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老师

2022-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什么是好老师

什么是好作文?

摘 要 2020年底第36届“楚才杯”作文大赛拉开帷幕,初中组第四组赛题以“风从 来”为命题面向在鄂全体青少年征文。笔者通过分析入选决赛的三篇文章阐明自身对中学生写作要求与评价标准的认识。写作是现实语境下的“表达与交流”不仅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应该是真实的发生。作文创作应有逻辑思维和真情实感,写作教学就是要鼓励学生以语言思维为前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真实的自我。

关键词 写作教学;逻辑思维;真实的自我

“楚才杯”作文竞赛接近尾声,初二组进入决赛的三篇文章广受关注与好评。从文章本身和评委会的选拔标准来看,都有亮点可寻。

中学生的写作不仅关涉中学语文教育,更关涉初中生如何准确且真诚的表达自己。评委会从语境、意境、文本出发,挑选出的三篇文章均属佳作。自不必说作文评价应从文本和意境入手,文本逻辑清晰合理是基础,语言塑造和意境创设是加分项。但无论是自由创作、考场作文还是作文竞赛,评阅人对作文评价没有绝对统一之标准,笔者试图通过从单篇到整体分析此次参赛文章,论证中学作文写作与评价应有的几点标准。

首先好作文的评价标准之一必然是考虑作者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对行文的布局能力以及对事物的思考角度和深度。“风从 来”,这个题目本身就极具隐喻性,这里的“风”可能并非现实中真实的风,而是出题者设计的一个隐喻,其背后的深刻内涵需要学生通过推理和联想进行挖掘。三篇参赛文章的作者恰恰把握住出题人的用心,凸显较强的隐喻式思维能力,三篇文章既有具象世界故乡温柔的风,围棋领域潮流的风,奔跑起来的微风,又由表及里、虚实结合地把“风”引申为故乡的缩影,AI支配人类的担忧,要努力、热烈对待生活,勇于解决困难的态度以及在灾难面前的团结和大爱。从文章立意、构思、文笔来说三篇文章已是初中作文之上乘,笔者在下文进一步作了单篇分析。

初二1号作文:

风从故乡柳梢来

五六岁时,淮河畔种的是成片的柳树,和煦的微风便从这故乡的柳梢,缓缓而来。

早晨的雾气氤氲,淮河水涨来,刚好漫过青青的草地,岸边的草荡漾在脚边。清风裹挟着朦胧的水汽,拂过柳梢,带着柳叶的气息,轻点我的鼻尖,撩动我的衣衫。

直视江面,那绵绵无尽的波浪,仿着微风吹过的雾气,一阵又一阵地推搡着我。我仿佛要乘风踏浪,缓缓驶向对面。

那时家里烧的是草锅,我和爷爷便常常去柳树林里捡树枝。爷爷背着筐,带上浓浓的茶,拿着钩枯树的杆子,而我则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阳光为不远处的柳林镀上一层金辉,风吹柳条,好似波光粼粼。

地上开着各色的无名小花,柳林也恰逢那时开花。爷爷在后面拾树枝,我则左蹦右跳地踩着地上的柳树花。

柳树花大约半指长,淡黄色地翘在柳梢,毛茸茸的像毛毛虫,我指着柳树花一次又一次地问:“这是毛毛虫。”爷爷则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纠正我:“这不是毛毛虫,这是柳树花。”这时,我便像听了什么高兴的事,咯咯咯地笑起来,清澈的笑声漫过水畔,被柳梢而来的风吹到很远的地方去。爷爷也不恼,眼眸含笑地望着我踩瘪一个又一个柳树花。

玩累了我便坐下来,折一条柳枝,编成花环,采几朵小花点缀其间,站起来戴在头上想象着我便是柳林里的小花仙子。

直到朱霞半天,璨然如焚。那天的夕阳最是美丽,粼光水漾漾,柳枝拂夕阳,到处都散落着金色的光芒。爷爷和我逆光而行,夕阳拉长了我们的身影。

走在半途定要坐下来歇一会儿,爷爷喝口浓茶,描绘起远方的风景。他讲江南水乡漫山的花嶺,他讲金陵香醇的美酒,他讲北平粗犷大气的巍峨长城,他讲徽州小城不朽的黄梅腔调……我听得入了迷,觉得好似有风,把山河酿成千言万语,吹过耳畔。恍然惊醒,那风从柳梢来。

月镀银墙,离家的夏夜,心中潮湿而无助。我不舍这乘载我万千记忆的故乡。

走上离开的路,却又感到了那带有柳叶气息的微风,它卷着夜色。抚慰了我不安的心。我似乎又有了前进的力量,因为我明白,风永远都从故乡吹来,一如过去那样,自柳梢,一路至我心上。

西风几时来,流年暗中换。多少个夜晚我枕风入眠,再回故乡,发觉柳林已砍光多年。可我心中却不再彷徨,那飘飘荡荡的雾气柳枝,在故乡的风中,成了我心中的画屏。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绾别离。”爷爷在柳树花开的时节去了天国,变成了一颗星星。可他留给我的,却是心上长存的柳林,和那翩然的风。

我靠着带着柳叶气息的风,就像靠在故乡的门楣,靠在爷爷的怀中。

立于窗前,闭上双眼,风从故乡柳梢来。

单篇分析:文章语言精练唯美,富有张力与诗意。作者词汇量远超同年级平均水平且词语运用巧妙,彰显了作者对生活中细节的观察与表达能力以及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如“柳树花大约半指长,淡黄色地翘在柳梢”的“翘”字的运用,真实写出柳树花的形态。再如“月镀银墙,离家的夏夜,心中潮湿而无助”,将离家后的阴郁落寞之感直观传达出来。从构思上看,文章先再现了陪同爷爷在柳林里捡树技的片段,画面真实且温馨,隐含怀恋故乡的根由。“月镀银墙”,笔锋转到现实却是流年暗换,柳树被砍,爷爷去世和思乡叠加的辗转难眠。回忆与现实对比交织,牵动读者心弦。但正是爷爷这个关键人物抚平了作者和读者面对现实和过去反差的伤痛。爷爷变成了星星,温暖的过去缩影成心上长存的柳林。故事完整,人物灵动鲜活,主题得以升华。思乡是写作常见的主题,作者把大的思乡主题用柳叶气息的风这样一个小点来乘载,让抽象空洞的感情,变得可感,情真意切,令人动容。正是由于作者写得“小”、写得“细”、写得“真”,让整个行文自然无炫技之感,读罢却又能体会到作者精巧的构思。

初二2号作文:

风从AI来

2016年3月,由谷歌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开发的“AlphaGo”(阿尔法狗)与世界围棋棋坛“十四冠王”李世石九段进行了一场围棋人机大战,以4比1的总分获胜。

这在当时的世界棋坛掀起了一场“风暴”,其“风暴”的规模远远超过了聂卫平棋圣在1984到1988年的四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十一连胜刮起的“聂旋风”。各路棋坛豪杰纷纷感叹:时代变迁了。

四年多过去了,可从AI刮来的风却一直在棋坛萦绕。无论是年长如聂棋圣,还是年少如十二三岁的“冲段”少年,看到AI围棋的厉害之处后,都纷纷向之学习。一时间,所有的围棋棋谱里面都多了一份“AI味”。可这真的对围棋发展有益么?

前日本超一流棋手武宫正树九段,他走出的棋被人们称为“宇宙流”或“自然流”。这种棋路被广大棋迷喜爱。可是在AI出现后,“宇宙流”便销声匿迹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AI给这类“宇宙流”的棋打出了较低的评分,认为其会“降低得胜率”,久而久之就没人再使用了。现在的围棋千篇一律,AI刮起的风刮走了人类那些富有个性的思想。

同时,智慧的先哲们总结出的精练棋谚,也被冰冷的机器用几个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数字推翻了。千年智慧的结晶敌不过AI的几个数字,世界棋坛被这股从AI吹来的风刮了个底朝天。

这令我们深思:从AI来的风,是好是坏?

从前围棋追求的是快乐,现代围棋追求的是“胜率”;以前围棋追求的是个性,现代围棋追求的是“AI吻合度”。AI之风给人类渐渐地戴上了一层枷锁——思想的枷锁。人类利用思想创造AI,而它又反客为主禁锢了人类的思想,磨灭了人的个性;这听起确乎可笑。

在AI之风的呼啸下,人类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答案无疑是那极富个性思维的人类思想。然而,不幸的是,AI正在蚕食这种思想,抑或是AI之风吹散了这种思想。韩国围棋界当红小生申真谞,据说他下的围棋中前25步中有24步与AI的下法一致。他已经遗憾地成为了一个冰冷的围棋机器,失去了自己那丰富的个性思想。

韩国的围棋天才少女金恩持二段,在网络比赛中,未能禁住诱惑,使用了AI作弊,受到了禁赛一年的处罚。她,也在AI之风下,渐渐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个性思想,成为了一具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

时代的确变迁了,AI之风已悄然吹来。在AI之风呼啸之下,围棋棋坛路在何方?世界发展路在何方?人类文明路在何方?

临近傍晚,窗外萧瑟的风又吹下了几片火红的枫叶。但愿,覆巢之下,仍有完卵……

单篇分析:本文无华美的语言但胜在立意,文章抓住生活中一件小事——人机競赛,围棋机器大胜人类的残酷事实导致围棋界个性化的下棋之道向追求胜率的转变,由此引发作者对AI之风呼啸下人类逐渐失去个性和思考的反思。作者用申真谞和金恩持为论据反证自己的观点。AI之风带来棋手挑战热潮的同时也在侵蚀个性,引起个人价值观的偏颇和道德沦丧。与此同时,作者并未停留在围棋界和个人层面,而是进一步引发对人类文明发展之路的深重忧虑。惜乎此点转折突然,辩证分析也不够充分,可略做补充。

初二3号作文:

风从奔跑中来

生活是沉闷的,但跑起来就会有风。

——题记

蝉声越发的令人焦躁,闷热的夏夜没有一丝风,我百无聊赖地坐在椅子上,期盼能有一丝凉爽的风吹来。“你坐在那儿热不热呀?”外婆问道。“热啊……特别热……”我耸拉着声音,已然被热蔫了。“那你还坐着干嘛?跑起来呀!”“为什么?”“只有跑起来才会有风呀!”

是啊,跑起来才会有风。我于是下楼,心平气和地慢跑起来。如外婆所言,一阵阵清凉的风穿过我的手边、耳边、身边、发丝间,整个世界都凉爽起来,蝉的叫声也渐渐小了些。好像这一股风让整个夏夜,都变得不再难熬。

外婆看着我气喘吁吁却又满足的神情,笑弯了眼睛:“我告诉你哦,无论何时都要不停地奔跑,因为生活需要一阵风吹来。”彼时的我似懂非懂,只记得那一缕缕从奔跑中来的风,把外婆慈祥的话语吹成了天边的云朵,吹成了空中的星星,飘进了我的梦里,闪烁在我的心上。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我一点点地长大了,生活不再像儿时那般简单纯粹,在无数个无风无云亦无星的日子中,每天的生活都沉闷而乏味。

在学校要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回家要承受父母无边无际的斥责,脑海中是解不出来的题目,耳边是老师严厉的训话。我就这样在密不透风的生活中艰难地喘着气。我的世界被嘈杂如蝉鸣的噪声裹挟着,我感到疲惫,难以前进一步。我忽然明白,在沉闷的高压学习生活中,有一阵风,是多么重要。

我抬头,望见窗外的夜空中久违地闪出了几颗星星,蓦的,外婆的话又在脑海中回响,儿时那阵清凉的风跨越时空席卷而来,又一次吹过我的全身,吹过我死水一般的内心。

那个冬夜,我不顾严寒,跑下了楼。

“是啊,跑起来才会有风。”

我如是想着,在小区里飞奔着。此时的风不同于从前的风,它冰冷无比,却冷得很纯澈。我沉闷的世界终于涌进了久违的一道风,我的血液变得炙热起来。

我毫无顾忌地跑着,大口呼吸着,耳边是猎猎风声,而不是嘈杂的噪声。我不停地跑着,跑出一个全新的、简单纯粹的世界——那些令人厌烦的,扰人心境的东西都被吹走了。从奔跑中来的风吹走了我的眼泪,升华了我的灵魂。

我在这样的风的吹拂下,不断向前奔跑着。

几个春秋过去,新冠的爆发令所有人恐惧。 我待在家,足不出户。武汉变得死寂,连同我身边的空气也沉寂下来。然而武汉没有这么一直沉闷下去,每一位逆行者都用自己的方式奔跑着,他们已然成了一缕又一缕的风,吹走了武汉的沉闷,吹醒了武汉。

“跑起来才会有风。”

我如是坚定地信仰着。

我在网上发布激励人心的文章,我用颜色鲜艳的画为武汉打气。我的笔尖在纸上奔跑,我的思想在深夜里奔跑,我,在以自己的方式奔跑,努力让希望的风吹遍武汉的每个角落。

无数人像我一样在疫情期间奔跑着,于是充满希望的风从四面八方吹来,吹向武汉,吹向全中国。

我时至今日仍全力以赴地奔跑着,因为风从奔跑中来,而这一股风,能将沉闷的生活吹得不再沉闷。我将在以后的人生中坚持不懈地奔跑,跑出一阵又一阵的风,跑出一个崭新的世界。

单篇分析:从构思上看作者通过平淡的叙述把时间线下的生活故事平铺向前,但巧妙在看似平淡却又层层掘进,逐层翻新,卒章显志,耐人寻味。先写在奶奶的劝说下,于闷热的夏夜跑步得微风解暑;次写在学校沉闷高压的学习中回想奶奶“跑起来才会有风”的话,于清凉的冬夜毫无顾忌地奔跑出纯澈的风,得以放松心情,昂扬斗志,勇敢面对压力;最后写凶险的新冠疫情席卷武汉,各行各业的逆行者都用自己的方式奔跑着,汇成一缕缕的春风,吹向武汉吹向全国。由实入虚,浅入深出,风不再是化解酷暑的自然之风,而是心里的宁静和坚定;也不再是个人的得失和拼搏,而是同胞携手共克艰难创造新世界的壮举。全文思路清晰、内容饱满、立意深刻,细品之下让人内心温暖又澎湃。

其次,无论何种类别的作文,说“人话”应该是作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所谓“说人话”即要以语言思维为前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真实的自我。这说明作文创作的基本要求是顺畅的逻辑思维和个人的真情实感。在日常作文训练中写顺逻辑和写出真情实感是老师重视强调的点,也是让老师头疼的点。为什么真实表达自我如此重要且如此难呢?

第一,作文若不是为表达真情实感而创作,将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如同八股文一样,只讲技法不谈逻辑和感情的文章将是一种表意混乱、没有内涵的“文字游戏”。三篇文章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风从AI来》,严谨的逻辑为文章增色不少。一个论证要有效,需满足前提真实和推理合乎逻辑两个方面。文章第1—6段作者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出发引出论点,满足前提真实。第7—9段列出论据,最后一段作结论。从形式上看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细看内容,论点真实,无论是申真谞还是金恩持的实例都简明扼要,紧扣论点,丰富了文章内涵,全文论述清晰明了,呈现出来的是小作者深邃的思想。语文有培养学生确证意识的责任。在美国,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教育孩子尊重引用材料的来源再恰当运用远比草草下结论完成一篇文章重要的多。回顾现实,中学生为完成作文滥用、捏造事例的例子比比皆是,甚至发展到学术造假,又或者是为了炫技而作文,通篇读下来只有空洞,经不起推敲与细品。反之,只谈逻辑与感情不谈技法的作文又会毫无美感。黑格尔在《美学》中曾说:“艺术最重要的一方面从来就是寻找引人入胜的情境,就是寻找可以显现心灵方面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正意蕴的那种情境。”这三篇文章都避免了这一“硬伤”,小作者有高于同龄人的写作技法,又兼顾了表达的逻辑,全文思路清晰、行文流畅,寓感情于字句中,文章经得起推敲,感情引人细品,既能看出作者的语言功底,又能感受到作者的审美品味。

第二,我们正处在图像文化异军突进、碎片化文字不断涌入现实生活的读图时代,在我们快速获取知识的同时,“文化返祖”現象也在侵蚀人们乐意沉下心来阅读文字、体悟感情的热情。大多数人在丧失拥有自己的思维体系的能力,习惯性地套用词汇、例子来堆砌成文。更可怕的是如此下去,最终不仅是丧失写好作文的能力,更可能造成个体无法感知世界、无法独立思考、缺乏审美、受信息技术支配的严重后果。从整体来看,三篇作文都从小切口入手,文章的“动情点”都很小,但是反而衬托出作者观察生活、体悟世界的能力。从小的点入手,通过一步步的叙述,缓缓推进写作,丰富文章内容。从心理学上看,三个小作者正值青春期,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他们思考审视自身和身边的事物,不再盲从书本和权威。从行文看,三位作者都有良好的价值观和较高的审美志趣,他们对家乡和家人有浓烈的感情,关注人类文明发展,对世界饱含大爱。在繁芜的世界里,小作者们能沉下心来,去感受自己的情感,分析新事物出现给人类带来的弊端,去思考自身活着的价值意义和奋斗目标。他们拥有自己的思维体系,能敏锐察觉自己的情感起伏,察觉身边事物带来的变化,清晰知道自己的内心,并真情流露于文字中,实属难得。

第三,中学写作中模式化、不知道写什么的问题尤为严重。对于中学生来说,不花力气攻克“写什么”,“怎么写”就会落空。从作文的内容来看,作文是源于自我生命情景的再现,展现的是不同个体眼中丰富的世界。生命因与物质世界互动才“流动”。个体用一定的思维逻辑表达自我,本就是作文的根本。三篇文章篇幅都不长,只有短短几百字,但这仅是因为参赛要求限制,文章内容丰富,丝毫没有不知道写什么的难题。《风从AI来》打通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界限,小作者把思绪从时下围棋界的潮流风慢慢引入人类文明与发展的哲学话题。此例亦可为教师引导学生开发写作内容提供思路。

所以作文创作要“说人话”,要表达真实的自我。这绝不是教师强调“同学们,要写出真情实感啊”这样的呼吁如此简单。“说人话”不仅要受到重视,更要成为一个“刚性要求”。统编语文新教材取消了“写作单元”,淡化了写作序列,倡导写作的真实发生。这些改革亦是朝着此方向努力。笔者认为要做到“说人话”,首先要做到用自己的眼和心去感知世界、思考世界的存在。其次,应多读经典书籍,不读大量的经典谈不上独立思考。再次,保持对碎片化词语的警惕,对碎片化的信息要加以处理,纳入自己的思维体系。最终落到自己创作时要尽可能的去厘清逻辑、驾驭词语、如实表达自己。

最后写作水平不仅受个体差异影响,也受家庭环境和作文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影响。褫其表象,深思原因,评价标准偏离轨道必然会对劣质作文创作推波助澜,形成不正确的价值导向。如今很多老师写作教学的观念是极其保守的,保守态度源自传统评价体系的藩篱,也有教师个人经验主义,把作文看作“样态观”,教师个人的素质参差不齐。笔者曾固执臆断,没有经过高等的、系统的人文教育的人是不适合作为语文教师的。教师素质的提高受经济水平等复杂因素影响,是一个还在不断发展的过程,暂时无法飞速提升。但是,单从前两者来谈,是可以改善的。从评委会的评价标准来看,评委会对初中作文写作教学和作文评价绝对能起到正导向作用。

什么才是好作文?“楚才杯”作文竞赛评委会给出了一个范例:在重视作文的技法、掌握基础写作技巧的同时,关注学生确证思维发展、鼓励学生讲真情实感,独立思考。决赛脱颖而出的三篇文章着实让人激动、感动!在如今碎片化文字源源不断涌入孩子们的生活,图像文化异军突起的大背景下,还能看到如此真诚有深度的文字,不易不易!能看到一个国家最有希望的一代人有如此强的感知世界的能力,能独立思考并用语言表达真实自我的能力,以及对世界的审美能力,兴奋!此次“楚才杯”评选,对思考中学生写作教学与语文教育应把握的方向也有一定启发和导向作用。

[作者通联:湖北大学文学院]

作者:罗煜林

第2篇:女人才知道什么是好珠宝

Kim-Eva Wempe: 1984年开始在汉堡经济学院学习企业管理,同年成为Gerhard D. Wempe KG股东成员,作为公司股东之一,主要负责采购和规划、人力资源、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2000年,开发新的首饰品牌Wempe,并于2003年,公司成立 125 年庆典之际,正式从父亲手中接管公司。

在父传子,子传孙,三代人的领导下,来自汉堡的家族企业Wempe在钟表经营方面成就卓越。

Hellmut Wempe 的女儿 Kim-Eva Wempe 接任后,Wempe出现了转型,

她很快便向人们证明,由女性掌舵,企业将会如何发展。

她首先对珠宝系列进行了更为精细的定义,并根据企业风格对其进行调整,

然后便实现了伟大的突破——Wempe 自有珠宝品牌应运而生。

《舒适COMFORT》:Wempe品牌自你接手后,开始生产珠宝,这对品牌而言是一个突破, Wempe珠宝和其他品牌珠宝的区别是什么?

Wempe:在我加入公司之前,Wempe品牌侧重钟表。就珠宝这一块,多是通过参加巴塞尔珠宝展来选择卖家,那些珠宝看上去不错,但我是一个挑剔的人,我总觉得这款设计不好,那款手感不好,所以就决定自己做珠宝,成立自己的首饰工作室。我们的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手感,珠宝是女人戴在身上的,触感一定要好;其次,我们的珠宝创意十足,如“Plug and Play”系列,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组合;第三,就是我们每款珠宝的精致。

《舒适COMFORT》:你的珠宝系列名称,如Sensual(敏感、情感)、Cosmos(宇宙),都十分感性,Wempe珠宝希望向女性传达什么样的情感?你们的消费群体是谁?

Wempe:所要传达的情感源于我刚才说的三个特点。比如Cosmos系列,这个系列的大吊坠,手感很好,当你心情不安的时候,用手触摸,柔滑的质感能让你立刻平静,像有一种宇宙的力量一般。

我们的消费群体很广,从年龄上来说,我们有年轻一些的款式,也有成熟一些的款式;就身材而言,我们生产不同款式针对高大一些的女性和娇小一些的女性;在价位上,我们也有高低之分。我们虽然生产适于晚宴的珠宝,但侧重点还是在于日常佩戴的款式。好比我,我是一位母亲,一位职业女性,生活大部分都是为了工作和家庭。因此,我生产的珠宝必然是侧重于和我一样的女性,简洁、精致,让我们在努力工作时也能保持美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珠宝销售人员都非常专业,能为客人提供很好的建议。比如,一位男士来我们店里为太太买东西,我们不会轻易推荐戒指,因为很多男性不知道太太手指的尺寸。我们会根据客人的预算,对珠宝的喜好,推荐最合适的首饰。有时候,客人可能有3万的预算,但我们认为另一款1万多块的项链更适合,那我们也会建议客人选择价位更低,但更适合他们的款式。

《舒适COMFORT》:作为一名女性领导人,你聘请的珠宝首席设计师也是女性,在经营珠宝品牌方面, 女性的优势是什么?

Wempe:女性必然是有优势的,珠宝是为女人打造的,女人才知道什么是好的珠宝。就像我刚才所说,触感很重要,因为珠宝贴合我们的皮肤。男性往往不会注意这些细节,他们可能更看重价格和外观。当然,我们的企业也有男性,Wempe珠宝的两位顶级金匠就是男性。

《舒适COMFORT》:2005年,你收购了完全荒废的格拉苏蒂天文台,完成了祖父当年的遗愿,这个天文台现在是年轻制表师的培训基地,Wempe作为一个顶级品牌,肩负着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Wempe:我认为有两个社会责任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奢侈品牌不是只卖高价产品,奢侈品牌是一种手工艺的传承。前两天,我和卡尔·拉格菲尔德在一个派对上碰面,我们都来自汉堡,聊天时说起奢侈品牌,拉格菲尔德就收购了很多小的手工作坊。奢侈品的消费者也并不只为牌子消费,他们会思考,为什么我买这个牌子,价值在什么地方。WEMPE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一直都很注重产品的制作工艺。

另一方面,就是培养人才,发展手工业,德国的教育体系和欧洲的任何国家都不一样。在Wempe,我们每年会划拨一笔经费,挑选60到70名,年纪不到20岁的年轻人到Wempe的各个部门学习。在Wempe,我们共有9项可以学习的工种,如制表、橱窗装饰、金匠、人力资源管理、销售、宝石鉴定、钻石切割等。

作者:黄冠南 Red

第3篇:什么是好的通识教育

近年来,随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变革,通识教育成为热点问题。2015年11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成立“大学通识教育联盟”,推动我国通识教育迈向新阶段。四校通识课程模块分别有六大领域、八大课组、七大模块和四大板块,各校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数量占其通识课程总数的1/4左右,集中在人文学科。在政策层面,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这些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要目标和发展理念,对于推进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尽管学术界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见解不一,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通识教育既然是“教育”,必然与人的培养密不可分;况且,古今中外大量事实一再昭示,人的成长离不开通识教育。无论是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技术类高校,除了培养大学生的不同专业才能外,还需要培育某些共同的基本素养。与精英高等教育相比,大众高等教育分层分类增多,办学目标各有侧重,但也面对诸多共性问题,如人生的意义、文化与国家的认同、家庭和社会之中人与人的相处之道等,这些都是大学通识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从人的培养来看,实施通识教育,关键在于培养什么样的“通识”以及如何培养“通识”。

适合本国需要的教育

通识教育是东西方文化演化的产物,反映了人类文明传承的普遍要求。其源头,在中国可溯至先秦时期的“六艺”教育,后演化为经学教育和书院教育;在西方则溯至古希腊罗马的教育和中世纪的“七艺”教育。好的通识教育,在文化选择上,必然认同和赓续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与英文“generM education”(或“liberalarts education”)相对应,中文语境的“通识教育”一词,虽属后起的概念,却与中华民族优良教育传统相契合,富有深厚的人文底蕴。通识教育既反映特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取向,也折射人类共同的理性精神。从文化传承和文明演进来看,通识教育之于中华文化,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渊源有自、交互作用。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不辍,至今保持顽强的生命力,其中以汉字为载体的通识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早在百年前,留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郭秉文就提出,判断不同国家教育制度的优劣,不依赖于预设的条件,而依赖于其制度适应各自国情的程度。因为问题不在于哪一种教育制度更好,而在于教育制度更适应其社会和政治的环境。若以公正、适当的眼光考察,中国在世界教育史上享有盛誉。要回答“何种教育制度能培养最善良之公民”,必须厘清不同国家“最善良之公民”的含义。就中国而言,保持自己的优良教育传统更为合适。因为任何一国教育制度的成功,必须适合本国的需要。他还指出,热衷学习西方,应避免過于强调西方教育的重要性而忽视我国人民生活的动机。因为民族文化的差异,对于西方人是最好的教育,未必能保证对中国人也是最好的。以西方教育之长,与我国数千年教育历史所证明适宜者相结合,才能建立良好的教育制度。郭秉文认为,经学教育“养成中国人某些优良和稳定的品质”,其合理内核值得发扬光大。

近代中国在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下,大学教育整体上呈现明显的“西化”取向,但也有不少有识之士,在学习西方科学和文化过程中,坚持中学与西学并重,极力弘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中国近代著名大学校长和教育家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文化自觉精神,在融合中西文化方面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这些学人重视学习国文和西文。具有深厚的国学和西学根底;尊崇优秀传统文化,维护民族文化根本;重视国际文化教育交流,促进中西文化互补。

注重“学习”的教育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贯穿于“教”“学”双向活动和师生相互影响之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只有内化为学习主体的意识和自觉行为,才能真正产生作用。因此,好的通识教育,在教育方式上,应是注重“学习”的教育。

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文明,从来就是一种“学习”的文明,对于教育有独特而深邃的理解。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先秦儒家认为,“学”是第一位的,“教”是第二位的,“教”是为了更好地“学”。《论语》开篇即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通篇都在讨论“学”,而不谈“教”。远方的朋友前来求教,共同探讨问题,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你所说的道理,虽然他人没有理解,你却并不怨恨,这不是君子应有的学习态度吗?《学记》则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强调讨论式学习的重要性。孟子认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资之深,左右逢源。此外,透过《礼记·学记》、苟子的《劝学》等教育名篇的命名,我们亦可见儒家重“学”之特质。

即使在全面移植西方学制的近代,中国人仍然保持了“好学”的传统。郭秉文指出:“今日中国教育变革的精神与数世纪以来中国人的教育精神并无不同,就是说,仍保持对学习的高度尊敬。其变化不在好学的本质,而在学习的特征。过去崇尚古代经典的文学及伦理,而今则扩展到西方科学的实验与致用,因为它清楚地意识到,借此可实现新国民和爱国的理念。”

通识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它需要通过身教,以人格的力量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师者首先要有“通识”,并努力营造民主的教学气氛。梅贻琦、潘光旦提出师生“从游”论。认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作为教师,意志须锻炼,情绪须裁节,而于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则从游之学子无形中有所取法。

从先贤倡导的“言教”“身教”,到当今兴起的“慕课”“微课”和“翻转课堂”,教的形式千变万化,而“学”的本质则一以贯之,这就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所提出的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即“做人”)和学会发展。这也是当今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应有的基本要求。

突破学科藩篱的教育

学科既是学术的分类,也是教学的科目,它构成现代高等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科的划分又具有相对性和人为性,创新人才的培养,并不是单一的专业教育所能实现的。金耀基认为,“通识教育”这个称谓的提出,在学术越来越专门化,教育设计越来越狭窄之后才有意义。它的目的与其说是取代专业教育,不如说是平衡专业教育。好的通识教育,应是开放、包容的教育,在教育内容上,通贯古今中外,涵盖人文、社会和自然众多学科领域的知识。

一般说来,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宽广的知识基础与文化视野,“通”“专”结合,富有独立人格和强烈社会责任意识的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20世纪30年代,梅贻琦校长提出清华大学的课程主张:“学问范围务广,不宜过狭,这样才可以使我们对于所谓人生观,得到一种平衡不偏的观念。对于世界大势文化变迁,亦有一种相当了解。”任鸿隽认为,科学在教育上的价值,“不在于物质上之智识而在其研究事物之方法;尤不在研究事物之方法,而在其所与心能之训练”;“以此心能求学,而学术乃有进步之望。以此心能处世,而社会乃立稳固之基”。这种教育理念的实践,推动了近代创新人才的培养。

近代学术大师的成长之路,印证了通才教育的成功。钱伟长曾说:“我早年有幸接受了开放式的、适应性较强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中获得的能力使我受用终身。”他认为,“大学阶段的教育应是一种针对专业教育而言的通识教育,是在为终身学习作准备、打基础的。有创新精神的人一定是善于学习、有较强社会适应性、能遨游各个知识领域并为我所用的人”。由此可见,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通识教育的拓展。

当今社会发展对于人的知识、能力和文化素质要求日益提升,个体要成功参与社会生活,须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和多项才能。面对信息化时代的挑战,新知识、新理念层出不穷,各学科既高度分化又日趋综合,大学教育更需注重通识基础,融合不同学科文化,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以经典、核心课程为载体的发展心智的教育

通识教育涵盖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及教育教学实践三个层面,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辅以校园文化熏陶等隐性课程。好的通识教育,在课程实施上,大多通过经典传授和核心课程教学,培养全面发展和完整的人。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从守成到创新,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和把握新旧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创新不是彻底断裂,而是具有延续性的变革;创新不是昙花一现,而是生生不息。经典阅读之所以能够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就在于经典常读常新,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之间,架起了人类智慧沟通的桥梁。美国核心文本与课程协会执行董事约瑟夫·斯科特·李指出,像柏拉图的《对话录》与《论语》这类的世界经典,“它教导学生处处思考和感受人类关心的那些具有深刻意涵和基础性的事物,跨越众多的学科、文明和时代——不是簡单地重现过去,而且也想象未来”。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普遍采用经典阅读、小班教学和讨论课的形式,并非偶然,而是与其传承文化精华、发展心智的教育理念相契合的。如耶鲁大学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经典阅读核心课程,班级人数不超过17人。哥伦比亚大学本科学院也是如此。

推进大学通识教育,需融会中西教育之长。东方教育制度之于学生的长处在于它的标准性、严格性和整齐性,不足在于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西方教育制度之于学生的长处在于它的多样化、灵活性和实用性,不足在于它的过度功利与放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进步,一些顶尖大学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领域已经能为学生提供世界领先的课程。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大学与世界一流高校还存在差距,高等教育课程质量亟待提升。改善大学现有课程,迫切需要增加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核心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推动中外经典阅读,发挥其育人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善课程的考试评价和教学管理方式。

凝聚共同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广泛的、非专业、非功利的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人文关怀、人格养成与价值观陶冶,是提升个体素养,凝聚社会共识的主要途径,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和长期性的教育特征。通识教育内容广泛,而以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内容。好的通识教育,乃是在社会制度、政治理念、价值观念等方面凝聚共识的教育,为社会和谐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识教育的目标、内容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文化特征。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定位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文化自觉;塑造共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的全面发展是各级学校素质教育的共同目标,成为其他教育目标的基础。人的文化自觉作为受教育者的人文感悟和价值追求,是较高层次的教育目标。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则是在前两个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形成的群体价值取向,反映了特定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代表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些基本内容成为当代大学通识教育的价值导向。

增强社会凝聚力,首先,需注重国情教育。知不足才能谋发展,凝聚共识才能形成合力。其次,加强民族和谐教育。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感悟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和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和谐团结,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再次,加强民主与法治教育。民主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特征,它受文化传统、教育发展水平、社会环境等因素制约,在实现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民主与法治相辅相成,实现民主需要法治保障。最后,重视诚信教育,建立和完善诚信社会保障体系,营造守信和睦的社会环境。

总之。良好的通识教育,立足于民族文化之根,适应本国发展的需要,是学习者通向成功之路。完善大学通识教育,迫切需要变革教育教学方式,开发和优化课程资源,拓展学习的深度与广度。这样的通识教育,对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修养和知识结构,培养创新人才,凝聚社会共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至为重要。

(作者系厦门大学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张亚群

第4篇:什么是好老师(模版)

什么是好老师?古今都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在2015年9月的教师节上,国家主席习近平用简单的“四个有”指出了好老师的符合标准。“四个有”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德爱心,只有具备以上四点,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

“四个有”简单明了,易于衡量,但笔者以为,这四个方面绝不是呈现出毫无关联的并列关系,而是存在某种密切的深刻联系。有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一定是成为好老师的前提和先决条件。为什么这样说呐?因为从你刚踏入师范院校那一刻起,就必须明白你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要优于其他行业。好老师具备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好老师要有广阔的胸怀和理想,要怀有为国家培养英才奉献毕生的抱负和决心。已故的北师大教授、遥感卫星专家李小文就曾经在课堂上对学生说,他当年和一批学子怀着学成归来,建设祖国的雄心抱负踏上了异域求学的征程。在他国,他克服一切困难,认真学习,丝毫不敢懈怠。当国家急切需要他的时候,他又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的怀抱。他曾说,是国家拿钱培养了我,我要不回去就是对不起国家人民。试想,当北师大学子听到这质朴无华的语言时,一定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报效祖国的热情。不要谁来证明,当李教授离开心爱的岗位时,北师大千余名学子自发为他送行就足以说明一切。我相信,是他的理想信念感染了北师大的莘莘学子,这种精神也一定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好老师一定也是在道德和人格方面起到标杆和表率作用的老师。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为什么亲师,信师?那是因为好老师的高尚道德和纯正的人格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决定学生成才的必要因素往往不是学习成绩,而是独立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修养。还记得那件让全国教师蒙羞的事吗?教师节来临,学生没送老师礼物被班主任骂得狗血喷头。试想,学生有错吗?难道学生不买礼物,你就不好好教学生了。那位班主任的冲动之举,不仅伤害了学生的纯洁心灵,更是严重的失态,失德,失格的表现。这在学生的心目中会种上一颗多么丑恶的种子。还记得地震来临时,那位只想着自己,不顾学生安危的“范跑跑”吗?不知道当这位范老师再次面对学生时,会有什么反应!

我们深知,除了父母之外,影响学生最大的人就是老师了。老师怎么样,一定程度上也就意味着学生将来怎么样,往大的说,也就意味着国家怎么样。因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因此,“有理想信念”体现出好老师的胸怀和境界;“有道德情操”则决定着祖国未来的人格建构,二者对学生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所以,它们共同成为真正好老师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还不是成为好老师的全部内涵所在。韩愈在《师说》中明确给老师下了个定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老师在向学生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真善美之余,也要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因此,老师不仅是道德的楷模,也必须是掌握高深知识的导师。如果一个老师的学识还不如学生,那他靠什么在学生心里树立高大的形象。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远远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池水。知识的更新和社会科技的日新月异,这一切都在逼着老师要时刻学习,终身学习。陈寅恪在成为清华国学院的导师之前,他曾经感到自己的学识很差,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方面更是难以胜任导师一职,后来他恶补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又一次在上课时,他竟然把葡萄酒的原产地以及制作流程等等方面讲得清清楚楚,让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陈寅恪在外国留学期间,多方涉猎,博采众长,知识面非常广远。据说,他在给学生上课,下面坐的竟然是清华的教授,因此,他被冠以“教授的教授”美称,他先后培养出了王力、蒋中枢、徐中舒等一大批学问大家,堪称一代大师。

作为学生特别关注老师的学识,如果老师经常讲错题目,经常读错字音,经常记错单词和历史事件,那学生如何看待老师,也就可想而知了。作为老师掌握扎实的学识是必须的,也是成好老师的最基本要素和条件。

作为好老师还得具备一个基本要素,那就是仁爱之心。只有狭隘之心的人是做不了老师的,更不用说好老师了。一个老师要带几十个学生,每个学生的品格和脾气是不同的,这就要求老师要装得下每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当学生成绩不理想时,老师要及时找学生谈心,用一颗关爱之心化解他们内心的苦闷;当学生生病了,老师要第一时间带他们看病并送上祝福;当学生做错了事,老师要心平气和的指出错误并及时让学生改正。但可惜的是,有些老师心里装不下所谓的差生,对他们不管不问,自生自灭;对待成绩好的学生则是另一番景象:倍加呵护,格外关切。这种做法,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学生的一生前途将可能毁在那位老师手里。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网络上某位幼儿园老师又粗暴地惩罚不听话的小孩子;某位中学的老师又体罚某位捣乱的中学生了。这些老师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面对问题学生,只知道用粗暴方式解决,这不仅仅是师德有问题,而更是老师没有一颗仁爱之心去包容学生,体谅学生。我想很多人还记得大教育家陶行知关于“三颗糖”的故事吧!

真正的好老师,一定是健忘的,他不会计较学生所犯过的错误;真正的好老师,一定是温柔的,他会让学生在如坐春风中得到收获;真正的好老师,一定是慈悲的,他的内心里没有所谓的好生和差生。

什么是好老师,习主席用简单朴素的语言给出了答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只是成为好老师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有扎实学识,有仁德爱心”则是成为好老师的必要条件。只有具备以上四点,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

第5篇: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

什么是好老师?大中小学的学生、家长及校长的认识不尽相同。大多数人认为,好老师应该符合认真负责、富有爱心、知识渊博等条件。而对于不同群体来说,好老师的标准又各有侧重。近日,记者走近不同的群体代表,听他们说--

王思辰、王硕(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学生):

心里装着学生

好老师是什么样子?王思辰、王硕这两位六年级的小学生回答得很干脆:"用心地爱我们"。王思辰记得,每年"六·一"儿童节,班主任都会将一张光盘作为礼物送给同学们,那里面是全班同学一年来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是老师的用心给我的小学阶段留下了最珍贵的回忆。"王思辰说。

另一个小学生王硕则回忆起张老师腰伤在家休息时,还主动打电话询问学生的情况,尤其对几个"淘气"的同学特别关注。"这只是一个小细节,但我们也能感觉到老师的心里装着我们。"

沈东铭、宋佳音(北京市第八中学学生):

认真负责 讲"活"知识

在沈东铭、宋佳音的心中,认真负责、知识渊博、亲和、像朋友一样、能讲"活"知识的老师就是一个好老师。说起老师的认真负责,宋佳音最想感谢的人就是物理老师。她说,自己的物理学得不太好,老师就主动利用休息时间帮她补习,尤其是做错的地方或是掌握不到位的地方,老师会和她一起攻坚克难。

谈到老师能讲"活"知识,沈东铭提到了教自己语文的王老师。他说:"王老师告诉过我们,只要自己没有特别的事,任何时间都可以找她当面批改作文,这样我就可以及时知道一篇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并且和老师交流改进办法,非常实用。"

李丝然(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

给学生提供正能量

热爱本专业的教学工作,能够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自己不断充电、不断进取,不只关注成绩,多鼓励、支持,给学生以正能量……在李丝然看来,这些都是好老师的标准。

在李丝然所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一个心理辅导老师让她非常敬佩:"这位老师在心理辅导方面造诣颇深,有多家企业高薪聘请她前去担任心理顾问,都被她拒绝了,依然留在大学,拿着普通的工资,每周还免费为学生做心理咨询。很多人不解,但她说,自己要对母校和学弟学妹有帮助。这位老师带给我无限正能量。"

刘慧敏(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学生家长):

好老师的前提是好人

"好老师的前提必须是好人。"对于好老师的标准,刘慧敏认为好老师应该是善良、乐业、懂得尊重学生、善于引领家长、有一定的专业积累和悟性。刘慧敏解释说,因为乐业,老师不仅拥有职业幸福感,而且还会生发出更多的责任和智慧;因为懂得尊重,会让孩子眼界开阔、精神自由、内心富足;因为清楚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能引领家长,形成教育合力。

在女儿陈美名的老师中,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老师李颖最让刘慧敏惊奇:"很少见到老师的评语和修改建议写得比学生的作文还长,而且这不是个别学生的特殊待遇,而是对全班40多个学生一视同仁,有些学生的作文还不止改一次,难怪学生的作文进步很快。"

惊奇的同时,李老师也让刘慧敏感动,女儿告诉她,李老师感冒三天了,有一天还哑着嗓子跟自己谈作文修改的事。"女儿告诉我这件事的时候,眼泪汪汪的,后来还据此写了一篇作文。"刘慧敏说,李老师为学生付出的点点滴滴比任何说教更让孩子铭记于心。

高峰(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校长):

好老师心中要有大爱

高峰认为,好老师应当具备四种特质:要有大爱在心中,不讲条件地爱孩子,包括对"坏孩子"的忍受、包容;要有比较深厚的学术功底,专业知识很精、相关知识很全;要有关于教育教学好的技巧和方法,因为教学既是技术也是艺术;要有气质、风度、懂得如何亲近孩子,因为亲其师、信其道,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在高峰的印象中,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双语学校的李虹霞老师是"大爱"教师的代表,他向记者讲述了关于李老师的一段感人故事。有一年,因父母做生意,李老师的学生张天(化名)转去杭州的学校上学,但他却迟迟无法融入新环境。在一天天的煎熬中,张天把自己的种种痛苦全部写在一封信里寄给了李老师。收到张天的信时,李老师的孩子正在发烧,她请来母亲帮忙照看,立即前往杭州。由于联系不畅,李老师等了好几个小时才见到这一家人。在李老师的劝说下,这位母亲决定陪孩子回潍坊读书。

"我当时很感动,李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不计时间的投入、金钱的付出,这样的老师是真正的好老师。"高峰动情地说。

■专家视点

好老师的标准是多维度的

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这是一个关乎价值判断的命题,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自己不同的标准。"但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评价一个老师是否好、是否优秀,需要从多维度去评价,大致上可以从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自主发展四个维度来考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研究中心主任鱼霞认为,在教育部出台的教师专业标准的基础上,好老师的"好"一定是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在"育人为本"这个教育理念的支撑下,要体现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和"终身学习"。

何谓"专业理念和师德"?鱼霞认为,它是教师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自身发展的总体要求,教师应该在个人行为和职业操守中体现高标准,在"学生为本"中体现尊重、关爱、信任学生;在"师德为先"上体现依法从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等。

"在专业知识这个维度上,除了一般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外,通识性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鱼霞解释说,学科的发展对好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熟悉所教学科的内容,而且还要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以及跨学科的联系,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以及拥有丰厚的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这一点,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海燕深有感触,她认为好老师除了要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喜爱学生外,在信息时代更要善于保持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发展的状态,通过专业自信,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一切优秀品质落在孩子身上,引导学生持续学习,让他们获得发展。

在鱼霞眼里,好老师应是教学能力突出、善于开展班级管理和人际交往的高手。她尤其强调,教师工作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与学生、同事、家长、社区等的沟通与合作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保障。

谈到好老师的自主发展,鱼霞感触颇深:"在终身学习的社会里,一个好老师一定是个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老师,因为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如果把好老师的标准再作进一步的概括,我认为应该是:师德的楷模、教学的专家、终身学习的典范。而师德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鱼霞如是说。而"师德第一"也深受王海燕的推崇,她认为缺乏师德,一切教育教学行为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6篇:好老师 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

我心中的好老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不只是一种职业,一个好老师应该把“教师”这一职业当作事业来做,做的是良心,做的是艺术。

在上大学的这几年,自己对老师的概念在不断地改变着。当今时代,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好老师形象无不浮现在大家的脑海里,但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好教师?大家心中都有着自己的标准和定义。尽管教育专家们已经给我们指出了许多标准,但现实的问题是,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判断一个教师是否是好教师的标准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被定型了的,多少年来几乎一直如此。即师德方面要求勤勤恳恳,严肃认真,不苟言笑,严以律己,有责任心,公平公正;师生关系方面要求要热爱学生,要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学生,关心学生;教学方面要求知识丰富,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讲课生动风趣,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个性方面要求和蔼可亲,善解人意、理解人;穿着方面要求是朴素大方„„应该说,上述这些标准涉及的层面不可谓不多,但是否还有一些重要的标准未被人们意识到?是否其中的有些标准需要与时俱进?更值得探讨的是,一个好教师的底线标准究竟有哪些?有比较才有鉴别。对于这些问题可以借鉴一下别国的经验,看看能否在比较的过程中找到一些新的答案或启示。我们不妨先来阅读一下美国人眼中的好教师的标准:

好教师一定是一个热心的人,是一个出自热爱教学而不是因为稳定的薪水、较长而又固定的假期、较短的工作时间的缘故选择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是一个能从其教学中体验到快乐的人。他一定了解所教的学科,不仅仅是他将要教给学生的那些知识,而是如何最大量地教给学生。他一定能够通过使学生认识到他们能在大学里学到什么以及如何研究和解决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来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并使他们保持强烈的好奇心?这个世界上还有比他今年在课堂里所能学到的多得多的东西。

好教师决不能只有一个刻板的、有限的内心世界。他必须总是探索、再探索以及学习、再学习。好教师必须富于创造性、有良好的教养以及丰富的知识。他必须对许多事物及其内在关系以及意义保持好奇心。他必须对所教的内容及其与生活中问题的关系以及其它领域的知识非常熟悉。他必须知道他的学生对不同的刺激将会产生的反应。他一定痛恨由于无知而带来的无知,但他热爱那些不断进步的学生,热爱所有的学生。

好教师不仅能增进学生的理解,更是一个关注并能影响学生行为的人。好教师能与家长和学生保持很好的关系。他是一个很自信的人。他能够正确地判断学生不同的个性并能据此采取相应的教法。他对所有的学生及他们家长的来访,总是乐于接待,学生可以随时与他电话联系。他与学校的管理者相处得也很好。他永远充满爱心善解人意。他通过自身对学科的投入精神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对于贫穷、政治偏见以及不公正等明确表明自己的反对态度。他将使他的学生尊敬他,并使学生产生超过老师的愿望。他还将使学生明白:他们还较年轻,他们所处的世界在飞速地发展,因此他们现在所了解的东西在十五年后只占他们所能以及所应知道的东西中的很少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激发学生“想知道得更多”的欲望。也许将来某一天,学生会说:“一个人一生当中能遇上一个,好教师,就很幸运了;如果你有不只一个好教师,你就会成为一个天才。”

不难看出,美国人眼中的好老师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标准:一是“兴趣人”,即对教育工作真正感兴趣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热爱之情。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老师可以更好地培养出有兴趣的学生;二是“有心人”,即能够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影响学生。毕竟,有心才能用心,用心才能动情,情动然后行动;三是“榜样者”,即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毕竟,榜样的力量虽不是无穷的,但具有很神奇的力量。

当然,好教师的标准还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但对于今天这个时代的绝大多数国民及其子女来说,有上面这些恐怕就够了。想着自己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走来,遇到过的所有老师,都不尽相同。上小学时,老师会布置作业,但童年的印象还是很快乐很容易满足的;上了初中,老师就会开始抓你的学习,同老师的交流也是讲解难题提升学习成绩的时候;上了高中,学习压力加剧,但是心里的各方面都开始成熟起来,同老师的交流也逐渐增多,老师不仅仅是学习上的良师,更是生活上的益友;上了大学,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对学科知识的追求,更加渴求的是精神上的交流,老师更是变成了我们的心灵导师。

亚里士多德是个才华横溢的学生,在许多方面超越了他的老师柏拉图。所以,他认为真理比老师更可爱,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却是一个划分哲学时代的人物。前苏格拉底的哲学家,研究自然。而苏格拉底是把哲学的关注从天上拉回到地上的人,哲学的关怀由世界的本原变成与人有关的一切,伦理,政治,知识„„

苏格拉底没有什么哲学体系,也从不声称自己知晓真理。甚至,他乐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或许,还以此为豪。所以,他从来不给”学生“们“上课”,而是和朋友们一起讨论。从来没有“你真是太笨了”,”你说的是错的“,”我说的是对的“之类的话从他口里说出,取而代之的是”你说的有道理“,”你可以这样想想“,”如果这样,就会那样,你同意我的看法吗?“,”记住我们已经达成的共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类苏格拉底式反诘法。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学生这样由衷的赞美自己的老师:“他/她不像是一个老师,更像是我最好的朋友。”也就是那些不把自己当老师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在我的高中就有这样的一位历史老师,他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在讲课时不会一直讲书里的历史事件,他总喜欢说一些和我们生活相贴近的事情,让大家对他更加如果孩子们的想法过于偏激 ,你应该用她们的思维方式进行引导,多带孩子们做些活动,增强他们的凝聚力,让他们彼此之间活络起来,注意是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哦,我觉得既然你从事老师这个职业就该努力和孩子们打好关系,能揉入他们的生活,同时又能树立你作为老师的威信,这个尺度就需要你来掌握了,孩子们虽有时会叛逆,但也还是会喜欢那些真心对他们好的老师,所以,既为人师,就该尽自己的一份力,让他们健康成长!!!管理学生也要分层次的,首先,要确定一个好的班长和班委成员。这里不是指学习好,而是要聪明,大胆,敢说敢为,加上你的指导和帮助,可以基本保证班级大体平稳。其二,永远不要让学生知道你下一步要干什么。不要去做让学生都满意的,有这一想法就错了,而是要做自己心里无愧的。其三,对问题学生没必要要求太严格,要给他们一个缓冲的时间,商定一个底线。让他们去坚持。不要太静静计较。适当宽容。其四,要让有前途的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严格要求自己,而不去计较他人。 其

五、能教育。教书本来就应该育人,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不仅要做给学生看,还要教会学生怎么做。只教书不育人或不会育人,不可能是好老师。 其

六、善教学。教与学是两个方面,不仅要会教,把学生教明白了,而不教糊涂了,而且还要学,教师都不学习了,社会还怎么进步?不会教的人,没有学习意识或不学习的人,永远不可能

好老师不是为了学生取得好的分数而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人。 好老师不是为了学生能考高分而孜孜不倦地强迫学生做题的人。 好老师不是为了工作而遗忘家人的人。 好老师是很平常的人,可能不是学校中的最优秀的,可能带过的班的分数并不很高,但他一定是学生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朋友。 好老师是情商很高的人,自己家人生病了他会着急他会哭,为了生病的家人他会请假。 好老师是在学生中有影响力的人,她教过的学生不一定都“成才”,但是受他的影响都有对待人生的积极态度。 好老师是很正常的人,他们不是蜡烛,不需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他们是你我一样的人,想过大多数人想过的生活,想要大多数人想要的东西。因为这样的老师才能叫我们真正的知识。

一个好教师至少应该满足一些底线的要求,即要心存善意,这种善意是发自内心的。教师也许做不到爱每一个学生,但必须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善待学生,理解他们,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同时还要有智慧,既能从学生的心理考虑问题,又要超脱出来,不能等同于学生,与学生斤斤计较。好教师不只是“技术”的传授,还会用“心”和学生沟通交流,甚至放下架子,拉近彼此的距离。好教师不是要学生服从他的权威,而是启发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探索的能力。好教师敢于直面学生的批驳与怀疑,并为有这样见识随时能超过自己的好学生而骄傲。好教师的最高追求莫过于能将学生身上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诱发出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能互相诱发出对方的创造力和想像力,最后,双方都得到很好的升华。

好的老师就是对学生要张弛有度的进行管理,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现在的孩子都讨厌说教,却喜欢你跟他说一些和他们生活相贴近的事情,时刻掌握学生的心态,对于学生喜欢的进行最大限度的支持,如果孩子们的想法过于偏激 ,你应该用她们的思维方式进行引导,多带孩子们做些活动,增强他们的凝聚力,让他们彼此之间活络起来,注意是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哦,我觉得既然你从事老师这个职业就该努力和孩子们打好关系,能揉入他们的生活,同时又能树立你作为老师的威信,这个尺度就需要你来掌握了,孩子们虽有时会叛逆,但也还是会喜欢那些真心对他们好的老师,所以,既为人师,就该尽自己的一份力,让他们健康成长!!!管理学生也要分层次的,首先,要确定一个好的班长和班委成员。这里不是指学习好,而是要聪明,大胆,敢说敢为,加上你的指导和帮助,可以基本保证班级大体平稳。其二,永远不要让学生知道你下一步要干什么。不要去做让学生都满意的,有这一想法就错了,而是要做自己心里无愧的。其三,对问题学生没必要要求太严格,要给他们一个缓冲的时间,商定一个底线。让他们去坚持。不要太静静计较。适当宽容。其四,要让有前途的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严格要求自己,而不去计较他人。 其

五、能教育。教书本来就应该育人,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不仅要做给学生看,还要教会学生怎么做。只教书不育人或不会育人,不可能是好老师。 其

六、善教学。教与学是两个方面,不仅要会教,把学生教明白了,而不教糊涂了,而且还要学,教师都不学习了,社会还怎么进步?不会教的人,没有学习意识或不学习的人,永远不可能

一个好老师应该是以上这样。当然,一个优秀的好的老师的形象是无法用简单的文字所描述的。一个被学生喜欢、爱戴、尊敬,被家长认可与欣赏,让社会放心的好老师形象是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的。

第7篇:什么是好作文

什么是好作文? 让阅卷老师流泪的中考作文

时间: 2008年07月03日作者:李樵来源:楚天都市报

从中考阅卷情况看,部分考生语文作文只追求形式,没有真情实感,得分不高;数学均分与去年持平,但高分层明显降低;科学卷中最难题是一道地理知识题,失分率最高。

据介绍,武汉市中考阅卷顺利结束,阅卷工作人员正在计算考生总分,预计本月4日左右可上网()查分。

语文:老师边读作文边流泪

整体书写比较规范,大多数考生都掌握运用母语交际的能力。考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有较大提升,注重了对文章的评析,学会了与作者“对话”、与思想“对话”。

从卷面得分情况来看,有些学生的学习还不够严谨,这点表现在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二(即精读题)中尤其突出,考生得分偏低。

文言文阅读中,有关诗词解释、句子翻译等题目,有些学生并不是直接给出正确答案,而是罗列很多种答案,抱着侥幸的心理去“猜”答案。

在现代文阅读(二)中,题目的设计是要求学生精读文章,至少是通读三次才能比较深刻的领会作者的意图,做这道题应该在25-30分钟左右。但有的学生比较浮躁,文章只匆匆地看了一遍就写出答案,显然这样的答案并不能“品”出文章的内涵,也得不到高分。

部分考生只追求作文形式,结构上的华丽,但忽略了对生活的品析和真情实感,没有自己的思想。有些作文乍一看,形式很漂亮,还附有题记或后记,但仔细阅读后,却发现文章内容并无亮点。

阅卷老师对记叙文也会给高分。比如有一篇记叙文《一句话的力量》,写的是自己的母亲患有肾衰竭,而作者在病房对母亲很深情地说:“我们等待你回家!”就是这样一句朴实的话,让有的老师边读文章边流泪,阅卷老师也一致评为优秀作文。

第8篇:什么是好产品

赚钱需要智慧和眼光!创业如果在一开始的选择上犯了错误,再多的努力都是在浪费,努力越多离目标就越远,甚至会演变成痛苦的挣扎,越挣扎陷得越深!中国有句俗话: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在赚钱创富的道路上,有两点很重要:选择和努力!哪一个更重要?答案是两个都重要!只是一先一后而已!首先一定要在选择上下功夫!有经验的生意人都会认同这个道理!只是很多很多的人,当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已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如何判断一个项目是否是好项目,只要把握其中的关键点就可以了,一旦选择正确,就会抢得先机,拔得头筹,从一开始就立于不败之地!选好项目,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成功和赚钱就是可以预期的,也是可以实现的!选项目就是找机会,一个好的机会应该具备三个主要的特点:天时、地利、人和。会赚钱的人,也都有一个显着的特征:善于把握机会,敢于快速行动!

那么,如何选一个好项目呢?一般来讲,主要考查以下九个方面的特征,一旦符合,就要果断决策,立即行动,全力以赴!

一.产品好不好卖。产品卖出去,把钱收回来!这就是赚钱的生意!如果产品不好卖,再多的投入,再大的努力都没有用,想赚钱,根本没戏!

二.市场够不够大。市场不够大,没有想象的空间,没有折腾的余地,项目一开始就没了底气!没了冲劲!根本做不大。

三.利润空间要大。利润空间不够大,毛利太薄,很难赚到钱!搞不好,辛苦做了一年,年底一算帐,不但赔钱还要贴人工进去。

四.趋势特征明显。把握趋势,追赶潮流也要踩好步点,赶早了,钱不好赚,开发市场成本太高;赶晚了,钱已经被别人赚走了!而且会越做越衰,越做越赔!

五.收入持续保障。看中眼前利益的短频快项目很难让一个人真正赚到钱!真正赚钱的好项目是持续收益的,一年比一年轻松,一年比一年多赚!

六.业务模式要好。赚钱要靠系统,赚钱要有套路!单靠个人的蛮力打拼和胡乱折腾,是难以出成效的!业务模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赚钱的多少。

七.品牌效应突出。做生意要懂得借力借势,红顶商人胡雪岩经商的秘诀是六个字:布局、造势、摆平!选项目看品牌已经是妇孺皆知的道理了,关键还要选中非常有潜力的品牌,这就更需要敏锐的判断和独到的眼光,富人和穷人在这一点上的差距尤为明显。

八.培训支持到位。做生意赚大钱毕竟是有步骤有方法的,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理由!自己摸索,事倍功半;培训引导,事半功倍;两者之间四倍的差距!所以,好项目还需要好的培训好的支持和服务,否则,做起事情来,麻烦就来了。

九: 自己可以掌控。适合自己的项目才是最好的项目,适合是指与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人脉资源等相匹配.

第9篇:什么才是好标题

什么才是好标题——新闻标题集锦

1.《难以想“象”的痛苦》(华商报 2005/01/06 9版)

有人说,新闻标题是文学与新闻相结合的最高技巧。这个标题是个绝好的例子。在广场上看热闹的人们横七竖八地站满了一对大象母子雕塑的身上、鼻子上,只剩了面孔的大象在人们的踩塔下显的特别的委屈。《难以想“象”的痛苦》,巧妙地分开了“想象”这个词语,也委婉地对市民的这种行为提出了批评。

2.《奥巴马和希拉里联手是"梦幻组合"还是"一场噩梦"?》 (新浪网)

新闻标题的技巧在于如果委婉的揭露一些人们所知的一些信息,在此则标题里,希拉里与奥巴马激烈竞争是大家都所知的,但新闻标题却低调的用引号来告诉了读者,而且标题以疑问的语气来引起读者的思考。

3.《我很丑,但不防碍做总统》

2004年的乌克兰大选,遭遇中毒毁容的尤先科占到上风。这句编辑“杜撰”出来的用第一人称说的话,因为用了赵传的“我很丑,但我很温柔”的比拟,所以多少带点调侃的意思。政治新闻的标题向来给读者一种谨慎不苟言笑的印象,如果是纯粹的政治报纸,这也是必须的,所以不可能这样拟发,但《美报》只是西安的一家社会生活类报纸,所以如此这般“调侃”也算是一种个性,这首先肯定了尤先科的政治才能,再者也贴近这个喜欢诗歌和善于煽情的总统候选人的风格形象。

4.《“徒儿” 休得无礼》(华商报 2004/08/11 5版)

西安名胜大雁塔南侧有尊高大的玄奘铜像,经常有孩童爬到“唐僧”身上玩耍,周围游客缤纷,这等行为甚是不雅。这个摄影报道的大照片就是这样一个随意的场景,但因为标题的传神,而让报道的分量得以提高,报道的意图也因为这“借体”教化,而更易实现。

5.《千里赴蓉 只为活出个熊样》(三秦都市报 2004/03/11/ A18版)

报道的是04年被解救的天津受虐黑熊艾玛,被送往成都治疗的事情。“千里赴蓉”,简要说明了黑熊是被展转送往成都寻求治疗的,而且这种拟人手法也合乎黑熊受到的关切;“只为活出个熊样”,继承前句语境,轻松幽默地吸引起了读者阅读新闻的欲望,看完新闻,又感觉这幽默是借对黑熊的调侃之名,而对虐熊者进行谴责,继而引发读者的怜悯之心。

6.(肩题)墓价4000元碑价1500,一亩地年租350元能建200座墓

(主标题)《墓园暴利 人“死不起”了》(华商报 2004/03/12 45版)

从肩题就可以看出整个新闻要说的问题了,墓园暴利一直为人们所敢怒不敢言,这条新闻不仅为人们代言说了这个问题,而且尖锐地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人“死不起”了,愤怒与谴责之意活然而出,让人百般玩味。

7.(肩题)老师随意缺课 学生回家自修 家长困惑-----

(主标题)《上课咋也“缺斤少两”》(西安晚报 200/03/16 8版)

这是一个典型的借用新闻当事人言论的标题。借用当事人的某句话做标题,在娱乐新闻上最为常见,有时候为可吸引读者,编辑不惜断章取义或者偷梁换柱,如果“断”得好、“偷”的妙倒也是一种敏锐,但相反,眼下因为“胡断”“乱偷”而和当事人引发纠纷的事情层出不穷。李毅的“我的胡球像亨利”就曾是一个报纸“胡断”的标题,让李毅成了诸多球迷的笑柄。《西安晚报》上的这个社会新闻标题,引用的原话抓住了事件的中心,也合适地传达了新闻与当事人的意图,“缺斤少两”则同样运用了反面幽默化的表达手法。 8.《寻枪》(副标题)金龙护卫押钞员“不慎丢失一只手枪”,运钞车在西安街头散发启事悬赏寻枪》(华商报 2004/01/09 头版头条)

这个新闻标题的主标题言简意赅----“寻枪”,而且是用了大号黑字体,直接说明了事情的严肃性,同时它也借用了陆川导演的著名电影《寻枪》的影响力,来实现报纸对事情的质疑----“不慎丢失一只手枪”,怎么会“不慎丢失”呢,相关人员对此遮遮掩掩,而让事情变得扑朔迷离,正印合了电影《寻枪》中的的悬疑,也因为这“悬疑”而被大家期待关注。一句话,这个标题一边严肃地向市民发了“广告”,一边以媒体的态度对事件提出质疑。不过两个字,标题在新闻中的动态呈现特性充分体现。

9.《狼狗咬伤我左腿 主人打断我右脚》(阳光报 2004/05/17 A5版)

当事人张先生被狼狗咬伤,为了索取医药费,又被霸道狗主人打断右脚。标题上下两句,以对联的形式,恰当概括了这个事情之所以成为新闻的原因。新闻界有句俗语“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所以这前后两句,缺一点都不是新闻。而且这种对联形式的标题,对仗工整,拿来对应的新闻元素悄然地传达了媒体的感情立场(比如这个标题中的“狼狗”对“主人”)。

10.《如果傻根知道汇费没那么贵》(西安晚报 2005/01/14 37版)

新闻编辑永远不能被社会的潮流和热点落在后面。这个新闻标题的妙处就在于借用了眼下人们最关注和熟悉的“热点”来吸引读者,傻根是 《天下无贼》里的主人公,因为得知6万元一寄出去就成了59400元了,所以才决定带走,随后才遇上了“贼”。这个报道借用傻根的事例告诉回家过年的人们,还可以用邮局的其他节约汇费的方法把钱带走,以提防路途上的危险。带上“傻根”的标题成了上半句,许多人都想知道“如果”的下半句,那么,请看报道。

11.《1:0 累死老汉郝海东》《总是郝海东 又是郝海东》(华商报 2004/04/01 16版)2004年的世界杯预选赛,国足1:0艰难战胜香港队,《华商报》在主题报道和相关花絮中分别用了这两个精彩的标题。呼告和反复的制作手法保证了媒体在这场比赛上的鲜明态度,同时也把对郝海东老骥伏枥的赞扬,和对国足存在的实际问题一并融合在了“累死老汉郝海东”这样的大白话里,自然亲切而又感情强烈。

12.《恋爱是件费力讨好的事》(西安 当代女报 2006/03/15 D3版)

“费力不讨好”这个老俗语去下一个“不”字,然后定位一个对感情上的事情,让人耳目一新,有过恋爱的人都会会心一笑,对这样生动的劝勉乐于理解。很多的俗语、成语都是活生生的信息元素,有创意的运用将会使新闻标题活力焕发。

13.《豆芽为什么这么“肥” ?激素催的!》(华商报 2004/05/13/ 15版)

比较精彩的设问型新闻标题。一问一答,让标题的语势波澜起伏,直接吸引了读者对新闻内容的关注。这句问答,包含了最核心的新闻内容,并且给了读者最容易记住的一个生活信息:“肥”豆芽要慎重购买。

14.(肩题)不到200米的大荔县司令部街(主标题)《县委这头是水泥路 村子那头是泥水路》(华商报 2004/08/06 8版)

报纸在排版这个标题的时候,主标题相同字数的两句话被一上一下放臵,并且上句中的“水泥路”和下句中的“泥水路”都换了不同颜色的字体,对比的效果更加突出。这种对照式的拟题法,字面上看只是如实描述一种情况,没有直接的褒贬之词语,但所有读者都可以强烈感受到媒体所要表达的鲜明立场。对稿件信息的高度准确把握,让编辑才得以灵光闪现般地抓住了“水泥”和“泥水”这两个汉字因为排序不同,而造成的巨大反差,以此来做题这则新闻,自然恰当,气势夺人。

15.组标题:

(肩题)国足0:6不敌巴塞罗那 遭遇1979年以来最大败绩

主标题:《脸是这样丢的!》

(肩题)3:0轻松拿下韩国队 中国女足拒绝冷门

主标题:《球是这样踢的!》(华商报 2004/04/23 30、31版) 同一日,中国男足和和女足在大赛中一惨败、一大胜,媒体有理性,但也得在感情上站到读者的角度上,所以这种言简意赅、宣泄般的呼告句式,直接把握住了读者的心情,且又不失分寸,读者会马上亲近过来,新闻信息的传播得以良好实现。

16.《听说 童话昨日回来过》(三秦都市报 2004/05/31/ 8版)

报道的内容是六一前夕报社主办的儿童剧上演。标题采用比拟,把早已经远离孩子的儿童剧当成“人”来说,如讲久违的童话故事:“从前,有一个青蛙王子……”,标题给读者开了一个梦幻般的头,而“故事”具体则是在新闻内容里。同时这个标题用一个“听说”和一个“回来过”,把新闻中对儿童剧的忧患意识强烈地抒发了出来,这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和具体的感受。

17.《借你的眼睛穿过黑暗》(摄影报道)(西安商报 2004/11/10 8版)

照片的内容是5位来自外地的目盲艺人在两个健全人带领下穿过马路。他们前后手搭肩膀,互相配合,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新闻用浪漫的诗句作为标题,首先传达了对这些残疾人互爱互助的尊重,再者他们虽身有残疾,地位卑微,但也是自立自强的艺人,所以这句浪漫饿又充满深情的句子,也显示了他们对生活的乐观和对生命的热爱。

18.《九牛二虎之力搬大象》(三秦都市报 2004/04/16 A3版) 西安动物园搬迁,几只恋旧地的大象不愿意离开,工作人员开始想各种办法……费了老大的劲,终于把它们给装走了。这同样是一个巧用成语的标题。“九牛二虎之力”说明人们做这件事情很是费劲,而出这么大力气做的又是“搬大象”的事,这两个新闻元素合起来,就变成了趣味横生的“九牛二虎之力搬大象”,一句话,三个动物,牛和老虎都没有大象“厉害”-----而确实在搬迁动物园的时候,就这个大象最难搬,工作人员的各种方法在读者看来都十分有趣,这正和题目的有趣互相照应。

19.《国足赢了 全国人民笑了;国力走了 陕西球迷哭了》(华商报 2004/08/04 头版头条)

这个对照性的标题把两个新闻的感情元素平静地说出来了,但对于本地读者、尤其是球迷来说,这种感情却恰恰相反成了一种复杂,继而强烈迸发。这个标题对版面的美化作用在美编的安排下得以彰显-----同样是白色大号字体,但左边是大红底色、全国球迷狂欢照片,右边是纯黑底色、陕西球迷撒泪即景。一赢一走,一笑一哭,看似平淡的标题,实则饱含了编辑的别巨匠心。

20.《你胆大 我害怕》(摄影报道)(华商报 2004/11/17 19版)

照片上一个拆迁房屋的民工悠然地站在一个10米高的梁上挥动榔头,让过路人心境胆颤。站在群众角度上的第一人称的标题,用顺承的语气表达了对“大胆”民工的劝勉与批评。六个字一句话的题目言简意赅,准确鲜明,且与新闻内容配合完整。

21.《女播客 小喇叭开始广播啦》(西安 当代女报 2005/11/02 A8版)

“小喇叭开始广播啦”,相信这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句被小时候的蔡国庆喊喊出来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学儿童节目“小喇叭”的“片头”,深受人们怀念。这个标题把这句“古老”的话,用在一个新生事物“播客”的身上,移栽巧妙,形象生动,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也把读者的兴趣吸引到了新闻里的“女播客”身上去了。

1、准确。标题要非常准确地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精神和实质,其中包括观点准确、文字精确。

例如:此舞只应天上有 人间难得几回闻 (引题)

《丝路花雨》轰动津门 (主题)

2、凝练。就是简洁明了地传达新闻的内涵。恩格斯说:“标题愈简单,愈不费解,便愈好。”标题是点睛之笔,用墨不需多,但需精,要剔浮词,去空词,以最少的字词传达尽可能丰富的信息。

例如:妻子--不判离婚就自杀

丈夫--判了离婚就杀人

法院怎么办?

3、鲜明。就是观点突出,明确地表达倾向,要有棱有角,有刀有刃,不吞吞吐吐,不模棱两可,不让人费解。

例如:火车站代售点违规,关!

4、生动。不要堆砌华丽的词藻,甚至生造除了自己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而是要尽可能贴近生活,要贴近口语。在制作标题时,要抓住“新闻点”,吸引受众的“眼球”,一条精彩的新闻标题如传神之目,魅力无穷,生动形象的标题往往让人爱不释手,令人拍案叫绝。

例如: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由钱塘活水来 近日西湖一天可得活水十万吨

5、变化标题句式。把陈述句变为假设句、疑问句或感叹句等,使其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例如:假如给华佗评职称

例如:“法霸”比“法盲”更可怕

例如:“及时雨”为何落不到田头去

6、活用成语、谚语、俗语。

化用法:对成语、古语、谚语、俗语等作细微改动后,变化使用,赋予其所内涵,以开阔思路,活跃思想,表达对客观事物的独特认识。

例如:车祸猛于虎

例如:岂有此“礼”

7、力求化入诗词。指遣词造句要吸收诗词的长处,像诗词那样清丽、含蓄,韵味无穷。它以想象新颖,出语奇隽,因而传诵不衰,流播久远。我们吸收其丰富营养,在制作标题时也能左右逢源,吟得佳句。

例如:往事成尘 逝者已矣 生者空余浩叹

流年弹指 芳华刹那 人间难见白头

影人影迷痛悼张国荣

8、比喻。做标题时可以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说明和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这就是比喻的方法。用好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比喻有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借喻隐去本体,单述喻体,在标题中更为常用,而且富有文采,修辞效果好。

例如:食品库成了老鼠的天堂

霉变香肠竟然还削价出售

9、比拟。就是将人拟物(以物比人)和将物拟人(以人比物)。用得较多的是拟人。

例如:一窝“油老鼠”落网

刘泽云等盗卖购石油案即将起诉

10、对偶。说话中凡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两句,成双作对排列成功的,便是对偶。用于标题,看起来赏心悦目,读起来琅琅上口,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庙内出家作僧 庙外租房做贼

一和尚犯案被警方收审

11、排比。同范围、同性质的事物用组织相似的句法逐一表出的,名叫排比。排比和对偶,颇有类似处,但也有区别:对偶必须字数相等,排比不拘;对偶必须两两相对,排比也不拘;对偶限定在两句内,排比无此限,常常三句以上,更显示出修辞作用;对偶力避字同意同,排比却以字同意同为经常状况。在新闻标题中,力求题式美观,排比的两句或三句、四句常常力求字数相等,但未必两两相对,故此类排比句不能算作对偶。

例如: 青灯黄卷笔耕勤

旦复旦兮薪火传

12、夸张。新闻标题恰当运用夸张手法,可使标题增加生气,更加鲜明生动。

例如:后仓“老鼠”大如斗

前店豆浆淡如水

13、顶真。就是相接处词语一致的用法。

例如:田中深情赠樱花 樱花开时忆总理

两千株树苗将栽在周总理家乡

19、回环。是词序有回环往复之趣的一种措辞法,它把词语或句子在组合过程中颠倒重复,使其首尾呼应,形成回环,亦称“回文”或“连珠”。

例如:回头“浪子”又教“浪子”回头

例如:“傻吃”的孩子容易“吃傻”

20、拆词。就是把固定的成语,俗语等拆开来分别运用,以达到前后对应的效果。

例如:男团决战惊心 女团决战动魄

我队险夺亚乒乓赛双杯

21、复叠。把相同的词语反复陈述,突出内容,加强语气。

例如:童声乐声掌声声声悦耳

少年青年老年个个欢欣(双主题)

本市艺术幼苗昨晚演出精彩节目(副题)

22、引用。就是引用古代或现当代的名言名句,以达到表达的效果。

例如:山舞银蛇 原驰蜡像 江淮大地:好个雪

23、强调标题的口语化和亲和力。一是在时政、国际报道中,新闻标题从过去的严肃庄重变得轻松活泼,以口语化和生活味拉近了报纸与读者的距离。

例如:二审老萨 草草收场

24、二是在经济、科技报道中,大量运用大众话语以增加亲和力与可读性。

例如:财政贴息为经济舒筋活血

25、重视标题的抒情性和表现力。当今新闻的标题却越来越多地重视生动的表现,使主题更加形象、生动

上一篇:护理质控安排下一篇: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