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我的梦

2022-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我的故事我的梦

中国梦 我的梦

[摘要]肖黎声教授是一个多重身份的人,是政治家,更是我国知名声乐教育家。他勇于开拓,敢为人先,放眼学术前沿,为我国的声乐教育做出了很大贡献。“德艺双馨”是他所有学生对他的一个整体评价。他一生兢兢业业致力于声乐学术前沿的研究。本文从他的德与艺以及他的思想高度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肖黎声;教学理念;中国梦

在当今中国的音乐教育界,肖黎声先生是个具有多重身份的人。在全国高校声乐教育领域中,先生是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副理事长、高等师范院校声乐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委员会委员,同时是多所高校的兼职、客座教授,还经常应邀赴国内各高等院校讲学,为兄弟院校学科建设与科研教学工作做出贡献。先生受教育部委托,主持编写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教材》《声乐·理论基础》等系列教材;参加与主持全国教科“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等多项研究,引领着高校声乐课程改革与声乐教学的发展。先生40余年来,一直在高校声乐教学第一线担任教学工作;为各类学校及社会培养大量声乐人才。授业学生在校期间及毕业后参加各级声乐比赛,获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同时,多年来担当诸多管理工作:任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音乐学硕士学位点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委员会委员。在校外政界中,先生曾先后兼职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常委、民革内蒙古自治区主委、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等多项重要社会职务。他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国家与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做出贡献。一个人一生做好一件事就聊以自慰了,先生做了那么多事,实在是个奇人。

一、师恩难忘,以德服人

回想起2014年刚入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读研时的情境,那时的我已是一名有着六年高校声乐教学经历的教师了。只因心中的那份对专业求知欲,驱使我最终报考研究生。阴差阳错,只因一分之差,未能录取到我所报考的院校,却被调剂到了现在在读的学校。能够遇到先生,实属意外惊喜,不幸中的万幸。记得获准前往先生办公室见他,虽然也是第一次见面,却觉得他儒雅可亲、平易近人具有学者风范,有似曾相识之感(最后得知我们居然是山西老乡)。尽管也紧张不安,但与先生交谈时尚口齿清晰,说话成句。记得先生当时就非常喜欢我是一位高校的声乐教师,并且鼓励我一定要把这项事业做好。尤其是谈到未来努力方向,先生强调不但要在专业技术学习上不断进取提高,参加各类艺术实践、比赛,取得好的成绩,还需提高自身的文化与艺术修养,大量阅读文献,提高理论的全面修养及独立从事研究课题的能力。先生还说,作为新时代的声乐教师,要始终坚持声乐演唱、声乐教学、声乐理论研究并行的学术道路,只搞教学不进行演唱,或只搞教学不懂学术研究,都是存在缺陷的。随即打了一份书单给我,要求我去书店把这些书统统找到并且研读,先生说这是一个研究生在读期间起码要做到的第一手任务。随后先生和我谈了很多有关教学的观点与看法,并不停地询问我的想法,包括为什么来读研。其实我知道那天给先生的回答非常不好,虽然未能完美准确地回答出先生期望中的答案,但先生还是让一个与他期望值偏低的普通学生继续留在他的身边深造学习……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我知道了得到先生恩惠的人还有很多,我就是一个。我想,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几个重要的转折点,在先生的鼓励下,我终于成为先生的硕士研究生,这无疑是我一生事业中最大的转折点之一。

二、教学严谨,学识渊博

在开始进行研究生专业学习时,先生第一节课就告诉我他的教学有一个理念:上课就如上舞台一样,要时刻保持那种积极的状态。并把我舞台形象最好的一面引导出来。第一节课不急于演唱,而是抓我们平常都会忽略的小问题,这种严谨的教学态度着实让我惊讶。在先生的教学中,主张心理机理教学法,说只有心里作形才能够真正地做到,心里想不对,外在是无法做准确的,并赠与我们《心的歌声》这部几乎市面上很难买到的书籍用于我们理念上的更新与学习。先生始终认为在歌唱艺术实践与教学中,常见的歌唱问题及不正确的歌唱状态,大多与不正确的呼吸相关联。所以关于呼吸的重要性,先生具有清醒的认识。在先生的教学过程中,总是首先很着重的教给学生呼吸的生理运动,让大家清醒地认识到“贝努力效应”是怎么回事,让学生对呼吸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要求我们在声乐学习演唱中必须清楚与解决:吸气、控气与呼气三点,重点在控制气息上。先生始终在强调有了好的控制就会有对的声音。这一点儿在我今后的演唱与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而且是立竿见影的。

先生自1974年开始,致力于声乐理论与嗓音发生科学的学习与研究,坚持以理论性与科学性引领声乐学习、演唱与教学实践。深入研究了国际国内的声乐理论与教学体系、流派,特别是钻研我国声乐发展史上历代传统声乐教学流派的教学理念、方法。在声乐教学科学化、现代化的基础上,进行了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理性总结与反复实践,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声乐教学法。先生在声乐教学与理论研究上,视野始终放在国际声乐的前沿,善于总结国际国内前人优秀的科研成果,注重声乐官能听觉研究,注重声乐理论学科研究的科学化。

三、俯首甘为孺子牛

先生在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任职期间,加强扩大了高校声乐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平台,同时也提升了在全国音乐教育史上的分量和地位。沿袭至今两年一届的“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比赛”就是发起于先生之手。诸如此类的活动还有很多。先生无疑为中国音乐教育界的繁荣昌盛、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先生孜孜以求,勤奋不怠,就是要以其毕生精力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资深声乐教育家,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了发挥先生的资源优势,特别成立了“内蒙古师范大学肖黎声声乐艺术中心”,直至退休后返聘回来,继续任教继续做他所热爱的事业,继续为我国声乐教育师资的培养尽其毕生之力。先生在他40年如一日的声乐教学实践探索中,吸取西方之精华,继承中国传统之精髓,为中国当代声乐教育事业树立了楷模。也正是这种永无止境的研究与进取,使得先生始终立足国际视野的高度,不断为完善我国声乐学科的建设做贡献。作为一名资深的音乐教育家,并没有在成绩面前停滞不前。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

四、中国梦,我的梦

在先生给我的种种教益中,影响最大的要数这句话了:“中国梦”我的梦,我的梦想就是要借鉴意大利美声的科学唱法来演唱我们中国自己的歌曲,使中国歌曲被世界所承认,最终走上国际舞台。”先生还经常说:纵观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声乐领域相继放弃了自己的歌唱学派(如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学派)转而学习意大利美声学派,美声唱法几乎成为欧洲及世界的一统天下。再回过头来看我国声乐界的实际情况,歌坛的一些歌手在唱中国歌曲时普遍存在咬字死、声音紧、位置低、不少人带喉音的现象,致使歌唱发音的整体形象及艺术效果与美声唱法的艺术规格有较明显的差距。所以说,这条路值得我们反思。各国歌唱家可以用各种语言诠释美声唱法的艺术作品,其实质走的是一条各种语言学习借鉴意大利语共鸣化、艺术化、歌唱化的路,可以称为各种语言的“美声化”。可以说借鉴意大利元音共鸣化的训练方法以立“腔”可“行”全世界任何语言的“字”。通过多方学习对比与研究,先生大胆地提出了一个“以腔行字”这一打破传统的理念。

关于中国作品演唱的风格把握及咬字行腔的路子如何走,走向哪里,如何处理好借鉴与创新的关系,先生有自己的见解与大胆探索。先生说:希望在推进美声唱法中国学派的形成发展及最终走向世界,实现中国声乐人一直以来憧憬的中国梦的征程中,建议对未来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在国际平台大环境,当今互联网与信息化及大数据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政治文化相互交集、交融、渗透的大趋势下, 以及将来中国国际大国领军地位与担当重任的背景中,对未来中国声乐包括美声唱法及民族唱法不同艺术形态多元化、多样性并存格局及相互交融的发展方向,做出清醒预测、定位与蓝图规划的期望,从时代性、前瞻性的高度做出进一步的分析思考。在中国声乐作品创作的发展形态预测以及运用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不同唱法演唱不同风格中国作品,如何在符合艺术规格基础上,解决好咬字与发声矛盾以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高度统一的技术途径,不同艺术形态及作品的风格把握方面,做进一步创新性研究与探索……但先生每每说完,都无不担忧地继续说道:“要想实现这个梦,需要我们几代人的努力,光靠我一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靠你们去完成,要靠几代人去把它做好,传播出去,并把它做成。”正如先生的座右铭:“有一位西方的哲人说:有一类人,他们注定是要为历史负重的。在他们自己的时代,这一类人是最痛苦的人。他们多半是些有信仰的人,而且‘过于’真诚,‘过于’忠实于自己的信仰。善,引导他们超越历史,接近了真,他们因此与时代格格不入。这一切酿成了他们个人的悲剧,却挽救了历史。由于他们的出现,历史才没有成为一条肮脏的河,历史才成为一首永久的歌。”我想,也许正是因为先生始终秉持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这份信念,才会让他在71岁这个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龄,还忙于学习、传播、教学,为我国的声乐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不求回报。

当书写到这里时,仿佛先生那睿智凝视的目光,促人奋进的话语,谆谆不倦的教诲、切切关爱的身影也都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正所谓:师情如海,师恩如山。先生热爱祖国、钟情事业、治学严谨、兢兢业业、执着追求、为人和善,深得学界同仁、单位同事和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是我国音乐教育界的楷模。先生的那种敬业好学、潜心钻研的学术态度是老一辈先生学者的真实再现,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终身。

我还清楚地记得,先生亲手送给我他的著作和专辑时的情景。先生每次都特别认真地题笔写“冬芳惠存”这四个大字,并附有先生的签名与日期。先生常说“青年人是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未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科学文化的发展,是由无数前贤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创造出来的。”仿佛跟随着先生也让我明白了些什么……

先生态度的严谨,人品的正直,大师的风范使我终身受益。学生唯以不断努力学习,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教书育人,以回报师恩的教诲。

(责任编辑:魏琳琳)

作者:白冬芳

第2篇:中国梦我的梦

当今中国政治舆论宣传中最强劲的主旋律和最强大的正能量当数“中国梦”这一热词。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也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体炎黄子孙共同的美好追求。当下的华夏神州地不分东南西北,人不分族群阶层都在“高谈阔论”中国梦。身在媒体职场的本刊编辑也没有离远“中国梦”大合唱的气场。值此新春佳节之际,这群习惯为人做嫁衣裳的文化匠人们都以自己不同的人生故事和圆梦经历来解读对“中国梦”的心路感受,这也是在风清气正的新年里,本刊向广大读者朋友奉上的一点薄礼。愿大家新年健康,好梦圆圆。

中国梦之说

文/冯世荣

要说当下中国社会最热的政治词汇莫过于“中国梦”这个词。中国的老百姓对企盼实现的美好追求喜欢用梦想来表述。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顺应民意,关乎民心,用中国语言文字中最為质朴而又最具质感的词汇“中国梦”来作为凝聚民众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的口号,这实属是新一届党中央政治上的高屋建瓴和话语方式的与时俱进及贴近地气。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梦”文化的民族,即使在社会科技文化最初始的远古时代,也不失有嫦娥奔月诸如此类的美好梦想作为民族情感的寄托。如今,嫦娥三号喜驻月宫,华夏民族几千年的美好梦想已成活生生的现实。如此而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美好的梦想追求就是精神的荒漠化,就是文化的贫瘠地,也就必将没有光明的未来。“中国梦”这三字虽然在语言的表述上或有亦真亦幻之感,但它绝非虚无缥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的小康富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新一届党中央对“中国梦”的经典诠释,这种中国梦它既是中国民众共同的美好追求,也是凝聚民众为之奋斗的号角,更是推动中华民族、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任何一个优秀的民族,任何一个文明开化的国家,它都有自己民族和国家的梦想,这种梦想反映了自己民族、国家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中国梦”就是反映中华民族和当今中国先进文化和积极价值取向的大梦。中国是地球上最大的人口大国,十多亿中国的百姓大众都怀揣着自己的小梦,这也可称当今中国是“同床亿梦”。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背景和不同年龄的族群都有不同的梦想追求。他们追求公平尊严,追求平安和谐,也追求财富幸福,这种“同床亿梦”的追求无不蕴涵对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趋善向美。中国亿万百姓大众的这种小梦美景也正是中国大梦的基石,中国梦如果离开了百姓大众的小梦它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眠床之基。所以,从此意义上说无论是中国大梦还是亿万百姓的小梦只要在中国大地上有着良性融动必将演绎同床共梦的美好景象。

说到梦必然联想到圆梦,因为梦毕竟是一个人、一个国家及一个民族的美好企盼和追求。历史和社会的现实告诉人们,有没有梦是一回事,能不能圆梦又是另外一回事。笔者及同龄步入花甲之年的人群,可称是对梦和圆梦这一话题有着刻骨的感受。五六十年代,我们长身体的时期,我们梦想有红烧肉白米饭饱肚子,但此时国家困难,老百姓只能“瓜菜代”;后来我们梦想上学读书,但国家又处动乱年代,青年人要么失学,要么上山下乡;再后来我们梦想成家立业,但国家又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和安居的房舍。坦白地说,那些年代中国老百姓也不失梦想和追求,而且这种果腹温饱的追求并不离谱,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及天灾人祸等缘故,这种历史条件下的中国梦是残缺的,中国老百姓的小梦也是破碎的。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春风,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与时俱进才让中国梦与中国老百姓渐行渐近,所以有梦是美好的,圆梦更需党同百姓同心同德。只要我们的党坚持为民谋福祉的宗旨,我们的国家始终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行,我们的民众都为中国梦的大厦添砖加瓦,伟大灿烂的中国梦定将在华夏大地变成美好的现实。

硬币两面的梦和想

文/黄灵

关于梦,有很多种解读。中国古代有《周公解梦》,外国近代有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无论何种解读,人们都试图从那些不被洞察的无意识中找出命运中的所谓必然。厚厚的《二十四史》中更是不乏这样的桥段:帝王将相,如何从一个非凡的梦中得到所谓天赋之权的指引,从而为追随他的人一个堂皇的说辞。而现在,梦想或许更多的是人们在表达作为独立个体的主观愿望,有的是美好的憧憬,有的是自我行为的包装,还有的是被命题后的答卷……

在时代的演进中,世界被袪魅,梦想的空间似乎越来越逼仄。在《被出卖的美国梦》一书中,连向来标榜自由和梦想的美国人都表现得心灰意冷,“在过去的美国,机会向所有人敞开;如今,机会越来越多为少数特权阶层所专享。我试图通过我的文字讲述种种制度因素如何让美国的中产阶级走向贫困,如何剥夺了他们的发展机会;而在硬币的另一面,只占美国总人口极少数的统治精英却不断从中渔利。”

上世纪90年代,那部曾经令全世界影迷为之震撼的《阿甘正传》,现在看更像是美国梦的一曲挽歌。一个为了躲避别人的欺负和作弄,心无旁骛、一路向前奔跑的低能儿阿甘,竟然就这样跑进了大学,跑进了橄榄球队,跑成了橄榄球星,甚至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它只能发生在“过去”,只能被好莱坞这个世界顶级的造梦工场,用银幕存留。而现在,好莱坞连这个梦都做不出了,它们更热衷于用《了不起的盖茨比》、《华尔街之狼》讲述梦想的幻灭。

这样的故事,似乎不仅仅停留在美国。

当我得知一部获奖影片,几经修改依旧无法上映时,我忽然想起刚工作时,被导演们当做笑谈的一条著名的审片神批——“为什么你的电影里没有一个好人”?所谓看人挑担不吃力,你知道一个导演要拍成一部电影,要凝聚多少人的心血,同时也要经历来自多少层面的甄别、较量、谈判和妥协?哪怕你拿着一个小板凳,在酷暑的蚊扰中,嘛事不干地等待着开机前的各种准备,或许就能耗掉你原先对明星梦的一大半意淫。所以,导演要拍成一部电影,他最羡慕的永远是作家,手握一支成本最低的笔,便可以信马由缰,纵横驰骋……而文学泰斗巴金,一生的梦想竟然也还是那三个字“说真话”。

而我,说句实话,从刚学会走路,刚懂得思考,就很想把自己长大的每一天都好好记下来,这或许就是我不知所谓的梦想,成为一个值得留下点滴自传的人。但窃以为,目前记忆中自己做过的最不同凡响的事,却还停留在四岁懵懵懂懂、从左邻右舍搬来了一屋子救兵,将突然中风的祖母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此后,便无太多故事。某年冬天,百无聊赖,开始翻看过往的书信与日记。顺着家父的点滴回忆,从网上居然找到了我来自元朝的开族先人答剌真,其相关记载如下:

“答剌真,大兴人(元大都大兴县,今北京),与元主姻。为南安簿,又为达鲁花赤,有惠政及民,民德之。后迁龙溪令,升海口总管,殁于官,归葬南安籍焉,从民意也。墓在狮仔山上,今黄族即其裔”。(摘自乾隆《泉州府志》引《南安县志》答剌真传)。

寥寥几十字,竟比我这四十年高出万丈,于是我找到了自己貌似遥不可及的诸多梦想的起点……

百岁老人杨绛在《将饮茶》里回顾自己的人生时,面对一杯貌似脱离苦海的孟婆茶,却不肯喝下,她说“我的一生,不妨公演”。倘若,我等,在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后,还能有勇气说到和做到,那也不枉来此世一遭。

一名财税法学人的中国梦

文/张克

法国公法学家狄骥曾有名言:国家的变迁就是法律的变迁。最近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激动人心的“中国梦”,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吹响了深层次改革的号角,我们正以矫健的步伐追逐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一名财税法和公共管理学研究者,我的个体经历也发生了变化。从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一脚跨到了隔壁,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启了博士生涯。

我时常思考,在国家和法律变迁的宏大叙事中,什么是我的中国梦?回首这些年来的学习研究,我发现自己和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成为了财税法治的追梦人,财税法治就是我们不懈追求的中国梦。

在中国法学教育的谱系中,我经历了两大幸事,第一是成為北大法学院的一份子,第二是有幸选择了财税法这个充满希望的新兴综合法域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刘剑文教授曾说,财税法是顶天立地的法学学科,连接着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公域与私域。研习财税法若干年之后,我才深刻的意识到,财税法对推动中国走向公共财政、民主政治、法治社会、宪政国家的重要意义。

2011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上海、重庆两地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房产税改革试点的合宪性、合法性也备受质疑。我从这个案例开始,走上了学习研究财税法的道路。此后我陆续发表了许多文章讨论这一问题,对于法律人而言,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宫廷理财家,而是要以法治的规则治理国家,去实现国家财政权与公民财产权保护的平衡。我们所关注的远远不止财政组织收入的数额、税收筹划的方式,在财税法慈母般的眼神里,看到的是政府与纳税人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过程中实现的公平与正义。

作为一名法律研究人员,我的“中国梦”,就是强化全国人大的税收立法权,推动各级人大做实预决算审批权,在我国真正实现政府的收入支出由立法机关决定,并通过财税法治来遏制三公经费乱象,让公民缴纳的每一分税收花到刀刃上。此外,推动我国普遍设立税务法院,建立强大的税务律师队伍,尊重和保护纳税人的权利。

我更具体而细微的愿望则是让更多的中国人意识到自己是这个国家的纳税人,企业真正能享受到营业税改增值税带来的红利,房产税等新税种必须经过纳税人的普遍同意才能开征,更多对财税问题有表达意愿的公民能够参与到相关决策过程中,真正实现财税领域中的人民当家做主。

令人振奋的是,在许多法律人的推动下,财税法治的梦想逐渐照进现实。这些年来,我在北京大学法学院、财经法研究中心参与了不少对财税法治建设有推动作用的课题,我们团队的许多研究报告成为内参飞入中南海,为决策层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我想,这也许就是法律人以学术为志业,实现学术报国的一种方式吧。

其实,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来看,财税法学人的努力已结出了累累硕果。《决定》高度强调财税体制的重要性,高屋建瓴地将财政制度建设提升到“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高度,展现出中央对财税体制改革的空前重视和治国理政方略上的重大转型。在新一轮财税改革规划与推进过程中,坚持法治取向的改革路径成为最大的亮点。《决定》中“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完善规范性文件、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等等论述让财税法学人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法治取向的财税体制改革与以往改革的最大区别即在于,突破了行政主导推进改革的传统治理模式,以法治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表达民情、反映民意、汇聚民智,实现民主化改革,有效提升改革成果的权威性、科学性与可接纳度。

财税法治是现阶段成本最低、共识度最高的改革发展优选路径,是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治国安邦之道。中国走向财税法治的道路可能是艰辛而漫长的,我希望能为之斩去些许荆棘、踏平若干沟壑,为中国财税制度法治化鼓呼,为纳税人的基本权利保障而努力。

收藏有梦 大国风范

文/沈海晨

回想第一次去上海博物馆还是儿时留下的记忆,可是一转眼,已踏上工作三年有余,上海博物馆对我有种莫名的吸引力,大概是一种神秘的距离美吧。

因工作关系常走动上海博物馆,总好奇于每年的特别展览会有什么新计划。上海博物馆的特展基本来自异国他乡的博物藏品,这对于大都市的文化共鸣,是有目共睹的。当然一有空,我也会驻足其他本馆的馆藏珍品,有些已经很熟悉的藏品,记不清看过几回了,却仍然每次欣赏又分外喜悦,如穿越时空般,能在古物中依稀感受时代的气息。

不久前,看到《中国文物报》刊载的一则新闻,让我有所触动: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方针。为了让国人努力夯实国家软实力的根基,提出了要引导老百姓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记得历史书中曾讲到,晚明时代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开始,也算是一种萌芽,是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始。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里说:“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社会转型的同时,也开始让城市的文化复苏,国有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已然常态化,老百姓得到了知识的供氧,民间博物馆的蓬勃壮大,时间开始积累一座城市的底韵。

不难想象,文化软实力可以表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就像棱镜般闪烁着光芒。正如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我国的古物可以在世界的各个博物馆内留有足迹,有了上下5000年的灿烂根基,我们对祖国应该有一种最原始的崇拜和敬仰,我则始终怀有好奇心,总在各类博物馆里寻觅,课本教育未必适合每个国人,但每个国人却有义务去了解我们的文化在何方,在哪里,这样才走得踏实。文化的教育,看似平静如水,却迫在眉睫。快速消费时代的到来,让国人的心总是无法平静去汲取祖国文明的精华。

曾经作为来沪策展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副馆长,就日本非常喜爱收藏中国文化,给出了“毕竟还是中国人更了解自己的文化吧”。这句话,一直徘徊在我脑子左右,中国文化被认可和传播是好事,但联想几年前某知名拍卖行,热炒了中国失散的十二生肖的几个兽首时,则觉得需要对一种掠夺的历史变成了金钱换物惊人盛举的反思。

收藏是一种文化保护,也是文明的象征,可以像诗人般寄情祖国山水,不吝啬展现祖国的博大精深。收藏在上海,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永远有带动世界的眼光,大国的风范,是气魄也是魂魄。无论如何,文化软实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血浓于水的祖国,也需要勇敢与冒险精神。早先看了美国克拉克美术馆的捐赠人克拉克先生的书中,提到他在中国的科考之旅。一个美国人,因为喜欢科学与自然,外加家庭殷实,便召募人员来到心往已久的中国开始寻梦之旅,他有极强的灵感,看到了中国文化遗产的伟大,却不是以一个掠夺者的身份,他对艺术收藏和科学有兴趣,却不任意妄为,这也是一种大国友人风范。给我启示的数据显示:美国纽约列入保护的历史建筑2万处,而上海名列在册只有600多处,除了国家专门机构出于职责去保护,民众对历史文物和建筑的保护意识也是淡漠的。少数人在担忧,多数人冷眼旁观,文化在损失中,却让我极度想要有全民保护文化的一天,国人能娓娓道来祖先的文明故事。

如今,快速时代到来,有了快速文化,但仍想要拾起一个大国的文化梦,人人不再对街边的历史优秀建筑态度冷漠,不再对中国国宝以拍卖的数据来大肆议论,更梦想着世人有一个能理性、客观来看待大国的包容心与尊重心。

有天、有地、有阳光

文/谢志飞

儿时,有个梦,将来成家立业的住处,要能够带着家眷庭前赏花,后院莳果。及至后来,从铺天盖地的豪宅广告中得知,梦想中的房子叫“有天、有地、有阳光”的别墅,或者叫“亲近自然、享受阳光”的豪宅,反正不管叫什么吧,我知道,它们离自己很远。

上世纪80年代,我成家了,娶来的娘子只能让她入住在公家分的徐汇区一个蜗居里,别说带家眷栽花莳果了,就是学着邻居阿婆的样,在窗台上摆个破面盆,种几根葱,也一直不能如愿,那年头,上海的居不易,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我们居住的那幢楼,人均住房面积4.1平方米,人家阿婆比我们早入住,公用走道的窗台上,放三个破面盆种葱,毫无疑问,这是她先到先得的特权,我怎能好意思再去挤个破面盆载花?可能是我常下意识地在窗台前流连的缘故吧,邻居阿婆居然察觉了我内心的蠢蠢欲动,不日便在其种葱的面盆旁,又加塞进3个破痰盂罐,里面,都被她种上了大蒜。呜呼,请家眷赏面盆里的太阳花,当即成为奢望。汗啊,哪里还敢在夫人面前提起庭前栽花、后院莳果的话题。

就在我对豪宅绝望时,未曾想,我竟然就时来运转圆梦了,竟然就分享到了房改的红利了。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属于社会上比较早迈进购买商品房行列的少数一族。当时,浦东张扬路的西首,建有大型商场第一八佰伴,沪人皆知,而在其东首,建有大型公园,却是鲜为人知,公园叫“名人苑”。苑内花木扶疏,蜂飞蝶舞。亭台楼阁,曲径通幽。更有历史名人雕像林立。一次搞活动,我在苑内为同仁拍集体照时,相机镜头眶进的背景物,是一幢在建的高楼,心想,要是能在这个大楼里住多好,岂不可以天天赏花看景吗?有梦想就有追求,我便开始关注这个大楼的建设进程,楼盘开卖那天,我是第一个挤进售楼处的买家。花了9万元现金、贷了10万元公积金,一套19楼的两厅两房居室就落入我的名下。装潢停当,乔迁入住,喜不自禁。一家三口,每每伫立在19楼的公寓,从窗内远眺,张扬路上的如梭车流、名人苑里的桃红柳绿,尽收眼底。移步换景,让人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用现在的网络语形容,是“幸福感爆棚”。然而,移步换景之余,又有了缺憾,那就是欠缺“有天、有地、有阳光”,总不见得窗前赏了花、到后院——在电梯间莳果。缺憾时不时地袭来,侵扰着自己的梦。

2001年,组织上一纸任命,我调往浦东水上警察署任职。由于分管三个水上派出所业务工作,几乎终日在川沙、杨思、高桥三个水域地区周转忙碌,河网密布的城郊,多见的是在建楼盘。2003年,纯属无心插柳的事,我遇到一个濒水别墅楼盘,哇塞,近200平方米的三层楼别墅,才标价126万元。赶紧的,选个休息日,携家眷去看房,只见别墅的门庭前是一个花园,旁边是车位,车位转角处,又是一个花园,三楼还有个可载花莳果的阳光房。不由得眼前一亮,这岂不是我梦寐以求的“有天、有地、有阳光”的住房吗?遂当机立断,出售了单位新增配的浦东房子,再贷了些商业款,当起了别墅的业主,过上了“亲近自然、享受阳光”的梦想中的生活。常常是,庭前捧一杯咖啡,赏完了牡丹,赏芍药,到后院,放下了咖杯摘鮮果。幸福感不由得更“爆棚”。

虽然过得是被周立波讪笑的那种“按在地上一件衣、一件衣被揭”的生活,但是,痛且快乐着,值!好歹圆了“有天有地有阳光”的别墅梦。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曾经的梦想

文/程新友

十一年前,高考录取,从此改变了我一生抑或祖祖辈辈的轨迹。十一年后,我从一个小地方终于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扎根下来。这个跨度,在高铁时代,或许只有几个小时的空间距离,但我知道,这是几千年农耕文明向城市文明这个巨大转变在我身上的体现。

从小学到大学、到研究生,我在独木桥上奋勇搏杀,眼看着周围的同学一批批落马,前面的道路越来越窄,我这个佼佼者心里不知是喜是忧。激烈的竞争让我不敢疏忽,除了学习功课,我无暇顾及业余爱好,学校也没有这些发展个人特长的课程。进入高中的第一天,老师就告诉我们这三年只有一个目标——高考。于是,我披星戴月,一整天除了吃饭,基本很少离开教室。

最终,考上重点大学,再努力考上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每月的工资,也许只够别人的零花,可是对我来说,还要租房,还要交水电煤电话费,还要还助学贷款,还想给家里寄点钱,更重要的是还要攒钱买房!

那段时间,我对周围的环境很失望,但更多的是一种对于未来的迷茫。我们这一代人,尤其是农二代,处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乡土中国到城市中国的转型时期。这种转型的阵痛在我们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我们大都在1992年之后上的小学、中学、大学以及参加工作,改革的包袱就甩到我们的身上,教育产业化、住房市场化,看病难看病贵,工作不再包分配……哪样都不好应付。背负着家人的期待,承担着爱情的许愿。曾经的志在四方,到最后只好化作一步一坑。

社会上的不公平、生活中的烦恼,不断碾压着内心青春的梦想。其实,我只想要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一个公平的起点,一个向上奋斗的通道,不让人感到前无进路而已。

2012年,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工作,甚至追溯更远——十多年的努力学习、工作,我们终于在上海买了一套房,贷款100多万,除每月要还7000块钱之外,首付还借了二十多万元。

房子就是社会的癌症,它将我所有的金钱和精力都吸进了这个“黑洞”里面!我依然将“贫血”前行。为了还房贷,我只能选择花费最少生活方式,如上网、看书。生活中,“以着装从简为荣,以盲目攀比为耻;以自己吃食堂为荣,以吃大餐为耻;以公交地铁为荣,以抬手打车为耻;以物尽其用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以AA制埋单为荣,以打脸充胖为耻”。在上海这个大都市,我发现我真是土得掉渣。

持之以恒的省吃俭用,终于在去年还清了买房的首付所借之款。生活虽然很清苦,但内心无比充实。

这辈子我是没希望跨入“上流社会”,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上海买了房,落了户,为后代打好基础,给他们向上的梦想提供一个更高的起点。只希望能通过我们乃至我们父辈的努力,让他未来可以不再“贫血”前行。

现在,经过几年的努力,工作基本稳定,也有令人羡慕的房子与家庭。可是,我始终无法忘记奋斗历程中那些艰苦的岁月,无法忘记那些曾经的故事以及那些曾经的梦想。每每看到正在同命运抗争的学子,我的心里总是会有一种沉重的悲悯。我的眼前始终浮动着、闪现着曾经的一切,一切。我不敢忘记,我从哪里来。

人生有梦苦也甜

文/宗廷沼

人生如梦,猛回首不禁吃了一惊:文学梦伴我度过了近四十年。

年轻时和许多同伴一样,有过五彩缤纷的梦,命运让文学梦与我结了缘。那年党报发起七一征文,我将一位退休工人的事迹编成一首短诗寄给报社,半月后居然发表了。我从此一往情深地迷上了写作,第一篇小说和散文先后在《文汇报》刊登,多篇散文被出版社选入文集,1990年第一本作品集《美神之囚》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随后数年又有多本作品选在多家出版社出版,2011年金秋,花甲之季出版了第六本书、散文选《99朵玫瑰》。最近我的第七本书稿基本完成。与多产作家相比,我的本職岗位是编辑,主要精力是为他人作嫁衣,自己写得不多。但是苦中有乐的文学梦让我的人生很充实。

人生有梦,才有向往和追求。人生有梦,才不会无聊和懒散。醉生梦死是沉沦,枉到人间走一回。四十年前那首短诗点燃起我的文学之梦,我至今难忘那位不知姓名的编辑,也是我数十年钟情编辑职业的精神动力。一万四千多个日夜与文字作伴,让我享受到追梦之乐。我们这一代人相比当下文字工作者,有着更多的艰辛。想当年既要忙工作,还要考大学文凭,风里来雨里去,再要业余写作,敬老抚幼,哪天不从早忙碌到半夜。套用一句行话叫做一辈子干警,干两辈子活,苦了三代人。这话虽有点夸张,但在特定时期却是实实在在的,有时为了考一门课程,休息时听课,乘车时温习背诵,吃饭时边吃边听自己的温课录音,有时为了打磨作者文章的一个标题一句话,或者构思一篇文章,常常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真是笔耕夜当午,汗浸地上土,谁知文中字,粒粒皆辛苦啊!

文学梦苦中有乐是多方面的,既有春播秋收的喜悦,也有自身角色多变的愉悦。写作中常常扮演各色人物,理解他们的情感、语言、为人处事、喜怒哀乐,丰富了自己的阅历,动情时会忘记自我,忘记人世间烦恼,故作家多有寿星人瑞。年轻时的文友有的当了局长、处长,有的做了老板,百忙之中坚持操笔,每日数百字,十余年出版多部长篇,做到了工作健身两不误,成为文友们的楷模。

中国梦是壮丽多彩的大戏,文学梦虽是一朵小花,却也是追求无止境。可喜的是,公安政法系统追求文学梦的人已经不是三十年前的单兵作战,而是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团队作战,大多数单位成立了文联,有的成立了作家协会,涌现了一批作家、美术家、书法家、摄影家、收藏家,有些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一定影响。更难得的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曾经是检察系统的一位文化工作者,这不仅是检察系统的光荣,全国文学工作者的至尊追求,也是伟大中国梦的灿烂一页。

聊聊梦想

文/张同舟

老方是父亲的好友,也是笔者的忘年交,认识十余年,熟识也有几年了。外人眼中的老方是个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八十年代末分配在当地最好的医院工作;九十年代初辞职,下海创办了自己的企业,用了五年时间将不知名的民营企业小品牌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护肤品品牌;千禧年创立全国最大的综合性私立医院,颇有声望;随后在上海创立了健康管理公司,并将分公司开到了全国几个大中城市去。当然,头衔就更长了,每天也忙得不可开交。在朋友圈子里,老方是个斯斯文文、交流愉快、让人放心的人。

前几日老方来上海公干,抽空小聚,问到他当年辞职下海时到底是怎么想的。老方说,自己天生不是个当医生的料,心虽灵手不巧。当时的百姓都骂医院,医生怪医院,院长怨医院。老方就想着,自己虽然不是个好医生,但一定会是个好院长,如果自己是院长,就能办一个让医生、病患和家属都满意的医院。当年的梦想听着挺荒诞,没想到二十年后成真了,虽然最终自己还是没当上院长。

老方说,2013年很热门的词“中国梦”,也许对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个遥远的概念,可是对他和他那个时代的企业家来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

九十年代初,就在老方赚到第一桶金的时候,国内日化用品企业纷纷倒在跨国公司的攻势之下。1994年,宝洁买断广州浪奇高富力熊猫品牌50年使用权;联合利华以1800万美元将上海牙膏厂的中华和美加净两个品牌收入囊中。同一时期,老方自己的化妆品品牌广告在央视频频亮相。从被人们认为是“坑蒙拐骗”的个体户到全国知名的化妆品品牌,从一无所有四处筹备到中日技术合作设备先进,其中辛苦不足为外人道也。

改革开放三十余载,中国社会发生了飞跃性的转变,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让每一个国人都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人越来越多,一夜暴富一掷千金的人也越来越多。表面上看,中国人在世界的地位与日俱增,可国际社会真正发自内心尊重我们的却并不是那样多,周到的礼节掩饰不了轻视的眼神,而走出国门的人们底气也的确不足。老方说,中国梦看起来比较虚,可谁内心没有个梦想呢?随着社会地位的改变,梦想已不仅仅是办一个让医生、病患和家属都满意的医院那么简单。

“国为家之本,家是国之砖。”“国”为她的子民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为我们能够体面地劳动、有尊严地生活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身在“国”之中的我们应在奋斗中相互守望,共同担当,为这个属于我们的国家添加更多的温暖与希望。

对电影《蜘蛛侠》里 “能力越大,责任越重”这句话,老方深表赞同。一个人的能力越大,就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全社会献出更多的力量。若更多有能力的人愿意为中国拥有更高国际地位而付出一些,可以是财富,可以是精力,或是其他,国人离获得国际社会的真正尊重就更进一步。梦想是未来的展望,就如在二十多岁刚刚走上社会时,谁也不会想到今天的自己能有这样的成绩,可是没有当初的梦想,他自认无法走到如今。

老方总会说,居安思危,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白手起家时怀揣梦想努力奋斗,物质富足时,让我们各不相同却目标一致的梦想汇聚成中国梦,尊重它,并为之努力,何愁没有实现的一天?也许,这也是所有同一时期的企业家共同的感想吧。

人生美丽,因为有梦

文/靳伟华

当央视的街头采访问题从“你幸福吗”转变成“你的梦想是什么”时,我发现,网络上,大众的揶揄和调侃明显变得友善起来了。面对两个善意的问题,前者属于封闭式问题,答案在“是”与“不是”间选择,看似温暖却觉武断,后者是开放式话题,冷不丁触及到了心中那块柔软处。因问法不同,而遭遇不同,可见国人微妙的心理。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幸福真的没有这么早来敲门,要让还在谋生计的路上疲于奔命的他们奢谈“幸福”, 会是人比人的窝火,况且,幸福的模样千人千面,咋说好呢?说自己幸福吧,明明离自己的梦想远着呢!说自己不幸福吧,好像不是什么滋味,一来也没十分悲催,二来也忌讳晒“不幸”。

但,谁没有梦想呢?尤其在这个充满变革的大时代,梦想是人生飞翔的翅膀呀。对于很多人来说,梦想,也许是他一生的理想追求,也许则是一段时期一个小小的愿望,有些人,一生中会有无数梦想,一路走来,且圆且破,执著但也自在。机遇可能擦肩而過,梦想则是我们心中常常翻腾的潮热,不经意中,让我们心跳加速。

有心理学家说,梦在童年时期是有色彩的,到了成人后,梦才变成黑白的了。我想,人类将美好的愿望视为“梦想”或许就来源于此,童年是美丽的,童年的梦更是美丽的,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愿望能够在色彩斑斓的梦里邂逅,何其美妙!文学创作中的童话是不是也是从梦境里出发编织的呢?在童话里,我们实现了:正义战胜了邪恶,光明驱逐了黑暗,勇气救赎了怯懦。

然而,人类终究还是走出了“童话世界”,我们要成为幸福的“王子”“公主”,我们本身需要在现实社会中携着正义和光明的勇气和梦想救赎自己。

记得去年到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参观,发现来自世界各地排着长队人们的共同心愿就是,去看看在教堂地下室墓碑林中那块扬名世界的无名碑,因为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让无数人欷歔的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最后的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是不可能的。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到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于是,想到,年少时的我们也曾有着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豪迈,经历胸怀理想,鄙视小我梦想的阵痛。那时的我们自诩“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但对父母的辛劳、姐妹的心思却漠然无视,我们吃着“糖精片爆米花”,怀着却是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理想。在努力实现“超我”的时候我们丢失、扭曲了“自我”。好在,这样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我们的梦想开始变得不再“高、大、空”了,慢慢明白实现梦想是需要“接地气”的,我们可以谈人生远大的目标,但也绝不羞于谈物质追求,我们的梦想大到可以和祖国的命运结合起来,小到一个团聚、一次搬家或一次出国深造的机会,等等。梦想因为个性化而多姿多彩。

我的一位朋友,几年来,一直想换房改善居住条件,但因为经济原因始终下不了决心。去年八月,当她觅到一处理想的住宅时,终于变卖了老房子并穷尽积蓄买了下来。我问,何以下如此大的决心,她的回答让我动容:“有梦想,就要追,不追,只是梦。”

的确,不追的梦想只是空想。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设想中国人都能从最小的梦想开始努力,“中国梦”终将变为现实。人生美丽,因为有梦想,人生充实,因为我们在追梦的路上。

那些关于梦想的琐碎小事

文/郑宾

在我的印象中,“梦想”这个词是近些年才火起来的。小时候,我经常被问到的是:你的“理想”是什么。那时在小伙伴儿们中间,流行着这样几种答案:科学家,医生,警察,解放军。现在想来,当时的回答究竟有多少出自真心,是很可疑的。在我们懵懂天真的小脑袋瓜里,对于科学家是干什么的,当医生又意味着什么,根本就不清楚。至于个人的兴趣、特长,那更是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我们多半是从书本中,从老师、家长的教诲中,知道了这几种“理想”是好的,是正确的,这样的回答一定会得到提问者赞赏的一笑。

今天,从国家到个人,都在谈梦想。梦想这个词,比起理想来,天然地就让人觉得亲切。因为梦想强调个人,关注自我,它是每个人内心最真实的欲望和最原始的冲动。从理想到梦想,实际上是一个从集体至上到关注个体的变化过程,体现了社会对于实现个人价值的尊重,这其实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梦想大可以不管“想”得有没有“理”,只要敢梦敢想就行了。我自己就很喜欢做“白日梦”。也许是出于“缺什么补什么”的需要,我经常梦想能够拥有自身不具备的才能。比如,我五音不全,坐在地铁上听MP3的时候,就想象着那唱歌的人就是我,正在一个舞台上进行表演,台上的我,气场强大,魅力四射;我没有绘画的天赋,连临摹出来的东西都丑得不能看,于是就梦想着自己画得一手好画,兴之所至,挥毫泼墨,笔到画来……

做梦而已,我知道。但是,“白日梦”也不是全无用处。心理学专家就说,白日梦是人的本能的休息和放松机制。所以,只要不过分,做做“白日梦”对心理健康很有好处。人类天生就是爱做梦的嘛。

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对自我认识的加深,我们的梦想会慢慢变得实际、具体。在《中国达人秀》这个节目中,“梦想观察员”必问的一个问题是:你的梦想是什么?从选手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老百姓在吃饱穿暖后,开始关心更高层面的问题:“我想要一个更大的舞台,向更多的人展示我的才华”;“我来这里就是想看看我的这个节目是不是独一无二的”;“我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他们的梦想大多关乎个人价值的实现,而这些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并非遥不可及,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平台、一个机会。

这是不是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呢?一个好的社会,必然是每一个个体都能实现自我的价值,进而在社会中获得尊重和满足的社会。今天的中国,一个普通人,能否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实现梦想?我们的社会,该怎样为身处其中的成员提供了比较公平的发展平台,为他们构筑起畅通的个人价值实现体系?如何才能不让对一个梦(如“发展”的梦)的追求抵消另一个梦(如“青山绿水”的梦)的实现?说到底,中国梦与每一个“我”的“个人梦”密不可分,他们需要彼此成全。

让梦想照进现实,还在于自己的坚持。有了合理的定位,有了明确的目标,朝着这个方向,你为之坚持不懈地努力,那么,你想不成功都很难。

最后,我想用一句网络上的流行语来结束这篇琐碎的流水账:梦想再大也不嫌大,追梦的人再小也不嫌小。

梦想之美在于初心之真

文/薛华

说起梦想,静思几日,脑子里盘恒着的总是诗人韩东的一首诗《有关大雁塔》。

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 有很多人从远方赶来/为了爬上去/做一次英雄。

也有的還来做第二次/或者更多/那些不得意的人们/那些发福的人们/统统爬上去/做一做英雄。

然后下来/走进这条大街/转眼不见了/也有有种的往下跳/在台阶上开一朵红花/那就真的成了英雄/当代英雄。

有关大雁塔/我们又能知道什么/我们爬上去/看看四周的风景/然后再下来。

这种挥之不去的无力感笼罩在梦想的上空,像极了空气里无法滤去的PM2.5。虽是小女子一枚,没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霸气,但也曾意气风发,“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一路行走,不知何时遗落了梦想?

又或者说,对于梦想,因时间之砥砺,有了更深沉的寄望,而不再轻易宣之于口。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人类需求的五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梦想,无疑是人类本能的需求,但属于较高层次的自我实现。

说到自我实现,有两部电视剧值得一提,《甄嬛传》与《大长今》。甄嬛刚入宫时是一个心地善良、才情浸润的女孩,但在残酷的宫廷环境中,历经了一系列惨痛的教训后,她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必须学得比对手更加阴险毒辣,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最终,甄嬛通过这种比坏的方式获得了所谓的自我实现,但除了无与伦比的荣华富贵之外,环顾四周,空无一人,没有了挚爱、知己,甚至敌人。

韩剧《大长今》则不同,没有任何家世背景的大长今,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同样受到恶势力的迫害,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道德立场和做人原则,不断提升自己,甚至令对手心悦诚服。在爱情面前,她忠于自我,不卑不亢地拒绝了皇帝这剂权势的春药,拥抱真爱。她的自我实现干净纯粹,温暖励志。

回到现实,在梦想实现的路上,必然会有周折,有时甚至会茫然无路。即便“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纳然性德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惊艳世人,这初见之美尤在初心之真。不忘初心,拥抱梦想。

向往“君子国”

文/赵进一

读李汝珍的《镜花缘》时,我刚上初中。印象最深的是书中描述的“君子国”中那位隶卒(守城门的小兵)去市场买东西时,与卖货人的一段对话,让我掩卷而笑——

隶卒:老兄如此高货,却讨这般低价,教小弟买去,如何能安!务求讲价加增,方好遵教,若再过谦,那是有意不肯赏光交易了。

卖货人:既承照顾,敢不仰体!但适才妄讨大价,已觉厚颜,不意老兄反说货高价贱,岂不更教小弟惭愧?况货并非“言而无价”,其中颇有虚头。俗云“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今老兄不但不减,反要增加,如此克己,只好请到别家交易,小弟实难遵命。

隶卒:老兄以高货套贱价,反说小弟克己,岂不失了“忠恕之道”?凡事总要彼此无欺方为公允。试问哪个腹中无算盘,小弟又安能受人之愚哩!

……

争了好久,卖货人执意不肯加价,隶卒一气之下,照付货款后,只拿了一半货物拔脚就走。卖货人当然不依,拦住不放,两人正胶着之际,两位路过此处的老翁,好说歹说,“从公评定”,劝说隶卒照价拿了八折货物,这段公案方算了结。

卖货的要给好货收低价,买家定要用高价买贱货,世上竟有如此滑稽之事,怎不令我忍俊不禁?读此书时,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食不果腹的我,整天价想找东西吃。那时年幼,读此段文字时,心里第一个想法就是,不知这两位推来攘去的“货”是不是好吃的,如果是好吃的东西,让我“望梅止渴”一下也好。

说话间,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四十年前,谁家能拥有一辆自行车就是件了不得的大事了,现在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了小轿车(有的家庭是一人一辆);吃住用就更不用说了,物质生活之丰富在那个年代是无法想象的。然而,与丰富的物质生活相比较,现在的精神生活反倒空虚了(尽管游乐场所遍地都是)。最令人欷歔的是人与人之间没了信任感,民不信官,官不信民,对“专家”,人们也不大敢相信了;放眼全社会,诚信度已达到了冰点——老人跌倒在地,少有人敢施援手,生怕遭到讹诈;民以食为天,但已没几样东西可放心大胆地吃了。生活中似乎到处都有陷阱,时时刻刻要担心着一不小心就会陷了进去……

我有个老乡,文化不高,孤身来沪,从拖拉机运砖头开始,苦苦奋斗了十多年,现在什么都有了。一次,开着私家车送我回家的他对着我感慨:我做梦也想不到像我这样的人会有今天。我突然问他:你觉得现在的生活好还是老早的生活好?我想他肯定会说现在好,万万没想到,他顿了会儿说,我情愿过以前的苦日子。我大吃一惊,忙问为什么?他说,苦中有甜啊!那时候吃的东西虽然不多,但那个味道好啊,根本用不着担心什么毒不毒的,东西也不大听说有假的,做生意很少有骗来骗去的事,现在时时处处要作防备,人心都散了,烂了……

老鄉的话虽然有失偏颇,却代表了老百姓的一种最朴素最基本的想法。他们渴望着能过一种安稳的、“有良心”的生活。由此可见,仓廪实,未必知廉耻,未必使人感到满足。精神在人的生活中还是占有很重的位置!

前些天在家里整理书柜时又看到了《镜花缘》。世事沧桑,年近七旬的我重读懵懂少年时读过的文章,心境大不同——这段对话竟然使我深深地陶醉其中,尽管我知道那是虚幻的,但我愿意沉缅其中,我羡慕那种纯净的人际关系,我向往那个“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士庶人等,无论贵贱,举止言谈,莫不恭而有礼”的君子国,我渴望我们的祖国在经济强盛的同时能成为一个拥有高度现代文明的“君子国”。能生活在那样的国度该多么幸福啊!

这就是我在新的一年里的梦想,相信这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梦想。

第3篇:《中国梦·我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回看历史:学习中国共产党在每个历史时期的实践和奋斗梦想,体会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2.学习党的十九大,了解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党的使命。

3.展望今朝:结合时代要求,谈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志存高远、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实现自我的价值。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强青年。

教学过程:

导入:听伴奏。《唱国歌》

教師:《义勇军进行曲》是新中国的国歌,创作于1935年。在中华民族的危机关头,它唱响了中华大地,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的战斗号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它不只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梦,更是新时代中华儿女的梦。

一、引导学生解读课件内容

Ppt_1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曾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为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历经战乱,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为了民族的复兴,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就义无反顾的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斗争,谱写了壮丽的史诗。

01 回看历史,牢记使命

Ppt_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历史贡献: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时代走向人民民主时代的伟大飞跃。

Ppt_3:过度时期: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开辟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

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历史贡献: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政治制度基础。

实现了中华民族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Ppt_4: 改革开放新时期: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

历史贡献: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小结: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果人民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要求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民族复兴的梦想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战略部署。

02 十九大召开,构建新的战略梦想

大会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为主题,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再次明确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做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构想

2017—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决胜期,在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

2020—2035: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

2035—2050: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在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小结: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而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资源。习总书记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当如何自立自强呢?

二、组织学生谈人生理想和学习规划

03 展望今朝:规划人生,做自强青年

Ppt__7 学生谈理想。

我的理想:年少时,他人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当老师,就是我坚定的回答。做老师就是终身追求的梦想。大学毕业后,我的梦想初步实现了。但现在的我依然有梦想,就是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成为自我满意的、学生喜欢的、家长支持的、社会认同的优秀教师。

课堂总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实现自我梦想,同心共筑中国梦!

作者:董秀梅

第4篇:我的高考,我的梦

文/贤者无忧

又到一年高考时,这几天的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政府部门还出台了许多措施,保障高考,家长为考生日夜操劳,交警为考生开道护航,环保部门要求娱乐场所歇业,建筑工地停工,网吧关门,医院,宾馆,等社会服务部门都围着考生忙碌,政府领导视察考场,关心学生等等。看到这一切,我为生于这个时代的学子感到高兴,为他们祝福,希望他们了考出好成绩。将来报效祖国,报答父母。同时,提到高考,这是我胸口永远的痛,由于我们那二年,家里贫穷,只参加了中专考试,没有参加过国家的顶级考试---高考,参加高考是我永远的梦想,此刻,我想起了我们那个时代的参加的考试,是那样的简朴,那样的单调,又那么充满梦想。

77年国家恢复高考和中考,让普通的农家子弟都有了上升的机会,我欣慰赶上了时代,当时老师教育我们,好好读书,考起大学和中专,就可以吃国家粮,可以衣食无忧,也就是老校长所说的“将来的道路你是想穿草鞋还是皮鞋的问题”。79年7月我初中毕业,参加中专考试,我们九龙中学安排在离我们家有6公里远的广兴小学考试。妈妈给我煮了4个鸡蛋,带上一斤米,怀揣着我的吃国家粮和穿皮鞋的梦想,投靠在广兴场口的亲戚家里住,方便考试。父母把考试没有当回事,希望我考好,我默默地给自己定下了目标,我一定要考起学校,跳出农门,吃“国家粮”。因为家里太困难了 ,一家四弟兄如果不考起学校,就意味着全家都困难,甚至结不到老婆,要打光棍。我心里还是非常紧张。考试中我感觉很轻松,每一科都考得轻松。记得考数学那科的时候,好多同学拿到卷子就头痛,我感觉到轻松,只用了一半时间就做完了,我检查了一遍。结果我的数学考了93分。是全县最高的,第二名只考了70多分。考完试后,我用妈妈包给我的四两大米去街上换了两根油条吃,吃着油条我感觉好香啊。这次考试我一共考了338分(满分400分)语文85 、数学9

3、物理化学82分、政治78分。全校第二名只考了298分拉开了差距。是全校和全竹篙区第一名,后来听说还是全县第一,考得非常好,老师和同学们都很高兴。爸爸妈妈听了也高兴得很。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灿烂笑容。成绩出来后,开始填报志愿,我填的是四川省邮电学校想当一名邮递员。我在家等通知,又怕录取不到,又怕再因为我家里成份不好而影响录取,心里忐忑不安。天天盼望投递员来到我家,这是我第一次对投递员有着强烈感情的时候。

8月初,队上一个社员带信儿说我的录取通知时到了叫我到二队一个姓刘的投递员家里去领。我立即飞奔到二队投递员的家里。他给我一封挂号信,是四川省邮电学校来的,我拿着信非常激动,不敢打开,一口气来到学校给校长报喜,老师打开信件一看,我被四川省邮电学校综合电信专业录取了。我高兴得跳起来。老师们向我祝贺。全校考起9个中专生,是全区第一名,县教育局和区教办为了表彰九龙中学考出好成绩专门奖励了一台彩色电视机,这是全乡唯一的电视机还是彩色的,老师们高兴得很。后来十几年母校的校长都要求同学们向我学习。

我终于考起了国家级中专学校,跳出了农门,吃上了梦想中的“国家粮”,可以穿上梦想中的皮鞋了,辛苦奋斗两年实现了我的目标。天是那样的蓝,阳光是那么的灿烂,夏天的懒虫子不断的叫着,树上的知了快乐的唱着歌,我好幸福啊。拿到通知书,父母亲都很高兴,妈妈在邻居家里借了两个鸡蛋,给我做了一

碗煎蛋面,好香啊。亲朋好友祝贺,乡里乡亲,也来道喜。父亲走在街上打招呼的人也多了,都说能干,辛苦的供出了一个吃“国家粮”的中专生。然而,通知书要求转粮食转户口。家里的粮食不够,因为平常的粮食都不够吃,何况还要转一年的粮食,父亲就向生产队借了一些粮食。从家里担到广兴粮站。好热的天气啊,父亲一个人担,没有请人。从父亲的汗水中我看到他的一种满足和对未来的企盼。妈妈说等我考起学要给我打(用缝纫机作)一件巴毛色衬衣,结果爸爸说现在要凑学费,就暂缓了。虽然没有穿上新衣服,我也高兴。从此,我的命运开始改变。

后来工作了,感觉到自己中专文化不够用,也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也很想成为一名大学生。85年,我决定参加成人高考。首先要补习高中知识,我买来书籍,到淮口中学找老师补习。没多久听说县上要开办大专班,是省委宣传部和西南财大合办的,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我感到机会来了,我就报名了。每天晚上和星期天到淮口中学听课。每天早晨我6点起床,背书。白天上班,因为工作不多,也可以看书,做作业。通过一年的努力,85年7月参加成人高考,全省统考。考得好,每一科都在70分以上,数学还考了满分100分。这样我顺利的被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录取了,实现了自己的大专梦想。

书读了三年,是在职读书,每月集中听课4天,每周星期天读书。地点在赵离小镇25公里远的县城,每次都要挤公交车去。先要克服到赵镇的居住问题,后要克服的是工学矛盾,县局不支持我们读书,不安排时间,只有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读书,和同班的同事换班,挤出时间来保证读书时间。还要克服经济问题,当时的工资只有几十元,要读书,还要照顾家里和弟弟。我只好靠自己学到的技术,帮别人修理电视机和收音机。修理电表挣一点小钱补贴生活。大专读三年很苦。学的课程很多,有基础课,也有专业课。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是西南财大的著名教授,工业经济管理的赵国良教授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高级智囊团成员之一。就这样我苦读三年,88年7月我拿到了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许川校长发给的毕业证书,成了一名大专生。自己的知识面又宽了一些,也提高了一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到大专文化也不够用了,后来又参加本科的学习,拿到了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的本科毕业证。

到了管理岗位后,我又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的MBA研修班学习。

在工作岗位上,也不断的参加各种培训,也提升了自己的技能和文化。 其实,我当初很希望参加高考啊,由于家里弟兄太多,父母的负担太重,父母就要求我直接考中专,跳出农门,早点工作,我的人生就没有了参加全日制高考的机会了。这是我最大的遗憾。后来工作了,大专生的发展空间比我们中专生大得多,单位用人先用大专,后用中专,好的机会都与我无缘。

但是,几十年来,通过我自己的努力,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我不遗憾,但是我羡慕现在的高中生,国家和社会对他们太好了,寄予了太多的希望,给与了他们太多的条件和机会。

想起我们参加的考试,简单而又充满梦想。人生几十年一路走来,我不后悔,我用我的不断的学习和进步,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作为一个“泥腿子”,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才华,服务大众,彰显了自我的价值。但是很遗憾的是,没有参加过全日制的高考。

我的高考,永远是我的一个梦想。

二〇一三年六月十日星期一

QQ:1278243721

第5篇:我的青奥,我的梦

时间就像一支射出的箭,只能飞速前进。四年的等待时光,我已成长为一名初二的少年了,从儿童到少年,陪伴我的是从申奥成功到举办青奥,这算不算我与青奥共成长呢?

四年的时光,改变了古老的南京。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南京,虽地处江南,却不象江南城市如小家碧玉,也许是位于长江边,承受着北方吹来的江风,就有了北方城市的大气。南京的古城墙长达33.5公里,是世界第一的城墙,带给我们是扑面而来的历史沧桑。鸡鸣寺的枯井、台城的垂柳、秦淮河的桨声,乌衣巷的堂前燕,对于大部分热爱中国文化的人们,就象是记忆深处的一次亲历,如梦似幻,留下些历史的残片,悠悠的漂在追忆中。适合回忆,适合安稳,悠然自得也许是南京城市的状态。青奥的到来注入一股新的活力,古老的城市焕发出新的激情。

这样的激情表现在城市的交通四通八达。乘着青奥会的东风,地铁悄悄地在地下灵活穿梭,把四面八方连接起来。三大场馆区15个竞赛场馆,七条地铁线密密的织成一张网。无论你从哪儿上车,总有线路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便捷的交通是不是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看比赛的热情呢?有了神通广大的地铁,高架上的“钢铁蚂蚁”也明显少了,尾气排放少了,天空也露出蔚蓝的笑脸,空气也吐露清新的芳香。更多爱运动的人们热衷骑自行车,川流不息的自行车河流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谋杀无数外国朋友的菲林。这样的南京是不是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呢?

这样的激情表现在城市的绿化翻天覆地。不知何时起,一句话悄悄在南京人之间流传开来——“自己种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也许为了看到别人露出灿烂的笑脸,也许是为吸引别人驻足停留的脚步,也许是为了展现主人的热情好客,一夜之间,家家户户都种上了鲜花。花朵打扮着家庭,打扮着阳台,打扮着小区,处处花团锦簇,八月的南京空气里弥漫着花的芬芳。更吸引人注意的是那一排排遮天蔽日的梧桐树,有些梧桐树是一根主干长到顶不分枝桠,但更多的梧桐树是主干只有二三米高,但它们的支干却既密又长,几个主要支干上又生出许许多多小支干、大大小小的支干向上、向四边伸展着。每一棵梧桐树都像一把硕大的巨型伞撑在地面上。烈日就只能透过茂密的梧桐树叶投下星星点点的光斑,这些光斑有的像老虎,有的像一朵云,有的像蜘蛛„„我们在梧桐树下看这些光斑,觉得又有趣,又凉爽。这样的南京是不是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呢?

这样的激情表现在城市的文明传承践行。我们南京人总被别的城市称呼为“南京大萝卜”,其实,这也是一种赞美,赞美南京人热情、实在、有包容心。青奥会的到来,传承这些美好品质的同时,我们又多了些其他的东西。不信,你看?清晨的街头:“早哇!又出来遛狗啊?”“天气热,我带了矿泉水,喝点吧!”“路边的椅子挺脏,我来擦擦。”陌生人之间如此的热络,路边的摆设都仿佛是自家的东西。忙碌的上班时刻:公交站台、地铁站,人头攒动,人们安静有序的排队候车,鱼贯而出,鱼贯而入。车厢里,听到更多的是:“爷爷,您来坐,我站着吧!”“小朋友,书包挺重的,你坐吧!”体育场馆旁:

穿着云锦图案的志愿者们笑容满面,流利的英语,周到的服务,让每个远道而来的客人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这样的南京是不是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呢?

这样的激情表现在城市的精神:发扬创新。南京的城市精神必须写上一笔——全民健身,运动快乐。大大小小的公园、广场,运动器材五花八门。早晨,爷爷奶奶们气定神闲打着太极,孩子们追跑嬉戏;傍晚,忙碌一天的青年人、中年人,有的散步,有的打羽毛球,有的熟练使用运动器具,没有喧嚣嘈杂,只有激情的汗水,红润的笑脸。大伙都有这样运动精神,更别提体育馆内青奥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啦!这样的南京是不是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呢?

这,就是我的青奥梦!我看着它一步步临近,盼望着它一步步走进我的期待。我也会用汗水和心血去努力,希望为青奥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保护海洋,拯救环境

——读《走向海洋》有感

自古以来,人类的生活处处离不开海洋。今天,我读了一本关于海洋的书《走向海洋》。

书的主要内容是:海洋与人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处处离不开海洋,人类每日食用的食盐就是从海水里提取出来的,还有一些丰富的水产品如:扇贝、鱼类、海带等。海洋也是个聚宝盆,它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铁、铜、锡、硫等等;海洋还是生命的摇篮,人类除了不能缺少空气之外,更不能缺少水,水是生命的源泉。除此之外,书中还讲述了中国由于不重视海防而惨败多国的事实,同时介绍了中国的航海英雄郑和。

读完这本书,我深有感触。现在,从北到南濒临“死亡”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洋为什么将要死亡呢?因为人类过度捕捞海洋产品和环境破坏严重。专家们说:“再不拯救渤海,它将变成死海。”我真想告戒大家:“保护海洋,就是拯救自己。”

我们在生活中该怎样保护海洋呢?应该从身边的方方面面的小事做起,用无磷洗衣粉、不乱扔旧电池、不吃鱼翅,大家都应该制止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利用,保护好海洋生物栖息地环境,比如鱼类洄游、产卵、觅食、躲避敌害的海洋滩涂、河口、珊瑚礁等,要防止重金属、农药、石油、有机物物质污染海洋。

让我们共同努力吧,保护海洋,就是拯救自己!

第6篇:我的梦,我的中国梦

梦,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一个属于祖国的梦!我的梦想是当一位作家。

这个梦想深深扎于我的心底,尽管这个梦离我十分遥远,但我绝对不会停止追求我的梦想。尽管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很多挫折与无数的磨难,但我绝对不会气馁。因为我相信,只有历经困难与磨难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以前,每当我看见一位位作家写出一本本精彩、有趣的书本,总会感到羡幕和敬佩,是他们,让我们沉浸于书的海洋;是他们,让我们可以分享书的乐趣;是他们,让我们像一匹饿狼一样,贪婪的吸收着书中的知识……

我有这个梦想,我希望,我能让大家沉迷于书的海洋里;我希望,我能写出一本本精彩有趣的书;我希望,我能给世界,给祖国,给大家留下一本本书,一点点知识……

为了这个梦想,我开始大量阅读图书,渐渐地,我越来越喜欢看书,也明白了许多做人做事的大道理,和成功的哲理,许多好词、好句、好段,还有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等各种各样的修辞说法,巧妙地运用在文章里面,使文章变得有声有色,渐渐的,我喜欢上了写作。

我的梦,我属于中国的梦。我有梦,中国也有梦。我的梦想是用自己的双手写出一本本书。中国的梦,是用大家的汗水与智慧,自立于世界之上!为了这个梦想,祖国和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奋发图强,一起战胜困难!我的梦,属于我,属于大家,更属于祖国。我的梦是成为作家,尽我所有的力量为祖国效力。国家的梦,需要大家一起,才够美丽,才够坚实,才能释放出美丽的光芒!

福建福州鼓楼区西峰小学五年级:张柔佳

第7篇:征文《我的书屋·我的梦》

书屋“看见了”我的成长

歌德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书,是知识的源泉;是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读书可以让人有非凡的梦想,让人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人用智慧创造未来。

我虽然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儿童,但是我却知道读书的力量有多大。我的家乡正进行着一个全民阅读活动。当然,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我,也不例外。在“农家书屋阅读实践活动”中,通过读书,我有很多的收获呢!再一次让我感受到了读书的力量。

读书,给了我智慧。通过读书,我懂得的知识越来越多—彩虹的形成、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等。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老师和同学们直夸我聪明呢!平时我也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我的学习成绩也在稳步提高。

读书,还会使人勇敢。我原来是一个“胆小鬼”,特别怕黑,害怕“鬼”。自从读了科普书后,我明白了世界上不但没有“鬼”这个神秘的东西,而且还了解了一些自然规律。

读书,还会使人获得温暖和快乐。每当爸爸妈妈上班不在家,我感到孤独寂寞时,只要翻开书,《彼得·潘》的主人公—温迪马上变成一位和蔼可亲的妈妈,为我讲述她和睦家庭的故事,也让我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我的一切烦恼就都不见了。

“农家书屋”让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变成了一个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小学生。我喜欢这个“农家书屋”,感谢它给我们农村孩子带来的智慧和成长!

第8篇:我的书屋 我的梦 (征文)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

安康市岚皋县民主小学 六年级1班

杨玲

梦想,是人类的羽翼。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而一间小小的书屋,曾承载着多少人的梦想呢?而我的梦想,也是萌生于那间小书屋。

在我的家中,就有一间承载我梦想的小书屋。这间书屋,虽然没有富丽堂皇的装饰,却在简单朴素中,墨香四溢。在这间小书屋中,我与书为伴,度过了无数快乐的时光。

轻轻推开书屋的房门,茫茫书海便映入眼帘,古朴的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书架旁边摆着一张不大的书桌,几把椅子紧靠在一起。几缕阳光透过窗棂斜射进来,很是明媚。在小书屋里,常常可见我的身影:有时靠在书架旁,有时坐在椅子上,有时趴在桌子上,有时蹲在角落里……

这里的书很多,几乎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百科全书》,教我无数生活常识;《科技周刊》,让我看到科技之光,以及时代的飞速发展;文学类书籍,陶冶着我的心灵乐园……在众多的书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童话类书籍。每当我捧起童话书,就立刻被里面精彩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了。童话世界的美好,就是我梦想的动力。是它,让我明白什么是善恶,什么是坚强,什么是奉献。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世间正义的捍卫者,让人们都能生活在如童话般的美好世界里,没有饥饿,没有疾病,没有贫富差距,没有尔虞我诈,没有战争…… 河流因向往大海,即使百转千回也一路欢歌奔腾;小苗因为向往太阳,即使顽石阻挡也要挺直腰板。我也一定会一直朝着梦想的方向努力奋斗。

(指导教师:张仲莹,语文高级教师)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

安康市岚皋县民主小学 六年级1班

李文倩

每个成功者,必然是个善读者,也一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书屋。我的书屋也给我带来了阅读的快乐,收获了许多知识。

说起书屋,就是我卧室的一个角落。推开门,在临近窗台的地方放了一张写字桌,桌上放着几本课外书,虽然只有几本,但他们都是我的宝贝,你看,有《格林童话》《成语故事》《鲁滨逊漂流记》《红楼梦》《小马过河》„„我珍爱他们犹如花儿眷恋阳光,鸟儿渴望翱翔。

我最爱看的是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写的书,比如《笑猫日记》《淘气包马小跳》等等。她那风趣的语言,曲折的故事情节与富有启迪意义的劝勉,默默地在我心上植入了一颗梦想的种子。我希望能像她一样写出许多孩子爱看的书,成为少年儿童心中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或许梦想的路途还很遥远,或许前行的过程存在艰难,但是为了实现梦想,我愿意勇往直前!业,精于勤,毁于嬉。我应该好好学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用心记录下我所看到的世界与体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感谢书屋给我带来了无限的快乐,窗外云卷云舒,我手捧书卷思索着我的美好梦想,仿若时光都变得缓慢起来。

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

安康市岚皋县民主小学 六年级1班

吴茜

书就像雨露,哺育我们这些刚刚开放的花朵;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书就像一叶扁舟;承载着我们进入知识的世界。我非常热爱读书,生活中总让在外地的妈妈给我寄书回来,

第9篇:我的中国,我的梦--诗歌

暖意融融的大会堂,是我的中国。

风尘仆仆的纪实路,是我的中国。

开拓创新的改革路,是我的中国。

诚实守信的兴商路,是我的中国。

奋力拼搏的竞技场,是我的中国。

欢声笑语的娱乐场,是我的中国。

恪尽职守的执勤岗,是我的中国。

行人有序的斑马线,是我的中国。

严谨求真的实验室,是我的中国。

人潮涌动的音乐会,是我的中国。

自信昂扬的演讲台,是我的中国。

缜密紧张的办公室,是我的中国。

书声琅琅的校园,是我的中国。

认真听讲的课堂,是我的中国。

仔细改正的作业,是我的中国。

辛勤耕耘的土地,是我的中国。

茁壮成长的庄稼,是我的中国。

灯火通明的工厂,是我的中国。

拔地而起的高楼,是我的中国。

相亲相爱的家庭,是我的中国。

守望相助的邻里,是我的中国。

勤俭节约的生活,是我的中国。

清新荫凉的公园,是我的中国。

文明礼让的地铁,是我的中国。

众志成城的灾区,是我的中国。

威武出航的军舰,是我的中国。

迎风飒爽的五星红旗,是我的中国。

梦想绽放的地方,就是我的中国。

梦想在哪我便在哪,我是追梦的中国青年。

我的梦,中国梦!中国梦,梦飞扬!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衡洋)

上一篇: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下一篇:科技电子银行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