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信息技术解读

2022-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信息与信息技术解读

从信息化教育的定义解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信息化教育定义入手,分析现代教育思想在整合的关键作用。从而提出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切实可行的教师专业发展道路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专业发展

一、信息化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介入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力和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希望。“用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因此我国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领域促进教育改革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促进教育改革的必然产物。但是从两个名词出现到如今,没有形成统一界定,现将一些有代表性的定义列举如下。

教育信息化:

1、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的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祝智庭

2、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使之适应信息化对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何克抗

3、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教育信息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黎加厚

4、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李克东

(一)信息化教育

1、信息化教育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教育信息化的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

——信息化教育。(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

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信息化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后的表现形态。(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电化教育研究,2002,(11))

3、信息化教育是指在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下,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所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李龙,《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下)》,电化教育研究,2004,(5))

4、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尽管这些定义在表述上存在一些不同,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共同之处: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过程,而信息化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后的表现形态。

在《信息化教育概论》一书中,南国农先生认为信息化教育是电化教育的新的发展阶段,继承了他的“大电教”思想,从广义的角度进行定义,认为信息化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形态,不仅仅是教育手段或工具,也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而是所有这些的总和,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1]。

在南先生的定义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强调了现代教育思想对实现信息化教育的指导作用。他用公式: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2],说明了信息化教育的真正内涵,从而指出了一条中国式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实现信息化教育的关键在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即教育的信息化过程。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1、什么是整合

整合(integration),一般而言,就是从有限个分离的部分构建一个对象、一套理论等,其结果是一个合成物或一个整体[3]。从系统论的角度说,“整合”是指一个系统内部的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4]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渗透”,它首先表现为技术以物质形式介入,然后向人类意识“渗透”,引起人类思维、思想、行动、决策等的变化。不过,这种“渗透”在特殊的社会领域——教育系统中是双向的,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使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动力,所以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2001年6月美国教育与技术CEO论坛指出:当技术整合到课程中从而实现清晰的、可测量的教育目标时,技术可能产生最大的效果。强调了整合的重要性。

简单地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融合而成为一个新的有机整体,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科课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5]

但是,微观的整合涉及到教师、学生、学科内容和教学媒体,在这样一个动态的环境中,如何实现合理、科学地整合呢?关键离不开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现代信息技术=信息化教育,说明了整合应该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不同的技术有不同的特点、长处和不足,不同的学科内容有不同的解释、表征和迁移方法,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式,也没有纯粹真理的整合理论。现代教育思想的介入,保证了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构成一个和谐、科学、有效、增值的整体,确保了整合对学科内容、教学目标、学生、老师和教学环境的良好适配性,体现了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促进教育创新。

三、整合的条件

在UNESCO2004年对亚太地区六个国家的教育信息化的总结报告中,分析了实施信息技术整合到教育的八个要素:(1)广泛的环境背景;(2)政策与规则环境;(3)管理与筹资;(4)学校中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政策、见解和策略;(5)技术基础设施与可连通性;(6)课程、教学和内容开发;(7)专业发展;(8)监测与评估。[6]

因此,宏观上看,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与社会环境;(2)资源建设;(3)教师发展;还应该有,(4)新型学习者。

转变教育思想和环境支持是整合的前提,资源是整合的基础,教师是课程整合的关键,教师的技术水平、教育思想、整合能力和学科能力是整合能否成功的本质要素。

从微观上看,为实现有效整合,最大化地发挥技术、课程和先进教育思想的作用,教师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下面,主要就教师发展提出一些看法。

1、在整合计划过程中教师的关键地位

如图1,在技术、课程、学习者相互互动的三角形架构(基于Masin.D. 1987)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教师基于学生学习的特点、技能,计划技术的使用、课程的安排。

2、教师发展成为研究型教育实践者

为什么要成为研究型实践者,这是教育的特点和任务所规定的。教育是塑造人的活动,关系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将来。能否将学习者培养成为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必须强调教师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创新性。而目前的教师,大多数停留在基于经验的教学阶段,教学艺术、教学水平、专业能力停滞不前,教学成为了一种原地踏步的重复性劳动。教学本来是有章可循的创造性活动,如何发挥教学的创造性潜力,需要老师利用一切可以优化教学的技术、手段,在先进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科学地、创造地进行学科教学实践,从而促进教学改革,实现创新教育。这也正是信息化教育的要求。

根据目前我国教师的特点,提出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以下思路如图2。

由学科教师变为技术型经验型教师的过程是一个基于经验的技术驱动教学实践过程,技术帮促经验形成和经验发挥作用的过程,这是学习信息技术和基本的整合理论并尝试的过程,这时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源于教师对技术的新奇和狂热,以及维持职业的需要。经验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值得探讨,教学缺乏创新性。

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技术型经验型教师积极实践先进教育理念、反思教学活动、开发新的教学技术、探索新的整合途径、营造基于技术的新型教学环境、让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发挥出最大效益。自我价值和教学绩效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符合理性,既摆脱了经验主义的束缚,还突破了理性主义的囹圄,具有创新的特征,教师从而逐渐成长为真正的研究型教育实践者。

3、教师信息技术和整合能力的提高

(1)ICT(信息与通讯技术)培训策略空间

教师信息素养是整合的根本。信息技术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培训教师学习“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或“利用信息技术”培训教师。信息技术可用来作为教师培训过程的核心或补充手段(Collis & Jung, 2003)。图3说明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四种分类。[7]

(2)因需要而学习

基于需要的适时学习和同伴指导可确保教师信息技术和教学技能的进一步发展。在职专业发展的正式证书可能成为教师的动机以提升和更新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技术整合知识。[8]

此外,实现有效整合的另一不可忽视的条件是:学生成为新型学习者。所谓新型学习者,是相对传统教学的学习者而言,其特征是具有较强的信息能力,会学习,善合作,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整合的策略

(一)将技术整合进学科课程中的步骤

(1)准备使用技术;(2)计划技术应用;(3)让技术

为我效力。[9]

(二)整合策略空间

在整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信息技术、学科内容和现代教育思想。在这里将三者分别考虑是为了在分析各自的特点、长处和不足之后,以便在整合时恰当地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思考整合的策略时,试图从整合可能达到的最好结果出发,寻找三者实现这一目标的契合点。

在图四的整合策略空间中,涉及到三个维度:技术应用水平、整合课程内容、教育思想介入程度。技术应用水平维度包括技术本身的水平高低,以及教师驾驭技术的能力和合理应用技术的能力。教育思想介入程度维度反映了一个教师在整合过程其教学实践是否科学,是否符合理性,又是否有创新性。整合课程内容维度指整合的学科内容的多寡,反映了整合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是否坚持整合的课程本位观。一个理想的状态应在图中的D点,从O到D有很多路径可走,较优的是沿着图中间的红色虚线从O到D,而其它的整合路线均呈现阶段性,并且路径更长。

(三)基于图2的一条整合路线

尽管在上面的分析中给出了一条较好的整合路线,但是在实际中,这条路走起来非常困难。因为,在我国的现任教师中,绝大多数信息技术水平不高、教育观念落后,经验主义根深蒂固。如果在整合的过程中,三个变量同时发生作用,存在太多的变数,使整合难以驾驭,容易挫伤教师的积极性。

根据图2的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一条朴实的整合路线。

整合之初,(缺乏信息技术基础的)教师学习信息技术和基本的整合理论,将技术尝试整合到教学中,用技术帮助教学经验发挥作用,并不断积累经验。随着经验的增加,教师能较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并可能结合学科内容的特点将自己

的教学艺术、教学风格和教学能力比较充分地展现出来。这时,在学科教学中,信息技术主要作为教学工具占有很大的比重,也能一定程度地提升教育质量。但它并没有真正地与课程融为一体,教学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信息技术只不过是客观主义泛滥的“帮凶”,所以这样的整合属于肤浅的整合。

没有先进教育理念的作用,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一段时间之后因为教师对技术的热情减退和教学效益的先增后抑而进入“疲劳期”。这时,现代教育思想的介入是必需的,因为它会使整合进入新的增长期。老师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尝试新的教育理念,全新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行动成为整合的新的“兴奋点”,良好的教学效益成为进一步整合的“催化剂”。教师本着先进的教育思想,反思自己的经验,反思自己的整合,寻求新的整合思路,创新地进行教育实践,从而走上指向研究型教师的发展之路。这时的整合追求技术、课程、和先进教育理念三位一体,形成和谐、增值的整体。技术不仅是教学工具、认知工具,而且是互动工具、新的学习环境的创设工具、先进教育思想的表现和实现工具,这时技术在整合中是有效的、合理的,已经是教学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完美地融入到课程和先进教育思想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这时,整合已达到一定的深度,教学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投入学习、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学指导思想多元化,以建构主义为中心,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使整合教学基于扎实的理论基础,教学实践科学而合理;教学整合实践具有探索性,接受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在符合规律的情况下,重组整合模式,寻求最优的整合方法,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实践。这种深层次的整合充分突出了教育作为创造性劳动的魅力,教学不再是枯燥的活动,教师不再是古井不波的职业,学生真正有望成为创新人才。

在实际整合过程中,可能不存在如此清晰的界限,只是有所侧重而已。而且,课程整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老师奉献大量时间和精力,坚持科学的态度和为下一代负责的精神。

参考文献

[1][2]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13

[3] http://encyclopedia.laborlawtalk.com/Integration

[4] 张筱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方法[M].民族出版社,2004:6

[5]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 电化教育研究, 2005,(5):7-15

[6][8]Integrating ICTs into Education [EB/OL].

http://www.unescobkk.org/fileadmin/user_upload/ict/e-books/ICTLessonsLearned/ICT_integrating_education.pdf

[7]ICT-Pedagogy Integration in Teacher Training: Application Cases Worldwide [EB/OL].

http://www.ifets.info/journals/8_2/8.pdf

[9]INTEGRATING TECHNOLOGY INTO THE INSTRUCTIONAL PROCESS: Good Practice Guides The Way [EB/OL].http://www.ncrel.org/mands/docs/8-3.htm

(注:以上所有图表请以PDF格式阅读)

作者:杨为民 杨改学

第2篇: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解读层面和实践运用的关系

【摘要】学生喜欢上什么样的语文课?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和校园网络建设的今天,学生需要更新授课方式,需要身临其境地全方位地学习语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给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广阔空间,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众多不足,有效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解读 兴趣 现代技术 优化课堂 提高效率

【正文】

通过这几年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和爱好,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同时是学生拓展知识获得审美感受和体验的最好方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大大提高课堂容量,加强教学的情景性、直观性、示范性,融视听为一体,将抽象的语文形象化,复杂的乐理知识生动化,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拓展理解语文的思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能深刻的理解语文形象,感受语文内涵,亲切、自然的表现语文,满足学生情感和心理上的要求,语文审美能力得到培养。

一、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法国教育家楞思多恩说:“我们认为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除了教师上课时要兴奋和有激情外,能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音响和画面也是激发兴趣和爱好的最好方式。音响画面将艺术形象直接而具体的表现了出来,给学生以美感,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激发情感共鸣,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1]

在教学六年级《姥姥的剪纸》时,我有意识的让孩子把握文章情感脉络剪纸线索,在品读悟中,采用先让学生自学,边学边圈画、批注,再根据具体学情,运用互动反馈技术和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交互课堂,增强教学过程中的感性认识。夯实对比、夸张写法运用,进一步体会正面侧面相结合的写人手法的使用。学生在不经意间感受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勤劳善良及与作者笑源间浓浓的祖孙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被情感打动的孩子无一不被课文内容所深深吸引,极大提升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二、能帮助学生全面而准确的理解和感受语文。

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内容比较丰富,既有口语交际,又有舞台剧、诗歌、毛笔字欣赏。这些丰富的内容如果光靠教师枯燥的讲解是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如果能巧妙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相容听觉、视觉感受为一体,便能让学生较准确的理解语文,充分的感受语文,了解这些语文表达形式,那么投影、录像等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会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在执教四年级《永远的白衣战士》时,借助ppt和投影机,给孩子自主选择文章内容进行梳理文脉,随着学生的选择而点击,并请孩子自圆其说,同时在全部投影结束后让孩子整体的表述。这样学生就会在阅读后思维凝练再表达,在达成教学目的的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对文段的理解概括化,系统化,教师简单的话语却如此简洁有效,提升了课堂的时效性。

三、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正确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纷繁复杂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易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同时增长知识,拓展视野。现在使用的教材中,语文欣赏约占每学期总时数的45%,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它涉及到许多文字艺术和语言表达的运用,例如执教六年级《姥姥的剪纸》时,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和自学经验,完全有能力在预习和自学的过程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获得一定的感知和体验。所以,为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将教学起点定为学生通过预习,已能够正确、较流利地朗读全文。对于个别字词理解、写字训练,采用了互动反馈技术现场反馈指导的方式进行。在内容理解方面,高年级学生能够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知道文章所描述的人物特点,但对于作者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运用、采用何种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特点,抒发内心情感等则需要教师结合白板技术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提升。[2]比如,实现课堂中学生于老师的互动,学生可以运动电子笔自主选择要学习的内容,如第一环节剪纸图片导入,将隐藏的剪纸作品拖拽至屏幕中,使学生保持对本课具体内容的好奇和新鲜感。第二环节对预习情况的检查,让学生试着挑战神奇墨水功能:通过寻找隐藏在重点字词背后的共同点,极大激发学生兴趣,增强预习效果。老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拖拽出相关内容。这样更能充分的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用白板软件来制作课件,不需要考虑交互,只要准备素材,这样就大大解放了老师,使一般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使用交互课件组织教学成为可能,教师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教学的设计上。

总体感觉运用交互式互动课堂技术,能有效提高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的水平与质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开阔视野的同时,增长了见识。

四、能提高语文教材解读效益和质量。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在黑板上或教案上写下教学关键线索,字词等等,费时耗力。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只须把这些信息扫描进电脑进行适当的编辑、调整,在课堂上就可以按照教学程序得心应手地把音、像、图、文呈现出来,既清晰又规范。这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避免了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加大了课堂传递信息的容量。

如我在《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中词语教学阶段关于词语理解的三个层面,由于课文是中年段课文,根据课标要求,需要让学生达成理解词语的前两个层面,即字面意思和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体会其表情达意作用,因此,在理解文章中心词“身先士卒”如果学生照着参考书直接念出联系上下文的答案,因参考书上的答案并不是学生思考所得,并非学生原始的思维过程,因此不具参考价值,仅仅只是字面上的抄写认知,因此为凸显词语教学的层次性,这里我用ppt直接预设:大家看看,士卒是什么意思?“身先士卒”原来指什么?让学生只能看到我的图片和配字,进而引导学生回归原始思维模式,回归词语

教学的基本层面,夯实教学基础,不跳跃,不拔高,体现出教师清晰的目标和逻辑训练意识,理想的推进字词教学的块面理解,为教学其后的联系具体语境理解“身先士卒”打下坚实基础,字体美观带有书法审美的同时课件显示清晰明白,尽可能的避免注意力的分散和学习焦点不集中的现象

【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为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了条件,给语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供了广阔空间,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众多不足,有效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4]在今后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会表现更多无限可能,创造出更多绚丽多姿的教学生成和教师与学生共奏的华丽交响曲。

【注释及参考文献】

[1]潘克明,马景松.互动反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小学语文卷)[M] .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2012.6:303—336.

[2]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总课题组.基于互动反馈技术的教学研究 [J] .课题通讯(第五期),2014.1.

[3]马东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EB] .2006.05.09.http://www.etc.edu.cn/show/2006/yunyong05.htm

[4]陆云.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J] .人物,小学语文教学,2012.4.424期

作者:黎桂莲

第3篇: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意蕴解读与路径探索

摘 要:化学实验教学是高校化学专业的重要培养环节,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化学专业学生的实验技能掌握水平,影响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因此,改善化学实验教学在提高化学专业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实现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有助于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获得直观体验,还有助于突破时空局限,方便操作重复,更有助于提升学习反馈的及时性与准确性。因此,为了提升高校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各高校化学专业还需通过建设云平台,充分调动化学实验教学信息资源,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重塑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依托大数据技术调整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与管理,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完善化学实验安全教育工作,实现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技术;化学实验教学;高校教学;大数据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发展路径,但由于实验教学操作性强、实验影响因素较多,高校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还需深入探究与实践。本研究结合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创新发展经验,对信息技术与高校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1 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积极作用

1.1 有助于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获得直观体验

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完成实验,看到实验的真实现象,感知实验操作的全过程。但化学实验原理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时与教材中描述的不一致,进一步增加了实验教学的难度。因此,可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和结果预测,有助于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对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原理有更立体、直观的认识。例如,在柱层析分离法实验中,部分同学不理解物质在硅胶上多次吸附、脱附的原理,可以运用Flash、Director等3D动画技术软件模仿出不同极性分子在硅膠颗粒中的吸附、脱附情况,甚至可以通过模拟帮助学生理解如何选择不同极性的溶剂以及柱层析分离法的原理和迁移应用。

1.2 有助于突破时空局限,方便重复操作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高校实验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能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师生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资料分享和学习互动,也能让学生借助互联网展开自主学习[1]。例如:Chemlab等软件可以模拟很多常规化学实验并解释其化学原理,如缓冲溶液原理、酸碱滴定、天平称量、原油的蒸馏、原电池反应等。教师可以借助此类软件提前录制实验教学视频、制作实验原理动画等教学产品,提前向学生展示;学生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在线观看视频、在线模拟实验等方式,了解实验原理、实验背景与安全操作,提前熟悉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复习总结。鼓励学生在实验模拟平台上开展创新实验探究预演,然后在实验室进行探究和验证,提升实验教学的智能化程度,降低实验风险,减少实验产生的环境污染。

1.3 有助于提升学习反馈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在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通过多次批改学生的实验预习与实验记录报告、现场反复观察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判断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受课堂时间等因素限制,教师不能全面地考察每一个学生对实验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信息技术的参与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前做好实验预习和准备工作,也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实验预习和模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

2 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意蕴解读

2.1 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教育活动的融合发展,本质是共同促进人的发展,二者融合的内涵主要体现人在教育发展中的特征差异。

(1)信息技术的融合提升了化学实验课程中学生的体验感。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课前实验模拟和预习,了解实验原理和基本操作规程,提升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结合课前预习对现行的实验教学方案提出创新思路,并在课上与教师交流,提升实验学习体验感和成就感。

(2)信息技术的融合深化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信息技术参与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弥补了实验课堂知识与技能的不足,为教师和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了更多信息技术支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成为自由的个体。

2.2 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特征

(1)学科性。最初,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以广播电视为载体进行简单的视听教学,此后,逐步以“电化教育”为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保持学科的内在统一性和连续性[2]。信息技术既是技术,也是一门完善的现代学科,兼具学科性与科学技术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逐渐参与教学活动,教育技术的创新也为现代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撑。

(2)连续性。教育活动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都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历程。一方面,教育活动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阶段性、连续性等特征,从早期的“电化教育”阶段开始,二者便处于在发展中融合、在融合中发展的交互递进状态[3]。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活动和信息技术在不同阶段的融合发展也具有阶段性特征。同时,不同阶段的特征也可以延续到下一阶段,并在适当的环境中得到强化。

2.3 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方式

(1)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实验教学的实施要素和辅助工具参与到实验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参与能弥补教育水平和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也能帮助教学活动克服教育资源配置不足等方面的困难。同时,信息技术也可以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将优质的教育资源、优秀的展示课等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留存,便于学生反复学习观看。

(2)信息技术也是一种新型教学形态。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引入,不仅能促使教师更新个人教育理念与教育技能,也能帮助教师开展学情诊断、课程评价等工作,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模式[4]。

(3)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融合可以打破时间、空间、技术、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限制,还能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创设更具真实性的模拟实验场景,强化学生的感官认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教学活动的灵活性,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5]。

3 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

3.1 建设云平台,充分调动化学实验教学信息资源

近年来,武汉科技大学多次开展虚拟实验教学研究,并借助校外技术建立了武汉科技大学-智慧树云课程平台,该平台在2020年网络授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线下授课中得以延续使用。

在保留现有信息化教学成果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调动化学实验教学信息资源,建设化学实验教学云平台。一方面,高校可以在学校的云平台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定的个人云存储空间,满足师生的学习和科研需要。另一方面,高校要完善云平台终端设备建设,以便师生在多种终端访问、更新云端数据。

3.2 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完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完善管理制度是高校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工作之一。当前,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实验课程借助理论课体系建立的智慧树云课程平台的管理经验和技术,进行实验课程在线模拟教学。但其仍需结合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特征和优势,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并从制度层面进一步突出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核心优势,提升办学创新性、突破实验教学的时空局限性。

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依托,完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调整实验类型结构,降低验证性实验的占比,增加自主探究性、創新性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为学生未来求学和工作打下基础。基于此,高校需要结合教学改革方向和目标,调整实验课程考核标准。(2)调整实验课程教学人员配置。实验教师队伍中需增设线上实验教学课程开发岗位,负责实验课程在线教学的前期准备、课程实施和学情反馈。其他教师则可以在在线教育的前提下进行线下实验的拓展和补充,实现线上线下教学平行发展,也不增加实验教师的工作量。

3.3 依托大数据技术调整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与管理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引入大数据技术主要用于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建设与管理,也可以进一步在教学类化学实验室的建设中引入大数据技术。一方面,高校可以将大数据技术并入云端学习平台,实时监测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并借助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难点和兴趣点,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的并入还可以将本校各个学科联系到一起,实现数据中心共享,为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更多优势教学资源。

3.4 线上线下多渠道完善化学实验安全教育工作

实验室安全教育也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武汉科技大学已经建立“学院-学校”二级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制度,通过安全培训、安全设施定期维护、消防演练、危化品集中管控等方式,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效率。未来,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引入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

(1)建立信息化实验室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24 h不间断地监测实验楼内外安全情况,将火情、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突发安全事故及时报警和上传。此外,也可以利用实验室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的日常监测数据对实验室进行安全风险排查,及时消除设备老化、人为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埋下的安全隐患。

(2)开展线上线下联动的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借助模拟技术和动画技术,展示实验室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同时,鼓励师生在线交流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包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化学实验原理,真正将安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结合,培养学生的安全素养和安全操作技能。

4 结语

结合当前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高校化学实验教学融合发展的现状,提出了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具体建议,包括充分调动与融合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信息化资源、完善以信息化系统为依托的高校化学实验室教学资源体系建设、依托大数据技术调整高校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案、多渠道同步推进完善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从人才、技术、资源、实验安全等多角度出发,构建安全、智能、高效的化学实验室信息化教学与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钱睿含,李思蓓,张志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实践与案例[J].中国电化教育,2020(10):134-142.

[2]胡蔓,杨明,杜萍静.东北亚能源互联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及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8):125-128,154.

[3]吕念玲,袁炎成,殷瑞祥,等.借互联网思维构建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新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39(6):185-189.

[4]张凤琴,刘强,林晓珑.信息技术与大学物理实验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6):204-207.

[5]魏薇,谭佐军.慕课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17(7):54-56.

基金项目:校级“基于二级管理体制下地方高校实验教学中心构建与实践”(2020X041)

作者简介:严霜(1992— ),女,汉族,湖北宜昌人,助理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化学实验教学。

通信作者:方红明(1978— ),男,汉族,安徽安庆人,高级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煤焦化,化学实验教学。

作者:严霜 方红明

第4篇:信息文化的形态与内涵 ——解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作者:河北大学„ 文章来源:信息技术课程网 点击数:2211 更新时间:

2005-5-25

[摘要]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信息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它是由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文化。本文在揭示信息文化的形态和内涵的基础上,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信息文化教育的内容作了解释和说明。

[关键词]信息文化;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技术领域(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针对过去信息技术课程只注重知识与技术教育,而忽视信息文化教育问题,提出了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信息文化,体验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等思想。那么究竟什么“文化”、什么是“信息文化”呢?

一、文 化

当前,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尚没有统一,人们在不同的语境中应用“文化”往往具有不同的意义。例如,“他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一句中“文化”的含义是指知识,而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一句中“文化”的含义是社会传统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文化科学知识等。在文化学术研究领域,关于文化概念的界定也不统一。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揭示了文化的内涵。

(一)西方学者对文化的界定

1.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伦理道理、风俗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2.某个社会或部落所遵循的生活方式被称作文化,它包括所有标准化的社会传统行为。部落文化是该部落的人所遵循的共同信仰和传统行为的总和。

3.文化是群体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

4.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在评析西方流行的l60多种关于文比的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文化由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致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其在造器物种的体现;文化的核小部分是传统的(即历史地获得和选择)观念,尤其是其所带的价值: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

这一定义认为文化包括:(1)人类行为模式,包括心理活动和肢体行动;(2)知识体系,用符号系统表达和传递的知识.例如物理学科的知识、化学学科知识等;(3)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成就,如生产生活工具和环境等;(4)传统的价值观念。

(二)我国学者对文化的界定

1.《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2.《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广义的文化总括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的和精神的全部产品。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以与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等意识形态相区别。”

3.《辞海》:“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合。”

(三)文化的形态与内涵

基于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概念的界定,可以把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它包括生产工具、产品和人化的生产生活环境。物质产品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例如农业社会文化的主要标志是农耕工具,工业社会文化的主要标志是动力工具,当今信息社会文化的主要标志是信息技术工具。

2.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它包括人类文化知识(生产力)和生产生活方式,它包括规范人类行为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等。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以及人类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当今信息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它主要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规范人类信息行为的价值观念、信息行为准则和应用信息技术从事生产生活的方式。

二、信息文化

不同的社会形态具有不同的文化,原始社会的文化是渔猎文化,农业社会的文化是农业文化,工业社会的文化是工业文化,信息社会的文化是信息文化。信息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它是由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其具体形态与内涵包括:

(一)物质形态的信息文化

1.信息化环境,主要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加工与传递的物化环境。信息化环境主要由各种信息技术系统(硬件和软件)构成,它是物化信息文化的主要标志。例如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信息传输与接收系统、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等,都属于物质形态的信息文化。

2.信息产业,主要是从事信息加工与传递的相关的产业,例如电子通讯设备制造、网站开发、信息材料开发等部门。

(二)精神形态的信息文化

1.信息科学与技术,主要指信息加工与传递过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方面的知识。

2.信息行为的价值观念,它是人们对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行为的价值评判体系,起到一种行为取向的作用。积极的价值观念表现为个体在充分认识信息的重要价值的基础上。能够根据需要,理性地选择信息技术,主动地创造、寻求、评价和利用信息。

3.信息行为的准则,主要指规范信息行为的法律、制度和道德(内在准则),它对人的信息行为起到一种约束作用。

4.信息行为的模式,主要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生产和生活的方式、方法。例如,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行政管理模式(电子政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商务活动模式(电子商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学习模式(电子学习)等都属于信息行为的模式。

三、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文化教育的目标

(一)感受社会信息化进程,认识信息化环境

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文化程度的高低,不是用他所处的信息化环境和拥有的信息化产品来衡量,而是用他对其所处的信息化环境和信息化产品的认识程度来衡量。为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该让学生了解当前信息化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如信息高速公路、校园网的构成、电视电话会议系统、远程医疗系统等);了解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如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子政务系统、智能住宅系统等);了解信息产品的生产过程(如网站资源、电子书刊、数字电视、计算机动画作品等);了解国内外信息产业状况等。

(二)能够理解与应用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与通用技术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与通用技术属于信息文化中的文化知识,是信息文化的基础。根据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及发展的成果和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具体规定了高中学生应该掌握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基本知识和技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文化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教育的内容是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通用技术。

(三)能够遵守信息行为的法规和道德规范

法规是规定学生信息行为的外在约束力量,是维护信息社会秩序的保障,也是信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生应该充分了解当前各种关于信息行为的法规。例如,我国政府颁布的《刑法》中有关计算机犯罪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等都属于信息行为法规。

道德规范是支配学生信息行为的内在约束力量,是衡量一个社会文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行为的道德规范一般是社会团体中的成员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符合共同利益的行为准则。如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们为了共同维护网络世界的安全、健康和有序,形成了一系列的网络道德规范。例如,及时地回复有关请求帮助的信件和留言、有价值的信息应该大家共享、真诚地善待网友等都属于网络道德的内容。由共青团中央组织发起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属于一种道德规范,它的具体内容为: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与一般的社会道德一样,信息行为的道德内容十分丰富。但是衡量信息行为的道德标准主要有两条:(1)信息行为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安全、健康和有序地发展;(2)信息行为是否有益于他人。

(四)接受与养成信息行为模式

信息行为模式是信息社会中群体开展信息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通用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行为方式和习惯,是信息社会中个体生存与发展的条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该让学生接受并逐步养成下列基本的信息行为模式:(1)阅读行为模式——多媒体阅读;(2)写作行为模式——计算机文字处理;(3)信息表达模式——多媒体信息处理;(4)学习行为模式 电子化学习;(5)人际交往模式——网络通讯;(6)生活行为模式——网上生活;(7)信息收集模式——网上信息检索。

(五)形成积极的信息行为价值观

信息行为的价值观是控制信息行为的哲学观念,是信息文化的灵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应该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信息行为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念主要包括:(1)对信息作用的认识;(2)对信息技术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的认识;(3)对信息行为模式的价值判断;(4)对信息技术引发的社会问题的评判。

四、《课程标准》相关内容的解释说明

《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有“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的内容。这里的信息文化包括:(1)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价值判断);(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与合作的行为法规和道德规范。这句话的具体含义是:信息技术课程中要设计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活动,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应用各种信息技术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广泛的合作,以便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和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大量的合作与交流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使学生能够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合作与交流。养成遵守法规、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协调兆鞯钠返拢ü菇】档男畔⑽幕!犊纬瘫曜肌吩凇翱纬躺杓扑悸贰辈糠钟小案惺懿⑷鲜兜鼻吧缁嵝畔⑽幕男翁捌淠诤菇ㄓ肷缁岱⒄瓜嗍视Φ募壑倒酆驮鹑胃小钡哪谌荩凇笆凳┙ㄒ椤辈糠钟小吧杓朴胙难啊⑸钕嗍视Φ男畔⑽幕肪场钡哪谌荨U饫锏摹靶畔⑽幕笔枪阋宓奈幕拍睿ㄎ镏市翁途裥翁街治幕U庑┗暗木咛搴逦和ü髦痔逖榛疃惺苄畔⒓际醴⒄沟那榭觯鲜缎畔⑸缁嶂械男畔⒓际跎枋┖突肪诚肿从敕⒄骨魇疲鲜度擞胄畔⒒肪车墓叵担芄槐缰さ厝鲜逗陀τ眯畔⒓际酰辉谟τ眯畔⒓际踅饩鑫侍夂屯瓿扇挝窆讨校逖樾畔⒓际跤肴说墓叵?辅人律、拟人律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和信息技术的独特魅力,激发信息技术创新的情感,逐渐养成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行为模式,形成积极的信息行为道德观念。

《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有“体验信息技术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的内容。所谓的“信息技术中的文化内涵”就是信息技术所表现出的对生产、生活、学习的作用与影响(信息技术与人、社会的关系)以及由信息技术所产生的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信息行为模式)。这句话的具体含义为: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信息技术对改善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强大作用,体验人与信息技术的协调而完美的关系,进而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

《课程标准》在“网络技术应用”部分有“要在充分展示网络技术思想的基础上,突出网络文化的内在魅力”的叙述。网络文化是由于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它是信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网络环境下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句话的具体含义为:信息技术课程应该让学生在理解网络基本原理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了解网络环境的特点,让学生认识网络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由于网络技术应用而产生的各种行为模式和各种社会问题等。

第5篇:解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分析

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适用年级:高一

教材特色: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一总目标编写教材。 教学目标:

按照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本教材之后,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地操作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健康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

教学主线:

从教材内容设计结构来看,本册教材由7章组成,每一章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主题。其中第一章是概括性的,为后续各章节的学习做一些准备,其后各章是沿着培养信息素养的主线(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有侧重地展开的。

体系结构及课时数:

全书课时分配计划如下表所示,大约需要32课时完成。

第一章

第二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三章2课时

第四章第二章

第五章信息获取 第六章

第七章4课时

第八章第三章

第九章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5课时

第十章第四章

第十一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

第十二章6课时

第十三章第五章

第十四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

第十五章7课时

第十六章第六章

第十七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

第十八章6课时

第十九章第七章

第二十章信息资源管理

第二十一章2课时

第二十二章体例风格:

第二十三章本册教材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基础,很好地衔接了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相关教学内容,也为后续各选修模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每章的开头都有简短的前言,概括地表述了本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关系,有助于学生掌握本章的主旨;每节学习导言包括一则有趣的小故事和学习目标简述,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思考和探索;每一节所展示的资料也贴近日常生活、易于学生理解;正文两旁的注释栏补充了很多课外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此外,在每章的正文中加入了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点的实践活动,在每章的的最后还附有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本章练习,有利于学生对每一章内容进行巩固。

第二十四章总的说来,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相适应,很好地体现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主要特色如下:

1、 教材内容和编排合理、科学,重点、难点分布恰当;

2、 教材活动设计与选材贴近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实用性强;

3、 在实践活动中,很多是以专题形式呈现,通过合作形式培养整体意识和团结意识;

4、 内容调理清晰,由浅入深,可操作性强,较好地处理了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5、 强调技术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双重构建,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与价值观。

各章节涉及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包含“信息及其特征”、“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两节。这一章是高中生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讲,通过介绍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将学生引入奇妙的信息世界,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求知欲。既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过去,也揭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产生对生活中新技术的信息敏感度,能够紧跟信息化时代潮流。同时,通过一定情境案例展示,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现实应用有所体悟,并且让其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本章的重点是能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并能对应实例说出其特征。本章的难点是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

第二章“信息获取”,本章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的首要环节,分为四节。第一节“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通过分析和比较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能有效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同时让学生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意义,学会选择恰当的方法获取信息;第二节“因特网信息的查找”,通过搜索引擎的应用,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技巧,学会在网络中高效查找所需信息;第三节“文件的下载”,了解多种文件类型,尝试多途径下载文件,并优化下载方式,提高效率,对文件下载有整体认识;第四节“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 通过体验网络数据库,学会选择合适的网络数据库提高信息获取的针对性。

三、

四、五章均为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分别是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多媒体信息加工。其中,多媒体信息加工包括音频、视频、图像三个方面的采集与加工,这部分是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衔接较多的一部分,是初中内容的深化,并且更注重应用性。第三章中信息的编程加工主要依托VB程序进行介绍,通过体验一个完整的程序设计过程,让学生懂得用编程加工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客观认识程序设计的本质,消除对编程加工信息的神秘感和畏难心理。其后,通过体验几个智能化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感受人工智能给人类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并了解其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探索新兴科学技术的兴趣。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是人性化信息加工的两类重要应用。“文本信息加工”主要讲了汉字的编码和利用文字处理软件简单加工文本信息的方法;“表格信息加工”讲解了表格数据的简单处理和表格数据的图形化。通过本章的学习,将进一步体验和认识文本信息加工和表格信息加工的实际价值,特别是如何很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去有效地表达信息。第五章“音频、视频、图像信息的加工”带领学生体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培养正确信息处理价值观,学会选择恰当的学习处理软件,有效完成信息加工任务,并且能够客观分析和评价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这三章的重点是能熟练运用文字、图表、多媒体、程序或智能工具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难点是能根据任务需求,选择适当的加工工具,掌握相应软件的操作技巧。

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集成、发布和交流能力。主要依托个人网站制作这一方式,介绍信息集成和信息发布的过程,学会发布网站、传播信息;利用论坛和QQ等平台讲解信息的交流和意义,了解信息交流的多种类型和交流工具,同时强调了信息安全、文明上网的重要性,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意识,健康负责地使用信息。

第七章“信息资源管理”包括“信息资源管理概述”、“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和“利用数据库管理大量信息”三节。通过体验生活中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学会将一些数字化管理工具应用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养成对个人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管理的好习惯。认识数据库管理的优势和基本思想方法,理解信息资源管理对我们的重要意义。

第6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解读

义务教育段信息技术学科“三五五”课堂教学策略

[教学要求]

1、微机室需有教师机并配有教学控制系统(软、硬件皆可)或投影系统。

2、微机性能优良,操作系统及应用程序能满足正常教学需求。

3、学生人手一机(最低为两人一机)。

4、每学期上机时间不得低于总课时数的70%。

[基本框架] 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实践创作,展示评价 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自主动手

分析任务 完成任务 独立思考 发展个性 教师

动态评价 总结经验 情境创设 激发兴趣 设计任务 教师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新课程倡导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引出学习任务。创设有利于探索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的不同细节中,设计进一步探索问题的建议和暗示,以激发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二、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本环节学生要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分析任务、找出方法、自主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将自主探究的结果进行分享交流,分享自主探索的方式、方法或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交流探索过程中学生发现的问题。教师应让学生的思维进行充分碰撞,以求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使学生在独立探索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就感。

三、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本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出现的尚未解决的重难点问题。教师将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机整合、适当提升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析讨论,找出方法,以求开阔思路,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使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得到培养。教师在此环节中根据学生合作情况进行适时点拨,启发诱导。

四、实践创作,展示评价

本环节是教师在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方法的基础上,设置适当的任务让学生进行实践创作,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交流、评价。通过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谈想法、做法和体会一起讨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以达到交流思想、取长补短的目的;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点评。在点评时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运用鼓励的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保持良好的学习势头。

五、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本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梳理、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将学生单纯的热情升华为对知识理性的渴求,引发学生心灵感悟,激发深入学习的欲望,鼓励学生去探寻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建议]

1、教师要根据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探索的问题情境,引导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创设的情境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新颖有趣、寓教于乐,这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2、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借鉴已有的知识经验、教材、学习资源库等进行自主探究,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3、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相互学习,培养其责任感和与同学合作的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学习过程和成果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并引导学生做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的多元认知能力。

5、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做相应的精简和调整,只要能融合课堂教学五个环节,实现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目标的最优化即可。务必要注重实效,防止形式主义。

信息技术“三五五”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课堂教学改革,制定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全员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发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与效率。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有着鲜明的特点,即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极富创造性,明显的时代发展性,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让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信息技术学科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认知理论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意义建构者,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意义建构的对象;教学媒体不再是充当灌输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学习、讨论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的工具。

经过半年的实验我们发现,采用“三五五”的教学策略能够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自主意义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有效的转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符合新时代的教学要求。

具体的“三五五”教学策略是:

一、落实三维目标

1.落实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育目标;

2.落实过程与方法的教育目标;

3.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二、坚持“五个贯穿始终”

这五个贯穿始终是我们要遵循的五个原则。

1.情感教育贯穿始终

教育的精髓是爱的教育,爱的教育始于建设和谐课堂,和谐课堂的突出特征是体现着平等和相互尊重,洋溢着爱和智慧。我们要以一颗平等的心去看待每一个孩子。真心去理解他们尊重他们。

2.文化育人贯穿始终

墨子曾说过:“染于苍而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这就是说,人会因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改变。

我们要努力建设优秀的学校文化、班级文化、课堂文化、学科文化,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拼搏进取。

3.探究体验贯穿始终

精心研究“探究与体验”的内容、时机、方式、方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4.展示交流贯穿始终

展示交流学生自己的观点、方法、成果。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进行展示与交流的时间和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方法、成果,充分地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迸发创新火花,发展创新思维,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我激励。

5.习惯养成贯穿始终

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重点是养成文明守纪,专心致志,多读多写,规范书写,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落实五个环节

教学是最重要的,落实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才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1.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新课程倡导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引出学习任务。创设有利于探索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的不同细节中,设计进一步探索问题的建议和暗示,以激发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技术活动的态度。

2.自主探究,交流分享

本环节主要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分析任务、找出方法、自主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将自主探究的结果时行分享交流,分享自主探索的方式、方法或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交流探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应该让学生的思维进行充分碰撞,以求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使学生在独立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成熟感。

3.合作学习,释疑解难

本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的尚未解决的重难点问题。教师将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有机整合、适当提升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析讨论,找出方法,以求开阔思路,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使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在此环节中要根据学生的合作情况进行适时点拨,启发诱导。

4.实践创作,展示评价

本环节是教师在学生理解了知识和掌握了方法的基础上,设置适当的任务让学生进行实践创作,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作品进行展示、交流、评价。通过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谈想法、做法和体会,一起讨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以达到交流思想、取长补短的目的;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点评。在点评时要充分肯定作品的优点,运用鼓励的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保持良好的学习势头。

5.梳理总结,拓展延伸

本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梳理、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将学生单纯的热情升华为对知识理性的渴求,引发学生心灵的感悟,激发其深入学习的欲望,鼓励学生去探寻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7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的解读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是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

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主要内容有标准、培训、测评、应用。

1、标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中,共设定了27个课程主题。

2、培训,怎样满足学员个性化要求,怎样学用结合,怎样保障高质量课程资源。自主选学机制使网络研修和现场实践相结合。整合国际国内项目。

3、测评目的以评促学,以评促用。诊断测评确保有效选学。培训测评确保培训质量。发展测评确保持续提升。

4、应用,目的是建立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机制。加强管理、任务驱动、示范引领。

之所以说教师们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是因为教师们的技术应用差异性很大,但由于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因此都

有提升空间。还有很多老师必能很好的利用现有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有些老师虽然掌握了信息技术,并不代表能够很好的在教学中应用。一些教师们对在自己的学科里如何更好的应用及时,还缺乏深入的学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是规范与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是各地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应用和测评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第8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课程 心得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的心得体会

通过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课程,让我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提高自身教育技术能力迫在眉睫。网络、计算机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他们与学科之间的深刻联系,它们为教学创造的不一般的教学环境。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识的认识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

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学习如何规划主题单元设计,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所任教的学科进行单元规划设计,梳理教学思路,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化解了平日教学中的不惑、不解。平日教学中对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实施、单元评价、研究性学习,主题问题,专题问题搞不清楚,通过学习解决了这些问题。同时对于计算机的操作问题有了进一步提高。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可以改变陈旧的教材观和教学观,改变教学环境、手段和方法,变革教学模式,也有利于面向全体同学,有利于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教师的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更快,更好的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通过这次培训,我看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学习过程结束了,但学习还在继续,今后,我会把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电子商务专业的教研教改中。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要把“研究性学习”作为我们今后教学的发展方向。改变传统的评价学生的方式,利用“评价量规”来更好地评价学生的学习

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信心,全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习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如今,推出的微课,微课程,MOOCS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也让我们对这些新兴事物有了新的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吸引了我的极大兴趣,让我更加明确了我后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第9篇: 学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心得

通过培训学习,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现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同时对我们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使我们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收获颇多。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只有3500字左右的内容,包括总则、基本内容、实施要求和附录,术语表四个部分,总则是概括的告诉我们,《能力标准》是规范和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其中,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为发展性要求。基本内容则是根据两个要求根据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的五个维度,进行系统的阐述。实施要求是从各级地方政府、学校、教师个人的角度对《能力标准》的学习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术语表是本标准中的有关系术语的解释,让我们更能理解常用术语的基本含义。

一、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 通过聆听专家教授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解读”、“信息化教学环境”专题与案例分析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信息技术老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在我今后的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做一名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

二、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的专业素养

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作为一名现代信息化教育的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并且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民教师。

总之学习我的学习理念有所提高,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上一篇:感悟重阳节作文500字下一篇:北京素质拓展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