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读后感

2023-0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般情况下,思想汇报是采取书面文字的形式进行撰写、汇报,当然,采用口头汇报的方式也是可行的。而思想汇报的主要内容亦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于党的方针、路线的认识,也包括个人价值观的内容,以及个人在思想进步过程中的收获和遇到的阻碍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汇报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思想汇报读后感

《西方政治思想简史》读后

在我国社会科学领域中,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仍然是一块耕作比较粗放的土地,长期的搁置使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不够深入和全面。有关专著不多见,更谈不上上乘之作了。比较有份量的却是一九六二年法律出版社翻译出版的费季金、凯切江主编的《政治学说史》(三卷)和一九七九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K.A . 莫基切夫主编的《政治学说史》(二卷),但均系翻译苏联的译著。近年来,我国学者的一些专著开始陆续问世,使人感到振奋。《西方政治思想简史》,虽然只是简要地勾划出西方政治思想的轮廓,但仍不乏开创性意义,值得一读。

我国对西方政治思想的介绍和研究由来已久。中国人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兴趣与十九世纪中期以后改良派的变法维新运动密切相关。当时之中华,列强侵凌,政治腐败。早期改良派痛感于此,立志振兴中华。随着“船坚炮利”政策的失败,改革家们把目光转向了窳败昏昧的政治统治。王韬、马建忠、薛福成、何启、胡礼垣等人挥笔书文,写了《泰西各国采风录》、《庸书·议院》、《盛世危言·议院》、《新政真诠·新政论议》等文,着力介绍西方政制。他们不太注重西方的政治理论,恪守“纲常名教”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观念。改良运动达到高潮时,康有为、谭嗣同和梁启超等人则注重介绍西方政治思想,宣称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符合“圣人之道”,“微言大义”,要求藉以改革中国的封建政治体制。梁启超曾主办《新民丛报》介绍西方政治思想,流传甚广,影响巨大。这便是“新”国必“新”民的主张。严复在这方面贡献颇大,一八九五年,他在天津《直报》上发表《论世变之亟》、《救亡决论》、《原强》和《辟韩》,畅谈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一九○二年,梁启超作《亚里士多德之政治学说》和《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等文。严复又于一九○三年译密尔的《论自由》(严译穆勒《群己权界论》)、一九○六年译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严译《法意》),并著有《政治讲义》(一九○六)一书,介绍西方思想。连同梁启超辑译的《近世欧洲四大家政治学说》(一九○二),这两本书是我国研究西方政治思想较早的专著。此后,西方政治思想史方面的专著和译著逐渐增多起来。

到一九四九年,国内这方面的系统著作已有不少,主要有高一涵编著的《欧洲政治思想史》(上海商务,一九二六)、萨孟武著《西洋政治思想史》(上海新生命书局,一九三三)、孟云桥著《西洋政治思想史》(国立编译馆,一九四六)、吴恩裕著《西洋政治思想史》(中国文化服务社,一九四七)和浦薛凤著《西洋近代政治思想史》(重庆商务,一九四四)。有影响的译著有浮列尔(Farrell)著范用铎译的《政治哲学导论》(上海商务,一九二二)、波洛克(Pollock)著张景琨译的《政治学史概论》(上海商务,一九二八)、高桥清吾著姜辅刚译《政治思想之变迁》(上海真美善书店,一九三○)和美利阿姆(Merriam)与鲍尔思(Ba—rnes)著张虹君译《近世政治思想史》等等,可谓不少。

今天看来,这些著译大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作者们的观点也不尽正确。新的历史时期和时代精神要求我们写出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更好的著作。西方政治思想史包含着西方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和总结,是了解和批判当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依据。因此,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付出更大的努力。

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上下几千年,大小数十人,这就给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体系安排提出了一个难题。《简史》基本上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编排全书体系,着重介绍了古代希腊罗马、西欧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这三个时期的各派政治思想,其中每个历史社会形态中又注意了形成、发展等不同阶段,结构清楚,线索明快。这样的编排把某一时期某一政治思想放到了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中,有利于了解它的历史意义和作用,使人对它有个正确的评价。恩格斯说过:“唯物史观是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变和观念、一切政治、哲学和宗教的。”(《马恩选集》,第二卷,第537页)

综观各类西方政治思想史著,大致有分期、分派和分人三种写法,还有分书法和分专题法。

分期法依照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各种社会形态的更替来安排全书的体系,以历史发展为基础,围绕这根轴铺开内容。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研究的著作大都采用这种方法。凯切江和费季金、莫基切夫均以分期为主。但是过份强调分期性容易抹煞各个时期重点人物的特殊性,使他们的政治思想得不到重点介绍。分派法把各种在原理上、主张上或在方法论上前后有关的政治思想排列在一起。目前这种方法在西方比较流行,普莱罗的《政治思想史》、邓恩的著作、伯基的《政治思想简史》等都采纳了分派法。例如,普莱罗把从古至今的西方政治思想分成七个派别:古代公民道德、中世纪僧侣主义、君主专制主义、自由主义、政治和思想的反动、社会革命和立宪民主。每一大派下又分小派。此种方法可以使人看清一个流派的来龙去脉、兴盛衰亡的历史演变过程。但是,它有容易使人忽视各种政治思想赖以生存的历史背景的缺点。分人法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家为主体,着重介绍他们的政治思想。过去孟云桥、浦薛凤、高一涵和萨宾都运用了这种方法。分书法不多见,即以介绍每位思想家的著作为主,如浦薛凤就采用过。分主题法是比较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倘若运用得当,又有正确的观点,将会富有成果。

上述几种方法,互有短长,我们应有机地结合这三种方法,取长补短。笔者认为这样一条原则是可行的:分期为纲、分人为体、分派为线。这个原则突出分期法,因为各种政治思想都有时代性,各种政治思想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不同形态的特征和趋向。根据历史发展的线索研究政治思想可以使人们更清楚地看到政治思想与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评价它。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应集中研究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因为他们的思想突出地体现了一定时期一定阶级的意识形态。最后,除了与一定历史时期和社会存在的关系之外,意识形态是一种延续性的东西,产生是一个过程,消亡也是一个过程,有时甚至经久不散,源远流长。因此也应注意分派法,探索历史上一种流派的前后关系、内在逻辑和发展演变,找出它的连贯性,使我们的研究趋于全面。

如果用上述原则对照一下《简史》,不难看出《简史》有意注重了分期,分人和分派三个方面。不过分期方面的议论稍嫌浓密,而分派的探究稍嫌薄弱。《简史》在追溯许多政治思想的渊源上做了努力,如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马基雅维利、洛克、卢梭、黑格尔和尼采等有关章节中。总体说来,《简史》的体系不失为一付较好的框架,使全书内容得以合理地展开。

《简史》着重分析了西方从古希腊至十九世纪末期约五十位政治思想家的学说和主张,为我们展现了西方政治文明发展的一幅图景。

从《简史》的内容来看,选择时大致依照这样一些条件;某种政治思想或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发展起到一定的能动作用,或如实全面和有效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或具有延续性的影响。一种政治思想代表一定阶级的政治主张和愿望,它被一定的阶级所接受,并被运用来指导政治实践,以达到这个阶级的目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的思想对美法资产阶级革命都起过推波助澜的作用。研究它们不仅研究本身有价值,而且会为理解历史和现实提供良好的基础。“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是原因,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而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这是在归根到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马恩选集》,第四卷,第506页)其次,有些政治思想是历史的翔实描述,反映了人类历史重要阶段的政治发展和政治实践,有的还在理论上加以论证。亚里士多德就考察过一百五十多个城邦,可惜著作没有传下。他的《政治学》也以考察和描述为基础,而后才提出自己的论证和理想。最后,有些政治思想在意识形态上具有历史的价值,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有着延续性的影响。它们可能不能直接付诸实践,如黑格尔的以“客观精神”和“理念”为基础的政治思想,但黑格尔的政治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当然,它们往往综合表现在一种政治思想内。《简史》对这些政治思想一般都做了分析和评价,但也有疏漏,如古希腊柏拉图之前的政治思想,对了解西方政治思想的发端就很重要,《简史》却没有涉及。

由于是“简”史,所以该书有些部分不免过于简化,未能揭示思想家学说的体系和逻辑结构。有些地方甚至出现舛错。例如,在谈到卢梭政治思想时,《简史》称卢梭把“理想的共和国”称之为“公共的大我”,把“公共的大我”称为“公意”(第159页)。其实卢梭并不这样认为。虽然卢梭认为社会契约的订立使订约者们结合成了一个集体的人格——公共的大我,但“公共的大我”并非“公意”。“公意”在“公共的大我”的形成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见《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一九八一年版,第24—25页),但“公共的大我”中存在着公意、众意和个别意志。卢梭十分强调个别意志对“公意”形成的重要意义(见《社会契约论》第二卷第三章)。因而不能说“公共的大我”便是“公意”。“公共的大我”必须“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这样的错误,其他有关著作中也有,这说明我们的研究还欠深入。在一些人物的生卒年代和一些政治学著作的著作年代上,《简史》也有一些疏误。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注重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和整理有关的原始材料。国外学者近些年来十分重视方法问题。美国政治学学会一九七七年曾召开过专门会议,提出了建立“新政治理论史”的口号。此后许多学者批评传统方法,出现J.波科克(J.G . A.Pocock)和昆廷·斯基纳(Quentinskinner)为代表的“新历史”派(参见《美国政治科学季刊》一九八二年第六期)。英国牛津大学麦克林(Mc—Lean)曾用数学上的博弈论研究霍布斯的自然状态与社会契约理论,提出了超博弈模式,读来颇有新鲜之感(参见《政治研究》一九八一年第九期)。我们也应有选择地采用一些现代科学方法,使我们的研究臻于完善。例如系统理论对这个政治学的研究就很有裨益。苏联学者库兹明曾经指出,系统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系统性原则,可以把研究对象置于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从总体上研究其组成、结构体系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揭示其规律性。

(《西方政治思想简史》,北京大学法律系集体编写,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一月第一版,1.10元)

作者:王沪宁

第2篇:学写剧本读后感

一文体解说

[一文体解说 ]

剧本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者在阅读剧本以后,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文字表达自己对所读剧本的理解、分析和评价,把自己阅读剧本后的感受写出来。剧本读后感的书写,有利于我们梳理、积累自己的阅读剧本的体验、感想和思考,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二写作要求 ]

剧本读后感 ,首先离不开剧本研读,对剧作的引述、概括、评价等;其次离不开“谈感受”——自己的认识、感想、看法;在“读”与“感受”之间,还要有“感点”前后勾连。剧本读后感可以用“引—议—联—结”的结构模式来写。

1.引述剧情

在通常情况下,读后感的第一部分一般会是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根源,“感”是“引”的目的。所谓“引”就是指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做好铺垫。“述读”材料要精简、准确、有针对性。

2.亮出观点

紧承“述读”所引用的内容,针对引述材料谈感受,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做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做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部分还可以深入剖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也就是中心论点。“感点”的提出,要有与之相关的材料。如果没有述读的这部分材料,“感点”就是无源之水,流而不远,“感点”也只能是空发议论,泛泛而谈。所以,不管述读在“感点”之前,还是之后,首先要有述读的存在,其次才能有“感点”的成立。

3.论证“感受”

这部分就是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论证。通过各种论证方法证明“感受”的正确性,或正面论、反面论证明“感受”的合理性。

4.收束全篇

结尾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受”。要结得自然,顺理成章地收束全篇。或者提出疑问,引发思考。要求紧紧围绕自己的“感受”,自圆其说,再次阐明观点,然后结束全篇。

[三示例引路 ]

《小楼春秋》选择1979年、1992年、2012年三个关键性的历史节点,将观照的视点聚焦于天津五大道上的一座小洋楼里,通过陈、郑、陆三户人家三代人的恩怨情仇来演绎民营企业30多年来的命运浮沉,以此来表现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作为一部反映民营企业成长的作品,《小楼春秋》不可避免地要揭示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种种制约,但编剧的思考并没有止于民营—国营的体制之争,而是用一双超然的慧眼打量民营企业自身的理念之痛:在作品中,无论是第一代民营企业家陈仕轩,还是第二代民营企业家陈为民,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契约精神、人格魅力乃至企业管理的制度创新的匮乏,都在无形中制约着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正是编导的这种用艺术家的眼光打量世界、用自己的良知思考问题的精神,使《小楼春秋》打破了民营—国营的观念壁垒,成为一部在高歌猛进中又不忘反思的力作。

——李杨《融时代风云与人性深度于一体——读话剧〈小楼春秋〉有感》

【点评】   这则读后感,作者结合所读的剧本《小楼春秋》,先引述了这部剧的内容,继而写了自己的认识:这部剧反映的是民营企业自身的理念之痛。然后作者结合了剧中三代民营企业家的经历进行分析,最后赞扬了这部话剧,提升了观点,收束全篇。

[四写作任务]

(一)题例呈现

1.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在本单元的课文中,窦娥的善良、鲁侍萍的真情、哈姆莱特的理想都是“有价值的东西”,也都遭遇了现实的摧残和毁弃。阅读这样的悲剧作品,常常会引起我们心灵深处的悲伤、哀痛乃至愤懑,激发我们对良知的坚守、对道义的追求。阅读本单元的课文,看看这些悲剧故事毁灭了哪些“有价值的东西”,并以悲悯的情怀看待悲剧人物的命运,认识良知的不朽价值,感受悲剧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与同学分享你的阅读体验。

2.中国传统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本单元的《窦娥冤》就是古代戏曲的代表作品之一。学习中你体会到戏曲的独特魅力了吗?不妨查阅资料,大致了解宋元以来传统戏曲的情况,读一读《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桃花扇》等不同时代戏曲的经典选段,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戏曲。还可以观看一些戏曲演出片段,欣赏演员们的表演。在阅读、观看的基础上,从故事情节、角色安排、演出形式以及剧作中渗透的民族审美心理等方面,谈谈你对传统戏曲的认识。

(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学习任务”一、三)

(二)写作点拨

关汉卿的《窦娥冤》是一出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这部作品展示了下层人民任人宰割、有冤无处申的悲惨处境,控诉了贪官草菅人命的黑暗现实,生动塑造了窦娥这个女性形象。阅读之后,应该有很多的感受。如果能够抓住这部戏剧主人公窦娥的悲惨经历思考,可以谈得更深刻。

1.了解戏剧相关知识,把握剧本独有的写作特点

写作剧本读后感,作者必须对自己所读的剧本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所以,写作剧本读后感前,作者要了解剧本独有的文体特点。

2.选择合适的角度写作

写作剧本读后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把握戏剧冲突,揣摩人物语言,探究剧作主题等。在写作时,我们要选中一个角度,联系剧作分析,力求做到有理有据。注意:不能同时选择多个角度,以免流于泛泛之谈。

3.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写剧本读后感,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一般來说,剧本读后感先要交代看了什么剧本,对哪一方面有了什么样的体会与感受,围绕自己选择的这个鉴赏点,从自己的体会与感受出发进行探究,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的看法。

[五例文示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

——读《窦娥冤》有感

应 延 浙江省仙居中学高三(15)班

《窦娥冤》是由“元杂剧鼻祖”关汉卿创作的四折杂剧,讲述了自小被卖作童养媳的年轻寡妇窦娥先后遭无赖逼嫁、昏官断案,为救婆婆不得不屈打成招,最终血溅刑场的时代悲剧,揭露了元朝统治下官吏草菅人命的黑暗现实。

脱胎于民间故事“东海孝妇”的《窦娥冤》,以窦娥这一恪守封建礼教的孤弱妇女作为主人公,从强抢民女、状告无赖的生活事件入手,有其深厚的现实基础;窦娥为证清白在受刑前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的异象在她蒙冤而死后竟一一得到应验,这样的情节又挥洒出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与常将目光聚集于上层阶级纠葛、个人心灵追问的西方戏剧不同,中国古典戏剧似乎更偏好将笔墨游走于底层社会、市井民间,且大多选取一些典型的人物进行描画。在西方戏剧中,我不容易找到第二个哈姆莱特,因为他的形象是极度复杂具体的,如雕塑一般具有鲜明的形状和纹理;同样作为主角,窦娥身上则存在一种高度的概括抽象性,她可以串联起古往今来中国诸多的悲剧女性,解读她就如同欣赏一卷山水画,有茫茫的似曾相识之感——比如较为鲜明的饱受封建礼教摧残的寡妇形象,我们已熟悉的有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然而窦娥与祥林嫂之间又有一道极为鲜明的区别,那就是本人对待封建礼教的态度:祥林嫂在封建礼教面前是异常被动的,碍于传统的观念、周围人的鄙夷,她本人并不愿二嫁,但封建礼教同时禁止她反抗婆婆的命令,女性须为夫家榨干最后一滴价值。两方矛盾下,安分木讷的祥林嫂選择全盘服从,接受二嫁并且受尽侮辱,终因封建礼教而死。

相比之下,窦娥对封建礼教几乎是以积极的态度进行维护。张驴儿父子逼嫁时,蔡婆只稍加犹豫便妥协了,甚至反帮恶人劝说窦娥。对此,窦娥毫不留情地痛斥道:“婆婆也,怕没的贞心儿自守,到今日招着个村老子,领着个半死囚。”她素来孝敬婆婆,这时却并不一味顺从,而是以刚烈的姿态坚守名节贞义。紧接着在第二折中,窦娥连用文君当垆、举案齐眉、孟姜女哭长城、浣纱投水以及望夫石几个典故切实表明了志向,她不屑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淫奔”卖酒,直言是可悲、可耻、无仁义,而推崇梁鸿孟光这般正统的结合,钦佩那些自甘殉夫的女子。善良聪慧,尊夫孝母,这样的窦娥,当是封建礼教熏陶出的“模范女性”;可即便是这个毫不离经叛道、步步踏在社会道德准绳上的女子,居然也没有逃过悲剧的命运!

在这一出悲剧中,窦娥始终有所作为地积极自救,包括她从一开始就拒绝再嫁。可因为她只是天真无助的平民,当遭逢恶事,她只能向她寄托着信任和希望的官府寻求帮助。谁知当官的却头一个向无赖下跪磕头,道“告状的便是衣食父母”。

“大人你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肝胆虚实”,诚恳如斯,换来的却是不分青红皂白一通毒打;本不愿平白被扣下罪名,又为救婆婆冒死认罪……受刑前三桩誓愿,是一个弱女子在命运末梢的呐喊,质问苍天,更是对黑暗的最后反抗,用三年大旱作为报复。即便化作冤魂,窦娥依然没有放弃向贪官污吏和无赖流氓复仇,而是寻求湔雪。可以说,窦娥的形象是相当矛盾的,一方面她将封建礼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她又展现出反抗的精神,我的理解落在她价值观与性格的矛盾上,可无论对窦娥的价值观或性格做何变动,她的悲剧命运难以扭转。这背后的推手乃是整个黑暗腐朽、清浊不分的社会,是元朝统治下密生的蚁穴,如此庞大的力量,仅凭个人又何以撼动呢。

《窦娥冤》的结尾看似是中式传统的“大团圆”:父女虽天人两隔却重聚首,窦娥大仇得报,冤情得解,恶人遭惩治。可细细想来,这结局颇值得推敲。窦天章官至肃政廉访使,翻阅卷宗时却显得敷衍了事,若非窦娥时时挑灯引他注意,又有谁替他宽慰枉死的女儿?可见官场腐败混沌如故,不会因窦娥而翻覆。再想起蔡婆放高利贷、窦天章卖女正是窦娥悲剧的起点,她本人却浑然不觉,化鬼也不忘叮嘱父亲照顾婆婆,更觉残忍悲痛。最重要的是,化为鬼魂复仇本是美好的幻想,窦天章有能力翻案亦是戏剧的巧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又哪来这么痛快的恶有恶报的结果?“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令人心底发寒,毛骨悚然,在那吃人的时代,百姓究竟如何自处……

【点评】   文章先是引述《窦娥冤》的内容,交代窦娥与张驴儿及桃杌县令的一系列矛盾冲突。然后选择戏剧主题这个点进行议论,抓住主要人物窦娥的身世命运,并把窦娥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作对比,指出窦娥的冤屈遭遇,说明了官场的黑暗;窦娥的愤怒控诉,揭露了官吏的草菅人命。作品通过窦娥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多侧面揭露了元代社会地痞流氓、贪官污吏等各种恶势力对两个孤苦弱女的欺凌、侮辱和伤害,反映了元代社会的黑暗腐朽和人民生活的悲惨痛苦。

难能可贵的是,文章最后,作者对于戏剧“大团圆”的结局,有独到的认识,分析窦娥冤案昭雪的种种巧合,只是弱者无奈下的美好愿望,更见现实的残酷、百姓的苦难。结尾提出疑问,引人思考。

[六拓展活动]

《西厢记》是王实甫著名的剧作,请阅读剧本《西厢记》,写一篇读后感,阐发你的观点。

作者:华伟臣

第3篇:《民族主义》读后感

[摘 要]深入了解民族主义及其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历史学专业学生必做的功课。拜读徐讯老师《民族主义》一书后,进行了浅尝辄止的分析,希望使读者对民族主义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民族;民族主义;民族国家

一、对民族主义概念的理解

提到民族主义就会自然而然的想到民族,这说明民族与民族主义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那么应该如何理解民族呢?众所周知民族是一个内容复杂涉及知识广泛的历史概念,不同的学科对民族概念的理解自然不同。关于民族的概念国内外学界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去理解民族和民族主义。首先,我们在理解民族这一概念时要把它看作一个历史范畴去思考。其次,我们可以借鉴马克思对民族概念的认识去把握它。

在学习民族主义概念的过程中要把握四个基本原则:第一,要把民族主义放在它产生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理解,它的产生是随着世界历史发展到特定阶段,特别是大工业时代的到来而出现的。第二,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现象,近代它反映了工业革命以来各民族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政策和民族宗教价值观在世界范围的格局。即民族主义是不同的民族国家在国际关系领域博弈的工具。第三,可以说民族主义问题和国家问题是一个胡桃的两半边,来形容二者关系的紧密。尤其是和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合法性交织在一起。民族主义是民族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直接为民族国家权力服务,是民族国家权力的重大功能之一。第四,民族主义可以在民众中激发出巨大凝聚力,御辱图强成为民族国家强盛的动力。

二、民族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和展望

近代民族主义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次是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民族国家,伴随着他们工业化过程的不断深入,在西方出现了第一批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并出现了以民族主义为意识形态的社会政治运动。第二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老牌帝国的衰落,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开始了争取独立、建立民族主权国家的高潮,而民族主义往往以“革命”或“民族解放运动”的形态表现出来,以“独立”、“主权”等概念作为意识形态,并服从于所在的阵营。第三次则是在冷战结束之后,以两大阵营划分世界的政治格局随之结束。两大阵营所各自坚持的政治意识形态,一夜之间丧失了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形形色色的理论和思潮中,民族主义异军突起。

布罗伊利认为,“民族主义是一种寻求和掌握国家政治权利并以民族主义理由证明这种寻求和掌握国家权力行为正当的运动。”(1)当民族主义被扭曲与暴力结合之后,在思想上表现为种族主义、大国或大民族沙文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等,在政治上则表现为德国纳粹主义、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日本的军国主义等等。虽然民族主义的形态是纷繁复杂的,如社会思潮、政治运动、意识形态、文学艺术,宗教甚至是战争等等。但是我们只要把握住主要矛盾就能够理清民族主义的发展线索,民族主义的主要内涵就是它和民族、民族国家、政治权利、精英的内在联系。

20世纪50年代,莱斯特·皮尔逊曾说: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不同文明必须学会在和平交往中共同生活的时代,相互学习,研究彼此的民族、历史、理想、艺术和文化,丰富彼此的生活。否则,在这个拥挤不堪的狭小世界里,便会出现误解、紧张、冲突和灾难”。民族主义在这一新时代要扮演怎样的角色我们无从得知,但是笔者希望民族主义承担起维护人类共同拥有的地球并使之和平的责任,而且还要对别的民族和别的文化承担起责任。坚信民主、自由、理性、和平的民族主义,才会有利于各个民族国家共同繁荣,和平相处。

参考文献:

[1]徐讯:《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二版

[2][美]塞繆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

[3][英]伯林·以赛亚:“民族主义:出人意料的力量”,本文原题Nationalism:Past Neglect and Present Power,1979年发表于Partisan Review No.46 ,后收入作者文集The Study of Mankind:An Anthology of Essays,秋风译。

[4][英]霍布斯鲍姆·埃立克:《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注释:

(1)[转引]Breuilly ,john. Nationalism and the State,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3,p.2.

作者:刘瑛达

第4篇:思想汇报--为什么感觉不公平读后感

思 想 汇 报

——读《为什么你感觉不公平》有感

很多时候,总会有这种情况:“看上去”别人付出的时间、精力、金钱等等(这些我们所认为的完成一件事的必要条件)比我们少,但是这些人“看上去”却比我们更加成功。于是,在大脑的自我保护功能(人体的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能够是人迅速忘记痛苦。很多专家称这叫痛苦遗忘机制)下,我们的大脑迅速的把这些不舒服和不理解忘掉,于是,我们感觉到说出“老天对我怎么这么不公平”之后,心情会比说这句话之前好很多。每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总会觉得老天对自己怎么会这么的“不公平”。然而职场是个复杂的环境,我们身处其中,时常会听到这样的慨叹:“不公平啊,为什么自己在工作中受到歧视?”、“为什么自己观点或意见遭到上司的忽视?”、“真不公平,为什么我几年了还坚守在同一岗位?”„„以至于“怨声载道”,真正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到底是不公平还是自己的责任感不够呢?

公平与否,是人们在比较中产生的主观感受。是有判断标准的,那就是自合作关系中付出和获得、责任和利益、权利和义务是否对等和统一的。有时候,自我的主观意见恰恰是滋生不公平的土壤。很多人总一味的认为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却从来不分析原因所在,这是我们必须从观念上进行反思和改正的

很多时候不是不公平,而是责任感不够。责任感是工作的动力,责任感是简单而无价的,是职业精神的核心,更是和公平感息息相关的,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是难以信赖的,即使他有再大的能力也是空谈,而当一个人有了责任感,他就能在工作中激发自己最大的潜能。当你觉得自己和同一职位上的同事享受不一样的待遇时,有没有分析一下自己是否承担了比别人多的责任,付出的是否也比别人多。待遇就意味着责任,自己究竟负了多少责任?一个有着强烈责任感的人是不会有不公平之感的。

“感慨怀才”不遇这个词,是我常听到。说起原因,其实有两种情况:一种仅仅是你“遇”时间未到,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即使一时没能如愿,也应沉住气,认清自己周围的环境和自身状态,以让自己的希望更加符合现实,等待彰显出的那天。另一种情况是自己自认为有才,而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在等待的同时不妨多提高自己的能力,用能力和业绩证明自己。

抱怨其实是工作中的一颗“毒瘤”,会慢慢腐蚀掉我们心中的公平感。最好的办法就是心中点亮一盏感恩之灯,给自己一个不抱怨的世界,“感谢命运,感谢单位和领导,感谢客户的挑剔,感谢对手和同事,感谢一切要感谢的人”。

你所有的不公平感也许仅仅是一时冲动,或者是在赌气,事实上,这种幼稚的做法完全可以在一瞬间改变。而改变的钥匙就是保持一个好心态,包括微笑、开心、热情、乐观以及自信等。只要具备这些,你完全可以将不公平感抛到九霄云外。换工作不如换心情,微笑是化解一切不公平的源头,乐观心态造就公平的世界。世上是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人的一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工作也没有一切都顺心顺意的,每一个人都应试着在工作中找平衡,找公平感。

作为XXX的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也曾感觉到有一些不公平或不公正的地方,也时常想不通;但在读过《为什么你感觉不公平》一书后,我逐渐开始认识到,其实在单位里没有什么绝对不公平之处,许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之处都是责任心在作祟,其实就是责任心不够。最后我想说,世间万物从来没有绝对的,职场也是如此。希望绝对的公平只能是不可能实现的泡沫之梦!所以比尔·盖茨这样告诫我们说:“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因此,我们应当明白这个事实,然后带着“相对公平”的想法应对工作上所有的事情

俞 兵

第5篇:思想汇报:《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论》读后感

十七大报告第十二部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到我们党已经成立八十六年,在全国执政五十八年,拥有七千多万党员,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认真学习和遵守党章,增强党员意识,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工作的变动,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的浪潮中创造更多的生产力,我于今年就成为流动党员中的一员,但保持先进性原则一直深印在我的脑海中,通过阅读“求是”、“半月谈”等杂志提高自己党性修养,关注电视新闻的国内外的时事动态和网络媒体的时事成了我工作时间之外的一门必修课程。

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是提高自我的一条途径,上海图书馆和北蔡图书馆为我学习的提供最理想的场所,周末的业余时间我几乎在那里度过,除了关注本工作相关专业书籍之外,关注新闻报纸,阅读时事杂志也是我业余生活的调味品。

我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由红旗出版社出版的唐之享同志主编的《新时期共产党员修养论》,该书引起了我的共鸣,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代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如何保持修养作了精确分析和阐述,是一本有益于引导共产党员根据时代特点进行自我修养与时代同行的著作,也是作为流动党员学习十七大精神的一本重要学习资料。

书中提到党员是党的细胞,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共产党员要永葆党的先进性,一方面需要党组织的教育、培养和监督,另一方面则需要党员本人注重思想品德修养,使党的理论、宗旨和主张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指南。党员修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党员既要明确“修养什么”,还要懂得“怎样修养”。该书总结历史经验,结合时代需要,对共产党员的修养方法 提出了可行的思路。

全书13章40节,阐述了11个方面的修养内容,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的修养,理想信念的修养,时刻不忘党的根本宗旨的修养,时刻保持党的作风的修养,道德品质的修养,团结、批评和遵守党的纪律的修养,制定战略策略能力的修养,执政能力的修养,党章基本知识的修养,科学文化知识的修养,内容丰富,体系完整,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为新时期新时代党员在自我修养方法上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坚持把所学的理论联系实际,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抛弃自己的旧观念;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加强修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加强修养,经受各种风雨的锻炼;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正在思想上入党。/上海赛金生物医药公司…李付

第6篇:儒家思想读后感

今日浅谈儒学,穷数年之学,答一师之命,粗笔陋言,不有所求,唯冀儒学与诸中国传统文化辉光永熠,历久弥新,则无愧于己,无愧于师,无愧于文化。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儒家思想读后感的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儒家思想读后感1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精华,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时代变迁后的今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习了儒家思想后,我有了很多的体会及想法。

学习了儒家思想,深深地体会到“仁”的核心,“仁”字虽然简单,所含的意蕴却是深刻的,在这个社会里,如果每个人都能心怀着一个“仁”字,那些大义不道,烧强掠夺,不孝不敬等不良行为也就不会发生,人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美好,社会也

会更加和谐,这令我想起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我认为,“世外桃源”就是一个充满“仁爱”的世界,在这个充满仁爱的世界里,人与人互相尊重,互爱互助,生活得非常和谐美好。而我又认为,儒家思想不仅是提倡用“仁”对人,还提倡用“仁”来对待自然,心怀“仁爱”的人是懂得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而不是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破坏自然。儒家思想提倡的“仁”是需要我们好好学习思考的,获得“仁爱”之心,最重要的是自己有那种想要达到“仁”的决心,就像孔子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学习儒家思想,习得了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活在世界上,有进取心和能够独立自主是很重要的,一个人要有进取心才能够不断地取得进步,从而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仔细想想,我觉得作为一名大学生,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很重要的。因而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必须要培养自己的进取心,不断地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儒家思想还提出了很多怎样与别人相处的问题,这让我受益匪浅。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信用问题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在社会里生存,就要懂得怎样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还是要诚信。从小学到大学,老师强调得最多的就是做人要讲信用,只有讲信用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相信。但放眼当今社会,不讲信用却大有人在,翻开报纸,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不良商家为了一己私利而在商品里加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或者制造假冒商品的新闻,这是商家们不讲信用的最典型的例子。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到诚实守信呢?学习儒家思想后,我总结了几点:首先,在作出承诺之前要好好想想自己的实际情况,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去兑现这个承诺。其次,做出了承诺以后就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兑现,不能轻易放弃。最后,如果尽了最大的努力后,承诺还是因为意外情况的发生而无法兑现,要及时向对方说清楚,请求对方原谅并且与他一起想办法。我觉得一个人若能做到这几点,那他便是个讲信用的人了。

同时,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让我体会很深。在与人交往中,我们确实需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要懂得将心比心。把自己不喜欢的,厌恶的东西扔给别人的人是不礼貌的,同时也是自私的,这样的人是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的。在日常生活中,这句话总在时时地提醒着我要多点考虑别人的感受,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于人。

因为自己是个师范生,以后成为一个教师的机率很大,而学习儒家思想能给我很多关于以后从事教育事业的感想。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儒家思想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树立好的榜样。一个做到以身作则的老师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同时也能对学生起着持久的积极影响。所以,现在我就必须要好好地充实自己,增强自己,不仅要知识扎实,丰富,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修养。并且,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要求学生做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

孔子说:“有教无类。”我想,作为一个教师,明白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一个班的学生,有听话的,自然也有不听话的,有聪明的,也一定会有天资不是很好的,而当老师的就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不听话或天资不高而对他们漠不关心,忘记了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

儒家思想强调德育,认为德育是教育的中心。这一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是的,一个人连基本的道德素养都没有,那他再学习也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所以倘若以后我真的成为一名教师,我一定不会忽视道德教育,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让我的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儒家思想是蕴含非常丰富的思想体系,学习儒家思想后,我学到了很多,也有了很多体会,但毕竟自己的水平还是很有限的,所以,我决定,在以后我将会继续学习儒家思想,希望能得到更深入的理解及体会。

儒家思想读后感2

我对儒家经典有所爱好,《论语》、《孟子》等也读过一些。经过 张乘健 教授讲座指导,我对儒家学说有更深的认识与提高。

一、主要心得

1、儒家哲学是积极有为的哲学,要求人不断努力积极进取,对现实工作是有指导意义的。特别是对在机关里混日子、不作为是有力的针砭。

2、儒家的仁义道德、忠孝节义等核心道德观与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是相融合的,一致的,必须好好学习,学以致用。

3、对儒家思想要存真去伪,掌握真谛。儒家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不断地有注释、增减。特别是历代统治者为了有利于自己的统治对儒学进行篡改和曲解,使儒家蒙受不白之冤,不明就里的人受骗上当。如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的“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似仇寇”到汉武帝和董仲舒的手里就成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又“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疑为“刑不逮君子,礼不逮小人”真是天壤之别,必须睁大眼睛。

4、儒学也有时代的局限性,不能照搬照抄。如孔子轻视女子、相信天命等,是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提出的,现在社会形态变了,科学发展了,摒弃一些落后观点是应该的,也是正常的。

二、以儒家思想指导做本职工作

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很多人认为是一种等级观念。我还认为更是要求每个人做好本职工作的观念。即君主做君主的事,臣子做臣子的事,父做父该做的,子做子该做的。在现代社会分工精细的社会里或单位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整个单位或整个社会也就好了。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又极大地避免有好处抢着干,没好处踢皮球的现象。 我们提倡多奉献,但这种奉献是在本职工作上的多奉

献,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尽力为社会、他人多做奉献。

孔子提倡等级这是对的,也是客观存在的,直到今天全中国乃至世界,不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均有等级,无可厚非。孔子对不同等级有不同的要求,上等级必然高要求。所谓“责大任大”。现在一些人论待遇,论级别,什么都要,一个不能少;说责任,说付出只想一推了之,作为公务员必受到唾弃。所以必须有上进心,必须做好与责任相当的事情,争取做得最好。

第7篇:魏书生教育思想读后感

最近看了《魏书生教育思想》,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会不断地增值,会影响人的一生。

1、记忆习惯。一分钟记忆,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学生的智力,注意力是最关键的。一定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2、演讲习惯。学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演讲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能力。

3、读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学生那个年龄可塑性大,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

4、写的习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一分钟、三五十个字,坚持住、写下去,这就是决心。

5、定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我们就要培养同学们定计划的习惯。

6、预习习惯。把讲的时间让出一部分,学生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预习预习。后进生明显进步,秘诀就是预习、自己学的习惯。要学生会预习。

7、适应老师的习惯。一个学生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一方面我们努力提高老师的能力水平,适应学生;一方面学生也要适应老师,与老师共同进步。

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所以要让我们的学生永不言败。

9、自己留作业的习惯。老师留的作业不一定同时适应所有的学生,老师要和学生商量,让学生做到脚踏实地、学有所得,只有常规量的学生可以接受,学生才能适应教育。

10、错题集的习惯。每次考试之后,如何整理错题?找到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研究一下提高的办法。

11、出考试题的习惯。学生应该觉得考试不神秘。

12、筛选资料、总结的习惯。学生要会根据自己实际,选择学习资料。

十二个习惯,不要求齐头并进,要结合自己的特点。目的是教会学生以学习为快乐,在快乐中学习!

第8篇:《中国思想史》读后感

历史在无情的轮回,我们又在重演谁的谁?

《中国思想史》,作者:韦政通,台湾人,著于上世纪70年代末。恰逢文革结束,我们这边的知识分子,死的死、残的残,大多心灰意冷,不愿再著书立说。文革造成了文化的严重脱节和思想的禁锢,这不仅是当时社会和文人的灾难,更是今后文化的一种悲哀和无奈;而那边却将中华文化的精髓演绎到极致,一步步走向辉煌的顶端,这不能不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诚如作者所说,写一部思想史,无论是对知识和意志,还是对体能都是一次严厉的考验。起跑后,我们无法知道何时到达终点,心里些许仍存有半途而废的恐惧,但作者坚持下来了,前后20多年,千辛万苦,终成巨著。抛开书的内容和思想,它本身就是一次令人生畏的征程。在大学能读一读这样的书,真是好事,每读一次,心灵便会多接受一次洗礼,人生的思考便会更深一层。

纵观《中国思想史》,我最欣赏的时代还是先秦的诸子百家,那个时候思想的束缚很少,大家畅所欲言,纷纷创立自己的学派,虽有相互攻击之意,但整体呈并存之态,特殊的历史背景,兼容了所有的思想。那时中国思想的黄金时代,可惜太久远了,远得来那一捆捆写满人生哲理与治国大略的竹简早已被蛀虫噬空,只剩下一群墨守前言的“学者”,在政治的舞台上断章取义,思想成了他们的统治工具。辉煌之后何时再辉煌?我知道不是现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历史的必然,车轮碾过,只留下两行印记。

中国思想史、中国历史,孔子绝对是那最耀眼的一颗明星。自汉以来,儒学一直是社会的主导思想,而孔子被冠以圣人的名号。我们敬他、拜他、学他,用他的思想定位人生,用他的礼仪约束人生,用他的言行激励人生。他举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旗,指引中国——这个天朝圣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步步前行,他成了封建社会的精神图腾,成了中华文化的代表。然而,近代中国在遭遇到耻辱之后,却将他推向万恶的深渊:有了他,我们没有民主;有了他,我们没有科学。他是中国落后挨打的始作俑者!新文化运动,是近代思潮的开端,却以全面反对孔子这样极端的方式出现,不能不让人惊愕。可能是强烈的自尊心和长期的耻辱感,汇集在一起,才促成了大家当时的偏执。从敬畏、崇拜、偶像到憎恨、嘲讽、口水,我们把“孔子”两个字反反复复的写,写的来失去了他本身的精髓与意义。我们灌注了太多激进的情感在他身上,任由他接不接受。或许只有像孔子,也唯有孔子,才能配得上这些歌颂与磨难,我们对不起他,他太伟大了!我们应该摒弃这些附加的历史观点,去找寻本身的孔子:自信、好学、不苟、怀德、胸襟坦荡、不惑不惧不忧、不怕贫穷、坚持理想、依义而行、成人之美、和而不同……这些才是值得我珍藏和学习的。在育人方面,特别注重道德人格的培养,孔子相信:一个人必须先把内心的生活调理好,然后才对社会有贡献;一个人必须先把自己成为道德的生命,道德的存在,才足以消融旧观念,创造新文化。孔子这样耐心且很有目的性的育人方法,应该成为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当今教育同样应该注重道德的培养,一个人的人格尚不健全,

他何以成才?孔子开创因材施教的先例,现在要每个老师做到这一点实在太困难,学生多、老师少、教室少,我们就在那一套固定的教育模式下,死死轮回,在一片痛骂之后,却发现问题很难改变,这就是中国的现状。中国教育的问题太多,估计要等到人口减下去再说。本书中说孔子先于老子,这与我初一的历史知识相悖。我略感此书对道家有些地方的说明不够详细,但不妨碍我们的思考。老子最大的思想特征:正言若反!诸如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这种思想也成了道家的主流、玄学的主体。老子追求自然,主张道法自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皆有自己的属性和规律,都遵循自然的法则,这可以得出老子退出社会、隐居避难的仕途态度。这与儒家的积极入世完全不同,这两种思想深深的影响封建社会的读书人,他们挑灯夜战、十年寒窗,只为一朝金榜题名,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然而在目睹官场的黑暗和碰壁之后,长袖一摆,高傲的走向山林,种田写诗,无拘无束。这种融于自然的精神很是逍遥自在,但我总感觉有时他们还是略显清苦与寂寞,不知这种猜测是否正确?当然,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老子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思想。无为而治,没有争斗,大家和睦相处,社会安宁,稳定进步,这也是我们现在力图构建的社会模板,我不得不为老子两千多年前的远见折服。

比起老子、孔子,我更欣赏庄子。他的智慧,他的辩论才能,他对事物的细微观察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我虽然赞同儒家对理性的思考,人性的反思,人格的提升,人生的觉悟;但也时常被庄子的逍遥所吸引,幻想有一天,我也会静钓于濮水之上,锄豆于南山

之下。一生一世一壶酒,留醉窗前送月走。一个人,不寂寞,孤独的守着自己的理想,静静地思考自己的生命、享受生命。轻轻的闭眼,呼吸、吐纳;慢慢的睁眼,微笑、转身!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我们被庄子在世俗中仍保持一颗纯洁的心而感动,为自己无法挣脱而苦恼。庄子就像那一颗孤独的树,那一颗孤独的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这是我们一种无法企及的妩媚。时至今日,我还是很难真正读懂他的心境,是豁达、逍遥?还是寂寞的极限?罢了、算了,这些东西是强求不得的,或许有一天,我会突然觉悟,自己成了一棵树,守在月亮的脚下,瞑目!

汉以后,道教的兴起以及佛教的流入,都对儒学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释、儒、道三者却整体的融合在一起,相互尊敬、相互促进,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兼容性与博大。相比于道士,我更佩服那些执着的苦行僧,他们为着自己的信念与理想,靠着自己的坚强与毅力,向着成佛、普度众生前进。累了,依着树,闭目打坐;饿了,讨点残羹剩饭,一直往前走,风雨无阻。穿过风,穿过雨,或许你的梦想会破灭,但带着你心中的理想前进,你永远不会独行。这些人极富钻研精神,且治学严谨,口才过人,心存慈悲。他们让佛学在中华大地上万丈光芒,历史也给了他们隆重的一笔。我虽不懂佛,但看到那些苦苦求佛的人,一改从前认为他们只知吃斋、敲木鱼、数佛珠的苍白形象,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一身敝衣、执仗天涯的背影;一双坚毅的眼神!可能突然有一天,心血来潮,我会去翻一翻那一本本艰深、晦涩的佛经,枯坐在昏黄的灯光下,一页又是一页,一本又是一本,裹着自己

的人生回忆,一起消化、顿化、幻化。

这的确是两本好书,深读其中,赞叹、折服、惊讶、疑惑、感慨、遗憾、彷徨、憎恨、不解、唏嘘……每翻一页,思想就会激起一层波澜,应和着他们的思想一起起伏。书合上了,却难以平静。读完厚厚的两本,完成了一次思想的旅程,有些累了。

第9篇:《管理思想的演变》读后感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是近几年引进的比较成功的全面系统介绍国外管理思想演变的一本著作。作者丹尼尔·A·雷恩博士是这方面的权威,曾任俄克拉何马大学哈里·巴斯企业史文献收藏馆馆长。他还担任过美国南方管理协会主席和管理学院管理史研究部主任,并曾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执教。鉴于管理思想从林里长期以来龙蛇混杂的局面,作者以自己多年的管理从教及学术研究经验,对从古至今的管理思想进行了梳理总结。该书的问世,在当今管理学书籍市场各类良莠不齐的理论著作泛滥的情形下,历经时间的洗炼,已成为深受各类读者喜爱的管理思想领域的权威著作。

作者在对管理思想从早期到现代的总结整理中,首先对每一时代的管理思想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进行了简要说明。并且本书从开始到结束,都始终以这一综合背景为平台来探讨各类文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价值影响力下的管理理论,此外,对人性特点的在不同时代的挖掘及演进的关注,也直接影响着各个时代的管理学家对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认识。

综观全书,我们能认识到,管理活动最初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在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人们狩猎采集食物的生活过程中就已经有了集体合作。保存至今的古代宏大建筑和劳动分工情况下制作出来的精美的工艺品也表明了早在数千年前古人就已经掌握了丰富的管理技能。至工业革命,大萧条,二次大战,及新一轮经济腾飞再至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下的知识经济,随着整个社会中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关注,对人和组织关系的深入研究,管理学理论也相应发生着以下演变:早期带有蒙昧和残酷色调的关注利润而忽视人的个体的地位理论学说;到工业革命后的关注员工技能、员工效率以及工人罢工冲击下劳资双方关系的改善;到重视非生产性因素,关注人性的心理及情感需要(当然,这种转变的深层前提仍然是资本方为了企业的利润的提高);到对管理的一般理论的提出和总结;到关注个人与组织的和谐关系为主,根据各自的特质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形成一种适合外部环境的组织文化;再到随着其他学科的引入,计量、统筹学直至计

算机技术的采用,技术手段的提高越来越不是问题,而是整个管理过程中人际关系的整合,员工思想和学习能力的开发,以及管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有序化、可衡量性及可预测性。

从今日管理学学习者的角度去直观管理学,管理必然包括个人、组织、管理过程和方法。本书的贡献就在于作者对管理学对这几大因素在上百年来从简单到复杂,从直观经验到科学实践和系统总结的演进进行了简明易懂的概括和说明。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早期提出的理论相较于今天就不再有适用性,管理学的进步本质上是对人性研究和人性管理方法研究的进步,而人性特点的最大特征就是稳定性,昨天的某些管理理论今日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可供我们借鉴和用来进行思想碰撞,以产生新的灵感。下面,具体的说一些在我读完该书后,对作者所描述的一些管理大师的思想的认识:

泰罗:美国《财富》杂志编辑汤姆.A.斯图尔特在1997年说:泰罗主义的精华不只是苦干,不断重复的和狭窄的工作种类。这个人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极力主张管理工作不仅要使用鞭子,更要运用知识;承担复杂的工作,应用智慧,找出能更简单、更快捷、更出色地完成它的方法。抛弃泰罗是很时髦的事,但更重要的是,要记住科学管理不仅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上,而且在保护劳动者的尊严上都是一个很大的飞跃。仔细阅读泰罗的著作,你就会发现,片面的理解泰罗的管理方法,而认为只是加重了工人的工作强度是不公平的。因为泰罗的也许看上去有些苛刻的要求还同样放置于资本方身上,这其实是泰罗要求劳资双方一种全新理念的确立。在他那个时代普及这种理念是不现实的,但其影响力却非常深远,直至今天大多数企业仍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及人际关系调整的基本前提。

马克斯.韦伯:他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韦伯认为这是对个人进行强制控制的最合理手段,是达到目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形式,而且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组织。他的这一套思想体现在其著作《社会和经济理论之中》。韦伯的影响就在于在他跳出了其他管理学者仅是关注个人的能动性,而使人们更深入的了

解了组织的作用和提供了一种更新的研究视角。

梅奥:20年代末产生了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大危机,在美国,罗斯福政府从宏观上对经济实施管制,管理学者们则开始从微观上研究硬件以外的造成企业效率下降的影响因素。以梅奥为首的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与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的霍桑实验(1924-1932),得出结论——职工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存在“霍桑效应”等。这引起了管理学者对人的行为的兴趣,从而促进了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该理论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与组织行为,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效果)的影响作用。行为科学理论在这一时期颇为盛行,该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到今天依然非常著名的理论成果包括:

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即人的需求分为生理的需求、安定或安全的需求、社交和爱情的需求、自尊与受人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等五个层次,当某一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该需求就不再具有激励作用。在任何时候,主管人员都必须随机制宜地对待人们的各种需求。

2.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把影响人员行为绩效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前者指得到后则没有不满,得不到则产生不满的因素,后者指得到后则感到满意,得不到则没有不满的因素。主管人员必须抓住能促使职工满意的因素。

彼得.德鲁克:彼得.德鲁克是一位著作颇丰的管理学大师,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认为使组织避免失败的关键在于其创新精神,即发现新的或更好的产品,为新旧产品发现新的消费者或用途,用更具竞争力的方式生产、定价、分销产品或服务。德鲁克最先发表了组织目标这一概念并创造了“目标管理”(MBO)这一词汇。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工作是以完成达到企业目标的任务为基础,管理者应该受他所要完成的目标的指挥和控制,而不是受制于老板。目标管理将取代驱使管理,控制应该是自我控制而不是来自上级的控制。针对当时学

院派研究盛行的情况,他和他的学生提出管理要尤其重视实践,这对当时整个学术界摆脱合理化都起到了提醒的作用。

在回顾了管理思想的过去后,在本书的最后,雷恩博士根据当今社会形势的变化预测了未来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从管理的一般理论而言,计划进一步发展为战略管理,人事调配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控制则成为各种活动的循环过程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而个人价值要求目标的内在化同组织以控制手段取代控制目标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而其对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的管理思想的判定归类标准则依然是贯穿于整书的人性假设的变化和经济、社会政治价值动力影响。

上一篇:社团活动的通知下一篇:群文阅读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