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音乐教育和母语语音特征对绝对音高的影响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绝对音高感(Absolutepitch,AP)是在没有标准音的参考下,便能正确识别音高的一种能力。绝对音高感的形成受早期音乐教育和母语语音特征(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等因素的影响。绝对音高感的早期音乐教育研究,有助于为学习音乐者提供经验;母语语音特征的研究为培养绝对音高感提供借鉴。

绝对音高感(Absolutepitch,AP)是在没有标准参考音的提示下,能够准确对听到的音响进行识别音高的一种能力,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神秘而特殊的音乐天赋,对音高有长时记忆的能力。绝对音高感受早期音乐教育、先天遗传和母语语音特征(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等因素的影响。拥有绝对音高感者在识别音高时,对听到白键音的识别正确率高于黑键音,这与他们早期接受音乐教育相关。非音乐专业者绝对音高感的表现可能受到母语语音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了声调语言者绝对音高感优于非声调语言者。本文主要围绕早期音乐教育和母语语音特征对绝对音高感影响的研究进行论述。

一、早期音乐教育对绝对音高感的影响

研究者们对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专业学生和音乐家的绝对音高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绝对音高感(Absolutepitch,以下使用缩写AP)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早期音乐学习是影响AP因素之一。研究早期音乐教育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不同音高感者在音高识别上的差异,为培养和训练AP提供经验。许多作曲家和演奏家如巴赫、贝多芬、莫扎特、鲁宾斯坦、托斯卡尼尼和海费茨都拥有AP,与他们在幼儿时期提早接受音乐教育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多数研究表明,具有AP者接受音乐教育时年龄相对较早,与开始学习语言时的关键期且获取语音学习熟练度呈相关性。

1.绝对音高感与学习音乐起始年龄的关系

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不同群体的人开始接受音乐教育的起始年龄进行调查,并进行了关于AP的实验研究。Sergeant(1969)等研究者对2717名学生调查中发现,具有AP接受音乐教育的年龄平均是在5.4岁,而不具有AP者在7.9岁;又对2000多名音乐教育学院学生和音乐家进行调查,发现很多专业音乐家在7岁之前就开始进行早期音乐教育。其中,一半以上的人具有AP。Baharloo(1998)等研究人员调查了600多名音乐家,结果显示4岁之前接受音乐教育的有72人,具有AP者占40%;4-6岁间接受音乐训练的有160人,有AP的占27%;6-9岁间开始学习音乐的有161人,有AP者占有8%;9-12岁间有104人开始学习音乐,有AP者占有4%;12岁后开始接受音乐教育的有112人,有AP者占有2.7%[1]。SarahJ.Wilson,DeanLusher,CatherineL.Martin,GenevieveRayner(2012)为了调查早期和当前音乐环境是否对AP有影响,通过面对面访谈,了解160位音乐家的早期音乐环境和当前音乐环境。音乐者是从社区和大专院校招募来的,分为三组:AP音乐家、准绝对音高感(Quasi-absolutepitch,QAP)音乐家和相对音高感(Relativepitch,RP)音乐家。收集了三组音乐家的音高命名能力、年龄、教育程度、出生地区、文化背景、母语是否为声调语言及早期在家哼唱歌曲时间长短程度等信息。被试在实验室进行了60分钟的测试,音乐家首先接受听力测定检验,之后进行音高命名任务。结果显示AP音乐家音高偏差最小,表明这些音乐家AP水平较高;QAP音乐家则在两个水平中徘徊,音高识别低于AP,高于RP音乐家;RP音乐家大多是随机识别,音高命名有遗漏还有错误的。实验结果表明三组音乐家音乐训练起始年龄不同,AP音乐家开始学习音乐的年龄比QAP音乐家早,而QAP音乐家开始学习音乐的年龄早于RP音乐家。AP音乐家在3~7岁开始音乐教育并进行音乐训练,实验中音高命名能力准确度相对QAP音乐家和RP音乐家较高[2]。上海音乐学院李小诺等人(2014)对音乐专业本科大学生进行了AP样本数据实验测试,发现早期音乐教育对AP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实验将被试分为三组:接受音乐训练的起始年龄小于等于5岁,年龄在6-9岁之间的,和年龄大于等于10岁的被试进行研究,在允许半音误差和不允许半音误差的情况下显示,不允许半音误差和允许半音误差时,接受音乐训练的起始年龄这一变量都呈高显著性。随着三组年龄升高,正确率逐渐降低[3]。

2.绝对音高感与语言习得关键期的关系

AP学习与语言学习有异曲同工之处,都需要在早期进行教育才能做到脱口而出、过目不忘,研究者对语言习得的关键期进行了调查。Lennenberg(1967)指出,母语和第二语言习得与AP习得的关键期,在成人和幼儿时期习得语言的方式性质上是不同的。成年时期,只有通过艰苦训练才能获得AP。相比之下,当幼儿获得AP时,他们通常是较快的自动且无意识的获得具体音高,很少进行具体的音高命名训练。成年时期第二语言习得也需要进行艰苦训练,幼儿时期对第二语言掌握能力相对成年时期较为容易。此外,成年时期获得的AP不像幼儿时期获得的AP容易和熟练,即使经过多年的学习经验,成年之后学会第二语言还是带有“外国口音”,而且经常会有语法错误。Curtiss(1977),Lane(1976)研究发现早期被社会孤立的儿童后来被安置在一个正常环境中,发现该孩童已经不能获得正常的语言。例如,像狼孩一样,幼年时期与狼一起生活,后来回到正常人类生活的环境中,已经不能正常说话,狼孩已经错过了学习母语语言的关键期。因此语言的获取程度与早期进行教育的关键期呈反比。SchlaugJancke、Huang(1995)等人第一个证明拥有AP音乐家的大脑结构形式与普通人不同。研究脑损伤者指出语言习得的关键期,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发现拥有AP音乐家大脑结构形式与普通人大脑结构形式不同,大多数右撇子在语言处理中的颞平面左半球比右半球大,AP大脑颞平面的左侧不对称性更大。AP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语言处理下的大脑区域所支持的,具有AP实验对象左侧额叶的背侧区域后方有着明显的活动,而右下额叶皮层的活动却不明显。婴儿或幼儿时期接触第二语言,长大后对该语言最精通。研究结果显示开始接触第二语言的年龄越大,熟练程度越低,从4-6岁开始,一直持续到成年,之后达到平稳状态。DianaDeutsch等人(2004)认为习得AP的时间与说话和获取第二语言的时间一致,表明这些不同的能力可能是由一种共同脑区“布洛卡”(Broca)来维持的。“布洛卡”是人类大脑中语言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主要功能是编制语言的发音程序。早期音乐教育是影响AP影响因素之一,但确是不可或缺的。想训练AP需要在幼童时(年龄小于等于7岁)开始进行音乐教育,年龄越小进行音乐教育,获得AP越高。很多著名音乐家由于早年就开始进行音乐训练,从事音乐教育行业,其子女在胎儿时期便进行音乐熏陶,研究显示这部分音乐家的子女获得AP高于没有接受过音乐训练的人。语言习得的关键期与AP习得的年龄一致。因此,“布洛卡”区域12岁前开启的几年时间,应该充分利用起来,提高语言习得能力或培养AP。

二、母语语音特征对绝对音高感的影响

每个国家的母语都有自己独特发音方式以及语音记忆,对AP形成起到一定影响,并在学习音乐教育以及了解自己母语语音特征上提供帮助。世界上的语言可分为两类:即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声调语言是指在单词层面用声调来区分意义的语言,汉语、越南裔属于声调语言。非声调语言是指在词组或句子层面上用声调区分的语言,英语属于非声调语言。研究者们对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对AP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声调语言者比非声调语言者的AP存在一定优势[4]。1.绝对音高感与声调语言的实验研究[5]Deutsch等人(2004)研究母语语音特征在语音处理中的加工过程,证明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使用者在音高记忆表征上存在差异。以声调语言越南裔为母语的人作为实验对象,两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年龄27到56岁,平均年龄46.3,越南出生长大,以越南语为母语,在美国生活的时间有几个月到17年不等,被试中很少甚至没有接受过音乐训练。

实验过程中被试在两个时间段里接受两次相同的实验,坐在麦克风前读一份包含10个单词的越南语列表,越南语都是在越南声调范围内挑选出来的,研究人员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被试在两次相同实验里每个单词的平均音高差异,并对列表中单词的音高差异取平均值。结果显示所有被试的音高差异值都小于1.1个半音,7名被试中有两名的音高差值小于0.25个半音。因此,被试在发越南语单词时参考了精确的AP。以汉语者为被试进行测试,实验对象是十五名汉语母语者,男7名和女8名,年龄22到40岁(平均年龄27.2),都在中国出生和长大,在美国生活的时间从几个月到6年不等,被试很少甚至没有接受过音乐训练。以往实验中发现同一单词在两次实验测试中存在差异,与其他因素相比被试表现出的AP在精确度和稳定性上的局限性,为此建构了更加详细的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是被试在两天内参加两次相同的实验,每次测试中被试要连续读两遍单词表,中间间隔约20秒,读一份12个汉语单词的列表,这12个单词包含四个声调中每个声调的三个单词,单词列表顺序中相同声调的单词不会连续出现两次,研究人员对母语为汉语者进行研究并计算出四个测试的分数。他们的问题是在两次测试中,不同时间内发音音高是否更具有一致性,结果表明被试发汉语语音时音高更具有一致性,并使用了精确的AP。说明以越南语和汉语为实验者在发音过程中都使用了AP,两次的实验结果获得显著一致性。

2.绝对音高感与非声调语言的实验研究

Deutsch等人以非声调语言英语为母语者进行实验研究。实验对象是14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他们是5名男性和9名女性,年龄从18岁到43岁(平均年龄25.2),都在美国出生长大,父母兄弟姐妹都以英语为母语,只会说一种音调或音高的语言,很少或者没有接受过音乐训练。实验过程与测试汉语实验过程完全相同。结果显示以英语为母语者在发音过程中也运用了AP,但在两次不同时间测试结果中,第二次的音高测试没有第一次稳定,表明以英语为母语者的AP稳定性低于以越南语和汉语为母语者[6]。

关于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的实验中进一步说明母语语音特征对AP的影响。母语语音特征在发音上表现出不同差异,以汉语、越南语为母语者和英语为母语者在连续两次发出单词表的音高时大致相同,但是说汉语和越南语的人在不同时间发出单词的音时,音高一致性明显高于说英语的人。因此,以汉语、越南语为母语者和以英语为母语者阅读任务上的表现不同,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以汉语为母语者和越南语为母语者的音高表现上更稳定,表明声调语言者的AP高于非声调语言者。

三、结语

绝对音高感是在没有标准音的参考下便能正确识别音高的一种能力。研究者关注个人成长过程中绝对音高感形成的因素和特点。近年来,音乐心理学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从多层面、多维度的领域研究了个体在具体音高识别的能力。整理国内外文献中发现,影响绝对音高感的因素有很多,早期音乐教育和母语语音特征只是影响绝对音高感的其中一部分,切不可夸大和过分解读某些研究结论。目前关于绝对音高感的研究仍存在很多不足,有很多问题尚待澄清。未来道路上还需要在非音乐人的音高记忆中继续深入研究,建构更加完善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1]Baharloo,S.Johnston,P.A.,Service,S.K.,Gitschier,J.&Freimer,N.B.(1998).Absolutepitch:Anapproachforidentificationofgeneticandnongeneticcomponents.AmericanJournalofHumanGenetics,62,224-231.

[2]S.J.Wilson,D.Lusher,C.L.Martin,G.RaynerandN.McLachlan,“Intersectingfactorsleadtoabsolutepitchacquisitionthatismaintainedina‘fixeddo’environment,”MusicPercept.29,2012,pp.285-296.

[3]李小诺,音乐的认知与心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蒋存梅,张清芳.语言与音乐进化的起源[J].科学通报,2016,61(07):682-690.

[5]DeutschDiana,DooleyKevin,HenthornTrevor,HeadBrian.AbsolutepitchamongstudentsinanAmericanmusicconservatory:associationwithtonelanguagefluency.[J].TheJournaloftheAcousticalSocietyofAmerica,2009,125(4).[6]DianaDeutsch,TrevorHenthorn,MarkDolson.AbsolutePitch,Speech,andToneLanguage:SomeExperimentsandaProposedFramework[J].MusicPerception:AnInterdisciplinaryJournal,2004,21(3).

上一篇: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现状及推广下一篇:探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农业经济管理优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