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历程

2023-0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历程

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意义重大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有色金属工业看,一方面,有色金属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也是能源、水资源、矿石资源、再生资源消耗量很大的资源密集型产业,企业流程的特点,决定了有色金属工业是一个最有条件、最具潜力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之一。另一方面,由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根本转变,有色金属工业仍然是依靠资源的高消耗来推动增长,资源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不足,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资源约束日益突出,又是一个迫切需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据有关资料,目前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为60%,与发达国家相比低10—15个百分点;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仅为40%,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粗铜综合能耗平均为1吨标准煤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氧化铝综合能耗平均为1154公斤标准煤,比国外先进水平高50%左右;再生铜、再生铝产量分别占铜、铝产量的22%、21%,而世界先进水平分别为37%、40%;每年产生尾矿、赤泥等固体废弃物1亿多吨,目前只利用了1000多万吨,累计堆存量已达20多亿吨,节约的潜力很大。发展循环经济是有色金属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推进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循环经济,一要加快推进三个转变。首先要转变发展观念。其次要转变增长方式。第三要转变治污思路。绝不能再走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注重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

二要突出抓好三个重点。一是大力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要从开采、冶炼、再生利用等环节抓住节约降耗不放手,努力提高矿山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冶炼回收率,降低单位产品能源和水资源消耗。二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降低废物排放。要加强对共伴生矿产资源及尾矿、废石的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废渣、废水、废气综合利用,最大程度地利用生产中产生的各种废物。通过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行业内不同产业和相关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合理延伸和组合,促进废物循环利用,实现废物“零”排放;在再生金属利用方面,要提高循环利用水平。三是加快实施清洁生产,从生产的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要认真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加快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方案,逐步实现环境保护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的转变。

三要坚持做好三个结合。一是坚持与结构调整相结合。认真贯彻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严格限制高消耗、重污染产业的发展,防止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优化产业布局,依法关闭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推动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二是坚持与技术进步相结合。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化、废物资源化和再生金属循环利用,都需要先进技术做支撑,这也是有色金属工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的关键。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重污染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快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产业化示范和先进适用技术在行业的推广应用。加大节能降耗、综合利用技术改造力度,要特别重视信息技术、先进工艺和先进设备的应用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大作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再生金属回收利用,节约了资源,但拆解和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非常严重,要大力开发和推广无污染“零”排放的技术。三是坚持与加强企业管理相结合。

四要努力抓好“三个一批”。一是抓一批重大技术。选择一批对行业发展循环经济有重大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组织科技攻关和产业化示范,包括大幅度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大幅度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提高再生金属循环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技术、清洁生产和“零”排放技术等,突破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瓶颈。二是抓一批重大项目。我委在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中设立了“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专项,用于支持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国家将对有色金属行业共伴生矿和低品位贫矿资源综合利用、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废物资源化和再生金属循环利用的重大项目给予必要的支持。三是抓一批重点企业和园区。选择技术先进、管理水平较高的矿山、冶炼和再生金属利用企业进行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广,“十一五”在全行业形成一批典型企业。与此同时还要抓一批以有色金属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园区和再生金属回收拆解示范园区,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

五要力争实现三个目标。一是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矿产资源开采方面,到2010年全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的目标,10种有色金属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和水资源消耗要有较大幅度的降低,80%的铜冶炼、70%的铅锌冶炼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二是要提高再生金属资源循环利用率,力争到2010年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占产量的比重分别由2004年的24%、22.2%、21%提高到35%、25%、30%,做大做强再生金属产业,提高再生金属循环利用水平。三是努力降低废物排放。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力争有更多的企业实现废水“零”排放;大幅度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减少固体废物堆存对环境的影响;大力提高硫的利用率,力争有更多的企业接近或达到国外先进水平,降低全行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作者:赵家荣

第2篇: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有色金属工业科学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有了长足、快速的发展,已经连续九年成为世界有色金属产量第一大国。成就如此显著,的确值得我们回头认真总结。《有色金属“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科学发展是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当前有色金属工业处在怎样的发展阶段上,怎样实现这个主题,怎样落实这个主线,是全行业共同关注的大事。

实事求是地讲,有色金属工业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粗放式发展道路,主要依靠投资扩张产能,依靠引进装备、支付高昂的技术使用费用,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和环境成本,来实现快速发展。但是到今天,这种粗放式发展道路已经难以为继,大而不强成为我们发展的软肋。许多关键技术、大型成套设备、核心元器件和主要基础件都依赖进口,受制于人。整体上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还处于产业链国际分工的中低端环节,尚未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发展的技术引导型发展道路。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由于有色企业进入门槛低,技术较易掌握,依靠扩大产能规模生产的确是一段有产量就有效益的黄金时代。但是,只要市场一萎缩,产品价格下滑,销售不畅,企业就很快告别高盈利时期,变成微利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和生产危机。为此,我有四点看法供参考。

1.有色企业产业结构应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有色工业和钢铁工业一样,都是传统的制造业。在全世界制造行业三十多个大类中,中国已有半数以上行业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大而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使我们处于制造业的低附加值价值链上。“微笑曲线”即产品附加值曲线,它是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向上。“微笑曲线”中间是制造,左边是设计研发,右边是营销、服务。制造业位于产业链附加值曲线的低端,利润相对薄弱,企业只有不断往附加 值较高区域移动才能持续发展和永续经营。如果企业要获取更多的附加值,就必须向两头延伸,要么向上游端的材料、设备及设计研发延伸,要么向下 游端的销售、传播、网络及品牌延伸。我们很多企业没有自己的设计研发系统,没有自己的供应链系统,也没有自己的营销服务系统,只是负责中间一段制造加工,低端制造必然缺乏核心的制造技术和能力。中央现在特别强调发展实体经济,改造提升制造业,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非常有远见。

2.有色工业已经进入新材料时代

我们不应再把有色金属工业仅仅定位于“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应突出“有色金属又是战略性的、发展高端技术和新型装备基础的新材料工业”。发展高附加值的有色金属材料和产品,特别是中国特有优势的稀有稀土金属新材料,既是提升改造制造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也是有色工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现在我国新材料产业综合保障能力在50%左右,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国家安全的一些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材料等依然要依赖进口。根据国家“十二五”新材料产业规划,“十二五”期间新材料产值将达到2万亿元,年均增长25%,这是有色工业的用武之地,是有色行业转型升级的最好机遇。

3.技术进步、科技创新是有色工业可持续

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仍然是我们的弱项。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只有0.69%,而国外大公司都在2%~3%,新兴产业高达10%~15%。2010年有色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总收入近3万亿元,而研发投入是133.5亿元,还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节能减排、重金属污染防治,是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面临的极大挑战,往往容易酿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日本,但我们的能耗是日本的5倍。节能减排,不仅是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最大的潜力在于寻找新的采、选、冶炼、加工方法。“氧气底吹熔炼多金属捕集技术”是铜冶炼技术的一次重大创新;“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新技术”是我国铝工业的重大技术突破,是节能减排历史性突破。这些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的亮点,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铜冶炼、铝生产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随着它们的推广应用,定会开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新天地。

4.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必须面向市场

市场需求可能是后金融危机时期最稀缺的资源之一,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会更加显现。当前我国处于消费结构快速变动和升级时期。主流消费市场正在向健康、节能、环保、低碳和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新的技术和创意正在推动一些新的消费热点。我们应该根据市场新的需求、热点、理念,研发有色金属能与之相配套的新技术产品。无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现有企业,还是培育新的产业,都必须充分考虑到现实和未来市场的容量,考虑竞争能力,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否则终究会被市场淘汰。

作者系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

作者:汪宗武

第3篇:加速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措施浅议

内容提要:随着国内外有色金属市场逐步实现接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开始直接参与国际竞争。本文就加入WTO后如何加快有色金属工业国际经营步伐,培植国内龙头企业,加强与国外的合作与交流,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WTO有色金属工业措施

尽管国内外有色金属市场较早地实现了接轨和融通,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竞争中不断获得发展,但是加入WTO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仍然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为过去国内外有色金属市场接轨和融通是在小环境下实现的,而眼下整个宏观经济大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要适应这种变化,必须采取下列三大措施,争取由有色金属生产大国转变为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强国。

1、加快有色金属工业国际化经营步伐,全面步入全球市场

我国拥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国内市场十分广阔,具有发展有色金属矿产的诸多有利条件。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选择开放市场的发展道路,屏弃关税壁垒和非关税避垒保护措施,主动推进国内外市场接轨和融通,进出口关税税率的平均水平已经由1991年的15%下降到7%,2001年进一步下降到6%。由于市场的全面开放,有色金属产品进口大幅度增长,2001年有色金属进口额高达100亿美元,这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通过与国外企业的激烈竞争,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总体实力得以明显加强。我国铜、铅产品产量逐年增长,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显著改善,生产成本逐年降低,铅、锌、镁、钨、钼、锡、锑、稀土等出口产品在国际竞争大环境下不断在做大、做强。实践证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只有在生产、销售、投资、研发等各个方面以全球经营为目标,自觉地溶入全球化的潮流,才具有影响力、控制力和竞争力,并在健康发展的征途中,成为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强国。

2、培植有色金属工业龙头企业,形成规模竞争力

实现有色金属工业经营国际化的战略发展目标,必须以资产为纽带,以产品为龙头,培植几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有色金属工业大型企业集团。目前,我国有色金属产品的属地研发与生产,已涌现一大批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有色金属企业。正因为這些企业的散在及投资的分散,加之行业开放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提高,投资硬环境的改善,市场运行政策的透明,运行规划与国际接轨,因此,外资企业主要采取收购兼并的方式,注重长期占据中国有色金属市场,在我国市场上进行扩张。鉴于此,眼下的我国的有色金属企业(特别是有色金属工业骨干企业)必须进行一次全国范围乃至全球范围的大重组,打破原来的分散局面,培植有色金属工业龙头企业,尽快形成规模竞争力,使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全球经营"游戏"中扮演主角。

3、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注重协调与服务

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其目的是吸引国外资金、技术、管理及人才投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企业提供国际发展空间。有色金属产品生产的全球化,经营全球化,必然导致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大幅度的增加,做好协调工作,行业主管部门就有色金属商品进口关税、进口商品管理办法、有色金属产品出口许可证管理及其管理办法、有色金属工业海外投资、外商在华投资有色金属工业、国际间涉及有色金属产品的协议及争端等问题提供咨询;同时建立自律运行体制,负责协调境外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对外经贸活动。同时,经济全球化开创了新经济时代,而新经济时代必须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因此,有色金属工业实现生产经营的全球化,离不开快速、有效、完善的信息系统支持,我国的行业主管部门必须及时向境内外有色金属工业企业提供国内外的生产、经营、技术、管理诸多方面的有关信息,为有色金属工业企业提供生产经营决策服务、技术创新服务,从而促进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责任编辑 李晓玉)

作者:罗时万

第4篇:详细解读《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信息来源: 全球铝业网更多信息请参考 http://news.alu1886.com/

问:《规划》编制的依据是什么?

答:有色金属工业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防科技工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规划》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编制,并与有色金属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发改委正在编制的“十二五”有色金属产业生产力布局调整规划、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我部其它司局编制的节能减排规划、再生金属推进计划等进行了有机衔接,在产业结构调整、资源保障、技术进步、节能减排、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方面取得了一致。

问:能介绍一下《规划》编制的过程吗?

答:2009年7月,《规划》编制工作开始启动,历经规划研究、规划起草、规划衔接、专家论证等阶段。广泛听取了国务院相关部委、地方工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等各方面意见,多次组织业内专家进行修改论证。规划编制过程是一个统一行业发展认识,凝练行业发展思路的过程,是集体智慧的成果。

问:《规划》基于怎样的行业发展背景和形势编制的?

答:《规划》编制是基于对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五个判断”。一是有色金属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材料支撑,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色金属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建筑、机械、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从长远发展看,在我国实现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过程中仍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需要有色金属在高精尖产品发展方面有重大突破。2010年我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3093万吨,表观消费量约3424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国。总的看,有色金属品种较多,尽管不同品种发展特征不一致,但在国内外需求带动下产业仍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二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已具备由大到强转变的良好基础。经过“十一五”的快速发展,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产业规模、技术装备、节能减排、结构调整方面取得明显成就,主要有色金属冶炼技术及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行业快速发展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重金属环境污染等事故时有发生,节能减排任务繁重。

四是行业发展要素约束增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新形势,以及国内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因素日趋强化。

五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西方国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围绕资源、市场、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迫切要求有色金属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速实现转型升级。问:《规划》编制的主要思路和方向是什么?

答:基于对行业发展背景和形势的判断,我们提出了《规划》编制的主要思路和方向。

一是体现“四个转变”。“十二五”时期,有色金属工业要由注重规模扩张型向生态产业发展模式转变,要实现产业、生态、社会和谐发展;由注重主业生产经营向注重生产和服务协调发展转变;由注重国内资源开发向注重国内外两种资源开发转变;由注重国内向注重国内和国际两个空间发展转变,加快产业转移。

二是立足“三个支撑”。有色金属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但考虑国内资源、能源短缺,其发展要立足支撑国内下游市场发展需求;考虑我国资源分布不均、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的国情,要立足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考虑无论是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还是节能减排,都要立足技术进步的支撑。三是坚持“一个主题”。《规划》明确了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是“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工业的主要发

展方向,是贯穿全篇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规划》明确了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了主要任务、重大专项。

问:《规划》是引导未来五年有色金属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能介绍一下《规划》征求意见的情况吗?

答:《规划》征求了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人民银行、国资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统计局、银监会、证监会、电监会、工程院,国家能源局、各地方政府工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五矿集团、中铝公司、中色集团、中咨公司共56家单位意见。共接到49家单位的回复,其中,25家无不同意见,其它23家的反馈材料汇总整合为33条意见,经过认真研究,15条完全采纳,18条部分采纳。

在论证阶段,邀请业内专家召开了《规划》论证会,专家论证组由工程院院士孙传尧等16名专家组成,孙传尧任专家组组长。

问:《规划》包括的有色金属品种范围及确定依据?

答:有色金属产业共涵盖64种金属,本《规划》范围主要包括十种常用有色金属:铜、铝、铅、锌、镍、锡、锑、汞、镁、钛,只是在具体任务如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和提高资源保障力度中,涉及了较多有色金属品种,包括稀土稀有金属、稀散金属等。其原因是这十种金属在有色金属产业中占主导地位,合计产量占有色金属总产量的比重超过95%,销售收入比重超过85%;同时,这十种有色金属也是当前统计部门采用的。

特别要说明的是稀有稀土金属作为稀缺的战略资源,我司正在编制《稀有金属产业发展规划》,因此,在本《规划》中没有涉及相关内容。

问:《规划》中 “十二五”发展目标是如何确定的?

答:在具体指标的选择上,主要选择能够引导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所需要的主要指标,以及国家已发布的相关规划中已经提出明确要求的指标。“十二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8%,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8%,铜、铅、镁、电锌冶炼综合能耗分别降到300千克标煤/吨、320千克标煤/吨、4吨标煤/吨和900千克标煤/吨及以下,电解铝直流电耗、全流程海绵钛电耗分别降到12500千瓦时/吨和25000千瓦时/吨及以下。2015年,前10家企业的冶炼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为铜90%、电解铝90%、铅60%、锌60%。

问:有色行业产业布局调整遵循怎样的原则,如何引导有色行业进一步优化布局?

答:“十一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优化产业布局上取得了一定进步。部分冶炼产能已开始逐步向资源能源丰富的地区转移,2010年西部地区电解铝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51%,锌产量占56%,镁产量占50%,分别比比2005年上升5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32个百分点。但随着生产要素的变化,部分产品产业布局亟待优化。电解铝、镁冶炼等产能严重过剩,2010年开工率分别只有70%、60%。

《规划》明确“十二五”有色金属行业布局调整要统筹规划,坚持上大与压小相结合,淘汰落后与新上项目相结合的原则。

《规划》提出了引导行业进一步优化布局的方向和任务。以满足内需为主,严格控制资源、能源、环境容量不具备条件地区的有色金属冶炼产能。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积极引导能源短缺地区电解铝及镁冶炼产能向能源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有序转移。逐步推进部分城市有色企业转型或环保搬迁。在沿海地区,利用进口原料有序布局建设若干铜、镍基地。选择条件合适的区域,依托拆解园区,充分利用国内外废杂铜、铝资源建设若干规模化的再生金属基地。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鼓励在境外建设氧化铝、电解铝、铜、铅、锌、镍等产业园区。

同时,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支持建设若干资源基础雄厚、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的有色金属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支持建设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东(中)西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区。

问:“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的意义是什么?

答:“十一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产业产品结构有所改善。通过引进技术及装备消化吸收与再创新,

铝板带箔、大型工业铝型材、精密铜管箔、钛棒、镁压铸件等接近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初步满足了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及国防科技工业等重点领域对高精尖产品的需要。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整体还处在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低端环节,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尚未形成,大多数企业实际上仅仅是有色金属某一环节的生产者。矿山生产能力与下游冶炼、加工能力比例失衡,并呈扩大趋势,上下游行业的结构失衡日趋严重。一些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大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品还不能实现国产化,新合金开发方面基本是跟踪仿制国外,航空航天用铝厚板、集成电路用高纯金属等产品仍主要依靠进口。稀有金属产品也是以初级产品、中低档深加工产品为主,高端产品比重较小。如我国铟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但液晶显示屏用铟靶材却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同时,信息产业、新能源、新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生物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需要有色金属工业提供重要支撑,在高精尖产品发展方面需要重大突破。

因此,在优化传统产业结构的同时,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具有重大的意义。到2015年,实现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8%增加到15%。

问: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一直存在资源保障能力不强的问题,“十二五”期间如何提高我国资源保障程度?

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有色金属的消费需求也快速增长,使得我国矿产原料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截至2010年,铜、铝、镍的自给率分别只有23%、54%和14%。资源保障程度低成为制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矿山基础薄弱。我国现有大型有色金属矿山多为20世纪50、60年代开发的,经过多年生产,普遍面临资源枯竭问题。目前老矿山深部和周边找矿工作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可供建设的新矿山不多。二是再生资源不能满足需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约束,我国废旧有色金属的回收量远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废旧有色金属进口国。三是境外资源权益依然不多。尽管我国企业境外有色金属资源利用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但境外战略资源权益占有依然不能满足需要。目前,我国企业境外铜矿资源实际权益仅占矿产原料进口量的不足4%;铝资源实际权益仅为矿产原料进口量的3%;锌资源实际权益仅为矿产原料进口量的2.8%。

《规划》把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作为“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一是加快资源基地建设。要优先在境外,其次在境内。在境外,以加快境外铜、铝、铅、锌、镍、钛等原料供应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推动境外资源勘探,在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依托具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骨干企业,建立与资源所在国利益共享的对外资源开发机制,加快境外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形成一批境外矿产资源基地。在国内,进一步加强重点成矿地带的普查与勘探,增加资源储量,提高查明资源储量利用率,积极开展现有矿山深部边部找矿,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以云南、新疆、甘肃、青海、西藏、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有色金属成矿带资源开发为重点,加快建设西部矿产资源基地。在广西、贵州、山西适度发展具有资源保障的氧化铝产能。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尾矿和熔炼渣等资源开发利用。促进铜、铅、锌等冶炼企业原料中各种有价元素的回收,冶炼渣综合利用,以及冶炼余热利用。建立完善铜、铝再生资源利用体系,规范回收、拆解,建设一批规模化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完善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利用体系,鼓励将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利用纳入矿铅生产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重金属污染。支持改扩建形成一批锌、钴、镍、锡、锑、锗、铟、贵金属等回收利用及冶炼废渣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依托内蒙古等高铝煤炭资源,有序推进高铝粉煤灰资源开发利用,大力推进《赤泥综合利用指导意见》的组织实施工作。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行业在转型升级中如何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

答:“十一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依靠科技创新,主要品种冶炼工艺技术及装备水平提高较快。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有色金属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65%,低于国内平均水平。自主开发的新材料少,新合金开发方面基本是跟踪仿制国外,关键有色金属新材料开发滞后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行业要继续坚持科技创新的原则,主要从四个方面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

1. 增强创新能力。围绕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重点和难点,在矿产资源勘查、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

先进材料制备等领域,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培育企业的应用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创新投入机制,强化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推动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开展前沿共性技术攻关,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基础技术,充分发挥科技对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提高产业核心竞争能力。

2.加强技术改造。支持有色金属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以质量品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两化融合等为重点,对现有企业生产工艺及装备进行升级改造,加快淘汰落后,实现清洁、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生产自动化、管理数字化水平。

3.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认真总结和推广行业先进企业的信息化经验,建立和完善有色金属工业信息化标准规范工作体系。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生产自动化水平。鼓励企业建设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推广使用企业资源计划(ERP)和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提高管控效率。

4.加强标准化建设。适应有色金属工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发展新材料的需要,建立、修订、完善技术和产品标准。进一步做好能耗、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标准的制定。制定再生有色金属能源消耗标准和环保标准。加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力度,实现国际国内标准接轨和双向转化。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努力,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重点大中型企业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精深加工产品、资源综合利用、低碳等自主创新工艺技术取得进展,绿色高效工艺和节能减排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问:有色金属行业是典型的“两高一资”行业,节能减排工作面临怎样的形势,“十二五”具体任务及目标是什么?

答:随着我国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制约日趋强化;有色金属产业规模的扩大,国内资源能源短缺的瓶颈日益突出;国家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能耗、高排放的有色金属工业面临的节能减排、生态保护压力日趋增加。2010年,有色金属行业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耗的2.8%,但工业增加值只占全国的1.99%;有色金属工业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冶炼环节,约占产业能源消耗总量的80%左右,加工占11%,矿山占5%。在冶炼环节中,铝冶炼占61%,铅锌冶炼占7%,镁冶炼占6%,铜冶炼占2%。其中,电解铝行业的电力消费占有色金属工业电力消费总量的80%,占全国电力消费的5%。

“十二五”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的具体任务是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对现有生产能力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淘汰落后,增加品种,改善质量,降低物耗、水耗和能耗等。“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技工作者发明了异型阴极铝电解槽,通过稳定铝液波动,降低极距,吨铝直流电耗可降低800~1000千瓦时。在铅冶炼方面,我国有关单位通过多年攻关,成功开发了底吹富氧熔炼技术和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技术,并实现了产业化,解决了制约国内铅冶炼升级的关键瓶颈。因此,规划提出到2015年,力争完成1500万吨及以上电解铝技术改造,电解铝直流电耗降到12500千瓦时/吨以下,年节约电力100亿千瓦时;完成120万吨落后铅熔炼以及300万吨铅鼓风炉还原能力改造,年节约标煤80万吨;完成骨干镁冶炼企业技术改造,力争年节约标煤100万吨。铜冶炼、电解铝、铅冶炼、钛冶炼等主要行业技术指标居世界领先。问: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不断对有色金属行业提出新的更加严格的环保要求,《规划》将从哪些方面促进环境保护?

答:有色金属工业是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主(也包括再生资源利用)的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仅消耗资源、能源,同时还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长期的矿产开采、冶炼生产累积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近年来开始逐渐显露,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近年来发生的重金属环境污染事件以及血铅污染事件,对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规划》以重有色金属污染防治为重点,按照《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十二五”规划》要求,遵循源头预防、过程阻断、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的全过程综合防控原则,加快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治。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行业环境保护:

1.限制排放重金属项目

严格准入条件,优化产业布局,禁止在在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大中城市及其近郊,居民集中区等对环境条件要求高的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增加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

目。

到“十二五”末,仅保留陕西汞锑科技有限公司一家原生汞冶炼企业,取缔其他原生汞冶炼企业。汞触媒回收企业应配套有汞蒸汽回收装置,除贵州万山地区外,严格控制其他地区新建的汞触媒回收企业。

2.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大力推广安全高效、能耗物耗低、环保达标、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好的先进生产工艺,强化从源头防控重金属污染。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处理。实施区域综合整治,以湘江流域为重点,推进污染产业密集、历史遗留污染问题突出、风险隐患较大的重金属污染区域综合整治。

3.强化监管能力建设

加强重金属污染环境监测能力,推行污染源自动监控,重金属废气、废水排放企业要安装相应的重金属污染物在线监控装置,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问:为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规划》制定了怎样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条件?

答:为了确保规划主要任务的完成和规划目标的实现,规划从不同层面提出了七条政策措施:一是强化规划指导;二是完善产业政策;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四是加强资源保护与储备;五是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六是健全节能减排政策;七是改善行业管理。

第5篇:有色金属的发展现状

有色金属发展现状与进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新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种材料层出不从,但是目前使用最广的才来除了钢铁之外,就数有色金属了。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电力、通讯、建筑、家电等绝大部分行业都以有色金属材料为生产基础。随着现代化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有色金属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它不仅是世界上重要的战略物资,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且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资料的重要材料。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兴建了一大批有色金属矿山、冶炼和加工企业,组建了地质、设计、勘察、施工等建设单位和科研、教育、环保、信息等事业单位以及物资供销和进出口贸易单位,形成了一个布局比较合理、体系比较完整的行业体系。

2006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整体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有色金属产品产量继续增长,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攀升。10种有色金属总产量实现1917万吨,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位。全国有色金属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达到13475亿元、1631亿元、1100亿元,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650亿美元。年黄金产量240.08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2007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其中有色金属矿山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显著,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亿元,比上年增长54%,占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2%。有色金属合金制造及压延加工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较快增幅,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0亿元,比上年增长33%,占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6%。有色金属冶炼领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0亿元,比上年增长15%,占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6%。

同时,有色金属的发展也存在另一面,国内有色金属行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资源分散,同时又是与国际市场接轨紧密的行业之一。在目前有色金属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有色企业势必要加大矿山资源投入力度。参股或者控股海外矿山、企业,能弥补中国有色矿产资源的不足,转变中国企业在原料波动中的不利局面。此外,企业产业链的延伸和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可以更好的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能扭转中国企业在类似铜精矿加工费等谈判中既没有“定价权”也没有“话语权”的境地。

有色金属行业进入艰难调整期,难有系统性配臵机会,但在中国经济节能降耗、转型升级的大时代里,必然伴随着有色行业格局的重塑,也必然催生顺势而为、别开生面的优秀有色企业。我们看好2014年的三条投资主线,一是新材料,包括液态金属、3D打印耗材、稀土磁材以及锂等品种;二是再生金属,如铅锌再生行业的圣莱达;三是立足优质资源,逆势拿矿并谋求转型的矿山公司,如西部资源。

液态金属:向3C产品结构件进军。液态金属具有高比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以及轻薄小巧、光洁度高的独特优势,有望成为新一代3C产品结构件材料,且近期苹果与Liquidmetal的相关合作催化剂不断。宜安科技作为A股唯一的3C液态金属标的,主业向3C领域转型渐入佳境,业绩稳增,且液态金属有望在明年正式供货,再加上车用、医用镁合金明年皆有动作,有望提振估值。

3D打印:应用边界逐步拓宽,看好金属耗材需求。未来几年3D打印市场的增长的逻辑主要有三个:一是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竞争改善性价比。二是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市场将被激活和快速增长。三是商业模式向分布式云制造的进化。在此背景下,我们尤其看好3D打印高端金属耗材的中长期发展。银邦股份传统主业产能恢复、业绩反转,3D打印业务有望在明年贡献实际业绩。

稀土磁材:稀土价格预期趋稳加上节能环保大趋势,钕铁硼需求正迎来回暖。我们看好正海磁材明年的业绩弹性,一是风电装机量开始回升,且直驱永磁发电机渗透率提升,将加大风电用磁材需求,主要客户金风科技订单有望增加;二是空调用钕铁硼与铁氧体成本差距已大幅缩小,钕铁硼性价比凸显,稀土价格趋稳利于下游应用。三是专利授权打开海外市场,产品结构优化提高毛利。四是募投项目投产大幅提高承接订单能力。

锂:新能源锂电需求看起来很美,相对看好锂精矿上游企业。新能源锂电需求短期难以放量,加之新产能集中释放,碳酸锂供给过剩拐点已现。但由于外购矿石提锂企业并不会被挤出市场,锂矿供给偏紧且垄断性强,相对看好锂精矿上游企业。尤其看好路翔股份在2015年的业绩弹性,沥青主业裁撤将使2014年业绩下滑,但融达锂业的2015年业绩承诺1.02亿元,大股东有信心甲基卡二期项目2015年满产,预计2013~2015年EPS分别0.02元、0.00元和0.74元。

再生金属:技术领先,别开生面。未来十年中国有色金属再生利用率将系统性提升,其间蕴藏巨大商机。国内再生金属行业处于百废待兴之际,具有三大核心优势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做大做强。一是技术领先,拓宽原料范围和降低采购成本,并实现综合回收,二是回收网络布局和把控能力强,保障原料供应和产能扩张;三是财务资源雄厚,可以完成商业模式的快速复制和扩张。

总的来说,有色金属已经成为了21世纪不可或缺的材料,有色金属一定会在现代建设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的有色金属的发展也会成为支撑中国梦的一部分。

第6篇:工信部解析有色金属工业及铝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印发《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铝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有色金属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要取得明显进展,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工信部有关负责人30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规划进行了权威解读。加速实现转型升级

据了解,《规划》为推动有色金属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我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步伐指明了方向。

据介绍,2010年我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3093万吨,消费量约3424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国。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总的来看,有色金属品种较多,尽管不同品种发展特征不一致,但在国内外需求带动下产业仍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目标,具体到铜、铝、铅、锌、镍、镁、钛、锡、锑、汞等十种常用的有色金属,产量将控制在4600万吨左右,年均增长率为8%,其中精炼铜、电解铝、铅、锌产量分别控制在650万吨、2400万吨、550万吨和720万吨,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7.3%、8.8%、5.2%和6.9%。

据介绍,目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产业规模、技术装备、节能减排、结构调整方面取得明显成就,主要有色金属冶炼技术及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行业快速发展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行业发展要素约束增强。国际上围绕资源、市场、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迫切要求有色金属工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速实现转型升级。

“十一五”期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优化产业布局上取得了一定进步。但随着生产要素的变化,部分产品产业布局亟待优化。电解铝、镁冶炼等产能严重过剩,2010年开工率分别只有70%、60%。

《规划》明确“十二五”有色金属行业布局调整要统筹规划,提出了引导行业进一步优化布局的方向和任务。以满足内需为主,严格控制资源、能源、环境容量不具备条件地区的有色金属冶炼产能。

《规划》同时指出,“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到2015年,实现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0年的8%增加到15%。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有色金属的消费需求也快速增长,使得我国矿产原料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 工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0年,铜、铝、镍的自给率分别只有23%、54%和14%。

资源保障程度低成为制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我国矿山基础薄弱,再生资源不能满足需要,境外资源权益依然不多。我国企业境外铜矿资源实际权益仅占矿产原料进口量的不足4%;铝资源实际权益仅为矿产原料进口量的3%;锌资源实际权益仅为矿产原料进口量的2.8%。

为此,《规划》把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作为“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并提出要加快资源基地建设。要

优先在境外,其次在境内。在境外,以加快境外铜、铝、铅、锌、镍、钛等原料供应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推动境外资源勘探,在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依托具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骨干企业,建立与资源所在国利益共享的对外资源开发机制,加快境外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形成一批境外矿产资源基地。在国内,进一步加强重点成矿地带的普查与勘探,增加资源储量,提高查明资源储量利用率,积极开展现有矿山深部边部找矿,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同时,《规划》还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低品位矿、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尾矿和熔炼渣等资源开发利用。促进铜、铅、锌等冶炼企业原料中各种有价元素的回收,冶炼渣综合利用,以及冶炼余热利用。建立完善铜、铝再生资源利用体系,规范回收、拆解,建设一批规模化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完善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利用体系,鼓励将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利用纳入矿铅生产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重金属污染。

《规划》同时指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要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加强技术改造,加强标准化建设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重点大中型企业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精深加工

产品、资源综合利用、低碳等自主创新工艺技术取得进展,绿色高效工艺和节能减排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第7篇: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劳动模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附件1 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先进集体拟表彰名单

(146个)

北京市

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 天津市

天津锐新昌轻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天津市聚海铝业有限公司深加工车间 河北省

承德铜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坑口采探区深孔凿岩一班 山西省

山西华泽铝电有限公司电解一厂电解五工区 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

巴彦淖尔西部铜业有限公司 巴彦淖尔紫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赤峰山金红岭有色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东方希望包头稀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霍煤鸿骏铝电有限责任公司400KA系列电解分厂

3 辽宁省

朝阳聚矿地质测绘有限公司地矿处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艺室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钛合金研究部 吉林省

吉林大黑山钼业有限公司选矿二车间 吉林昊融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〇六队矿产勘查院 上海市

上海飞轮有色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恒洋仪表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 江苏省

常州市恒丰铜材有限公司

江苏春兴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部 江苏大屯铝业有限公司电解部

江苏峰峰钨钼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江苏麟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资源调查与评价研究院 江阴东华铝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4 天地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连铸连轧铜车间 镇江鼎胜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

杭州五星铝业有限公司

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

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带公司轧制车间 绍兴平铜集团铜都矿业有限公司 浙江鼎丰铝业有限公司生产部 浙江锆谷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省

安徽铜冠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无轨设备二工段

安徽鑫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高精密度铜带厂工艺质量科 铜冠有色池州公司九华冶炼厂溶二车间 铜陵精工里亚特种线材有限公司漆包一车间 铜陵有色股份有限公司安庆铜矿

中都国际(赞比亚)有限公司谦比西项目部 福建省

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

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铝电解事业部电解三厂房四班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三部三班

5 江西省

赣州澳克泰工具技术有限公司 赣州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赣州有色冶金机械有限公司金工车间装配钳工班 江西分宜珠江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钼选工段 江西浒坑钨业有限公司一坑口

江西金世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一车间 江西晶安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科技组 江西彭山锡矿

江西三川铜业有限公司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德兴铜矿大山选矿厂磨浮工段生产四班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武山铜矿选矿车间 江西耀升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鹰潭兴业电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高精度箔带攻关小组 山东省

曹县爱伦金属加工有限公司熔铸工段

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龙口市丛林铝材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 山东华建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6 山东黄金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金升集团东部铜业再生铜产业化班

山东鲁丰股份公司铝箔车间

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电解铝厂电解车间 山东兖矿轻合金有限公司 信发集团有限公司

烟台鹏晖铜业有限公司熔炼车间 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

中航钛业有限公司熔炼车间 河南省

安阳市豫北金铅集团电解车间

东方希望(三门峡)铝业有限公司蒸发车间 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四分厂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色金属事业部 河南明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商丘铝厂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

河南永登铝业有限公司阳城分公司电解车间 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开曼铝业(三门峡)有限公司分解车间

7 林州市林丰铝电有限责任公司电解车间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三连炉车间 中孚实业铝业分公司天车维修班 湖北省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丰山铜矿 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湖北鑫银贵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选矿车间

湖南省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一总队“湖南郴州荷花坪--香花岭锡多金属矿评价”项目组

衡阳市南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湖南金龙国际铜业有限公司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二四五队湖南省古丈县岩头寨矿区钒矿详查项目部 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

湖南有色冶金劳动保护研究院矿山开采技术中心 湖南宇腾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贵冶分厂精炼班组 广东省

佛山兴奇金属有限公司

广东东方锆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8 广东翔鹭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丹霞冶炼厂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凡口铅锌矿采矿车间 肇庆多罗山蓝宝石稀有金属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桂华成有限责任公司珊瑚矿 广西华锑科技有限公司 南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省

海南海宇锡板工业有限公司涂印厂 重庆市

重庆华浩冶炼有限公司铜粉分厂 重庆天泰铝业有限公司电解车间 四川省 阿坝铝厂

四川会理铅锌股份有限公司采矿车间 四川科力特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机加车间 四川省里伍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里伍铜矿 四川省有色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 自贡长城硬面材料有限公司 贵州省

贵州省六盘水双元铝业有限责任公司220KVA变电所 贵州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地质矿产勘查院 云南省

驰宏公司会泽矿业分公司跃进坑掘进工序掘进一班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金水铜冶炼有限公司熔炼工段三班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冶金工程系 昆明冶金研究院

云南乘风有色金属股份公司综合回收部二车间 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 云南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锡业集团公司冶炼分公司熔炼车间 云南祥云飞龙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省

金钼集团三十亩地选矿厂

陕西铜川铝业有限公司240KA净化供料车间 陕西锌业有限公司商洛炼锌厂镉回收车间 西安天力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10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三总队 甘肃省

白银集团公司西北铅锌冶炼厂

白银有色集团公司小铁山矿提升运输作业区 二十一冶建设公司第六分公司 甘肃稀土集团公司新材料公司 金川集团公司镍冶炼厂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矿区 青海省

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三工镁业有限公司

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锡铁山分公司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钽铌材料车间

中宁县锦宁铝镁新材料有限公司电解一车间一工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喀拉通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一矿运修工段 新疆农六师铝业有限公司

新疆有色地勘局701队青河县顿巴斯套金矿项目组

11 西藏自治区

尼木县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第8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节[2013]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有关中央企业,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促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推动有色金属工业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有色金属工业是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为主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也是我国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重点行业之一。2011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能源消耗15138万吨标煤,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4.39%。

“十一五”以来,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9.6%,部分产品综合能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11年,我国铝锭综合交流电耗下降到13902千瓦时/吨,比2006年下降了795千瓦时/吨,节电约144亿千瓦时。铜冶炼、铅锌冶炼、镁冶炼、稀土冶炼等金属品种综合能耗都大幅降低,重金属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排放量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尾矿、冶炼渣等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依然面临突出问题:

一是部分产品单耗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一定差距。2011年我国铅冶炼综合能耗433.8千克标煤/吨,与国外先进水平300千克标煤/吨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国内企业间能耗水平相差悬殊。我国电解铝综合交流电耗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国内电解铝企业之间差距较大,最好的企业为13000千瓦时/吨左右,最差的企业为15000千瓦时/吨,相差2000千瓦时/吨。

三是重金属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有色金属工业的行业特征决定了其在生产过程中重金属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量较大,铜冶炼、铅锌冶炼、镍钴冶炼、锡冶炼、锑冶炼和汞冶炼等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行业面临新增污染源防治与历史遗留污染解决的双重任务,工作难度和压力较大。

四是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尽管有色金属工业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方面已取得积极进展,但从整体上看,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大的落后生产能力在有色金属工业中仍占相当比例,尤其是铅锌冶炼行业,中小企业居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仍十分艰巨。

五是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偏低。2011年我国氧化铝产量3408万吨,占全球产量1/3以上,年产赤泥量已达3000万吨左右。目前我国赤泥整体综合利用率不到4%,累积堆存量约2亿吨,预计到2015年,累计堆存量将达3.5亿吨。

有色金属工业作为我国用能较多行业,是工业领域节能减排的重点之一,其节能减排效果对完成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加大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力度,既是国家整体节能减排的战略需要,也是有色金属工业转变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为核心,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强化管理,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扎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有色金属工业体系建设。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底,有色金属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8%左右,累计节约标煤75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10%,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浓度全面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全国有色金属冶炼的主要产品综合能耗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主要金属品种节能减排目标见附件1)。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按照国家政策要求的时间进度,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确保“十二五”期间淘汰电解铝落后产能90万吨,铜(含再生铜)冶炼80万吨,铅(含再生铅)冶炼130万吨,锌(含再生锌)冶炼65万吨。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条件,加强对新建和改扩建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加大基于能耗限额标准的惩罚性电价等政策措施实施力度,抑制产能盲目扩张,禁止违规建设电解铝、铅冶炼等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引导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向能源、资源富集地区转移,推动企业兼并重组,鼓励延长

产业链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加强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开发锌冶炼清洁生产新工艺,削减锌冶炼有害废渣的产生。研发赤泥大规模资源化利用技术,解决赤泥长期堆存问题。重点研究连续炼铜清洁生产技术、镁冶炼还原新工艺及节能减排技术、海绵钛生产节能技术、一步炼铅成套工艺技术、以低铝硅比铝土矿为原料生产氧化铝技术、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原地浸出氨氮无组织排放控制等一批重大、关键、共性的节能减排技术。

(三)推动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应用示范。重点推广新型铝电解节能技术、铜冶炼先进熔池熔炼技术、铅冶炼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技术、新型蓄热竖罐还原炉炼镁技术,非皂化萃取分离稀土技术、高浓度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锌精矿焙烧烟气净化除汞技术等一批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详见附件2)。结合《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目录》,组织实施一批二氧化硫、重金属污染物、氨氮污染物防治工程,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有害气体、重金属和氨氮污染物排放。

(四)扎实推进有色金属再生循环利用。加快发展有色金属再生循环利用产业,提高再生有色金属利用水平,推动建立全国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体系。2015年底前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1200万吨,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产量占当年铜、铝、铅产量的比例分别达到40%、30%、40%左右。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培育形成若干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集聚发展的重点地区,其产能比重超过全国再生有色金属产能的80%。

(五)推动行业能效对标达标。积极指导、督促有色金属企业开展行业能效对标活动。组织行业协会不断完善行业能效对标信息平台和对标指标体系,扩大对标金属范围,定期发布主要产品能耗相关数据、先进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最佳节能实践,引导企业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水平。

(六)强化企业节能降耗管理。督促有色金属企业建立能源管理负责人制度,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健全企业内部节能管理机构。组织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试点工作,探索推进有色金属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组织有色金属企业开展能源审计,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降耗措施并加以实施。加强能源统计工作,督促企业按有关要求配备仪器仪表等计量设备。

(七)积极推行清洁生产。认真实施铜冶炼、铅锌冶炼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组织编制和实施电解铝、氧化铝、稀土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切实提高有色金属企业清洁生产水平,降低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强度。积极支持和鼓励有色金属大中型企业编制清洁生产规划,组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到2015年底,有色金属大中型企业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八)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遵循源头预防、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的全过程综合防控原则,针对汞、铅、镉、砷等重金属污染物产生的关键领域和环节,以重金属冶炼生产过程控制为重点,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从源头消减汞、铅、镉、砷等污染物的产生量,降低末端治理难度和压力。重点支持重金属冶炼企业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治污设施升级改造、污染源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建设和污染治理项目等。

(九)切实加强赤泥综合利用。大力支持赤泥生产新型建筑材料技术、赤泥制备路基固结材料技术、低成本赤泥脱碱技术等综合利用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和产业化示范。建设拜耳法赤泥旋流分级综合利用、赤泥胶结充填料用于矿山充填、拜耳法高铁赤泥砂作为干法水泥生产的铁质原料、赤泥制备新型燃煤脱硫剂等一批具有带动效应的应用示范和推广示范项目。创建2至3个赤泥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形成多途径、高附加值赤泥综合利用发展格局。

(十)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利用有关政策重点加强大中型铜冶炼、铝冶炼(含氧化铝)、铅锌冶炼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对能源输配和消耗情况实施动态监测、控制和优化管理,不断加强能源的平衡、调度、分析和预测,实现系统性节能降耗。支持企业和行业协会建设基于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的信息化监测平台,逐步建立统一的企业综合能耗及排放数据采集、传输、处理接口标准,构建有色金属行业互联互通的节能减排数据采集和信息监测平台。

(十一)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活动。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有色金属企业,开展“两型”企业创建试点工作。制定“两型”有色金属企业认定标准。积极总结先进典型经验,加强经验交流和推广,研究制定鼓励“两型”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推动全行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转变。

四、政策措施

(一)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管理体系。各级工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要高度重视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按照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本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区、本企业实际,制定节能减排专项方案,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有效措施。推进有色金属行业节能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定期组织节能减排形势分析。

(二)加大行业准入管理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严格执行铜冶炼、铝冶炼、铅锌冶炼、镁冶炼、再生铅等行业准入条件和相关有色金属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的有关要求,对各级工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进行监督考核。加快研究制定有色金属工业改扩建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办法,从严控制有色金属企业盲目扩张。定期公告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名单,进一

步完善落后产能退出的政策措施和长效机制。

(三)修订完善节能减排标准体系。修订铜、铝、铅、锌、镁等冶炼产品能耗限额国家强制性标准,开展能耗限额标准宣贯。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铜、铝、铅、锌等金属品种节能、环保设计规范,组织各地节能监察机构加强对各地区有色金属企业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有色金属企业国家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机电设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能源计量数据及使用、特种设备等专项检查活动。

(四)强化财政税收政策支持引导作用。围绕钨、锡、锑、钼、铟、稀土等优势战略金属资源,加快研究制定能充分反映资源价值的税费政策。加强对有色金属工业重大、关键、共性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的科技投入力度。研究制定支持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赤泥综合利用的相关财政税收政策。

(五)推动建设节能减排新机制。认定一批有色金属行业专业节能服务公司,组织开展能源审计、电力需求侧管理、合同能源管理、节能项目融资等一系列节能减排服务。探索建立有色金属企业节能减排自愿协议制度,研究制定对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实施节能减排自愿协议的有色金属企业的相关激励措施。

附件:1.主要金属品种节能减排目标.doc

2.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重点技术应用示范汇总表.doc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3年2月17日

第9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来祥光铜业调研

本报讯10月27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尚福山一行来祥光铜业调研。公司董事长刘学景、金属事业部总经理周松林和行政总监尚建顺等陪同活动。

此次调研的主要目的及内容:一是了解企业2011年的生产运行状况,“十二五”发展思路、存在的问题以及对2012年总体判断(包括国内、国际大形势的判断),为协助政府部门制定2012年宏观调控政策提供行业数据和信息;二是落实全国有色科技大会的精神,结合“十二五有色金属工业规划”,了解铜行业在科技创新、新工艺及装备等领域的发展情况及最新动向,为制定相关产业鼓励政策提供资料基础;三是了解企业文化建设情况;四是听取企业对协会2012年工作要求及政策诉求。

尚福山一行先后参观祥光铜业阳极铜浇铸车间、电解车间、贵金属车间、模型展厅,详细了解了企业的建设规模、生产流程、先进技术等情况。随后,在祥光铜业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调研组详细听取了刘学景董事长对《祥光铜业生产运行状况及“十二五”发展思路》的工作汇报。金属事业部总经理周松林介绍了“祥光生态炼铜法”和技术创新等情况。行政总监尚建顺汇报了新凤祥企业文化建设情况。

尚福山对企业当前稳定的生产经营形势和科学的发展规划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祥光铜业“双闪”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通过一期的引进、消化、吸收到二期的自主创新,成功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矿喷嘴,这对世界铜冶炼行业是一个推进,并鼓励企业在做

大做强的基础上,注重科技进步、产业延伸和精细管理,及时准确把握市场行情,增大资源自给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工业的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尚福山还介绍了当前铜冶炼行业的现状及下一步发展态势,为祥光铜业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上一篇:高三班主任工作总结xx下一篇:三年级人教版科学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