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

2023-03-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

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

一、精挑细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4分)

破绽(dìngzhàn)刷浆( jāngjiāng )挑剔( tītì)发怔 (zhènzhèng) 露馅(lòulù)清爽( shǎngshuǎng)蛆虫( jǔqū)撵跑 ( liǎnniǎn)

二、读拼音,写汉字。尽量把字写得工整、美观。(10分)

Sǒujiànzhìsāoliǎn

抖()() 生()子风()收()Liánzōngxílángbān

可()祖()() 妇() 中()手腕

2、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虎

3、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狼

4、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鸡

5、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狗

6、代人受过,替人挨揍的人。羊

7、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牛

8、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马

九、句子小作坊。(2分) 你认为下面两句广告词有什么语病?请改正。

1、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

三、比一比,组成词语。(4分)

倚()援()妄()诡() 椅()授()忘()跪()

四、圈出错别字,把对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全对的打“√”。(5分)

镇定安祥()环镜恶劣()水流喘急()翻山跃岭()

飘泼大雨()震耳欲聋()千钓一发()开辟通路() 夜以继日()无法辩认()

五、填字成词,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一填。(10分)

文质()()仪表()()虎背()腰 神采()()满面()风垂()丧气 ()步如飞活()乱跳大()大()

()声细语巧舌如()()()动听 1.“垂头丧气”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语中含有一对反义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形容言辞巧伪,说得美妙动听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六、选词填空。(3分)武断果断胆怯羞怯刻薄尖刻

1、像你这样凭空()可是不行的。

2、她办事(),大家都很佩服她。

3、她长到六岁才见到爸爸,当时她()地走到爸爸面前,一下子被爸爸抱了起来。

4、勇敢一点吧,要是老这么(),那就什么也干不成。

5、虽然他犯了错,但是你的批评也太()了。

6、那家伙以为他没有钱,就摆出了一副非常()的嘴脸。

七、下面哪几句话与例句的意思相同?在括号里打“√”。(3分) 例句:我们都爱这造福于人类的绿叶。

(1)没有一个人不爱这造福于人类的绿叶。() (2)我们不会不爱这造福于人类的绿叶。() (3)造福于人类的绿叶,我们都爱它。() (4)我们怎么会不爱这造福于人类的绿叶呢?() (5)没有一个人爱这造福于人类的绿叶。() (6)谁不爱这造福于人类的绿叶。()

八、请你补全与动物相关的三字常用语,看看什么样的人被比喻成什么样的动物。(4分)

1、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龙

2、艾儿洗面奶特别适合任何肌肤。

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0分)

(一)青蛙和大雁(9分)

两只大雁和一只青蛙在水平如镜的湖边同住了很久,他们相亲相爱,就像一家人一样。后来天旱,湖水干枯没水喝了。大雁想飞到有水的地方去,但舍不得把青蛙留下来。“怎么办?”大雁和青蛙商量着说。

青蛙想了想说:“用一根小绳子,你们衔着两头,我衔在当中,我们一起飞到有水的地方去。”大雁同意了。它们在空中飞了起来。飞过几个蒙古包的时候,有人看见了。人们惊讶地喊道:“大雁带着青蛙飞行,真有办法!”青蛙心想,这是我想的办法。

又飞到了有很多蒙古包的上空,更多的人看见。人们齐声赞美地喊道:“大雁带着青蛙飞行,谁想出这么好的办法!”青蛙更得意了,它差一点喊出来:“这是我想的办法呀!”又往前飞到了有更多蒙古包的上空,更多更多的人看见了。人们赞不绝口:“大雁带着青蛙飞行,想出这个办法的人真聪明。”青蛙再也憋不住了,终于张开了大嘴。青蛙从空中掉下来,活活地摔死了。有谁知道青蛙摔死的原因吗?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 (l)惊讶——

(2)赞不绝口——

2.前两次,青蛙听到人们称赞为什么不张口?第三次为什么忍不住了?(2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干枯——()聪明——()赞美——()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2分)

阅读

(二)(10分)

夏夜,路灯洒下一片银光,人们在灯下下棋、聊天、打扑克牌......

一个女子夹着一件上衣,寻寻觅觅走来,对一个观棋的中年男子说:“走吧!元元的作业写完了。”说着把上衣给他披在身上。

于是,男人跟着女人回家。

大约十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着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元元的课本和作业。这是一个三口人的小家。

父母都是工人,这个家也来之不易。他们在此一住十几年,儿子元元已上初中三年级了。儿子越大他们就越

觉得这个小屋负荷太重,有点盛不下啦!

一张学生桌只供儿子专用,幸亏父母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需要。但爸爸不争气,患有北方常见病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震动,元元写作业聚精会神的思考就会被打乱。儿子苦脑,他也苦脑,可有啥办法呢?

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到厨房里去,怎奈厨房连个门也没有,怎隔音?有时他躺在床上用被子蒙住头,一咳嗽照样满屋都响......唉!为啥落下这么个毛病呢?儿子很体谅爸爸:"爸爸,你咳吧,不要紧,我一样写作业。"“唉,儿呵,爸爸这病影响了你......”他没有读过书,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就分外觉得读书重要,他很怕耽误儿子的前程。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该躲出去啦。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爸爸 你别出去了 元元拦阻爸爸。“不,爸爸有点事。”

啥事?总在这个时候有?元元心里明镜似的。元元心疼爸爸,可又拗不过爸爸,元元知道为自己的学习,爸爸什么都豁得出来。元元是个懂事的孩子,一想到这就心酸,眼泪直往肚里流。

北方的冬天来得早。这天晚饭后,爸爸说到对面楼里去和棋友杀两盘。元元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他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里,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也才做完。这时他精神松弛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面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大口罩的人。周身皆白,成了个雪人了啦!他一下子被电住了,受到极大的震撼,立刻泪流满面地跑了出去,大声呼唤:“爸爸呀,爸爸......”话未出口竟止不住呜咽起来。

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立刻盖住了这对拥抱着的父子。安谧的街心便多了一座洁白的塑像...... 1.文中“爸爸 你别出去了 元元阻挡爸爸。”一句没有标点,下面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1分)() A.“!!”B.“,!”C.“,!”D.“!。” 2.下列各句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1分)() A、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

B、载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

C、元元开始写作业了,他又像往常一样出去了

3、作者是怎样介绍小屋的?把文章的句子抄在下面。(2分)

4、第6自然段中“爸爸不争气”的意思是:(2分)()

A、家中地方小,爸爸没有能力为孩子买大房子。 B、爸爸患有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

C、爸爸晚饭后总到外面去,有时还要妈妈往回叫。 D、爸爸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写作的必要。

5.“儿子苦恼,他也苦恼,可有啥办法呢?”这句话中的“他”指的是谁?这两个人“苦恼”的内容分别是什么?(2分)

6.结尾是“安谧的街心便又多了一座洁白的塑像„„”中“一座洁白的塑像”在文中指什么?末尾用省略号,有什么作用?(2分)

十一、字谜。(2分)古时候有个秀才,想到邻居李嫂家借件新袍子,给自己打扮打扮,好去丈人家拜年。他向李嫂说明来意,李

嫂笑笑说:“衣在床上,可是正月没有初一,你去拜什么年呢?”张秀才一听,莫名其妙:“怎么正月里没有初一呢?她到底是借还是不借呢?”请你帮帮张秀才,李嫂同意借袍子吗?(提示:根据李嫂的话打一个字谜,就知

道答案了)

十二、用三个字的谜题猜四个字的成语,简洁扼要,趣味盎然,猜猜看,你一定行的!抢时间——()()()争大合唱——()()()声鱼尾纹——()()()睫肉搏战——()()()接说梦话——()()()语不像话——()()()语

糖广告——()()()语长篇话——()()()语十

三、习作小天地。(30分)

是谁,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向你伸出了援助之手?是谁,在你失落、伤心的时候,给了你前行的信心?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又多少人曾给予你帮助,又有多少人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请把你记忆中最难忘的一个人介绍给大家,通过具体事例让别人了解他(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注意通过神态、语言、动作表现人的特点。题目自拟。

答案:

一、呼啸、恶劣、袭击、覆盖、湍急、疯狂、号召、狼狈

二、倚靠、椅子;支援、教授;妄想、忘记;诡计、跪下

三、镇定安祥(详);环镜恶劣(境);水流喘急(湍);翻山跃岭(越);飘泼大雨(瓢)震耳欲聋(√);千钓一发(均);开辟通路(√);夜以继日(√);无法辩认(辨)

四、1.阴谋2.干脆3.击败

五、

(一)1.(1)惊讶:惊奇,奇怪。(2)赞不绝口:不停地称赞。 2.因为它知道自己一张口就会掉下去。因为夸奖的人更多了,青蛙太得意了,再也憋不住了,终于张开了大嘴。 3.湿润、愚蠢、批评4.略。

(二)1. :“。,,。„„”“!”,。“,,?”,“?”“?”,“,!,!,,、,!”“,。”,“,„„”“,!”。2.(1)冒号 (2)逗号 (3)句号 (4)引号3.(1)欧阳立安在法庭上严词痛斥敌人。(2)欧阳立安英勇就义。

六、李嫂的话“正月没有初一”就是一个“肯”字,李嫂当然是愿意借袍子呀。

七、抢时间—一分秒必争;鱼尾纹——迫在眉睫;说梦话——胡言乱语;糖广告——甜言蜜语;大合唱——异口同声;肉搏战——短兵相接;不像话——牙牙学语;长篇话——千言万语

比喻外表和善而内心凶狠的人--笑面虎 比喻恩将仇报的人--白眼狼 比喻不要脸皮的人--癞皮狗 比喻吝啬小气的人--铁公鸡

比喻在当地恃势称霸的人--地头蛇 比喻随声附和的人--跟屁虫比喻不劳而获的人--寄生虫 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井底蛙】 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铁公鸡】 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 【地头蛇】 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笑面虎】 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铁公鸡】

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狐狸】

孤陋寡闻见识不广的人【 井底之蛙】

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 霸王龙】..........

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恩将仇报,忘恩负义的人。(白眼狼)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笑面虎)强横诬赖,读霸一方的人。(地头蛇)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铁公鸡)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哈巴狗)略懂皮毛,无一精通的人。(三脚猫)代人受过,替人挨揍的人。(替罪羊)孤陋寡闻,知识不广的人。(井底蛙)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应声虫)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孺子牛)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千里马)

第2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

第一部分:阅读积累(38分)一.请把下面的句子抄在方格里,注意书写规范、字迹工整。(3分)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lóngyǎ

三.选正确读音画“√”。(3分)

挚友(zhízhì)违背(wéiwèi)诱人(xiùyóu)

榨干(zhàzhá)的确(dédí)厂徽(wēihuī)

四.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6分)

寻常——()违背——()荒凉——()

细致——()责备——()正确——()

五、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用一个词语造句。(4分)

一()不()()心()目

自()不()()之以()

半()而()集()成()

六.按要求写句子。(6分)

(1)伽利略是科学家。(扩句,不少于两处)

(2)金鱼在他的笔下一下子游动起来。(缩句)

(3)人们都惊讶地忍不住呼喊起来。(用修改符号修改)

七.给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6分)

败:①失败②毁坏;搞坏(事情)③消除④败落

1、枯枝败叶()

2、身败名裂()

3、胜败乃兵家常事()

闻:①听见②听见的事情③名声④用鼻子嗅气味

1、闻名中外()

2、奇闻怪事()

3、耳闻不如目见()

八.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4分)

例:教室里非常安静。

教室里非常安静,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

1、湖面很平静。

2、我们的教室很干净。

九.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

(1)同学们都称伽利略是“辩论家”。这里的辩论家加引号,意思是

(2)在《全神贯注》一课的学习中,“我”认识了一个

的罗丹。

(3)《鱼游到了纸上》记叙了

的事。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30分)

十.阅读课内片断,按要求作答(15分)

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说他特别

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一个星期天,我到玉泉比平时晚了一些。金鱼缸边早已挤满了人,多数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这些孩子穿着鲜艳的衣裳,好像和金鱼比美似的。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1.“缸”字是()结构,音序是(),部首是()。(3分)

2.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标点符号。(4分)

3.用“”画出描写青年外貌的句子。(2分)

4.这个青年“特别”表现在

。(3分)

5.你认为这个青年的画画得好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2分)

6、用自己的话说说“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之间有什么关系?这和哪个成语故事有相通之处?(3分)

十一.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作答。(12分)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一天中午,烈日炙(zhìchì)烤着大地。知了不时鸣叫:“热死了,热死了……”

吃午饭时,我向妈妈提了个问题:“妈妈,有这样一个成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什么意思?”妈妈想了想说:“娜娜,现在不解释,下午带你去游泳吧。”我一听去游泳,特别高兴,一下子就把一碗饭吃得精光。

下午,妈妈(代带)我去东门河,路上,我又提起了那个问题。妈妈说:“游泳时你就会明白的。”

到了河边。我换了游泳衣就进水里,一会儿仰泳,一会儿蛙泳,有时来个鲤鱼跳龙门,妈妈不时地(夸耀夸奖)我,我快活极了。

突然,妈妈好像想起了什么,不再欣赏我的精彩表演,对我说:“娜娜,向上游。”我听清了妈妈的话:“向上游?有什么了不起?游就游。”

于是我奋力向上游,一个大浪冲过来,我来不及躲避,被呛得鼻子发酸,耳朵里也灌了水,竟顺水而下,我只好游到浅滩。过了一会儿,我又迎着急浪,尽力向上游去,但感到越来越吃力,双脚像灌满了铅。我使出吃奶的(力气力量),只前进了几米,稍一松劲,就被急浪冲到了岸边……

妈妈见此情景,对我说:“你体会到成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意思了吗?”“什么?”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刚才向上游,稍不努力,不仅不能前进,反而后退。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向水流相反方向行船,不努力前进就会后退。它告诉了人们,在人生道路上,不迎难而上,时代的潮流就会抛弃你。”

哦!听妈妈这么一说,我懂得了许多……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2分)

2、在文中用“”画出一个拟人句,用“﹋﹋”画出一个比喻句。(2分)

3、在文中找出描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本义的句子。(2分)

4、短文中“向上游”的“上”和“迎难而上”的“上”各是什么意思?(2分)

5、“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是一句歇后语,你也能写两句吗?(2分)

A、

B、

6、“我懂得了许多……”,“我”懂得了什么?(2分)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30分)

在生活中,我们一天天长大,懂得了要努力学习,懂得了要孝敬父母,懂得了要尊重他人,懂得了要珍惜友谊,懂得了要珍惜幸福。请以《我懂得了……》为题,写写你成长过程中的事和你明白的生活道理。字数400字左右。

第3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4分)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17分)

①《岳阳楼记》中直接概括出迁客骚人“悲”的句子是 ,“喜”的句子是 。(2分)

②《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矿达胸襟的句子是 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2分)

③《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林美的句子是 。总写渔人进入桃源的感受的句子是 。写桃源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写桃源中人们幸福生活的句子是 。(4分)

④写出出自《桃花源记》的四个成语: 、 、 、 。(2分)

⑤古代诗人钟情于湖光山色,其中对洞庭湖的描写屡见不鲜。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这样描写洞庭湖: , 。(1分)

⑥《长歌行》中诗人想要表达的既发人深省,又明白易懂的蕴涵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1分)

⑦《山居秋瞑》中写山间自然景物幽静的诗句是 , 。(1分)

⑧李清照的《渔家傲》中意境壮阔、想象丰富、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的词句是 。(1分)

⑨《长相思》中被盛赞为千古壮观的诗句是 ,表达主题的诗句是 。(2分)

⑩《醉翁亭记》中用来指做某件事的用意不在事情平身,而是另有目的的一句是 。(1分)

2、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B.先/先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下面解释不正确的是( )(2分)

A.以捕鱼为业:靠……谋生 问所从来:从哪儿来

B.增其旧制:原来的规模 巴陵胜状:胜景,好景色

C.醉翁之意:情趣意思 伛偻提携:提着包袱

D.雾淞沆砀:寒气弥漫的样子 舟子喃喃:小声地不断念叨

4、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像诸葛亮那样忠心报国的文臣武将,请从语文或历史教材中列举出两个名人,并写出他们留传下来的名言或者事迹。(2分)

5、名著往往是“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的书。请从下面名著中任选一部,简要地写出你熟悉的一个情节,并说说对这一情节的体验和感悟。(2分)

名著:《水浒传》、《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童年》、《鲁滨逊漂流记》

情节:

体验和感悟: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6-11题(12分)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②)所从来,(③)具答之。(④)便要(⑤)还家,(⑥)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之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闻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⑦)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⑧)皆出洒食。(⑨)停数日,(⑩)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6、文中的括号内应填“渔人”的是(只填序号) ,应填“村人”的是 (1分)

7、用原文回答。(4分)

①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②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③“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

④“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

8、指出本段的通假字“ ”同“ ”,意思: (1分)

9、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2分)

①绝境: ②无论:

10、翻译最后一句:“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2分)

11、读文中划曲线的句子,请回答其叹惋的原因是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14题(9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运则忧其居。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2、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2分)

喜-( ) 民-( ) 进-( ) 忧-( )

13、文段中“进”照应 ,“退”照应 (1分)

14、文段中作者巧妙地用两个设问句来逐层深入地阐明观点。第一个设问句先从 面说,后从 面说,揭示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突出一个 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句,将文势推向高潮,从而提出 的论点。(2分)

15、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16、用一组对偶句写出你的志向和抱负,要求哲理深蕴,志向高洁,并阐述以此句作为抱负追求的理由。(2分)

四、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7-20题(7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林壑尤美 ②翼然临于泉上

③寓之酒也 ④醉翁之意不在酒

18、文段中明白地道出文章主旨的一句是哪一句?(1分)

19、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译文:

20、写出本段文字的大意。(2分)

五、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4题(8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 月 湖 水 平,涵 虚 混 太 清。

气 蒸 云 梦 泽,波 撼 岳 阳 城。

欲 济 无 舟 楫,端 居 耻 圣 明。

坐 观 垂 钓 者,徒 有 羡 鱼 情。

21、哪两句诗写出了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气势?(2分)

22、“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是借用古人的一个成语 的意思来写的,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2分)

23、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蒸”、“撼”好在哪里?(2分)

24、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2分)

六、作文(40分)

亲友相聚,与家人、亲朋会有亲密的对话;遨游书海,与作者、作品会有平等的对话,走近自然,与山川、树木会有亲切的对话……请以“对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

第4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一、知识与技能。1、看拼音,写词语。

zègsòngchuānfānǒuránbìnmáoyǒnghéng

()()()()()

jiélìbēiāizītàichàndǒuchénmò

()()()()()

2、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dàn()chōng()sāi()

弹冲塞

tán()chòng()sè()

xuè()xìng()shǎo()

血兴少

xiě()xīng()shào()

3、比一比,组词。

偶()憎()唯()帆()

遇()赠()惟()巩()

桂()饼()捂()竭()

挂()拼()悟()褐()

4、写出下面的成语。

一________二________三__________四__________

五________六________七__________八_________

九________十________百_________千__________

5、把下面词语搭配起来。

改正()发挥()提高()树立()

改进()发扬()增高()建立()

6、把下列词语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

(1)哥哥伯伯祖父叔叔弟弟

(2)中午清晨下午傍晚上午

(3)开花播种结果长叶生根

(4)中国世界亚洲长城

7、修改病句。

(1)这几年,我国的教育质量一年比一年进步。

(2)我正做完功课,李青就来叫我了。

(3)推开房门,只见忘菊两乌黑的大眼睛紧紧地闭着。

(4)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8、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我的家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只小鸟落在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默写古诗。

赠忘伦回乡偶书

1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赠王伦》着首诗是()朝诗人()写给临别朋友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之情,其中后两行的意思是()。

(2)《回乡偶书》这首诗的作者是(),“偶书“的意思是(),

其中前两行的意思是()。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了()的场面,表达了诗人对好友()之情。

5、《她是我朋友》一文的主人翁是(),通过献血这件事,表现出小男孩是个()的孩子。“我”和“克莱谛”吵架后,是()主动提出和好的。父亲把我的尺子折成两段是因为()。

二、综合与创新

(一)阅读园地。

课内阅读与思考: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问题。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疼吗?阮恒?”医生问道。阮恒摇摇头。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他又摇了摇头。

接着,他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的制止哭泣。

医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哭,然后用轻轻的声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象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选自《她是我的朋友》)

1、解释词语。

啜泣

呜咽

哭泣

2、写出小男孩的表情和动作的词语。

3、从啜泣到呜咽再到哭泣的过程,想象一下小男孩心里是怎么想的?

4、“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象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医生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二)课外阅读与思考: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处处留心皆学问

我们好多人都有一句自己喜爱的名言,用来鞭策自己。而我心中铭记着这样一句话:“处处留心皆学问。”在我们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能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平常的事情中获得知识。日积月累,这些知识就如粒粒沙子,堆成了小沙丘。当你遇到问题时,你从自己的积累中找出相关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正因为我信奉这句话,所以受益匪浅。

一次自然课上,老师对我们进行一次小测验。课本上的内容大家都很熟悉,考起来并不费力。可是,老师却别出心裁地出了一道课外题,问鱼有什么内脏。同学们都给难住了,有的傻愣愣地瞪着黑板,有的皱着眉头咬笔杆。而我呢,略加思考,便胸有成竹地在试卷上列出:肝、鳔、胆、肠……一鼓作气写了出来。几天后,考试结果出来了,我拿了个100分。同桌半开玩笑地说:“石蕾,你是不是在考试之前解剖过鱼呀?要不怎么对它的内脏了如指掌?”我神秘地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上个星期天,我看奶奶剖鱼,鱼的内脏刚被掏出来,我就像个“小问号”似的缠住奶奶,问它们叫什么名字。奶奶没法子,只好依次报了出来。我认真地听着,用心地记着。也不知什么缘故,我记得特别牢,一个个都好像在脑海里扎了根似的。谁知这“留心”而来的“学问”,竟在这次考试中用上了。啊,我这个100分可是“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送给我的啊!

“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使我不但在学习上尝到了甜头,而且在生活中也受益匪浅。一天,我无意中看到姐姐在一篇作文中写道:“一串红在这美丽的春天里绽开了笑脸。”我猛然想起,我们学校的花坛里也有几盆一串红,可是全都是秋天开的呀!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姐姐,姐姐拍着我的头说:“小蕾,真谢谢你,我把映山红和一串红给混起来了。这篇文章我还想投到《扬子晚报》呢!若被登出来,岂不是闹了个大笑话!”我心里喜滋滋的,更感到“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妙处。

是啊,处处留心皆学问。只有留心生活,我们才会感受到生活的丰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鞭策(cèchè)熟悉(shúshóu)似的(sìshì)告诉(sūshū)

2、找出文中的五个成语,并说说“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来历。

3、给短文分段,归纳段意。

4、你是怎么理解“处处留心皆学问”这句话的?可举例说明。

5、你喜爱的一句名言是什么?

(二)作文天地。

选作其一

1、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把《回乡偶书》这首诗改写成一个故事。

2、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第一次,选择一次你最难忘的事写下来,题目自拟。

(三)实践拓展。

了解你所在的社区、学校、街道或周围其他地方的用字情况。

第5篇: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生活中有些约定,告诉人们可以和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和不应该做什么,可以和应该怎样做,不可以和不应该怎样做,我们将其统称为( )

A.风俗 B.社会风貌

C.规则 D.习惯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告诉我们( )

①国有国法,校有校规,生活中处处有规则②做人做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③有了规则,社会才能由无序走向有序④没有规则就没有秩序,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规则可分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下列属于非正式的规则有( )

①上食堂打饭时应排队 ②红灯停 ③穿着要整洁 ④商品有缺陷可以退换 ⑤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作为学生,不迟到,不早退,这是( )

A.一种规则,但不是法律 B.既是规则,又是法律

C.既不是规则,也不是法律 D.无法判断

5.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员国。加入WTO,同时意味着必须按照WTO的规定与其他成员国进行交往、交流和合作。这说明

( )

A.加入WTO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B.在现代社会,经济交流与合作需要秩序,这种秩序需要一整套规则的保证

C.在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中,有些规则束缚了经济的发展

D.WTO的成员国经济水平是一样的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法律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据此完成6-7题:

6.两者的区别是( )

A.前者由中学生制定或认可,后者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前者不具约束力,后者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前者只适用于中学生,后者则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

D.违反前者不承担责任,违反后者则要受到法律制裁

7.从比较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则

B.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则

C.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约束力大于法律

D.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适用人群比法律多

8.法律体现的是 的意志( )

A.少数人 B.剥削阶级

C.统治阶级 D.广大人民

9.我国法律的本质是( )

A.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由国家制定和认可

10.下列选项你认为属于国家强制力的是( )

①军队 ②警察 ③监狱 ④法庭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2006年底,我国互联网上大规模爆发“熊猫烧香”病毒及其变种,导致上百万用户遭受感染和破坏。后来公安机关一举侦破此案并抓获8名犯罪嫌疑人。这说明了( )

A.网络的危害不可避免 B.公民在网络上可以随意发布信息

C.网络给人们生活提供便利

D.在虚拟世界,我们也要遵守规则和法律

12.2007年12月3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限制生活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和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这份通知是( )

A.强制性的 B.非强制性的

C.是国家的法律 D.是地方性的法规

13.在现实生活中,法律并不是解决纠纷的唯一方法,而是解决纠纷的最后方式和手段。在以下四种情形,你认为最适宜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的是

A.佳佳的父亲以佳佳未随父姓为由,拒不支付扶养费

B.某班同学因数学老师无故拖堂准备状告该老师

C.王虎因同桌喊他“王瘸子”,与同桌争得面红耳赤

D.小丽因妈妈偷看自己的日记好几天不理妈妈

14.服务于英国警界的尼格尔•柏加,一次到英格兰一个湖泊区度假,发现自己在30公里的限速区自己以33公里的速度行驶后,给自己开了一张违例驾驶传票,到目的地后交给了当地交通当局,尼格尔•柏加获得了“世界最诚实警察”称号。由此可见

A.这是一种炒作行为 B.他在一个人独处时仍然能自律

C.没有他律是不能做到的 D.他的做法不可取

15.2007年5月29日,原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因受贿和玩忽职守被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说明( )

A.有法可依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B.对领导干部犯法更要从严、从重处罚

C.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6.学校是我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遵守学校规则才能保证我们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下面几个同学的做法你赞同的是( )

A.小红总是在上课铃响后才走进教室

B.小张和小明在课堂上和会议上随便讲话

C.小李从不在教学楼走廊里嬉戏打闹和大声喧哗

D.小彭在图书馆一边看书一边吃零食

二、非选择题

17.在社会生活中,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那么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18.请简述规则与秩序的关系。

19.肖玲所在班级以前在晚自习时,总是要老师监督、校领导巡视,而通过开展学生自制活动后,现在晚自习已无需老师监督,纪律非常好。她们总结班级自习时教室纪律好坏的前后变化:以前班主任在而安静,班主任离席则出声;后来学生自制而安静。

你怎样看待肖玲班级前后的变化?

20.关于自由和规则的关系,曾有人做过这样的描述: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动作;火车说,自由就是在铁轨上来回奔跑;鱼儿说,自由就是在河水里欢快地遨游;风筝说,自由就是系着一条长线在风里飞翔;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牢记交通规则,握好方向盘。这段描述说明规则和自由有着怎样的关系?

21.“世界上没有不受限制的自由”,这是一条几乎人人明白的道理,但是在虚拟世界中,人的各种行为控制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

(1)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沉溺虚拟时空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

(2)在这个“没人看得见”的“真空”中,怎样才能维持匿名世界的道德和秩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A

5、B

6、C

7、A

8、C

9、A

10、D

11、D

12、A

13、A

14、B

15、D

16、C

二、非选择题

17、P60-61

18、P53

19、以前是班主任他律的力量所致,是表面的,作用有限;后来是学生自律的结果,因而具有较高的自觉性。她们班级的变化,说明了她们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

20、纪律、法律等规则制约着人的行为,也保障着人的权利和自由。只有内心甘愿接受规则的约束,我们的心灵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相反,无视规则、违背规则,我们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

21、(1)沉溺网络会影响学业的进步,网上良莠不齐的信息也易使我们弱化道德意识,不利身心健康,甚至误入岐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国家、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有关网络管理的规定。每个人应把这些外在的规定变为自己内心的要求,并以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匿名世界的“游戏规则”。

第6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

一、精挑细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画上“——”。(4.5分)

破绽(dìngzhàn)刷浆(jāngjiāng)挑剔(tītì)

露馅(lîulù)清爽(shǎngshuǎng)蛆虫(jǔqū)

发怔 (zhânzhâng)撵跑 (liǎnniǎn)风骚(sāoshāo)

二、读拼音,写汉字。尽量把字写得工整、美观。(10分)

Sǒujiànzhìsāoliǎn

抖()()生()子风()收()

Liánzōngxílángbān

可()祖()()妇()中()手腕

三、填字成词,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一填。(10分)

文质()()仪表()()虎背()腰 神采()()满面()风垂()丧气

()步如飞活()乱跳大()大() ()声细语巧舌如()()()动听

1.“垂头丧气”的反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语中含有一对反义词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形容言辞巧伪,说得美妙动听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四、选词填空。(6分)

武断果断胆怯羞怯刻薄尖刻

1、像你这样凭空()可是不行的。

2、她办事(),大家都很佩服她。

3、她长到六岁才见到爸爸,当时她()地走到爸爸面前,一下子被爸爸抱了起来。

4、勇敢一点吧,要是老这么(),那就什么也干不成。

5、虽然他犯了错,但是你的批评也太()了。

6、那家伙以为他没有钱,就摆出了一副非常()的嘴脸。

五、下面哪几句话与例句的意思相同?在括号里打“√”。(6分)

例句:我们都爱这造福于人类的绿叶。

(1)没有一个人不爱这造福于人类的绿叶。()

(2)我们不会不爱这造福于人类的绿叶。()

(3)造福于人类的绿叶,我们都爱它。()

(4)我们怎么会不爱这造福于人类的绿叶呢?()

(5)没有一个人爱这造福于人类的绿叶。()

(6)谁不爱这造福于人类的绿叶。()

六、请你补全与动物相关的三字常用语,看看什么样的人被比喻成什么样的动物。(8分)

1、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龙

2、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虎

3、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狼

4、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鸡

5、趋炎附势,百依百顺的人。狗

6、代人受过,替人挨揍的人。羊

7、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牛

8、德才兼备,大有作为的人。马

七、句子小作坊。(8分)

(1)你认为下面两句广告词有什么语病?请改正。

1、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

2、艾儿洗面奶特别适合任何肌肤。

(2)读句子,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1、我可不能定做这些衣服呀,除非你能无限期地等我付钱。

˙˙

2、一直等他把手头的事办完,他才领着我到后面的一个房间去。

˙

八、请你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恐:

2、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

才:休:

3、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理。

纳罕:皆:

4、他选了一套最蹩脚的给我。

蹩脚: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夏夜,路灯洒下一片银光,人们在灯下下棋、聊天、打扑克牌......

一个女子夹着一件上衣,寻寻觅觅走来,对一个观棋的中年男子说:“走吧!元元的作业写完了。”说着把上衣给他披在身上。

于是,男人跟着女人回家。

大约十五六平方米的屋子里,摆着一张双人床,一张单人床。一张占地不大的学生桌,桌上放着元元的课本和作业。这是一个三口人的小家。

父母都是工人,这个家也来之不易。他们在此一住十几年,儿子元元已上初中三年级了。儿子越大他们就越觉得这个小屋负荷太重,有点盛不下啦!

一张学生桌只供儿子专用,幸亏父母都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书写的需要。但爸爸不争气,患有北方常见病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他一咳嗽小屋都跟着震动,元元写作业聚精会神的思考就会被打乱。儿子苦脑,他也苦脑,可有啥办法呢?

爸爸嗓子一痒就赶紧躲到厨房里去,怎奈厨房连个门也没有,怎隔音?有时他躺在床上用被子蒙住头,一咳嗽照样满屋都响......唉!为啥落下这么个毛病呢?儿子很体谅爸爸:"爸爸,你咳吧,不要紧,我一样写作业。"“唉,儿呵,爸爸这病影响了你......”他没有读过书,当了一辈子睁眼瞎,就分外觉得读书重要,他很怕耽误儿子的前程。晚饭后儿子要写作业了,爸爸就该躲出去啦。这几乎成了一种规律,一种习惯。爸爸 你别出去了 元元拦阻爸爸。

“不,爸爸有点事。”

啥事?总在这个时候有?元元心里明镜似的。元元心疼爸爸,可又拗不过爸爸,元元知道为自己的学习,爸爸什么都豁得出来。元元是个懂事的孩子,一想到这就心酸,眼泪直往肚里流。

北方的冬天来得早。这天晚饭后,爸爸说到对面楼里去和棋友杀两盘。元元临近期末,功课紧,作业多,他在这个温暖、宁静的小屋里,埋在作业堆里,不知不觉夜深了,他的作业也才做完。这时他精神松弛下来,忽然隐约听到窗外的咳嗽声,他凭窗望去,外面早已纷纷扬扬下起鹅毛大雪,雪中一个穿着棉大衣,戴着大口罩的人。周身皆白,成了个雪人了啦!他一下子被电住了,受到极大的震撼,立刻泪流满面地跑了出去,大声呼唤:“爸爸呀,爸爸......”话未出口竟止不住呜咽起来。

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立刻盖住了这对拥抱着的父子。安谧的街心便多了一座洁白的塑像......

1.文中“爸爸 你别出去了 元元阻挡爸爸。”一句没有标点,下面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B.“,!”C.“,!”D.“!。”

2.下列各句没有运用比喻的一项是:(2分)()

A.无声的雪花,如银如絮

B.载着大口罩的人,周身洁白,成了个雪人

C.元元开始写作业了,他又像往常一样出去了

3.作者是怎样介绍小屋的?把文章的句子抄在下面。(2.5分)

4.第6自然段中“爸爸不争气”的意思是:(2分)()

A.家中地方小,爸爸没有能力为孩子买大房子。

B.爸爸患有气管炎,一天到晚总咳嗽。

C.爸爸晚饭后总到外面去,有时还要妈妈往回叫。

D.爸爸不是知识分子,没有伏案写作的必要。

5.“儿子苦恼,他也苦恼,可有啥办法呢?”这句话中的“他”指的是谁?这两个人“苦恼”的内容分别是什么?(4分)

6.结尾是“安谧的街心便又多了一座洁白的塑像„„”中“一座洁白的塑像”在文中指什么?末尾用省略号,有什么作用?(2分)

十、习作小天地。(30分)

是谁,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向你伸出了援助之手?是谁,在你失落、伤心的时候,给了你前行的信心?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又多少人曾给予你帮助,又有多少人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请把你记忆中最难忘的一个人介绍给大家,通过具体事例让别人了解他(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注意通过神态、语言、动作表现人的特点。题目自拟。

上一篇:12届人大副委员长名单下一篇:优秀作文的个性化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