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施工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拉洛水利枢纽大坝填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摘要: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通常规模较大,工程施工涉及面很广,其施工建设会受到各种自然条件和地质地形等的限制。西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点,其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条件比起国内其它地区的工程建设更为艰苦,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做好西藏高海拔地区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拉洛水利枢纽工程是西藏自治区目前正在组织建设的水利工程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工程主要任务是向下游地区提供灌溉保障,推动西藏地区农牧业发展,改善当地农牧民生活条件。拉洛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是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推动西藏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西藏拉洛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基础条件,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工程所在地区的特殊自然条件和工程特点,研究高寒高海拔地区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心墙砂砾石坝填筑施工技术,通过全程规划工程项目,使工程建设各生产要素可以实现优化组合、资源合理配置,工期满足要求,施工方法切实可行,从而完成最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通过科学合理安排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各项人力、物力以及施工方法等几大要素,从而得到最好的施工效果。主要成果包括:在高海拔高寒地区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重点考虑低温、缺氧环境对工程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合理优化确定人力和机械施工效率。西藏地区高海拔艰苦条件下条件下,工程建设实践表明,施工机械降效并不明显,但施工人员工作效率比起内陆地区降效接近50%。针对人工降效,在施工中采用适当延长施工时间、降低施工强度和增加施工人员的综合弥补方式,较为合理。针对机械降效,在施工中通过增加机械操作人员换班频次,减少机械操作人员单班工作时间,从而降低机械操作人员工作强度的弥补方式,较为合理。(2)沥青混凝土心墙和坝壳料冬季施工质量难以控制,不适合安排冬季施工。(3)西藏地区工程建设人力资源缺乏,水利施工人员流动性大对施工组织造成不利影响,严重影响工程进度,但是该部分的影响通常在施工前无法确切预估,因此在施工组织设计时必须高度重视,做好科学预判和规划。可以通过改善参建人员的生活条件和提高工资水平的方式,尽量保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相对稳定,减小不利影响。本文研究成果正在西藏拉洛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相关经验对于类似高海拔高寒地区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组织设计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水利枢纽;大坝填筑;施工组织设计;西藏地区

学科专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工程综合说明

2.1 工程概况

2.2 自然条件

2.2.1 气象条件

2.2.2 水文条件

2.2.3 地质条件

2.3 交通条件

第三章 施工总体规划

3.1 工程特点

3.2 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3.3 主要工程量

3.4 施工总进度

3.4.1 安排原则

3.4.2 进度计划

3.5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第四章 施工总布置

4.1 布置原则

4.2 施工区布置

4.3 风、水、电布置

4.4 场内施工道路布置

4.5 料场布置

4.5.1 料源概况

4.5.2 料场选取

4.6 砂石加工系统配置

4.6.1 沥青混凝土骨料加工系统

4.6.2 混凝土天然料加工系统

4.6.3 填筑料加工系统

4.7 沥青混凝土生产系统配置

4.7.1 系统生产能力计算

4.7.2 系统选型

4.7.3 供配电系统

4.7.4 主要技术指标

4.7.5 系统建安

4.7.6 混凝土生产系统

第五章 大坝填筑工程施工组织

5.1 廊道系统工程

5.1.1 施工程序和工艺流程

5.1.2 施工方法

5.1.3 技术保证措施

5.1.4 施工进度安排及强度分析

5.1.5 资源配置

5.2 坝体填筑工程

5.2.1 主要工程内容及施工分期

5.2.2 填筑料技术要求

5.2.3 坝体填筑分区及施工程序

5.2.4 施工方法

5.2.5 技术保证措施

5.2.6 施工进度安排及强度分析

5.2.7 资源配置

5.3 沥青混凝土工程

5.3.1 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

5.3.2 施工方法

5.3.3 技术保证措施

5.3.4 施工进度安排

5.3.5 资源配置

5.4 坝顶结构工程

5.4.1 防浪墙、电缆沟、排水沟施工

5.4.2 坝顶公路施工

5.4.3 施工进度安排

5.4.4 资源配置

5.5 大坝护坡工程

5.5.1 施工方法

5.5.2 施工进度安排

5.5.3 资源配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工程管理模式论文提纲下一篇:工商管理专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