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国土资源厅

2022-1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辽宁省国土资源厅

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现实技术在辽宁省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相关技术要点,举例说明上述技术手段在国土资源管理行业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国土资源管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1 引言

在国土资源管理领域中,二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大量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了充实的数据基础,但也存在着二维地学特征无法表述的信息,这是传统地理信息系统无法逾越的瓶颈,例如:在进行土地、矿产规划以及在研究和计算地下矿产资源储量的过程中,传统的二维地理信息系统显得力不从心。

通过地理信息技术以及三维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应用,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对重点区域目标进行采样,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三维模型成为了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手段。这里就对这两种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谈一下看法,希望与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讨,并得到指正。

2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在我国,地理信息系统(GIS)于6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地理信息系统脱胎于地图,它们都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具有存贮、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由地理信息数据、软件环境、硬件环境组成。

现在,很难将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单一独立的系统提出,现在的地理信息技术具有如下的特征: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以及全球定位系统三者结合应用日益紧密;空间数据的表达更加趋向复杂,更加趋向于三维化;要求更为智能化的专家辅助决策系统;系统功能的开发应用以及组件式开发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更加趋向于网络化,更加强调与用户进行交互的功能。

现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已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可以说这种技术已经成为了时下最为热门的边缘交叉学科,应用前景很广阔。

3 虚拟现实技术简介

虚拟现实(VR)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信息技术,它集多媒体、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为一体,是当今前景最好的计算机技术之一。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具有视、听、触等多种感知的虚拟环境,用户通过使用各种交互设备,同虚拟环境中的实体相互作用,使之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交互式视景仿真和信息交流,是一种先进的数字化人机接口技术。与传统的模拟技术相比,其主要特征是:操作者能够真正进入一个由计算机生成的交互式三维虚拟环境中,与之产生互动,进行交流。通过参与者与仿真环境的相互作用,并借助人本身对所接触事物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帮助启发参与者的思维,全方位地获取虚拟环境所蕴涵的各种空间信息和逻辑信息。

“人工现实”、“遥在”、“虚拟环境”、“赛伯空间”等都是虚拟现实的不同表述形式。

利用个人计算机和低级工作站进行仿真,将计算机的屏幕作为用户观察虚拟境界的一个窗口。通过各种输入设备实现与虚拟现实世界的充分交互,这种系统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组成灵活,易于普及推广,是一套经济实用的系统。

4 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现实结合应用技术

(1) 虚拟地理环境(VGE)

虚拟环境是虚拟现实系统的核心。“沉浸感(Immersion)”是虚拟现实系统区别于其他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典型特征。

(2)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GIS)

3D-GIS即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虚拟现实技术,这项技术已经在数字虚拟城市等方面得到应用。GIS技术的发展成熟,及其可视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基于GIS技术的虚拟现实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得到重视,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初步的应用。

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在国土相关领域开展应用,发展前景相当乐观。

(3) 3D-GIS系统开发简介

目前基于GIS的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开发工具包括三大方面:

传统的GIS系统开发工具:包括ArcGIS、MapInfo、SuperMap等;

专门的3DGIS软件,如国内灵图公司的VRMap,美国Alberta大学开发的 MR等;

专业的3D游戏开发工具,如OpenGL、Direct等。

5 应用简介

(1) 在国土规划工作中的应用

国土规划是对虚拟现实技术需求最为迫切的领域之一,政府规划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界人士可以通过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从不同的角度,实时互动真实地看到规划效果,获得前所未有的直观感受,这是传统的表现手段沙盘、效果图、平面图等所不能达到的。而且打破了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之间沟通的障碍,使得各部门能通过统一的仿真环境进行交流,能更快地找到问题、达成共识和解决一些设计中存在的缺陷。

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将三维地面模型(DTM)、正射影像(DOM)和地理信息矢量数据及建立成功的三维立体模型融合在一起,再现城市建筑及城市模型,用户在计算机屏幕前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生动逼真的城市街道景观,可以进行查询、量测、漫游、飞行浏览等一系列图形及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操作,满足国土资源管理由二维GIS向三维虚拟现实的可视化发展需要,为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可视化空间地理信息服务。在国土规划中系统应用效果图如图所示。

该系统的设计采用了目前流行的GIS软件,采用Direct技术构建三维虚拟环境,采用专门的软件对真实物体进行切片等仿真处理,达到了身临其境的真实演示应用效果。

(2) 在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是国土资源领域中另外一个迫切需要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要求。

以往在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物探及化探工作,收集了大量的地质相关图纸,专家们根据这些资料和一些科学公式及多年经验,对一矿区进行储量的核算。这种测算的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管理部门的要求了,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并表示矿体特征,根据国际公认的储量计算模型计算矿产资源储量是一个很不错的解决方案,我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使用这些技术进行了矿产资源储量的计算,达到了满意的效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一款三维分析性能良好的软件,下图是软件应用的具体显现。

6 结束语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已经广泛应用的交叉学科,其发展成熟,可对应用及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

虚拟现实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国内对这项技术尚属于研究阶段,但现在已经有可喜的进展了,一些公司已经开发出了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系统,甚至已经开展了广泛的应用。它的研究内容涉及到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电子学、传感器、计算机图形学、智能控制、心理学等。有朝一日,虚拟现实系统成为一种对多维信息处理的强大系统,成为人们进行思维和创造的助手和对人们已有的概念进行深化和获取新概念的有力工具。

在国土资源管理领域中,应用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更加真实表现的虚拟现实技术,一定会带来更大的应用收益。

参考文献

[1]王炜,包卫东,张茂军,等.《虚拟仿真系统导论》.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张茂军.《虚拟现实系统》.科学出版社.

[3]陈晓勇,丁松庆.《3维虚拟现实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作者:刘国华 刘 峰

第2篇: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召开了全区国土资源系统依法行政暨普法工作视频会议

9月28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召开了全区国土资源系统依法行政暨普法工作视频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我区国土资源管理系统依法行政、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做法及成效,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六五”普法、法治国土建设等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白盾在视频会议的讲话中指出:第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六五”普法启动之年,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建设“依法治区”重大决策部署第二个五年工作的起步之年。做好新形势下的国土资源依法行政工作,对于确保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更好的履行职能,不断提高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二,把握重点,扎实推进国土资源依法行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法制政府建设的意见》、“六五”普法规划要求,根据徐绍史部长、胡春华书记讲话精神,紧扣“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开展“法制国土”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第三,统一思想,全面抓好依法行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依法行政,责任在部门,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因此,要统一思想,加大推进力度,扎扎实实推进国土资源依法行政和宣传教育工作,为提高系统依法行政水平、推进“法治国土”建设作出努力。

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孔燕燕在视频会议的报告中说,首先,自2006年以来,国土资源政策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其次,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成效显著。一是建立完善了重大事项内部会审、集体决策制度,二是建立完善了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备案、清理和评估制度;再次,维护群众利益化解争议机制进一步完善;第四,体制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第五,“五五”普法效果显著。

最后,孔燕燕副厅长对“十二五”期间我区国土资源依法行政和“六五”普法工作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国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国土资源管理要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权力和程序,推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的形成,推进和完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国土资源行政管理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大力推进“六五”普法,服务法治国土建设。以建设法治国土为目标,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条主线,实现国土资源普法工作的新提升。

澳大利亚矿业富婆身家1000亿美元成全球首富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全球首富可能是女性。现年57岁的吉娜·莱因哈特继承了父亲的一家矿业公司,随着商品价格大涨,成为澳洲首富。花旗银行更预计,随着她全资拥有的3大矿业项目投入运作,莱因哈特的个人财产更可望高达1000亿美元,势将压过墨西哥电讯大亨斯利姆和微软创办人盖茨,成为全球首富。

莱因哈特外表和一般中年女性没有分别,一向低调的她也甚少在媒体曝光。但事实上她是“汉考克勘探公司”(Hancock Prospecting)的唯一拥有人,坐拥澳洲矿业王国。

莱因哈特自小已知道自己是富家女,12岁时父亲已教她做生意,为接管家族生意作准备。但莱因哈特长大后婚姻生活并不如意,她结过两次婚,第2任丈夫1990年去世,现时她育有1子3女,分别和两位丈夫所生。

根据花旗银行的研究,莱因哈特的公司如果在澳洲上市,运用11倍市盈率计算,她的财富便会达300亿美元,足够打入《福布斯》10大富豪榜。但是公司旗下还有3大矿业项目,都打入了10大矿业项目之中,数目和力拓矿业集团相同。

如果这3大项目投入运作,估计为莱因哈特带来每年100亿美元的利润。由于汉考克勘探公司由莱因哈特全资拥有,不需与股东分享利润,预计莱因哈特的身家将会超过斯利姆的760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富。

1

9月份,内蒙古西部地区煤炭坑口价格保持稳定;东部地区略有上涨,秦皇岛煤炭平仓价格略有上涨。

西部地区主要煤种价格情况:9月份,高热值动力煤坑口价格保持400元;块煤价格510元,基本保持稳定。低热值动力煤价格保持195元。焦煤坑口平均价495元左右。无烟原煤坑口价格保持700元。乌海地区二级冶金焦出厂平均价格保持在1675元水平。西部地区进口蒙古国焦煤口岸落地交易价600元,基本稳定。

东部地区主要煤种价格情况:9月份,东部地区电煤坑口价格继续保持在200元水平,市场粉煤平均价格215元,较上月涨30元。

秦皇岛港平仓价格:8月18日,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835元水平,较上月上涨10元。

2

煤炭运输已经成了能源物流的最大问题。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原交通部部长钱永昌在首届中国能源物流产业大会上指出,对能源物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已经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出现的煤电紧张状况和企业资金周转缓慢,与我国物流体系不健全,物流运输效益不高,能力不强有很大关系。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古和新疆等西北地区,这些地区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而用煤主要地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产区与使用区不一致导致了对物流的需求,物流成本占煤价的40%左右,而现在运力紧张已经成了制约煤炭外运的最大障碍。

而煤炭外运70%以上用来发电,为此,物流业专家指出,将煤炭就地转化,在当地发电而后再外输,是解决当前煤炭铁路运力不足的最佳选择。

3

内蒙古固阳县一稀缺煤种勘查项目进展顺利。

由内蒙古煤炭建设工程(集团)总公司负责实施的固阳县后黑沙煤炭预查项目,是自治区批准的包头市北山地区唯一稀缺煤种勘查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32万元,设计钻孔12个,总进尺4400米。经固阳县国土资源局积极协调,目前,项目已开始野外钻探工作。据悉,预查工作完成后,将对预查区的地层层序、含煤时代、构造形态、含煤分布、煤层埋深、储量预测等作出一个科学评价,为下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4

我国能源开发中心将加快西移。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吴瑞鹏说:我国要建成“山西、鄂尔多斯盆地、西南、蒙东、新疆五个综合能源基地,在中东部建设核电站”的5+1的能源布局思路是建设现代能源产业的重要基础,未来我国能源开发的中心将加快西移,既有的能源格局将发生改变。

吴瑞鹏指出,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基地煤炭储量占全国35%左右,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占10%左右,风能和太阳能非常丰富。吴瑞鹏预测,2020年鄂尔多斯基地煤炭2030年到12.3亿吨,电力装机装机30年达到3亿千瓦。

新疆能源基地地处我国的西北边陲,吴瑞鹏预测,2020年新疆煤炭产量达到4亿吨左右,2030年达到8亿吨,油气产量分别达到3800万吨和550亿立方米之后维持基本稳定,电力装机2020年达到1亿千瓦左右。

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以煤气为主,吴瑞鹏指出,“西南地区的天然气在四川盆地,资源勘探处于早期阶段,增储的潜力很大,近年来发现了很多页岩气资源。水能资源丰富,是西南基地有别于其他四个基地的特点,57%的水集中在西南地区。”他表示,未开发的水利资源几乎全在西南地区,将成为南方天然气和水电的供应主体。

蒙东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蒙东的褐煤储量居全国第一,吴瑞鹏预测,2020年蒙东的煤炭资源达到4亿吨,2030年我国的能源产量达到45亿吨标煤,比现在增加15亿吨。

第3篇: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荣获全省依法行政先进单位称号

8月7日,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郑州召开全省依法行政工作经验交流会。会上,省国土资源厅被省政府表彰为“河南省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并在会上作经验交流。

近年来,省国土资源厅党组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严格按照自然资源部部和河南省委、省政府依法行政工作部署,坚持以建设法治政府为引领,以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为抓手,以培育依法行政示范单位为重点,着力推进法治国土建设。

厅党组主动站在建设法制政府、服务政府的高度,从加强组织领导人手,认真履行依法制国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實践者职责,成立了由厅党组书记、厅长任组长,厅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总规划师、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局副局长及各处(室)负责同志任成员的法治国土建设领导小组,并加强依法行政责任目标考评,将依法行政工作情况纳入年度工作责任目标考核评分范围。通过严格规范程序,坚决落实科学民主决策;深化简政放权,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注重建章立制,严格做好规范性文件管理;加强示范引领,着力提升行政执法水平;规范权力运行,持续扎紧制度建设“笼子”;坚持高效为民,不断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强化复议应诉,着力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创新方法理念,营造遵纪守法的良好环境等方面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全面推进法治国土建设,有效提升了全省国土资源系统依法行政水平,全省依法行政考核工作中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

作者:宋清坤

第4篇: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季风岚介绍近期贯彻中央领导同志讲话情况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季风岚]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对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和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座谈会精神高度重视,近期主要做了6项工作:

(一)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座谈会后,省厅及时将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土资源部的部署要求,以及我们的贯彻落实意见,向王珉书记、陈政高省长、陈超英副省长作了报告,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支持。

(二)在省政府召开全省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向参加会议的省长、所有副省长、各市市长、省直机关主要厅局的主要负责同志作了扼要传达,针对当前土地管理中面临的突出矛盾,提出了破解难题的意见建议,快速把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到了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同志。

(四)向全系统下发通知,对进一步掀起深入学习贯彻和宣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热潮进行了全面部署,制定了“百日学习贯彻计划”,印发了《实施方案》,要求全系统从9月20日到年底,用100天时间,集中精力,全面、深入、系统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切实解决怎么学、怎么看、怎么干等问题。

(五)召开各市国土资源局长会议,传达贯彻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精神,集中学习领会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以深化领导学习贯彻,引领全系统学习贯彻落实。

(六)积极建议省政府并于10月8日召开各市主管副市长和国土资源局局长参加的工作会议,具体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普查全省废弃地、低效用地和未利用地等三类用地潜力工作,强化节地挖潜,提高保障能力,把学讲话与破难题有机结合起来。

第5篇: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全面实行耕地先补后占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全面实行耕地先补后占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9-11-10 生效日期: 2009-11-10发布部门: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发布文号: 辽国土资办发[2009]69号

各市国土资源(规划和国土资源、国土资源和房屋)局:

现将国土资源部《关于全面实行耕地先补后占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31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各市局要高度重视,加强对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完成年度土地开发计划的基础上,加大本市可抵顶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耕地储备。要做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新增耕地的土地变更调查、登记工作。年度土地开发计划的落实情况必须及时、真实地反映在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上。认真做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的备案工作,今后,凡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未备案,新增耕地未变更、登记的均不能用于建设项目的占补平衡。 二○○九年十一月十日

国土资源部关于全面实行耕地先补后占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

近年来,各地围绕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健全制度,强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耕地实行先补后占",是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的重大举措。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全面实行先补后占,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发挥规划计划调控作用,统筹安排补充耕地

目前,各级地方国土资源部门正在组织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在修编中要根据耕地后备资源状况,立足于区域内补充耕地自求平衡,严格控制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尽量占用等级较低的耕地。认真编制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专项规划,落实补充耕地任务,明确重点区域,统筹安排好规划期内补充耕地工作。

各级地方国土资源部门在编制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时,应充分考虑本地区补充耕地能力。按照差别化管理的原则,对补充耕地能力不足的或落实不好的,相应减少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计划指标,通过"以补定占",形成耕地占补平衡倒逼机制。今后,部在分解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将把补充耕地能力作为确定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计划指标的重要因素;对耕地占补平衡落实不好的省份,部将相应扣减下一年度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计划指标。

二、完善耕地储备制度,全面实行先补后占

各级地方国土资源部门都要建立健全补充耕地储备库,先行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实现耕地先补后占。要按照资金性质核定纳入储备的补充耕地面积。使用耕地开垦费、建设单位或市、县、乡(镇)政府自筹资金补充的耕地,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凡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补充的耕地,按规定不得用于占补平衡;资金打捆使用的,按比例确定可用于占补平衡的补充耕地面积。对于已完成的按规定可用于占补平衡的补充耕地,尚未用于占补平衡的,在按耕地如实进行土地变更调查、登记后,纳入耕地储备库,用于今后的占补平衡。凡纳入耕地储备库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都应按照部《关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信息备案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88号)规定要求,及时报部备案,统一配号。

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所有依法报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含授权的城市人民政府)审批的各类建设用地,在省(区、市)或市、县报批用地前,必须先行完成补充耕地,做到先补后占。各级地方国土资源部门在审查用地时,要严格把关,按照建设用地项目与补充耕地

项目挂钩的要求,认真核对项目备案和耕地占补平衡情况;建立本地区耕地占补平衡台账,随时掌握耕地储备和占补挂钩情况,做好项目衔接,防止补充耕地重复计算,确保补充耕地真实。

当前对于拉动内需项目补充耕地,可按照部《关于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和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37号)有关规定执行。

三、强化项目管理,提高补充耕地质量

为确保补充耕地数量质量,要进一步加强补充耕地项目管理。用于占补平衡的补充耕地,都应严格按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要求规范管理,做好立项、设计、实施、验收等工作。依据规划,结合实施国家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大工程和部最近部署的"万村整治"示范工程,设立补充耕地项目;按照当地优质耕地水准,优化项目设计,保障项目投入,提高工程建设标准;加强项目实施监管,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严格项目验收,所有用于占补平衡的补充耕地项目,都应由省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验收或核实。

各地要积极探索提高补充耕地质量新途径。有条件的地方或建设项目,要积极推行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利用工作。为进一步提高补充耕地质量,鼓励在项目资金中专门列支后期补助费用,在项目竣工验收后适当年限内,给予土地使用者培肥地力补助。

四、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社会资金参与补充耕地

为充分挖掘补充耕地潜力,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多途径、多渠道补充耕地,有条件的地区可积极探索耕地占补平衡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或个人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管理有关要求,利用自筹资金或结合生产建设活动,组织实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补充耕地;耕地指标通过市场有偿转让,用于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

省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对耕地占补平衡市场化运作方式的统一管理,建立相关制度,规范运作行为。对于市场化补充耕地的,国土资源部门要着重做好项目立项、验收和补充耕地指标确认等工作,通过统一的指标转让市场,规范指标登记、转让、挂钩、注销等程序,严格管理,防止弄虚作假。市场化方式补充耕地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在验收合格和补充耕地指标确认后,也必须按国土资发(2008)288号文件规定要求,及时报部备案。

五、切实加强监管,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落实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部《关于加强建设用地动态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92号)要求,切实加强对耕地占补平衡的动态监管。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要跟踪检查、实时监督补充耕地项目实施情况,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及时将补充耕地位置、面积、资金等有关信息按规定报部备案。部和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在建设用地审查时,应充分利用建设用地监管平台,认真核对补充耕地情况,确保耕地先补后占。

各省(区、市)国土资源部门要严格按照《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3号)规定,每年及时组织开展耕地占补平衡考核,认真总结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断改进管理工作。部将对各省(区、市)占补平衡情况进行全面汇总分析,并通过年度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检查或考核,集中检查各地占补平衡落实情况,对于问题突出的地区,将责令限期整改。检查、考核和整改等有关情况予以通报。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要根据检查和考核情况,督促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耕地占补平衡是严格耕地保护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制度,事关政府地保护责任目标的实现和能否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各地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将补充耕地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谋划,周密部署;明确任务责任,采取有效措施,狠抓落实,不断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工作。

国土资源部

二○○九年三月十四日

第6篇: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关于实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意见的通知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关于实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意见的通知

辽政办发[2007]88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单位: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国土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省建设厅、省环保局、省监察厅《关于实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日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关于实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意见

为加强工业用地供应管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全省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实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原则

(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原则。按照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产业布局的要求,在产业准入、土地供应计划等方面,确保对推进我省振兴开放具有重大作用的项目用地需求,严禁向国家产业政策禁止类、淘汰类项目供地,从严控制限制类工业项目用地。

(二)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工业用地供应,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集约用地控制标准,在产业选择、投资强度、开发利用强度等方面严格把关,引导产业集聚,基础设施资源共享,促进规模化、集约化产业的形成。

(三)依法用地的原则。工业用地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涉及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要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手续。

(四)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工业用地供应计划、地块出让方案、供地结果等信息要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土地出让条件要充分体现公平竞争,不得人为设置有悖公平竞争的限制性条件。

二、实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范围

(一)政府以出让方式供应工业用地必须实行招标拍卖挂牌。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的工业用地,是指工业生产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用地,包括工业厂房用地、工业仓储用地、工业研发用地以及工业区内设置的办公和生产生活辅助设施用地。采矿用地(包括采矿、采石、采砂场、盐田、砖瓦窑等地面生产用地及尾矿堆放地等)可采取协议方式出让。

(二)下列工业用地,除《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法律、法规、行政规定等明确要收回土地使用权重新公开出让的以外,经依法批准后,可采取协议方式出让:

1.原划拨土地使用权人申请办理出让或改变用途的;

2.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并申请办理协议出让的;

3.因实施城市规划,工业企业需要调整使用土地,且不超过原使用土地面积的;

4.出让土地使用权人申请续期,经审查准予续期的;

5.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明确可以协议出让的其他情形。

三、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程序

(一)编制工业用地供应计划。每年第一季度,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经委、建设、规划、环保等部门,依据国家和省产业政策、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和规划环评,结合土地市场需求状况,编制工业用地供应计划,落实供地数量、结构及区域布局范围,报同级政府批准后,及时向社会公布。工业用地供应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经批准可以适当调整。纳入工业用地供应计划的土地,经依法转用、征收或收回、收购后,有步骤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二)用地预申请。工业用地供应计划公布后,可由意向用地者提出用地预申请,承诺愿意支付的土地价格和土地使用条件,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可据此将工业用地出让计划细化落实到区位、地段及地块,合理安排工业用地出让的规模、结构和布局等,适时组织实施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活动,并通知符合条件的预申请人参加。各地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建立用地预申请制度。

(三)组织实施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要根据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土地储备及土地前期开发等情况,会同发展改革、经委、规划、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共同拟订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案。出让方案应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拟出让的地块设定土地使用综合条件。国土资源、发展改革、经委、规划、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分别对产业准入条件、集约用地控制标准、规划设计条件、环境保护要求、出让年限、开工竣工期限、出让底价等土地使用条件提出明确要求。出让方案依法报经同级政府批准后,由市、县国土资源部门按照《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第39号令)、《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试行)》[HJ1](国土资发[2006]114号)和《辽宁省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办法》(省政府第168号令)规定,具体组织实施。

(四)办理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和规划、环评等相关手续。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确定用地者后,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要向竞得人、中标人出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竞得人或中标人凭《成交确认书》或《中标通知书》、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等相关资料到发展改革、经委、规划、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办理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有关报批手续。报批手续要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未能在规定时限内办完相关报批手续的,按有关规定或约定另行处置拟出让的土地。具体时限由省国土资源厅确定。

(五)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建设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和规划、环境评价等有关报批手续办完后,竞得人或中标人到市、县有关部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申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用地批准书》,缴纳土地出让金,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手续。

(六)公示工业用地供应结果。在招标拍卖挂牌活动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要将土地出让结果向社会公布。

四、工业用地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

严格工业用地出让合同管理。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要规范界定出让土地的权利义务,对工业项目开竣工期限、投资强度、利用强度、闲置标准、转让条件、违约责任和赔偿标准等事项进行明确约定。工业用地出让后涉及出让合同中有关条款约定内容需要调整的,要及时将调整内容及理由在指定场所或媒体上公开发布,接受社会监督。

严格工业用地开发利用监管。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对土地出让合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土地开发利用动态监管机制,加大对土地利用违约责任的追究力度,防止土地资源闲置,切实减少土地低效利用和隐性浪费现象的发生。对构成闲置的工业用地,要依法征收闲置费直至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严禁炒卖土地。国土资源、发展改革、经委、建设、规划、环境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强化对工业建设用地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对违规违约的,要依法追究责任。工业项目竣工后,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应对其用地进行验收。

五、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配合

各市、县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统一思想,理顺工作关系,制定具体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国土资源、发展改革、经委、建设、规划、环保、监察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对全省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违规、违纪供应工业用地的,要严肃查处,依法追究责任。 政府以租赁方式供应工业用地,参照本意见执行。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 辽宁省发展改革委

辽宁省经委 辽宁省建设厅 辽宁省环保局 辽宁省监察厅

二○○七年十二月十日

第7篇:辽宁省工资支付规定(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196号) .

辽宁省人民政府令 第 196 号

《辽宁省工资支付规定》业经2006年8月25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政府第6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

省 长张文岳 二○○六年九月二日

辽宁省工资支付规定

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规范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行为,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我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规定。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 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管理工作。

建设、财政、税务、人事、工商行政管理、经济综合管理等有关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工资支付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四条 工会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进行监督,有权对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违法行为予以纠正或者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并为劳动者依法维护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五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举报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违法行为。

政府鼓励、支持并依法保护新闻媒体对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行为实施舆论监督。

第六条 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劳动力供求状况等因素,定期制定和发布工资水平宏观调控政策。

第七条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当地政府有关工资水平宏观调控政策,结合劳动力市场价位和本单位经济效益,经与工会组织或者劳动者集体协商,确定本单位的工资水平。

第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经济效益增长情况、当地政府发布的工资指导线、工资指导价位和本地区、行业的劳动者平均工资水平,逐步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

第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制定本单位的工资支付制度,并向本单位全体劳动者公布。

工资支付制度主要包括下列事项:

(一)工资支付的项目、标准和形式;

(二)工资支付的周期和日期;

(三)加班工资计算基数;

(四)工资扣除事项;

(五)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

(六)有关工资支付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工资标准。工资标准根据劳动者所在岗位或者所从事的工作确定。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应当凭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核准的工资总额使用手册》,在其开立的银行基本存款账户支取工资性现金。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工资,不得以实物、有价证券等代替货币支付。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支付劳动者工资。遇法定节假日或者休息日,应当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计算劳动者工资。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可以以小时、日、周、月为周期支付工资。按完成一定工作任务计发工资的,应当在工作任务完成的当日支付劳动者工资。

用人单位应当至少每月向劳动者支付一次工资。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姓名,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劳动者有权查询和核对本人的工资支付情况。

用人单位可以将工资直接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也可以委托银行代发。

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提供一份本人工资清单,工资清单必须与实际支付的工资相符。

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直接向劳动者本人支付工资的,应当办理签收手续。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以委托亲属或者他人代领。

用人单位委托银行代发工资的,应当在约定的日期将劳动者的工资足额存入其本人账户。受托银行在工资支付中发生劳动者不能按时领取工资或者工资数额差异等问题,由用人单位负责与受托银行协调解决。

第十七条 实行年薪制或者按考核周期计发工资的,用人单位应当每月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预付劳动者工资,年终或者考核周期届满时结算。

第十八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后,在试用、实习期间提供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不得随意扣除劳动者工资。

除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的事项外,用人单位扣除劳动者工资应当符合集体合同、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本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规定。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扣除后的余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依法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第二十一条 除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以外,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

(一)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基数的150%支付;

(二)休息日工作不能安排同等时间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工资基数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200%支付;

(三)法定节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工资基数或者小时工资基数的300%支付。

第二十二条 计算加班工资的日或者小时工资基数和休假期间的工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者本人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没有约定的,按照集体合同约定的加班工资基数以及休假期间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按照劳动者本人正常工作应得的工资确定。

依照前款规定确定的加班工资基数以及假期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三条 实行计件工资制的用人单位,应当科学、合理地确定劳动定额和计件单价,并予以公布。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分别按照不低于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加班工资。

第二十四条 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用人单位,在综合计算工时周期内,应当按照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计算其工资。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总和超过法定工作时间的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应当按照本规定支付加班工资。

第二十五条 实行非全日制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应当实行小时工资制。小时工资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但不得低于当地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十六条 劳动者在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等休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

劳动妇女节、青年节等部分公民节日期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休息或者参加节日活动的,应当视同其提供正常劳动予以支付工资;劳动者照常工作的,不支付加班工资。

第二十七条 劳动者在事假期间,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其工资。

第二十八条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劳动的,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或者集体合同的约定支付病假工资,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第二十九条 劳动者因工伤或者患职业病停止工作的,停工留薪期的工资支付依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劳动者因生育或者计划生育手术休假期间,其工资待遇依照《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下列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视同其提供正常劳动予以支付工资:

(一)依法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的活动;

(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行职务的活动;

(三)以本单位劳动者代表身份参加本单位的集体协商活动;

(四)工会基层委员会依法开展工会活动;

(五)人民法院通知出庭作证;

(六)义务献血、参加民兵组织训练或者预备役训练;

(七)宪法、法律规定的公民应当履行义务的其他活动。

第三十二条 劳动者经单位批准参加脱产、半脱产学习、进修、培训的,其工资待遇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

第三十三条 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判处管制或者拘役、有期徒刑适用缓刑的,或者被假释、监外执行、取保候审的,在此期间用人单位未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继续在原单位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者本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执行。

劳动者被依法判处拘役以上刑罚,或者被依法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以及受到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的,用人单位不支付其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的工资。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困难暂时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的,经与工会组织或者劳动者代表协商一致后,可以按照协商的日期支付工资,除实施改制的用人单位外,延期支付工资不得超过30日。超过30日的,应当向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实施改制的用人单位,改制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必须在改制方案中明确支付被拖欠工资的时间和数额。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停工、停业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可以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按照双方重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决定被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裁决撤销或者判决无效的,应当支付劳动者被违法解除劳动关系期间的工资,其工资标准为本市同期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劳动者本人工资高于本市同期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按照劳动者本人前12个月的平均正常工作时间工资计算。

第三十七条 用人单位破产、终止或者解散的,经依法清算后的财产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优先用于支付欠付的劳动者工资和社会保险费。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有权向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一)未按劳动合同或者集体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的;

(二)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的;

(三)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工资的;

(四)以实物、有价证券等代替货币支付工资的;

(五)违反本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九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完善投诉、举报处理制度和案件查处督办制度。

第四十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于拒不纠正无故拖欠或者克扣劳动者工资行为的用人单位,应当记录在案并纳入企业信用评价系统,及时向社会发布其不良用工信用记录公告,同时通报税务、海关、银行、工商行政管理、招投标机构等有关单位。对用工信用不良记录被公告的用人单位,政府及有关部门不得授予该用人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任何荣誉称号。

第四十一条 农村进城务工劳动者集中的用人单位,必须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书面通知,定期向其报告用工和工资支付情况。

第四十二条 对发生过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行为的用人单位,实行工资保证金制度。

发生过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行为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在建设工程开工前,按照工程合同价款的一定比例,在规定日期向银行专户预存工资保证金。

发生过拖欠工程款的建筑开发企业,必须在开发新项目前提供担保。

工资保证金和工程担保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省建设行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制定,报省政府批准后施行。

第四十三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查处无故拖欠工资或者克扣工资案件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不能对工资数额举证的,可以参照该用人单位同岗位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或者本市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按照有利于劳动者的原则认定工资数额。

第四十四条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因工资支付发生争议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当事人一方也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一)未制定工资支付制度或者工资制度未向劳动者公布的;

(二)未向劳动者本人提供工资支付清单的;

(三)未使用《工资总额使用手册》支取工资的;

(四)未按规定保存工资支付凭证的。

第四十六条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工资,或者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的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计算,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工资保证金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处1000元罚款,劳动和社会保障、建设等有关行政部门可以依法采取行政措施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抗拒、阻挠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监督检查,或者不按其要求报送书面材料,隐瞒工资支付事实,出具伪证或者隐匿、毁灭证据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照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四十九条 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致使劳动者难以追偿其工资而引发严重影响公共秩序事件的,由公安机关对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 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对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或者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用人单位逾期既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理决定或者处罚决定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一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有关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对符合受案条件的举报不予受理或者发现工资支付违法行为不予查处以及有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犯罪嫌疑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五十二条 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正常劳动,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者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履行了劳动义务。

(二)克扣工资,是指除本规定第十九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对于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劳动者不支付工资(含加班工资,下同)或者未足额支付工资的行为。

(三)无故拖欠工资,是指除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和实施改制的用人单位外,用人单位延期支付工资超过30日的行为。

(四)工会组织,是指用人单位依法成立的工会组织及其上级工会组织。

第五十三条 劳动者的日工资,按国家工时制度的规定,每月以平均工作时间20.92天折算。小时工资,按日工资除以8小时计算。

第五十四条 本规定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8篇:辽宁省企业厂务公开规定(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194号)

【发布单位】辽宁省

【发布文号】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194号 【发布日期】2006-05-08 【生效日期】2006-07-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辽宁省

辽宁省企业厂务公开规定

(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194号)

《辽宁省企业厂务公开规定》业经2006年3月21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省 长?:张 文 岳

二○○六年五月八日

辽宁省企业厂务公开规定

第一条第一条 为保障企业职工依法行使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第二条 我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厂务公开,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将涉及职工劳动权益等切身利益的事项向职工公开,以保障职工依法行使参与民主管理权利的制度。

第四条第四条 开展厂务公开工作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按照平等协商、有利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原则进行。

第五条第五条 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总工会和产业工会(以下统称上级工会)依法对厂务公开工作进行指导和民主监督。

劳动保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有关行政部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对上级工会的厂务公开民主监督工作予以支持。

第六条第六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依照本规定明确的公开事项范围,采取与本企业相适应的方式,组织实施本企业的厂务公开工作。

企业工会依法对本企业的厂务公开工作进行民主监督。

第七条第七条 企业应当保障职工依法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向工会提供需要公开事项的真实情况,支持工会依法开展厂务公开的民主监督工作和行使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权利。

企业工会和职工应当遵守企业依法订立的规章制度,支持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依法行使经营管理权,维护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

第八条第八条 企业工会和职工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有权向上级工会检举和投诉。

第九条第九条 对集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等涉及职工劳动权益的事项,企业必须向职工公开。

第十条第十条 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及其控股企业的下列事项,应当向职工公开:

(一)中长期发展规划,改组(含兼并、分立)、改制、合资、合作,清算、破产方案和重大技术改造方案等重大决策情况;

(二)生产经营盈亏状况及其原因,财务预决算、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等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重要情况;

(三)企业领导人员的变更及其民主评议情况,中层管理人员及重要岗位人员的聘用情况;

(四)厂房、厂地、仓库等不动产或者设备等动产的产权变动情况及其理由,以及其他债权、债务的形成及其变化情况;

(五)社会保险金的缴纳情况,职工住房政策,公积金、公益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六)职工奖惩、培训、安全生产等重要规章制度的制订情况;

(七)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有权审议的事项。

前款规定事项属于商业秘密的,可以不予公开。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改制过程中,其下列事项应当向职工公开:

(一)职工裁员、分流、安置方案;

(二)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方案,社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情况;

(三)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产权交易、改制预留金情况,资产变现收益及其使用情况,内欠债务偿还方案等;

(四)改制方案中涉及职工劳动权益内容的落实情况。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及其控股企业采取管理层收购方式进行改制的,其下列事项应当向职工公开:

(一)负责制定改制方案的人员和实施资产评估的中介机构的情况;

(二)企业改制的公开竞价方案;

(三)对管理层的审计结论;

(四)管理层收购的资金来源;

(五)收购价款支付情况等其他有关事项。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应当依法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的形式予以公开;未成立工会组织的,应当通过职工代表与厂方协商等与本企业相适应的形式,予以公开。

企业可以在醒目地点和位置设立固定的厂务公开栏,也可以通过厂内电视、广播、网络、报刊、墙报等形式,对涉及厂务公开的一般事项予以公开。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厂务公开方案由企业工会或者职工代表与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协商确定。

企业工会应当及时向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反馈职工对厂务公开事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职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应当及时研究、答复,并接受企业工会对落实和整改情况的民主监督。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级工会有权调查核实并要求纠正;拒不纠正的,上级工会可以建议有关行政部门将该行为作为不良记录纳入企业信用评价系统,并可以建议县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处理;给职工造成损失的,依法给予赔偿;情节严重,有犯罪嫌疑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一)拒不依法实行厂务公开,或者拒不接受工会的民主监督的;

?(二)对依法应予公开的事项不予公开,造成职工多次集体上访等严重社会影响的;

?(三)以虚假的事项欺骗职工的;

?(四)对在厂务公开工作中依法履行职责的工会工作人员打击报复的。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上级工会工作人员在厂务公开民主监督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

(一)拒不受理企业工会或者职工的检举和投诉的;

(二)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不予依法纠正的;

(三)干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

(四)有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行为的。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9篇:辽宁省邮政条例

第三十三号

《辽宁省邮政条例》已由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0年9月29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本条例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邮政普遍服务,加强邮政市场监管,维护邮政通信与信息安全,保护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保护用户合法权益,促进我省邮政业健康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邮政业的管理、建设、服务和保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邮政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承担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义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邮政企业提供邮政普遍服务,并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支持快递企业发展,推进快递服务体系建设。

第四条 省邮政管理部门在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的领导下,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邮政普遍服务和邮政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发展改革、公安、国家安全、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民航、铁路、海关、工商、物价、技术监督、检验检疫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做好促进邮政业发展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 邮政设施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邮政设施的布局和建设纳入本地区城乡规划。编制城市、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明确邮件处理场所、邮政营业场所的位置和规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农村地区提供邮政服务的设施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

第七条 非营利性邮政设施建设用地,按照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 予以划拨。

第八条 邮政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制定的邮政普遍服务标准(以下简称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和城乡规划要求设置邮政营业场所、邮政信筒(箱)、邮政报刊亭等服务设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支持和配合。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邮政企业在乡镇设立邮政服务场所。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强对村邮站的投入和建设,重点扶持农村边远地区邮政设施建设。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村民委员会设立村邮站或者其他接收邮件的场所,承担本辖区内邮件接收和投递。倡导和鼓励村集体经济适当投入村邮站建设。邮政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加大对村邮站建设的投入,并对村邮站提供业务指导。

第十条 新建城镇住宅小区、居民楼房应当在便于投递的位置设置接收

辽宁省邮政条例

邮件的信报箱(间、群)(以下简称信报箱)。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设计,所需费用纳入项目总投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设置信报箱,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对信报箱设置实施分户验收。未按照规定设置信报箱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建设单位限期设置,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邮政信报箱的日常维修和更换,由住宅小区、居民楼房的产权单位或者物业服务单位负责,所需费用由产权单位或者产权人承担。

在旧城区改造时,应当对邮政信报箱集中安排设置或者维修。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邮政设施或者影响邮政设施的正常使用。

因城市建设需要拆迁邮政营业场所或者邮件处理场所的,拆迁人应当事先与其产权单位及邮政企业协商,在对邮政营业场所或者邮件处理场所的重新设置作出妥善安排前,不得拆迁。

邮政营业场所或者邮件处理场所重新设置前,邮政企业应当保证邮政普遍服务的正常进行。

第三章 邮政服务

第十二条 邮政企业应当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增强普遍服务能力,按照邮政普遍服务标准的规定,为用户提供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邮政服务。

第十三条 邮政企业应当在其营业场所或者以其他方式公示其服务种类、营业时间、资费标准、邮件和汇款的查询及损失赔偿办法、关于禁止寄递或者限制寄递物品的规定,以及用户对其服务质量的投诉办法。

第十四条 邮政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的规定,保障对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每周的营业时间以及投递邮件的频次。

第十五条 新建的企业、事业单位办公楼或者居民住宅,应当由单位或者住宅小区管理单位到当地邮政企业或者分支机构办理邮件投递登记手续;单位更改名称、收件人变更地址,应当事先通知当地邮政企业或者分支机构,也可以办理邮件改寄新址手续。邮政企业应当公布登记地点和电话号码。

具备下列条件的,邮政企业应当自用户办理通邮手续之日起七日内实现通邮:

(一)有地名管理部门统一编制的门牌号码;

(二)有确定的用户名称和固定地址;

(三)已设置接收邮件的信报箱或者接收邮件的场所;

(四)具备邮政车辆和邮政从业人员的通行条件;

(五)按规定需要办理中外文名称登记的,已办妥手续。

第十六条 邮政企业对用户交寄的邮件,应当按照邮政管理部门规定的时限标准予以投递。

省邮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省内邮件全程时限标准适时调整。

第十七条 邮政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在提供邮政服务时,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故意延误投递邮件;

(二)冒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或者非法检查他人邮件;

辽宁省邮政条例

(三)限定用户支付信件、印刷品和包裹等邮件资费的方式;

(四)限定或者指定用户使用高资费业务或者搭售其他商品;

(五)从事邮政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八条 邮政企业应当向社会公布服务监督电话号码,采取设置监督信箱、电子邮箱、受理用户来信来访等方式,接受社会和用户对其服务质量和服务工作的监督和投诉。邮政企业应当自接到投诉之日起三十日内将投诉的处理结果答复投诉人。

用户对邮政企业的处理结果不满意,或者邮政企业在规定时限内未作答复的,可以向邮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诉。邮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诉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答复。

第四章 市场管理

第十九条 在本省范围内经营快递业务,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取得邮政管理部门颁发的《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快递业务。

第二十条 经营快递业务应当符合国务院邮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快递服务标准(以下简称快递服务标准),并接受邮政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快递市场管理,规范快递企业行为,促进快递服务健康发展。

本条例第十三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关于邮政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规定,适用于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通过普通邮政或者快递渠道寄递国家秘密载体,不得邮寄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寄禁止寄递或者限制寄递的物品,不得擅自扣留用户邮件、快件。

第二十二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的从业人员投递或者派送除信件外的邮件、快件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应当先验视、后签收。

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发现外包装破损,有权要求开拆验视,发现内件短少、损毁或者与运单不符时,可以拒绝签收,并在运单上注明原因、时间,签署姓名。

第二十三条 邮政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邮政普遍服务质量自查机制,并定期将邮政普遍服务质量自查结果报送省邮政管理部门。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准确、真实地向邮政管理部门上报统计资料;配合邮政管理部门进行的检查或者调查,如实提供有关资料。

第二十四条 开办集邮交易市场,应当到省邮政管理部门办理《集邮票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许可证》,并在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后,方可经营。

第二十五条 经营集邮票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于登记后的七个工作日内,到省邮政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非法印制、倒卖伪造变造的邮资凭证;

(二)经营国家禁止流通的集邮票品;

(三)先于发行日期出售邮资凭证;

辽宁省邮政条例

(四)擅自从事集邮票品的进出口业务。

第二十七条 采用加盟方式建立经营网络的快递企业,加盟双方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合法的加盟协议。协议文本及其变更、终止等情况,协议双方应当事先报省邮政管理部门备案。

被加盟企业在运营安全、服务标准、服务流程、企业形象、用户投诉等方面,对加盟企业实行统一管理,对加盟企业给用户造成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十八条 邮政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有权依法进入邮政企业、快递企业、集邮市场以及生产和销售纳入邮政业生产监制范围的用品用具的企业及场所进行检查。

邮政执法人员执行职务时,不得少于两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对涉及当事人隐私、商业秘密的,应当予以保密。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二十九条 用户交寄邮件、快件,应当清楚、准确地填写收件人姓名、地址和邮政编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信封、包装箱等封装用品。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销售或者免费为用户提供的信封、包装箱等封装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第三十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对不能确认安全的可疑物品,应当要求用户出具相关部门的安全证明。用户不能出具安全证明的,不予收寄。收寄已出具安全证明的物品时,应当详实记录收寄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重量、收寄时间、寄件人和收件人名址等内容。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一年。

第三十一条 住宅小区的物业服务单位应当为邮政企业投递邮件提供便利,协助邮政从业人员完成邮件投递任务,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未能给邮政企业投递邮件提供便利条件的住宅小区,由其物业服务单位负责邮件的接收和传递。

第三十二条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在楼房地面层或者院落的主要出入口设置接收邮件的设施或者场所。

用邮单位接收邮件的人员应当及时、准确传递邮件,并对邮件负有保管和保密的责任。对发现错投、误投或者无法投递的邮件,应当注明原因,及时通知邮政企业收回。

第三十三条 带有邮政专用标志的车船进出港口、通过渡口时,应当优先放行。

带有邮政专用标志的服务车辆运递邮件,确需通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划定的禁行路段或者确需在禁止停车的地点临时停车的,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行或者停车。

第三十四条 快递企业车辆取得道路运输证件后,可以申请办理快递服务车辆统一的专用标识。具体管理办法由省邮政管理部门和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制定。

第三十五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机制,制定邮路安全应急预案。

发生重大服务阻断时,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确保邮件、快件安全,及时告知用户,并将重大服务阻断信息在一小时内向当地人民政府和省邮政管理部门报告。在事故处理过程中,邮政

辽宁省邮政条例

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对所有与事故有关的资料进行记录和保存,保存期限至少一年。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六条 邮政企业未按照邮政普遍服务标准的规定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 邮政企业从业人员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的,由邮政企业给予处分。

冒领、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或者非法检查他人邮件,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限定用户支付信件、印刷品和包裹等邮件资费的方式的,限定或者指定用户使用高资费业务或者搭售其他商品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 未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经营快递业务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九条 快递企业经营快递业务不符合快递服务标准,严重损害用户利益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或者提供有关资料的,由邮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予以通报。

第四十一条 未办理《集邮票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办许可证》,开办集邮交易市场的,或者未到省邮政管理部门办理经营备案手续,擅自经营集邮票品的,由邮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或者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 非法印制、倒卖伪造变造的邮资凭证,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经营国家禁止流通的集邮票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罚。

先于发行日期出售邮资凭证的、擅自从事集邮票品的进出口业务的,由邮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或者处以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邮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及其他法律、法规中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构成治安管理处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2001年11月30日辽宁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2004年6月30日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修正的《辽宁省邮政条例》同时废止。

上一篇:创意教师文化活动方案下一篇:奖励旅游活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