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

2023-0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创新中集体与个人关系的几点认识

摘 要:自我意识与团队精神是大学生活的中心话题,也是一个大学生必须协调好面对好的问题,要依靠团队精神,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把个人发展与团队发展融合好,依靠团队的力量,把个人成长进步做好,实现个人与团队共荣。处理不好个人与团队关系的集体,很难成为优秀集体,产生不了凝聚力。

关键词:课程创新; 几点认识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个人自我价值必须通过参与集体活动来实现,个人离开了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协作,是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业绩的。在大学校园里,班集体是最正规也是最基本的、相对稳定和独立的一级学生组织,是由党支部(或党小组)、团支部、行政班并行组成的学生集合体。党支部(或党小组)是由班级所有党员组成,团支部由班级所有团员组成,行政班由班级全体学生组成。对于每个大学生,要把四年(五年)过得充实而且硕果累累,是离不开班集体这个团队的。班级整体上的强盛,将为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优越的外部环境,学生个人与班集体有着荣辱与共的关系。因此,每一位大学生在强调自我全面发展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与支持所在班集体的状况和发展,为班集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班级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载体,是大学教学和管理最基层的单位,是学校培养教育学生的基本单位。学校的各项教育和管理目标的落实以及教学计划的实施,均须通过班级来完成。班级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先进班集体的管理内容是指在班级争先创优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班级学生干部需要思考和解决的各种问题以及需要处理的各项具体事务,是在各项工作和活动中通过班级学生干部行使权力、履行义务、部署工作的过程来具体表现的。

在班级的争先创优以及其他工作中,离不开每个学生强烈的团队精神,也离不开学生个人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而带来的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这样才能锻造出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精英团队,也必将会推动班级的各项工作向前迅猛发展。

一、自我以及自我意识

要引导学生促进自我意识的不断完善,首先必须要对自我以及自我意识这两个概念做一简单的概述。

(一)自我

在了解自我的概念之前,我们先熟悉一下人和个人的概念。人,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能制造工具并能熟练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人群或人类,而个人是指单独的一个人或是一个群体中的特定主体,是与集体相对应的概念。

自我指的是某个具体的人内心深处真实的自己,它能使人看到自己毫不掩饰的一面,它可以在个人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它是人的一种主观意识,在心理学中就是指某个具体的人对自己存在的一种心理经验,在这种心理经验中,觉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区别于周围其他的物与其他的人,这就是所谓的自我,这里所说自己的一切指我们的躯体、我们的生理与心理活动。

(二)自我意识

在了解自我意识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意识。意识就是人的大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广义指人对自己的属性、状态、行为、意识活动的认识和体验,以及对自身的情感意志活动和行为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在心理学中讲自我就是讲自我意识,两者是同义语。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能使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控制和调节,使自己形成完整的个性。

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一个人如果还不知道自己,也无法把自己与周围相区别时,他就不可能认识外界客观事物。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才会自觉自律地去行动。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就有助于他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得自我教育积极的效果。再次,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可见,自我意识影响着人的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尤其对个性倾向性的形成更为重要。

二、团队以及团队精神

古今中外,凡成大事业、大成就的人,都离不开团队,团队精神则是团队的灵魂所在,特别是当今社会,个人面对着日益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在强调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同时,更加需要团队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一)群体、集体与团体

要了解团队的涵义,我们首先要了解群体、集体、团体这三个与之有关的概念。

1.群体。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成员有共同的目标;成员对群体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群体内有结构、有共同的价值观等。群体通常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成员为了满足个体需要,以感情为基础自然结合形成的多样的、不定型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确定的联盟,它们是个体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和生活环境中自然形成的。例如观众、围观者、集体、团体、团队等都属于群体。

2.团体。团体指的是为一个共同的目的、利益、志趣,完成特定目标、任务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团体是群体发展的较高层次。它有一定的组织形式,成员之间具有相互依赖的互动关系。例如社会上的协会、联合会,学校内社团、协会等都属于团体。

3.集体。集体是许多人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它是群体发展的较之于团体的更高层次。它的特点在于:成员之间不仅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活动,而且彼此之间联系密切,具有鲜明的组织任务,成员不仅要认识到群体活动对个人和本群体的利益,而且还要认识到对组织、对整个社会的意义。在集体中,成员之间彼此建立有稳定合作和相互友爱的关系。例如学校的班级,部队的连、排、班,工厂企业的车间、班组等都属于集体。

由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集体、团体以及我们下面将要讨论的团队都属于群体组织中的一种,在我国的特色国情下,集体带有更多的政治涵义,基本上都是官方性质的群体,而团体则是介乎于一般群体和集体之间的半官方性质的群体。

三、培养团队精神,充分发展自我

团队成员的自我发展为团队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团队精神又为自我发展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氛围,要使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认真做起:

1.制定目标,明确方向

无论是团队,还是团队成员个人,都要制定科学、合理而明确的长远发展目标,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将目标再细化为若干个近期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希望和团结协作的纽带,也就有了团队和个人奋斗的动力和方向。

2.规范管理,强化激励

为保证团队各项工作的协调、有序、高效运行,必须在团队内部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这样既可以使团队发展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又可通过必要的激励措施激发团队成员内心渴求成功的欲望和动机,并最终朝着自我的期望目标不断努力。

3.积极引导,全员参与

在团队精神的培育过程中,要积极地因势利导,充分尊重团队每个成员的个性、特长、兴趣和爱好,在协同合作、相互信任与理解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使成员的自我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因为团队给了他们激情和自信,他们也一定会以团队为家,他们参与团队所有事务的积极性也会空前高涨,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竞争力和创造力也会与日俱增。

参考文献:

[1]凌雪峰.《大学生入学教育》,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版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8月26日

[3]杨振斌,冯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4]毛家瑞,孙孔懿.《素质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版

作者:徐家宁

第2篇: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礼仪修养的方式

(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宁夏 银川 750006)

[摘 要]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高低决定着我国未来国民素质水品的质量,所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礼仪修养的培养十分必要,但高校对思想道德与礼仪修养的教学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针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礼仪修养的方式,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思想道德修养与礼仪修养发展现状、培养的意义与培养方式给出了指导与建议。

[关 键 词] 大学生;思想道德;礼仪修养

[

中国是礼仪之邦,在几千年的历史孕育中,不论是古代君王还是现代社会,都将“礼”作为治国之本,中华文明的核心思想就是“礼”。在现代社会中,道德与礼仪,约束着每个人的行为举止,推动着社会文明有序地向前发展,维系着人与人之间健康和谐的社会关系。礼仪与道德修养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是社会发展的根基。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礼仪的现状

(一)高校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礼仪修养的重视程度

对于思想道德与礼仪修养的培养,人们过多地会注重在孩子年龄比较小的阶段开始培养,忽略了大学时期的培养,但其实中小学是培养的初级阶段,大学是将道德与礼仪定型的阶段。这样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与礼仪修养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一些高等院校的基础教学中,比较重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往往忽视了道德文明教育。在众多的高校课程中,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礼仪修养的课程都有开课,但通常都是选修课或者课节安排得很少。高校对思想道德建设的不重视会导致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礼仪修养的缺失。

(二)加强道德修养建设培养的方式需要整改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十分重要的过程。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培养的方式方法直接影响着最终教学成果的质量。目前,大学生的道德建设与礼仪修养的教学方式还比较单一,大多都是理论课程,并没有与实际生活需要及社会实践相结合,许多方式都是空谈。因此,改进教学方式对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十分重要。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礼仪修养方式的意义

(一)有助于完善大学生人格的需求

人格具有一定的魅力,是人的心理过程与特征的总称,是内在素质与外在素质的统一表现。高校开展思想道德培育课程着重培养的是大学生的宏观教育,对人格培养教育程度还不够。日常生活实践证明,思想道德建设成功的关键是要与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紧密结合,生活实践最容易强化人的思想观点、礼仪行为与心理道德。因此,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礼仪是推进学生人格向前发展的驱动力。

(二)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高校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一个人的文明举止是否优雅、是否有气质是文化素质底蕴的表现,更是人文教育结果的检测。大学生通过对礼仪规则、姿态、语言的培养,学习高雅的礼仪、养成礼仪的交往方式与风度会体现出谦逊有礼的风范。

(三)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的象征,培养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非常重要。失去民族文化认同感会不利于民族文明的发展。民族文化认同感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所以在高校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十分必要,也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教育方式。大学生对道德与礼仪规范的学习,会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增强我国文化发展的实力。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礼仪修养的方式

(一)加强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过程,教育需要日积月累才会有成果。思想道德建设在大学期间有着塑造与定型的作用,因此,高等院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除了在日常理论教学方式培养上,更要注重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培养。例如,带大学生走进社区敬老院,关爱孤寡老人,陪老人说说话、聊聊天、整理内务等,亲身感受思想道德文明建设的成果。社会实践是比理论教学更直观、更具有教学效果教育方式,所以,在授课方式上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方式,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贴近生活,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自行思考什么是道德文明,什么是礼仪修养。

(二)加强心理教育

当代大学生由于学业的压力、就业压力使学生的心理状态起伏波动较大,如果高校不加强心理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就会有下滑趋势。人的心理如果不健康,走极端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甚至会促使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高校加强心理教育迫在眉睫,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讲座,给大学生讲解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创建社团组织相关礼仪的晚会等,使大学生认识到道德与礼仪缺失带来的严重后果,形成良好的礼仪日常规范,并自觉遵守。

(三)塑造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与礼仪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去具體实行,社会与高校采取的任何培养方式最终还是需要大学生去认可、去实践。首先、大学生要学会自行思考、对于社会中思想道德缺失的现象进行思考与反思。其次,要自觉学习,学会用辩证的、全面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要随波逐流。最后,对于正确的思想道德与礼仪修养要自觉遵守和坚持执行,用自己正确的言行影响他人,充分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素质,真正地展示出我国大学生的风采。

总之,高校要结合各方面的力量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与礼仪修养,在实际教学中,要深入探究更有效的教学模式,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顺利地进行做好准备、为我国综合素质的提升做出努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范丽辉.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

[2]李晨光.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6(4):136.

作者:李莹

第3篇: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

【摘 要】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兴盛。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不仅要具备优秀的业务素质,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兴盛。

【关键词】教师;思想道德修养;思想道德修养的意义

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是教师在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它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政治理论修养、思想意识修养和道德品质修养等。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既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方法,也是学校培养未来教师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自觉地坚持思想道德修养,对于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遭德规范》,落实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基本原则,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保证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在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担当起振兴教育的历史使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不仅要具备优秀的业务素质,还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兴盛。

一、教师思想道德修养的涵义

修养一词,出自《孟子》的“修身”、“养性”。从词义上看,“修”是指整治、提高;“养”是指培养、陶冶。两个字合成一个词,就有“切磋琢磨”,“反省自新”,“涵养提高”的意思。“修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有政治修养、思想修养、理论修养等等。概括起来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人们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锻炼和学习所达到的一定水平;二是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过程和功夫。思想道德修养,则主要指人们,在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实践活动,以及经过这种实践活动的努力形成相应的思想道德情操和思超道德境界。

教师思想道德修养,是教师适应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为培养自身良好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所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时期教育的性质决定了人民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择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杜會主义理沦为指导遵循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教师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鲜明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为社会主义现化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整体需要。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使命。自古以来,任何社会、阶级都要求教师以社会的最高思想道德准则培育下一代,教师对社会思想道德的传播和发展起着桥梁作用;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与技能外,还必须以自身完美的思想道德“为人师表”、“以身立教”;教师以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影响学生在校期间的品格,还将影响学生今后的生生活道路,甚至他们的一生。人民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教师思想道德修养应有更高、更严格、更全面要求的特点。

二、教师思想道德修养的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历来受到思想家政治家和伦理家的高度重视。重视思想道德修养,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展中的优良传统。儒家就把道德修养看作是关系个人安危和国家治乱的大问题。秦汉之际出现的儒家著作《大学》、《中庸》把“正心”、“诚意”、“修身”,提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宣扬“自天予以致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一套道德修养论,曾为使“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深入人心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成为巩固和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虽然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的道德修养论,包含着程度不同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杂质,但是,它们值得我们批判地继承。

在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今天,强调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主义时代,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它强烈要求人们具有高度的道德理想、坚定的道德信念、优秀的道德品质。人民教师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是要教育后一代成长为具有高尚思想品质的人,教师更应该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教师思想道德修养是广大教师自受追求美的心灵,完善自身人格的需要

追求美的心灵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恃征之—。关于这一点,古人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有过论述,如战国时代的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苟子,就把有无道德作为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人类既有物质生活的追求,也有精神生活的追求。对真、善、美的理想人格的追求,历来是人类的基本追求。古往今来,无数先进人物、仁人志士为了保持高尚的人格和民族革命气节,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明朝民族英雄于谦在《石灰咏》中提出“千锤百熔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人类追求崇高品德和美的心灵的集中体现。心灵美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社会中存着不同的内容,对人民教师来说,就是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人民教师的工作被誉为“塑造灵魂”的工程,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直接影响著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教师要完成教书育人任务,必须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人,人民教师必须首先具有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德。因此,加强人民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既是人民教师完成教育任务的客观需要,也是教师追求美的心灵、完善自身人格的需要。

(二)人民教师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

《教育法》明确指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目的。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提高全民的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在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是人民教师进行自我道德修养的经济基础;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基本一致性,是人民教师进行自我道德修养的基本条件;人与人之间的同志式关系,是人民教师进行自我道德修养的社会条件。人民教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较之于其他社会阶层具有较强的自我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力。事实证明,文化程度的高低,往往是影响人们自我道德修养主观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人民教师要深刻认识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武装自己,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高尚的品德及模范行为,去培养、陶冶青少年一代,进而促使全社会道德风貌的转变和民族素质的提高。

总之,思想道德修养不是一日之功,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能慢慢来。因此,坚持修养,终身不辗,自强不息,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教师法》

[3]姚文忠.四川大学出版社《教师科学素养读本》,2004.5

[4]叶奕乾,何存道,梁宁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普通心理学》,2000.12

作者简介:

张帆(1982~ )男,四川蓬溪人,物理学学士,四川省蓬溪中学,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物理教学

作者:张帆

第4篇:加强个人道德修养

在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学习后,更加坚固了我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再认识,领悟到党员及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从思想和行动上修正自己,才能真正地服务人民。

对于道德修养,我们从小至今接受的教育可谓时刻相伴,我们都十分清楚何谓好、何谓不好。对于公务员及党员领导干部,要求也更高,我们也十分清楚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尽管如此,在我们身边仍时有违背社会道德乃至触犯党纪国法情况发生。这就警醒我们,必须时刻把握住自我,必须在做人、做官、处世、干事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做人必须要堂堂正正。做人是做官的前提,做好人不一定能做好官,但做好官必须先做好人。一是要有坚定的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淡化或丢掉了,就如人没有灵魂。二是要有宽厚的胸怀。宽厚的胸怀是一种品格,唯宽可以载物、唯厚可以容人。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从大家出发,多关心、少排斥,多谦让、少争执,多宽容、少计较。把自己看小一点,把他人看重一点,把名利看小一点,把责任看重一点,只有这样,在处理涉及个人利益问题时才能摆正好自己的位置,对待个人进退得失时才能多一份坦然,在处理同事关系时就会增加几份宽容。三是要有平常心。拥有平常心态,才能有老百姓的平和心态对待人和事,才能爱岗敬业,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才能甘过平淡的生活,才能知足常乐。做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职位是暂时的,做人是永恒的。

做官必须要清清白白。常言道“人无德不立,官无德无为”。在当代,各种诱惑很多,各种考验无时不在。如何清清白白做官?一是要常放弃非分之想。常言道“一念之差,足丧生平之善”,只要你占了一个岗位,就要在其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履行职责,决不能“雀占鸠巢”。二是常思贪欲之害。贪欲是人生的大敌,如此教训颇多。三是常思监督之益。古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觉接受监督,本身是对党员及领导干部的保护和帮助。监督正是指点迷津,避免误入歧途深渊的有效手段。

处世必须要平平淡淡。个人必须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政治清醒,按照准则严格要求自己。要清醒认识到权力来自人民,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同时更要认识到权力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为公,也可以为私,既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正确使用权力既可以为人民,也可以为自己。要明白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该想的不要想,不该吃的不吃,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不去。要谨慎社会交往,在处理朋友关系时,切忌只讲关系不讲原则,只讲义气不讲是非,更不能把朋友的感情关系变成庸俗的金钱利益关系。

干事必须要踏踏实实。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多做有利于人民的事。一是要想干事。一个干部有所为有所无为取决于想不想干事。只有想干事,才能在其相应的岗位上履职尽责,才能主动面对问题或矛盾去思考去解决。二是要干成事。要干成事,就需要责任心,存公心排杂念,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工作。三是不出事。这是准则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盼。

第5篇:如何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修养

如何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素质修养

学生姓名: 张 欢

学号: 0914101153

院系: 信 息 系

年级: 09 信 息

要: 既然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理论素养、把握时代前进脉搏的高级专门人才,因而对

他们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时就不能仍停留在简单说教的水平上,而是要从安邦治国的高度来使大学生认识到道德修养、道德理想对于一个民族、国家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这就说明理解德治观念已成为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一个必要条件。理解德治观念,就是理解“以德治国”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何以可能。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 思想 教育 法律基础 正文:

在全球化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快速提升的今天,社会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当代的大学生作为一个新事物、新思想、新理念接受最敏捷、最迅速的一个群体,又将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呢?

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接受新事物最为迅速的高智能知识群体,其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会有更深刻的时代烙印,呈现出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综观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思想状况表现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当代大学生中绝大多数人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爱憎分明、目光远大、积极向上,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道德伦理建构中的作用有清醒的认识,他们高度重视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希望学成之后能够报效祖国和人民,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他们赋予为人民服务以新的内涵,并愿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同时,他们也高度注意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关注自我价值,追求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他们还深刻的认识到,为了将来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除了要掌握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政治上积极追求进步,注重提高道德修养,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人在逐渐增多。

但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其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热情。在某些大学生中,表现出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不知道是为谁来学习的,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热情,甚至有的是认为到学校来学习是父母逼来的。不是我要学,而是父母要我学,到学校后是老师要我学。因而,经常出现上课迟到早退,课堂上不注意听讲、睡觉,甚至出现随便逃课现象。其二,诚信和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大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缺乏诚信和法律意识。有的考试时违纪作弊,打小抄、打手机、找人替考等,已不是个别现象。还有的做“枪手”替别人考试等,助学贷款欠款不还,也屡见不鲜。其三,社会公德意识较差。文化知识层次越高,社会公德意识越强,这是社会的公识。作为文化知识层次较高的大学生,应该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但是有些大学生却不是这样,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重视不够,缺乏检点,不爱护公共财物,不讲卫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损坏公共图书,在互联网上发布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在公共场合行为举止、服饰打扮不得体等,都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形象。其四,互联网信息传媒影响。当前,网络正在极大的改变着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对青年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观念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网络无限开放的虚拟空间及其互动性,常常成为大学生交流真实思想情感的场所。信息的超载,常使学生对信息缺乏理性的分析和思考,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往往控制不住,甚至脱离现实,沉溺网络,晚上彻夜上网,白天蒙头睡觉,整天精神恍惚,结果荒废学业。其五,不善于交往和不正常交往。大学生在校除了学习,与他们最密切相关的就是人际关系。大学生的性格日趋成熟和稳定,在很多问题上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因而,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融入到一些实际活动中去,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故在具体的交往活动中表现出团结协作能力较差,心理素质问题较为突出,出现各种交往不适症,造成社交恐惧、抑郁症等。也有的同学在社交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当某些学生在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不是找班主任或学校解决,而是召集一些知己朋友或社会上的闲杂人员来为自己助威私了,甚至出现双方斗殴伤害事件。其六,艰苦奋斗精神淡化。老一代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当代大学生中有些淡化,有些大学生生活不够节俭,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在校吸烟酗酒,穿名牌服饰,配豪华手机,组织豪华生日宴会派对等。大学生自立自强,乐于助人,艰苦创业的精神有待进一步加强。

面对如此多的问题,又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众观其中,大多是由各种各样的压力造成的,主要是学习的压力。我国自1997年实行高等教育改革,所有在校大学生都自费上学,毕业后国家不包分配,自谋职业。致使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业出现了竞争激烈的局面,有些用人单位抬高用人标准,强调高学历、高学位、高能力,再加上高校普遍实行奖学金制度,学习成绩的好坏成了未来能否获得优厚待遇的基础。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大学生努力学习的自觉性,学习成绩的竞争压力已成为高校大学生主要的压力之一。其次,升学与就业的压力。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因而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了竞争激烈的严峻局面。特别是一些非重点高校和专科学校的毕业生能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就业单位更不容易,就业对他们的压力更大。这就促使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走考研和“专生本”的道路,但考研和“专生本”的毕业生也逐年增多,同样也出现竞争激烈的局面。这就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严重的升学与就业的压力。再次,家庭困难的经济压力。有些来自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的大学生经济条件较差,生活比较困难。虽然,国家、学校和社会采取多种措施,救助特困学生,使他们能够完成学业。但他们和那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相比,在心理上总有些自卑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最后,情感压力。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得到了人们的尊重,社会的认可,期望值也较高。一旦毕业后不能很快就业,找不到一个理想的职业,认为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甚至连一个理想的对象都难以找到。

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缺陷。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新环境,深刻的影响着青年人的成长,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包括时代感强,责任意识弱;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个性特征强,承受能力弱等方面。

当代大学生在个性上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不希望依附于他人,迫切要求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很多事物敢于持批评态度。但他们尚不具备成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心理调适能力较弱,一旦在学习上、生活中、思想上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导致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针对以上后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一要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主渠道作用。二要加强形势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责任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三要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四要加强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五要努力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再建设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氛围。然后要创建良好的学术环境。大学是一个学术重镇,要有活跃而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宽松而自由的创新环境,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最后要有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 学校要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优化、美化校园的文化环境,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至关重要,但是同时也不能忽视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升。

由于学校里有某些学习风气、传统道德和法制教育的不足,致使大学生们的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缺失,主要表现在:一 法律知识不足或对法律一知半解,没有正确的法律观念;二法律工具主义价值取向严重;三强调权利,忽视义务、责任;四法律意识淡薄,崇尚权力,对法治没有信心。

而这些都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正在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其心理上具有明显的成长特征,情绪、情感的自控力较差,带有明显的两极性:强烈性与脆弱性。强烈性表现在:情感容易激动,反映强烈,常因一点小事动辄振奋不已,豪情万丈,敢于标新立异。脆弱性表现在:经不起挫折,容易为不良情绪所左右,情感可能跌落至低谷,意志消沉,悲观丧气。这种心理在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心理障碍,这些障碍包括:第一,认知障碍。比如“德主刑辅”、“法律虚无主义、工具主义”、“有权就有钱,钱大于法”等错误认识,影响着对当代法律制度的实质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正确认识,自觉不自觉地对现代法律意识的导入形成了心理上的抵触。第二,情绪障碍。大学生的情绪容易激动,也容易走向极端或处于低迷状态。对待法律知识的学习时冷时热,凭一时的兴趣,实用主义思想较重,对于法律原则和基本精神、法治理想就明显表示出冷漠的心理,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表现出“事不关己”的心态。有些学生因违法乱纪受到了处罚,还可能产生对抗情绪,一错再错,甚至犯罪。这些情绪障碍直接影响着现代法律意识内化为人的心理品质的效果。第三,行为障碍。并非任何正确的法律认知都可以转化为自觉的守法行为。大学生的“知”与“行”往往脱节,表里不一。有些学生对有关法律条文背得滚瓜烂熟,重要意义说得头头是道,看到别人违法犯罪也异常愤慨,可轮到自己就言不由衷,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能不能真正知法、尚法、信法、护法、守法就要看时间、地点、事情、人物等具体情况而定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行为障碍,既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结果,又是把现代法律意识灌输到其心灵深处,固定成为指导其法律行为的精神动力的最大障碍。

虽然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低,但是有了优良的方法还是可以大大改善的。例如:

第一,进行法律道德教育。根据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法律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增强抵制有害信息的自觉性和免疫力,规范行为。第二,传播法律先进文化。最后,完善普及法律的体系。为有效的普法提供依据。

面对着机遇与挑战,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全面提升自己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从而与时惧进,走在社会的前沿,一展天之骄子的风采。

第6篇:如何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修养

如何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素质修养

学生姓名:张欢

学号:09141011

53院系:信息系

年级:09信息

摘要:既然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理论素养、把握时代前进脉搏的高级专门人才,因而对

他们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时就不能仍停留在简单说教的水平上,而是要从安邦治国的高度来使大学生认识到道德修养、道德理想对于一个民族、国家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这就说明理解德治观念已成为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一个必要条件。理解德治观念,就是理解“以德治国”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何以可能。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思想教育法律基础

正文:

在全球化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快速提升的今天,社会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当代的大学生作为一个新事物、新思想、新理念接受最敏捷、最迅速的一个群体,又将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呢?

大学生是思想最为活跃、接受新事物最为迅速的高智能知识群体,其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会有更深刻的时代烙印,呈现出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综观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思想状况表现在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当代大学生中绝大多数人思想活跃、朝气蓬勃、爱憎分明、目光远大、积极向上,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新道德伦理建构中的作用有清醒的认识,他们高度重视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希望学成之后能够报效祖国和人民,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他们赋予为人民服务以新的内涵,并愿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同时,他们也高度注意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关注自我价值,追求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他们还深刻的认识到,为了将来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除了要掌握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政治上积极追求进步,注重提高道德修养,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人在逐渐增多。

但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存在着一些不协调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其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热情。在某些大学生中,表现出学习目的不够明确,不知道是为谁来学习的,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热情,甚至有的是认为到学校来学习是父母逼来的。不是我要学,而是父母要我学,到学校后是老师要我学。因而,经常出现上课迟到早退,课堂上不注意听讲、睡觉,甚至出现随便逃课现象。其二,诚信和法律意识淡薄。部分大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缺乏诚信和法律意识。有的考试时违纪作弊,打小抄、打手机、找人替考等,已不是个别现象。还有的做“枪手”替别人考试等,助学贷款欠款不还,也屡见不鲜。其三,社会公德意识较差。文化知识层次越高,社会公德意识越强,这是社会的公识。作为文化知识层次较高的大学生,应该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但是有些大学生却不是这样,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重视不够,缺乏检点,不爱护公共财物,不讲卫生,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损坏公共图书,在互联网上发布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在公共场合行为举止、服饰打扮不得体等,都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形象。其四,互联网信息传媒影响。当前,网络正在极大的改变着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是语言习惯,对青年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思想观念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网络无限开放的虚拟空间及其互动性,常常成为大学生交流真实思想情感的场所。信息的超载,常使学生对信息缺乏理性的分析和思考,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往往控制不住,甚至脱离现实,沉溺网络,晚上彻夜上网,白天蒙头睡觉,整天精神恍惚,结果荒废学业。其五,不善于交往和不正常交往。大学生在校除了学习,与他们最密切相关的就是人际关系。大学

生的性格日趋成熟和稳定,在很多问题上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因而,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融入到一些实际活动中去,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故在具体的交往活动中表现出团结协作能力较差,心理素质问题较为突出,出现各种交往不适症,造成社交恐惧、抑郁症等。也有的同学在社交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当某些学生在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不是找班主任或学校解决,而是召集一些知己朋友或社会上的闲杂人员来为自己助威私了,甚至出现双方斗殴伤害事件。其六,艰苦奋斗精神淡化。老一代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当代大学生中有些淡化,有些大学生生活不够节俭,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在校吸烟酗酒,穿名牌服饰,配豪华手机,组织豪华生日宴会派对等。大学生自立自强,乐于助人,艰苦创业的精神有待进一步加强。

面对如此多的问题,又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众观其中,大多是由各种各样的压力造成的,主要是学习的压力。我国自1997年实行高等教育改革,所有在校大学生都自费上学,毕业后国家不包分配,自谋职业。致使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业出现了竞争激烈的局面,有些用人单位抬高用人标准,强调高学历、高学位、高能力,再加上高校普遍实行奖学金制度,学习成绩的好坏成了未来能否获得优厚待遇的基础。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大学生努力学习的自觉性,学习成绩的竞争压力已成为高校大学生主要的压力之一。其次,升学与就业的压力。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因而大学毕业生就业出现了竞争激烈的严峻局面。特别是一些非重点高校和专科学校的毕业生能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就业单位更不容易,就业对他们的压力更大。这就促使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走考研和“专生本”的道路,但考研和“专生本”的毕业生也逐年增多,同样也出现竞争激烈的局面。这就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严重的升学与就业的压力。再次,家庭困难的经济压力。有些来自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的大学生经济条件较差,生活比较困难。虽然,国家、学校和社会采取多种措施,救助特困学生,使他们能够完成学业。但他们和那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相比,在心理上总有些自卑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最后,情感压力。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得到了人们的尊重,社会的认可,期望值也较高。一旦毕业后不能很快就业,找不到一个理想的职业,认为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甚至连一个理想的对象都难以找到。

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的缺陷。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新环境,深刻的影响着青年人的成长,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包括时代感强,责任意识弱;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个性特征强,承受能力弱等方面。

当代大学生在个性上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不希望依附于他人,迫切要求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很多事物敢于持批评态度。但他们尚不具备成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心理调适能力较弱,一旦在学习上、生活中、思想上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导致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针对以上后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一要充分发挥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主渠道作用。二要加强形势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责任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三要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四要加强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五要努力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再建设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氛围。然后要创建良好的学术环境。大学是一个学术重镇,要有活跃而浓厚的学术氛围,有宽松而自由的创新环境,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最后要有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教育。 学校要有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优化、美化校园的文化环境,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浓厚的校园

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至关重要,但是同时也不能忽视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升。

由于学校里有某些学习风气、传统道德和法制教育的不足,致使大学生们的法律意识方面存在缺失,主要表现在:一 法律知识不足或对法律一知半解,没有正确的法律观念;二法律工具主义价值取向严重;三强调权利,忽视义务、责任;四法律意识淡薄,崇尚权力,对法治没有信心。

而这些都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正在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其心理上具有明显的成长特征,情绪、情感的自控力较差,带有明显的两极性:强烈性与脆弱性。强烈性表现在:情感容易激动,反映强烈,常因一点小事动辄振奋不已,豪情万丈,敢于标新立异。脆弱性表现在:经不起挫折,容易为不良情绪所左右,情感可能跌落至低谷,意志消沉,悲观丧气。这种心理在大学生法律意识培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心理障碍,这些障碍包括:第一,认知障碍。比如“德主刑辅”、“法律虚无主义、工具主义”、“有权就有钱,钱大于法”等错误认识,影响着对当代法律制度的实质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正确认识,自觉不自觉地对现代法律意识的导入形成了心理上的抵触。第二,情绪障碍。大学生的情绪容易激动,也容易走向极端或处于低迷状态。对待法律知识的学习时冷时热,凭一时的兴趣,实用主义思想较重,对于法律原则和基本精神、法治理想就明显表示出冷漠的心理,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表现出“事不关己”的心态。有些学生因违法乱纪受到了处罚,还可能产生对抗情绪,一错再错,甚至犯罪。这些情绪障碍直接影响着现代法律意识内化为人的心理品质的效果。第三,行为障碍。并非任何正确的法律认知都可以转化为自觉的守法行为。大学生的“知”与“行”往往脱节,表里不

一。有些学生对有关法律条文背得滚瓜烂熟,重要意义说得头头是道,看到别人违法犯罪也异常愤慨,可轮到自己就言不由衷,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能不能真正知法、尚法、信法、护法、守法就要看时间、地点、事情、人物等具体情况而定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行为障碍,既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结果,又是把现代法律意识灌输到其心灵深处,固定成为指导其法律行为的精神动力的最大障碍。

虽然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低,但是有了优良的方法还是可以大大改善的。例如:

第一,进行法律道德教育。根据身心发展特点,开展法律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增强抵制有害信息的自觉性和免疫力,规范行为。第二,传播法律先进文化。最后,完善普及法律的体系。为有效的普法提供依据。

面对着机遇与挑战,当代大学生一定要全面提升自己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从而与时惧进,走在社会的前沿,一展天之骄子的风采。

第7篇: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作风个人体会

加强党性修养

锤炼思想作风

——心得体会

根据***统一部署,结合**党委机关现状和***建设实际,我们深入开展了以“加强党性修养锤炼思想作风”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期间,我能够积极参加学习教育,通过动员部署、党课辅导、观看警示片以及体会交流等方式,感到这次教育整顿十分重要,也很有必要,了解掌握了关于党性修养和思想作风方面的诸多内容,增强了法纪道德观念,对立足本职干好工作更有信心,也显得更加紧迫。对此自己略有心得,在这里和大家学习交流,恳请领导和同志们指正。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问题。共产党员要加强党性修养,这是党章明确规定了的,也许有的同志会说,党员要加强党性修养,没有什么可研究的了。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想一想,就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修养?共产党员需要进行哪些修养?为什么共产党员要加强党性修养?共产党员如何进行党性修养?我认为只有带着这些问题,教育整顿才会更有效果,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势必影响我们的党性修养。

一、党性修养的内涵及共产党员应进行哪些修养 什么是党性?“党性”这一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用过。但在他们的著作和实践中都体现了这样的原则要求。是列宁明确提出了“党性”的概念,不仅在理论上有大量的论述,在实践上也有许多的举措。虽然,在不同的时代,党性要求有着不同的内容,但是党性的一些基本原则是始终如一的: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常说的按党性原则办事,指的就是这“六个坚持”。

什么是修养?“修养”是指个人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能力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和能力。如政治修养、文学修养等。可见,修养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就其词义的本身来讲,不能确定它的正确与否,而一旦在内容上赋予它以共产主义理想、道德的含义,其意义就不同了。

什么是党性修养?“党性修养”是指党员在自己的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地按党性原则办事,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党性”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范畴,修养则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个内容。“党性修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发明创造,是我们党把二者结合起来,创造了党性修养的理论和实践, 2 使自我修养达到了一个新的崇高境界。

共产党员进行修养有哪些内容?《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共产党员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百折不挠地执行党的决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密切联系群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为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挺身而出等。可见,修养是多方面的。对于我们共产党员来说,主要应当搞好三个方面的修养:政治思想方面的修养,道德情操方面的修养,业务和知识方面的修养。

二、为什么共产党员要加强党性修养

第一、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于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其基本方面是相适应的,但也存在着不相适应的一面。目前,在不适应的诸多方面中,党风的现状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及时解决,势必影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而要解决党风不正的问题,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共产党员就必须加强党性修养。

第二、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是保证我们党的先进性的需要。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我 3 们党员中存在的这样和那样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虽然表现在少数党员身上,但影响极坏,它腐蚀了党员的党性,影响了党的先进性,损害了党的形象。这从反面告诫我们: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才能增强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

第三、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是革命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决定的。我们应该看到,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靠一两代人能够完成的,需要经过若干代人的共同努力。共产主义事业的长期性,决定了共产党员加强革命锻炼的修养的长期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性修养一刻也放松不得,必须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共产主义事业不仅是一项长期的事业,而且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业,作为领导这个事业的党和从事这个事业的每一个党员,不但要经受同外部敌人斗争的考验,还要经受革命队伍中内部斗争的考验;不仅要经受艰难困苦流血牺牲的考验,还要经受顺利、成功的考验;不仅要经过夺取政权武装斗争的考验,还要经过取得政权后、和平建设的考验。

三、共产党员如何进行党性修养

作为一名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提高实践能力,强化责任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和正确利益观,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4 一是加强理论修养。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加强共产党员的理论修养也要与时俱进。在新时期要通过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研究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理论境界,打好党性修养的基础。

二是加强政治修养。党员政治修养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树立牢固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主义理想仍然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共产党员的人生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必须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坚定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信念,并自觉地把这种信念转化为推动****事业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提高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工作相结合的能力,运用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开展测绘保障工作。

三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党员思想道德修养的核心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观,也是共产党人的道德境界。共产党人要甘于为国家和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做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先公后私;决不能公私不分,假公济私,化公为私。在实际工作中,要树立 5 大局观念,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切实执行贯彻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四是加强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修养。加强党性修养还体现在党员具有过硬的实践本领,这就要求共产党员不仅具有高度的革命热情,还要具有高水平的业务能力。对我来说,不仅要加强理论方面相关知识的学习,还要进一步学习**知识、**专业知识等,提高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在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

五是加强组织纪律修养。加强党员的组织纪律修养,是维护党的团结统

一、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需要。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遵守党规党纪,更多地要靠党员的自觉。我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遵守党规党纪,抵制和反对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六是加强作风修养。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共产党员作风修养,主要是要端正党员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树立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相适应的良好风尚。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我党长期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 6 作风等,自觉加强作风修养。对我而言,要时刻保持良好作风,紧密联系工作实际,转变以往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的作风,注重日常养成,坚持好一日生活制度。

第8篇:弘扬传统美德,加强党员个人道德修养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自古至今,有五千多年的浓厚历史。古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总结出了一个人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例如《三字经》、《弟子规》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文化,通过简单的语言,充分的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是标兵,是模范,应该在日常工作之余,学习国学,增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下面我就把最近我学的《弟子规》中感觉好的地方和大家分享下。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这本书是圣人的训示:首先是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约束自己,诚实守信。

当今社会,在电视媒体上经常能看到有一些不赡养老人的报道,儿女推脱自己的责任,把养育自己的父母抛之脑后,过自己的日子,不顾老人死活。这些丧失基本道德的人,应该受到严厉的处罚或者是管理,这样连自己的父母都不愿意孝敬的人,对待他人会是真心实意的吗?会是一个值得交往的人吗?

这几年流行一个词语,“拜金”。我觉得这是一种心理、价值观扭曲的表现。一些人们为了进入所谓的上流社会,又不愿意自己去努力,用一些低劣的手段,出卖自己的灵魂,去获得富人的享受,满足自己的私欲。这些行为都是道德缺失的表现,正如弟子规里面讲的:“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衣服最重要的是整洁,华贵不华贵并不重要。穿衣服要依照自己的身份地位,穿官服要符合礼节,穿居家衣服还要和自己的家境状况相称。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在整个过程中,是对自己的一个锻炼,是人生的宝贵经历,这样才是真实的生活。

记得之前有一个新闻,说是顺丰速递的一个快递员,被人扇了一个耳光。顺丰的老总发表声明说这件事要彻底处理,还员工一个公道。在这个事件中,打人的人他感觉自己高大上,觉得你一个小小的快递员,在他眼中是很渺小的,打了也就白打了,反正也不会怎么着。可是他大错特错了,顺丰的老总要为他的员工讨回一个公道,那么,打人者在法律和道德的面前,就必须认错道歉。这个事情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的,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不是说你富有,有权,就可以高人一头,这是错误的想法和观点。古人早就在弟子规中阐述了这种观点:“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无论是什么人,我们要关心爱护,因为我们共同生活在一片天空下、一块土地上,应当以博爱的精神,互相帮助,互相勉励。一个行为高尚的人,他的名望自然会高,大家所重视的,并不是一个人的相貌,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检点,就是相貌堂堂,也不会受人尊重。一个才学丰富的人,他的名气自然会大,别人所佩服的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并不是大言不惭、夸夸其谈的人。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伟大富强,正是它有一个强大的党员队伍,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有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的,才使中国慢慢的强大起来。作为这只队伍中的一员,我们应该加强自身修养的提高,学习传统道德文化修养,不断增强理想信念,为自己,为祖国奉献美好青春。

第9篇:加强道德修养

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个人素质

新的一年,我们开始了八年级下学期的学习生活,等待我们的是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们一定要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个人素质,从而使自己全面发展,为日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荀子在《劝学篇》里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可见道德修养是一个自我检查、自我修正的过程。现代中学生,大多只忙于学习,而忽视了道德修养的过程,这就会导致个人素质的下降,不利于思想的进步。我认为,作为一个人,首先要有道德的保障,才会有努力所换来的成功,否则容易误入歧途,后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加强道德修养,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努力:

第一,努力学习道德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加强道德修养首先要学习先进的道德理论,提高修养的道德认知水平,分清正确的价值观和错误的价值观,这样才能有效帮助进行正确的道德修养。

第二,重视修养中的“内省”功夫。内省即对自己的内心的省视,要经常在内心省察自己的言行,对照道德标准,坚持正确的,及时改正错误的。如果只学习而不内省,学习的道德知识便会束之高阁,难以产生素质上的提高;只有内省而不学习,便如井底之蛙,不可能获得新的道德认识,也难以达到高尚的精神境界,因此,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社会实践,学思结合,对照道德标准,勇于解剖自己,省察自我弱点和错误,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求得新的进步。

第三,重视立足当前,循序渐进。优良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渐积累的结果。道德修养要不惜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才能养成大德;只有不弃小善,“勿以善小而不为”才能积成大善。在现实生活中加强道德修养,我们应该“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第四,多与家人、老师、同学交流沟通,从他人那里借鉴宝贵的经验,更好的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更实际的提升个人素质。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道德修养将成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之一,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生活在“礼仪之邦”的我们,是否意识到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你或许还在冷漠的看着摔倒的老人,随地吐着难以清洗的口香糖,但是请从现在做起,做一名真正的中学生,对得起那大写的“人”,对得起那飘扬的五星红旗!

上一篇:科技节活动方案简稿下一篇: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