校园网实验管理系统,集创新性、开放性、实践性、产学研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训工程,下设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连锁经营、市场营销、财务与投资、旅游与会展、现代商务策划等七个实训中心。

二、“流通现代化工程”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即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培养方案,以应用为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关键,以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作为人才培养途径。在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内部管理制度等各项改革,积极探索产教结合、产学合作、实训基地运行的有效机制的基础上,切实加强院内实训基地建设,努力提高商贸流通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实训基地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的能力,形成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为培养、培训高质量技能型紧缺人才提供实训条件保障[3]。

三、“流通现代化工程”实训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我院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突出经贸和现代服务业特色,创办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为省内其他兄弟院校相关专业起到示范和服务作用;同时要促进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着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并达到实践教学的现代化水平;挖掘实训室的潜力,在满足本院学生实践性教学需求的基础上,向全省经贸类高职院校或经贸类高职专业的学生开放实训基地[4],使学生就业有技能,创业有本领。

我院各相关专业突破现有传统的单一实训模式,建设基于校园网的实训管理系统,集创新性、实践性、开放性、产学研相结合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训工程,用于满足物流管理、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旅游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实训的需要;整个工程项目分设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财务会计、旅游与会展和现代商务策划等七个有现代服务业特色的实训中心,达到仿真与全真结合,实训与实用并举,实地与远程共用,适宜于一定数量学生同时参与,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的作业流程,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及作业技巧,以培养并提高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多功能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较为先进、具有示范性的流通现代化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紧紧依托行业和企业,并不断完善升级,为实训和产学研提供服务。

具体设计目标如下:

1、从感性的角度让学生掌握现代服务业的理念和“流通现代化工程”实训基地各项目的真实情景的过程;

2、以高新技术含量且系统的流通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的真实情景演练为核心,学习流通现代化管理方法及原则、培养流通现代化实践能力;

3、根据整体规划,采用先进、实用的流通现代化技术及设备,营造真实情景的作业环境,让学生真正拥有流通现代化技术及设备的操作能力;

4、通过系统真实情景流程分析,提高学员的流通现代化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

5、为学院提供一个流通现代化产学研及共享的平台,与企业建立起一种紧密型的沟通渠道。

四、“流通现代化工程”实训基地的运行绩效

(一)完善了实践性教学体系,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学院各专业坚持面向市场办学,依据需求培养人才,注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积极推行“订单式培养和菜单式培训”的办学模式,在相关专业实训建设方面,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原则,对专业教学计划作了大幅度地调整,重视实践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将专业技能证书的培训融于日常教学中,在各相关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构建了各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方案,完善了我院实践性教学体系,提高了商贸流通类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学院还积极向社会提供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试服务,目前正在省教育厅的支持指导下,着手准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

(二)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技术应用研究、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开发推广新技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在实践性教学中,能不断充实与改进实训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职业技术技能及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实训基地的建设完善了专业负责人制度,形成知识结构合理、梯队明显、具有发展潜力的师资队伍,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学院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生产和技术开发;吸纳社会上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加盟我们的教学、科研和生产;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机制,提升了相关专业整体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职称层次,建立了一支与培养高质量、实用型经贸人才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三)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教学质量的效果

实训基地保证我院各相关专业按照教学大纲进行专业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真实情景实训技能训练,彻底改变了因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造成的实训条件不足、实训室建设相对落后的状况,更好地适应市场对经贸类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不断地提高了我院经贸类相关专业的教学质量,满足教师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对提升我院办学层次、办出经贸特色和扩大社会知名度、产生社会效应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知应会能力

实训基地使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在真实情景的环境条件下,学习并掌握本专业及相关专业所对应的企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保证了我院相关专业的每个学生就业岗位技能的要求。

2、方便了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学习和考试

实训基地实现了相关专业的职业技能资格考试系统的对接,老师和学生在校园网上可以进行自主学习,既可以掌握专业的相关业务知识,及时把握行业发展的新动向,也大大方便学生参加统一的职业技能资格考试的培训及考试。

(四)提升了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实现了区域内资源共享。

(1)首先实现院内实训资源共享。院内实训资源通过校园网首先在各系之间开放,实现共享。

(2)利用江苏现代服务业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向集团内所有的成员单位开放实训基地资源,实现共享。可共享的院校有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南京市财经学校、南京江宁职教中心、金陵职业教育中心、南京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鼓楼中等专业学校、张家港市经贸职业学校等35家。共享的企业有苏宁电器、南京中央商场、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江苏五星电器、苏果超市、江苏邮政物流、中储股份南京公司、江苏省中国旅行社、中国康辉南京国际旅行社、江苏贸促国际会展、南京永华会计事务所、江苏永和会计事务所、江苏省会计学会、南京大明路汽车街、江苏宏图三胞高科、南京朗驰集团等81家。每年定期在“流通现代化工程”实训基地对集团内学校的相关专业教师和企业的员工开设培训班,由我院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的精英共同执教,提高了他们的业务水平,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通过科学的组织和有效的管理,“流通现代化工程”实训基地向省内高等职业院校商贸类专业学生开放。加强同省内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以及政府的商贸、劳动、人事等政府主管部门和营销、物流、会计、旅游行业协会的联系,及时了解相关政策的最新动态和有关用人单位的需求动态,使整个实训基地充分发挥资源共享、服务社会化的功能。到目前已接待了近百家学校和行业单位的参观学习。

(4)实现了学校与社会之间实现实训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联合,共同建设相关的实训中心,实现互惠互利。对学院来说,一方面可获得部分资金、设备及软件,另一方面可“以产促学”,促进专业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对企业来说,既可提供人力资源培训,又可以获得企业“定单”所需的人才,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实训基地建设并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是商贸流通类专业建设逐步完善、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也是我院得以生存和发展,办成品牌院校或特色专业的关键所在。也只有这样,才能有一批又一批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各行各业需要的一专多能型的商贸流通类专业毕业生服务社会,高职教育才会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 刘红.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2(12).

[2] 杨伟军,张磊.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3(19).

[3] 首珩.共享型国家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34)

[4] 王毅.整合实践教学资源高起点建设实训基地中国高等教育[J].2005(18)

作者:崔建宁

上一篇:竞聘卫生监督所长演讲稿下一篇:供电局优质服务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