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整合式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智力障碍儿童成长环境的研究 ——以培智类特殊教育学校为本的学校社会工作

摘要:目前,大部分培智类特殊教育学校采用“教育+康复”这种单一模式,缺少对于智力障碍儿童成长环境的全面关注,也缺乏对其周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更多的是依靠国家政策资金维持运营,导致智力障碍儿童成长环境当中的诸多问题难以解决。因此,笔者作为见习社工,将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运用到特教学校当中,立足于特殊教育学校这一平台,将智力障碍儿童成长的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环境三者之间进行有效连接,运用整合式社会工作方法,同时对这三者进行改善,使得各个介入效果之间相互促进,持续影响智力障碍儿童的成长环境。并提出以特殊教育学校为本的学校社会工作这一观点,形成“教育+康复+社工”这个三位一体模式,依托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和方法,构建起学校、社会、以及学生家庭之间的纽带。与普通学校的社会工作不同,以特殊教育学校为本的学校社会工作,更具有广泛性和系统性。普通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多为个别有问题或者需要帮助的学生,而以特殊教育学校为本的学校社会工作,它的服务对象是每一个智力障碍儿童,每一个学生都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因此,开展以特殊教育学校为本的学校社会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环境对于智力障碍儿童的情绪行为等众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分别对于智力障碍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三个系统进行介入。经过前期问卷调查发现,智力障碍儿童的成长环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家庭方面,大部分家庭经济收入水平较低;家长的情绪状态对儿童产生着影响。二是学校环境层面,学校的课程设置难以满足家长和学生需求以及多数教师存在负性情绪问题。三是社会环境层面,社会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接纳程度较低;针对智力障碍儿童今后发展的有关政策并不健全。笔者查阅资料发现,大部分关于智力障碍儿童的研究,多是从其成长环境的某个单一维度进行介入,其介入虽有一定效果,但是由于缺乏对整体的关注,所以效果很难维持下去。笔者观察到影响智力障碍儿童成长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本文采用了整合式社会工作的方法,以特殊教育学校为本位,发挥特教学校这一平台的作用,开展以特殊教育学校为本位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特教学校不仅是智力障碍儿童的聚集地,同时也是连接其家庭、承接社会资源的平台,在这里,社工能够针对调查问卷当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对学生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进行介入,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智力障碍儿童成长环境的不同层面进行改善,使得介入的效果彼此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在本文当中,笔者通过访谈法,对整合式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效果进行了评估。根据对智力障碍儿童身边的重要他人进行访问,得出在智力障碍儿童成长的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环境层面分别具有良好的介入效果,家长以及该校的特教老师反映部分智力障碍儿童在这种良好的环境当中自身的情绪以及行为等方面朝着较好的方向转变,并且这三个环境层面的介入效果之间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环境系统,共同促进智力障碍儿童更好地成长。文章大体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文章的选题思路、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述评。第二章界定相关概念以及提出以特教学校为本位的社会工作和整合式社会工作的相关理念。第三章详细阐述了运用小组、社区及资源链接等方式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家庭环境进行介入,通过增能理论改变家长认知。第四章介绍了特教学校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个案、小组等方法改善校园环境。第五章运用资源链接及社会行政的方法对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环境进行改善。第六章对整合式社会工作介入的效果进行总结并反思,从而提出以特教学校为本位的学校社会工作理念,以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智力障碍儿童;成长环境;整合式社会工作方法

学科专业:社会工作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文献综述

1.5.1 整合式社会工作方法的硏究现状

1.5.2 成长环境对于智力障碍儿童的影响

1.5.3 社会工作介入智力障碍儿童成长环境的研究现状

1.5.4 相关研究及观点的述评

1.6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及创新点

1.6.1 研究重点

1.6.2 研究难点

1.6.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阐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智力障碍儿童

2.1.2 成长环境

2.1.3 整合式社会工作方法

2.1.4 学校社会工作

2.2 相关理论

2.2.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2.2 增权理论

2.3 以特教学校为本的学校社会工作理念的阐释

2.3.1 以特殊教育学校为本的学校社会工作理念提出的依据

2.3.2 以特殊教育学校为本的学校社会工作对改善智力障碍儿童成长环境的意义

2.3.3 以特殊教育学校为本的学校社会工作理念的实现

2.4 有关整合式社会工作方法的阐述

2.4.1 介入层面的广泛性需要多种方法的整合

2.4.2 介入对象的发展性需要多学科知识的整合

第三章 整合式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智力障碍儿童家庭环境

3.1 智力障碍儿童家庭环境面临问题

3.1.1 家庭硬环境存在问题

3.1.2 家庭软环境存在问题

3.1.3 智力障碍儿童家庭环境问题表征

3.2 整合式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智力障碍儿童家庭环境有效路径探索

3.2.1 整合资源缓解部分家庭经济困难

3.2.2 学校社工部开展家长负性情绪缓解小组

3.2.3 为智力障碍儿童家长提供支持

3.2.4 搭建网络平台提高家长认知

3.3 小结

第四章 整合式社会工作方法改善学校环境

4.1 智力障碍儿童学校环境所面临的困境

4.1.1 学校物质环境问题

4.1.2 课程设置问题

4.1.3 教师负性情绪的影响

4.2 以特殊教育学校为本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于特教学校环境改善的路径分析

4.2.1 通过资源链接协调教学资源

4.2.2 多学科知识的整合助力特教学校教学体系的改善

4.2.3 增加沙盘个案治疗改善学生心理

4.2.4 通过小组工作改善教师负性情绪

4.2.5 搭建以特殊教育学校为本的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平台

4.3 小结

第五章 整合式社会工作方法介入社会环境

5.1 智力障碍儿童面临的社会环境困境

5.1.1 关于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5.1.2 国家在智力障碍儿童公共体系建设中资金投入较少

5.1.3 智力障碍儿童社会接纳度较低

5.2 整合式社会工作方法对于改善社会环境路径探索

5.2.1 水平介入

5.2.2 垂直介入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整合式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智力障碍儿童成长环境的效果评估

6.2 总结与反思

6.2.1 整合式社会工作方法的优势

6.2.2 以特教学校为本位的学校社会工作理念

6.2.3 研究的不足

6.3 建议

6.3.1 培智学校孵化社工部,为环境改善持续保驾护航

6.3.2 建立健全智力障碍儿童成长环境介入体系,帮助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社会论文提纲下一篇:高校信息化后勤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