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护理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PICC护理门诊质量标准化方案的制定与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针对当前PICC带管患者居家期间维护遇到的实际问题和需求,从规范化管理角度,重点从环境、制度、操作、记录等方面组织专家制定一套符合区域内PICC护理门诊质量管理特点的PICC护理门诊质量标准化方案。通过实施该标准化方案,从自我管理能力、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评价干预效果,进而规范区域内PICC护理门诊同质化护理水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进而提高PICC带管患者居家自我管理能力,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第一部分采用德尔菲法制定PICC护理门诊质量标准化方案:成立标准编制小组,基于文献回顾法形成PICC护理门诊质量标准化方案雏形,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邀请21名天津市静脉治疗护理专家、医院感染专家、医生对PICC护理门诊质量标准化方案初稿进行两轮函询,明确标准条目及内容。用问卷有效回收率评价专家积极程度,用专家权威系数评价函询结果的可靠性,用肯德尔和谐系数判定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和一致性。采用“界值法”,结合函询结果及专家建议,对标准化方案条目进行删除、新增、修改,最终达成一致。第二部分采用类实验研究评价PICC护理门诊质量标准化方案的干预效果:在95%置信区间、5%抽样误差情况下,以文献报道PICC静脉炎发生率为基准,计算出样本量为280例。按照纳排标准,便利选取2018年10月~12月就诊的280名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0月~12月就诊的280名患者为干预组。干预组采用PICC护理门诊质量标准化方案,通过市级、院级3个月的培训和6个月的院内应用,干预方法包括集中培训、操作演示、现场一对一指导等。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落实PICC专科护理门诊管理及患者维护,不给予任何干预。采用《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CPPSM)分别调查干预组、对照组PICC置管肿瘤患者的导管自我管理能力,并统计两组患者PICC静脉炎发生率、PICC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PICC导管感染发生率。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差异,用Z检验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第一部分:经过德尔菲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经过两轮函询和修订,第一轮、第二轮操作条目重要性赋值分数分别介于3.46~4.75、3.78~5.00之间;变异系数分别介于0.00~0.60、0.00~0.12之间;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53、0.34(P<0.05)。最终确定的管理标准包括管理体系、布局设施、环境管理、物品管理、人员管理、操作管理、记录规范、质控管理8个维度19个条目。第二部分:共对560例研究对象完成资料收集,其中干预组280例,对照组280例。研究结果显示,与并发症相关的指标,干预组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1.07%,较对照组的1.79%明显降低。与PICC带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相关指标,干预组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总分151.60±14.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5.18±15.12)分(P<0.05)。维护依从性、导管管理信心、异常情况处理三个维度干预组得分分别为(17.42±5.06)分、(22.96±2.55)分、(18.38±2.24)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42±5.19)分、(20.48±4.11)分、(17.49±2.94)分(P均<0.05)。结论PICC护理门诊质量标准化方案从管理体系、布局设施、环境管理、物品管理、人员管理、操作管理、记录规范、质控管理8个维度对PICC护理门诊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在理论层面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在实践层面通过对带管患者实施标准化的维护服务,并进行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患者带管期间的维护依从性、导管管理信心和异常情况处理能力,从而降低PICC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降低患者医疗成本,提高社会效益,值得在区域内PICC专科护理门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PICC护理门诊;质量;标准化;并发症;自我管理

学科专业:护理学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PICC护理门诊质量标准化方案制定

1.1 对象和方法

1.1.1 成立标准化方案制定组

1.1.2 标准化方案的初步制定

1.1.3 函询专家遴选

1.1.4 函询问卷编制

1.1.5 函询方法

1.1.6 统计学方法

1.1.7 质量控制

1.1.8 技术路线图

1.2 结果

1.2.1 函询专家基本情况

1.2.2 专家积极性

1.2.3 专家权威程度

1.2.4 函询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及协调程度

1.2.5 两轮函询对条目的修订情况

1.2.6 标准化方案的最终确定

1.3 讨论

1.3.1 制定该标准化方案的必要性分析

1.3.2 该标准化方案的科学性分析

1.3.3 该标准化方案的可靠性分析

1.3.4 标准化方案修订内容分析

1.4 小结

二、PICC护理门诊质量标准化方案的临床应用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1.3 资料收集

2.1.4 统计学方法

2.1.5 质量控制

2.1.6 技术路线图

2.2 结果

2.2.1 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比较

2.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2.3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较

2.3 讨论

2.3.1 标准化方案的实施降低了PICC带管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

2.3.2 标准化方案的实施能够提高PICC带管患者居家自我管理能力和维护依从性

2.3.3 标准化方案的实施能提高PICC带管患者导管管理信心

2.3.4 标准化方案的实施能提高PICC带管患者异常情况处理能力

2.4 小结

结论

局限性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PICC专科护理门诊管理现状及展望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干部测评统计论文提纲下一篇:增值税转型研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