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所合伙人管理制度

2022-05-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制度是反映和把握规律的重要形式,制度是机制的外在形式,机制是制度的核心内涵。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事务所合伙人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事务所合伙人管理制度

专访直向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董功:一位活跃于中国设计领域的青年海归建筑师

董功,直向建筑设计事务所合伙人。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硕士,美国伊利诺大学建筑学硕士。曾先后工作于Solomon Cordwell Buenz & Associates, Inc.、理查德·迈耶设计事务所、斯蒂文·霍尔建筑事务所。多次受邀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学府演讲,并被聘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导师。2008年,董功主持设计的一座“绿房子”售楼处成为生态环保建筑的典范。2015年5月,由他主持设计的“一座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在网络上走红

董功是一个典型的海归建筑师。他于1994年和1999年先后取得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后负笈美国,于2001年获得美国伊利诺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其间曾作为交换学生在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交流学习。2001-2007年,董功先后在美国Solomon Cordwell Buenz & Associates, Inc.、理查德·迈耶设计事务所、斯蒂文· 霍尔建筑事务所从事建筑设计方面的工作。通过在美国七年的建筑实践,董功积累了从概念设计、方案设计直至施工图设计及现场服务等一套系统的设计及设计管理经验。

其中,董功在斯蒂文· 霍尔建筑事务所任理事期间,曾作为项目经理负责管理该事务所在中国的当代MOMA和万科中心两个项目。后来,当代MOMA项目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06年世界十大建筑;万科中心项目被授予美国绿色建筑标准LEED Platinum白金级。除此之外,董功在美期间还曾先后获得过2000年度Steedman Fellowship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2001年度美国建筑师协会芝加哥分会学生主题建筑设计竞赛一等奖;2002年度Malama Learning Center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等。

后来,选择回国的董功于2008年创建了自己的事务所——直向建筑设计事务所,并成为活跃于中国设计领域的青年海归建筑师之一。

2008年,董功主持设计了一座被称为“绿房子”的售楼处。该建筑犹如临时装置般漂浮在地面之上,全身包裹着绿草皮,让人印象深刻。后来,这座“绿房子”成为生态环保建筑的典范被人们津津乐道,屡屡见诸报端,也因此成为了董功建筑设计的第一张名片。

2015年,一座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在网络上走红。这座最孤独的图书馆位于秦皇岛市昌黎黄金海岸工业园区金海南路7号,也叫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自五一期间对外开放以后,便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而来。而这座图书馆的建筑师便是董功,他让图书馆真正“面朝大海”,一面是玻璃,一面全封闭。而当阳光和风经过他精细设计的路线进入房间时,坐在里面读书的人就可以感受到“春暖花开”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图书馆的无尽想象。

作为国内建筑设计领域备受认可的青年建筑师,董功的设计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从绿房子(华润置地广安门生态展廊)、瞬间城市(合肥售楼处)、昆山有机农场系列,到新近的鲅鱼圈万科品牌中心,不仅设计表达日臻成熟,而且设计状态也愈发放松自如。

目前,董功及其事务所获得的国内外奖项主要有:《Architecture Record》 "Design Vanguard";Blueprint Award最佳公共建筑(私人出资)类别特别推荐奖;A&D Trophy Award机构/公共类别最佳建筑奖;中国建筑传媒奖(最佳建筑奖入围,最佳青年建筑师入围);WA中国建筑奖佳作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 Good Design is Good Business China Award等 。而董功的作品也曾先后在《A+U》《Domus》《Area》《Mark》《C3》《时代建筑》《建筑学报》《世界建筑》等国内外媒体予以发表。并且,他本人曾受邀参加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保护学院STUDIO-X BEIJING、"X-Agenda Micro-Exhibition Series"、西岸双年展、中国设计大展等展览,以及位于美国建筑师协会(AIA)纽约建筑中心举办的“纽约-北京-纽约 -2015当代中国建筑展”。

远赴国外深造

留学生:你选择建筑学专业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想到出国留学呢?

董功:主要是在父亲的建议下我选择了建筑学,并且自己也觉得建筑学挺有意思的。至于出国留学则是因为受到身边朋友的影响。

留学生:你能否讲述一下作为交换生在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学习的经历?

董功:在德国做交换生期间,最深有体会一次经历应该是我当时参与了一次评图。 除了我在美国和中国参与评图时的学生作业内容以外,他们展示更多的是建构方面的思考与图纸。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德国建筑教育的方向性。

留学生:对比清华大学和伊利诺大学两所学校,你能谈一谈它们在建筑学方面各自的教学特点吗?

董功:我在清华上学的时候,主要接受的是比较“传统”的建筑教育,它更多地偏向于一种技能的培养。二年级开始设计的时候,是从一个茶室做起的,然后到五年级结束的时候,是一个宾馆或者商业综合体。在这背后是以建筑功能的复杂性和尺度的大小作为线索的,其实它跟建筑学本身的规律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做好一个茶室远远不比做好一个商业综合体简单。

后来,在美国读研究生时候的经历给了我很多启发,比如我的导师是研究自然光和建筑空间的关系的,通过他我认识到光实际上是建筑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之一,这些基本问题和一个房子的大小与功能的复杂程度关系不大。

留学生:你在斯蒂文事务所工作期间,以项目经理的身份参与了两项曾在中国轰动一时的大型项目——北京当代MOMA和深圳万科建筑中心。你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个项目吗?

董功:其实Steven Holl在最初设计的时候,并没有按照国内的模式去理解它,他一开始是去理解和表达建筑与城市的关系的。我们面临着北京近几十年的城市化变迁,在封闭且庞大的社区内,建筑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状态,整个城市就是人们必须围着街块绕圈,这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普遍问题。Steven Holl希望创造一个开放的城市,这是他最先切入的一个很重要的论点。

归国施展拳脚

留学生:你为什么后来选择回国内发展自己的事业呢?

董功:在国外事务所工作的时候,我的想法很明确,就是希望能够真正学点东西,并为将来在中国的独立实践打下基础。

留学生:作为合伙人之一,你能谈一下创建直向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初衷是什么吗?

董功:直向建筑设计事务所于2008年在北京成立。在七年的设计实践过程中,“设计需要面对问题”是我们一直相信的一种建筑师的工作态度,即设计要有对于客观现实的尊重,要有逻辑的支撑,有章可循,而不是建筑师自我意识的强加,或者对于时尚符号和表面形式的一味追逐。当下中国的设计行业风气浮躁,快速批量生产成为普遍现象,以高度、规模和地标性为追求的评价系统成为主流,设计师因此无暇也无心顾及建筑设计更为本质的内容。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坚持“面对问题”的朴素态度才显得尤为真实和与重要。

在这种真实的支撑下,对于“建筑和生活的关系”, “场地和体验”和“构造”的关注则是我们在建筑设计本体上的宏观取向。对我们而言,"建筑与生活的关系"是建筑设计的本原问题。每一个建筑都是承载生活的容器,都在有意无意间,在不同程度上定义着使用者的生活方式。我们相信这种定义起源于对于某种脉络的依循,它包括生活习惯、气候、人文条件、场地特征等众多因素。新的生活方式应该由此而生,但却并非是对既有生活类型的简单挪用或照搬,而是通过设计的智慧而创造出来的一种使用者未曾经历过的生活体验。这是新建筑存在的意义。对于“场地和体验”的关系,每一个建筑都应当是具体场地语境下的唯一产物,一旦脱离专属的场地环境,建筑将成为无本之木。在每一次的项目设计中,直向建筑都会投入大量的精力,试图感知并发现项目和场地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潜藏的专属关系,并通过新的建筑的介入将这种关系揭示出来,建立一种人在“此地”的独特的生活体验,并借此将人的行为和情感鲜活地植入场地之中。而作为生活载体的建筑空间,也因此获得了一种无法替代的和场地的内在联系。关于“构造”设计,我们感兴趣的是在每一个项目里如何准确地建立建造的秩序和逻辑,更完整地体现建筑设计的整体概念,并确保其在建造环节中得到贯彻。

留学生:你能说一下自己对建筑设计的一点看法吗?

董功:我认为建筑师是一个理性和感性的共存体。感性是个体和自然相通的情怀,对美的敏感,对于人性的感悟。而建筑又是一个太社会化、太复杂、太依靠前后顺序的事情,程序当中的客观条件和限制包括环境、功能、技术、参与者的协调管理等因素,这就需要建筑师具备理性态度,从而使得复杂局面得到梳理和控制,其中也包括设计的纵向思考和推进的掌控。在我看来,感性和理性并不矛盾,它们往往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我认为一个好的建筑首先应该做到真正关注人的生活本身,应该对生活有积极的影响。在这个基础上,如果建筑中的一个角落、一束光,能对人的心灵有所启发,能唤起人的某种情感的延伸,那就是很高的境界了。

留学生:中美两国之间在建筑行业方面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结合自身经历,你觉得海归设计师应如何平衡这种落差呢?

董功: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有一个体会,那就是绝对不能简单地套用美国的那个状态用于中国的建筑设计。虽然美国在这一行业的机制更为完善,但是如果你没有那个背景、没有大的环境支持的时候,就很难把那个机制照搬过来使用。虽然刚开始回国工作的时候我挺痛苦的,但在两种环境的碰撞之中我慢慢地发觉了其中的趣味(因为环境本身也有它蕴含的一些机会和能量)。事情总有两面性的,美国的建筑行业同时也反映了后工业时代的低效、教条;中国的建筑行业虽然不是那么正规,但还是能从中找到更多空间的。尤其是对于刚刚起步的建筑师来说,中国显然蕴藏了更多的机会。

畅谈建筑作品

留学生:你在2008年主持设计的一座“绿房子”一直是生态环保建筑的典范。你能介绍一下这座建筑的特别之处吗?

董功:这个“悬浮的装置”位于北京广安门地区的高耸楼群之中,是为华润置地广安门项目的销售和生态展示所设计的一个使用期限约为三年的临时性建筑。因此,如何迅速便捷地建成该建筑,实现使用过程中和未来拆除后对现状园区景观的影响最小化,并体现“绿色、生态”的销售主题,便成为了整体设计的前提。整个建筑像一个临时“装置”,以轻盈的姿态悬浮于现状景观广场之上,同时强化了售楼处的绿色体验,对建筑的生态可持续性作出了独特的尝试与诠释。

留学生:2015年五一期间才对外开放的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被大家称作是“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每天都有很多人慕名而来。你通过这座建筑想要传达的理念是什么?

董功: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位于中国渤海湾海岸线上,它的东侧面朝大海,在春、夏、秋三季服务于西侧居住区的社区居民,同时免费向社会开放。该建筑的主要设计理念在于探索空间的界限、身体的活动、光氛围的变化、空气的流通以及海洋的景致之间共存关系。

作者:杨芳

第2篇: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公司化运作研究

[摘 要]律师事务所公司化运作,是当前合伙制律师所发展的显著特点,尤其是对于中小型合伙制律师事务所而言,其公司化运作面临诸多的问题,如律师事务所管理松散、专业宽泛等问题,都弱化了中小型合伙律师事务所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律师事务所公司运作的优越性,提出了公司改造的具体措施和路径,并对我国立法制度提出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公司

一、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的特征和优越性

(一)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的特征

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其所具有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l)公司事务所公司化管理,其具备法人责任,其律师事务所的主任为法定代表人;(2)公司化管理的实现,强调其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3)趋利性是企业的天性,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之后,其盈利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公益性;(4)经营范围表现出特殊性,且律师事务所公司化之后,其权利机构为“股东会”,具备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征。

(二)公司制律所的优越性

1.有利于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律师事务所公司化运作,让其不仅具有法人地位,而且实现了独立的财产权。这样一来,实现了经营管理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强化了律师事务所科学化管理。一方面,公司化运作实行了“三会制”的管理模式,促进了律师事务所专业化管理;另一方面,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管理,让管理的水平、管理的层次面向新的台阶,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律师事务所建立良好的品牌效率,推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与国内外同行竞争。实现律师事务所公司化,可以作为我国律师业与国际接轨的有效尝试,也为我国律师事务所加入WTO后与国外律师事务所开展合作和竞争奠定了基础。

3.有利于律所管理的科学化。公司制律师事务所在管理上完全借鉴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经验,凡是出资的律师就是股东,实行股东会、董事会及监事会制度。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是律师事务所的权力机构。董事会由股东会选举产生的律师组成,是律师事务所的执行机构。监事会由股东会选举的监事组成,监督董事会的日常运作,就形成权利制衡,权责明确,管理民主,既可提高律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又可扩大律师事务所的规模,提高律师事务所的效益。

4.有利于律师事务所吸引外部投资。律师事务所根据现行律师法规定,合伙所的合伙人都是执业律师,换言之,不是执业律师就不能成为合伙人,就不能投资于律师业,这种局面限制了合伙所规模的扩大,资金的扩张.并且削弱了其抵抗风险的能力及信誉,公司制律师事务所可以解决以上司题,允许非执业律师个人或单位投资设立律师事务所。这样,有利于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募集一部分社会闲散资金,扩大律师事务所的集资范围,取得雄厚的资金信誉,从而促进律师业的发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二、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公司化运作的改革模式

(一)管理模式

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公司化运作的实现,是一种有效的改革之举,其在管理模式方面,主要由六部分构成。具体如图l所示。

其中:(l)合伙人会议:作为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最高权力机构,其组成成员为合伙人,在公司化运作中行使决策权;(2)管理委员会:该机构主要负责律师事务所的日常业务及管理工作,其职能相当公司制度中的董事会;(3)业务委员会:业务委员会实质上为管理委员会的下属机构,接受其领导与管理,主要承担业务规划、指导等工作;(4)监督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实质上为管理委员会的下属机构,主要承担监督管理工作;(5)行政部门:即公司制度中的办公室,主要负责对业务营销的管理、律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客户关系的维护等;(6)业务部门:业务部门主要是为强化律师事务所的业务发展,所设立的专门法律部门。 (二)决策机构 在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公司化的运作中,无论律师事务所如何发展、如何设置管理机构,合伙人会议都是最高权力机构,承担对重大事项及管理的决策权。这不仅有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而且这样的权力架构符合公司化运作的需求。

1.合伙人会议的决策内容。合伙人会议对事务所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主要内容为:制定本所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推选本所主任和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制定本所的内部管理制度;审议本所的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审议本所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结算报告、收益分配方案及重大开支事项;决定合伙人的入伙、退伙及除名;审议对本所律师的奖励和处分;修改合伙协议、本所章程;决定本所的变更、终止;其他需要提交审议的重要事项。

2.合伙人在合伙人会议上的表决权。基于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操作情况来看,其表决权的实现主要通过四种投票机制:(l)平均表决权制(即,一人一票);(2)特殊表决权制(即,根据资历和一些综合因素确定哪些合伙人拥有高于一票的投票权);(3)股份表决权制(即,按照建所时各合伙人的出资比例行使相关表决权);(4)分级表决权制(即,不同级别的合伙人,其所享有的表决权不同)。

(三)管理机构

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在公司化改造过程中,其核心管理层具体有3种模式可供选择,即主任、执行合伙人或管理委员会。

1.主任负责制。在我国法律法规中,律师事务所主任为其法定代表人。一方面,律师事务所主任是律师事务所的代表;但另一方面,律师事务所主任的职权生产,需要基于合伙人决议之后,通过规定生效。从实际来看,律师事务所主任的产生主要有选择、轮流和自然产生三种。

2.执行合伙人负责制。律师事务所的经营与发展,仅仅依靠律师事务所主任难以实现,这就需要对工作制度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首先,合伙人负责制度不能改变,这是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特性要求;其次,律师事务所的全面不应有主任一人承担,而应合理的将管理工作进行分配,并允许其他有具备良好管理能力的人员参与到律师事务所的管理工作中来。

3.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公司化运作,是基于律师事务所不断发展的改革转变,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随着律师事务所的不断发展,业务、规模不断扩大,面对日益复杂的管理工作,需要依托完备的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度,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在管理委员会的构建中,需要考虑两点:一是管委会成员应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二是管委会成员是律师事务所的代表,成员应代表不同的年龄段或部门,强化管委会的管理效率,也确保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四)合伙人加盟的标准和程序

对于合伙制律师事务所而言,我国律师法有明确规定,规定合伙人应至少有三人。因此,在对合伙人的定义与分类上,主要基于其加入时间氛围两类:一类是发起合伙人;另一类就是后增合伙人。其中,发起合伙人就是律师事务所起初创建时的合伙人;而对于后增合伙人,是律师事务所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合法的程序加入到合伙人之中。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在公司化改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对合伙人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包括原有合伙人的退出,也包括新的符合条件的合伙人的加盟。而更多要面对的是后者。

合伙人加盟是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发展的需求,也是强化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若一个律师符合相应的条件,那么基于律师事务所的发展需求,则可允许其成为合伙人之一。在合伙人加盟的过程中,需要合伙人会议表决通过,并签署合伙人协议。其中,表决通过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致通过;另一种则是绝对多数通过。

(五)合伙人利益分配制度

当前,随着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不断发展,其在利益分配方面,已逐步形成了平均分配制、份额分配制、计点分配制、自食其力制四种模式。针对不同的律师事务所,这四种模式的运用会存在一定的不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哪种分配模式,对于合伙制律师事务所而言,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点:

1.分配的弹性。僵化的分配模式不利于利益的有效分配,强调分配的弹性,就是强调分配的动态性。这一动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律师事务所处于动态的发展形态;二是分配模式应基于律师事务所的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与调整,以更好地契合律师事务所的发展需求。

2.分配的公平性。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利益是合伙人共同的利益诉求,分配的关键要让合伙人都觉得公平,这才能凝聚合伙人的创造力。

3.分配的简单性。从本质而言,利益是复杂的,但也是简单的,基于简单的分配模式更能突出分配的公平性和弹性。一方面,分配模式要明确合伙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另一方面,分配的简单性决定了其关系亲密度,越是复杂越是疏远了合伙人的关系,反而不利于律师事务所的发展。

(六)律师管理

律师事务所的职业性强,律师是律师事务所发展的重要资源。一方面,律师承担着律师事务所的主要业务工作;另一方面,律师也是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主要来源。因此,实现对律师的科学化管理,是优化律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与利用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对律师行为的规范与引导,并着力于律师能力的培养;其次,建立良好的薪酬制度,夯实律师队伍建设。良好的薪酬制度不仅能够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而且有助于激发律师的工作效率与潜力;再次,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提高律师接受管理的自觉性。

1.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实现公司化运作,是一种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改革举措。但在此过程中,律师事务所的一些制度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尤其是在薪酬制度方面,要与公司化运作相契合。首先,薪酬制度要实现调整,转变过去自己创收制度,逐步形成“基本工资+提成“的公司制。这样一来,业务管理模式与薪酬制度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确保律师高效完成基本工作的同时,激励他们不断的研究、创新,实现高效、高质的工作;其次,在薪酬制度中“提成”要素的存在,是一种重要的激励因素。一方面,“提成”增加了律师工作的积极性,也让律师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机制,进而提高律师事务所的整体业务能力。

2.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公司化运作的不断深入,当其正在实现公司化运作之后,其薪酬制度中的“提成”也需要进行转变,以“固定年薪制”作为重要的薪酬,更符合这时期的律师事务所发展需求。固定年薪制不仅有助于提高律师的工作效率,而且不会让律师为薪酬分心而影响业务工作的开展。

(七)业务管理

为适应律师事务所的发展需求,建立健全业务管理制度十分必要,这是提高业务水平的保障,也是确保业务质量的重要基础。

1.业务接受。在业务管理的过程中,业务接收是重要的环节。首先,业务接收要基于律师事务所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其次,业务接收应遵循“统一”原则。

2.业务管理。为满足律师事务所的发展需求,实现业务的专业化管理是律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管理的必然需求。在律师事务所内部,基于不同的专业对口,设置不同的专业部门,如诉讼部、公司部等等,强调律师专业化管理的实现。

3.业务分派。在业务的分派过程中,强调适应性原则,也就是说,基于律师的执业水平、业务专长等,对其进行综合的考虑,最大程度地满足业务及客户的需求。

4.业务监控。业务在分派之后,为确保业务员的有效完成,需要进行监控,在规范并引导律师行为的同时,及时对出现的司题进行处理。在监控的过程中,可以是一对一或以团队的形式进行,主要在于确保监控的有效落实。

5.业务评价。业务评价是业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需要管理层的重视,在评价中,所采用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如检查或指导等,都是有效的评价方式。并且,对于合伙制律师事务所而言,业务评价的开展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三、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公司化运作的支撑措施

(一)制度保障

1.制度保障的现实意义。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公司化改造过程也必须建立起规范的组织制度,以保障改革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强化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制度建设,将具有如下现实意义:根据律师事务所服务的特点,要想提供优质的服务,一是要确保管理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律师事务所的服务要在制度的引导与约束之下展开;二是要强化现代化管理,尤其是对于管理职责的明确,是提高管理效力的有力保障。

因此,规范的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律所律师的素质,规范的管理制度能帮助执业律师迅速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端正职业态度和提升职业技能。

2.制度保障的体系内容。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在公司化运作的过程中,制度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十分重要,强调保障制度体系的完备性。如下图2所示,是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公司化运作过程中,所需要依托的保障制度体系。(二)知识共享的组织体系

1.律师事务所知识共享的特殊性与必要性。律师事务所是知识高度密集行业,其主要为满足社会特殊需求而设立的服务机构,为社会提供法律领域的服务。在律师实务发展的进程中,战略目标的实现依托于多样化的要素,如手段、途径等,都是构建战略发展所必须的。但是,对于律师事务所而言,战略目标的实现应注重知识管理理论、手段的践行,这不仅是律师事务所的特殊性所决定,而且也是强化律所之间相火交流、构建知识共享组织体系的有力保障。

2.律师事务所知识共享的实现方式。虽然知识共享组织体系的构建是促进律师事务所发展的有力举措,但在实现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现实障碍,强调采取有效措施,为知识共享的实现夯实良好的内外基础,并逐步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和引导知识共享的实现。首先,应积极创建知识共享文化,这是实现知识共享的重要基础。一方面,律师之间的关系应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只有相互信任,才能从本质上实现知识共享;另一方面,提高律师之间的合作效率,有效降低机会主义的可能性;其次,建立健全利益分配与激励机制,最大程度上减少知识共享评价机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知识共享奖励,阻止对可完整转移知识的隐藏行为,在制度设置方面应让律师体会并享受到将个人的知识与他人共享带来的利益。

(三)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

1.律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的特殊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律师事务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律师事务所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相比于其他行业,律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源的特殊性显著,主要表现为律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的专用特性、权属特性和社会特性等方面。

2.律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在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中,律师事务所不仅要针对人力资源的特殊性,而且需要采取有建设性的管理措施。如,强化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引进;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强化人力资源的培训教育工作;实现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和激励。

(四)品牌建设与营销体系

1.律师事务所品牌建设与营销管理的意义。律师事务所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在于品牌的建设,以品牌构建而成的发展形态,更契合合伙制律师事务所的发展需求。一方面,要以品牌建设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元素;另一方面,要与客户建立并维护良好的关系,确保营销管理目标的实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发展中,忠诚的客户是律师事务所发展的基础,而提供良好的服务是夯实这一基础的必然需求。

2.律师事务所营销与品牌建设的实现方式。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或者说品牌竞争力的提升,有赖于组织结构的支持和建立和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事务所品牌建设和营销结构体系,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提供高服务质量为宗旨;战略目标与营销战略相一致;规模化、专业化优势是品牌建设的基础;个性化、差别化的服务对品牌的影响;人力资源、知识管理对营销战略的推动;信用对品牌的作用。

四、展望

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公司化运作时期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选择,也是加快改革发展步伐的重要力量。随着合作制律师事务所,尤其是中小型合作制律师事务所,其逐渐构建公司化运作的趋势日益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律师事务所的发展,并优化与调整了其核心竞争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集中体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合作制律师事务所公司化运作也存在诸多的司题,如:社会资金吸收难仍是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所面临的一大司题。因此,作者呼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修改律师法,推出公司制律师事务所。

作者:徐自立

第3篇:会计师事务所合伙制的理性思考

摘要: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组织,在提高市场经济运行的有序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组织形式的会计师事务所决定了其承担责任的差异,进而影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本文认为,基于强化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增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风险意识,进而保障会计师事务所健康发展的考虑,实行合伙制是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合理选择。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合伙制 有限责任合伙制

为了加强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内部治理,建立健全事务所内部决策和管理机制,提高事务所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能力,为事务所做大做强奠定坚实基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治理指南》。《指南》指出:事务所内部治理应当以“人合”为基础,尊重注册会计师的智力劳动和专业价值,充分发挥专业和知识在事务所内部决策和管理中的主导作用。笔者认为,合伙制组织形式符合以“人合”为基础做大做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内在要求。

一、合伙制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會计师事务所的性质决定了应该实行合伙制

会计师事务所与一般生产经营企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高度集中的人力资本,其提供的服务高度依赖个人技能,而非财务资本。客户在选择服务时,主要依据的也是个人信誉、品格和技能。人力资本在会计师事务所中不但是重要的,而且是稀缺的。这就决定了在事务所内应该由人力资本承担风险。这种风险体现为,一旦审计失败引起第三方诉讼,会计师将对其进行经济赔偿,更为严重的是会计师的名誉将受损而其市场价值也会随之下跌,这就需要一种制度安排对会计师的风险加以规避。如果人力资本所有者共担风险,就会促使其互相监督,从而有效约束事务所内会计师的行为。合伙制的精髓就在于体现了会计师之间地位平等、风险共担、资源共享。合伙制体现的无限连带责任,使事务所有强大的动力去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控制机制,约束事务所合伙人的行为,从而解决事务所风险控制问题。

会计师事务所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每一项审计业务都凝聚了所有参与审计人员的知识与经验。从这个角度讲,会计师事务所是最典型的“团队生产”方式。由于最终产出物是一种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成员的个人贡献不可能精确地进行分解和观测,因此,不可能按照每个人的真实贡献去支付报酬,这就需要对团队内生产者进行监督与激励。只有监督与激励相容时,才能发挥生产者的最佳作用。会计师事务所内的生产者是会计师,其所执行的审计活动是一个充满者职业判断与决策的思维运动过程。要对这种思维活动进行监督是困难的,就像对一般企业经理人员的努力程度进行直接监督一样。但不同的是,对经理人员努力程度的监督可以找到替代变量,即以企业产出来衡量经理的业绩;是否可以找到一个替代变量对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中的努力程度进行监督,“审计报告”是合适的选择。人们可以通过评价审计报告的质量高低来推断会计师的努力程度,但进一步考查“审计报告”的特性,人们会发现以其作为替代变量的并不合适。审计报告的生成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而且有些因素是会计师无法控制的,因此,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替代变量监督会计师的审计活动存在困难。由于审计质量的高低难以衡量(不能简单的以是否引起诉讼为标准主观断定审计质量,因为这其中还包括了相关第三者是否愿意起诉的主观因素),激励问题也难以解决。无法解决监督与激励的评判标准,就更谈不上监督与激励相容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特点决定了事务所的合伙人应该既是所有者又是管理者,合伙人对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二)承担的社会责任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实行合伙制

会计师承担的社会责任与其审计活动本身具有的外部性是密不可分的。外部性是指那些不需为之支付费用的收益或未来赔偿的损失。当个人或组织的某一行为给其他人或组织带来了收益,而该人或组织(收益的制造者)却未得到受益人足额补偿时,外部性就发生了,此种情况称之为外部经济或外部正效应。相反,个人或组织的行为给其他人或组织造成了损害,而该人或组织(损害的制造者)却未给受害人以足额赔偿时,也发生了外部性,此种情况称之为外部负效应。会计师的审计活动可能给审计客户的利益相关者带来正的或负的外部性。这表现为如果会计师恪尽职守履行其“经济警察”的职责,并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标准发表审计意见,则利益相关者可以依赖其审计意见做出正确的决策,而利益相关者无需对此支付费用,这就是审计活动的正外部性。而一旦会计师背信弃义为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与审计客户“共谋”,则利益相关者将由于信任了审计意见而使自己遭受巨大损失,且会计师并为对其制造的损失承担应有的赔偿义务,这就是审计活动的负外部性。之所以说审计活动具有强外部性,是由于其具有经济鉴证职能,其提供的信用基础是资本市场正常运转的前提。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是对会计报表所提供信息可信性的一种保证,这种保证将是利益相关者(包括潜在投资者)进行决策的依据。

解决外部性的关键是要使行为人的行为成本由他自己承担,而带来的收益也由他自己享有,这样就解决了行为人的有效监督与激励问题。会计师审计活动的有效监督与激励也可以根据这一思路解决,即建立一套与会计师所负担的社会责任相适应的奖惩机制。从获得的利益方面来看,无论是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还是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只要其活动遵纪守法并依法纳税,发展就不受限制,所得利益也将受到法律保护。从这一点来看,两种形式事务所的利益都是无限的,即都可以解决激励问题。而从两种形式事务所承担的责任来看有限责任制事务所承担有限责任,合伙制事务所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此有限责任事务所激励有余而监督不足,合伙制事务所能够兼顾激励与监督。目前我国近90%会计师事务所采取有限责任制,而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资本仅为30万元,也就是说,在有限责任制下,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无论给第三方造成多大的损失,其经济赔偿责任却限定在规定的范围内:事务所仅以公司财产为限、投资人以投资为限承担审计上的经济责任,且没有连带责任。相比之下,为降低成本而减少甚至省略必要的审计程序,弱化甚至放弃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或者与审计客户共谋而得到的好处却远远大于30万元。这样既定成本与或有收益的不配比显然不利于对会计师的约束。我国目前也缺乏必要的民事赔偿机制,受虚假信息误导损失惨重的投资者无法得到经济赔偿,造假的巨大利益往往使企业和注册会计师置诚信于不顾。

事务所属于知识密集型实体,无形资产(知识和脑力)是占绝大比重的资产,而有形资产却很少。审计产品(审计报告)具有特殊性,既具有经济后果又具有法律效力,涉及的利害关系人众多,对客户的影响很大。一旦面临民事赔偿,以账面的有形资产进行赔付将使投资者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无限责任”来约束注册会计师行为的话,极低的违规成本将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事务所都是负无限责任的独资和合伙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法律规定,事务所不能实行有限责任公司制,只能实行合伙制;澳大利亚的公司法规定,进行公司审计和清算业务的只能是合伙制的事务所。我

国合伙制也是《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的一种组织形式。但由于个人私有财产的界定、认证制度不健全,风险和收益的匹配不符合市场原则,执业风险责任保险体系尚未完善,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选择了有限责任制而非合伙制。

(三)事务所自身的发展需要其实行合伙制

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密集的特点,决定了其发展不是单靠财务资本的积累,而是主要依靠人力资本之间的精诚合作。会计师事务所不是一般的“资合”企业,而是由专业人士组成的集“人合”、“资合”为一体的企业。在其经营运作的全过程中,良好的声誉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声誉是由事务所内部所有员工共同创造的,而会计师之间的团队精神放之事务所内,则体现为一种事务所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职业理念、管理哲学、行为模式等。缺乏文化的指引,终将导致审计业务与审计质量背道而驰,制约事务所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甚至直接影响事务所的基本生存。一般来说,事务所的文化结构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主要包括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以及事务所的工作环境、员工休息娱乐环境、员工文化设施等一些有形的物质设施。精神文化相对于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来说,在整个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是物質文化、行为文化的升华,是事务所的上层建筑。行为文化是指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文化现象,事务所是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折射出事务所精神和价值观。合伙制体现了“人合”与“资合”的统一,其生命力在于它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企业文化的角度看,合伙制的精神与文化内涵强调协同概念,包括平等、自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相比之下,有限责任制事务所以产权为纽带,“资合”的特点非常鲜明,“人合”则难以体现,会计师事务所的权利与责任不匹配。这种权利与责任不匹配导致民事赔偿制度难以实施,赔偿作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制衡力量自然失效。有限不连带责任内生的互不干涉、互不往来、高度分离的特点不利于形成共同的文化理念,不适应事务所的健康发展。

作为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和高执业风险的行业,如果不能面对社会承担无限责任,其职业道德和执业质量就失去了最根本的机制约束和保障。因此,加快有限责任事务所向合伙制的转型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有限责任合伙制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传统合伙制已经不能适应目前专业组织规模化发展的需要

合伙人的无限连带责任也体现了专业人士对个人执业技能、职业道德的自信。但20世纪后半期以来,传统合伙的无限连带责任因现代专业组织规模的急剧扩大、合伙人人数的急剧增长而凸显其不合理的一面。注册会计师的核心业务是法定审计,面对的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公司,必须采取团队作业的方式,因此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通常都较其他专业组织大得多。众多合伙人之间无法进行传统合伙下的相互监督,甚至难以实现相互了解,承担传统的无限连带责任的基础不复存在。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针对专业人士、特别是会计师的大量法律诉讼中,表现得特别明显。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是事务所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各合伙人对个人执业行为承担无限责任,合伙人之间不相互承担连带责任的民间审计组织形式。它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国际会计公司改制而形成的一种事务所组织形式。目前国际会计公司在美国的执业机构已全部采用这种形式。英国等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会计公司也开始陆续转型,并且在美、英等国家还颁布了有限责任合伙制法令,使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有了法律依据和保证。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已成为当今注册会计师行业组织形式发展的一大趋势。

(二)有限责任合伙制同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相比具有优势

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是由两位或两位以上注册会计师组成的合伙组织,合伙人以各自的财产对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优点是在风险的牵制和共同利益的驱动下,促使事务所强化专业发展,扩大规模,提高规避风险的能力,缺点是建立一个大型的跨地区、跨国界的会计师事务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任何一个合伙人在执业中的错误或舞弊行为,都可能给整个事务所带来灭顶之灾,有限责任合伙制事务所同其相比,能保持其原有的优点,还具有以下发展优势:一是有限责任合伙制事务所合伙人之间不相互承担连带责任,能规避由其他合伙人过错带来的风险。这一组织形式下,任何一个合伙人对另外一个合伙人及其下属的过错只承担有限责任,而有过错的合伙人则要承担无限责任。这样各个合伙人不必再为别人的过错付出高昂代价,解除了为别人过错付出高昂代价的后顾之忧。二是有限责任合伙制事务更能提高事务所的工作效率。在有限责任合伙制事务所中,由于合伙人之间不相互承担连带责任,不需要像普通合伙制事务所那样所有事情都由全体合伙人商量通过。这样虽然合伙制事务所也是实行一人一票制,但可以在合伙人之间选出决策层人员,除非重大事情需由全体合伙人一同决策外,一般情况决策层人员便可做主。三是有限责任合伙制事务所更有利于事务所规模扩大。这种组织形式可召集大批注册会计师做合伙人。因为新的合伙人和其他执业人员的加人,对原有合伙人的法律责任和风险影响不大。从而利于执业人员数量的扩充和事务所规模的扩大。

(三)《合伙企业法》为有限责任合伙制事务所组织形式提供了法律保障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以下简称新版合伙法),其中对“有限合伙”的规定为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开辟了新的政策空间,有利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在组织形式上与国际同行全面接轨。新合伙法规定,合伙企业分为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目前国际注册会计师行业主要有个人独资、普通合伙制、有限公司制、有限责任合伙制等组织形式。

有限责任合伙对负有直接责任的合伙人是无限责任,对其他合伙人是有限责任,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风险介于原有的“有限责任制”和“合伙制”之间,实际上是在特定情况下斩断了连带风险,同时也提高了事务所的公信力,为行业发展创造了一个松紧适度的公平环境。有限责任合伙制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影响将会逐步显现。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大型会计公司已完成了向有限责任合伙制的转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执业机构的转型目前正在进行中。在它们的主导下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也陆续开始转型。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已成为当今注册会计师职业界组织形式发展的一大趋势。

在此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选择有限责任制有其合理性。由于有限责任制以合伙人所认购股份对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有限责任,承担的责任明显小于合伙制下合伙人以各自的财产对事务所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此,只有那些达不到以有限责任公司制形式组建事务所者,才会被动选择合伙制。但这种被动选择却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造成一些会计师为了迎合客户的非分要求而放弃独立、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甚至与客户“同流合污”。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参与会计造假被取缔,但其合伙人却并没有多大经济损失,部分会计师甚至重新注册一家事务所、改头换面重新执业。与此同时,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还有“怕选错搭档”的担忧,自己不违规,不一定能保证“搭档”也严守规矩,而其中任何一个合伙人执业中的错误与舞弊行为,都可能给事务所带来灭顶之灾,并让其他合伙人有“倾家荡产”的风险。新合伙法正式引入“有限责任合伙”这一企业(含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组织形式,其基本规则为,有直接过错的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只有当有直接过错的合伙人在承担了无限责任(即用自己在事务所的出资额及家庭财产进行赔付)后尚不足以赔付时,事务所的其他合伙人才以自己的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这样的规定同时解决了上述两方面的问题。

综上所述,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同我国目前存在的两种会计师事务所形式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国际上有限责任合伙制一出现,便得到许多大型会计公司的认可。原“四大”国际会计公司在美国的执业机构全部完成向有限责任合伙制的转型,以及其他许多国家和地区会计公司的陆续转型,已充分证明有限责任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有其生存和发展的优势。加入世贸组织后,基于加快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化进程,做大做强会计师事务所,提高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竞争力等因素考虑,有限责任合伙制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邵世凤

第4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制度

如果老合伙人死了,谁来坐他的职位成为新合伙人呢?是他的财产继承人还是没有亲属关系和继承关系的但有业务能力的新人成为合伙人呢?

那此时老合伙人的财产继承人便成为股东,股东和合伙人的性质和权利范围异同是什么呢?

(提问者:应届毕业生网友,提问时间:2010年05月05日)

答:

律师事务所的管理,简而言之可分为人、财、业务三大部分,而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事务所对这三方面的管理也不尽一致。

一家规模比较大的律师事务所,除了有其完整的内部机构设置和各种制度,再聘请专业管理人员进行专门管理是可行的。

但对一家规模比较小的事务所来讲,这种模式却未必合适。有的管理采用无为而治可行,有的管理无而则乱。有些事务所管理严格具体,有些事务所比较原则和宽松,这都因时、因人因具体条件而言。但有一点就是不能说一名好的大律师就是一名好主任、好管理者,二者是不同的专业,不同的人材,可以兼得,但并不一致。

本文拟从律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决策机制、行政运作、分配机制、人才资源、业务质量等方面对目前律师事务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番理性的思考,并设想了一些对策。

【组织形式方面】。

我国目前主要有合作制律师事务所和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两种形式。笔者认为合作制律师事务所的存在只是权宜之计,应该向合伙制转变,理由是合作所的主人是全体合作人(所有

的专职律师均为合作人),其资产一般是合作人共同共有(这种制度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在发达国家是没有的)。全体合作人既是律师事务所的拥有者,又是管理者和创收者。由于权利人多(而且一般不存在级差),不仅产生决策成本大的弊端(目前一些合作所采取股份制运作,有的还建立所务委员会来集中行使决策权,确实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极易产生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倾向。这种权利、义务的不合理配置,将严重制约律师事务所的发展。

即使是合伙所也要建立开放式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有级差的合伙人制度,打破合伙人终身制和合伙人权利绝对平等论。

规模较大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条件成熟时可以向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改革的目的:淡化权利均等意识,强化责、权、利对等意识,建立先进的科学的产权关系。

【决策管理方面】。

律师事务所的权力机构是合伙人(合作人)会议。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

一、有的律师事务所存在高级合伙人自封、独断的家长制遗风(这种家长往往依靠个人魅力,在国资所或律师所起始阶段,确实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使决策失去民主;

二、有的律师事务所的所有合伙人,均等地享有“一人一票”(国际大所梅森律师行称之为“决策统一模式”),使意见难以集中,无法高效决策。

解决的办法是采取“比重投票制”(根据资历、创收等贡献因素,确定不同合伙人所投票的比例),以建立科学的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创新的目的:既要淡化个别人(美国律师界称为“仁慈的独裁者”,我国称为家长)在决策中的集权倾向,又要防止纯粹民主化的倾向,强化决策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以提高决策的效率。

规模较大的事务所应设立高级合伙人或者管理(所务)委员会,作为决策机构或权力机

构的常设机构,以解决人员多决策成本大的问题。 行政运作管理方面。过去是主任负责制,主任直接指挥秘书科(办公室)或行政人员,甚至自己直接来实施管理。

现在多数律师事务所,是合伙人既负责决策又负责日常管理,将“平等的介入管理”作为合伙人的一项不争的重要权力。

新的理念是权力机构授权给部分合伙人组成管理委员会。

有一个管理合伙人(一般是主任)来负责,而主任如果不是管理合伙人,则只是作为一个形象代表(有人戏称为英国女王)。中、大规模的律师事务所可以建立行政部(办公室),聘请一名执行(行政)经理(主任)(一般非执业律师和合伙人),上对管理合伙人负责,下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这样既可以减少合伙人的管理成本,同时避免了合伙人之间因日常管理而产生的矛盾,又减少了管理层次和环节,提高了管理效率。

创新的目的是淡化主任和合伙人在具体执行中的作用,强化管理合伙人、行政经理在执行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提高执行效率。

【人才资源管理方面】。

人材包括知识型、专家型、社交型、管理型、专业型、复合型、开拓型、经营型、操作(工蜂)型、合作型等类型。

人才资源管理是指人才的认定、引进、培养、分工、使用、晋升、淘汰、评价、待遇、奖惩等机制。当前律师事务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强者(合伙人)间的内耗,专业型、复合型、管理型人才奇缺,不愿引进和培养年轻律师,人才的流失和必要的淘汰机制的缺乏等。

德国某银行家指出:成功并非通过网罗众多明星级人物加盟,而是通过强者之间的有效合作、出色的协调与组织、和谐的氛围和企业文化来实现的。律师事务所必须加强对人才机制的研究和实践,优化组合和科学配置不同学历、年龄、性别、专业、特长和能力的人才的人力资源,培育起有别于其他行业和其他律师所的事务所文化,才能保证律师事务所的发展

长久不衰。

创新的目的是淡化以收费为衡量人才唯一标准的实用主义观念,强化对不同人才(当前尤其是年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考评、激励等制度建设,尽快建立科学的人才管理和运行机制。

【业务管理方面】。

目前多数律师事务所的业务(客户)开发多为律师个人所为,案源理所当然自己据有。这样就出现了律师个人开发的案源,无论办的了、办不了都办。导致有的律师吃不了也要吃,有的律师吃不饱却没的吃。既造成律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的浪费,团队协作差,又难以确保办案质量。

解决的办法是律师事务所既要统一市场(客户)开发,整合客户资源;又要按照律师的专业、能力和特长统一调配,整合人才资源。

具体细化就是要制定市场开发规划和实施办法,建立案源报告、审查、奖励和案件统一受理、统一分配制度,建立主办律师和律师助理制度。

创新的目的是淡化律师事务所业务开拓和执业的个人化、自由化倾向,强化律师事务所的团队协作和专业化分工,促进律师事务所的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分配机制方面】。

目前多数律师事务所采取的“提成制”,并不等于真正意义上的“效益工资制”。广义的效益应该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管理效益三大项。

细化还应包括品牌、政治、人才、团队、文化、宣传等效益,以及市场开发、办案数量、社会公益和经营管理的投入及产出等因素。

目前的提成制负面效应较大:比例太高积累少,发展无后劲;注重收费而忽视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以收费多寡为人才评价标准,不利于人才引进和培养,难以成规模;自由单干,

不利于相互协作和团队精神的形成。当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律师行采取的“配额方式”分配制度、“贡献总和”分配制度和“台阶式”分配制度,对我们都有借鉴作用。

我们有些律师事务所已经试行了“年薪制”(合伙人是年薪+分红,聘用律师是年薪+奖金+案源提成),实际操作中已考虑并吸收了以上多种分配制度的优点。但是“年薪制”的实行需要一定条件:如规模大或专业化程度高,市场份额大,案源有保证,严密的目标管理和科学的评估体系等。改革的目的是淡化单纯以收费额为效益和能力指标的观念,强化综合效益(贡献)和综合能力指标的观念,以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 质量管理方面。质量是律师的生命线,事关律师事务所的声誉、形象和效益。

如果说客户是上帝,那么质量的最高境界就是满足客户的要求。据统计80%的投诉是涉及或者有关服务质量问题的,但是存在的问题却是律师事务所普遍缺乏质量意识,质量管理非常滞后,导致律师诚信度的下降。所以对律师办案(服务)质量的监督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英国律师公会的《客户维护指南》要求律师行向当事人保证:律师对当事人的要求和期待有清楚的了解;客户能了解律师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需要付出多少费用;处理投诉和不满的清晰的程序。

为此,我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是必须的,但制度建设才是最根本的。

律师事务所为了减少或避免投诉和赔偿,提高社会公信度,必须尽快建立起完整的质量监控体系。重点抓住受理、办理、结案三大环节,实行执业公示和统一收案、统一委托(合同)、统一收费、统一分案。坚持案中检查、文书审查、案结抽查、跟踪服务、客户反馈(表)、卷宗归档、质量评估以及办案责任制,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制和过错补救、赔偿以及投诉程序告知等制度。

创新的目的:淡化重数量轻质量、重办案轻监控的意识,强化质量、诚信、品牌意识和

质量管理。 协调机制方面。一家成功的律师事务所,除了要具有一个的办案能力以外,还必须能灵活应对、妥善协调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律师事务所是“人合”或以人合为最要特征的执业机构,而理念的相同或近似则是人合的基础。

但是由于客观上存在的年龄、性格、出身、学历、经历、资历、能力和身份、等级、财产上的差异,使律师事务所的人合时常出现问题。加之律师的“人力资本”的依附性,导致人才外流甚至律师事务所分裂。

对此,外部的力量(如司法行政和律师协会)又很难介入和成功协调,这就更需要内部有一种机制来加以协调。

我认为首先要有预案,在《章程》和规则中加以规定;其次是要有组织,如党支部、合伙(合作)人会议、管理委员会、监事会等;最后是办法和程序,如怎样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思想工作的作用,怎样发挥权力机构的决策和管理机构的行政以及监督机构的监督作用。要强调自我协调,即在同组织、同等级机构内部的协调,一般不要向外、向下级别组织寻求援助(更易导致对立和分裂)。

创新的目的就是克服或者缓和律师事务所人员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内耗,建立起律师事务所内部的自治性质的协调机制,保证律师事务所在人员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求得发展。 管理出品牌,管理出效益。作为自律特征非常明显的律师业,在其成长发展的进程中,难免遇到一些管理方面的难题或缺憾。只有不断探索,优化管理机制,律师事务所才能规范运作,更好地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这同时也是促进司法公正、防止司法腐败,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保障。

第5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制度

合伙人会议制度

一、合伙人会议由全体合伙律师组成,是本所最高权力机构。合伙人会议有权按照合伙协议和本所章程决定本所一切重大事宜,每届任期5年。

二、本所实行合伙人会议制度下的主任负责制,合伙人会议由本所主任召集。每半年召开一次,经三分之一以上的合伙人提议可召集临时会议。

三、合伙人会议行使下列职权:

(一)制定和修改本所章程和合伙人协议;

(二)制定和修改本所发展规划和业务计划;

(三)选举和罢免主任;

(四)决定吸收符合条件的新合伙人;

(五)决定本所聘用律师及辅助人员的聘用和辞退;

(六)决定聘用律师、辅助人员的工资待遇;

(七)决定和批准合伙人的退伙;

(八)制定和修改本所的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九)制定和修改本所收入分配方案和财务管理办法;

(十)决定本所重大财务开支和大型固定资产的处理方案;

(十一)审核本所财务预决算;

(十二)决定本所散伙时清算小组的组成和清算方案;

(十三)决定对违反合伙人协议及本所章程、各项管理制度,

给本所造成损失的民事赔偿责任及其处罚;决定本所工作人员违法违纪及违反各项管理制度的处理方案;

(十四)其他重大事项。

四、合伙人会议合伙人享有同等的表决权,表决时按合伙人累计所占资产份额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全体合伙人应出席合伙人会议,任何合伙人因故不能出席会议时应在合伙人会议召开前五日内书面委托其他合伙人为其代理。如果在合伙人会议召开时该合伙人无正当理由仍未委托代理人,视为对此会议所议事项弃权,合伙人会议可按期召开。视为弃权的合伙人应服从在其弃权情况下合法召开的合伙人会议所形成的有效决议。如果对任何事项表决的赞成票和反对票相同,主任可再投一票,有关事项应依据因此形成的多数票决定,反对合伙人决议的合伙人应服从已形成的决议,但可将自己的不同意见写进决议。

第6篇: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职责与考核办法

关于管理合伙人职责与考核办法的规定

第一条

为优化管理结构~保障履行管理职能的效率和质量~根据《合伙协议》、

《合伙协议实施细则》、《事务所章程》、《管委会组成及工作制度规定》、

《管委会工作细则》、《考核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管理合伙人是指由高级合伙人会议任命~不承担创收任务~专司管理

职能的合伙人。

第三条

管理合伙人的任期由高级合伙人会议根据管理合伙人的工作情况决

定。

第四条

管理合伙人担任管委会主任~履行《管委会组成及工作制度规定》、《管

委会工作细则》规定的各项职责。

第五条

管理合伙人负责组织事务所经营管理决策的研究

一、主持起草事务所发展规划。

二、主持起草事务所计划。

三、主持起草事务所工作报告。

四、主持起草各项制度。

五、主持起草各级合伙人会议议案。

六、主持起草预、决算报告。

七、主持起草《合伙协议》、《合伙协议实施细则》、《事务所章程》的修改草

案。

八、组织对分所需总所批准制度的审议,主持审查分所向总所备案的制度。

九、主持起草考核方案。

第六条

管理合伙人组织事务所内部的各项集体活动。

一、组织各级合伙人会议~拟定会议议程。

二、主持管委会会议。

三、组织律师大会、全体员工大会。

根据合伙人的要求组织内部关于市场开发、研讨、培训等方面的会议。

四、五、组织事务所与外部的联谊、合作活动。

六、组织事务所的其它集体活动。

第七条

管理合伙人负责执行事务所的各项制度及各级合伙人会议的决议。

一、负责组织实施事务所发展战略规划~并向合伙人会议报告执行规划

的情况。

二、负责组织实施事务所工作计划~并向高级合伙人会议报告每季度执

行计划的情况~向合伙人大会作工作报告。

三、负责组织执行各级合伙人会议决议~并向每次合伙人会议报告执行前次

会议决议的情况。

第八条

管理合伙人组织合伙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一、利用网络及时通报各级合伙人会议情况及合伙人个人参与重大活动的

情况。

二、采取适当途径、方式及时向合伙人通报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

题的建议。

三、每季度向合伙人征求事务所发展与经营管理方面的意见不少于50人次。

第九条

管理合伙人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财务部、人力资源部、行政部、信

息部、市场部、风险控制部、客户管理部等各行政部门的工作。

第十条

管理合伙人负责联系各业务部的工作~了解各业务部门每月工作情况~

协助创收高级合伙人组织品牌推介活动~应创收合伙人及律师要求~

组织内部业务协作活动。

第十一条

管理合伙人负责组织客户投诉的调查、斡旋、调解~达不成调解的要

向高级合伙人会议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二条

管理合伙人负责调解合伙人、律师之间的内部纠纷~两周内达不成调

解的~要查明事实~向监委会移送仲裁。

管理合伙人负责指导分所执行主任的工作~接受分所执行主任的工作第十三条

报告,协助负责分所工作的常委~处理分所的请示报告事项,组织协

调开办分所的筹备工作。

第十四条

管理合伙人协助负责人力资源常委审查舖请加盟律师、助理的基本情

况,审查舖请入伙人的资格。

第十五条

管理合伙人组织对创收合伙人的考核~向高级合伙人会议报告考核情

况。

第十六条

对管理合伙人实施考核制度。根据本规定确定的管理合伙人的各

项职责~对管理合伙人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百分制考核评价。每

对管理合伙人的考核~应列入高级合伙人考核方案~制定考核项目及

评分标准。

第十七条

对管理合伙人的考核由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的常委会同监督管委会工作

的监委委员组织进行并向高级合伙人会议报告考核情况~经高级合伙

人会议评议~作出考核评价。

第十八条

本规定由高级合伙人会议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规定自

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第7篇:律师事务所变更合伙人申报材料清单

变更合伙人申报材料

1、律师事务所许可证副本原件;

2、合伙人变更登记表(县区属所一式四份,正反面打印,经县区司法局盖章;市直属律师所一式三份正反面打印);如合伙人入伙,还应提供入伙人三年以年执业经历证明(一式两份) 及品行证明(一式两份)

3、变更章程、协议备案申请一式两份,盖律师所公章; 4、原章程、协议各一式一份;变更后的章程协议一式两份。 注:退伙或入伙,必须在合伙人决议中注明退伙人原出资额的去向,入伙人变为合伙的出资额的出处。

第8篇:律师事务所变更合伙人申请书

变更合伙人申请书

XXX司法局:

根据《律师法》和《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本所现申请增加合伙人3名,姓名为×××,执业证号为××××××××,x x年x x月开始执业;×××,执业证号为××××××××,x x年x x月开始执业;×××,执业证号为××××××××,x x年x x月开始执业。三人均已具备3年以上执业经历,符合合伙人条件。特此申请变更备案,请给予批复为盼!

此致

XXX律师事务所(盖章)

第9篇:律师事务所合伙所合伙协议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名称

本事务所名称为:××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

第二条 住所

事务所总部设在:

事务所可以在其他国家和中国其他地区设立分支机构。

第三务 宗旨

事务所的宗旨为:谒诚为委托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并努力使之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律师事务所。

第四条 性质

事务所为个人合伙制。

第五条 合伙人

事务所合伙人分为无限责任合伙人和有限责任合伙人(以下“合伙人”称谓含有限责任合伙人和无限责任合伙人)。

无限责任合伙人对外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并对其投资形成的事务所财产共同所有。

有限责任合伙人按合伙人会议的决定对事务所出资,对外仅按其出资份额承担有限责任。

第六条 事务所接受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协会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 入伙、退伙

第七条 入伙

承认并愿遵守事务所合伙协议及合伙人会议决议者均可申请入伙。

申请入伙者应向合伙人会议提出书面申请,并由两名无限责任合伙人书面推荐,经合伙人有效表决后通过,其享受合伙人资格的起始日期,由合伙人会议决定。

第八条 退伙

1、合伙人有权退伙,退伙需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其他合伙人;

2、无限责任合伙人无故不参加事务所合伙人大会三次以上者,视为自动放弃合伙资格;

3、合伙人因违反国家法律、律师职业道德、事务所有关规章制度、合伙人会议决议、玩忽职守给事务所造成重大名誉或经济损失的,经合伙人会议决定,可中止或免除其合伙人资格,该合伙人对其给事务所造成的损失应进行赔偿;

4、合伙人退伙后,应根据退伙时事务所财产状况进行结算并于退伙后12个月内分割其合伙财产,包括该合伙人的投资及合伙期间积累的财产、无限责任合伙人退伙时对于其在合伙期间事务所的全部债务负连带责任;

5、合伙人退伙后应保守事务所的商业秘密,不得带走合伙期间本事务所的客户资料。违反前述规定者应对事务所的损失进行赔偿。

第三章 合伙人的权利和义务

第九条 无限责任合伙人享有如下权利:

1.在合伙人会议上享有平等的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提议修改本协议及事务所各项规章制度;

3.参与事务所的管理;

4.监督事务所的业务活动、财务收支和人事安排;

5.享有事务所中因其投资所形成的财产权利;

6.参与事务所的盈利分配;

7.按事务所规定享受事务所提供的福利待遇。在事务所工作满15年及年龄满65岁的合伙人可以享受退休待遇。

第十条 无限责任合伙人的义务;

1.依据合伙人会议的决定及确认向事务所进行出资;

2.遵守并执行事务所合伙人协议和各项规章制度及合伙人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

3.出席合伙人大会;

4.全心全意维护事务所的利益;个人利益服从事务所的集体利益。忠实履行事务所内职务,做好律师业务。不得利用在事务所的地位和职务为个人谋取私利。不参加与事务所有竞争或利益冲突的事务或事业。合伙人在本事务所以外的投资、收入及负债应向其他合伙人披露。未经合伙人会议同意,合伙人不得在事务所以外的其他单位从事有报酬的工作或担任其他有报酬的职务(包括兼职);

5.坚持共同发展的原则,协助并支持其他合伙人的工作;

6.共担风险,对合伙的债务,以合伙人的个人财产承担清偿责任;

7.对于其他合伙人因工作失误而对事务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对造成损失有过错的合伙人,应根据其过错程度由合伙人会议决定,承担也其过错相应的责任及清偿额;

8.未经合伙人会议同意,合伙人个人不得以事务所名义参加捐赠,收受礼物。

第十一条 有限责任合伙人的权利;

1.根据合伙人会议决定参加或列席合伙人大会;

2.提议修改事务所合伙协议和各项规章制度;

3.参与事务所的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对事务所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4.享有事务所中与其出资份额相应的财产权利;

5.按照合伙人会议的有关规定分配收益;

6.按事务所的规定享受有关福利待遇。

第十二条 有限责任合伙人的义务;

1.根据合伙人会议决定向事务所进行出资;

2.遵守并执行事务所合伙协议和各项规章制度及合伙人会议通过的各项决议;

3.全心全意维护事务所的利益,个人利益服从事务所的集体利益,不参加与事务所有竞争或利益冲突的事务或事业;有限责任合伙人在本事务所以外的投资收入及负债应向其他合伙人披露,未经合伙人会议同意,有限责任合伙人不得在事务所以外的其他单位从事有报酬的工作或担任其他有报酬的职务(包括兼职);

4.坚持共同发展的原则,协助并支持其他合伙人的工作;

5.按有限责任合伙人的出资份额为限承担风险和合伙债务,对造成失误、有过错的有限责任合伙人,应根据其过错程度,由合伙人会议决定,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责任及清偿额;

6.未经合伙人会议或管委会同意,有限责任合伙人不得以事务所名义参加捐赠,收受礼物。

第四章 合伙人会议

第十三条 合伙人会议是事务所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无限责任合伙人组成。

第十四条 合伙人会议行使下列职权;

1.制定、修改和解释合伙人协议;

2.审查、批准事务所工作计划和财务预决算;

3.制定事务所利润分配方案和各项基金使用方案;

4.决定事务所大型固定资产的处分和重大财务支出;

5.授予或免除合伙人资格;

6.决定及确认合伙人对事务所的出资额;

7.选举、任命、免除事务所主任及管理委员会的主任;

8.决定事务所机构(包括分支机构)的设置、撤销或合并;

9.决定事务所的停业、合并、终止、解散及清算;

10.确定事务所人员发展规模及工资待遇水平;

11.决定事务所其他应由合伙人会议决定的事项。

第十五条 合伙人会议采用讨论通过或表决方式决定前条所列事项。

第十四条第1,5,9款所列事项须经全体无限责任合伙人五分之四以上(含五分之四)同意,第十四条其他各款所列事项应由全体无限责任合伙人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合伙人同意。

依据上述比例确定持同意或不同意意见的具体合伙人人数时,若人数数额的尾数(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数字)不足一人,则按四舍五入的方法确定人数。

第十六条 合伙人大会每年至少举行一次,由事务所主任或管理委员会主任召集。

经三分之一以上(含三分之一)无限责任合伙人提议,事务所主任或管委会主任应召开合伙人临时大会。

举行大会应由大会召集人于开会前十五日内向合伙人发出通知,通知中应公布开会时间、地点、议事日程等事项。

无限责任合伙人因故未能出席大会的,或以书面形式就合伙人大会讨论事项表明意见,或委托其他出席大会的无限责任合伙人代为表决。

合伙人会议可就需讨论决定的事项采取书面形式进行表决。需要合伙人会议表决的事项,可由事务所主任提出,或管理委员会主任提出,或三分之一(含三分之一)以上无限责任合伙人提出。提出需合伙人会议表决者,须向各无限责任合伙人发出书面提议,提议中列明需表决的事项,回复表决意见的期限(该期限由提议者酌定,但不得少于三天,自该无限责任合伙人收到书面提议的第二天起算)、提议者等事项。收到书面提议的无限责任合伙人应于提议要求的期限内(以书面回复发出日期为准)以书面形式作出回复,回复中应对提议者提出的事项明确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回复中应对提议者提出的事项明确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答复。书面回复中未对需表决事项明确作出肯定或否定的意见;或者收到书面提议的无限责任合伙人未于书面提议要求的期限内作出书面回复,则被视为对需表决的事项持肯定意见。

本条所规定的期限不包括法定节假日、事务所规定的工作休息日。若书面提议要求的期限中属于前述日期,则书面提议中要求的期限自动顺延。

第五章 人员和机构

第十七条 事务所设主任一人。主任是事务所合伙人的代表。

第十八条 主任由事务所合伙人选举产生。主任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二年,可连选连任,但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主任在任期内明显不称职或出现重大失误,给事务所造成重大经济或名誉损失的,经合伙人会议讨论通过,可以被免除职务;

主任的任免,应报主管司法行政机关备案。

第十九条 主任行使下列职权;

1.对外代表事务所;

2.对外代表事务所签署文件;

3.召集并主持事务所全体会议和合伙人会议;

4.经合伙人会议决定兼任管理委员会主任或授予主任行使的其他职权。

第二十条 经合伙人会议决定得设置分支机构及其他机构。所有本事务所的分支机构除合伙人会议另有规定外,不论其形式如何,均受合伙人会议的统一领导。

第二十一条 合伙人会议下设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为合伙人会议决议的执行机构及事务所的常设管理机构。

管理委员会设主任一人,主任由合伙人选举产生,管理委员会主任可以由事务所主任兼任。管理委员会主任任期一年;可连选连任,但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管理委员会成员由管理委员会主任指定。

管理委员会有权决定并处理合伙人会议职权之外的事项。

管理委员会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向合伙人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成员无权以管理委员会名义作出决定。对于需由管理委员会决定的重大事项,管理委员会主任应与管理委员会成员相互协商后决定,并由管理委员会主任于事后 向合伙人会议汇报。

第六章 财务制度,盈余分配与债务负担

第二十二条 事务所设置专门财会人员,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财会管理工作。财务人员向合伙人会议负责。

第二十三条 凡在事务所财务帐中的合伙人的投资,固定资产及各项基金,为事务所的财产,除非合伙人会议另有规定,任何合伙人无权出售、处置、抵押事务所财产;除非另有规定,也不得以个人名义开立事务所的帐户及信用卡。

第二十四条 事务所会计为每年的一月一日起至当年十二月三十一为止。

第二十五条 事务所根据合伙人会议决议分配净利润。

净利润的计算方法为:

根据国家规定的会计原则,会计内事务所的全部收入,减去:

(1)负债、应付款;

(2)营业费及成本开支(包括税赋、管理费、律协会费等);

(3)合伙人会议通过的各项基金及流动资金。

第二十六条 合伙人为事务所工作而发生的费用应根据事务所的审批程序及会计制度进行审批、报销与记帐。

第二十七条 合伙人对事务所的投资不计利息;除退伙外,合伙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返还其投资的一部或全部。

第二十八条 无限责任合伙人向事务所借支年累计总额不得超过全体无限责任合伙人上一会计平均分配额的 %。

有限责任合伙人向事务所借支年累计总额不得超过全体有限责任合伙人上一会计平均分配额的%。

第二十九条 合伙人在事务所存续期间内退出,可以从事务所全部资产中取得其应得的份额。

第三十条 合伙人对事务所的债务按照法律规定及合伙协议的约定承担连带责任。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第七章 合伙终止或解散

第三十一条 事务所因下列情况之一出现终止或解散:

1.发生严重亏损导致无法继续执业;

2.合伙人总人数少于三人;

3.合伙人会议作出终止或解散合伙的决议;

4.依据国家法律和规定必须撤销;

5.不可抗力事由。

第三十二条 因事务所决定终止或解散的,应由事务所主任根据合伙人会议决定,制作申请书,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因不可抗力或国家法律规定必须撤销的,由事务所公告解散。

第三十三条 事务所终止或解散,由合伙人会议指定人员组成财产清算小组对财产进行清算。事务所财产在清算中的分配顺序如下:

1.拨付清算费用;

2.缴纳应缴税款;

3.按事务所规定支付事务所工作人员(合伙人除外)有关费用;

4.偿还事务所债务;

5.合伙人分配事务所剩余财产。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合伙人之间解决因解释或履行本协议所发生的争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

第三十五条 本协议及其附属协议的修改,需经合伙人会议协商同意并报上级司法行政主管机关备案。

第三十六条 本协议一式 份,合伙人各持一份,报送主管司法行政部门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合伙人签字:

上一篇:医学读书报告格式下一篇:收费站安全生产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