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公司企业会计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改革的深入,电力公司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科学严格的管理本公司决定公司效益以及改革的成败。在这个形势下,电力公司除了自觉地接受国家职能部门的专项审计以外,企业自觉地实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将有效的促进企业规避风险、发展生产、正确的探索到改革的路子。本文以某县电力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分析,探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电力公司中的应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电力公司企业会计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力公司企业会计论文 篇1:

低碳背景下我国A股电力公司研发投入现状评析

【摘要】文章基于2011—2020年年度报告,对我国A股电力公司研发投入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A股电力公司研发投入总体趋势向好,但总量不足,近3年研发投入近七成,研发投入资本化近三成;进一步分析发现,近10年国有控股公司研发投入积极性不如非国有控股公司,且国有控股公司更青睐于资本化;近3年研发费用中开发费和人员人工费用占比高,研发投入“个性化披露”现象频出;反映出我国A股电力公司对研发投入的归集普遍缺乏自信心。因此,需要各方加以重视,寻求妥善的化解之道,以切实提高研发投入归集的自信心。

【关键词】研发投入;资本化;费用化;研发费用;高质量发展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这就必然要加快推进电力产业的脱碳和结构转型,加速能源清洁化和高效化发展,大力推进节能降碳,推进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节能改造(白永秀等,2021)[1]。这类节能创新、技术创新投入就是研发(R&D)投入,而要想实现电力的整体脱碳,除了依靠技术创新,增加研发投入,还需要了解当前乃至过去我国A股电力公司研发投入的整体面貌。

一、文献综述与政策演变

总体上看,我国研发费用财税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二个阶段,政策演变如表1所示。

第一阶段(2006—2017年)。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规定了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在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情况下,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2007年为加强企业研发费用管理,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财政部出台《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财企[2007]194号),要求企业应当明确研发费用的开支范围和标准,设立台账归集核算研发费用,研发费用按实际发生额列入成本(费用),其中研究阶段支出(费用化)在利润表管理费用中列报,开发阶段支出在资产负债表开发支出中列报。企业还应当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中,按规定披露研发费用相关财务信息,包括研发费用支出规模及其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集中收付研发费用情况等。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时,还应当对企业研发费用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予以关注。2014年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证监会公告[2014]54号)要求企业应根据自身行业和研发项目特征进行个性化披露,并充分考虑是否满足研发项目资本化具体条件或因素(晋兆奎,2021)[2]。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将符合条件的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处理计入资产负债表,无需冲减当期利润,会存在过度资本化的现象(冯晓晴等,2020)[3],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处理成为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最为常见的手段之一,会对资本市场的有序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张延昕,2020)[4],这就需要监管层加强监管企业对开发支出会计政策的选择。随着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0号等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出台,研发费用会计核算与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企业增加异常性R&D费用进行真实盈余管理,从而表现出向上的R&D操纵行为(贺亚楠等,2021)[5]。这进一步要求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对研发支出进行会计处理,对享受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按研发项目设置辅助账,准确归集核算当年可加计扣除的各项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

第二阶段(2018年之后)。财会[2018]15号要求所有企业利润表新增“研发费用”项目,“管理费用”不再单列“研究与开发费”项目。将研发支出在利润表单独列示是财务报表使用者研判企业发展前景的需要,从而更为直观地研判企业的当今和未来(胡勇,2018)[6]。“研发费用单列”后,研发投入的差距会成为增加研发费用的动机,差距大的企业会增加更多的研发费用,但多数企业是通过真实研发投入达到其增加的结果,而不是对披露结果进行数字操纵(刘斌等,2021)[7]。虽然研发费用在利润表单独列报后方便了投资者获取信息,但在首次执行新规定的年度可能会增加企业操纵研发费用的动机,这反而会造成部分企业的研发信息质量降低。随着对新规实施规范性的提高,研发费用单独列报的价值相关性在以后年度得到了显著改善(晏超等,2021)[8]。

二、研究样本与数据处理

(一)研究样本

本文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20年四季度上市公司行业分类结果,选取行业大类名称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75家)A股电力公司为研究对象,数据分别来自电力公司2011—2020年年度报告手工收集和整理,获得用于研究的研发样本数325个(公司-年份),样本公司数59家,研发投入绝对值325.41亿元。

(二)数据处理

本文主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及上述研发财税政策口径,以A股电力公司2011—2020年年度报告经营情况概述和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开发支出和研发费用数据,统计近10年A股电力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金额(资本化金额)、开发支出及研发费用金额。因在统计A股电力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过程中,发现个别年度个别样本在年报经营情况概述中披露的研发投入金额与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开发支出和研发费用金额不一致,且个别年度个别样本在年報经营情况概述中披露的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与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开发支出金额也不一致。为此,本文对样本数据进行了统一处理,结果如表2所示。数据处理过程说明如下:年度报告经营情况概述中的研发投入金额大于财务报表附注中开发支出和研发费用合计数,且经营情况概述中披露的研发投入资本化金额与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开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一致时,样本数据根据年度报告数据据实统计,本文对其不做任何加工处理;反之采用“孰高原则”分别对年度报告中披露的资本化(开发支出)、费用化(研发费用)金额进行统一处理。为行文简便,本文除样本数量、A股电力公司数、研发样本数计量单位为“个”外,研发投入、资本化及费用化等涉及金额的计量单位均为“亿元人民币”(除表7中其他投入(按费用性质细分)计量单位为“万元”外),涉及占比的指标均为“%”(正文各表中将不再单独列示计量单位)。

三、A股电力公司研发投入整体分析

(一)A股电力公司研发投入总体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近10年A股电力公司研发投入呈整体上升趋势,在经过2011—2014年的快速发展后,2015—2016年迅速降温,自2017年起,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阶段。与近10年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电力工业企业”)逐年增加R&D经费支出相比,A股电力公司研发投入表现略显逊色,但未来可期。近10年A股电力公司研发投入占规模以上电力工业企业R&D经费比例由2011年3.93%提升至2020年64.64%(2019年达到70.64%)。尽管近10年A股电力公司研发投入总量不及规模以上电力工业企业,但近10年研发投入增速却始终遥遥领先。近3年研发投入220.97亿元,占规模以上电力工业企业R&D经费比例也达到61.10%,说明近3年A股电力公司和规模以上电力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均较高,这与2018年研发费用单列有着直接的关系。数据显示,近10年A股电力公司研发投入资本化程度平均不到三成,费用化超过七成(2013年最高93.86%,2014年最低60.25%,有整体下降的趋势),近10年利润表中研发费用平均占比超过七成(2018年最高92.17%,2013年最低16.07%),仍有近三成的研发投入进入了其他损益科目(2013年最高,2018年最低,有整体下降的趋势),但从总体上看,近3年研发费用归集的积极性在不断提高,说明研发费用单列政策的刺激效应非常明显。

(二)A股电力公司研发投入20强总体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近10年A股电力公司研发投入前三分别是中国广核、大唐发电、中国核电,前三占比高达51.01%;第四至九依次是国电电力、国网信通、长江电力、广州发展、华能国际和深圳能源,第四至九位占比达25.30%(前九占比高达76.31%);第十至二十依次是浙能电力、富春环保、*ST永泰、太阳能、粤电力A、上海电力、京能电力、迪森股份、东旭蓝天、韶能股份、福能股份,第十至二十占比合计15.69%(前二十占比高达92%)。从近3年研发投入看,前二十发生较大变化,但中国广核仍以64.56亿元高居榜首,中国核电以30.18亿元排在第二,国电电力以17.48亿元由第四升至第三,国网信通、广州发展和长江电力分别上升至第四、第五和第六位,大唐发电则跌至第七位,华能国际保持第八,浙能电力上升至第九,深圳能源退居第十。前二十中除富春环保、*ST永泰、迪森股份、东旭蓝天、韶能股份为非国有控股公司外,其他一律为国有控股公司,说明国有控股公司在A股电力公司中占有绝对优势。另外,前二十中资本化占比最高的是京能电力69.23%,其次是国电电力59.00%,第三是国网信通54.16%,第四至第六分别是东旭蓝天39.22%、中国广核37.44%、大唐发电33.63%,说明它们对研发费用资本化处理可谓“情有独钟”。

(三)A股电力公司研发投入样本分布及信息披露总体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所有A股电力公司样本中,近10年每年都有研发投入的样本最多,占33.85%,其次是有9年的样本占13.85%,第三是有7年的样本占12.92%,前三高达60.62%;第四是有8年的样本9.85%,第五是有6年的样本9.23%,前五高达79.70%。从研发人员数量及其占比分布情况看,近10年有研发投入但在年报中无披露研发人员数量及其占比的样本最多,占38.46%;有披露研发人员数量及其占比的样本仅有200个,占61.54%,第一是有7年的样本占15.08%,其次是有6年的样本占12.92%,第三是有5年的样本占12.31%,第四是有3年的样本占9.23%,而有2年和4年的样本以3.69%并列第五。从研发投入金额及其占营业收入比例样本分布情况看,近10年有研发投入但在年报中无披露研发投入金额及其占营业收入比例的样本有36个,占11.08%,年报中有披露研发投入金额及其占营业收入比例的样本共有289个,占88.92%,第一是有9年的样本占22.15%,其次是有7年的样本占12.92%,而有8年和每年都有的样本以12.31%并列第三,第四是有6年的样本占7.38%,第五是有4年的样本占6.15%,说明近10年A股电力公司研发投入“个性化披露”现象颁出,其研发投入信息披露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A股电力公司研发投入现状进一步分析

(一)近10年国有和非国有控股A股电力公司研发投入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近10年国有控股公司研发样本数是非国有控股公司2.61倍,且国有控股公司研发样本增速也快于非国有控股公司。近10年国有控股公司研发投入是非国有控股公司10倍,且国有控股公司研发投入增速也遥遥领先于非国有控股公司,除2011年研發投入少于非国有控股公司外,在其他年度远超非国有控股公司,最高达到19倍。从样本占比看,国有控股公司要低于非国有控股公司,这表明在近10年国有控股公司研发投入积极性不如非国有控股公司,尽管样本占比在不断提高,但相比之下,非国有控股公司还是略胜一筹。而在研发投入资本化和费用化的选择上,国有控股公司更青睐于资本化,近10年累计资本化64.14亿元,是非国有控股公司256倍。

(二)近3年A股电力公司研发费用分析

从表7可以看出,近3年A股电力公司研发费用(按费用性质细分)最高的是开发费(含委托研发)38.99亿元,其次是人员人工费用33.63亿元,第三是其他投入11.56亿元,第四是材料消耗6.87亿元,第五是直接投入费用6.56亿元,第六至十分别是检验费6.13亿元、折旧与摊销5.54亿元、技术服务费3.74亿元、燃料动力费3.30亿元、差旅费0.35亿元。此外,有16.28亿元的研发费用仅汇总列示研究阶段研发费,也有1.77亿元的研发费用按研发项目披露,说明近3年有个别公司对研发费用信息披露似乎还不够“坦诚”,所以,要么“一笔带过”,要么就用“研发项目”来“列示”(近3年研究阶段研发费占比分别达6.24%、8.50%、17.25%,按研发项目披露的占比也分别达到0.58%、1.28%、1.66%)。从费用占比看,开发费最高,人员人工费用次之,第三是其他投入,如此高的开发费率和人员人工费用率,也让人对近3年研发费用产生各种了“幻想”,研发费用可能含有一定的“水分”,经不起“精雕细琢”。另外,近3年其他投入主要是修理费4417万元、项目费用4039万元、租赁费2688万元、咨询费2519万元、专利费1077万元、办公费914万元、设计费用844万元、设备费752万元、手续费84万元、招待费30万元、会议费19万元、其他98 113万元,殊不知研发费用里还有招待费的“生存空间”,这就说明近3年有个别公司对研发费用的归集毫无“操守”可言。

(三)2020年A股电力公司研发投入信息披露比较

从表8深圳能源、迪森股份、赣能股份和中国核电2020年研發投入信息披露现状看,在年度报告经营情况概述主营业务分析均适用研发投入的情况下,仅深圳能源详细披露了报告期内研究开发活动涉及的研发项目具体名称、目的、项目进展、目标及影响,而迪森股份则选择披露了报告期内新增授权知识产权及其他研发投入情况说明。在都有披露研发人员数量、研发投入金额、研发投入资本化的金额及相应占比的情况下,迪森股份按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标准披露了近3年指标、深圳能源和赣能股份披露近2年指标,中国核电仅披露当期指标。迪森股份还披露了近3年资本化研发支出占当期净利润的比重,赣能股份则披露适用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是2020年申报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另外,深圳能源和中国核电均在年报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了适用开发支出,且深圳能源还按研发项目披露了近2年开发支出年初余额、本年增加、本年减少、年末余额信息。在年报财务报表附注均适用研发费用的情况下,除赣能股份是按研发项目披露研发费用外,其他公司均是按费用科目披露近2年研发费用,进一步说明A股电力公司研发投入“个性化披露”现象在2020年度还相当普遍。

五、结语

上述分析表明,近10年A股电力公司研发投入总体趋势向好,但总量不足,与近1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中规模以上电力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近3年研发投入近七成,研发投入资本化近三成;研发投入20强中除富春环保、*ST永泰、迪森股份、东旭蓝天、韶能股份为非国有控股外,其他一律为国有控股公司,且20强研发投入占比高达92%;20强中资本化率最高的是京能电力69.23%,其次是国电电力59.00%,第三是国网信通54.16%,第四至第六分别是东旭蓝天39.22%、中国广核37.44%、大唐发电33.63%,它们对资本化可谓“情有独钟”;近10年每年都有研发投入的样本占比最高,且有研发投入但在年报中无披露研发人员数量及其占比的样本占比也最高,但有研发投入而在年报中无披露研发投入金额及其占营业收入比例的样本占比有所降低。进一步分析发现,近10年国有控股公司研发投入积极性不如非国有控股公司,且国有控股公司更青睐于资本化;近3年研发费用中开发费和人员人工费用占比高,研发投入“个性化披露”现象频出。

上述现象的发生固然与A股电力公司较低质量的自由现金流量创造力有一定的关系 ,但对研发投入的归集缺乏自信心是其主要原因。若将我国A股电力公司视为规模以上电力工业企业中的较高质量者,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那么,当前在电力公司乃至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提高的研发投入归集的自信心问题,就需要各方加以重视,提高警惕,以寻求妥善的化解之道(方宇亮等,2021)[9]。要想提高企业自身对研发投入归集的自信心,除了需要政策加码和强化监管,更要企业自立和自强。鉴于国有控股公司在A股电力公司中占有的绝对优势,其在推进电力产业的脱碳和结构转型过程中,更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按照国务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总体部署要求,制定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任务分解表和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方案,在推进节能降碳、节能改造过程中注重技术创新,侧重研究开发活动实质,增加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费用,用“新技术”“真金白银”提升自己,自立和自强,实现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电力产业的整体脱碳和结构转型,以切实增强研发投入归集的自信心,自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惠及企业的“真金白银”。在此基础上,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自主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以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成就“高薪”,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那么,据此归集的研究开发费用自然就是财企〔2007〕194号所指的研发费用(原“技术开发费”),针对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严格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在满足资本化条件时确认为无形资产。这样归集的研发费用不但能符合财税〔2015〕119号、财税〔2018〕64号等对研究开发费用核算管理的要求,还能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对研发费用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唯有如此,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上的研发投入信息披露质量才能得到本质提高,经得起真理的检验和市场的“精雕细琢”,既能有力规避研发投入“个性化披露”乱象(严格按照财企〔2007〕194号要求归集核算研发费用,也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0号等税收政策规定要求归集、管理研发费用和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同时,根据证监会公告〔2014〕54号要求,结合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特点,披露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具体标准,以及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的具体条件;分项披露开发支出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和本期增减变动情况,并披露资本化开始时点、资本化的具体依据、截至期末的研发进度等;利润表项目应按费用性质列示本期发生额、上期发生额)。也能清除借“研发之名”举“盈余管理”之实的R&D操纵行为。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强化企业董事会、治理层、管理层和会计师事务所等各方治理和参与,实施必要的监管和监督,从而实现财会〔2020〕14号提出的高质量审计目标,为资本市场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主要参考文献:

[1]白永秀,鲁能,李双媛.双碳目标提出的背景、挑战、机遇及实现路径[J].中国经济评论,2021,(05):10-13.

[2]晋兆奎.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处理的实践运用[J].商业会计,2021,(12):76-78.

[3]冯晓晴,韩艳锦.开发支出资本化与企业创新[J].科研管理,2020,41(01):60-69.

[4]张延昕.基于研发支出资本化的公司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以创业软件为例[J].财会通讯,2020,(01):97-100.

[5]贺亚楠,杨紫琼,郝盼盼.加计扣除对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基于R&D操纵的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21,(09):52-61.

[6]胡勇.研发费用单独列报探析[J].财务与会计,2018,(05):80.

[7]刘斌,李舟.研发费用单列与企业应对:真实增加抑或数字操纵[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10):112-126.

[8]晏超,方晨力,汤湘希.研发费用单独列报的价值相关性——基于财务报表格式更改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05):115-126.

[9]方宇亮,廖南英,张莹.从自由现金流量看电力公司资本回报支付能力——基于1998-2019年年报数据的分析[J].国际商务财会,2021,(13):42-47.

作者:陈文荣 方宇亮

电力公司企业会计论文 篇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电力公司中运用的研究

摘要:随着改革的深入,电力公司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科学严格的管理本公司决定公司效益以及改革的成败。在这个形势下,电力公司除了自觉地接受国家职能部门的专项审计以外,企业自觉地实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将有效的促进企业规避风险、发展生产、正确的探索到改革的路子。本文以某县电力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分析,探索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电力公司中的应用。

关键词: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电力公司 风险控制

1 目前某电力公司内部审计的现状

电力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一项基础产业,它的健康运营直接决定了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事关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高、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大问题。为了在日趋复杂的经营环境中求发展,公司有力地推进各项管理措施,经营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审计部门围绕公司中心工作,加快推进审计工作转型,将审计工作渗透到公司主要经营管理活动中,加强审计工作对公司发展的服务作用。

1.1 主要经营风险

通过对某电力公司审计情况的了解,其主要经营存在以下风险:成本支出依据欠充分,营销业务收费处理不及时导致银行未达账项长期挂帐无法及时清理,个别职工教育经费使用欠规范,少数合同条款制订欠严谨,自行采购应属省公司配送物资,少数会议费列支欠规范,农电公司备用金清理不及时等。

认真抓好电力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就是要从对企业的主营中,敏锐发现问题,指导企业即时加强内部控制,推动公司的有效管理,控制好风险,问题“从量变到质变”的可能。

1.2 工程管理方面现状

苏电建〔2009〕1111号文第十九条规定各参建单位严格执行设计变更管理制度,按权限签发设计变更单。(苏电财〔2008〕1494号)第九条规定政策处理费用不得按概算预提计入工程投资,不得以概算切块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包干使用,不得将政策处理费委托、承包给施工单位或其他外部单位实施等等,这些问都对工程管理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但经审计还是发现很多问题:个别工程变更签证管理欠规范,施工结算中列有政策处理费,未按规定履行招投标手续,小型基建项目“两算”不及时,结余物资管理欠规范,少量废旧物资回收不及时,工程项目资料管理欠完整,存在部分工程的单项费用超概现象。

工程管理方面的问题来自多方面,从风险形成因素看有政治、经济、自然、技术、商务、

信用等方面。对于电力公司来说问题主要来自于决策、管理、经济、财务、技术、安全方面。这些问题如果高层领导没有给予重视或进行有效的管理,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和政治损失。为了建设单位能够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显得非常有必要。

1.3 营销农电管理方面

《供电营业规则》第一百条:……2、私自超过合同约定的容量用电的,除应拆除私增容设备外,属于两部制电价的用户,应补交私增设备容量使用月数的基本电费,并承担三倍私增容量基本电费的违约使用电费,但由于管理问题该公司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存在少数两部制电价用户超合同约定容量现象,抄表管理欠规范,存在估抄现象,非居民用户未实行每月抄表,故障表计处理不及时且未按规定补足电量,个别电价执行欠规范,少数表计管理欠规范等。

所以审计方面必须严格执行《江苏省电力公司预算管理办法》,按省公司下达的预算的执行,按序时进度列支各项成本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规范会计核算,加强备用金往来清理。

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电力公司运用中存在的宏观问题

2.1 内部审计独立性不足

我国的内部审计是在具有行政机制特色的企业管理制度之内行使职责,因此在行政管理上直接受企业领导的制约,工作计划安排上需报请主管领导的批准。这种方式从客观上讲就是在党风廉政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的形势下,作为防风险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履行任务时,在工作独立性方面难免受到影响。具体考察电力部门的内部审计组织,如何保障其独立性,值得研究。因此,在电力内部应用风险导向审计,还需要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审计独立性和监管的权威性,真正起到预防风险、制约风险、纠正风险的使命。

2.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范围不明确

由于收到现有的管理体制的限制,内部审计部门的人、财、物等都受到上级部门的限制,部门之间的“条条框框”也十分复杂,这直接影响到审计范围的边界。但审计工作必须从监察纠错向绩效型、风险导向型转变,所以在做好工程审计、财务审计、任内责任审计的同时,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和战略制定中来。这也是一个思想和工作转变的过程,也就说一定审计不但是一种“监察”也是帮助企业避免风险的一个途径。尤其是加强营销管理审计,比如:电费回收、抄核管理、电能计量、用电性质管理、线损管理、业务报装等方面,查找出经营管理方面的漏洞以及面临的风险,确保电力企业在各种复杂的经营形势下创造出良好的效益。

2.3 内部审计业务需加强

我国许多企业审计工作条件的现代化起步较晚,从业人员大多从工程、会计调配过来,所以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够专业。在工作方式上在很长时间里,一直以手工查帐为主,较少运用统计抽样和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致使审计工作的风险无法量化,审计效率也受到影响。

近几年内部审计工作条件有所改善,但就开发多种审计抽样方法和选择技术方法,以及大量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等还有不少差距,通过规定的审计程序,采取审计抽样及符合性测试的审计方法,出具真实、客观的审计报告,为内部防风险审计的工作条件,提供技术保障。

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电力公司中运用的建议

3.1 提高认识、确保内审机构的独立和权威

为了保持内部部门工作的独立和权威,组织部门应该考虑到审计部门的行政隶属关系和层次,在“一把手”体制下,只要审计部门的领导为本单位任命,这必然会受到“一把手”的影响。审计部门的员工或者领导如果从本地工作人员调任过来,也必然会受到“老同事”、“老领导”的影响。所以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的任命上应该尽量从上级调派、从外地调派。同时,可以考虑到在保密的机制下引入第三方的专业审计机构的合作来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和权威。在电力企业中的内部审计机构最健全,工作开展较有效的企业,应当逐步改变目前双重领导模式,逐步建立审计委员会或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派出制或者积极的探讨跟第三方的专业审计机构合作。完善内部审计机构的管理模式,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实现内部审计全面转型。

3.2 建立完整的企业内部章程体系

内部审计机构作为我国审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组织管理中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为保障其真正的权威性,放开手脚行使职权,国家立法机构应纳入视野,建立专门的法律、法规。当前,内部审计法律依据层次较低,仅有《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和省公司或者国家电网的相关文件,这必然会影响到各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另外,审计部门也可以根据自身工作特点,联合公司内部其他职能部门,强化内部管理机制,注重审计基础工作,进一步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司内部的作业行为,保障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一个合格的“监察人”和公司管理运营的“参与人”。

3.3 提高专业人员素质,适应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

高素质、高质量的企业内部审计从业人员最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内审部门要想在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上有所作为,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首先要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是要系统的、有目的的培训内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保障和支持内审员工参加国家或者行业的相关培训、资格考试,管理内审人员才加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的考试。

二是保持审计人员的流动性,可以和被审计单位人员定期相互交流,甚至可以聘请单位其他部门来充实审计队伍。

三是要加强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让内审人员始终牢记《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养成谨慎严密,踏踏实实,敢于说话的优良作风;四是科学合理的规范业务流程使人为的因素尽量降到最低。

3.4 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

电力公司在网上办公、财务管理等方面信息化做的相当的成熟,但在内部审计方面还停留在人工处理数据的层次,所以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显得尤为必要。在研发内部审计软件系统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和财务系统、办公系统以及其他内部管理系统的数据整合,使得审计系统能够得到的是第一手的原始数据。审计人员也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以便审计人员能够借助计算机辅助技术来达到审计目的。

4 结论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的认识内部审计的内涵和外延。与时俱进,改革传统的审计模式,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新理念。不再仅以财务审计为主向,而应向以真实性、合规性为导向的财务审计和以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并重转变与发展,充分保障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模式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文霞.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暨南大学,2007.5.

[2]夏菊兰.报业改制中内部审计的作用[J].新闻前哨,2005,(09).

[3]王清.内部审计在企业改制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苏盐科技,2005(02).

[4]贾丽芬.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方法的的应用[J].商业会计,2007(12).

[5]刘晓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分析.中国内部审计,2008.4.

[6]范纪清,马玉华.我国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定位[J]. 齐鲁珠坛,2006(02).

作者:徐健

电力公司企业会计论文 篇3:

电力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探究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运转,我国发展的速度也不断加快,在此背景下虽然我国电力集团公司的发展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为电力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我国电力集团公司发展速度加快的同时,企业中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工作也逐渐凸显出工作量大、编制复杂的特点,因此对于电力集团企业来说加强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工作,提高会计报表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电力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编制

引言

电力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是以集团中母公司及子公司所组成的集团作为主体,以母公司及子公司的部分会计报表作为基础,由母公司进行统一编制,从而更好的反映出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正果。合并会计报表可以为集团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完整的财务信息,更好的保证集团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但是随着我国电力企业迅速发展,集团中的组织结构也变得日趋复杂,因此对于电力集团中的母公司来说如何提高合并会计报表的质量,更好的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出更加有效的决策依据时目前电力集团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合并会计报表对于电力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在电力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是将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财务进行有机结合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电力集团企业内部的连接渠道逐渐增多,企业中向心力逐渐增强,对于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了解企业整体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在以往集团中的子公司与母公司的财务报表编制的内容往往不能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这种情况不仅仅会影响电力集团中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也不能为集团提供更加准确的财务信息,为企业的各项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电力集团公司的组成部分主要是电力施工企业以及电器制造企业,从业人员较多,内部机构也较为复杂,内部资金往来十分频繁,并且随着我国相关政策的不断落实,电力体制的改革也不断深化,国家对于电力市场加大扶持力度,开放了电力市场,电力市场中的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在此背景下电力集团公司要取得一定的发展就要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真实适用的会计报表,因此加强电力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工作就显得尤为关键。

二、电力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问题探究

我国电力集团公司起步较早,在集团公司设立之初的产权来源渠道众多,有一部分是主业扶持产生的经营累积而成的;有些是原职工持股投资形成,也有的是主业借注册资金进行工商注册而形成的,还有一些是企业通过收购形成的。因为电力集团产权来源渠道多,因此在集团中有部分的计提企业产权关系还不够清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因行政命令而形成的实质控制,在账务上并没有明确的表明出投资关系,但是在实质上却存在着控制权。有些子公司是由企业中的职工共同持股出资形成,在职工持股会撤销之后,主业主要通过行政命令这一方式来将公司制定由电力集团进行统一管理,但是却没有对其实施投资。

第二,对于往来款项的核算投资,电力集团公司在设立子公司的时候,由于核算不够规范,并且没有通过长期的股权投资核算,而仅仅是通过往来进行投资。

第三,有些子公司的注册资本与实收资本出现了不符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子公司的实收资本低于该公司的注册资本。

第四,有些子公司以实物资产来进行投资,产权的关系并没有发生转移,这种情况一般都体现在股东用房屋投资这种方式设立,但是其房屋的产权证明并未发生变更。

第五,应该由主业无偿接受的资产,但是因为集团企业无法进行无偿的接收,集体企业利用这些资产进行注册资本的验资并且进行工商登记,登记的股东为供电公司,但是在供电公司的账上并没有形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关系,这种情况实质上为集体企业没有建立资本联系的国有企业。

三、电力集团公司合并亏埃及报表编制方法

(一)权益性会计事项进行抵消处理

以长期股权投资和所有者权益的抵消方面为例,如果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长期的股权投资,那么对母公司来说在一方面可以反映为增加投资,在另一放慢也可以表现为投出资产減少。而对于子公司来说,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可以反映出企业资产以及实收资本的增加。从电力集团整体来看,可以反映为母公司把资产下拨给下属子公司,并不会让整个集团的资产及所有者权益等因素发生增减变化。所以在进行合并报表编制时应该把母公司对其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和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进行抵消处理。而对于电力集团当中的全资子公司来说,母公司对于其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数额以及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中的各项数额应该进行全额抵消。而对于集团中非全资的子公司来说,应该把母公司对其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数额以及子公司中母公司所占的所有者权益部分进行低效,同时把少数股东所拥有的所有者权益,转变为少数股东权益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出。

(二)往来性会计事项进行抵消处理

电力集团公司的实际业务当中内部往来的会计事项主要包含以下部分:内部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及应收应付票据和其他应收应付款,坏账准备和管理费用等。在电力集团公司的合并资产负债表当中,应该将由集团内部的经营性质债权债务所引起的电力集团公司的资产及负债的虚增进行抵消,并且在合并利润以及利润分配表当中,应该将计提的坏账准备进行抵消。

(三)交易性会计事项进行抵消处理

以电力集团公司的内部销售或者购进合并抵消为例,企业中各个子公司之间在进行销售或者购进电力的时候,在销售方企业的部分会计报表中,会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及成本和现金的流入。而作为购买方的子公司在个别会计报表中则会将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做出增加处理,并且将这一现金的流出做出确认,这种情况却不会造成电力集团公司当中的任何损失或者任何形式的现金流出。所以,对于这一业务交易所产生的收入、成本以及其利润和现金流量都应该进行相应的抵消处理,之后电力集团公司再根据各个子公司的内部购进电力明细表进行汇总,提高合并会计报表的质量。

四、电力集团公司提高合并报表编制质量的管理措施

(一)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

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时候不能与一般报表采用同样的方法,合并报表与一班报表有比较明显的差别,因此需要利用一种特殊的方法与先进的理念来进行合并报表的编制。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需要站在电力集团公司的整体立场之上来考虑问题,其中大量的调整以及相应的抵消工作都需要脱离账套之外进行,这一点对于传统的会计从业人员来说,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具体的操作上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并且随着我国近些年来财务政策以及会计准则更新的速度比较快,因此电力集团公司需要引进具有丰富财务报表编制理论、能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并且梳理财务管理的财务人才之外,还需要定期组织会计从业人员加强这一方面的培训和学习,更好的掌握合并报表的编制工作。

(二)将子公司的会计政策以及报表编制规则统一

为了提升电力集团合并报表编制的质量,集团公司应该严格要求纳入到合并报表范围当中的子公司严格的遵守统一的会计政策,首先应该严格遵守我国电网公司会计核算的细则。其中包含了各类资产以及负债的确认原则、分类标准和账务处理的方法;其次需要遵守收入确定的原则,实行计量标准以及账务的处理方法,做好资产减值的计提准备;并且严格按照涉税以及这就摊销的相应政策,准确执行建造合同、租赁、非货币性交易以及企业合并债务重组等特殊事项的会计方法。在对于账务的处理方面,母公司和子公司应该使用同一种财务软件,并且在财务软件当中设置统一且规范的会计科目。与此同时集团公司需要尽快将会计科目进行统一更好的实现集团内会计业务全面覆盖,在其中需要包含施工、物业以及电器制造等业务,并且在具体的业务当中需要进一步将核算内容进行细化,从而更加全面的覆盖各项经济业务[3]。

(三)加强网络信息建设

要想进行会计报表合并编制就需要各子公司以及其他需要进行会计报表合并的单位提供准确的财务会计信息,但是对于电力集团公司而言,会计信息滞后性的特征表现的十分明显,所以为了更好的提升电力集团公司掌握会计信息的及时可靠性就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公司当中的信息化水平,对企业当中的网络建设进行改进,加强企业的网络建设将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层次准确区分,做到各司其职。并且对于这一类型的内部往来以及交易较其他业务来说更为复杂的集团合并如果仅仅依靠着人工对账并且抵消的方式难度很大,因此就需要电力集团公司努力开发统一的对账系统以及合并软件来完成辅助工作。

(四)财务人员做好抵消分录工作底稿

做好抵消分录底稿的工作是做好合并财务报表工作的重要前提之一,编制企业中的合并低效分录可以让企业的内部交易在个别财务表中的反映与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反映做到一致,因此需要通过内部往来余额借贷方的明细合并与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内部往来借贷科目相等。对母公司的净资产与合并中净资产、合并资产负债表长期的股权余额投资分析、合并资产负债表内部往来科目都要进行逐一的分析。在进行抵消分录时,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去的低效数据,因此为了减轻在收集抵消数据时的工作量,可以在对会计科目的处理中对涉及到抵消的科目以及业务进行标注进行辅助性的合作,从而极大程度上的减轻抵消数据收集的工作。

(五)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要遵守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这一原则是会计核算原则中的重要内容,这一原则也可以充分的体现在电力集团公司合并报表的编制过程中。由于电力集团公司所涉及到的业务十分繁杂,在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时候任务量较大,因此为了提升合并报表的编制效率提高合并报表的编制质量就需要有选择的进行编制。财务人员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时候应该充分遵循重要性的原则,其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进行内部債权债务低效的时候不需要将每一项的明细项目逐一低效,仅需要将各方应收及应付的债务的期末余额进行抵消,如果贷方的余额和借方的余额相等,则可以按照合计进行抵消。如果借方余额与贷方余额有差异,但是差异比较小不能影响整个会计报表的真实性财务人员就可以将其中的差异忽略,直接按照合计的较大金额或者较小金额进行低效。除此之外,企业需要确定好企业内部交易的重要性标准,对标准之下的内部交易不进行抵消。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电力集团来说进行合并会计报表可以更加真实充分的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利于企业管理者更加客观的了解企业的经营水平,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决策。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对人们生活影响逐渐加大的今天,加强企业财务处理工作的准确有效,提升电力集团公司财务报表的编制水平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所以,电力集团公司的管理者应该加大对于合并会计报表编制工作的重视,保证报表的真实准确,不断提升合并会计报表的质量,从而更好的提升店里集团公司的整体财务水平,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吉强.浅谈地市电力集体企业建立资本纽带关系及合并报表会计实务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7,05(14).112-115.

[2]叶启旭.电力企业财务报表管理的分析[J].中国经贸,2017,05(09).98-100.

[3]刘海军.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若干问题研究[J].财经界, 2017,05(32).78-81.

作者简介:

姚雪(1980-),性别:女,职称:中级会计师、中级审计师,研究方向:会计学。

作者:姚雪

上一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论文下一篇:团委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