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庭美德故事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的家庭美德故事(共10篇)

我的家庭美德故事 篇1

然而“家庭”却不同,“家庭”它是与自己至亲至爱的人组成的一个集体。我家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三代人在一起生活着。我们家人虽不多,日子却过的简单,平淡,充满欢声笑语。

我家是个三口之家,在我眼里,爸爸妈妈有点傻,在爸爸妈妈眼里,我也很傻,可是我家并不缺少亲情,我有个傻瓜爸爸,他爱睡觉。因为他晚上常熬夜,所以早上就不起床。一个早晨,我和妈妈在吃早餐,我说:“爸爸真懒,都九点多了,还在睡懒觉!”可妈妈却不紧不慢地说:“放心,他不出五分钟就要跳起来。”话音刚落,只听爸爸“呀!”叫了一声,然后就飞也似的起来、洗漱、换衣,抓起包就冲出去了,像电影里放的快镜头。我问妈妈是不是学了占卜,妈妈咽下一口面包,摇了摇头,说:“NO,NO,NO,我早知道他要上早班。”

在爸爸妈妈眼里我也很傻,常常办出一些让你哭笑不得的事来。每次最晚回家的是爸爸,只要他一按门铃,我就冲进厨房,把饭给他装得满满实实的,压了又压,当我把沉甸甸的饭递给爸爸时,他总是说:“傻丫头,你是在喂大象吧。”我便傻傻地笑。

我的家庭教育故事 篇2

初一十班 吕思莹 家长:纪红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如何教育好孩子是一门深奥的科学,是一片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的领域,也是当今社会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在这里我讲一讲我的家庭教育故事。

从挤牙膏谈起

我感觉做父母的谁都不想溺爱自己的孩子,因为那样会害了孩子,让他没有生存的能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认为有时候是不由自主的。记得我孩子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常起来就不早了,为了让她不迟到,节约点时间,每次我刷牙时候,顺便给孩子的牙刷上挤点牙膏。慢慢的我发现,到休息日的时候,孩子自己挤牙膏很笨拙,我终于醒悟,我那样做,会毁了孩子,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很差。从此,我宁愿早些叫孩子起床,也不给他挤牙膏。后来,慢慢地,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和女儿一起看故事故事是《家长孝心的故事》。孙元觉是春秋时期有名的孝子,从小就知道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可是他的父亲却对老人很不孝顺,把体弱多病的爷爷用竹筐背着扔到了深山里。孙元觉哀求无用,便对父亲说:“您把这个竹筐拿回去吧!等您老了,我好用它把您也背到这儿来!”父亲意识到自己的过错,立即把老人背回家,再也不敢不孝顺了。“言传身教”是中国家庭的优秀传统,我们知道,父母的一言一行时时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家长要为孩子师表。为了锻炼女儿的胆量,我们经常带她参加一些活动,有时活动需要父母一起参与的,甚至碰到用自己的弱项,虽然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还是会陪女儿一起参加,而且尽量做好。试想做父母的都怕了,孩子能胆大吗?去年我们就获取了凯盛家纺举办宝宝秀活动,和爱人商量后果断的报了名,参加了个孩子父母都参加的集体游戏,结果还得了一等奖,获取快乐的同时又锻炼了孩子。虽不是每次都能得奖,但在参与的同时女儿都能取得进步。

我的家庭教育故事 篇3

萌萌妈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萌萌从1岁起就,我们就给她订阅了婴儿画报,一订就是2年,3岁以后又订阅了嘟嘟熊画报,这些早期阅读刊物,尤其是绘本,色彩柔和, 句子短,字体大,简单可爱,既能教孩子正确的语言,有利于她的语言发展,又能教孩子识字,慢慢的孩子自己就能看图说话了,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通过亲子阅读,能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得到维系和升华。在看到葫芦兄弟绘本时,萌萌对七个葫芦娃产生了兴趣,七个葫芦娃,七种不同颜色,从大力娃、千里眼娃,到金刚娃、隐身娃等,都有各自不同的本领,妈妈会先画出不同颜色的葫芦娃,让萌萌分别说出是哪个葫芦娃,然后写上相应的名字,然后妈妈会介绍每个葫芦娃的特点,让萌萌去猜相对应的葫芦娃,通过这些游戏,孩子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情绪非常愉快!

阅读的延伸-善于利用道具。有些图书,配有立体插图,藏画故事或手工游戏等等,借助这些材料和道具,就能提高阅读的兴趣。比如说,一本书里介绍报纸开花的游戏,妈妈就用报纸剪出小正方形,而萌萌负责在正方形中央位置画上花(也可以画小熊、机器人等),然后把折好的报纸轻轻地平放在水面上,报纸就会像开花一样,向外打开,每当这时,萌萌就会发出惊奇的感叹,你看,报纸开花了!萌萌对这个游戏迷恋了好长一段时间,慢慢地也学会一些简单的折纸了!

阅读的延伸-从阅读到表演。萌萌从3岁起,就对表演产生了兴趣。首先是妈妈给萌萌讲一遍故事,这类故事一般短小精悍,人物关系简单,然后妈妈和萌萌分别饰演一个角色,按照故事情节进行表演,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萌萌对故事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并且在这种活动中获得了乐趣。今年2月份的时候,以家庭为单位,萌萌和爸爸妈妈参加了幼儿园举办的讲故事比赛,以小壁虎借尾巴为题目,借助道具,萌萌扮演的小壁虎大方得体,声音洪亮,一点也不怯场,很是精彩。我想,孩子在听到掌声响起的时候,自信心也一定满满的!

在阅读中进行性格培养,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与生俱来的脾气秉性,而萌萌在这方面表现出侠义、胆大的一面,她喜爱的卡通角色,从哪咤、孙悟空、黑猫警长,到葫芦兄弟,每一个人物都是侠肝义胆,敢爱敢恨,性格鲜明,但作为一个女孩,她对于白雪公主、花仙子似乎并不感兴趣,这让妈妈也很担心,担心她做事不循规蹈矩,长大以后不够淑女。但更

多的时候妈妈是顺其自然,觉得小孩子,率真一点,甭管她笑得时候是否嘎嘎地,好不好看,重要的是她肯笑、会笑,这就很好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在萌萌进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后,她的规则意识逐渐建立和增强,有时妈妈甚至会觉得,当别的小朋友不守规则时,萌萌甚至会用语言和行动去维护他们共同的规则。

在阅读中学会分享的观念。在1岁以后,萌萌已经知道“蛋糕卷,大又大,小熊小熊吃不下,你一半,我一半,一起吃,笑哈哈!”,她一开始在吃的方面,就很大方,妈妈、爸爸这些亲近的人,如果找她要吃的,一律都给!尤其到了幼儿园,班级也举行了有关分享的系列活动,使她对食物的分享习惯更是根深蒂固。但是,直到现在,她喜欢的玩具、图书,当你提出和别的小朋友分享一下时,她会给你说:小朋友会给我弄坏的,或者小朋友会不还给我的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让你觉得不忍心去强求她,觉得是这方面分享成功的经验太少,或许是她这个年龄孩子本能的一种反应,更多的时候,妈妈是一种困惑。最近,妈妈发现,她对她的堂兄(比她大一岁)倒挺大方,堂兄到家来玩,拿走了好几个玩具,有一个还是新买的,她很开心地就答应了,看来她还是分人!

德育培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是说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妈妈发现,萌萌有好吃的总能想起自己的爷爷奶奶,但是有一次,邻居家的爷爷来串门了,萌萌赶紧就把好吃的收起来了,妈妈说,给爷爷拿点好吃的,萌萌不吭声,等到邻居家爷爷回家了,妈妈问萌萌,为什么不给爷爷拿好吃的?萌萌悄悄说,妈妈,他是别人家爷爷,他不是咱们家爷爷,不能给他好吃的。正好电视上放一个《屈原背米》的故事,讲的就是屈原给一个不认识的老婆婆背米的故事,这正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好契机。但妈妈感觉到,萌萌听了故事,看了电视,还是似懂非懂!其实,一个人要有高尚的情感,脱离自私和狭隘,不要说对一个小孩,就是对一个成人来说,也是极为不易的。这种德育的灌输,身教重于言传。爸爸很孝顺老人,爸爸老家在房山的郊区,爷爷奶奶已经七八十岁了,只要不出差,爸爸每周都要带着萌萌回家看望爷爷奶奶,一进家门,就开始干活,扫院子、摘菜、打枣、洗碗、拖地,要么就是修理灯管、换个门锁什么的,平常对家人也是嘘寒问暖,早些年有时间还会经常带着爷爷奶奶出去旅游„„现在,不用爸爸妈妈说,逢年过节,萌萌就会自告奋勇地说,去奶奶家,去奶奶家!然后接着说,我奶奶都想我了呢!

关于鼓励-从口头表扬到写表扬信。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只是爱的方式不同而已。我的经验是,爱不仅要说出口,更要写下来!在萌萌很小时(还不会说话),妈妈会把她抱在怀里,看着她那闪亮的黑眸,无限温柔地说,妈妈爱你,你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这种爱抚,会让年幼的孩子有安全感!等到萌萌大一点,每当她做对一件事或学会一样东西,我就

会真诚地说,我的闺女真好,要是拿小小子来换,妈妈一定不换!她对这些话很是受用,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现在萌萌4岁了,妈妈开始不定时给萌萌写信,说是信,其实是一个小纸条,但会用粉红色的信封包上,信的内容很简单,有时候是一句话,比如“妈妈爱你”,“你是妈妈的乖宝宝”,有时候是一副简单的画,这些简单的信件,萌萌会拿在手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念,有时还会得意地拿去给姥姥看。有一天,萌萌生病了,她一口气把感冒药喝完了,这非常难得,妈妈赶紧写了一封表扬信,信的内容如下:中三班萌萌小朋友,喝药不怕苦,勇敢坚强,特提出表扬,然后落款是妈妈,某年某月某日。萌萌看到表扬信后很激动,以后喝药再也不费劲了。这个阶段的孩子,精神鼓励(比如给朵小红花、鼓励的掌声、表扬信)比物质鼓励(买新衣服)更有效。

萌萌已经四岁了,已经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情感很丰富,妈妈已经开始考虑要实施“行万里路”的举措了,其实不一定非要不远万里,身在北京,就有很多的博物馆、旅游景点值得我们去体验游玩,每次去一个不同的地方,体验不同的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或许很多家长工作很忙,抽不出时间陪孩子去玩,但实际上孩子的童年很短暂,孩子对父母、对家庭的依恋也是阶段性的,一转眼,孩子就大了,等到你转过头来想重温这段温馨的时光,也许你看到的是,她背上行囊,挥挥手,已踏上青春的旅程!

我的家庭故事征文 篇4

我的幸福家庭并不是很富有,是普普通通的工人,我们的“小窝”也不大,却很温馨,爸爸在外边上班挣钱,妈妈在家做家务,我在学校学习,生活很平淡,但是很快乐,一家人其乐融融。

上午放学回家,妈妈已经在帮我评博了,遇到好文章会帮我收藏起来,等我放学回来一同欣赏,然后我就开始写博,不一会儿,爸爸就下班回来了,和妈妈一起做饭,一个择菜洗菜,一个忙着做饭,这种场面多温馨啊!不一会儿饭做好了,我的博文也写了一大半了,我们一家人边谈笑边吃饭,美味的饭菜把一家人咕咕叫的肚子填的满满的。

晚上呢,我写作业,爸爸妈妈下班一起做饭,等到作业写完了,饭也做好了,看我们一家人配合的多默契!我们还一起看电视呢,看那养生的《健康之路》,看那《地理·中国》爸爸妈妈和我时不时的聊上几句。临睡前,我会以几个优美的.钢琴曲洗刷掉家人一天的劳累,再和他们一起进入甜甜的梦香……

周六日,爸爸总会带妈妈和我出去逛逛,时代广场啦,千亩游园啦,放松心情,反正一天也没闲着,真是充实而又愉快的幸福生活呀!

我的家庭故事作文 篇5

这天,我放学回家,与爸爸下起来象棋。我是先发制人,跳马。爸爸开始率领“十万”大军对我的“马”展开全面攻击。为了不失去这匹“战马”,我用“千百大将”来守护,结果还是给了爸爸可乘之机,爸爸一连“消灭”了我几员大将。眼看着自己的棋子寥寥无几,心里有股怒火,开始奋起直追,想杀光他的“大将”。可只顾“杀敌”了,没想到“将对门”了,“啪”一声,我的“将”被俘虏,结果以失败告终。还真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啊。

也正是这些家庭小故事,让我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变得更有头脑。

我的家庭美德故事 篇6

因为我自己是一个慷慨大方,热情善良,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委屈别人的人,因为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像自己当年那样过物质贫乏的日子,基于这两点,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鼓励他与小伙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和零食,以期培养他热情善良慷慨大方的品格,不穷养儿子的想法决定我养儿的方式,家里的玩具与零食从来不缺。

儿子好客,来我家玩的孩子络绎不绝,小伙伴来了,儿子便会倾其所有,刚买回的旺仔牛奶,一人一瓶,不一会便没了,在大家的尽情玩弄中,玩具也常常缺胳膊少腿,甚至不翼而飞,面对如此状况,我常常哑巴吃黄连,但儿子很淡定,从来不会因为少了玩具或没了吃的而伤感,因为他总会不停地央求我再去补充,对于这种情况,我很困惑,我的初衷是希望儿子成长快乐,拥有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养成大方热情,心胸开阔的品质。

然而,面对儿子不珍惜玩具,不知柴米贵的态度,我真的束手无策,“玩具不给小朋友玩”,我说不出口,“爱惜玩具”,我可以说,但那么多小朋友,思想不一样,弄坏玩具或顺手牵羊的事,儿子管不了,而不把自己的牛奶分给小伙伴,我始终说不出口,因为只要我的朋友来,我也是倾其所有来款待,儿子早就耳濡目染了,于是在这方面,我一直都由儿子自己安排了。

接着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彻底傻了,那次,儿子吵着要我买下他的小伙伴强强的新买的玩具枪,我不明白,儿子从不缺玩具枪,质量比这个也好,为什么会看上强强的枪呢?我有一百个理由劝阻他别买

这个玩具,可依然敌不过他的软磨硬泡,结果还是将强强的枪买下来了。我原以为强强是不喜欢玩枪,是儿子看上了他的枪,可我发现,强强来我家的次数更多了,每次都是来玩那支枪,看来事情不是我想的那样,经过与儿子的多次交流,才得知,是强强的母亲不满他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下这支枪,并勒令他推掉。儿子同情强强,抓住自己妈妈的软肋,想出了这样的一个计策来帮助朋友。叫我说什么好,儿子是善良的,重朋友情义是好事,但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事情,肯定不妥。事后,我对他进行了教育,肯定了他善良的的一面,也否定了他处事的方式。儿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上初中的时候,因为我家离学校近,经常有同学成群结队地出入我家,我给儿子准备的水果,副食品常常被他们“抢劫一空”,对这些离家的孩子,我多了一份理解和怜爱,对他们这种行为,我没有表示过什么态度,儿子也乐在其中。

儿子上高中了,住在学校,我为他准备的日常用品齐备充足,然而令我吃惊的是,洗衣液,沐浴露,卫生纸等,总是很快就用完了,我们去探望他时,总是看到有同学向他借饭卡,热水卡,零食也是供不应求。我有点招架不住了,我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怎么能供给那么多孩子的需求呢?接下来发生的事真的让我哭笑不得,我儿子正在吃饭,一个同学跑过来,抢走儿子的碗筷,猛地吃起儿子的饭来,我和儿子面面相觑,却相对无言。我傻了,儿子的好脾气,儿子的无私,儿子的善良引来的竟是这样的同伴。我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解决问题,只好每次送饭时,煮一锅饭,多做几个菜,请寝室同学一起就餐。

我的家庭故事作文200字 篇7

今天,我和爸爸在家里扔沙包。我拿起沙包,用力往前一 扔,爸爸一下子就稳稳当当地接住了。

我不甘心输给爸爸,于是,我仔细观察他,终于发现爸爸 的弱点是左边接不住。我于是就向爸爸的左上方扔去,爸爸伸 长了手想接住,但失败了,嘴里喊道:“太高了,不行!”接 着,我又向他的左下方扔去,他很努力地去接,但还是没接 住,又喊道:“太低了,不行!”第三次,我扔在他的左前 方,正好被他接住,说“不错!”慢慢我发现总扔在他左边, 他已经习惯了,也能接住了。吃一堑长一智,我决定改变,趁 他不注意,突然改变方向扔向他的右边,让他措手不及,这样 一来,爸爸可就输惨了。

接着由爸爸扔我来接。开始,我怎么也接不住,爸爸告诉 我:“要看准沙包从哪儿来,再调整自己的位置,要不停的跳 起来、后退、上前,才能接得住。”几次下来,我慢慢地学会 了单手接沙包和跳跃接沙包等等。以后,我还要多锻炼。

描写我的家庭故事作文400字 篇8

(一)年轻的姥姥

我的姥姥虽然已经八十岁了,但像个六十岁的人,姥姥走起路来有时比六十岁的人走得还要快呢!有一次姥姥领一个六十岁的奶奶来我家做客,我家住在六楼,但是姥姥很快就上到了六楼,等姥姥到家已经五分钟的时候,那个奶奶刚上来,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老大姐,别看你都八十岁的人了,我这六十岁的人,还不赶你呢!你身子骨真硬实!”姥姥一听笑了起来。

(二)健康的姥姥

可别小看我的姥姥,她呀,健康着呢!我姥姥常年只有一个病就是气管炎,别的病还不得。我的姥姥一天有很多事,比如出去遛两次小鸡,一天还做饭,买菜,刷碗,有时还会洗洗自己的衣服呢!姥姥还负责喂养我的小乌龟,小鸡呢!小乌龟被姥姥养的一个月比一个月大,小鸡一天比一天胖乎,现在小鸡连一米高的箱子都能飞出来了呢!

(三)爱睡觉的姥姥我家的故事

姥姥有一个老毛病——爱睡觉,她坐着也能睡,站着也能睡,有人说话的时候也能睡。有一次,我在看电视,看见了一旁的姥姥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睡觉,我想用电视的声音吵醒她,可我把电视调到了最大声音,还是无法吵醒她,真是“白费心机”呀!

我的家庭 篇9

我生活在一个和睦的三口之家——爸爸、妈妈和我。

我的家庭是一个“学习型家庭”,每一位成员都深刻的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上至家中的主任(爸爸)、书记(妈妈),下至基层干部(本人)。一回到家,“主任”同志就在上网查资料,用来备课;“书记”同志也马不停蹄的写着文章和报告;我呢,就在一旁的书桌上做作业。

我家的家规也不松啊!上次,领导派我去出差(买盐),我一去就是半个小时,“书记”发火了,又过了一会,我才慢慢地晃了回来。一到家,爸爸和妈妈一番质问,我就招了供:“我在回来的路上,看到一家VCD专卖店里正在放《灌篮高手》的卡通片,我没有忍住,在那里看了‘一会儿’!”爸爸妈妈不依不饶,将我狠狠地克了一顿,对于我的年终奖金也打了五折(压岁钱少了一半)。

我的家庭 篇10

我父亲是个大胖子。190多公斤,1.85米高,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很可爱。尤其是鼓鼓的肚子,不仅吃了许多好东西,走路像只熊。然而,这不是一只普通的熊。他擅长吃和睡,并且有特殊的天赋。这是头“全方位熊才”。范,0+开关,电暖器,手机,电灯等家里的东西,从下到上,从小到大,没有他,他也不会修理地面。你可以说:“有专门的技能。”但事实上,他的工作与维护无关。爸爸负责电脑室。他只是想看看机器是否运转正常。他所能做的就是在教科书里教书。似乎如果你学习好,你可以做任何事情。所以我会更加努力学习。

与父亲相比,母亲小得多。它高1.58米,重90多公斤,就像天堂和地球一样。妈妈也是一个勤奋的人。她教中文,学英语。她经常问我各种各样的英语问题。但是我妈妈实际上学的是音乐学。她中途转而教中文。我妈妈钢琴弹得最好,她教了我多少次。我妈妈弹的钢琴曲非常好听,如行云流水,一个音符接一个音符跳出来,优美地跳舞,悦耳动听。

上一篇:婚礼新人长辈祝酒词下一篇:赴浙大培训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