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效果观察论文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结合康复训练在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7年5月—2019年5月天津市南开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同时给予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护,根据患者不同证候实施不同护理。于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恢复状况及LiHFe评分。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恢复状况Ⅰ级28例(75.67%)、II级7例(18.92%)、Ⅲ级1例(2.71%)、IV级1例(2.71%);对照组心功能恢复状况Ⅰ级9例(24.32%)、II级15例(40.54%)、Ⅲ级7例(18.92%)、IV级6例(16.22%)。观察组心功能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LiHFe评分为(53.29±3.11)分,对照组LiHFe评分为(54.07±3.0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LiHFe评分为(30.22±2.13)分,低于对照组的(35.43±2.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施护,可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中医护理;康复训练;心功能;生活质量

慢性心衰作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主要表现为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导致患者呼吸乏力、呼吸困难等,危及患者生命[1]。康复训练是临床改善慢性心衰的常用方法,可提高患者身体耐力,减轻临床症状,但该方法受患者主观能动性影响较大,且需长时间坚持,不少患者依从性欠佳[2]。中医辨证护理是一种因人制宜的护理模式,其运用视触叩听四诊合参对疾病证候进行定性,从而根据患者不同证候给予针对性护理,预防疾病恶化,提高生活质量[3]。本研究分析了中医辨证施护结合康复训练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7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龄58~79岁,平均(66.74±4.26)岁;病程3~9年,平均(5.38±1.09)年;NYHA分级:Ⅱ级10例,Ⅲ级18例,Ⅳ级9例。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58~81岁,平均(66.78±4.31)岁;病程3~10年,平均(5.41±1.14)年;NYHA分级:Ⅱ级11例,Ⅲ级17例,Ⅳ级9例。纳入标准:临床诊断符合中医气虚血瘀型心衰;符合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临床症状符合动出现气喘、面色黯、唇色紫。排除标准:近3个月内有冠心病病史者,先天性动脉瓣关闭不全者,肺部肿瘤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方法两组均给予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

1.2.1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干预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步行运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运动计划,初始从低运动量开始,依据患者身体素质逐渐增加运动量,每天上午及下午各进行一次步行训练,起初时间控制在2~4min,及时测量心率变化,运动时应控制心率增加不超过120次/min,并以患者无疲劳感为佳,后期步行时间可逐渐延长至10min,可根据患者身体素质进行调整。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施护根据患者不同证候实施不同护理,具体如下:

(1)心肺气虚证。Ⓒ多食用莲子、大枣、太子参等益气养血之物,禁生冷油腻,若咳嗽明显,可用陈皮泡水服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多晒太阳,适当活动,以少量出汗为宜。Ⓒ中药穴位贴敷,选取黄芪15g、党参15g、红景天15g,研磨成粉后加入凡士林,贴敷于足三里、七海、肺俞。(2)气阴两虚证。Ⓒ叮嘱患者保持卧床休息,若体力允许可适当运动,并使用西洋参等泡饮。Ⓒ叮嘱患者保持清淡饮食,多吃清蔬,禁忌辛辣。Ⓒ选取玉竹15g、党参15g、黄精15g研磨后加入凡士林贴敷于心俞、内关及三阴交穴。(3)心脉瘀阻证。Ⓒ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安抚其情绪,减少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多食用萝卜、陈皮等行气活血之物,禁食生冷、甜腻食物。Ⓒ选用川芎15g、丹参30g、当归15g研磨成粉后加入凡士林,贴敷于通里、膈俞、血海穴。(4)心肾阳虚证。Ⓒ给予核桃、牛肉、羊肉等助阳益气之物,禁忌生冷。Ⓒ日常起居时,叮嘱患者注意保暖,避风寒,多使用温水泡脚。Ⓒ该类型心衰多于夜间发作,应加强夜间巡视,便于及时发现异常。Ⓐ选用制附片5g、桂枝10g、红参10g研磨成粉后加入凡士林,贴敷于命门、关元、大赫穴。

1.3观察指标(1)心功能恢复状况:根据NYHA分级进行评价。Ⅰ级:存在心脏病,但对日常生活无影响,正常体力活动不会引起心悸、气喘等症状;Ⅱ级:存在心脏病,体力活动受限,一般体力活动即可引起心悸、气喘等;Ⅲ级:体力活动严重受限,略微进行体力活动即可引发心悸、气喘等;Ⅳ级:无法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也可出现心悸、气喘症状,体力活动后更为严重。(2)LiHFe评分:于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使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LiHFe)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包含21个问题,每个分为0~5分,总分105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差,由专业人员在5~10min内完成提问,患者自行回答。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功能恢复状况比较观察组心功能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LiHFe评分比较观察组LiHFe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当心脏出现病变时,致使心主血脉功能受损,诱发肝、脾、肺、肾亏虚,机体阴阳失和,而气血水相互为病,加之气虚血瘀、阳虚水泛,属本虚标实证,当外感外邪或情致所伤时即可诱发慢性心衰。同时该病可根据证候不同分为心肺气虚、心脉瘀阻、气阴两虚、阳虚水泛及型肾阳虚五大类型,而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精髓,可针对不同证候发挥中医特色护理优势,提高患者认可度及满意度。本研究中,观察组心功能恢复状况优于对照组,LiHFe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中医辨证施护结合康复训练可加快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中医护理根据不同证候辨证施护,可针对性调理患者饮食,指导患者日常起居,并给予情志护理,可增强患者体质,缓解临床症状,阻止疾病恶化,改善生活质量[6]。同时,中药穴位贴敷是中医护理的特色,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针对不同证候心衰患者选取相应中药进行贴敷,可持续释放药效刺激患者穴位,从而疏通经脉,改善气血运行,进而起到活血化瘀、养心补肺、利水消肿之功效。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心衰患者,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辨证施护,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震.慢性心衰的中医临床辨治[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

上一篇:3种检测方法对细菌性阴道病诊断价值的比较下一篇:疫情期间医学影像学线上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