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编辑的特性及选择

2022-1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类创造文化的目的是为了传播文化, 而文化传播也始终伴随着、推动着文化创造。编辑活动是参与人类文化创造的社会活动。编辑活动的基础是文化生产, 编辑活动的过程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 编辑的成果又是可以传播的文化成果。从另一个意义上说, 文化生产正是通过人类的编辑活动而缔结为成果, 构成文化系统, 并进入社会传播网络的。我们从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播的关系及程序中, 可以看出编辑活动在其中发挥着关键的、重要的作用。

1 新闻编辑的特性

1) 新闻编辑的广泛性。新闻编辑是建立在广泛采集新闻素材的基础之上的。新闻编辑的对象是新闻稿件, 新闻报道要求把人们日常的各个方面——生产劳动、政治关系、经济活动、科学技术、社会现象、重大事件、自然环境, 甚至宇宙、太空所发生的各种重要现象报道给人们。其范围之大、之广无所不至、无所不包。人类社会的信息源是那样的丰富、复杂、多种多样, 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被新闻机构、新闻编辑 (记者) 采集出来, 构成新闻编辑的素材, 这些素材越是广泛、越是丰富, 新闻编辑的用武之地就越广阔, 编辑的基础就越雄厚。

2) 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新闻编辑的直接结果, 是使新闻情报信息进入传播渠道, 参与社会交流。因此, 新闻编辑必须注重时效。新闻的时效性, 其特点就是新。让最新的情报信息得以迅速传播, 产生社会效益, 是新闻编辑不同于其他类别编辑的特殊之处。如果编辑新闻的过程拖得过长, 那么, 新闻就会变成旧闻。因为新闻的本源就是事实, 事实总是同事实的发生、发展、变动相联系的, 迅速及时的予以报道, 才能体现新, 新才能产生时效, 才能在受众中引起反应。

3) 新闻编辑的导向性。新闻导向有正负之分, 具有不同质的导向结果。编辑主体作为“传播与受众统一体”的中介, 一方面, 建立起作者与读者的传播关系, 并在传播场中控制传播流向;另一方面, 编辑将选择、加工并通过物化 (载体) 的新闻产品, 有意识地向受众进行信息、知识和思想倾向及精神文化生活的引导。编辑主体以社会文化代表的资格行使和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通过新闻稿件的采编程序, 裁决其可否进入社会文化传播系统。

2 新闻编辑选择及其社会价值

特殊的智化劳动——编辑实践, 在精神生产中发挥着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编辑作为信息智化的承担者, 通过优化、选择, 间接性的、创造性的劳动, 向自己的受众进行知识和信息传播。

2.1 选择:文化传播的本质需要

为大众传播是编辑活动的社会目标, 编辑在精神生产中的作用完全体现在这一社会目标上。一种精神产品一般的都将进入传播渠道, 但并不是所有的思维成果都能以载体形式通过传播渠道而面世, 它需要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审验、修正、过滤、优化的, 这就是编辑选择。从根本上说, 这种选择不是哪个人的主观决定, 而是受众的需求、文化传播的本质需要。所以, 编辑选择不是一时一事, 而是从整个编辑系统到各个具体环节都贯穿着选择的思想、选择的方式、选择的目的。编辑主体代表社会履行选择的职责, 保证精神产品既符合社会的思想、道德标准, 又符合各层次受众的需要。编辑选择在传播中, 一方面要源源不断地向人们输送所需要的精神食粮,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净化的作用。若某项精神产品产生了不良社会效果, 一般是在传播场上发生的问题, 而使它得以通过的往往是编辑选择的失误。虽然文化产品的产权属于作者, 但有质量问题的产品一旦进入传播而产生了负效应, 仅仅以作者“文责自负”是难以承担社会对编辑的责难的。所以, 文化传播的本质决定编辑选择的严肃性, 而编辑必须严格履行社会赋予自己的职责, 为大众提供最佳的精神产品。

2.2 选择:产生社会导向

编辑选择的价值, 是它所导致的社会导向。编辑选择所依据的标准和质量目标是由社会的性质决定的。因而, 编辑选择价值的实现, 即社会导向。

新闻编辑主体为大众传播的社会目的是通过选择来达到的。选择产生导向是毫无疑问的。这是因为, 新闻虽然是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客观事实的信息, 但它对社会中客观存在着的不同政治集团、不同地域、不同利益阶层、不同群体的人们却发生着不同的作用和效果。同一条新闻发布出来, 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作用和效果, 这是因为新闻真实同人们的立场、倾向相关联着, 也就是采用什么新闻、发布什么新闻、接受什么新闻、抵制什么新闻, 其中有很强的政治和利益倾向性。进步的新闻将社会导向进步, 将人类导向智慧和文明;消极或反动的新闻则将社会导向落后, 将人类导向愚昧和野蛮。而导向的把关就是编辑选择。当然, 选择的关键是对新闻主题的把握, 对新闻信息的运用, 而最终落实到对稿件的取舍。选择什么样的稿件, 甚至哪个稿件选择哪个时机刊登都蕴含着某种社会效果。选择的正确与否, 不仅会直接影响新闻传播的质量, 而更重要的是社会效果。

编辑选择产生导向是绝对的, 只是程度不同, 有时潜隐, 有时明显, 有时微弱, 有时很强。一般情况, 编辑选择都是优化型的, 编辑的主观愿望和良好的社会条件都会使选择产生较多的正值, 使导向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

履行社会职责, 为大众选择、加工最好的精神产品, 求得最佳的社会效益是编辑的良好动机和愿望。但也有事与愿违而出现一些负导向的问题。这是因为, 编辑虽然遵循编辑工作的基本规律和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进行选择, 但要受社会的政治、经济及编辑个体素质等因素的制约, 还要受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所以, 在现实中, 往往出现或者把受众引向科学、文明与进步, 或者诱惑他们滑向迷信、茫然与颓废的现象。因此, 在社主义条件下, 新闻编辑必须解放思想、弘扬正气、倡导科学、摒弃腐朽、迷信, 进行先进思想意识的引导和促进社会发展。新闻编辑导向的基本功能, 从宏观上讲, 就是进行社会控制, 参与社会管理, 稳定社会秩序, 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在一定条件下, 编辑导向对于沟通党、政府与群众的联系, 调整各利益集团的关系, 规范公众行为, 缓解社会矛盾, 维持平衡稳定的作用, 是行政干预所不能达到的。

2.3 新闻编辑选择的社会价值

如前所述, 导向有正负之分, 具有不同性质的效应。正导向会使社会积极、健康、向上, 呈良性发展的趋势;负导向使社会颓败、混乱、失调, 呈难以驾驭的局面, 可见新闻编辑导向的社会价值。

新闻编辑导向不是自然过程, 而是编辑主体作用于编辑客体的结果, 即某项文化产品完成之后, 进入传播渠道, 导向结果出现, 连续向受众施加接受信息的强度 (如广告、评介等宣传手段) 。这样才能使受众自觉地向编辑选择的目标靠拢。编辑的信息选择越准确, 智化的周期越短, 向受众施加的接受信息的强度越大, 就越能引导受众的兴趣、爱好、求知、探索的向往, 受众的思想倾向也就越发与编辑的社会传播目的趋同。因此, 就往往出现广大公众被编辑导向的社会舆论所控制的态势。这种态势越巩固, 维持时间越长, 就越能形成稳定、正常的社会局面。

一个时代的社会潮流、发展趋向, 固然首先取决于它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 但只有当这种经济和政治的基因, 通过各种文化宣传、理论教育, 转化为思想的、情绪的、意志的精神潮流, 才能形成共同的社会追求、强大的社会舆论、统一的社会理想和道德规范。而在这个转化过程中, 除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思想交流和知识传播之外, 主要的方式便是通过新闻编辑各种各样、各级各类的大量读物和声像制品给广大读者、听众和观众以精神导向。

编辑导向是编辑选择的必然结果, 是不可否认的客观现实, 不管人们对其认识与否, 都不影响它的社会功利的存在。作为精神生产、文化建设、文化传播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的新闻编辑主体的智化劳动价值,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越来越使人们认同, 而新闻编辑主体, 也在不断自我完善。在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播中, 履行推动社会进步的神圣职责。

摘要:编辑活动的基础是文化生产, 编辑活动的过程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 编辑的成果又是可以传播的文化成果。从另一个意义上说, 文化生产正是通过人类的编辑活动而缔结为成果, 构成文化系统, 并进入社会传播网络的。

关键词:文化传播,新闻编辑,选择,社会导向

上一篇:人物半身像默写方法的探究下一篇:基于Asp.net的精品课程网站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