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思想汇报+二

2024-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入党思想汇报+二

入党思想汇报+二 篇1

思想汇报

------对入党动机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感想

学过历史的人都应该了解中国的近代史.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逐渐发展壮大,最终带领伟大的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最终建设了新中国,最终完成了革命任务。

入党动机就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每个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在向党组织提出申请时,都面对一个为什么加入党组织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入党动机。入党动机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他能否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因此端正入党动机, 弘扬正确的共产主义价值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党的队伍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客观要求。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人的思想总是走在行动的前头,也就是思想指导人的行动.如果一个不具备正确入党动机的人加入了党组织, 必然会带来党在组织上的不纯,会影响党宗旨的贯彻,影响党的先进性.有些人在组织上入了党,在思想上却没有入党,看见别人都积极的申请入党自己也跟风提出申请,完全没有认真考虑过自己为什么要入党,没有真正从思想上提升自己,盲目跟风.像这样的没有认清自己人生目标是否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是做不好党建工作的.因此,申请入党必须首先端正入党动机.只要有了正确的入党动机这种内在力量,就能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按照先进共产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摆正党和人民的利益同个人利益关系,逐步培养和树立起不怕吃苦,甘愿吃亏,无私奉献的人生价值观,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时常在思考,人这一生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我该做点什么来让这有限的人生有意义.上了大学,大一的时候当了班长,开始了我为人民服务的生涯,我感觉自己做了有意义的事.大二大三,担任公寓学生会干部期间,认真组织好每一次院级活动,积极配合院部老师工作.如此种种,我意识到,人生最大的价值就是献身人民群众事业.端正了入党动机自然会要求自己上进.要求上进的青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是党解决自身矛盾和问题、加强党自身建设的法宝。不可否认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样也是不断提高自身思想品德素质的利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可避免的要范一些错误,对于这些错误我们要本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态度来对待。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一步推荐,或多或少会有党员面临思想素质再提高的问题,只有利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在新形势下端正自己的品行,真真正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作为有志向的大学生,也可以借助这个法宝,及时对自我总结,发现。只有不断否定自我,才能达到不断的肯定。

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

蔡伟

入党思想汇报+二 篇2

一、当前大学生思想上入党存在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指出:“有许多党员, 在组织上入了党, 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 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 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 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 什么是共产主义, 什么是党。”[3]一些大学生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 这只表明他们基本具备了党员条件, 并不意味着思想上已入党, 他们思想上原有的一些不符合党性要求的, 与党章要求不相符的东西不会因为入党而自然消失。当前大学生思想上入党存在以下问题。

(一) 部分大学生入党动机模糊, 没有把思想上入党作为自己政治上的毕生追求, 入党后出现“船到码头、车到站”, “入党前拼命干, 入党后松一半”的现象。

(二) 党员意识淡薄。在一些大学生党员身上出现理想信念不坚定、纪律涣散、宗旨意识淡薄等现象。

(三) 作用发挥不明显, 没有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不能自觉做到为党旗增辉添彩。

(四) 放松了对自己的思想改造, 缺乏加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 缺乏党员应有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精神懈怠。

(五) 政治学习的自觉性, 主动性不强。

没有认真履行加强政治学习等八项义务, 政治学习没有养成习惯, 没有融入个人生活中。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 高校党务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亟须加强。

由于高校扩招, 因此大学生党员数量明显增加, 一些高校存在专职党务工作人员人手不够的问题。辅导员工作事务繁忙, 忙于应付各种日常琐事, 不能很好地顾及兼任的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大多数辅导员比较年轻, 不仅缺乏经验, 而且缺乏从事党务工作所必需的业务素质, 不善于正确引导学生端正入党动机, 不能很好地完成发展党员工作。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要求“党组织应当指定一至两名正式党员作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现实中有的培养联系人在怎么培养、如何考察上存在理论上不懂、实践上不会的问题。有的入党介绍人不对发展对象进行综合评定就在入党志愿书上签字。

(二) 发展党员标准把关不严。

有的高校党组织没有高度重视政治标准, 而只简单地看学习成绩, 把学习成绩作为发展党员的主要条件;有的因为升学、毕业、就业等, 搞突击发展, 放松了对标准的把关;有的满足于走程序, 缺乏对思想政治素质、实际表现的深入考察和了解;有的没有做到守土有责, 甚至拿原则做交易, 拿“入党”送人情, 搞“人情”党员, 人为降低门槛。

(三) 发展党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思想上入党教育缺乏创新, 缺乏务实管用的方法和载体。单向单纯地灌输, 没有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思想上入党教育的内容, 方法未能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教育的针对性, 实效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教育内容与效果相脱节。

(四) 理想信念教育需进一步加强。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些迷惑性大的错误观念对大学生党员产生了一定影响。崇高信仰、坚定信念不会自发产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上入党教育的着力点

基于此, 笔者认为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上入党教育应抓好以下着力点。

(一) 发展党员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是衡量一个人能否入党的第一标准。发展党员要着重看发展对象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行, 是否自觉为党的纲领而努力奋斗, 是否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应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防止把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入党的主要条件。

(二) 突出理想信念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4]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 学习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作风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学习,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不断筑牢理想信念。不能以探索新方法为借口过度使用趣味性、娱乐性的教育方式, 冲淡或代替思想性、政治性的教育。

(三) 加强培养联系人、入党介绍人、党小组长、学生党支部书记以及组织员队伍建设。

《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规定:“对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 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 支部委员会讨论同意并报上级党委备案后, 可列为发展对象。”“发展对象应当有两名正式党员作入党介绍人。入党介绍人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 也可由党组织指定。”[5]以四年制本科学生为例, 绝大多数班级大二上学期才有预备党员, 大三上学期快结束时才有正式党员, 这些正式党员做培养联系人一年后就毕业了而不能接着做入党介绍人。因此, 培养联系人、入党介绍人由老师担任有利于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发展党员工作政策性强、程序规范, 需要经过专门的教育培训。学生党员受在校学习年限的限制, 担任支部书记时间一般较短、工作稳定性差, 导致业务不够熟练。而教师党员担任学生支部书记可以完整担任一届以上支部书记, 有利于工作的延续。高校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 选拔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的党员老师担任辅导员, 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拓宽用人渠道, 将一些党性强的专业课教师吸收到学生党建工作中。聘请政治素质高的离退休老党员担任兼职组织员, 发挥他们在个人阅历、党性修养方面的优势。

加强培养联系人、入党介绍人、党小组长、学生党支部书记, 以及组织员队伍建设, 高校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平台, 在学历提升、学习培训、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

(四) 严格发展党员程序。

严格发展党员程序, 是对党员标准的层层把关, 是发展党员的多重“体检”。发展党员的每一项程序都意蕴丰富, 都是对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考察和教育。一处弛则百处懈, 从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到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 从确定发展对象, 到对发展对象的审查, 从预备党员的接收, 到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 党组织都要按照程序严格把关。从支部到党委, 从培养联系人、入党介绍人到组织员, 人人负起责任, 层层严格把关, 维护发展党员工作的严肃性。切实做到发展环节一环不缺, 严守程序一步不错, 节节发力, 环环作为, 充分发挥程序的把关和择优功能。

(五) 增强党员意识, 发挥党员作用。

思想上入党不仅是个理论问题, 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通过佩戴党徽、党员床位, 党员先锋岗等形式, 增强党员意识, 亮明党员身份, 时刻提醒大学生党员严格要求自己, 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给入党积极分子交任务、压担子, 为党员“设岗定责”, 使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有发挥作用的舞台。采取“先上岗、后入党”等办法, 使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增强能力、锤炼意志、经受考验。开展学生党员承诺践诺、志愿服务活动, 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 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为学生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经常深入到同学中听取意见, 反映群众心声, 搞好同学间的团结。

社会实践是个大熔炉, 有利于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实践中经受锻炼, 接受考验, 锤炼党性, 增长才干。引导大学生党员牢固树立党员意识, 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服务同学、服务社会, 发挥党员作用, 做到为党旗增辉添彩。做到平常时刻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

四、加强大学生思想上入党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 开展“七个一”学习教育活动。

为把思想上入党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探索政治学习生活化的途径, 我们开展了“七个一”学习教育活动。以“七个一”的形式, 对大学生提出定时定量的学习要求, 引导学生一天要关注一次中央台或者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新闻;一周要阅读一次党报党刊;一月要通过阅读《永远的丰碑》等方式学习一次以上先进人物事迹;一月要收看一次以上红色主旋律影视;一月要听学一次以上体现共产党人精神风貌的歌曲;一月要向党组织做一次思想汇报;一月要通过学雷锋等方式做一次以上好人好事。

“七个一”学习教育活动唱响主旋律, 打好主动仗, 传递正能量。关注中央台或者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新闻旨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阅读党报党刊旨在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学习先进人物事迹旨在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收看红色主旋律影视和听学体现共产党人精神风貌的歌曲旨在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七个一”学习教育活动突出红色, 营造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自觉学习红色文化、争做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员的浓厚氛围。红色文化深入学生党员的日常生活, 红色基因深入学生党员的骨髓, 增强了学生党员的党性, 提高了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弘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与集中性教育活动相比, “七个一”教育活动是一个常态化活动, 贯穿大学四年, 持续给力, 初步探索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新途径, 激发了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习惯。

(二) 低年级班级成立思想上入党小组。

高校很多班级到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末才具备成立党支部所必需的正式党员数量条件, 这给加强思想上入党教育带来困难。针对高校入党积极分子比较集中, 本着早选苗、早教育、早培养的原则, 我们进行载体创新, 探索在低年级班级成立思想上入党小组。低年级班级思想上入党小组成员以入党积极分子为主, 作为学校业余党校的延伸, 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思想上入党小组成员要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 每周围绕政治理论学习、形势政策教育、党性锻炼等方面开展一次活动。每次活动的主题由党支部研究确定或辅导员推荐, 发动受教育者寻找资料, 开展讨论和交流, 变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每次活动的时间长短根据业务课学习紧张程度进行调整, 量力而行, 可以相对固定在每周某一时间, 也可以在放学后让思想上入党小组成员留下进行活动。

班级成立思想上入党小组为众多积极要求入党的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平台。低年级班级成立思想上入党小组, 其成员到高年级时发展为党员, 形成了低年级班级思想上入党小组与高年级班级党支部的良好对接, 保持了思想上入党教育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摘要: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上入党教育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上入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阐述了加强大学生思想上入党教育的着力点: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严格发展党员程序:加强培养联系人、入党介绍人、党小组长、党支部书记、组织员队伍建设;增强党员意识, 发挥党员作用。最后介绍了两点实践经验:开展“七个一”学习教育活动;低年级班级成立思想上入党小组。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上入党,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09-9-27.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 (中发[2004]16号) .

[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4]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12-11-19.

入党思想汇报+二 篇3

关键词: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民本思想;人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D2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3-0039- 02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员干部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这要求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党。思想上入党,就是要求我们的党员真正从思想上增强党的意识,自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行为准则,积极投身党的事业并做出贡献。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上入党上存在的问题

(一)入党动机多元化,具有明显的功利和现实主义倾向

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得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面临着社会转型和由此而来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多样化的冲击,大学生入党的动机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入党主要是出于以下几种因素的考虑:(1)使自己更快进步,实现自身的价值;(2)当党员光荣,入了党个人和家庭都光彩;(3)周围的很多同学都提出了入党申请,我也要入党;(4)父母或老师要求自己入党;(5)比我差的人都入了党,我也要入党;(6)入党后,在推优、奖学金评定和推选干部上有帮助;(7)大学中党员发展快,不能错过机会;(8)入了党,有助于找个好工作,工作后容易受重用,提拔快;(9)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种崇高的追求。

从以上的诸多因素来看,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过分注重现实成份,对党的感情、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信仰以及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热情较为欠缺,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对党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形成理性认识,较注重组织上入党,而不太注重从思想上入党,入党动机中存在着强烈的现实主义和功利性倾向。

(二)入党前后的矛盾性表现,先进性体现不够

党员发展有一套相对完整、完善的制度和流程,大学生为了争取入党,会主动递交入党申请书和思想汇报,并积极参加院系和学校党校的培训,在老师和同学面前积极表现自己,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但是一旦入党之后,就觉得自己已经达到目标了,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学习不那么认真了,活动参与得少了,工作的积极性也随之下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渐渐淡漠“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先进”成了后进。如有些毕业班党员,面临着毕业实习、找工作、出国、考研或写论文等的压力,往往忙于奔波自己的事情,对班集体关心得少了,对党的理论学习少了。

(三)部分学生党员存在价值观偏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入,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标准、社会文化都对我们年轻的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新时代的大学生更讲求独立自主、平等自由等精神理念,另一方面他们更崇尚个人价值与权利的实现,重索取轻付出,重个人轻集体。比如有的毕业班学生党员在面临去单位实习和组织生活发生冲突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他们很多人首先考虑的是,为了不让用人单位对他有不好的印象、为了不影响就业,就选择不参加组织生活而去实习。党员身上应该体现出的牺牲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再成为他们理所应当的追求,而更多的是要经过一番现实的考虑,经过值得与否的判断。

二、高校学生思想上入党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教育内容陈旧,脱离学生实际

党中央一直强调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高校各级党组织也十分重视对当前形势政策的分析,并及时指导党员学生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但是在具体的实际实施过程中,有些高校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内容存在“假、大、空”的现象,使得和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相脱离。无法达到思想教育的实效。如何系统有效、有针对性地组织教育内容,使学生党员能够明辨是非,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己的信仰和立场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高校党组织在对教育内容的组织安排上经常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聊,使教育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导致党员教育深入程度不够。

(二)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强吸引力

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形式一直以来都比较单一,学生党员对此的普遍反映是,支部生活内容枯燥、形式单一,或是大家坐在一起学习或讨论某某文件,或是听报告,让人提不起兴趣,感觉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单纯的灌输,缺乏吸引力,势必导致学生对组织生活的热情和投入不够,影响学习的效果,甚至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三)教育队伍不完善,缺乏理论和实践经验

由于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党员发展的数量明显增加,校区增多,当前高校普遍存在专职党务人员人手不够的问题。很多高校院系都是由辅导员来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辅导员本身工作事务繁忙,忙于应付各种日常琐事,无暇很好地顾及学生党建这一块的发展。另外现在大多数辅导员都还较年轻,缺乏必要的业务素质和党性修养,缺少经验,理论水平不够,还无法真正胜任党员发展的工作。这势必导致不能有效的针对学生党员多种多样的思想状况进行分析和教育,无法正确引导学生在思想上端正入党动机,正确面对社会多种思潮、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四)党员发展制度上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高校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党员发展,遵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严把入党关,但是在新形势下工作中容易有盲区。比如,由于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及采取学分制,班级集体的观念相对弱化,组织结构松散,在课外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活动和互动相对较少,有的学生同寝室同学甚至都是其他班级的。于是在考察中,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良好,平时表现也不错,和班级同学关系也极为融洽,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被发展入党。但是在发展后却有其他班级同学反映该同学平时在寝室中很少打扫卫生,比较自私自利。

三、解决策略

(一)加强教育,营造氛围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各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因而必须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来指导学生端正入党动机、增强党性锻炼和修养。

1、坚持普遍教育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中要求入党的人数通常较多,这是一个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极好机会。加强所有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用应用的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教育学生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这主要是通过高校的“两课”来实现,让“两课”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同时加强对个别学生的分类指导,对申请入党的同学加强教育引导,争取让优秀的学生加入到党组织中来。形成以先进带后进的良好风气和育人氛围。

2、注重个人成才与入党目标的有机统一。成才与入党目标的一致和统一性,应成为高校各级党组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生入党动机中存在现实主义倾向并不是一件坏事,重要的是要把他们入党的目标和鼓励学生成长成才有机结合起来,让他们感受到入党是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在追求入党的过程中能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自身的价值也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健全制度,完善体系

创新和完善制度,用制度来保障党员发展。面对高校后勤社会化和学分制所带来的挑战,以及出现的“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的新现象,在发展党员的时候,要将学生党员在社区、班级和寝室的表现充分纳入考察范围,不让任何一个成为其工作的盲点。针对党员发展前和发展后表现的不一致,对于正式党员,也要建立起目标明确、考察内容全面、评价指标完善的党员综合表现评价考察体系,使学生党员能鞭策自己,在入党后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言行和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健全学生的自评、他评和互评的体系建设,构建三位一体的学生评价体系。同时要加强班级的党建体系,做到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党建体系和制度。

(三)健全队伍,提高素质

管理队伍中党务人员的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训,是提高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目前高校党建工作中,辅导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具体的实施中要不断完善和建立党员管理干部队伍,完善队伍的结构,如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真正建立专兼职相结合,老中青相匹配的干部管理队伍。

(四)加强锻炼,总结反思

有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有了对党的理论认识还不够,必须要通过社会实践,才能真正贯彻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才是学生党员成才的重要途径。理论知识的升华必须借助实践,党性的锻炼也必须依靠实践,通过对理论的践行,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高校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的实践锻炼,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平台和条件,引导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践锻炼能力,通过实践找出身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通过实践真正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如参与高校的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参与民工小学的义务家教,与困难学生结对子,争当特奥会志愿者等等。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素质。

总之,对于新形势下的高校党建中学生入党的思想问题,我们要给与高度的重视,不断地结合新情况新问题来进行探索,在保证学生党员发展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党员的质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培元主编.回应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探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徐豫龙主编.高校党建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沈明达编著.党建长效机制实务手册[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二) 篇4

大学生入党思想汇报范文

敬爱的党组织:

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课堂上,我还记得老师曾给我们讲授了“中国***的组织原则和中国***的纪律”这一讲。之前的我对党的组织原则不甚了解,通过韩君华老师的讲授,一下子让我醍醐灌顶。

任何组织团体必然有它自身的系统的组织原则,我党也毫不例外。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在领导人民争取解放的革命实践进程中产生的,同时又伴随着党的建设和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运用于国家政权并作为国家政权的根本原则,是作为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重要指导原则。经历了四代领导集体。分别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探索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制度;第二代领导集体***,首创了“核心”的新思想,;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把“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作为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的基本制度,把坚持民主集中制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第四代领导集体***“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民主和集中的关系,辩证统一,有机结合才达到内在集中和外在的统一。正如拉马车,有进才有退,目标确定之后,达到目标的方法至关重要,尤其在市场竞争的年代,以成败论英雄,所以必须考虑效率问题,否则耽误时间,丧失机遇,必然达不到预期目的。南辕北辙就是这方面典型的失败例子。而省时、省力、高效、合理的方法是取得事业成功的法宝,是取得接近目标的最短距离,必然事半功倍,人皆乐为。党在行使的过程中,更要将目标和方向有机结合,否则只能南辕北辙。党章中也有明确规定,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任何一个组织和部门都有其纪律。中国***有着严密的组织纪律。包括:日常行为中的纪律,组织建设上的纪律,和防腐防敗的纪律。中国***党员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组织纪律,把它当***生生活的准绳。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人民服务,特别是在组织上始终保持,拥护党的领导,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先进性。如果这一制度动摇,则民主得不到伸张,人民积极性下降,造成党内同志的涣散。甚至整个党将会贪腐,就会没有凝聚力。就会无法面对突发性的问题,就会失去人民的信任。从历史和经验来看,苏联的挫折给了我们经验教训,国内的十年***给全国人民上了生动的一课。结合这些血与泪的教训,在这样一个国际竞争如此强烈,社会形势变化如风云般变化的时代里,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坚持。反对贪腐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如果贪腐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只有坚持清除党内贪腐分子,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使我们党始终成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成为人民真正的当家人。

课堂上,老师给我们推荐了梁晓声的《年轮》和余华的《活着》。课后读完后,深有感触。其中《年轮》中,主人公们在少年时期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青年时期经历了上山下乡,人到中年又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大潮……他们的经历见证了共和国的创业与发展。

三年自然灾害,使他们过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艰辛;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使他们过早地成熟起来;上山下乡艰苦的生活,使他们迷茫无奈;当改革开放的大潮袭来时,他们青春已逝,年华不再,剩下的只是一张张布满了皱纹与愁容的脸庞……他们有中国传统的家庭亲情,又有比亲情更高、为朋友义不容辞的友情,还有阴差阳错、充满了悲剧色彩的爱情。当改革大潮席卷大地的时候,他们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但是,他们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鲜血谱写着一代人辉煌壮丽的人生,刻画出共和国同龄人的年轮。

而现代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利益化,金钱化了,友情这永恒的财富反而被没有温度的金钱所取代,更有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其实,串联各类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他们才是人际关系中的纽带,物质化只会让我们人与人之间更加的冷漠和丧失本性。但我相信的是无论历史的年轮滚多久,碾多少年,在压碎我们身体的同时,也会碾出每个时代特有的真情,物质腐朽,精神永存。

入党思想汇报+二 篇5

敬爱的党组织:

您好!

近日,安徽省六安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今年党建工作的龙头任务,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从严从实推动入党积极分子学习教育扎实开展。

精心调研谋划。六安市委常委会专题学习中央《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结合实际研究贯彻措施。市委组织部开展“两学一做”专题调研,分组深入乡镇、村、社区、非公企业、机关、学校等召开由不类型党员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同时,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筹备组,提前做好请示、汇报和相关准备工作,确保省委部署后市里立即启动。

超前部署安排。结合全市组织部长会议,专门就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行部署、提出要求。出台《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建设的意见(试行)》,部署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建强党组织,理顺隶属关系,打好组织基础。全面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开展 “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双找”)活动,摸清党员底数,建立管理台账,清除“隐性党员”和“口袋党员”。依托市在外人才协会,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外出党员相对集中地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并做好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确保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

广泛宣传动员。在《皖西日报》、《六安党建》和六安先锋网等设置专栏,并依托电视、网络、报刊、手机短信和微信易信等,集中宣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相关情况,反映组织动态,提前预热,营造氛围。全面开展“弘扬红色精神、践行核心价值观”和“老区精神学习宣传月”活动,强化全体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结合“送理论下基层”等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宣传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有关要求,增强基层党员、干部参与学习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入党思想汇报+二 篇6

首先,我们要明确入党目的。一名党员,一定要做到为他人、为人民、为祖国无私奉献的品质,同时,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定要注重自己入党动机,而不是因为权力、地位、金钱而要求入党。我们要在思想上入党然后在组织上入党,全面要求自己。

其次,勤于实践。因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标准,注重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勤于实践才能使我们所学的理论不至于过于空洞,通过实践来指导自己成长,指导自己走上一条光明之路,才能在党的先进思想的指导下取得更大的进步。

再次,要树立正确价值观。作为一名大学生,加强自身的价值观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自己超健康的方向发展,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把服务于人民当做首要任务。

最后,要全心全意,诚心诚意甘愿付出、无私奉献党校的学习已经告一段落了,但是我们对党的理论和思想的学习却是一生的事业。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并在正确的入党动机下,在思想上提前入党,把有限的人生投入到无限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去!

入党思想汇报+二 篇7

关键词:入党动机,引导机制,实证研究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队伍中的先进代表, 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党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为准确了解我校大学生入党动机现状, 本调研组面向管理学院全部在校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进行了入党动机调研, 所采集到的数据覆盖面广、代表性强、内容丰富。本调研通过深入对比的方式, 详细分析了大学生入党动机的现状, 并提出建立大学生思想引导机制, 以期为提高党员质量, 开展后续相关研究, 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调研概述

对于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而言, 其入党动机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党员的行为方式和影响力。因此, 大学生入党动机和思想引导机制的研究是目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问题和核心问题。本调研在对我校管理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实证调查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入党动机的现状。

1.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本次调研以浙江中医药大学管

理学院全部在校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为样本, 开展《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调研》, 共涉及18个问题。该调研以组织实施为主体, 以班级成建制的形式进行, 以教室和宿舍为群体调查地点, 调研对象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普遍性。问卷共发放调研问卷265份, 收回265份, 其中有效问卷为254份, 有效回收率为95.8%。

2. 调研结果与分析。

调查发现, 我院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主流是积极的, 但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呈现出功利性、实用性等特点。本调研将我院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1) 大学生入党动机主流端正。对“你为什么入党” (多选题) 这个问题, 32.8%的学生回答“直觉上觉得入党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 是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坚实一步”。24%的同学觉得“入党是一种荣誉, 这可以让自己在政治上镀金, 可以增光添彩”。对于“目前社会上表现出来的注重追求功名和个人利益的社会风气, 你的想法是什么”这个问题, 78.8%的同学“反对”并认为应当“加强引导”。可见, 大部分入党积极分子的入党动机是端正的, 抵触目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 认为应该充分发挥社会正能量。 (2) 入党动机呈现功利性、实用性倾向。对“你认为大学生入党的主要动机是什么”这个问题, 47.8%的同学认为“注重考虑现实利益, 有利于以后找工作和升迁”。对“当前有大学生把入党作为自己以后获取个人好处的一个砝码, 你认为这样的想法普遍吗”这个问题, 56%的同学认为“普遍”。对“你认为拥有党员身份对你在校的评奖评优是否存在影响”这个问题, 43.6%的同学认为“影响较大”。可见在校大学生认为入党对个人发展及评优评奖影响较大, 把入党作为增强未来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砝码, 入党动机呈现出较强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3) 对周围大学生党员总体评价不高。对“你认为周围大学生党员为同学服务的情况”这个问题, 45.5%的同学认为“与同学们的交流少, 服务比较被动”;对“您认为当前学生党员思想上存在哪些不足” (多选) 这个问题, 37%的同学认为没有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缺乏奉献意识;24.5%的同学认为政治理论学习不够, 政策水平较差。可见部分同学对周围大学生党员的认可度不够高, 这也和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缺乏奉献意识有关。

二、构建大学生入党动机思想引导机制的必要性

1. 由动机的内在性决定。

入党动机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 是激励和产生入党行动的精神力量。正确的入党动机激发人们正确的争取入党行为, 鼓励人们为实现党的最终奋斗目标而奋斗,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从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增强党的战斗力。因此, 高校党组织应切实加强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 把端正入党动机作为对申请入党学生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把考察要求入党学生的动机、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措施。

2. 由动机的可塑性决定。

人的思想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化, 良好的环境能够促进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同时, 人的思想具有可传递性, 一个人经常接受良好的思想影响, 就容易形成正确的思想。因此, 正确的引导和良好环境的营造能够促使大学生端正自己的态度, 形成正确的入党动机。如何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高素质大学生党员, 使他们在新形势下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 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从而为壮大党和实现党的理想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是摆在高校党组织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如何, 将影响祖国的前途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同时, 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对大学生自身也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 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 伴随着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发展, 大部分学生都将入党作为找到理想工作的砝码。将入党与个人发展目的相联系, 在大学生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三、构建大学生思想引导机制

1. 理论教育机制。

大学生对共产主义、对党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学校理论知识的教育。“两课”、党课仍然是大学生获取党的知识的主渠道, 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理论教育的过程中, 要始终尊重学生在教育交往中的“主体间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理论教育中要创新思路, 开拓路径, 构建新模式, 建立全方位的理论教育引导模式, 使其成为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功能的庞大系统。

2. 实践学习机制。

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中, 应该坚持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及各种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实践加深对党的认识进而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逐步养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在实践中不断端正入党动机的目的。党支部要积极探索考察、培养学生党员的新模式, 创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平台, 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 不断提高对党的新认识。

3. 思辨自省机制。

这是实现情感领域责任意识目标体系的途径, 主要通过高校党校组织的讨论和讲座完成。应该积极探索和运用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育方法, 努力使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做到“晓之以理”、“辅之以形”、“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还应该根据大学生接受信息途径发生的新变化, 搭建好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 充分发挥网络的“导航”作用, 努力把高校校园网建设成为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发展平台。

4. 导师引导机制。

在对大学生思想引导的过程中, 遴选优秀的青年教师担任大学生党支部的导师, 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想、专业、心理等方面进行引导尤为重要。尽管相对于老教师, 青年教师在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教学经验的丰富上处于劣势, 但青年教师有充沛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大学生党员思想引导中去, 更重要的是他们思维活跃。与大学生党员年龄差距较小, 更容易掌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和心理特点, 更容易与大学生党员沟通交流, 因此。他们担任大学生党支部的导师, 将有利于大学生党员思想引导工作的深入开展。

5. 四级联动机制。

充分建立起社会、学校、家庭、企业的四级联动机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 要求家长引导子女首先从思想上入党。学校党支部与所在地社区党支部开展形式多样的支部共建活动, 让社区群众在支部活动中考察入党积极分子。联合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定期到相关单位走访, 听取实习单位对学生党员的在岗评价, 收集学生党员“关于该生在实习期间表现的鉴定”, 作为考核党员的重要依据。

6. 长效教育机制。

党员教育要从入党积极分子开始, 其发展为党员之后仍要继续教育, 坚持党员的长效教育机制。大学生党员年纪小, 党龄短, 思想稳定性不足, 入党后必须继续接受党的教育。高校党建工作要继续重视大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 严格党内纪律, 经常组织党员进行自我剖析和总结, 通过组织的再教育, 再考察, 树立大学生的党员责任意识, 增强其时代使命感, 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使大学生党员由思想上入党真正转变为行动上入党, 在广大学生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成为普通大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榜样。

参考文献

[1]朱志梅, 陈培玲.大学生入党动机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0) .

[2]周磊, 吴绵超.论大学生入党动机引导机制的构建[J].福建论坛, 2011, (10) .

[3]青年教师对大学生党员思想引导工作的机制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17) .

论卢梭的自然主义美学思想(二) 篇8

关键词:卢梭;自爱心;怜悯心;“能”;种

卢梭激进的哲学思想与其悲惨的流浪生活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自幼的悲惨流浪经历使得他比其同时代的人更加能够理解下层平民的苦难,上流社会的虚伪奢靡与其所经历的悲惨的底层生活相比显得分外刺眼。因此,他倡导“回归自然”,在《论科学与艺术》中提出"返回自然"的口号,为远古的“自然状态”振臂呐喊。并在《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为他“回归自然”的观点进一步充分展开,开创性的提出人类社会不平等的三个阶段私有财产、国家机器以及专制暴君的出现。得以补充发展的“自然观”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力,他所倡导的“回归”并非社会的倒退,而是呼吁用自然状态的美好事物唤醒被现实所蒙蔽的人们,从而建立自由平等的文明。在他的以《論人类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为中心的一系列自然主义论调为其自然主义美学思想提供了思考原点,致使自然主义美学思想闪烁出耀眼的光芒。

1 “能”:理性的漫长开辟

本能推动的原动力自爱心是有力的,其对个体生命幸福的关怀是如射线般单向持续的,因此而缺乏变化甚至固执。精神在如此绝对而单一的力量推动下将永远无法繁荣。“能”为精神的扩张及衍生注入最活跃的因子。

“能”使精神在沿着个体生命保存的单行线上乏味地延续过程中,不断地有将这条单行线拓宽的可能性。在精神的语境下,“能”在前理性状态下只是一股盲目的力量,“能”的存在最终导致理性启蒙精神,导致精神向意识僭越,而后在理性返回下,“能”自身僭越为自由,而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前理性的精神状态下,精神的内容物是“没有意义”的感觉表象,绝对存在的“能”的一切魔力在于它发生的偶然性以及反馈至自爱心的偶然性。陨石坠落引起的“天火”将动物烧死,烧熟的动物尸体与其生存时的样貌已毫无对照,第一个走近它并尝试将它这种既不同于树上有鲜艳颜色的果实也不同于可以奔跑移动的动物的存在放入嘴中的原始人,是偶然地被“能”击中了。这样一次概率极其微小的偶然事件会以更好的口感感知强烈地反馈至自爱心而以感觉记忆被个体保存。很不幸地,如此重要的体验可能会随着个体的死亡而消失。但漫长的时间将带来一次又一次上述体验发生的可能性,最终使得另外一位幸运的原始人“能”将其体验交流于同类。同样过程随着获得模糊体验的个体不断死亡可能再次消失。但事实是人们最终在漫长的时间流淌中,流传了熟食的体验并最终学会了驾驭火种。从偶然模糊地感觉到简单的理性知识的掌握,“能”的偶然作用是一个又一个关键的节点。“能”的击中与本能的反馈缓慢而随机地积累了最原始的理性知识,简单的理性知识再在最初依靠基于反馈的反射机制中被固化而缓慢地将盲目的“能”归置于自身的控制下。

理性之于“能”的控制,是“不能”的肯定。“能”与自由均是可能性的定义。“能”与“能不能”是盲目的;而自由的可能性获得了理性意义的合法性。参照幼儿的道德生活,由于道德理性的尚未确立,幼儿在具体的道德情景下的行为反应是盲目偶然的,是“能”与“能不能”随机。成人在道德理性的判断中,获得了与道德理性相悖的“不能”及“能”的肯定,而反应与道德理性相应的“不能”与“能”。“能”与“能不能”不再随机盲目,选择的理性参与使自由最终确立其合法的地位。

前文所述,“能”的存在与理性发生有历史范畴的区别,因此较之自由,更为古老原始的“能”,始终可以摆脱理性的驾驭从自由中退行而出,即绝对自由。

2 怜悯心:种的自爱

这种被卢梭本人描述为我们在看见有知觉的生物尤其是我们的同类死亡或遭受痛苦时产生的一种天然的厌恶之心会被方便直觉地认为是利他动机的原动力。因为这珍贵怜悯心的存在,卢梭得以反驳霍布斯认为人性邪恶、我们无休止地处于同其他同类斗争的“战争状态”的判断。应得到注意的是,在与卢梭假说的另一原始动力——自爱心的对比下,怜悯心所呈现的明显的强度变化。应当注意二者在并存之余强度差异的维度,自爱的欲望与爱他的倾向之间的强度差异程度是有可能大到将卢梭从与霍布斯的想法立场策反的。至少,怜悯心从来不曾表现出同自爱心同样强烈的精神能量级别可能蕴含着超越个体间意义的更多内容。

看看卢梭自己的描述,怜悯心发生于感知到同类的死亡或遭受痛苦之时,而将其升华至普遍地对他者生命或幸福的持续关怀必定是贸然的。面对他者的死亡与痛苦预设了一种我与他或她之间力量悬殊的境遇,那么,是否这种怜悯心产生于首先我对自身的生命状态持肯定判断进而同时因他或她境况的糟糕而产生的自信当中?既然我不曾在他或她的境况变得更糟之前生发任何与怜悯心相类似的原动力,那么怜悯心将必然与始终处于道德范畴的利他主义绝缘。

考虑卢梭所为怜悯心发生所界定的苛刻条件,我只是在其他个体生命面临消失的危险时表现为可能做出保存他者生命的违背自爱心的努力倾向。为什么要在原始的精神中植入如此有背自保与规避竞争的原动力?类似“一报还一报”的合作策略,可以设想他或她在相同的境况之下也会相同地发生怜悯心而保存我的生命,最终获得繁荣的是“种的生命”。因此,怜悯心的存在可能是超越个体间层面而自然法于物种的保存,即每一个个体精神当中存在两种不同层面的自爱心:对己的自爱心以及对种的自爱心。

至此,卢梭意义上的自爱心与自怜心补充以“能”的精神样态,为原始的个体精神刻画了三条可能存在的原则:(1)保存个体生命,维系个体精神的运行;(2)为精神运行的理性变化积累提供可能;(3)在“一报还一报”的原始合作策略下保证自身在弱势境遇下生命的保存并同时延续保证种的延续。

这三条原则可以简洁有效地保证人类共同体抑或精神——意识的持续生长与丰富。第3原则的可能存在尤为精彩且令人激动,它类似于高度发达组织共同体所具有的类似危机处理的自救程式,而在原始如卢梭所设想的精神当中便已然存在,可能为人类的社会化提供另外的解释。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 罗素.西方哲学史[M].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2.

[3] 卢梭HYPERLINK"http:∥searchb.dangdang.com/?key=&key2=???&medium=01&category_path=01.00.00.00.00.00".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高煜HYPERLINK"http:∥searchb.dangdang.com/?key=&key2=????&medium=01&category_path=01.00.00.00.00.00",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社区学校工作活动方案下一篇:高速公路农民工工资发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