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云南省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现状

农业科技人才主要是指从事农业科研、指导农业生产、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人员, 农业职业院校负责培养的理论性的农业科技人才, 农业推广机构培养的是与农业各项工作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 农业科研机构培养的是负责农业高新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当前, 云南省在岗的农业科技人员专业知识不能适应云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亟待解决。

1.1 云南省农业科技人才总量

2 0 1 5年, 云南省科技人员6 7 5 4 0人, 较2 0 1 4年增长27.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 465人, 增长3 1.1 9%;科研机构8 2 9 5人, 增长9.8 4%;高等学校18 003人, 增长18.18%;其他12 777人, 增长51.03%。全省科技人员折合全时当量39 535人年, 比2014年增长29.5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 381人年, 增长26.20%;科研机构7 210人年, 增长15.30%;高等学校7 094人年, 增长20.16%;其他8 850人年, 增长64.31%。与其他产业所占比例相比, 云南省的农业科技人员所占比例较少, 对于云南省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农业科技人才远远不够。

1.2 云南省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渠道

1.2.1 农业科研机构

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数据, 2015年全省自然科学独立研究机构数为87个, 其中农业科研机构53个, 占研究机构总数的60.9%;2015年云南省从事自然科学独立研究机构农业科技活动人员为6 967人, 其中从事农业科学技术相关的研究人员为3 821人, 农业科技人员占自然科学技术人员的54.8%。从数据上可以看出, 云南省农业科研人员总数较少, 并且农业科研机构存在着财政投入不足、渠道单一、结构不合理、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培养机制体制不健全、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 此外, 农业科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不能有效地进行农业科研工作, 影响农业科研进度。

1.2.2 农业职业院校及农业推广机构

根据云南省统计数据, 2006年全省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在编人员5.2万人, 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中, 中大专以上学历占20.9%, 中专及以下占75.9%, 现有的高学历人才仅占0.2%。云南省主要的农林类院校仅有6所, 这些院校主要负责培养农业科技和农业推广人才, 也是培养农业人才的主要途径。由于各类院校层次和教育性质的差异, 教育资源、设施、师资力量也不尽相同。通过数据可知, 云南省农林类院校亟待增加, 同时要着重院校的教育资源平衡, 多层次、多元化地培养复合型现代农业人才[1]。云南省农业推广机构中, 农业科技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专业岗位与自身专业也存在着差异, 无法与现有的岗位相匹配, 农业推广机构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有人数限制。

1.2.3 社会机构及农业企业

云南省的农业科技人员, 是由云南省农业高校和农业科研机构负责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近些年一些社会农业机构和农业企业发展迅速, 不仅能为云南省现代农业提高现代农业科技人才, 而且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农业社会机构的成员主要是农民, 培养农民现代农业知识, 提高整体素质;但目前, 云南省的农业社会机构数量较少, 缺少资金和教育资源。农业企业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科研方面的工作, 也是培养农业科技人员的重要主体, 农业企业目前存在资金不足、缺少政策支持, 无法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各种结构的农业科技人才。

1.3 云南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层次

云南省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高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科技人才去支撑, 农业职业院校、农业推广及科研机构、农业企业目前培养的农业科技人员文化素质不同, 云南省目前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比较单一, 培养体系不完整, 造成产、学、研相脱节, 培养的是单一性农业科技人才;缺少复合型的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引领。

2 云南省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渠道单一

云南省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渠道主要有农业推广机构、农业院校及农业科研机构。其中, 由于基层农业推广机构工作环境差、待遇低, 培养资源投入不足等原因, 无法吸引优秀的农业类毕业生,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人员, 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业科技技术的推广更离不开农业技术人员。农业高校由于教育资金投入、教育设施、教育师资等因素的限制, 制约了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农业科研机构主要负责农业成果研究和转化及农业科技信息的推广, 再加上云南农业科研队伍薄弱、结构单一、缺少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鼓励机制和资金, 再加上长期农业科研环境及科研人员受教育程度的差异, 制约了农业科技人员的发展。农业社会机构也是培养农业科技人员的渠道之一, 但未得到重视和开发, 农业社会机构培养的有农民及从事农业产业方面的人, 但由于硬件条件和技术支持的缺少,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一直未发展起来。

2.2 总量较少

云南省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 农业生产和农业人才相对其他地区较为落后, 云南省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 全省人口4 500多万, 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占30.2%, 全省科技人员数为6 967人, 其中高级技术人员2301人, 中级技术人员2 274人, 其他人员为2 392人, 对于云南省现代农业科技发展, 科技人员的缺少严重制约云南省的农业发展水平;有许多农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后放弃在农业方面的发展, 去从事其他产业, 造成了农业人才的流失。云南省农业高校、农业推广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及农业社会机构之间无法有效的结合起来, 造成产、学、研相脱节。

2.3 体制不健全

云南省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制一直制约人才培养的发展, 效益和公平也是农业科技人员所关心和重视的;云南省培训农民的专门机构少之又少, 这就出现了农民接收农业科技信息的渠道不畅, 与当前我国的开放式教育明显不符。由于云南省自身农业发展的局限性, 市场化的人才培养程度不高[2]。另外, 云南省多元化的农业技术培训教学体制的格局没有形成, 制约了云南省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进度。再加上现有培养的农业科技人员权益缺少法律及政策的保障, 造成农业科技人员培养工作出现困境。

2.4 培养的资金投入不足

2015年, 云南省从事农业的人数1 576万人, 用于投入农业科技的资金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别从事基层农业科技的人员, 由于云南省交通不便利, 工作环境艰苦, 待遇不高, 不能有效的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使得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对于农业科技的研究干劲不足, 这影响了农业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3]。同时随着我国农业水平和经济的发展, 在农业结构调整阶段, 农民提高收入对于农业技术信息有了更高要求, 但是由于政府用于现代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及推广资金的缺乏,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

3 制约云南省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因素

3.1 国家政策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重点解决的问题, 国家出台的农业发展政策一直是从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这些政策都不是直接针对农业科技人才角度, 而是间接的, 这就难以保护农业科技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长期以来, 我国大多都是以农业部和其他部委的规章形式来保护农业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但在实际执行方面却不太到位, 导致农业科技人才科研积极性下降、人员流失。近几年, 国家对于农业发展的投入较大, 但落实到各个省份的现代农业发展还是不足, 目前阶段, 云南省农业科技人员存在工资低、岗位职称难以晋升、工作环境差等问题, 工作积极性下降、转行现象严重。

3.2 主体思想观念

云南省的农业推广机构、农业高校、农业科研机构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原因在于负责培养农业各类人才主体由于思想观念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表现在政府的政绩工程、农业院校培养就业等方面。许多家庭缺乏对农业职业教育上的认识, 农民基于对儿女就业和发展方面使其子女选择其他比较热门的专业, 直接造成了农业高校生源不足。各级农业推广机构只是一味地发展农业经济, 追求政绩, 对于农业人才的培养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投入不足, 而且考虑到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投入大、时间长, 导致政府投入的积极性不高。

3.3 历史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 经济处于低迷期, 为了提高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 着重发展我国的第二产业、以农养工、牺牲农村发展城市, 形成了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 农业长期落后于其他产业。对于农业的发展一直重视程度不够, 投入不足, 造成农业方面的工作收入低于其他行业, 农业专业人员的其他方面权益也得不到保障, 难以吸引高学历、高素质的农业人才。云南省是少数民族居多的边远地区, 对于专业的农业科技人才需求更大, 部分在岗的基层农业人员甚至连工资都难以保障, 现行制度下培养的农业科技人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云南省负责人才培养的主体较少、动力不足, 资源缺少阻碍人才的培养, 而且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推广机构和农业高校难以形成产、学、研的完整体系, 严重制约云南省的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培养。

3.4 教育体系

农业人才的缺乏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 培养人才更加离不开教育, 我国的教育体制的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农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农民收入低于城市的平均水平, 农村的教育资源匮乏、成本过高, 造成许多农村孩子过早的进城务工。农民现有的文化素质不足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对现代农业技术接受慢。我国还未形成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完整教育体系, 农业高校所培养的是农业理论性知识的人才, 缺乏实践经验;农业科研机构所研究的科技成果无法高效率的推广, 严重阻碍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效率。

4 加快云南省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4.1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科技队伍

首先, 政府要正视目前农业科技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在解决现有农业人才培训的问题上, 扩大农业科技人才的吸收和培养。其次, 农业高校要扩大师资力量、教育设施, 保障资金充足, 在现有农业推广机构岗位上的农业科技人员实现再教育, 成立专业农民培训机构, 加大对农民职业素质的培养, 提高农民收入, 保障农民权益。最后, 农业高校要鼓励学生报考农林专业院校, 吸收优秀学生作为农业科技人员的重点培养对象, 培养不同结构性的专业性人才, 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

4.2 建立健全农业高校教育体系

首先, 在农业高校招生上, 对于农民家庭要放宽政策, 减少农民家庭的教育成本, 吸收大量农林类优秀教师, 建立与高校对口的农业实践基地,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全方面的能力;其次, 要建立生产、学习、科研相结合的完整体系, 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的现代农业科技人才。最后, 要制定学生激励制度, 鼓励学生多做农业项目, 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 培养适合现代化农业需求的农业科技人才。

4.3 培育现代农业龙头企业

首先, 现代农业企业也是培养农业科技人员的重要主体, 企业可通过自己创建的专业培训机构培育更多的现代农业科技人员, 来加大农业科技队伍。其次,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可以减轻政府的压力, 多形式地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各方面能力。最后, 优秀的农村企业带头人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还能提高农民再教育的积极性, 带动一批高素质农业人才。

4.4 改革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制

首先, 现有的农科技人才培养主体有农业推广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高校, 农业高校是目前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主要来源, 打破现有的产、学、研相脱节的体系, 将其结合起来形成完成体系。其次, 由于农业推广机构在岗的农业人员目前的农业素质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形成周期性在职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 提高他们的农业科技水平。最后, 改善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环境、设施, 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 保障农业各项事业, 给予优秀的农业科技人员鼓励政策, 以刺激农业科技队伍的壮大。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把“三农”问题放在首位, 而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靠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农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人才, 根据云南省当前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现状, 分析目前云南省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制、教育体系等方面的问题, 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对于我国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路径

参考文献

[1] 闫妍.河南省农业科技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 2013.

[2] 陈伟民, 汤红东, 陈金凤, 等.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 2010, 37 (6) :287-288.

[3] 湛晶.新时期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12.

上一篇: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研究下一篇:《现代营销》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