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

2022-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

关于“十二五”节能规划的建议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大省,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3.41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同时也是能源消费大省,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2.18亿吨标准煤,位居全国第四,是我国仅有的四个能源消费超过2亿吨标准煤的省份之一。江苏省本地能源资源匮乏,能源对外依存度高达90%左右;当地能源价格相对较高,市场环境相对有利于节能。为研究编制“十二五”节能规划,为“十二五”节能目标的设定提供依据,探讨“十二五”节能重点领域和政策需求,能源所课题组于2010年1月25—28日对江苏省节能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江苏省节能工作总体思路

(一)顺应经济发展内在需要,节能目标已成为江苏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推动力

江苏省长期以来发展势头强劲,无论经济发展规模还是速度在全国一直名列前茅。但“十一五”以来,资源、能源、土地等资源的制约越来越显现,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省委、省政府重新审视发展方式,寻求实现长期较快发展的出路。

江苏省经济结构长期偏重,2005年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6.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9个百分点。2006年江苏省在刚刚明确单位GDP能耗下降20%目标时,多数人认为实现这一节能目标难度极大,特别是要扭转“十五”期间单位GDP能耗连续上升的趋势几乎不可能实现。江苏省委省政府及时转变发展思路,把节能指标完成情况作为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标,成为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建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节能目标相结合的“倒逼机制”,制定具体政策鼓励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速发展。“十一五”以来,江苏省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分别提高0.82个百分点、1.1个百分点和0.73个百分点。江苏省还加大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在江苏纷纷扎根开花,以延长产业链为特征的高附加值产业(例如钢帘线)和以节能新能源为代表的新技术产业(例如镍氢车用电池)等蓬勃发展,为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节能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协调好发展与节能的关系,一些地市政府把本地区单位GDP能耗指标作为招商引资的“标尺”,从严控制单位增加值能耗高于本地区平均水平的生产能力进入市场,加大对技术含量更高、产品附加值更高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本地区钢铁、水泥等企业退出,为发展新产业和服务业让出空间。节能指标已成为指引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指挥棒”,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推动力。

(二)“十一五”期间已尝试在工业领域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为了完成“十一五”节能20%的目标,苏州市在强化完成目标的措施上积极探索创新机制。除将单位GDP能耗作为考核县级市的主要指标外,还根据工业统计体系较完善、能源消费数据相对系统和准确的特点,针对不同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结构、“十一五”经济发展速度等,下达了工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具体做法是根据研究、分析并预测县级市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确定目标期工业能源消费总量限制目标。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工业增加值可以超过预测值,但工业总能耗不能超过限制目标的原则,苏州市政府采用为县级市“发粮票”的做法,上高附加值项目的县级市允许增加工业能源消费量,否则不给“粮票”。 “十一五”实践的结果表明,设定工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促使县级市政府以节能目标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作为筛选项目的基本指标,有效推动了工业结构向高附加值、低能耗调整和转变地方经济发展方式,对实现节能目标也起到了保障作用。

(三)对“十二五”持续设定20%的节能目标存在一定畏难情绪

调研发现,对于“十二五”继续设定20%的节能目标,政府和企业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主要认为,一是结构调整难度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江苏省工业化进程尚未结束,特别是江苏北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第三产业比重快速增长难度较大;沿海地区仍存在发展重化工业的区位优势,工业结构调整艰难。二是技术节能空间收窄,技术成熟、节能量大的节能技改项目越来越少;技术节能对高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节能投入的边际成本明显增加。三是“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节能主管部门面临的压力大、任务重、风险高,不希望在“十二五”期间继续下去。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一些外资或合资企业在“十一五”初期新上项目尽管工艺技术先进,有的甚至是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但通过第三方能源审计发现仍然存在5%以上的技术节能潜力;无论省级还是地市级均未开展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潜力的定量分析和研究,因此缺乏“十二五”节能目标要低于“十一五”水平的科学量化判断,也就难以确定“十二五”节能目标合理降低阈值。

(四)节能基础工作与环保相比差距大

目前,在政府主管部门方面,江苏省地级市政府节能主管人员一般只有2—3名,县级市机构一般只有1个人或半个人管理节能工作,县里没有专人负责节能,节能工作一般处于应付状态。同时,各级节能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专业人员不足的情况。

在节能执法队伍建设方面,江苏省52个县和县级市中,只有10多个建立了执法机构。基层人员执法能力和专业化执法知识也有待提高,急需专业化培训。

在企业层面,大部分地市企业能源管理处于“三分天下”状况:三分之一的企业设有专职能源管理岗位和专职的能源管理人员,且管理水平较好;三分之一的企业开展了能源管理,但工作力度相对较弱;还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企业缺乏能源管理人员,能源管理基本处于缺失状态。

在信息服务方面,节能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企业缺乏节能政策、技术、产品信息,面对市场上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节能技术和产品,大部分企业只能靠不断的尝试,寻找水平先进、信誉可靠、经济性较好、节能量有保证的技术和产品,造成企业直接面对技术和经济风险,难以满足企业对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的需求。

(五)既有国家节能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江苏省各级政府对我国现有的节能政策、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但同时也提出了调整和完善政策的期望。我国2005年制定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有必要结合新形势尽快更新、修订;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和审查有必要由国家制定统一的政策尽快出台,规范方法;节能量奖励资金“门槛”过高,不利于鼓励中小企业节能和深度挖掘节能潜力;鼓励技术创新和技术研发的政策需更明确、重点更突出、力度更大;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报表还有待优化、简化,并进一步发挥报告制度的作用;节能目标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实效性。

二、关于“十二五”节能规划的建议

(一)不断增强坚持不懈抓节能的信心

“十二五”节能目标应该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指标不宜降低。“十二五”节能目标能否完成,主要取决于“十二五”转变发展方式的决心,更取决于坚持不懈抓节能的信心。

(二)在“十二五”期间开展工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示范

认真总结苏州市级政府在实行工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经验,尽快开展专项工作,研究并制定在省级或地级市开展工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试点工作的方案;探索工业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实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法的地位和作用,为在“十二五”进一步推动节能工作,完成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奠定科学基础。

(三)按照基本国策的要求强化节能队伍建设

“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节能“高目标”、继续“打硬仗”,必须加强和完善节能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工作能力。建议参照环保、计生系统队伍建设,提高我国资源节约主管部门的级别,负责统一管理、组织、协调全国的资源能源节约工作,明确建立直属单位,为各地区开展节能工作提供支撑。作为过渡性措施,可酌情提高国家节能主管部门的级别,明确要求县级节能主管部门建立专职的节能管理机构。

进一步加强节能执法队伍建设,明确国家主管机构,完善执法体系,明确各省、省辖市、县(或县级市)节能监察队伍的职责划分和执法内容。加大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预算对节能执法装备和人员培训的资金投入力度。明确省级、省辖市、县(或县级市)三级节能执法装备要求,把节能执法设备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纳入“十二五”期间国家和地方政府预算支持范围。

(四)提升节能政策措施的普惠性

建议尽早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版)》,完善重点行业能效规范、标准,进一步抬高行业准入门槛;调整高耗能项目审批权限,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重复建设;建立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落后机电设备的淘汰力度,结合高效节能产品补贴,开展淘汰低效落后小锅炉、变压器、电动机等专项行动。

进一步提高节能“以奖代补”资金投入,适当降低国家节能项目申报门槛,适当考虑把部分国家节能奖励资金的审批权下放到省级节能主管部门,并与节能目标分解和目标完成挂起钩来。进一步扩大高效节能产品税收优惠政策的产品覆盖范围。制定节能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参照综合资源利用企业的认定政策,研究节能设备(产品)生产企业的认定政策。

充分重视企业是节能主体,加强和完善企业节能管理要从目前主要依靠抓大企业,扩大到兼顾中小企业,实施推动中小企业节能的激励政策。强化企业能源管理制度,推广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23331-2009)国家标准。尽快建立能源管理师资格认定制度,组织能源管理师资格培训。

(五)增强政府服务水平,完善节能服务平台

建议政府出资搭建种类多样的节能技术服务平台。有条件的地区可由政府负责提供节能技术展览会场地,搭建技术研发机构、设备生产厂商与用户的面对面交流平台。运用各种网络平台和信息化技术,建立网上节能技术论坛、节能企业信用评级等系统,促进节能设备用户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流,促进新技术推广。政府出资开展针对企业节能实践需求的免费培训,包括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表填报方法、企业能源统计知识、企业能源管理标准等的培训。进一步推广企业能源管理中心、企业能源消费动态监测系统等信息化工具,提高企业能源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加大对行业协会开展节能工作的支持力度,鼓励行业协会定期组织行业性的节能技术展览会和节能技术对接会;组织行业性节能设计培训,提高工程设计院所设计人员的节能设计技能。

(白泉,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所副研究员。郁聪,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所研究员)

作者:白 泉 郁 聪

第2篇:十二五规划与中国工业设计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必须着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工业设计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国际品牌的重要手段。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同时,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提高人才素质。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工业设计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用

(一)工业设计对于促进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

1、工业设计以消费者为核心。青蛙设计公司创始人哈姆特·艾斯林格(Hartmut Esslinger)曾说过,“设计的目的是创造更为人性化的环境”。设计以满足消费者需要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越是适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设计就越具有市场价值。因此,成功的设计首先取决于对消费者偏好,对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等社会环境因素的理解。摩托罗拉公司为了开拓南美市场,曾调查了11个国家,通过了解当地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和兴趣偏好明确了设计理念,市场占有率从20%上升为80%。

2、工业设计创造新的消费模式。一项新技术的发明往往引发设计创新与革命,而设计革命创造了崭新的市场需求,由此为人们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建立新的消费模式创造条件。20世纪60到70年代,美国人快速接受了日本消费电子产品和汽车,从此改变了审美情趣和生活品质。60年代早期,美国消费者的家用娱乐产品用黑木的文件柜包起来,款式犹如家具,这一时期,美国和欧洲品牌控制了大量市场。而索尼随身听(sony Walkman)进入美国市场后,使用铝和钢新材料制造,体积小、轻便、音乐可以任意选择,更加人性化、现代化。因此,索尼随身听的设计创新改变了美国消费者的需求偏好。

3、工业设计促进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和谐。从1962年到1967年的5年间,日本汽车数量从500万辆迅速增长到1000万辆。由此而引发了大量的交通事故、空气污染、石油危机等问题。这一时期,汽车设计师开始考虑提高汽车安全性能、环保性能、节约能源等问题,引进安全保险杠、汽车安全带、改善节能系统、引入电子技术等,使汽车设计达到高效节能的标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色设计的概念已经成为全球现代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绿色设计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提高环境效益和发展质量。其核心理念是“3R”(Reduce、Recycle、Reuse),即减少物质能源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产品与零部件能够回收并再生循环和重新利用。在绿色设计理念的指导下,注重节能环保成为评价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

(二)工业设计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工业设计在实现产品差异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塑造国际名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创造明星企业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作用。

1、工业设计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环节。从创新形式来看,设计创新是十分典型的集成创新。设计师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成果,通过设计创新和改进实现新产品开发。例如,手机由最初单一的接听电话功能发展到具有发短信、听收音机、拍照、上网、GPS定位系统等多种功能,就是运用设计进行集成创新的结果。从创新风险来看,原始创新投资大,周期长,风险大,需要具有雄厚的资金,适用于实力较强的大企业。而设计创新投资少、风险小、可以省去新技术开发阶段所付出的巨额资金和高昂人力资本投入,往往成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从创新环节来看,设计贯穿从产品的概念到生产、流通的整个过程,促进了技术创新和新材料应用。

2、工业设计是提高企业赢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工业设计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了企业效益。美国、英国、日本、芬兰等国家的调查和研究都证明了设计对提高企业销售收入、新产品开发能力,创造市场需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立公司每增加1000亿日元的销售额,设计的作用占51%。英国工业设计委员会曾针对英国上市公司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过去十年中设计的有效使用者及其股价活动,发现63家公司的有价证券在1994至2003年的熊市和牛市中大多超过了FTSE(Financial Times Security Exchange)指数的200%。据英国国家设计委员会调查,英国50%以上的企业使用设计后,销售收入、利润和竞争力明显提高,英国快速增长的公司中有95%使用设计开发新产品。韩国企业使用设计的占60%以上,许多企业设计费用占销售收入的6%。

3、设计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先导。许多企业成功地运用设计提高了市场开拓能力和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末,锐步彪马公司(Reebok Puma)发现篮球运动员由于脚踝关节经常受伤不能正常在比赛中发挥水平,于是设计了保护踝关节的运动鞋,两年内这条产品流水线带动了大约20亿美元的销售额。20世纪90年代末,摩托罗拉使用设计成功地提高了中国手机市场的竞争力。1999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代内置键盘输入法的全中文手机CD928+,1999年3月和6月又连续推出了两款颇具轰动性的新型手机,半年时间止住了市场占有率持续下跌的颓势。

4、设计成为塑造企业品牌的关键要素。品牌形成首先是产品个性化的结果,而设计是创造这种个性化的先决条件,一个产品如果没有新颖的、个性化的、并为消费者所接受的设计就不可能成为长久不衰的国际品牌。

(三)工业设计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工业设计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型产业,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支撑性作用。尤其体现在对于制造业的带动能力,促进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与创新能力,提高改造传统产业的能力等方面。

从美国经验来看,美国赶超日本汽车产业主要通过设计创新和改进。日本的汽车设计新颖,质量不断提高,对美国汽车行业造成强大的竞争压力。日本汽车制造商从提出新车构想到批量生产只需3年时间,而美国汽车制造商则需要花费4到6年时间。上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汽车制造商开始克服设计、制造与销售之间的障碍,提高了与外部设计团队的合作,设计师、工程师、供应商、制造商之间开始使用信息化手段密切合作,将设计周期缩短了一半,通过汽车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使用,使得汽车设计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

从芬兰经验来看,设计对于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的贡献十分明显。芬兰80%的传统产业使用设计,出口企业全部都有自主设计的产品。主要包括:①纺织、服装和皮革业;②家具业;③玻璃和制陶业。这些产业80%以上使用设计师,其中以纺织、服装和皮革业使用的设计师数量最多。此外,金属制造、机械制造、电子设备、计算机相关产业,以及电器零部件、橡胶和塑料制造、汽车制造、

健康、食品、建筑、木材等传统产业,这些领域有50%的企业使用设计师,其中以金属制造业使用设计师数量最多,其次是食品业。

二、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现状与趁势

本世纪以来,我国工业设计服务业进入了加快发展阶段。

(一)工业设计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北京工业设计业规模和技术服务水平均居国内领先地位。2009年工业设计及相关业务收入达60亿元,目前有200余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设计部门;有专业工业设计公司400余家,主要集中在IT、通讯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2009年,深圳工业设计产值近20亿,工业设计企业3500家,占据全国60%。2009年无锡市拥有工业设计及相关企业近200家,实现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广州共有工业设计公司100家左右。

2、园区聚集效应逐步显现。工业设计园区日益成为产业聚集的重要载体。近年来,一些有条件的地区陆续建立了设计产业园。较有代表性的有: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深圳田面设计之都、上海市8号桥设计创意园、北京DRCT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顺德国家工业设计示范基地等。这些园区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吸收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共同投资兴建,采取市场化运营方式,形成了明显的聚集效应。(见表1)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3、人力资源队伍迅速扩大。据调查,我国设计从业者年龄结构主要在20至30岁之间,所占比例达到93%。地域分布主要经济发达城市。其中,华北、华东、华南地区分别为24%、22%和20%,西南和东北地区分别占8%,西北地区为4%。目前,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区的设计从业人员迅速增长。2009年,北京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深圳超过5万人;广州从业人员约45000人,其中设计师约21000人;上海工业设计人员已近万人,人才集聚优势明显:无锡各类设计研发人员2000多人。2006年全国设有工业设计的院校其260多所,相当于2000年的2倍,每年毕业生数万人,为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和管理人才支撑。

(二)企业设计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1、企业设计创新意识逐步增强。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绝大多数企业认为设计创新十分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提升企业竞争力;②提升品牌价值;③扩大企业业务规模;④节能降耗;⑤降低成本;⑥提升品牌国际竞争力;⑦开拓国际市场;⑧提升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⑨提高企业利润;⑩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企业使用外观设计占全部工业设计比重通常在50%以上,使用实用新型专利通常在40%以下。

2、企业专利拥有量快速提高。据调查,我国大约70%的工业设计活动在制造企业内部。2009年我国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发明三项专利授权量分别为249701件、203802件和128489件,分别相当于2001年的5.73倍、3.75倍和7.88倍。其中,2009年的国内外观设计授权量占外观设计专利权量总量的93.8%。(见图1)

3、企业运用工业设计开拓国际市场、创建品牌的能力增强。海尔、联想、TCL、一汽、吉利、奇瑞等—批制造企业通过设计创新使产品进入了国际市场。海尔集团2006年用于设计费用的投入达到8亿元,在海外建立了8个设计分部。联想集团创新设计的“天禧”电脑创下37.5亿元的产值,公司专业设计人员100多人,年设计费用投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分别在美国、日本建立了设计中心。广东东菱集团以生产出口小家电为主,通过设计创新销售收入明显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2000至2005年,工业设计投入超过3000万元,企业销售额年均增长率超过55%,专利数量增长5倍。

(三)工业设计公司逐步壮大

1、设计业务领域不断拓宽,产业链不断攀升。我国工业设计公司多数是2000年以后成立的,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沿海发达地区,服务领域已经覆盖通讯产品、医疗机械、家电、交通工具、家具、玩具、服装等各个行业。设计公司除主要从事产品设计外,还向视觉传达设计、信息交互设计、会展设计、服饰设计、环境设计、包装设计、工程设计以及设计管理与咨询等领域延伸。除主要从事外观设计外,逐步向结构设计、功能设计、工艺设计等价值链高端环节拓展,部分公司产业链已经向上游的产品开发和下游的制造业领域(ODM)延伸拓展。

2、人才优势和体制优势明显。工业设计服务业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目前,设计公司大学生人数一般占公司员工总数的70%以上。工业设计公司具有较强的体制活力。民营和股份制企业占90%以上。运营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主要有:自由职业设计顾问公司、政府投资的设计公司、院校工作室等模式。

3、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在手机、电子产品、汽车等设计领域逐步形成了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设计公司。尤其是手机行业出现了龙旗、德信无线、中电赛龙、希姆通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公司,2006年,这四家公司的营业额分别为19.8亿元、6.5亿元、4亿元、3.8亿元。毅昌、嘉蓝图、浪尖、中信国华标识、同济同捷、指南、龙域、洛可可等一批设计公司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技术优势,获得了国际设计大奖,广泛承接政府、国内大型企业、跨国公司的设计业务。

(四)工业设计对外开放程度显著提高

1、跨国公司在华设计机构明显增长。2000年之后,跨国公司设计机构进入我国速度明显加快,索尼、三星、摩托罗拉、诺基亚、通用汽车、大众汽车、现代汽车等大型跨国公司都在中国相继建立设计研发中心。这些设计机构涉及通信、计算机、家电、装备制造、汽车、照明等产品领域。从成立动因来看,一方面是跨国公司为了不断提高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必须进行本土化设计: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中国人力成本优势。从服务对象来看,主要为海外母公司开拓本土市场服务。

2、外资设计公司在华经营逐步活跃。据调查,外资设计公司在中国设立子公司主要基于靠近当地市场、节约成本和利用本地设计人才。外资设计公司在华经营具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以承接本土设计业务为主,尤其是国内大型品牌企业成为其主要客户。二是国际化程度高,承接海外业务主要来自美国、意大利、德国、韩国、印度、东欧、俄罗斯以及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三是本土化程度提高。目前外资设计公司除少量高层管理人员由母公司委派外,本土化程度一般达到70%以上。

3、工业设计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迅速。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已经成为国际设计服务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2006年对外设计咨询业营业额为3.3亿美元,是2001年的5.2倍,2008年增长为近4亿美元。承接国际设计外包业务已经覆盖电子信息、汽车、通讯设备、医疗器械、家电、玩具以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

(五)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设计产业带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环渤海(以北京为中心,向大连、

青岛等地扩展)、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向杭州、宁波、无锡、太仓等地扩展)、珠三角(以深圳、广州为中心,向东莞、顺德等地扩展)三大设计产业带的布局。通过为三大经济圈提供设计服务,提升了区域制造业的竞争力,同时,依托区域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实现了设计服务业的发展。未来,设计产业发展空间将逐步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扩展,由东部沿海城市向内陆城市延伸,逐步形成以三大设计产业带为支撑,带动内陆地区、中西部地区设计服务业发展的格局。

(六)十二五时期将呈现良好发展趋势

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设计服务业将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第一,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工业设计发展提供了服务需求。城乡消费者购买力的提高,尤其是用于文化、时尚、娱乐消费的支出增加,标志着对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创意产品的需求提高。第二,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为工业设计提供了市场空间。我国制造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结构升级的任务迫切,促使制造商更广泛地使用工业设计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品牌知名度。同时,跨国公司对本土化设计研发的需求增强,扩大了我国设计服务市场。此外,我国企业国际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为了开拓国际市场、对设计服务需求将不断增加。第三,政策不断优化,为工业设计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中央和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发展工业设计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自主创新的抓手,制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推动行业发展。第四,我国服务业深化对外开放,为加速国际设计服务业转移提供了有利机遇,跨国公司设计服务业进入我国的速度将继续加快,我国承接国际设计服务外包发展将更加迅速。

三、提升我国工业设计静力的政策措施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设计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应把发展工业设计纳入国家创新战略体系。积极建立和完善设计创新体系,加大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完善法制框架和知识产权体系,改革传统的设计教育制度,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体系,提高工业设计的整体发展质量和速度,增强工业设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力争未来五年,着力提高交通工具、装备制造、航空航天、造船、纺织、电子消费品、医疗设备等重点领域的设计创新能力,提高工业设计改造传统产业的能力,增强企业设计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设计公司。

(一)加强组织规划和产业政策扶持

1、国家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组织规划和引导

国家设立专门机构对工业设计加以规划和引导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美、英、德、日、韩及我国台湾地区在振兴工业设计时期,政府都设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制定国家工业设计发展规划,实施行业管理和指导等。为此,建议设立“国家设计委员会”,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有关部委共同组成,主要职能是制定中长期国家工业设计发展规划并指导实施,制定产业发展促进政策,实施行业宏观调控等。建立部际联系会议制度,协调有关行业发展重大问题。

2、加大财政、税收和资金政策支持

第一,在税收方面,设计企业税收可视同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其优惠政策;鉴于我国工业设计处于起步阶段,可适当延长减免税期限。积极探索营业税减免、设备费增值税抵扣等改革。第二,设立工业设计发展专项基金。主要用于补贴、资助设计公司承接国内外重大设计项目,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开展国际商务谈判、开拓国际业务渠道等活动,鼓励设计公司为国内中小制造商服务,鼓励设计师培训、与国外设计机构交流、举办国际论坛等提高设计人才素质的活动,奖励重大的设计创新项目以及获得国内外大奖的设计作品和团队。第三,融资信贷支持。政府应提供必要的信贷和担保支持,为设计公司迅速扩张和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鼓励一些主营中小企业业务的商业股份制银行为设计公司提供融资便利;积极支持条件成熟的设计公司上市融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工业设计领域。

3、建立工业设计市场准入制度

国家有关部门应会同行业协会制定工业设计市场准入标准,对于设计公司资质、设计师从业资格进行相应规定。对于一些资质差、质量低、缺乏行业道德,在业内造成不良影响的设计公司要予以清理。

(二)加快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设计专业人才

1、积极探索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教育模式。使设计教育与市场需求同步、与国际趋势接轨,是我国高等设计院校体制改革的重点。目前,我国设计院系每年毕业大学生、研究生数万人,但学生毕业后能够在设计岗位工作的只占少数。—方面是毕业生就业困难,另—方面则是设计机构寻找人才困难,反映出院校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企业需要。为此,应在工业设计专业规定课程的设置中,进一步普及创新理念和创新意识教育。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动态调整课程设置。与设计公司、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基地,推动产学研相结合。

2、加强职工在岗培训。设计公司应投入一定经费,组织在岗人员培训,以适应工业设计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企业培训经费可免低所得税,财政可给予适当补贴。岗位培训应该做到普及化、经常化和制度化。有条件的设计公司可以聘请国外设计师参与设计项目,带动本公司设计师的成长。其次,利用国际交流机会,组织设计师出国培训,迅速掌握国际设计的新趋势、新进展,掌握新的行业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商务谈判知识等。此外,设计公司还可与高校联手进行职工基本技能的培训。

3、建立社会培训体系。及时为企业培训各种“量身定做”的设计人才。社会培训体系的资金来源可采取政府资助与社会资本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机构应主要由行业协会承担,可动员民间设计教育机构、咨询机构广泛参与,建立起社会培训网络。

4、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建立设计师职称资格评定体系,以鼓励设计专业人才爱岗敬业,稳定和扩大设计专业人才队伍。政府设立人才奖励基金,用于奖励为我国设计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设计师和设计管理人才。积极引进海外优秀工业设计人才回国创业,并为他们在出入境、户籍、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便利。

(三)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第一,适当调整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标准。现行法律存在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标准过高、标准模糊等问题,利于模仿行为存在。第二,综合运用专利、版权、著作权等各种保护手段,更有效地保护设计创新成果。第三,改变目前专利申请周期长、手续复杂、效率低等状况,简化申请手续,缩短申请周期,切实提高专利审查效率,延长专利保护时间。第四,降低维权成本,有效遏止侵权行为。加大对设计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可借鉴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做法提高罚金标准。第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教育,提高企业、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计公司设立知识产权机构,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引导企业、设计机构依法建立商业秘密管理制度。

(四)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政府有关部门应投资建设各种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各地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园区应加强网站建设、数据库建设,购置快速成

型、计算机、软件、测试等专用设备。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等各类资本进入,鼓励集群龙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相关机构参与投资运营。对于民营资本建立的各种公共服务平台,政府尤其要给予资金补贴、税收政策优惠等方面的支持。要充分发挥网站等信息化服务优势,解决设计公司所需的各种国内外业务信息:有针对性地搜集主要国家的文化、法律、行业规范等信息,为设计公司承接国际业务提供便利;加强工业设计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动设计成果产业化。

(五)加强设计产业园区建设

设计产业园区对于聚集企业、增强规模效应、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要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提高信息化服务质量,为入园企业登记注册,以及举办展览、开展业务交流等提供便利;不断完善政府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效率,降低入园企业的服务成本;严格设计企业入园标准,提高入园企业设计专业化水平,使园区真正成为设计服务企业聚集度高、质量好,产业带动能力强的产业示范区。

(六)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设计企业

1、积极发展国际设计外包。政府应加强信贷、上市融资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一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具有较强承接国际设计外包业务能力的公司迅速扩大规模,提高国际化运营能力,提高企业品牌的国际知名度,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国际化设计企业。

2、加强国际合作。通过与国外设计机构的合作,建立国际设计战略联盟,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共同承接国际设计业务。政府可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国际论坛、国际展览等机会为国内设计公司与跨国公司互动交流提供便利。

3、支持国内设计公司走出去。支持有条件的设计公司到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或并购海外设计公司,整合全球设计资源,扩大全球经营规模,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对于设计公司开展境外服务,政府应给予税收优惠以及贷款、外汇兑换等方面的支持。

(七)提高企业设计创新能力,积极培育国内设计市场

企业是使用工业设计的主体,推动企业更广泛地使用工业设计,对于培育设计市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不断提高企业使用设计的意识。注重加强设计机构建设和设计费用投入,逐年扩大设计费用。对于有条件的大企业,应鼓励设立海外设计中心,或通过收购海外设计机构壮大设计团队。

2、倡导制造企业与设计公司合作。加强两者合作,既能够提高国内制造企业设计创新水平,也为本土设计公司发展提供市场空间。从全球设计发展趋势来看,专业化分工导致设计服务外包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应鼓励国内企业购买设计公司的设计产品,对于为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设计产品的设计公司,政府可给予适当补贴。

3、积极引进海外设计公司。近年来,国外设计公司正逐步进入中国市场,这些海外设计公司主要承接本土企业业务,对于提升本土企业技术水平、品牌效应、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较强的技术外溢效应,扩大了就业,促进了中国设计市场的繁荣。因此,应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服务,放宽准入门槛,加速海外设计机构转移,尤其要吸引一些全球著名的设计公司设立子公司。

作者:王晓红

第3篇:《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

编者按:1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官方网站上正式对外发布了《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同日,纺织行业的另外两个规划《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产业用纺织品“十二五”发展规划》也一并发布。本刊编辑部综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的观点,对《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解读。

《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在经过多轮论证和修改之后,于1月1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对外发布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发布《规划》时指出,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产业。为贯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 — 201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推进纺织工业由大变强。

一、在三个层面凸显纺织行业地位

对于纺织工业的定位,是规划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在国内繁荣市场、吸纳就业、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际上也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行业。

2010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量4 130万t,占到全球50%以上;纺织品服装出口2 065亿美元,占到全球同类贸易的30%以上;全行业就业2 000万人。纺织工业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的同时,长期发展中积累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續以及对外界环境变化不适应等问题也日益显现,突出表现在创新能力不足,研发设计和营销能力弱,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不合理,部分行业同质化竞争现象比较严重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纺织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由大变强的重要时期。“十二五”时期纺织工业有发展的机遇,但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也更加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加,需求低迷将成常态,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面临发达国家在高端领域的控制和发展中国家在中低端领域低成本竞争的双重挤压。从国内看,成本上涨、资源、环境等要素约束成为重要挑战。

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给纺织工业明确地位,提出了纺织工业是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认为,纺织工业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性,在今后一个时期还可以从“民生保障、发展潜力、文化建设”等 3 个层面得到体现:从民生角度看,纺织工业是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永恒产业,中国有13亿人口的市场,中国人的穿衣问题应该依靠自己解决,同时纺织工业仍是吸纳就业的重要行业;从发展潜力看,纺织工业是新技术应用密集的行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技术纤维、产业用纺织品应用范围广阔;从发展文化产业的角度看,纺织产品尤其服装服饰是引领时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播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因此,纺织工业发展在我国有基础、有潜力、更有必要。但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纺织工业的转型升级,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纺织工业的持续发展。

二、转变发展方式的五大标志

根据纺织工业发展现状和纺织工业的总体定位,《规划》确定了“十二五”纺织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就是“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和两化融合为支撑,以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以完善价值链和可持续发展为重要着力点,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绿色环保、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纺织工业体系,为2020年实现纺织强国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转变发展方式是“十二五”纺织工业发展的核心要求,具体来说,要从 5 个方面实现转变。

一是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引导行业把发展重点集中到结构优化和提高质量效益上来,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是由追求产业链完整向完善价值链转变。当前纺织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产业链中制造环节的完整配套,而作为价值链两端的研发设计和营销网络建设依然是薄弱环节,对此,今后要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品牌建设、人才培养、企业管理等方面软实力的建设。

三是由东部主导向东中西部协调发展转变。产业转移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于保持和提升我国纺织工业整体竞争力,通过推动产业转移,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优势互补。

四是由开拓国际市场向扩大内需转变。切实把握实施扩大消费需求战略的重要机遇,引导行业利用好两个市场,在巩固国际市场的基础上,注重国内市场的开拓。

五是传统产业提升与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并重。加快棉纺、毛、麻纺、丝绸、印染、针织、服装、家纺等传统加工业的升级进步,同时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有力机遇,将高技术纤维、高端纺织装备及产业用作为行业新的增长点加强培育。

三、五大目标突出产业结构优化

《规划》确定了总量保持平稳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品牌建设实现新突破、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再上新台阶等 5 个方面的目标,体现了规划要实现这 5 个方面的转变。从指标的变化上,与“十一五”相比,总量增长的速度明显下调,创新能力、结构优化、品牌建设、节能减排的指标均有所增加和细化。

行业保持平稳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速由“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2.6%调整为增长 8%,纤维加工总量增速由“十一五”年均增长9.5%调整为4.5%。总量指标的设置主要体现了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要引导纺织行业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质量、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上来。

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结构调整指标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内外市场结构 3 个指标。与“十一五”相比,增加了区域结构、内外销市场结构两个指标,并且指标数值变化幅度较大。

产业结构上,将产业用纺织品在纺织纤维加工总量中的比重由20%提高到25%,总量达到1 290万t,净增量占纤维加工总量净增量的48%。“十一五”期间,产用纺织品占全部纤维加工量的比重由13%提高到了20%,“十二五”时期达到25%是比较高的指标,这个指标已经接近欧洲平均水平,从加工规模上也位居全球前列。

区域结构上,规划提出中西部地区纺织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纺织产值的比重由17%提高到28%,虽然该指标是指导性的,但体现了纺织行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产业转移的政策导向。2011年1—11月中西部纺织工业产值比重已经接近20%,“十二五”开局第一年提高了近 3 个百分点。

内外市场比重上,提出了规模以上企业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由18.6%下调到14%,也就是内销产值比重提高到86%。扩大内需是国家“十二五”时期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也是纺织工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要增强内需对纺织增长的贡献率,逐步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2011年末,规模以上企业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比重为17.2%,下降了1.4个百分点。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是行业技术进步水平的综合指标,“十二五”期间提出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0%,高于工业增加值增速。研发投入是此次规划增加的指标,提出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由不足 1%提高到 1%以上,研发投入是实现创新的基础保障,是衡量一个行业创新能力的基本标志,2010年我国化纤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了 1%的水平,但传统纺织业只有0.55%,服装行业更低。必须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品牌建设实现新突破:本次《规划》对品牌建设提出了具體指标要求,拥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是建设纺织强国的标志性指标。《规划》提出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3 ~ 5 个,国内市场知名度较高的知名品牌100个,品牌产品出口比重达到25%。近些年,纺织服装企业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部分品牌也开始了国际化进程,我们希望再经过几年努力,能够实现品牌建设的新突破。

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再上新台阶:关于单位增加值能耗指标,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也是比较高的水平。“十一五”期间,纺织工业通过技术改造,调整结构,加强管理等措施,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了32%,纺织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已经大大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再降低20%,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关于污染物减排指标,是本次规划新增的指标,对纺织工业来说是比较艰巨的指标,纺织工业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十二五”排放总量要下降10%。“十一五”期间,纺织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由2005年的33.8万t下降到2010年的31.5万t,累计下降幅度不到 7%。“十二五”期间在纺织生产总量继续增加的情况下,排放总量要下降10%,任务也是比较重的。

第三个指标是再利用纤维总量由400万t增加到800万t。实现纺织品的回收再利用是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纲要的任务,实现废旧纤维和纺织品的回收利用不仅是保护环境的需要,也是有效弥补国内原料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废旧纤维和纺织品再利用主要是聚酯切片,纤维和纺织品还不多,《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初步建立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体系,制定再利用的技术路线图,实现废旧纺织服装的资源化。

四、九大重点任务促进行业协调发展

《规划》提出了 9 项行业重点任务措施,分别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升级、加强品牌建设、加强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推动产业集群升级、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提高行业国际化水平、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加强企业管理。同时还确定了 4 个行业发展重点领域,包括新型纺织纤维材料、高端纺织装备制造、产业用纺织品和传统纺织行业技术提升重点。

这 9 项任务可以汇总为 3 个方面:一是以调整结构为主攻方向,促进纺织工业全面发展;二是以技术进步作为重要支撑,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三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提升纺织工业发展后劲。

(1)以调整结构为主攻方向,促进纺织工业全面发展

首先,要坚持内需战略,开拓两个市场。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国际市场和国内农村市场。目前,占人口54%的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是城镇居民的18%,城镇化率的提高将直接带动衣着消费的更快增长,因此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我国纺织品服装国际市场份额超过30%,“十二五”时期的重点任务是优化国际贸易结构、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支持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改变纺织出口过度依赖发达国家市场的格局,实现国际市场多元化。

其次,通过产业转移,优化区域布局。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非常明显,企业和产能大量集中在东部地区,2010年,位居前列的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福建五省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4.5%。“十二五”时期的重点是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有序引导纺织产业转移,促进东中西部稳步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率先实现向价值链高端转型升级,中部地区要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体,加强加工制造和产业配套能力,西部地区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棉、毛、丝以及民族特色产业,并注重边贸出口型纺织服装加工基地建设。东北地区利用枯竭型城市富裕劳动力以及现有的纤维材料、装备等产业基础发展相关产业。

最后,要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竞争实力。形成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是实现纺织强国的必然要求。纺织行业中小企业数量超过90%,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弱,不少企业管理水平依然比较落后,部分纺织企业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战略和定位不明晰、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化纤、纺机、产业用纺织品产业集中度,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通过创新大中小企业协作发展的新模式,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以技术进步作为重要支撑,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是首要问题。在原创关键技术、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标准体系等方面,我国长期以跟踪和模仿为主,与建设纺织强国相适应,提升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是纺织工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基础,是纺织工业“十二五”时期的首要任务。通过共建实验室、建设重点领域技术联盟等形式,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行业科技创新机制;注重产业基础科学研究和纺织标准体系建设,为自主创新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纺织标准体系;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在海外建设或并购研发机构、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开发,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其次,要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行业科技水平。针对纺织工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支持和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特别在印染后整理、高端纺织机械、高新技术纤维和产业用纺织品等领域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纺织工业,提高生产效率、丰富产品品种、提高产品档次;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机遇,促进纺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合;推广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和物联网应用技术,提升纺织工业信息化水平。

加强质量管理,创建自主品牌也是重要方面。推进质量和品牌工作,是满足内需实现消费升级的客观要求,是纺织工业在国际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产业附加值、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在国内外确立可信赖的产品质量信誉;加强设计创意机构建设,培养设计师队伍,提升产品设计水平;加强市场开发与培育,创新营销模式,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鼓励品牌企业“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促进企业建设国际化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品牌寻求法律保护。实施品牌建设重点工程,推进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纺织服装自主品牌。

(3)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提升纺织工业发展后劲

首先要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纺织工业发展迅速,对各种资源的刚性需求及废水排放总量始终处于上升趋势,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纺织工业必须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对资源的增长需求、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实现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具体做好以下工作:完善企业能源三级计量管理制度,推进能源合同管理和清洁生产审核;加快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及推广应用;逐步建立健全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体系,推广高效、低成本纺织制品回收再利用技术,再利用纤维用量由400万t增加到800万t;重点推进棉纺织、印染、化纤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实施节能减排示范工程,使纺织工业单位能耗在“十一五”累计下降32%的基础上,再下降20%,大类产品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次要稳定职工队伍,加强人才建设。纺织工业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级管理人才匮乏的现象明显。受劳动环境和待遇的制约,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纺织工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严重。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是建设纺织强国的重要保障,《规划》提出了 3 个层次的人才队伍建设任务,即科技创新和战略管理的领军人才,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管理等专门技术人才和专业技能人才。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习培训基地,提高职工技术水平。采取有效措施,稳定职工队伍。

最后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现代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纺织工业的重要特色,目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命名试点的纺织产业集群近180家,其经济总量占全国纺织经济总量的40%左右。但是,纺织产业集群也存在区域分布不平衡、区域品牌影响力弱、公共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要发挥资源要素优势,完善产业配套,继续引导纺织产业集聚发展,按照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功能完备的要求,建设现代产业集群。

五、化纤新材料、产业用纺织品成为新亮点

《规划》特别提出了化纤新材料是未来纺织行业发展的技术制高点,也是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工业和信息化部还编制了化纤工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更加具体地提出了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目前化纤已经占到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70%以上,化纤不仅是纺织工业原料的基本保障,也是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基础。化纤规划提出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攻方向,以满足个性化、差异化人们生活需要和产业用纺织品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强化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化纤产业,全面提高化纤工业的综合竞争力。到2015年末,化纤产量达到4 100万t,化纤差别化率达到60%,高性能纤维总产能达到16万t。

化纤行业确定了 3 个重点发展方向:第一,大力促进常规产品优质化,提升产品附加值。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化纤工艺、装备及生产自动化控制水平,积极推广原液着色纺丝技术,加强化纤与下游应用的联合开发,加快发展高仿真、功能性、多功能复合等差别化纤维,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第二,努力提升高性能纤维产业化水平。注重高性能纤维行业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设产学研用创新平台、产业联盟平台,组织实施高性能纤维产业化专项工程,加速实现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产业化。第三,有力推进生物质纤维及其原料的开发。在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农作物废弃物和竹、麻、速生林及海洋生物资源等,开发替代石油资源的新型生物质纤维材料,突破纤维材料绿色加工的新工艺、装备集成化技术,实现产业化生产。

在此次《规划》中,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被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产业用纺织品也是技术性纺织品,技术含量高、应用范围广,市场潜力大,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纺织工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近些年发展较快,但存在着低端产品多,高技术含量产品少;中小企业多、具有全产业链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少;基础材料多,终端产品少,产需衔接不足等诸多问题。

产业用纺织品“十二五”发展的目标定位是:加快自主创新,加强产需衔接,完善公共服务,注重环境友好,大力提升产业用纺织品关键技术研发、产品质量控制和高端产品设计应用水平领域,使产业用纺织品成为纺织工业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重要增长极。

“十二五”产业用纺织品发展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产需衔接;以自主创新为支撑,加快技术进步;以骨干企业为依托,促进集约发展;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完善公共服务。

《规划》提出了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技术改造、完善公共服务、加强节能减排等 5 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和六大领域产品发展重点。6 个领域分别是: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包括医用组织器官材料,一次性手术衣、防护口罩等高端医用防护产品,婴儿尿布、妇女卫生用品、成人失禁用品、功能湿巾等新型卫生用品。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重点开发耐高温袋式除尘滤料,复合过滤材料、中空纤维及膜材料、医药化工食品造纸等过滤用纺织品;土工与建筑用纺织品,重点开发高强定伸长土工布功能性土工布、土工膜或格栅,生物可降解天然纤维土工布、复合土工布膜,具有光纤传感和相关监控功能土工织物,轻型建筑用永久性膜结构材料、防裂、内墙保温节能、隔声阻燃材料、建筑室外遮阳材料);交通工具用纺织品,重点开发车内座椅内饰面料、车用其他纺织材料、多功能篷盖材料;安全与防护用纺织品,注重防弹防刺纺织品、防爆、防生化、防辐射、阻燃隔热等功能性防护服装和消防救生用纺织品开發应用;结构增强用纺织品,重点开发传输用骨架材料、风力发电叶片用骨架材料、航空航天及电网传输用骨架材料等。

六、多项政策保障措施确保规划目标实现

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需要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各级政府共同努力,协调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环境。《规划》提出了 6 个方面的政策和保障措施,包括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发挥财税政策作用、用好金融支持政策、改善贸易环境、强化标准工作、加强原料保障、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等,重点是落实好已有政策。

如财税政策,中央设有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将对规划中列出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特别是化纤新材料与产业用纺织品,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品牌建设与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关于质量品牌建设。品牌建设的主体是企业,但政府部门在推进自主品牌创建工作中的作用不可缺失,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和有关协会已建立了共同推进服装家纺自主品牌建设的会商机制,主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品牌创建的外部环境,包括公平规范的国内市场环境,发展、消费、宣传、保护自主品牌的社会环境;二是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要建立和完善质量检测、信息咨询、对外交流、研发设计、品牌推广和设计师培训等公共服务体系,为企业创建品牌提供支撑;三是支持品牌企业提升综合实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品牌经营管理水平,培育品牌文化,推动形成一批国际化品牌。

关于改善贸易环境方面。保持出口退税政策的相对稳定,改善进出口管理、通关便利化、外汇管理等贸易环境,丰富和发展外汇市场产品,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提供市场工具,稳定出口份额。支持企业走出去,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加快我国纺织企业国际化步伐。

在原料保障方面,改善棉花宏观调控机制,促进国内外棉价基本接轨;加强天然纤维原料基地建设,促进天然纤维原料的产业化生产。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适度发展乙二醇、己内酰胺等原料项目建设,提高化纤原料保障能力。

第4篇: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河南省鹤壁市人民检察院

节能减排规划

(2011-2015)

鹤壁市人民检察院“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领导小组

为贯彻落实全省公共机构节能减排会议精神,全力打好

公共机构节能攻坚战,确保“十二五”任务的顺利完成,经市院党组研究决定,成立鹤壁市人民检察院节能减排领导小组。

组长:田保增 市院党委副书记、副检察长

副组长:孙青海 市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

成员:胡希省、张春、程焕章、鲁宏程、王朝晖、

李松志、苗雨、石春生、管明卫、葛立新、

齐长城、黎玉普、蔚海红、王玉堂、许文生、

李恒军、李爱生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任:孙青海

副主任:王玉堂

成员:侯景友、左小平、郭东鹤、赵相生

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本规划的地域范围为阿坝州13县;规划的企业:州域各级商业中心、州域专业市场、各县商业街(区)、州级大型零售商业、州级大型宾馆和餐饮业。

规划的规模范围(指单体设施建筑面积,以下同):

1、超市(含综合超市、仓储式超市):2000平方米以上;

2、购物中心:10000平方米以上;

3、大型专业店:2000平方米以上;

4、百货店:5000平方米以上;

5、专业餐饮店:2000平方米以上;

6、农贸市场:1000平方米以上;

7、专业市场:10000平方米以上。

二、阿坝州商贸流通领域节能减排的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流通服务业发展方式,开展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健全法规,完善政策,加强管理,强化宣传,形成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企业充分发挥作用的流通服务业节能减排工作格局,建立流通服务业节能减排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流通服务业节能减排水平。

三、阿坝州商贸流通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

工作目标: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形成流通服务业节能减排政策促进体系;推动重点节能减排技术在流通服务业广泛运用,培育一批节能减排示范企业;争取5年内,在全州建成一大批节能型大型商场、超市和绿色饭店;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经营模式和消费模式,为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做出贡献。

四、阿坝州节能减排相关任务

(一)推动商业企业(市场)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对现有商用建筑进行保温、隔热及采暖、通风、空调系统等方面的能效系统设施改造;重点推动企业做好照明、空调、电梯、冷藏及其他耗能设备的节能工作,严格控制商业建筑物装饰性景观照明能耗;开展合同能源管理,运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二)加大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力度。加强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的宣传引导,积极推广节能型家电,淘汰耗能高产品,鼓励购买低能耗产品。同时,积极建立和完善现代化废旧汽车、家电回收拆解体系,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水平,促进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和社会整体向高效能、低排放方向加速转型。

(三)进一步做好抑制商品过度包装和限制塑料袋使用工作。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规范商品包装,引导流通企业不采购、不销售过度包装商品。通过完善规章标准、督导检查、多种形式宣传等途径,扎实推进“限制塑料袋”工作。

(四)推进餐饮服务业节能减排工作。推动创建绿色饭店,节水节电,降低能耗。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等一次性用品。严禁餐饮企业采购、使用地沟油和非正规来源食用油,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餐厨垃圾的分类回收和集中处理,探索餐厨垃圾和地沟油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在洗浴、洗染、洗车、美容美发等耗水量大的行业,广泛采用节水、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降低水、电资源消耗。

(五)积极促进生产和消费环节节能减排。充分发挥流通服务业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作用,引导生产企业生产节能产品、使用节能材料,限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耗能高、污染重的商品进入市场。倡导绿色消费、理性消费理念,鼓励零售企业向消费者推介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引导消费者购

买、使用节能产品,推动生产和消费模式向节能环保方向转变。

注:流通领域节能减排相关数据由待州节能减排办下达

五、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管理和统筹协调,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政策支持,指导和推动流通服务业企业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二)健全行业标准体系和能耗指标体系。抓紧制定和完善流通服务业相关节能标准与规范。各县、各流通企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地方和企业标准。同时,加强能源消耗信息管理工作,逐步建立流通服务业能耗统计、监测和分析指标体系,开展企业能耗评价工作。

(三)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按照国务院要求,各县商务主管部门要组织开展流通服务业节能减排专项检查,对商店、商场、办公楼等公共场所空调温度、限制使用塑料袋、抑制过度包装等工作加强监督和检查,切实抓好各项工作。

(四)加强舆论宣传。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宣传渠道,组织开展以节能减排为核心、倡导绿色经营、绿色消费等内容的多种形式宣传活动,努力营造流通服务业节能降耗的良好氛围。

第5篇: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

3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称《规划》)。

《规划》突出了以下重点:一是指明了煤炭工业发展方向。《规划》系统总结了“十一五”发展成就,深刻剖析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准确把握国内外煤炭工业发展形势,提出了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重点任务。二是强调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整顿关闭小煤矿,淘汰落后产能,依托科技进步,切实转变煤炭发展方式。三是明确了保障能源稳定供给为基本任务。稳步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建设大煤矿,合理安排煤矿生产建设规模,防止煤炭供需失衡,实现煤炭的长期稳定供应。四是突出了以人为本。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着力改善煤矿生产环境,注重尘肺病防治,提高职工收入水平,改善矿区民生,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贯彻好、落实好。五是强调了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力和水资源条件,做好煤炭开发布局,开发中更加注重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更加注重保护环境。《规划》确定了煤炭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布局、集约开发、安全生产、高效利用、保护环境的发展方针,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建设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保障煤炭稳定供应;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矿区环境质量,提高矿工生活水平,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

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规划》提出了“六个坚持”的基本原则:坚持煤炭工业发展与产业布局调整、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生产建设与控总量、调结构相结合,保障煤炭供应安全;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与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结合,促进煤炭产业升级;坚持开发转化与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推进高效清洁利用;坚持企业发展、接替产业发展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建设和谐矿区;坚持国内发展与国际合作相衔接,实现互利共赢。根据《规划》,到2015年,我国煤炭生产能力41亿吨,煤炭产量控制在39亿吨左右,原煤入选率65%以上;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煤炭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75%以上,千万吨级矿井(露天)达到60处,生产能力8亿吨;低热值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600万千瓦,煤矸石综合利用率75%;矿井水利用率75%,土地复垦率超过60%;节约能源9500万吨标准煤。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原煤产量35.2亿吨,同比增加2.8亿吨,增量为历史最高水平;煤炭净进口1.68亿吨,同比增长15%,实现了全年煤炭供需基本平衡。

第6篇:节能环保十二五规划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发布

中国炉具网2012-07-25作者:未知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

会议要求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确保到2015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目标。

为此,会议作出如下部署:

一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动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要推动提高能效水平。切实加强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农业和农村、商用和民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

三要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加强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污染物防治,推进农村污染治理和畜禽清洁养殖,控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推进大气中细颗粒污染物治理。

四要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倡导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规划》提出了节能改造、节能产品惠民、合同能源管理推广、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脱硫脱硝、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循环经济示范推广、节能减排能力建设等十大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实现。

第7篇:《昌平区“十二五”节能规划》编制调研材料

昌平区交通局

一、“十一五”时期交通领域节能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效,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区交通运输行业在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老旧车型方面取得很大成效。

2006年,为配合全市出租汽车租价调整工作,于4月底前将5家出租汽车企业的83辆正常运营尚未达到使用年限的夏利牌出租汽车提前退出行业,更新为环保型出租汽车。

2008年开展了客货运输黄标车的治理工作,纳入治理淘汰范围的121部黄标旅游客车中,转出39辆、治理改造47辆,报废更新8辆;按照柴汽油罐车油气回收改造要求,我区需进行改造45辆油罐车中,32辆实施改造、6辆车由于专用性强而无法改造,7辆车解体报废。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自2009年开始申报“绿色车队”工作,截止6月底,我区共批准“绿色车队”32户,运营车辆495辆。

存在问题:在交通运输行业,营运车辆占绝对多数的货运行业企业规模小,多数为一户一车。截止6月底,全区货运业户6490家,拥有各类营业性载货汽车14936辆,户均仅为2.3辆。由于规模小,资金有限,导致车辆更新周期较长,不利于节能环保工作的开展。

二、目前昌平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机动车保有量、黄标车数量,具有节能空间的方面

目前在昌平区域内运营的轨道交通线路有2条,分别是地铁5号线和地铁13号线,域内线路长度15.566公里,共设站6座;快速公交线路3条、普通公交线路136条,其中市属公交线路96条、

– 1 – 区县公交线路43条。

在区县公交线路中,由区交通局实施监管的线路为40条,运营线路全长1175公里,运营车辆436辆,14700客位。2010年上半年客运量4802.48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26.53万人次。

根据市交通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10年上半年全市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为39.3%,比2009年底的38.9%提高了0.4%。我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目前尚无比较客观的数据。按照统一部署,我市正在开展第四次交通综合调查,于年底前结束,届时将有比较客观准确的数据。

机动车登记是由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所属车辆管理所负责,故我区机动车保有量、黄标车数量等数据建议发改委协调区交通支队提供。

通过采取以下措施,交通领域还可在节能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1、政府继续推行提前更新能耗高、排放标准低的营业性车辆的资金鼓励政策;

2、继续加大对公共交通建设和运营的资金补贴,完善公交线网,提高公共交通的通达率,提高便捷性和舒适性,从而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3、对于“绿色车队”在保障通行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上的倾斜,发挥“绿色车队”在城市运行保障中的作用,提高企业组建“绿色车队”的积极性;

4、加大对“绿色车队”企业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对典型“绿色车队”企业进行宣传,增加社会影响力;

5、加大对黄标车上路行驶等违法行为的检查和处罚力度。

三、“十二五”时期交通规划

(一) 如何发展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未来的公共交通出行率

– 2 – 目标

按照全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地铁昌平线正在建设之中,线路全长31.7km。一期工程为科技园站至西二旗站段,线路长21.42km,2010年底前开通运营;二期工程为十三陵景区站至科技园站北端段,线路长度10.28km,预计2012年建成通车。

地铁8号线北延,从目前的奥林匹克公园站向北,经霍营、回龙观等地区,在朱辛庄站与地铁昌平线连接。按照建设计划,8号线北延将在2013年前完成。

地面公交方面,一是结合轨道交通建设,适时调整公交线路,实现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有效接驳;二是开通新建成住宅小区的公交线路,满足市民公交出行需求;三是通过规划和调整现有公交线路,使公交线网布局更加合理,提高线路运行效率。

预计到“十二五”末期,我区公共交通出行率可达到45%。 (二) “十二五”时期的机动车保有量 此项指标建议协调区交通支队提供。

(三) “十二五”时期是否发展新能源汽车,预计发展数量 为加强我市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促进道路运输车辆节能降耗,市交通委员会运输管理局于6月政发《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车辆参数及配臵核查工作方案》,要求自7月1日起对拟进入道路运输市场的,以汽油或者柴油为单一燃料,总质量超过3500千克的道路旅客运输车辆和货物运输车辆,按核查程序对需要核查的项目进行核查,依据车辆型号和《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核查报告》,检索交通运输部公布的《达标车型表》。对车辆型号不在《达标车型表》的车辆,终止核查,不予办理营运手续。

“十二五”期间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需被列入交通部《达标车型表》。同时将通过政策宣传等措施,引导运输企

– 3 – 业采用符合标准的新能源汽车。

(四) “十二五”时期高能耗车辆(黄标车、公交车、出租车等)淘汰更换的计划

1、出租汽车淘汰更新计划

在我区进行工商登记的出租汽车企业有7家,拥有出租汽车1876辆;个体出租汽车经营者23户,拥有出租汽车23辆。目前出租汽车企业所拥有的在用车辆全部为2005年以后更新,按照出租汽车使用年限8年的规定,在用出租汽车将于2013年开始进入新一轮更新。个体出租汽车中目前尚有10辆车登记日期为2003年,将于2011年到期更新。

2、公交车淘汰更新计划

区内公交行业,北京万佳通客运有限公司在用车辆中,黄标车目前尚有84部,其中国I排放标准49部、国II排放标准35部,将于2011年年底前全部更新为国IV以上排放标准的绿标环保车型;个体经营者所属18部运营车辆,除2部于2013年行政许可到期外,其余16部运营车辆的行政许可将于2010年11月底到期,营运车辆退出运营。

3、旅游客运车辆淘汰更新计划

经过2008年奥运会前的车辆提前淘汰和尾气治理改造,目前我区旅游客运行业在用营运车辆全部为达到国III排放标准的绿标车。企业将根据车辆使用年限及技术状况,安排车辆的淘汰更新。

4、货运车辆淘汰更新计划

在纳入行业管理的货运车辆中,有5040辆为2006年1月1日前进行车辆登记的国II排放标准的黄标车,其中2000年1月1日前登记的营业性货车为610辆。此部分车辆由经营者根据车辆使用年限规定和车辆技术状况逐步予以淘汰,同时政府部门通过宣传和组建“绿色车队”补贴等相关政策,引导企业提前更新黄标车。

– 4 – 说明:由于工作职能的关系,我局不掌握属黄标车范围的社会车辆的相关情况。

(五) “十二五”绿色车队建设计划

根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组建城市货运保障绿色车队工作的实施意见》(京交协发„2010‟118号)的精神,2010年全市在现有“绿色车队”车辆规模基础上,增加绿标车5000辆,至2015年实现组建5万辆规模“绿色车队”的目标。2015年前,各行业要实现本行业货运需求应急物资保障全部由“绿色车队”企业承担运输服务,日常物资保障的70%由“绿色车队”企业承担运输服务。

通过政策倾斜、资金补助和加强宣传等措施,积极引导货运企业组建“绿色车队”,“十二五”期间争取我区“绿色车队”货运车数量达到2500辆的规模。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 5 –

第8篇:杭州市"十二五"建筑节能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杭州市新建建筑全面实施节能50%标准,执行率达到100%,建筑节能工作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不断完善, 绿色(低碳)建筑创建工作开始启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不断拓展,建筑能耗监测试点成果显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试点有序推进。全市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各项工作

2006年以来,我市颁布实施了《杭州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制定出台了《关于杭州市建筑节能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创建"绿色建筑"工作的指导意见》、《杭州市建筑节能设计节能专篇技术要点》、《杭州市建筑节能施工方案》和《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导则(暂行)》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政府规章,初步形成了我市建筑节能工作的政策、规章和标准体系,有序引导全市建筑节能各项工作的开展。2006年12月,我市获全国"十五"期间建筑节能工作集体先进称号。"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实施建筑节能工程3500万平方米,完成省级以上建筑节能示范项目约350万平方米,其中中国水利博物馆、达利(中国)有限公司大规模太阳能热系统工程等15个项目获国家级示范。

(二)逐步拓展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

本着因地制宜和杭州特点,重点推进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地热能应用的示范工作,在全国率先实施"阳光屋顶示范工程"。"十一五"期间,全市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达35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项目21个(装机容量20.55兆瓦)。地源热泵建筑应用面积150万平方米。我市北秀蓝湾和中节能产业园区等29个项目被列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和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累计获中央财政专项补助约3亿。2009年建德市被列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市"。

(三)绿色(低碳)建筑创建工作开始启动

2010年,我市开始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建筑的创建工作,组织编制了"杭州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导则",指导我市以建筑节能为重点,"四节一环保"为主要特征的绿色(低碳)建筑创建工作。金都房产集团开发的杭州城市芯宇项目、中节能产业园内绿色科技馆项目获得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三星标识认证。西溪湿地的中国湿地博物馆获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授予的 LEED 绿色建筑"金奖"认证。杭州科技馆、奥体博览中心等一批工程正按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建设。

(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能耗监测取得阶段性成果

2008年以来,杭州市开展政府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试点和全市建筑能耗系统平台建设。完成了市政府综合办公楼等60余幢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结合杭州市庭院改造,实施了468个庭院,2614幢房屋建筑节能改造。实施了浙江省建科院办公楼和黄龙饭店等30余幢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

二、面临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形势分析

"十二五"期间,是我市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节能建筑向绿色(低碳)建筑跨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1、从国际发展看,随着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关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在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中,旨在降低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的"低碳"发展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同,成为新时期人类发展的目标。

2、从国内发展看,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在节能减排的工作中,建筑行业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

3、从杭州城市发展看,到2020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50%左右。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人口改善居住条件的有效需求在不断增加,到2015年我市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新增城镇人口住房供应需求量巨大,建筑用能占社会总能耗比例将逐年增长。随着杭州市被列为全国低碳示范城市,创建绿色低碳建筑对建设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建筑节能特别是创建绿色(低碳)建筑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所面临的艰巨而繁重的任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建筑节能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杭州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于2006年颁布实施,但随着建设低碳城市和我市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和绿色(低碳)建筑的创建对建筑节能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2、建筑节能产品质量和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有待加强。适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的经济、适用、可靠的围护结构节能技术体系还不够成熟;保温材料的耐久性、防火性能、施工与检测手段等配套技术研究相对滞后;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和绿色低碳建筑应用技术、中水回用以及高效节能建筑设备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3、建筑节能激励机制和投入机制有待健全。目前我市尚未完善有效的建筑节能经济激励措施,对建筑节能产品生产型企业和技术应用型企业缺少具体可操作的激励政策,建筑节能工作还主要依靠政府强制推动,缺乏通过政策引导逐步形成推动建筑节能的市场机制。

4、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有待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由于政策、技术、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尚处于试点阶段或小范围使用阶段,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

5、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有待加大。现行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投融资渠道单一,仅靠中央财政和地方各级政府资金引导的模式难以完成量大面广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同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业主不愿承担建筑节能改造资金,影响了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开展。

三、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和创建低碳城市的总体要求,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以建筑节能为重点,以绿色(低碳)建筑为导向,大力推进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绿色(低碳)建筑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宜居低碳城市。

(二)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全面推进以实施建筑节能为重点,以"四节一环保"为特征的绿色(低碳)建筑发展,实现节能建筑向绿色(低碳)建筑的跨越。

十二五期间的具体目标:

1、新建建筑执行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率100%。其中:绿色(低碳)公共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50%以上,绿色(低碳)居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40%以上,绿色建材应用占建材用量的40%以上,建成3~5个绿色(低碳)科创基地、商务园区、产业园区;

2、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40%以上,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累计装机容量70兆瓦,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500万平方米,地(水)热泵技术建筑应用面积300万平方米;

3、制定杭州市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规划。大力推进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结合省厅确定的既有建筑能耗定额,对高耗能的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其中主城区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00%,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

4、重视节能减排型新型墙体技术的开发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产量占墙体材料总量的比重达到70%以上,新型墙体材料建筑应用比例达到80%以上。

5、加强LED和高频电磁灯等绿色照明器具的推广应用。城市道路和景观照明(含广告灯具等)在现有基础上节电20%,建筑照明在现有基础上节电15%。

四、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一)完善建筑节能法规体系

出台《杭州市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完善适宜杭州特点的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体系,规范各方主体行为,确定相关责任与义务,形成规范有序的建筑节能管理体系,从制度层面上保证建筑节能工作落到实处。

1、颁布《杭州市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

2、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管理办法》;

3、研究编制《杭州市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规划》;

4、研究制定《杭州市绿色(低碳)建筑管理办法》;

5、研究制定《杭州市建筑节能运行管理办法》;

(二)加强建筑节能科技支撑

加强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力度,推动建筑节能技术集成创新,形成较完善的适合我市不同建筑类型的节能建筑与绿色(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不断提升我市在建筑节能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加大与建筑节能基础标准相配套的技术应用规程的编制力度,提高建筑节能技术的标准化水平。

1、开展经济、适用、可靠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成套技术体系和多种形式的外遮阳应用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杭州市建筑节能设计节能专篇技术要点》;

2、开展绿色(低碳)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制定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导则和要点;

3、制定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规程,重点加强对冰蓄冷空调、地(水)源热泵技术、热电冷三联供技术的建筑应用技术研究和推广;

4、编制绿色建材目录,开展新型节能建材与绿色环保建材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5、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设计、施工和检测的成套技术研究,制定既有民用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导则;

6、开展智能控制及能效测评技术研究,制定民用建筑能耗定额标准;

7、开展建筑垃圾、建筑废弃物以及可转化成建筑材料的废弃物的再生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和应用试点;

8、加强建筑节能信息化技术研究和应用,完成"杭州市建筑节能数据库"、"基于GIS建筑基本信息及能耗数据库"、"杭州市建筑能耗实时监测系统"三个建筑节能数据库的建设并运行实施。

(三)提升建筑节能监管水平

全面执行建筑节能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严格实施建筑节能专项审查制度,强化建筑节能全过程监督管理。开展民用建筑节能评估审查,实施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加速住宅开发的精装修化,推广新建商品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模式。以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为重点,推动建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市场化机制,结合庭院改善、危旧房改造和低碳社区的创建,大力推进既有居住建筑建筑节能改造。

1、进一步加强新建建筑节能监管,新建建筑执行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率达到100%;

2、对单体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项目总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和居住建筑总建筑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的民用建筑实施节能评估和审查;

3、对新建和实施节能综合改造的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市级以上各类示范工程,实施民用建筑能效测评和标识制度;

4、有序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施省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工程40项,能源合同管理示范项目20项;

5、完成200栋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统计,150栋建筑的能源审计,100栋建筑的能效公示。

(四)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结合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金太阳示范工程的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农村)示范,以杭州市申报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为抓手,推动全市以光热、光电和地(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的全面发展。

1、实施以光热、光电和地(水)源热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40%以上;

2、实施"阳光屋顶计划",每年争取申请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应用和金太阳示范项目9兆瓦,重点加强对光电建筑应用一体化和市政设施利用的示范。到2015末,我市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累计装机容量达到70兆瓦;

3、加强扩大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在高层居住建筑中的应用,重点推广集中集热、分户储热、均衡供热、智能控制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应用面积500万平方米;

4、实施"百条道路太阳能照明计划",重点推广太阳能路灯和LED路灯的应用示范,争取35~40条列入省级计划。

5、进一步扩大地(水)热泵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应用面积300万平方米;

(五)积极创建绿色(低碳)建筑

根据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和创建低碳城市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实现节能建筑向绿色(低碳)建筑的跨越。

1、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和节约程度,重点是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实现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合理发展、基本稳定、有效控制,突出抓好各类开发区的集约和节约占用土地的规划工作。要深入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实现城市的集约用地。

2、加强建筑节水,着重抓好设计环节执行节水标准和节水措施。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强化节水器具的推广应用,要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积极推进污水再生利用、雨水利用。合理布局污水处理设施,为尽可能利用再生水创造条件。绿化用水推广利用再生水。

3、大力发展新型节能建材与绿色环保材料,积极采用新型建筑体系,推广应用高性能、低材(能)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力推广应用高强钢和高性能混凝土。积极研究和开展建筑垃圾与部品的回收和利用。绿色建材应用占建材用量的40%以上。

4、加强保护环境,积极推广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新理念,积极开展绿色(低碳)居住社区试点和推广工作。逐步采用垃圾生化处理技术,逐步实现居住区生活垃圾按照"分类分拣"袋装化进行归集处理。创建100个绿色(低碳)社区。重点开展以外墙及屋顶节能改造、路灯更换节能灯、水系统改造、和绿化改造为主的绿色(低碳)示范社区建设;

5、实施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绿色(低碳)建筑示范工程,争取15个项目获得国际LEED认证和国家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三星认证。打造大江东新城、中节能能源与环境产业园、临安绿色(低碳)科创基地等3~5个绿色(低碳)园区。

6、推广住宅全装修,争取到2015年,我市新建商品住宅一次装修率达到50%;

7、开展建筑屋顶绿化工作,屋顶绿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

(六)城乡统筹,全面推进

结合各市(县、区)的发展条件和区域特色,坚持城乡统筹,坚持因地制宜,坚持四节一环保,围绕建筑节能的总体目标,突出各县、区的地方特色,全面推进我市以建筑节能为重点、以"四节一环保"为特征的绿色(低碳)建筑的发展。

1、杭州市区。重点推进绿色(低碳)建筑,创建绿色(低碳)园区和绿色(低碳)社区。

2、萧山区。重点以建设"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完善钢结构住宅体系,实现钢结构产业转型升级。

3、余杭区。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积极培育光伏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

4、桐庐县。重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

5、淳安县。重点实施万户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计划,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

6、建德市。重点以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县(市)"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广浅表水源热泵建筑应用技术。

7、富阳市。重点发展新型节能建材与绿色环保材料,推进建材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8、临安市。重点以浙江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科技城)为依托,积极创建绿色(低碳)科创基地,为我市全面实施绿色(低碳)建筑提供技术支撑。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落实责任制

一是切实加强对绿色(低碳)建筑工作的组织领导,使之与政府开展和推进绿色(低碳)建筑的工作职责和我市实现节能减排、低碳城市建设等目标和任务相适应。二是加强对绿色(低碳)建筑目标任务情况的考核,并积极争取将绿色(低碳)建筑的工作情况考核内容。对工作开展好、成绩突出的实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效果较差的追究责任和行政问责,没有完成任务的在建设工作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加大与发展改革、财政、经济、科技、教育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力度,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方式,定期交流和研究解决绿色(低碳)建筑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并落实绿色(低碳)建筑协调机制,努力形成内外联动的工作局面。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水平

一是进对建设主管部门的主要管理人员进行以建筑节能政策法规和管理模式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提高其政策水平和监管能力。二是加强对建设、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检测等单位从业人员以建筑节能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执行建筑节能标准的能力和自觉性。三是加强对施工现场工人的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切实提高全市绿色(低碳)建筑实施能力。

(三)加强监督管理,实施全过程监管

一是进一步落实建筑节能设计专项审查制度,切实保证建筑节能标准在设计阶段的有效执行。二是强化施工阶段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落实,严格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监督。三是加强建筑节能检测能力建设,规范建筑节能实施过程中建设各方主体的行为,推动建筑节能在施工环节实施质量的提高。四是全面实施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实现对新建建筑节能的闭合管理。五是严格执行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制度,加强对违反建筑节能相关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的项目的惩处力度。

(四)实施激励政策,创新新机制

一是实行鼓励发展节能建筑、绿色(低碳)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财税政策,扩大财政资金支持节能改造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力度。二是实行政府资金补助政策,推进高耗能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三是实行鼓励、支持新型建材生产和应用的产业激励政策。四是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培育咨询服务市场,克服绿色(低碳)建筑新技术推广的市场障碍,促进绿色(低碳)建筑产业化,为企业实施建筑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五是建立绿色(低碳)建筑投资担保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建筑技术服务体系的发展。

(五)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全社会意识

一是通过各种媒体,利用展览会、公益广告、交流研讨、现场会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低碳)建筑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低碳)建筑的重要意义以及相关政策措施,普及节能知识,树立节能意识,促进行为节能,提高全社会的绿色(低碳)建筑意识。二是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讲座,开展大规模宣传活动,出版绿色(低碳)建筑科技读物,建立绿色(低碳)建筑信息网站等方式,大力宣传绿色(低碳)建筑。

(六)加强交流合作,引进高新技术

积极开展与国内外政府机构、民间团体和企业之间的双边或多边合作,通过考察访问、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及时汲取国内外绿色(低碳)建筑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继续拓展合作领域,全面开展新的合作项目,跟踪世界资源节约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科技发展动向,努力提高我市绿色(低碳)建筑的工作水平。

附录:名词解释

1、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低碳社区

低碳社区是指以社区空间为载体的活动,其碳排放降到最低,形成一种低碳生活、工作理念,通过采取低碳方式,达到减少碳排放量。

3、绿色(低碳)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4、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主要指太阳能热水(光热)系统,太阳能发电(光电)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的建筑应用。其中地源热泵包括土壤源热泵、淡水源(河水、湖水)热泵、海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等。

5、绿色建材

绿色建材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

6、新型墙体材料

新型墙体材料是指以非粘土为原料生产的,具有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节约土地和能源等特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墙体材料。

7、民用建筑节能评估和审查

民用建筑节能评估和审查是指民用建筑项目在审批、核准、规划报建前,应当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

8、建筑能效标识

建筑能效标识是指将反映建筑物能源消耗量及其用能系统效率等性能指标以信息标识的形式进行明示。

9、建筑能效测评

建筑能效测评是指对反映建筑物能源消耗量及其用能系统效率等性能指标进行检测、计算,并给出其所处水平。

10、高能耗建筑

高能耗建筑是指在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超过国家、地方标准或政府规定的节能标准的建筑。

第9篇: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

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滚动研究综述报告

2011年,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国家颁布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印发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出台了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能源局编制提出了“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水电发展规划及新能源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意见。日本发生了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后,国际上对核电发展出现不同声音。

在2010年编制提出《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电力规划研究成果纳入国家能源和电力“十二五”规划,促进电力行业科学发展,中电联2011年牵头开展了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滚动研究工作。

滚动研究按照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对电力的要求以及国家今年出台的涉及电力发展相关政策法规,参照国家能源、水电等“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的相关成果,结合国家宏观形势变化及其经济运行状况,在电力规划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分析、重点大型电源基地及智能电网发展调研、未来电力供需状况分析预测等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深入研究,提出了《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滚动研究报告》。

一、电力发展成就和存在问题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电力工业克服煤价大幅上涨、电价调整不到位、煤电行业大面积亏损等种种困难,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益,取得显著成果。“十一五”期间全国净增发电装机容量4.5亿千瓦,创造了世界电力建设的新纪录,电力发展全面支撑了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为实现“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作出了重大贡献。全面掌握特高压核心输电技术,建成投产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和±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电源结构和布局逐步优化,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明显提高,绿色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电力技术装备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体制和机制创新取得进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国际合作取得积极成效。电力工业正从大机组、超高压、西电东送、全国联网的发展阶段,向绿色发电、特高压、智能电网的新阶段转变。

电力工业发展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电力工业统一规划亟待加强,科学合理的电价机制尚未形成,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现有绿色发电比重与未来发展目标差距较大,电源基地和电网送出需要加快协调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市场化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

二、未来电力需求预测

综合考虑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影响、2011年全国经济运行与电力供需实际情况,滚动研究报告中“十二五”期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速度略有提高,“十三五”基本不变,适度调高了中西部地区用电量增速,调低东部地区增速。

预计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6.02~6.61万亿千瓦时,“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7.5%~9.5%,推荐为6.4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8.8%;最大负荷达到9.66~10.64亿千瓦、“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7.9%~10.0%,推荐为10.26亿千瓦,年均增长9.2%。

预计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8~8.81万亿千瓦时,“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4.6%~6.6%,推荐为8.4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5.6%;最大负荷达到13.03~14.32亿千瓦,“十三五”年均增速为4.9%~6.9%,推荐为13.66亿千瓦,年均增长5.9%。预计203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1.3~12.67万亿千瓦时,最大负荷达到18.54~20.82亿千瓦。

“十二五”期间电力弹性系数为1左右,“十三五”为0.80,西部地区电力需求增速高于东部地区。

三、电力工业发展思路与规划目标

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电力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供应安全、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实现和谐发展为重点,着力提高电力供应安全,着力推进电力结构优化,着力推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着力推进电力技术装备和产业升级,着力推进电力和谐发展,努力构建安全、经济、绿色、和谐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满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有效电力需求,为实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达到15%左右和单位GDP二

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协调、节约优先、结构优化、科技驱动、绿色和谐、市场导向的原则。

基本方针:以转变电力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坚持节约优先,优先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推进新能源发电,适度发展天然气集中发电,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发电,加快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带动电力装备产业升级,促进绿色和谐发展。

“十二五”规划目标: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4.63亿千瓦左右。其中,水电3.01亿千瓦,抽水蓄能4100万千瓦,煤电9.28亿千瓦,核电4300万千瓦,气电4000万千瓦,风电1亿千瓦,太阳能发电5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及其他500万千瓦。与2010版规划相比,滚动规划中2015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增加2600万千瓦,其中,水电增加1700万千瓦,煤电减少500万千瓦,气电增加1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增加3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及其他增加200万千瓦。按照装机容量可能达到15亿千瓦左右来规划安排电源前期工作,根据实际市场需求滚动安排开工规模。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将达到4.95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为33.8%,比2010年提高6.9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量1.59万亿千瓦时左右,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24.9%,比2010年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可替代化石能源5.2亿吨标煤,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2.4%左右,为全国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1.4%的贡献率超过100%。

全国110千伏及以上线路达到133万千米,变电容量56亿千伏安。

2020年规划目标: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9.35亿千瓦左右。其中,水电3.6亿千瓦,抽水蓄能6000万千瓦,煤电11.7亿千瓦,核电8000万千瓦,气电5000万千瓦,风电1.8亿千瓦,太阳能发电2500万千瓦,生物质、潮汐、地热等1000万千瓦。与2010版规划相比,滚动规划中202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增加5000万千瓦,其中,水电增加3000万千瓦,煤电增加1000万千瓦,核电减少1000万千瓦,气电增加1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增加500万千瓦,生物质、潮汐、地热等增加500万千瓦。按照装机容量可能达到20亿千瓦来规划安排电源前期工作,根据实际市场需求滚动安排开工规模。

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总规模将达到7.15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为37.0%,比2015年提高3.1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发电量2.3万亿千瓦时左右,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27.3%,比2015年提高2.4个百分点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可替代化石能源7.3亿吨标煤左右,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4.5%左右,为全国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5%的贡献率达到96.7%。

全国110千伏及以上线路达到176万千米,变电容量79亿千伏安。

四、优化电源结构与布局

按照安全经济、绿色和谐的规划原则,电源发展要重点解决好电源结构和电源布局问题。着眼未来十年和长远发展战略,统筹兼顾能源资源禀赋特点、降低发电成本、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节能减排等要求,电源发展要坚持优先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推进新能源发电、适度发展天然气集中发电、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发电的方针。

(一)优先开发水电实行大中小开发相结合,推进水电流域梯级综合开发;促进绿色和谐开发,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使地方经济和人民群众真正从水电开发中受益;扩大资源配置范围,积极推动周边国家水电资源开发和向我国送电;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发展,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灵活性,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合理消纳。

继续加快开发、尽早开发完毕开发程度较高的长江上游、乌江、南盘江红水河、黄河中上游及其北干流、湘西、闽浙赣和东北等7个水电基地,重点布局开发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怒江、黄河上游干流等6个大型水电基地。重视境外水电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开发缅甸伊江上游水电基地。

到2015年,全国常规水电装机预计达到3.0亿千瓦左右,水电开发程度达到58%左右(按技术可开发容量计算,下同),其中东部和中部水电基本开发完毕,西部水电开发程度在48%左右。到2020年全国水电装机预计达到3.6亿千瓦左右,全国水电开发程度为69%,其中西部水电开发程度达到63%。抽水蓄能电站2015年规划装机4100万千瓦左右,2020年达到6000万千瓦左右。

与2010版规划研究报告相比,西南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怒江等五江干流水电基地电源的开发进度提前,2015年规划目标增加约1500万千瓦,投产容量增加较多的流域是金沙江中游;2020年规划目标增加约3000万千瓦,“十三五”期间投产容量增加较多的流域是大渡河与澜沧江上游。

(二)优化发展煤电推行煤电一体化开发,加快建设大型煤电基地,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新疆等煤炭资源丰富地区的大型煤电基地建设;鼓励发展热电联产,统一规划高参数、环保型机组、符合国家政策的热电联产项目;推进煤电绿色开发,大力推行洁净煤发电技术。

以开发煤电基地为中心,重点建设山西(晋东南、晋中、晋北)、陕北、宁东、准格尔、鄂尔多斯、锡盟、呼盟、霍林河、宝清、哈密、准东、伊犁、淮南、彬长、陇东、贵州16个大型煤电基地。

2015年我国煤电装机达到9.28亿千瓦。“十二五”期间开工3亿千瓦,其中煤电基地机组占66%;投产2.85亿千瓦,其中煤电基地机组占53%。2020年我国煤电装机达到11.7亿千瓦。“十三五”期间开工2.6亿千瓦,其中煤电基地机组占62.7%;投产2.65亿千瓦,其中煤电基地机组占55%。

(三)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本次滚动规划中,将电力发展方针中的“大力发展核电”调整为“安全高效发展核电”。高度重视核电安全,强化核安全文化理念;坚持以我为主,明晰技术发展路线;统一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实现核电设备制造国产化;理顺核电发展体制,加快推进市场化、专业化进程;建立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的核燃料循环体系。

规划2015年我国核电装机4294万千瓦,主要布局在沿海地区。2020年规划核电装机规模达到8000万千瓦。

2011年3月份,日本发生了福岛核电事故,对我国乃至世界核电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鉴于国家《核电安全规划》尚未出台,核电项目一律暂停审批的实际情况,2020年核电发展目标减少1000万千瓦,主要是调减内陆核电,适量调减沿海核电。

(四)积极发展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非水可再生能源开发要在充分考虑电价承受能力和保持国际竞争力的条件下积极推进。

风电开发要实现大中小、分散与集中、陆地与海上开发相结合,通过风电开发和建设,促进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实现风电设备制造自主化,尽快使风电具有市场竞争力,力争2020年我国风电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三北”(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等风资源富集地区,建设大型和特大型风电场,同步开展电力外送和市场消纳研究。发展海上风电坚持海洋规划先行,避免无序发展。坚持统一规划,加快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低风速地区资源开发,因地制宜地建设

中小型风电场,采用低速风机,就近上网本地消纳。在偏远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离网风电。规划2015年和2020年风电装机分别为1亿千瓦和1.8亿千瓦。

促进发展太阳能发电,规划发电装机2015年达到500万千瓦左右,2020年达到2500万千瓦左右,确保2030年我国太阳能发电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2015年和202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分别达到500万千瓦和1000万千瓦。

2015年和2020年地热和海洋能发电装机分别达到1万千瓦和5万千瓦。

滚动规划中,进一步贯彻风电集中分散开发并举思路,在风电发展总量目标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合理增加分散布局的风电规模。受国家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激励,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2015年太阳能发电规划目标增加300万千瓦,2020年规划目标增加500万千瓦。2015年生物质、垃圾、潮汐、地热等规划目标增加200万千瓦,2020年规划目标增加500万千瓦。

(五)适度发展天然气集中发电天然气(包括煤层气等)发电要实行大中小相结合;结合引进国外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在受端地区规划建设大型燃气机组,主要解决核电、风电、水电季节性电能对电网的调峰压力。在气源地规划建设燃气机组解决当地用电问题。2015年和2020年大型天然气发电规划容量分别为4000万千瓦和5000万千瓦。

与2010版规划研究报告相比,由于气源的增加,2015年气电发展目标增加1000万千瓦,2020年气电发展目标增加1000万千瓦。

(六)因地制宜发展分布式发电结合城乡天然气管道布局规划建设分布式冷热电多联供机组。2015年和2020年天然气分布式发电装机分别达到100万千瓦左右和300万千瓦左右。在电网延伸供电不经济的地区,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建设分布式发电系统。推动分布式发电和储能设施结合的分布式能源供应系统发展。

(七)促进更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我国华北京津冀鲁、东北辽宁、华东沪苏浙闽、华中豫鄂湘赣渝、南方两广等16个省(市、区)受端地区,2015年外电送入合计约2.45亿千瓦左右,约占受端地区最大负荷的31%,“十二五”期间增加外电送入1.6亿千瓦;2020年外电送入合计约3.66亿千瓦,约占受端地区最大负荷的38%,“十三五”期间增加外电送入1.21亿千瓦。

2015年大型煤电基地跨区跨省送电规模17050万千瓦,“十二五”期间增加11400万千瓦。2020年为27050万千瓦,“十三五”期间增加约1亿千瓦。

2015年大型水电基地跨区跨省送电规模6690万千瓦,“十二五”期间增加4490万千瓦;2020年为7990万千瓦,“十

三五”期间增加1300万千瓦。

2015年风电跨区跨省输送规模约3000万千瓦,2020年约5000万千瓦。

五、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一)建设大型电源基地外送通道,构建坚强网架“十二五”期间,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北部大型煤电基地,西南水电基地,酒泉、蒙西、张北等大型风电基地以及未来大核电基地的接入系统,重点加快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交流同步电网建设。2015年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电网形成“三纵三横”主网架,锡盟、蒙西、张北、陕北能源基地通过三个纵向特高压交流通道向华北、华东、华中地区送电,北部煤电、西南水电通过三个横向特高压交流通道向华北、华中和长三角特高压环网送电。配合西南水电、西北、华北煤电和风电基地开发,建设锦屏—江苏、溪洛渡—浙江、哈密—河南、宁东—浙江、宝清—唐山、呼盟—山东、酒泉—湖南、锡盟—江苏、哈密—重庆、彬长—山东、蒙西—湖北、陇东—江西等直流输电工程。2011年已建成投运青藏联网工程,满足西藏供电,实现西藏电网与西北主网联网。经模拟计算分析,“十二五”规划特高压骨干网架满足电网安全稳定导则要求,能够保证电网可靠运行。

2020年,将建成以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同步电网为中心,东北特高压电网、西北750千伏电网为送端,联结各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大核电基地、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同步电网形成“五纵六横”主网架。晋陕蒙宁煤电和四川水电通过特高压交流通道向华北、华东、华中电网送电;新疆、呼盟、锡盟、蒙西、宁东、彬长、陇东煤电基地电力和金沙江、锦屏、西藏水电通过特高压直流向华北、华中、华东送电;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电力通过特高压直流分别送入东北、华北、华中电网。

西北电网作为重要的送端电网,“十二五”期间,在已有的750千伏电网结构基础上,合理加强省区间联系,提高电网交换能力和抵御严重故障能力,保障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和消纳,并通过多方向、多通道、多落点的直流工程,实现与华北、华东、华中特高压电网的异步紧密联系。

“十二五”期间,南方电网规划建设糯扎渡电站送电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溪洛渡电站送电广东同塔双回±500千伏直流工程和金沙江中游梨园、阿海电站送电广西直流工程。2015年西电东送主网架在2010年 “五直八交”的基础上形成“九直八交”送电通道,各省(区)形成坚强的500千伏骨干网架。配合海南核电,建设海南与广东联网二期工程,实现海南与南方主网500千伏双回路联网。加强与港澳特区联网,保

障港澳电力可靠供应。

加强省级500(330)千伏电网建设,建设坚强协调的省网主网架。

(二)促进城乡电网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各电压等级配电网建设,做到网架结构合理,运行方式灵活,电压层次简化,供电安全可靠。大部分城市形成220(或110)千伏双环网架,500(或330)千伏变电站深入城市负荷中心并形成500(或330)千伏环网结构,实现500/220(或330/110)千伏间电磁环网解环运行,中低压配电网络具备“手拉手”环路供电或双电源供电。初步建成220千伏电压等级为中心枢纽,110千伏(66/35千伏)电压等级为主网架的坚强农村配电网,县城中压配电网实现环网供电,电网整体供电能力、技术装备水平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满足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用电需要。城乡配电网容载比满足导则要求,推广小型化、无油化、绝缘化、少(免)维护、节能型、智能型设备,配电网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到2015年,全国城市用户供电可靠率达到99.943%以上,农村用户供电可靠率达到99.765%以上。2020年城市用户供电可靠率达到99.955%以上,农网用户供电可靠率达到99.810%以上。

(三)推进电网智能化我国电网智能化发展将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讯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调控为手段,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

“十二五”期间,重点加强技术创新和试点应用,在系统总结和评价智能电网试点工程的基础上,加快修订完善相关标准,全面推进智能电网工程建设。到“十二五”末,我国智能电网技术和关键设备实现重大突破,智能化标准体系基本完善,电网智能化达到较高水平。

“十三五”期间,我国智能电网技术和设备性能进一步提升,力争主要技术指标位居世界前列,智能化水平国际领先。

六、电力科技创新

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完善产学研用机制,注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实现电力产业的技术提升和跨越式发展。

到2015年,使我国发电技术整体接近和部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发达国家同步;特高压、大电网和自动化等电网技术保持国际领先水平,占领世界新能源发电及接入技术制高点,引领世界智能电网技术发展方向。

到2020年,使我国发电技术整体位于世界先进水平,部分技术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继续保持电网技术整体引领世界发展。

七、促进绿色和谐发展

通过发展非化石能源、降低供电煤耗和线损等途径,与2010年相比,2015年电力工业年节约标煤2.70亿吨,减排二氧化碳6.69亿吨,减排二氧化硫578万吨,减排氮氧化物254万吨;与2015年相比,2020年电力工业年节约标煤2.3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5.84亿吨,减排二氧化硫504万吨,减排氮氧化物221万吨。

与2010年相比,在燃煤装机增加41.7%的情况下,2015年电力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加30.6%,排放强度降低12.5%;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降低13.6%,排放强度下降40.7%;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降低21.1%,排放强度下降46.4%;与2015年相比,在燃煤装机增加26%的情况下,2020年电力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加27.1%,排放强度降低4.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与2015年基本持平。

与2010年比,2015年电力工业单位GDP能耗降低0.061吨标煤/万元,对实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目标的贡献率达到37.03%;碳减排量对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

排放下降17%目标的贡献率达到36.51%。

电力工业在“十二五”期间将带动社会总产出年均增加3.2万亿元左右,每年提供就业岗位310万个左右。“十三五”期间将带动社会总产出年均增加3.67万亿元左右,每年提供就业岗位360万个左右。

滚动规划依据即将出台的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的要求,对有关环保指标进行了测算,与2010年版规划研究报告相比,污染物排放总量及排放强度均略有下降。

八、电力工业规划经济性

按照滚动规划基准方案,“十二五”期间,全国电力工业投资达到6.1万亿元,比“十一五”增长88.3%,其中电源投资3.2万亿元、占全部投资的52%,电网投资2.9万亿元、占48%。“十三五”期间,全国电力工业投资达到7.1万亿元,比“十二五”增长16.4%,其中电源投资3.6万亿元、占全部投资的51%,电网投资3.5万亿元、占49%。

在考虑煤价上涨、弥补历史欠账和电力企业净资产收益率8%的条件下,2015年合理的平均销售电价为728.7元/千千瓦时,比2010年上涨157.5元/ 千千瓦时,增长27.6%、年均增长5.0%;2020年销售电价为831.7元/千千瓦时,比2015年增加103.0元/千千瓦时,增长14.1%、年均增长2.7%。

根据滚动规划电源方案,假设20

15、2020年火电、风电、生物质、太阳能价格按照目前的标杆电价水平不变,在仅考虑发电补贴,不考虑电力系统补贴的情况下,可再生能源补贴额2015年为486亿元,需要征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8.62元/千千瓦时,年均增长16.6%。其中风电补贴额385亿元,需要征收附加6.82元/千千瓦时,占总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约80%。2020年补贴额1081亿元,需要征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14.68元/千千瓦时,年均增长11%。其中风电补贴额728亿元,需要征收附加9.89元/千千瓦时,占总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约67%。

与2010版规划研究报告相比,新能源装机比重提高、煤电环保设备投资增加等因素使电力工业投资有所增加,上网、销售电价水平相应提高。

九、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

(一)强化电力工业统一规划,建立科学的电力规划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政府电力规划管理体系,建立规划依法上

报、审批和公布制度。完善电力规划研究协作体系和滚动调整机制。

(二)改革与完善电力项目前期管理机制。规范前期工作程序,推行项目业主市场招标制和项目备案制。

(三)优化电源结构布局,促进绿色电源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重视水电移民和环保工作,促进一批大中型水电项目尽快开工;统一核电技术路线,开放核电投资市场;加强风电统一规划,促进风电消纳;扶持推进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化,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优化煤电布局,积极推进煤电一体化。

(四)把智能电网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给以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快制定完善新能源、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等技术标准,推进电力系统智能化建设。

(五)适当提高电价水平,用经济调节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制定严格的节能减排标准,培育节能减排商业模式,促进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推广。

(六)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促进电力装备和产业技术升级。注重行业科技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出台重大装备示范工程(首台套)鼓励政策。高度重视并积极扶持电力装备基础研究。

(七)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强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上一篇:计生个人工作总结3篇下一篇:个人自我评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