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培训心得体会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编辑培训心得体会(共8篇)

编辑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五月的武汉,春意中带着几分暑气,而郊区更是如此,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自然的香味。在集团领导的安排组织下,我们各单位的新编辑来到了解放军某部招待所,开始了为期三天的新编辑工作培训。短短的3天相对于一个新编辑的漫漫成长路实在是太短太短,但这种醍醐灌顶式的培训却让我们受益颇多,远不是日常工作的3天所得所能比拟的,同时,这3天培训也让我们体会到集团领导的良苦用心与现代出版行业的激烈竞争。

3天的学习让我知道了作为一个编辑应具备的四大素质、四大技能和四大职业意识。作为一个编辑首先要具备政治素质,有了政治素养才能确保自己的出版行为遵守国家各类法律法规,所出版的图书合乎国家的政策方针。其次要有文化素质,编辑要有专业知识及能力,要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美学修养。第三要有思想素质,编辑要有自己的想法,在出版流程中要有清晰的出版思路,不断强化自己策划选题的能力。最后,编辑还应具备职业素质,这其中包括执着的职业追求、敏锐的职业观察力、良好的职业作风。这四个素质直接决定着编辑工作的质量,是缺一不可的。编辑所应具备的四大技能分别是:1.信息采集的能力。2.读懂心思的能力,包括作者、读者的心思。3.组织策划能力。4.作为一个编辑还必要要有开拓视野的能力,这四个能力的掌握是编辑能否出书,能否出好书的关键。除了四大素质、四大技能外,作为编辑还要时刻提醒自己应拥有的职业素质,分别为中介素质、服务素质、责任素质和市场意识。职业素质决定着一个职业的定位,编辑是个有双重身份的职位,既是经济效益的创造者,同时又肩负着传播文化的社会责任,所以要时刻用这四个意识来衡量自己,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3天的学习还让我知道了图书印刷出版的各个环节,接触了很多平时很难了解到的出版实务知识。认识了哑粉、胶版、铜板纸;知道了拼版、晒版;了解了锁线订、骑马订等各种装订样式;弄明白了出菲林、版式样与数码样的联系和区别。一些老师在讲课中还列举出在出版印刷环节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错误案例,让我们在以后的出版工作中少走弯路,对我们以后的工作起了很大的警示作用。

3天的学习除了让我学到了一些实用知识外还让我知道了如何去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提升图书的市场竞争力。作为编辑要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市场、图书形势,在出版图书之前,要摸清市场同类图书的底,找除差异,以完善自己的图书;了解科技的发展;了解有关出版的各个方面,跟紧时代的步伐,为出好书、出畅销书打下坚实的基础。编辑还要有意识地建立自己的作者队伍和读者群体,从跟进作者到包装作者再到培养忠实的读者,每一个环节都是成功编辑不可或缺的因素。在这三天的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与编辑工作息息相关的各方面基础知识、必备的基本能力、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收获很多,然而,正如领导一开始所说:“培训只是一个起点。”这三天让我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努力的目标、成功的标准,接下来要做的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在王总宣读了集团工作的18字方针后,我暗暗给自己定了18字要求:勤学习多思考 求增值,勤做事 多努力 争先进。

最后,感谢集团领导组织的这次培训活动,我必将所学所得结合到实际工作中,创造好的业绩,不辜负集团领导及所有对我有帮助的人的期望。篇二:网站编辑心得体会 个人工作总结

职位:编辑(周思架)工作总结,组长也都知道,我每天就是写文章,也都在记录里,随时可以看。所以这次主要讲讲我来了医院工作后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我之前从事的是婚庆策划,也是和编辑相关工作。在我从事这个工作之前,对网络编辑了解甚少,我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快两个月了,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主管所说的一句话“你们不懂,我可以培训你们,但是必须踏踏实实的工作”。这让我对医院有了一个很好的印象。不像以前我从事的岗位,去公司的第一天就让你开始工作,没有培训,什么都不了解,非常的迷茫。根本找不到工作的方向,这让我从心里上感到以前公司的不可靠与不成熟。但是来到我们医院,这种心理的抵触已经不存在了。经过了医院两个月的培训与适应,渐渐的感到医院人文的关怀,让我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

在这个岗位上虽说只有两个月,但是感到自己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再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对“网站编辑”有了从新的认识,有很多的知识需要我从新的去实践。我们这个部门虽然加上主管只有8个人,但是我们这8个人非常的团结,不懂的可以互相的讨论,可以让我们主管给我们解释。我们部门的几个人都很愿意学习新知识,对新知识的渴望非常的强烈。都希望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技能。发现问题,及时的沟通,共同解决。

在这两个月的培训中,我把我的成长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害怕到适应

我来医院之前,心里非常的害怕,怕不能胜任这个工作,怕自己什么都不懂。但是当我来到医院的第一天,我们部门的主管非常的热情,部门员工之间的交流也非常的随和,让我从心底上高兴。没有我想想的那么差。很快我就适应了医院的环境。

第二阶段:医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

培训是我非常看重的一个环节,通过培训能够让我对医院、对专业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让我能够对工作的发展方向有一个规划。在这一点上我们医院做的非常的不错。特别是我们主管,遇到一个疑惑的点,都会对我们进行细说这个疑惑,我们不懂得可以问他,一遍不懂,可以多讲几遍,直到我们懂了。

理论归理论,在工作实践当中,我还是碰到了很多问题。就那写文章来说吧,刚开始我们写的文章是一塌糊涂,病理知识、优化原因、关键词、内链等诸多问题没有做的好,没有达到要求。我们主管就再次的配合组长对我们的文章做了详细的分析,让我们有了深刻的认识,在之后写文章过程中,充分掌握了写文章的技巧。

锚文本和内链、外链这几个词的理解上也出现了问题,什么是内链,外链,怎么区别,该怎么加,什么是锚文本我们主管不止给我们讲了一次,出现问题就及时的给我们纠正,这让我们对工作更加有信心,一步一步的去适应、深入了解这个工作。

第三阶段:百度推广、发帖技巧等方面的深入理解 百度推广等专业的知识,都是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这对于我来说真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不过,我们主管对我们进行了系统的培训,而且还让我们实践操作了一下,对搜索引擎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使我们在这个岗位上更加的顺手,工作起来更有信心。百度推广是一门大的学问,对于基础知识和实践的要求非常高。这就迫使我们必须要努力的学习新的的知识,不断的适应网络的变化。让我们对推广有更全面的认识。

发帖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我认为发帖更是一种技巧,也许你发了一篇文章,很多人转载,但是如果你天天发帖,还会达到那样的效果吗?对于网站推广来说,发帖是一种技巧,怎样快速的发帖,让百度快速的收录。这都是需要技巧的。发帖不可能像写文章那样全部原创。所以这必须使我们以伪原创的形式来发帖,既能让快速多发帖子,更能让百度快速收录,这对于提高网站的权重非常的重要。

第四阶段:外链、文章质量的判定

外链、文章质量的判定,是密不可分的,这必须的实践中懂得怎样去维护一个网站,怎样把一个网站做到最好,发现问题及时的改正。现在我们每个人手中都管理着一个网站,网站每天定时定量的更新,对网站文章质量的判定、文章的收录、网站出现的问题等及时的检查,及时的纠正,使网站做到最好,以最小的投入,争取最大的效益。

这两个月的网站编辑工作,让我有了新的认识,虽然网站编辑工作很枯燥,但是网站编辑工作更是一门学问,只有深入到这个岗位中,才能在工作中发现乐趣,有信心、恒心坚持下去。为做到,并做好这个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篇三:2011年新闻出版培训心得体会 2011年新闻出版培训心得体会 ——编辑素养的思考 刘会强(023)

2011年参加自治区新闻出版继续教育培训,通过十几天的培训,我深刻认识到编辑是一个特殊职业,它是一门既需理论知识、又需应用知识的行业。当前科技信息日新月异,自然学科种类繁多,科技期刊具有专业性高、学术性强等特征,为适应科技期刊发展新形势的要求,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部应十分重视编辑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初入编辑行业的研究生。这些编辑大多有自己的研究专长,具有很高的研究能力,扎实的所学专业的知识背景,有工作热情,但是,他们进入编辑职业之前,对编辑业务知识了解甚少,对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管理等知识了解不多,针对青年编辑的特点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使他们能够成为复合型、创新型、研究型编辑,具备高水平的编辑素养。

一、青年科技编辑特征

(一)较高的教育背景

2003年后进入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年轻编辑大多拥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自己所学的专业上有一定的特长,他们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背景,在自然科学专业领域有较强的可塑性,接受知识的能力强,具有很强的研究能力,在编辑业务培养方面有很大的潜力。

(二)工作热情

年轻编辑大多25-30岁左右,正处于人生朝气蓬勃的时期,工作热情,精力饱满。对于工作充满理想和抱负,愿意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作好编辑工作,提高自身编辑业务能力,争做一名优秀编辑。

(三)编辑业务知识匮乏

编辑是一门行业科学,初入编辑行业的年轻编辑,在学习阶段对编辑知识了解甚少,刚进入工作岗位,势必要承担一定的编辑工作任务,学习编辑业务知识的时间少,对于新疆地区而言,也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对他们进行编辑知识的系统培训,这就要求他们要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从实际工作中学习,提高自身编辑能力和水平。

(四)实践经验少

编辑又是一门应用科学,只有年轻编辑进入实际的编辑工作才能锻炼自己,刚入门的编辑大多没有出版工作经验,实践机会更少,编辑经验的学习一方面需要向有经验的老同志学习,另一方面需要自己在实际的出版工作中不断总结、学习、再创新的过程。

二、复合型编辑的要求

编辑工作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优化精神产品。从众多的、分散的精神生产成果中择优,通过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加以物质化和社会化。正是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编辑人员必须具有以下能力。

(一)政治理论水平扎实

政治理论水平扎实,政治导向与学术价值是一组整个学术出版界都不容回避的首要命题。是否牢固树立马列主义新闻出版观,是衡量一个期刊编辑政治上合格与否的试金石。学术研究无禁区,但学报传播有纪律。当政治导向与学术价值发生对立的时候,政治意识始终第一位,使学术质量服从服务于政治质量。在政治上学报编辑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头脑清楚,守土有责。编辑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养,懂得党和国家的政策,讲究大局意识,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站稳立场,对稿件中涉及国家稳定、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慎之又慎,政治理论水平过硬。

(二)专业学术水平高要在广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较深的专业知识,以及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和一定的外语水平,尤其是综合性自然科学编辑需要对各科知识都要了解,对所学专业精深。同时把握好时代的脉搏,结合党中央和国家制定的发展方略,钻研学术理论前沿,积极与专家进行沟通交流,了解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进展,组织策划相应的稿件。提高学报在相关领域的知名度,提升学术品位。

(三)编辑业务能力好

精通编辑业务知识,了解出版知识,编辑专业能力的锻炼需要新闻出版部门组织专人对初入出版行业的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编辑人员对新闻出版工作有系统的理解,出版人员应具有五个意识即政治意识、文化意识、读者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培养其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为党和国家服务,为社会和人民服务。新闻出版行业的社会地位十分重要,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造福于社会大众。因此,高校科技期刊要重视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四)交际组织能力强

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编辑是一个社会活动家,编辑工作面对的是专家、学者、作者和读者,如何提高刊物的质量,需要优质的稿源,而优质的稿件需要编辑通过与名家、大家的交流约来的,编辑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每一位从事编辑的工作人员要善于人际交往,善于与人沟通,做社会的有心人,在各个方面为作者和读者着想。增强自身的交际组织能力是作好编辑工作的必备条件。

(五)创新研究能力

高校学报的评价是以期刊引用次数的指数来体现。如何提高学报的影响因子,需要各个方面下功夫,特色栏目的建立对提高学报的品牌有帮助,是提升影响因子的关键。各高校学报一定要开创刊物的特色栏目,组织专题策划,增加对热点问题的研究,不与其他学报雷同,做到独此一家。使特色栏目和专题成为此研究领域的倡导者,推进全国该学术领域的发展。

(六)职业素质优秀

编辑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有时一字之差,会引起严重后果。编辑人员必须认真对待文章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对读者负责,也对作者负责。编辑人员特殊的职业素质,需要在特定的空间,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培养锻炼而成。显然,青年编辑要在短时间内具备以上素质是比较困难的。然而时间不等人,事业的发展要求青年人尽快成长,必须采用强化措施,加快能力提升。

三、编辑素养科学培训

(一)政治意识培训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一强调政治导向就可能失去学术价值”的担忧是多余的,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的学术,不但不会失去其学术价值,而且会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同时也应克服 “我们是科技期刊和政治等导向无关”的倾向,做为社会主义的科技期刊,首先政治导向要正确,对新疆稳定问题的研究和宣传亦是如此。所以政治导向是办刊的前提,是办刊的根基,是办刊的保证;学术价值则是办刊的关键,是办刊的动力,是办刊的生命线。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应统一的,要防止两者走极端。

(二)出版业务培训

编辑专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新闻出版部门组织对初进编辑行业的人员培训。使编辑人员具有五个意识即政治意识、文化意识、读者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培养编辑高尚的职业道德,时刻为党和国家服务,为社会和人民服务。新闻出版行业社会地位十分重要,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造福社会大众。编辑还要重视工作中的学习,可以由本编辑部内的主编、副主编,或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老同志结合本编辑部的工作特点,分阶段地为新同志讲授编辑业务知识,并且让他们结合实际工作做一定的练习。

(三)学术理论培训高校科技期刊的编辑人员所处理的稿件通常包含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在自己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编辑人员的由于自身专业和学术能力限制,往往无法审读出所有稿件中的专业问题。编辑人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学历,了解不同学科知识,通过学习和知识积累胜任编辑的工作。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创出品牌,打造高校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四)网络技术培训

互联网是继传统媒体后的第四类媒体,以其快速、高效的优势将信息传递带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推进一个自然科学学报网络化的发展核心动力是高质量的网络编辑从业人员,网络发展之初的编辑从业人员多为计算机专业人员,他们自然科学学报编辑专业能力不强,对学报的学术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应重视编辑人员网络知识的培养,以提高学报网络传播能力。但是这些学报编辑人员的计算机素质相对较弱,因此,要加强对学报编辑的计算机基础培训。通过培养高素质的网络科技编辑人员来提高学报的数字化、网络化,为广大学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五)学术交流实践

编辑人员应随时了解、掌握本专业的最新技术动向。除了经常翻阅有关的报刊外,还应积极参加与本专业有关的技术交流会,这是一条简捷而有效的途径。在会议上,通过听取专家们的论文报告和讨论发言,可以及时地了解到本专业当前的技术水平状况及发展动向,人们关心的问题和正从事的研究项目等。会下还可以继续向学者、专家请教,以学到更多的新知识。参加技术交流会还可以与本刊的作者、读者广泛地接触,交流,了解他们进行的工作以及对本刊的意见,可以在会议期间直接约稿,也可以为以后组稿打下良好基础。

(六)复合型、创新性和研究型培养

编辑的业务包括栏目策划、组稿、约稿、编辑、校对、审读、排版、印刷、装订、发行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编辑的业务能力的水平直接决定着所办刊物的质量。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要求,编辑工作人员要有熟练的技能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一丝不苟的责任心,才能使学报的质量不断提高。高校科技期刊编辑是从事高校科技期刊采稿、送审、编辑、校对、出版等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因此,对编辑要求很高,编辑工作人员必须是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有一定的研究工作经验,同时又需要其对编辑出版行业十分熟悉。这样才能在编辑科技期刊时得心应手,做好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

创新性的体现,如新疆师范大学理科学报以学校的理科的一个区重点学科、三个重点实验室和两个优先发展学科为依托。学校重点学科绿洲学;重点实验室旱区湖泊环境演变实验室、新疆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学实验室、新疆多民族体质健康与评价实验室;优先发展学科理论物理、数学与应用数学。打造特色专栏,开设绿洲生态学、理论物理、新疆民族体育、化学与化工和民族理科教育研究五个特色专栏。继续开展数学与应用数学、生命科学、地理与旅游等栏目。以栏目质量来提升学术期刊的品牌,以学术期刊品牌来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学报高水平学术成果平台的搭建,为学校各学科,重点实验室服务,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发展服务。

编辑培训心得体会 篇2

关键词:科技期刊,科技编辑,培训

科技期刊是知识的载体,是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担负着记录知识、传播信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培养人才的重任。科技期刊编辑是期刊质量的把关人,在科技论文的发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各个科学研究领域均有相关的专业科技期刊。本文就科技期刊编辑的专业化培养提出建议。

1 科技期刊编辑的一般情况

科技期刊从业人员的学历与职称均较高,且硕士以上学历的编辑人员在逐年增长。但科技期刊的编辑部大多挂靠在相关研究机构或高校等,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在以科研为主的机构中被边缘化,普遍待遇不高,职称和学术评定等相对滞后[1]。而科技期刊编辑作为科技人员的一部分,其劳动亦属于科研活动。期刊的质量取决于编辑的品位、素质及学术水平,编辑在提高期刊学术质量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2 科技期刊编辑的能力[2]

2.1 科技期刊编辑的显性能力

(1) 专业知识水平:科技编辑的专业知识水平,可以通过其大学学历证书或专业考试来验证。 (2) 编辑知识容量:即编辑对出版专业知识和某个科学专业的知识容量。对于科技编辑工作来说,如果属于某一领域的大学专业毕业出身,但由于科技期刊编辑需要出版专业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科技编辑需要补修出版专业知识,否则很难胜任具体的科技编辑工作。反之亦然。 (3) 编辑职业资质:即参加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考试,按规定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

2.2 科技期刊编辑的隐性能力

(1) 基础层次编辑能力。包括文学知识、专业能力、沟通能力。 (2) 职业层次的编辑能力。包括稿件鉴审能力、出版公关能力、编辑组织能力、期刊管理能力。 (3) 事业层次的编辑能力。包括文化创新能力、文化策划能力。

编辑知识容量是科技编辑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只有具备了出版专业知识及相关科学专业的知识,才能有信心面对作者,为稿件质量把关,从专业角度提出中肯的意见。

3 科技期刊编辑的培训方式

3.1 现场培训方式

目前,针对期刊编辑的培训已较为常规,包括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组织的编辑或主编的岗位培训;新闻出版总署或省、市新闻出版局举办的出版知识培训等。这些培训,各种层次、类型的科技期刊编辑均可参加,且培训费用较低,能学习到系统且新颖的知识。此外,还有一些由文化传播公司与相关部门组织的不正规培训,这类培训一般价格昂贵,培训后一般会组织自费考察,意见不大。

3.2 在线培训方式

目前,随着网络化的普及,出现了一些在线的培训机构。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学员就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在线学习。如上海的新闻出版知识在线。该网站的课程涵盖了一般科技期刊编辑所需要的基础、实务知识,此外,还就目前出版行业发生的大事提出相应讲解,并对出版业的新技术进行推广。完成要求的学时后,学员可以通过答题或交纳小结的方式进行结课。考试合格方可得到相应的学分。

3.3 竞赛方式

新闻出版总署或省、市新闻出版局经常举办知识竞赛,编辑可通过复习竞赛需要的材料而达到培训目的。

4 科技期刊编辑的专业培训

科技期刊编辑拥有的知识必须广博,而在某些领域还必须精专,因此,科技编辑既是学者又是杂家。如果编辑在大学或研究期间掌握了编辑学、语言学和写作学方面的知识,在工作中,就必须学习期刊所属类别的专业知识。目前,对于大多数科技期刊,同行评审为最主要的审稿形式。部分编辑由此认为,只要将专家审稿结果转发给相关作者,即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没有运用自己在该领域的见解来分析文章的创新性与科学性。这个现象出于两个原因: (1) 编辑自身责任感的缺乏; (2) 编辑没有相关专业的学习背景。而归根结底,均是由于大多数编辑部不重视编辑的专业知识培训所造成。

目前,我国没有按类别培养科技期刊编辑的高校,造成科技期刊编辑在工作岗位上补修编辑专业和各种科技专业知识成为一种必然。当然,如上所述,出版专业的相关培训已较为常规,但针对科技期刊类别对编辑进行的培训很少。就医学领域而言,中华医学会曾与新闻出版总署合作举办医学期刊编辑的岗位培训,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尚无针对医学分支领域的编辑培训。

笔者建议,科技编辑的培训可以参照临床住院医生的培养模式。以医学类别中的内科学科技编辑培训为例。可以安排编辑在医院内科病房的短期轮转。经过一段时期的轮转,使编辑熟悉医生 (潜在作者及读者) 的常规工作流程,记录其常规用药,了解内科各分支的创新点及发展的方向;在工作中,可以经常派编辑参加相关领域的会议,与潜在的作者或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扩大期刊影响力的同时,也锻炼了编辑的沟通能力。

一般而言,科技期刊是由学会、研究所、高校及其附属研究机构主办,而大部分主办单位均具备相当的科研能力,并且学术水平一般较高。其中绝大多数期刊是由其相关领域学会主办的,而大部分学会重视所属期刊的发展,给予期刊较大的发展空间,促进编辑的成长。当然,也存在部分省、市级学会,他们对待所属期刊的态度是不闻不问,既不过问期刊日常事务的处理,也不关心期刊的发展概况,更没有精力去举办相关的编辑培训。因此,建议科技期刊的主办及主管单位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对下属期刊编辑部或杂志社真正负责,为科技期刊业做出应有贡献。

总之,我国目前尚缺少科技期刊编辑的专业培训机构,亦缺少与专业培训有关的制度。建议相关部门重视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为发展更有针对性、更加前沿的学术杂志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游苏宁, 石朝云.我国科技期刊的内忧与外患[J].编辑学报.2011, 23 (3) :189~193

编辑培训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坊

【作者单位】裴栓保,《中小学外语教学》编辑部 。

2015年8月13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规定》将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累计时间定为90学时。如何有效地利用这90学时,以取得最佳的培训效果,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我国的编辑继续教育已实施数年,尽管已经逐步走上专业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等方面尤为突出。比如,培训内容缺少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训的形式单调,以灌输式的授课为主,培训效果不如人意。针对目前编辑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创新培训的方式已是迫在眉睫。在培训方式的创新方面,工作坊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工作坊培训方式简介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风景园林师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 Harplin)将工作坊概念引用到都市计划中,用以表示一种活动方式,即召集不同立场、族群的人一起探讨和交流都市计划或社区环境议题,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互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1] 。作为学校教学的一种模式,工作坊源于德国魏玛共和国(Weimarer Republik),由以培养工程设计与建筑设计为特色专业的包豪斯学院(Staatliche Bauhaus)首创[2]。目前,在各级各类的教育培训实践中,工作坊通常是指十几人或几十人在一位(或几位)专家的主持和引领下,以活动、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共同研究和探讨某个主题。

工作坊既可以是基于某一问题而开展的教学或培训实践活动,也可以泛指一种基于某个专题而进行的探究或研讨。近年来,工作坊已经延伸为一种体验式的学习和培训模式,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于会议研讨、专业培训和课题研究等领域。

二、编辑继续教育培训方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编辑继续教育通常采用的是大班授课的培训方式,即专家讲、编辑听,讲课者和听课者之间很少互动和交流。“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主体作用,学生大多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内容,理解、消化所学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应变性,其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难以得到有效激发[3] 。尽管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在我国业已实施多年,但是培训的效果一直备受诟病,甚至被戏称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4~5]。 可见,培训方式不适应编辑的学习需求是目前编辑继续教育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培训方式出现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关注编辑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实际上,目前编辑继续教育中培训的主题、内容以及方式等都是由培训者“做主”,编辑没有选择学习内容的自主权,加之培训方式又以专家讲、编辑听为主,因而难以激发编辑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甚至会引发编辑对继续教育培训的逆反心理。有学者指出,参加继续教育对编辑来说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既有学习到新知识的快乐,同时也承受着课程选择余地小、时间耗费长之痛[4] 。因而,改进培训的方式,提高培训的实效,应成为目前编辑继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工作坊培训方式在编辑继续教育中的应用

针对编辑继续教育在培训方式上出现的问题,采用工作坊的形式有利于更新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有助于扭转当前编辑继续教育被认为是“鸡肋”的尴尬局面,有益于提高编辑继续教育的培训效果。

1.按需施教,调动编辑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

培训方式的革新必然要涉及培训内容的更新。如果培训内容不能引起编辑的兴趣,革新培训方式就难以真正取得实效。我们知道,“以‘按需施教’为原则的继续教育是促进编辑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不断增加、补充、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创新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6] 。这里的“需”就是学员的学习需求,即学员期望通过参加培训学到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

工作坊方式注重发挥学员的能动性,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研讨的话题是从学员的学习和工作实际中提炼而来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由学员通过自主研讨、探究去寻找答案。这样能使学员全过程、全方位、更深入地参与到培训学习中,而且这种参与不是被迫地应付差事,而是学员渴望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

在编辑继续教育中,采用工作坊的培训方式能给编辑带来更多选择培训内容的权利和机会,并按照编辑的学习需求安排培训内容,从而真正体现“以编辑为中心”的培训理念。通俗地讲,就是把培训内容由“大烩菜”变为“自助餐”,变“你要我学习这些内容”为“我要学习这些内容”,真正让编辑对培训内容感兴趣,有意愿参与培训活动,并渴望从培训中获得成长。有不少学者已经开始研究、探讨编辑自主选择培训内容的问题。比如,张雪梅提出,可以让编辑自行申报培训需求,组织者有针对性地办班,以便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同时,继续教育的组织者要制订培训计划,有系统地安排培训内容,做到每年面授培训的内容不雷同,引导编辑从完成数量到追求质量[7]。由于工作坊话题通常从具体的小问题切入,研讨的话题大都与编辑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因而能针对实际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对策。

但是,目前培训教育机构按需施教的主观意愿并不强。“继续教育机构不考虑编辑的实际需求,缺乏按需施教的主觀意愿,这一点可从培训的对象、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得到证实 。”[6] 许多培训活动无视编辑的实际需求,将不同专业、不同工作背景的编辑“混杂”在一起,搞“大锅烩”式的培训,甚至很多培训机构根本不主动去了解编辑的实际需求,能找到什么样的师资就开设什么样的培训内容。这样的培训完全是为了迎合部分编辑“凑学分”的需求而办;培训机构举办培训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提升编辑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而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商业利益。针对此种现状,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应更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全面、准确地了解基层编辑的学习需求,让编辑有更多选择培训内容的权利和机会。更重要的是,培训机构要将培训内容科学地分门别类,真正实现按需施教。与培训内容革新相适应,培训方式也要有所创新。比如,可以采用工作坊的培训方式,让编辑不仅对学习培训内容感兴趣,而且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来,与同行互动、交流,把平时工作和学习中的疑惑表达出来,让培训专家答疑解惑,从而有效地调动编辑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解决编辑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满足编辑的培训需求。

nlc202309081729

2.提倡互动和交流,发挥编辑的学习自主性

目前的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存在编辑参与被动、参与度不高、参与程度不深等问题。在培训课堂上,不少讲师虽然希望与编辑互动和交流,但其所讲的话题并非编辑所关注,因而不易引发编辑的共鸣,编辑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编辑继续教育应从专家讲、编辑听的模式向以编辑为主导,专家做指导的模式转变,以激发编辑学习的积极性、求知欲和创造性[8] 。

工作坊是一种交互式的培训方式,强调学员与培训讲师在工作坊中的互动,倡导培训活动最好能在圆桌型会议室举行,讲者和学员围坐成一圈,方便平等地问答和交流。这样的培训氛围有利于摆脱“一言堂”的讲课方式,学员不再是被动地听讲座或报告,而是与专家互动、交流,积极提问、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与工作坊中的专家、同仁分享观点,主动参与到培训内容的学习和研讨之中。在编辑继续教育中采用工作坊培训方式,可以将专业相同、读者群接近或者是单位体制相近的编辑,按照十几人或几十人的规模来办班培训,这样有利于让每个编辑在培训中都有发言和交流的机会。

此外,工作坊培训还可以充分利用网路平台开展。在目前的网络课程学习平臺上,编辑是否真正在学习完全无从考证[9] 。许多编辑只是在电脑上播放培训课程的视频,自己却在做其他工作,这样一心二用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还有的编辑甚至任由视频播放自己却呼呼大睡,根本没有参与网络课程的学习。

网络技术提供的视频会议功能,为在编辑继续教育中利用网络开展工作坊培训创造了条件。在网络技术支撑下的工作坊培训,要求工作坊中每位参与培训的编辑都要通过网络与专家、同行实时互动和交流,那些指望“只上网、不学习”的编辑就没有了可乘之机。培训机构要设计和组织好网上工作坊培训,重点是要通过网络把专业相同、学习需求接近的编辑召集起来,选择这些编辑共同关注的话题作为培训的内容;同时还要创新培训的评价机制,比如可以根据每位编辑网上互动学习的参与程度来给予相应的学分。有学者指出,“在网络教学课程的研发和设计中,应融入社交媒体,加强交互性和实时性,在授课中方便编辑与讲师、编辑与编辑之间进行实时沟通交流,克服编辑在学习中产生的无趣感和懒散行为。”[8]

面对面的研讨与实时视频对话,这两种培训方式各有千秋,都能融入更多的情感因素,让研讨与互动更深入。而网上工作坊培训还免去了专家和编辑赶往培训地点的旅途劳顿,同样也提高了编辑在培训中的参与程度。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上工作坊培训将成为编辑继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

3.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落实培训的实效

目前的编辑继续教育通常是来自不同单位的编辑“聚集一堂”,接受同样内容的培训。但是,“出版物千差万别,不同专业内容的出版物具有各自的独特性,而且各个编辑的知识背景、工作阅历及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各不相同 。”[10]期刊出版与图书出版毕竟不同,各自的运营机制也有很大差别。“培训缺乏针对性,尤其是课程设置上的随意性,没有规划,无视学员的行业差别和知识结构差异,把所有学员都置于同一层次上接受同样的课程培训,结果有些人连听都听不懂,其培训效果可想而知。如果能做到师资队伍、课程设置与授课对象一一匹配的话,那么不但能提高广大学员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强化培训效果。”[11]

工作坊培训把解决学员在工作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是否达成培训目标的重要指标之一,因而在选题上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在工作坊中,所研讨的问题都由学员自己来提出,因而更能激发学员参与培训的热情。专家和学员可以围绕某个前沿性的话题,或是围绕某个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研讨。为了落实培训的实效,编辑继续教育在培训群体上的划分方面还需进一步细化。比如,就学术期刊而言,可以根据期刊的专业性质,成立更细化的专业期刊分会,各期刊分会在培训前收集和整理本专业期刊编辑的培训需求,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这样有利于把相同专业、相同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研讨,从而发挥好工作坊培训的实效。

提倡工作坊培训,并不是要全面否定以往的培训方式。规定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分为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公需科目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普遍掌握的法律法规、理论政策、职业道德、技术信息等基本知识”,“专业科目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专业工作应当掌握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专业知识。”[12] 大多数公需科目以及编辑基本理论和技能方面的培训可以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培训话题的专业性较强时,则倡导采用工作坊的培训方式,以求培训取得实效。

[1]林志淼,蒋凤春. 工作坊式教师培训模式初探[J]. 教师发展论坛,2014(8).

[2] 林书兵. 基于工作坊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探析[J]. 现代教育论丛,2014(3).

[3] 吕亮球. 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探究[J]. 上海翻译,2014(4).

[4]董拯民. 勿让编辑继续教育课程成鸡肋[J]. 现代出版,2012(1).

[5] 黄健. 对编辑继续教育困境的思考及对策[J]. 科技与出版,2014(7).

[6] 罗香,吴子瑛.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的按需施教研究——以期刊编辑为例[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

[7] 张雪梅. 出版职业资格续展中的继续教育问题研究——以学术期刊编辑为例[J]. 出版广角,2014(9下).

[8] 彭芳,金建华,董燕萍. 学术期刊编辑继续教育改革之我见[J]. 编辑学报,2015(6).

[9] 陈红娟. 出版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2).

[10] 孔艳, 颜帅, 张铁明. 探讨责任编辑继续教育制度[J]. 编辑之友,2010(4).

[11] 卢妙清.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刍议[J]. 菏泽学院学报,2013(6).

[12]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Z]. 2015.

编辑培训一 篇4

编辑应该具有六大“意识”,分别为:事业意识,全局意识,市场意识,计划意识,策划意识,交流意识。下面我们来逐一地进行分析。

第一,事业意识。

作为编辑,是否具有责任心,主要取决于你是把目前所做的事情是当做工作来做的,还是当做事业来做的。我们首先要区分清楚这样两个概念。

工作,是我们一个人生存并获取生活所需一个手段,简单地说,做工作就是为了挣钱,就是为了养家糊口。所以,世界上大部分人都在工作,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热爱工作,都能在工作中体验到乐趣,因而也并不需要把自己全部的才情和智慧都运用到工作中,而工作和生活也总有一定的距离。事业就不同了。事业是我们生活在世界上的一个证明,是展现自我价值的一个平台,是需要我们付诸全部的智慧和热情的一个战场。今天你坐在这里,你首先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这一生,是不是真的要做一个编辑?我是不是要在这一行里体现我的价值、发展我的事业?想清楚了这个问题,你再来问自己:我是把编辑工作仅仅当作工作来做了,还是做为自己的事业来做了?如果你仅仅当做工作,那我们今天的讲座对你来说毫无意义,但如果你把编辑工作当作自己生命中的一项事业,那么今天的讲座一定会对你有所启发。

我们确实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事业来做。因为这是我们的事业,所以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去把它做好、做强、做大。联系到责任心,我们要问:一个人,责任心怎么就强了?我们来用一句简单的话作为回答,那就是当一个人意识到这是在为自己做事的时候,责任心一定是最强的。

也就是说,我们要把个人的人生价值和报社的发展壮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为自己而工作。只有单位的效益好了,我们个人才会好。只有树立这样一种观念,我们的编辑团队才是一支战斗力和凝聚力都很强的团队,我们才能调动自身的才情和智慧,在教辅如林的竞争时代生存发展并不断壮大。

具体到版面上,当领导把某一张报纸或一个版面安排给你的时候,你就像分到了自己的一亩二分地一样。你有责任和义务把这块地种好,你也应该提高自己的能力,努力地把这块地种好。而能不能种好,也许你的能力问题,但想不想种好,绝对是你的态度问题。

在编辑中,我们也常常听到一些同志的报怨,或者是互校的人员,或者是负责终校的同志,或者是部门主任,他们拿到了责任编辑校好的校样后,却发现了许多低级的差错,比如原文没有查对,比如字体字号没有规则,比如线段长短不齐,等等。我们也许常常会想:后面还有人给我把关,没事。其实这种想法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自己的一亩二分地,自己要想尽各种办法把它种好,如果因为能

力等原因没有种好,那这次别人给你指出后你就应该下次改正,而不应该每次都将许多问题遗留给后面帮你校对的人。

第二,全局意识。无论你做的是两个版、三个版还是四个版,你都应该能够观照到你的整张报纸,甚至观照到你的整个部门的所有报纸。只有这样,版和版之间,不同的版别之间才不会脱节,拿出去的报纸也才会有一种整体感。同时,在对外的时候,我们要有意识地维护我们报社的形象,维护报社不同工作人员的形象,不能因为工作中的一些小小的不满而对外说一些不利于报社和其他同志的话,这也是一种全局意识。

第三,市场意识。有人说,我们就坐在编辑部,我们做好我们的报纸就行了,市场,那是发行部的人需要了解的。这个观念是绝对错误的。编辑和发行的关系,用一个形象的比喻,那就是一个人的两条腿的关系,一个人任何一条腿有问题都不能正常行走。我们做报纸为谁而做?为市场。没有市场我们做报纸就没有意义。所以,编辑要敏感地捕捉市场信息,了解市场需求,并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变化调整自己的编辑思路,使自己的报纸更符合市场需求,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因此,我们在和作者联系的时候,要有意识地了解当地的市场情况;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和我们在各地工作站的同志联系,请他们反馈当地的信息。

第四,计划意识。我们要提前做好自己的编辑计划,至少应该是学期计划,有时甚至应该是学年计划。古人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在编辑中也应该提前做好计划,然后在大的计划中从容地实现自己的一些创意,但如果没有计划,你就总是在被动应付,有菜吃就不错了,根本不敢挑挑拣拣,再挑拣就没有东西了,这就根本谈不上版面的优化和自我创意的发挥。

第五,策划意识。

按照领导的要求,把领导安排的工作做好,那依然是被动工作,不能算是真正的、完全意义上的编辑。只有懂得了策划,才具备了工作的主动性,你的事业才算有了一定的高度。我在《怎样做好教辅编辑》一文中,关于策划有这样一些句子:

当一个编辑懂得了策划,就如同一个厨师懂得了整桌菜的设计和搭配,可以算作“高厨”了。编辑必须能够策划,主题的策划,版面的策划,活动的策划等等。

关于计划和策划,我们在后面讲编辑的具体环节的时候还会讲到,这里就不再多讲了。

第六,交流意识。作为编辑,绝对不可以闭门造车,而要打开自己的思路,去主动地和各方面的、和你工作有关的人交流。和读者交流,你会知道自己的报纸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和作者交流,你会从作者的知识底蕴中学到许多你以前不知道的知识,从而博采各家所长,提高自己,还可以获得不同人采集到的不同信息,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和同行或者比你强的同事交流,你可以提高自己的编辑水平。当然在工作中,你还需要和美编交流,和排版人员交流,在交流中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而且,在交流上,我们要主动交流,主动提高自己的交流水平。当然,现在的交流手段也比较多样,可以电话

编辑培训心得体会 篇5

培训价格对比

上海网络编辑的月薪主要集中在2500-3500之间,而网络编辑员的培训费是2250,助理网络编辑是的培训费是1670,但如果到正规的网站工作的话,基本上新手的月薪在1500-2000左右,虽然月薪不高,但最起码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因此培训费几乎为0。

培训内容对比

在培训学校中,培训的内容虽然看上去名录繁杂,但实际上并不会讲的深入,由于网络编辑职能范围涉及较广,而且资深的网络编辑根本不可能到培训学校中去做一名小教师,因此在培训学校中所学习到的仅有皮毛。

大家都知道现在大部分的网站改版升级、产品研发的频率都很快,我看到某培训文档中居然提到了后台发布系统的使用,当时我就笑了,每个网站的后台都不一样,培训学校怎么可能教的了网站后台使用呢?因此我十分质疑网络编辑培训的师资。

然而现在企业招聘网络编辑,并不会看你有什么网络编辑员的证书,因为证书的时代早已过去,在互联网这个大家庭里,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有时间去培训学校培训,不如到网络公司里学一些更加实用的东西,毕竟实践是很好的学习渠道。

培训环境对比

在培训学校中,我不敢说都是没有经验的人去培训充电,但最起码有90%是无经验的,想想看,大部分的学员都没有经验,培训老师也不具备互联网资深知识,在那里能学到什么呢?那优秀的环境从何而来?不是培训学校,还是公司!

培训机遇对比

在培训学校中,基本上不可能遇到一些比较牛的互联网人士,而公司里就不一样了,大家都是有经验的,而且都是互联网圈内人士,在公司里,可以获得人脉的积累、资源的整合,如果业务发展较好的话,也会成为公司的培养对象,而在培训学校里只能是坐井观天、画饼充饥。

培训结果对比

培训时间是三个月,也许有人认为等培训完了可以加薪,但要知道现在大多数公司并不把网络编辑员当作一个职称来作为加薪条件。三个月的时间,与其浪费三个月的时光与金钱在培训学校,不如找一个公司上班。

编辑培训心得体会 篇6

字体:

内容作者:tang

阅读权限:游客身份 来源:长江大学学生干部提高班 浏览次数:144 添加时间:2011-3-19 18:29:35 提交会员:mameng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提高班工作简报是动态反映提高班育人工作的的文件材料,是展示提高班学员精神面貌和青春风采的重要平台,是提高班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

第二条 提高班工作简报其内容包括目录、开篇文章、班级新闻、班级考勤月汇总信息公布、明星小组风采展示、学员优秀作业范文及学员优秀文章等。

第三条 为了规范提高班工作简报的编辑、发行及管理工作,提高工作简报的质量水平,充分发挥工作简报的育人功能、文化凝聚功能和对外宣传功能,特制订此条例。

第二章 工作简报编辑管理机制

第四条 提高班工作简报采取小组承办制,由各小组轮流负责编制提高班工作简报的制作。

第五条 提高班工作简报从每届提高班开班之日起,每月制作一期;特殊情况下可以编辑制作提高班专题工作简报,原则上每个小组必须编辑一期工作简报。

第六条 提高班工作工作简报的策划编辑工作由班主任负责指导,由宣传委委员负责监督落实,由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实施,由纪律委员、学习委员配合,由

所在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完成。

第七条 各小组在编辑工作简报前,要填写《提高班工作简报承办编印任务单》,并将任务单送交给宣传委员。

第八条 各小组填写《提高班工作简报承办编印任务单》后,就要立即启动工作简报的编辑工作,并要切实按照任务单上的具体任务落实计划要求,按时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编辑发行任务。

第九条 纪律委员要及时为工作简报编辑小组提供“班级考勤月汇总信息”,学习委员要及时为工作简报编辑小组提供“学员优秀作业范文”;“学员优秀文章”从编辑小组学员撰写的文章中挑选。

第十条 提高班工作简报的编号事项双编号制,一是当年第多少期,二是从建报第一期开始总第多少期。即编号样式为:XXXX年第X期(总第Y期)。

第十一条 提高班工作简报制初稿完成后,需送交班主任主任指导审核评改,经班主任审核评改通过后方可定稿印制。

第三章 工作简报发行存档机制

第十二条 提高班工作简报制每期固定编印80份。

第十三条 每期提高班工作简报定稿后,各小组长需及时将其电子文档发送给宣传委员,由宣传委员上传至“长江大学菁英网”

第十四条 提高班工作简报编印发行后,由编辑小组成员分别送发至各院系

团总支、学生会以及各校级学生组织。各院系团总支、学生会分别送发一份,各校级学生组织分别送发两份。

第十五条 提高班宣传委和各小组各留存两份,剩下的送交班主任班主任处作为档案资料保存。

第四章 工作简报评估考核机制

第十六条 提高班班长、团支部书记、宣传委员6人组成工作简报评估考核小组,宣传委员担任考评小组组长。

第十七条 工作简报评估考核工作在每期工作简报编印发行后一周内开展。第十八条 工作简报采取十分制评分,具体评分细则由宣传委员组织制定。第十九条 工作简报的评分结果计入小组的量化考核。

共青团长江大学委员会

非线性编辑系统使用心得 篇7

1 采集信号无法输入

采集上主要碰到的问题就是无法采集, 图象进不来, 遇到这种问题的话其实很简单, 确认设备管理器中是否认到硬件, 输入设置中是否选择了相应的输入接口, 是数字还是模拟, 是模拟的话是复合还是Y/C, 这些在软件设置中都有相应设置的, 输入的信号选择是否正确, 如果是采集HDV DVCPRO等信号的话, 确定自己的非编卡是否支持, 是否需要另外购买插件, 以上软件设置的问题排除之后, 确认硬件上是否有问题, 硬件驱动是否安装正确, 如果设备管理器中出现硬件错误的话, 我们可以换一个PCI插槽, 重新安装硬件驱动试试。如果DV不能采集, 就试一下模拟能不能采集, 如果可以的话, 就可以判断是DV口的硬件损坏, 及时联系厂家进行修理。

2 采集时的常见问题

1) 碰到采集窗口没有图象或显示第一帧画面, 绝大多数是和显卡有关系, 比如CANOPUS产品与6600显卡兼容性存在着一些问题, 我们可以修改CANOPUS的一些程序, 修改程序还是不行的话那我们只好通过更换显卡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2) 如果采集好的素材被自动划分成N个文件, 那只要在采集设置中将自动划分文件的选项去了就可以了。

3) 采集过程出现报错, 重新安装软件, 确认是否是软件上的问题, 是否将防火墙打开, 测试硬盘读写速度, 判断硬盘是否有损坏, 在拍摄模式下进行采集, 看是否会有报错现象, 排除磁带造成的问题, 确认非编硬件是否有损坏。

4) 采集的时候图象有拉丝现象, 这是显卡回显所造成的, 一般我们是以监视器为最终画面, 在采集的时候我们可以输出到监视器上进行监看, 如果监视器上也出现拉丝现象, 那有可能是摄像本身操作上的问题, 可能移动过快, 可能是磁带问题, 这些我们都需要加以注意的。

3 编辑上的常见问题

1) 素材无法调入或调入时间线出现死机现象, 因为编码方式的问题, 所以不是所有的格式都能调入时间线进行编辑, 个人感觉EDIUS软件对格式的兼容性比较好, 即便如此, 我们在做编辑的时候如果出现格式无法调入的情况, 可以想办法转换成可兼容的格式就可以了。

2) 在时间线上编辑的时候出现回放停止。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性有很多, 判断所编辑的格式是什么类型的, 如果是高清格式的话实时性能肯定会低于普通AVI, 是否做了太多的特技效果, 特级效果是否用了需要渲染的3D特技, 是否有防火墙, 将防火墙关闭, 工程项目设置是否正确, 是否用到CANOPUS的硬件, 是否选择的是CANOPUS DVAVI的工程, 如果我们只是做普通AVI编辑确选择无损AVI工程的话, 那实时性也会很差, 硬件上, 我们同样可以将卡换一个插槽重新安装硬件。

3) 编辑的时候无法输出到监视器, 声音无法输出到喇叭。像这种问题, 主要还是看是否在工程项目输出设置中选择了CANOPUS产品硬件项目输出, 一般情况下, 选择了硬件输出的话, 肯定能够实时预监, 没有软件中的设置, 另外CANOPUS板卡本身是带声音输出的, 所以要接喇叭的话, 我们需要从板卡声音输出到声卡输入, 再由声卡输出到喇叭, 或者我们可以将声音接到监视器上监听, 注意声卡输入是否设置好。

4) EDIUS软件无法启动, 或者在EDIUS中编辑的时候出现死机, 如果碰到类似问题, 我们首先还是考虑调用的素材是否正确, 重新安装软件, 还是同样问题的话, 考虑是不是与其它软件有兼容性的问题, 比如暴风影音、QQ、淘宝旺旺、防火墙等软件都会对编辑造成一定的影响, 最好的解决方法是重新安装系统, 重新安装软件, 因此, 我感觉我们在非编的机器上, 尽量不要用它来上网, 防止中毒导致素材全部丢失。最后, 我们考虑是不是板卡与主板存在兼容性的问题, 具体配置询问商家。

4 常见报错问题

生成问题, 一般压缩上如果报错, 我们只要重新安装软件就可以将问题解决, 如果生成DVD视频无法在DVD机器上播放的话, 我们只要修改一下视频比特率, 一般调到6 000到6 500就可以了, 太高的话有些DVD机器认不到, 在音频上, 我们压缩MPEG2一般选择48KHz, VCD选择44.1KHz, 如果刻出的盘片有严重马赛克问题, 直接将压缩好的MPEG格式调入时间线, 直接输出到监视器, 如果没有问题的话, 可能是刻录机的问题, 也有可能是盘片的问题, EDIUS自身可以直接输出VOB格式的文件, 直接刻DVD, 但我还是推荐大家先生成M2P格式的文件, 再通过ULEAD MOVIEFACTORY进行刻录比较好, 一般刻录出来的片子质量比较好。如果有硬件支持的话, 压缩DVD的时间为1:1.5, 当然如果计算机配置提高的话, 压缩速度肯定还要快, 有些朋友会说我的压缩速度很慢, 是什么原因, 其实压缩快慢主要是看你编辑素材是否加了过多的特技和效果, 另外系统本身速度是否正常, 硬盘读写速度是否正常, 内存够不够大, 是否有硬件支持等等, 这些条件不仅对生成, 对采集, 对编辑的速度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5 结论

分析了以上几个问题, 可以看出, 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也就这几点, 非编就是软件和硬件上的问题, 所以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按照通用的方法操作一下基本上都能将问题解决, 当然一些小问题还是需要我们平时多积累, 比如软件之间的冲突问题, 软件该如何设置, 视频行业的一些基础知识等等, 这些是需要平时多学习和积累的, 有问题的话在论坛中多向他人请教, 碰到问题多做总结, 其实每个人都会找到一种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大家可以共同学习。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在使用非编的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 以及它们的解决方案, 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使用非编方法技术。

关键词:非线性编辑系统,使用方法,采集信号

参考文献

[1]吴瑞坤, 柯珠华.非线性编辑技术研究及实现.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J], 2008 (2) .

电视节目画面编辑的几点体会 篇8

【关键词】电视画面 选取 剪辑原则 方法

电视节目的优势就是可以传递给观众直观而生动的画面,而观众看到的画面是经过编辑后期加工而成,所以画面的编辑就成为电视节目制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电视画面素材,只有通过编辑才能将合适的画面,按照一定的思维逻辑组合起来,形成让观众看得懂的画面语言。要做好电视画面编辑工作,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画面编辑要点。

一、画面的选取

面对前期拍摄的画面素材,选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复杂而有意识的取舍过程。在选取中要注意:

1、选择和使用的素材,要服务于节目的内容与主题,便于观众理解节目内容与思想。

2、选择的画面要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和思维规律。

3、要选择构图恰当、用光合理、富有表现力的画面。

二、画面的剪辑原则

电视节目是一门视觉艺术,因此画面剪辑要合乎观众的视觉习惯。要做到这一点,大致要把握以下两点。

1、遵循现实生活规律。这个规律包括生活规律和观众欣赏的心理习惯。所谓生活规律是指现实生活中事物本身发展变化的规律。这是生活本身的规律,也是画面组接最基本的依据。具体来说,生活规律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情节发展的顺序。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有其严密的逻辑链条,而电视新闻的前期拍摄是随意的,某种程度上是对这种逻辑链条的破坏,后期的编辑就是要把被破坏的这种逻辑链条修复过来,因此画面的组合只有紧紧围绕事件发展的逻辑主线进行,才能还原新闻事件的本来面目。二是要保持前后主体动作的连贯性。三是准确表现人物事件内在的逻辑关系,比如因果关系、对应关系、冲突关系、平行关系等。而观众欣赏的心理习惯强调的是画面的组接要能让观众看清楚画面的内容,对于电视节目的关键信息一定要交待清楚,通过延长和缩短画面的长度来控制好节奏,以满足观众情感共鸣时的需求。

2、遵循画面剪辑规律。所谓画面的剪辑就是将素材进行梳理、选择、重新排列组合,简单的说就是前后两个画面的连接。合乎规律的连接,会使得两个画面连接在一起时,产生自然和谐的关系。画面剪辑最基本的要求是确保观众视觉的顺畅,要做到让观众看的舒服,大体要考虑景别、方向、色调的和谐。下面就这三个方面作具体阐述:一、景别。它强调的是景别变化要有渐进性。两个相同的景别尽量不要连接在一起,如从中景接到中景的话,则让人感到画面变化不明显,似乎后一个画面在重复前一个画面,让人感觉到这两个画面不是有意识的切换,而是在原地抖动,这种情况又称“同景别跳动”。解决“同景别跳动”的方法可以插入一个相关内容的特写或全景画面来过渡。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在画面编辑时,除特写和全景外,其他景别最好不要连接在一起。二、方向。方向的和谐要求画面连接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应保持与画面中主体运动方向的一致性;二是要调节好主体运动方向未变,但拍摄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事实上,后面一点就是通常所说的“跳轴”。它是由于拍摄机位的变化而造成的画面中主体运动方向与实际主体运动方向相反的情况。“跳轴”镜头会造成主体空间关系的混乱,因此,我们在拍摄时就要特别注意,同时后期编辑中对于出现的“跳轴”情况,应该加以弥补。通常是在“跳轴”的前后画面之间插入特写或全景镜头作为过渡以缓和画面中主体运动的自相矛盾给受众心理所造成的困惑。三、色调。色调的和谐是指要保持画面色调大体一致。

三、画面剪辑的基本方法

画面的剪辑首先要找好画面的出点和入点,画面的出、入点就是所选取得一个镜头的开始点和结束点。最佳的画面出、入点是当观众已把画面内容看清楚就及时进行切换,来保持不断地传递出新的信息。画面剪接点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内容表达的连续性、镜头转换的流畅性、节奏风格的和谐性。

电视画面的特点是运动的,但在日常工作中,根据拍摄手法的不同,我们把画面分为固定画面和运动画面两种形态。固定画面是指摄像机的机位、镜头的焦距都不变所拍摄的画面,画面内的主体或静或动。而运动画面是指摄像机的机位、镜头的焦距都有一定变化所拍摄的画面,拍摄方式有推、拉、摇、移、跟等。下面我们就运动画面之间、固定画面之间、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之间的剪接技巧进行概括。

(1)运动画面之间的剪接。由于运动画面的镜头本身始终是运动的,连接时主要依据镜头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结合主体运动来选择剪接点。一、主体不同、运动形式相同的镜头相连,应去除镜头相连处的起幅和落幅,只保留第一个镜头的起幅和后一个镜头的落幅。这样的剪接,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镜头运动的特点,造成强烈而流畅的动感。另外还要注意,各个运动镜头在方向上要统一,在速度上要均匀。二、如果主体相同,摇或推、拉镜头的连续剪接,要尽量避免。三、主体不同、运动形式相同、可运动方向相反的镜头相接,通常应保留镜头之间的起幅和落幅,让观众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2)固定画面之间的剪接。固定画面的剪接由于镜头本身不动,因此,它的剪接要根据画面中主体是否运动来选择剪接方法。对于固定画面中,画面内主体不动的剪接一定要找到两个画面的主体在空间时间上的关系以及内在的关联性、相似性或一致性,而且要保持相等的画面长度,以形成统一的节奏感。对于主体运动的画面的剪接可以参照运动画面的剪接方法。

(3)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的剪接。一、在表现静态对象时,若前为固定画面,后为运动画面,通常固定画面与保持起幅短暂停留的运动画面相接更合理:同样,如果运动画面在前,固定画面在后,要注意运动画面的落幅应保持短暂的停留再与固定画面相连,视觉的连贯性更好。

(4)巧用转场。转场的方法有两种:无技巧转场和技巧转场。无技巧转场是不用特技手段,而凭借镜头之间的有机联系直接切换。技巧转场是利用特技技巧将两个段落连接在一起。常用的特技有:叠化、淡入淡出、划像、翻页、黑场、定格等。

上一篇:总裁秘书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投资公司投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