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2022-05-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本课选自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本课上承隋唐下启宋元,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代。课本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辽、北宋、夏的和战;金和南宋的对峙。本课内容从10世纪初契丹国建立到12世纪中叶宋金和议,大约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时期。本节课可分两个阶段去把握,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

2.本课的新课标要求是: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 并立,正确认识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

3.教材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

4.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

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认识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是本课的难点。

二、學情分析

初一学生经过半年的历史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缺乏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唐朝统治瓦解后,分裂割据局面又一次出现。宋、辽时期政权并立,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政权并立和民族关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上册已经学习北朝时期,对民族关系已有一定的认识,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

(1)直观教具演示法,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的展现历史人物、史实材料等,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突出教学重点;(2)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归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3)讲述法.对于一些不常见的史实,可由教师进行讲述,引导使学生把思路搞清;(4)分组讨论法,通过讨论正确的评价澶渊之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5)引导评价法.对于岳飞抗金和岳飞被害等内容,可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评价;(6)分析讲解法.对于本课的两个重点内容,需要教师分析讲解.

2、学法

(1)本课教学内容所含时段相对较长,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也相应较多。可分两个阶段去把握,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2)本课涉及到的少数民族较多,需要通过地图从空间上强化学生对民族政权统治区域的掌握。另外,对重要的史实,可以指导学生列表归纳掌握。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一堂课成功与否,开头抓住学生的心,吊起学生的胃口很关键。所以我采用讲唐朝疆域图来进行课堂导入,实现大一统的繁盛的唐朝怎样被灭亡了呢?哪一年灭亡的?等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导入新课。

2、学习新课

(1)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

①关于契丹的兴起:多媒体显示“契丹人引马图”,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和分析契丹兴起和逐步强大的原因,多媒体显示契丹的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学生阅读教材后完善。

深入设问:契丹族兴起和逐渐强大的原因?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明白,接受汉族文化、重视农耕对于契丹族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意义。

②北宋的建立:历朝历代的政变事件屡见不鲜。“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是由后周禁军最高统帅赵匡胤发起的一次成功的政变。赵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多媒体显示“赵匡胤”图,讲故事“黄袍加身”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掌握北宋的建立(时间、人物、首都)及意义(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教师点评: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但随之而来的是几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要认识到北宋政权并不是一个统一了全中国的王朝。

通过历史小故事“杯酒释兵权“让学生认识到北宋建立者赵匡胤的机智和谋略。

历史小故事的搜集整理及讲述,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语言表达能力、并延伸了课堂教学,将知识、能力、情感目标紧密结合,突破难点,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③辽和北宋的关系。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澶州之战。教师提出问题 “为什么北宋在澶州打退了辽军,却要与辽讲和,并签订屈辱的澶渊之盟?”教师提供史实资料、澶渊之盟内容(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从辽宋的力量对比上去思考,结合“动脑筋――对澶渊之盟的评价”,组织学生辩论,将学生分正反两方。以此来突破教学难点。

教师总结: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④要让学生认识到,辽宋双方实力相对均衡,澶渊之盟是双方相互的产物。由此归纳出宋、辽“先战后和”的并立发展关系。

⑤多媒体显示《辽、北宋、西夏形势图》,指出西夏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相关情况,由学生总结出建国时间、民族、建立者、都城、宋夏和战。

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关系,可以结合地图从空间上制作简易图示来掌握本课的政权对立及其之间的关系。图示如下:

通过此图能够帮助学生轻松、明了地掌握辽、北宋、西夏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形势,指出北宋并不是一个统一全国的王朝。

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

⑥北宋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严重削弱了双方的力量,而这正好给北方的女真族一个发展机会。教师简单介绍女真族的生活习俗,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总结归纳出金建立的

时间、建立者、都城。利用《金、南宋对峙形势》图介绍金灭辽、再灭北宋及南宋建立的情况,并指导学生明确它们的地理位置及各自的都城。

⑦学生讲述岳飞的故事,由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性都较高。教师多媒体显示有关岳飞抗金和郾城大捷的图片,加深学生对岳飞的认识。

作者:阿同古力·木坦里甫

第2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79-80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探究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学具准备:若干张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格子纸;边长是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6厘米,8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

1、3×8=24,让学生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2、写出16和12的所有因数。

学生独立练习,然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师:我们今天就要用因数的有关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二、创设情境,动手操作。

1、出示问题,明确要求

同学们,王叔叔买了一套房子,最近正忙着装修,但他遇到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需要我们帮忙解决什么问题吧!

(课件出示)我们家贮藏室,长16分米,宽12分米,如果用边长是整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把贮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

教师引导:谁能说说王叔叔对铺地砖有什么要求?

同桌相互说一说自己的理解,然后组织汇报。

三、合作探讨,理解意义,学习方法。

1、演示课件,指导操作方法。

教师引导:这个房间长16分米,宽12分米如果用边长是整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把这个房间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请同学们猜一猜。

(学生回答自己的猜想)

教师引导:到底哪种地砖符合王叔叔的要求呢?还有没有其他的答案呢?大家自己亲自动手试一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好吗。

教师引导:老师为每一小组准备了一张方格纸,上面说的长方形代表贮藏室长16分米,宽12分米的地面,还有几种正方形纸片,代表了几种边长为整分米的正方形地砖。不过老师这里每种正方形纸片没准备那么多,你们觉得只要怎么铺就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想呢?谁来说说选择怎么样的铺法就可以?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摆一摆,算一算,把出现的几种的

情况记录下来,看看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学生分组动手摆一摆,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分组操作,发现规律。

(1)学生操作。

学生在长方形纸上试摆边长是

2、

3、

4、

6、8……厘米的正方形。

(2)交流汇报。

请xx小组汇报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学生边回答 师边用课件演示铺地过程。)

教师引导:结合刚才的操作,我们发现,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厘米?

(3)观察发现。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选择边长是1分米、2分米、4分米的地砖,那么沿着长边需要铺多少块地砖,沿着宽边需要铺多少块地砖呢?

教师引导:那为什么同学们而只选择了边长是1分米、2分米、4分米的地砖,而没有选择边长是3分米,6分米,8分米的地砖呢?谁来说一说是什么原因?(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课件演示)3分米地砖铺地的情况

请大家认真观察,地砖的边长1分米、2分米、4分米和长方形的长16分米、宽12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那地砖的边长是3分米、6分米、8分米和长方形的长16分米、宽12分米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引导学生发现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的关系。)

(4)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要使长方形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有怎样的要求? (学生得出正方形的边长是长方形长、宽的公因数。)

(5)明确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①探讨抽象公因数的概念。

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里面含有因数和倍数的知识。

教师提问: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有哪些?还有没有别的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找出来吗?(教师刚好可以进行板书

16、和12所有的因数,以此来渗透找公因数的一般方法)

教师引导:

1、

2、4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谁能用比较简洁的话说一说,他们是16和12的什么数?

教师引导: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公因数?(板书公因数)②用集合图表示

直观演示:请学号是16的因数和12的因数的同学分别站到老师的左边和右边的呼啦圈内

课件动态显示:用集合图的形式写出16和12的因数、公因数。(学生观察)

③认识最大公因数

教师提问:如果王叔叔想用最少的地砖铺地可以选择边长多少的地砖?

教师小结:4就是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板书: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今天我们通过解决王叔叔铺地的问题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我们今天探讨的数学知识就是最大公因数。(板书:最大公因数)

(6)跟踪练习,深化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意义。

教师提问:如果现在让我们考虑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还要用摆一摆、画一画吗?可以怎么办呢?

教师提问:如果解决“边长最大是几分米”呢?

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把下面的数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1、

2、

3、

4、

9、

6、

12、18

2、黎川二小五年级5班有24名女生和30名男生参加了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如果男、女生分别进行分组,要使每组的人数一样多,每组可以有几人?每组最多有几人?

同学们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掌握的不错,下面我们来破译下电话号码,看看谁是破译专家。

3、破译电话号码

这是一个7位数的电话号码 abcdefg

这个电话号码满足以下条件:

a是18和12的最大公因数:

b是6和24的最大公因数:

c是最小合数与最小质数的和:

d是最大的一位数:

e是不能做分母的数:

f比任意两个非0自然数的最小公因数还要小:

g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这个电话号码是()

五、回顾反思,总结全课。

如果你的爸爸妈妈问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你会怎么跟你的爸爸妈妈说呢?(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积极评价)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学到了新知识,并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品味知识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六、板书:

最大公因数

16的因数:124816

12的因数:1234612

16和12的公因数:124

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4

第3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目录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第八单元

图像的变换 因数与倍数 长方体和正方体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统计 数学广角 总复习

第4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案例

教学案例

香玉小学 闫远波

教学案例

巩义市河洛镇香玉小学 闫远波

【案例背景】《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笔者认为“做数学”便是这一过程的充分体现,人人“做数学”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重要措施。“做数学”的实质是把重点从“教”转向“学”,从教师的行为转向学生的活动,并且从感觉效应转向运动效应,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化。我们要把“做数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并形成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建构生动活泼、主动探究和有个性学习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在“做”数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智慧,养成品格。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生从“数学问题”出发,在教师引导下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实验等多种感官参与,亲身体验,互动合作,获取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2009年四月中旬,我在太和镇一所村小谢埠小学上了一节示范课,上课内容为《分数的基本性质》。由于农村小学没有多媒体电教设备,于是我准备了一些教学图片和卡片,设计了引导学生动起来,“主动”做数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课后,听课教师和学生反映效果很好。有听课老师评价说:动起来,就拥有精彩的课堂。

【案例描述】

片段一:引导学生“动”耳听、“动”脑思考。

一、故事引入:

1、教师讲故事。

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1一块。猴2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猴3三块。小朋友,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

讨论:哪只猴子分得的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设计意图】:在新课前插了猴王分饼这样一个故事,马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急于想要知道到底是哪只猴子分得多一点,很好的营造了学习氛围,为接下来的新课教学打下了基础。通过创设学生喜爱的情景,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的进入数学学习情景。

片段二:“动”手操作、“动”口交流,用事实“验证”。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哪只猴子分得的多?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有不同意见。

师:到底谁分的多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好吗?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三个大小相等的圆来(表示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别

用阴影部分表示每个圆的1/

4、2/

8、3/12 。

(板书:1/

4、2/

8、3/12 )

(教师观察,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有平均分的,有涂色的,小组成员配合默契) 师:比较一下阴影部分的大小,结果怎样?

生: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

师:阴影部分相等说明这三个分数怎样?

生:三个分数相等。

(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将板书的三个分数用“=”连接。)

通过师生分饼、观察和验证,得出结论:三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带着问题,依托折纸的活动,感悟三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让学生通过折纸、涂色,感受1/

4、2/

8、3/12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是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感悟、发现,最终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片段三:“动”眼观察比较变化,“动”口归纳揭示规律

1、教师引导: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平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板书课题)

2.组织讨论。

(1)既然三只猴子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它们分得饼的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让学生小组讨论后答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1/4=2/8=3/12,它们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也就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

(2)猴王把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大小相等吗?你还能说出一组相等的分数吗?通过观察演示得出:3/4=6/8=9/12。

(3)我们班有56名同学,分成了四组,每组14人。那么第

一、二组学生的人数占全班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分数表示,然后得出: 28/56=2/4=1/2

3.引入新课:黑板上三组相等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板书: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分数的大小不变。

它们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共同研究这个变化规律。

4.出示思考题。

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先看3/4=6/8=9/12这一组):

(1)从左往右看,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2)从右往左看,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让学生带着上面的思考题,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讨论交流。

5.集体讨论,归纳性质。

(1)从左往右看,由3/4到6/8,分子、分母是怎么变化的?引导学生回答出:把3/4的分子、分母都乘以2,就得到6/8。原来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现

在把分的份数和表示份数都扩大2倍,就得到6/8。

(2)3/4是怎样变化成9/12的呢? 怎么填?学生回答后填空。

(3)引导口述:3/4的分子、分母都乘以2,得到6/8,分数的大小不变。

(4)在其它几组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怎样?几名学生回答后,要求学生试着归纳变化规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板书:都乘以相同的数)

(5)从右往左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板书:都除以)

(6)引导思考:都乘以、都除以两个“都”字,去掉一个怎么改?(去掉第二个“都”字,换成“或者”)再对照教科书中的分数基本性质,让学生说出少了什么?(少了“零除外”)讨论:为什么性质中要规定“零除外”? (板书:零除外)

(7)齐读分数的基本性质。先让学生找出性质中关键的字、词,如“都”、“相同的数”、“零除外”等。然后要求关键的字词要重读。师生共同读出黑板上板书的分数基本性质。

【设计意图】:此过程主要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设疑激趣,层层深入,由此牵引到其他的具有同等规律的分数中,从而引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在教师初步引导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对几组等式的填写、观察、发现,通过交流,调整、深化认识,接着引导学生探究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先从左往右看,再反过来从右往左看,引导学生发现三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反思】: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能做工,大脑能思考。”教育家陶行知这句浅显易懂的话,蕴含着十分深刻的哲理,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迪,得到教益,悟出道理。我们的教学也应该让学生多动动手,只有自己亲身经历的才是记得最牢、理解最深的。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之所以让学生在数学课上动手操作,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也可随之展开。而本节课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通过折、涂、说、猜、观察、比较等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发现,在交流中总结, 最后运用知识,深化对分数的基本性质认识,使学生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激发了学生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品尝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还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怎样让学生愿意动,善于动,有效的做数学呢?我认为:

一、创设生动有效的数学情境,在情景中激发“动”的兴趣和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创设和谐有效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知识情感的内化,让它成为师生展开有效交往所必须的动力。因此,在本节课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猴王分饼的故事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

求知欲,很自然地引出了一组相等的分数为下面研究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做好了准

备,随后又设置了一个活动来通过学生动手来验证这组分数的大小相等,让学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地启动了数学思维。

二、开展有效的操作活动,在活动中发现、感悟。

有效的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思维外显为直观的活动,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感悟、发现,最终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在本节课中我在把握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处理了教材,把例题转化成了学生的操作材料,从而为学生的探究学习留出了较大的空间。让学生用折纸的办法感悟1/

4、2/

8、3/12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是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学生边折边观察,每次对折后,圆纸片被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有几份,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涂色部分。学生边操作边思考,从中悟出表示涂色部分的这些分数都相等。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容易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合作交流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面广,参与效率高。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如在本节课中我让同学们观察一组组相等的分数,调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的来参与,引导他们说出自己发现的规律,并完整、正确地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就个过程就采取了让学生体验“说数学”,学生在“说数学”的过程中,探究活动得以有效地进行。

创设生动有效的数学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动”的兴趣和欲望,并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感悟、合作交流、主动探究,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动起来!动起来,为新的课改喝彩;动起来,就拥有精彩课堂。

第5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测试(15分)

班级姓名得分

一、 直接写出得数。 11124133

+=+=-=+=22335588

1151133-=+=3-=+1020=

1--=+-=+-2=6-2=

二、解方程

45

12151512151353

50.3χ= 45X+=X- =

3X+0.25×8=17χ+3χ=28

三、计算,要写出主要计算过程,能用简便方法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111111+++- 523234

45

511

—Ⅹ=

1226

535

11457++2-- 5251212

915513132

+++-(-) 766715155

+(-)-+

45381458135 12

第6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第104-105页例1) 教学目标:

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2、通过自学课本、观察讨论、实践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会看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难点: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这是老师收集的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支数的数据。

2006年:426支;2007年:394支;2008年:468支;2009年:454支;2010年:489支;2011年:499支;2012年:519支。 你想怎样整理这些数据?(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你能说说用统计表或条形图来呈现数据有什么好处吗? 揭示题目:折线统计图。

二、明确学习目标:(在此处明确)

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标杆题,展示、反思、点拨: 出示标杆素材:(课本104-105页) 学习活动要求:

1、想一想: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说一说:小组内说说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小组讨论:怎样绘制折线统计图? 【学后反思】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类比训练】:完成课本第105页“做一做”

妈妈记录了陈东0-10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从画好的折线统计图找一找,填一填。

1、陈东从( )岁到( )岁时长得最快,长 了( )厘米。

2、陈东身高120厘米时是( )岁。

3、陈东10岁时的身高是( )厘米,请你猜想一下陈东12岁时的身高是多少?你怎么想的?

【练后反思】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

四、强化训练,拓展延伸:

(一)、填空:

1、要反映新街镇中心完小各班期中检测成绩,应制作( )统计图比较合适。

2、要反映一周天气变化情况,应制作( )统计图比较合适。

(二)、

(三)、拓展训练:

五、反思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第7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测试

一、 直接写出计算结果。(每小题0.5分,共8分)

4.4÷0.1=2.4×5=5.5×10=

42÷43=

1+1=1-1=

5+1=1+1=3+3=

3-

1=4÷0.01=6+3=

7+1=3.6÷0.4=1-5-1=

8-3.45=

二、 用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并写出主要计算过程。(50分) (1)7-(

321472-)(2)-- 431199

4(3)7.5+2.5×1.4(4)

512-(-)

31

57(5)

8312+ ++ 585

(6)8.4-3.4×0.5

27

3(7)+ -

5108

3(8)

745

++

71

25(9)71+4133 -(10)4--34142- 3

三、 求未知数X。(每小题4分,共16分)

17(1)X-=39

(2)3X+0.25×8=17

3(3)45+X=62(2)7X-53=

5四、 找出下面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6分)

(1)18和15(2)12和16

五、 计算下面图形表面积和体积。(10分)

表面积:

体积: 7dm

六、 计算下面图形体积和棱长总和。(10分)

体积:

棱长总和: 5cm

上一篇:医院扶贫义诊方案下一篇:信用卡办卡申请表