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会思想汇报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全会思想汇报(共9篇)

全会思想汇报 篇1

当代大学生应当是时代的先锋,我们的思想一定要紧随我国发展的动向,这是我们的任务。今天的党课让我们了解了十二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深入思考,积极贯彻。

首先要抓实学习。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习是进步的阶梯。要想传达好、贯彻好、落实好三中全会精神,首先必须抓牢抓实各级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和培训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种学习的平台和学习手段,组织开展学习活动,使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深刻领会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确保真正学深学透、学懂弄懂。尤其是那些担负着宣讲三中全会精神的同志,更要如此,切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要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坚持把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坚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进行学习,避免空对空,要在理解上下功夫、运用上动脑筋。要坚持领导干部亲自学、努力学、深入学,杜绝各种秘书代学和陪读等腐朽思想和现象,更不能借口行政事务繁忙而不肯学、不愿学,或者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官僚主义十足。

其次要抓实宣传。三中全会精神能不能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群众的知晓率、参与度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必须深入传达、广泛宣传。各级宣传部门要牵头做好全会精神的宣传工作,迅速在全国上下掀起学习宣传的热潮,真正使全会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当然,宣传要讲究方法,不能采取满堂灌、填鸭式,而应该灵活方式、创新手段。可以采取召开座谈会、入户宣讲、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群众谈心等方式,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短信平台、政府网站等手段,宣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使农村群众都能准确领会好、学习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和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上来。同时还要进行互动,广泛收集和征询、了解农民群众对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经梳理归纳后反馈给相关部门,破解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难题,使传达、宣传活动不流于形式。

最后要抓实落实。再好的思想,离开实践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的最终目的也是要落实、落实、再落实,真正实现农业有新发展、农村有新面貌,农民有新实惠的目标,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要把学习全会精神与推动当前工作结合起来,与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结合起来,以全会精神指导工作实践。在学习贯彻的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地方实际,认真研究和强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重点要抓好三块:一是推进土地流转。要积极借鉴意地方的成功经验,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既通过土地获得租金,又通过就业取得薪金,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同时,探索拓宽建设用地的新路径。二是加大农村投入。加大财政、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继续加大农业项目招商力度,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三是完善民主管理。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党是关键。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更是关键的关键。要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树立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在制定政策、财力投放、干部配备、社会保障等方面向农村基层一线干部倾斜。要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经济实力、配强村级干部等关键举措,着力解决农村基层“非常反差”状况。各级挂钩领导、部门负责同志要切实转变作风,经常性地深入企业和田间地头,驻企指导,驻村蹲点,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切实把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抓好、抓实、抓到位,抓出成效。

大学生只有积极关注这些时事政事,才能始终保持自己思想的先进性,才能真正成为时代的先锋,才能不辜负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培养和关怀,才能在党的领导下做出一番成绩。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iexiebang

全会思想汇报 篇2

1 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的著名论断

1.1 人类共同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20世纪后期,人类工业化文明成果越来越多,人类也越来越按照自己的意志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裂痕。在《寂静的春天》中,崇尚田园主义的蕾切尔·卡逊指出:“人类处于成败十字路口的关键。”正如习近平在2016年新年致辞时说的一样:“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牢记这个万物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人类共同体概念,这个地球是各国人民共同的家园。国际社会要联合起来,共同构建这个“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所处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人作为这个系统内的寄生生物,城市是这个系统内的寄生者,人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达到这个系统内部的“平衡”,这与康芒纳的“有机整体”概念所见略同,以人为本是技术生态化的核心理念,人、社会和自然三者的和谐发展是技术进步应该遵循的原则。

任何企图滥用技术,以碧水蓝天为代价的发展,都是不可取的。共生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卡逊认为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北京举办亚太经济论坛时的蓝天白云,是我们向往和追求的。因此,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目标。我们强调“共生”而非“人类中心”,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此重要,以至于共生这个和谐的关系是人与世界关系的前提。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低速增长已经被中国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无论是高速发展经济还是保持经济中低速增长,其深远意义都是为了“让各国人民共享人类的命运共同体。”

1.2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习近平曾多次论述“政治上的绿水青山”,我党推行三严三实教育就是要告诉人民政治上的雾霾一定会清除。但这里更主要指生态环境方面,这“两座山”之间有矛盾,这几个关联词之间的递进关系,生动地为我们展示出两座山之间的辩证关系。“绿水青山”可以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我们的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能够实现代内代际的平衡才是良策,而且生态环境也是发展绿色经济的一大资本。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同时变成现实,实现发展与环保的双赢任重而道远。正如习近平在2014年年底视察江苏时所强调的经济和生态文明同时上台阶一样,“不能经济上去了,生态环境恶化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1.3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五中全会报告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迄今为止在党的报告中对“发展”内涵作出的最全面和最深刻的概括,这个理念为了把我国经济建设的质量推向中高端水平,推动更加高效、公平、可持续的发展,开启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我们得对生态环境的质量有更高的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生态环保的地位空前提高,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将“绿色”列入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将这个目标进一步指向“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永续发展”。早在2012年底,习近平考察广东时就说过“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

2 新时期党的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初探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生态文明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的“生态兴则文明兴”的这个思想,创新应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他明确指出实现生态文明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新时期的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相结合产生的这种新的生态文明观,这种“人类共同体”的概念,既是一种包含人的维度,又包含了自然维度的新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就为在哲学上衍生出生态美学站稳了脚,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就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

科学技术依然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现代化发展必须依靠的利器。但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的确是一个污染极为严重的国家,正如卡逊提出的一样,人类活动和社会生产等“如果处于非理性的、不清醒的、无远见的状态”,不能把人作为自然的一个因子与大自然共生的话,那么人类对自然的危害将通过生物链循环返还到人类自身,比如人工合成的生物药剂等,一旦进入生态循环中,将永远无法清除干净,最终进入生命体内,人类也将自食恶果。所以,正确利用科学技术,走人与自然共生、发展与环境共赢之路才是我们今后的发展之路。

习近平提出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也是生产力的思想。从早期的发展社会生产就必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中,我们认识到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二者中的辩证关系,尤其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取舍”的著名论断中可以看出,生态环境和生产力二者具有一致性。这个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含义与时俱进的丰富和发展,结合五中全会上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不禁显示出我党对西方“生态技术观”的融会贯通与创新发展,党和政府采取的自觉的、有效的政治行动来重建自然,发展我们国家的生产。

康芒纳认为我们之所以陷入环境危机之中,是因为:“我们借以使用生态圈来生产财富的手段毁灭了生态圈本身。当前的生态体系是自我毁灭性的,当前人类文明的进程也是自杀性的。”他分析了现代农业、工业乃至整个经济系统中导致环境污染的几个因素,特别是对技术的效用作了重点分析,形成了自己的技术观,因此也得出一个结论:“新技术是一个经济上的胜利,但它也是一个生态学上的失败。”所以,改造现有技术,采用生态技术才是解决环境危机的根本途径。

3 小结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经历了浴火重生后,在发展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不断前行。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以极大的勇气和胆量,以足够的气势和魄力,以科学的指导思想,带领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为中国社会发展孜孜不倦,发愤图强,国际上的任何国家都无法忽视中国力量,无论是经济、政治或者外交上,国际期待更多的中国声音,中国对越来越多的国际事务表现出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我国发展正面临突出矛盾和挑战,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汲取、发展和创新前人的优秀成果,从生态文明视角入手,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开放也是永无止境的,我们国家能够掌握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命脉,越来越成为世界不可忽视的中国力量,即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坎坷和艰难,相信天将降大任,都能在前人的指引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教师:陈蔚)

参考文献

[1]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3]陈望衡.我们的家园:环境美学谈[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4]刘希刚,王永贵.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初探[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2).

[5]黄勤,曾元.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

全会思想汇报 篇3

一、调整现有教材的滞后观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度推进,党对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科学的思考,这些创新性的思考都体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对此,教师要准确把握,并及时作出相应调整。

1. 拓展深化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

党的十四大以来的20多年间,对政府和市场关系,一直在根据实践拓展深化认识,寻找新的科学定位。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则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教材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整为“决定性作用”。同时又要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

2. 深入理解“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和政策创新,深化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

全会决定坚持和发展党的十五大以来的有关论述,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并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举措。

决定从多个层面提出,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的改革举措。在功能定位上,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产权保护上,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在政策待遇上,强调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将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根据课程标准,上述内容没有必要全部要求学生掌握,否则会增加难度,但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以拓宽其理论视野,深化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

二、充实与完善教材内容

1.明确对“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认识,弥补教材不足

现行的《经济生活》没有讲述我国现在的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对要形成怎样的收入分配格局也语焉不详。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对收入分配格局有了明晰的定位,即“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对于如何形成合理有序收入分配格局,现有教材的表述不如全会决定那样完整,决定按照通过什么手段、达到什么目标的逻辑设计来表述,比较完善,容易把握。例如,在教材“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之前加上“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在教材“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之前加上“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种统一的表述更有利于师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2. 完善对“市场体系”的认识,深度把握教材内容

《经济生活》按照健全市场规则,完善市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逻辑顺序来展开。但教材对“完善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规则”没有作必要的交待,影响师生对教材的深度解读。通过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我们一方面可以更明确地知道“完善的市场体系”是指“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另一方面对教材中提到的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公平的交易原则有更加具体的理解,因为报告对此有非常丰富的理论和政策内容,如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等。

3. 树立“协商民主”的意识,拓展教材的理论视野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协商民主”有许多重要的创新性的论述:如积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等。因此,站在“协商民主”的高度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政治生活》教材中“民主决策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协商与政治协商制度”这一理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三、整合教材内容

1.深化对改革作用的认识,整合教材“全面改革”的内容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作用的认识又有了深化,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正是基于对改革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全会作出了党和国家要由“推进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因此,顺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对现有的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本教材中关于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等方面的内容加以整合,帮助学生建构起“全面改革”的知识体系。

nlc202309031618

2.了解“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内容,有效建构“依法治国”的知识体系

《政治生活》的主线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根本要求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现有教材中“依法治国”的体系是不健全的,内容散布在教材的多个板块中。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对“依法治国”有了更清晰的表述,我们应以报告精神为指导,有机整合教材内容,从而更有效地建构“依法治国”的知识体系,把握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

3.领会“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实质,把握知识的隐性联系

教学《政治生活》中“我国的政府受人民的监督”时,教师经常感到教材逻辑联系不紧凑,在整合教材时常会感到有些尴尬。报告指出,“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实质,“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一表述对“我国的政府受人民的监督”作出了明确的解释,完善了教材相关内容的逻辑联系,对此,教师要深入领会,准确把握。

四、丰富教材资源

1.增强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感性认识,丰富教材内容

《经济生活》涉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容只有4句话,从“为什么、怎么办”的宏观角度加以说明,语言简练,比较抽象。党的十八届三会报告为我们提供了比较详尽并具操作性的知识。

一是更全面而具体地论述了“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它比教材的表述更清晰,有利于我们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二是与时俱进地具体表述了“如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例如: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相对于教材的宏观表述,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则更为具体形象。

对于上述内容,教师不要从理论的角度要求学生掌握,以避免增加教学难度,但可以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告诉学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感性认识,使教材内容更加鲜活,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2.具体阐释“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彰显教学的时代特征

《经济生活》教材的第96页,在讲到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水平时提到“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也许是考虑到教材的相对稳定,教材并没有具体说明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而报告对此有详尽的介绍: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尤其是目前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扩大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开放合作;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经济生活》的第97页,在讲到我国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时提到,“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多元平衡”对于一般人而言是很难理解的,而报告中的“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则作了比较权威的说明。

综上所述,报告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课程资源,利用好这些资源可使教材内容更加鲜活,有助于践行新课程教学实践性、开放性的课程理念,达成有效教学。

(作者单位:赣州市全南中学 江西赣州 3418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十七届六中全会思想汇报 篇4

实验1001刘博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

在这次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的有关方面和党的十七大代表对文件稿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要认真吸收和反映,充分发扬民主,集中全党和各方面智慧制定好文件,使之成为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是党的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同时也是广大民众关注的一个重点。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于此同时中央全会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加重要,尤其是同广大公众直接利益、具体利益关系越多,也就越加受到关注。网民、网友、百姓、人民、群众更是与党中央实现了同频共振。

全会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全会也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部署,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 思想道德基础,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很深的意味。回顾九十年前,我们党是怎么成立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文化运动。可以说,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具有重大意义,掀起学习浪潮;它从一开始就抓住青年,极力唤起民众;它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新文化运动的两位主将就是相约建党的“南陈北李”,它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充分的思想基础、文化条件和人才保障。在我们党走过九十年风雨历程之后,正在准备向建党10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宏伟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无疑是举起了文化兴党的旗帜,必将掀起新世纪的新文化运动热潮。从文化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很深的意味。当前的形势很复杂,也很严峻,既不能一味悲观,更不能盲目乐观,需要的是清醒和理智。总的来看,主流是好的,但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和忧患。而那些问题错综复杂的背后,有一种更深刻、更可怕的乱象,那就是文化上的忧虑,不和谐的隐患。不论是经济,还是政治,最终的根源都可以归结到文化上。所以抓文化,就是抓根本,抓长远,甚至是抓系统。这就是文化为魂的深刻涵义。毛泽东同志曾讲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里程碑式的立起这样一面文化的旗帜,让大家有所指望,知所趋赴。发挥文化旗帜的凝聚力、向心力、塑造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同时,文化也是一种软实力,一种生产力、竞争力、创造力。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源源不断的根本动力。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模式创新和道路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从指导思想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尤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不断认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和确立起来的,同时又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指导思想和强大理论武器。

从经济上看,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通过实施“三步走”战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坚持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从政治上看,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个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推进我国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从社会建设上看,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坚持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

从国防和军队建设上看,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实现打得赢、不变质。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和实施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全面提高我军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坚持科技强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勤俭建军。坚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依靠人民建设军队、建设国防,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地方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军队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协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人民性的特征,还具有和谐性、和平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开放性、科学性的特征,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继承和创新的统一、现实和理想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和成功的创新理论、道路和模式,同时又是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和继续向前发展的理论、道路和模式。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还会不断深化和发展。

通过学习六中全会精神,我认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能放下自己的文化修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更好把握前进的方向。要时刻关注党的最新思想动态,领会党的精神,把自己的工作和努力方向,向着党指出的方向来走,这样才不至于走死路,不至于犯错误。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思想的觉悟提高了,才会有更高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在工作的时候会更严格的要求自己,做让党和人民放心的人。同发展文化产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在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生活的前提下,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相结合。把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学为之所用。文化产业也不单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相结合,也要与大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多开展校园文化生活,阳光运动等等。让文化不单单只是一种知识而是一种精神。让当代大学生对时代,对国家,对社会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为其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发挥自己价值做好准备。

思想汇报 十八届三中全会 篇5

敬爱的党组织:

最近我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体会议公报,深深地体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就。

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对十八届三中全会非常关注,积极学习该次会议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让我看到国家实现富强的曙光正越来越亮,而我也希望能够与这光亮一起行走,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虽然这力量很微薄、渺小,但我相信,千千万力量的汇聚会让世人看到属于中国人民的力量,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地推广我国文化。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学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除此之外,我决心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更加富有激情,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学习上:从高中开始,我们便对大学充满了憧憬,认为高中好好学了,考了个好大学,从此便明天大好。于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开始堕落、懒惰、懈怠。这段时间通过深入思考,我觉得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知识是无价的,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大学前,还适用于现在乃至一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仅可以使我们轻松完成作业,通过期末考试,而且能够增加常识,更好的在毕业后适应社会生活。最近我的首要目标是通过六级考试,然后认真复习,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向奖学金进发。

二、在工作中:作为心理委员,我将更负责的了解同学,经常与班中各个同学交流学习经验,细心与耐心的帮助同学排解心里压力,以满腔的热情、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同学。工作中能够以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理论为指导,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摒弃个人好恶,负责全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协助班主任和心理教师上好心理活动课

三、在生活中,作为一名大三学生,在生活中我之前是比较懒散的。但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让我一下子发现原来自己在学校的时间并不多了。因此,我会更加努力地督促自己学习,同时珍惜身边的同学,主动帮助室友,为彼此留下

美好的印象。同时,我会参加城市所发起的志愿者活动,力所能及帮助更多的人。

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

此致

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思想汇报 篇6

研讨会主要由党支书xx主持,通过ppt的讲解、分组讨论、陈述总结三大环节完成整个研讨过程。ppt的讲解主要以“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两个核心问题进行讨论,通过视频加文字的形式,使同学们对整个会议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讨论环节中,班级同学主要围绕两大主题进行讨论,一是“你最期待发生在你身边的改革是什么?”,二是“国家设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目的”,整个讨论过程中,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其中,在小组中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总结陈述环节中,各个小组的代表们分别对各自小组的观点进行简短的总结陈述,陈述内容质量较高。

随着时代的改变我们的思想也在改变,只有在原有基础之上对事物进行革新,通过吸收新鲜事物来充实和完善旧基础才能使其不失时代性和先进性。十八届三中全会根据中国目前的国情和现状全面深化研究改革重大问题。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公报主要包含十九个大点,涵盖经济建设、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各项事业改革的方方面面。

这次大会更加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思想汇报《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思想汇报范文》。

要想改革成功见效早日实现“中国梦”不仅要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内部的发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要统筹兼顾,全面发展。

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始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分配制度,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

政治上:时代造就了很多为人民无私贡献的人,但是如今的贪污腐败也越来越多。首先,国家应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深化改革。完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着力形成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推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完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长效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以制度约束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其次,应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第三,为了杜绝政治上的腐败,应该做到责权统一,加强监督机制,发挥群众的力量,形成办事公开制度,打造“阳光型”政府。

文化上: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中国的文化并没有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很多文化遗产也被人们淡忘。我国应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另一方面,我国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发展为人民喜问乐见的大众文化。也要虚心学习国外优秀的文化,是先进文化和国外优秀文化相结合。同时号召群众成为文化的传播者,使中国文化更加历久弥新,源远流长。

社会体制上:虽然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但也存在很多民生问题,我国应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生态上:无可否认,随着中国的发展,环境问题更加凸显,更多环境疾病也传播流行。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稀有的动物和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全会思想汇报 篇7

一、七届二中全会的前期酝酿和准备

1949年1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对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作了具体安排。1月8日政治局会议通过《目前形势和党在1949年的任务》提出:“北平解放后, 必须召集第七届第二次中央全体会议。”

1月10日, 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中共中央即向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工委、军分委、总前委、前委发出这一指示。

1月31日, 北平和平解放, 三大战役结束。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 解决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一系列新的重大问题, 七届二中全会的准备工作加紧进行。

2月中旬起, 中共中央陆续向在前线和各地的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发出通知, 要求2月底以前到达中央驻地。

二、参加七届二中全会的人员情况

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共中央委员34名, 候补中央委员19名, 列席人员12名, 请假及工作离不开未能到会的中央委员10名, 候补中央委员9名, 停止到会1名。具体情况如下:

到会中央委员: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林彪董必武李富春饶漱石李立三康生张云逸贺龙陈毅张闻天蔡畅邓小平陆定一曾山聂荣臻彭德怀邓子恢吴玉章林枫滕代远张鼎丞李先念徐特立谭震林陈绍禹廖承志王稼祥陈伯达。

候补中央委员:王首道邓颖超陈少敏谭政程子华王震张际春云泽 (乌兰夫) 赵振生 (赵葆华) 王维舟万毅古大存马明方吕正操罗瑞卿刘子久王从吾习仲勋刘澜寿。

列席人员:李井泉杨尚昆安子文胡乔木罗迈高文华陈刚刘少文李涛傅钟杨立三廖鲁言。

请假及工作离不开未能到会的人员

中央委员:陈云徐向前高岗罗荣桓彭真刘伯承郑位三叶剑英薄一波黄克诚

候补中央委员:刘晓刘长胜粟裕宋任穷曾冰陈郁张宗逊陈赓肖劲光

停止到会人员:黎玉

三、七届二中全会的议程和议题

共举行了8次全体会议。

第一次会议在3月5日下午开始,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周恩来报告了议事日程, 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向全会作了工作报告即《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报告“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说明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 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移到城市, 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以后, 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 特别着重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经济各种成分的状况和当所必须采取的正确政策, 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估计了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以后的国内外阶级斗争的新形势, 及时地警告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对于无产阶级的主要危险。”

此后, 每日开半天大会, 由中央各部门和各地区负责同志汇报工作。3月13日, 根据毛泽东的工作报告和其他同志的发言, 会议批准了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 批准了毛泽东主席关于以八项条件作为与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基础的声明, 并通过了相应决议, 即《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决议》。决议共分十项:

1. 确定了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军事力量, 夺取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方针。

2. 特别提出人民解放军永远是战斗队, 同时要在当前发挥工作队的作用以解决干部缺乏问题。

3. 明确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

村转移到城市, 同时正确处理城乡关系, 学会同城市中不拿枪的敌人作斗争以维持政权。

4. 认为在城市斗争中必须依靠工

人阶级, 团结其他可以团结的力量, 去战胜敌人;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 只有生产建设的进步才能巩固人民政权。

5. 提出根据各地区的不同革命进程, 党的工作任务也必须有所不同。

6. 对党所采取的经济政策的缘由

进行了解释, 批判了在这个问题上的各种“左”右偏向;分析了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提出要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对中国经济的复兴充满信心。

7. 提出要采取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控制权的方针。

8. 召集政治协商会议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一切条件均已成熟。

9. 提出作为执政党和党外人士合作, 必须反对右的迁就主义和“左”的关门主义或敷衍主义两种倾向。

1 0. 强调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警惕居功骄傲和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

另外, 会议通过了关于军旗问题的决议, 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应为红地, 加五角星, 加‘八一’二字”。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 (第五卷) , 人民出版社, 1996年。[1]《毛泽东文集》 (第五卷) , 人民出版社, 1996年。

[2]《毛泽东选集》 (第四卷) , 人民出版社, 1991年。[2]《毛泽东选集》 (第四卷) , 人民出版社, 1991年。

[3]《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海天出版社, 1998年。[3]《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海天出版社, 1998年。

全会思想汇报 篇8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篇章,从此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后的每届“三中全会”因为都及时作出了顺应当时需要的重大决策,而几乎成为一种信号和象征。过去26年的历史,改变了一个民族的命运,从在徘徊中作出抉择到坚定地迈步向前,这是决策者的勇气与魄力,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探索与实践的结晶。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重大历史转折。历经十年“文革”,思想上仍陷入一片混乱的人们瞪着一双迷茫的眼睛在问:中国该怎么办?中国的道路在哪里?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开始了系统的拨乱反正,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端正了全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开端。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对于经济工作,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搞活的战略方针,深入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农业问题的两个文件,制定了加强农业的措施,提出对我国权力过于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进行改革,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无疑启动了建国以来最重要的改革开放历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把中国经济推入“改革开放”时代,中国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

十二届三中全会:全面推进改革。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强调“商品经济”,这是在当时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决定》提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促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活经营,灵敏地适应多变的社会需求,而这是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所不能做到的。”如果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首先在农村突破,那么十二届三中全会则使城市和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有了一个突破。

十三届三中全会:治理整顿,深化改革。1988年前后,中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高达18.5%,出现全国性的挤兑和抢购风潮。在1988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和政策、措施。整顿经济秩序,就是要整顿目前经济生活中特别是流通领域中出现的各种混乱现象。会议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必须同加强和改善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必须同努力增加农副产品、适销的轻纺产品以及能源材料等方面的有效供给结合起来。必须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有领导有秩序地推进相互配套的全面改革。

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思想汇报 篇9

注重与宣传发动相结合,营造学习的浓厚氛围。北票市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阵地作用,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刊出板报、召开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从市委宣传部、党校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宣讲团,深入基层进行巡回宣讲。充分利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有利契机,组织开展了“北票市发展成就摄影展”、“爱国歌曲大家唱”、“群众文化广场大课堂”等活动,促进了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参与学习讨论,通过开展座谈讨论等形式,认真领会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把握主要内容,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切实提高带领群众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本领。目前,全市已编发简报55期,宣传新闻55条,开辟板报专栏169个,出动宣传车148次,为学习全会精神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注重与学习调研相结合,确保学习的扎实深入。目前,全市学习实践活动正处于学习调研阶段,北票市明确提出把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为学习调研阶段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集中观看了十七届四中全会盛况,聆听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会议闭幕后,市委中心组及时召开专题学习会,认真学习《公报》、《决定》及会议精神,并决定把学习全会精神与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动力,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各基层党委、各支部(总支)也结合各自实际,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公报》、《决定》及相关文章,并做了详细记录和撰写了体会文章。市委制定下发《关于在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把学习宣传十七届四中全会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及早部署,统筹安排,在全市各级党组织中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各单位中心组召开一次专题学习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进行一次集中学习、邀请有关领导或专家进行一次专题辅导、结合学习进行一次座谈讨论,确保党员干部能够深刻领会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市目前已组织集中学习159场次。

注重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务求学习的实际效果。北票市用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导各项主题实践活动,把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成效作为检验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标准,收到显著成果。一是立足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难、住房难、就医难,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走进千家万户”活动。党员干部已与群众实现了全部对接,为帮扶对象送去款物11.21万元。进一步推进廉租房补贴、普及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疗保险,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倾力做好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方面的工作;二是立足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深入开展“环保攻坚惠民”主题实践活动。目前已建设饮水工程154处,完成造林绿化面积36万亩,绿化乡镇、村屯、园市68个,绿化中小学校园25个,完成矿山生态修复100多亩;三是立足促进发展,深入开展“保增长、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干部包扶企业85个、包扶项目70个,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遇到的困难。全市已完成“一池三改”4000户,建成农村卫生厕所30个,新修群众活动广场4处,完成路基改造31公里,铺设柏油273公里;四是立足维护稳定,深入开展“解难题、促和谐”主题实践活动,把做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来抓,深入研究探讨处理多种不安定因素的新举措、新方法,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当地,化解在萌芽状态。积极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营造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在居民群众中采取“自理”的方式,组织居民志愿者成立巡逻队,加强巡逻防控,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目前,党员干部共下访898人次,已排除矛盾隐患201个、解决矛盾纠纷170个。通过这些举措,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了科学发展惠及于民的成果。

注重与党的建设相结合,实现学习的长远目标。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作了明确而具体的部署,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建的行动纲领和行动指南。为将党建落到实处,北票市做到“四个加强”。一是加强农村党建。继续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切实做好省委组织部选聘的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为其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深入实施“万名党员致富”工程,到年末确保全市1.05万名有活动能力的农民党员实现户有稳定收入项目。继续深入开展“村干部带头创业”工程、“三培一带”活动,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后备干部。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流动党员“十字”教育管理工作法,建立完善党员激励关怀帮扶工作机制;二是加强社区党建。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着重解决社区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缺优秀人才、缺活动经费、缺办公场所等问题,以“三有一化”为重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管理区、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城市基层党组织服务城市发展、促进社区和谐、建设精神文明、帮助困难群众、强化基层管理、净化美化环境、维护安全稳定等各项基层工作任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三是加强“两新”组织党建,深入开展“争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达标党委、争创五好企业党组织、争创优秀企业党组织书记、争创诚信企业党员”的“四争创”和“企村共建、企区共建、企户共建、企企共建”的“四共建”活动,努力解决“两新”组织中党组织开展活动难、发挥作用难的问题,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目前,全市企业中的党员已全部结合实际,确定好承诺内容,精心准备实施;四是加强中小学校和医院党建。在学校开展“四好”活动,即上好一堂示范课,教书育人做楷模;带好一名青年教师,思想业务双提高;帮好一名学困生,提高成绩树榜样;献好一良策,助校发展增后劲。在医院开展“四进”活动,即先进设备进医院,切实改善医疗条件;优质服务进医院,切实改进医德医风;精湛医术进医院,切实提高医疗水平;入户义诊进医院,切实改善医者形象。目前,全市党员教师已全部确定自己所上的示范课,与青年教师、学困生已形成了一对一对接。各医院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新进价值1000余万元的医疗设备,有6家医院开展了入户义诊,有26名医生到省级医院进行进修,学习先进技术。通过这两项活动,充分发挥了学校、医院党组织的服务保证作用和广大党员的骨干带头作用,在推动学校和医院的改革发展、提高服务质量上收到显著成效。(北票市学习实践办)

上一篇:教师招考面试题及答案下一篇:怀古咏史诗鉴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