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观

2022-07-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观

于漪老师语文教学思想的传统因子管窥

任何一个国家都重视本民族语言文字,重视母语教育。

于漪老师笃信“语言文字就是民族文化的根”,她发出振聋发聩之音,“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生命线,对外是展示,对内是凝聚。”“消灭一个民族首先要瓦解他的文化,而瓦解他的文化啊,首先要消灭他的文字。要消灭他的文字最最主要的是在学校。反之,一个民族要强大、要和谐,与民族政治、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有关”。数千年中国教育,既积累、传承了思想、文化、语言的皇皇巨著,又提炼、凝聚了孔子、陶行知、叶圣陶等教育家们的智慧,精粹之一就是语文教育思想与经验。语文教育要立德树人,就必须理解、发挥汉语文的优势,领会、把握汉语文的特点,遵循、落实汉语文的学习规律。

如何古为今用,于老师认为最根本最迫切的是把传统优秀的因子渗透到、运用到教学中,让语文课变得有效、立体、生动。我们仅以汉字的学习为例来管窥于老师的相关教学思想。

一、重视识字教学,充分认识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如高山,巍巍乎立于天地间;如扶桑神木,燦灿乎长于山水间。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集大成者与杰出代表。于老师一贯的态度是,守护好“语言文字”这一民族瑰宝。

汉字传承中华文化,养育民族精神。“昔者仓颉造书,天雨粟,鬼夜哭”,每一个汉字都融汇了中华民族先人的智慧与创造。一个过了识字关的学生就可以阅读先秦诸子百家,跨越千年时光,直接跟先贤进行思想对话。为此,于老师说:“中华文化能传承几千年,汉字是功不可没的。”汉字“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与语文形成骨肉亲情,我们要珍惜、要传承。”。

汉字还启迪思维,带给我们美的愉悦。鲁迅先生认为汉字有“三美”,即声美、形美、意美,于老师对此有深刻的认知。她认为汉字包蕴了东方思维——具象、隐喻和会意。她曾这样讲述打开国标苏教版第一册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感受,“扑面而来的是汉语独特的美,母语浓浓的情,诗情画意,充盈其间。我惊喜万分,犹如步入画廊,山欢,水笑,鸟鸣,花放,一个个文字符号向我倾诉,盼我回应。置身于汉字文化浓郁的氛围之中,美不胜收。有人说,一个象形字,就是一幅画;一个指事字,图文并茂;一个形声字,音像俱备。这一点儿都不夸张。要把这方块汉字独特的美,在启蒙儿童的教科书中表达得淋漓尽致,赢得儿童的喜爱与欢欣。”的确,汉字形美如画,音美如歌,意美如诗。这独一无二的文字,给了我们文化的自信,焉能不好好珍视与守护?

于老师提出要守护好“文字”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还因为汉字学习的现状、汉字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汉字的价值与魅力,当下社会运用语言文字时有怪象,媒体用字也错漏百出,很多人写不好汉字,情感也淡漠。这也反应到了教育上,一些语文课,语文老师做精美的幻灯片,就是没有板书。于老师对此深感痛心,这种担心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并非杞人忧天,我们需要警惕,更需要有珍视的态度,今天读汉字、写汉字,当心怀感恩,心存敬畏。

二、融合道与术,全面完整发挥汉字的教育功能

对汉字教学的价值,很多人的认识停留在“认知价值”上:教汉字主要是会读、会认、会写和会用。这种“工具理性”思想在今天十分普遍,加之受应试影响,片面地认为汉字教学只是一项技术,其必然带来汉字教育功能的缺失,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对汉字情感淡漠。

于老师认为语文教育就是母语教育,于老师语言教学论的核心就是:立意是育人,立足点是语言,教学的关键是“统一”。以此来观照中小学汉字教学,教字音、字形、字义等知识技巧,当然需要,但发挥汉字教育功能,引导学生触摸有关汉字文化深层编码,恐怕更符合母语教育的初衷。

民族文化、精神文明的基因是随着语言文字的学习而融入孩子生命里的。融合汉字的认知功能与育人价值,道与术双轨并进、水乳交融,是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与使命。如何融而为一,于老师曾讲述高中赵老师“茕”字的教学故事,启迪我们:教师要有教字育人的意识,这是“循道”,还得手中有法,掌握教字育人的技术与艺术。赵老师就利用汉字“茕”与“穷”音同之特点,又扣住“茕”字易错处,即“一竖”,不能写成“撇”,弯下来、倒下来都是不对的,这就与做人脊梁要“直”联系了起来。这就是汉字的魅力,也直接造就了生动的教学艺术。

汉字育人,是音形义的教学融合了汉字的教育功能、文化功能:

1.认知功能:语文学习与认识事物相统一。有的与学生已有经验匹配,如学了“家”,孩子就会想到居住的温馨屋子、身边的可爱亲人等;有的则可以丰富学生的认知,如学习《将相和》,就会懂得“廉”“蔺”都是姓。

2.审美功能:汉字独一无二,其美育功能独特而强大。于老师说:“汉字的书写是平面的,同时,它又是多角度的。比如,有的字笔画是平行的,有的是横竖交叉的,每个笔画都有自己的特点,错综复杂的笔画组合起来又很优美,有的雍容华贵,有的非常娟秀。”无论仓颉造字之美,还是后人书写之美,都需要我们老师细心体味,才能授之以人。

3.发展思维功能:于老师认为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汉字本身是画,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探究某些字的意义,会发现中华文化的“思维基因”藏寓其中,大大增长智慧。

4.养育精神功能:汉字往往融汇着精神与思想。汉字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哲学,比如止戈为武,大国重器只为和平。

5.激发创造功能: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表音文字需要不断造出新词,而汉字有强大联想能力,熟字就可以组成一个个新词,且容易理解与记忆,如黑客、代沟、网购等。由此来看,汉字的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

三、站在文化的平台,用心用情教字育人

传统语文教育中,识字写字始终是重点之一。学习汉字的过程,也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民族情感的过程。因此,我们教识字、写字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教学生识字、写字的同时,要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更要培育孩子的中国心、民族情。具体来说,需做好如下工作:

1.教师要多些汉字文化积淀,自己也要写一手好字

语文老师多些文化积淀,写下的一笔一划,讲解的一字一词,都浸染着历史的传承,也将通过学生带着情感的温度闪耀于世。

于老师特别重视教师书写。她讲:“同样是方块字,写起来却是千姿百态。一个字犹如一幅画,有粗,有细,有直,有曲;结构的方式多种多样,上下的,左右的,内外的,各部分之间讲究比例,讲究间架,讲究匀称,讲究整体美。”语文老师字写得好,不但能指导到位,而且能讲出汉字美在何处。学生入耳入目,心驰神往,倍感汉字的魅力,学起来、写起来就更有兴趣与动力了。

现在,语文教师普通话好了,但写字有较大提升空间。孩子写不好字,书写潦草,语文教师不能说没有责任。因此,练一手好字,以字示范,不仅需要,而且迫切。教师自己的字好了,就更能做好于漪先生提出的“一笔一画教写字”。“一笔一画”的第一层面是书写要一笔一画,笔笔不可马虎。“一笔一画”的第二层面是教写字要认真、严格,明确课标要求,常抓、抓紧、抓实,切实帮助每个孩子写好汉字。

2.教师要着力培育学生对汉字的情感

于老师极其重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尤其是小学。2016年上海市德智融合研讨活动中,她多次强调小学语文教学落实德智融合,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喜欢新鲜、新奇、能刺激思维的事物,因此小学识字教学更要力求方法多样,激活学习动机,培育学习情感。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情感,重点是丰富学生对汉字的认知。教学字音、字形等,既要借助笔画笔顺、间架结构等知识,又要利用象形等,引发想象,激活思维。知之愈多,知之愈深,学生就越学越有趣,越学越想学,对汉字感兴趣、生真情。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情感,关键是搞活“字义”教学。字义教学是识字教学的难点,“要学生对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感情,不能停留在字形的辨识、字音的读准上,更要在字义上下功夫。”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时常有简单机械之弊,即满足于查字典读意思。字义往往融合了字音与字形,汉字教学,特别是学习易错字,更要在字的音形义三者之间建立稳固的联系。比如“寇”作为生字出现在《狼牙山五壮士》。“寇”是这一课生字中的重点,其字形难点——最后四画,就要“重锤敲打”,充分发挥汉字特点与优势。我们在教学时,先出示了金文的“寇”字,这是多么形象的一幅画:一个人手持器械,跑到屋子里来打主人。最妙的是这个字的最后四画,是一只手拿着棒子准备打人。学生一看,字形记住了,字义也懂了。《说文解字》解释“寇,暴也”。寇,就是这样暴力的入侵者,怎能不叫人愤怒,叫人痛恨呢?“日寇”,就是跑到中国国土上的入侵者,我们当然要“抗日”,五壮士為了保护主力和人民群众,当然要把敌人引上狼牙山,浴血奋战。最后的时刻,他们毅然选择了牺牲,也决不向日寇“低下高贵的头颅”。可见,“寇”,是一个会说话、有温度的字,它带着血与火,点燃了刚毅与仇恨,教学生爱憎分明。也正因为这些情感的伴随,“寇”字字形的学习就变得生动而有效。

3.教师要发掘文化资源,教活每一个汉字

如何利用汉字特点及其丰富的文化积淀,为改进识字教学所用?于老师认为要全身心投入,用生命去歌唱。

例而言之,“和”这个字一年级就会了,此后学生经常跟它见面。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有篇课文《将相和》。2016年11月,我在执教上海市“德智融合”主题研讨课时发现《说文解字》里把“和”诠释为“相应也”。多好的“相应”啊!教学时,从题目入手,学生理解“将相和”就是将相和好。学完第一个故事渑池之会,老师指出“和”有“相应”的意思,请同学们回头想想,将相二人是怎样相应的?学生说,蔺相如在外交场合唇枪舌剑,而廉颇带着军队在边境做好了抵御准备,这二人行为“相应”,即协力,这是“和”;第二个故事负荆请罪,抓住两人的话语朗读、比较,学生体会到蔺相如想的是“我们”,也就是赵国的利益;而廉颇多考虑“我”,即个人名利,挑起将相不和,好在后来也想到了国家利益,于是幡然醒悟,上门请罪,这是跟蔺相如的另一种“相应”,思想上一致,即同心,这也是“和”。同心协力,这是学生读懂的“和”的新意,也是“和”的路径与秘密。

那一刻,我们的孩子小眼发光,因为他们突然发现:和,哪里只是一个字,它分明还是一种思想。跟很多汉字一样,有着神奇的光芒,闪烁着我们民族的思想,蕴藏着我们民族的智慧。此时,和,是一个有高度的词。学生这样温习一个熟字,一定是充满陌生感的;当他们经历了,也一定会喜悦满怀。这种喜悦,就如同美丽的遇见。这种遇见,只能通过语文来实现。一旦遇见,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甚至醍醐灌顶,可能成为终生的一种遇见,遇见自己的乡土,遇见自己的家国。

语文课程是以母语教学为主体内容的课程,要牢牢立足于民族语言的深厚文化土壤,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这是于漪老师关于语文教学的梦想,也是汉字学习的至高境界。

作者:谈永康

第2篇:从“教无定法”中探究于漪的教材观

摘 要:于漪的语文教学风格被称之为“教无定法”,她的教学风格之所以没有被下任何定义,关键在于其教学无一不展现出对教材处理的多变性。这具体表现为一课多教、打破教材的壁垒和拓宽教材的界限。于漪老师的教材观对语文教师的启示:一是勿受名师教材观念的局限;二是切勿做“教参”的搬运工;三是通过写“教后记”促进专业发展。

关键词:于漪;教材观;教学方法

于漪老师从教至今已有六十余年,纵观其教学实录和研究语文学科的理论著作,都足以看出于漪老师作为一代语文名师的教学风格。曾有人将于漪归为“情感派”或“兴趣派”,但于漪本人对此并不赞同,追本溯源在于,其展示种种多变的教学方法,实质仍立足于对教材的理解。于漪老师并未被教材所桎梏,其教学切实通过对每篇课文的研读,达成连点成线的目的,使学生在日积月累对教材的理解中,逐渐形成对语文的正确认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于漪教材观的形成背景

教材观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其产生至发展都与时代和教材本身有重要联系。不同时代的教材的编纂都受到这一时期社会的综合影响,因此于漪老师对教材的研究,也必然随着时代的前进、教材的革新不断取其精华。“文革”时期教材功能错位,学科体系混乱,基础知识被严重削弱。[1]这一时期,于漪老师刚改行语文教学不久,她秉持着“目中有人”“教文育人”的理念,对教材的研读趋向以学生为主。改革开放后,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教材的建设, 1978年第一套全国性教材开始供应中小学。此时,于漪老师“开始从回忆中寻找,向过去教她的老师请教”,“到传统语文教育论述中寻觅”,“从比较中寻觅可资借鉴的做法”,“努力探究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认真学习报纸杂志上有关教学的鲜活经验”。[2]面对不同时期差异悬殊的教材,于漪老师通过多种渠道增长知识,使得她对于教材的研读更为立体,逐渐完成了从新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角色转换,最终经过多年的系统化总结,提出了“大教材观”的理论。

二、于漪教材观的形成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阐释教师研究教材的重要性:“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3]于漪老师在几十年的从教生涯中,对教材的使用从不拘泥于一种方法或者思维,而总是根据学生的发展与需求不断变化。她的教学风格之所以没有被下任何定义,关键在于其教学无一不展现出对教材处理的多变性。这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一课多教

在面对同一类型的课文时,于漪老师的教学经常别出新意。她认为要想让语文课变得新鲜有趣,教师对教材的研磨必不可少。比如对于同一单元的四篇写景类课文《香山红叶》《济南的冬天》《春》《海滨仲夏夜》,于漪老师根据教学需要,将四篇课文调整为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进行教学。而且,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海滨仲夏夜》的教学,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如何描写活动中的景物,并用比较法感悟《春》中的广泛写春景与《海滨仲夏夜》集中笔墨写仲夏海滨的差别;《香山红叶》的教学,采用请学生读讲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记游线索,在读读、讲讲、训练中理解文章主题,体会景美、人美、时代美的构思;《济南的冬天》的教学,抓住“温情”这个文眼,让学生诵读,细思,理解如何精选景物以及如何使感情在字里行间流动。[4]199-200而对于《春》,于漪老师三次执教都不相同。第一次执教,于漪老师以诵读品味文中关键词句为主,让学生在朗读中树立对美感的认识。第二次执教,于漪老师以提问为主,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在文中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第三次执教,于漪老师则引导学生通过赏析重点段落或词句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所要表达的情感。這三次对教材的不同把控,体现出的是于漪老师对教材的不断精研,而不是固化地理解教材。

(二)打破教材的壁垒

于漪老师注重教师自身对教材的理解。细究于漪老师的教学可以看出,她自身在钻研教材时,致力于先让自己弄懂每一篇文章说了什么、怎么说的,还要深入理解为什么这么说,进而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和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匠心。[4]285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它感慨时事,写景抒情,议论风发。于漪老师在教学时抓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用一解(先解名句含义,理解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二评(再评作者彼时彼地提出这个抱负的积极意义)、三想(时代赋予青年的重任)、四写(自己的壮志,树立正确“苦乐观”)的方法教,以此步步为营激励学生,加深对范仲淹宏大抱负的理解。[5]又如《最后一课》,文中韩麦尔先生向学生告别的场景是文章的高潮所在。在教学时,于漪老师出示韩麦尔先生写完“法兰西万岁”后的图片,让学生将图文对照起来,仔细阅读观察,并要求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描述课堂上庄严肃穆的气氛,描述人物的神情、语言、动作,表述韩麦尔先生内心的痛楚和希望。在表述中,学生的认识得以深化,文中庄严而令人心碎的场景虽然发生在19世纪的法国,然而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这样的移情能使学生心中热爱祖国的火焰燃烧得更旺。[4]134

这两篇课文,虽然作者都在文中寄托了对国家的热爱之情,但于漪老师在解构文本时,侧重点明显不同:前者是使学生以教材中的优秀人物为榜样,重在塑造学生的远大志向;后者着重以涓涓细流的方式润泽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体会蕴含在文中的浓浓爱国之情。

(三)拓宽教材的界限

于漪老师一方面将教材作为教学的根基,另一方面又在教学中注重联系课外资源。她曾提出,教师对于教材的学习,不仅要深入透彻,而且还不能置之文外或停留文中,因为语文这一学科的独特性,促使语文教师在以教材为主的同时,还应辅之以必要的课外知识或者活动的支撑,如《雨中登泰山》是一篇游记,于漪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抓住“雨”字进行渲染,重点推敲雨中山岚烟云、水墨山水似的层峦叠嶂的描写段落,辅之以朗读、口述、换词换句的比较分析,并让学生拓展阅读《登泰山记》等。这样,雨中泰山别具情趣的景物就跃然纸上,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加深学生对破坏自然风光、在名声古迹上乱涂乱刻等不良行为的认识。[4]136利用课文顺势搭桥,引导学生通向更为广阔的天地,这是于漪老师“大教材观”的体现。

三、于漪教材观的价值

于漪老师的教材观是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刻苦勤勉地深钻语文教材所得出的。她对教材的理解是:以“变”应“万变”。教材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范例”,它是学生从现有水平向可能水平发展的一种凭借。这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具有预设与生成的意识。[6]这种观点恰好佐证了于漪老师处理教材的理念。于漪老师的教材观,对当前的语文教学仍有重要意义。对教师而言,于漪老师的教材观给我们如下启示:

(一)勿受名师教材观念的局限

语文课程借助教材实现师生的教与学。[7]不同教师对教材的思考必然是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的。一些名師的“?段式??法”出现后,一些教师开始争相效仿并将其运用于课堂之中。其出发点固然是为了学生,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也存在众多问题。深究于漪老师的语文教学可以发现,她虽然海纳百川地学习众多名家的理论以及优秀教师的教案,但在实际中却能因地制宜地糅合各家之长,用于自己的教学。

(二)切勿做“教参”的搬运工

“教参”对教材的解读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但也仅是参考而已。教师不能过于依赖“教参”。于漪老师在教学时,虽然也会参考其他书籍,但主要以自身对教材的理解为主。当前的语文教学,教材中的一些文本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过于依赖“教参”的辅助作用,长期来看,弊端是十分明显的。

(三)通过写“教后记”促进专业发展

于漪老师曾表示,即使天天教课,课后回想仍不乏遗憾之处,因此,“教后记”就变得尤为重要。于漪老师在从教生涯中写下了数不胜数的“教后记”,她一方面写下课前对教材以及学生的揣摩程度,另一方面记下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教学后感到的缺憾,以及如何改进等。须知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是否到位,要看学生的表现。在遗憾中奋发,在教训中锐意进取,应是每个教师对待教学的正确态度。“教后记”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张学鹏,周美云.改革开放四十年教材建设的回顾、成就与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8(11):84.

[2]于漪.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2.

[4]于漪.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张学凯.试论“用教材教”的基础[J].内蒙古教育, 2007(8):135.

[6]高广方.关于语文教材动态生成过程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6(8):23- 25.

[7]张艳玲,王玉伟,陈松.“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鲜明特点及时代意义[J].前线,2017(10):42.

作者:殷小洁

第3篇:我看于漪教学观

我看《于漪的语文思维教学观》

在《于漪的语文思维教育观》中,山西师范大学教授卫灿金等分析了于漪老师的教学基本点,并从四个方面系统归纳了她的语文思维教学观: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着眼点转移到开发智能,提高素质;坚持语言训练及思维训练为核心,深化课堂改革;综合读写听说能力的训练发展;教育要提高自身语言和思维的内在素质。读罢,确实能给当今语文教育者很大启示,于漪老师为语文教育界树了面旗帜,成为广大语文老师学习的楷模。

以下,我将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看法:

第一,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着眼点转移到开发智能,提高素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照本宣科,依据教学资料,空洞降讲解,不重视指导方法,而只是知识的灌输。因此,课堂常常成为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十分被动,这种“填鸭式”教育,使孩子丧失学习兴趣,缺乏创造性,成为考试,学习的机器。

基于传统教学的现状,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改革,这也是当今社会和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提出的要求。于漪老师说:“给学生打语文基础,切不可忽视智力的开发。点拨,开窍,把学生教得聪明起来,是语文教学育人的重要内容。”毫无疑问,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积极开展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动脑筋,给学生“电视成金”的手指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比较中主动参与学习,智力得到开发。对于学生素质方面,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困难的毅力。

第二,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一般来说,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进行传递消息。于漪老师说:“教师语言不是一次性消费,有些精彩的语言能对学生产生长效的作用,这些的语句一般具有启发性,犹如一把智慧的金钥匙,开启学生思考之门。”她的教学语言富有富有诗意,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她的课堂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堪称一种艺术的享受,完全摆脱了传统教学语言中贫乏,无味,平淡,缺乏光彩的缺陷。这也可以极大启发当代教育工作者。

一位优秀的老师总能给我们许多启发,作为一名未来的语文老师,应切实提高自身素质,进行自我更新,在更新中重树知识新素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语文老师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造就“学识宽厚智如源泉的大德者,才能带领学生在语文的大海里自由遨游。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师范”。

13级师本3班

连梦玲

第4篇:于漪老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于漪老师是我最敬佩的语文教师之一。没想到,八十高龄的老人家,仍在关心思考当下的语文教学。最近,从《课程·教材·教法》杂志上,我又一次读到了先生关于语文教学的思辩文章,题目是《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从这篇凝聚着先生几十年语文教学正反经验的文章中,我分明感受到了老人家对新时期语文教师的殷切期望,对当下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体制毫不留情的批评。先生的意见虽然并不新异,但贯穿在文章中的历史纵深感,坎坎坷坷一路走来的有感而发,让你读来觉得格外通透格外清醒。临近期末,工作虽然较平日忙碌了许多,我还是抛开了诸事的纷扰,将先生的文章仔细读过并择其要,在键盘上敲了下来。

关于教什么与怎么教

于漪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看课上得如何漂亮,如何热闹,如何掌声雷动,而是要衡量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有无增长,能力有无锻炼,求知的主动性、积极性如何,思想情操方面有无泛起涟漪,乃至掀起波澜,受到文本佳作„感情的传染‟。”

“教什么必须放到课堂教学的第一位来考虑。课,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堂课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心中应十分清楚。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宰,用怎样的方法教,师生之间的活动怎样组织,怎样开展,均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以上的话,应该作为语文教师每上一堂语文课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检验一堂课成败的唯一标准。不得不承认,当下的太多竞赛课、展示课、公开课,主办方及观众,看重的是教师的神采飞扬的表现,课堂的精彩。这不是本末倒置了么?“这些课,教案上目标一定写得明确,可惜的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已不自觉地把它丢在一边。过多地考虑教学过程,发现课文里有什么就教什么,于是,课就成了货郎担,什么货物都有,多目标成了无目标。教学过程中很多是蜻蜓点水,学生弄不清楚究竟要学什么,掌握什么。”

“课的有效与否,功夫在课外。课前准备是教学高效的基础,基础不牢,课就飘飘忽忽。两个方面的准备必不可少人。一是文本解读。必须潜下心来,由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由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来来回回几次。把静躺在纸上的文字读得站立起来,与作者对话,与编者交流,读出文章的个性,抓准文章的基调,抓住最动人最精彩的笔墨,读出独特的心得体会,领悟编者的编辑意图。此时此刻,就不是人是人,书是书,而是人读懂了书,乃至在思想情感、价值取向等方面呼吸与共,互补互融。教学目标的多而杂或大而化之、笼笼统统,往往源于浅阅读,或有甚者误读,错解作者意。问题出在未潜心钻研文本,独立思考,受各种各样的参考资料所左右。二是研究学生。学生的现状是教学的出发点,必须了解、研究。课前往往只见文章,不见学生,目中无人的糊涂观念至今对教师影响很大。须知,在教学工作中,学习者是第一因素,没有学习者就没有学习。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的活动,施教之功就在于启发、引导、点拨、开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积极地发挥认识主体的作用。课要上得有效、高效,就须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能力状况、内心需求作一番研究。学生已知、已掌握的,再去“炒冷饭”,学生味同嚼蜡,十分厌烦;未知的、疑难的,又轻易带过,乃至疏漏,学生求知欲受到抑制、伤害,兴味寡然。

“学有所得,是课的质量的生命。无效、低效,就浪费学生的青春,浪费他们的生命。因而,学生学有所得,课堂有效,是教师教课的底线。学有兴趣,是学习的润滑剂,在欢悦中加大课的有效性,就能增添动人的色彩。

“解读文本与研究学生的基本功扎实,制定课的教学目标就有了基础。要中心突出,重点明确,难点找准。教学不是一次完成,它有连续性、阶段性、层次性、反复性。教怎样的课文,达到怎样的目标,须放在特定的学习阶段、学习单元中思考,要减头绪,削枝强干,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实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制定教学目标,教什么心中有了底。以目标为准绳,设计怎么教,对教学内容进行裁剪,决定取舍详略,课就眉目清楚。一堂课时间有限,大胆舍弃,化繁为简,不让枝枝叶叶掩盖主干,是教好课的本领,也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必由之路。目标清晰,方法、合理,学生努力的方向明确,哪些地方该咀嚼、推敲、着力,心领神会,学习效果就比较理想。

偷工减料与违背规律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要对每一堂课进行研究,而且须在总体上加以考察。”

于漪老师直指当下的中学语文课“大大缩水”的现实――“初三年级、高三年级语文课本多被丢置一边,集中力量搞应试训练。”“从时间上来说,说中学学了六年语文,那是太冤了。较普遍的,初中高中各减去一年,六年剩下了四年;好点的,初高中各减去半年,六年剩下了五年。这种偷工减料不谓不惊人。课程的有效性总是要有一定的时间来保证的,这是常识,无多少深奥的道理。由于对课本的小视,特别是毕业年级的语文课本形同虚设,那就难怪高考题中要求考生写出某篇课文的作者都会张冠李戴,错误百出。”

“有人不服气,认为中学语文就是六年,并未偷工减料。毕业年级课时猛加,练得更多。一天一份模拟的考卷是学语文吗?求学不读书,不要说读经典,读文学作品、科学作品,连精选到教材里的许多佳作都不读,都无暇顾及,整日在训练中翻腾,有哪一类考题就采用哪一类的策略来对付。文章不读,但各类诗句、名言、成语、典故等背诵一大堆,各类中外名人名事可用以组成写作论据的也照背不误。如果说语文大厦是用各种建筑材料结构而成的,而今的一些做法只是取其中的某些钢筋、某些大理石、某些隔音板来让学生反复折腾,应对、应付,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真实本领、语文的整体素养有意无意地被丢失。那些零碎的、孤立的、五花八门的材料,装到学生的脑子里,学生的脑子如马蹄杂沓,还有什么有效性可言?个别不等于整体,个别与个别相加也不等于整体,教学内容的偷工减料对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伤害显而易见。

“有良知、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深知为考而教的危害,但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得已而做违心之事。考试在当今社会仍然是最公平的一种手段。但无论是检测性的,还是选拔性的,它不过是一种手段。我们的目标是育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而今,为考而教,那就错把手段当目标,违背了育人的规律、教育的规律。

“学语文要靠积累,多读多写绝对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学生在读写中能增长知识,锻炼思维,提升认识水平,领悟语言文字的表现力与生命力并学会正确使用,这有个过程。提高每堂课的有效性就是为理解、积累、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供一步步上进的台阶,提供扎扎实实的语文素养的基础。急功近利、立竿见影、削足适履,必然违背语文学习的规律。

“从事语文教育必须有坚守精神家园的定力。只看到眼前的分数、升学的百分比,不顾教育对象是否学到真本领,是否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是否获得培养与发展,是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缺乏起码的责任心。育人扭曲为育分,不仅可悲,而且其负面影响对学生本人,对社会都难以估量。”

解放思想,走出困境

“母语的地位正在下降,母语学习对青少年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凝聚力的重要性、必要性日益被忽视,这给语文教学带来极大冲击。母语是民族文化的根,蕴含着民族文化的情结、民族的睿智、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尊重母语,鄙视母语,是愚昧无知的表现。由于对母语欠尊重,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出现错别字连篇、文句不通的现象。语言文字瑕疵百出的状况屡见不鲜。……如果社会文化纯洁、语言文字规范性加强、层次不断提升、语言环境良好,学生耳濡目染,实际上就支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少了相悖相左的磨擦与消耗。”

对语文课程的重要功能缺乏必要的认识是不少办学者的“集体无意识”。于漪老师列举了这样的事例:

“在学校第一线工作的常碰到这样的事情:自主招生、推荐生、保送生,测试的科目往往只是两门――数学和外语,语文不在其列。更有甚者,你诉说语文重要,希望有课时保证,听到的话却是:„要什么课时?外语、数学加课时,升学考会加二三十分,语文加什么?能加一个分就很好了,弄得不好还会减分,还要什么课时?‟实质仍是„考‟,什么课程不课程?这样的教育理念不更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可能变味为反复的机械操练,学生在题海中消磨青春。”

“考试是指挥棒,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能不能在多发挥积极作用上深入研究,切实改进,促进课程方案的落实和语文课程标准的推进,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我们不能要求教什么考什么,但教什么总应是考的基础、考的出发点,考与教有联系有区别,但不能脱离。

“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为重要的当然是语文教师自身的提高,包括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教育理念与对教育事业、语文专业的钟爱与深情。就拿课程教育理念而言,应认真学习,正确而完整地理解、把握。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以语言文字的理解与使用为核心。融合文本固有的情和意,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语文智育、学习方法指导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获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升。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教学中既要抓“表”与“达”的正确、规范的理解、使用,又要抓“表”与“达”的内涵“情”与“意”,二者密不可分。忽视或者抽去“情”和“意”,语言文字就变成了僵死的符号,坠入纯技术的桎梏;脱离了文本语言文字的咀嚼、推敲,把“情”“意”凌空起来发挥,乃至任意拓展、延伸,还美其名曰加强人文,那就不是语文课。认识指导实践,对语文教育的性质、目标、功能等认识进入误区,行动上一定错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然也就大大降低。

“教师不能依赖教学参考书与一课一练,要练就阅读、写作的真本领。钻研文本,有自己独特的体会与见解,上课时就不会人云亦云,而是说自己的话。自己的钻研所得,虽是不知名的小花,由于植根泥土,容易与学生交流,打动学生的心,因为它鲜活,带有泥土的芳香。语文教师要动笔写,有了写的实践,不仅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摒弃空对空的弊病,而且对文字运用的奥妙能深入底里,促进阅读能力、解读文本能力的提高。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相当程度上靠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蘊。技术活儿易学,文化底蕴的厚实非一日之功,靠细水向长流地积累。因而,再忙,也要读点书,文史哲精读几本,其他方面的读物广泛浏览,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分析能力、文化判断力。自己功底厚实,教学就能游刃有余,左右逢源,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就能成竹在胸。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让我们每一位教师,以自己的尽心尽力感动学生、感动家长、感动社会,还母语教学应有的地位,建设我们美好的精神家园。”

(资料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09 06)

第5篇:读于漪老师《语文教学谈艺录》心得体会

洞山中学

李方能

几十年前林语堂先生就对中国的语文教学进行过猛烈抨击,说过许多像是过激的言辞,譬如他说:“所谓学习就是喜爱。学生应该对读书发生狂喜。但是从小学到大学研究院,老师有一种天才,就是把读书的乐处挤出,使之变得干燥乏味。”(《论学问与知趣》)

曾几何时,生来就是我们擅长的母语学习,成了枯燥无味的程式化操练。一切优美典范的语言文学,都被“阅读分析”的刀子割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文言文看不懂,题目做得出;白话文看得懂,题目做不出。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这些年来一直处在夹缝中,一方面深感语文教学的方向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的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又被无形的“指挥棒”束缚。但是,近期认真阅读了于老师《语文教学谈艺录》后,深觉语文教学不是简单的一课一练,是一种素质的体现,是艺术,是境界。当认真反思后,发现感受颇多,收获颇丰。

首先,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以适合学生为目的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应多考虑学生会怎么想,怎么理解,而不是学生应该怎么想,怎么理解,其所谓“眼前有书本,心中有学生”。

著名作家夏衍曾经说过:拿到一篇文章,先看题目,不要看文章,让我来想想,如果我写我该怎么写。书中所举案例中有一篇高中课文《丑石》,篇幅较短,文中也没有特别难以理解的句子,因此,于老师没让学生事先预习课文,而让学生学一下夏衍先生的读书方法,根据题目思考,让我们来写,我们准备选什么文体,定什么内容?由于在上课一开始就打破了强加于阅读的种种束缚,给阅读的充分自由,学生不是处在被动的阅读状态,学生创造意识一下子迸发出来,有的同学的构思和作家贾平凹不谋而合。

于漪老师在《谈艺录》中写道:“语文教学要获得成功,学生要学有成效,必须做到学生能带着一种积极的、高涨的、激动的情绪来从事学习,开动脑筋思考,认真地主动地投入读、写、听、说地训练之中,为获得新知识而欣喜,为语文能力的提高而欢乐,而骄傲。”只有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课堂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训练。

其次,在《谈艺录》中于老师又一次揭示了我们许多语文老师的通病:“就是‘时间不够’,讲啊讲啊,似乎许多该讲的都没有讲完,哪有时间让学生活动?„„乍看是课时问题,实际上观念问题,教学中须树立正确的师生观,要深刻认识到: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

小孩最怕听老旦唱戏,鲁迅在《社戏》一文中这样写到:“我忍耐的等着,许多工夫,只见那老旦将手一招,我以为就是站起来了,不料他却又慢慢地放下在原地方,仍旧唱。”读书时很喜欢鲁迅这一段精彩的描写,因为他写出孩童的特点,教书时却有些担心,担心自己有没有“踱来踱去”地讲,而学生在心里“喃喃地骂”。

课堂教学的主人本是学生,教师上课的思路应该是引导学生的思路去理解课文的思路。因此教师课堂提问设计就很重要,在我第一次教《背影》这课时,我是这样提问的:“父亲对儿子的爱体现在哪里?儿子对父亲是什么情感?”这些问题虽然能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清文章的两条线索,但学生思维没有得到充分训练。我听取了听课老师的意见,设计这样的突破口:“课文中有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爱’,如果直接讲出来,不一定有感染力,但我们读了本文受到了感染,它这种感染力从什么地方体现出来的呢?”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交流分析评价,我又作了一次尝试。

文道结合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文道怎样结合才好呢?因为这个结合处理不好就成了贴标签,生硬的结合非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正确的做法是从课文出发,开掘课文内容,对学生倾注情感,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

再次,每一堂语文课都是学生认知链中的一个环节,教学要遵从认识论的规律,从感性到理性,按“尝试——归纳——练习——新的认识”的思路去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去尝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以前看到一则寓言,说的是一批客人羡慕主人家果园的美景前去观赏,热情主人忙着摘采,显得十分好客。吃着主人摘来的果子,望着那棵只剩下枝叶的果树,客人再也品味不出果子的甘美,心中总觉得缺了些什么。现在我们这些语文教师面对我们的学生,总是那样好客热情,忙着划分段落,辨析句意,其实客人来意更多的是欣赏而不是品尝。有的老师还不满足于帮学生摘摘果实,还为学生去皮,有的甚至还想榨成果汁喂给学生吃。正如一个人,一株树,一朵花,一泓清溪,一片云彩是不可随意割裂的一样,一篇文章怎么可以随便地“碎尸万段”呢?

“当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的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里高高升起。”

第6篇:我读于漪老师的书

一辈子学做老师——我读于漪老师的书

谢 艳

一、于漪其人

于漪老师,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是我国语文教育界一位资深教师,于漪也是一种教育精神和教育理念的象征。

读她的书仿佛聆听邻座的同事讲述他教学中的喜惑得失,朴素却又深入心底。在教改的岁月中,我们时常感叹:乱花渐入迷人眼,不知语文向何处?那么,回过头来,再读一读老一辈教育家们的著作,会让我们找到语文教学本来的样子。

先来走进于漪经典语录,感悟他只言片语后面的教育情怀。

二、于漪经典语录

◆教育是给孩子的心灵滴灌知性与德性的。知性是孩子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德性是其做人的底线。

◆每一个孩子都是艺术品,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一定要目中有人,不仅要走进学生的知识世界,而且要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

◆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每个学生都是“变数”,在发展,在变化,教师加温到一定程度,他们会开窍,会飞快进步,茁壮成长。

◆课不能只教在课堂上,只教在课堂上就会随声波的消逝而销声匿迹;课要教到学生身上,教到学生心中,萌芽、开花,成为他们良好素质的基因。

◆教学参考书毕竟是别人的劳动,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是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学生才容易和你交融。

走进于漪老师的著作,能够找到成为学生心灵征服者的路径。下面

三、经典做法 教学时常有捉襟见肘之感,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应对方法,而不同的应对方式导致了教师的不同成长。于漪老师的方法是:

1.打好中文底子,增加教学底气

“非科班出身”学历史的于老师,“老老实实打中文的底子,补先天的不足”,于老师说:我不得不用双倍乃至数倍的功夫学习,从语音、语法、修辞、逻辑到中外文学史,到阅读一定数量的中外文学名著,为的只是增添一点教学的底气。

2.丰富语文素养,反复推敲学科目的任务

到语文教育论述中寻觅。张志公、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先生对语文教学的众多论述,从识字教育到工具书的使用,从阅读教学到作文训练,于老师都认真阅读,逐一推敲,从中寻觅有效的途径。

在语言上下功夫。于老师说:“教师讲课所用的语言,既要有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有文化含量,教课时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中,学生听起来才会愉快。

语言是思想的影子,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还要有文化含量,因为语言能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情操。“如果语言有吸引力,学生就愿意听。语文教师的词汇要很丰富,既要教学生规范的书面语言,又要让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下学习活的语言”。于漪老师这样说,也这样做了。

我们来看看怎样下功夫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我的奋斗目标是‘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我认真剖析自己教学语言的毛病,首先做到清楚明白,通俗易懂,不含糊其辞;再进而锤炼,力求优美生动,不枯燥干瘪。我的教案写得极为详细,把所教之课的每句话都写下来,然后认真修改,用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改造不规范的口头语言,把多余的字、词、句,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一一删改,纠正,然后背诵出来,再口语化。这样坚持了两年,语言水平提高了,我做到了讲话、交流、乃至做报告,只打腹稿,不打草稿;写文章,也着力于下笔成文。她说,我之所以这样做,因为我是一名语文教师。

3.备课力求真懂

于老师备课一丝不苟。读懂;读通;吃透。为了备好一堂课,常常花10个小时,20个小时,乃至更多的时间。

她的成长则不得不归功于她为自己下的一个规矩:独立思考,刻苦钻研。于漪老师说:“我总觉得别人分析教材写的资料,是别人潜心研究所得,对我来说,总隔了一层,只有经过自己独立钻研,所得体会才是真切的。

“每备一篇课文,我总要查清时代背景,推敲词句,理清作者思路,脑子在课文里来来回回走。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追根寻源,弄清三个问题:这篇文章写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三言两语能够准确拎出来,毫不含糊。哪怕是一个词一个句,也要反复推敲,咀嚼,从不同角度思考,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脑子里始终有思维的火花”

上百篇教材的独立钻研,让于老师吃透教材,也让于老师开始尝到了庖丁解牛的滋味,“何处是经络,何处是骨骼,脑子里比较清晰”。这也意味着,拿到一篇文章,就能对作者的思路,书写对象的来龙去脉,语言文字运用的匠心等等,有看清楚的穿透力与判断力,而不是茫茫然,无目的无方向了。

于老师说:“一篇篇课文下功夫钻研,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教起来就神不乱,心不慌,能够得心应手。 4.回顾与反思成为必修课

于漪老师真情告白“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我感觉:于老师“学做教师”中还有至关重要的关键的一环—— “回顾与反思”。

课有时上得很‘顺’,学生全程关注,神采飞扬,课堂气氛和谐活跃,自己也心情舒畅;有时课上‘毛’了,疙疙瘩瘩,学生或无精打采,或迷惑不解,课堂气氛呆滞,自己也惘然若有所失。为何会出现迥然不同的情况?其中必有原因,那就需要坐下来认真地静思回味,寻求答案。

对语文教学的正确认识,许多是来自于语文教学实践。于是,有了“教后”,课后不断地记录教学实践的种种情况,再放到教学实践中去检验,正确的,坚持;错误的,修正,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片面性。

于老师的“教后”很丰富,她记‘教’记‘学’,记教学中的‘得’与‘失’,记学生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种种情况,记对教材的理解与处理,记对教法的选择与运用,记学生学习上的障碍和思想上的火花。日久天长,对教学中的是非得失就会逐步清楚”。

今天在这里介绍的他的一些做法可能大家觉得不过都是我们知晓的一些根本罢了,但做好根本,将细节做到极致,将根本做到日久天长,却是我们常常忽略的。于漪老师的成功密码与更多的教育智慧蕴藏在他的一篇篇论述里,一本本著作中,走进于漪的书,我想借她的智慧一定能浇灌出我们语文老师的轻松与惬意之花。

第7篇:【观点汇】于漪:优秀老师需铭记的五句话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而言,尤其如此。于漪60余载教学生涯,反复思量、不断思考的,便是同样的问题:怎么上好一节语文课?如何当好一名语文老师?小编在于漪的著作中,为您摘编了五句话。把这些话真正放在心上,您的教育生活会更加美好!

第一句话:找到打开学科教学大门的钥匙

语文教学的大门究竟在何处?脑子里整天翻腾着这个问题,即使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也要寻找。不仅要找到门,而且要登堂入室,深味其中的奥妙。我常常反躬自省:“你入门了没有?‘堂’在哪儿?‘室’在何处?你清楚了多少?一名对学科教学不入门不辨堂室的教师怎能称职?怎能对得起学生?”外力在教育历程中化为我内驱的动力,从此,我更是夙兴夜寐一灯明,寻寻觅觅。

那么,怎样找到这个门,找到开门的钥匙?一方面,继续着力打基础,广为涉猎,吮吸其中琼浆,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广泛地寻找借鉴,从中探索入门的途径。

到记忆中搜索。当年自己在中学求学时,语文老师是怎样教我们的,哪些课拨动我们的心弦,使我们激动,感奋,引领我们在优美的语言文字、精辟深邃的思想里遨游,使我们享受语文,享受文化,享受欢乐?有些课经久不忘,至今历历在目。声情并茂的朗读、讲解,旁征博引的议论、评析,眼神、手势、神往的表情,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我常顿然有所悟:这就是语文! 从比较中学习。当时教的要求是落实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流行的教法是介绍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字词解释、疏通文意、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思想,说明写作特点。难道语文教学就是这样一种模式?它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难道语文教学只有一扇门?我不信。我要占有,挑选,借鉴,走自己的路,绝不依样画葫芦。许多国家都有母语教育,怎样通过母语教育哺育后代成长,必有自己丰富的经验。可惜当时封闭,能看到的资料凤毛麟角,只能从外语(课程)教学中体悟一二。选文进行比较,语法进行比较,读写训练进行比较,利弊得失,蒙蒙眬眬有了点自己的看法。

到语文教育论述中寻觅。张志公先生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先生对语文教学的众多论述,从识字教育到工具书的使用,从阅读教学到作文训练,我认真阅读,逐一推敲,从中寻觅有效的途径。

探究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不仅要知其然,且要知其所以然。为了教好学生,我如饥似渴地读、想、实践,用志向和毅力寻找语文教学的大门。

第二句话:教师要有自信力,建立自己的教学人生 我希望我们的优秀教师要有自信力,要树立教学人生的目标,建设你自己的语文教学人生。

那么,这种自信力从何而来,我想,教学的自信力来自教师深厚的学养。一个有胆识的教师必然是好学深思的,能够身体力行的。

第一是好学。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文史哲的底子,必须要有文化的积淀。知识不等于文化,知识是一种本领,文化是一种素质。知识是文化的一小部分,是文化的基础。我们过去的一些大学的、中学的教师文化积淀很深,他们没有什么教学参考书,拿起一个教本来,就可以左右逢源。他们的文化底子好,学生再怎么问,他们也不怕。我们现在上课就怕学生问,一问就不知道怎么办,回答不上来。我们确实要有点文化积淀。作为语文教师还需要智慧。智慧就是认识、辨别事物的能力,判断的能力,发明的能力,创新的能力。

第二是深思。一个不会思考的人是成不了优秀教师的。各行各业都是如此,一定要深思。比如说,我们为什么会浅阅读,为什么会误读,就是没有通过纷繁复杂的文字表象看到它的内核。

第三是力行。事情是干出来的,绝对不是吹出来的,不是捧出来的。捧不出优秀教师,也捧不出领军人物。一定要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哪些做对了,哪些错了,用流行的话讲,就是反思。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真知。

第三句话: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

了解学生,是为了和他们的心弦对准音调,理解他们,研究他们的发展变化,助力他们的健康成长。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段精彩的话:“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确实如此,我这个教师如果不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那就是乱弹琴,我说的话、上的课就不可能符合他们的生理、心理需要,就不可能在他们心中引起共鸣。振幅极小,或没有振幅,师生思想感情得不到很好的交流,教学语言的吸引力、感染力也就大大削弱。

为了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我首先在“发现”上下工夫。教师要随时随地开放自己的感官,让学生思想、品德、知识、爱好、生理特征、心理特征、人际关系等等各种信息进入自己的脑中,分别储存起来,千万不能闭锁自己的感官。尤其是要锻炼自己的眼力,要有敏锐的目光,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特点、长处,哪怕是思想、言行偏差较多的学生,他们也有成长向上的闪光点,窥见他们心中的那“一角”,肯定,激励,引导,他们对我会报以灿烂的笑容,“笑”的音符也会在我心弦中弹奏。

要“对准音调”,还须在理解上下工夫。教师要做到真正理解所教学生的心,那不仅要讲究科学,而且还要讲点艺术。学生有学生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与追求,有自己的快乐与苦恼。尽管他们的想法、做法在成年人看来是幼稚的、粗糙的、鲁莽的,甚至是可笑的,然而,他们毕竟是不成熟的青少年学生,如果他们都懂事,都有很强的自控能力,学习、做事都很自觉,还要我们教师干什么?我总是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们想想,不能以成人的想法、做法来框,要理解他们的心情、愿望、欢乐、忧愁,少下“禁止令”、少设“阻挡栏”,要正面引导,积极为他们“出谋划策”。

“音调”不是固定不变的。青少年学生在成长时期,知识日益增多,智力不断被开发,思想、性格、兴趣、爱好等等都在变化之中。有的是顺着原来的方向发展,加深,逐渐成熟;有的变化比较大,不是在原来的线上移动,而是拐弯,形成了角度。如好动的变为好静的,马虎的认真起来,某知识缺陷弥补后出现了飞跃。因此,教师了解学生的工作不是静止的,不应停留在某一点或某一阶段,要有连贯性,经常作前后的比较分析。只要“音调对准”,教育的有效性就大大提高。

第四句话:用语言“粘”住学生

有一件事又给了我新的思考。一天下午,学校请来了一位同志做报告,我和学生一起在学校礼堂里听。会议结束,我与同学走出礼堂,边走边谈。我说,“今天报告的内容比较好,谈青年学生如何求知如何成长,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名调皮的男孩冲着我说,“好什么啊?他讲了一百五十多个‘这个’,其他我什么也没有听到”,说着,就把练习簿打开给我看,上面画满了计数的一个个“正”字。我愕然了,没有想到语病有那么大的危害,把讲述的内容也掩盖了。事后,我联想到自己的教学语言。如果自己的教学语言疙疙瘩瘩,语病丛生,学生听课就受到很大影响。调皮的学生也来个画“正”统计,课就不成为课,而是七折八扣,七零八碎的了。

我反躬自省,觉得教学语言毛病不少。一是啰嗦,重复,不简洁;二是词汇贫乏,说来说去那么几句大白话,无色彩,无趣味;三是有语病。我是江南人,半路出家,语音不准;脑子转不过来时,我会下意识地说“呶”,思维跟不上,下面的话找不到恰当的词,就来个“但是”,其实,根本不要转折,我就乱转折。语文教师上语文课,是带领学生学习规范的书面语言,提高语文能力;教师的语言干巴,枯燥,不规范,欠生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岂不是会起负面作用?学习质量岂不受到影响?教师要言传身教,这方面我的身教不行,须下决心大力提高。

第五句话:教育没有选择性,每个学生都是礼物 初当教师时,对两类学生不由自主地十分喜爱。一是反应敏捷,非常聪明的,我讲上句,他下句已能回答,教起来十分省力;二是长得很可爱,像洋娃娃一样。后来才明白,天工造物十分奇妙,人都是两道眉毛、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在脸上也都是那样排列的,但一个人一个样,即使是孪生兄弟姐妹,也会有点差异。每个学生有他自己的独特性,不要说是长相,他们的禀赋、性格、文化基础、兴趣爱好等均有所不同,因而,必须热爱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的生命都值得尊重,都必须关心。在教育实践中,与学生长期相处,真切感受到他们生命的蓬勃和聪明智慧,自己的认识和感情都起了变化,懂得了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无选择性,只要生长在这块热土上的孩子,都要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爱他们,培养他们。

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学生是活泼泼的生命体,每个人的成长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培育他们成长、成人、成才,首先得尊重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教师要练就一副敏锐的目光,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长处与潜力,善于“长善救失”,把隐藏的种种潜力变为发展的现实。学生世界的事无须喋喋不休,动辄下禁止令,管头管脚。要深入了解他们的知识世界、生活世界、心灵世界,在关键处引导,坚持正面教育。几十年来,我教过各种类型的学生,面对这些丰富的“书”,我一本一本认真读,一点一点学习、领悟,逐步懂得师爱的真谛,也品尝到亦师亦友的无穷的乐趣

第8篇:读于漪老师感

学习于漪老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细细品读于漪老师的先进模范事迹她被深深地震撼着。她——在五十九年的教育生涯,五十九年的艰苦探索中,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她一直扎根在上海基础教育的最前沿,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于漪老师有一句名言“如果只是教书,那么你就是教书匠、知识的二传手。不能忘记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这是大目标”。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她以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育人艺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塑造了一位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光辉的人民教师形象。她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我学习的楷模。我将在这些先进教师先进事迹启迪和鼓舞下,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

课堂这个舞台对我来说,教书育人的分量更重一些。但与于老师相比,深感差距很大。教师岗位——特殊的岗位责任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我们自己如何看待教师这个岗位、这种职业呢?不错,近年来,教师的待遇改善了,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愿意当教师的人也多了。然而,清醒认识教师职责,还是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教师是一个岗位、一种职业,但更是一种责任。于漪老师从教多年,却从未要求过什么。她不计个人

得失,一心只为教育。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靠的是什么?是一种清醒的责任意识。我们应当学习于漪老师以学生为动力,以育人为首的精神。对工作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老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时时处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努力做到。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学生是我们的神圣事业。对学生我们既要爱又要严,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学习于教师的事迹,我进一步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是我们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

都说人是要活到老学到老的。时代在进步,孩子在成长,对老师的要求也就有所提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大胆创新,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脚步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学习于漪老师的事迹使我更加认识到,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是我对一名优秀教师的理解,做像于老师那样的合格的人民教师,是我考虑问题的特定视角和对自己的基本定位。教师岗位——特定的育人理念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教书是育人的载体,育人是教书的目的。

于漪老师的事迹,感染人,鞭策人,激励人。她的事迹使我更感觉到,教师岗位是一种辛劳、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行,我就要用我的激情,用我的爱心把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我一定努力,持之以恒,把仅有的光和热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

上一篇:梁场施工方案下一篇:智慧医院实施方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