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新闻传播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风险传播视域下中英转基因食品新闻框架对比研究 ——以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和《泰晤士报》为例

摘要:随着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系列由于现代化所致的社会问题接踵而至,核辐射的威胁、全球变暖问题、食品的安全问题,甚至是媒体本身传播的信息都可能是导致产生现代化社会风险的源头。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于转基因食品认知度的提升和对转基因食品关注度的不断加深,国内国外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议越来越多,使得转基因的报道逐渐成为受众关注的重点。新闻媒体,其对“社会真实”的建构塑造着人们脑海中的“图景”,成为了人们了解世界和认识世界的窗口。然而,新闻媒体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来组织和生产新闻,即新闻框架。新闻框架决定着我们可以看到什么以及看不到什么。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在受众对转基因食品的不确定风险持有怀疑甚至是排斥态度的情况下对转基因食品及转基因技术进行传播,是我国实现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种植、市场化推广进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其有利于实现科学技术的普及以及实现传播过程中的风险把控。新闻媒体,既是科学家发布科技进展的信息渠道,也是公众参与风险交流、风险决策的沟通平台。2016年,我国出台了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方案,要求在建立协同监管机制的同时,加强转基因食品的科普宣传,提出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目的是为转基因实现产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舆论基础,规避由于转基因争议性带来的不必要的社会风险。这就要求各大媒体合理把握传播风险,提高传播效率。信息对人类的影响是通过“内容”和“结构”两个渠道实现的。而在有目的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往往只注意了信息内容,却忽略了信息结构本身的影响力,当传播者对相同的信息以不同的结构进行组合的时候,其对受众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这就是新闻框架的框架效应。为提升我国转基因食品的新闻传播效率,本文以中国《人民日报》和英国《泰晤士报》作为对比研究的对象,对2011年1月1号至2016年12月31号之间有关转基因的新闻报道进行深入的、量化的对比研究,探讨英国《泰晤士报》转基因食品新闻框架的特点及优势,以及我国在转基因食品新闻构建中的特点及不足,旨在通过分析对比结果得到启示,探寻我国转基因食品新闻框架构建策略,提升传播效率,规避传播风险。选择《人民日报》和《泰晤士报》主要是因为这两份报纸在各自的国家都是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并有着广泛且层次各异的受众群。其次,报纸的内容丰富,覆盖了科技、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报道风格十分严肃,报道内容详尽。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本论文的具体框架如下:第一章,基于风险传播和新闻框架理论,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第二章,梳理中英转基因食品社会争议,对框架理论及新闻框架的内容及特点和研究方法做了概述,并具体阐释了受众认知、风险传播、新闻框架之间的关系,强调了新闻平衡报道对于转基因议题传播过程中风险把控的重要性。第三章,研究设计阐述,从样本选择到样本的提取整个过程的设计,以及类目建构详细表的制作。通过具体的内容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转基因食品的新闻框架进行可视的、量化的数据对比分析,从报道数量、新闻体裁、新闻信息源、报道主题、报道基调、新闻标题基调这六个类目建构进行具体的量化分析。第四章,根据第三章的数据说明,总结英国《泰晤士报》转基因食品新闻框架的特点及优势(包括报道主题与受众信息需求成正比、报道框架及维度广、采用平衡报道,重视公众参与、写作技巧通俗化)。找到我国《人民日报》转基因食品新闻框架的特点及不足(包括政府决策为主,报道主题单一、报道信息来源缺少消费者和农民的声音、强科学主义的盲目乐观)。最后深入探究出现中英转基因食品报道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时代背景不同、科技政策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第五章,提出英国《泰晤士报》转基因食品新闻框架的建构对我国转基因食品新闻框架构建的启发,找到我国转基因食品新闻框架建构的有效途径,提升传播效率,规避传播风险。第六章,论述我国转基因食品报道的策略及发展趋势。增强与科学界的互动,关注受众视角,挖掘受众需求,主体更多元、参与性加强,强化转基因食品报道的写作技巧,信息来源信度提升,增强平衡报道,标题鲜明化、转化新闻文本表达方式,总结未来我国转基因食品信息传播的趋势,应该是与新旧媒体形成传播互补模式,“民主范式”成为框架构建的主导思想。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报道;新闻框架;风险传播;量化分析

学科专业:传播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由来及价值

1.1.1 论文研究的由来

1.1.2 论文研究的价值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1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1.4.1 论文研究思路

1.4.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论文研究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1.5.1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1.5.2 论文研究的重点

1.5.3 论文研究的难点

1.6 论文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法

1.6.2 内容分析法

1.6.3 对比分析法

第2章 转基因食品媒体报道框架与风险传播

2.1 转基因食品技术与转基因食品

2.1.1 转基因食品的定义

2.1.2 中英转基因食品争议溯源

2.2 新闻框架理论的定义及发展

2.2.1 框架的定义

2.2.2 新闻框架的定义

2.2.3 新闻框架理论特点

2.2.4 新闻框架研究方法

2.3 新闻框架、媒体导向与受众认知三者的关系

2.4 框架报道在转基因食品议题中的风险沟通作用

第3章 中英转基因议题报道框架对比

3.1 研究方法设计

3.1.1 样本采集

3.1.2 媒体的选择

3.1.3 样本时间段选择

3.2 类目建构说明

3.3 类目明细

3.4 中英转基因议题媒体报道总体状况对比分析

3.4.1 报道总量 (年份、文章数目的变化)

3.4.2 报道体裁对比分析

3.4.3 报道消息源对比分析

3.4.4 报道主题

3.4.5 报道基调

3.4.6 报道标题基调

第4章 中英转基因食品报道异同

4.1 英国转基因食品报道的特点及优势

4.1.1 报道主题与受众信息需求成正比

4.1.2 报道框架及维度广

4.1.3 采用平衡报道,重视公众参与

4.1.4 写作技巧通俗化

4.2 中国转基因食品报道的特点及不足

4.2.1 政府决策为主,报道主题单一

4.2.2 报道信息来源缺少消费者和农民的声音

4.2.3 强科学主义的盲目乐观

4.3 出现中英转基因报道差异

4.3.1 时代背景不同

4.3.2 科技政策不同

4.3.3 意识形态的不同

第5章 英国转基因食品报道对中国的启示

5.1 加强转基因报道传播模式的构建

5.2 营造客观的转基因报道环境

5.3 消息来源应多元化

5.5 提高记者科学素养

第6章 中国转基因食品报道的策略及趋势

6.1 中国转基因食品报道的策略

6.1.1 加强与科学界的互动

6.1.2 关注受众视角,挖掘受众需求

6.1.3 主体更加多元、参与更为常态

6.1.4 强化转基因食品报道的写作技巧

6.1.5 提升信息来源的信度

6.1.6 增强平衡报道

6.1.7 标题鲜明化、转化新闻文本表达方式

6.2 中国转基因食品报道发展趋势

6.2.1 “民主范式”成为框架构建的主导思想

6.2.2 新旧媒体形成传播互补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类目建构明细表

附录B《人民日报》新闻样本明细

附录C《泰晤士报》样本明细

附录D SPSS信息录入可视图

上一篇:餐饮大众经营论文提纲下一篇:银行信贷安全探讨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